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单级旋转倒立摆建模与控制仿真

基于MATLAB的单级旋转倒立摆建模与控制仿真
基于MATLAB的单级旋转倒立摆建模与控制仿真

基于MATLAB的单级旋转倒立摆建模与控制仿真

一、分析课题,选择数据源

外文数据库多种多样,对于工程应用所研究的课题,通常选取比较常用的数据库为:IEEE Xplore(https://www.360docs.net/doc/e217999621.html,/Xplore/home.jsp)、Google学术搜索(https://www.360docs.net/doc/e217999621.html,/)以及SpringerLink(https://www.360docs.net/doc/e217999621.html,/)。

二、选取检索词

单级旋转倒立摆的英文名称为:single rotational inverted pendulum,故以此为检索词进行检索。

三、构造检索式

Single (and)rotational inverted pendulum

四、实施检索,调整检索策略

由于搜索步骤较多,此处只详细给出使用IEEE Xplore数据库的检索过程,另外两个数据库提供大概检索过程及结果截图。

由于搜索结果只有9条,数量较少,故调整检索词,过程如下:

Google学术搜索:

SpringerLink数据库:

五、检索结果

1、题目:Analysis of human gait using an Inverted Pendulum Model

基于倒立摆模型的人体步态分析

Zhe Tang ; Meng Joo Er ; Chien, C.-J. Fuzzy Systems, 2008. FUZZ-IEEE 2008. (IEEE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bstract: IPM(Inverted Pendulum Model)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modeling of human motion gaits. There is a common condition in most of these models, the reaction force between the floor and the humanoid must go through the CoG (Center of Gravity) of the a humanoid or human being. However, the recent bio-mechanical studies show that there are angular moments around the CoG of a human being during human motion. In other words, the reaction force does not necessarily pass through the CoG. In this paper, the motion of IPM is analyzed b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wo kinds of rotational moments, namely around the pivot and around the CoG. The human motion has been decomposed into the sagittal plane and front plane in the double support phase and single support phase. The motions of the IPM in these four different phases are derived by solving fou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boundary condition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 stable human gait is synthesized by using our proposed IPM.

摘要:IPM(倒立摆模型)已被广泛用于人体运动步态建模。在大多数这些模型中有一种恒定条件是,地板与人体之间的反作用力必须经过一个人的COG (重心)。然而,最近的生物力学研究表明,人体运动过程中有围绕着人类的重心的角动量产生。换句话说,反作用力不一定通过COG。在本文中,IPM的运动是通过考虑两种旋转力矩,即绕中枢和COG来分析的。人类的运动在双脚支撑相及单脚支撑相中能够被分解成矢状平面和前平面。IPM在这四个不同阶段的运动,源自求解在边界条件下的四个差分方程。仿真结果表明,稳定的人体步态是利用我们所提出的IPM合成的。

2、题目:Comparative study of control methods of single-rotational inverted pendulum

单级旋转倒立摆控制方法的比较研究

Ke Xu ; Xu-Dong Duan .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2002. Proceedings.

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bstract:The structure and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Single-Rotational Inverted Pendulum (RIP)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wo controllers for RIP are designed and applied.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and real-time control show that the LQR controller is better than the pole-placement controller.

摘要:本文阐述了单级旋转式倒立摆(RIP)的结构和数学模型,并针对RIP 设计和应用了两个控制器。仿真和实时控制的结果表明,LQR控制器比极点配置控制器更好。

3、题目:PID controller optimization for a rotational inverted pendulum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基于遗传算法的旋转倒立摆的PID控制器优化方法Rani, M.R. ; Selamat, H. ; Zamzuri, H. ; Ahmad, F. Modeling, Simulation and Applied Optimization (ICMSAO), 2011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bstract:Rotational inverted pendulum (RIP) is widely used as a benchmark system in evaluating various control strategies, as it is an ideal test bed that represents under-actuated plants. Although a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PID) controller is popular and relatively simple in structure, its use in balancing the RIP is usually not recommended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in finding the suitable PID controller parameter values for the RIP system, which has two unstable open-loop poles. Therefore,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vestigation on a PID tuning problem for stabilizing the RIP using a variant of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GA), called the Global Criterion Genetic Algorithm (GCGA). Simulation work has shown that GCGA is capable in tuning the PID controller gains to balance the RIP. Compared to the standard singleobjective GA, the solutions found in GCGA have better control performances.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have then been applied to the real RIP in order to validate the results in the real-time environment.

摘要:旋转倒立摆(RIP)被广泛用作基准系统评估各种控制策略,因为它是一个理想的测试平台,代表欠驱动装置。虽然一个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是普及和在结构比较简单,它在平衡RIP使用通常不是由于找到了RIP的系统,该系统具有两个不稳定的合适的PID控制器的参数值的困难,建议开环极点。因此,本文提出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GA)的一个变体稳定的RIP在PID 整定的问题进行调查,称全球标准遗传算法(GCGA)。模拟工作表明,GCGA 能够在调节PID控制器的增益,以平衡RIP。相较于标准单目标GA,GCGA找到的解决方案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优化结果然后被应用到实际的RIP为了验证结果的实时环境。

4、题目:Real-time estimation algorithm for the center of mass of a bipedal robot with flexible inverted pendulum model

