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的硬汉精神与中国的犬儒主义

文学中的硬汉精神与中国的犬儒主义

文学中的硬汉精神与中国的犬儒主义

说起文学中的硬汉精神,让我不由得想起这样的一幅画面,风吹向空寂的海面,一个孤独的老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漂泊在茫茫的海面上,就像一个大战后的勇士。为了制服那条庞大的马哈鱼,他已经费了近乎自己所有的力气。而面对着不断来袭的鲨鱼,老人在疲惫中一次又一次的奋战。哪怕最后他也仅仅剩下了十八英尺的鱼骨架。但这个老人身上却具有一种不可征服的精神力量。老人就如同人类的化身一样,与一切的困难斗争到底。这就是海鸣威所表达的硬汉精神,人活着本就应该是勇敢的,无所畏惧,不屈服于困境。突然想起老人与海中的一句话“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句话却也是对当下犬儒主义盛行的中国的一种讽刺。

犬儒主义最早被狄奥尼斯所创。是古代希腊的四大学派之一。早期的犬儒主义已一种玩世不恭,放浪形骸的形式出现。这些特征不禁让人想起中国的魏晋名士,同样的放荡不羁,随心所欲,不在意外界的看法评价,活出真我。著名的征服王亚历山大东征时曾拜访过正在晒太阳的狄奥尼斯,亚历山大问他你需要什么恩赐,狄奥尼斯只是简单地回了一句“请不要挡住我的太阳。”有趣的是魏晋时期,钟会也曾拜访过名士嵇康,嵇康正在打铁于是视钟会于无物。这两件事是多么的相似,当然,两者的下场不同那就是另说了。

那么如此说来,曾经的犬儒主义不是如今这么难看,甚至有些可爱。这么多个世纪后的今天中国所盛行的犬儒主义却是罗素所认为的一种没有原则的玩世不恭的,不负责的,随波逐流的精神态度。哈里斯说过:“犬儒不只是在过去饱尝辛酸,犬儒是对未来过早的失去希望。”人们缺乏对真理的信仰,会对周边的一切产生极大地怀疑,对于他人的付出,对于别人所信仰的真理不敢相信。想一套,做一套正是这个中国普遍存在的犬儒主义。

犬儒们口口声声说着“所有的都是假的,只有钱是真的。”这是他们对于现实不反抗的理解和不认同的接受。由于多了世故的圆滑,缺少了正义的冲动。犬儒遍布的社会不会有成功。他们知道善恶却将善恶扼杀,太容易放弃,不肯反抗困难。而这样犬儒遍布的社会需要的就是海鸣威笔下的硬汉精神。只有多一些肯坚持不屈的人,只有多一些不愿意随意放弃的人,社会才能有进步。随波逐流犬儒们不会变成罪犯,但是不反抗,不反对的他们确实罪犯滋生的必要条件。

中国社会需要硬汉精神来正风气,来挺起这个民族的脊梁,来圆我们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文学史重点归纳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先秦文学概说 “先秦”指的是秦统一之前的历史时期,包括原始、奴隶、封建社会初期三个阶段。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发生和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1.最早产生的两种文学样式是原始诗歌和原始神话。二者均是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原始诗歌具有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原始神话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2.殷商甲骨卜辞、《周易》古经、殷商及西周铜器铭文,都是早期书面散文的萌芽。蕴涵着一定的文学因素。 3.掌握先秦散文的主要形式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是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历史散文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此外,《逸周书》也是一部类似《尚书》的史籍。孔子编着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其体例和“笔法”对后世散**产生了经典式的影响。二书体现了早期历史散文的特征。 (2)第二阶段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为突出的著作。《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由各国的史料汇集而成。二书标志着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3)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诸子散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老子》为代表。《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活动。其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高超的语言运用水平上。《墨子》是一部墨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的汇编,反映的是墨家学派所代表的小生产者的思想。其艺术特点是文质意显,富于逻辑性。《老子》基本上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它以玄深的哲理思辩和精妙的诗一般的语言相结合,显示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2)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孟子》孟子及其弟子的著作,反映了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面貌。《孟子》的散文体现着语录体向专题性论文的过渡,其突出的文学成就在于高超的论辩艺术。《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亦是道家的又一部经典。其文章以独特的艺术造诣绝响于先秦诸子之中,奇妙的构思、汪洋恣肆的语言、浪漫的风格,都体现了在诸子散文中的独特地位和辉煌的文学成就。《庄子》对对话体有所突破,开始向专题论文过渡。 (3)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为代表。《荀子》一书多为荀子自作,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是儒学的进一步发展。其文章多为结构严谨、论说周详的专题性论文,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进入了完全成熟的阶段。《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文章峭拔锋锐、质朴无华,体现着法家文章的基本特色。《吕氏春秋》是吕不韦集门客的集体创作,体制宏大、内容博杂、兼收并蓄是先秦学术思想的一次大规模的总结,也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4.先秦诗歌的概况:先秦诗歌在北方文化中产生了《诗经》,在南方楚文化中孕育了楚辞。《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朴素的艺术手法显示了巨大的艺术魅力,并以经学的地位和传播方式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楚辞与《诗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

