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贱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知行合一给我们的启示是,所有的成功都来自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改变你自己。

自《尚书·说命中》提出“知之匪艰,行之惟艰”的知行思想后,知行关系问题成为历代中国儒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在王阳明之前的传统儒家知行观中,笼统意义上知概念是人的心知的统称,精确意义上主要是指道德知觉,笼统意义上行概念是人的行为的统称,精确意义上主要指道德实践,知与行的关系是分离为二的。其最具影响力的是朱熹的知先行后、知轻行重、知行互发的知行观。王阳明明确反对前儒将知与行截然分离,首倡知行合一。王阳明对知行合一的意义阐释,在知概念意义的逐层剖析和体知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从“知行本体”到“致良知”的变化发展过程。

一、知行本体与知行合一

宋代理学发生初期,由于理学家重视宇宙本原论的建构,知行关系问题并未进入理学家的研究视野。直到二程完成天理本体论的创建,将天、理、心、性、命打通为一,赋予道德知觉与道德实践以复归心性本体乃至天理本体的意义,知行关系问题才引起理学家的高度关注。

程颐首先提出“知先行后说”,认为先有知而后有行,知是根本、前提,是行的指导,这与程颐在认识论上强调格物穷理的在先性是一致的。程颐的知行观中,知与行是分而为二的,不过,程颐又提出真知说,认为知与行存在统一性。真知与常知对待而言,真知指生命实践中所形成的真切体会、真实体验、直接经验,与经过见闻或学习所形成的常知即间接认识、间接经验有本质的区别,真知绝假纯真,常知可真可假。程颐说:“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二程遗书》卷二上)在程颐看来,对“虎能伤人”的认识只有那些曾经被虎伤过的人的体会才是最真切的,这种“被虎所伤”所形成的真知必定使这个人在谈及老虎伤人时作出真实的、异于常人的反应。因为真知是人心在直接活动中、直接经历中所产生的真实知觉,这种真实知觉能够反过来规定指引人的生命活动,实现知与行的内在统一。真知必能行,知而不行只是常知。由此类推,一个人知道自己在做坏事却仍旧在做,就是因为他的这种道德意识并非真实的道德意识,并非真知,如果是真实的道德意识,是真知,他决不会再做坏事。

但是,纵使真知与实际的行为密切相关,两者之间,总有一个隔阂,并不合一,从真实的知觉并不能必然地、逻辑地推出现实的行为,何以说真知必能行?程颐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朱熹在其知行观中,继承并且发展了程颐的“知先行后说”,提出知轻行重、知行互发并进的新观点。在朱熹看来,知与行自然不能合而为一,但可以通过真知实现知与行的统一。按照朱熹的真知思想,人若能格物穷理达到认识的高度灵明,明确把握性理而形成真知,真知必然、自然能将自身转化为现实实践,可是对于“真知何以必能真行”的理论问题,他也只是强调“真知未有不能行者,”(《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二《杂学辨》)同样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朱熹的学生陈淳公开反对程颐和朱熹的知先行后的知行观,认为知行并无先后之分,两者互发并进,相依相存,其实只是一事。对于知行的内在统一性,他提出“真能知则真能行”的观点,说:

“真能知则真能行,行之不力,非行之罪,皆由知之者不亲切。须到见善真如好好色,见恶真如恶恶臭,然后为知得亲切而谓知之至,则行之力即便在其中矣。”(《北溪全集》四门卷十四)

陈淳认为,行是知的一个内在规定,知包含行在其自身,行的不能充分完成,在于知的不够亲近真切。如果知切实从诚心所发,那么知之所至,行在其中。陈淳从“真能知则真能行”的角度论证了知行的统一性,相比程朱的认识前进了许多,但他对知与行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表象的知行世界,终究未能解决“真知何以必能真行”的理论问题。尽管如此,陈淳的知行一事观应有其可贵的理论价值。真知是真实的知觉,真行是真实的行为,虽然陈淳在此没有直接提出真知、真行概念,但“真能知”与真知、“真能行”与真行已经十分接近,王阳明的“真知行”思想

与陈淳的“真能知则真能行”思想应当有前后相继的关系,而且正是这种从“真能知”与“真能行”内在统一出发的知行统一观,为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观作出了思想铺垫。只是王阳明作为一代大儒,在思考知行关系与回答“何以真知必能真行”的理论问题的时候,不但提出真知与真行的内在合一,而且显示了天纵其明,他不再从表象世界的知行出发,而是超拔到本体世界,从知行本体出发论证知行合一。

根据《年谱》记载:“是年先生始论知行合一。……明日复来,举知行本体。”(《王阳明全集》第1229页)王阳明首论知行合一,并且以“知行本体”本来不二的思想阐述知行合一,当在正德四年讲学贵州书院时。何谓知行本体?知行何以合一?这里并无说明,在其后《传习录》上卷徐爱所记录的师生问答中,王阳明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论述: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先生曰:“试举看。”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

这段引文包含两个问答。在第一个问答中,王阳明是这样论证知行合一的:首先提出在知行表象之上,存在知行本体。知行本体是知行的本来样态、本来面目,从本体看,知的本体与行的本体是内在合一的,不可分离为二。知行本体与人之本心紧密相连,人之本心内在指向的知行即是知行本体。其次认为本心流行而不为私欲隔断,即是知行本体的如实展现,也就是《大学》所说的“真知行”。在王阳明看来,好好色与恶恶臭,皆是真心诚心所发,见好色之真知与好好色之真行、见恶臭之真知与恶恶臭之真行必然同时现起、同时发用,可见真知必能真行,两者是内在合一的。因此,从知行本体到直接从知行本体开显出来的知觉与行为即表象的真知行,知与行都是合一的。在知行本体的开显过程中,如有私欲杂念参杂其间,则真知变成常知,真行变成常行,知与行分隔为二。由此可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并不是在现实层面上认知与践行的合一,知是真知,行是真行,都立足于知行本体的真实开显的意义上。在此论证中,知行本体的合一性是一个最为关键的概念,真知与真行的合一只是知行本体合一性的现实展开。不过,王阳明没有论证知行本体的合一性,原因在于此时他对知行本体的真切意义并不清楚。

对于真知行与知行本体的关系,陈来先生认为:“…知行本体?就是王阳明用来代替真知的概念。…本体?指本来意义,是说知与行就其本来意义而言,是互相联系、互相包含的,一切使知行分裂的现象都背离了知行的本来意义。按照知行的本来意义,知包含了必能行,这是知行本体,也是真知行。(《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96页)这里直接将真知行等同于知行本体,恐怕不妥。其实,知行本体对于真知行而言,具有一种本原的深远意义,两者不可在同一层面进行比较。王阳明之所以提出知行本体而不是直接运用真知行来阐述知行合一,原因在于王阳明极力关切的是如何“复那本体”,即从日常知行返归其本来面目,即从非本体的知行返归本体的知行,亦即复其人心之本体、本性。

正德中期,王阳明对知概念的意义的体知仍然相当模糊,“知的本体”并不明确,知行本体如何合一,此时并不明晰。与前儒一样,王阳明常常只能从人心之意念、经验、意欲等知行活动的现象层次论述知行合一,这就导致他在运用知行本体以论述知行合一时存在很多弊病。例如,在上面徐爱所记录的问答中,“见好色”、“见恶臭”属于感性知觉,“好好色”、“恶恶臭”属于感性意欲,从心知的广泛意义上说,四者都属于是知,不能说“好好色”、“恶恶臭”是行;“自痛”、“自寒”、“自饥”也是感性知觉,本身即是“知痛”、“知寒”、“知饥”,不能说前者是行,后者是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是说知识、观念是行为的指导、起点,行为、实践是知识的落实、完成,最多说明两者紧密相连,并不能论证知行合一。至于王阳明从立言宗旨方面论述知行合一,则更加显得苍白,因为知行是否合一并不因为世人“知而不行”、“行而不知”而有所改变,如强行认为提出知行合一是为了“补偏救弊”、“对症下药”,则难脱师心自用的干系,将个人主观的意志、观念强加在概念关系身上,必然会导致对概念的误解与误用。