基于灵活倒立摆模型的双足机器人中心块的实时估计算法SangJoo Kwon;Yonghwan Oh.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2009. IROS 2009.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bstract:A closed-loop observer to extract the center of mass (COM) of a bipedal robot is suggested. Comparing with the simple conversion equation of using just joint angle measurements, it enables to get more reliable estimates by using both joint angle measurements and F/T sensor outputs at the ankle joint. First, a nonlinear

type observer is constructed in the extended Kalman filter framework to estimate the flexible rotational motion of biped. It is based on the inverted pendulum model with flexible beam which is to simply address the flexible behavior of a biped, specifically in the single support phase. Then, the predicted estimates of COM by the flexible motion observer are combined with the outputs of the COM conversion equation and the final estimates will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weighting value which penalizes the flexible motion model and the COM conversion equ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are followed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闭环观测提取双足机器人(COM)的中心的方法。与只用关节角度测量的简单的转换方程的比较,它使得能够通过使用两个关节角的测量和F / T传感器的输出在踝关节,以获得更可靠的估计。首先,一类非线性观测器构造的扩展卡尔曼滤波框架来估计两足动物的灵活旋转运动。它是基于简单地演示两足动物的弹性行为的柔性梁的,特别是在单支撑阶段的倒立摆模型。然后,COM的预测估计由柔性运动观测器结合使用COM的转换方程的输出和最终估计并根据权重值的惩罚柔性运动模型和COM的转换等式来确定。仿真结果都遵循了所提出方案的有效性。

5、题目:An improved backstepping design for the control of an underactuated inverted pendulum

一种改进的控制欠驱动倒立摆的反推设计

Yu-Sheng Lu; Hua-Hsu Chiu;Shu-Fen Lien.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rch 2013, V olume 27, Issue 3, pp 865-873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an improved backstepping design (IBD) for the control of a new type of underactuated inverted pendulum.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ossible applications of the inverted pendulum are presented. Nonlinear models and a linearized model are given for a straightforward explanation of its dynamic features. The conventional backstepping design (CBD) is revisited for this plant. The IBD is then used to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the design and to allow the specification of transient characteristics, to improve the system’s performance. Experimental studies a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用于新型欠驱动倒立摆控制的反推设计(IBD),并阐述了倒立摆的特点和可能的应用。非线性模型和线性化模型,给出了其动态特性直接的解释。传统的反推设计(CBD)是重新成为这种设备的基础。然后IBD被用来降低设计的复杂性,并赋予其瞬态特性的特点,以提高系统的性能。本实验研究旨在探讨该方案的有效性。

六、全文获取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旋转倒 立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目录 摘要 本设计综合考虑基础部分和发挥部分要点,采用mega128a为主控芯片,BTS7960驱动电机并在程序中涉及到pid算法对电机进行调控,在设计中,我们采用1000线编码器为角度传感器。在该简单控制装置中,我们实现了摆动,圆周运动和短时间的自动控制下的倒立。 关键字:倒立摆,mega128a,编码器 第一章系统方案比较与选择

总实现方案 方案一: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通过卡尔曼数据融合得到角度,用此处的角度为载体用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并调整电机。 方案二:用电位器做角度传感,通过单片机自带ADC来读取电位数值以此为依据来判断角度,并调整电机。 方案三:用编码器做角度传感器,通过读取编码器的输出脉冲来计算角度传感器的输出角度,用此角度做处理调整电机。 通过对两个方案的对比选择,方案一中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算法实现复杂,我们在融入卡尔曼滤波后有明显滤波效果,但是由于圆周运动,会使得各个方向轴返回的数据出错,且波动大,会减弱卡尔曼的滤波效果,对于pid的精准调整还是远远达不到预期。在方案二中,考虑到电位器内部结构问题,虽然理论上电位器在转动过程中是线性的,但是考虑到每次停靠的电阻位可能会产生误差,最后考虑到我们最终选定的单片机ADC只有10位,在方案三中,由于实现编码器的功能实现方便简单,并能更多的趋近于精确值,因此最后我们采用了方案三。 主控制器方案比较与选择 为了完成在短时间快速采集并计算角度,主控器件必须有较高的CPU工作频率和存储空间。 方案一:采用51系列加强型STC12C5A60S2作为主控器件,用来实现题目所要求的各种功能。此方案最大的特点是系统规模可以做得很小,成本较低。操作控制简单。但是,我们在利用单片机处理高速信号快速扫描及电机控制时显得吃力, 51系列单片机很难实现这一要求。

系 信控 系 主 任 批准日期 2015-3-6 毕 业 设 计(论 文)任 务 书 信息与控制工程 系 自动化 专业 ×× 班 学生 ×× 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 旋转单级倒立摆系统建模与实物控制 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 2015 年 3 月 2 日起至 2015 年 6 月 28 日止 三、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 学科2号楼801实验室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 1、 设计目的 倒立摆系统自身是一个典型的绝对不稳定、高阶次、多变量、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许多抽象的控制理论概念如系统的可控性、稳定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系统的快速性等,都可以由倒立摆系统直观地展示出来。近年来,新的控制方法不断出现,人们试图通过倒立摆这样一个典型的控制对象,检验新的控制方法是否有较强的处理多变量、非线性和绝对不稳定系统的能力,从而从中找出最优秀的控制方法。因此倒立摆系统是一个研究和验证先进控制算法性能的一个优秀平台。 目前国内外关于倒立摆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直线型倒立摆系统,旋转倒立摆的研究较少。本次毕业设计以加拿大QUANSER 公司的旋转单级倒立摆为研究对象,采用机理建模法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该倒立摆系统的性能,并设计控制器实现平衡控制且动态性能满足%16.3%,3s t s σ≤≤。 通过此次毕业设计使学生具备如下能力:①通过毕业设计,熟悉和掌握建立实际物理系统模型的能力;②利用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对控制系统进行系统性能分析和控制器设计的能力;③利用MATLAB /SIMULINK 实现控制系统

