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练习题

第二单元练习题
第二单元练习题

第二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某杂志举办“十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国家”的评选活动,英国以第一名当选。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其当选的理由有

①新航路的开辟②开创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君主立宪制③工业革命发起国

④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故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德·卡蒙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诗句中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成为“海上马车夫”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率先开辟新航路

D.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3.“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

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A.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情景

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

C.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D.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4.有人说:“15世纪到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做发财梦真是时候。”下列对“真是时候”理解正确的是

A.两国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B.两国首先拥有掌握丰富航海知识的航海家

C.物质条件的进步为实现发财梦提供了可能

D.两国首先占据了欧洲沿海的有利地理位置

5. 15、16世纪之交是西欧各国积极开拓通往东方新航路的“大航海”时代。对下图描述正确的是

A.航线①由葡萄牙王室支持的哥伦布开辟

B.航线②由西班牙王室支持的达·伽马开辟

C.航线③由西班牙王室支持的迪亚士开辟

D.航线④由西班牙王室支持的麦哲伦开辟

6.哥伦布在遗言中说:“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我发现了很多住着食人者的其他岛屿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结论具有真实性的是

A.哥伦布曾经到达印度并在印度建立了殖民地

B.哥伦布根本没有到达印度

C.哥伦布到达印度时,印度附近岛屿上住着食人者

D.哥伦布到死时才知道他发现了印度

7.下边是16世纪末欧洲部分主要国家的物价与16世纪初相比的上涨指数的示意图。导致图中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美洲等地大量金银的涌入

D.贸易中心转移,商品缺乏

8. 16世纪初,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葡萄牙在印度购买一公担胡椒不到3杜卡特,在里斯本却以40杜卡特出售,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葡萄牙人已经找到通往东方的航路②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③促进了西、葡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④西、葡的封建主获取了暴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这一变化

①源于新航路的开辟②推动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③以轮船的发明为前提④对于美洲和非洲原住民意味着灾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在克里托弗尔·哥伦布探险后的一个世纪,地中海终于没落了,开始走下坡路。”这实质上反映了

A.新航路开辟推动了美洲和亚洲的发展

B.哥伦布的探险导致了地中海的衰落

C.“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欧洲的区域经济地位

D.哥伦布打击了地中海的商业地位

11.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

A.商业资本的发展

B.航运中心的改变

C.海外市场的扩大

D.货币地租兴盛

12.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在这种新组织的推动下,17世纪上半叶发展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的是

A.西班牙

B.法国

C.荷兰

D.英国

13.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大洋洲,白种人成了当地的主要居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的殖民扩张

B.土著居民的减少

C. 种族之间通婚

D.战争难民涌入

14. 1815年,法国与英国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地位的失败,标志着伦敦对巴黎的胜利,标志着伦敦将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而巴黎则不再可能。也许是从1789年大革命的爆发到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结束这26年的动荡折腾了法国,此后法国就再也未能重现其往日作为“超级”大国的辉煌,它已经沦为二流强国。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说明法国往日曾经非常辉煌

B.分析法国在19世纪初落后于英国的原因

C.介绍从1789到1815年法国经历了26年的动荡

D.陈述19世纪初英、法两国势力的此消彼长

15.马克思说"新发现的土地殖民地化,助长了各国之间的商业斗争,因而使这种斗争变得更加残酷了",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①"各国"主要是指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②"商业斗争"开始于17世纪初③斗争的最终结果是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④"商业斗争"延缓了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6.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该时期“领先地位”的因素有

①圈地运动的推进②海外市场的形成③垄断组织的出现④民主制度的确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17.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统计表格中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1895年,德国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000人,到1906~1907年更达到107000人。这一现象说明

A.人口调查的渐趋细化和准确

B.电力能源逐渐取代蒸汽动力

C.电力工业发展成为新兴产业

D.电业工人就业比例不断增长

18.《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19. “机器的发明是从棉纺织业开始并由此推动其他生产行业工作机的发明,大规模的机器生产,从而形成了近代大工厂制度。”这表明