也许因为认识到其论证的苍白无力,据湛若水、黄绾回忆,王阳明从贵州回到北京时,很少提到知行合一。不过,王阳明并不是否定了知行合一的观点,而是他的整个思想正在向更高的层次迈进,知行关系问题被暂且搁置一边而已。在王阳明平定江西藩王叛乱之后,“知行本体”已经明朗,良知与致良知的思想从心中喷涌而出,先前的所有哲思,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知格物和知行合一等,都得到了重新审视、整理、提升和总结。此时,知行合一因为良知的发明,其意义得到了最后的阐述与说明。

二、知行本体的厘清贞定

王阳明在龙场时期只是笼统提出知行本体,其“知的本体”的意义与“行的本体”的意义都不明确。“知的本体”常常混同于经验、意念,也隐隐约约指向良知概念,而“行的本体”论述很少。知行本体的意义由隐到显,一方面需要阳明在实践上经历一个置生死于度外、仁义至上的人心磨练过程,使心体达到至诚至善,另一方面需要阳明在学理上厘清知意关系、良知与良能的关系,使心体达到至明至灵。在平定江西藩王叛乱、历经张、许之难的过程中,这两者实现了交汇,作为知行本体的良知良能思想自然从王阳明心中朗现。下面考察良知良能作为知行本体的具体明觉过程。

王阳明是在梳理知意关系的过程中逐步体知“知的本体”意义的。王阳明说:“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刻文录叙说》,《王阳明全集》第1573页)但是,龙场悟道时期王阳明只是实现心知的转向,良知二字点拨不出,整个心学思想还是含混不清,对知、意关系的把握并不确定。正德中期,王阳明提出四句理,其中两句是“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根据前句,意为心之所发,从体用关系说,则心为意之本体,可后句又说知为意之本体,前后语句的意思并不统一。对于王阳明在论述知、意之间的关系存在的理论缺陷,陈来认为:

早在正德中提出四句理时,王阳明就对知与意的区分十分留意,认为这其中的“知”实即良知。但在四句理中,相对于意而言,知的特质是不十分清楚的。如“心之所发便是意”,心指心之本体,意则指现象的意念活动。而“意之本体便是知”,并未指明“知”是否可以体现为意念活动。本体如果是指本质,则良知就不能参与现象的意念活动。如果本体只是指本来状态,则良知便成为本然之意,这个说法等于在本体上取消了二者的差别。(《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168页)

诚如陈来所言,此时王阳明对知、意关系的梳理并不清晰圆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此时王阳明对“知的特质”还未明确。陈来先生认为此时王阳明作为意之本体的“知”实即良知,应是王阳明晚年良知说发明后的观点。王阳明意识到自己早先提出的四句理中知意关系含义混沌,在正德十三年所刻的《大学古本傍释》中重新表述四句理,将“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改说为“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两句话的意义大同小异,这个修改,并不能推进厘清知意关系。王阳明在正德十五年前后发明良知论,洞悟到“知的本体”就是良知,认为人心活动所形成的各种意念、情感都源于良知本体,他对知意关系的论述又有改进。在嘉靖初年回答顾东桥的书信中,王阳明说: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有知而后有意,无知则无意矣。知非意之体乎?”(《答顾东桥》,《王阳明全集》第47页)

这段回信不但明确指出心体之虚灵明觉是良知,将良知超拔到心体层次而与心体合并为一,而且认为作为心之本体的良知应感而动产生意,强调良知才是意之本体,知意关系就是体用关系。到了晚年,良知意义彻然之后,王阳明对知意关系的认识又有改变,他比较少从体用关系论说良知与意念,而是更加强调两者的区分,认为良知与意念是人心知觉的两种不同形态。在嘉靖六年回答魏师的书信中,王阳明强调良知与意念的区分,否定两者的体用关系,认为意念是应物而起、是非夹杂,而良知超然于意念之上,能够辨明意念之是非,他说:

“意与良知当分别明白。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意则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非者,则谓之良知。依得良知,则无有不是矣。”(《答魏师说》,《王阳明全集》第217页)

在同年所作的《大学问》中,王阳明同样指出良知与意念的区别,而且直接点明良知是天命之性,是心之本体之自然灵昭明觉,他说: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得,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王阳明全集》第871页)

知意关系的厘清,已意味着“知的本体”的贞定。“知的本体”即良知,与意念无关。在王阳明看来,良知作为“知的本体”,是人心直觉之智性之自我活动、自显其明,也即张载所说的德性之知。良知是本心的自然灵昭明觉,是本心的一种内在特质,不因外物来而起,也不因外物去而灭,恒久炯然,朗照一切。良知的呈现,不以外物为对象,不需要概念分析和逻辑推理,它总是在物我一体、心物合一中直接开显出来,是灵昭明觉、纯粹直观。而意念应物而起,是人心在与外界交流时凭借感官和辨解之智性所形成的认识,也即张载所说的见闻之知,与良知有本质的差异。意念之认识世界,总以外物为认识对象,借助概念和逻辑推理逐层离析事物的表象以探求其内质。但意念离不开概念而独行其知,它只能通过概念的推演抽象出事物的本质。这样,事物的本质,对于人心而言,总是一个对象化的概念存在,也即王阳明所说的“意之所在便是物”,意与物两者不可能合为一体。意念只能是外在知觉、间接认识。良知是人心先天的直接明觉,而意念只是人心后天的间接认知,因此,良知才是“知的本体”。良知作为人心之明觉,作为“知的本体”,必然超然于一切应物而现起的意念之上,并对其是非进行道德的是非评判、善恶评定。

至于“行的本体”的真切意义,阳明所论甚少。因为阳明认为良知是主宰,是根本,良知包含良能在其内。良知作为“知的本体”一旦贞定,则良知与良能互为一体、同时现起,良能作为“行的本体”自然贞定。王阳明将陆象山的“见父自能孝,见兄自能弟”修改为“见父自知孝,见兄自知弟”,已经洞察到良知是孝行、弟行的精神主宰。知孝之良知、知弟之良知必定与行孝之良能、行弟之良能紧密联系为一体,知孝即能行孝,知弟即能行弟,行在知中。若能从知行本体即良知良能出发,则凡人即圣贤,困勉之人即生知安行之人,王阳明说:“所谓生知、安行,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虽在困勉之人,亦皆可谓之生知、安行矣。”(《传习录》)

对知行本体的厘清贞定,在于王阳明认为在表象的道德生活世界之上,存在一个道德的知行本体,正是这个道德的知行本体决定了现实的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能否合乎天理地是是非非、善善恶恶,关键在于能否与知行本体一致,而知行本体的关键在于“知的本体”。阳明对“知的本体”的领悟,是在知意关系的梳理中,经历了一个从普泛的、良知与意念混杂的人心知觉到作为心之本体的良知的发展历程。意念概念,从其内容可分为实然之理的认识和应然之理的认识,前者是非道德意念,后者是道德意念。在中国哲学中,意念的意义经常混杂这两者,而且道德意念的意味更强。阳明对良知与意念的明确区分,在道德知觉中即是将良知与道德意念作了明确的分殊。对于道德知觉而言,良知才是道德知觉的“知的本体”。王阳明对良知与意念的分殊,目的就在于贞定“知的本体”。那么,良知作为“知的本体”,又是如何实现知行合一呢?

