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护理 谢唯双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护理 谢唯双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护理 谢唯双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谢唯双

发表时间:2015-08-20T10:12:30.797Z 来源:《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作者:谢唯双

[导读]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易与心绞痛混淆。有的老年人以厌食、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等为主诉,这又容易与胃部占位性病变相混淆。

谢唯双(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247-01【摘要】目的了解新的护理模式对消化性溃疡病人治疗的影响。方法在内科治疗的同时,通过以服药指导、消毒、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新的护理方法护理消化性溃疡患者。结果14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140例治愈,复发率从以前的30%降为4%。结论建立全新的护理观念,改变以往以饮食护理为重点的护理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消化性溃疡病中,年轻人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而老年人则以胃溃疡多见,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病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护理上也有不同的要求。

1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特点1.1症状不典型典型的消化性溃疡病会出现有规律的上腹痛,但老年人的消化性溃疡病上腹痛出现率逐渐减少,疼痛规律性也不强,只有1/3的老年患者会出现典型的上腹痛。老年人以高位溃疡较多,疼痛可向背部及剑突下放射,有的患者还可向胸部放射,易与心绞痛混淆。有的老年人以厌食、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等为主诉,这又容易与胃部占位性病变相混淆。1.2并发症较多(1)易并发溃疡出血,出现呕吐咖啡样液体和排黑色柏油样大便。据临床统计,50岁以上的胃溃疡患者胃出血的发生率是50岁以下者的2倍,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出血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这是由于老年人的消化性溃疡以大溃疡为多,加之老年人常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血管脆性大,故容易发生溃疡出血,而且一旦出血,量多又难以止住。(2)较易并发胃穿孔,突然出现剧烈腹痛、休克等急腹症表现。(3)易并发幽门梗阻,一旦发生幽门梗阻,因食物不能进入十二指肠,会出现腹痛、腹胀、不能进食和难以控制的呕吐等表现。(4)易并发穿透性溃疡,使得胃穿孔的发生率比青壮年溃疡病者高2~3倍。1.3愈合慢易复发据临床观察,老年人的消化性溃疡病治愈后的复发率为60%~80%,即易复发、愈合慢,原因可能是:老年人大溃疡多,不易愈合;有些老年人爱吸烟,吸烟会引起胃黏膜微循环障碍,胆汁反流,导致胃黏膜抵抗力减弱,使溃疡难愈;老年人病多、用药多,许多药物都会刺激和损伤胃黏膜,这些都会导致老年人的消化性溃疡病易复发,愈合慢。2.护理体会HP是一种感染率极高的细菌,该菌的主要传播方式是人与人之间经过粪一口或口一口传播[2]。因此,彻底根除HP,防止排泄物的污染,预防HP的感染,对降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及复发率十分重要。2.1用药指导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繁多,但目前主要使用的是抑制胃酸分泌,根除幽门螺杆菌及保护胃粘膜的药物。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作用于壁细胞上的组胺H2受体和分泌小管中的H+—K+—ATP酶而产生抑制胃酸分泌的效应。在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如在治疗期间使用雷尼替丁,因其半衰期为12h,使用时要150mg每日2次,又因其餐前服用可抑制进餐时诱发的胃酸分泌,故主张餐前30min服用。在维持治疗时因生理性胃酸分泌以夜间空腹为著,故每日用1次时宜晚餐前服用,这样利于溃疡的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能加快溃疡的愈合,故对有幽门螺杆菌存在的消化性溃疡一定要规范用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和防止复发的目的。胃粘膜保护剂尽量在餐前30min服用,才能达到治疗目的。2.2生活起居的消毒处理2.2.1病人急性期入院后,将同病种安排在同一病室,嘱病人大小便及咳痰在固定的容器内,经医务人员放入漂白粉消毒处理后,再排入下水管道。2.2.2病室内的洗手间及便器、痰盂,每日用消毒剂消毒处理。2.2.3嘱病人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2.2.4病人吃剩的食物,用过的餐具,呕吐物等都先消毒后处理,以免成为传染源继续播散。2.3合理安排膳食饮食是治疗溃疡病的重要环节之一,结合老年人特点,合理安排膳食,满足胃部生理性休息的需要,将对缓解症状、减轻痛苦起重要作用。以前按传统方法,应少食多餐,饮食为牛奶、鸡蛋等少渣饮食,防止进食刺激性食物。现在主张在溃疡出血较少期,饮食以流质、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在溃疡恢复期,抗酸治疗的同时,不必过分限制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暴饮暴食,并鼓励进食正常或高纤维等饮食。2.4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老年溃疡病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实践证明,对老年人简单地应用安眠药,有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焦虑抑郁往往是老年人失眠的基本原因,因此抗抑郁药对这类失眠非常有效。护士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睡眠。①睡前避免看刺激性影视、娱乐节目。②根据饮食习惯,饮入适量牛奶诱发入睡。③睡前尽量放松全身。④应用药物导眠。2.5加强心理护理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和身心因素有很大关系,长期的心理应激可以增强胃损害因素或削弱胃粘膜的保护因素。因此,作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许多老年人患病后精神紧张,情绪烦躁,顾虑重重,护士应耐心向其讲解本病的有关知识及防治原则,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特征选用分析、支持、矫正和暗示性心理护理,帮助病人纠正异常心理状态,保持愉快、乐观的心境,以最佳的身心状态积极配合治疗。2.6保健指导2.6.1同病人及家属多交流,帮助他们了解病情,消除思想顾虑,解释消化性溃疡是因为HP感染引起的。只要根据医嘱用药,彻底根除HP,就可根治消化性溃疡,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6.2经常询问病人病情和服药情况,服药才可彻底杀灭HP。使病人及家属了解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目前的三联治疗虽可使HP根除率升高,但副作用发生率为30%,如不适、恶心、腹泻、喉痛、真菌感染等[2]。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这些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嘱其坚持服药。(3)对病人及家属积极进行宣传教育,使其明确HP的感染是引发溃疡病的根源,只有按疗程服完药,并复查HP阴性才说明彻底治愈,否则即使暂时无溃疡病的症状,也存在复发的危险。(4)嘱病人在回医院复查HP转阴性之前,禁止使用致溃疡病药物,如阿斯匹林,非甾体类物,以防溃疡病出血。(5)使病人及家属明确HP的传染性,特别注意家属内感染。做好餐具洁具的消毒,如家庭成员中疑有类似溃疡病症状者,及时来医院检查。(6)嘱病人停药后一个月、半年后回院复查。2.7消化性溃疡愈合后的护理临床治疗发现消化性溃疡近期治愈率达80%~90%,远期疗效差,复发率高,其发生原因认为与如下诸项有关:(1)饮食调整不当,烟酒刺激,心理因素以及寒冷等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原因。(2)饮食不规律,生、冷、辛、辣食物以及精神情绪的应激性刺激,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同时吸烟也促使胆汁反流增加。(3)饮酒导致胃粘膜糜烂和急性溃疡,在溃疡愈合初期新修复的粘膜组织尚未完全恢复其屏障功能,加之上述各种刺激因素的影响均可导致消化性溃疡加重。(4)消化性溃疡愈合后,虽然临床症状消失,龛影愈合,但所修复的胃粘膜尚难以抵御胃酸及胃蛋白酶等损伤因子的侵蚀,若此时中断治疗可致消化性溃疡复发。(5)消化性溃疡治愈后,胃粘膜的某些炎性病灶仍然存在,亦可能是溃疡易于复发的潜在因素。(6)溃疡的演变中,其证型复杂同时伴有某些特殊难治性的溃疡,以治愈疗程长、愈合后尚有疤痕者易于复发。另有文献报道,在消化性溃疡中,脾胃虚寒(副交感神经亢进),有胆汁反流合并胃炎、胃酸偏高或过高者复发率高,对溃疡治愈病人的生活给予科学的指导,如避免或消除精神、情绪不佳状态,合理安排饮食,有效的戒烟、戒酒是消化性溃疡愈后的重要环节。坚持H2受体阻滞剂的维持治疗,合理使用胃粘膜保护剂,辅以健脾益气之类中药治疗。对合并有胃粘膜炎症病变者,在溃疡愈合、龛影消失后治疗是阻断溃疡病复发的重要措