A.近纺织业的发展推动了大工厂制的出现

B.大工厂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故而推广

C.大工厂制度的出现推动了工作机的发明

D.工业革命的开展是为了发展大工厂制度

20.下图反映的信息是

萨夫里蒸汽唧筒纽可门蒸汽机瓦特早期的蒸汽机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过程曲折 B.瓦特其实是照搬了别人的蒸汽机技术

C.瓦特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良了蒸汽机

D.蒸汽机是瓦特等三人合作完成的

21. 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之后还使用了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1700年为3.175百万夸特,1845年为18.665百万夸特(夸特:计量单位)。对上述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最新农业技术的广泛使用

B.英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C.英国政府重视农业的作用

D.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发展

22. “在1759年,詹姆斯·布林德利开凿了英国第一条大运河,即布黎纪瓦特公爵运河。从那时起引发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1830年时拥有2500英里的运河。”英国“运河开凿热”的兴起主要是

A.农业灌溉的需要

B.旅游观光的需要

C.商品运输的需要

D.借助水力驱动机器设备的需要

23.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引发“历史性变革”的经济因素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革命的扩展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工人运动的发展

24资本主义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19世纪晚期表现为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现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D.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

25.历史学家往往会用特定词汇来表示历史运动和历史潮流。“□□□□”这个词就常常用来描述从18世纪至19世纪下半叶这段时期的发展。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运动,但同时期的物质进步和社会动荡相结合又产生了激动人心的深刻变化。在□□□□中填上的词应该是

A.圈地运动

B.“光荣革命”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26. 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这场革命的最主要意义在于A.把人类从自然的奴役中解放出来B.加速了世界性贸易市场的完全形成

C.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D.开始打破世界各地相互隔绝的局面

27. “铁路经过的地方,洋货倾销,旧式交通运输骤被弃置,失业农民和游民数目剧增。运河运输被沿海轮船代替。运河河道成为废物,沿河城市衰落。”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在华修筑铁路

B.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

C.运河河道年久失修

D.西方列强的武装侵略

28. “就在这个时候,技术才真正是女王;她与科学的喜结良缘,使她得以改变世界。”下列图片属于“女王”与科学“喜结良缘”成果的是

A珍妮纺纱机 B.蒸汽机

C.三轮汽车

D.火车机车

29.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则消息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30. “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1890年前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业品的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在这两个历史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新大国分别是

A.法国——德国

B.德国——日本

C.日本——英国

D.英国——美国

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第33题20分,第34题20分,共80分)

31.(基础再现、能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答题。

材料一15世纪末期,欧洲已经形成比较强大的民族国家,如英国、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任何事业都可以在国家的赞助下进行。当时的天文地理知识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古希腊地理学家的地圆学说日益流行,在航海方面,欧洲的造船技术得到了很大改善,中国发明的罗盘针在欧洲已经得到了应用,在大海中航行可以不迷失方向,这使远程航海成为可能。同时在欧洲出现了一批敢于冒险的航海家和赞助者。——《世界五千年·新航路的开辟》材料二1562年,约翰·霍金斯成为第一个将非洲人贩卖到大西洋的英国人。他因为帮助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被伊丽莎白女王册封为爵士。2006年6月,他的直系后代,37岁的基督徒安德鲁·霍金斯来到冈比亚,这是他祖先掳掠黑人最多的国家,也是著名黑人小说《根》中的黑奴昆达的故乡。安德鲁出现在当地一个国际盛会上。他身绑铁链,和另外20名白人志愿者一起跪在25000名非洲人面前,为祖先的罪行道歉,请求非洲居民的原谅。——

《少一个奴隶,多一个弟兄》材料三1500年大航海后,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几乎灭亡了90%~95%,主要是由于欧洲殖民者的强迫劳动、屠杀但最主要的是从旧大陆来到的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如天花)免疫性差。而取代印第安人的是欧洲来的白人和非洲的黑人,白人是来自欧洲的殖民者,黑人是来自非洲的黑奴。与人种交流伴随的是动植物的交流。新世界有了旧世界的牛、羊、马和大麦、小麦、燕麦等;而新世界也有了从美洲来的土豆、玉米、西红柿等,还有两种重要的经济物——烟草和棉花。现在世界上有1/3的农作物来自美洲。——《新航路开辟》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航路开辟的条件。(5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安德鲁·霍金斯为祖先的哪些罪行向非洲人道歉。(3分)