三、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在王阳明以前,从《书经》“知之匪艰,行之惟艰”开始,儒者基本是从道德意念、道德经验或道德知识理解知的意义,基本是从道德行为、道德活动或道德实践理解行的意义,并且将知行分作两事看待,认为知是行的思想指导,行是知的贯彻落实,从知到行存在一个实践转化的过程。在儒者看来,成为圣贤是人生的第一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人们不断地是是非非致道德之知,善善恶恶践道德之行,最终成就吾本心之全体大用。在现实的道德实践中,从知行的表象看,吾人的道德行为总是伴随着相应的道德意念,各种道德意念是吾人完成各种道德行为的思想指导。这些道德意念,是在经验、学习活动中所形成的何者为善、何者为恶以及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的思想意识。但是,深入普泛意义的道德知行的内部,可以发现道德意念其实和道德行为相隔为二,两者分属两个世界,道德意念属于识知领域,而道德行为属于行为领域,道德意念并不必然导致相应的道德行为,而道德行为也不会促发相应的道德意念。正因为道德意念与道德行为的限隔,在吾人的道德生活中才会发生知而不行或行而不知的现象。

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提出知行合一时,已经洞察到先儒知行观中存在将知局限在道德意念范围内从而导致知行为二的弊病,已经洞察到在良知意义上的知其实是与行内在合一的,不过此时王阳明仍然未能将良知点明,在论述知行合一时也如先儒一样将知局限在道德意念范围内,使得他的论证显得勉强无力。经过知意关系的梳理,王阳明将良知与意念区分开来,并且认定“知的本体”即是良知。意念既然被排除在“知的本体”范畴之外,那么,作为意念在道德世界的表现形式——道德意念,自然同样不具备本体的意义,它只能从属于表象世界。道德良知与道德意念的划分以及各自意义的明确,使得王阳明在运用“知的本体”论证知行合一时能够排除表象的道德意念干扰,真正进入良知的本体世界。王阳明开始在良知本体的开显、实现意义上论述知行合一。良知的实现、充尽是致良知,而致良知就是依良知而行,就是行良知,也即知行合一。

对于致良知蕴涵的知行合一内容,明末先儒已有论述。刘宗周说:“良知为知,见知不囿于闻见;致良知为行,见行不滞于方隅。即知即行,即心即物,即动即静,即体即用,即工夫即本体,即上即下。”(《师说》,《明儒学案》第7页)这个论述虽然过于玄妙,但指出了致良知学说中蕴涵的知行合一关系,良知为知,而致良知为行。后来黄宗羲也说:“先生致知于事物,致字即是行字,以救空空之理。”(《明儒学案》上卷八,第179页)不过,刘宗周、黄宗羲师生二人将“致”字理解为“行”字,只是一种概念的分析,并没有说明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致良知到底如何实现知行合一?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王阳明对良知本体意义的发明出发。

在孟子的良知良能和张载的天德良知中,良知总是在知觉的意义上被认识,至于良知在吾人道德实践中居于何种地位,发挥何种作用,却很少被讨论。王阳明既然将良知引入知行关系中,就必须对良知的作用给予充分的阐发。在王阳明看来,成就德性实践德行的关键在于良知。

王阳明认为,道德意念不能作为道德行为的精神主宰,原因在于道德意念与道德行为分属两个不同世界。道德意念总是游离在道德行为之外,它能够说明事物的是非善恶,能够说明吾人处事应物的行为规则,但它缺乏一种力量命令吾人按照这种当然之理开展道德活动,缺乏“必能行”的内在规定。对于道德行为而言,道德意念的作用其实是有限的,一定的道德观念并不一定导致相应的道德行为,况且吾人完全可能在道德意念的观照下进行各种不道德的行为。王阳明对良知本体意义的澄明,意在说明人的道德行为无非就是人心明德之德性的现实展开,吾心内在之良知是吾人是是非非、善善恶恶之德行的真正精神主宰。

良知即是是非之心,表现在吾人当下的道德决断中,是即是,非即非。此道德决断,一方面判明是非善恶,另一方面是是非非。良知之是非不但具有道德明觉的意义,也具有道德活动的力量。也就是说,良知之是非不只是一个道德判断言辞,而更是一个道德实践活动,它不会使良知仅仅停留在“知”的精神层面,而是推行此良知落于“行”的事物层面。良知一经呈现,其自身是非之心所蕴涵的肯定或否定的力量随即发生作用,命令吾人按照良知所明示的“应当之决定”或“不应当之决定”开展道德行为,将良知之知推扩出去至事物上而实现自身。是即肯定,即执行此肯定的道德命令而行此“是”成此善,使肯定的道德命令得以贯彻落实;非即否定,即执行此否定的道德命令而行此“非”去此恶,使否定的道德命令得以贯彻落实。良知不但告诉吾人“是非”之知,还命令吾人落实此“是非”之行,这就是致良知,也即知行合一。嘉靖元年王阳明在写给陆原静的书信中说道:

孟子云:“是非之心,知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即所谓良知也。孰无是良知乎?但不能致之耳。《易》谓“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知也。此知行之所以一也。(《与陆原静》,《王阳明全集》第189页)

王阳明这里统合孟子的“良知”、“是非之心”和《易传》的“知至至之”思想,认为“知至”是知,即良知本体的朗明,而“至之”是致知,即良知本体的实行,因此,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在致良知中,知行实现合一。从《易传》的“知至至之”论述致良知,再由此论述知行合一,是晚年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一个主要思维向度。在致良知的过程中实现知行合一,或者说致良知即知行合一才是阳明晚年知行合一论的真切意义。

在嘉靖初年回答顾东桥对知行合一的质询的书信中,王阳明仍旧运用知行本体论述知行合一,认为知是行的明觉精察,行是知的真切笃实,两者互为规定、互为包含,从其本体看不可分离、合而为一,但这只是早期知行本体思想的延伸,并无新意,不能代表晚年阳明知行合一论的主基调。王阳明十分强调良知之致,认为良知的开显、推扩以达其至极是实现知行合一的关键。嘉靖三年王阳明在《书朱守谐卷》中以水比喻良知,以水之无不就下比喻良知之无不推扩,认为正如堤坝冲决,水自然向下流动,私欲扫除,则良知自然推扩充尽,这就是知行合一。阳明过于强调从良知的开显出发考察践行,这就可能消解践行是一种处事应物的生命活动的特点,直接摄行归知,从而把心知活动当成实践活动。为了在知行活动的源头即展开致良知的工夫,存善去恶,正心诚意,王阳明甚至提出“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传习录》)这就消除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将知行合一推向极端,演化成知行同一了。不过,从阳明的良苦用心和立言宗旨出发,这

个极端论断只是阳明“破心中贼”的一个方便法门(借用佛语),同样不是晚年阳明知行合一论的主基调。

总之,致良知即知行合一,这是阳明知行合一的内在真切意义。体知这个知行合一的内在真切意义,需要心体发挥其形上智慧。阳明知行合一论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不是从现实的道德知觉与道德行为的互发并进、依存统一的表象层面,而是从道德知觉与道德行为内在合一的本体层面,在良知本体流行发用、开显实现的意义上看待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创新发展

知行合一,创新发展 总裁、各位领导: 晚上好! 今天我发言题目是《知行合一、创新发展》,与各位共同学习探讨。 随着当前公司变革工作的大力推进,公司提出“内外齐心,破局立规,奋战90天,强基迎新”改革总体战略部署的需要,通过学习3篇文章,对我们提出新要求,每一位管理人员要有居安思危的紧迫感,要有与时俱进的学习积极性,要有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 “知行合一”的解读并不是空洞虚幻的哲学思想,而是实用主义,最适用于公司目前的改革发展阶段,思想认知与行为准则和谐统一,理论与实践交相辉映,培育“言必行,行必果”诚实守信的精神品质。在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鼓舞下,企业只有不断进行变革创新,主动适应各种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大潮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面对强大的行业竞争对手,我们怎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呢?这最关键的就是公司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抓住改革带来的新一轮机遇,突破思维定式,释放创新激情,拓宽发展空间。以知行合一为导向,让我们每一位员工都紧紧围绕公司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在经营生产的每一项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根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宝贵经验认真提 出并推行有利于管理创新、优化流程的一切合理化建议,使公司关键环节能得到控制或改善。只要每天一个小改善,就能提高工作效率效能,最终使公司受益,从而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其次,我们要学会做到“知行合一”,它可以让我们全体员工提升思想境界和综合素养,勇敢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我们对上对下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就可以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更好,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我们能形成统一的思想,并付诸统一的行动,就能在改革的大潮中占领先机,获取最后的胜利!“知为行之始”,作为一名管

