浅谈独生子女问题

浅谈独生子女问题
浅谈独生子女问题

浅谈独生子女问题

建国后人口飞速增长,鉴于此,20世纪70年代末,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毅然出台计划生育国策。于是,全国各地大街小巷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的条幅和标语:“只生一个好”“少生优生”“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等。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据新华网2011年8月10日报道,从70年代末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的独生子女人数已经超过了一亿。从1979年政府出台独生子女政策到现在已经30多年,这期间整整产生两代独身子女,30年来社会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发生着剧烈的变革,处在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独身子女不可避免地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教育体制改制、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对他们的成长有诸多影响。30年间,中国社会由多子女大家庭模式逐渐演变为独生子女模式的小家庭模式。专家们把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外祖父、外祖母、祖父、祖母四人和父亲、母亲二人共同溺爱下发生的任性、自大、孤僻、自私、不求上进等心理偏差和偏差、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等不良等引起的轻度营养不良等异常现象统称“四二一综合征”。伴随着独身子女的成长和独身子女人群的增多,独身子女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独身子女的心理问题,教育问题,婚恋问题以及处理对策。

一、独身子女的心理问题

独身子女指独身子或是独身女,无同胞兄弟姐妹或同父异母、同母异父、收养的兄弟姐妹。独身子女和非独身子女,由于生活及学习环境及条件的差异,他们表现出不同的心理问题。(一)自尊心过强,“鸡蛋壳心理”,不易接受别人的负面批评

由于独身子女在家庭当中处于特殊地位,在成长过程中一直一帆风顺,往往丧失了独立自主精神,自立能力,形成了自我评价较高自我意识较强。变换了环境,则发现在生活、学习、社交方面比自己强的人大有人在,差距相当大,产生出一种自负、自卑、忧郁相互交织的复杂心理。他们很难接受别人的批评,“鸡蛋壳心理”使他们的自我意识过度膨胀,即使别的批评是正确,他们仍就我行我素。

(二)独立性差,依赖性强

独身子女一直是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长大的,导致在独身子女在生活、学习上独立性很差,依赖性很强,久而久之独身子女失去了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也不愿意主动去处理问题,遇到问题,经常向自己的父母亲友求助。

(三)心理承受能力弱,缺乏社会责任感

在安逸优越的环境中,独身子女没有坚定的意志、信仰和执着的追求,他们一直都是“温室里的花朵”“襁褓中的婴儿”,在情感上非常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非常弱,考试失败、失恋、同学之间的关系紧张都可能使他们产生悲观、消极的态度,更有甚者,会产生退学、自杀的念头。在教育严格的独身子女家庭里,因为父母对他们对他们抱着过高的期望,往往容易使他们产生压抑、逆反的心理。而在父母过度溺爱的家庭里,子女通常表现为极度任性,凡事以自己的喜好为准,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

二、针对独身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善于调节自我抱负水平

独生子女所处的生活环境比较特殊,从出生开始,就一直过着优越的生活,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砺,社会经验不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不够到位,过高的评价自己,因而对自己的目标定位过高。因而,独身子女应该正确的评价自己,给自己定位一个合理的目标,及时调节自我抱负水平,实现自我价值。对于自己的远大理想,要循序渐进,在逐步渐进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和满足,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二)加强逆境锻炼和挫折教育,培养意志力

这些独身子女大多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娇生惯养,在学校里的唯一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对社会知之甚少。因而在心理上非常脆弱,很难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的社会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吃苦的恶人是不会畏惧挑战和困难的,也是最能走向成功的。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应该适当放手,让孩子多体验一下生活,不能老是把他们关在笼子里面养,只有经受过苦难的磨练才能根本剔除孩子身上的娇气、任性的毛病。加强实践锻炼,让独身子女更好的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加强逆境锻炼和挫折教育,培养意志力。

(四)注重慎独,培养独生子女的自觉行为

渗透传统的“慎独”思想对于独生子女的自我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生活当中,培养独身子女的自主精神是很重要的,自觉学习、遵纪守法、洁身自守,这些都有利于独生子女在道德修养中注重主动能动性的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室培养大婶子女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最佳形式,也是形成独立人格的必要途径。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提高正确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能力,从而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体系。

二、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

独生子女通常是家庭的核心成员,他们有着优越的物质条件及教育环境,但家长在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上缺乏科学认识,生怕孩子吃苦受难,处处守护,事事代办,使孩子成为事实上的供养物、小皇帝。正是家长的包办一切的做法,剥夺了孩子正常的成长权利,致使其身上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家长从小就是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致使孩子潜意识里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受不得半点委屈,人人为我,事事为我,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要求、度量别人,容不得别人的半点“不敬”。

(二)性格孤僻、专断、多疑。

在家庭中独生子女从小就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缺乏情感培养,多数独生子女伴有自闭心理,性格上较为孤僻,缺乏阳光之气。进入小学阶段以后,与同学形成一种情感隔阂,做事、评判等较为显得专断,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与同学相处不够融洽,有时过于敏感、多疑。(三)生活自理能力差。

从小丰衣足食的生活,加上父母百事包办,过细的照顾让独身子女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一旦脱离了父母,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独生子女要陪读的事例屡见不鲜,这反映了我们家庭家庭教育中生活自理能力的缺失。

三、针对独身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雷洁琼说过:“家庭式儿童生活的第一个环境,家长式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长需要真正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影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当中。父母除了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之外,更应该重视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成长教育,它是无法替代的,无法复制父母的经历和过程。只有将家庭教育放在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要讲究方法。

只有正确、科学的方法,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要求家长要多读书,学习借鉴好的方法、成功的经验,了解一些儿童的心理,避免教育的盲目性,彻底摈弃看似爱实则害的做法。

(三)多与孩子交流。

单一的家庭结构,快节奏的生活,导致孩子缺少交流,尤其是孩子与父母的交流。不能只管孩子生活上的需要而忽略了精神上的要求。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只有与父母心灵相容才能促