建模、仿真、实物控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④查阅相关中英文文献, 了解典型运动控制对象-旋转倒立摆控制技术的前沿发展动态; 2、设计要求 (1)建立所用的旋转单级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分析系统的性能。 (2)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分别设计满足要求的LQR 控制器和变结构控制器,在MATLAB 环境下实现上述两种控制算法。 (3)以加拿大QUANSER 公司的旋转单级倒立摆为对象,采用上述两种控制算法实现对旋转单级倒立摆实物系统的平衡控制且动态性能满足 %16.3%,3s t s σ≤≤。 3、设计步骤 1)查阅文献,熟悉和了解倒立摆系统,尤其是旋转单级倒立摆系统平衡控制的研 究背景和意义,翻译3000~5000词英文文献,写出高质量开题报告; 2)学习机理建模的基本步骤并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所用的旋转单级倒立摆的状 态空间模型和传递函数模型。 3)分析系统性能,包括稳定性、可控性和开环响应特性。 4)学习LQR 控制器的基本原理,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设计满足要求的旋转单级倒立摆LQR 控制器并在MATLAB 环境下实现该控制算法; 5)学习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设计满足要求的旋转单级倒立比例切换控制率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并在MATLAB 环境下实现该控制算法; 6)分析控制器中参数的选取对控制性能的影响以及上述两种控制算法的优缺点; 7)熟悉QUANSER 公司的旋转单级倒立摆控制系统实时软件,采用上述两种控制算法实现对旋转单级倒立摆实物系统的平衡控制且满足%16.3%,3s t s σ≤≤。 8)分析实验结果并撰写毕业论文; 4、 毕业设计条件 1)信控系机房为每个学生提供150个上机机时。 2)指导老师尽量提供设计需要的参考资料,提供学生必要的资料打印和复印费用。 5、撰写合格或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具体要求为

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参赛注意事项 (1)9月4日8:00竞赛正式开始。本科组参赛队只能在【本科组】题目中任选一题;高职高 专组参赛队在【高职高专组】题目中任选一题,也可以选择【本科组】题目。 (2)参赛队认真填写《登记表》内容,填写好的《登记表》交赛场巡视员暂时保存。 (3)参赛者必须是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应出示能够证明参赛者学生身份 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随时备查。 (4)每队严格限制3人,开赛后不得中途更换队员。 (5)竞赛期间,可使用各种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但不得在学校指定竞赛场地外进行设计制 作,不得以任何方式与他人交流,包括教师在内的非参赛队员必须迴避,对违纪参赛队取消评审资格。 (6)9月7日20:00竞赛结束,上交设计报告、制作实物及《登记表》,由专人封存。 简易旋转倒立摆及控制装置(C 题 ) 【本科组】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套简易旋转倒立摆及其控制装置。旋转倒立摆的结构如图1所示。电动机A 固定在支架B 上,通过转轴F 驱动旋转臂C 旋转。摆杆E 通过转轴D 固定在旋转臂C 的一端,当旋转臂C 在电动机A 驱动下作往复旋转运动时,带动摆杆E 在垂直于旋转臂C 的平面作自由旋转。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摆杆从处于自然下垂状态(摆角0°)开始,驱动电机带动旋转臂作 往复旋转使摆杆摆动,并尽快使摆角达到或超过-60°~ +60°; (2)从摆杆处于自然下垂状态开始,尽快增大摆杆的摆动幅度,直至完成 圆周运动; (3)在摆杆处于自然下垂状态下,外力拉起摆杆至接近165°位置,外力 撤除同时,启动控制旋转臂使摆杆保持倒立状态时间不少于5s ;期间旋转臂的转动角度不大于90°。 图1 旋转倒立摆结构示意图

第1 页共11 页 倒立摆系统的建模及Matlab仿真 1.系统的物理模型 考虑如图(1)所示的倒立摆系统。图中,倒立摆安装在一个小车上。这里仅考虑倒立摆在图面内运动的二维问题。 图(1)倒立摆系统 假定倒立摆系统的参数如下。 摆杆的质量:m=0.1g l=1m小车的质量:摆杆的长度:2重力加速度:g=9.8m/M=1kg s摆杆的质量在摆杆的中心。 设计一个控制系统,使得当给定任意初始条件(由干扰引起)时,最大超调量?≤10%,调节时间ts ≤4s ,通过小车的水平运动使倒立摆保持在垂直位置。 2.系统的数学模型 2.1建立倒置摆的运动方程并将其线性化。 为简化问题,在数学模型中首先假设:1)摆杆为刚体;2)忽略摆杆与支点之间的摩擦;3)忽略小车与接触面间的摩擦。 ?),在u设小车瞬时位置为z,摆心瞬时位置为(作用下,小车及摆均产生加速远 动,sin?lz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水平直线远动方向的惯性力应与u平衡,于是有 22dzd?)?sinu?M?m(zl22dtdt???2????z(M?mml?)cos?mlusin? 即:??①

绕摆轴转动的惯性力矩与重力矩平衡,因而有. 第2 页共11 页 2??d??? sin??lcosm(z?lsinmgl)??2dt?????22???????即: nis?l?ocgcosincoszs?ls??② 以上两个方程都是非线性方程,为求得解析解,需作线性化处理。由于控制的目的是保持倒立摆直?2?????且可忽略则,立,在试驾合适的外力条件下,假定θ很小,接近于零时合理的,1sincos??,项。于是有 ???M?zm?u?ml??)(③ ????g?z?l??④联立求解可得1mg?u?z????MM 1)?m(M????u??MlMl 列写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2.2??T xx,x,x,,选取系统变量则 xx,x,xx?,42134123xx??211mgux???x?32MM x?x?431)(M?mu?x?x? 34MlMl 即00100????z??1mg??????000?z?????d MM??Bu?Ax?xux????????00001???dt????1gm?(M)????000??????? MlMl??????Cx?0?y?xx1001代入数据计算得到:0100????000?1??????T0D,?0??1BA?,?001,C100??1000??00011?? 11 页3 页共第 3.设计控制器3.1判断系统的能控性和稳定性 1100????0011????23BBAABAB?Q?故被控对象完全可控, rank()=4,Q kk??11?0?10??011?10???22???11?。出现大于零的特征值,故被,,0 解得特征值为 0由特征方程0??11I?A?)(控对象不稳定3.2确定希望的极点, 另一对为远极点,认为系统性能主要由主导,选其中一对为主导极点和希望的极点n=4ss21极点决定,远极点只有微小影响。根据二阶系统的关系式,先确定主导极点???42??1????10.?e??t1.67?有,闭环可得;取误差带,于是取,则6.?059?0.02.?0? pns??n2????1?js??=-10.8j,远极点选择使它和原点的距离大于主导极点与原点 距离主导极点为?n,21s??15倍,取的54,33.3采用状态反馈方法使系统稳定并配置极点 ??kkkk?k;状态反馈系统的状态方程,馈状态反的控制规律为为kxu??3102?,其

