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版权唯一标识符-编制说明

数字版权唯一标识符-编制说明
数字版权唯一标识符-编制说明

《数字版权唯一标识符》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一、项目背景

1. 任务来源

国家标准计划《数字版权唯一标识符》由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版权局)归口上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立项。现由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版权局)主管,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牵头起草,项目编号20171239-T-421。

2. 基本背景

不断创新的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正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国在全媒体时代的数字版权产业的健康发展乃至文化安全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如何在积极推动数字版权产业发展的同时,又能进行有效管理,是政府机构、产业主体和广大消费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通过标准创新,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和方法,创新数字版权公共服务模式,是建立互联网版权保护综合治理体系、推动数字版权产业繁荣发展的关键核心和有效途径。

2010年,在深入研究国际国内现有的版权保护法律法规、技术应用和标准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版权公共服务的特点,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提出了数字版权唯一标识符(Digital Copyright Identifier,简称DCI)体系,并提出将DCI标准贯穿DCI体系建设全过程的思路。将版权保护的“事后纠纷处理机制”转化为“事前利

益分配机制”,以有效应对互联网版权保护面临的挑战,迎接以利益分享为动力和成果,以“利益分享机制+快速维权机制”为基础的互联网版权保护第二次革命。

2015年1月29日,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 126-2015)《数字版权唯一标识符》发布实施。经过近几年来在部分互联网版权平台的应用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引起了业界的强烈反响。鉴于互联网版权平台对该标准实施的迫切需求和DCI体系进一步推广应用的需要,经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提出,《数字版权唯一标识符》国家标准制项目经原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上报,并于2017年7月21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立项。

3. 起草单位

牵头单位: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起草单位: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参与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方工业大学

二、目的和意义

数字版权唯一标识符(DCI)是数字版权唯一标识符体系的核心标准,通过对数字作品版权进行的唯一标识,给互联网上的每项数字作品版权都赋予唯一的DCI编码,可使互联网上的数字版权都具有一个唯一的版权标识。通过DCI对数字作品版权标识,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验明数字作品中的版权权属信息,即可达到确认作品版权权属真伪、明确数字作品的版权归属的目的,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版权登记、

结算、监测及贸易、信息检索和版权管理等。

更重要的是,DCI标准的实施可支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作品版权的版权费用结算、在线监测取证和版权证据举证等工作,为互联网版权治理提供基础性支撑。该标准作为数字网络环境下版权公共服务系列标准中的一项核心标准,对数字作品版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原则与依据

1. 编制原则

本标准编制原则如下:

(1)实用性原则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对互联网环境下不同数字内容的版权保护和管理、不同身份标识的管理进行充分考虑,涉及范围广、类型多,因此在结构定义、编码方法、语法规则等方面,要尽可能考虑从实用的角度出发。

(2)简明性原则

为了便于识别和管理,数字版权唯一标识符需尽可能保证其数据结构清晰、编码语意简明并易于管理和使用。

(3)完整性原则

由于数字作品内容的种类很多,信息属性各异,因此在编制数字版权唯一标识符元数据信息项是要尽可能的考虑其复用性和完整性原则。

(4)可扩展性原则

由于数字作品版权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因此要考虑未来海量数字作品版权的标识符分配问题,因此在制定编码结构式要尽可能的考虑其未来的扩展性原则。

2. 编制依据

(1)相关编制标准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GB/T 13016—2009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与要求;

GB/T 13017—2008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GB/T 20000.1—2002 标准化工作指南;

(2)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3)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标准制定任务;

(4)全国版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标准研制计划;

(5)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提出的DCI标准制定建议。

四、制定过程

本标准制定工作在广泛进行相关资料的调研,研究国内外标识符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历经预研、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和审查等阶段后,形成本标准的报批稿。期间经历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主管部门转隶等变化,工作组一直持续跟进标准起草工作,对国际国内情况及产业发展保持跟踪调研,依托原行业标准的实施在产业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制定过程主要有:

预研:2016年开始,全国版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工作组,在原有行业标准的基础上,重点收集、整理和研究包括DOI、ISRC、ISBN、CID、CRID等相关标准和资料,就本标准的定位、作用、内容组成和应用等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充分展开行业调研和需求整理工作,初步梳理了本标准的研制思路,并形成项目提案。

立项:制定标准编制方案,形成数字版权唯一标识符标准项目建议书,向国家标准委提出立项建议。国家标准委批准项目建议并于2017年7月21日下达项目计划。项目编号20171239-T-421。

起草:2017年8月,工作组启动标准起草工作,初步形成标准大纲。2017年9月-2018年6月,标准起草人员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与国内主要互联网版权运营企业如新浪微博、阿里巴巴、京东、百度、华为、小米、今日头条等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沟通交流。

2018年7月-2018年11月,起草人员完成标准草稿,组织有关政府机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服务机构等单位专家,进行多次国家标准内容的专项研讨会,听取了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草稿进行修改。期间,向原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单位专家重点征求了意见,完成工作组讨论稿。

2019年4月18日召开工作组讨论稿评审会,与会专家听取了工作组关于标准起草情况的工作汇报,审阅了标准文本、编制说明等材料,从实用性、简明性、完整性等方面对标准进行了评审。经问答环节,专家组一致同意工作组讨论稿通过评审,标准起草工作组按照专家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经书面征询标准起草组全体成员意见后,报全国版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数字水印攻击及对策分析