进其健康成长,并发挥其最大的潜力。空余的时间陪孩子唱歌、聊天、游戏等,都是与孩子交流的一种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消除子女与子女间的心理隔阂。

(四)鼓励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管理和操作。

孩子是温室里的幼苗,需要阳光,更需要接受风雨,才能茁壮成长。而且,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于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是相当有益的。

(五)父母对待孩子要严宽结合。

父母对待孩子不能一味的宽,决不能溺爱。关键时候要讲原则,不能妥协,否则会滋长孩子的惯性,使教育陷入被动。周谷城也认为,教育孩子,父母有责,过于溺爱,未为上策。秦牧也认为,盲目的溺爱,纵容儿女,让他们泥足深陷,走向覆亡之路,也是愚昧的各种形态的一种。

四、独生子女的婚恋问题

如今,我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最大的已经进入而立之年,最小的也正值谈婚论嫁的黄金时期。然而,从小被宠长大的他们,面对自己人生的这次重大事件,他们的态度和看法是怎样的呢?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代独生子女婚恋及教育观念研究》报告,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早恋不早,结婚较晚,生育不多”。第一代独生子女中的很多人还没有步入婚姻的殿堂,部分走进婚姻的也只是维持了短暂的时光就宣告终结。他们的婚恋形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婚前同居、试婚、闪婚、周末婚姻,还出现了丁克家族和丁狗家族,种种现象瞠目结舌。婚恋选择是从恋爱到婚姻的必经过程,也是提高婚姻质量,建立幸福家庭的关键环节,主要指恋爱、结婚对象的选择标准,如年龄、性格、人品、外貌、身体状况、家庭背景、经济条件、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在这些标准中,第一代独生子女更加重视经济条件和人品因素,越来越趋于实际。在择偶方式上,明显有别于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强调自由恋爱。自由交往、网络交往,参加电视婚恋选择节目、单身交往派对等,都成为他们的婚恋方式。社会广泛的包容性,较高的可接受度,以及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使他们在婚恋方式上能接受一切形式的恋爱、婚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讲求自身的要求和感觉。

五、针对独生子女婚恋问题的对策

(一)家庭积极引导子女

家庭教育部仅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教育,给孩子深入心灵的影响。即使每个人都有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婚恋和家庭时具体的问题还会不断,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婚姻文化、婚恋模式、婚恋理念正面临种种冲突和矛盾。家庭必须致力于独生子女在婚恋方面尊重、责任和自爱等品格的培养,使他们理解婚姻恋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规范,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道德观。独生子女在进入家庭生活后,应该适当改变各自原有的生活习惯,双方相互协调,要学会忍耐和包容,给彼此更多的空间。

(二)学校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

学校教育在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塑造出社会需要的合格学生,是支持社会正常运转,共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学校应该更广泛开展感恩教育、分享教育、爱的教育、团队教育等,增加素质拓展训练,注重素质教育。同时,学校有必要加强对他们的生理、心理教育,让他们更了解男性、女性之间的生理特点、性别差异,学习掌握基本的性知识,强化保护意识。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提高思想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让他们有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择偶心理、知会原则及基本标准,正确对待失恋问题,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三)社会建立良好的氛围

文明、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对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无比重要,文化教育部门要制作既有思想内容又有文化深度,且符合青年人特点的文化教育作品,积极引导制作者关注利润

等物质收入的同时,更要肩负起文化传递、文化育人的功能,为社会创造优秀的精神食粮。文化管理部门要致力于健全文化法规,加强文化管理,发挥舆论监督和文化批评的作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让独生子女在一个与社会主流价值规范相符合的文化环境中顺利实现社会化。

