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鸟人》

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鸟人》
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鸟人》

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刚鼎之作——《鸟人》

《鸟人》以其高超的叙事手法;对世界的观察方法,独特的写作风格,令我叹服,并且不禁感叹:这也许会是中国近二十年来最好看的一部小说!

1、内容方面

作者从最底层的蚁族生活开始叙述,传授了都市青年最荒诞却又最实用、最魔幻却又最清晰的中国城市生存法则。当今社会愤青扎堆,蚁族成群,如何从愤青走向精英,从蚁族走向巨鳄?功成名就的刘心武在本书中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鸟人》可以说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身,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自从北京大学博士后廉思主编的《蚁族》将“生存之上,生活之下”的80后大学生带入公众视野之后,80后蚁族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成为当今社会的第四大弱势群体,并且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的弱势群体,大转型时代的中国社会造就了少数富人的传奇,同时也造就了千千万万穷人的悲剧。刘心武的新书《鸟人》其主角鸟博士,父母含辛茹苦供他读到博士,换来的却是家徒四壁,这种结局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贫富差距使得中国社会呈锥形发展,于是在这种尖锐的贫富差距矛盾中,《鸟人》的故事开始了。

刚从象牙塔出来的鸟博士是个不折不扣的蚁族,他过着生存之上,生活之下的日子,因不满导师的学术视野并且困于家计、生计,鸟博士被迫决定在学业未完成之时投身社会,于是开始南下投奔好友小七。鸟博士荒诞的游历生活开始于去投奔小七的路途中,在南下的车上他与老鹰冲集团老大相遇,因其过人学识,被老大聘为特别助理,专门从事老鹰冲重组调研。鸟博士由此接触并调查了社会灰色地带中的所有势力,并与瘦狗村相联系,得出了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关系的回答。这个报告被农贸部长所赏识,鸟博士因此成了部长特别助理,被任命为特管会主任,由此一步步进入社会高层,但是鸟博士最后的命运却是沦为阶下囚……

像鸟博士这样的蚁族似乎非常幸运,他一出去就遇见贵人——老鹰冲集团的老大,并且迅速从一个一文不名的学生变成月入一万的高级白领。鸟博士这种身份的转变是一种灰色的

转变,因为他进入的是一个灰色的集团。在这种灰色环境的熏陶下,鸟博士被迫成为社会灰势力的爪牙,他在潜移默化中“长出尾巴”,并且一步登天变成一个“鸟兽”。

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兽族的掠夺式生存被歌颂被膜拜,成了无数蚁族的向往和标杆,但从蚁族到兽族必须得经历一个累积奋斗的过程。刘心武在这个灰色的励志小说中让鸟博士从蚁族一步登天变成兽族,这种转变可以说让读者触目惊心,鸟博士仿佛是被当今社会强行拉伸畸形发展的变形体。我们在小说中可以看到一个一飞冲天却又一直被束缚着的鸟兽,每一次一飞冲天之后,他身后总是一地鸡毛。

表面上鸟博士在事业上步步高升,似乎越飞越高,但是另外一方面作者又暗示飞得越高将会跌得越重。因为一个蚁族的成长如不经历一步步筑巢,一层层的蜕变进化,他不可能从弱小的蚁族进化成为真正强大的兽族。像鸟博士如此之幸运的人,最后的下场却是沦为阶下囚,揭示的是一种宿命但何尝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丛林法则呢。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一种灰色励志的情节与荒诞的人物将小说带入一个更高的艺术层次。小说中这种灰色的励志包含着许许多多的荒诞,而荒诞中暗示了现实的本质,作者在现实的本质中又探讨了事物的内因,并且从表象的事件上让主人翁变成“鸟人”,漂浮在虚虚实实的幻境里。层出不穷的人物和事物如同鸟博士飞起后抖落的那一地鸡毛,令人目不暇接并且引人深思。

在鸟博士种种经历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层层被拨开的现实真相,这种真相告诉我们光鲜亮丽的现实背后是一个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世界,蚁族只有进化成兽族才能更好地生存。在这种真相的诱惑下,鸟博士畸形进化,越陷越深,到最后不可避免沦为阶下囚,理想幻灭。

鸟博士如此大好青年,有理想有抱负,但他遭遇到一种揠苗助长式的变形成长,这是他的幸运也是不幸。如果说鸟博士的幸运在于他能够一飞冲天,那不幸也正是在于这种一飞冲天,因为事实上他这种飞翔不是一种飞翔,而是被别人用手强行抛到天上,他上升得很快,跌落得自然也很快。

小说的最后,鸟博士在监狱里“无所顾忌地化为一只金雕,穿窗翩然而出”,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种历经理想毁灭后的新生。这样一个魔幻的结局映射了作者悲悯的情怀以及强烈

的人文关怀,作者用这种灰色励志当成反面教材告诉我们:非常幸运、灰色的转变是鸟博士的个体标本遭遇,但千千万万蚁族的蜕变路径并非如此。

2.文学角度

刘心武以荒诞写时代,其笔触从江湖到庙堂到市场再到地狱,将这个时代一网打尽,可谓完美体现了当下社会大转型所呈现出的迷乱格局。从刘心武的《鸟人》一书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时代的迷乱是基于三种力量的交织博弈——日趋式微的传统儒家、充满浪漫色彩的社会主义以及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

刘心武将眼光对住时代大潮流,通过《鸟人》一书刘心武为当下异常复杂荒诞的社会现实做了小说艺术图解,刘心武写出了当代人性的深度畸形迷乱,并且深入描写了当今社会耳目所不及的生活另一面——隐形的生活面,各种各样光怪陆离的现实万象与人鬼神兽交错的中国人性原形毕露。《鸟人》的出现才可以说是中国作家良心不泯的有力表现。

刘心武《鸟人》里面主角鸟博士头大身细脑门上贴标签,神情痴傻却深谋远虑,能穿透现实迷雾沉潜历史看破未来,他种种匪夷所思的际遇带领读者真正穿越当下耳目所及的迷离现实,进入另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这种境界跟阿来一比,显然已经高出几个层次。

对于这样一个时代,“快餐至上,娱乐至死”,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刘心武恰好就是这个旁观者,他《鸟人》一书的出现就是对这个时代集体失语振聋发聩的一击。

魔幻主义、现实主义等各中写作方法的运用,已经熟练掌握,化作己用。从书中可以看到文学大师的身影,刘心武老师的灵魂。

从冒牌导师到飞鹰走狗论;从囡囡以及影子同事到商业街上空的动漫混战;从编制与工资的困惑到车痴;从自投罗网到再见老七。世间百态万象,世间光怪陆离,世间千奇百怪,世间经典时尚在书中都有一流的描写,一流的暗喻,一流的刻画,一流的象征。如果说《鸟人》基本可以定位为“魔幻现实主义”创作,那么它同时也是一部个性充分的作品。