(3)结合材料三,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2分)

32.(高度提升、能力综合)1492年10月1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船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此,大国、强国的兴衰, 将不再是封闭舞台上自我演绎的故事。相互的注视、融合和冲突,影响着所有剧情的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说,最早开始远洋冒险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主要是依靠暴力去进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那么,紧随其后的荷兰人由于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着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

材料二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的时候,从英吉利海峡的那一边,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这些消息,是一个即将全面来临的时代,对懵懂的人们发出的清晰信号。它意味着:在一个刚刚被重新发现的世界面前,谁能抢到先机,接受新的思想,谁更快地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谁就会更快地变得富有和强大。在新世界的游戏规则里,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为重要。——《大国崛起》解说词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成为“大国”的不同途径。(6分)

(2)英国人究竟凭借什么敢于对抗已经在海洋上驰骋了近百年的西班牙?(6分)

(3)你认为成为一个大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结合材料二回答,英国的异军突起给你什么启示?(8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88年迫于王权膨胀和天主教在英国复活的现实危险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起来,向荷兰的执政威廉亲王发出邀请,请他到英国来接管王位。威廉接受邀

请后率军在英国登陆。根据议会条件,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随后和妻子玛丽一同登上了英国王位。——《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二1768年阿克莱特发明机械纺纱机,次年获得专利。采用水力驱动,又叫水力纺纱机。1771年阿克莱特与人合作,在德文特河上的克罗姆福特建立了近代的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在德比郡、兰开夏郡、诺丁汉郡、苏格兰开设纱厂和织布厂。

——《世界文明史》中册材料三在远东的印度,从1793年起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一步步地受到侵略,到1813年时,英国政府彻底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自由贸易”原则在未来的帝国中心——印度次大陆初步建立起来。——《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近代形成了什么政治体制。(2分)

(2)根据材料二,从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两方面,分析阿克莱特的历史贡献。(4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19世纪上半期英国对外贸易制度的重大变化,并指出变化的原因。(8分)

(4)从面积不大的岛国到世界头号强国,英国的发展之路给人类留下的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从制度的角度加以说明。(6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及英国殖民地示意图

?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的发展,大大地缩短了时空距离,极大地方便了商业信息的沟通和商品在世界各地的流通。大机器生产使世界工业的增长速度大大地高于以往。1781~1790年间与1701~1710年间相比,世界工业生产指数增长了2.3倍,而

1812~1870年间与1802~1812年间相比,世界工业生产指数又提高了5.1倍,近代世界市场这时也基本形成,市场经济也开始由古典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

材料三19世纪70年代市场的外延也大大扩展,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已成了囊括全球的统一体系。国际交通和通讯条件在第二次技术革命(从1870年开始)的推动下有了巨大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信息流通;以英国为中心的多边支付体系和统一的世界价格,对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三均摘自张书琛《从工厂到市场再到厂市合一:世界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1)材料一中两幅图反映了19世纪晚期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这个市场中,英国等西方国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各处于什么位置?(6分)

(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推动近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导致世界市场成为“全球的统一体系”的主要原因。并分析此“统一体系”所带来的最主要影响。(8分)

第二单元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CACD 6——10 BCACC 11——15 ACADC

16——20 BCCAC 21——25 DCBBD 26——30 ABCCD

二.非选择题

31.(1)条件:民族国家的形成,天文地理知识的发展,欧洲造船技术的进步,罗盘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敢于冒险的航海家的涌现。(5分)

(2)罪行:安德鲁·霍金斯的祖先曾从事贩卖黑人贸易,使成千上万的黑人离开家园成为奴隶,备受非人的遭遇和痛苦。(3分)

(3)影响:改变了南北美洲的人种结构;导致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大批灭亡;使非洲丧失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给广大的黑人带来巨大的灾难;扩大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美洲的开发;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12分) 32.(1)前者凭借赤裸裸的财富掠夺,后者通过商业贸易。(6分)

(2)先进的政治制度、发达工商业、海盗精神、地理位置。(6分)

(3)条件:经济发达、政治稳定、文化上的吸引力、军事实力、内部凝聚力等。(5分)

