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日记

实验日记
实验日记

鸿翔

一、实验背景:

放假前,学校布置我们要利用这个假期学会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并把经过写成网络观察日记。刚好妈妈喜欢养花,而且养了不少绿萝,于是我们想观察绿萝的生长情况。但到底用什么水养绿萝好?绿萝到底喜欢光亮的环境还是阴暗的环境呢?对此我们一无所知,就去问妈妈,妈妈说绿萝是喜阴的植物,而且应该是用雨水浇养更好,她说得对吗?为了亲自求证结果,我和弟弟商量不仅要观察绿萝的生长过程,还要同时做《不同水质和光照对绿萝生长的影响》这个实验,看看结果到底怎样?

二、实验目的:

1、观察测量放在光亮处和阴暗处的绿萝的生长情况,实验光照对绿萝生长的影响。

2、观察测量分别用纯净水、自来水和雨水进行水培的绿萝的生长情况,实验不同水质对绿萝生长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12个空瓶子、12株大小相似的绿萝、标签贴、纯净水、雨水、自来水

实验前的准备:做实验那天刚好下起了一场大雨,我们连忙把脸盆放在窗台上接了不少雨水,接着我们又到超市里买了几瓶纯净水作为实验用水。然后我们又从妈妈养的绿萝中挑了十二株大小相似,健康的“绿箩”作为实验用的植物。为了能更清楚得看到实验中绿萝根须的变化,我们决定对它们进行水培。我们将这十二株“绿萝”分四株用雨水水培,四株用自来水水培,四株用纯净水水培。然后又分别把它们分成两组,贴上标签,一组放在光亮处(阳光充足,但没有太阳直射),一组放在阴暗处,这样准备工作毕,实验正式开始!

接雨水:

写标签:

剪取实验用绿萝:

大小相似的实验用绿萝:

放在光亮处的1—6号绿萝:

放在阴暗处的7—12号绿萝:

四、实验过程:

1、设计表格,测量记录真实数据:

在实验的开始阶段,我们想:怎样才能发现绿萝生长中那些细小的变化呢?后来我们想到了用列表的方式来测量和记录绿萝的生长情况。于是我们就打开电脑一起设计表格,然后我们一边测量绿萝的数据,一边把这些数据记录到电脑的表格里。我们每10天左右就测量记录一次。在这次实验中我们一共测量了4次,记录了很多绿萝生长的真实数据。我们设计的表格如下:[L] “不同水质和光照对绿萝生长的影响” 测量记录表[/L]

编号

水质

光照

植株高度

叶子数量

根须数量

1

纯净水光亮处

2 纯净水光亮处

3 自来水光亮处

4 自来水光亮处

5 雨水光亮处

6 雨水光亮处

7 纯净水阴暗处

8 纯净水阴暗处

9 自来水阴暗处

10 自来水阴暗处

11 雨水阴暗处

12

雨水

阴暗处

测量绿萝高度:

边测量边记录在电脑表格中:

2、坚持观察,及时发现细微变化

为了及时发现绿萝生长中的细微变化,我们坚持每天观察,并利用手机拍下它们当天的样子,然后第二天就对照昨天或前些天拍的照片进行观察比对,一有新的发现马上再拍照,接着用美图秀秀进行图片处理,醒目地标出绿萝的新变化,再把它们以日记的形式发布在自己的QQ空间里。这样,每一株绿萝从冒出新芽尖,到芽尖开卷,再到变成嫩绿的新叶都逃不过我们的火眼金睛啦!比如9号、10号绿萝的变化:

7月7日拍摄所见:9号开卷,10号冒新芽尖

7月9日拍摄所见:9号变新叶,10号芽尖开卷

比如4号绿萝的变化:

7月6日拍摄所见:冒出新芽尖

7月11日拍摄所见:新芽尖开卷

又比如8号与11号绿萝变化的对比:

7月3日拍摄所见:8号有芽尖,11号抽茎未冒芽尖,这时8号高于11号

7月19日拍摄所见:8号长高了一点,但芽尖依然没开卷,11号不仅长出了

新叶,而且植株高度反而高于8号了。

3、定期换水,保证绿萝正常生长

为了保证绿萝的正常生长,同时能顺利观察出不同水质对绿萝生长的影响,我们还定期为绿萝换水。我们会将旧的自来水倒掉,然后灌入灌进新的自来水;还会买来新的娃哈哈饮用纯净水,再将花瓶里旧的纯净水倒掉,并装入新的纯净水。(哈哈,用这样的纯净水种花感觉有点奢侈啊!)最后将旧雨水倒掉,再把下雨天接来的新雨水装进去。

新购的娃哈哈纯净水:

新接的雨水:

换新的纯净水:

换新的雨水:

(换自来水就不用上照了吧,呵呵。)

4、制作图表,直观对比实验结果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虽然不断发现有新的绿萝冒芽尖、开卷、变新叶,甚至通过表格记录还发现了不少绿萝正在不断长高,不断有新的根须长出,可是这些变化只给我们一个模糊的印象,好像所有的绿萝都有变化,都有成长,但不同水质和光照到底对它们有着怎样的影响却不那么明显,难道我们的实验失败了?在妈妈的提醒下,我们决定把第一次和第四次测量的结果分三大块分别制作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直观对比,没想到这样的图表制作果然让我们对实验的结果一目了然。

五、实验结果:

通过坚持不懈的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到了很多绿萝生长的真实数据,测量数据如下:

第1次测量

编号

水质

光照

植株高度叶子数量根须数量

1

纯净水

光亮处约15.5厘米

3片

2根

2

纯净水

光亮处约17.5厘米

3片

2根

3

自来水

光亮处约15厘米

2片

1根

4

自来水

光亮处16厘米

2片

1根

5

雨水

光亮处

约19厘米

3片

无根

6

雨水

光亮处

约17.6厘米

2片

无根

7

纯净水

阴暗处

约28厘米

3片

2根

8

纯净水

阴暗处

约26.5厘米

2片

无根

9

自来水

阴暗处

约13厘米

2片

1根

10

自来水

阴暗处

约17.2厘米

3片

1根

11

雨水

阴暗处

约20.2厘米

2片

无根

12

雨水

阴暗处

约16.8厘米

2片

1根

[L]

[L]

第2次测量 [/L] [/L]

编号

水质

光照

植株高度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记录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记录 第一次实验记录 单元:第一单元 课次:第一课 实验内容:我们都是科学家 实验序号: 1 9.12 实验名称:做纸鹦鹉 实验仪器:一张彩色卡纸、铅笔、水彩笔、剪刀、回形针 实验过程: 1、把学生按每五人一组分开,进行实验。 2、让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3、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体会。 第二次实验记录 单元:第二单元 课次:第一课 实验内容:我们眼中的生命世界 实验序号: 2 实验名称:观察我们周围的小动物 所需仪器:蜗牛、蚂蚁放大镜、菜叶子、玻璃瓶、玉米粒实验类型:分组实验过程:1、把学生按每五人一组分开,进行实验。 2、让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3、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体会。