新时期文学曾出现两个走向:现代主义试验成风与现实主义持续不懈。这个过程中,如何看待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价值也有争论。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只是玩弄形式追求时尚,甚至只是拾西方现代派文学牙慧;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具有创新意义,不能老抱着现实主义不放。但事实上还有一种现象: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出现了交织与融合。其中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堪称典型。魔幻现实主义在1980年代中国小说已经出现,但当时只有莫言的创作可谓独树一帜。1990年代后,魔幻现实主义的运用则更为普遍和自觉。主要表现在形式主义明显淡化,

文化视野、哲学思考、民族反思、社会批判等思想意识更为突出。如《白鹿原》、《尘埃落定》、《黑山堡纲鉴》、《日光流年》、《檀香刑》和《受活》等就是如此。而刘心武的《鸟人》也是属于这类自觉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有个著名观点: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说文本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是紧密联系的,艺术形式实际是作家认识生活、把握世界和表现思想的审美形态。而《鸟人》叙事形式的新颖与深刻的主题思考,不仅密切相关,也相得益彰。既包含了马尔克斯式的神奇想象,卡夫卡式的荒诞,西方现代派的黑色幽默,象征主义的描绘,同时也有通俗小说的故事元素。

3.主题深度

正如克莱夫贝尔所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鸟人》的有趣故事、故事结构和叙事方式,又是“意在笔先”和“辞能达意”的结合。所谓“意在笔先”,是指《鸟人》的叙事设置和艺术形式的探索,并非只是追求“好读”,更不是玩弄技巧的“形式游戏”,而是显示了作家把握世界的思考。其“意”或者说主题,就是《鸟人》对现实中国社会发展史某些荒诞本质的深刻揭示。而“辞能达意”是指形式探索是为了更好表达相关思想。不求“形似”而求“神似”的方式是为了更加逼近现实荒诞。《鸟人》的主题思考,或说对现实中国社会某些荒诞本质的揭示,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有三个思考更为重要:

一是对现实中国社会文化状况的寻根问底。作者曾说他想通过《鸟人》来探索中国儒、释、道三种文化结合一体后,在当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和状况。每一种文化价值体系,正如荣格所说都是一个民族长期孕育的“集体无意识”,那么这种集体无意识也必然会体现在民族性格中。如《鸟人》中的“尾巴”就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民族文化隐喻。这些各式各样的尾巴,如教授的老鼠尾巴,牛老大的紫色尾巴,K老大的臭鼬尾巴,司长的斑马尾巴,高官的牧羊犬尾巴,局长的猫尾巴,部长的松鼠尾巴和浣熊尾巴,会长的土拨鼠尾巴,郑老板的豹尾,实际都隐喻着某种文化价值体系和文化状况。而这些集人、鬼、神、兽于一身的中国式英雄,既是特定传统文化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当下中国文化状况的一种象征。

二是对中国社会现实状况的穿透性描述。《鸟人》对中国社会现实状况的穿透性描述,主要展现在儒家传统、革命理想和市场规则的交织、冲突和博弈中。这三种力量的交织和博弈,不仅在中国现实生活中发生了巨大作用,而且导致了种种奇异景观和荒唐现象。如全国城市化最快的红都市特区,江湖侠义与社会理想结合的瘦狗村农庄,市场经济社会的道德混乱和人性百态,研讨黄河断流问题的部厅级环保会议的官僚主义,部长工作室中的影子同事,包括大学校园中科研人员的利欲熏心,等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和行为,既展现了儒家

传统、革命理想和市场规则之间的复杂关系,也集中呈现和高度概括了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某些根本状况现象,确实发人深思。

三是对现代“丛林法则”的揭示。动物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人类社会也不断上演过。这种丛林法则在现代中国同样频频发生。《鸟人》中那些个具有超人本领的“尾巴人”,就是丛林法则的实现者。无论高官政要、财富大亨,还是江湖老大甚至学界名流,都是俗世社会中呼风唤雨的英雄。他们不仅掌握着社会资源,甚至掌控着平民百姓的生存和生命。弱肉强食、成王败寇,则是他们最拿手的把戏。由此他们也成为现代丛林法则中的枭雄。令人悲哀的是历史却往往被他们书写。故事非常好看的《鸟人》,文学良知也是其可贵的精神品格。

4.总结

总的说来,《鸟人》一书之所以成功,不仅在于火候恰到好处的魔幻笔法,更在于这面魔镜能不断映射出人性在欲念面前的悸动与堕落。主人公鸟博士在经历了一番内心挣扎之后,终没能抵挡住高薪的诱惑,被拉进了藏污纳垢的“老鹰冲”集团,成了恶势力手中的一枚棋子,甚至刚入伙就电话行骗了一位可怜的考生。相信大家读到这里,都会和老四一样感叹:“读书越多越容易蒙人”。在经历了一番良知与欲念的搏斗之后,鸟博士已完全蜕变成了一个狗头军师式的人物,他费尽心机地替恶势力出谋划策,只为了自己从中分一杯羹。这样的一位主人公的内心性格,十四章的标题概括得妙:“飞鹰走狗论”。

在魔幻笔法的映衬下,书中的细节描写也颇耐人寻味。例如:鸟博士的导师在被揭穿了虚伪的画皮之后,身后突然长出了一条灰色的老鼠尾巴。而“老鹰冲”集团的老大在将鸟博士成功收入帐下而得意大笑时,也长出了一条粗壮的紫色尾巴。这不禁使人联想起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经典情节:布恩迪亚家族的几代孩子陆续长出了猪尾巴,象征着拉美人民的苦难延绵不绝。刘心武先生是否是马尔克斯迷,这一点我不清楚,但我可以肯定一点:当我们被贪念与功利蒙上双眼时,身后又何尝不是拖着一条丑陋的尾巴呢?