浅谈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数量大增,随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问题,影响了独生子女的健康发展。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家长错误的教子观念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原因之一。要改变这一现状使独生子女更好的发展,就必须用科学的教养方式,以促进独身子女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一、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概述 (一)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含义: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是指独生子女所在的家庭根据独生子女具体生长、发育变化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及其表现特点,考虑社会的影响因素和独生子女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等实际情况,所实施的最基础、最初步、最有配合力、最有影响力和最有教育效果的教育。. (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点: 1.从教育观念上来看,家长普遍重视对其子女的教育 父母再忙再累,也要挤出时间和精力来关怀子女的成长,安排好他们的各种活动,如带孩子参观、游览,给他们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给他们解答各种问题,教他们背诵儿歌等等。这些都开阔了海子们的视野。 另一方面,年轻的父母一般都缺乏一定的教育经验和知识,在教育观念上往往失于偏颇,偏重于养育而非教育,以“期望子女身胖体壮”作为育儿的主导动机,导致了对孩子的过分娇惯、宠爱,致使“独生子女的任性、娇惯有发展愈来愈严重的趋势”。 2.从经济条件上来看,独生子女在经济上有可靠的保证 他们在生活营养、玩具、图书、学习用品、服装等方面都比非独生子女优越得多,这为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都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3.从家庭结构上看,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是“独苗”一个 这一方面使父母的关爱集中到了唯一的孩子身上,使孩子在感情上得到充分的满足。 (三)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作用 1.通过家庭教育的实施,训练和培养独生子女克服孤独感、娇惯感、依赖感,增强融入感、亲合感、自立感; 2.训练和培养独生子女学会学习和玩乐,学会体谅和关心家人、别人和小伙伴,学会自律、自护、自强、自立、自省、自尊、自重、自爱、自学和创造;3.训练和培养独生子女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事,当“德、智、体、美、劳”兼优的好孩子。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 通过对家长学校教材的学习,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书中所提出的教育方法使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下面就通过对此书的学习谈几点我自己的看法。家庭教育的历史比学校教育还要长,他是随着家庭是孩子首先接触与长期生活的场所,孩子的吃、穿、住、用都是由家庭供应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都是在家庭里解决的。孩子在每日每时的各种生活活动中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家庭经济条件富裕对孩子的成长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对待与安排。家庭对金钱的态度和对花钱问题的处理,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他的理想与志趣。家庭的环境布置、生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也有不可忽视的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工程,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兴旺,祖国的富强,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家庭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是其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成员是其交往的主要对象。家长是小学生感情上的依托者。因此,家庭是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家庭对儿童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有其自身独特的色彩。将此归纳为三点:第一,家庭教育的内容适合实际生活的需要,即属于生活的教育。第二,家庭教育是个别教育。知其子者,莫过其父。父母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因而最能顺应其个性而利导之,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第三,家庭教育是感情教育。家庭是一个整体,它的一切方面都对儿童社会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不同层次的因素对儿童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对儿童个体社会化有明显影响的因素主要有:1、父母的文化修养。父母的文化修养是影响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家庭因素。家庭方面的其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这一因素决定的。首先,父母的职业基本上就是由其文化修养决定的,而不同的职业又决定着其不同的经济收入,并进而决定着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其次,父母的文化修养,决定着父母对儿童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以及对儿童的期望水平等。古人云:“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马克思也曾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 2、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父母对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已被多方面的研究和调查结果所证实。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研究指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即(1) 民主的或宽容的;(2)权威的或独断的;(3)放纵的或溺爱的。第一种方式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的活动不仅予以保护,而且给予社会和文化的训练,对孩子的要求既给予合理的满足,又加以一定程度的限制,父母和儿童之间的关系表现得非常和谐。在这种教育条件下成长的儿童大多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如谦虚有礼貌,待人和善诚恳等。第二种教育方式表现为父母统管了孩子的一切方面,孩子几乎没有任何自由的余地,一举一动必须受到大人的限制。一旦孩子在某件事上犯了错误,父母便严加指责,甚至予以“武力制裁”。在这样的教育条件下,很可能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恐惧心理,常常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同时,经常挨打骂的孩子,其性情可能变得暴躁或倔强、任性。第三种教育方式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百般宠爱,百依百顺,或者相反,对孩子不管不问,任其发展。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一般很难形成良好的个性。3、家庭关系状况——主要指感情气氛家庭感情气氛是指在一个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的一般态度和感受。这种气氛是由家庭成员共同酿成的,但主要是受夫妻关系决定的。因为就现代家庭结构而言,小学生一般都是来自核心家庭的儿童。在核心家庭中,尽管还有亲子关系等,但这些关系都是由夫妻关系决定的。如果夫妻关系十分和谐,夫妻双方就都乐意付出时间和精力来培养、教育孩子,亲子关系也就相当和谐,父母与子女关系密切。这样的家庭气氛一般都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其家庭教育问题的 不断凸现,己逐渐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高度重视,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的论文范文,欢迎前来阅读查看。 摘要: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与否不仅影响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也决定了家庭的未来,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本文起始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即偏重智育,忽视对独生子女的道德培养;娇宠溺爱,提供过多关心和帮助等。然后就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家庭教育全面关心独生子女;提高家长素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关键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素质观念 引言 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至今,我国独生子女人口的数量将近1亿。如今处于现代社会的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物质丰富,大众流行文化、信息技术和和电子媒体发达的时代。社会变迁和转型期的矛盾困惑,无不反映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之中,并对成长中的一代独生子女们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给新时期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带来全新的挑战。 第1章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如今愈发完善的教育制度下,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方式日渐多样化,教育观念现实化,教育成果凸显化,使得青少年学生逐渐孕育形成了许多崭新而进步的道德品质,如重时间、讲效益、讲实际、求进取,肯定开拓,鼓励竞争,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等等??但是,理性地审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时,不难发现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面临许多困惑:孩子生活条件更好了,身材越来越胖,但动手能力却越来越差,责任心不强:孩子的学习环境越来越好,知识更丰富,多才又多艺,但心灵更脆弱,心理问题更突出??。当今学生身上独生子女的习气太重,表现为不合作、过于自我、追求享受、怕吃苦。??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性需要:在个人道德特别是在创造性、独立性和勤劳节俭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独生子女身上出现的种种不良情况,足以说明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不断凸现,己逐渐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高度重视。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若不及时矫正,不仅会影响到独生子女自身的发展,破灭家长们的幻想,也将会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1.1偏重智育 1.1.1以分数衡量孩子的成功 在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下,使得众多家长形成了分数决定命运的不合理观念。分数几乎成了孩子立足家庭的支柱,家长的喜怒哀乐几乎都系于孩子的考试分数和升学情况。因而一些家长为了促使孩子提高成绩,对孩子的成绩实行奖惩措施,就连过年的压岁线也根据孩子的成绩发放。他们用金钱和物质刺激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种不注重孩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只关心孩子学习的家教方式,既不符合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也不符合社会对现代人