数字水印攻击及对策分析 【摘要】数字水印技术作为数字媒体版权保护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讨论了数字水印的概念、特征, 重点介绍了数字水印的鲁棒性及影响数字水印鲁棒性的因素,总结和分析了数字水印主要攻击方式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数字水印;简单攻击;同步攻击;削去攻击;混淆攻击 【 abstract 】 digital watermarking technology, as the essential protecting method of digital media copyright protection, has draw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public.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and features of digital watermarking were analyzed in details, among which the robustness of digital watermarking and factors that affect it were introduced in special stress. in addition, the main type of attack of digital watermarking was discussed and som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ere given as well. 【 keywords 】 digital watermarking; simple attacks; synchronization attacks; removal attacks; ambiguity attacks 1 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上的数字媒体应用正在呈爆炸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知识产品以电子版的方式在网上传

DRM数字版权保护系统

DRM数字版权保护系统

目录 1引言.................................................................................................................................- 1 - 1.1目的 ......................................................................................................................- 1 - 1.2名词术语 ..............................................................................................................- 1 - 1.3遵循的标准 ..........................................................................................................- 1 -2系统总体描述.................................................................................................................- 1 - 2.1系统功能描述 ......................................................................................................- 1 - 2.2系统总体架构 ......................................................................................................- 1 - 2.3系统工作流程 ......................................................................................................- 2 -

医学文献检索题目及答案

医学文献检索题库 ()全文浏览器是中国知网的专用全文格式浏览器 E、caj ()是构成数据库中记录的基本单元 B、字段 ()是北京爱琴海软件公司开发的一款专业级别的文献检索与管理系统D、NoteExpress ()是北京金叶天盛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国内第一款医学文献管理软件B、医学文献王 ()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B、文献 ()是目前唯一国际通用的专利文献分类工具A、国际专利分类法 ()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事实而记录下来的可以识别的物理信号A、数据 ()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B、知识 ()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A、信息 ()主要提供知识查考与查证之用,种类主要包括:词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名录等B “木黄桐防治骨质疏松”的最佳检索提问式是()A、木黄桐AND防治AND骨质疏松 《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目录》是一本()E、年刊 《美国生理学杂志》现分()个分册出版 D、7 《默克诊疗手册》是()提供的非营利性医疗服务C、默沙东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目前有()个一级大类组成 E、24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的“自然科学”大类中涉及医/药学的分类除了“医药卫生(R)”之外,还有() C、生物科学(Q)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将中医药、卫生大类分为()个二级类目 B、17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了下列哪一年以来的中国生物医学期刊() C、1915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数据更新频率是()A、每日更新 A near B表示A、B之间允许插入几个其他单词() A、0 CAJViewer浏览器是下列哪个数据库专用全文格式阅读器()B、CNKI CALIS数据库提供哪一类文献()C、学位论文 CBM采用下列哪种词表对文献进行分类标引()A、《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医学专业分类表》CNKI采用简单检索时,系统默认的文献类型是()A、文献 CNKI的概念是由()在1998年提出的 B、世界银行 CNKI的中文全称是()B、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 CNKI是一种() C、全文数据库 CNKI收录的报纸年限是从()年至今D、2000 CNKI收录的文献数据库不包括() B、外文文献数据库 CNKI提供的全文格式有()A、CAJ格式 CNKI学术文献总库收录文献类型不包括下面哪种()B、科技报告 CNKI中可实现一个检索项包含多个检索词以及多个检索项之间组配的检索是()C、高级检索CNKI中可以为用户提供有关事实问题答案的检索方式是()B、句子检索 DOI是指() B、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EndNote是以()为核心进行管理 B、题录 EndNote提供的导入题录的方式不包括()E、pdf全文导入 EndNote题录管理操作可通过菜单栏()操作 B、reference ICD-10是一种() B、疾病分类法 ISO标准的修订频次是()E、每年5次 ISO标准每隔()重新修订一次E、5年

用于版权保护的数字水印技术 (2)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1. 引言 (1) 2. 数字水印的分类和基本特性 (2) 2.1 数字水印的分类 (3) 2.2 数字水印的基本特性 (4) 3. 数字水印基本原理及其嵌入 (4) 3.1 数字水印基本原理 (4) 3.2 数字水印嵌入典型算法 (5) 3.3 水印嵌入的主要处理步骤 (6) 4. 基于数字水印的数字作品保护系统 (6) 4.1 数字水印系统的基本框架 (6) 4.2 数字产品的销售模型 (8) 4.3 基于数字水印的数字作品保护模型 (8) 5. 一个版权保护框架模型实例(基于PKI和数字水印技术) (9) 6.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3)