消化性溃疡健康宣教

消化性溃疡健康宣教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少数患者可无症状,绝大多数以中上腹反复周期性疼痛为主。 请患者及家属注意: 1.禁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2.如有溃疡病复发迹象,如疼痛、反酸、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3.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 消化道出血健康宣教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根据出血部位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与患者的年龄、心肾功能等全身情况也有关。 请患者及家属注意: 1.生活要规律,合理安排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保持良好的 心境和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 2.饮食合理,避免过饥、过饱,避免粗糙、酸辣刺激性食物,如:醋、辣椒、 蒜、浓茶等,避免食用过冷、过热食物。 3.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 4.戒烟、禁酒。 5.遵医嘱长期坚持服药,如有不良反应,及时和医师联系。避免服用某些药物, 如阿司匹林、消炎药、激素类药物。 6.定期复查,如出现上腹疼痛节律发生变化或加剧,呕血、黑便,立即到医院 就诊。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健康宣教 此类疾病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与吸烟、地区和环境卫生等有密切关系。 请患者及家属注意: 1.安心静养,避免情绪紧张和激动。戒烟。 2.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豆腐、蛋鱼、新鲜 蔬菜、水果等,多汗或服用利尿剂时选用含钾高的食品,如橘子汁等,有尿少、水肿者应限水、盐的摄入。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冬天注意保暖,防止受冻感冒。 4.注意口腔、皮肤清洁,勤洗漱。 5.痰多者尽量将痰咳出,痰粘稠者可适当服用祛痰药等稀释痰液,年老体弱者 可协助翻身或轻拍背部帮助祛痰。 6.每天有计划地进行运动锻炼,如散步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如症状加重, 痰量及性质改变时应及时就诊。 7.使用氧气疗法时,要经常清洗鼻腔分泌物,以防导管堵塞。注意安全,在供 氧周围请勿吸烟、烧酒精炉等,不可擅自调节氧流量。 支气管哮喘健康宣教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可引起气道缩窄,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请患者及家属注意: 1.指导病人认识到哮喘发作的先兆征象:鼻、咽痒,干咳,打喷嚏,胸闷。 2.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如烟雾、灰尘、油烟。 3.居室内禁放鲜花,禁养猫狗等宠物。 4.缓解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5.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劳逸结合。 6.指导病人正确使用气雾喷雾器

消化性溃疡护理常规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第十四节消化性溃疡的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及观察要点 1. 评估患者的年龄、既往史、现病史、家族史及自理能力。 2. 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了解患者心理-精神-社会状况。 3. 评估患者的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疼痛发作的过程,有无规律,疼痛 的部位及性质。 4. 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及腹部体征。 5. 观察患者是否伴有恶心、呕吐、暧气、反酸等其他消化道症状。 6. 观察患者有无呕血、黑便、频繁呕吐的症状。 主要护理诊断/问题 1. 疼痛、腹痛与胃酸刺激溃疡面,引起化学性炎症反应有关 2.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疼痛致摄入量减少及消化吸收 障碍有关 3. 焦虑与疾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有关 4. 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消化性溃疡病因及预防知识 5. 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护理措施 1. 执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 注意观察及详细了解病人疼痛的规律和特点,并按其特点指导缓解 疼痛的方法。 3. 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疼痛的原因和机制,指导和帮助病人减少或去除加 重和诱发疼痛的因素。对有烟酒嗜好者,劝其戒除。 4. 对溃疡活动期病人,症状较重或有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时,嘱其 卧床休息,可使疼痛等症状缓解。 5. 病人饮食应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避免餐间零食和睡前进 食。食物选择应营养丰富、搭配合理、清淡、易于消化,以避免食物对溃疡病灶的刺激。 6?保持乐观情绪,心情愉快,防止精神紧张,忧愁、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等。 7. 用药护理:遵医嘱给病人进行药物治疗,并注意观察药效及不良反 应。抗酸药应在饭后1小时和睡前服用。服用片剂时应嚼服,乳剂用药前应充分摇匀,不宜与酸性食物及饮料同服。H2受体拮抗剂应在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也可把1天的剂量在睡前服用。奥美拉唑可引起头晕,用药初期,应嘱病人用药期间避免开车或做其他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 8. 正确评估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反应,积极进行健康宣教,减轻不良心理 反应。