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定位与践行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第11卷第7期 2012.(11).7 Industrial &Science Tribune 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定位与践行 □邵晓光 【摘要】机体的健康有赖于细胞的健康,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其健康与否直接关乎社会机体的健康,而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灵 魂和逻辑起点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准确定位和良好践行则是企业能否保持旺盛发展和长远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扭曲或缺失了这个灵魂,企业就失去了“主心骨”,就会迷失方向、甚至危害社会。然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定位是一回事, 如何认真遵循与有效践行,做到知行合一则是另外一回事。本文就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定位、作用及如何有效践行提出了一些思考和认识。 【关键词】企业核心;价值观;思想文化;企业文化 【作者简介】邵晓光(1960.4 ),男,黑龙江伊春人;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研究方向:党建 一、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定位与作用 (一)核心价值观的定位。任何一个企业无不有其一定的价值观念、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而所谓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对价值观念、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高度提炼概括而确定的企业之魂,他体现着企业的根本利益、彰显着企业的价值诉求、 道德标准和社会责任。他是企业处理解决内外矛盾关系的准则。如企业对市场、对客户、对员工等的看法、态度和主张,是引领企业进行一切经营活动指导原则的逻辑起点。世界知名的优秀企业无不推崇和践行着本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所提炼形成的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如外企中:美林公司的“客户为本,尊重个人,团队精神,负责的公民感,正直诚实”;杜邦公司的“安全、健康和环保、商业德、尊重他人和人人平等”;摩托罗拉的“高尚的操守和对人不变的尊重;全面的顾客满意” ;联合利华的“以最高企业行为标准对待员工、 消费者、社会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中国企业中如:中国建设银行的“诚实、公正、稳健、创造”;中国铁建的“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中国电信的“全面创新、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共创价值”;中国人寿的“与客户同忧乐”等等。由此可见,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一种企业的“制度精神”;是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内核;是企业赖以立足、借以扩展、得以持续的灵魂。 (二)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对企业来讲,核心价值观拥有着“凝聚共识、规范行为,引领发展”的作用。 1.凝聚共识。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企业的“制度精神”,是影响企业运作的无时限的精神准则,他的提炼定位奠定了企业制度的道义基础,决定了其企业形象,是企业和员工对企业、企业制度和企业精神所形成的一种认同和共识。 2.规范行为。核心价值观界定了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准则,通过规范约束企业和员工的一系列行为,彰显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 3.引领发展。核心价值观奠定了企业的主导价值,其 “制度精神”无时限地引领着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和发展方向。 二、企业核心价值观扭曲的危害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和企业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坚守的立身之本,扭曲或缺失了这个灵魂, 企业就没了“主心骨”,就会迷失方向,其结果必然会失去公信、失去市场、甚至危害社会。 (一)失去公信。众所周知,市场经济的文化本质就是诚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诚信,不仅是社会和广大用户对企业的要求,更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首要条件。企业拥有诚信,不仅是企业发展与成熟的标志,也是企业和企业家人格力量的体现。现实中许多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中大都标有或体现着“诚信”的字样,然而,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许多企业往往并没有真正体现出诚信的行为,甚至在某种情况下反其道而行之, 这就严重背离了企业所界定和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其言行不一的行为将最终让企业和企业家失去社会公信。 (二)失去市场。现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某些管理体制和法治建设方面并不完备,很多投机行为或不规范操作都有可能使人一夜暴富,因此、许多企业和所谓的企业家在巨大利益诱惑面前往往不能坚守企业“诚信”这一市场经济的商业伦理,见利忘义,甚至不择手段,久之必然失去市场,这样的例子可说是不胜枚举。而无论在什么时候都遵循企业核心价值观和商业伦理, 懂得权衡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利弊,知道为了获取更多的钱而如何放弃钱的才是真正的企业和企业家,而这恰是目前中国社会中不少企业和企业家所缺失的优良的内在基因,也恰是这些企业和企业家们所要努力的方向。 (三)危害社会。企业是社会发展的细胞,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他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不仅局限于参与公众所熟知的捐赠、扶贫等各项公益事业,更大的社会 · 491·

如何让企业知行合一

如何让企业知行合一 摘自《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16.3 一项高管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企业没有致胜的战略,三分之二的人认为自己的企业不具备执行战略的能力。结果令人不解,于是我们着手研究杰出企业如何弥补战略和执行之间的差距,研究结果出乎意料:既擅长战略又懂得执行的企业并没有遵循各自行业内的普遍做法。这些企业的管理者精于五种跳出常规、与传统相悖的行为: 第一,这些企业致力于打造一种认知。它们避免被困在单一发展思维中,哪怕市场机遇再多,只要没有把握取胜,它们就不会理睬。以宜家为例。宜家始终坚守自己的的认知定位:“为大众创造美好生活。”宜家的每一项举措—从深度研究人们如何在家生活,到自助提货、自助运输和自助组装的节约模式都是为了告诉人们这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它最擅长什么。 第二,许多管理者认为应该学习业内最好的实践经脸,把外界标准当做成功的通径。但我们研究的企业不这么认为,他们把战略融入每天的工作中,设计、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能力,与其他企业区分开,然后用独特的方法将这些能力放大。 企业解决执行问题的另一个标准方法是展开结构性改变:重新绘制组织结构图,重新思考激励机制。但是我们研究的企业抗拒颠覆性的重组,并且把自己的文化运用起来。他们挖掘根深蒂固的思维和企业深层行为的力量,利用企业文化而非结构来推动改变。 第四,一家传统的企业或许会为了铺开产业而试着全面压缩成本,但我们研究的企业削减成本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专。它们战略性地梳理资源,在少数几个

最重要的能力上加倍投入,把其他不必要的业务都去掉。 第五,这些企业并不是在尝试做到机敏。它们没有尽可能快地对外做出回应。相反它们通过创造自己想看到的改变来塑造未来。星巴克是一个典型案例。他们的客户们认为自己只想要咖啡,但是CEO霍华德·舒尔茨知道,客户们想要一个除了家和单位以外的“第三处场所”来见面。星巴克在2.2万家店铺的基础上,在它创造的“咖啡和社区空间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些企业的行为需要很多自信,企业高管们避开传统智慧,并不是因为企业不愿墨守成规,而是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和企业战略相关的基本问题上,比如: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选择的价值定位是什么?他们也把注意力集中在执行上:我们什么地方做得最出色、无人能及?我们还需要发展哪些能力?我们将如何绘制蓝图,培养加强这些能力并运用起来?高管们同时考虑这些问题,跟同一个团队进行同一个对话,这样战略和执行才会在每一个决定上紧密结合。

