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药在国际市场地位

中国农药在国际市场地位

2015-2020年中国微生物农药市场监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15-2020年中国微生物农药市场监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艾凯咨询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25372796.html,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电话:400-700-0142010-88790960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

2015-2020年中国微生物农药市场监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出版日期】2014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8000元电子版:8000元纸介+电子:8500元【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e25372796.html,/baogao/201412/L52716P31V.html 报告目录: 第一章微生物农药发展概况12 第一节微生物农药概述12 第二节微生物源农药特点12 第三节微生物农药主要种类及应用进展13 一、微生物杀虫剂13 二、微生物杀菌剂17 三、微生物除草剂18 四、微生物植物生长调节剂19 第四节中国微生物农药应用状况20 一、微生物农药在棉花应用上成效突出20 二、微生物农药在蔬菜防虫害上的运用分析21 三、果树利用活体微生物农药防害23 四、微生物农药产品在果树上的应用25 第五节中国微生物农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26 电话:400-700-0142010-88790960

生物农药行业分析报告(

生物农药行业分析报告 一.生物农药是未来农药的发展方向: (1)生物农药的定义与分类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其中,对于生物活体农药来说,进一步分为微生物农药和生物工程植物农药等等。 (2)生物农药与传统化学农药对比 农业生产不能离开农药的使用,而传统的化学农药具有诸多的弊病,比如对环境污染极大、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部分农药为高毒农药,甚至为剧毒农药。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200万人因使用化学农药而中毒,其中大约有4万人死亡。而且,长期使用某些化学农药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目前有抗药性的害虫已有417种。因此,生物农药越来越受到关注。

生物农药相较于传统化学农药而言,具有以下特点:①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目前市场开发并大范围应用成功的生物农药产品,它们只对病虫害有作用,一般对人、畜及各种有益生物比较安全,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也比较小。②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生物农药其有效活性成分完全存在和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它的最大特点是极易被日光、植物或各种土壤微生物分解,是一种来于自然,归于自然正常的物质循环方式。因此,可以认为它们对自然生态环境安全、无污染。③可以诱发害虫流行病。一些生物农药品种(昆虫病原真菌、昆虫病毒、昆虫微孢子虫、昆虫病原线虫等),具有在害虫群体中的水平或经卵垂直传播能力,在野外一定的条件之下,具有定殖、扩散和发展流行的能力。不但可以对当年当代的有害生物发挥控制作用,而且对后代或者翌年的有害生物种群起到一定的抑制,具有明显的后效作用。④可利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目前国内生产加工生物农药,一般主要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原材料的来源十分广泛、生产成本比较低廉。因此,生产生物农药一般不会产生与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化工合成产品争夺原材料.⑤有些生物农药表象慢、实效快。如Bt制剂,虫害摄食后,虽不立即死亡,但几分钟后失去了侵蚀危害能力,达到防治目的,数天内渐渐形成了死亡高潮,可谓“静态型农药”。 二.生物农药是农药企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1)传统化学农药生产经济性下降: 传统化学农药如果以大的化工行业角度来看,已经逐渐呈现出衰退的迹象。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7月份化学工业总产值5527.2亿元,去年同期3967.7亿元,同比增长39.3%,其中,化学农药制造7月份产值是171.4亿元,去年同期137.0亿元,同比增长25.1%,处于化工行业增长率最低。化学农药的发展已经远低于化工行业的平均水平,将农药归属为化工行业已经不再经济。 (2)生物农药行业需求分析:

花卉常用生物农药的种类

花卉常用生物农药的种类 生物农药一般是指用生物活体防治病虫害的药剂,具有无残留、无公害、不污染环境的特点,能专一作用于有关的病害、有害生物种类。目前国内外公认应用最多的有细菌性、抗生素类、昆虫激素类、昆虫病原线虫类及昆虫病毒类。 防治花卉食叶害虫 一、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系列杀虫剂是新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它的杀虫作用机理是抑制昆虫表皮的几丁质合成。灭幼脲类主要是胃毒剂,但也能侵入昆虫表皮发生作用。该产品具有防治效果好,残效期长,防治成本低,耐雨水冲淋,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对花卉植株、人畜及环境安全等优点。 二、是细菌性农药——Bt乳剂。Bt乳剂是苏云金杆菌微生物农药类,属于芽孢杆菌细菌性杀虫剂。其主要杀虫成分是半孢晶体。该药现已成为世界各国广为应用的主要生物杀虫剂。Bt乳剂的致病机理是Bt杀虫毒素使害虫的消化道发生病变而死亡。食叶害虫吃了带Bt乳剂的叶片后,引起瘫痪、停食、反应迟钝、腹泻,尔后腹部出现黑环,并逐渐扩大到全身,最终中毒致死。害虫死后变为黑色软体,腐烂、倒挂或死在树叶和枝条上。Bt菌剂对多种鳞翅目幼虫和叶蝉有致病和毒杀作用,如食心虫、黄刺蛾、尺蠖蛾等,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幼虫。 三、植物性农药,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烟·百·素油:多元中草药植物乳油杀虫剂,对易产生抗性的昆虫也可迅速杀死,具有降解好、无残毒、使用安全、无公害、无污染等特性,对花卉有刺激生长的作用。 百草一号(0.6%苦参碱·内酯水剂):由牛心朴子、苦豆草等多种植物及中草药粉碎、溶解、添加助剂和渗透剂配置加工而成。作用机理是以触杀为主,胃毒为辅,对花卉生长有促进作用,可用于防治花卉各类蚜虫及食叶害虫。 百虫杀(1.2%烟·参碱乳油):属于植物性农药,有效成分是烟碱和苦参碱,对昆虫有胃毒、触杀和熏蒸作用。对人畜低毒,对环境无污染、花卉无药害。 蔬果净(0.5%楝素乳油):属于植物性农药。该药高效、安全、低毒、低残留、花卉不会发生药害。同时具有胃毒、触杀和一定的拒食作用。 防治花卉刺吸式害虫一、真菌性农药,主要有灭蚜菌。