启示:把握机遇,抢占先机,打破旧的价值观念等。(3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33.(1)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2分) (2)贡献:发明水力纺纱机,首创工厂制。(4分) (3)变化:从实施贸易垄断制度转变为实施自由贸易制度。(4分)

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其他国家无法与之竞争。(4分)

(4)经验:制度创新是国家崛起的关键。(2分)

说明:英国正是通过君主立宪制、工厂制、自由贸易制等政治、经济制度的创新而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头号强国。(4分)

34.(1)位置:英国等西方国家居于核心或者主导地位,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处于附庸或者从属地位。(6分)

(2)原因:交通运输的发展,邮电通讯的发展,世界工业的增长。(6分)

(3)主要原因:西方的殖民扩张,国际交通和通讯条件的改善,以英国为中心的多边支付体系和统一的世界价格的促进。(4分)

最主要影响:促进了世界联系的加强,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加速了世界各地间信息的流通,但也给落后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4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 试题 一、单选题 1.今年冰岛火山喷发对欧洲多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B.二氧化硫C.火山灰D.一氧化碳 2.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湿衣服晾干B.食物腐烂C.矿石粉碎D.海水晒盐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 4.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D.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 5.下列变化过程中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 A.点燃蚊香驱赶蚊虫B.冰块的熔化C.水果的腐烂变质D.钢铁的生锈 6.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A.B.C.D. 7.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供给呼吸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具有可燃性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天然水B.蔗糖水C.冰水混合物D.碘酒 9.下列仪器不能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B.烧杯C.坩埚D.蒸发皿 10.在充满空气的容器中,经测定含有氮气7.8L,则该容器的总体积( ) A.6L B.10L C.8L D.3 0L 1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12.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不燃烧的物质,在氧气里也一定不燃烧 B.钢铁生锈,食物腐烂都是缓慢氧化的结果C.不使用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就不会分解出氧气 D.使用催化剂可以使氯酸钾分解出比理论值更多的氧气 14.在空气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15.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生成更多的氧气B.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会改变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D.过氧化氢不加入二氧化锰也能分解出氧气 二、填空题16.书写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 〖〗 17.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 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苯的化学式为C6H6,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 跟氢气、溴、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 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2)苯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8.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 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