第1页 共3页 聊城大学 级《中国当代文学》函授试题( A 卷) 一、填空题( 共20空,每空 1 分,共20分) 1 、 8O 年代小说历经 _____ 、 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 _ 、 ___ 等七个发展阶段。 2 、《创业史》的作者是 ;林道静是小说 ____ 里的主要人物,此书作者是( )。 3 、“三突出”原则是指___ 、__ 、__ 。 4 、《随想录》的作者是__ _ ;《文化苦旅》的作者是__ ;《回答》的作者是 ___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 。 5 、谢惠敏是小说《 》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 》中的人物;印家厚是小说《 》中的人物。 二、单项选择题( 共5题,每题 2 分,共10分) 1 、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 )。 A 、绿原的《重读 < 圣经 > 》 B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公刘的《哎,大森林》 2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 )。 A 、杨朔 B 、秦牧 C 、史铁生 D 、周涛 3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 )。 A 、自信 B 、能力强 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4 、话剧《茶馆》的结构方式是( )。 A 、冰糖葫芦式 B 、一人一事式 C 、人像展览式 D 、锁闭式 5 、和王朔年龄相仿、写作又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余华、苏童、格非、马原等,他们大多 写作的是( )。 A 、新写实小说 B 、寻根小说 C 、新历史小说 D 、先锋小说 三、名词解释( 共4题,每题 4 分,共16分) 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第2页 共3页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它选出来,并填在题中的括号里。错选或未选,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 1、1895年,严复在(B)上发表著名文章《原强》,引述了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学说,阐述了“物竞天生,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思想。 A、《新民丛报》 B、《直报》 C、《吕言报》 D、《强学报》 2、裘廷梁于1897年在《苏报》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正式提出了(D)的口号。 A、“我手写我口” B、“打倒桐城妖孽” C、《定庵集》 D、“崇白话而废文言” 3、冯桂芬倡导散文改革的宣言是(B)一文。 A、《校邠庐抗议》 B、《复庄卫生书》 C、《定庵集》 D、《弢园文录外编》 4、梁启超于(B)年在日本东京创办我国第一个小说杂志《新小说》。 A、1987 B、1902 C、1900 D、1903 5、1911年,青年鲁迅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D)。 A、《狂人日记》 B、《呐喊》 C、《仿徨》 D、《怀旧》 6、梁启超倡导文学革新的理论核心是“新民说”,代表作是(A)。 A、《少年中国说》 B、《清代学术概论》 C、《夏威夷游记》 D、《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7、黄小配的《五日风声》是一篇反映“辛亥广州起义”事件的报告文学,也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于(D)年5月在《南越报》上连载。 A、1919 B、1912 C、1910 D、1911 8、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期,处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甲午战争期间,几乎是与(C)运动同步发展的。 A、维新 B、新文化 C、洋务 D、资本主义民族民主革命 9、随着近代西方哲学思潮大量涌入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发生了全面的冲突和交汇,逐渐形成了以(A)为主线的中外思想杂糅的哲学氛围。 A、进化论 B、男女平权 C、阶级斗争 D、民主论 10、沐浴着“新世纪曙光”诞生的(C)杂志宣传文学革命,发表了李大钊、鲁迅等人的文章。 A、《新小说》 B、《清议报》 C、《新青年》 D、《瀛寰志略》 11、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末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文艺批评家(A)。 A、王国维 B、梁启超 C、康有为 D、章太炎

浅谈中国文学创作思维方式

浅谈中国文学创作思维方式 摘要:文学创作思维方式历来是文学创作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文学创作思维作为一种存在方式,直接影响文学作品的行文内容和行文方向。不同的作者因其兴趣爱好、生活阅历、审美情趣、政治倾向的不同,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其采用的思维方式必然各有差异。近几年,中国文学作品数量急剧增长,然而鲜有精品,莫言诺贝尔获奖也掩盖不了中国文学停滞不前的现状。当前情况下,如何突破固步自封的写作过程,很有必要。 关键词:创作思维;精神斗争;源动力;固步自封 一、文学作品整体水平停滞不前的原因 根据中国现代文学馆发布的《中国文学发展状况》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每年出版和发表的长篇小说有2000余部,而每年诞生的长篇小说大约在8000至10000部。这也就意味着每年大约有6000至8000部长篇小说无法出版,被束之高阁。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作品在创作出来之后无法出现在读者的面前。出版商基于商业利润的考量对作品进行取舍是一个方面的原因,而作为文学作品的创作主体的作者本身存在的主观原因,是我们应该着重分析的。 1、缺乏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反思。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成功的文学作品的创作灵感大都来源于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现实生活,并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从而提炼升华其中蕴含的哲理。莫言在《白狗秋千架》中以自己在高密东北乡的生活经历,加以提炼,并加入合理的想象、糅合,成功塑造了个眼暖这一人物形象。而现今在文学创作中,相当部分创作者缺乏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反思更无从谈起。仅仅凭自己“天马行空”想象,去构建自己虚幻的精神世界,显然是无法打动读者的。 2、知识文化功底不足,“江郎才尽”。 创作文学作品,要有深厚的的知识文化功底,文化功底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作品水平的优劣。朱自清和冰心作品的清新自然,林语堂和梁实秋作品的幽默闲适,鲁迅作品的尖锐犀利。用词用句,语言风格各具特色,无不体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字词错误,借用成语典故张冠李戴,语言逻辑混乱等诸多低级弊端在当今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 3、固步自封、缺乏创新意识。 文化的的繁荣催生出了诸多的文学流派,不同的文学流派在创作文学作品,表达情感,对社会现实的态度都有各自流派的特定的规律。文化繁荣的高峰期过去之后,各自流派的追随者往往把本流派的创作规律和技巧奉若神明,并一直沿