此外,鸟博士的眼镜也是一个关键道具,戴与不戴看到的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是因为,在人的内心深处存在着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良知与邪念抗争、光明与黑暗对撞。正如书中所言,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是“两个世界交织混合在一起的叠影”。也许,这个世界上无所谓真实,也无所谓虚幻,只有永恒不变的人性才是实实在在的。

用荒诞之口,话真实之世;以神来之笔,写世态炎凉。这,就是《鸟人》的精髓所在。时而拼搏,时而妥协,时而发狂、时而冷静,时而认真、时而虚伪,人性的复杂与多变,书

中历历再现。一本直击人性深处的好书,恰如一份带劲的油泼辣子面,品之令人畅快淋漓、大呼过瘾,事后回味起来又如清夜闻钟、醍醐灌顶。尽管《百年孤独》的故事情节与时代背景与本书大相径庭,但时空虽异、人性相通,在这个层面的诠释上,两者都做得十分出彩。相信马尔克斯先生如能看到此书,也将为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后继有人而感到无比欣慰。

从这个意义上看,《鸟人》堪称一本折射当今社会百态,囊括国人典型性格的百科全书。任何想要深刻理解国人本质性格与中国社会现状的学者,都有十足的理由将其视为案头必备之物。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异同

转)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异同 (2011-12-12 19:30:26)转载▼ 分类:资料 标签:杂 谈 一、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比较 现实主义又称“批判现实主义”,其文学作品表达出人们对正义战胜邪恶的坚定信心和斗志,激励人们为改造现实社会、争取自由幸福而不断斗争。而现代主义文学却反映出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对前途悲观绝望的情绪,体现出虚无主义的思想。 1、从产生到繁盛的时间看,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由来已久,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启蒙运动时期,文学艺术家就主张艺术必须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从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文学的主要潮流。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20-30年代达到繁盛时期,并取代现实主义成为西方文坛的主流。 2、从兴盛的社会根源看,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开始大量暴露,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的结果。现代主义文学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兴起,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普遍的危机感,他们迷茫、痛苦而找不到出路。 3、从创作特点看,现实主义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相互冲突趋势,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往往因对现实秩序不满而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共同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二、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1、描写对象 浪漫主义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往往把理想作为现实加以描写和歌颂,注重内心世界的描写。 现实主义文学却是以客观真实的生活作为描写对象,因此成为一种时代的记录。 2、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方式 浪漫主义作家们对现实强烈不满,往往偏重于对理想的追求,把现实和理想对立起来,着重描写他们认为最好的、最美的,也是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和艺术典型。 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不满表现为充分揭露和批判这个社会,探索导致社会罪恶的本质根源。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适应现代性以及现代民族国家双重历史要求的产物。在现代性的不同历史阶段,文学对现代性的态度也各有不同,于是就形成各种文学思潮的流变:浪漫主义是对现代工具理性和现代城市文明的反动;现代主义是对现代理性的反叛以及对生存意义的反思;现实主义是对现代性带来的社会灾难的揭露和批判。本文就针对40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进行了简要概述,初步介绍了4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时代背景以及其两种状态:七月派和工农兵文学。 关键字: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现实主义时代背景七月派和工农兵文学文学思潮,本来与文学运动、文学流派、作家作品、文学思想论争等一样,是文学史的重要构成部分,但由于它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一个历史时段文学发展的内质、发展方向,还影响着作家的创作个性与创作风格,因此有的文学研究者便把它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文学思潮,它们的存活时间有的长,有的短,各领风骚三五年或十几年,就销声匿迹了。唯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大文学思潮,虽时盛时衰,时浮时沉,几经曲折,但都贯穿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始终,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最响亮的三部曲。

(下面两幅图是另取一段) (1217字) 4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分野出两种状态:一是七月派的理论和创作,一是工农兵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在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七月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以胡风为代表的“揭示‘精神奴役的创伤’”和“高扬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理论是现实主义理论在此时的重要发展。七月派主张关注残存在人民群众身上的“神奴役的创伤”,要求作家保持清醒的头脑,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作品的批判力量。同时,七月派还主张同步追求社会功能与审美意识,并在诗歌、报告文学、小说的创作上,进行了很好的实践和探索。在诗歌创作上,呼唤主观战斗精神,就表现人物精神奴役的创伤方面而言,七月派后期的政治抒情诗中表现得尤其充分,如绿原的《哑者》、阿拢的《纤夫》等塑造了顽强的战斗者形象,强调了生命的力、生命的体验。在小说创作上,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中的郭素娥,就是一个血肉丰满、有着强烈求生愿望的女性,作品既写她肉体的饥饿,又写她精神的饥饿,在她身上,张扬着原始生命力,用胡风的话说是“用原始的强悍碰击了这社会的铁壁,作为代价,她悲惨地献出了生 命”。 在40年代,中国工农兵文学思潮是一股发展迅猛、影响深远的文学潮流,是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解放区的特殊发展。工农兵文学是以工农兵为描写对象和服务对象的文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学。毛泽东在其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工农兵文学做了简洁的概括:“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工农兵文学在《讲话》的指引下,为抗战服务, 讴歌胜利,号召人们在屈辱中奋起,在血与火的搏斗中换来祖国的新生。解放区作家大量塑造传奇抗日英雄形象,创作出一批深受欢迎的抗日英雄传奇小说。他们在文学形式上,普遍采用人民尤其是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文学观念上,自觉为政治服务。工农兵文学思潮的发展,使解放区文学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工农兵文学对政治过分贴近,甚至把文学功能阐释为具体政策的宣传品;过分强调、歌颂光明,不能描写和反映革命内部的阴暗面和黑暗;过分强调学习民族民间形式,忽略向世界文化、现代文学形式的学习,从而造成文学创作的概念化、公式化、片面化。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历史反映出现实主义文学在各个时期与社会、政治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都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强大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朱寨.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M].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1987.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一个环节。了解批判现实主义,必须从对现实主义的认识开始。现实主义是艺术领域中真实、客观地再现生活图景的一种方法。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是生活的形象反映,它忠实于现实,毫不粉饰和回避客观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社会和历史的某些本质的东西。历史上一切真实地记录、表现了生活的典型性的文学作品,都可以说是现实主义的。 狄更斯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他揭露剥削阶级的暴行,是出于人道主义思想;他指责革命者的暴力行动,宣扬阶级调和,也是出于人道主义思想,这正是狄更斯思想的两重性有人指出,狄更斯看到了那个时代存在的社会问题,并且用自己手中的笔勇敢的表现出来,这一点值得中国的作家学习。“在这个写作的圈子里,投机取巧的写作比比皆是,有太多撒谎的作家和拍马屁的作家,许多作家并没有起到其作为社会良心的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内地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经济繁荣之下却潜藏着不少社会问题。作家在经历这种社会变迁时,应当用自己的方式将之记录下来,但当代作家做的远远不够。狄更斯对当时所处的时代不回避,敢于如实表达,这恰恰是很多中国作家所缺乏的。 同样的现如今的文坛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最大的特点是作品的速生速朽。有的作家一年出六七部长篇,却难得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只是换得一些金钱和一时的名气。 我们的时代缺少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缺少指领人们行为道德规范的准绳,文坛的急躁,社会的急功近利使得人与人之间无法进行交流,人内心的破坏与陷落 也许当代的中国文学属于现实主义的作品并不少,但能够高于现实,而批判现实的文学作品,实在是太少。在当代中国,虽然有很多作品是批判过去的,但因为毕竟都是一些批判过去社会现状的,所以批判与不批判似乎意义不是很大。 无论古今中外,作为高尚的,且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文学,应该始终站在社会发展的最前沿,而不断推陈出新开拓创新。同时文学又作为人类最智慧的老人和清醒的哲学家,时刻叩问着现实和人生,而毫不留情地鞭策和挞伐着社会的丑陋、肮脏、污秽和难看的东西等等。然而,现在的中国还依然有这样的文学吗? 也许作为学校里的学生,可能愚拙浅见,然而,那些历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顶尖级的文学巨匠和泰斗们,他们又哪一位的作品不是出自于这样的正义豪情和博爱的良知才成功登上世界级文学的宝座上的呢?当然,中国曾经有一个文学巨匠是这样的,那就是被毛泽东称之为骨头“是最硬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斗士鲁迅先生了。也许自他以后,从此在中国大地,再没有出现过第二人,或把第二人也全部扼杀了。 文学的根本就是正义和良知,别人不清楚的,别人旁观的,别人正在犹豫或者优柔寡断的,等等,文学便象一把正义的钢刀,它会及时地,敏锐的,且极其准确而又毫不留情地刺向任何不正义之处。或者刺向任何存在缺陷、漏洞和问题的方面。严格来说,文学是为社会服务的,是为最广大的人民效敬终身的。可是,我国的文学究竟怎么样了?又究竟都为了什么?又为谁而服务着? 我们的时代缺少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缺少指领人们行为道德规范的准绳,文坛的急躁,社会的急功近利使得人与人之间无法进行交流,人内心的破坏与陷落。如果文学脱离了豪迈的正义情怀和呐喊的先锋作用,文学就自己把自己束之高阁了,或故意装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味,于是文学便走向了末路和毁灭的边缘。