消化性溃疡的饮食原则及健康宣教

消化性溃疡的饮食原则及健康宣教 饮食原则: 1.少量多餐,定时定量。每天5-7餐,每餐量不宜多,减少对胃肠道的负担。 2.避免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的食物。去除一切对胃肠道黏膜有化学性刺激的食物,如香料、胡椒、辣椒、咖啡、可可等。禁忌易产酸的食物,如地瓜、土豆、过甜点心及糖醋食品等;禁忌易产气的食物,如生葱、生蒜、生萝卜、蒜苗、洋葱等;禁忌生冷食物,如大量的冷饮、凉拌菜等;禁忌坚硬的食物如腊肉、火腿、香肠、蚌肉、干果类等。去除粗糙的食物,不宜食用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如粗粮、芹菜、韭菜、雪菜、竹笋等。 3.不需严格限制脂肪。因为脂肪可以抑制胃酸分泌,适量脂肪对胃肠粘膜没有刺激。 4.摄取适量蛋白质。蛋白质对胃酸起缓冲作用,可中和胃酸,但蛋白质在胃内的消化产物又可促进胃酸分泌,应供应适量的蛋白质以维持机体需要。 5.多食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不是胃酸分泌的强刺激物,每天可供给300g-350g。选择易消化食物如面条、混沌等。蔗糖不宜太多,以避免使胃酸分泌增加,引起胀气。 6.供给丰富的维生素。选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食物,适当食用富含B族维生素的粗粮。 健康指导: 1、用药指导:联合用药对症治疗的原则。 2、饮食指导:溃疡病合并穿孔、出血时禁食。少量出血时应戒烟酒,进流质或半流饮食,餐后应安静休息。避免辛辣、咸、浓茶、咖啡等饮料,牛乳和豆浆能稀释胃酸,其中含钙和蛋白质能刺激胃酸分解,故不宜多饮,不吃过热、过冷、太酸和油炸食物。进食时要慢嚼细咽。溃疡病人要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采用少量多餐,逐渐增加的饮食原则 。 3、休息与锻炼:生活要有规律,工作宜劳逸结合。病变活动期或有并发症时需要绝对休息。平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消化性溃疡的健康教育

消化性溃疡的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12-03-02T17:06:10.053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9月(下)总第200期供稿作者:陈红霞陈淼 [导读]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直肠壶腹部的慢性溃疡。 陈红霞陈淼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7 5 0 0 1 1 ) 【中图分类号】R 5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 7 -8 2 31(20 11)0 9- 1 40 3 -0 1 随着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用与临床,日益受到重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还可以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直肠壶腹部的慢性溃疡。溃疡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胃酸分泌过多、胆汁返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吸烟、精神紧张、饮食失调、不良环境等。鉴于该病的特点极其相关的防止原则,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是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1 健康教育 1.1 心理指导消化新溃疡病程较长,易反复。应指导患者正确掌握发病规律,消除紧张情绪,避免精神刺激,以平稳的心态接受治疗。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关心、体贴病人,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 饮食指导 1.2.1 定时进餐,少量多餐,不可过饱。既能减轻胃的负担,又能使胃内长存食物,以稀释胃液,减少胃酸对溃疡的刺激。 1.2.2 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不可急吞,以增加唾液分泌,中和胃酸。 1.2.3 进易消化的温热食物,避免过冷过热,不宜给芹菜、韭菜等粗糙。多纤维食物,以减少对溃疡面的刺激。 1.2.4 食物要新鲜、营养丰富、含有足够的热量蛋白和维生素,如牛奶、米粥、豆浆、鱼肉等。 1.2.5 避免刺激性饮食,如烟、辣椒、油煎类、咖啡、浓茶、肉类等。 1.3 休息与活动指导生活环境要安静舒适,保持精神愉快,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病情轻者可是当做轻工作,疼痛发作时要完全休息4-6周。因情绪波动,过度劳累会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使胃酸分泌增加而加重溃疡。 1.4 用药指导消化性溃疡是多发病、慢性病易反复发作,因此彻底治愈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服药必须坚持长期、规律、定时、全程、遵医瞩服药,切不可擅自停药换药。常用的药物的健康指导; 1.4.1 制酸剂应在饭后1小时服用,片剂应嚼碎后服。 1.4.2 H2—受体拮抗剂宜在睡前服用。 1.4.3 保护胃黏膜药物应在饭前或睡前服用。 1.5 出院指导 1.5.1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使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酒,禁食酸、辣、过甜及粗糙食物。 1.5.2 向病人说明情绪与疾病关系,情绪紧张和忧虑可导致溃疡病的发生和复发,故应避免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情绪稳定。 1.5.3 说明三大并发症(胃穿孔、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的诱因及前兆症状。如出现上腹部疼痛、压迫感、恶心、呕吐、黑便等及时到医院复诊。 2 讨论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以后,患者对消化性溃疡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了反复,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

消化性溃疡患者得护理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指在各种致病因子得作用下发生于胃、十二指肠黏膜得炎症与坏 死性病变。因溃疡得形成与胃酸-蛋白酶得消化作用有关,故又称为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 男>女;发病年龄:DU:青壮年;GU:晚十年;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手术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病因) 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胃粘膜得G、D或壁细胞胃酸分泌↑②碳酸氢盐分泌减少,黏膜屏 障保护作用↓ ③十二指肠过度酸化→上皮化生→促幽门幽门螺杆菌定植④引起黏膜上皮局部炎症反应 (二)胃酸分泌异常(十二指肠溃疡主要发病机制):胃酸浓度过高激活胃蛋白酶原→消化自 身胃黏膜 胃酸浓度过高原因:壁细胞数量增多、壁细胞对胃泌素、组织胺与迷走神经刺激得敏感性增 强、胃酸分泌得正常反馈机制或抑制机制缺陷、交感神经得紧张力增高。胃溃疡患者得胃酸 分泌量改变不明显。 (三)胃黏膜屏障破坏:粘液---碳酸氢盐屏障、黏膜上皮紧密连接屏障、粘膜血流屏障。 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与激素、胆盐、酒精破坏胃黏膜屏障破坏。 (四)应激 前部:迷走神经系统: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分泌↑;迷走神经兴奋↑,胃泌素↑ 后部:垂体肾上腺系统:体液调节-----内脏血流减少;胃黏膜缺血坏死 后部::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兴奋----胃黏膜血流↓,胃黏膜缺血坏死 【病理生理】好发部位:胃溃疡—胃小弯(胃窦部);十二指肠溃疡—球部(前壁);溃疡多为单发 ①溃疡→粘膜层→浆膜层→穿孔→腹膜炎②溃疡→侵蚀大血管→出血③溃疡反复发作 →幽门梗阻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年龄、性别、职业、饮食习惯、压力、有无家族史等