第三次实验记录 单元:第三单元 课次:第一课 实验内容:生命之源——水 实验序号: 3 实验名称: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实验仪器:蔬菜、水果等食物、菜板、纱布、榨 汁机、水果刀、烧杯、弹簧秤 实验过程:1.把带有完整根的小草放入试管中,装入适量水。 2.在水面滴入几滴油,防止水分蒸发 3.每天观察液面的变化 实验结论: 第四次实验记录 单元:第三单元 课次:第三课 实验内容:生命之源——水 实验序号: 4 实验名称: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所需仪器:试管、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植物、水、直尺实验类型:演示和分组 实验过程:1、把学生按每五人一组分开,进行实验。

2、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试管、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植物、 水、直尺 3、让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4、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体会。 第五次实验记录 单元:第三单元 课次:第三课 实验内容:生命之源——水 实验序号: 5 实验名称:观察水的毛细现象 所需仪器:烧杯、纸巾(或棉布条)、红墨水 实验类型:演示和分组 实验过程:1、把学生按每五人一组分开,进行实验。 2、观察水的毛细现象 3、让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4、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体会。 第六次实验记录 单元:第三单元 课次:第三课 实验内容:生命之源——水 实验序号: 6 实验名称:水的表面张力

二年级小学生观察日记10篇

二年级小学生观察日记10篇 二年级小学生观察日记1 我爸爸总喜欢摆弄一些花花草草。有一次,爸爸拿回了几棵辣椒苗,我把它种在阳台的大花盆里。 刚开始,这几棵辣椒垂头丧气、有气无力的,好象在说:“主人,我口渴了,要喝水!”于是,我不停地给辣椒浇水。过了几天,这几棵辣椒在我的精心伺候下,长得青翠欲滴,吐出了嫩芽。我心想“辣椒长得这么慢,要到何时才能生出辣椒来?怎样才能加快辣椒的生长速度呢?”我绞尽脑汁想了许久,“哦,施肥,爸爸不是经常给花草施肥吗?”我高兴得尖叫起来。于是,我立刻行动起来,拿起爸爸放在家里的“磷酸二氨”化肥,将一小部分倒在辣椒的根部,我心想:“这下辣椒肯定会长得更快,爸爸回来一定会夸我!” 过了三四天,太阳像发疯似的烤着大地,我走到阳台一看,辣椒没有任何反应,于是我再次施肥,将剩余的化肥全部倒到辣椒根部,整个花盆白花花的一片。又过了几天,我到阳台一看,大吃一惊,辣椒不但没有长大,而且叶子都黄了,掉满了花盆,像个大光头似的。我问爸爸辣椒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爸爸说:“这几棵辣椒都中了化肥的伤害,夏天气温高,施肥不能直接施根部,不然,化肥中的氮挥发会伤到植物。”我听了直点头。

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科学,不能盲目从事,我们的学习也像种辣椒一样,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学好知识。作文 二年级小学生观察日记2 11月26日星期五晴 今天,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早晨我很早就来到学校看看水仙有什么变化。来到教室,发现水仙像换了个人似的,昂首挺胸地朝南立着。我赶快量一量,哇,今天的小芽平均比昨天长了5毫米,我喜出望外,连午饭也比原来多吃一倍呢! 11月27日星期六晴 今天是双休日,早晨我起来完了点,但却看见水仙早就醒了,正在晒太阳。我懒洋洋地走到阳台,翻了翻水仙的嫩芽,也没什么变化,突然,我发现最大的那棵水仙的靠近根的枝上又长出了一个大约半厘米的小芽,由于太高兴了吧1只听吱得一声,我一看,轻轻拍拍胸脯说:“还好没折断”。 11月28日星期日晴 今天早上我6点就起床了,因为要跟老爸去爬山。当然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忘不了,一起床就拿起尺子跑向水仙。真不幸,今天怎么换水仙懒洋洋的?一点精神都没有。我一看坛底,哦,原来这几天,太阳公公出来闲逛,把水仙的养料都偷去了,怪不得无精打采的,我无奈地把坛子装满水看了看他,心想:但愿,他能再次挺起胸膛!

科学实验过程记录

科学实验过程记录 让学生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一直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主题。如果把探究这一主题看作一个面来理解的话。那么科学研究记录就是其中的一个点,它展示着学生在亲历科学的过程中所留下的印迹。我们来看看本期论坛中几位老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主持人:今天,我们来谈谈科学研究记录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作用。先来看看这几类现象: 第一类现象:研究记录是场“秀”。以公开课或评优课为例,教师要求学生作研究记录,却很少针对研究记录作出实质性的评价,那些没有机会参与汇报的研究记录更是“藏在深闺无人识”。 第二类现象:研究记录是个“筐”。在一些课上,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的结果、测量的数据等等,不管需不需要,正确与否,一股脑儿全记录下来,记录纸成了“大杂烩”。 第三类现象:研究记录随意“涂”。主要表现为研究记录的无序,随意,不实事求是。学生有时候把假想也当作研究成果,甚至对科学现象视而不见,或者夸大其辞,任意更改数据。 姚强东(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实验小学):出现这些现象,首先是由于教师只重“形式和过程”,没有认识到研究记录是科学探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意识到它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深人钻研的探究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次,小学生囿于年龄特点,缺乏追求真实、尊重证据的意识。在实验中,他们大多希望出现和自己的假设相一致的结果。如果结果与期望不相符,他们也宁愿否认自己的

实验所得,而以得出与自己期望相符合的答案为荣,浑然不知真实无价。 主持人:那么,怎么避免这些现象呢? 姚老师: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善待科学活动记录。我曾看到这样的情景:课上学生精心填写的科学记录单随处可见,遍地飘落,教师甚至将其扔进了纸篓。有一位学生问:“这些记录表格怎么处理?”教师说:“送给你们啦。”其实,这恰恰说明了这堂课的失败:在学生的眼里,课是老师的,探究活动是老师的,记录自然也是老师的。因此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记录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善待科学活动记录。这其中也体现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当学生自觉珍藏科学活动记录时,那便是科学教育的成功时刻。 主持人:有的教师认为,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动手做还忙不过来呢,他们会停下来作记录吗?与其应付记录,倒不如完全放手让学生们去探究,有必要一定要让学生在探究时作记录吗? 姚老师:非常必要,学生的研究记录在其探究过程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功能。第一,记录是思维的再现。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想到了什么,能够通过记录保存下来。第二,记录本身就是探究的一种证据。学生将看到的现象如实记下来,这就是证据。第三,记录是结论提升的依据。记录纸上记录的证据、数据可以帮助学生提炼概念,把现象上升为结论。第四,记录是评价学生的一种依据。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记录纸的作用,用明确的评价目标引领学生向理想的探究境界进发。 王天峰(江苏省仪征市张集小学教导主任):姚老师概括得很好。下面我就研究记录对于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现实意义作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实验日记2012