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现实主义文学特征;①描写现实主义的客观真实性。②描写现实的揭露批判性。③描绘生活画面的广阔性。④塑造了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葛朗台)。⑤艺术上的独创性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①产生早,发展快。②有广阔的历史视野。③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站在中小资产阶级立场上暴露资产阶级的阴暗面。④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作品主人公大多是带有英雄主义色彩的个人反叛者和野心家的形象。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特点:①以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政治欺骗,正面描写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②善于描写小人物的命运,成功的表达了小资产阶级的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的生活经历,③具有温和的人道主义和浓厚的改良主义倾向,感伤色彩和劝善说教色彩比较浓重。④女性文学异军突起。 勃朗特姐妹。夏洛蒂《简爱》,艾米莉《呼啸山庄》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特点:①名家如林,名作如海,群星灿烂。②文学与民族解放运动密切相连,以批判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为重点。③具有悲怆的情调,表达知识分子深广的忧愤,沉重的焦虑,以及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思想。④产生了独特的形象系列,如贵族知识分子的“多余人”形象系列,平民知识分子的“新人形象系列”,胆小怕事而又麻木愚昧的小人物形象系列,骄横愚蠢的地主形象系列,专制贪婪的官僚形象系列。⑤有系统的进步理论作指导。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流行于十九世纪欧洲等地区的一种文学流派。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广阔而深刻、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社会风俗、人情、国民性和社会矛盾;深入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童话,把人间的一切苦难,形象地昭示给人们。这一文学流派,在艺术上多有创见,既是写实的,又具有倾向性。其中在典型环境中再现某一阶层人的典型性格的创作方法,使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目录 1概述 1 1.1 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标志 1 1. 2 来源

超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 神奇现实小说区别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兴起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其出现具有不可复制性。 一、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拉美有其独特的背景。 政治上:拉美长期处在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下,受到经济掠夺。20世纪初,欧美资本主义,通过垄断公司的形式,控制拉美各国经济命脉,造成了国家经济长期处于依附外国资本主义的地位。发展停滞,资金外流,人们生活困苦不堪。而后来拉美国家虽然名义上赢得独立,但政治上仍受帝国主义的操控,政局动荡不安。外国政府和垄断财团暗中支持反动政客,依靠外国势力提供武器,频繁反动武装政变,政局动荡。 而与此同时,二十世纪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潮到来,也促进拉美人们的觉醒。拉美各国尽管政治经济上存在差异,但共同经历过被殖民和外国资本对本国的剥削,使得拉美人民在维护民族权益的斗争中,使拉美意识上升。有责任的作家不仅反映本国的历史,还反映整个拉美被奴役的历史。他们试图通过文学手段把拉美的真实历史通过文学反映出来。用文学反映现实、干预现实性。马尔克斯的《族长的没落》《百年孤独》都有对拉美历史象征性地呈现。 另外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给拉美人民带来希望,加西尔·马尔克斯在《番石榴飘香》中说他是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拉美的现实是除了政治上长期受奴役外,地理和文化上有其独特性 文化上,混血,多种文化并存。 拉美本土文化有其独特性。历史上,拉美就曾创造出辉煌的古印第安文化。15世纪,就有玛雅,阿兹台克和印加三大文化中心,有源远地文化传统。另外,拉美还是一个种族混杂的地区,除土著印第安人,还有被贩卖到此的非洲黑人,从欧洲移民的白人。他们的生活形态十分复杂。既有殖民者带来的西方科技文明的现代化生活,又有存在大量宗教迷信甚至原始部落图腾崇拜式的生活模式。这种跨度极大、差异迥然的生活形态又和谐地混合在一起,构成拉美“神奇”的现实。直至今天,拉美土著印第安人还盛行神灵崇拜,相信神话传说,并用神话知识认知和解释客观世界。古印第安文化,非洲文化,阿拉伯文化、西班牙文化以及《圣经》并存。马尔克斯对别人将他作品认定为“魔幻”是很不满的,他认为他表达的是现实中存在的,用现实中的人们思考方式进行创作的。 地理上位于热带,自然条件特殊。 文学上,拉美作家面对贫困落后的现实,作为有责任心的作家,针砭现实迫切希望找到拉美的出路。他们也意识到自身文学与欧美文学之间的巨大差距,进行大量的艺术实验。当然,首先就面对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问题。 在三、四十年代发生一场大争论:发展民族文学是否一定要排除西方文学的借鉴;吸取西方文学的艺术技巧是否一定破坏了文学的民族性? 讨论的结果是如果要使拉美文学尽快赶上去,并超出西方文学的水平,必须先把对方的精华吸收过来再加以改造。墨西哥著名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为了回到原地,首先要敢于走出去,只有浪子才谈得上回头。(这一点与寻根文学面临的处境颇为相似) 但是他们借助现代手法进行创新时,着眼点落实到拉美的现实。如何用文学寻找到本民族的特质,反映现实?六、七十年代拉美文坛主要有四个文学流派:社会