中国文学传统的精神内涵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文学表达

上编中国文学传统的精神内涵 古代中国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传统造成中国人重视现实生活,漠视彼岸存在这样一种特点。这种特点影响到了历史传统中的一部分——文学,从而使得它带上明显的现实特征和世俗痕迹,并成为一种中国的文学传统。 吉川幸次郎:对汉民族来说,有价值的是从感觉世界带来的既有现实,汉民族从不把他们的信仰建立在不能从感觉世界带来的空想上面。正如中国人被誉为是现实的国民那样,他们认为被现实的感觉的客观实在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在现实而不是空想之中,才有陶冶人情操的美好之物,正因为如此,这种哲学决定了将平凡人的日常生活作为文学的表达素材,并以此为文学传统 第一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文学表达 西方的哲学家将自然与人对立,强调自然与人的分裂,所谓“主客二分”,并且将重点放在人。古代的中国人把自然视为与人统一的东西,不是消极被动的合作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合作者,可以和人相往还,相酬答。中国人把自然看做人的朋友,可以寄托自己情怀意志,可以体现人品德追求的东西。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西方人对此感到好奇并赞叹。 日本汉学家小尾郊一说,中国人认为,只有在自然中才是人的安居之地,只有在自然中才存在着真正的美。宗白华先生说,因为中国人是由农业进步于文化,对大自然是不割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的态度。美国汉学家刘若愚说,自然与人生的关系在中国的诗歌正如在中国的哲学中一样,是十分重要的。 在中国人看起来,自然本身就是有生命的,人不过是自然的的一部分。所以中国人在写诗的时候,让自然的主动发声,把人的行为降到最低。自然在西方人眼中自然是科学的对象、体育的对象,用逻辑将自身、感情与自然排列起来。而在中国人看起来,自然是文学的对象、艺术的对象、美的对象、诗的对象。 西方人以人为中心,故关注人,而中国人是融于自然,所以更加关注自然。 一、自然与人生的契合 在中国,自然与人生的契合体现为两点: 1.突出强调人的生命变化与自然变化的同一性 传统诗人在抒发人生感慨的时候会伴随对自然变化的描写,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使得对人生的描写体现了一种合法性、必然性。 2.突出强调人的生命与自然生命的相对性 所谓相对性,并不是任何自然的对立,而是在服从同样的规律的时候,人与自然有不同。自然是永恒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人生是短促的,连一个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哲学地来看,自然并非永恒的,人生也不是一去不复返;但是文人不是哲学家,而且生命对个人言,是短暂的,以个体的生命与整体的自然作对比。正是因为这种对比,使得人消尽了干云的豪气。 二、托物与移情 基于这样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于是中国文人经常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自然上,这种方式叫做感情误置,在西方叫做移情。由于移情的作用,主体和客体也不存在了,人的美感不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一个环节。了解批判现实主义,必须从对现实主义的认识开始。现实主义是艺术领域中真实、客观地再现生活图景的一种方法。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是生活的形象反映,它忠实于现实,毫不粉饰和回避客观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社会和历史的某些本质的东西。历史上一切真实地记录、表现了生活的典型性的文学作品,都可以说是现实主义的。 狄更斯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他揭露剥削阶级的暴行,是出于人道主义思想;他指责革命者的暴力行动,宣扬阶级调和,也是出于人道主义思想,这正是狄更斯思想的两重性有人指出,狄更斯看到了那个时代存在的社会问题,并且用自己手中的笔勇敢的表现出来,这一点值得中国的作家学习。“在这个写作的圈子里,投机取巧的写作比比皆是,有太多撒谎的作家和拍马屁的作家,许多作家并没有起到其作为社会良心的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内地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经济繁荣之下却潜藏着不少社会问题。作家在经历这种社会变迁时,应当用自己的方式将之记录下来,但当代作家做的远远不够。狄更斯对当时所处的时代不回避,敢于如实表达,这恰恰是很多中国作家所缺乏的。 同样的现如今的文坛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最大的特点是作品的速生速朽。有的作家一年出六七部长篇,却难得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只是换得一些金钱和一时的名气。 我们的时代缺少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缺少指领人们行为道德规范的准绳,文坛的急躁,社会的急功近利使得人与人之间无法进行交流,人内心的破坏与陷落 也许当代的中国文学属于现实主义的作品并不少,但能够高于现实,而批判现实的文学作品,实在是太少。在当代中国,虽然有很多作品是批判过去的,但因为毕竟都是一些批判过去社会现状的,所以批判与不批判似乎意义不是很大。 无论古今中外,作为高尚的,且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文学,应该始终站在社会发展的最前沿,而不断推陈出新开拓创新。同时文学又作为人类最智慧的老人和清醒的哲学家,时刻叩问着现实和人生,而毫不留情地鞭策和挞伐着社会的丑陋、肮脏、污秽和难看的东西等等。然而,现在的中国还依然有这样的文学吗? 也许作为学校里的学生,可能愚拙浅见,然而,那些历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顶尖级的文学巨匠和泰斗们,他们又哪一位的作品不是出自于这样的正义豪情和博爱的良知才成功登上世界级文学的宝座上的呢?当然,中国曾经有一个文学巨匠是这样的,那就是被毛泽东称之为骨头“是最硬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斗士鲁迅先生了。也许自他以后,从此在中国大地,再没有出现过第二人,或把第二人也全部扼杀了。 文学的根本就是正义和良知,别人不清楚的,别人旁观的,别人正在犹豫或者优柔寡断的,等等,文学便象一把正义的钢刀,它会及时地,敏锐的,且极其准确而又毫不留情地刺向任何不正义之处。或者刺向任何存在缺陷、漏洞和问题的方面。严格来说,文学是为社会服务的,是为最广大的人民效敬终身的。可是,我国的文学究竟怎么样了?又究竟都为了什么?又为谁而服务着? 我们的时代缺少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缺少指领人们行为道德规范的准绳,文坛的急躁,社会的急功近利使得人与人之间无法进行交流,人内心的破坏与陷落。如果文学脱离了豪迈的正义情怀和呐喊的先锋作用,文学就自己把自己束之高阁了,或故意装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味,于是文学便走向了末路和毁灭的边缘。

