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成功与不足

改革的成功与不足
改革的成功与不足

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摘要】:改革开放已经进行将近34 年,在这34 年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探索,在改革开放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成功经验和不足是今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的奠基石,无疑将会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验不足

一、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㈠经济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增长速度超越世界平均增速,经济总量名列世界前列。来自人民网的消息,2011 年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连续八年增产,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利润继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投资结构继续改善,房地产开发呈回落态势,商品房销售增速回落,市场销售平稳增长,汽车销售回落幅度较大,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外贸顺差继续收窄,货币供应量平稳回落,新增贷款有所减少,市场物价同比上涨.三大产业结构重新优化配臵,农业保持稳步增长,工业仍是主导力量,第三产业中金融业、服务业比例扩大.一些民营企业逐渐进入原先国企控制的领域,非公有制经济正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补充力量。对外开放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二)行政逐步改革,民主法制渐趋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对原先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体制进行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贯穿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机构改革一共六次,实行大部制改革。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深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列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依法治国”的论述和要求,重点集中在两个字上,即“全”和“快”,将依法治国方略提

到新高度。

(三)文化繁荣发展,人民群众素质提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文化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社会主流意识得到巩固。恢复高考以来,党和国家重新确立了知识分子的地位,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人数比例在不断扩大,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高级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在不断提高。各类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指出,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四)社保步伐加大,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加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投入,逐步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使医疗保险基本覆盖全国。政府不断提高低收入者的低保标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权。政府为失业的下岗工人提供再就业的培训和岗位,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渠道,为农民工指引就业方向等等。住房政策在上世纪90 年代初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配合国企股份制改革,福利房政策逐渐推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商品房政策。但是政府社会保障的宗旨没有变,政府加大了住房补贴和廉租房建设的规模,让更多的普通群众有房子住。(五)和谐外交形成,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打开外交新局面,陆续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同发达国家关系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不断深化,同发展中国

家传统友谊更加巩固。中国外交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中国共产党还积极与各国党派发展友好关系,推动党际之间的交流,在国际社会上受到广大好评。

二、我国改革经验探析

㈠在全面改革中始终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我国的改革是全面改革, 不是局部改革。邓小平同志说: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 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全面的奋斗目标: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包括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的要求, 既是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目标, 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重要方面。

我国的改革既是全面的, 又是有重点的, 重点就是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的确立, 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方针决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 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始终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和关键。中国改革的成功之处, 主要不在于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而在于在全面改革中始终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这一重点在十多年的改革过程中从来没有动摇过。而苏联和东欧的改革却不一样, 他们在经济改革遇到挫折, 无法深入下去的时候, 所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归咎为政治上层建筑, 于是把改革的重点从经济体制转向了政治体制, 结果政治改革非但没有成功, 反而造成了政局动荡, 最后痛失政权。

中国经济改革所以成功, 深入地考察, 是因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充分考虑了本国的国情, 采取了分步推进和从体制外放开的策略, 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的两个重要原因。

首先坚持渐进式改革,摸着石头过河。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于我国国情复杂,不可能像小国家那样“小船好调头”,激进式的改革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因此,在明确改革目标和改革路线后,采取渐进式摸着石头过河是一种恰当的方式。河那边是什么情况谁都不清楚,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稳稳扎实前进才知道。

我国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这是有党和政府自己的思考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不能采取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的完全市场经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了我国采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弥补计划经济带来的问题。通过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充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来带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积极参与到全球市场的竞争中去。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骤应是先农村后城市。这是中国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回顾30年的改革开放,可以说率先从农村开始进行改革,既是客观形势所迫,又是最合理的改革选择,对于保障改革的整体成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改革之初,中国面临严重的物资短缺,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粮食和食品的短缺。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解决食品短缺,成为当时的头等大事。同时农村经济相对独立。相对于城市经济而言,农村经济相对独立,与其他领域的联系相对简单,因此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涉及复杂的配套改革或关系调整。实际上,农村改革的主要举措,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非是改革决策者的发明,而是来自于安徽农民的实践。改革措施只是简单承认了过去被认为是非法的农民自发实行的做法为合法,并在全国各地普遍推行。

其次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结合。改革是对于国内不合时宜的思想和政策的调整,是我国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为了我国接下来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的必要准备。对国内的改革是为了向世界展开臂膀,只有