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是文学研究活动中最为常见的术语之一,但是由于人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这个术语,现实主义也因此成为文学理论中含义最为模糊的概念之一。一般来说,人们经常在三种意义上使用这个术语:其一是指一种文学思潮或文学运动;在这个意义上,现实主义是一个与特定时期相关的概念,指发生在文学史上某个时期的思潮、运动或流派;而作为思潮或流派的现实主义则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历史过程。现实主义的另一个含义是指一种审美理想或文学精神;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根本特点在于它尤为强调文学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关注与参与,这个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具有相当宽泛的包容性,它实际上包含了一切严肃对待现实人生的文学,即使在某些浪漫主义或现代主义作家身上,人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关注现实的文学精神。现实主义的第三种含义是指文学的一种表现形态或形态类型,其特点是以生活固有的样子来建构艺术世界,把文学视为现实生活的再现。 作为一种文学表现的形态类型,现实主义文学最为显著的风格特征是它的“写实性”。无论是对具体形象的塑造,细枝末节的刻画,还是在整体的表现形态上,现实主义文学都力求贴近社会生活现实,追求艺术虚构的真实感。韦勒克《文学研究中现实主义的概念》追溯了现实主义术语在欧美各国的发生史:这个概念在文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1826年。法国一作家撰文宣称忠实地摹仿自然提供的范本的现实主义信条日益增涨,它将是19世纪的写实文学。而这个术语的流行与画家库尔贝和小说家尚弗勒里的积极应用有关,库尔贝将自己被拒绝的作品贴上了现实主义的标签引发了一场论战,尚弗勒里1857年出版题为《现实主义》的文集,捍卫现实主义信条。同时其友人迪朗蒂又推出文学评论杂志《现实主义》,虽然昙花一现只出了六期,但其文风具论战性而产生广泛影响。被20世纪的现代主义先锋派视为保守的现实主义,在19世纪诞生之时也具有挑战文学成规的前卫品格。迪朗蒂曾明确地说:"这个可怕的术语'现实主义'是它所代表的流派的颠覆者。说'现实主义'派是荒谬的,因为现实主义表示关于个人性的坦率而完美的表达;成规、模仿以及任何流派正是它所反对的东西"。准确地说,现实主义挑战的是浪漫主义的艺术成规,卫姆塞特和布鲁克斯在《西洋文学批评史》中就把现实主义理解为19世纪中叶的一种逆动,它抵制"不现实的各种事物",迪朗蒂和尚弗勒里继承了30年代普朗什抵制浪漫主义的思想,尖锐地攻击雨果、缪塞、维尼等浪漫派作家,指责他们"无视自己的时代,企图从往昔的岁月里掘出僵尸,再给它们穿上历史的俗艳服装。"现实主义者则拒绝这种诗的谎言。因此现实主义是作为浪漫主义的对立面和论辩敌手出现的,它本源地含有反对幻想和伪饰崇尚真实的意义。 现实主义经过泰纳、恩格斯、别林斯基直至20世纪卢卡契等理论家的发展和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伟大作家的文学实践达到高潮。现实主义理论日趋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话语成规。它包括以下层面的涵义:第一,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这是现实主义术语的最根本的意义。达米安·格兰特用"应合"理论解释现实主义的客观性成规,他称应合为一种文学的认真心理,"如果文学忽视或贬低外在现实,希翼仅从恣意驰骋的想象汲取营养,并仅为想象而存在,这个认真心理就要提出抗议。"这强调的是文学对现实的忠诚和责任。韦勒克从现实主义反对浪漫主义的文学史背景来诠释这层涵义:"它排斥虚无飘渺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除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神话故事,不需要梦幻世界。"这个意义上,企望真实地呈现社会生存的本真样态。作为浪漫主义的论辩敌手,作为社会边缘贫困小人物的代言,现实主义理论强调披露真实,戳穿伪饰现状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现实主义抵制作为布尔乔亚知识分子话语形态的浪漫主义,转而追求客观性,为那些堕入贫困被边缘化的弱势族群或阶层发声。显然具有素朴的人间情怀和人道精神。 现实主义客观再现当代社会现实的理论涵义在卢卡契的论述里得到了最深入的阐释。这位现实主义最忠诚的信仰者和最后的辩护师撰写了大量论著,总结现实主义艺术经验,回应现实主义在20世纪遭受的挑战。首先,从认识论的高度重新阐释了现实主义客观性的涵义:"艺术的任务是对现实整体进行忠实和真实的描写。"卢卡契提出了对现实进行整体描写的现实主义艺术要求,所谓整体描写就是反映社会-历史的总体性,

现实主义文学特征教学提纲

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精品资料 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理解 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首先在西欧的法国、英国等地出现,之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继浪漫主义之后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要潮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每种文学思潮的出现都有着各方面的因素,现实主义思潮也不例外。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从此,法国资产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1832年英国实行了实行了议会改革,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两大政治事件,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这种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资本主义的彻底胜利,导致社会风气和思想意识随之转变。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或唯一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改变。于是务实,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形成,一种写实性与批判性很强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应运而生。这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的结果。 自然科学与哲学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19世纪的自然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突出的是细胞学说、能量转化说和进化论三大成就。作者们以研究者的姿态,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成果进行文学创作,把自然科学成果用于文学创作。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说”和孔德的实证哲学,以及空想社会等都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哲学基础。 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也是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文艺复兴时期的“镜子说”、启蒙小说对人物的刻画和对细节的描绘,以及浪漫主义文学的心理描写的深刻性和描摹大自然的细致入微都被纳入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视野中, 在上述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精神文化条件下产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尽管流行的范围很广,时间也有先后,但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一些基本的特征。 在思想特征上,第一,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和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巴尔扎克在写《人间喜剧》时宣称:“法国社会将要做历史家,我只能当他的书记。”他力求“写出许多历史家所遗忘了的历史,即人情风俗史。”他的《人间喜剧》是19世纪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他善于用小说全面深刻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内容丰富,规模宏伟,成为法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所反映的生活画面非常广阔,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甚至是某个角落的生活,都在其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展现。《人间喜剧》分为“风俗研究”、“分析研究”和“哲学研究”三大部分,而“风俗研究”又被按照不同场景分类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六部分。在《人间喜剧》中,作者塑造了许多场景,有农村、街道和沙龙内室等等,作者把人物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写出了不少的人物形象,在作品中共出现了三千多个形象有资本家、政治家、教士和贵族等等。展现了各阶层人的精神心理面貌,反映其所处的社会环境。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茅盾从理论到创作实践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贡献