老年消化性溃疡护理

---------------------------------------------------------------范文最新推荐------------------------------------------------------ 老年消化性溃疡护理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经胃镜或手术病理确诊的PU患者78例,男55例,女23例,年龄60~82岁,平均67.8岁,病程15d~36y。胃溃疡46例,十二指肠溃疡26例,复合性溃疡6例。合并疾病有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脑梗死、脑动脉硬化等。并发症有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贫血等。1.2临床特点临床症状不典型,如缺乏规律性痛疼。床表现多样化,腹胀、纳差,嗳气,贫血,胸痛,哮喘,消化道出血等。合并其他疾病多,有78%合并有其他疾病。患者对本病的认知度低,服用多种药物,生活自理能力差,遵守医嘱性差。1.3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选用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粘膜,减少损害因素的药物,使用H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胃粘膜保护剂服用胶体铋或思密达。对幽门螺杆菌(HP)检测阳性者使用羟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甲硝唑等,伴消化道出血者加用止血剂。2护理体会2.1一般护理老年病人发生消化性溃疡时,其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而易被忽略,以至延误病情。对具有易患因素的老人,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肝硬化、肾功能衰竭、慢性胰腺炎等疾患的老年病人,应注意观察有无胃部不适、嗳气、流涎、恶心、黑便等症状。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避免过度的精神紧张、忧虑和情绪波动,不参加如麻将等可致精神过度紧张的活动。进食后0.5~1h内避免剧烈活动。溃疡活动期应休息或住院治疗4~6周。可根据老人的饮食习 1 / 4

胃肠镜检查护理常规

胃肠镜检查护理常规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胃镜检查护理常规 【检查前护理】 1.向病人讲解检查目的和过程及注意事项,如解开衣领放松腰带,取出活动的假牙,不 咬内镜等。 2.告诉病人检查时应放松,不必精神紧张,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恶心腹胀等反应, 一般均能坚持。 3.说明检查是配合的意义和目的,并指导病人在插镜时配合做吞咽动作。 4.检查前禁食禁饮12小时,有幽门梗阻者在检查前2日次流质,检查前一日晚上应洗 胃,曾作x线钡餐造影者,3日内不宜做胃镜检查。 5.检查前麻醉咽喉部,麻醉前问清楚患者是否有该类药物的过敏史,我科一般使用利多 卡因胶浆或达克罗宁胶浆等药物。 【检查中护理】 1.解除病人恐惧心理,解开衣领放放松腰带,取出活动的假牙。 2.教病人咬好口圈,操作中观察口圈有无脱落,避免咬坏镜子,同时观察病人一般情 况,及时向检查者汇报。 【检查后护理】 1.检查后两小时方能进水、进食,若行内镜下治疗者应于术后4小时后,当日饮食以温 凉流质或半流质为宜。

2.向患者解释可能出现短暂的咽后壁异物感,患者多有咳痰反射,告诉病人不要反复用 力咳嗽,以免损伤咽喉部粘膜。 肠镜检查护理常规 【检查前护理】 1、说明检查时配合的意义和目的,向病人讲解检查目的和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2、检查前1天吃无渣软食(稀饭、面条、面包、蛋糕、牛奶等)禁食大鱼大肉、蔬菜、水果。 3、上午检查患者:当天上午禁食,前一天下午5点左右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每 1盒药兑2斤水,半小时左右喝完后再兑下一盒,3盒共兑6斤水,2小时内服完(喝水时尽量不要坐着喝,可以多走动),解尽大便,直到大便成清水样。 4、下午检查患者:当天早上、中午禁食,6点左右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法同 前,直到大便成清水样。 5、60岁以上、病情特殊及无痛肠镜检查患者必须有家属陪同,带好相关资料前来检查。【检查中护理】 1.协助患者摆好体位,一般取左侧屈膝卧位。 2.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腹胀情况。 3.协助医生压腹或调整体位。 【检查后护理】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_护理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发生于胃、十二指肠黏膜的炎症与 坏死性病变。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又称为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 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 男>女;发病年龄:DU:青壮年;GU:晚十年;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手术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病因) 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胃粘膜的G、D或壁细胞胃酸分泌↑②碳酸氢盐分泌减少,黏膜屏 障保护作用↓ ③十二指肠过度酸化→上皮化生→促幽门幽门螺杆菌定植④引起黏膜上皮局部炎症反应 (二)胃酸分泌异常(十二指肠溃疡主要发病机制):胃酸浓度过高激活胃蛋白酶原→消化自 身胃黏膜 胃酸浓度过高原因:壁细胞数量增多、壁细胞对胃泌素、组织胺和迷走神经刺激的敏感性增 强、胃酸分泌的正常反馈机制或抑制机制缺陷、交感神经的紧力增高。胃溃疡患者的胃酸分 泌量改变不明显。 (三)胃黏膜屏障破坏:粘液---碳酸氢盐屏障、黏膜上皮紧密连接屏障、粘膜血流屏障。 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激素、胆盐、酒精破坏胃黏膜屏障破坏。 (四)应激 前部:迷走神经系统: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分泌↑;迷走神经兴奋↑,胃泌素↑ 后部:垂体肾上腺系统:体液调节-----脏血流减少;胃黏膜缺血坏死 后部::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兴奋----胃黏膜血流↓,胃黏膜缺血坏死 【病理生理】好发部位:胃溃疡—胃小弯(胃窦部);十二指肠溃疡—球部(前壁);溃疡多为单发 ①溃疡→粘膜层→浆膜层→穿孔→腹膜炎②溃疡→侵蚀大血管→出血③溃疡反复发作 →幽门梗阻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年龄、性别、职业、饮食习惯、压力、有无家族史等 (二)身体状况: ★ 1. 症状:消化道溃疡的典型症状胃为周期性发作的上腹部节律性疼痛。 腹痛 ①疼痛性质:钝痛、灼痛、胀痛、剧痛②程度:中度持续性痛 ③部位:上腹部正中,偏左(胃)或偏右(十二指肠) ④压痛点:剑突与脐间的正中线或略偏左(胃)或偏右(十二指肠) 2.体征 3.特殊类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 (1)无症状性溃疡:约15%~35%,老年人多见 (2)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症状不典型,无症状者多见。GU多位于胃体上部或胃底部,溃疡常较大 (3)幽门管溃疡:症状常不典型,餐后痛多见,对抗酸药反应差,易出现呕吐、幽门梗阻及并发出血、穿孔 (4)球后溃疡:夜间痛及背部放射痛多见、疗效差、易并发出 (5)复合性溃疡:幽门梗阻发生率较高 (6)应激性溃疡:见于严重创伤、大手术和病情危重的非创伤者---出血 4.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推荐)胃十二指肠溃疡护理常规