万能吸尘器 □四(二)班王佳乐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我会做一个吸尘器。 我做的万能吸尘器是蓝色的,它是圆柱形的,有0.5米高,有个小方框,是吸纸用的。圆盘上有个按钮,一按就开始工作了。不用充电,体积不大。我们需要这个万能吸尘器,我一定要加倍学习,我想不久这个万能吸尘器一定会诞生的。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指导教师:李密英 馒头里的小洞洞 □五(一)班徐浩然 2010年12月4日星期六 今天,是星期六,我的妈妈放周末假,妈妈今天蒸馒头给我们吃。先和好面,面是一种发面,再搓成半圆状的,放入蒸锅里,开大火。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馒头出来了,我和爸爸直流口水。但是,馒头变大了,里面有许多小洞洞,这是为什么呢?吃完饭后,我和爸爸一起寻找资料。找到了! 在一本叫《农村幼儿教师知识手册》里。上面说: 馒头是用发面做的,发面里面有种细菌叫酵母菌,酵母菌在湿面团里生长繁殖,不断地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越积越多,把面团给撑大了,里面就存了好多气泡,把发面做成馒头放在锅里去蒸,馒头里的二氧化碳气遇热膨胀起来,馒头变大了。馒头蒸熟后,二氧化碳气跑掉了,但是馒头里面却留下了二氧化碳“居住”过的小洞洞。要是没有发过酵的生面团做的馒头蒸熟了,里面就不会有小洞洞。 不会的问题找到了答案。看来只要用心观察、探究,一定会找到答案! 辅导教师:赵凤鸣

铜币复原 □五(一)班左旭红 2010年12月6日星期一晴 放在你面前的是一枚锈迹斑斑的铜币,图像已经又脏又暗,用什么方法可以让铜币变得闪闪发光,图像清晰可见,就像新币一样呢? 材料:水、醋、盐、生锈的铜币、纸币、两个纸杯、滴管、小碟子。 步骤:1、在纸杯中加入水和盐,制成盐溶液。水和盐的量应适当,并充分搅拌,使盐完全溶解。2、在另一个杯子中装1汤匙醋。3、把铜币放到小碟了中。用滴管滴一点盐溶液到铜币上,再滴一点醋。重复滴盐溶液和醋,直到它们的混合液盖住铜币为止。保持5分钟以上。4、铜币取出来,用湿纸巾把它擦干净,放在桌上,让铜币彻底晾干。 这样一枚生锈的铜币就变成新铜币了。 辅导教师:赵凤鸣 为什么冥王星不再是行星 □六(一)班贾明轩 2010年12月8日星期三晴 同学们!太阳系原来有九大行星,现在改为八大行星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这个密秘。 与太阳系其他八颗行星相比,冥王星显得过于特别,它的体积甚至比月球还小。由于小的体积和质量,使冥王星根本无法对天王星轨道造成明显影响。由于引力很小,它也不能吸引其轨道附近的物体。而且冥王星还有着与众不同的公转轨道。其他行星的轨道几乎是完美的圆形而冥王星的轨道却是一个椭圆形,其近日点和远日点与太阳的距离相差三十多亿千米。由于这些原因,经过天文学家们的激烈争论,2006年8月24日在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投票决定,将冥王星归入矮行星的行列。 同学们!你们知道了吗?积极探究科学吧! 辅导教师:赵凤鸣

科学观察日记(六年级三班)

小学生科学观察日记《植物的生长》 学校:安站镇中心小学班级:六年级一班 姓名:刘晓铭 指导教师:张荣华

今年暑假,张老师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多方面地去了解科学,让我们做一次观察探究活动——植物的生长。为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我在种植前先制定了计划。 实验计划表 帮助,因此在种植前我想先观察、了解一下种子的特征。 种子特征记录表 们播入装有泥土的碗中,并给它们贴好标签,注明播种时间和种子名称。

今天来到窗台旁我惊奇的发现,才仅仅两天,播下的种子开始发芽了。长出了两株大约4毫米左右的小芽,小芽上还长出了两片宽约1.5毫米,长约2.5毫米的叶子。波斯菊也发了两株芽,它的高度和差不多,但两片叶子明显小了很多,大约只有1毫米宽,1.5毫米长。含羞草不知是不是发芽了,泥土上只有一片小的看不大清楚的小叶。 发芽时间 2012年7月23日星期一天气晴 今天,波斯菊让我大吃一惊,它居然长那么快,一下子长高到1厘米左右,叶子也变长了不少,宽约1毫米,长约3毫米。却没多大变化。含羞草更奇,昨天我看到的一小片叶子竟然不见了,不知是不是跟它名字一样,害羞躲起来了,还躲得无影无踪。

小芽在我几天的呵护下长势喜人(除含羞草外)。浇完水后,我又开始观察波斯菊,它现在的茎又细又长,淡白色,下面略有些红。上面的2片叶子,还比较小,长大约1厘米,宽大约2毫米,是淡绿色的。它犹如一位苗条的小姐笔直地站在那儿。再看看,它与前些日子已大不同,它的茎粗壮而短,下粗上细。上面的2片叶子,是浓绿色的,长大约1厘米,宽大约8毫米,指甲大小。我还发现2片叶子分叉的地方,还有2片小叶子等待着发芽呢! 2012年8月5日星期日天气晴 今天,我发现显得特别有精神,因为原先2片叶子分叉的地方也长出了2片和它差不多大小的叶子。我还惊奇地发现这2片叶子比原先的2片叶子的末端稍微尖了一点,而且叶脉也更明显。再看看它的茎,比原先要粗要长多了。看看波斯菊,没有大变化,只是茎变的更红更长了。含羞草还是没长出来。

三年级科学小实验作文(六篇)