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潮流分析

一、人道主义思想概述 人道主义思想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将文学作为推动人类思想解放的武器,它反对传统的封建统治,倡导对于人类自身的爱护以及关怀,它将人作为道德的中心,提倡建立以人为本的世界观。人道主义在我国的当代文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体现,它起源于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包括鲁迅、周作人、胡适、陈独秀以及梁实秋等,这些作家都在自身的文学作品中高举人道主义旗帜,大力宣扬人道主义精神。我国在二十世纪中期推行了“百花齐放”的文艺创作方针,使得人道主义思想在文学创作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也遭到了批判。 二、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潮流 五四运动时期与十年动乱之后的一段时间是我国现当代文学之中人道主义思想潮流取得集中发展的两个关键时期。在新文化运动中,人道主义精神是反对封建思想与封建统治的强大武器,在十年动乱之后,人道主义精神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两次集中的发展都是人道主义对旧制度的反抗与批判,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周作人是我国现当代文学中人道主义精神的先驱,但是,他对于人道主义的相关理解与阐述具有封闭性与个人理性,忽视了复杂的社会形态,也忽略了对于整个社会的人道主义关怀,这种狭隘的对于个人完善的追求,也使得其人道主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周作人的人道主义主要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关爱“小儿”与“女人”;第二强调爱应当是平等与博爱,爱是人人都能享有的,不专属与特定群体;第三,追求人人自爱以及人格独立,反对慈善主义,反对居高临下的施舍与同情。 同一时期的鲁迅、胡适、梁实秋较周作人而言对于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展现出更为激进的姿态,从其他角度进行了相关阐释。梁实秋提出了“伟大的文学是体现普遍人性而非表现自我,”他的这种的阐释在当时具有较大的影响,这种较为古典保守的人道主义思想被称为新人文主义。在梁实秋看来,人性具有普遍性与固定性,是永久而不受时间限制的,因此,文学创作要建立在永恒的人性之上。 建国后,我国推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使得人道主义取得了一定发展,巴人认为人情也是人道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学创作应当呼唤人情味的回归,文学作品要能反映充满人性的现实生活。钱谷融认为文学创作要从人出发,将人作为创作中心。但是他们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受到了批判,称鲁迅强调人性的阶级性,违背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属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十年文革之后,人道主义探索的禁区被打破,在理论与创作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新时期,人道主义对历史的错误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使教条化、概念化的文学创作现象得到冲击。在这个时期,人们从不同角度对于人道主义思想进行了新的阐述。朱光潜认为文学作品必须是对人性的深刻反映,应当能够帮助人进行自身人性的完善。在这个时期,人道主义思想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转型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呈现出边缘化趋势,文学创作必须在新时期对自身的作用以及地位进行重新的思考与定位。除此之外,由于贫富差距、腐败现象的产生以及拜金享乐主义的兴起,使得人类的精神生活多元却空虚。在这种现实下,人道主义精神是否“失落”成为了讨论焦点,王朔现象被广泛关注,包括刘心武、王蒙、刘彬彬在内的众多专家对于人道主义的现状进行了谈论。 三、“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在我国的发展演变 “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即以“人道主义”作为文学创作的指导理念,注重描写人了生活状态,尊重人、热爱人的一种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其精神内核就是对于现实人生的人道主义关怀。 西方的人道主义对于我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具有很大影响。陈独秀、李大钊等都在各自的文学作品中多次提及西方的人道主义精神。经过理论引进,我国早期资产阶级开始探索创建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脉络 (精选范文)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脉络 中国的小说经历了一种从个人到大众,从庙堂到社会的锐变,小说不再成为人们消闲的工具,而是越来越成为反映社会现实,有益于民生的文学样式。这与五四以来的白话新文学的发展不无关系,正是白话文学的提倡,才使得人们从华丽辞藻,追求韵律的古典文学写作中解放出来,关注文学本身,关注“为人生”的文学,因此,现当代小说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确在这很短的时间中,诞生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一方面源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向前发展,为广大作家提供了广泛的创作平台,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另外一方面新时期以来,对“人”自身的发觉,也为作家表现人生,挖掘人性,提供了很好的意识导向。 总之,以五四为开端,中国的现当代小说历时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从最初的思想启蒙,到后来的战火硝烟,再到意识形态的强加,最后到了新时期这种百花齐放。中国现代小说积累了丰富了的作品与理论形态。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现代浪漫主义思潮是自由精神普遍深入到情感领域的产物.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萌芽于20世纪初,到五四达到高潮。