胃十二指肠溃疡护理常规 (一)定义 胃十二指肠粘膜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全层粘膜缺损,称为胃十二指肠溃疡。 (二)临床表现 胃溃疡的临床表现:上腹部或剑突下的疼痛,进食后不能很好止痛,餐后半小时~1小时疼痛开始,持续1~2小时,进餐后疼痛不能缓解,甚至加重。对抗酸药疗效不明显。 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上腹部或剑突下疼痛,疼痛与进食密切相关,表现为餐后延迟痛(进食后3~4小时)、饥饿痛或夜间痛,服用抗酸药后能止痛,进食后腹痛可缓解。疼痛性质为烧灼痛或钝痛。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焦虑与担心手术及预后有关。 2、疼痛与炎症剌激、手术切口有关。 3、体液不足与溃疡、穿孔、出血、幽门梗阻不能进食、引流管引流体液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禁食水、疼痛不能摄入充足的食物有关。 5、潜在并发症吻合口出血、梗阻、空肠的输入或输出袢梗阻、十二指肠残端瘘、倾倒综合征。 (四)观察要点 术前 1、有无腹痛及腹痛的性质、部位、时间、程度以及疼痛的规律性和饮食的关系。大便的性质及大便潜血和肠鸣音情况。有无头晕、心悸、出汗、黑便等症状, 2、有无出血的可能。 3、有无紧张、焦虑等。 术后 1、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2、监测病情变化。

3、观察引流物及手术切口情况。 (五)护理措施 术前 1、心理护理手术前要安慰病人,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 2、急性期或有并发症时应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活动,避免劳累。 3、指导服药及用药方法,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和皮质激素药物如:阿司匹林、芬必得、强的松等。 4、指导病人饮食要规律,少食多餐,吃易消化食物,禁粗糙多纤维饮食,避免酸性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5、手术日晨留置胃管,便于手术操作,减少手术时对腹腔的污染。 6、有幽门梗阻者禁饮食并给予高渗盐水洗胃以减轻水肿。 术后 1、病情观察生命体征观察,病情较重或有休克者应及时观察病人神志、尿量、体温等。 2、体位病人神志清楚、血压平稳后给与半卧位。 3、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预防术后并发症。 4、禁食,做好胃肠减压的护理。 5、静脉补液禁食期间应补液,并记录出入量,防止水电解质失衡。 6、饮食胃肠功能恢复后,拔出胃管当日可少量饮水,第二日进半量流食,每次50~80ml,第三天进全量流食,无不适逐渐过渡到流食、软食。 (六)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要多多安慰病人,及时、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指导病人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情绪紧张、焦虑、忧伤等。 2、健康指导注意劳逸结合,行为规律的健康生活方式,加强自我情绪调整,保持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 3、出院指导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容积受限,宜少量多餐进高营养饮食。如有溃疡病复发迹象,如疼痛、反酸、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4、健康促进普及宣传饮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的卫生习惯。少食过冷、过烫、过辛辣及油煎炸食物,且忌吸烟酗酒。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 Peptic ulcer)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发生于胃、十二指肠黏膜的炎症与坏 死性病变。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又称为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 男>女;发病年龄:DU:青壮年;GU:晚十年;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手术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病因) 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胃粘膜的G、D或壁细胞胃酸分泌↑ ③十二指肠过度酸化→上皮化生→促幽门幽门螺杆菌定植④引起黏膜上皮局部炎症反应 (二)胃酸分泌异常(十二指肠溃疡主要发病机制):胃酸浓度过高激活胃蛋白酶原→消化自 身胃黏膜 胃酸浓度过高原因:壁细胞数量增多、壁细胞对胃泌素、组织胺和迷走神经刺激的敏感性增 强、胃酸分泌的正常反馈机制或抑制机制缺陷、交感神经的紧张力增高。胃溃疡患者的胃酸 分泌量改变不明显。 (三)胃黏膜屏障破坏:粘液---碳酸氢盐屏障、黏膜上皮紧密连接屏障、粘膜血流屏障。 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激素、胆盐、酒精破坏胃黏膜屏障破坏。 (四)应激 前部:迷走神经系统: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分泌↑;迷走神经兴奋↑,胃泌素↑ 后部:垂体肾上腺系统:体液调节-----内脏血流减少;胃黏膜缺血坏死 后部::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兴奋----胃黏膜血流↓,胃黏膜缺血坏死 【病理生理】好发部位:胃溃疡—胃小弯(胃窦部);十二指肠溃疡—球部(前壁);溃疡多为单发①溃疡→粘膜层→浆膜层→穿孔→腹膜炎②溃疡→侵蚀大血管→出血③溃疡反复发作 →幽门梗阻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年龄、性别、职业、饮食习惯、压力、有无家族史等 (二)身体状况: ★1. 症状:消化道溃疡的典型症状胃为周期性发作的上腹部节律性疼痛。 腹痛 ①疼痛性质:钝痛、灼痛、胀痛、剧痛②程度:中度持续性痛 ③部位:上腹部正中,偏左(胃)或偏右(十二指肠) ④压痛点:剑突与脐间的正中线或略偏左(胃)或偏右(十二指肠)

胃穿孔手术病人健康教育

胃穿孔手术病人健康教育 胃穿孔是普通外科常见得急腹症之一,常发生胃窦前壁小弯侧,临床上急性穿孔多见。胃穿孔是胃部病变向深度发展,胃壁变薄,或加上胃腔内压力突然增加,可向腹腔穿破,食物、胃酸、十二指肠液、胆汁、胰液等具有化学性刺激的胃肠内容物流入腹腔,导致剧烈腹痛,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多见于胃溃疡穿孔,还有少见于胃癌穿孔。 【疾病特点】: 1、急性穿孔是胃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急性穿孔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发现病变需要紧急处理,若治疗不当可危及生命。胃溃疡穿孔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但临床上急性胃穿孔较为常见。主要诱因为饮酒、劳累或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2、治疗上可采用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轻空腹的溃疡穿孔;超 过24h,腹膜炎已局限。穿孔封闭;无出血、幽门梗阻及恶变等并发症。 3、手术治疗:①单纯穿孔缝合适用于:超过8h,腹腔感染及水肿严重者;未经正规治疗、无出血、梗阻并发症者;不能耐受彻底性溃疡切除者。②胃大部切除术适应于:幽门梗阻或出血,在8h 内、 腹腔污染不严重和水肿较轻者。 【健康教育要点】: (一)手术前健康教育