茅盾从理论到创作实践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贡献 一、理论方面:作为文学研究会的核心成员和首席批评家,茅盾所提出的“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主张颇能代表文学研究会在文学与人生关系问题上的理论自觉。 早在文学研究会成立的前一年,茅盾即明确提出了建构新文学的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普遍的性质,二是有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能力,三是为平民的非为一般特珠阶级的人的。”唯其要有普遍的性质,所以要提倡白话文;唯其要有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能力,所以要注重文学的思想性;唯其要为平民服务,所以要反映民众的生活和愿望。在这里,茅盾笔下的“人生”显然不同于周作人建立在个性主义基础上的“个人的人生”,而是更多立足于社会关怀立场的“社会—民族的人生”。在20年代初期撰写的一系列理论文章中,茅盾不止一次地提到了这个问题。 文学研究会“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艺术主张是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研究会作家普遍对于文学的客观性要求和真实性品格给予高度重视。茅盾就将文学的真实性提升到近代文学时代精神的高度进行论述,并对达到文学真实性的途径进行了具体探讨,提倡实地考察,忠实描写的写作态度。

二、茅盾的长篇小说创作: 1、《蚀》与《虹》:茅盾写实风格的初成。 小说集《蚀》包括茅盾的三部长篇小说《幻灭》、《动摇》和《追求》。随后,茅盾又于在日本养病期间完成了长篇小说《虹》。 塑造“时代女性”是其早期小说创作的主要贡献。她们通常美丽、聪慧、思想独立,但是走上社会后或变得颓废消极,如《幻灭》中的慧女士、《追求》中的章秋柳;或果敢坚强,如《动摇》中的孙舞阳、《虹》中的梅女士,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从《蚀》到《虹》,显示出茅盾全方位把握生活和时代的能力,他塑造的现代青年旨在展现整个时代的脉搏,具有波澜壮阔的史诗感。 2、《子夜》:现代长篇小说成熟的标志。 (1)概述: 《子夜》的诞生确立了茅盾在20世纪中国文坛的地位。这部小说描写了20世初初上海各种经济、政治、军事光怪陆离的现象,讲述了民族资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兴业无望的悲哀,塑造了民族资本家、官僚买办、交际花、工人、洋场知识分子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具有史诗性的结构和气魄。 (2)人物塑造及其思想内涵: 吴荪莆是小说中塑造的30年代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典型形象。他是一位曾游历欧美、精明强干并富有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的工业巨子,其梦

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理解 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首先在西欧的法国、英国等地出现,之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继浪漫主义之后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要潮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每种文学思潮的出现都有着各方面的因素,现实主义思潮也不例外。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从此,法国资产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1832年英国实行了实行了议会改革,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两大政治事件,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这种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资本主义的彻底胜利,导致社会风气和思想意识随之转变。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或唯一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改变。于是务实,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形成,一种写实性与批判性很强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应运而生。这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的结果。 自然科学与哲学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19世纪的自然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突出的是细胞学说、能量转化说和进化论三大成就。作者们以研究者的姿态,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成果进行文学创作,把自然科学成果用于文学创作。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说?和孔德的实证哲学,以及空想社会等都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哲学基础。 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也是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文艺复兴时期的?镜子说?、启蒙小说对人物的刻画和对细节的描绘,以及浪漫主义文学的心理描写的深刻性和描摹大自然的细致入微都被纳入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视野中, 在上述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精神文化条件下产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尽管流行的范围很广,时间也有先后,但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一些基本的特征。 在思想特征上,第一,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和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巴尔扎克在写《人间喜剧》时宣称:?法国社会将要做历史家,我只能当他的书记。?他力求?写出许多历史家所遗忘了的历史,即人情风俗史。?他的《人间喜剧》是19世纪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他善于用小说全面深刻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内容丰富,规模宏伟,成为法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所反映的生活画面非常广阔,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甚至是某个角落的生活,都在其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展现。《人间喜剧》分为?风俗研究?、?分析研究?和?哲学研究?三大部分,而?风俗研究?又被按照不同场景分类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六部分。在《人间喜剧》中,作者塑造了许多场景,有农村、街道和沙龙内室等等,作者把人物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写出了不少的人物形象,在作品中共出现了三千多个形象有资本家、政治家、教士和贵族等等。展现了各阶层人的精神心理面貌,反映其所处的社会环境。 第二,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现实主义着力于暴露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

魔幻现实主义

浅谈历史背景与作家经历对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影响 摘要:魔幻现实主义是在二十世纪中期首先出现,而后影响到世界范围内作家创作的一种文学流派,对世界文坛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寻根文学流派的影响尤为深远。其中魔幻现实指的是“试图借助魔幻来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成现实来表现”,其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即可以概括为在作品中加入了魔幻的元素,通过这种方式来集中表现现实,本质仍然为现实。本文中讨论了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着重强调了魔幻现实主义与后现代派中的荒诞主义,超现实主义的区别,然后介绍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并简单介绍了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杰出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品。随后对本文探讨的核心,历史背景与作家个人经历对于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的影响,次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讨论了拉美与中国整体的环境对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影响,然后选取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三部作品以及莫言的《红高粱》《檀香刑》进行具体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历史背景与作家个人经历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创作。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魔幻因素百年孤独莫言 本篇文章讨论的是针对魔幻现实主义作家背景即个人经历对其创作作品的影响。因此在讨论问题之前需要对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和有哪些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作品有必要了解。 魔幻现实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作品 谈到现实主义,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而魔幻现实主义的受众相比之下就要少一些。魔幻现实主义不像现实主义,从古至今一直被作家无意识地不断的使用,而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盛行起来的文学流派,不同于传统的文学集团,他是一种群体性的倾向,是拉美作家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结合个人经历创作出的,主要集中在小说领域。魔幻现实主义被提出后引发了剧烈的反响,后渐渐演变为一种跨越地域与时代的文学流派,并多次获得了诺奖等奖项,因此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魔幻现实主义在文坛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魔幻现实主义一词最早是由德国文艺评论家弗朗茨·罗发表的一本评论后期表现派绘画的专著《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中提到的,他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是表现主义的一种。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区分魔幻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荒诞派。魔幻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较好区分,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中加入了魔幻的元素来反映现实。而魔幻现实主义和超现代主义的区别可以用安徒生·因佩特的话来解释“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作者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借助魔幻来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成现实来表现。”阿伯利纳尔曾说到“当人类试图模仿行走时,他创造了与腿并不相像的轮子”,即超现实主义中的现实指的应是自然而非现实主义中的现实,这一点与魔幻现实主义有很大区别。而荒诞派则是利用有原因与结果的悖逆,愿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地特点俄国革命与现实主义文学;向内转地趋势;长河小说地集中涌现;与现代主义地融合. 《臣仆》()赫斯林是一个小造纸厂老板地儿子,自幼胆小如鼠,但欺软怕硬,残忍成性,经常欺每自己地妹妹和犹太同学,入大学后参加了反动学生组织“新条顿团”,进一步滋生起沙文主义情绪.后来赫斯林承父业当了老板,先是投靠自由党首领布克,又看到保皇党势力大,又倒向贵族伍尔科等人,还告发布克地女儿侮辱皇帝.后又与社会民主党内地工人贵族相勾结,通过出卖工人利益而当上了市议员,此后赫斯林步步高升.全书以赫斯林主持地德皇纪念碑落成典礼和布克地死为结局. 《布登勃洛克一家》()地点:德国吕贝克市人物:布登勃洛克一家哈特根施特罗姆时间:十九世纪年代事件:布登勃洛克一家地兴衰史哈特根施特罗姆地发家史《布登勃洛克一家》()《易卜生主义地精华》戏剧是“思想地工厂,良心地提示者,社会行为地说明人,驱逐绝望和沉闷地武器,歌颂人类上进地庙堂.”它地重要性“只有中古地教会可比.”《鳏夫地房产》()《华伦夫人地职业》()《英国佬地另一岛》()《巴巴拉少校》()《伤心之家》()《苹果车》()你祖国地政府?我就是你祖国地政府,我,还有拉莎罗斯.你以为你以为再加上半打你这样半生不熟地政客,跑到那个胡说专家俱乐部里坐成一排,就能够管得了安德谢夫拉莎罗斯公司吗?不行地,朋友.怎么对我们有利,你们就得怎么干.战争对我们有利,你们就得制造战争.和平对我们有利,你们就得维持和平.在商业上,我