单级倒立摆系统的极点配置与状态观测器设计 14122156 杨郁佳 (1)倒立摆的运动方程并将其线性化 选取小车的位移z ,及其速度z g 、摆的角位置θ及其角速度θg 作为状态变量,即T x z z θθ??=??? ?g g 则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01000100000010()1000mg M M x u M m g Ml Ml x ????????????-????=+????????+-????????????g []1000y x = 设M=2kg ,m=0.2kg ,g=9.81m/2 s ,则单级倒立摆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1010) 01010 01020.500013030 011040.54x x x x u x x x x ??????????????????-????????=+????????????????-???????????? []12100034x x y x x ???? ??=?????? (2)状态反馈系统的极点配置。 首先,使用MATLAB ,判断系统的能控性矩阵是否为满秩。 MATLAB 程序如下:

A=[0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11 0]; B=[0; 0.5; 0; -0.5]; C=[1 0 0 0]; D=0; rct=rank(ctrb(A,B)) [z,p,k]=ss2zp(A,B,C,D) MATLAB程序执行结果如下: 系统能控,系统的极点为 1=0 λ 2=0 λ 3=3.3166 λ 4=-3.3166 λ 可以通过状态反馈来任意配置极点,将极点配置在 1=-3 λ* 2=-4 λ* 3=-5 λ* 4=-6 λ*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综合设计 单级旋转倒立摆系统 1 引言 单级旋转倒立摆系统一种广泛应用的物理模型,其物理模型如下:图示为单级旋转倒立摆系统原理图。其中摆的长度1l =1m ,质量1m =0.1kg ,横杆的长度2l =1 m ,质量2m =0.1kg ,重力加速度20.98/g m s =。以在水平方向对横杆施加的力矩M 为输入,横杆相对参考系产生的角位移1θ为输出。控制的目的是当横杆在水平方向上旋转时,将倒立摆保持在垂直位置上。 图1 单级旋转倒立摆系统模型 单级旋转倒立摆可以在平行于纸面3600的范围内自由摆动。倒立摆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使倒立摆在外力的推动下,摆杆仍然保持竖直向上状态。在横杆静止的状态下,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倒立摆的稳定性在摆杆微小的扰动下,就会使倒立摆的平衡无法复位,这时必须使横杆在平行于纸面的方向通过位移产生相应的加速度。作用力与物体位移对时间的二阶导数存在线性关系,故单级倒立摆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 本文综合设计以以在水平方向对横杆施加的力矩M 为输入,横杆相对参考系产生的角位移1θ为输出,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在原有系统上中综合带状态观测器状态反馈系统,从而实现当横杆在旋转运动时,将倒立摆保持在垂直位置上。 2 模型建立 本文将横杆和摆杆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定义以下物理量:本文将横杆和摆杆

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定义以下物理量:M 为加在横杆上的力矩;1m 为摆杆质量; 1l 为摆杆长度;1I 为摆杆的转动惯量;2m 为横杆的质量;2l 为横杆的长度;2I 为横杆的转动惯量;1θ为横杆在力矩作用下转动的角度;2θ为摆杆与垂直方向的夹角;N 和H 分别为摆杆与横杆之间相互作用力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量。倒立摆模型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 图2 倒立摆模型受力分析 摆杆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方程: 2 111222(0sin )2 l d N m l dt θθ=++ (1θ2l —横杆的转动弧长即位移) 摆杆垂直方向受力平衡方程: 211 1122(cos )22 l l d H m g m dt θ-=- 摆杆转矩平衡方程: 22111222sin cos 22 d l l J H N dt θθθ=- 横杆转矩平衡方程: 21 222 d M Nl J dt θ-= N

单级倒立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小组成员:武锦张东瀛杨姣 李邦志胡友辉 一.倒立摆系统简介 倒立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高阶次、多变量、不稳定和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由于它的行为与火箭飞行以及两足机器人行走有很大的相似性,因而对其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由于倒立摆系统本身所具有的上述特点,使它成为人们深入学习、研究和证实各种控制理论有效性的实验系统。 单级倒立摆系统(Simple Inverted Pendulum System)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物理模型,其结构和飞机着陆、火箭飞行及机器人的关节运动等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对倒立摆系统平衡的控制方法在航空及机器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倒立摆控制理论产生的方法和技术将在半导体及精密仪器加工、机器入技术、导弹拦截控制系统、航空器对接控制技术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倒立摆仿真或实物控制实验是控制领域中用来检验某种控制理论或方法的典型方案。最初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50年代,单级倒立摆可以看作是一个火箭模型,相比之下二阶倒立摆就复杂得多。1972年,Sturgen等采用线性模拟电路实现了对二级倒立摆的控制。目前,一级倒立摆控制的仿真或实物系统已广泛用于教学。 二.系统建模 1.单级倒立摆系统的物理模型 图1:单级倒立摆系统的物理模型

单级倒立摆系统是如下的物理模型:在惯性参考系下的光滑水平平面上,放置一个可以在平行于纸面方向左右自由移动的小车(cart ),一根刚性的摆杆(pendulum leg )通过其末端的一个不计摩擦的固定连接点(flex Joint )与小车相连构成一个倒立摆。倒立摆和小车共同构成了单级倒立摆系统。倒立摆可以在平行于纸面180°的范围内自由摆动。倒立摆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使倒立摆在外力的摄动下摆杆仍然保持竖直向上状态。在小车静止的状态下,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倒立摆的稳定性在摆杆受到微小的摄动时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破坏而使倒立摆无法复位,这时必须使小车在平行于纸面的方向通过位移产生相应的加速度。依照惯性参考系下的牛顿力学原理,作用力与物体位移对时间的二阶导数存在线性关系,单级倒立摆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 各个参数的物理意义为: M — 小车的质量 m — 倒立摆的质量 F — 作用到小车上的水平驱动力 L — 倒立摆的长度 x — 小车的位置 θ— 某一时刻摆角 整个倒立摆系统就受到重力、驱动力和摩擦阻力的三个外力的共同作用。这里,驱动力F 是由连接小车的传动装置提供,控制倒立摆的稳定实际上就是依靠控制驱动力F 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做与倒立摆运动相关的特定运动。为了简化模型以利于仿真,假设小车与导轨以及摆杆与小车铰链之间的摩擦均为0。 2.单级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 令小车的水平位移为x ,运动速度为v ,加速度a 。 小车的动能为212kc E Mx =,选择特定的参考平面使得小车的势能为0。 摆杆的长度为L ,某时刻摆角为θ,在摆杆上与固定连接点距离为q (0