三年级科学小实验作文(六篇) (*) 今天,我做了个小实验。 首先,我准备三个玻璃杯,一包纸巾。 我把玻璃杯摆好“队形”,两只杯子的距离要刚好是一个杯底的距离,上面铺了一张纸。这时,我打了个喷嚏,回头一看,纸去哪儿了呢?我定睛一看,原来纸被我的喷嚏吹到了地上,我急忙跑过去捡起纸巾,拍到桌子上,心里想:“看样子不行!” 突然,我想起在课外书上看到过“水有吸力”,就把杯子装满了水,再铺上了纸巾。一看,纸好像被水吸住了,我的心情有点激动,我马上拿了一个空玻璃杯放了上去,结果杯子立马就“摔”下来了! 这时,妈妈走过来说:“你可以把纸巾打湿,把杯子里的水倒光试试看。”妈妈说的是真的吗?我按照妈妈说的做了做,把纸打湿,铺在了下面两个空杯子上,果然,纸巾吸在了玻璃杯上。这时,我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把第三个杯子放了上去,轻轻地松开我的手,杯子稳稳地站在“纸桥”上,我兴奋地叫了起来:“成功了,成功了!”我开心得手舞足蹈。 这个实验叫“有力的纸桥”。大家动手做做看,一定能行!(*)

昨天,科学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小实验,可惜我忘记带材料了,只好看同桌做实验。 但是今天,我买好了所有材料,电池、导线、电珠全齐了。我迫不及待要做实验啦! 我先拿出一节电池,再拿出一根导线,导线的头和尾都留出了一些铜丝,把电池连接在铜丝上面,电珠连接到电池上,再拿另一头导线的铜丝碰到电珠下面金属的地方,电珠就亮了。虽然不是第一次看到了,但还是觉得好神奇!妈妈正好路过,我对妈妈说:“妈妈,你要不要试一下这个实验?”妈妈没理我,我还以为她对这个实验没兴趣呢,结果1秒后,她蹲下来,拿起材料就做,她弄了半天,一会儿把两个电珠连在一起,一会儿把电池压在电珠上,一会儿把导线在电池上绕了一圈,问我:“这个怎么弄?”我对妈妈说了一遍制作这个实验的方法。妈妈听得很认真,我像老师,她像学生,我说:“对吧?”的时候她就会点点头。几分钟后,“哇!亮了!”妈妈哈哈大笑,这可不是她平常的样子。没想到妈妈也有那么可爱的一面。 这个实验真有趣! (*) 有一天,我很无聊,决定和爸爸、哥哥一起做实验,做个有力的纸桥吧! 我先准备了三个玻璃杯、一个纸片,然后开始做实验了。我先把

科学实验记录表

科学实验记录表 袁丽琴 3013年 龙川县黎咀镇中心小学 科学实验记录表 2013年3月31日实验老师袁丽琴班级:四(3)班时间:下午第一节实验小组成员:四年级第实验名称:运动的快慢二小组同学实验内容:利用米尺和秒表测量测量走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相同时间所走的距离,探究运动的快慢。 实验器材:米尺和秒表 实验要求:学生正确使用米尺和秒表。 实验说明:要求学生用正常的、快一些、慢一些的步伐来走相同的距离;在相同的时间用不同的速度走,比较距离。 实验结果预测:不同的速度在相同时间走的距离可能不一样,走相同的距离速度不一样,时间可能也不一样。 实验过程:1、让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速度走相同的时间,比较他们所做的距离。2、让同学们走相同的距离,比较他们的时间。实验结果:相同时间,速度快的距离长;相同的距离,速度快的时间短,反之一样。 龙川县黎咀镇中心小学 科学实验记录表 2013年5月24日实验老师袁丽琴班级:四(1)班时间:下午第三节实验小组成员:五年级第实验名称:照镜子三小组同学实验内容:做镜子的反光实验,学习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实验器材:镜子多面、纸板

实验要求:教师准备好多面镜子,实验过程中注意不要损坏镜子。实验说明:通过照镜子了解反射,学习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实验结果预测:人就能从低处看见高处的物体,或从水下看到水面的情况。 实验过程:1、利用镜子和纸板制作简单的潜望镜;2、让学生实际观察;3、理解潜望镜的工作原理。 实验结果:潜望镜上下各有一面倾斜45度角的平面镜,外界景物反射通过上面的平面镜反射到下面的平面镜,下面的平面镜即可看到。 龙川县黎咀镇中心小学 科学实验记录表 2013年10月15日实验老师袁丽琴班级:四(2)班时间:下午第三节实验小组成员:五年级第实验名称:导体和绝缘体二小组同学实验内容:根据物体的导电性能,把我们身边的物品分为两类。实验器材:小灯泡、电线、电池、木条、塑料片、小铁片实验要求:区分电池的两极,不要损坏小灯泡。 实验说明:把电线固定在电池的两级,利用电线和(木条、塑料片、小铁片)连接到小灯泡上,观察灯泡亮还是不亮, 实验结果预测:小灯泡亮或是不亮。 实验过程:1、让学生把电线固定在电池的两端;2、一根电线剪断,中间分别接上木条、塑料片、小铁片;3、装上小灯泡;4、观察小灯泡亮与否。 实验结果:导体能通电,绝缘体不会通电。

项目相关指导记录与实验日志

项目相关指导记录与实验日志指导时间2014年3月27日(星期三)第1次指导 指导内容: 1、了解项目的基本内容 2、查阅了解关于纸币清分机的的概念、意义 指导时间2014年4月3日(星期三)第2次指导 指导内容: 1、查阅需要学习的相关书籍 指导时间2014年4月17日(星期三)第3次指导 指导内容: 1、学习《3DMAX》、《solidworks》 2、在图纸上画出纸币清分机的大致样子 指导时间2014年4月24日(星期三)第4次指导 指导内容: 1、学习UG绘图软件、动画渲染 指导时间2014年5月8日(星期三)第5次指导 指导内容: 1、探讨纸币清分机结构 2、每个人用UG把自己所设想的机构图画出来 指导时间2014年5月22日(星期三)第6次指导 指导内容: 1、改良设计的机构并确定机械机构 指导时间2014年6月5日(星期三)第7次指导

1、学习纸币清分机的组成部分 2、观看学习网上的纸币清分机视频,了解其运行过程 指导时间2014年6月19日(星期三)第8次指导 指导内容: 1、讲解PLC的工作原理 指导时间2014年6月26日(星期三)第9次指导 指导内容: 1、对纸币清分机的机构部分进行分析 2、设计面值清分的机械结构 指导时间2014年7月10日(星期三)第10次指导 指导内容: 1、改进面值清分的机械结构 2、用UG画出其结构图 指导时间2014年9月4日(星期三)第11次指导 指导内容: 1、查阅有关纸币清分机硬件控制的软件 2、根据给定的条件选出伺服电机、单片机 指导时间2014年9月18日(星期三)第12次指导 指导内容: 1、学习MLDS3610-B直流伺服驱动器 2、了解驱动器的工作原理 指导时间2014年9月25日(星期三)第13次指导 指导内容: 1、对驱动器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2、讲解PLC控制模块 指导时间2014年10月16日(星期三)第14次指导

