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可违》2

《法不可违》2
《法不可违》2

法不可违课时二

导入:(1分钟)直接导入

解读目标:(1分钟)

知识目标:正确区分违法和犯罪,掌握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以及刑事处罚的含义和种类;

能力目标: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学会根据案例判断违法行为类别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增强法制意识和观念,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重点:三种违法行为的异同;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难点:一般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的异同。

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梳理基础知识,在教材中标注①什么是违法行为?它的分类有哪些?②什么是犯罪行为?③犯

罪行为的三个特征是什么?④刑事处罚的含义和种类分别是什么?并找出每个问题的关键词;

2.在学案上用红笔标注出疑问的地方;

3.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自主学习(10分钟)

一、谁都不能违法

1、如果说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凡不履行,或者都是违法行为;

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将其分为、、和违宪行为。

二、犯罪必受惩罚

3、什么是刑法?

刑法是的法律;

4、什么是犯罪?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所谓犯罪是指的行为;

其基本特征是:

第一,

第二,

第三,

5、什么叫刑罚?刑罚的种类是什么?

刑罚又叫、,是指对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刑罚的种类:

①主刑:

②附加刑:

探究学习(16分钟)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活动一:阅读P80的教材中相关的事例思考:1、一个好学生为什么会丢了大面子?这样的事可以避免吗?

2、从这个材料中你受到到什么启发?

★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活动二:认识违法行为的类别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材91至92页中的三个情境完成下列表格:

情景对社会的危害

程度

违反的法

承担的法

律责任

所属违法类

共同点

备选答案:

A、行政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制裁

E、民事责任

F、刑事处罚

G、行政违法

H、民事违法

I、刑事违法

J、较轻

K、严重

通过以上那个表格可以看出:

和的情节比较轻微,相对刑事犯罪违法行为而言,对社会,因而称它们为。

活动三:法眼看社会,正确区分违法和犯罪

15岁的程云是海口一所寄宿中学的学生,在远离父母的校园生活中,结交了一

些不良社会朋友。同时也逐渐学会了吸烟、喝酒、打架。为了满足自己的挥霍,他

趁上课之机,溜回宿舍,盗走同寝室同学MP5及手机。

1.请问:程云行为有没有违法?为什么?

罚款之后,父母便在各项开支上严格约束他。可当时他满脑子里只有玩,在利欲熏心驱使下,对一名低年级的学生实施绑架。由于这名学生下意识的反抗,程云在惊慌失措中杀了这名同学。

2.请问:此时的程云是什么行为?为什么?

情景再现:

小学时,程云一直是学校勤学的好学生,父母身边听话的好孩子。小学毕业后,母亲把他送到邻市的一所重点中学就读,他感到小鸟放飞的自由。当时,他把整天的空余时间沉迷于电脑室、电影院和各种娱乐场所。这类地方去多了,自然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波洛克

也就结交了一些朋友,开始吸烟、喝酒、打架、偷窃,最后走上了绑架杀人的道路。

3.从上述程云违纪----一般违法----犯罪的演变过程中,我们该吸取哪些教训?

讨论:

“程云的两次违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分别是什么?

★自悟自得------------归纳总结、串联整合

通过对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15分钟)

1.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刑罚主刑的是( )

A.有期徒刑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罚金

2.中学生王某不爱学习,迷恋网吧,夜不归宿,屡教不改,后来竟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伤,结果受到刑罚处罚。这一案例说明( )

A.违法有可能发展为犯罪 B.只有犯罪才具有社会危害性

C.犯罪不一定违法 D.仅仅靠教育不能减少犯罪

3.违法行为包括:①违反宪法行为②违反《中学生守则》③刑事违法行为④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 А.①②③В.②③④С.①③④ D.①②④

4.2008年12月31日,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石家庄市中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原三鹿高管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分别被判有期徒刑15年、8年和5年。这说明( ) ①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②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他们这种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④犯罪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А.①②③В.①③④С.②③④