简易旋转倒立摆及控制装置(C 题) 参赛队员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参赛队编号: 参赛学校:

简易旋转倒立摆及控制装置(C 题) 摘要:简易旋转倒立摆及控制装置是复杂的高阶闭环控制系统,控制复杂度较高。系统以飞思卡尔MK10DN512ZVLL10单片机为核心,以Mini1024j编码器为角度传感器,配合直流电机组成旋转倒立摆系统,经过充分的系统建模,并考虑单片机运算速度,最终确定采用改进的“模糊PID”控制算法,通过软件控制,可以满足基本部分要求和发挥部分要求。 系统的突出特点在于充分的力学理论分析,通过力学建模和控制系统仿真,获得了大量的定性分析结果,为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关键字:倒立摆模糊PID 力学建模状态机

一、系统方案 1. 系统方案论证与选择 倒立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快速、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自然不稳定的系统。对于该控制系统而言,合适的控制算法、精确的反馈信号、适合的电机驱动等都对系统的稳定性、控制精度及抗干扰性起重要作用。针对上述问题,分别设计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并进行选择论证。 (1)控制算法选择 方案一:采用传统PID控制算法。 传统PID控制算法是运用反馈求和后的误差信号的比例(0阶位置项)、积分(误差累积项)、微分(1阶速度项)进行系统校正的一种控制算法。可用于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的精确数学模型的情况,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反复调试来确定。 方案二: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 模糊PID控制算法根据PID控制器的三个参数与偏差e和偏差的变化ec之间的模糊关系,在运行时不断检测e及ec,通过事先确定的关系,利用模糊推理的方法,在线修改PID控制器的三个参数,让PID参数可自整定。将模糊控制算法与传统PID控制算法巧妙结合,不但具有PID控制算法精度高等优点,又兼有模糊控制灵活、适应性强的优点。 综合考虑选择方案二的模糊PID控制算法。 (2)电动机选型 方案一:选择步进电动机 步进电动机是将电脉冲激励信号转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线位移的离散值控制电动机,这种电动机每当输入一个电脉冲就动一步。虽然控制时序和驱动电路相对复杂,但步进距离很小,保持力矩大,制动能力强。但步进电机速度只在一定范围可调,并且一般步进电机在不旋转时仍有若干相通电,功耗太大。 方案二:选择直流电动机 直流电动机控制简单,利用双极性PWM即可实现调速和正、反转,功率调节范围广、适应性好。直流电机的起动、制动转矩大,易于快速起动、停车,易于控制,且直流电机的调速性能好,调速范围广,易于平滑调节。 综上考虑选择方案二的直流电动机。 (3)传感器的选择 方案一:使用角位移传感器 角位移传感器是一个高精度的电位器,它输出为模拟量。但是在使用角位移传感器时,为得到其与竖直方向(即重力方向)的夹角,要使用重摆,且在角度变化小时,由于传感器自身扭矩,将不会发生角位移,从而得不到采样数据。 方案二:使用主轴编码器 主轴编码器采用与主轴同步的光电脉冲发生器,通过中间轴上的齿轮1:1地同步传动。一般是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外光束,通过动、静两片光栅后,到达光电二极管,接收到脉冲信号,变换成数字量输出。按编码方式不同,分为增量式编码器和绝对编码器。前者输出脉冲,后者输出8421码。绝对值编码器减轻了电子接收设备的计算任务,从而省去了复杂的和昂贵的输入装置,而且,当机器合上电源或电源故障后再接通电源,不需要回到位置参考点,就可利用当前的位置

单级倒立摆稳定控制 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在忽略了空气阻力及各种摩擦之后,可抽象成小车和匀质摆杆组成的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 图2 控制系统结构 假设小车质量M =0.5kg ,匀质摆杆质量m=0.2kg ,摆杆长度2l =0.6m ,x (t )为小车的水平位移,θ为摆杆的角位移,2 /8.9s m g =。控制的目标是通过外力u (t)使得摆直立向上(即0)(=t θ)。该系统的非线性模型为: u ml x m M ml mgl x ml ml J +=++=++22)sin ()()cos (sin )cos ()(θθθθθθθ ,其中231ml J =。 解: 一、 非线性模型线性化及建立状态空间模型 因为在工作点附近(0,0==θ θ )对系统进行线性化,所以 可以做如下线性化处理:32 sin ,cos 13!2!θθθθθ≈-≈-

当θ很小时,由cos θ、sin θ的幂级数展开式可知,忽略高次项后, 可得cos θ≈1,sin θ≈θ,θ’^2≈0; 因此模型线性化后如下: (J+ml^2)θ’’+mlx ’’=mgl θ (a) ml θ’’+(M+m) x ’’=u (b) 其中23 1ml J = 取系统的状态变量为,,,,4321θθ ====x x x x x x 输出T x y ][θ=包括小车位移和摆杆的角位移. 即X=????????????4321x x x x =????? ???????''θθx x Y=??????θx =??????31x x 由线性化后运动方程组得 X1’=x ’=x2 x2’=x ’’=m m M mg 3)(43-+-x3+m m M 3)(44-+u X3’ =θ’=x4 x4’=θ’’=ml l m M g m M 3)(4)(3-++x3+ml l m M 3)(43-+-u 故空间状态方程如下: X ’=????????????'4'3'2'1x x x x =????????????????? ?-++-+-03)(4)(300100003)(4300 0010ml l m M g m M m m M mg ????????????4321x x x x + ???????? ??????????-+--+ml l m M m m M 3)(4303)(440 u