第二单元复习题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在同一种物质(透明物质---空气、水、真空)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3、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4、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 5、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生活中人们常常巧妙地利用光的反射解决难题。(后视镜)<平面镜、凸面镜>能使驾驶员看到车后面的情况,医生带了(额镜)<凹面镜>能给病人检查耳朵。(万花筒)和(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6、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7、人站在平面镜前,镜子里的人像与人的大小(相同)、方向(左右相反)。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就(越多)。 8、(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 9、(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10、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 11(凸透镜)有(放大)作用;能使光线(聚焦);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凸透镜具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12(凹透镜)有(缩小)作用;能使光线(发散);不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 13、放大镜和老花镜的镜片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14、(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相似,所以是天然的(放大镜)。 15、用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正像);用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倒像)。 16、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折射,形成(彩虹)。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 17、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在一定条件下,七色光又能合成(白色光)。 18、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阳光被分解成(赤、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而单纯的光经过,则不会分解。 19、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颜色的光(过滤)掉。 20、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白衣服是(红色)的。 补充:凸透镜的镜片特点:中间厚,边缘薄。作用:扩大,可聚光。成像特点:放大倒立。如:放大镜、老花眼镜片。凹透镜的镜片特点:中间薄,边缘厚。作用:缩小,使光发散。成像特点:缩小正立。如:近视眼镜片。 二、判断题。 1、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 2、我们可以用面向太阳喷水的方法制造彩虹。(×) 3、一个水滴就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 4、光从两种透明物体之间穿过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5、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色的。(×) 6、凸面镜比平面镜观察的范围大。(√) 7、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8、在照镜子时,镜子中的像和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上下相反的。(×) 9、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你也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 10、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制成的。(√) 11、光可以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12、宇宙中,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13、只有镜子、月亮、灯表面光滑的物体才能反光。(×) 14、水中的吸管看上去弯了,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15、凹透镜可以做近视镜。(√) 16、凸透镜可以把眼前模糊的景象放大。(√) 17、在太阳下,用放大镜对准报纸,过一会儿,报纸烧了起来是因为透镜都有聚光的功能。(×) 18、不能用放大镜看太阳,因为太阳会被放大许多倍。(×) 19、小孔成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 20、汽车前面的后视镜能够放大物体。(×) 21、我们能看见周围的物体是因为它们有反射光的本领。(√) 22、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 2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24、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不在发热。(×) 25、把红、绿、蓝三种颜色均匀地涂在圆盘上,旋转后会看到白色。(√) 三、选择题:(18分) 1、牛顿通过(A)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A、三棱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平面镜 2、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B)正确。 A、铅笔向上折 B、铅笔向下折 C、铅笔变细了 D、铅笔变长了 3、阳光下绿色的物体,它反射的光是(B) A、白光 B、绿光 C、红光 4、有关光的行进说法正确的是(C) A、S形 B、曲线 C、直线 5、关于小孔成像说法正确的是(C) A、孔越大像越清晰 B、和光的行进无关 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 6、下列光源是自然光源的有(C、E) A、日光灯 B、荧光棒 C、阳光 D、蜡烛 E、萤火虫 7、下列物体中,(B H)是自然光源,(A C D F I)是人造光源。 A、激光 B、荧光 C、蜡烛 D、电灯 E、月亮 F、篝火 G、玻璃幕墙 H、闪电 I、孔明灯 8、凸透镜的特点是(A) A、中间厚,边缘薄 B、边缘厚、中间薄 C、上下一样厚薄 9、小明要一个放大镜,他会选用(A)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10、凸透镜可以(A),凹透镜会(B) A、聚光 B、散光 C、把物体放大 11、不会出现“七色光”现象的是(A) A、用平面镜反射阳光到墙壁上 B、下雨后在空中挂着一道彩虹 C、用三棱镜将阳光折射到墙壁上 D、晴天无风时背对着太阳用喷雾器喷雾水 12、人们能够从地球上看到月亮的原因是(D) A、月亮表面发光 B、星光照亮月亮表面,然后被月亮反射到地球上 C、月亮在白天吸收光线,并在夜间发出光 D、太阳照亮月亮表面,然后被月亮反射到地球上 13、在《照镜子》一课中有个潜望镜,那光线在那个潜望镜里经过了(B)反射才传到人眼中。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4、汽车后视镜能够使人看清楚车后景物,后视镜是应用了光的(B)原理。 A、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四、问答题: 1、小孔成的像是左右颠倒的吗?为什么? 答:是的,小孔成的像左右也颠倒,因为物体左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右侧,右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左侧。 2、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彩虹? 答: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 3、为什么说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 答:因为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的形状相同。4、照镜子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答:(1)在镜子中看见你,你也能看见我,说明光路是可逆的。(2)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前后相反的。(3)两面镜子成90度,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1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1 一、口算: 200+6000= 1300-700= 350+17= 49+33= 63-15= 48÷8= 490+80= 70+50= 440-290= 36÷4= 32÷8= 47-34= 1000-700= 800+600= 240+320= 80+25= 54+93= 24÷6= 83-29= 90-27= 150+46= 1500-500= 6×9= 54+46= 1300-300= 13+38= 520+52= 48÷6+102= 3500+1000= 140-30= 69+40= 9×4+52= 1600-900= 3200-1000= 450+200= 1000-800= 47+38= 200+350= 570-80= 146-79= 34-17= 60+300= 42÷7= 260+65= 3100-400= 100-78= 35÷5×9= 63+58= 49÷7= 9×9+7= 270-90= 7×9-40= 900+600= 24÷6= 2×9÷3= 720-650= 44+58= 300-15= 84-56= 75-46= 二、填空: 1、 56厘米+34厘米=( )分米 2米-8分米=( )分米 7100千克-100千克=( )吨 7000米+6000米=( )千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的体重约是28( ) 一个鸡蛋约重30( ) 泰山高约1524( ) 3、学校跑道一圈是400米,跑( )圈正好是2千米。 4、在方框里填入合适的数。 -5、把下列算式按得数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列: 498+504 900-109 56+761 703-325 ( )>( )>( )>( ) 6、算出每张卡片上的两个数的和与差。 和 和 和 差 差 差 .1.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空气练习题