生物农药考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农药 2、重寄生 3、植物源农药 4、半数致死浓度(LC50) 5、可持续农业 6、农用抗生素 7、农药剂型 8、半数致死剂量(LD50) 9、可持续农业10、激活蛋白11、植物过敏蛋白12、隐地蛋白13、病毒卫星RNA 二、填空 1.生物农药的种类按来源分,包括、和。 2.真正可以开发为杀虫剂的病毒主要集中在、、和等科,尤其是最具发展和应用潜力。 3. 枯草芽孢杆菌作为细菌杀菌剂应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有、、和三个方面。 4. 农用抗生素按照作用机理大致可以分为4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5. 井冈霉素是由产生的多组分的抗生素,其主要成分井冈霉素A分子中包含了结构和一个。 6. 毒素类植物杀虫剂有、等(至少写出2个),拒食类植物杀虫剂有、等(至少写出2个)。 7. 昆虫病原线虫已知种类数在3000种以上,分属31科,比较集中于 和。 8. 我国农药登记分为、和三类。9.双丙氨膦为一种经发酵而产生的代谢产物,其有效杀

草成分为具有结构的抗生素物质。 10. 阿维菌素是阿维链霉菌产生的一种类化合物,具有杀虫、杀螨和杀线虫活性。 11.由于大量不科学地施用合成化学农药,造成的国外称之为“3R”的现象分别为:、、(写出英文或中文)。 12. 常见的微生态制剂按照微生物菌种的类别包括、、和。 13. 捕食性真菌杀线虫剂通常具有各种简单或复杂而精巧的捕食器官,包括、、、、 和。 14. 木霉是非常优良的植病生防剂,其中和已经被国内外很多厂商开发应用,其主要防病作用方式包括、和。 15. 昆虫病原真菌的致病过程一般分为、、 、和5个阶段。 三、简答题 1、简述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在农业上应用的优点? 2、简述生物农药创制的一般过程? 3、简述鱼藤酮的杀虫作用机制? 4、简述井冈霉素的杀菌作用机制?

生物农药行业分析报告

生物农药行业分析报告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生物农药行业分析报告 一.生物农药是未来农药的发展方向: (1)生物农药的定义与分类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其中,对于生物活体农药来说,进一步分为微生物农药和生物工程植物农药等等。 (2)生物农药与传统化学农药对比 农业生产不能离开农药的使用,而传统的化学农药具有诸多的弊病,比如对环境污染极大、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部分农药为高毒农药,甚至为剧毒农药。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200万人因使用化学农药而中毒,其中大约有4万人死亡。而且,长期使用某些化学农药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目前有抗药性的害虫已有417种。因此,生物农药越来越受到关注。 生物农药相较于传统化学农药而言,具有以下特点:①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目前市场开发并大范围应用成功的生物农药产品,它们只对病虫害有作

用,一般对人、畜及各种有益生物比较安全,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也比较小。 ②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生物农药其有效活性成分完全存在和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它的最大特点是极易被日光、植物或各种土壤微生物分解,是一种来于自然,归于自然正常的物质循环方式。因此,可以认为它们对自然生态环境安全、无污染。③可以诱发害虫流行病。一些生物农药品种(昆虫病原真菌、昆虫病毒、昆虫微孢子虫、昆虫病原线虫等),具有在害虫群体中的水平或经卵垂直传播能力,在野外一定的条件之下,具有定殖、扩散和发展流行的能力。不但可以对当年当代的有害生物发挥控制作用,而且对后代或者翌年的有害生物种群起到一定的抑制,具有明显的后效作用。④可利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目前国内生产加工生物农药,一般主要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原材料的来源十分广泛、生产成本比较低廉。因此,生产生物农药一般不会产生与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化工合成产品争夺原材料.⑤有些生物农药表象慢、实效快。如Bt制剂,虫害摄食后,虽不立即死亡,但几分钟后失去了侵蚀危害能力,达到防治目的,数天内渐渐形成了死亡高潮,可谓“静态型农药”。 二.生物农药是农药企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1)传统化学农药生产经济性下降: 传统化学农药如果以大的化工行业角度来看,已经逐渐呈现出衰退的迹象。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7月份化学工业总产值5527.2亿元,去年同期3967.7亿元,同比增长39.3%,其中,化学农药制造7月份产值是171.4亿元,去年同期137.0亿元,同比增长25.1%,处于化工行业增长率最低。化学农药的发展已经远低于化工行业的平均水平,将农药归属为化工行业已经不再经济。 (2)生物农药行业需求分析:

常用生物农药介绍

常用生物农药介绍! 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属抗生素类杀菌剂,具较好的内吸性。防治苹果霉心病、轮纹病、炭疽病,用300-500倍液,在花期至膨果期前连喷2次;防治斑点落叶病,在落花后7-10天开始喷施,春梢期喷施2次,秋梢期喷1次,若能与波尔多液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4%农抗120水剂:属广谱抗菌素,对病害有预防和治疗作用。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用20倍液涂抹刮除病斑后的病疤,治疗效果可达80%以上;防治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有效浓度100毫克/升药液进行喷雾,过15-20天再喷1次,如果病情严重,可缩短喷药时间的间隔期。 B.T杀虫剂:常用细菌农药,以胃毒作用为主,对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可达80%-90%。防治桃小食心虫于卵果率达1%时,喷施B.T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防治刺蛾、尺蠖、天幕毛虫等鳞翅目害虫,在低龄幼虫期喷洒1000倍液。 1.8%齐螨素乳油:属抗生素类杀螨杀虫剂,对害螨和害虫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不能杀卵。防治红蜘蛛于落花后7-10天两种害螨集中发生期喷洒5000倍液,持效期30天左右。对二斑叶螨、黄蚜、金纹细蛾也有较好的防效。

25%灭幼脲悬浮剂:属生物化学类农药,以胃毒作用为主,兼触杀作用,持效期15-20天。对鳞翅目害虫有特效,杀卵和幼虫,还能使成虫产生不育作用,生产上主要用于防治金纹细蛾,防治适期为成虫羽化盛期,使用浓度为2000倍液。该药尤其是对那些已经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有良好防治效果。 20%杀蛉脲悬浮剂:属昆虫生长抑制剂,与25%灭幼脲相比,杀卵、虫效果更好,持效期长。防治金纹细蛾使用浓度为8000倍液;防治桃小食心虫,在成虫产卵初期、幼虫蛀果前喷6000-8000倍液。 杀蛉脲悬浮剂:属昆虫生长抑制剂,对鳞翅目害虫的卵、幼虫防治效果明显。防治金纹细蛾在其幼虫发生期使用2000倍液;防治桃小食心虫,在成虫产卵盛期、幼虫蛀果前喷洒1000-1500倍液。 鱼藤酮:属植物源杀虫剂,具触杀、胃毒、生长发育抑制和拒食作用。在蚜虫发生盛期初始,用2.5%鱼藤酮乳油750倍液喷雾。施药后的安全间隔期为3天。 25%杀虫双水剂:属于神经毒剂,具有较强触杀和胃毒作用,并兼有一定的熏蒸作用。防治叶螨,在若螨和成螨盛发期喷洒800倍液,可兼治苹果全爪螨、梨星毛虫、卷叶蛾等。用杀虫双水剂喷雾时,可加入0.1%的洗衣粉,能增加药液的展着性。

生物农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姓名:班级:11生工2班学号: 摘要:文章介绍了生物农药的概念,综述了生物农药的发展史,重点阐述了生物农药的分类,分析了生物农药的优势,并对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农药,应用现状,发展前景 生物农药主要是指以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具有农用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开发的农药。是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和转基因产物,并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生物源制剂,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线虫、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抗病虫草害的转基因植物等。生物农药具有选择性强、对人畜环境安全、原料来源广泛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1],已成为全球农药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工程等逐步渗入到生物农药生产中之后,各国对生物农药的发展更加重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生物农药将成为今后农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生物农药的特点 所谓的生物农药,传统意义上来讲,主要是指可以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如利用细菌、真菌、病毒、线虫及拮抗微生物等来控制病虫草的制剂。现在生物农药一般定义为,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和转基因产物,并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生物源制剂,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线虫、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抗病虫草害的转基因植物等。生物农药与传统化学农药的区别在于它们通常是控制而不是消灭病虫,具有延迟的作用,更具有选择性。生物农药有几大优势:首先生物农药的毒性通常比传统农药低;其次选择性强,生物农药只对目的病虫和与其紧密相关的少数有机体起作用,而对人类、鸟类、其他昆虫和哺乳动物无害;另外生物农药具有低残留、高效的优点,很少量的生物农药即能发挥高效能作用,而且它通常能迅速分解,从总体上避免了由传统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生物农药不易产生抗药性;它作为病虫综合防治项IPMP(Inergrated pestmanagement programs)的一个组成成分,能极大地降低传统农药的使用,而不影响作物产量,更安全有效地保护环境[5,6]。 2.1.传统农药 传统化学农药一般毒性较高,活性较低,使用量较大,对环境影响较大;而且一般采用乳油、可湿性粉剂等传统剂型,具有采用大量芳烃溶剂、粉尘大等不足,对环境及施用人员影响大;传统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引起的农药残留问题还会造成其毒性在生态系统中的富集,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对各级生物造成危害。 长期以来,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除引起人畜的直接中毒死亡外,还由于它在土壤和作物上的残留,对土壤、地下水、河流、湖泊造成