D.①②④ 5.一般违法行为包括()①违宪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民事违法行为④刑事违法行为 A.①

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6.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犯罪的基本特征有()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②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③犯罪是一种触犯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④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7.下列属于犯罪与一般违法区别的是() A.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 B.犯罪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C.犯罪是严重违法行为 D.犯罪应受到法律制裁

4.知识竞答:

看哪个同学判断的最快、最准确。以下案例各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⑴王某与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王某一怒之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⑵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4、5盏,被公安机关处于200元罚款。

⑶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

⑷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

⑸甲打了乙两个耳光,致使乙面部红肿,口角流血。

⑹工商局没有依据查封你家开的公司。⑺你爸爸开车闯红灯。

【课外阅读】

1.民事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哪些行为,民事制裁包括哪些内容?

民事违法行为所承担的相应的法律后果,就是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大致分为三种:①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简称违约责任;②侵权的民事责任,简称侵权责任;③其他特殊侵权情况造成的民事责任。

民事制裁的方式主要有十种,它们是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回复名誉、赔礼道歉。

2.行政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哪些行为,行政制裁包括哪些内容?

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如公安、工商、税务、海关、文化、教育等国家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它只调整国家的行政关系,及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在形式国家行政权利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同被管理人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课后反思: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波洛克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情景辨析、案例分析,学生提高守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自觉加强自身修养,防微杜渐,做守法公民。 (二)能力目标 通过情景辨析和案例分析,学生提高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法律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交流,学生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归纳能力。 (三)知识目标 通过辨析学案、课堂交流,学生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类别。通过案例分析,学生理解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了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与联系,了解我国刑罚的种类。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类别 2、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二)教学难点: 1、了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联系与区别 2、犯罪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二)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前期教学准备 (一)学生资源: 1、分组搜集最新的法律案例和有困惑的法律案例 2、查阅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通则、刑法、以及行政法等相关法律内容(二)教师资源:

1、准备学案和案例涉及到的具体法律条款 2、准备小黑板一个,粘贴在黑板上的磁贴;将课本93页表格中的相应选项打印并裁剪成条。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法不可违

严重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刑罚当罚性 (本质特征) (法律标志) (必然后果) 附件1:学案一 判断下列行为属于A 、B 、 C 、D 选项中的哪一种,并简单说明你的判断标准。A 、违纪行为 B 、一般违法行为 C 、不道德的行为 D 、严重违法行为 ① 一上语文课,我就要睡觉 ① ② ③ 就不还你手机,谁让你落在我车上了! ④ 看我 用 利刃划 破她的 包,拿到 里面的钱 ! ⑤ 特征

《法不可违》名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要遵守法律,在内容设计上共两目,第一目“谁都不能违法”意在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课文通过“小勤的事例”说明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尤其不能违反法律。之后通过三个情景引出违法的含义,填表区别三种违法含义及区别。第二目“犯罪必受惩罚”引导学生了解什以是犯罪行为和刑事处罚。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不论什么原因,只要触犯了法律,就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 学情分析: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他们既可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走向品学兼优、健康向上的道路,也可以在不良的环境影响下走向道德败坏、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了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缺乏法律知识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使他们懂得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的,懂得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核心素养:当代德育的重点逐渐由“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即由“培养论”转向“学习论”。为此,教师作为学生思想品德课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伙伴,与学生共同使用教材文本,实现: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相互对话,教师与学生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共同学习,共同发展。诚如课程标准所说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道德学习愿望”。因此,教师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要帮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活化教材中所蕴含的德性精神,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焕发学生道德生命活力,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产生做有道德的人的强烈愿望;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践行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种类,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能力目标: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法不可违(说课稿) 一、教学理念 当代德育的重点逐渐由“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即由“培养论”转向“学习论”。为此,教师作为学生思想品德课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伙伴,与学生共同使用教材文本,实现: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相互对话,教师与学生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共同学习,共同发展。诚如课程标准所说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道德学习愿望”。因此,教师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要帮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活化教材中所蕴含的德性精神,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焕发学生道德生命活力,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产生做有道德的人的强烈愿望;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践行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地位及作用 本框题由“谁都不能违法”、“犯罪必受惩罚”两目组成,分别介绍什么是违法、犯罪、刑罚等内容。是对上一框题“走进法律”更进一步的解释,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学法、知法、守法的重要性。 2、学生分析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他们既可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走向品学兼优、健康向上的道路,也可以在不良的环境影响下走向道德败坏、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