浅论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浅论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独生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不但在今天,而且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向来以家庭子女数量多,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来说,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中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如:家庭经济相对优越,享有父母充分的关爱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视等,但同样也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如:父母错误的教养态度;错误的教育思想;不良的家庭环境给独生子女造成的性格、行为、交往、心理方面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本文九以上问题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建议,如改变观念、摆正独生子女与成人的关系、加强独生子女的友好往来,锻炼独生子女的坚强意志、培养起健全人格等。 [关键词]独生子女家庭家庭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开始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家庭子女的数量日益减少,并且出现了一些独生子女。时至今日,我国独生子女的绝对数量已大大增长,独生子女家庭在我国家庭中的比例也大大挺高了。据有关部门统计表明,我国每年大约要生育独生子女1000万左右。独生子女的大批出生,是我国儿童、少年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儿童、少年成分逐年发生变化。独生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不但在今天,而且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独生子女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所谓独生子女问题,本质上是教育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方式问题。独生子女身心发展状况如何,首先取决于奠基作用的家庭教育的成效,因此,每一个独生子女的家长都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当作是一件大事来抓。所以,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优势 (一)独生子女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 经济条件是家庭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家庭教育维持正常生活的前提,也是家庭教育得以正常运行、儿童身心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般情况下,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便舍得投资,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更为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其次,家长也会尽量的满足儿童心理的发展需要,保证了独身子女的智力开发用品,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此外,家庭条件好,家庭关系和谐,家长不为生活的奔波劳碌,也就有培养教育孩子的情趣、积极性和精力,这一切都对独生子女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独生子女享有父母充分的爱 一位心理专家曾提出“爱比维生素还重要”,由此可见,父母的爱对孩子的重要性。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幼儿是在父母充分的爱的阳光中成长的,这种爱会使孩子的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思想活跃、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多数幼儿容易形成活泼、开朗、大方、敢说、敢做的性格特点,有利于儿童智力和才能的发展。 (三)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比较重视 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关心子女的教育。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每一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风。随着对早期教育的研究,家长逐渐认识了早期教育对于幼

浅谈农村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意义

浅谈农村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意义 马永涛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在教育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城乡经济因素引起的家庭教育差距依然非常突出,尤其农村贫困地区家庭教育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因此,努力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推进教育发展模式转变,凸显内涵发展,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提倡优质的家庭教育,对于贫困地区更为迫切,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宁夏农村家庭教育的研究,从对学生学习的培养、教育投资、教育观念等层面揭示目前农村贫困地区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得出相应对策,切实解决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使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促进贫困地区孩子们健康、快乐的发展与成长,同时为创建优质的教育保驾护航。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教育成长发展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事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农村小学生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更是重要,国家也对农村教育实行过好多政策,最基本的是提出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给许多农村贫困小学生的教育带来了希望。普及义务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众多资料表明,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部分学生因家庭贫困而中途退学;教育投入力度不够,家长教育观念落后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小学生教育的发展,尤其在偏远的山区农村更是严重。这个教育事实在教育实践中是无法忽视的,给学校、教育乃至社会发展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给教育振兴提出了艰巨的挑战,不认真思考和解决贫困地区小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素质教育将是残缺的、不完整的教育,也是不公平的教育。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正经历着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提升质量已成为整个社会运行的主旋律和永恒主题。作为社会动力工程的教育更应如此。周济部长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揭牌仪式上指出,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我国有13亿人口,8亿在农村,在2亿的中小学生中,有1.6亿多学生生活在县镇和农村。因此,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局,而家庭教育又对教育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家庭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农村的家庭教育与学校现行的科学、规范的教育相去甚远,这不能不为学校教育带来严重影响。难怪老师们抱怨:苦口婆心大半天,不如家长扔来的一块“半头砖”(指家长对孩子的反面训示)。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聘请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时间:2009-5-6 16:02:02 来源: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俗话说的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们常常有一种错觉,一说起教育,总以为这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其实,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交活动。广泛的说,凡是有目的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散的,都是教育,而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细胞,在教育方面更是有它不可磨灭的作用。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孩子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从幼年时期开始教育是不那么困难的,但以后矫正缺点的再教育就困难得多。因此,家庭教育把好第一关,打好教育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家庭教育的影响最深刻。 父母是儿童的亲人,他们是儿童最亲密,最信赖的人。同时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里,接触的时间最多,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所以,父母的教育往往在儿童心灵上起着决定作用。 第三,儿童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接受教育。 过去有些教育家把儿童比作一张白纸,可以任凭你在上面画什么画。这种比喻虽然不很确切,因为儿童的发展要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这种比喻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因为,遗传素质只是发展的前提,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而教育更是起主导作用的。它可以改变一定的环境,或者利用一定的环境,使它有利于儿童的发展。所以,懂得家庭教育的父母,可以根据儿童的先天素质和环境设计最美好的图画。 第四,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 儿童从出生到他能够不依赖家庭而独立生活以前,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家庭教育,越是年龄小的时候接受家庭教育越多。儿童上了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就逐步让位给学校教育,但家庭教育仍然在起作用,直到他自立为止。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教育环节,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家长自身的素质家长的素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以及日常生活中

浅析中国当代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1

浅析中国当代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迫于人口迅猛增长的压力,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几乎所有的儿童都成了社会和家庭的小太阳。从目前国情来看,这项政策在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执行下去,这将为中国带来更多的“小太阳”。毫无疑问,“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对缓解我国人口增长压力、促进经济发展起到毋庸置疑的作用。但在“独生代”的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陋习,却让众多家长及关心、研究“独生子女”问题的专家学者忧心忡忡,80后、90后甚至成为了自私、任性、脆弱的代名词。有人甚至总结出独生子女的六大通病:至高至尊的心理倾向;自我中心的品行;博而不专的志趣;怯懦脆弱的意志;执拗不驯的性格;孤寂冷峻的情绪类型。 独生子女在婴幼儿期,与非独生子女没有什么不一样之处,其天性和童心完全处于一个水平线上。而且由于是独生,家庭在养育方面无论是投入金钱,还是精力,都是处于一种非常优越的地步,是那些非独生子女家庭难以相比的,与他们的父辈、祖辈相比,更加是天壤之别。但在如此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独生代”,为什么偏偏如此不成器?这与家庭教育有莫大的关系。中国的独生子女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时代背景下出现的特定产物。独生子女的出生,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也逐渐开始从大家庭模式向小家庭模式转变,家庭事务的主导也从“金字塔”形的层级结构逐步向“星系”结构转变,形成了以孩子为中心,父母、祖父母绕其运行的“星系”。独生子女在家