小学生网上科学观察日志

2013温州市小学生网上科学观察日志评比结果一等奖(16项)

我与蚂蚁的亲密接触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种动物都会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努力觅食,努力奋斗。就像蜜蜂,蚂蚁,那些微不足道,我们一脚可以踩死的小动物都在为它们的生活努力奋斗。 那是一个阴沉沉的秋日,我走出家门玩耍。我沿着墙走,忽然一阵风吹来,不禁有些寒意,我不由自主地低下头,把头埋进衣服里。那一刻,我看到了几个正在移动的小黑点,原来是“小精灵”——蚂蚁。差点踩到它们,我赶忙收回了脚,一阵风竟救了几只小蚂蚁,来得正及时呀!我抬脚要走,目光却被那几只小蚂蚁牢牢地吸引住了,好奇心驱使我的脚步停下来。 它们在干什么?仔细一看,原来是在搬食物。蚂蚁搬食物,最常见不过了,我又准备走,但那几只小蚂蚁却如同磁石一般把我的目光再次吸引了。于是我蹲下来认真观察。三四只小蚂蚁正在搬一块长约1.5厘米、宽约1厘米左右的苹果屑。那在我们人类眼里微不足道的苹果屑对于蚂蚁来说却如庞然大物,比它们的身体大出好几倍,我想它们肯定搬不起来。但它们坚持不懈,一直努力搬着那庞然大物。仔细打量那块苹果屑,有疤,应该是有人嫌弃才扔掉的,但是蚂蚁如获珍宝,

它们一次、两次、三次……与苹果屑作着斗争。蚂蚁与苹果屑互不相让,终于“山珍海味”落到了蚂蚁的手里。我突发奇想:“施舍”它们一点吧。 我跑回家,拿了不少好吃的,为了适合蚂蚁,我把食物分成一小份一小份,兴奋地返回原处,蚂蚁却已不见踪影,我四处张望,在不远处看到了它们,它们正齐心协力地搬着“战利品”在回家的途中。我跑到蚂蚁的前面迅速放下话梅肉,它们在上面徘徊了一会儿,相互碰了碰触角,也许是在讨论呢!最终它们还是走开了,我想应该是话梅肉不够有吸引力吧!我又放下咸饼干,它们在上面走过,毫不理睬。紧接着,我又换上了甜饼干,它们“考虑”了一会儿,好像还是不太感兴趣。我瞅了瞅手上的一小滴蜂蜜,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小心翼翼地把它滴在地上,闭上眼睛,等待蚂蚁的反应。良久,我睁开眼睛,蚂蚁终于“上钩”了。突然,我发现了“新大陆”,又是三四只蚂蚁来了,也许是小伙伴把它们叫来的,可见它们的巢不远,一会儿工夫就到达了这里。那些蚂蚁吃完了蜂蜜,在我脚边转悠,好像在与我说谢谢,又好像在与我道别。通过这次与蚂蚁的亲密接触,我知道了蚂蚁喜欢吃甜食。 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许多有趣的事。奇妙的大自然有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 我的绿豆发芽实验 前几天,上科学课时老师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光照对绿豆发芽和生长有影响吗?我想:光照对绿豆能有什么影响啊?老师让我

科学实验日记:自己培育的彩色花朵

科学实验日记:自己培育的彩色花朵浙江省瑞安市莘塍实验小学叶岑捷诺指导老师蔡淑余5月3日星期二多云前天,我在登山时发现路边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花,非常漂亮,于是突发奇想:能不能人工培育彩色的花朵呢?回来的路上,我请教了爸爸。爸爸鼓励我做个实验试试。昨天,我到花店买了三朵白色的菊花,把它们分别放进黑墨水和加了蓝色颜料,红色颜料的水里,等待着奇迹的发生。但是,直到今天也不见花的颜色发生变化,实验以失败告终。问题出在哪儿呢?仔细观察配置的水,我发现水与颜料起先是混在一起的,可过了一段时间,颜料就沉淀在杯底,花茎就没办法把颜料吸上去了。找到了原因,又该怎么解决呢?不气馁,再动动脑筋吧。5月7日星期六晴听人说,有种叫“食用色素”的东西能很好地溶化于水,我决定买点来试试。哪里能找到“食用色素”呢?妈妈说,蛋糕店可能有吧。可是,今天我去了很多蛋糕店,都被那里的阿姨回绝了,她们说店里只卖蛋糕不卖原料。无奈,我只好回来向妈妈求助。妈妈又东打电话西托人,终于弄到了一点蓝色的“食用色素”。我欣喜若狂。同时,我还想到,上次黑墨水不行,那么用红墨水会不会有效果?于是,我又去买了瓶红墨水。万事俱备,等着明天再次实验。但愿心想事成啊! 5月8日星期日晴今天,我准备了四朵花,两朵白花,两朵黄花。实验开始了,我把花梗的长度修剪成30厘米左右,并把周围的叶子都去掉,然后分别插进1:50的红墨水和1:50的蓝色水中。过了5分钟左右,我看到花的中心花瓣上出现了点点红斑点和蓝斑点。 又过了5分钟左右,其余的花瓣上也慢慢地出现了斑点。显然,带颜色的水已从低处被吸到高处了!我的实验见效果了!我又开心又专注地继续观察。30分钟过去了,花瓣渐渐出现了一根根红红的线和蓝蓝的线。大概又过了20分钟,花瓣顶部的颜色也发生了变化。可以肯定,吸收上来的颜色正是沿着花茎向上移动到达花瓣顶部的。最后,插在红墨水和蓝色水里的白花变成了红色的和蓝色的,而插在红墨水和蓝色水里的黄花则变成金黄色的和黄绿色的了。我好激动,高兴地欢呼起来:“我成功了!”我还拿来照相机,把自己培育的这些彩色花朵拍成照片,一是纪念,二也是一份生动形象的实验报告啊。柴老师的话小作者突发奇想,从别人未做过的小实验——人工培育彩色花朵入手,将自己连续观察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呈现,把自己如何仔细观察、观察中的发现、寻找失败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介绍得清清楚楚。这也正好是观察方法的介绍,是写好观察日记的关键。尤其是第二次实验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花瓣的颜色由“点”“线”“片”的渐变过程,小作者观察得细致入微,描写得清晰有序,再加上数字的运用,真是形象具体。科学小实验主要写实验的过程,重点观察实验中的变化或新的发现。第二则日记写的是自己怎么找到人工色素的,可以更简略,建议和第三则日记合成一篇。