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了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缺乏法律知识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使他们懂得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的,懂得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三种违法的含义及区别,以及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刑事处罚的含义及种类。 (2)能力目标:针对初一年级学生思想不成熟,法制意识不健全的现状,对学生以创设情境导入,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不论是什么原因,只要是违反了法律,就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 4、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5、教学难点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根据本框教学内容,考虑采用以下教法: 1、理论联系实际。抽象的理论只有与生动的实践相结合才能体现出它的伟大。教学中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案例的分析联系起来,可以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主导与主体相结合。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扮演好主导的角色,采用问题式教学法,通过学—导—学,培养学生参与

福建省七年级政治下册《72 法不可违》说课稿新人教版 教学依据: 1、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思想品德》教材 3、搜集部分教学案例及社区课程资源 4、七年级学生认知结构特点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青少年要增强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能根据案例判断违法行为的类别,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 3.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能分清违法行为的类别及其相关的法律责任。 二.教学方式: 1.学生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通过欣赏歌曲、模拟情境、知识竞答、以案说法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增长知识、培养能力。 2.教师教学方式:教师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主要采用启发、引导、创设情境、营造氛围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教学构思: 根据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学习水平及能力以及本框教材的特点,设计了歌曲欣赏、引起思考;情境模拟、分组探究;风采展示、一比高下;知识竟答、抢前争先;感知教材、质疑求索;案例传真、探究解惑;联系生活、以案说法;课外拓展、学法践行等八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以实现本框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歌曲欣赏、引起思考 播放电影《少年犯》主题曲《心声》,学生欣赏。 师:一曲《心声》,唱出了一批失足少年对往事的追悔,对新生的期待,这些正值花季的少年,为什么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呢?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知法为何物,以致一失足成千古恨,他们的经历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学生自由发言)。 活动二:情境模拟、分组探究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模拟教材91至92面中的三个情境,并思考:“三个情境中的主人公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行为人自己落得了什么结果?”然后完成93面的表格。(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展开模拟和探究活动) 师:在学生模拟和探究的过程中适时的指导,广泛的参与学生的活动。 活动三:风采展示、一比高下 师:下面我们分组展示我们模拟和探究的结果。

法不可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知道违法行为的分类。 (3)认识身边的违法行为,遵章守法。 2.能力目标 (1)能认识法律的作用,明确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区分三大违法行为。 (3)知道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4)能够判断辨别身边的违法活动与行为,自觉遵章守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不违法这一底线意识,增强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 (2)明确什么是违法行为,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3)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认识、区分三大违法行为。 (2)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2.难点: (1)区分三大违法行为。 (2)对民事违法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违法活动的幻灯片。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 【教学过程】 一、案例导入,场景激趣 案例1:因为和大声斥责自己的父母争论了几句,16岁的小朱一气之下,闷头冲出家