用于版权保护的数字水印技术 摘要:全球迅猛发展的Internet网络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商机,数字技术提供了与原作品同样精美的复制品,但同时使得数字媒体的版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介绍了最新的多媒体版权保护技术-数字水印的概念,在阐述数字水印的分类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数字水印为基础的数字作品版权保护系统,并研究了数字水印系统的处理框架和数字水印算法。最后对数字水印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数字水印;数字产品保护;版权保护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 Digital watermarking Techniques Used on Copyright Protection Abstract:New commercial opportunity is emerged with Internet expanding all over the worl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technology, copyright protection of the digital multimedia has to be solved. First, the watermarking technology, which is a new copyright protect technology for digital multimedia, is briefly introduced. And,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features of watermarking, a general copyright protection system using watermarking techniques is presented. Finally, the framework of watermarking system is discussed. Key words:Digital watermarking;Digital products protection;Copyright protection system 1. 引言 自从1993年11月因特网上出现了Marc Andreessen的Mosaic网页浏览器,因特网对用户变得友好起来,很快人们便开始乐于从因特网上下载图片、音乐和视频[1]。对数字媒体而言,因特网成了最出色的分发系统,因为它不但便宜,而

国家数字图书馆唯一标识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国家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童忠勇李志尧杨东波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家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系统(简称CDOI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CDOI 系统的建设思路和设计框架,重点介绍了系统核心功能的实现方式,并对CDOI 系统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唯一标识符;数字图书馆;CDOI系统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several problems in digit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services of the library which are mentioned in this paper,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the Digital ObjectUniqueIdentifier System of 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of China (CDOI).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ideas and design framework of the CDOI system, and particularly introduces how to implement its core function, and then discusses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 Unique identifier.Digitallibrary. CDOI system “十二五”期间,随着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逐步推进,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数字资源呈现急剧增长趋势,以数字资源为中心、围绕整个数字资源生命周期的各个业务系统逐步投入使用,业务的多样性、融合性对资源的管理和系统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各省、市图书馆侧重于数字资源的建设和服务,但是缺乏对数字资源的规范管理,资源重复建设情况普遍存在,各应用系统的资源获取方式也是各图书馆自己定义,没有统一的接口规范,限制了图书馆应用系统间的互操作,阻碍了人们对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1]。唯一标识符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难题。数字资源的唯一标识符是数字资源的条形码[2],通过对资源的唯一标识,不仅可以将采集、加工、组织、检索、服务以及保存等各环节中的数字资源进行统一编号和规范管理,实现资源的精确定位,同时也为全国图书馆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应用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提供了一种新技术。 1国内外唯一标识符系统的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唯一标识符系统大多是采用Handle系统[3]或者是以Handle系统作为原型进行开发的。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在“美国记忆”的数字图书馆项目中,采用Handle来标识数字对象,在全球Handle注册中心独立申请了国会图书馆的一级命名授权“loc”,二级命名授权采用收藏部门的代码[2]。日本的内容标识符论坛是以Handle系统为底层支撑技术,独立开展了唯一标识符的

数字对象的唯一标识符技术

数字对象的唯一标识符技术 张晓林 (四川大学信息管理系 成都 610064) 【摘要】 在数字信息环境中,唯一标识符承担着唯一地和永久地确认数字对象、并将它们与其它数字对象或服务系统连接起来的功能。本文简要介绍唯一标识符的功能、要求和基本框架,以及主要的唯一标识符系统。 【关键词】 唯一标识符 数字对象 统一资源名 【分类号】 TP391 Unique Identifiers for Digital Objects Zhang Xiaolin (Dep artment of I nf ormation Management,S ichuan University,Chengdu)【Abstract】 W ithin the dig ita l info r matio n architectur e,t he unique identifier s uniquely and per sistently i-dent ify dig ita l o bjects and pro viding the linkages betw een dig ita l o bjects and o ther o bjects/ser vices.T his paper ex plains t he functio ns,requirements,framew o rk,and majo r ex amples o f such identifiers. 【Keywords】 U nique identifier Digital object U R N HA N DL E DO I PI I SICI BICI PU R L 1 唯一标识符在数字信息环境的作用 网络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可以看成是一系列的数字对象。这些数字对象可以是简单数字文件,也可以是包含相应的数字信息内容、元数据和方法的结构化集合。它们独立于应用协议和应用系统,往往存放于不同数字资源库,通过唯一标识符(U nique ident ifier)予以唯一标记。 由于一个数字对象可能存放在多个数字资源库中,从而可能有多个复本或物理位置;可能被修改或重新组合若干次,从而可能有多个版本;可能被移动甚至删除,从而会出现“死链接”。因此,仅仅用U RL来代表数字对象和进行链接已不能适应分布式动态环境的要求,我们需要一种满足以下功能的标识符: (1)代表和确认数字对象,且与它的物理位置、复本数量、应用协议、存储和处理要求无关; (2)确认数字对象的版本变化及版本之间的联系; (3)提供逻辑的数字对象与数字对象的具体物理位置的连接; (4)提供数字对象与其元数据的连接。 这种标识符将是一种唯一的、永久性的逻辑标识符。 2 唯一标识符的系统框架和性能要求 我们可以将IET F(Inter net Engineer ing T ask F or ce)的因特网信息结构(Inter net Infor mation A r chitecture)中的统一资源标识系统(U RI)作为资源标识的系统框架[1]。U RI由三部份组成: (1)URN(统一资源名,Universal Resource Name),作为数字对象的逻辑名称; (2)URC(统一资源属性,Un ivers al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作为描述数字对象的元数据; (3)URL(统一资源定位符,U nivers al Resource Locator),作为物理上对数字对象定位和获取的机制。 目前U RN仍在建立之中,U RC已逐步让位于专门的元数据(例如Dublin Co re等),而U RL已成为基于HT T P/DN S 的物理获取机制。更为一般地,一个标识系统有以下组成部份: (1)命名域(Namespace),代表一定的标识系统,在该系统内遵循统一的命名规则和程序。 (2)唯一标识符,在特定命名域内按一定规则给予数字对象的唯一和永久名字,即U RI中的统一资源名。 (3)命名机构(Namin g Authority),按照一定规则和权限管理命名过程的机构。 (4)命名登记机构(Registry),存储命名登记数据的系统。具体存储内容可以是标识符/元数据、或标识符/地址、或标识符/地址/元数据,可能辅助进行数字对象检索或地址解析。 (5)地址解析系统(Resolu tion S ystem),负责将数字对象的唯一标识符转换成相应的物理存放地址。 这个系统的各个部份可以是固化在一个物理系统内,成为封闭的集中式标识系统,例如许多商业化文摘索引系统中的对象标识系统;但标识系统也可以是开放和分布式的,多个命名机构按照统一规则分工合作进行命名,多个登记与解析系统合作负责检索和地址解析,而命名登记和解析又可以是捆绑在一起或分开设立,例如Ha ndle系统[2]。 对于开放式分布式标识系统中的唯一标识符,人们提出 收稿日期:2000-10-30