模型机实验日志

实验日志 一、实验日志 问题1: 时序电路要怎么去设置使电路有暂停的功能? 思考: 暂停功能,不仅要求当前的所有信号停止,还要求在恢复时能够回到暂停之前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要想办法保存暂停之前的状态。考虑到时钟是所有信号的一个总的控制,可以让时钟在暂停的时候为无效信号,当恢复的时候,只要把让时钟信号恢复有效,继续往下走,就可以完成暂停功能。所以,在7474芯片的时钟信号输入加一个两输入的与门,让时钟和暂停信号为与门的输入,当暂停信号为0时,7474接收到的时钟信号正常运行,当暂停信号为1时,7474便不工作。 问题2: 模型机每一步的工作分别是什么? 思考:(以模型机的前六步为例子) 第一步:PC从00H地址开始 第二步:PC->AR PC+1 第三步:M->OP(根据AR给出来的地址,取操作码20H) 第四步:PC->AR PC+1 第五步:M->AR(根据AR给出来的地址,取操作数的地址0DH) 第六步:M->R5(根据AR给出来的地址,取操作数55H,送R5寄存器) 问题三:(同以上图为例) 在第二步到第四步时,为什么模型机中的M_NXT_ADDR直接从02跳到09到15?思考: 这里的数字都是16进制,不是8进制。“02”是“00000010”,后五位是“00010”,是课本微程序流程图中的第二个状态“PC->AR PC+1”,“09”是“00001001”,后

五位是“01001”,是流程图里的LDA分支的第一个状态,“15”是“00010101”,后五位是“10101”,是LDA分支的第二个状态。所以,这里的M_ADDR和M_NXT_ADDR 表示了当前模型机处于的状态和它将要跳去的状态。 问题4: 在仿真的时候,IR的值在T4时赋值会仿真错误。 思考: T3时从内存读IR,故T3时手动输入IR,才能实现状态跳转。 二、思考题 1. 举例说明实验中出现的基本概念:微命令、微操作、微指令、微程序。 回答: 微命令:控制器通过控制线向执行部件发出的各种控制命令. 微操作:执行部件接受微命令后所进行的操作. 微指令:在机器的一个CPU周期中,一组实现一定操作功能的微命令的组合. 微程序:实现一条机器指令功能的许多条微指令组成的. 2.解释并比较微程序控制器的几种设计方法。 回答: 为序列控制器通过把控制信号存储在一个查找ROM (1)用水平编码生成微操作 (2)用垂直代码生成微操作 (3)用伪代码直接产生控制信号 3. 微程序控制器的功能?如何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 回答: 控制器的功能:它根据用户预先编好的程序,依次从存储器中取出各条指令,放在指令寄存器IR中,通过指令译码(分析)确定应该进行什么操作(包括中断处理),然后通过操作控制器OC,按确定的时序,向相应的部件发出微操作控制信号。 通过下址取得指令,根据控制信号进行不同的信号的开启或关闭也就是分析指令,然后再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执行指令。 4. 常用的下址的产生方法有哪些?实验中用到了那些? 回答: 常用的下址产生方法有: A.计数器方式 B.增量方式与断定方式的结合 C.多路转移方式 实验中用到了多路转移方式。 5. 每条机器指令的指令码如何与其入口微地址对应? 回答: 通过编码方式,将指令码的状态分成不同的几个,再运用微地址进行编码,对不同的微指令变成不同的地址,一一对应。 6. 如何简化微程序流程图中的ADD、AND微指令? 回答:

有趣的科学实验作文(共8篇)

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 今天,老师教我们做一个既好玩又有趣的科学小实验——鸡蛋浮起来了。听了老师的话,我非常好奇,老师先拿来两杯干净的清水,又拿来两个一样大的生鸡蛋,接着老师把鸡蛋轻轻地同时放入水中。“哇——”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我看见其中一个鸡蛋沉到水底了,像婴儿一样安静地躺在水底;又像一艘潜水艇在海底巡逻;还像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石等你来挖;另一个鸡蛋却像被施了魔法般神奇地浮到水面上来了,像一个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像一只鲸鱼露出了雪白的肚皮;像一个人躺在椅子上晒太阳;像一只小鱼儿跳出水面来透气;还像一只小鸭子在水面上快活地游来游去。老师说:“是盐水让鸡蛋浮出水面了。” 我听了恍然大悟,这个实验真好玩。今天,老师教我们做一个既好玩又有趣的科学小实验——鸡蛋浮起来了。 听了老师的话,我非常好奇,老师先拿来两杯干净的清水,又拿来两个一样大的生鸡蛋,接着老师把鸡蛋轻轻地同时放入水中。“哇——”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我看见其中一个鸡蛋沉到水底了,像婴儿一样安静地躺在水底;又像一艘潜水艇在海底巡逻;还像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石等你来挖;另一个鸡蛋却像被施了魔法般神奇地浮到水面上来了,像一个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像一只鲸鱼露出了雪白的肚皮;像一个人躺在椅子上晒太阳;像一只小鱼儿跳出水面来透气;还像一只小鸭子在水面上快活地游来游去。 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 下午,空气十分燥热,我们来到科学实验室。老师让我们先把导线跟小灯泡的连接点和电池锌壳连起来,再把小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立在电池的铜帽上。我们小组立刻行动起来,余少钦负责把小灯泡和导线固定在一起,徐晶晶在那边瞎弄,余少钦大叫:“哦呦,徐晶晶那么笨的,搞啊不会搞!”徐晶晶反驳说:“那你来试一试。”余少钦弄了半天,也不行。徐晶晶说:“还说别人,你自己都不会。”我怕他们吵起来,插了一句:“让我来干。”我按老师说的,一边给他们分配任务,一边一丝不苟的拼装。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小灯泡终于亮了。下课了,徐晶晶和余少钦都不服。我心想:谁让你们上课不认真听老师说,这会儿,遭报应了吧! 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课 “你到别处去吧,嗯嗯,俺不欢迎你来听课儿……”刚打了上课铃,就听到科学老师阴阳怪气地在门外跟另一位老师谈着话。我们可逮着个机会说起话来。可是不一会儿,我们看