五四运动时期: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思潮发生分化.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并没有消失,而是在低谷中探索,它大致沿着两条途径发展:①是由五四浪漫主义蜕化出30年代的田园牧歌型的浪漫主义,;再到40年代浪漫主义,一度回归文坛中心,新时期则再次复兴,不久它就整体性地消失在80年代中期涌起的现代主义潮流中了;②是与政治结缘,由革命浪漫主义蜕变为文革时期的伪浪漫主义。 30年代后半期:在国内政治生活中提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在文学方面则要求左翼文艺界以民族统一战线的立场调整文艺路线,其中包括重新评价“五四”文学,评估浪漫主义的地位和作用,以拓展文艺的社会基础。这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家是郭沫若 40年代: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思潮回归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它作为一种因素融入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思潮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代表是:胡风。还有一个以徐讠于、无名氏等为代表的“新浪漫派”,新浪漫派赞同创造社的文学观,坚持“情感表达的自由”,代表作有:徐讠于的《阿拉伯海的女神》。 30年代末到整个40年代:浪漫主义思潮从地域条件方面获得了回旋的空间。代表作家是:解放区的丁玲和孙犁,国统区的路翎。把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和“精神奴役的创伤”落实到创作中,转化成“人民底原始的强力”和流浪意

浅谈中国文学中的女性

浅谈中国文学中的女性 引言 文学中的女性形区别于法律等强制性硬秩序的软性社会秩序。这种文化建构是基于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意识反映,有怎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与之相适应的女性观。女性观随着生产关系的更替而处于一种与时俱进的动态演变过程,不同的社会给女性不同的标识。于是作为女性观直接反映的女性形象出处于一种同步的动态的演变过程之中。 人类早期有与女阴崇拜、图腾崇拜相对应的庞大女神家族;随着女卑论、女祸论的诞生,有与之相对应的精媚妖孽群体;从此女性的角色就在女神与女妖这两极之中摇摆。时而被戴以贤慧、柔顺、善良的神冠,成为贞淑少女与忠孝烈妇;时而被罩上镇妖塔,成为淫荡惑人的妖精与泼辣不守妇道的悍妇。 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 中国是一个封建伦理色彩极为浓厚的国家,儒家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性别观念根深蒂固,但在很早的文学作品中对女性意识的塑造上已经有所体现。南北朝汉乐府诗歌乐府双璧无论在叙事情节与人物性格上都在一定程度上把女性坚韧、忠贞的特质进行描写。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木兰诗》

中花木兰替父从军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 这两部作品通过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探求来实现对女性意识的表现。《红楼梦》这部文学作品在凝聚起封建家族、封建社会悲剧中赋予了男女情爱的美丽与清新。体现了女性形象复杂、性格突出产生的矛盾性格也可显易见。《红楼梦》中正册的小姐与副册的大丫鬟就把整部作品中个性鲜明的女性意识有一个淋漓尽致的体现,如,林黛玉如同清泉捧出一个身处封建社会的女子所能献出的全部爱情,犹如黑暗王国里的一缕晨曦,在当时的社会中真正实现着男女平等的自由恋爱,而曹雪芹用大量笔墨描写黛玉无与伦比的诗词才华直面鞭笞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红楼梦》中又一女性薛宝钗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性格特点使其在当时纷繁变化的社会中,要想得心应手地周旋其中深隐心机会做人的狡诘女性意识描写得恰到好处。不过有得必有失,或许会推动我们的真本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学习好的一面,或许对也是很有帮助的。 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 中国现代女性觉醒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对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道德、伦理进行了彻底否定,动摇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传统根基,也拉开了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序幕。 1、自由尊严的女性意识揭开现代女性意识的革命与女权的作家丁玲塑造了一系列个性极其鲜明的年轻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总体概括都是一种现代女性,她们都具有独立、开放、自由,无论从莎菲到