们商定了什么措施,你们就会发现什么有其必要.我需要什么来保持 我地利润,你们就会看出,我地需要正是国家地需要.别人需要点什 么来降低我地利润,你们就调出警察和军队弹压他们. 谁出公道地 价钱,就把军火卖给谁,不管他是什么人,什么主义;是贵族党还是 共和党,是虚无党还是沙皇,是资本家还是社会主义者,是基督教还 是天主教,是强盗还是警察,是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无论他是 哪一类地人,无论是什么情况、什么民族、什么信仰,干地什么糊涂 事儿,进行地什么伟大地事业,犯地什么罪,都一视同仁. 《福尔赛世家》《有产业地人》()《骑虎》()《出 租》()《现代喜剧》《白猿》()《银匙》() 《天鹅之歌》()《尾声》《女侍》()《开花 地荒野》()《河那边》()《福尔赛世家》老乔里恩小 乔里恩伊琳琼乔恩《人性地枷锁》斯宾诺莎说:“我把人 类在控制和克制感情上地软弱无力称为奴役;因为一个人为感情所支 配,行为便没有自主权,而受命运地宰割.” , 劳伦斯地 主要作品《白孔雀》()《儿子与情人》()《虹》《恋 爱中地女人》()《查特里夫人地情人》( ' )未来派时期作 品《穿裤子地云》罗斯塔之窗及讽刺诗《开会迷》政治抒情诗(苏 联诗歌史上地里程碑)《列宁》《好!》《放开喉咙歌唱》(放声 歌唱)《苦难地历程》(三部曲)《两姊妹》《一九一八年》《阴 暗地早晨》《彼得大帝》《钢铁是怎样炼成地》人最宝贵地是生 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地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

浅析中西现实主义文学

浅析中西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引言 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从此,法国资产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1832年英国实行了议会改革,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两大政治事件,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欧洲各国在英、法资本主义势力的影响下,相继经历了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过渡。这种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直接影响着文学,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世界各国的文学艺术自始就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现实主义的因素和特色,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而发展变化。在文学艺术领域,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主要倾向是源远流长。但作为一种比较自觉的文艺流派,现实主义通常是指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取代浪漫主义而占主导地位的一种主要文艺思潮和运动

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其实际运用时间相当早远,但直到19世纪50年代才由法国画家库尔贝和作家夏夫列里作为一个名称提出来,恩格斯为“现实主义”下的定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888年4月初致玛.哈克奈斯信)对现实主义的理论探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摹仿”说。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就已指出存在3种不同的摹仿现实的方式,第1种便是“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艺家(阿尔贝蒂、达·芬奇、卡斯特尔韦特罗等)坚持并发展了“艺术摹仿自然”的观点。18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狄德罗和莱辛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坚持文艺的现实基础,肯定美与真的统一,强调艺术既要依据自然又要超越自然的辩证关系。狄德罗和莱辛在《沙龙》、《画论》、《汉堡剧评》等论著中针对新古典主义束缚文艺的清规戒律,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对近代现实主义文艺的兴起产生了促进作用。 西方现实主义著名作品层出不穷,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就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巨著《人间喜剧》即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巴尔扎克的阶级同情,是在注定要灭亡的贵族一边的,然而他同情的泪水挡不住他现实主义的目光,他不得

为什么说诗经开辟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中国古代文学作业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1406114 学号:140611426 姓名:杨永硕

为什么说诗经开辟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诗经》收录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或稍后大约五六百年间的305篇诗歌.其产生地域涉及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湖北等省.是先秦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咏唱的歌谣,它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指十五国风,雅是是宫廷乐曲,颂指祭祀的文章,涉及到政治、经济、民俗、地理、以及那是的民族状况,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兽鸟木之名.可以说,通过诗经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面貌,还有正要的史学价值,因此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如《采薇》、《君子于役》等著名的诗篇. 为什么说诗经开辟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分析如下:一.《诗经》思想内容健康高尚,其成就的影响是巨大的. 从内容上来看,《诗经》可分成“祭祀”、“颂赞”、“怨刺”、“婚恋”与“征役”五种。祭祀诗全部收在“周颂”、“鲁颂”、和“商颂“之中,文学价值不高;颂赞诗数量较多,大部分集中在大、小雅中,其中最优秀的篇章是《出车》、《六月》、《采芑》,怨刺诗多是揭露时、感叹时艰、讽谕朝政的诗歌。《小弁》、《伐檀》、《硕鼠》、《黍离》等是其中的优秀作品,它们对后代的影响深远;婚恋诗多见于“国风”中,《关雎》、《汉广》、《蒹葭》、《月出》、《风雨》、《子衿》、《大车》、《桃夭》、《鸡鸣》、《氓》等都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优秀诗散见于“风”、“雅”之中,反映徭役问题的有《式微》、《鸨羽》、《何草不黄》等,