将我国的国情与世界接轨才能更好地开放。我国相继开放了多个沿海城市和边境地区,为的是招商引资,吸引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以及管理模式,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密切关注世界的信息了解最新动态,以推动我国国内的政策的调整。改革开放是一项英明的决策,在今天看来,开放是一个国家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必须之路。

㈡政治体制改革极其谨慎、稳妥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同为我国改革的两大目标, 政治体制改革应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只搞经济体制改革, 不搞政治体制改革, 不仅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巩固, 而且也难以进一步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 都深深呼唤着政治体制改革的协调前进。

在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政治民主,逐步推进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思路,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法制,坚决抵制人治,真正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三中全会,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抛弃不合时宜的方针政策,吸收进步思想,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在世界各国发展道路中认准中国特色,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基本的经验。

㈢正确处理好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协调关系

正确处理好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是贯穿整个改革漫长过程的一个重大问题。小平同志认为, 改革是动力,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才能促进发展; 发展是目的, “是硬道理”,“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靠经济的发展”,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改革, 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稳定是前提, 是发展经济, 顺利进

行改革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稳定、发展和改革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㈣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执政64 年来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更要顺应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新变化,明确党的历史方位,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但探索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

(一)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表明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障碍,特别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政治体制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近年来,官本位不断被强化,官本位意识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企业家做得好好的,还是想要追求当某级别的政府官员。高校本应是教育和科研的地方,却官本位盛行,不少老师当了教授还追求当处长,因为处长手中有行政权力。一旦有年轻的学者搞出重要科研成果就要给安排一个行政职务,束缚其在学术、科研上的发展,结果大批的年轻精英学者出国,造成人才严重外流,以至多年来没出过真正的科学大师。另外,大学生都抢着去考公务员,公务员招考已经成为仅次于高考的“国考”。

(二)社会发展中效率逐渐超越公平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经济发展水平逐年上升,效率至上成为主要的指导思想。党中央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占据优势地理位臵的东南沿海在政府优惠政策的鼓励下经济迅速发展, 也成为先富起来的那批人。但是先富继续富,后富却带动不起来,不公平问题凸显。区域性的不公平、行业不公平、城乡不公平等问题接踵而至。党的十四大首次将效率与公平并列起来,提出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十六届三中全会则是最后一次采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一些部门和个人过度重视效率优先而忽视了公平,或者实现公平的程度远不及实现效率的程度。

(三)渐进式改革需要一个廉洁、高效、权威性的政府

首先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出于自身利益, 往往对简政放权、引入市场、实现经济自由化的各项改革措施或明或暗地加以抵制, 或者加以扭曲变形, 使庞大的行政管理体制难以打破, 政企分离, 机构调整步履艰难, 严重的官僚主义难以克服, 市场化进程不断受阻。其次, 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权力缺乏制衡, 因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权力货币化的进程也在加快, 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日趋严重, 严重削弱了政府的权威和政策的效力, 使改革与发展陷入困境。第三, 导致了以权经商和翻牌公司的大量出现, 使政府权力通过各种途径转化为经济权力,形成了一大批以行政权力和垄断地位为背景从事经营活动的“官僚资本”,造成了严重的不平等竞争, 降低了资源配臵的效率。

腐败仍然严重,反腐败任务艰巨。官员贪污成风,且有难以制止之势。提到反腐倡廉,公车改革是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现行公务用

车制度效率低下、滋生腐败的弊端被人诟病已久,另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是,公务用车改革虽然说了好几年,但各地的推进力度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只有极少数地方在做一些尝试性的改革。连一项不太难的公车改革都推不动,更深层次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见效更是甚微。

(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这30 多年间,大量的水资源、煤炭资源、土地资源等不同程度地受到掠夺性开采,水、空气、耕地等遭受污染,沙尘暴、洪水等灾害屡现不止,给国家整体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损害。耕地和草场被大量占用,湖泊河流趋于干涸,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小气候,人为造成气候恶化。一些气候灾害随之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些水资源和空气受到污染,给农业和工业的正常生产以及居民正常的生活带来不便。我国的水土流失也非常严重,中国科学院早在1979 年就发出了“长江会变成第二条黄河”的警告。