门,整晚没回家。一周后,警察找上门来,小朱在夜不归宿的那天抢劫了6名学生。原来,小朱离家出走之后在网吧里通宵上网,但又没有钱,于是他就把手伸向了同学。 案例2:父母从潮阳到广州做生意后,阿龙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对这个孙子百依百顺。2002年,父母把14岁的儿子接到广州来生活。由于长期缺少沟通,阿龙的父母和儿子已经没什么话可说,只要见儿子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夫妻俩就严厉斥责,早被奶奶宠惯了的阿龙哪里受得了,没几天,和父母大吵一番后,阿龙离家出走了。当年1月30日,阿龙在外面和同学的弟弟、10岁的小文一起玩时,发现身上的钱花得差不多了,阿龙想在小文身上打主意。阿龙把他带到白云区三元里附近的草地上,勒死后把尸体扔到旁边的沙井里。第二天上午,阿龙拨通了小文家里的电话,要小文家长拿1000块钱来赎人。最后压低到600元,在约定地点一手交钱一手交人。小文家人随即报警。阿龙几次变换交钱地点,最后约定小文的家人把600元现金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口左侧垃圾桶里。当晚10时,阿龙取出垃圾桶里面的钱,然后直奔麦当劳。饱餐一顿后,阿龙在麦当劳门口被警察抓住。阿龙的行为犯了故意杀人罪,考虑到阿龙犯罪时没有满18周岁,广州中院从轻判处阿龙15年有期徒刑。 案例3:16岁的成成是体育学校学生,他对学习不是很感兴趣,经常和朋友出入网吧和游戏厅,逐渐发展到旷课逃学。5月的一天,他们在一家游戏厅玩,由于没有钱买游戏币,决定去“抢点钱”。这时,一个衣着光鲜的少年进入他们的视线,在讨要不成后对其拳脚相加,最后将其衣兜里的钱全部抢走。 案例4:为筹资去网吧打劫 16岁的小兴,自打接触网络游戏CS后,就着了迷,经常往网吧里钻。苦于家里管得严,小兴就想出这么一招:每天一大早打着上学的旗号,背着书包直奔网吧,差不多到放学点儿了再回家。就这样持续了半年多时间,小兴不仅把父亲给的学费等都送进了网吧,还因为钱不够,不断向父亲索要周末补习费等各种费用。后来到期末,小兴拿不回成绩单,父亲起疑找到学校,才知道儿子竟然已经半年没有上学,学校也没有和家长沟通!而就在小兴父亲深受打击的时候,又传来另一个“噩耗”:小兴因为上网缺钱,从家里拿了水果刀去打劫了一名女中学生身上的20元零花钱,结果被法庭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期执行。 教师总结:以上案例说明了什么呢?引入新课。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一)违法无小事 1.法律的含义及理解 (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5.1.法不可违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 2、刑法的含义。 3、犯罪的基本特征。 4、我国刑法的种类。 5、能结合违法犯罪的有关案例,正确判断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行为,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二、预习要点 重点、难点: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三、预习问题 1、什么是违法行为? 2、根据违反的法律,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类? 3、什么是刑法? 4、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 5、什么是刑罚? 6、刑罚的种类有哪些? 四、预习检测

1、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人们行为的底线则是() A. 不违纪 B. 不违法 C. 不违宪 D. 守纪律 2、违法行为是指( ) A.违反宪法的行为 B.违反法律和纪律的行为 C.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 D.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禁止的行为 3、社会上的违法表现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从这些行为违反的法律类别上可以将违法行为划分为( ) ①民事违法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④严重违法行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小A和小B周六相约去盐官古镇玩,公交车到站后两人便步行前往景点。行至风情街附近的十字路口时,遇到红灯,此时正好没有车辆和行人通过,小A心想这又不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于是叫上小B一起闯了红灯。两人到达盐官古镇后玩得很开心,还去占