企业价值观和知行合一解读

从台湾高雄燃气爆炸事件谈企业价值观的“知行合一” 小组成员(按姓名英文字母排序): 陈炳强、赖明华、李志强、马泳宇、孙仲潍、游向前、余非2014年7月31日晚,台湾高雄市前镇区发生因石化气泄漏而引发的爆炸。气爆造成当地供电、通讯、自来水和天然气系统严重受损,并造成数万户停电、停气、停水、停话,近百所学校停课。据最新报道,事件已造成32人死亡,300多人受伤。 此次惨痛事故的责任仍未完全厘清。初步判定祸首疑为李长荣化工(荣化)输送丙烯时虽发现管线压力异常,却未及时报案示警,以致丙烯大量外泄酿成惨剧。截至2014年8月29日,已有李长荣化工及华运仓储共九人因业务过失致死和公共危险罪嫌列为被告。高雄市政府也有三人因涉嫌业务过失致死而列为被告。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李长荣化工因为此次事件已经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李长荣化工于8月5日宣布自6日起停工四天。高雄市政府于8日勒令荣化大社聚丙烯厂停工,该厂每天要损失5100万新台币的营收。李长荣化工与美国科腾高性能聚合物的合并交易也宣告破裂。 从公开资料可以看出,在这起事件中,涉事企业荣化等其实非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也在社会公益和教育事业等方面做出过很好的行动和表率。但因何仍会成为爆炸事件的重要责任方,不得不让人深思:企业领导该如何在策划管理企业的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同时,探索发展适合企业发展阶段的先进企业文化,树立既符合高尚的社会道德和商业道德又为企业和成员都接受共享的价值观,并且建立有效机制让所有成员都能理解和接受,即使在压力困境下都能自觉坚持这些价值观而作出正确的应对措施,维护企业与社会的根本和长远利益,而不会面对压力时不知所措或逃避责任,甚至采取损人利己的错误行动危害社会,令企业毁于一旦? 什么是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处理价值关系时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从字面意思而言,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在实践中,这一名词有着更深远的维度和更现实的存在意义。探讨高雄燃气爆炸事件对于企业价值的启示,那我们首先就得弄清楚什么是企业的价值观。 对于价值观的研究和讨论由来已久,但对于企业价值观的研究则为时不长。20世纪8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斯和沃特曼提出,企业总裁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塑造和维持整个组织的价值共识。而且他们强调指出,“事实上,如果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观念不正确,

“创新发展,知行合一”——公司企业文化之经营管理理念解读

“创新发展,知行合一” ——公司企业文化之经营管理理念解读篇 随着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大力推进,公司包聪彦总经理向我们郑重提出“创新发展,知行合一”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这是实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体制改革总体战略部署的需要,也是时代进步和公司发展对我们每一位员工提出的本质要求。 搏击,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全球看,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与国际跨国公司UPS、DHL、FeDex等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加之国内民营企业主动挑起行业竞争的严峻态势,我们只有不断变革创新,付出更多、跑得更快、做得更好才有可能超 竞争环境的变化和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新动向和新思路,更要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把事情做实做好。我们追求的是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每一位员工都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从意识和行动上同步将“创新发展”提升到“知行合一”的新境界。“知行合一”的解读并不是空洞虚幻的哲学思想,而是实用主义,它博大精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面对强大的行业竞争对手,我们怎么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胜利呢?这最关键的就是公司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抓住改革带来的新一轮机遇,突破思维定式,释放创新激情,拓宽发展空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与团队一起共同铸就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的新辉煌。首先,让我们每一位员工都紧紧围绕公司领导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在经营生产的每一项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根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宝贵经验认真提出并推行有利于管理创新、优化流程的一切合理化建议(公司已发出“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旨在激励员工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使公司因我们的存在而在某个关键环节能得到 一”,它可以让我们全体员工提升思想境界和综合素养,勇敢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我们对上对下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就可以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更好,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我们能形成统一的思想,并付诸统一的行动, 小,朱元璋做过乞丐,但是他的成就比很多懂得更多知识的圣人要大!因为他做了圣人知道但是却不敢做的事情。在现实工作中,可能你没有别人的技能高,但是可能你比别人更懂得变通;可能你没有别人的资源多,但是可能你的思想境界比别人高而吸引更多的朋友相助,这些都是“创新发展,知行合一”的精粹所在。

国内部分知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国内部分知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从苏宁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明确看出,苏宁电器的核心竞争力源自于社会、企业、员工共成长。苏宁电器,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凝聚力。从李宁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明确看出,李宁追求运动以及运动背后的精神。企业核心价值观定位,决定了整个企业成长基因的核心,并同企业创始人息息相关。张近东的大气、包容,李宁对运动本质的虔诚,都体现在企业核心文化中。】 宝钢股份的核心价值观:诚信。 宝安集团的核心价值观:资源增值的核心理念;用变的思想认识世界,以和的方法改造世界。 北大方正的核心价值观:爱心创造和谐、理性铸就成长、创新改变命运、激情成就梦想。 长安汽车的核心价值观:学习、创新、敬业、树人。 长虹的核心价值观:崇尚祖国与公司同在;事业与家庭同在;个人与集体同在;竞争与团结同在;务实与创新同在;批评与自我批评同在。 东风汽车的核心价值观:关爱每一个人,关爱每一部车。 菲亚特的核心价值观:秉承创造价值、客户满意和发挥人的价值并尊重人。 凤凰卫视传媒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开创新视野,创造新文化。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创造。 国家电网的核心价值观: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社会发展。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知识图强、求实奉献。 海尔集团的核心价值观:着眼创新,注重品质,尊重个人,一切以顾客为中心。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创造完美,服务社会;敬人、敬业、创新、高效。 红塔集团的核心价值观: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消费者所看重的价值高于企业的利润价值。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以客户的价值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度作评价标准。

知名企业的文化理念

顺丰快递的企业文化理念 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所在,是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稳健发展的支柱,它支撑企业赢得客户和未来。 价值观是顺丰文化的核心,它不仅是员工的共同信念,也是全体顺丰人的承诺与实践。顺丰力求塑造“知行合一”的价值观,让价值观的内涵通过员工的所想、所行体现出来,形成一股精神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企业的凝聚力、竞争力、生命力之中。 在价值观的昭示下,我们希望让正确的处事态度渗透到公司每一位员工的心中,凝聚我们前进的合力,也希望通过员工的一言一行将企业价值观传递给客户,让客户感知顺丰内外一致的品牌形象,让顺丰在服务中改善、完美自己。 顺丰的愿景 成为最值得信赖和尊敬的速运公司 ?我们致力于为员工提供一份满意和值得自豪的工作 ?我们致力于快速、安全、准确地传递客户的信任 ?我们致力于成为速运行业持续领先的公司 ?我们致力于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顺丰的核心价值观 ?首先是一个诚信、正直的人 ?永远尊重人,信赖团队的力量 ?客户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奉献最好的服务 ?做事认真,勇于承担责任 顺丰概况 “1993年,顺丰诞生于广东顺德。自成立以来,顺丰始终专注于服务质量的提升、持续加强基础建设、积极研发和引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信息技术与设备,不断提升作业自动化水平,实现了对快件产品流转全过程、全环节的信息监控、跟踪、查询及资源调度工作,确保了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

在持续强化速运业务的基础上,顺丰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围绕快递物流产业链,不断丰富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种类,针对电商、食品、医药、汽配、电子等不同类型客户开发出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 截至2015年底,顺丰已拥有约1.5万台营运车辆,以及遍布中国大陆的近1.3万个营业网点。此外,公司目前拥有30架自有全货机,搭建了以深圳、杭州为双枢纽,辐射全国的航线网络。与此同时,顺丰积极拓展国际件服务,目前已开通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澳大利亚、蒙古等国家的快递服务。 多年来,顺丰持续创新,不断铸造高品质服务体验,为客户的成功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 企业愿景: 成为最值得信赖的,基于物流的商业伙伴。 核心价值观: 成就客户 客户为先,创造极致的服务体验;随需而变,成就卓越的客户价值 创新包容 以创新之心,探求未知之路;以包容之道,佑护创新前行 平等尊重 平等相待,视对方为另一个自己;彼此尊重,用倾听和理解接纳他人 开放共赢 拥抱变化,在开放中寻发展;求同存异,在合作中赢未来 诚信基本准则: 行为准则: 诚实正直,信守承诺 诚信底线: 不作假、不欺瞒 不损害客户及公司利益 不损人利己、不以公谋私 不轻言毁诺,不失信于人

知行合一,才是品牌的终极目的!