1 1、体位指导:告知术后一般先要采用 2、饮食指导:告知拔胃管当日可饮3

第 2 日进半量流质饮食,每次50 100 150ml 80ml; 第 3 4 日可进半

1 3 告知护士。留置针妥善固定,输液管保持通畅,注意观察穿 刺部位皮肤。 (三)出院健康教育: 1、应少食多餐,规律进食,定时定量,在术后一个月 内应每天进食 5-6 次,术后 3-6 个月后,恢复原来的进食规 律,即一日 3 餐。进食时注意细嚼慢咽,用餐后平卧片刻。 不要进食太甜的东西,应选择高营养、富含维生素、钙、铁 等食物,不要吃油炸的、生冷的、辛辣的食物来刺激胃。 2、术后 3 个月内,要避免重体力劳动,不要给自己过 大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要懂得放松心情。 3、嘱患者定期进行门诊复查。

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一、A1型题 1.胃溃疡最常发生的部位 A.贲门旁B.胃后壁C.胃小弯D.胃大弯E.幽门前壁2.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胃十二指肠溃疡B.门静脉高压症C.肝内局限性感染,肝脓肿及外伤D.出血性胃炎E.胃癌 3.胃癌好发于 A.胃小弯B.胃大弯C.胃窦部D.胃底E.胃体4.胃癌最常发生的转移途径 A.直接蔓延B.血行转移C.种植转移D.淋巴转移E.沿肠管转移5.下列哪项不符合胃溃疡癌变的特点 A.上腹痛的规律性消失B.食欲减退C.进行性贫血,消瘦D.粪潜血持续阳性E.反酸、“烧心”加重 6.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通常认为适当的胃切除容积是 A.30%~40%B.40%~50%C.50%~60% D.60%~70%E.70%~80% 7.溃疡病外科治疗的理论基础最终在于 A.消除分泌胃蛋白酶原—主细胞B.消除分泌胃酸—壁细胞 C.消除分泌胃泌素—G细胞D.切除溃疡病灶 E.阻断神经和体液对胃酸的调节 8.提高胃癌治愈率的关键是 A.早期诊断B.根治性手术C.早期应用抗癌药物D.术后放疗E.综合治疗 9.胃癌的治疗方法哪项正确 A.早期化疗B.扪到肿块者作全胃切除C.化疗+放疗D.早期胃癌作胃癌根治术E.早期胃癌作胃大部切除术 10.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的三项关键性手段是 A.纤维胃镜检查,胃液细胞学检查,X线钡餐检查 B.纤维胃镜检查,胃液酸碱度检查,X线钡餐检查 C.胃液细胞学检查,粪潜血试验,X线钡餐检查 D.胃液细胞学检查,粪潜血试验,纤维胃镜检查 E.纤维胃镜检查,粪潜血试验,X线钡餐检查 11.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的特点是 A.餐后即痛,持续2h后缓解B.餐后1h开始,持续2h后缓解 C.餐后2h开始,持续2h后缓解D.餐后3~4h开始,进餐后缓解 E.无规律性 12.胃大部切除后第1日应注意观察的并发症是 A.吻合口破裂B.吻合口出血C.吻合口梗阻 D.十二指肠残端瘘E.倾倒综合征 13.胃、十二指肠溃疡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肯定无疑的一点是 A.饮食不规律B.情绪激动C.饮入过多酒类等刺激物 D.胃酸过多,激活胃蛋白酶E.进食过多辛辣食物 14.倾倒综合征常发生于 A.迷走神经切断术后B.毕I式胃大部切除术后C.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D.幽门成形术后E.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后 15.瘢痕性幽门梗阻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A.上腹部胀痛B.上腹部膨胀C.营养不良D.大量呕吐宿食E.便秘

急性胃炎护理常规

胃炎护理常规 一、概念 是指由多种诱因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炎症。 二、临床特点 起病前症状不明显,或仅有消化不良,常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但出血量不大,可自止。常伴有上腹隐痛、烧灼痛。 三、护理评估 1.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用药史以及有无应激因素等,了解与本疾病有关的诱因。 2.评估患者有无嗳气、反酸、食欲减退、上腹饱胀、隐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3.评估患者有无黑便或呕血,并评估呕吐物和排泄物的量及性状。 4.密切观察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5.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状态,有无焦虑、抑郁等情绪。 四、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休息病人应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对急性应激造成者应卧床休息,同时应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 2.饮食一般可给予无渣、半流质的温热饮食。如少量出血可给予牛奶、米汤等以中和胃酸,有利于黏膜的修复。剧烈呕吐、呕血的

病人应禁食,可静脉补充营养。 3.环境为病人创造整洁、舒适、安静的环境,定时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新鲜及温湿度适宜,使其心情舒畅。 (二)心理护理 1.解释症状出现的原因病人因出现呕血、黑粪或症状反复发作而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向其耐心说明出血原因,并给予解释和安慰。应告知病人,通过有效,出血会很快停止;并通过自我护理和保健,可减少本病的复发次数。 2.心理疏导耐心解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向病人解释精神紧张不利于呕吐的缓解,特别是有的呕吐与精神因素有关,紧张、焦虑还会影响食欲和消化能力,而树立信心及情绪稳定则有利于症状的缓解。 3.应用放松技术利用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放松技术,减少呕吐的发生。 (三)治疗配合 1.病人腹痛的时候遵医嘱给予局部热敷、按摩、针灸,或给予止痛药物等缓解腹痛症状,同时应安慰、陪伴病人以使其精神放松,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保持情绪稳定,从而增强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非药物止痛方法还可以用分散注意力法,如数数、谈话、深呼吸等;行为疗法,如放松技术、冥想、疗法等 2.病人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评估症状是否与精神因素有关,关心和帮助病人消除紧张情绪。观察病人呕吐的次数及呕吐物的性质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干预