鳌塔看钱塘江,两人正打算回家的时候,小B捡起石子在占鳌塔下面刻上‘到此一游’说:“今天没带相机,这样再过个三年五年,来这里还能看到我们友谊的见证。” (1)小A、小B两人在古镇做了什么? (2)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小A、小B两人这样做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 探究活动二: 材料一: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的处罚。 材料二: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或者照价赔偿给苏某。 材料三: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通过上面材料,我们来完成下面的表格: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教学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学生分析】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他们既可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走向品学兼优、健康向上的道路,也可以在不良的环境影响下走向道德败坏、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了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缺乏法律知识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使他们懂得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的,懂得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综合设计思路】 由幽默的歌曲导入,直观了解违法行为必然导致法律责任,引出课题,再通过三个不同违法事件的再现,结合模拟法庭的形式,让学生在形象的真实情景中,通过喜闻乐见亲身参与的活动,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深切体味、掌握知识,提高对法律的认识,提高尊重法律的觉悟。 教学过程: 歌曲导入:雪村的《抓贼》是一首比较幽默的歌曲,歌曲的内容描述的是一个小偷偷窨井盖,最后被绳之以法的故事,能够较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并自然引到本课的教学——法不可违。 案例展开: 1、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 他们该由谁来处理? 2、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 苏某怎么办?(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否则赔偿苏某损失350元。) 3、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多元。 公安局抓获,怎么处理?(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后两则案例均以模拟法庭的形式进行,通过模拟法庭,了解不同的违法行为有承担不同的责任。 模拟法庭:(教师可以担任记者或法律咨询专家的身份) 1、确定模拟扮演分工。

七年级下第七课第二框《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闻30分”节目里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报道: 播放新闻视频:“ 2013年5月27日,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周喜军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17098.5元。” (1)结合材料说明刑法是怎样的一部法律? (2)周喜军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 (3)周喜军受到的处罚是一种行政制裁吗? (4)在判决书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 ?情景四:大结局 在以后的时间里,小聪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而弟弟小明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后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受到学校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小偷小摸、参加赌博等,被公安机关罚款拘留过两次。为了搞到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持刀抢劫,刺伤受害人,导致其死亡,抢得人民币1000多元。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小明有期徒刑十年,并剥夺政治权利三年。 若干年后,小聪大学毕业,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守法精神,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而小明却在监狱中服刑。但是小聪没有忘记自己弟弟,经常到监狱看望小明…… 问:(1)小明哪些行为属于违纪行为?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2)小明受到的处罚哪些是纪律处罚?哪些是行政处罚?哪些是刑事处罚?确的法制观和人生观,防微杜渐,知法守法。

iSKiTA 刑审违就行为 厲罪抒为) 严巫危M1* 利爭违法性 : 刑罚当罚性 圭刑(§种) PPT 展示知识 结构,直观形 象。 有一个留学生,在乘坐的飞机上,笑嘻嘻地递给空中小姐一张纸 条,写着:“我身上有炸弹,我要劫机。”空姐笑了笑,取走了纸条。 当飞机降落时,地面上许多警卫人员荷枪实弹把飞机层层包围。虽然 那个学生大喊:“我只是开个玩笑,周围的人都知道,他们可以作证 但是没有用。他被押上警车,并要面对法律的裁决。 (2)如果人们无意中犯法,可以原谅吗? (3)如果有人怂恿你,你会这么做吗? 请你 畅谈 (3)看了聪明兄弟的故事后,我们应从中吸取什 么教训? 师:《法不可违》这一课学完之后,你有什么收获呢? 谈收获,交流 心得。 知识内化,互 伴成长。 不违讓歸人ffJ 拧为的底 變 整理课堂笔 记。 整理思路,形 成体系。 刑罚 阳拥刹<3?>) 课堂 练习 教师 寄语 组织学生完成基训选择题部分,及时查漏补缺。 完成基训选 择题。 有人这样说过: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习 惯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一种 命运。让我们相互提醒,一起努力,严格自律,防微杜渐,做一个知 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 巩固新知 情感态度价 值观升华。 (作业) (1)开玩笑犯法吗? 法不雷 緊辭民事违滦行为 课后探 究 课后辩论 结 、