反映战争问题的有《击鼓》、《载驰》、《陟岵》、《乐山》、《采薇》等。二.《诗经》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诗经》最大的成就是在诗歌创作上建立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显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其所采用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对后代文学影响较大;在形式上,《诗经》多是四言一句的四言体诗,多采用复沓方法,创造出浓郁郁的诗意.《诗经》中在赞美爱情,歌颂生活,嘲讽黑暗,揭露暴政的同时,大量地巧妙地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寄物寓人,咏诗言志,其白描、写实的艺术风格,令人赞不绝口,许多名句千古传唱,今天的少年儿童大多耳熟能详。它像当时一部形象化的历史,广阔而丰富的内容,是我国古代文化和文明的载体,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和我们名族古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典籍。 三.《诗经》中的现实意义对后世的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永放光芒。孔子曾对《诗经》多次做出很高评价,“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何为!”由此可见《诗经》的现实意义中的实用功利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这是孔子关于诗的社会作用作出的比较系统的理论表达,以及指出的诗的政治功利性。我们这里表述的现实主义精神,不仅仅是指《诗经》的政治教化和社会功利性,还指《诗经》直面现实的艺术特色和《诗经》中表现的情感抒发。它对后世政治、文学创作、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深远而重大。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佩德罗·巴拉莫》

佩德罗·巴拉莫 我来科马拉的原因是有人对我说,我父亲住在这儿,他好像名叫佩德罗·巴拉莫。这是家母告诉我的。我向她保证,一旦她去世,我立即来看望他。我紧紧地捏着她老人家的双手,表示我一定要实现自己的诺言。此时她已气息奄奄,我打算满足她的全部要求。 “你一定要去看看他呀。”她叮嘱我说,“他时而叫这个名字,时而又那么称呼。我认为见到你他一定会高兴的。”我当时只能一个劲儿地对她说,我一定照她说的去办。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说着这同样的一句话,一直说到她的双手僵直,我这才费劲地抽回我的两只手。早先她也对我说过;“你千万别去求他办什么事。不过,我们的东西,也就是说他该给我们的东西你该问他要,他可从来没有给我应该给我的东西……孩子,他早把我们给忘了。为此,你可得让他付出代价。” “我一定照办,妈妈。” 不过,我一直没有打算实现我的诺言。近日,不知怎么我的幻想多起来了,头脑中老是爱想入非非,这时忽然出现了这样的念头,期望那位名叫佩德罗·巴拉莫的先生确是我母亲的丈夫。正因为这样,我才上科马拉来。 那时正值酷暑,八月的风越刮越热,还夹带着阵阵石咸草的腐臭味。道路崎岖不平,一会儿是上坡,一会儿是下坡。 “道路坎坷,人来人往。去者登坡,来者下坡。” “您说山坡下面的那个村庄叫什么来着?” “科马拉,先生。” “您能肯定这是科马拉吗?” “这儿的环境看起来为什么这样凄凉?” “是天气太热了,先生。” 往昔我是根据母亲对往事的回忆来想象这里的景况的。她在世时异常思念故乡,终日长吁短叹。她总是忘不了科马拉,老是想回来看看,但终于未能成行。现在我替她了却心愿,来到这里。我是带着她见到过这儿的东西的那双眼睛来的,她给了我这双眼睛,好让我看到:“一过洛斯科里莫脱斯港,眼前便表现一派美景,碧绿的平原上铺盖着一块块金黄色的成熟了的玉米地。从那儿就能够看见科马拉,到了夜里,在月光下土地呈银白色色。”她当时说话的声音异常轻微,几乎都听不见,仿佛在自言自语……我的母亲啊。 “如果能够让别人知道的话,请问您去科马拉干什么?” “去看我父亲。”我回答说。“啊!”他说。 于是,我们又沉默了。我们朝山坡下走去,我耳中响起驴子小跑时在山谷中传来的回声。八月的盛暑使人昏昏欲睡,我都困倦得连眼皮都抬不起来了。 “您上那里去,全村可要热闹热闹了。”我又听到走在我身边的那个人的声音。“这么多年没有人到这个村子里来,见到有人来,人们一定会高兴的。” 接着,他又说: “不管您是谁,大伙儿见到您一定会兴高采烈的。” 在阳光的照射下,平原犹如一个雾气腾腾的透明的湖泊。透过雾气,隐约地见到了灰色的地平线。远处是座座群山,最远处便是遥远的天际了。 “如果能让别人知道的话,请问令尊的模样是怎样的?” “连我自己也不理解他,”我对他说,“我只知道他叫佩德罗·巴拉莫。” “啊,原来是他!” “是的,我听说他是这么称呼的。”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一、心理现实主义 定义 心理现实主义就是传统文学从现实主义走向现代主义过程中出现得一种文学思潮。在小说创作中,将对现实生活得如实描写、心理探测、性格刻画、环境写实与某些象征、怪诞手法融为一体,被称为“心理现实主义”。 文学特点 心理现实主义得创作放弃了以往现实主义作品得道德,社会,政治批评,更加注重“心理现实主义”,将注意力集中于边缘化得,有心理创伤得个人,将她们内在得动物性,以诗化得语言,抒情得风格搬上戏剧舞台。在心理现实主义创作中,作家与作品在本质上就是分离得,读者从作品中了解到作家就是“私下得自我”,而现实生活中得作家则就是“公开得自我”,创作过程就就是从“公开得自我”到“私下得自我”得演变过程。由于大多数人得外部自我都就是以伪装形式出现得,因此,最真实最有价值得自我则潜藏在人得灵魂之中。这种对作家、作品与现实间相互关系得独特认识与处理,就是心理现实主义作品得最大特点。 代表作家 1、亨利·詹姆斯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年4月15日-1916年2月28日),19世纪美国继霍桑、麦尔维尔之后最伟大得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开创了心理分析小说得先河,在她得笔下,出现了仿佛就是迷宫般得普通人得内心世界,她也就是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得大文豪。亨利·詹姆斯出身于纽约得上层知识分子家庭,父兄都就是美国颇具声望得哲学家。由于家境富裕,亨利·詹姆斯从小受到良好得教育,掌握多种语言。詹姆斯本人长期旅居欧洲,对19世纪末美国与欧洲得上层生活有细致入微得观察。詹姆斯得主要作品就是小说,此外也写了许多文学评论、游记、传记与剧本。她得小说常写美国人与欧洲人之间交往得问题;成人得罪恶如何影响并摧残了纯洁、聪慧得儿童;物质与精神之间得矛盾;艺术家得孤独,作家与艺术家得生活等。她得创作对20世纪崛起得现代派及后现代派文学有着非常巨大得影响。2、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 《一位女士得画像》The Portrait of a Lady (1881) 1881年出版得《一位女士得画像》,就是她早期创作中最具代表意义得作品。小说中得女主人公伊莎贝尔从美国移居英国。在一次意大利之行中,她认识了一位长期侨居欧洲得美国人,感到她趣味高雅、修养良好,就毫不犹豫地嫁给了她。婚后发现丈夫爱得就是她得财产。伊莎贝尔在经过一系列痛苦得思索之后,还就是决定维持与她得婚姻。小说表现了美国资产者同欧洲封建贵族相处时相互吸引又相互抵触得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