作者单位:244000安徽省铜陵市职工总院消化内科 文琴: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干预 文 琴任文凤何向阳梁海萍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2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 料, 并分析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本组年轻老年人与老老年人在溃疡类型及胃溃疡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及内科保守治疗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不可缺少。关键词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护理干预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2.23.011 Clinical feature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peptic ulcers in the elderly. WEN Qin ,REN Wen -feng ,HE Xiang -yang ,et al (Workers'General Hospital of Tongling city Anhui province ,Tongling 244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of peptic ulcer in the elderly people at different age stages.Methods : Clinical data of 392eldely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effects of nursing interference were analyzed as well.Results :In this group of younger elderly people and older elderly people gastric ulcer size and ulcer type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Through medication guides ,health educa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s such as diet instruction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internal medicin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were given good treatment effect.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eptic ulcer were indispensable.Key words Elderly people ;Peptic ulcer ;Clinical feature ;Nursing intervention 消化性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随着社会的老龄化,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有研究表明,老年性消化性溃疡发病率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且胃溃疡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病率同时增高 [1] 。临床 上大部分消化性溃疡患者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但心理、饮食及生活起居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与溃疡的愈合、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回顾总结2008年1月 2011年12月期间经我院电子胃镜诊断的392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患者392例,男328 例,女64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87岁,平均73.5岁。门诊患者188例, 男142例,女46例。门诊复查患者61例,男55例,女6例。住院患者143例,男131例,女12例。其中383例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HP )检测,结果HP (+)205例,占53.52%;HP (-)178例,占46.48%。1.2 临床症状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一般缺乏典型的症状,如 上腹部节律性疼痛与周期性发作,常常以上腹不适、饱胀、纳差、 嗳气及消化不良等症状来院就医。本组392例患者中,呕吐咖啡色液体及黑便者85例(21.68%),异物感及梗阻感22例(5.61%),上腹不适、腹胀、嗳气及纳差等166例(42.35%),上腹痛111例(28.32%),其他8例(2.04%)。1.3 诊断方法 全部病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消化性溃疡 的诊断标准,经电子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均诊断为良性溃疡。1.4 治疗方法 本组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给予制酸、保护 胃黏膜,根除HP 检测结果进行治疗,并针对患者的心理、饮食及生活起居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1.5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经SPSS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 用百分率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 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2结 果 2.1 年龄划分 根据WHO 老年人年龄划分标准, 60 74岁为年轻老年人, 75 89岁为老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年人,将本组患者进行划分,其中年轻老年人340例,占86.73%;老老年人52例,占13.27%。2.2 溃疡类型(表1) 表1 年轻老年人与老老年人溃疡类型比较 例(%)分组年轻老年人老老年人 χ2 值 P 值例数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复合型溃疡340181(53.24) 121(35.59)38(11.17)5232(61.54)15(28.85)5(9.61)1.25320.90490.11250.2629 0.3415 0.7373 表1显示,年轻老年人与老老年人在溃病类型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2.3 胃溃疡大小(表2) 表2年轻老年人与老老年人胃溃疡直径比较例(%)分组年轻老年人老老年人 u 值P 值 例数胃溃疡直径(cm ) <1.01.0 2.0>2.0181122(67.40)41(22.65)18(9.95)32 19(59.38)8(25.00) 5(15.63) 0.97870.3277 表2显示,年轻老年人和老老年人在胃溃疡直径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3护理干预3.1 健康教育 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消化性溃疡病的病 因、诱因及并发症的宣传教育。对有酗酒及吸烟史的老年人,应积极指导其戒除。生活要有规律,早起早睡,量力而行做些户外活动及家务。3.2 心理护理 消化性溃疡属于心身疾病范畴。精神紧张、 情绪激动或抑郁等均可影响胃酸的分泌,不利于食物的消化, · 12·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第9卷第23期(上半月版)

消化性溃疡护理

消化性溃疡护理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及时了解有无呕吐、便血、腹痛、腹泻、便秘等。 2.呕吐、呕血、便血、严重腹泻时,应观察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神志并详细记录次数、量、性质。 3.腹痛时,注意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与饮食的关系,如有病情变化及时汇报医师处理。 【护理措施】 1.危重及进行特殊治疗的患者,如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应绝对卧床休息。轻症及重症恢复期患者可适当活动。 2.休息:溃疡活动期应卧床休息1-2周,保持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3.饮食护理:指导食用易消化、高蛋白、低盐或无盐、低脂肪无渣的治疗膳食。 (1)少食多餐,定时进餐,进餐时注意细嚼慢咽。 (2)进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以面食为主,不习惯面食者可用软米饭或粥代替。牛奶最好选用脱脂牛奶,但不宜多饮。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如生、冷、硬、含粗纤维多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酒类、咖啡、浓茶、辛辣类食物。 4.用药指导 (1)制酸药应在餐后半小时至2小时服用。 (2)抗胆碱能药应在餐前一小时及睡前服用。 (3)胃复安、吗丁啉应在餐前服用,且不能与抗胆碱能药物配伍。 (4)片剂应嚼碎后开水送服。 5.当需要进行腹腔穿刺术、纤维内镜等检查时,应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工作。 6.备齐抢救物品及药品。 7.7.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工作,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 8.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健康指导】 1.平时要定时进食,饮食以易消化、富营养、无刺激性食物为宜。 2.饮食要规律,少食多餐,不可暴饮暴食,尤其是晚餐不宜过饱。 3.避免过热、过冷、粗糙、油炸、辛辣等食物及浓茶、咖啡等饮料。 4.对出血量少,又无剧烈呕吐者,可进少量流质饮食。 5.大出血时,应予禁食,禁食24-48h后,如无继续出血,可改进流质。 6.指导病人生活、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保持乐观情绪。 7.做大便隐血试验时,嘱在化验前2—3d内禁食肉类和其他含血食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消化性溃疡护理常规