2.1空气 1、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 ...是() A.真金不怕火炼B.百炼方能成钢C.纸里包不住火D.玉不琢不成器 2、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 A、氢气、氮气 B、氮气、氧气 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D、氮气、氩气 3、空气质量日报是环境监测部门对一个地区空气质量情况所做的监测报告。目前计入空气主要污 染物的是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下列情况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把煤作为主要燃料 B.随意丢弃塑料垃圾 C.随意丢弃废电池 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4、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用天然气作燃料B.焚烧垃圾 C.汽车排放的尾气D.用煤和石油产品作燃料 5、目前很多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超标,原因之一是() A.人的呼吸B.植物的光合作用 C.矿物燃料的燃烧D.氢气的燃烧 6、近年来我国北方的沙尘暴频发,它在空气中增加的有害成分是()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可吸入颗粒物 D.氮气 7、为了使灯泡经久耐用,灯泡应填充()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氮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 D.二氧化硫气体 8、(北京市朝阳区)“可吸入颗粒物”是北京地区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下列关于其污染说法符合科学原理的是() A.颗粒物直接与人体内组织作用形成病变

B.颗粒物吸附有害物质使人患病 C.颗粒物作为催化剂促使人体内发生破坏性的化学反应 D.以上三种作用都有可能,但需实验验证 9、(2009·苏州市)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 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 10、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几种说法:①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②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将导致温室效应;③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受到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所致;④沙尘暴是因为汽车排放的尾气引起的。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11、我们知道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 A.氧气 B.氮气 C. 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12、某同学利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l/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13、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氧气——供人呼吸 B.二氧化碳——造成酸雨 C.氮气——作保护气 D.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14、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放有金鱼藻,用该装置可以收集到某种气体。下列对该气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不易溶于水 C、铁能在该气体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 D、能与血红蛋白结合 15、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法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 教学目标: 1、记住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能说出氮气和稀有气体的重要用途及空气的污染物。 2、能说出 o 2的主要物理性质,结合木炭、铁丝等在o 2 中燃烧的现象,记住o 2 的化学性质,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掌握实验室制备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能用实验测定空气中o 2 的含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记住o 2 的化学性质,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难点:能用实验测定空气中o 2 的含量。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问答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过程: 一、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二、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到室温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燃烧 ③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它们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排出的废气。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酸雨形成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植树造林、种草,禁止乱砍滥伐等。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三、氧气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密度和溶解性) 2、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和非金属的反应 镁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铁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3)氧气和化合物的反应 甲烷乙醇一氧化碳(鉴别它们应该检验燃烧产物) 四、氧气的制备: (一)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 (二)实验室制氧气 MnO2 △

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练习题1

安乡县中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 必修5第二单元复习检测题 编题:蒋旭辉审题:陈和清 1.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 A.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 潦水尽.而寒潭清。宾主尽.东南之美。 C. 即.冈峦之体势。胡天八月即.飞雪。 D. 穷.岛屿之萦回。穷.睇眄于中天。 D A:属于、种类 B:消退,全、都 C:随着,就 2.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句话依次涉及哪几个历史人物(B) A. 曹操谢灵运李白陈子昂 B. 梁孝王陶渊明曹植谢灵运 C. 屈原贾谊陶渊明曹丕 D. 贾谊冯唐谢灵运陶渊明 3. 找出与例句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D) 例:披绣闼,俯雕甍 A.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D 都为动宾结构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台隍枕.夷夏之交。枕:倚,据 B.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区:天空 C. 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像衣襟一样 D. 披.绣闼,俯雕甍。披:打开 C 以……为襟 5.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此句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句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晚秋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D 眼前所见之实景错 6.“四美具,二难并”一句中“二难”是指(C) A. 难人、难事 B. 难兄、难弟 C. 贤主、嘉宾 D. 良辰、美景 7.“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中的“东隅”和“桑榆”是指(D) A. 在朝和在野 B. 早晨和傍晚 C. 市井和山林 D.日出之处和日落之处 8.对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9.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 A.轻飏.(yáng) 壶觞.(shāng) 出岫.(yòu) 景翳翳.(yì) B.曷.不(hé) 耘耔.(zǐ) 登东皋.(gāo) 棹.孤舟(zhào) C.熹.微(xī) 流憩.(qì) 遐.观(xiá) 眄.庭柯(gài) D.西畴.(chóu) 盘桓.(huán) 遑遑.(huáng) 载.欣载奔(zǎi) B A岫,xiù C眄,miǎn D载zài 10.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C) A.①归去来兮!(来,助词,无义)②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 B.①载欣载奔(载,义同“载歌载舞”的“载”)②引壶觞以自酌(觞,酒杯) C.①或植杖而耘耔(耔,培苗)②景翳翳以将入(景,风景,景物) D.①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流憩,游息)②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自知) C “景”通“影”,日光 11.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五柳先生”称之。 B.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应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 安乡一中德国语文学习室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专项练习及答案