202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练习及答案

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它不但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富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永不变节。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谤惑,他们心中的信念绝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锻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更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有删改)2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5.分析本文第②段与第④段不能调换的原因。(2分) 26.文中第②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适应现代性以及现代民族国家双重历史要求的产物。在现代性的不同历史阶段,文学对现代性的态度也各有不同,于是就形成各种文学思潮的流变:浪漫主义是对现代工具理性和现代城市文明的反动;现代主义是对现代理性的反叛以及对生存意义的反思;现实主义是对现代性带来的社会灾难的揭露和批判。本文就针对40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进行了简要概述,初步介绍了4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时代背景以及其两种状态:七月派和工农兵文学。 关键字: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现实主义时代背景七月派和工农兵文学文学思潮,本来与文学运动、文学流派、作家作品、文学思想论争等一样,是文学史的重要构成部分,但由于它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一个历史时段文学发展的内质、发展方向,还影响着作家的创作个性与创作风格,因此有的文学研究者便把它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文学思潮,它们的存活时间有的长,有的短,各领风骚三五年或十几年,就销声匿迹了。唯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大文学思潮,虽时盛时衰,时浮时沉,几经曲折,但都贯穿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始终,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最响亮的三部曲。

(下面两幅图是另取一段) (1217字) 4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分野出两种状态:一是七月派的理论和创作,一是工农兵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在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七月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以胡风为代表的“揭示‘精神奴役的创伤’”和“高扬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理论是现实主义理论在此时的重要发展。七月派主张关注残存在人民群众身上的“神奴役的创伤”,要求作家保持清醒的头脑,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作品的批判力量。同时,七月派还主张同步追求社会功能与审美意识,并在诗歌、报告文学、小说的创作上,进行了很好的实践和探索。在诗歌创作上,呼唤主观战斗精神,就表现人物精神奴役的创伤方面而言,七月派后期的政治抒情诗中表现得尤其充分,如绿原的《哑者》、阿拢的《纤夫》等塑造了顽强的战斗者形象,强调了生命的力、生命的体验。在小说创作上,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中的郭素娥,就是一个血肉丰满、有着强烈求生愿望的女性,作品既写她肉体的饥饿,又写她精神的饥饿,在她身上,张扬着原始生命力,用胡风的话说是“用原始的强悍碰击了这社会的铁壁,作为代价,她悲惨地献出了生 命”。 在40年代,中国工农兵文学思潮是一股发展迅猛、影响深远的文学潮流,是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解放区的特殊发展。工农兵文学是以工农兵为描写对象和服务对象的文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学。毛泽东在其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工农兵文学做了简洁的概括:“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工农兵文学在《讲话》的指引下,为抗战服务, 讴歌胜利,号召人们在屈辱中奋起,在血与火的搏斗中换来祖国的新生。解放区作家大量塑造传奇抗日英雄形象,创作出一批深受欢迎的抗日英雄传奇小说。他们在文学形式上,普遍采用人民尤其是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文学观念上,自觉为政治服务。工农兵文学思潮的发展,使解放区文学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工农兵文学对政治过分贴近,甚至把文学功能阐释为具体政策的宣传品;过分强调、歌颂光明,不能描写和反映革命内部的阴暗面和黑暗;过分强调学习民族民间形式,忽略向世界文化、现代文学形式的学习,从而造成文学创作的概念化、公式化、片面化。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历史反映出现实主义文学在各个时期与社会、政治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都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强大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朱寨.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M].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1987.

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浅谈道教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道教是在中国本土生长起来的传统宗教,它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它以道和德为教义的核心,吸收了道家哲学的部分内容,以神仙思想为其中心思想,精、气、神的理论是其思想的最高理论。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对中国古代的文艺思潮都有深远影响,更有甚者,道教的很多题材直接进入文学作品,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道家与道教的精神做基础,道家与道教的戒条,也就是中国文化教人为善去恶的教育范本,它以天道好还,福善祸淫的因果律做根据,列举许多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的条规,由做人做事而直达上天成仙的成果,都以此为标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接受了这样的道德观念,于是也相信有一种超越自然力量的“道”存在于世间,而这个“道”在一般人那里就是“良心”,就是一种敬畏观念,而在知识分子那里,便成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在这样的基础上,一些文人进行文学创作也多半遵循这样一个观念,就是人在世应多行善事,行善事会有好的报应。 在道教观念的影响和塑造下,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也有较强的适应性,他们不仅能入世,也能出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但他们都能安然处之,道教主张轻功名,重生命,道教的主要经典《道德经》大抵以虚静无为、冲退自守为事,这种不与世争的观念使得中国古代文人在失意之时能够得到一种自我解脱,儒教使中国人处于工作状态,道教使中国人处于游戏状态,道教的自然主义,正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的心灵的止痛药膏。在这种处世哲学下,中国文人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在不同的心境下写出不同的作品,李白是这样,苏轼是这样,还有很多的文人都是这样,在一种淡泊的心态下也让他们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多的风采。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潮的影响 道教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大。《庄子》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寓言哲理著作,寓言故事并非人世间所真正有的事情,一般都是作者通过现实生活中所残留的现象来想象而构成的虚拟世界,庄周在其幻想的国度里构建了自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理想世界,其丰富瑰丽的想象开启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大门。屈原的《离骚》现实叙述与幻想驰骋相交织,同时蕴含着哲学、宗教、文学等多重因素,是远古神话传说的直接的和完全的继承者,这种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也在后世薪火相传,汉代的辞赋家贾谊、建安时代的曹植、正始时期的阮籍、两晋六朝时的左思、郭璞、鲍照、陶渊明、盛唐的李白、中唐的李贺以至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以及明代李贽的“童心说”,公安派的“性灵说”,汤显祖的“意趣神色说”等浪漫主义的美学理论,明清的小说家吴承恩、蒲松龄,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甚至清代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的开端部分也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游幻境”的片断实际上是对人物形象的一次总结,具有强烈的神奇魔幻的色彩。 总而言之,道教的思想观念中崇尚自然“无为”,反对“有为”妄动,反对人为物役,欣赏率性“逍遥”,老庄重视自然,反对人之妄为对自然本性的束缚;孔孟则强调礼教,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老庄的思想影响文艺,使之以追求自然美为最高境界;而受儒家影响的文艺则推崇雕琢美,在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这样两种观念也明显并存,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各有侧重罢了。 道教题材直接进入古典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受到了道教的影响,甚至还有很多作品直接以道教神话故事为题材,使得中国古典文学表现了丰富多彩的特色,其中魏晋游仙诗、玄言诗、山水诗,唐代山水诗、田园诗、吟咏道教的诗、宋元的话本、元明的戏曲以及明清的小说很多都带有一定的道教色