知行合一,才是品牌的终极目的! 一、增长方式的困境 回顾中国养殖和动保行业的变迁历程,可以看得见的是整个行业的螺旋状上升,从刚开始的供不应求到后面的渠道为王,直至如今的充分竞争时代,不得不说,每一个时代都会让一批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弄潮儿,但也有一些企业后知后觉,恍然回首却已经举步难行。正如张泉灵著名的那篇演讲:“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在时代的浪潮下,许多企业的现实困境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第一,新的模式不断涌现,老牌企业危机重重。举个例子,在这次疫病的冲击下,中兽药、微生态等新型概念迅速崛起,化药市场受到冲击,养殖趋势的飞速变化让许多企业在调整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太多问题,可以肯定地说,这种变化在未来还会越来越多。 第二,营销力开始触顶。传统营销模式下,团队的“天花板”已经接近触顶。且不说营销团队的老化,在面临新的养殖形势变化时,整个团队“斩不断”的是过往成功带来的固有经验,“合不拢”的是因为理解不同,团队之间难以协同作战,“连不通”的是各个部门所做的贡献很难围绕着一个“目标”去给顾客留下一个总体印象。 除此之外,对于新产品投入的成本增加,新品入市的营销难度也逐渐递增,种种难题让企业企业负重前行、举步维艰。在大竞争环境中,你看自己“重如泰山”,而顾客对你的感知却“轻如鸿毛”,当替代品蜂拥而至时,唯一能在顾客心智端较量的,只有品牌。 二、企业如何“做自己”? 在瞭望者以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出过一个理念——“做品牌,就是做自己”。这种“做自己”,第一要能激发出顾客需求,获得顾客认同从而真正产生出购买力;第二要满足竞争需要,要创造出对手没做的差异化价值;第三则是要发挥自身特长,即企业本身具备相应能力去实现这个价值。这些话,听起来很空,但却是能

践行“求实创新 知行合一”实施方案

贵州航空职业学校(独山县中等职业学校)践行“求实创新知行合一”校训实施方案 校训是学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一、校训的作用 (一)评价作用 校训对师生的行为规范有指导意义,它向所有师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校训往往设置在学校最为醒目的地方,使每一个师生经常性的看到它,受其潜移默化的心理脉冲,久而久之,逐渐受其感染,慢慢化为自己的内在价值尺度,并以此来自觉地衡量自己的行为,直至最终依据这一价值尺度来及时调整和校正自己的行为。 (二)导引作用 校训是对历史悠远的文化沉淀的提炼,反映了一所学校长久的办学传统,当前的办学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无疑对人有一种巨大的感染作用,尤其是在长时间后,它会逐渐内化为学校师生的一种心理因子,赋予他们一种文化精神,主导他们的一言一行,充分实现自我。 (三)激励作用

校训本身具有巨大的召力,鼓动力,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实事求是”,自身就是一个号角,具有很大的感染作用,都能很大程度上激励人们。因此,校训无论是内化为一种自在的评价标准,还是内化为一种自在的引导,最终都要落实到实实在在的激励行为上来。 二、“求实创新知行合一”作为校训的理由 校训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之所以会选择“求实创新,知行合一”也正是因为其契合了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 求实创新指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追求新高。求实是一种态度,是讲求实际、实事求是。求实精神是中华文明的基石,是中国人民最珍贵、最精致的思想精髓。而创新则是一种方法和手段,在知识经济大跨步前进的今天,创新己然成为了一种核心竞争力,是个人成才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此外,创新也是教育发展的规律。要使学校的发展同步于时代,并不断地取得进步和发展,必须在继承和发扬求实精神的基础上强调创造力的开发,强调培植求实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一所学校、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以“求实创新”作为校训,直接体现出了学校对于培养适应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重视。

知行合一-演讲稿

知行合一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又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还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更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亲爱的你觉得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呢? 我觉得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知与行的距离,是说到与做到的距离,是承诺与履行的距离。作为建设银行的员工,它的繁荣兴旺离不开我们的勤劳实干,而勤劳实干必须要做到知行合一。 那么知行合一是什么呢?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明阳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决定行,行落实知,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知行合一的意思是知和行根本就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东西。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说的可能有点绕,举个例子,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不管是古代的六礼、七出、三不去,抑或是略显糟粕的三从四德还是现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无不教导着礼怎样做,耳濡目染众人多少都知道一点,可这些意识存在于脑海里就算懂礼了吗?反之那些每天能做到却不知道算做礼的范畴是不是又算不懂礼呢?答案是否定的,当你认知了礼,你就必然会去做到,你若只停留于嘴口之间,便不算真的认知了礼。 王阳明所谓的“知行合一”,最开始是停留在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方面,是要使良知时刻关照着人的行为和心理,使人不会失其本心,不会让意志为外物所动摇,沦为外物的奴隶。他的这一理论对于对于当下我们实际工作、对于我行发展又有怎样的借鉴呢?(我觉得要做到两点:) 坚持知行合一,我心有主。银行的风险控制是一个永远不能忽视的话题,就像一个水库蓄水量的多少不仅在于它的高度以及宽度,更在于周身是否有漏水的可能。换句话说能把内控合规做好,其实也就为我行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法学领域,不作为也是一种行为。要实干兴行,必须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金钱、权力、美色的诱惑,要算好经济账、事业账、感情帐,面对高息借贷、大额博彩、过渡资金、代客交易等违规行为要坚决彻底地大声说”NO!”(粤语代替) 坚持知行合一,贵在落实。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空谈费事,实干兴行”,似赵括纸上谈兵只能沦落衰败,唯有真抓实干才有走向兴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金融改革的浪潮滚滚袭来,对于我行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只有把满腔的热血和全情的精力投入到关注每一次接待客户是否使用了更加标准的手势、是否布置了更为舒适的环境、是否绽放了更为迷人的微笑、是否呈现出更为专业的营销,只有这些实实在在地做好做到位了,才能不断拓展业绩,更上一层楼,才能完成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才能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才能为员工搭建更广阔平台,才能为社会承担更全面企业责任。

改革创新要坚持知行合一

改革创新要坚持知行合一(声音) 《人民日报》(2015年02月04日05 版)蓝图再美好,不落实就是“空中楼阁”,改革定了方案就必须铆足劲去推动实施,做到改有所进、改有所成,切不可心动而不行动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区域之间的竞争,不再是简单地比总量大小、比速度快慢,更多地聚焦在调结构、转方式、抓改革、促创新上。这是发展大势,也是历史必然,带有普遍规律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坚持“知”和“行”两方面同时努力,既以“知”促“行”,又以“行”促“知”。长沙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要在更高层次的区域竞争中走在前列,必须坚持知行合一,大力提升推进改革创新的理念和能力。 要知之透彻,必须转变改革创新的理念。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是支撑发展新常态的两大新引擎,好比汽车的发动机是否强劲有力,首先在于设计理念。长沙要在更好更快发展中下好改革创新这盘棋,必须吃透上情、深谙市情、读懂民情,学习借鉴国内外城市的先进经验,在理念上更上一层楼。有三种理念至关重要,即法治化理念、国际化理念和现代化理念。在改革攻坚期、发展机遇期、社会风险期三期叠加的今天,如何以法治理念夯实执政根基、用法治精神管理市场经济,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让法治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共同信仰,内化于心,外塑于行,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高度自觉。长沙要走向世界,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积极转变理念,以开放促改革,接轨国际经贸规则,培育合作竞争新优势。同时,在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上,墨守成规是没有出路的,要坚定地走现代化之路,牢牢树立人本理念,打造智慧型城市。

践行知行合一价值观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践行知行合一价值观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只有“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方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 无规矩不成方圆。守规矩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党纪国法的红线绝不能逾越。规矩从何而来?党章给了党员明确的答案。党员领导干 部只有深入学习党章,把学习党章作为必修课,领悟其深刻内涵,才能“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带头遵守党章各项规定,严于律己,严守党风党纪,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践行党员职责中,争做“口的巨人,行的高标”,处处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引领身边的党员干部群众争做爱党、护党、为党的社会主义忠诚卫士。 一、为什么必须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是必须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时代课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始终贯穿着高举理想信念精神旗帜不动摇这样一条主线。习总书记之所以反复强调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原因就在于,坚定理想信念必须作为当前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当前,我们正处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关键阶段,面临着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应对风险挑战,才能把握正确方向。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国的国情在不断发生深刻变化,国家进入了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增长速度换档期,改革和发展进入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前进过程中面临着众多的问题,还有不少困难和矛盾。这些困难和困惑,会使一些党员干部在内心出现波澜,严重的会对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信仰危机。所以我们要跟紧党的指挥,坚定信心,不给消极懈怠的负面心理留有可乘之机。