基于Matlab的数字水印设计——基于DCT域的水印实现

摘要 数字水印(Digital Watermark)技术是指用信号处理的方法在数字化的多媒体数据中嵌入隐蔽的标记,这种标记通常是不可见的,只有通过专用的检测器或阅读器才能提取。数字水印是信息隐藏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随着数字水印技术的发展,数字水印的应用领域也得到了扩展,数字水印的基本应用领域是版权保护、隐藏标识、认证和安全不可见通信。 当数字水印应用于版权保护时,潜在的应用市场在于电子商务、在线或离线地分发多媒体内容以及大规模的广播服务。数字水印用于隐藏标识时,可在医学、制图、数字成像、数字图像监控、多媒体索引和基于内容的检索等领域得到应用。数字水印的认证方面主要ID卡、信用卡、ATM卡等上面数字水印的安全不可见通信将在国防和情报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是根据所学的数字图象处理知识,在MATLAB环境下,通过系统编程的方式,建立并实现基于DCT域的数字水印加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数字水印的嵌入与提取,仿真结果表明,数字水印算法具有有效性、可靠性、抗攻击性、鲁棒性和不可见性,能够为数字媒体信息在防伪、防篡改、认证、保障数据安全和完整性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数字水印;MATLAB;DCT

目录 1 课程设计目的 (1) 2 课程设计要求 (2) 3 数字水印技术基本原理 (3) 3.1 数字水印基本框架 (3) 3.2 算法分类 (3) 3.2.1 DCT法 (4) 3.2.2 其他方法 (4) 3.3 实际需要考虑的问题 (4) 3.3.1 不可见性 (4) 3.3.2 鲁棒性 (5) 3.3.3 水印容量 (5) 3.3.4 安全性 (5) 4 基于DCT变换仿真 (6) 4.1 算法原理 (6) 4.1.1 准备工作 (6) 4.1.2 选取8*8变换块 (7) 4.1.3 边界自适应 (7) 4.1.4 DCT变换与嵌入 (7) 4.1.5 恢复空域 (8) 4.2 嵌入算法扩展 (8) 4.2.1 RGB彩色图像三个矩阵的划分 (8) 4.2.2 八色彩色水印 (8) 4.3 水印的提取 (9) 4.4 仿真程序 (9) 5 结果分析 (14) 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7)

0105114数字水印和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

0105114数字水印和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 孔祥维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学院, 116023) 杨德礼胡祥培 (大连理工大学治理学院, 116023) 摘要全球迅猛进展的Internet网络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商机,数字技术提供了与原作品同样精美的复制品,但同时使得数字媒体的版权爱护咨询题日益突出。本文介绍了最新的多媒体版权爱护技术-数字水印的概念,在阐述数字水印的分类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数字水印为基础的数字作品版权爱护系统,并研究了数字水印系统的处理框架和数字水印算法。最后对数字水印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数字水印数字产品爱护版权爱护系统 1 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数字传输的迅猛进展,因特网和CD-ROM上的数字媒体应用正在呈爆炸式的增长。数字信号处理和网络传输技术能够对数字媒体(数字声音、文本、图像和视频)的原版进行无限制的任意编辑、修改、拷贝和散布,造成数字媒体作品的原创者庞大的经济缺失,并对数字媒体的安全权限提出了挑战,促使数字媒体的知识产权爱护和信息安全咨询题日益突出,并已成为数字世界的一个专门重要和紧迫的议题。 目前的信息安全技术差不多上以密码学理论为基础的,采纳的传统方法是将文件加密成密文的密钥系统或公钥系统,提升加密、解密系统密级的方法是持续增加密钥的长度。据报道:56 bit长密钥的DES可在20多小时内攻破,因而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变得越来越不安全[1]。另外这种将文件加密成密文的方法,在将密文解开后就失去了保密意义;加密的密文还容易引起许多好事者的爱好,触发他们主动破译的激情。数字签名技术是一种较新的技术。已用于检验短信息的正式可靠性,尽管数字签名的标准已