旋转倒立摆 摘要: 倒立摆的控制是控制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经典问题,通过旋转式倒立摆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方面,对系统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合适的状态空间方程,通过反馈方法实现倒立控制,通过反复的实验,记录,分析数据,总结出比较稳定可行的控制方法。 本系统采用STC89C52作为主控制芯片,WDJ36-1高精度角位移传感器作为系统状态测试装置,通过ADC0832将采集的模拟电压量转化为数字量,传送给STC89C52进行分析处理,并依此为依据控制电机的运转状态,间接地控制摆杆的运动状态。 通过不断地测量、分析,并调整系统控制的参数,基本达到了题目的要求,并通过此次的练习,进一步熟悉掌握了单片机的应用,对控制系统的了解和兴趣。 关键词:单片机最小系统; WDJ36-1角位移传感器; 旋转倒立摆;状态反馈;稳定性;

目录 1.系统方案 (4) 1.1 微控制器模块 (4) 1.2电机模块 (4) 1.3电机驱动模块 (4) 1.4角度传感器模块 (5) 1.5电源模块 (5) 1.6显示模块 (5) 1.7最终方案 (6) 2.主要硬件电路设计 (6) 2.1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6) 2.2角度检测电路的设计: (7) 3.软件实现 (7) 3.1理论分析 (7) 3.2总体流程图 (7) 3.3平衡调节流程图 (9) 4 .系统理论分析及计算.................. . (10) 4.1系统分析 (10)

4.2 摆臂摆角的计算.................. . (10) 5.系统功能测试: (10) 5.1测试方案 (10) 5.2测试结果 (10) 5.3测试分析及结论 (10) 6.结束语 (11)

倒立摆系统的建模及Matlab 仿真 1.系统的物理模型 考虑如图(1)面内运动的二维问题。 图(1)倒立摆系统 假定倒立摆系统的参数如下。 摆杆的质量:m=0.1g 摆杆的长度:l =1m 小车的质量: M=1kg 重力加速度:g=9.8m/2s 摆杆的质量在摆杆的中心。 设计一个控制系统,使得当给定任意初始条件(由干扰引起)时,最大超调量δ ≤10%,调节时 间ts ≤4s ,通过小车的水平运动使倒立摆保持在垂直位置。 2.系统的数学模型 2.1建立倒置摆的运动方程并将其线性化。 为简化问题,在数学模型中首先假设:1)摆杆为刚体;2)忽略摆杆与支点之间的摩擦;3)忽略小车与接触面间的摩擦。 设小车瞬时位置为z,摆心瞬时位置为(θsin l z +),在u 作用下,小车及摆均产生加速远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水平直线远动方向的惯性力应与u 平衡,于是有 u l z dt d m dt z d M =++)sin (22 22θ 即: u ml ml z m M =-++θθθθsin cos )(2&&&&& ① 绕摆轴转动的惯性力矩与重力矩平衡,因而有

θθθsin cos )sin (22mgl l l z dt d m =??? ????+ 即: θθθθθθθsin cos sin cos cos 22g l l z =-+&&&&& ② 以上两个方程都是非线性方程,为求得解析解,需作线性化处理。由于控制的目的是保持倒立摆直 立,在试驾合适的外力条件下,假定θ很小,接近于零时合理的,则1cos ,sin ≈≈θθθ,且可忽略θ θ2&项。于是有 u ml z m M =++θ&&&& )( ③ θθg l z =+&&&& ④ 联立求解可得 u Ml Ml m M u M M mg z 1)(1 -+=+- =θθθ&&&& 2.2列写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选取系统变量4321,,,x x x x , []T x x x x x 4321,,,=则 u Ml x Ml m M x x x u M x M mg x x x 1 )(134433221-+= =+-==&&&& 即 []Cx x x y Bu Ax u Ml M x Ml g m M M mg z z dt d x ===+=?????? ? ???????-+?????????? ??? ? +- =???? ????????=000110100)(0 010 0000000 1 1θθ&&& 代入数据计算得到: [][]0,0001,1010,01100 1000010000 1 0==-=? ? ??? ? ??? ???-=D C B A T

一级倒立摆的系统分析 一、倒立摆系统的模型建立 如图1-1所示为一级倒立摆的物理模型 图1-1 一级倒立摆物理模型 对于上图的物理模型我们做以下假设: M:小车质量 m:摆杆质量 b:小车摩擦系数 l:摆杆转动轴心到杆质心的长度 I:摆杆惯量 F:加在小车上的力 x:小车位置 ?:摆杆与垂直向上方向的夹角 θ:摆杆与垂直向下方向的夹角(考虑到摆杆初始位置为竖直向下)图1-2是系统中小车和摆杆的受力分析图。其中,N和P为小车与摆

杆相互作用力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量。注意:实际倒立摆系统中的检测和执行装置的正负方向已经完全确定,因而矢量方向定义如图所示,图示方向为矢量正方向。 图1-2 小车及摆杆受力分析 分析小车水平方向受力,可以得到以下方程: M x?=F-bx?-N (1-1) 由摆杆水平方向的受力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方程: N =m d 2dt (x +l sin θ) (1-2) 即: N =mx?+mlθcos θ?mlθ2sin θ (1-3) 将这个等式代入式(1-1)中,可以得到系统的第一个运动方程: (M +m )x?+bx?+mlθcos θ?mlθ2sin θ=F (1-4) 为推出系统的第二个运动方程,我们对摆杆垂直方向上的合力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方程: P ?mg =m d 2dt 2 (l cos θ) (1-5) P ?mg =? mlθsin θ?mlθ2cos θ (1-6) 利用力矩平衡方程可以有:

?Pl sinθ?Nl cosθ=Iθ (1-7) 注意:此方程中的力矩方向,由于θ=π+?,cos?=?cosθ,sin?=?sinθ,所以等式前面含有负号。 合并两个方程,约去P和N可以得到第二个运动方程: (I+ml2)θ+mgl sinθ=?mlx?cosθ (1-8) 设θ=π+?,假设?与1(单位是弧度)相比很小,即?<<1,则 可以进行近似处理:cosθ=?1,sinθ=??,(dθ dt ) 2 =0。用u来 代表被控对象的输入力F,线性化后的两个运动方程如下: {(I+ml2)??mgl?=mlx? (M+m)x?+bx??ml?=u (1-9) 假设初始条件为0,则对式(1-9)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可以得到: {(I+ml2)Φ(s)s2?mglΦ(s)=mlX(s)s2 (M+m)X(s)s2+bX(s)s?mlΦ(s)s2=U(s) (1-10) 由于输出为角度?,求解方程组的第一个方程,可以得到: X(s)=[(I+ml2) ml ?g s ]Φ(s) (1-11) 或改写为:Φ(s) X(s)=mls2 (I+ml2)s2?mgl (1-12) 如果令v=x?,则有:Φ(s) V(s)=ml (I+ml2)s2?mgl (1-13) 如果将上式代入方程组的第二个方程,可以得到: (M+m)[(I+ml2) ml ?g s ]Φ(s)s2+b[(I+ml2) ml +g s ]Φ(s)s?mlΦ(s)s2= U(s) (1-14) 整理后可得传递函数: Φ(s) U(s)= ml q s2 s4+b(I+ml 2) q s3?(M+m)mgl q s2?bmgl q s (1-15)

2011级自动化1班 杨辉云 P111813841 一级倒立摆的模糊控制 一.倒立摆的模型搭建 1. 单级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 对于单级倒立摆,如果忽略了空气阻力和各种摩擦阻力之后,可将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抽象成沿着光滑导轨运动的小车和通过轴承链接的均质摆杆组成,如图所示,其中小车的质量M=1.40kg ,摆杆质量m=0.08kg ,摆杆质心到转动轴心距离L=0,.2m ,摆杆与垂直向下方向的夹角为,小车华东摩擦系数 f c =0.1。 摆杆 θ 传送带 导轨 直线单级倒立摆 2. 倒立摆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利用PID 控制和拉格朗日方程两种建模。 一级倒立摆系统的拉格朗日方程应为 L (q ,。 .q )=V (q ,。 q )—G (q ,。 q ) (1) 式中:L 是拉格朗日算子,V 是系统功能;G 系统势能。 dt d x ??L — x ??L + x ??D = fi (2)

式中:D 是系统耗散能, f c 为系统的第i 个广义坐标上的外力。 一级倒立摆系统的总动能为: V=θθcos x ml ml 3 2)(212 22。。。+++x m M (3) 一级倒立摆系统的势能为: G=θcos mgl θ (4) 一级倒立摆系统的耗散能为: D= 2 2 1 。x f c (5) 一级倒立摆系统的拉格朗日方程为: 0=??+??-??θ θθD L L dt d (6) F X D X L X L dt d =??+??-?? (7) 将(1)到(5)式带入(6)式得到如下: 0sin sin sin cos m 3 422=-+。。。。。。 ——θθθθθθθθmgl x ml x ml x l ml (8) (M+m )F x ml ml x f c =+ +θθθθsin cos 2。 。 — (9) 一级倒立摆系统有四个变量:。 。,,, θθx x 根据(7)式中的方程写出系统的状态方程,并在平衡点进行线性化处理,得 到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如下: =。X ? ?????0 000 0189.000748 .01-- 579.20 386.00 ??????0100+x ? ???? ? ??? ???-8173.007467 .00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综合设计 令狐文艳 单级旋转倒立摆系统 1 引言 单级旋转倒立摆系统一种广泛应用的物理模型,其物理模型如下:图示为单级旋转倒立摆系统原理图。其中摆的长度l=1m,质量1m=0.1kg ,横杆的长度2l =1 m,质量2m=0.1kg,1 重力加速度2 =。以在水平方向对横杆施加的力矩M为 g m s 0.98/ 输入,横杆相对参考系产生的角位移 θ为输出。控制的目的是 1 当横杆在水平方向上旋转时,将倒立摆保持在垂直位置上。 图1 单级旋转倒立摆系统模型 单级旋转倒立摆可以在平行于纸面3600的范围内自由摆动。倒立摆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使倒立摆在外力的推动下,摆杆仍然保持竖直向上状态。在横杆静止的状态下,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倒立摆的稳定性在摆杆微小的扰动下,就会使倒立摆的平衡无法复位,这时必须使横杆在平行于纸面的方向通过位移产生相应的加速度。作用力与物体位移对时间的二阶导数存在线性关系,故单级倒立摆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 本文综合设计以以在水平方向对横杆施加的力矩M为输入,横杆相对参考系产生的角位移 θ为输出,建立状态空间模 1 型,在原有系统上中综合带状态观测器状态反馈系统,从而实现当横杆在旋转运动时,将倒立摆保持在垂直位置上。 2 模型建立 本文将横杆和摆杆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定义以下物理量:本文将横杆和摆杆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定义以下物理量:M为加在横杆上的力矩; m为摆杆质量;1l为摆杆长度;1I为摆杆 1 的转动惯量; m为横杆的质量;2l为横杆的长度;2I为横杆的 2 转动惯量; θ为横杆在力矩作用下转动的角度;2θ为摆杆与垂 1 直方向的夹角;N和H分别为摆杆与横杆之间相互作用力的水

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简易旋转倒立摆及控制装置(C题) 【本科组】 2013年9月7日