观察日记――一组对比小实验

观察日记――一组对比小实验 一组对比小实验3月29日天气阴 这次的对比试验目的是:植物发芽所需的适宜温度。为了减小可能性,我设计了一个 对比试验的注意事项表: 在暑假,你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呢,下面为大家搜集的5篇“初一暑假观察日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试验中的不变量有:土质,种子数量(各4颗),浇水量与浇水时间,土量······唯一的变量为:A组处在通风,昼夜温差较大的室外(阳台),B组在温暖,温度基本不变的室内(房间)。A组B组进行比赛,看,哪组先完成3颗种子完全发芽。 “下雨啦!下雨啦!”春天的雨软绵绵的落下来,这是新的一年在春天的第一场雨,下 得不像夏天的雨那样痛快,但也不像秋天的雨那样漫幽幽的。 另外一种鱼小巧玲珑,身上五彩斑斓,尾巴是红色加白色的,头是蓝色的,腹部是红色、蓝色、白色组成的。另外一种鱼就只有头是红色的其它地方只有黑色和白色的。最好 看的地方是它的尾巴,因为这种鱼的尾巴是黑白相间的,它们游得速度像箭一样。 爸爸妈妈急急忙忙送来黄豆,我仔细的端详着。黄豆的颜色好像是土黄色,又有点 接近肤色,似乎还带点淡黄。黄豆的颜色说也说不清楚,画也画不出来,总之,这是一 种很特别的颜色。黄豆的形状有的是椭圆,有的就是正圆,还有的坑坑洼洼不是规则形状。黄豆的表面有些皱皱巴巴的皮,像是水的波纹,又如老人脸上的皱纹。黄豆硬硬的,放 到嘴里用牙使劲的咬,才能咬出一点点牙印。 接着,实验就开始了。 我将6颗饱满健康的四季豆种子分别放入了A、B两组拥有大致同样多的土的花盆中,将土压平,并浇透水。慢慢的,静静的,我等着第一颗种子的萌发······ 1天过去了,我坚持在同一时间给两盆种子浇同样多的水······ 又过了一天,终于在第3天,第一颗种子萌芽了!最先萌发的是B组的四季豆,茎部 成嫩红色,一对褐色的子叶微微展开,我快速的用相机记录下了这第一个发芽的“冠军”。 过了半天,进入了蒙蒙夜色,我惊讶的发现B组的又一粒种子吐露出了芬芳。同样, 它也拥有嫩红的茎部,只不过它的茎好像不够结实,支撑不住胖胖的子叶,成圆弧状耷拉 在了土地上。

科学实验观察日记

“科学实验室”观察日记展评一 我们老师让我们在国庆长假的时候做一个生态瓶,并在里面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于是我和妈妈就来到河边的池塘里抓了小虾、小鱼,还有一只硕大的鱼,一些水草和其他生物。 早上,我一起床就迫不及待地来到阳台上,并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态瓶上面。瓶中的小鱼依附着水草,慢慢游动。小虾可是精力十足,在水中随意游动,这儿去一下,那儿去一下,真是胆子大。还有那条大鱼,就呆在鱼缸一个角落休息,其他鱼都不敢靠近它,生怕吵着这个“小霸王”,就这样,小鱼虾们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我刚醒来第一声传进我耳朵的竟然是“哗哗哗”的水声。我生怕出了什么状况,就飞快地跑向阳台。 鱼缸里,小鱼已经奄奄一息,白肚子翻来翻去,再也不能操控自己的身体在水中稳定的身形了。小虾则就躲在水草之下,再也懒得动了。而大鱼则像疯了似 的,不断向鱼缸壁撞击,还不断向鱼缸口上 跳跃,好像要逃里这个苦海一样,但都无功 而返。 下午,小鱼们已经死了,小虾已经被吃 了一大半,大鱼则是疲劳过度死去。我遗憾 地记下这悲惨时刻。 这真是一次有趣而遗憾的观察。 作者:卯春阳 点评:分类观察,记录下了各种不同动物在不同阶段的表现,让生态瓶里充满了生机,活像一个生态的家园。生动的比喻和描述即写出了动物们的表现,也写出了作者的心情。那就让你的观察力插上想象的翅膀,做一个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智者。

今天,我买了两条小金鱼,把它放在我做的生态瓶里,还有一些鹅卵石。放到有充足阳光的地方,以便他们活动和我观察。 到了中午,我就去看小金鱼,他们活蹦乱跳的,然后我就去给他们换水,可是水缸里没有水了,我就用饮水机里的水,然后继续观察。 到了晚上,我又去看金鱼,他们肚子已经朝天了,我不明白是为什么。我读了相应的书后,知道原来代表它快死了——难道是水的问题? 经过昨天的问题,今天我只买了 一条金鱼,还买了鱼食,都放在我做 的生态瓶里。 中午到了,我去看望他们——小 金鱼在里面游来游去,好像在找什 么。咦?是不是找吃的呢?于是我把 鱼食倒了一大半包到里面,小金鱼可 能饿急了,连忙去吃,但没有吃完,我没有管它。 等我下次去看它的时候,金鱼又死了——被撑死的?还是…… 小金鱼真难养。 作者:刘可妍 点评:边做实验,边观察现象;边发现问题,边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验中即收获了乐趣也收获了知识。实验过程中,勇于尝试,出现问题后,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解决问题,再得出道理,其实这就是探究、发明的过程。简易的道理是这样,深奥的知识其实也如此,充分利用这次实验所获,在各个方面都勇于探究,一定有更大的收获。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记录单(含完整活动记录).doc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记录单

(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低的规律变化的。 (3)实验名称:制作风向标 实验器材:吸管1根、小刀1把、剪子1把、硬纸板1块、大头针1个、带橡皮的铅笔1只。 实验步骤: 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4、确定方向后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 实验结果: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在水中的状态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关于科学小实验的作文(共7篇)

关于科学小实验的作文(共7篇) 板凳回目录科学小实验关于科学小实验的作文|2014-03-2709:32 今天,我偶然看见我的实验书上,有一个这样的实验——灭火器是如何灭火的.灭火器想必大家都知道,可是灭火器是如何灭火的,我还 真是不知道.于是,我与老妈就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材料:一个胶卷盒(带盖子的).一瓶食用醋.一卷卫生纸.一个平常吃饭用的小勺子.外加一袋小苏打. 实验开始!首先,往胶卷盒里倒入半瓶食用醋,记住哦~那实验过 的胶卷盒就不能再装胶卷了.然后,再将三汤勺左右的小苏打撒在一 张卫生纸的中央,用卫生纸将小苏打卷在其中,将纸的两端拧紧,包成 糖果状. 最后,把包成糖果状的小苏打快速放进胶卷盒里,盖好盖子.不一会,交卷盖就会被顶开,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和液体混合形成的泡沫 就会溢出胶卷盒.可是我按照书上的实验步骤完完整整的做了一遍, 就连一个气泡都没喷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跟老妈大瞪小眼.想了很长时间,还是没一点头绪,突然,我好象想到了什么.一拍大腿,诶呀!原来是我放的小苏打的量不够,书上说 要放三满勺小苏打,而我却只放了一勺半,因为每一勺我都只放了小 半勺,怪不得就连个气泡都喷不出来呢. 知道了原因,我跟老妈又把计量调大,放了满满三勺小苏打,看来 这次是比成功无疑啊.我心里想.果然,这次加大了量后,从杯子里喷 出来很多气泡和醋,高兴啊!可是,这次喷出来的远远比不上书上写 得多.看来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打开杯子一看就傻眼了.原来这杯子里 的小苏打竟然还有很多没被醋沁湿.看来,只要把醋倒多一点就行了. 终于,第三次实验成功了,我刚把盖子盖上还没两秒钟,就听见“膨”的一声就被顶开了,喷出来了超级无敌多的泡沫和醋,壮观那!做完了实验,大家知道这个原理是什么么?现就让我来告诉大家吧,