常见生物农药

常见生物农药 与化学农药相比AA级绿色水果。生物农药品种很多 Bt乳剂是常用的细菌生物农药20多种蔬菜、茶、果、烟等植物的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为80~90% 玉米螟、棉铃虫、粘虫、稻纵卷叶螟、茶毛虫等。Bt乳剂是一种胃毒剂 败血症死亡。使用时应掌握气温在15℃以上20℃为适宜 施用时间应比施用化学农药提前2~3天为宜。 青虫菌和杀螟杆菌菜青虫吃了粘有青虫菌的菜叶 虫等害虫。 白僵菌是真菌生物农药 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有特效。抑制水稻纹枯病病菌菌丝15-20天 农用抗菌素和植物抗菌素这两类农药是真菌生物农药。在生产上应用的抗菌素有春雷霉素、庆丰霉素、多抗霉素、土霉素、灰黄霉素、放线菌酮链霉素等。如农抗120是一种新型的农用抗生素 的防治效果。 鱼藤酮又名施绿宝。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 对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等多种果 2.5% 鱼藤酮乳油400600倍液喷施。 阿维菌素又名齐螨素、爱福丁、害极灭、农家乐、除虫菌素、齐墩菌素、阿巴丁、隆维康等。 1.84500 5000倍液喷施。 饥饿而死亡。用以防治梨小食心虫、苹果卷叶蛾、葡萄小卷叶蛾、松毛虫、美国白蛾等。 武大绿洲1 速复制导致幼虫染病死亡。可用于防治果树鳞翅目害虫、梨食心虫等。如防治梨食心虫等钻 般用1.1100071023次。 300倍液喷施72次。 2—施壮600 800 侵入、并使糖度提高作用。一般用1.5糖果乐水剂6007天一次

421 树黑星病等。一般用221水剂600倍液喷施。 阿米西达杀菌机理为用于防治梨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桃褐腐病、核桃黑星病、葡萄霜 25500800倍液喷雾。多氧清又名宝丽安、多克菌、多氧霉素、多效霉素、保利霉素、科生霉素、兴农606等。是一种广谱性核苷类农用抗生素。可用以防治梨黑斑病、轮纹病、葡萄黑痘病、灰霉病、白粉 用3600900712次。 克菌康又名中生霉素。对农作物细菌性病害和部分真菌性病害有很高的活性。可用于防治葡 在发病初期用31000-120034次。 根复特又名根腐110 栽期用2.5800600300毫升灌根。抑制病菌细胞

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生物农药概述 (2) 1.1生物农药的定义 (2) 1.2生物农药的优势 (2) 1.2.1环境相容性 (2) 1.2.2不易产生抗药性 (2) 1.2.3资源丰富,开发成本较低 (3) 2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3生物农药存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生物农药药效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货架期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农民对生物农药田间高效应用技术认识不够,使用技能差 (4) 3.3生物农药产品单一,研发进程较慢.................................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经济利益为先导,生物农药推广难................................. 错误!未定义书签。4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及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制定生物农药行业标准,建立科学的药效评估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强度,改革和完善农业推广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加强农药研发创新和应用集成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6) 致谢 (7)

生物农药的分类

生物农药的分类 农化新世纪编辑视点 译者按:近年见到一些文章,内容涉及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的界定,观点不一. 窃以为国际上已取得的共识,应该作为我们的供鉴. 故将手头一本联合国亚太地区经济和社会委员会编印书籍有关内容节译出供参阅. 其内容略显陈旧,但基本概念 不会大变. 生物农药是天然存在的或者经过基因修饰的药剂, 它们与常规农药的区别在于独特的作用方式, 低使用剂 它们可以区分为两个主要类量和靶标种类的专一性. 别:生物化学农药,如激素和生长调节剂;微生物农药, 如细菌制剂,病毒制剂和真菌制剂. 1 生物化学农药 生物化学农药必须符合下面两个标准, 也必须符合这类化合物的性能要求. 其一, 该类杀虫剂品种必须显示出与对靶标生物直接毒杀不同的作用方式(如 生长调节,觅偶干扰). 植物源杀虫剂和烟碱和除虫菊素能毒杀靶标生物, 所以不被 认为属于生物化学农药. 其二, 生物化学农药必须是天然存在的, 或者如果它是由人工合成,则在化学结 构上必须与天然存在的化合物完全相同.这里的"完全相同", 意指合成化合物成分的分子结构必须与天然存在的模式化合物分子结构 样. 有时出现不能确定的情况.例如, 假使该天然存在化合物的确切分子结构是未知的, 或者假使其对靶标生物与非靶标生物的作用方式是不同的, 某个国家的管理