(五)不同程度地受新自由主义干扰

改革开放首先是思想的开放,虽然党和政府一直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但是由于对外开放从国外进入我国的其他社会思潮侵蚀着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阵地,给我国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积极开展思想解放运动,认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鼓励解放思想,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管方法,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在引进积极因素的同时,一些消极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至上等低俗价值观冲击了部分人的头脑,新自由主义也随改革开放进入中国。泛市场化、泛自由化,泛私有化等冲击着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一定程度上侵蚀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堡垒。

四、结束语

上述这一中国改革模式,是3O多年改革经验的概括。做出这种总结和概括,不仅有利于科学地推进中国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对于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也就是说,对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来说,“中国模式”具有世界性意义。由于上世纪9O年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苏联模式”的失败,使人类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创和走向低潮,社会主义制度面临巨大挑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经验概括的“中国模式”所包含的普遍意义,在于给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新的希望,这也是“中国模式”近年来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原因所在。

五、参考文献

[1] 袁忠贤. 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龙岩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5(1):10-14.

[2] 谢丽伟. 浅谈我国改革开放经验和不足[J]. 改革纵横:政治,2013,2013(06):5-6.

[3] 郑晶. 略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J]. 福建教育学报,2009,2009(02):27-29.

[4] 王华清. 我国同前苏联东欧改革经验与问题的比较[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16(3):12-18.

[5] 张宇.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与经验[J]. 教学与研究,1998,1998(07):1-4.

以直面挫折为话题议论文600字5篇

以直面挫折为话题议论文600字5篇有人面对挫折勇敢应对,从此命运为他敞开了成功的大门。人只有直面挫折,他的人生才会精彩,才会成功,下面是橙子为大家带来的有关直面挫折为话题议论文600字5篇。 直面挫折 “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它对于弱者,像一块绊脚石,让人却步不前;它对于强者,却像是一块垫脚石,让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巴尔扎克曾这样说。有人面对挫折,选择逃避,从此一事无成;有人面对挫折勇敢应对,从此命运为他敞开了成功的大门。人只有直面挫折,他的人生才会精彩,才会成功。 逃避挫折的人,最终只能失败。曾经有那么一些人,面对挫折,只觉得它是绊脚石,不愿直面它。南唐国主李煜,前半生只顾享乐,后半生对即将亡国的命运,却只能哀悼前半生的虚无,最后沦为阶下囚。楚汉之争,项羽因为一次失败——垓下之围,最后一蹶不振,自语:“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二战后期,希特勒面对前线的节节败退,没有冷静面对,而是越发偏执,最终在绝望中自杀于总理府的地下室。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对抗日心灰意冷,加上日方给予的各项权力诱惑,最终当上了汉奸。这些人面对挫折,选择逃避,最终亲自结束了生命的意义。 直面挫折的人,终将会成功。古今中外也有那么一些人,面对挫折,勇敢应对,将它视为垫脚石,最终取得成功。古有遭遇宫刑的司马迁,勇敢面对酷刑,最终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

学巨着《史记》。今有挫折挡不住的强者张海迪,她自幼严重高位截瘫,可她直面挫折,最终取得了连绝大多数正常人都无法获得的巨大成就和贡献。中有与挫折奋争、苦中寻乐的科普作家高土其,忍受着病毒的折磨,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了100多万字的作品。外有身患先天性疾病的霍金,敢于正面挫折,并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得了重大成就。这些人面对挫折,迎面而上,最终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人生就是因为有了挫折而精彩,人就是因为战胜了挫折而成功。成功者之前必定是直面挫折,而失败者之前必定是逃避挫折。故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生中的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直面挫折。请相信人只有战胜了挫折才会明白生命的意义。正如“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请将挫折视为垫脚石吧,让我们直面挫折、战胜自我、走向成功! 直面挫折 失败说:“挫折是成功路上永远翻不过的山,因为翻过来一座山,前面又会有一座。”而成功说::“挫折成功路上的必经之处,需勇敢前进。” 懦弱说:“挫折是成功路上的一片荆棘地,会把人扎得遍体鳞伤”但坚强说:“挫折是海底的礁石,不遇见它永远激不起成功的浪花。” 我想这就是loser与winner的区别,“珍爱生命,直面挫折”是