消化性溃疡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定义: 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症状: 1、上腹部有间歇性疼痛。 2、消化不良如胃胀,食欲不佳,暖气恶心。 3、疼痛间歇中无明显症状。 4、胃出血,大便呈黑色,严重者呕血。 护理诊断 1、疼痛腹痛与胃酸刺激溃疡面,引起化学性炎症反应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疼痛致摄入量减少及消化吸收障碍有关。 3、焦虑与疾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消化性溃疡病因及预防知识。 潜在并发症 1、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2、穿孔 3、幽门梗阻 4、癌变 护理要点 1、休息轻症者适当休息,可参加比较轻松的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 劳累,溃疡活动期、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患者应卧床休息1~2周。 2、饮食护理应选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便于促进胃黏膜修复 和提高抵抗力。急性活动期应少食或多餐,5~6餐/日,以牛奶、稀饭、面条等偏碱性食物为宜。少食多餐可中和胃酸,减少胃饥饿性蠕动,同时可避免过饱所引起的胃窦部扩张增加促胃液素的分泌。忌食辛辣、过冷、油炸、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3、心理护理不良的心理因素可诱发和加重病情,而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因疼痛 刺激或并发出血,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使胃黏膜保护因素减弱,损害因素增加,使病情加重,故应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同时多于患者交谈,使患者了解本病的诱发因素、疾病过程和治疗效果,增强治疗信心,克服焦虑、紧张心理。 4、疼痛护理消化性溃疡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周期性发作的特点;疼痛与饮 食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在中上腹部、脐上方或在脐

消化性溃疡病人健康指导

消化性溃疡病人健康指导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与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中上腹部疼痛与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差、腹胀等。我们胃肠粘膜的完整性取决于两种力之间的抗衡:一就是对粘膜损伤的侵袭力,另一就是粘膜自身的防卫力。当这两种力量失衡时,胃肠粘膜就会出现病变,此时溃疡就发生了。 一、溃疡的形成及诱发因素有: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导致 胃粘膜炎症削弱了胃粘膜的屏障功 能。 2、应激如重大创伤重大疾病 或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胃十二指肠分泌、运动与粘膜血流调节。 3、不良饮食习惯,如吸烟,饮酒、喝咖啡或浓茶,刺激性食物,暴饮暴食,饮食不定时等刺激胃酸分泌。 4、胃十二指肠运动障碍加重HP对粘膜的损害。 5、药物因素如阿斯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等风湿止痛药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削弱粘膜屏障等会伤害胃粘膜。 二、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甚至胸闷、心悸、头昏、乏力、出汗、四肢湿泠等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2、穿孔:分为急性,亚急性与慢性。急性穿孔会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出现突发的剧烈腹痛,腹肌强直,有明显的压痛与反跳痛。亚急性穿孔出现局限性腹膜炎。慢性穿孔为溃疡深至浆膜层时已与邻近组织或器官发生粘连,胃内容物不流入腹腔。 3、幽门梗阻:反复大量呕吐,呕吐物为酸腐味的宿食,大量呕吐后可以缓解。 4、癌变。 三、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 首先区分幽门螺杆菌阳性还就是阴性。阳性患者根治幽门螺杆菌治疗。阴性患者主要就是去除诱因,制酸、粘膜保护治疗4~8周。出现急性穿孔、瘢痕梗阻、癌变等情况需及时行手术治疗。 四、消化性溃疡的预防措施 1、作息时间要定时,保持心情开朗,减少生活压力。在溃疡疼痛期间应减少活动,充分休息,以缓解身心压力,在缓解期应适当运动。 2、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使食物容易消化。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避免烟酒,咖啡,浓茶, 选择清淡,不油腻,易消化的食物。吃饭 专心,饭后注意休息,让胃肠维持正常消 化活动。 3、按医嘱正确服药,在服用阿斯匹 林或治疗风湿关节炎的药物要特别小 心,宜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壁的刺激。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体会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体会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老年人好发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消化性溃疡者中老年人的比率呈增高趋势。消化性溃疡中,年轻人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而老年人则以胃溃疡多见。因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有其自身的特点,除接受药物治疗外其痊愈又与病人的心理、饮食、生活起居等多方面密切相关,故在临床工作中做好护理是相当重要的。现将近年我科收治的28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60-74(平均69)岁。28例中胃溃疡22例,占78%,十二指肠溃疡6例,占22%。合并高血压6例,脑供血不全4例,糖尿病2例,慢性支气管炎1例。 2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 老年人由于全身各系统生理功能的老化,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变化特点,对所患疾病具有多种不同的心理状态。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和身心因素又有很大关系,长期的心理应激可以增强胃粘膜的损害因素或削弱胃粘膜的保护因素。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许多老年人患病后精神紧张,情绪烦躁或心情忧郁,顾虑重重,护士应耐心向其讲解本病的有关知识及防治原则,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帮助病人纠正异常心理状态,保持愉快、乐观的心境,以最佳的身心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2.2饮食护理 饮食是治疗溃疡病的重要环节之一,结合老年人特点,加强饮食管理,合理安排膳食,满足胃部生理性休息的需要将对缓解症状、减轻痛苦起重要作用。 2.2.1细嚼慢咽,少量多餐。进食应仔细咀嚼以利于消化吸收,一

般每日进食4-5次,定时定量,避免过饱。 2.2.2食物温软,易于消化。可以选择面食、软饭或米粥,尤以含碱面食为宜,易于消化并能中和胃酸。避免过冷、过热、过硬及粗纤维食物,以防对胃粘膜血管的不良影响和溃疡面的物理性刺激。 2.2.3富于营养、保证热量。尤以蛋白质和脂肪为主,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热量和维生素,一般认为牛奶是最佳的溃疡病食品,利于溃疡的愈合。 2.2.4避免刺激,减少胃液分泌。浓茶、咖啡、辛辣调味品等能使胃液分泌亢進的食品应避免饮用。戒烟酒。 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 2.3服药指导 嘱患者按医嘱服药,不可漏服。老年人记忆力减退,自理能力差,自行服药有很大困难,为保证各项治疗措施的实施,护理人员要协助病人服药到口,服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2.3.1为了控制餐后泌酸反应,制酸剂宜在饭前半小时或疼痛发作时服,片剂应嚼碎服用。氢氧化铝凝胶可引起便秘而镁乳有轻泄作用,故可将二者配合使用。如服用铋剂应和抗生素服用时间分开,至少间隔30分钟。 2.3.2抗胆碱药物有口干、视力模糊、心动过速、尿潴留等副反应,有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忌用。 2.3.3避免服用对胃粘膜有损害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皮质类固醇等。 2.4病情观察 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与其它年龄组有相当大的差异,由于老年人痛觉敏感性降低,机体反应较迟钝,很少出现溃疡病典型疼痛而表现为上腹部隐隐不适或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贫血等全身症状。但病情变化快,易突然发生合并症,故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测量并记录生命体征;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和进食、服药的关系;呕吐物及排便的颜色、气味;随时注意有无眩晕、呕血及黑便或心悸、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