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危险源、隐患的概念与区别

风险、危险源、隐患的概念与区别
风险、危险源、隐患的概念与区别

风险、危险源、隐患的概念与区别

一、基本概念

(一)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是指生产妥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二)危险源

危险源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其中:根源,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行为,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指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睑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三)事故隐患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妥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一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睑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土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消除的C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问整改治理方能消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消除的隐患。

二、三者区别

危险源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能转化为故障、事故的部位,是各种事故发生的根源,客观存在于某个系统、某个区域、某台设备或某个人等对象中,其表述为危险、有害国素,危险因素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

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风险是危睑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睑的载体。风险指某个危险源导致一种或凡种事故伤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 ),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来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再通过对危险源触发事故概率与事故后果影响综合评定安全风险等级。其表述以危险、有害因素为主,加上“有”、“风险”、“伤害类型”等词语修饰,共同描述其风险,如“有火灾、爆炸风险”、“有从高处跌落的风险”、“有硫酸泄漏灼伤的风险”、“有氯气溢出中毒窒息的风

险”等。

事故隐患指某一类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或弱化后,由风险可控向不可控转变、演变而来的,如果不及时排查发现与整改隐患,随着时间推移,加上人、机、环、管等因素中的某一个或多个环节失控,隐患就可能直接导致事故豹发生。

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若危险源缺少触发条件(偶然性),则危险源转化不了事故隐患。风险点就是危险源,风险等级要同时考虑危险源触发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危睑源是客观存在的危险,虽有危险但有管用有效的措施,则风险可控受控,风险就不会转化成隐患,也就不会导致事故发生。

因此,第一道防线是安全风险管控,将风险分类分级,通过采取管用有效的措施,使其风险降低和处于可控受控范围,则风险难以转化成隐患;第二道防线是隐患排查治理,当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或弱化后,风脸变得难控或不可控转变成隐患,只有及时排查发现并整改,才能避免和防范事故的发生;第三道防线是事故_应急救援,一旦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均失效或突发偶然性,已导致事故发生,此时一第一要务就是要迅速展开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置,最大程度减少事故伤害程度和影响范围。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最新版》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 20141407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 本标准与GB18218—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将采矿业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活动纳入了适用范围;———不适用范围增加了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对部分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范围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进行了修订; ———取消了生产场所与储存区之间临界量的区别。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单位参加起草单位: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宗之、魏利军、刘骥、多英全、师立晨、高进东、孙猛、于立见、张海峰、杨春笋、彭湘潍。 本标准于2009年首次发布,本次修订为第二次修订。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军事设施; c)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 d)危险化学品的运输; e)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

危险源分类及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知识3、 危险源分类及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中可能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 根据上述对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实际上,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即不安全因素种类繁多、非常复杂,它们在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方面所起的作用很不相同,相应地,控制它们的原则、方法也不相同。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1.第一类危险源分析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是造成人员伤害的直接原因。于是,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一般地,能量被解释为物体做功的本领。做功的本领是无形的,只有在做功时才显现出来。因此,实际工作中往往把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看作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例如,带电的导体、奔驰的车辆等。 (1)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 可以列举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表中列出了可能导致各类伤亡事故的第一类危险源。 ①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 产生、供给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能量的装置、设备是典型的能量源。例如变电所、供热锅炉等,它们运转时供给或产生很高的能量。 ②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 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相当于能量源。例如起重、提升机械、高度差较大的场所等,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的势能。 ③能量载体 拥有能量的人或物。例如运动中的车辆、机械的运动部件、带电的导体等,本身具有较大能量。 ④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完成版)