机构应该根据各种情况规定 , 或者将这样的化合物归类 为常规农药 . 生物化学农药按照一般生物学机制分为四类 . 1,1 行为.包括外激素 (pheromones), 异源外激素 (allomones) 和种问外激素 (kairomones). 外激素是一种群中个体释放的化学物质 , 它能改变 同一种群中其他个体的行为 . 甚至在非常低的浓度下 , 这些化学信息素导致聚集 , 帮助觅偶, 形成报警信号或 者 引导至食物源 . 最常见的外激素是由雌虫腹腺分泌的 诱素诱使雄虫前来交配 ; 还有 聚集外激素 , 它由一个昆 虫种群中一种性别或两种性别昆虫所产生 , 它能促使两 种 性别昆虫聚集在一起进行取食或繁殖 . 性外激素在蛾 类和蝶类中常见 ,聚集外激素 则在甲虫类中常见 . 异源外激素是由一种昆虫释放的化学物质 , 它能改 变另种昆虫 的行为而对释放外激素的昆虫有利 . 多种植 物产生的次生物质能驱避昆虫和阻止它 们取食, 这些物 圃 质也被归类为异源外激素 . 人们长期以来利用香茅 (Citronellagrass) 油作为 一种昆虫驱避剂涂抹在皮肤 上. 种问外激素是由一种动物释放的化学物质 , 它能改 变另种动物个体的行为 , 对 释放外激素的动物无益 , 而 对受纳物种有利 . 例如, 动物寄生昆虫可以由它导向找 到寄主. 种问外激素与外激素一样 , 能用以把昆虫引至 诱阱以达到虫情测报或 捕获 它们的目的 . 1,2 激素 激素是生物化学物质 , 其在生物体的一个部位被合 成并输导到另一部位 , 在那 里它们具有控制 ,调节或改 变行为的效能 . 昆虫激素可区分为以下两个主要类别 . 其一,蜕皮激素(moltinghormones 或 ecdystetoids). 它们是由昆虫体内一组化学结构上彼此十分相近的水 溶性甾族化合物所组成 , 在植物体内也找到其中几种活 性类似物.到本文为止 ,无论用天然的蜕皮激素或者 用 植物中产生的蜕皮激素类似物 , 通过饲喂或局部施药 , 都不能有效地防治昆虫 . 另外, 因为它们的合成十分昂 贵,蜕皮激素的商品化产品仍然处于研究阶段 . 其二, 保幼激为生物化学农药 , 或者归类 化学信息素 这是植物或动物释放的化合物 , 它们能改变相同种 类或不同种类受纳生物体的

生物农药行业需求分析

生物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病虫害防治领域。林业病虫害防治对环保和生态平衡的要求最为严格,因此国家强制要求采用生物防治,生物农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占中据主导地位。国内农业市场按环保和食品安全等要素分为“普通农业”、“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四个等级不同的市场,其中,“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产品需国家认监委指定专门机构认定,对农药使用及残留的标准非常严格。生物农药市场情况具体如下图: 1、农业市场 (1)农业病虫害防治情况 化学农药过量使用直接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增加了防治病虫害的难度,造成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过高,进而引发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为有效维持农田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确保食品安全,我国已开始实施绿色农业发展战略,逐步构建了“无公害、绿色、有机”三位一体的分层级的食品安全体系,该体系下,农业生产对农药的使用和残留检测标准较高,高效环保的生物农药以其环保、无残留的特点符合了食品安全的需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市场需求 2001年,国家开始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其后几年,我国无公害农业获得较快发展。截至2008年末,全国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4184个,获证单位10923个,产品总量2.06亿吨。在无公害产品农药使用方面,农业部颁布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残留限制非常严格,明令禁止使用国家禁用、淘汰的高毒化学农药。目前无公害农产品市场中,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市场份额约为80%,生物农药市场份额约为20%,生物农药增长空间较大。