庭中位置特殊,但家长对这种特殊性缺乏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因而带来一些值得探讨的新问题。下面就围绕着当代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及解决方法两方面展开一些探讨。 一、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1、过度溺爱,过分包办,剥夺孩子学习生活、锻炼意志的机会 因为是“独苗”,是家庭的中心,家长们出于“独苗难栽”的心理,万千宠爱于一身,过度娇宠、无限满足也就不由自主地发生,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也被当成理所当然。家长们不仅不让孩子做家务,连自理劳动也由家长包办。久而久之,孩子把家长当成了拐棍,一步也离不开。结果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降低了这一代人的素质,孩子不仅不能成为强者,倒可能会成为一个窝囊废和寄生虫。孩子的意志力、坚韧性得不到锻炼,自立自理能力较弱。从吃到穿,从里到外,事事替孩子办好。这实际是剥夺了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逆境中锻炼意志的机会。使孩子越养越娇,弱不禁风,不利于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性格和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 2、期望值过高,偏重智育,导致孩子厌学,逆反心理重,失去了童趣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最大心愿,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这种期望往往却导致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甚至出现许多荒谬的现象。孩子才几个月大就送去了训练中心,进行所谓的早教。到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不惜花费重金以求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论文题目: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学生贾惊骁 学号 1215540123002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指导教师江小英

目录 摘要 (3) 前言 (3) 一、独生子女的问题行为表现 (3) (一)过分自我不懂感恩 (3) (二)孤僻胆小缺乏热情 (4) (三)依赖成性抗挫力差 (4) (四)营养过剩品德低分 (4) 二、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 (4) (一)家庭教育与独生子女的成长 (4) (二)学校教育与独生子女的成长 (5) (三)伙伴关系与独生子女的成长 (6) 三、独生子女教育对策 (6) (一)不要“溺养娇惯”,得协调一致 (6) (二)不要“一味表扬”,得严爱并进 (7) (三)不要“拔苗助长”,得循序渐进 (7) (四)不要“重才轻德”,得全面发展 (8) (五)不要“包办封闭”,得家校配合 (8)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摘要 培养子女永远是一门学问,培养独生子女更堪称一门新学问,而随着国家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独生子女教育就成了令人关注的问题。从我国目前家庭教育的状况来看,出现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偏颇的教育目标影响了孩子的健全发展,不当的教育方式造成了孩子不良的心理品格,欠缺的教育知识削减了家庭教育的合理性与实效性等等。如何搞好家庭教育,使孩子有个更好的未来,成了千千万万父母心中最想解决的难题。本文拟从目前独生子女存在的一些基本行为问题出发,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伙伴关系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引起独生子女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并在最后给出关于独生子女问题行为的一些教育建议。 关键词:独生子女;问题行为;对策 前言 独生子女是指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现象。在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后,独生子女问题才成为社会的普遍性问题。[1] 独生子女逐渐成为中国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据统计中国3.2亿个家庭中,独生子女家庭占20.72%,独生子女已达6600多万。这些独生子女大部分生长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大部分将成为未来社会的骨干力量。在世纪之交,独生子女的教育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各种实证性的探索和规范性的研究应运而生。 当代的独生子女既是“皇帝”,又是“奴隶”,优越的物质生活使他们像“皇帝”,而在精神、创造力发展方面,他们更像“奴隶”,独生子女正在成长,他们希望独立于父母、教师,对自己的事情有自主权,在任何时候都受到尊重,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时间与朋友交往。而现实生活中,父母的“溺爱”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学校表面上推行素质教育,实际上仍搞应试教育的做法,部分教师推崇的“师道尊严”的认识,导致了独生子女处于一种思想、行动受束缚,满是压力,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的境界中。[2] 一、独生子女的问题行为表现 (一)过分自我,不懂感恩 在独生子女的心中,以为自己就是家里的太阳,谁都要听他的,自己可以一味的支配别人。任性、专横是很多独生子女的表现,一点小事没有顺着自己,就大发脾气。很多孩子不容许别人向他提出不一样的意见,否则就大哭不止,有什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烟坪完小李国辉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俗话说的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们常常有一种错觉,一说起教育,总以为这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其实,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交活动。广泛的说,凡是有目的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散的,都是教育,而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细胞,在教育方面更是有它不可磨灭的作用。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孩子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从幼年时期开始教育是不那么困难的,但以后矫正缺点的再教育就困难得多。因此,家庭教育把好第一关,打好教育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家庭教育的影响最深刻。 父母是儿童的亲人,他们是儿童最亲密,最信赖的人。同时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里,接触的时间最多,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所以,父母的教育往往在儿童心灵上起着决定作用。 第三,儿童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接受教育。 过去有些教育家把儿童比作一张白纸,可以任凭你在上面画什么画。这种比喻虽然不很确切,因为儿童的发展要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这种比喻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因为,遗传素质只是发展的前提,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而教育更是起主导作用的。它可以改变一定的环境,或者利用一定的环境,使它有利于儿童的发展。所以,懂得家庭教育的父母,可以根据儿童的先天素质和环境设计最美好的图画。 第四,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 儿童从出生到他能够不依赖家庭而独立生活以前,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家庭教育,越是年龄小的时候接受家庭教育越多。儿童上了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就