8.10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辨识 8.10.1总则 a.(1)开展本单位危险设施或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 (2)辩识重大危险源,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 b.(1)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3)对危险源进行建档,重大危险源单独建档管理。 8.10.2职责 a.企业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 b.企业负责人负责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对危险设施或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 c.企业负责人负责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并报当地安监部门和公司备案 d. 企业负责人负责定期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8.10.3管理要求 a. 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制订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监控及管理制度。 b. 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危险源防范措施。 c. 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防范措施、应急措施。 d.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并每年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f.每年12月份针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结果修订下一年度的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e.针对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重大危险源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及时传达到全体职工。 8.10.4相关文件/记录 a.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与代码》(GB/T13861-2009)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和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各行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预测、预防,对伤亡事故原因的辨识和分析,也适用于职业安全卫生信息的处理与交换.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按场所的不同初步可分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与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两类。对危险和有害因数的辨识应从人、料、机、工艺、环境等角度入手,动态分析识别评价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数的种类和危险程度,从而找到整改措施来加以治理。 2、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 存在于人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主要集中表现在那些施工现场经验不丰富、素质较低的人员当中。事故原因统计分析表明70%以上事故是由“三违”造成的,因此应严禁“三违”。存在于分部、分项工艺过程、施工机械运行过程和物料的重大危险源: (1)脚手架、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人工挖孔桩、基坑施工等局部结构工程失稳,造成机械设备倾覆、结构坍塌、人亡等意外; (2)施工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因安全防护不到位、人员未配系安全带等原因造成人员踏空、滑倒等高处坠落摔伤或坠落物体打击下方人员等意外。 (3)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临时电漏电遇地下室积水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 (4)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频繁吊运、搬运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易发生堆放散落、高空坠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存在于施工自然环境中的重大危险源 (1)人工挖孔桩、隧道掘进、地下市政工程接口、室内装修、挖掘机作业时损坏地下燃气管道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中毒意外。 (2)深基坑、隧道、大型管沟的施工,因为支护、支撑等设施失稳,坍塌,造成施工场所破坏、人员伤亡。基坑开挖、人工挖孔桩等施工降水,造成周围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倾斜、开裂、倒塌等意外。 (3)海上施工作业由于受自然气象条件如台风、汛、雷电、风暴潮等侵袭易发生翻船人亡且群死群伤意外。 3、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 (1)厨房与临建宿舍安全间距不符合要求,施工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符合要求、防护不到位,造成火灾或人员窒息中毒意外;工地饮食因卫生不符合卫生标准,造成集体中毒或疾病意外。 (2)临时简易帐篷搭设不符合安全间距要求,易发生火烧连营的意外。 (3)电线私拉乱接,直接与金属结构或钢管接触,易发生触电及火灾等意外。(4)临建设施撤除时房顶发生整体坍塌,作业人员踏空、踩虚造成伤亡意外。 4、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害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的事故危害主要有: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机械伤害、中毒窒息、火灾、爆炸和其他伤害等几种类型。2006年上半年建设系统事故类型死亡人数所占总数比例分别是:高处坠落占39.5%,施工坍塌占22.6%,物体打击占14.3%,起重伤害占8.1%,触电占5.9%,机械伤害占5%,其余类型占4.6% 。 二、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整治措施 1 建立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公示和跟踪整改制度。加强现场巡视,对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并进行登记,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和分布

第7章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

第7章建筑施工危险源辨 识与隐患排查 一、单选题 【问题】1、危险因素是()。(分值:1.00) A、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者状态 B、对人造成伤亡或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C、对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者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D、对企业或个人造成经济损失 【答案】B 【解析】对人造成伤亡或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 【问题】2、有害因素是()。(分值:1.00) A、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者状态 B、对人造成伤亡或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C、对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者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D、对企业或个人造成经济损失 【答案】C 【解析】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者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称为有害因素。 【问题】3、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般把危险源划分为()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分值:1.00)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般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问题】4、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以对危险源进行分类。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是()。(分值:1.00) A、第一类危险源 B、第二类危险源 C、第三类危险源 D、第四类危险源