茅盾从理论到创作实践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贡献

茅盾从理论到创作实践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贡献 一、理论方面:作为文学研究会的核心成员和首席批评家,茅盾所提出的“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主张颇能代表文学研究会在文学与人生关系问题上的理论自觉。 早在文学研究会成立的前一年,茅盾即明确提出了建构新文学的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普遍的性质,二是有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能力,三是为平民的非为一般特珠阶级的人的。”唯其要有普遍的性质,所以要提倡白话文;唯其要有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能力,所以要注重文学的思想性;唯其要为平民服务,所以要反映民众的生活和愿望。在这里,茅盾笔下的“人生”显然不同于周作人建立在个性主义基础上的“个人的人生”,而是更多立足于社会关怀立场的“社会—民族的人生”。在20年代初期撰写的一系列理论文章中,茅盾不止一次地提到了这个问题。 文学研究会“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艺术主张是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研究会作家普遍对于文学的客观性要求和真实性品格给予高度重视。茅盾就将文学的真实性提升到近代文学时代精神的高度进行论述,并对达到文学真实性的途径进行了具体探讨,提倡实地考察,忠实描写的写作态度。

二、茅盾的长篇小说创作: 1、《蚀》与《虹》:茅盾写实风格的初成。 小说集《蚀》包括茅盾的三部长篇小说《幻灭》、《动摇》和《追求》。随后,茅盾又于在日本养病期间完成了长篇小说《虹》。 塑造“时代女性”是其早期小说创作的主要贡献。她们通常美丽、聪慧、思想独立,但是走上社会后或变得颓废消极,如《幻灭》中的慧女士、《追求》中的章秋柳;或果敢坚强,如《动摇》中的孙舞阳、《虹》中的梅女士,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从《蚀》到《虹》,显示出茅盾全方位把握生活和时代的能力,他塑造的现代青年旨在展现整个时代的脉搏,具有波澜壮阔的史诗感。 2、《子夜》:现代长篇小说成熟的标志。 (1)概述: 《子夜》的诞生确立了茅盾在20世纪中国文坛的地位。这部小说描写了20世初初上海各种经济、政治、军事光怪陆离的现象,讲述了民族资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兴业无望的悲哀,塑造了民族资本家、官僚买办、交际花、工人、洋场知识分子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具有史诗性的结构和气魄。 (2)人物塑造及其思想内涵: 吴荪莆是小说中塑造的30年代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典型形象。他是一位曾游历欧美、精明强干并富有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的工业巨子,其梦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与流变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与流变 引言 近几年来,中国文坛对于思想的不断呼唤,让我们不由得回忆起百年前的中国文坛,那是一个风云汇集,思想变化万千的年代。首先是政治与艺术的纠葛,其次是道与器的交会,文学不断寻找属于自身属性的真正文学性的坚韧与执着。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界定,我们一直从双重意义来归纳出其概念。首先,时间概念:从1917年到1949年;其次,价值归宿(根本属性):中国新文学,在另一方面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换句话来说,中国现代文学指的是从1917年到1949年的中国新文学。而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思潮,是站在众多社会思潮的前锋,成为最引人瞩目的主流思潮,即中国新文学思潮,也被称为中国新文学内在的文学思潮系列。很多时候国内作家与文学理论家们都在讨论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分歧较为明显,而本文试图从现代文学思潮发展与演变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理性梳理总结,找出一些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可供借鉴的东西。 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起源 通过史料研究,可以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起源背景追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外来思想蜂拥而至,这让中国的知识分子意识到传统封建思想对于中国人民的制约,因此综合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这场反侵略战争打破了清朝一直以来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武器炸开了中国的大门。随着中西文学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国内逐渐形成了争相学习西方现代文明的潮流,出现了一大批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首的倡导学习西方文化的先驱。人们认为,要想改变中国封建落后的现状,就要从最基本的层面上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在1898年,一场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文件,改良政治教育体制的资产阶级政治维新改革戊戌变法登上历史舞台。这次戊戌变法的成就在于呼吁解放传统思想,创办学堂与报刊杂志,努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思想;在另一方面,戊戌变法对传统封建思想弊端直接揭露并进行猛烈抨击,有效促进了国民思想的觉醒,可以说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启蒙运动。随着1911年辛亥革命的开始,它在推翻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思想得到普及的同时,对以儒家思想为主宰地位的传统文化产生猛烈地冲击。随着具有高尚政治权力的帝王制度消失,传统文化权威也消失不见,这使得国内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得到解放的同时也产生了浓郁的焦虑感。一些相对完整而系统的具有新价值体系如自由主义、三民主义等承载中国知识分子新信仰的文学思潮开始萌发,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也因此开始崛起。 二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展历程 1 开拓期 这一阶段从1917年到1927年,此时西方民主共和观念早已进入国民内心,许多抨击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文化思想斗争不断出现。在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编撰的《青年杂志》创刊成功,并且将刊物第二卷改名为《新青年》。随后在1917年,胡适在杂志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与《文学革命论》两篇文章,提倡应当为人生而艺术,这是第一次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接着,以《新青年》刊物与这一时期主张自由思想的北大联合,开始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对封建文言、提倡现代白话,转变传统文学方向,反对传统文学、鼓励新文学的新时期文学革命运动。从1918年1月开始,以《新青年》为首的刊物开始采用白话文形式并运用标点符号。1918年5月,鲁迅将自己的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上,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体现出中国现代新文学中彻底反封建的整体倾向,它的发表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础。 我们看到,新文化运动初期知识分子们以德先生与赛先生为口号,积极宣扬民主与文件,而这场运动实质是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潮流与中国传统封建旧文化制度之间的斗争。在俄国