企业文化落地方案67238

《企业文化如何落地》项目工程方案 决定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强大、能否成功的核心因素,是她的软件,而不是她的硬件。 所谓的软件,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就是指由她的经营理念和经营行为习惯等无形要素而构成的企业文化。 任何一个团队的改变和提升,本质上都是一种团队文化的改变和提升。(该方案不是一个简单的培训,而是一个系统化的咨询落地工程) 第一章专题简介 企业的竞争,就是一种文化的竞争,是一种团队文化的竞争。 任何一个卓越高效、上下同欲的职业化的团队形成,都有两大特点:第一,它是一个由多个组织要素共同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系统工程, 第二,它是一个持续导入、持续塑造、持续提升的长期工程。 之所以说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因为一个卓越的团队形成需要许多个条件、许多个管理系统来共同支撑,没有这些系统的支撑,所谓的团队文化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之所以说它是一个持续导入的长期工程,是因为一个真正卓越团队文化的打造,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塑造和培育,逐渐形成一个卓越强势的团队文化。换言之,一个真正卓尔不群的团队组织,必须要通过卓尔不群的团队文化来塑造、来体现。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今天所推出的团队文化建设才称之为是一个系统化的团队文化落地工程,我们的团队建设才称之为是打造团队文化有效落地的支撑系统。 我们通过团队文化来完成团队建设,才能真正做到正本清源; 我们通过团队的支撑系统来完成团队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标本兼治。第二章、十大病态的团队文化介绍: 1、团队缺乏动力,成员缺乏向心力,管理者缺乏感召力; 2、有制度但执行不力,有执行但缺乏活力; 3、管住了人但却管不住心,制度很多但对策更多; 4、文化挂在墙上,不满憋在心里; 5、真正的人才留不住,能留住的是人不是才; 6、企业战略很宏大,员工的工作很消极; 7、员工想法很多,领导听到的不多; 8、企业危机很多,员工着急的不多; 9、领导干着下属的活,下属想着家里的事; 10、培训时感动激动,培训完一动不动; 第三章产生病态团队文化的五大原因: 1、团队目标不明确,团队愿景不共享,组织战略不清晰,没有形成良好的目标驱动的发展模式; 2、领导力缺失,表现为信任缺失,感召力缺失,凝聚力缺失; 3、在团队建设与团队管理上,缺乏系统化的提升与建设,没有形成与企业战略匹配的组织文化;

“创新发展,知行合一”公司企业文化之经营管理理念解读篇

“创新发展,知行合一”公司企业文化之经营管理理念解 读篇 “创新发展,知行合一” ——公司企业文化之经营管理理念解读篇 随着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大力推进,公司包聪彦总经理向我们郑重提出“创新发展,知行合一”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这是实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体制改革总体战略部署的需要,也是时代进步和公司发展对我们每一位员工提出的本质要求。 国内外无数企业的成功经验证明,企业只有不断进行变革创新,主动适应各种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大潮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商海搏击,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全球看,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与国际跨国公司UPS、DHL、FeDex等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加之国内民营企业主动挑起行业竞争的严峻态势,我们只有不断变革创新,付出更多、跑得更快、做得更好才有可能超越竞争对手。创新是企业的永恒主题,企业的所有变革创新工作,最终将落实到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综合实力、提升竞争力方面。企业既要根据竞争环境的变化和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新动向和新思路,更要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把事情做实做好。我们追求的是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每一位员工都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从意识和行动上同步将“创新发展”提升到“知行合一”的新境界。“知行合一”的解读并不是空洞虚幻的哲学思想,而是实用主义,它博大精深,最适用于公司目前的改革发展阶段。思想认知与行为准则和谐统一,理论与实践交相辉映,培育“言必行,行必果”诚实守信的精神品质,是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赋予“知行合一”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更深的文化内涵和更鲜明的文化特色,我们要虽知其难而行之,以良知为基础,大智慧行事。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面对强大的行业竞争对手,我们怎么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胜利呢,这最关键的就是公司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抓住改革带来的新一轮机遇,突破思维定式,释放创新激情,拓宽发展空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团队一起共同铸就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的新辉煌。首先,让我们每一位员 1 工都紧紧围绕公司领导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在经营生产的每一项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根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宝贵经验认真提出并推行有利于管理创新、优化流程的一切合理化建议(公司已发出“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旨在激励员工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使公司因我们的存在而在某个关键环节能得到控制或改善。只要一天一个小改善,三天一个大改善,就能提高工作效率效能,最终使公司受益,从而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其次,我们要学会做到“知行合一”,它可以让我们全体员工提升思想境界和综合素养,勇敢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我们对上对下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就可以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更好,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我们能形成统一的思想,并付诸统一的行动,就能在改革的大潮中占领先机,获取最后的胜利~“知为行之始”,作为一名管理干部,应首先带头以身作则,加强执行力,认真率领团队成员围绕公司既定的目标任务开展一切工作,把工作责任及时具体落实到岗到人;“行为知之成”,作为一名基层员工,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很好地完成领导分配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并为领导的日常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我们不要惧怕自己实力的弱小,朱元璋做过乞丐,但是他的成就比很多懂得更多知识的圣人要大~因为他做了圣人知道但是却不敢做的事情。在现实工作中,可能你没有别人的技能高,但是可能你比别人更懂得变通;可能你没有别人的资源多,但是可能你的思想境界比别人高而吸引更多的朋友相助,这些都是“创新发展,知行合一”的精粹所在。

价值观管理:知行合一的艺术

[医药培训圈]价值观管理:知行合一的艺术 价值观多样化与组织选择单一性的矛盾 在管理理论的演化史上,价值观管理被认为是一种新兴的战略管理工具,其目的是取代20世纪20年代初期盛行的指令管理、20世纪中期至今仍然盛行的目标管理,以适应21世纪以来对管理的一系列密切相关的挑战:客户对服务越来越高的期待,高技能员工对自主性的期待,对促进型而非控制型领导风格的需求,以及更加扁平和灵活性的组织架构的要求。商业环境越来越复杂和不确定,越来越失控,也在这种失控中孕育出新的创造力。如凯文·凯利在《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解决》中所说:“人造世界就像天然世界一样,很快就会具有自治力、适应力以及创造力,也随之失去我们的控制。”复杂的商业环境中,自上而下的指令难以有效指挥一线的行动,甚至目标也难以确定。这时候就需要价值观管理发挥作用,在理念上统一组织成员判断是非的准则和采取行动的方式。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Schwartz和Bilsky的定义,价值观是超越具体情景,关于理想状态或行为的理念;它按照重要性排序,并引导着行为选择,事件的评价。这个定义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价值观所做的较为经典的定义。但是,单凭这个定义本身,并不足以帮助我们理解价值观对组织管理的意义。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价值观对组织管理的意义,我们需要借助西蒙的决策理论来对价值观进行更深入的理解。西蒙认为,组织给在组织中的人指定了一个价值体系,规定了什么是“正确的”决策,从而建立了组织中管理决策的理性和秩序。也就是说,我们对价值观的理解和组织决策是不可分离的。在组织的复杂情景中,每一个大大小小的决策都有无数种可能性,价值观能够帮助组织中的个体,按照一致的标准来做出决策。 价值观是一个人深层的理念,其种类也是纷繁复杂的。仅以跨越不同文化的普世价值观而言,就有十大类之多,包括快乐、激情、自主、博爱、仁慈、一致、传统、安全、权力、成就。若要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乃至不同组织情景的价值观,种类就更难以穷尽。例如,有学者探索出中国人的10种价值取向,包括社会和谐、仁爱友信、开拓创新、成就权力、中庸传统、安居乐业、家庭美满、快乐人生、人情关系和平等自由。 然而,无论有多少价值观可以供一个组织选择,组织总会对价值观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最重要的价值观总是有限的。价值观的排序和选择,决定了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比如服装品牌Zara以“快时尚”而著称,它能够快速推出时尚漂亮并且价格低廉的服装,但是质量并不是很好。在Zara的价值观体系里,快速、时尚是最重要的,质量的重要性就要靠后。 关于价值观管理,最大的难题是知和行的统一。儒家哲学体系两年多年的演变就是一场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价值观从理念到实践落地的实验。现实中,我们常常能见到组织所声称的价值观和组织成员实际决策和行为中所秉持的价值观毫无关系。 塑造从文本传播到业务流程的知行统一体系