今日说法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省锡中初中部熊艳一、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他们既可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走向品学兼优、健康向上的道路,也可以在不良的环境影响下走向道德败坏、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了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缺乏法律知识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要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要懂得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的,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二、教学整体设想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学中首先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事情出发,用一个名校大学生的案例《从爱书到偷书》导入新课,引发学生思考,明确“不违法是我们行为的底线”。接着,学生举例、自由发言,总结出什么是违法行为。然后,学生通过对生活中三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明确了违法行为的三大种类。但是,由于初一学生的法律常识还比较欠缺,对于如何区别这三种违法行为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因此,紧接着让学生浏览教师预先准备好的知识卡片《法律小博士》,然后教师串讲、学生举例,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这一知识点。然后学生用较长的时间分析典型案例《黄勇杀人案》,在分析的过程中总结出了犯罪行为的相关知识点,同时学生也感受到法律的严肃性。最后在最新案例《郑筱萸贪污案》的分析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多元、多向对话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巩固新知识并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 三、法治教学目标及其重点、难点分析 (一)法治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所有的学生都感受到了法律的尊严,85%以上的学生认识到了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决心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地增强法制 第 1 页共6 页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二框法不可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三种违法的含义及区别,以及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刑事处罚的含义及种类。 能力目标:以创设情境导入,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不论是什么原因,只要是违反了法律,就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教学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教学方法:归纳分析法、典型事例分析法、合作探究学习法、比较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活动一:猜一猜,想一想 上课前播放电影《少年犯》主题曲《心声》,学生欣赏。 教师小结:违反法律就要受到法律制裁,谁都不能违法。 [探究新课] 活动二:读一读、想一想 阅读P89教材中相关的事例。思考: 1、一个好学生为什么会丢了大面子? 2、这样的事可以避免吗? 3、从这个材料中你受到到什么启发?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出示投影: 一、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类别(板书) 活动三:再现情景、感悟探究 认识违法行为的类别 请三位同学讲89至90页中的三个情境故事。 思考:三个情境中的主人公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行为人自己落得了什么结果?(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展开探究活动)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上述材料中的几位主人公都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做了法律所禁止的事,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危害,自己也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要引以为鉴。 问:那么,什么是违法行为呢?投影展示。 1、违法行为就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提问:生活中哪些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哪些又是法律禁止的?你知道有哪些法律? 想一想:对于情景二的朱某的行为也有人这么认为,拾到遗失物品不归还是理所当然的,大不了是个道德问题,用不着法院判决。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违法行为的类别: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 通过我们对这三种违法行为的对比分析中可以发现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是什么? 活动四:感知教材、质疑求索(结合教材中三个情境来完成教材第91页的表格)通过填写表格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法不可违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材料)2016年7月4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滥用职权罪三罪并罚,对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宣判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令计划受到法律的惩罚说明了什么? 教师讲述: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第1课时:法不可违。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违法无小事 (一)法律的规范作用 1.阅读教材P46“运用你的经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及其导致得结果,增强学生用法律的眼光辨识自己行为的能力,增强法治意识,做到不违法。具有开启下文的作用。 2.角色扮演: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提示:小勤的行为虽然不是主观故意,但客观上其行为已经违法。 4.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提示:可以,了解法律,学习法律,懂法守法就可以避免。 教师总结: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法律意识,不能违法。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二)违法行为的含义 活动一:认识违法行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三种行为的不同表现、危害程度及所受处罚,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及其特点;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刑法对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帮助学生认识到违法的后果及其必然受到的处罚,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 1.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 2.分组对三种不同的情形进行讨论:这些行为有哪些不同的影响?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危害?触犯了何种法律?怎么才能解决问题? 提示: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苏某的手表; 李某等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破坏了体育馆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