【答案】B 【解析】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问题】5、关于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的简化公式为D=L·E·C,说法不正确的是()。(分值:1.00) A、L代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B、E代表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C代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D、D代表危险性总分位 【答案】C 【解析】C代表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问题】6、1EC法进行危险源评价时,D值为12分的危险是()。(分值:1.00) A、可容许风险 B、显著风险 C、重大危险 D、及其危险 【答案】A 【解析】教材P102页表7-4危险等级划分 【问题】7、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分值:1.00) A、采取的应急措施 B、减小损失 C、保护生命 D、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答案】A 【解析】《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职的应急措施。 【问题】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备案。(分值:1.00) A、公安部门 B、危险源管理部门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D、劳动部门 【答案】C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生产区内的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根据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的生产实际有液氨储存区一个单元。对本公司搬运、使用或储存的液氨、乙炔等危险物品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 1、重大危险源辨识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我厂的危险源为单一品种液氨,存量14.2吨大于临界量10吨即

q>Q,所以我厂的液氨站已经构成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分级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1)分级原则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式: 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 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3)校正系数β及R值分级区间的确定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 表1 校正系数取值表 表2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

企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法

企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法 一、重要概念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 R=f(F,C) 式中R——危险度;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死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事故隐患——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管理上的缺陷,一旦有某个触发条件触发,就可发生事故。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 (一)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类。 l.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6)电磁辐射危害(电离辐射:x射线、丫射线、a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 (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上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 (8)明火危害。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危害(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危害(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危害(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危害(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13)信号缺陷危害(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 (14)标志缺陷危害(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类型

编号:SM-ZD-78251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 要类型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类型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施工生活用危险化学品及压力容器是第一类危险源,人的不安全行为、料机工艺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条件为第二类危险源。建筑工地绝大部分危险和有害因数属第二类危险源。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按场所的不同初步可分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与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两类。对危险和有害因数的辨识应从人、料、机、工艺、环境等角度入手,动态分析识别评价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数的种类和危险程度,从而找到整改措施来加以治理。 2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 2.1存在于人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主要集中表现在那些施工现场经验不丰富、素质较低的人员当中。事故原因统计分析表明70%以上事故是由“三违”造成的,因此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申请单位: 填表人: 填表日期: 联系电话:

1.1重大危险源辨识 1.1.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按照我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定义为: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②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2q n —+—+……+—≥1 Q1Q2 Q n 式中:q1,q2,……q 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 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贮存区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1.1.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山东汇丰石化集

团有限公司(催裂化项目、(蜡油)(汽柴油)加制氢项目、延迟焦化项目、油品质量升级项目)贮罐区可能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的危险化学品为汽油、液化气、氢、硫化氢。辨识过程见下表: 由上表可见,该化工厂贮罐区构成重大危险源。 由于各项目同在一个厂区内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因此应划为同一个 单元。依据多品种危险物品共存的临界量公式 计算可知该厂生产储存场所已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1.1.3重大危险源申报辨识 根据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申报范围包括: 1)压力容器: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 (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 (2)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 ,且PV ≥100 MPa.m3的压力容器(群)。 2)压力管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 q 1 q 2 Q 2 Q 1 +…Q n q n ≥1 +

危险源分类

一、第一类危险源分析 1、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 表1-4 伤害事故类型与第一类危险源 (1)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产生、供给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能量的装置、设备是典型的能量源。例如:变电所、供热锅炉等,它们运转时供给或产生很高的能量。 (2)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相当于能量源。例如:起重、提升机械、高差较大的场所等,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的势能。 (3)能量载体拥有能量的人或物。例如运动中的车辆、机械的运动部件、带电的导体等,本身具有较大的能量。