开启企业管理知行合一之门

开启企业管理知行合一之门——中小企业管理的道与术 在开启企业管理知行合一这一扇一纸之隔的厚重大门之时,请各位暂时先轻松一下——脱下自己多年来穿上的各款“管理大氅”,因为只有空杯才能装进新水。 如果您正好是拥有多年管理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或管理人员,那么在脱掉你的管理理论“大氅”外,最好也能暂时脱掉身上的铁布衫,暂时忘掉自己的经验,但一定不要脱光,要留下您作为人的最根本的东西——良知(此良知非彼良知,并不完全是道德层面的,还请性急的朋友耐心则个)。 在这里,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位草根老板——唐山的一位做办公耗材的中小企业家。他恰好和笔者同姓。他是在笔者为唐山一家年销售额4亿多的企业做管理咨询时认识的朋友。 他是在数年前只身一人来到唐山创业的,和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家一样,筚路蓝缕的经历对于朱老板一样是必不可少的磨砺和修炼。今天他的公司也还只有10多名员工,年营业额也不是很高,可是他却已经做到了管理的高层次境界——无为而治——他在不在公司,员工都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公司没有打卡机也没有签到薄,但员工却没有迟到早退现象;按照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流程,各部门的员工能够主动密切协作,主动去实现客户满意的既定目标,并将客户的满意转化成重复购买,使其成为公司的忠诚客户,但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人给他们上过“CRM客户关系营销”和“二八原则”的课程。 这位朱老板所做的只是两点:首先,他认为自己创业不易,是手下 的“兄弟”们帮他“打下”的“天下”,所以,在公司里首先给予跟着他创业的骨干员工实行了期股分配,现在已经对于在公司工作满1年以上的员工都推出了“期股分配”制度。并制定了一清二楚的提成方案,用他的原话讲,就是:“员工自己一看单子,就能算出个人能挣到多钱”。 除了企业的二次分配制度外,他还做了这样一件“小事”:叫自己成为员工的“服务人员”——只要是员工做不了、做不好、不好做的工作,他来帮员工去做。有的时候是他指导员工去做,还有的时候他就是直接帮着员工去做。 当我问到:如果你的公司扩大了,你还能这样,还会这样做吗的时候,这位朱老板憨憨一笑,说道:“那我就叫我的管理人员按我这样帮员工,如果我的管理人员有了难办的问题,我就给他们帮忙,”。 最近,他开始组织员工学习弟子规,从孝道开始讲。他主讲。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213437922.html,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作者:修竹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2015年第12期 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昆西,1924年,她出版了企业哲学的代表作《创造性的经 验》,开辟了管理思想的新领域。 玛丽·帕克·芙丽特是一位消瘦、秀气、气质非凡、魅力超群,却又一辈子未婚的传奇女性。她不仅是一位波士顿上层社会的社交名流,而且是一位具有重大建树的一流学者,她在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哲学方面都有着极高的素养。这种不同学科的综合优势,使她可以把社会科学诸多领域内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在管理学界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新型理论。 有人认为,芙丽特的思想超前了半个世纪甚至80年。20世纪60年代以后管理学的诸多探索,追根溯源都能在芙丽特那里得到启示。由于她对管理学的巨大贡献,当代的大师德鲁克把她称为“管理学的先知”。甚至有人把她与泰罗相提并论,宣称这位杰出的女性应当与“科学管理之父”并列,可称之为“管理理论之母”。 生活磨练 芙丽特1868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昆西,这里临近历史文化名城波士顿。在她的幼年,就承受了常人所没有的生活磨炼。她的母亲神智不健全,而她深深敬爱的父亲又在她十来岁时撒手人寰。作为家里两个孩子中的老大,芙丽特过早地肩负起照顾家庭的重担。有人说“苦难也是一座学校”。或许,正是因为童年的自立自强,芙丽特才比常人对生活的苦难有更深切的理解;正是生活的磨砺,使她养成坚强、独立、执着的个性。她早年从事社会工作的初衷,很可能与这段苦痛的经历有关。值得庆幸的是,芙丽特从她的祖父和父亲那里继承了一笔相当可观的遗产,这使她不用为经济来源发愁,并为以后的求学生涯解除了后顾之忧。 芙丽特的成就与她所接受的良好教育是分不开的。虽然童年生活缺少幸福和关爱,但是智慧女神在知识方面给了她足够的馈赠和补偿。芙丽特的早期教育,是在塞耶学院完成的。1898年,芙丽特以优异的成绩从雷德克利夫学院毕业,并获得了荣誉文学学士学位。雷德克利夫学院的教师和课程都来自哈佛,哈佛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弥漫于校园中的求知探索精神,让年轻的芙丽特大开眼界,深受感染。后来,她还游学于英国和法国,在伦敦和巴黎都从事过正规的学习和研究,在英国剑桥的纽罕姆学院正式求学。她的学习显然不是为了文凭,而是为了求知。在大西洋两岸众多优秀学府的深造经历以及在社会科学诸多领域的广泛涉猎,使她具备了一名学者应有的渊博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 人文关怀

知行合一议论文 (1)

知行合一作文 知行合一作文(一)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但这些还仅仅 停留在话语上,没有化为我们切实的行动,没有化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南。但老实讲,这一条是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点。《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简单的意思是说:有一些人道理听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却因为气 力的原因,结果就半途而废了,而我(孔子)却不会停下来。讲作文的时候,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就好难啊!这是一个问题。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废。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思想上、意识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思想上意识上搞懂了,还仅仅是开始,如果没有行动,思想上意识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正所谓:知而不行,尤如不知。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承认过,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候,是听其言,信其行。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的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通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一是喜欢聪明的人,而不太喜欢相对较笨的人。二是喜欢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判定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这样识别人、断定人,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判。看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思想上的认识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行动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证其思想、意识。不能简单地凭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智愚。 有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好难啊!这话跟没说一样。道理都明白了——似 乎是想否认自己很笨,但做起来好难啊——似乎又在否认自己很聪明。反过来讲,道理都明白了——就是在说自己很聪明;但做起来好难啊——其实在进一步证明自己很愚笨。道理其实是很 简单的。一个有成就的人,绝不是仅仅从思想上明白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实施行动的人。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也是这个道理。而我们往往犯的一个低级的错误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动上加以实施。我们在生活中知人识事,也会犯一个简单而低级的错误,对别人、对外物,我们常常是听其言,信其行;对自己呢,则常常是讲其言,不去行。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三个欺:自欺、欺人、被人欺。我们通常用英语讲:justdoit,而不是说justthinkit,也是充分地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想得有多深、想得有多妙,但不能转换在行动上,那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正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无论他写出多么高深的游泳理论、教材,这样的理论与教材,也是没有用的。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从知与行的观点来看,愚公的愚——愚在没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的智——智在他确实有理由,认为这样的搬山行为是愚蠢的。但是反过来讲,最后的 结论证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为愚公聪明就聪明在行动,而智叟的愚,就表现在光是脑袋灵光、嘴皮滑溜,却没有行动。所以讲,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识上的智,也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嘴头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识上、嘴头上的智与知转化成行动上的智。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