法不可违 1.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1)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2)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什么?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违法行为可分为哪几类?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①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2)根据对社会危害性的轻重,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和犯罪(刑事违法行为)。 4.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1)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2)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5.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法不可违》 三店一中戴正文 教学目标:1.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认识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 范自身行为。 2. 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3.树立法律意识,尊法、守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难点:如何按照违反的法律熟练区分三种违法行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随着我国深入、持续地实行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小汽车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很多开车的人常说“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为什么喝了酒就不能开车呢?因为喝了酒开车是什么行为?(生答:违法行为)导入新课——法不可违。 二.学习新课 学习目标一:违法无小事 (一)法律的规范作用 活动一:行为的底线 (学生阅读课本P46“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先点一学生回答,然后师生合作共同订正: 小勤不学法、不懂法,不知道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他“捡”建筑工地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是违法行为,因此他被工地保安送到了派出所。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要学习法律,了解什么是违法,不做违反法 律的事。

教师讲述: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二)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活动二:认识违法行为(学生阅读教材P47进行“探究与分享”) 1.思考:上述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2.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合作讨论上述问题并展示答案。 3.学生认真阅读课本P48正文部分并找出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 4.师生共同订正上述问题的答案。 朱某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违反了物权法的规定,其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李某等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破坏了体育馆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其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赵某的行为违法了刑法的规定,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其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教师讲解: 违法行为的含义: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违法行为的分类: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即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学习目标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一)警惕和远离违法行为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人教版 一、备理念 教育教学新要求,就是培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以适应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文化基础为需要,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为必备能力的三大基本要点构成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而形成法治意识是核心素养必备的重中之重,这种关键能力是学生在实现公众参与时的主观要求,同时也是必要前提。为此,教师作为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伙伴,与学生共同使用教材文本,实现: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相互对话,教师与学生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二、课标要求 本课内容对应的课标是:一、成长中的我部分(三)心中有法 1、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2、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三、教材分析 《法不可违》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的第一框,主要内容是围绕违法无小事和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本课既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又为下一单元的内容学习起了铺垫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初中阶段乃至以后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内容安排:本框题通过“运用你的经验”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违法行为及其导致的后果,从而开启下文。通过展示违法行为的镜头,剖析违法行为的类型和法律责任。通过探究治安管理违法行为案例,让学生了解治安管理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型和危害。通过分析“探究与分享”活动中的民事违法行为的情境,帮助学生认识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都是民事违法行为。本框题宜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典型生活事例的分析、归纳,使学生明确教学重点,形成认识,突破难点。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有主见,但往往又很片面,只看到法律约束自己的一面;情绪不稳定,做事易冲动,对法律、犯罪等内容了解不多,法制观念淡薄;在认识和态度上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想表现自己,又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极易产生某些不良行为。所以,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就非常重要,教师要教会学生,谨遵法律要求,积极预防违法犯罪,运用法律维护权益,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五、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2、能力目标 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法不可违》教案 授课年级:初一级 授课教师:王霞 课时节数:1节 学生人数:42人 教学目标:了解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三个概念,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了解刑罚处罚包括哪些内容,提高学生对法律常识的认识,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做个守法的公民。教学重点: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联系与区别、犯罪的特征 教学难点: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联系与区别、犯罪的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图片导入 提问:他们与什么有关?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违宪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一、行政违法行为 情景一:P91 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三人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的 处罚(阅读P91-92情景一) 思考: 1、请思考李某等三人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 2、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 3、行为人自己落得什么结果? 归纳: 行政违法行为的规定:情节轻微,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处罚种类:行政制裁——警告、二百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二、民事违法行为 情景二:P92 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丢了。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还表,否则赔偿苏某350元 思考: 1、请思考朱某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什么危害? 2、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行为人自己落得什么结果 归纳: 1、民事违法行为规定:情节轻微,违反《民法通则》 2、处罚种类:民事责任 三、刑事违法行为 情景三:马加爵的故事 思考: 1、请思考马加爵的行为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了什么危害? 2、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行为人自己落得什么结果