(4)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一些正常情况下按人们的意图进行能量的转换和做功,在意外情况下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例如:强烈放热反应的化工装置,充满爆炸性气体的空间等。 (5)一旦失控可能产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正常情况下多余的能量被泄放而处于安全状态,一旦失控时发生能量的大量蓄积,其结果可能导致大量能量的意外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例如:各种压力容器、受压设备,容易发生静电蓄积的装置、场所等。 (6)危险物质除了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有害物质物质外,也包括具有化学能的危险物质。具有化学能的危险物质分为可燃烧爆炸危险物质和有毒、有害危险物质两类。前者指能够引起火灾、爆炸的物质,按其物理化学性质可以分为可燃性气体、可燃液体、易燃固体、可燃粉尘、易爆化合物、自燃性物质、忌水性物质和混合危险物质8类;后者指直接加害于人体、造成人员中毒、致病、致畸等的化学物质。 (7)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这些装置、设备、场所在意外情况下可能引起其中的危险物质起火、爆炸或泄漏。例如:炸药的生产、加工、储存设施,化工、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等。 (8)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人体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物体的棱角、工件的毛刺、锋利的刃等,一旦运动的人体与之接触,人体的动能意外释放而遭到伤害。 2、第一类危险源危害后果的影响因素 第一类危险源的危险性大小主要表现为导致事故而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方面。第一类危险源危险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情况: (1)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发生事故时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多少。一般地,第一类危险源拥有地能量或危险物质越多,则事故时可能意外释放地量也多。当然有时也有例外地情况,有些第一类危险源拥有地能量或危险物质只能部分地意外释放。 (2)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地强度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地强度是指事故发生时单位时间内释放的量。在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总量相同的情况下,释放强度越大,能量或危险物质对人员或物体的作用越强烈,造成的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 1.贮罐区(贮罐) 贮罐区(贮罐)重大危险源是指储存表1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贮罐区或单个贮罐。 储存量超过其临界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①贮罐区(贮罐)内有一种危险物品的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 ②贮罐区内储存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储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 q1/Q1+q2/Q2+……+q n/Q n≥1 式中,q1,q2,……q n——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储存量。 Q1,Q2,……Q n——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 表1 贮罐区(贮罐)临界量表

*注:毒性物质分级见表2。 表2 毒性物质分级GB15258-1999 2.库区(库) 库区(库)重大危险源是指储存表3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库区或单个库房。 储存量超过其临界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①库区(库)内有一种危险物品的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 ②库区(库)内储存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储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 q1/Q1+q2/Q2+……+q n/Q n≥1 式中,q1,q2,……q n——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储存量。 Q1,Q2,……Q n——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

表3 库区(库)临界量表 *注:起爆器材的药量,应按其产品中各类装填药的总量计算。 3.生产场所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使用表4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质量达到或超过临界量的设施或场所。 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①单元内现有的任一种危险物品的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

②单元内有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储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 q1/Q1+q2/Q2+……+q n/Q n≥1 式中,q1,q2,……q n——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储存量。 Q1,Q2,……Q n——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 表4 生产场所临界量表(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规定) *注:起爆器材的药量,应按其产品中各类装填药的总量计算。 表4 -1 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 (《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GB18218—2009规定)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11957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一、基本概念 1、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2、事故隐患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本身是一种“根源”,事故隐患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等的主体对象,或可能诱发主体对象导致伤害或疾病的状态。 例如:装乙炔的气瓶发生了破裂。 危险源是乙炔,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根源;事故隐患是乙炔瓶破裂,导致事故的“状态”。 3、危险因素 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4、有害因素 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5、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是确定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及其大小的过程,通常两者通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6、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 (1)、能量、有害物质 A、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它即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是危险、因害因素。 B、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的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