关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 问题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XXX 一、本次调查目的和意义 独生子女作为一组特殊的人口群体,已大批出现在社会上,如何教育好这一数量庞大的人口群体,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道出古往今来为人父母者的心态。尤其是具有深层稳固宗族血缘心理的中国人,更是把子女的一切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伸。因此,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在我国当代的家庭教育工作中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总体来看,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是好的,但今年我就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走访了几所学校,通过随机采访以及耳闻目睹,发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上,偏重于智育发展,忽视对独生子女的道德培养,过分娇宠溺爱,提供过多的关心和帮助,心灵脆弱,心理问题突出,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期望值偏高;二是教育方法不当;三是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家庭陷入溺爱与过分管理相交织的误区。种种这些困惑,不得不让我们重新认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重要性,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通过调查分析独生子女教育的现状,以及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用正确方法引导孩子自强、自立、责任、独立、吃苦耐劳、学会感恩、学会分享,以期为改善独生子女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二、调查活动简介 (一)调查时间:2018年4月-5月 (二)调查地点:第十一小学和第二十一中学 (三)调查方法:随机, (四)调查范围:XXX区一些重点学校 (五)调查对象:学龄前儿童,3-6年级学生 (六)调查人:16秋行专 XXX(学号:XXXXXXXXXXX)我们先看一些事例:在十一小学,我选取四(二)班作为这次调查的对象,用表格的形式列举如下; 调查内容是否知道父母工作辛苦吗18% 82% 记得爷爷奶奶的生日吗1% 99% 记得自己的生日吗90% 10% 经常在家做些家务事吗10% 90% 自己的事自己做吗5% 95% 爱父母爱爷爷奶奶吗70% 30% 和同学相处好吗45% 55% 经常有零花钱吗90% 10% 会主动为父母做些事吗10% 90% 喜欢看书么55% 45% 父母对你的学习要求严吗85% 15% 受到委屈或不平的事,能自己处理吗20% 80% 自己提出的要求,爸妈爷奶会满足吗85% 15% 依耐家长吗,80% 20% 上学放学父母爷爷奶奶接送吗90% 10% 父母要求下参加多门学科的辅导吗90% 10%

浅谈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面临的问题

浅谈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面临的问题 山东省济宁第十五中学方德京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项基本国策已经或正在给我国人民带来的好处日益明显。但随着政府对全民的这项基本国策的教育和一胎化措施的实施,这就使我国出现了绝大多数的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客观实际就给我们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搞好教育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和不小的压力。 那么我们面对的对这些独生子女的教育有那些问题呢? 体质弱。表面上看孩子个头不小,但他们耐力差;家长没有少补钙,孩子仍经常骨折;不少孩子不愿上体育课。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指导家长让孩子合理饮食、合理补钙。同时先从体育课抓起,让他们坚持锻炼身体。除体育课外,还要教育他们坚持定时定量运动,如坚持长跑,或坚持步行上学回家等。 自高自大。父母本来就这么一颗独苗,所以常常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心中的太阳、家中的皇帝。久而久之,这就让他们养成了自高自大,唯我独尊的心理。我们老师可以这样教育他们,请科普专家讲关于宇宙的问题,让他们了解宇宙的宏大和我们的渺小,进而懂得谦虚做事待人的道理。 不刻苦。因为孩子从小在家里一切都得到顺从,甚么都来得那么容易,所以表现在学习等方面不刻苦。作为老师,我们要从其反面教育,如周末领他们去登山,首先提起他们的乐趣,最后让他们尽情享受乐趣,实际我们是让他们登山的过程中学会吃苦。 感情脆弱,心理不健康。几代家长围着一个孩子转,百依百顺,不让其经受点滴的挫折和逆境。一旦学习上生活中遇到一点不顺心,他们就会伤心到极点。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遇到这种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外,更重要的是平时有意识地给这些经不起挫折的孩子创设所谓逆境和挫折。 爱虚荣,说谎话。有些同学为了满足其虚荣心,本来考试考了16分,却把卷子改了分数给家长说成96分。这样,有几次成功了,他们就会继续这样做。如果老师发现这种情况,我们要给家长联系,然后双方来个“说谎”,让他(她)尝到其滋味。进一步就是,我们给家长多沟通多对话,来巩固治疗这种毛病的效果。 做人以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我曾记得,一个较为自私的同学,一天被自行车撞了后,很长时间没有站起来,最终被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送进医院,之后经过同学、老师的照顾关怀,同时也经过老师陆续耐心的教育,这个同学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再也不那样自私了。 过分讲吃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得更好穿得更美是自然的事情。但是有一部分同学,在学习上不和好的比,单单在吃穿上和别人比。我们学校除了让学生统一着装穿校服外,更要让这些同学懂得,每个人的家庭情况是不一样的,经济条件、出身不代表一切,还要教育他们,一个人的衣着的美只是美的一个方面,行为美、心灵美才是更重要的,心灵的美是永恒的。 做事能力差。孩子在小的时候是需要父母等长辈的照顾,从抱着到领着再到让其独立行走,这说明了能力是逐步培养的,绝对不是先天就有的。但是现在有些孩子到了十八九岁,甚至二十几岁了生活还不能自理。更为严重的是,自己生了孩子,就将其推给自己的父母来养护料理,这在西方,人们是看不懂的。 自我抵抗能力差。现在的电子游戏、网上聊天迷住了不小的一部分学生。这就影响了他们的学业,熬坏了他们的身体,有的甚至与父母反目成仇,严重地伤害了感情。归根结底就是自我抵抗能力差。我们知道毒品有它的客观的特性,更有吸毒者的主观原因。针对这些有