中国文学发展史作业

科技发展史论文作业 ——浅谈中国文学发展史

中国文学发展史 一、摘要 文学史是文学发展的?历史?,是对文学的动观而非静视。把文学现象、文学流变和文学作品放在文学发展的长流中作通观审视,在宏观的视角下确定其价值和意义,这是文学史研究与写作基本的学理要求。 (一)先秦两汉时期,文学尚未取得独立地位,往往与政治、思想、哲学、历史融为一体,较为纯粹意义上的作家还不多见,文体以诗歌、散文为主,风格上主要表现出典重淳厚、磅礴大气的特征。 (二)魏晋至两宋时期,中国古代文学进入自觉期和鼎盛期。此一时期文人有着较高的地位和一定的独立发展的空间,文学的地位也大大提高,诗、词的兴盛并发展到臻于极致的美的境界标志着文人主体精神的充分张扬,审美上论结构的恢张、气势的博大虽已无法与先秦两汉文学相提并论,但词采之美、体式之纯、性情之真、韵味之厚却是它独具的魅力。(三)元明清时期,为中国文学的转型期和新变期。受专制政治和程朱理学的严重束缚和世俗文化的极大冲击,文人地位一落千丈,思想缺乏自由,精神惶恐落魄,而整个民族精神既失去了先秦两汉时期的雄大之势,又没有了魏晋以来直到宋代的灵动之气,作为士人雅文学标志的诗词和散文开始走向衰落,而受俗文化滋养的散曲、戏剧、小说却大放异彩。 由此看来,文学史的编著虽不可避免要涉及文学的分期,但绝不是分期文学的罗列,而必然要将时期之变与作家之变、文体之变、文风之变、审美之变等等种种因素作真切的把握和深刻的揭示,进而深入探求整个文学系统深层结构的演变和文学发展的根本走向。 文学史的发展观往往体现出对文学认识的联系观和系统观。对文学现象的认识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是?孤立?的看待,另一是?联系?的看待。中国古代文学的许多问题如果采用前一种态度,就不免就事论事,从而得出流于狭隘、片面和简单化的结论;相反,后一种态度则注重将每一文学环节纳入文学发展的系统中去审视,由此确定它应有的位臵,认识它产生的因由和存在的意义。文学史研究和写作的总体趋向是抛弃前一种认识观,自觉地接纳后一种认识观。 二、正文 1、古代文学的发展 (1)早期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虽然文字还没有产生,但在人民中间已经流传着神话传说和民间歌谣等口头文学。保留在古代典籍中的文献资料表明,《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闪耀着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光辉。 甲骨文字的发现,使中国古典散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殷商时期的《尚书》篇章,结构和表现手法相当成熟,理所当然成为中国古典散文之祖。 西周时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是古代文学史上头一件大事。后世把《诗经》奉为学习的最高典范。 (2)春秋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游说之士蜂起。在百家争鸣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产生了一批政治家和思想家,写作了大量以说理透辟、逻辑严密、言辞锋利、善用比喻为特点的论说散文,又称诸子散文。在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当数《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