中特期末论文3-论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论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余年的的历程。中国的改革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一步一步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渐进式的改革道路。在这三十年间,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却也伴随着诸多遗憾。改革永无止境,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已经过去将近一半时,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重大问题的决定》横空出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领域深化改革的问题再一次被放在了中国新一轮发展风暴的中心。如何看待中国改革,吸取成功的经验,警惕失败的教训,就成了当今中国急需思考的问题,也会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中国改革的现状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也伴随着诸多新矛盾的产生。改革的现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经济体制方面:近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其发展速度在世界上也是遥遥领先的。应当指出的是,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与其在国内推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换句话说,正是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大发展。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先从农村开始的,接着是城市工商业,尔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循着这个足迹,我们可以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分为三大步。第一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第二年,即从1979年开始的农村体制改革。农村体制改革把原来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制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样就带动了广大农民劳动的积极性,把农业搞活了,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第二步是从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把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改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冲破了原有指令性经济一统天下的樊笼,把城市工商业搞活了,促进了工商业的大发展。第三步是从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策开始,改变了只承认计划经济不承认市场经济的旧观念,着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样就把国民经济全方位搞活,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 政治体制方面: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迈出了步伐,但是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步伐,政治体制改革只能算是小步伐,而且,有时在前进中还伴有一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 原因和主要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前两步目标,大幅度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30年来的创造性实践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概括起来说,就是党的十七大阐明的“十个结合”。①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②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③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坚持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在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作用中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④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⑤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⑥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

用史实说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1]

回望祖国大地,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了。3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 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基本达到小康、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等等,这一切只用了30年时间,被称为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创造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13亿中国人民。13亿中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根本改变,这本身就是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30年光辉历程,使我们这个过去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成就,想变化,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际地位和声望不断增长,这使得我们更有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有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这个季节,正是农村下谷种稻的季节,也是农民三夏大忙的季节。30年前,当拖拉机第一次驶入农村时,农民群众还十分好奇。而现如今,传统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轰鸣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所代替,许多农民已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买拖拉机或汽车,已不再稀奇。而现在在城里,购买轿车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在宽阔的道路上,“大众”“尼桑”等品牌家用轿车正自由地疾驰,体现出了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公民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 30年前,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复式住宅,人们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换上了高档的家庭电器了。试想30年前的夏季,人们只能靠摇着蒲扇来解暑,如今也被空调所替代了。 30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如今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大飞跃,城市基础道路建设、交通设施大大改善,人们平时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种多样,近途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远门地上有火车、汽车,天上有飞机,水路有轮船,可随意挑选组合,使居民时时处处感受到方便快捷。

从挫折走向成功作文3篇

从挫折走向成功作文3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它对于弱者,像一块绊脚石,让人却步不前;它对于强者,却像是一块垫脚石,让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巴尔扎克曾这样说。有人面对挫折,选择逃避,从此一事无成;有人面对挫折勇敢应对,从此命运为他敞开了成功的大门。人只有直面挫折,他的人生才会精彩,才会成功。 逃避挫折的人,最终只能失败。曾经有那么一些人,面对挫折,只觉得它是绊脚石,不愿直面它。南唐国主李煜,前半生只顾享乐,后半生对即将亡国的命运,却只能哀悼前半生的虚无,最后沦为阶下囚。楚汉之争,项羽因为一次失败----垓下之围,最后一蹶不振,自语:“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二战后期,希特勒面对前线的节节败退,没有冷静面对,而是越发偏执,最终在绝望中自杀于府的地下室。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对抗日心灰意冷,加上日方给予的各项权力诱惑,最终当上了汉奸。这些人面对挫折,选择逃避,最终亲自结束了生命的意义。 直面挫折的人,终将会成功。古今中外也有那么一些人,面对挫折,勇敢应对,将它视为垫脚石,最终取得成功。古有遭遇宫刑的司马迁,勇敢面对酷刑,最终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巨着《史记》。今有挫折挡不住的强者张海迪,她自幼严重高位截