摘要 本题要求设计一个简易旋转倒立摆及控制系统,其中角度传感器、步进电机和单片机890C521是系统核心部件。系统接收角度传感器反馈的信号,通过PCF8591将接收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将数值送入单片机中进行计算,可得出摆杆的位置,进而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对摆杆进行控制,达到所要的旋转或者倒立的控制目标。 关键词:简易旋转倒立摆步进电机单片机角度传感器 目录 1 设计任务及要求..................................................... 1.1 设计任务.................................................... 1.2 基本要求................................................... 2主控制器件的论证与选择............................................. 2.1控制器选用 .................................................. 2.2控制系统方案选择 ............................................ 2.3角度的获取模块论证与选择 .................................... 2.4步进电机及其驱动模块的选择 .................................. 2.5 AD/DA的选择 ................................................ 3 系统的硬件设计..................................................... 3.1总体电路框图 ................................................ 图3-1 系统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系统电路与程序设计 .......................................... 3.2.1 STC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 3.2.2 PCF8591模块图如图3-2。.............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 模块芯片TB6560AHQ原理图如图3-3。.................... 3.3.4 供电电源............................................. 4系统软件总体设计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6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题报告 1.倒立摆基本背景: 倒立摆,Inverted Pendulum ,是典型的多变量、高阶次,非线性、强耦合、自然不稳定系统。倒立摆系统的稳定控制是控制理论中的典型问题,在倒立摆的控制过程中能有效反映控制理论中的许多关键问题,如非线性问题、鲁棒性问题、随动问题、镇定、跟踪问题等。因此倒立摆系统作为控制理论教学与科研中典型的物理模型,常被用来检验新的控制理论和算法的正确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各国的专家学者对倒立摆系统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索。 倒立摆系统按摆杆数量的不同,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倒立摆等,多级摆的摆杆之间属于自由连接(即无电动机或其他驱动设备)。由中国的大连理工大学李洪兴教授领导的“模糊系统与模糊信息研究中心”暨复杂系统智能控制实验室采用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成功地实现了四级倒立摆。因此,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完成四级倒立摆实验的国家。 倒立摆的控制问题就是使摆杆尽快地达到一个平衡位置,并且使之没有大的振荡和过大的角度和速度。当摆杆到达期望的位置后,系统能克服随机扰动而保持稳定的位置。 2.倒立摆模型分析 倒立摆系统的输入为小车的位移(即位置)和摆杆的倾斜角度期望值,计算机在每一个采样周期中采集来自传感器的小车与摆杆的实际位置信号,与期望值进行比较后,通过控制算法得到控制量,再经数模转换驱动直流电机实现倒立摆的实时控制。直流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小车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摆杆的一端安装在小车上,能以此点为轴心使摆杆能在垂直的平面上自由地摆动。作用力F平行

于铁轨的方向作用于小车,使杆绕小车上的轴在竖直平面内旋转,小车沿着水平铁轨运动。当没有作用力时,摆杆处于垂直的稳定的平衡位置(竖直向下)。为了使杆子摆动或者达到竖直向上的稳定,需要给小车一个控制力,使其在轨道上被往前或朝后拉动。 我们的分析对象是一阶倒立摆。很多国内实验都说可以合理的假设空气阻力为0,但查阅了更多的文献和真正仿真做出模型并在网络上开源的一些实验后,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空气阻力或许可以忽略,但是对于运动过程中的所有阻碍都忽略那就太为理想。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自己假设一个阻碍模型,即收到的所有阻力等效成一个包含速度,位姿等的广义函数。当然,我们的时间精力和所学知识都还有限,却也不想太过简单。我选取了一个阻力和速度成正比的函数关系,来在以后的建模和仿真过程中来模拟倒立摆所受的一切阻碍。 3.1 倒立摆物理建模:基于经典牛顿力学 受力分析如上图。 那我们在本实验中定义如下变量: M 小车质量 m 摆杆质量 b 小车摩擦系数 l 摆杆转动轴心到杆质心的长度(0.3 m)

基于stm32的旋转倒立摆

所在院系:工程训练中心 作者:岳伟杨博古元芮2017.7.21

基于stm32的单级旋转倒立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本文对单级旋转倒立摆的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STM32F103为核心的控制器设计,在控制策略上采用经典控制理论PID的控制算法,实现对单级旋转倒立摆旋转臂及摆杆的同时闭环控制,通过传感器采集摆杆的状态数据,实时调整直流电机的转向和转速,以调整摆臂的角度,使摆杆恢复到动态平衡状态。在非平衡状态下,通过传感器的实时检测,能够通过功能键设计,使摆杆能稳定到一定的角度。最终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控制策略有效。 关键词:STM32F103;直流减速电机;增量式PID 1引言 倒立摆控制系统是自动控制理论的重要研究平台,可对应于火箭垂直发射控制技术,因此对它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价值。目前对倒立摆的研究主要分为系统力学分析及建模,控制算法及仿真,而对实现手段少有研究。文章讨论了以STM32为核心的倒立摆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它实现了经典双回路PID控制算法对旋转单级倒立摆的控制策略。 2方案设计与论证 2.1总体方案描述 整个系统分为系统模块、编码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电机模块、电源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各模块的系统框图如图1.1所示。

图 1.1 系统框图 2.2方案比较与选择 2.2.1芯片控制模块 方案一:采用传统的51系列单片机。 传统的51单片机为8位机,价格便宜,控制简单,但是运算速度慢,片内资源少,存储容量小,难以存储大体积的程序和实现快速精准的反应控制。并且受时钟限制,计时精度不高,外围电路也增加了系统的不可靠性。 方案二: 采用stm32f103单片机 stm32f103单片机,具有功能强大、效率高的指令系统,以及高性能模拟技术及丰富的外围模块。方便高效的开发环境使操作更加简便,低功耗是其它类单片机难以比拟的,集成度较高,编程相对简单。 综上,选择了性能跟好的stm32f103单片机。 2.2.2电机选择 方案一:普通直流伺服电机 普通直流伺服电机有价格低使用简单等优点,但其扭矩较小,可控性差,此系统要求控制精度高速度快,直流电机则不能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