数字版权保护系统

数字版权管理系统 DRM
徐周亚
第一部分:总体介绍
1. 资源保护系统 2. 资源获取过程 3. 资源加工过程 4. 资源流通过程 5. 资金结算过程
数字资源特点
易于发布 复制技术发展 无限复制使用 版权失控 数字资源转换 下载 损害版权所有者代理商利益 数字资源
物理介质
需要 DRM(数字版权管理)
阻碍互联网内容 提供服务的发展
1

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简称 DRM),是指管理并保障文档、 视频、音频、图片等各种数字内容的著作权利(著作权、流通权)的系统。 DRM支持内容自身的安全及其在流通、使用、管理等过程中的安全。
DRM
版权保护 资源管理
数字资源 加密好的 数字资源 认证 总发行商 用户
资源流通
角色示意图
版 权 所 有 者 国 家 中 心 分 中 心
信息流 资金流
结 算 过 程
用 户
登记管理
资源加工
认证中心
制卡售卡
获取过程
加工过程
流通过程
角色示意图
DRM国家中心
信息流 资金流
版 权 所 有 者
合同管理 国家中心计费 国家中心结算 资源服务 用户卡管理
DRM分中心 合同管理 分中心计费 资源服务 专用浏览器
版权登记 著作权人管理
元数据制作 数据打包
身份认证 交易记录
制卡售卡
2

图书馆试卷

一、填空题 1.“图书馆学”一词,最早由德国图书馆学家施莱廷格于1807 年提出。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现代图书馆学的诞生。 2.交流学说是国内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代表流派之一。我国的交流说大致可以分为文献交流说、知识交流说和文献信息交流说三种观点。 3.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信息交流的需要是图书馆产生的前提,文字和文献的出现是图书馆产生的直接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4.我国图书馆系统的划分主要是以图书馆主管机关的性质作为依据的。这种按领导系统组合成图书馆序列的结构,称之为纵向结构。 5.图书馆工作效益是由它所收藏的文献中所含的信息量、信息质、信息效果三个方面来衡量的。 6.电子信息资源,从是否受版权保护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共有信息,二是受版权保护的信息。 7.图书馆学是各个分支图书馆学科的总称,其内容十分丰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普通图书馆、专业图书馆、比较图书馆、应用图书馆四种。 8.图书馆的构成,主要包括文献信息资源、用户、工作人员、技术方法、建筑设备等基本要素,这些要素的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构成了图书馆这个发展着的有机体。 9.我国图书馆系统的划分主要是以图书馆主管机关的性质作为依据的。这种按领导系统组合成图书馆序列的结构,称之为纵向结构。 10.图书馆网的发展大体上出现了两种类型:一个是图书馆事业网,一个是文献信息的电子计算机全文检索网。 11.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2789-1974(E)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把图书馆分为六大类型,它们是国家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

馆、其他主要的非专门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专门图书馆、公共图书馆。 12.“印度图书馆学之父”阮冈纳赞于1931年提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为: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 13.占据主导地位的资源共享业务包括很多方面,分别为:文献集中编目,馆际互借,合作发展馆藏与文献资源布局,建立藏书贮存系统,图书馆自动化与文献信息网络建设中的合作与共享,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图书馆文献数字化工作中的合作与共享。 14.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中介性,一般属性:社会性,依附性,学术性。 15.国际图联(IFLA)1975年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概括为4条: 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二、开展社会教育;三、传递科学信息;四、开发智力资源。 16.概括来讲,图书馆工作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信息输入工作,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组织典藏工作;一类是信息输出工作,即文献的使用和服务工作。 17.《山东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于2009年4月20日省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18.文献的主要构成要素为:1、信息内容;2、信息符号; 3、物质载体、 4、记录方式和 5、载体形态。 19.根据检索内容、检索目的及检索工具的不同,信息检索可以分为:文献检索、事实信息检索、数据信息检索。 20.信息标引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对信息内容特征进行揭示的过程。信息标引通常分为: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两种类型。 21.信息整序也即信息的组织排序,不同的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有着