实验日记250字五篇.doc

实验日记250字五篇 第一篇:盐水浮鸡蛋实验 今天,当我走进教室时,老师就拿出了一个水杯,一个鸡蛋,一包盐,一根筷子,一个杯子。大家都疑惑不解。老师说:“我们今天要做一个小实验。”大家把眼睛睁大了,非常期待! 首先,老师倒了一杯清水,把鸡蛋慢慢的放入水中。鸡蛋就像潜水员一样“扑通”一声沉到水底,又像小宝宝一样在水底“睡大沉”呢!老师倒入一些盐,再拿起筷子慢慢的搅拌。鸡蛋在水中跳着芭蕾舞呢!眼看就要成功了,可又闭上眼睛晕晕欲睡过去,大家都认为这个实验是不是要失败了呢?同学们都期待着结果。 老师又放入了一大把盐,使出吃奶的劲儿搅拌。忽然,奇迹出现了!当水已经变得像奶一样白时,鸡蛋不停的晃动,不一会就露出了小脑袋!又像个宝宝刚刚睡醒的孩子一样可爱呢! 大自然的奥妙真神奇,鸡蛋为什么会浮起来呢?原来是浮力变大了呀,我也要试试看! 第二篇:一次有趣的实验 “我来,我来---”教室里一浪高过一浪,到底在干什么呢?快随我去看看吧! 原来老师要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漂浮的鸡蛋”,老师话没说完教室里就沸腾起来,老师用的材料有一个的玻璃杯,一个鸡蛋,少许盐,一根筷子,大半杯水。

实验开始了,首先老师把鸡蛋小心翼翼的放入水中,鸡蛋像一个蛋宝宝一样缓缓的沉入水中,然后老师放了很少的盐,老师用一根筷子来搅拌,鸡蛋在水中跳舞,可是不一会鸡蛋又沉入杯底了,教室里每个人都很悲伤,不过老师和同学没有放弃,紧接着放入大量的盐,水变成了奶白色然后鸡蛋宝宝像一条小鱼探出头来,呼吸空气。 经过这个实验我明白了盐水浮力比清水浮力强,还有一二次失败不代表永远失败,成功不代表永远成功。真是有趣啊! 第三篇:有趣的实验 一个星期六上午,我们和老师在作文班上课,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一次小实验。”大家一听都十分开心,老师带来的材料是:一个装满水的瓶子,一个乒乓球。 老师首先拿起满水的瓶子,接着把乒乓球放在瓶口上面,然后倒过来,用手托住球。同学们纷纷离开座位,围在老师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也围了过去,心里默默打气,球啊球,你可千万别逃跑。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猜猜成不成功?”有的同学说:“不成功!不成功!”有的同学说:“成功!成功!”最后老师把托住球的手轻轻地移开,我全神贯注地看着,只见球真的被瓶子吸住了,好神奇啊!同学们都拍手叫好。 老师说:“因为瓶子装满水,瓶里大气压强小,瓶外大气压强大,就把球堵在瓶口上了。我听了恍然大悟。 这节课真开心! 第四篇:美味的实验课

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日记200字5篇

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日记200字5篇 导读:本文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日记200字5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这个周末,老师让我们回家做几个科学小实验。 我做的第一个实验是用两块小手帕互相重叠一小部分,然后再像折扇子那样折起来,我也按照老师说得那样攥在手中,让爸爸和妈妈同时向两边拉,任凭怎么拉也拉不开,我感到非常的惊讶,也太神奇了。 第二个我做了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在杯口上放上一张纸,然后再倒立过来,结果杯子里的水一滴也没漏出来。接着又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做了倒不满的啤酒·百元大钞有轻功,硬币金鸡独立,水杯叠罗汉,盔甲水袋这些科学实验,从中让我感到了它们其中的奥妙。 今天真是我过的最有意义的一天了。篇二今天,早上第四节课是科学课,老师带着我们去学校教学楼第五层的科学实验教室做实验。我在学校的第一次科学实验课就这样开始了。 我们走进教室,这里不仅仅是教学用具不同,连桌子都与众不同。它们是用塑料做的。教室还放着烧杯、烧瓶、滴管等…… 实验开始了,老师给每组发了一枚硬币和一只滴管,滴管里面装有水,老师说:“大家给硬币表面滴水,看几滴水能把硬币滴满”。我们按顺序滴,每人滴两滴,我们总共滴了35滴,才把硬币表面装满,同学们发现水面突出了一个小包包,老师说:“这就是水的张力

现象”。第一个实验完成了,第二个实验没有做,因为已经下课了。 这次实验让我获得了非常多的知识。篇三昨天下午,爸爸跟我一起做科学实验。 我们第一个做的是给空气称重的实验。我们先用一根筷子和一个绳子做成一个简单的天平,再在两头用绳子各绑一个气球,两个气球平衡,说明两个气球都一样重。然后把其中一个气球吹大,里面充满了空气。再把它绑在老地方。后来我把筷子中间的绳子轻轻地拉起来,结果吹大的那个气球往下降。这个实验就成功了,说明空气是有重量的。 第二个做的实验是关于磁铁的。我们先拿出两个磁铁,一个是正的,一个是负的,把它们放在一起,它们就紧紧地吸在了一起。接着,又把其中的一个磁铁换了一个面,变成正的和正的面对面了,结果,前面一个磁铁逃走了,我把后面一个磁铁移上去,前一个又逃走了。通过实验,我发现了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这两个实验让我懂得了科学知识,我喜欢做科学实验。篇四今天,我和妈妈做了一个非常好玩的科学实验。 我让妈妈看我的《科学乐园》,妈妈看见了一个科学实验,就说:“我们做做吧。”我说:“好。”妈妈又说:“先找个瓶子。”然后我就和妈妈找瓶子,不一会儿,妈妈找到了一个矿泉水的瓶子。 我们开始做了,实验是这样的。首先把一个桶,或者盆灌水灌到瓶子那么高。然后再把瓶子灌满水,不能让瓶子里的水漏出来,放进盆或者桶里。最后再把瓶子提到一半,你们猜一下会发生什么样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