瘫,可她直面挫折,最终取得了连绝大多数正常人都无法获得的巨大成就和贡献。中有与挫折奋争、苦中寻乐的科普作家高土其,忍受着病毒的折磨,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了100多万字的作品。外有身患先天性疾病的霍金,敢于正面挫折,并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得了重大成就。这些人面对挫折,迎面而上,最终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人生就是因为有了挫折而精彩,人就是因为战胜了挫折而成功。成功者之前必定是直面挫折,而失败者之前必定是逃避挫折。故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生中的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直面挫折。请相信人只有战胜了挫折才会明白生命的意义。正如“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请将挫折视为垫脚石吧,让我们直面挫折、战胜自我、走向成功! 从挫折走向成功作文2: 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居十三四;南明顺逆两境又常相间经送乘。顺流逆流总在人生中交替不息。有些人在挫折面前,倒下了,甘心于失败与屈服,但更多的人在缓慢的人生长河游弋,泰然自若,即使遇到了惊涛骇浪,也无所畏惧,仍然昂着头,挺着胸,始向那成功的彼岸。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学号:160308520137 学生所在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张振华 任课教师:黄伟英吴云 教师所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6年11月

16级 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张振华 南昌航空大学 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首先来自对“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反思。十年文革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还来自思想的解放,当时从思想理论上实现了从“两个凡是”向实事求是的重大转变。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国防、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些教训和不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继往开来。 关键词: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建国之初,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很低,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我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急于使我们的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迅速实现富国强民的梦想,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赶超发展战略。于是,适应于重工业优先增长的发展战略,国家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加强重点项目的建设,这样在制度安排上就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时,从国际上来看,当时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使得苏联很快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行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的20、30年代发生了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二战结束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局面。 基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的原因,我们迅速地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这种选择在当时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我们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独立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 2011-07-07 15:54:30作者:胡建兰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浏览次数:4 网友评论0 条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使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大为丰富,极大推动了我国民生改善的步伐,中国人民在经济、教育、医疗、社会关系、个性自由等几乎所有人类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经济、社会、资源及实践中的偏差等多方面的制约,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与问题。 一、中国民生现状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根据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统计,中国人类发展指数(HDI)从1975年的0.530上升到2008年的0.793,排名从1999年的全球第105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81位,成为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指数提高最快的国家之一。 1.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1979—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高6.8个百分点;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经济和社会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大幅提高,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水平也大幅提升。据世界银行统计,1978年,我国人均GNI只有19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0.1%;改革开放后,人均GNI水平大幅提升,2008年达到277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2.3%。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979—2007年间平均每年增长7.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1979—2007年间平均每年增长7.1%。1978年,中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贫困标准),城镇家庭为57.5%;1996年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0%以下,中国

直面挫折议论文800

一直面挫折 材料积累: 第一步:确定话题:在你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面对挫折,你采取什么态度?你是正视它,承认它,冷静地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从而战胜它,还是在挫折面前心理失常,怨天尤人, 甚至自暴自弃?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并写出来,它将会成为你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请以“直面挫折”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800 字左右。第二步:提供资源,引发思考。 (一)名人名言 【中国篇】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孟轲) 3、患难困苦, 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4、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鲁迅) 5、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6、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转载于: 直面挫折议论文800) 7、不经历风雨,怎能风彩虹?(歌曲《真心英雄》) 【外国篇】 1、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英?培根) 2、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3、通向人类真正的伟大境界的道只一条——苦难的道路。(爱因斯坦) 4、不管遇到什么障碍, 我都要朝着我的目标前进。(马克思) 5、不论面对任何困难, 都决不屈服。(居里夫人) 6、苦难对于天才来说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来说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来说是一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 (二)名篇推荐(网络上可以下载) 1、《论逆境》(英?培根)(何新译) 论逆境 (何新译) “一帆风顺固然令人羡慕,但逆水行舟则更令人钦佩。”这是塞涅卡效仿斯多葛派哲学讲出的一句名言。确实如此。如果奇迹就是超乎寻常,那么它常常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显现的。塞涅卡还说过一句更深刻的格言:“真正的伟大,即在于以脆弱的凡人之躯而具有神性的不可战胜。”这是宛如诗句的妙语,其境界意味深长。 古代诗人在他们的神话中曾描写过:“当赫拉克勒斯去解救盗火种给人类的英雄普罗米修斯的时候,他是坐着一个瓦罐漂渡重洋的。”这个故事其实也正是 人生的象征: “因为每一个基督徒,也正是以血肉之躯的孤舟,横渡波涛翻滚的人生海洋的。” 面对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面对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韧,从道德修养而论,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所以,《圣经》之《旧约》把顺境看作神的赐福,而《新约》则把逆境看 作神的恩眷。因为上帝正是在逆境中才会给人以更深的恩惠和更直接的启示。 如果你聆听《旧约》诗篇中大卫的竖琴之声,你所听到的那并非仅是颂歌,还伴随有同样多的苦难哀音。而圣灵对约伯所受苦难的记载远比对所罗门财富的刻画要更动人。