近年来,我国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安全优质农产品获得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9月末,全国绿色食品企业共6489家,产品总数17899个,生产总量达9000万吨,产品销售总额超过2772亿元,年均增长31.3%。我国绿色食品对农药使用限制较高,AA级绿色食品严禁使用化学农药及各种制剂,A级绿色食品限量使用低毒化学农药,严禁使用高毒化学农药,鼓励使用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在绿色农业病虫害防治市场份额约为30%,生物农药市场份额约为70%。 有机食品具有无人工合成物质、无转基因、无化学农药、无化肥、无重金属、无生长调节激素等特性,是食品安全体系中最高标准。根据IFOAM的统计,近年全球有机食品市场一直保持年均20%-30%增速,2008年全球有机食品的市场规模为500亿美元。我国开展有机食品认证以来,有机食品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08年末,我国有机产品认证企业已达2800多家,有机食品市场规模已达81亿元,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有机食品对农药要求十分严格,只有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生物农药才能用于有机农药生产,化学农药无法进入该市场。 绿色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的价格通常比普通产品高出50%-100%左右,具有较高经济附加值,农民生产积极性较高。随着我国绿色无公害农业及有机农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生物农药特别是真菌源生物农药的市场需求规模将相应快速增长。 (3)普通农业需求 我国普通农业作物经济附加值较低,单次经济成本及速效性是农民用药考虑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普通农业作物主要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生物农药防治使用率处于较低水平,市场份额为5%左右。 (4)农业病虫害防治市场对真菌源生物农药的需求规模 2008年,我国农业病虫害防治市场对生物农药的需求规模约为36亿元,其中真菌源生物农药市场规模约为12亿元。随着绿色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在农业中的比例的进一步提高以及绿色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使用生物农药的比重越来越高,预计真菌源生物农药在农业市场的需求规模在未来五年内将获得年均超过30%的增长。 2、林业市场 (1)森林的生态地位及我国林业病虫害发生状况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圈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地球的基因库、碳贮库、蓄水库和能源库,对维系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吸收温室气体排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林业病虫害给我国生态、物种、淡水、能源、粮食、木材和气候等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共有8000多种,经常造成危害的有200

生物农药市场现状及前景展望

生物农药市场现状及前景展望 摘要:本文先对生物农药概念分类和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对与生物农药的市场现状进行了简要说明,同时也对生物农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主要从生物农药与有机农药结合方面和生物农药的普遍应用方面进行阐述。随后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并给出了对与生物农药的整体评价。 关键词:生物农药概念分类优缺点市场现状有机农业普遍推广总结 一.生物农药概念、分类、优缺点 生物农药是可用来防除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体本身及源于生物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包括生物体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生物体农药指用来防除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活体生物商品。生物化学农药是指从生物体中分离出的具有一定化学结构的、对有害生物有控制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生物农药要求:必须是活体生物或源于生物的农药,必须是天然化合物,如果是人工合成,其结构必须与天然化合物相同。 根据来源把生物农药分为5类:①天然产物,来自微生物、植物和动物②信息素,来自昆虫、植物等③活体系统,包含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线虫④捕食昆虫和寄生昆虫⑤基因,来自微生物、动物。根据用途可以分为:生物杀虫剂、生物杀菌剂、生物杀螨剂、生物杀病毒剂、生物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杀草剂等。按照用于创制生物农药的生物类群可以分为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包括细菌农药、真菌农药、病毒农药、农用抗生素等和动物源农药。 生物农药存在着诸多优点,例如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可以诱发害虫流行病;可利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生产设备通用性较好;产品改良的技术潜力大;开发投资风险相对较小等。 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治效果一般较为缓慢;有效活性成分比较复杂;控制有害生物的范围较窄;杀虫防病的作用机理特异;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干扰;产品有效期短、质量稳定性较差;安全性有待评价等。 二.市场现状 尽管目前生物农药相对于合成农药占有的市场份额还很小,但预计它会持续增长。在2000年,生物农药只占总农药市场份额的0.2%,到2005年增长到1.7%,到2008年该比例已经达到了2.5%,在2010年达到4.2%,而市场对合成农药的需求量正在以每年1.5%的比例下降。其中生物农药的市场在欧洲增长的最快,以平均每15%的速度增长,亚洲的生物农药市场以平均每年12%的速度增长,这和全球的增长速度差不多。拉丁美洲的增长速度最慢,每年仅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2005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价值为6.7亿美元,据BCC Research 2010年发布的生物农药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产值已经增长到了16亿美元,

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 1.生物农药的定义 1982 年 9 月 1 日发布的《农药登记规定实施细则》称生物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农林牧业病虫草害或调节植物生长的微生物及植物来源的农药。《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尚未给对于通常意义上的生物农药,我们从产品来源、利用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可以清晰地看出各类生物农药之间的相互关系。 2.生物农药的分类 2.1按产品来源分类 2.11微生物源生物农药 指利用微生物资源开发的生物农药,例如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用来开发生物农药的微生物类群很多,涉及真菌、放线菌、细菌、病毒、线虫、原生动物等六大类群。 2.12植物源生物农药 指利用植物资源开发的生物农药,即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体的农药,例如印楝素、苦参碱。 2.13动物源生物农药 指利用动物资源开发的生物农药,例如平腹小蜂、松毛虫赤眼蜂、斑蝥素和低聚糖素等。 2.2按利用形式分类、 2.21活体型生物农药 指利用生物活体制成的生物农药,包括真菌、放线菌、细菌、病毒、线虫、原生动物等六类活体型生物农药。 2.22抗体型生物农药 指利用对生物内含物或生物代谢产物制成的生物农药 2.23载体型生物农药 即转基因生物