浅析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浅析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12-24T12:31:10.17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3期作者:曹景欣 [导读] 从孩子来说,家庭才是真正的第一所学校 摘要:从孩子来说,家庭才是真正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早能够向孩子传授生活经验的场所,家庭能够影响到儿童,不同的儿童在自己各自的家庭生活中,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其他物质因素的影响,引领自己在物质和消费过程中的思想格局,形成自己的习惯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生成长影响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触和长期生活的地方,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对于孩子的影响非常的大,富裕的条件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利,也可能有害,怎样对待和安排时间?怎样对待金钱的态度和怎样对待花钱的问题等等,都能够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对他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从我国的国家教育体系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基础工程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将对民族的希望、国家的繁荣昌盛起到直接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父母对小学生的影响。 1、父母言行对小学生的影响。 小学生出生以后,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父母的言行、家庭的氛围、育儿的方式、父母关系等等都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影响的作用,在家庭中小学生不仅仅能够学习和掌握到生活、劳动的技能,同时也能在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个性,然后小学生可能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也能够受到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家长对于家庭因素对小学生的影响,需要重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语言交流,对于孩子的智力和人格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不断丰富的语言刺激会使得孩子们的智力发展得到迅速的发展,不同层次的家庭,由于父母的语言、风格质量的不同,对孩子的个性化的品质方面的发展都能起到作用。 2、父母的文化修养 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来看父母的文化修养,对其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孩子来说,基本上就是有文化修养所决定的,不同的职业又会带来不同的经济收入,因此进而决定了其物质生活水平,还有就是父母的文化修养,能够使得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期望都不一样,因此父母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 3、父母的教育方式及教育态度 不同的家庭,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就会对孩子个性的形成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教育方式是非常多的,有的是对父母对于孩子的活动不予以保护,而是,注重于文化和社会化的训练,对于孩子的要求,即使能够进行合理的满足,同时还要加以限制,这样展现出来的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比较和谐,在这种教育形式下长大的孩子一般能够。需要一些较好的个性,还有一种教育方式,就是父母对孩子百般的宠爱,千依百顺,或者是完全对孩子不管,放任发展,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个性一般不能形成较好的个性,还有一种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所有,方方面面都进行了管理,孩子没有任何自己发挥的自由的空间,所有的言行都被大人所限制,但是孩子在某件事情上产生了错误,就会注重于指责,或者是武力控制在这样的情况,环境下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孩子的性格最终会比较暴躁或者是倔强,为了逃避一些惩罚而进行撒谎。 二、情感因素和家庭生活条件对孩子的影响 情感因素往往是指家庭的可以分为,在一个家庭中这个是占据了主导地位的,一般这种氛围是有所有的家庭成员形成的,但是主要受夫妻关系的影响,从现代的家庭结构来看,小朋友一般都是这个家庭的核心,当然在这样的家庭中,除了有亲子关系外,还有些关系都是有夫妻关系所决定的,如果是夫妻关系非常的和谐。那么夫妻双方对于培养和教育孩子方面的话就比较和谐,父母与孩子女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的融洽和温暖。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的小学生,一般来说都具有非常强烈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这样对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如果是在一个家庭生活中,夫妻关系紧张,父母都没有精力或者心思去照顾小朋友,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儿童就比较容易缺乏安全感,对孩子适应整个社会以及对他的个性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其实作为影响孩子社会化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家庭条件。家庭生活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假如一个家庭的生活条件非常的优越,能够给孩子购置非常多的学习辅助用具,还能够带孩子进行旅游拓展,孩子的事业就能够推动。孩子的社会化进程,当然父母对孩子进行自己学习发展资料添置的时候,必须要有选择性的购买,否则的话就会带来消极的影响。过度购买会使孩子不珍惜,同时有些东西没有经过精挑细选。那么有可能不能够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反而带来消极的一些影响,同时父母的教育方式。不仅仅是教育还要注意将情感与其结合,要尊重孩子的个性,这样的家庭环境才能够给孩子提供好的成长环境,同时,家长在对孩子的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学会欣赏、学会孤立、学会批评、学会惩罚、学会和学校教育结合,并联系社会教育,这样的话才能能够让孩子拥有一个积极良好的心态,学习和成长。 三、从心理层面来对小学生进行指导 我们现在的小学生,往往去缺失的是倾听,小朋友需要关怀,从关怀孩子的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工作节奏的加快,使得很多父母平时都非常的忙,往往认为倾听孩子的心声。是非常浪费,时间是没有必要的,但是他通过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能够得到的是孩子的。信息的传递能够让孩子通过交流得到一种自信,和一种心理上的平等,能够让小孩子从小就能够体会到作为人的一种尊严,那么父母学会倾听,能够使小学生从小就能够学会。以平等和尊重的心态来和人之间建立关系,让小孩子觉得自己是非常重要,是被需要的。是也能够减少。小孩子的烦恼,让大人的一些生活经验,来辅助小朋友认识生活,解决问题,让小朋友获得。轻松和快乐的感觉,同时,家长要保持自己一种。非常积极正面的情绪,保持自己的言行要一致得体,当然,我们经常会听到有父母对孩子这样说,“我当初就不该生你!”、“累死了!”,不少家长在实际生活中将孩子当成了出气筒,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一些情绪,但是这样的言行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往往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自己生活没有规律,却埋怨孩子的生活习惯不好、思想不够上进,在这样的一些不良情绪、不良行为影响下,会让孩子没有自信,充满了悲观的影响情绪,这样对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心境,都将产生影响,家长要学会用宽容、赏识、平等的眼光来对待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长项,不要通过无谓的比较来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需要让孩子在不断地拥抱中、不断地称赞中让他感受到自己父母为其自豪,让孩子产生积极的心理因素。 小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仅仅是老师能够解决的,也不仅仅是靠教学制度能够约束的。作为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家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浅析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浅析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着过度娇宠溺爱、过度强调智力教育、道德培养缺失等问题。改进和加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策略:一是切实转变育儿观念,以培养孩子自立能力为重;二是坚定信念,加强孩子思想道德培育;三是注意身正为范,发挥自身示范作用。 标签: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改进策略 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开始,产生的一个独有的名词,即“独生子女”。从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计生政策至今,这个群体已经达到了一亿之巨。从而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引起了人们关注的目光。社会变迁和转型期一些复杂因素也渗透到了家庭教育中,所以新情况的出现也势必影响到了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一、目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现状来说,在中小学生中所作的调查和了解发现,独生子女的思想品德素质,相比非独生子女,主流还是好的。但是纵观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理性的分析之后,会发现许多让人不解的地方:比如责任心不强,孩子喜欢争强好胜,心理脆弱等等,这些缺陷突出了说明了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才会引起这些不良现象。 1、过度强调智力教育 一句“望子成龙”,让多少家长的目光都盯在了孩子的分数上。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则成了家长对孩子进行填鸭教育的美好借口。由于家里就一个孩子,家长的全部希望都集中到这个孩子身上。由于错误教育理念的支撑,所以孩子成绩的好坏成了家长喜怒哀乐的晴雨表。于是,为了孩子有个好看的分数考上理想的学校,家长使出了浑身解数:请家教,买参考书法、绘画、音乐、作文、英语,家长忙的不亦乐乎,却忘记了孩子在天真烂漫的童年最需要的是什么。 2、道德培养的缺失 虽然现在国家在推行素质教育,企业对人才的培养也没有全是学历加名牌。可是,对家长来说,那些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的思维已经在他的脑海里定了性。所以他们认为,学习成绩仍然是唯一认定孩子是否成功的因素。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导下,重视智育的培养而忽视道德培养就成为一种让人担忧的倾向。 3、过分娇宠溺爱 一个孩子一块宝,孩子本来就是家长的心头肉。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把所有关爱的目光都盯在了这一个孩子身上,在给他们诸多压力的同时也给了他