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和不足

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30多年的中国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的改革,举世关注,世人称之为“中国奇迹”;中国改革,举世困惑,世人称之为“中国之谜”。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是什么?又有哪些不足?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番讨论。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全面回顾和总结改革的历程,我们不仅实现了经济体制上的重大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而且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丰富认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的经济改革的特殊性在于:第一,它是与工业化和现代化联系在一起的,面临着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双重转型;第二,它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或基本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逐步确立的,新体制的建立是通过不断试验逐步形成的。第四,中国共产党在改革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它是市场化和现代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简而言之,中国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 在总结中国改革成功的经验和探索中国改革的内在逻辑时,市场化的方式和方法、成本和收益的计算并不是问题的实质,我们所面临的真正问题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能不能结合;如何结合以及这种结合的内在根据、具体形式、主要后果和一般前景。归根结底,我们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框架内,市场化改革能不能持续推进下去并获得最后的成功。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就是在不断解决这一难题的实践中形成的,它的成功之处在于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初步寻找到了一条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具体途径。 从1978年开始,中国经过近三十年改革的伟大实践,其中最主要的经验就是: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一、不断推进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是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前提执政党的指导思想,犹如大海中的航标灯,是引领前进方向的关键。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理

改革开放30年 五大成就五大不足

明报:改革开放30年五大成就五大不足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昨天已在北京结束,作出有关推动农村进一步改革的新决议。30年前,在北京同一个地方──京西宾馆,中共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30年过去,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来说,已到了一个总检视的十字路口。 经过一系列采访,为中国过去的30年总结出了“五大成就”与“五大不足”。从今日起将为读者奉上“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专题系列报道,从过去看现在,从现在看未来,让我们一道,回首来路,探索前途…… 成就1——创造经济奇蹟国力强盛 深圳是从一个边陲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都市……这个“小渔村”就是现在深圳罗湖区渔民村。 曾任渔民村团支部书记的深圳市人大副主任汤锦森记忆犹新:改革开放前,村民辛苦一天,收入只有8分钱。改革开放后,村民利用特区经济政策组建起运输车队、船队,办起来料加工厂。1981年渔民村每户平均收入3.3万多元,成为深圳第一个“万元户村”。今日的罗湖区集体股份公司已有了20多亿元净资产。可以说深圳渔民村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 在过去30年历程里,中国创造出不少这样的经济奇蹟,现在一年净增的GDP数字,已经接近1978年前全年的GDP总数。中央党校前副教育长吴江表示﹕“邓小平搞改革开放对中国的贡献比毛泽东还大些。” 成就2——走上市场经济道路,经济自由化程度渐与国际接轨 1978年中国97%的商品由国家按计划定价,30年后的今天,除了燃油、电力等少数价格仍由国家控制外,95%的商品价格已经由市场决定。 30年来中国对外打开大门,利用外资近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了100多倍,人民储蓄增长了700多倍。正如原国务院体改委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认为﹕“哪个地方发展了商品经济,哪个地方就富。” 成就3——重视人才教育、科技发展 1977年恢复高考时,全国录取大学新生仅27万,2007年大学录取新生达567万。载人太空船、探月卫星发射成功,成为世界第三个漫步太空的国家。这都要归功于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着名科学家袁隆平说,肯定“知识分子也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做的一件大好事。

直面挫折,走向成功高中演讲稿.doc

直面挫折,走向成功高中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直面挫折,走向成功。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也不可能只有幸福。挫折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对智者来说,它是无价之宝,对弱者来说,它是无底洞。 你们还记得《老人与海》中那个固执的老渔夫吗?他的信条是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但是却不能打败他。现实生活也有这样的渔夫,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以同样的信念实现了他的理想。正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挫折,他们的生活才熠熠生辉。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显然,挫折是锻炼意志和提高能力的绝佳机会,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它。 林肯的父亲是个农民,他的家庭非常贫困。林肯断断续续地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不到一年。然而,林肯从小就养成了热爱知识、追求知识、善良正直、敢于挑战困难的好品质。他买不起纸和笔,所以他用木炭在木板上写字,使用一根小木棍在地上练习。他尽一切努力看书学习和练习演讲。林肯当过工人和律师,从29岁起,他开始竞选议员和总统。他前后尝试了11次,失败了9次。最后一次成功是在51岁,他终于入主白宫,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马克思称他为全世界