版权保护与数字水印技术

版权保护与数字水印技术 作者:伯晓晨沈林成常文森 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明第一次使数字作品的大规模复制成为可能,印刷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最终导致了现代版权制度的建立。综观版权制度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版权制度与传播技术之间总是存在着微妙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传播技术的革命和传播方式的进步始终是推动版权制度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版权制度又对保护和促进传播技术的推广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个世纪以来,无线电广播、电视、录像等新技术的产生都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过版权保护的困难,但最终都被版权制度所吸收和规范。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和Internet的飞速发展,在最大限度地拓宽权利人利益范围的同时,也带来了版权的危机。数字化技术精确、廉价、大规模的复制功能和Internet的全球传播能力都给现有版权制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成为困扰各国政府、法律界、艺术界和计算机科学家的难题。 数字技术与Internet的挑战 ----现代版权制度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出现了专门的版权保护技术。在版权保护方面,法律与技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补关系,当法律的威慑力不足以制止侵权行为时,技术手段就用来弥补法律的不足。随着多媒体技术特别是声像数据压缩技术的发展,CD音乐、VCD/DVD影碟、电脑动画等数字化产品走进了人们的生活,Internet的迅猛发展更为数字作品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相对于其他版权保护对象而言,数字作品有一系列突出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它很难得到现有版权制度的保护。 ----1. 低廉的复制代价 ----绘画、雕塑、书法等传统艺术品的复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以至于一些赝品本身也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但对于数字作品来说,即使是大批量复制,也不过是举手之劳。一幅辛辛苦苦创作出来的电脑绘画作品,只要成为网页的一部分,在短时间内就会产生成千上万份拷贝,以至于无法分清谁是创作者,谁是复制者。廉价的复制不仅导致了盗版的猖獗,也给追查侵权行为造成了困难。 ----2. 司法鉴定的困难 ----针对纸质文书和传统艺术品的真伪辨别,目前的司法鉴定技术有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如纸张鉴定、笔迹鉴定等。而对于数字作品来说,原作与复制品百分之百相同,在理论上就不存在鉴别的可能。虽然文件本身还会携带诸如修改时间、所有者姓名、读写密码等附加信息,但这些信息很容易被篡改,只能构成一种脆弱的保护。原创者不仅可能“有理讲不清”,而且可能反遭诬告。因此,数字作品侵权的取证工作已经成为知识产权执法过程中的一个棘手问题。 ----3.篡改方便 ----对传统艺术品来说,篡改或引用是非常困难的,很难想像谁能够将达芬奇的油画剪

数字水印技术研究

数字水印技术研究 摘要:数字水印技术作为信息安全、版权保护和信息认证的有力工具,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本文介绍数字水印技术的原理与模型,分析水印技术的典型算法,阐述数字水印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数字水印;信息安全;版权保护;稳健性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化的媒体信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的存取、交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迅速兴起的Internet以电子印刷出版、数字图书馆、网络视频和音频、电子商务等新的服务和运作方式为商业、科研、娱乐等带来了许多机会。随之而来的副作用是盗版者大量地复制及传播未经授权的数字产品内容,出于利益的考虑,数字产品的版权所有者迫切需要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有数据显示,美国电影行业协会(MPAA)估计,盗版使美国电影业的年收入减少了25亿美元,美国唱片工业协会(RIAA)则估计全球每年因盗版而造成的损失高达50亿美元。 传统的版权保护系统多采用密码技术,依靠密码学技术对数字产品进行加密,只有合法用户(或授权用户)才拥有密钥,从而保证数字产品的安全。但是,这一方案存在一个重要问题,所加密的数字产品在解密后,没有有效的手段来保证其产品不被非法拷贝、再次传播和盗用,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人们提出了新兴的概念——数字水印(digital watermarking)。数字水印技术是目前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一个新方向,是作为传统版权保护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是一种可以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保护版权和认证来源及完整性的新技术,是信息安全和版权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许多大学和国际科研机构正投身于研究之中,已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二、数字水印技术原理 1、数字水印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数字水印是指永久镶嵌在其他数据(宿主数据)中的具有可鉴别性的数字信号或模式,并且不影响宿主数据的可用性[1]。而水印信号是一种特制的数字标记,一般包含版权所有者的标记或代码,以及能证实用户合法拥有数据的用户代码等基木信息,将它嵌入到数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数字产品中,由此来确定版权拥有者、认证数字内容来源的真实性、识别购买者、提供关于数字内容的其他附加信息、确认所有权认证和跟踪侵权行为。 数字水印有以下特点:1)不可见性,也称透明性,指的是利用人类视觉系统HVS (Human Visual System)或人类听觉系统HAS (Human Audio System)属性,嵌入水印后图像无明显降质现象且水印在视觉或听觉上不可感知;2)稳健性,也称健壮性或鲁棒性,指数字水印应有抵御图像压缩、滤波、量化与增强、几何失真等外界攻击的能力;3)可证明性,即水印应能为受到版权保护的信息产品的归属或来源提供完全和可靠的证据,水印算法识别被嵌入到保护对象中的所有者的有关信息,并在需要的时候将其提取出来,并能够监视被保护对象的传播、真伪鉴别以及非法拷贝控制等;4)安全性,主要指水印不易被复制和伪造,能抵抗非法拦截和破解,即使受到非法攻击,仍能以极低的误差率进行检测和识别。其中,鲁棒性和不可见性是数字水印系统的两个重要特性,且是一对矛盾的特性,在算法设计上常常需要折衷考虑这两个方而特性的要求。 2、数字水印系统的理论模型 通用的数字水印系统包含两个基本的模块,即一个水印嵌入和一个水印提取(也称为水印检测系统),数字水印嵌入的一般过程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2]。