3.微生物源生物农药

3.1微生物农药的类型和品种 3.11微生物源 / 活体型生物 农药——杀菌剂 目前用来开发成微生物源 / 活体型生物杀菌剂的微生物有真菌、放线菌、细菌等三大类群。已经获准登记的微生物源 / 活体型生物杀菌剂逾 18 种,其中真菌杀菌剂逾 6种、细菌杀菌剂逾 12 种。 3.111真菌?微生物源 / 活体型生物农药·杀菌剂 已经获准登记的逾 6 种,它们是寡雄腐霉菌、哈茨木霉菌、木霉菌、噬菌核霉、盾壳霉 ZS-1SB、小盾壳霉 GMCC8325。 3.112放线菌?微生物源 / 活体型生物农药?杀菌剂 放线菌在农药领域中应用最多的是链霉菌及其变种,但主要是利用其代谢产物(多种农用抗生素均由放线菌产生)而不是其活体。也可利用放线菌对病原微生物的颉颃作用制成活体抗生菌制剂应用,例如我国开发的“5406”抗生菌为泾阳

生物农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生物农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开发对于满足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需要, 缓解农药残留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已成为我国科技界、产业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阐述了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 探讨了生物农药研究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技术和产业的角度展望了生物农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物农药)(现状)(发展趋势) 生物农药是具有农药特性的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其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和转基因产物。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和非靶标生物安全,环境兼容性好,不易产生抗性,易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来源广泛等优点。因此,高效生物农药的开发应用对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1我国生物农药的现状分析 1. 1 发展现状 我国生物农药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扶持下,已逐步形成了具有良好试验条件的科研院所、高校、国家及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其他具备一定工作条件的研究单位。在生物农药的资源筛选评价、遗传工程、发酵工程、产后加工和工程化示范验证方面已经自成体系,拥有大约400家生物农药生产企业[1]。近10年来,我国在生物农药研究的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方面已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农用抗生素、棉铃虫NPV、杀虫真菌剂等技术产品已经达到或部分超过国外同类先进水平,不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变化,而且走出国门,进入亚洲和欧美市场。 1. 2 生物农药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生物农药的开发与应用取得了可喜的研究进展,新品种不断涌现,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应用面积持续扩大。然而,在生物农药开发与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生物农药的健康发展,亟待解决。 我国生物农药发展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仿制国外产品多,原创性拳头产品少;研究开发与生产脱节,重学术水平,轻技术创新;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稳定性差;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及应用推广难度大;缺乏有效的风险投资意识等 [ 2] 。由于目前我国生物农药品种有50余种,其发展历史长短各异,研究深度也不一致,各个产品面临的技术瓶颈也不尽相同。 2生物农药的发展趋势 2. 1 主要发展趋势

生物农药研究进展

生物农药研究进展

生物农药研究进展 由于控制全球化合物生物积聚的呼吁越来越强烈、新化学农药开发耗资巨大和周期延长、农业害虫对化学农药抗药性日益增强,以及生物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冲击,当今农药研究、开发和生产应用等正面临选择方向挑战,生物农药以其独特的优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 生物农药的发展 在农药的发展历史中,生物农药是最古老的一类。《周礼·秋官》就有“莽草熏之”“焚牡菊,以灰洒之”等防治害虫的记述;古罗马也有使用藜芦防治忍鼠类和昆虫的民间传说。19世纪以来,开发应用生物成分防治有害物逐渐从以经验上升到科学试验阶段,如除虫菊、鱼藤和烟草的应用。20世纪早期,微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以下简称Bt)的发现促进了微生物农药的开发。20世纪30年代以来,几类植物内源激素先后被发现和利用,20世纪40年代后,由于有机合成化学农药的发展,使生物成分农药的研究开发被相对忽视而发展缓慢,这段时期基于B.popillae、Bt的产品在美国上市.20世纪60年代,化学农药的弊端暴露出来,生物农药的研究又受到重视.在最近的几十年中,生物农药得到了长足发展,如农用抗生素、活体微生物农药等[15,30]。20世纪末,植物农药(或转基因植物农药)等的出现,极大丰富了生物农药的内容。 2生物农药的内涵 不同学者、不同机构、组织对生物农药的内涵意见不同。过去,生物农药就是指“微生物农药”。后来,其概念发展为“相对于化学农药而言的天然资源的生理活性物质,用于农药的有微生物、植物(除)虫菊”、菸碱等)、昆虫(性引诱剂、变态激素等)”[11]。FAO(中文名称)(1988)将其定义为生物害物控制剂(Biological pest control agents),包括生物化学农药和微生物农药,将传统的鱼藤酮、烟碱等具有直接毒性的物质排除在生物农药之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药类》中生物农药(biogenic pesticides)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狭义概念,指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天然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广义概念,还包括按天然物质的化学结构或类似衍生结构人工合成的农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农药的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作物保护委员会根据来源将生物农药分为五类,来自微生物、植物、动物的相关基因也包括在内。美国环保署农药部(EPA)将生物农药(Bio-pesticides)分为三大类,其中一类为植物农药(Plant-pesticides)或转基因植物农药———将基因植入植物体内的农药,使得生物农药的概念进一步地得到延伸。2001年农业部参考FAO和EPA的定义界定了生物农药的内涵,加强了我国生物农药的管理工作。 在这些定义中,完全仿生物合成的化合物、人工合成与天然产物相同的化合物、人工合成的衍生物(如烯虫酯、米满等)、转基因植物,以及鱼藤酮、烟碱等具有直接毒性的天然产物农药的归属存在分歧。 笔者认为,张兴等(2002)对生物农药内涵的界定较为科学。生物农药是可以