的一位英雄。 面对种种挫折,林肯没有选择放弃,他的毅力最终造就了一段非凡的历史。在命运的风浪里,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大海没有礁石就不能激起波澜,生活中没有挫折就不能变得坚强。 屈原放逐,成就了《离骚》;左丘失明,成就了《国语》。音乐大师贝多芬双耳都聋了,却写出了美妙的乐章。弥尔顿,一位文学巨人,在失明中写下了不朽的诗篇。司马迁忍辱负重,接受了宫刑,最终创作了《史记》,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塞万提斯在海盗的巢穴里过着悲惨的生活,当《堂吉诃德》出版时,全世界又哭又笑。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的故事激励我们正确对待挫折,积极面对生活。正如贝多芬的格言所说:我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 对于我们年轻的一代来说,挫折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课。只有当我们跨过一个又一个的障碍,我们才能跑到成功的终点。我坚信我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 让我们勇敢地接受挑战,共同迈向美好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 年的光辉历程 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光辉历程 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中原区委党校张凌楠 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2009年,转眼间我国已走过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在这六十年的峥峥岁月中我国虽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挫折与磨难,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伟大成就,回首这六十年的弹指一挥间发生的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分,新中国到底靠着什么样的法宝,又走过了怎样光辉的历程,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品味,去解读。 (一)、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光辉历程。 还记得1949年10月1日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响破云霄的宣言,令全国上下都为之鼓舞和振奋,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的百年历史从此结束,从此中国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伴随着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但是在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新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究竟应该怎样去建设和发展,成为党当时所面临的全新而又艰巨的课题。为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1956年起开始进行艰辛地探索,寻找一条能够飞速加快中国生产力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迎来了1956年—1966年

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虽然这个时期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些失误,遭受了大跃进的错误,但我国的经济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62年党中央召开了七干人大会,系统地总结了大跃进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阐明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规律的重要性,使 1 人们认识到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然而正当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国家开始实行第三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时候,由于党的左倾错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1966年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直至1976年党中央毅然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从危难中拯救了社会主义的事业,使中国获得了空前有利的发展戚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为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前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焕发了活力和生机,中国迎来了二十世纪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阔步前进,1979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试点工作,如: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等,随着改革的推进,对外开放也有了重大的突破。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了经济特区,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

我国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40 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根据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研究,中国的人均GDP 在过去一千年里几乎水平不变,而从1978年起GDP近乎垂直提升,中国经济总量也从此步入了年均近10%的增长快车道。众所周知,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经过40年波澜壮阔的不平凡历程,我国已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近 40年来,中国在哪些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经历 了怎样的曲折历程?经济学原理如何阐释和解读这一历 程?改革开放对未来的启示何在?本报告拟就这些问题进 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的成就与世界各国对比 从生产力水平看,我国近40年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7%,比世界年均增速快 6.8个百分点,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跃居世界第 一,人均GDP从1978年的156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8788美元,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之列。

从经济结构看,近40年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下降了近1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了约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 占比则上升了23.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率由 1978年的17.9%上升至2017年的58.5%,增幅之大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从财政情况看,由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近40年来我国多数年份财政收支处于赤字状态,2016年虽略高于3%的警戒线,但仍处于可控范围。截至2017年末,公共部门债务占GDP比重为36.2%,低于世界主要国家,且已连续两年下降。 从金融市场看,我国金融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1%上升至2017年的8.0%,已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银行业信贷发放量占GDP比重超过200%,高于高收入国家水平。 从基础设施来看,人均电力消费从1978年的247千瓦时增

改革开放十大成就

改革开放十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 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浅谈中国经济改革的得与失