数字水印和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

数字水印和数字产品的 版权保护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数字水印和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 . 孔祥维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学院, 116023) 杨德礼胡祥培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116023) 摘要全球迅猛发展的Internet网络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 商机,数字技术提供了与原作品同样精美的复制品,但同时 使得数字媒体的版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介绍了最新的 多媒体版权保护技术-数字水印的概念,在阐述数字水印的 分类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数字水印为基础的数字作品 版权保护系统,并研究了数字水印系统的处理框架和数字水 印算法。最后对数字水印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数字水印数字产品保护版权保护系统 1 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数字传输的迅猛发展,因特网和CD-ROM上的数字媒体应用正在呈爆炸式的增长。数字信号处理和网络传输技术可以对数字媒体(数字声音、文本、图像和视频)的原版进行无限制的任意编辑、修改、拷贝和散布,造成数字媒体作品的原创者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对数字媒体的安全权限提出了挑战,促使数字媒体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并已成为数字世界的一个非常重要和紧迫的议题。 目前的信息安全技术基本上以密码学理论为基础的,采用的传统方法是将文件加密成密文的密钥系统或公钥系统,提高加密、解密系统密级的方法是不断增加密钥的长度。据报道:56 bit长密钥的DES可在20多小时内攻破,因而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变得越来越不安全[1]。另外这种将文件加密成密文的方法,在将密文解开后就失去了保密意义;加密的密文还容易引起许多好事者的兴趣,触发他们积极破译的激情。数字签名技术是一种较新的技术。已用于检验短信息的正式可靠性,虽然数字签名的标准已被许多国家采纳,可以通过私有密钥对数字产品进行签名,检测算法可用来检测产品的内容是否符合相应的签名,但因对多媒体中需要大量的签名,因而对多媒体保护的不适用也不方便。由此可见目前的保密方法在当今广泛应用的Internet多媒体信息安全中难以起到全 面保障的作用。 数字水印技术是九十年代中期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新方向。它是指用 信号处理的方法 在数字化的多媒体数据中嵌入隐蔽的水印标记,并使人的感知系统察觉 不出来,隐藏的水印标记只有通过专用的检测器才能提取出来的一种最 新的多媒体保密技术。 数字水印技术源于是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保护多媒体版权的新型技 术,它可验证数字产品的版权拥有者、识别销售商、购买者或提供关于 数字产品内容的其他附加信息,并将 这些信息以人眼不可见的形式嵌入在数字图像或视频序列中,用于确认 数字产品的所有权和跟踪侵权行为。除此之外,它在证据篡改鉴定,数

普通古籍普查工作流程介绍-中国国家图书馆

普通古籍普查工作流程介绍 董馥荣李慧 古籍普查是古籍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对现存古籍的品种、数量、级别等次、破损情况和保存环境所进行的调查、鉴定和记录。在对登记古籍进行详细清点和编目整理的基础上,以期未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古籍保护工作。 目前,普通古籍普查工作主要分为古籍核查、古籍普查平台登记两个步骤进行。 古籍核查 1.1目的 为了配合《中华古籍总目·国图卷》的编撰工作,古籍核查工作优先保证《中华古籍总目》各款目的著录要求,同时满足普查平台登记各要素的著录需要。 1.2背景 普查工作初期,综合考虑了多方因素,特增加古籍核查这一环节。按照古籍普查的工作计划,2011年要求快速启动项目,古籍馆积极响应。 当时普查软件平台正处于调试阶段,普查工作要求先进行线下纸本表格或电子表格登记,考虑到我馆编目数据量大,已有的编目数据比较完备,部分数据甚至可以借鉴趋于成熟的书目资料,于是先开始古籍核查工作。 不仅如此,古籍普查是一次整合图书馆古籍工作、培养人才的有利机会。考虑到我馆大规模的编目工作已经结束,近几年新入馆员工编目经验缺乏的实际情况,希望借助这次古籍普查的机会,达成培养古籍编目新生力量的目标。 1.3前期准备 (1)将《中华古籍总目》分类法与国图普通古籍采用的《中文普通线装书分类表》(即刘国钧的“十五大类分类法”)相对照,做了一个系统的梳理,建立对应 关系,适应《中华古籍总目》的分类要求;

(2)国图现有33万条普通古籍编目数据(MARK),由古籍保护中心提供技术支持,于2011年3月份,进行了多次编目数据导入平台的试验。对馆藏编目数据 (MARK)的各类字段进行切分,借助唯一标识符(MARK的001字段)和特 定的附加条件,实现了MARK格式与平台的有效对接与转换,将馆藏编目数 据(MARK)顺利批量导入普查平台中; (3)选择了相对成熟完善的地志门类数据进行核查。可以借鉴《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总目?地志门》等书目。在对方志的数据分配上, 结合了编目员本身的专业兴趣所长,以及籍贯等因素,将35个省级行政区划 分配为十组,来展开核查工作; (4)加强对普查工作人员的培训。早在2010年7月,全体编目员参加了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全国古籍普查培训班”,系统地接受了古籍版本专家关于普查工 作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在正式开展普查工作之前,古籍馆内部又组织多次编 目规则的培训学习。2011年4月6日正式全面开始核查工作。 (5)建立普查工作工具书室,配备品种齐全的常用工具书和参考书,如:版刻辞典,人名、地名、职官辞典,室名别号索引、历史年表,国内外大中型图书 馆藏书目录等,共计419种778部1300册。部分常用的工具书,如:《丛书 综录》、年表、篆刻字典、避讳字典等,甚至能满足40位编目员,人手一部 的需求。 1.4实施办法 (1)依照国家中心组织专家制定的中华古籍总目的体例、收录范围和分类方法等,具体操作以《中华古籍总目》编目规则为准; (2)编订“地志门核查项目”:以原有的书目——《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总目·地志门》为基础,结合地方志书的特点,以及《中华古籍总目》各款目著录要 求,普查平台登记要求,来制定指导实际工作的核查项目; (3)“地志门核查项目”,主要从题名著者、卷数统计、版本、批校题跋、钤印等七大类出发,同时与《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比对,重点核查地方志题名、 著者、版本三项,如:著作方式项“纂”与“修”的选定,以及依据多部馆 藏确定版本,并重新统一和规范“重修”、“续修”、“重印”、“后印”等概念。