生物农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生物农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开发对于满足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需要, 缓解农药残留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已成为我国科技界、产业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阐述了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 探讨了生物农药研究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技术和产业的角度展望了生物农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物农药)(现状)(发展趋势) 生物农药是具有农药特性的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其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和转基因产物。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和非靶标生物安全,环境兼容性好,不易产生抗性,易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来源广泛等优点。因此,高效生物农药的开发应用对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1我国生物农药的现状分析 1. 1发展现状 我国生物农药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扶持下,已逐步形成了具有良好试验条件的科研院所、高校、国家及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其他具备一定工作条件的研究单位。在生物农药的资源筛选评价、遗传工程、发酵工程、产后加工和工程化示范验证方面已经自成体系,拥有大约400家生物农药生产企业[1]。近10年来,我国在生物农药研究的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方面已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农用抗生素、棉铃虫NPV、杀虫真菌剂等技术产品已经达到或部分超过国外同类先进水平,不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变化,而且走出国门,进入亚洲和欧美市场。 1. 2生物农药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生物农药的开发与应用取得了可喜的研究进展,新品种不断涌现,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应用面积持续扩大。然而,在生物农药开发与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生物农药的健康发展,亟待解决。 我国生物农药发展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仿制国外产品多,原创性拳头产品少;研究开发与生产脱节,重学术水平,轻技术创新;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稳定性差;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及应用推广难度大;缺乏有效的风险投资意识等[ 2] 。由于目前我国生物农药品种有50余种,其发展历史长短各异,研究深度也不一致,各个产品面临的技术瓶

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 一、什么是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因而生物农药相应地可分为动物农药、植物农药和微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生物农药的范围主要包括(1)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天然活性物质,经提取加工作为农药,如从烟草中提取烟碱;(2)鉴定生物产生的天然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之后,用人工合成方法生产的农药,或以天然活性物质作先导化合物的模型,进行衍生物的类似物合成,开发出比天然活性物质性能更好的仿生合成农药如从沙蚕毒素衍生物开发的杀螟单和杀虫环等;(3)直接利用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例如将天敌昆虫通过商品化繁殖,施放起到防治害虫的作用;利用微生物、线虫、病毒等使有害生物被感染或被侵蚀而死。 二、生物农药的特点 生物农药的特点比化学农药更适合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策略中应用。因为生物农药一般在环境中较易降解.其中的不少品种具有靶标专一的选择性,使用后对人畜和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某些生物农药的作用方式是非毒杀性的,比化学合成农药的作用更为广泛。但是这些非毒杀性的生物农药作用缓慢,在有害生物大量迅速蔓延时,难以控制住为害,届时需要施用化学合成农药以降低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或是与化学农药混用。 生物农药作用特点有四点:(1)对人畜无毒,无污染。(2)选择性强,不杀伤天敌;(3)无抗药性。(4)使用简便,残效期长。生物农药的发展被列为继无机化

学农药和有机合成农药的第三个时代,称为第三代农药,随着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多,生物农药将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植保工作的新方向。 三、生物农药分类 中国生物农药按照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四个部分。按照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生物农药主要有三类:一是利用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及其分泌物,以控制病虫群体的增殖的制剂;二是特异性杀虫剂能使害虫的发育、行为、习性、繁殖受到阻碍和抑制,达到控制害虫为害以至消灭害虫种群的人工合成制剂。 四、生物农药的剂型分类 制剂的形态称剂型。商品农药都是以某种剂型的形态销售到用户手中的。生物农药的剂型,因生物来源种类的不同而异。使用较多的是粉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乳油、水剂、卵卡、活虫等。 1.粉剂(DP)用原药和惰性填料,包括滑石粉、硅藻土、高岭土、黏土等,按规定比例混合制成。我国粉剂的标准是95%的粉粒能通过200目标淮筛,即平均粒径在30微米左右。粉剂的优点是不用水,易喷撒,工效高。缺点是随风飘失多,浪费药量。生物农药剂型中,粉剂较少,如白僵菌粉剂等。 2.可湿性粉剂(WP)用原药和惰性填料及一定量的湿润剂等制成。98%的粉粒通过325目筛,即平均粒径在25微米左右,湿润时间小于2分钟,悬浮率在60%以上。优点是喷在作物上的黏附性好,防治效果高。缺点是助剂性能不良时,不易在水中分散悬浮均匀,易堵塞喷头,或造成喷雾不匀等。 3.乳油(EC)乳油是农药原药比例溶解在有机溶剂(甲苯、二甲苯等)中,加入规定量的农药专用乳化剂配制而成的透明均相液体。乳油的优点是有效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