“法不可违” 教材分析: 第二框:“法不可违”。由“谁都不能违法”“犯罪必受惩罚”两目组成,分别介绍什么是违法、犯罪、刑罚等内容。 第一目:“谁都不能违法”。 主要介绍什么是违法。首先通过小勤的事例说明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我们不能违反法律。其次通过三个违法情景并填写表格说明了违法的含义及类别。所谓违法行为,就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最后简要说明了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第二目:“犯罪必受惩罚”。 主要介绍了犯罪行为和刑事处罚两部分内容。关于犯罪行为,首先说明了刑事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其次简介了刑法及其性质;最后说明了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必然后果。这三个特征共同构成了罪与非罪的标准。关于刑事处罚,介绍了刑罚的含义以及我国刑罚的种类。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有5种,即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3种,即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最后,设计了一个乘飞机开玩笑的讨论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不论什么原因,只要触犯了法律,就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和犯罪;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刑事处罚含义和种类;提高学生守法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教学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学生分析: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他们既可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走向品学兼优、健康向上的道路,也可以在不良的环境影响下走向道德败坏、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了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缺乏法律知识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使他们懂得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的,懂得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第二框题的教学: 同学们,通过前边的探讨和学习,我们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的行为都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人的行为如果不加以约束,那将会给别人、给社会、最终会给自己带来不利,造成危害。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没有行为规矩是不行的。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生活需要各种规矩,更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护;我们生活离不开法律,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违法呢?违法行为又会受到怎样的制裁和处罚呢?这就是第二框题“法不可违”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下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法不可违)word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类别 (2)刑法的含义 (3)犯罪的特点 (4)我国刑罚的种类 2.能力目标: (1)能结合违法犯罪的有关案例,正确判定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行为。 (2)逐步形成自我操纵、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3)初步学会辨论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2)感受法律的威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 (3)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教学难点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请同学们看屏幕 挪用公款上百万,购地买宅乱挥霍,原琼山东山地税所长一审被判15年。 原琼山地税局东山地税所长蔡某,当所长不到两年,挪用税款127万余元,购地皮买私宅。目前,蔡某因挪用公款罪,被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教师:原琼山地税局东山地税所长蔡某,他犯罪入狱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 教师:对,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不可违。这确实是今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讨的问题。 第二框法不可违(板书) 一、谁都不能违法 (二)新课新学: 活动一:想一想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1事例。 摸索:一个好学生什么缘故会丢了大面子? 如此的事能够幸免吗? 学生1:小勤之因此丢了大面子,是因为他对法律认识的误区和道德的扭曲造成的。尽管他一时拿不出钱,但不能去拿建筑工地的铁卡子,这就造成了小勤丢了大面子。 学生2:如此的情况能够幸免。 我们爱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确实是遵守规则,专门不能违法。因此,青青年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守法,就能够幸免上

法不可违【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种类,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能力目标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6年7月4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滥用职权罪三罪并罚,对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宣判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思考:令计划受到法律的惩罚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引出课题《法不可违》。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违法无小事。 (一)法律的规范作用。 活动一:行为的底线(学生阅读教材中“运用你的经验”)。 1.思考: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教师讲述:小勤不懂法,不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实施了违法行为。这样的事情是可以

避免的,那就是了解法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 教师总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二)违法行为的含义。 活动二:认识违法行为(学生阅读教材中“探究与分享”)。 1.思考:上述行为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给社会造成哪些危害?行为人落得什么结果? 2.什么是违法行为? 3.根据这三个案例和教材知识,回答违法行为有哪些? 教师讲述: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苏某的手表;李某等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破坏了体育馆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赵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教师总结:含义: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宪行为。 (三)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活动三:认识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展示表格和学生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部分) 情景对社会的危害 程度 违反的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属违法类别 一较轻物权法 (民法) 民事责任民事违法行为 二较轻治安管理处罚 法(行政法规) 行政处分或行政 处罚 行政违法行为 三严重刑法刑事责任刑事违法行为1.观察与思考: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又可以分为哪几种? 2.从“承担的法律责任”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总结: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通常称为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目标导学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四)警惕和远离违法行为。 活动四:警惕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学生了解教材“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