国家图书馆唯一标识符系统设计方案

国家图书馆唯一标识符系统设计方案 1设计方案 1.1现状分析及对项目的理解 1.1.1现状分析 中国国家图书馆是综合性研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国家建立的负责收集和保持本国出版物,担负国家总书库职能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古籍善本、特藏专藏、工具书、年鉴、电子出版物、缩微资料、视听资料。国家图书馆一般除收藏本国出版物外,还收藏大量外文出版物(包括有关本国的外文书刊),并负责编制国家数目和联合目录。国家图书馆是一个国家图书事业的推动者,是面向全国的中心图书馆,既是全国的藏书中心、馆际互借中心、国际书刊交换中心,也是全国的书目和图书馆学研究的中心。履行搜集、加工、存储、研究、利用、总管和传播知识信息的职责。国家图书馆是全国书目中心、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承担着为中央国家领导机关,重点科研、教育、生产单位和社会公众服务的任务。负责全国图书馆业务辅导,开展图书馆学研究。1998年开始,中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始立项实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部分馆藏资料实现数字化,部分数据已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国家图书馆全面入藏国正式出版物,是世界上入藏中文文献最多的图书馆。同时重视国非正式出版物的收藏,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的博士论文收藏馆,图书馆学专业资料集中收藏地,全国年鉴资料收藏中心,并特辟、、澳门地区出版物专室。 国家图书馆的外文书刊购藏始于本世纪20年代,是国典藏外文书刊最多的图书馆,并大量入藏国际组织和政府出版物,是联合国资料的托存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不仅收藏微缩制品、音像制品,还入藏了国外光盘数据库近百种,电子出版物8000余种。 国家图书馆在搜集、加工、存储、提供和开发文献等方面,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藏用并重的格局。

数字版权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IPTV 中数字版权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IPT V的媒体内容版权保护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数据库系统在线认证的IPTV版权管理系统。系统由后台数据库系统、前台发布和认证系统、客户接收系统三部分组成。 详细论述了IPTV系统中DR版权管理技术,并分析了该技术的实现机制和工作流程。提出了基于数据库系统在线认证的IPTV版权管理系统,包括系统体系结构、工作流程,并详细划分了系统的模块。 wrV(Internet ProtocolTv ,或网络电视1作为电信业与传媒业全新融合的业务。 随着运营商iFrv 业务的不断开展、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和用户数量逐渐增多,ip W服务系统在服务能力、扩展性、资源利用率、实时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投入成本来越大、系统复杂度不断增加、运行和维护难度越来越高,往往影响大面积规模业务的统一快速部署。为了适应目前IFIN领域的竞争态势,P2P技术以其良好的对等性、扩展性、开放性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探索、赢得了很多厂商的大力支持和用户的广泛接收l_ ”。然而,新技术的出现又会带来新的问题,信息的安全性以及版权问题成为最大的隐患,因此,我们提出了firl'V 中的数字版权管理DRM(Digital Right Management) 技术。 IPlv 的主要特点:实现媒体提供者和媒体消费者的实质性互动。IFrv 采用的播放平台将是新一代家庭数字媒体终端的典型代表,它能根据用户的选择配置多种多媒体服务功能,包括数字电视节目,可视m电话,DVD7VC 播放,互联网游览,电子邮件,以及多种在线信息咨询、

娱乐、教育及商务功能 DR管理和保护从内容制作到发行再到消费这一整个是自产品价值链中所有参与者的权利,从而发挥出是自产品价值链中最大的社会效应。DR不仅仅能够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和共享数字资源,更重要的是允许授权用户能便捷的访问更多高质量的数字资源。 P2F技术将影响IFrv未来的下一代互联网结构。现在的旷W的网络体系结构大都基于dS模式,无法支持口W数据流量爆炸式增长的需求。P2P 勺特点是将网络上各终端主机系统之问通过直接互连来共享计算机资源和服务。所有的信息交换直接在两个对等点之间完成,不再依赖于服务器的性能和带宽,彻底消除了因服务器自身条件造成的网络通讯的瓶颈。 由于P2P技术具有的有点使得基于P2P的组播技术能够有效的支撑带宽流媒体传输。是未来互联网最能发挥优势的方式。但是如何即满足P2P勺技术又可以对它进行有效的版权管理,成为了下一步研究的焦点。 IPTV中数字版权管理DR系统的设计,这部分完成了媒体文件打包服务器工作流程和接口及后台数据库系统、许可证授权服务器、播放认证子系统的设计,以及DR系统每个服务器子系统的详细流程和设计需求。打包服务器负责加密媒体文件和产生密钥,后台数据库系统用来存储媒体文件、密钥、用户数据,权利信息,许可证授权证书给用户发放非激活的签名证书,认证服务器则激活签名证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