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 (2)、失控 A、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 B、人员失误 C、管理缺陷 D、温度、风雨雷电、照明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 二、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一般危险源的辨识 (1)、按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进行辨识(其中类型)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人的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A、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种类内容 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运动件外露、密封不良 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不当或距离不够等 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静电、雷电、电火花 噪声危害机械、振动、流体动力振动等 振动危害机械振动、流体动力振动等 电磁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 辐射核放射 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液体飞溅、坠落物等 明火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通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序号作业 活动 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风险 级别 备注 L E C D 1 基 础 开 挖 不合理的放坡或无放坡坍塌 3 1 15 45 二级不合理的开挖方法(开挖顺序不对,掏挖)坍塌 3 1 7 21 二级基坑外围没有围栏人员坠落 3 2 7 42 二级外围没有挡水围堰(夏季开挖)基坑坍塌 6 1 7 42 二级开挖人员站位过密碰伤 3 2 1 6 一级开挖机械与开挖人员配合不当碰、砸伤 3 2 3 18 一级坑边弃土距离不够或坑边堆物坠物伤人 3 1 7 21 二级无供人员上下的马道人员坠落 3 2 7 42 二级对开挖地的地下设施情况不清楚挖断力能管线 3 1 7 21 二级爆破施工中违规作业伤人 3 0.5 40 60 二级基坑排水不畅坍塌 3 1 15 45 二级 2 钢 筋 工 程 钢 筋 加 工 机械缺陷(漏电或防护罩缺乏)人员受伤 3 2 3 18 一级作业时防护措施不到位人员受伤 3 6 3 54 二级操作人员违章人员受伤 3 6 3 54 二级场地不平人员受伤 3 6 1 18 一级物料码放不整齐人员受伤 6 3 1 18 一级多人配合不当人员受伤 3 6 1 18 一级 钢 筋 绑 扎 高处作业违章人员坠落 3 3 7 63 二级柱、梁骨架支撑不牢倒排伤人 1 3 7 21 二级起吊骨架时下方站人伤人 3 2 7 42 二级交叉作业未采取措施伤人 6 3 3 54 二级沟道钢筋绑扎不加斜撑倒坍伤人 3 1 3 9 一级大型基础绑扎钢筋不铺马道踩空受伤 3 2 7 42 二级绑扎完用氧气吹扫爆炸0.5 2 7 7 一级起吊作业中配合不当挤、碰伤 3 1 7 21 二级高处作业时钢筋摆放不合要求坠落伤人 3 1 15 45 二级 1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 一、相关术语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风险:指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安全事故隐患: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管控: 上图为风险评估的流程图,首先是划分作业活动,然后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根据评价情况确定控制措施。 (一)作业活动划分 在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之前,首先要准备一份作业活动表,用合理且易于控制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类并收集必要的信息。例如,其中必须包括不常见的维修任务,以及日常的生产活动。 (1)生产经营单位的地理位置; (2)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各个阶段; (3)有计划的工作和临时性的工作; (4)确定的任务。 要求: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如多达几十个步骤,也不能太简单,仅一两个步骤或内容。 在划分作业活动的时候要考虑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包括辅助作业活动。生产经营单位中的往往存在很多作业活动,比如配电站、车辆、试验活动、仓储物流、维修活动等,危险源识别时应全面考虑,不要遗漏。 (二)危险源识别 实施危险源辨识活动的时,应考虑危险源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两个种类”、“四个方面”,以便于在作业活动划分完毕后全面识别危险源。

1. 三种时态 (1) 过去时态:作业活动及场所过去所遗留的危险危害因素(可能时)。 (2) 现在时态:作业活动及场所在现有(或拟定)控制措施下的危险危害因素。 (3) 将来时态:作业活动在开展后可能出现的危险危害因素。 2. 三种状态 (1) 正常状态(常规):指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情况,作业活动按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流程进行,包括机械设备﹑工具等正常工作。 (2) 异常状态(非常规):非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情况,作业活动不能按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流程进行,包括机械设备的试运转、停机及发生故障和恶劣天气(雨天﹑高温﹑寒冷)。 (3) 紧急状态(事故):指不能预见何时发生﹑可能带来的重大危害,如地震﹑火灾﹑爆炸、倒塌等。 3. 两个种类 (1)第一类危险源: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2)第二类危险源:可能引发事故或伤害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良因素、管理缺陷等。 4. 四个方面 按新《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改为四类,包括: 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危险源识别完毕后,应参照国家标准GB6441—1986《企业职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危险源一旦失控可能导致哪种类别的事故。GB6441中明确的以下20类事故: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 6)淹溺; 7)灼烫; 8)火灾; 9)高处坠落; 10)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 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它爆炸;

第六章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

第六章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 本章学习要点 ◆熟悉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掌握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 ◆熟悉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和相关制度 ◆掌握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客 ◆熟练掌握安全生产检查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一、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其中,危险物质指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单元指一个(套 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 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重大危险源可以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其中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存;贮存区指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 144