浅谈中国经济改革的得与失 赵健 08政教 08403104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过了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走到了一个关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如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地区之间的市场分割,公共事业的公平缺失,等等。如何一一克服这一系列难题,保证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能够同时实现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得与失两个方面对中国经济改革进行反思,为接下来的道路指明方向。关键词:经济改革;收获;缺失;发展方向 一、改革的措施 中国经济改革的根本之处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开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1979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两步改革。第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承包给农民家庭分散经营。从1982年开始,取消了原来的人民公社制度,恢复乡(镇)、村政权机构。同时,国家从1979年开始连续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第二步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从1985年起,国家取消了过去实行多年的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实行合同收购的新政策,把农业税由过去的实物税改为现金税,基本上确立了国家与农民实行等价交换的关系。 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进行扩大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 自主权的试点开始的,已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了局部改革试验和探索。1978年夏,四川省率先进行6个企业扩权试点,1982年扩大到全国6000多个企业。第二阶段是全面改革城市经济管理体制。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

正视挫折走向成功的演讲稿800字

正视挫折走向成功的演讲稿800字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几篇正视挫折走向成功的演讲稿800字,希望能帮到你哟。 正视挫折走向成功的演讲稿800字篇一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正视挫折,走向成功》。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遇到过挫折吗比如测验不及格,考试成绩不理想,等等不顺心的事,使你心烦意乱,闷闷不乐,打不起精神。如是遇到这种情况,我今天教你一招,你别急,也不要气馁,首先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正视挫折,去挑战挫折,那么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个学期,来我们学校演出的北京心灵之声艺术团的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吗他们都是身残志坚的楷模!现在我再讲讲张海迪姐姐的故事吧!海迪姐姐5岁时就得病,高截位瘫痪夺去她自由行走的权利,病魔还想夺她的学习权利,这时海迪姐姐就挺起腰板挑战病魔,以无比顽强的毅力与不懈的恒心在病床上自学小学,中学,大学课程,甚至获得硕士学位。还自学好几个国家的语言,出版了很多书。一个高位截瘫的病人不仅在学业上有成就,还自行购买很多医学书籍,自学钻研,掌握一定的医学技术,免费为患者治疗一万多人次。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同学们,由此可见,一个成功者是需要无比坚强毅力和非凡勇气的。每个成功者都有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不管这些挫折有多严峻,多么冷酷,在他面前只有一条路——正视失败,挑战挫折。其实一个人经历一些挫折并不是坏事,它是一个人成长中最好的锻炼机会,没有困难的存在,或者不敢迎接困难的挑战,就不可能形成坚强的意志。人们常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是的。古人也是这样说的:“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坦途,也有坎坷;有鲜花,也有荆棘。在你伸手摘取美丽的鲜花时,荆棘同时也会刺伤你的手。如果因为怕痛,而不愿伸手,那么再美丽的鲜花也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不妨学着试试,要是在学习中有遇到作文题目无从下笔,遇到数学难题毫无头绪等等困难时,你就该正视挫折,去挑战失败,挺直腰板向前走。 同学们,趁我们现在年轻,多去体验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即便是弄得遍体鳞伤,至少也可以证明我们曾经奋斗过,我们不是挫折的奴隶!我们是驾御挫折走向成功的主人。我们要对成功说:你不要来得太快,太容易,笑在最后才是最好的;我们要对挫折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谢谢大家! 正视挫折走向成功的演讲稿800字篇二在人生这所学校中,挫折是一门必修课。

中国改革开放的十条重要历史经验

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和科学依据。总结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首要经验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3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以思想理论创新为发端,以观念变革为先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带来了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带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突破性进展。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能丢,同时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的提出,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所得出的必然结论。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史,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史。3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时代的和民族的内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运用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成功地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2.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始终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辩证统一 关系。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实践证明,无论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是坚持改革开放,都必须基于两者的统一,一旦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割裂或对立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会偏离正确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陷入停顿或倒退。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政方针建立在对国情的清醒和正确认识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工人阶级的领导,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积极争取和团结改革开放中新产生的各社会阶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挥他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积极作用。 3.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是改革开放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依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依靠人民、积极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奋斗目标和检验标准,切实做到改革发展为了

改革开放30年之十大成就

改革开放30年之十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基本经验在于中国遵循了经济增长“四色定理”。中国和世界发展历史充分证明,经济增长“四色定理”——和平稳定、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 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