论文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论文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 题 经验交流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叶晓燕 由于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驱动,我国现代家庭的主流格局,特别是城市家庭的主流格局逐步趋同,由原来的多子多孙的四世同堂式的家庭结构向“二加一”的家庭结构转化。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它对子女身心健康、智力发展和精神成长所产生的影响,是其他任何教育场所都不可替代的。同时,由于独生子女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与非独生子女有很大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性格、身心发展、生活自理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别,所以家长在教育独生子女时一定要注意独生子女的特点,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使独生子女独立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以顺利适应社会生活需要。为此,本文拟就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略表浅见。 一、要注重培养独生子女的交往能力和自信品质 “二加一”的家庭结构,对独生子女的心理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首先是独生子女与成人接触较多。由于城市住宅日益楼房化,家庭与家庭之间交往渐渐减少,使得独生子女与成

人交往的机会增多。独生子女与成人交往增多有利也有弊。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父母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且都比较重视子女的学习,不但能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辅导,还有一定的成熟经验传授给子女。所以,独生子女有良好的早期教育,智力开发早,兴趣爱好广泛,理解能力较强。但是,由于独生子女经常与成人交往,成人的经验多方位地影响他们,使他们显得过早地成熟,过早地失去童年的天真、单纯和幼稚,在这种家庭结构中,成人只知道为孩子服务,使得独生子女任性骄横、不合群、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别人意见,依赖性很强,把父母当成了他们的拐杖,缺乏独立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独生子女与同伴接触减少。尤其在城市,独生子女较少有机会与同年龄、同层次、同一认知水平的伙伴接触和交往,这就必然影响独生子女学习与人相处的规则。独生子女更需要和同龄、同层次的伙伴交往,他们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原则,适应社会的规范,成功地学习社会生活经验。但独生子女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很少与同伴们交往,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了解,不能养成良好的社交能力和交往的敏感性,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发展。在生活中事事皆由父母安排和照顾,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不能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存在,自己不能支配自己,减弱了社会存在中的主体意识,因而竞争意识差。因此,家长要培养独生子女处理好同伴关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79年我国政府实行计划生育以来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979年我国政府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大量增加,引起了家庭结构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由于独生子女家庭情况特殊,家长对这种特殊性缺乏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因而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有些人甚至把一些独生子女称为“小皇帝”,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正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79年我国政府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大量增加,引起了家庭结构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由于独生子女家庭情况特殊,家长对这种特殊性缺乏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因而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有些人甚至把一些独生子女称为“小皇帝”,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独生子女的独特性 国内外对独生子女及其教育的研究结果,几乎一致肯定独生子女的智能是优秀的,而在身体情况、学业成绩、性格特征、社会生活等方面与非独生子女有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独生子女相对非独生子女,智力发展较快,知识面较宽,身高体重达标率较高,但行为习惯缺点较多。至于差别的原因,主要在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教育态度的明显不同。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对独生子女成长的有利条件有: 1、独生子女生理条件比较优越。从遗传因素方面保证独生子女在脑力、体力、智力方面的相比非独生子女总体更为优越。 2、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因而能够尽管满足独生子女身体、心理发展的需要,保证了充足的营养和智力开发条件,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3、独生子女能获得较多的智力激励。由于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总是能够挤出更多时间陪孩子一起做游戏、教孩子学习、供给智力开发的各种玩具,因此独生子女一般都智力早熟、兴趣广泛、知识面广。 4、独生子女享有父母充分的爱抚。由于充分享有父母的爱,独生子女幼儿容易形成健全的个性,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有利于幼儿智力和才能的发展。 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家庭结构的特殊,独生子女家庭往往都存在着家庭教育不当的问题。根据上海市、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在社会性行为方面,存在问题的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23-40%。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在教育情感、教育期望、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导致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人际关系聚焦化 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亲子互动来进行的。在传统的多子女的家庭中,子辈除了与由双亲或更多的长辈组成的亲辈之间进行互动,还可以与兄弟姐妹组成的同辈之间互动,孩子在家庭范围内的社会性行为也不仅仅指向家长。但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缺少了多子女组成的同辈群体,原来传统家庭模式中与同辈之间的天然的社会交往行为不再出现,亲辈个体或群体成了独生子女互动行为的唯一指向对象。于是,孩子便成为家庭人际网络的中心,整个家庭的家政规划都围饶孩子进行,传统的家庭伦理规范发生了根本性的倾斜。父母一切都围着孩子转,过分听任孩子的影响,于是,各种各样的“小皇帝”诞生了,与此相关的种种问题也随之而来。 2、过多的宠爱影响独生子女良好个性的发展 对于独生子女,父母都尽量给予一切方面的满足,但是过多的宠爱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和个性发展。过多的食品、过多的营养,容易让孩子养成挑食、偏食、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