我国在进行重大危险源的申报、普查工作中,将重大危险源分为七大类: (1)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罐区(贮罐); (2)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库区(库); (3)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 (4)企业危险建(构)筑物; (5)压力管道; (6)锅炉; (7)压力容器。 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称危险源辨识,即找出可能引发事故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场的特征。危险源辩识是控制事故发生的第一步,只有识别出危险源的存在,找出导致故的根源才能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安全程度。 (一)危险源辨识的内容 (1)辨识危险源的种类、危险性质、损害能力。在进行危险源 辨识时应充分考虑发生危害的根源及性质,如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等。进行危险源辨识时还需考虑危险源从哪个方面对身体进行伤害,能够对多大的范围内造成多大的伤害伤害的持续时间有多长等。 (2)辨识危险源的数量。危险与安全之间经常在于量的差别,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与判定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与判定 (一)、施工重大危险源 1明挖法施工重大危险源 (1)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军便梁的使用与维护。 (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矿山法施工重大危险源 隧道开挖与支护、大断面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降水工程。 3、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2)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 4、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1)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米及以上;搭设跨度18米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2)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红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二)、环境重大危险源 1、地铁工程邻近或穿越的既有轨道线路、河流。 2、地铁工程邻近或穿越的重要保护性或永久性建(构)筑物,重要市政管线、道路及桥梁。 3、地铁施工穿越的不良地层 4、其他判断定为环境重大危险源的环境。 第四章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及管理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结合施工实际编制重大危险源控 制措施,包括(不限于)以下内容: 1、控制目标、指标、安全评估; 2、专项施工方案; 3、管理程序与规章制度; 4、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与安全技术交底; 5、现场监测、报告、预警与报警制度; 6、应急预案; 7、监督与检查制度; 8、其他应包括的内容。 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应报标段监理单位审核,总监办审 批。 第十一条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中的安全专项施工方 5 案必须通过施工单位本部(中标单位)的审核和专家论证, 并根据论证审查意见进行补充和完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 论证后需要做重大修改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论证报告修 改,并重新组织专家论证。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经施工单位 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 后,方可组织实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 技术负责人应当向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第十二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潜江市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 (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公司牛磺酸事业部、环氧乙烷事业部的生产、储存过程中涉及的物料情况如下: 原辅料: 1、牛磺酸事业部: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 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二氯乙烷、碳酸钾、氢氧化钠、五氧化二钒、硼酸 中间产物: 1、牛磺酸事业部: 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烯、乙醛、甲醛、二氧化碳 产品:牛磺酸、亚硫酸钠、环氧乙烷 副产品: 1、牛磺酸事业部:硫酸钠 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二醇 辅助过程:氮气置换系统需用的氮气(压缩的)、仪表用空气(压缩

的)、制冷过程中氟利昂R22。 其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乙二醇、甲醛、乙醛、二氧化碳、二氯乙烷、碳酸钾、五氧化二钒、硼酸。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的物质为:液氨、环氧乙烷、乙烯、二氯乙烷、液化气、乙醇、甲醛、氧气。 根据本公司特点,将公司两个生产事业部划分为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及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区三个单元。 1.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 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 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小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单元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环氧乙烷储存罐区单元 该单元有:乙醇储罐2台(2370m3/台),乙烯储罐1台(3000m3/台),液化气储罐1台(200m3/台),环氧乙烷储罐2台(200m3/台)。

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分类 1、安全科学理论对危险源的分类 这种分类主要是概念性的。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按安全科学理论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 (1)两类危险源 a、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b、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轮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引起物的故障和人的失误)。 (2)两类危险源的关系 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

识第二类危险源。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认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 2、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对危险源的分类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是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危害因素)对危险源进行分类:(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设备、设施缺陷; 防护缺陷; 电危害; 噪声危害; 振动危害; 电磁危害; 运动物危害; 明火; 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粉尘与气溶胶; 作业环境不良; 信号缺陷; 标志缺陷;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类型

安全管理编号:LX-FS-A91420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类型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类型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施工生活用危险化学品及压力容器是第一类危险源,人的不安全行为、料机工艺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条件为第二类危险源。建筑工地绝大部分危险和有害因数属第二类危险源。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按场所的不同初步可分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与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两类。对危险和有害因数的辨识应从人、料、机、工艺、环境等角度入手,动态分析识别评价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数的种类和危险程度,从而找到整改措施来加以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