第二单元专项练习 1.在受到猛烈撞击时,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瞬间分解,产生大量的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 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氦气 D.水蒸气 2.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3.下列物质,①氧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液氮;④空气中0.94%的稀有气体;⑤二氧化碳;⑥洁净的空气。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⑥ D. ①③⑤ A.燃放鞭炮 B.海水晒盐 C.露天焚烧垃圾 D.工厂排放烟尘 5.我们身边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啤酒 B.碳素墨水 C.酱油 D.冰水混合物 E.汽水 F.干冰 G.新鲜空气 H.稀盐酸 I.生铁 J.碘酒 K.矿泉水 L.食醋 M.液态氧 N.石油 6.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 7.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一组有害气体是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 B.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气 C.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9.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富氧空气可用于潜水、医疗急救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可以防腐 D.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可使其耐用 11.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O2只有点燃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空气中的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C.空气中的N2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12.2013年初,我国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其中PM2.5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 2、1774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第一个)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装置图(见书P27)集气瓶、燃烧匙、导管、烧杯、弹簧夹、胶皮管;红磷、水 2、实验现象:红磷在集气瓶内燃烧,生成大量白烟,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 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五氧化二磷小颗粒) 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经导管倒流入集气瓶,集气瓶中的水面上 升,进入容器内的水约占原空气体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5、注意事项: ①装置的气密性要良好。避免瓶外空气进入集气瓶内,导致进入水的体积减少,使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②红磷要过量。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则不能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掉,导致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③不能用木炭、硫、铁丝等代替红磷。木炭、硫燃烧后的生成物分别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会弥补所消耗氧气的体积,而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必须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由于气体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不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会使进入水的体积偏小,导致测量结果偏低。 ⑤集气瓶内加少量的水。一是为了防止热的燃烧物溉落炸裂集气瓶,二是为了吸收红磷燃烧后生成的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三是水会吸收燃烧时生成的热,有利于瓶内气体降温; ⑥导管内事先应注满水,否则燃烧冷却后,进入的水有一部分存留在导管中,使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减少,导致测量结果偏低; ⑦烧杯内的水要足量; ⑧弹簧夹要夹紧,防止红磷燃烧时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沿导管逸出,导致进水量增多。 ⑨将点燃的红磷放入集气瓶要迅速,防止气体受热膨胀外逸而使进水量增多。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硫磺,因为木炭,硫磺生成co2和so2会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影响实验(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氦(He)、氖(Ne) 氩(Ar)、氪(Kr)、 氙(Xe)、氡(Rn) 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 注意: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基本恒定,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延续、气体的排放,空气的成分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因此不能认为空气的成分是一成不变的。 【例1】春节期间,初三3班的同学相约到玉林湿地公园游玩。 (1)公园中空气清新宜人,让几位同学兴奋不已,清新的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N2_(填化学式)气体;(2)在公园内的一处绿化带上,几位同学看见几颗小树叶子发黄,从施肥的角度分析这些小树应该补充的化肥是____(填序号)。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复习卡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处.所用处.住处.到处. B.圈.养圆圈.羊圈.圈.套 C.停泊.湖泊.泊.车漂泊. D.牲畜.畜.牧畜.养畜.力 三、拼写乐园。 1.看拼音,写词语。 kǒnɡ jù quē fá yàn huì shū jí liáo tiān ()()()()() jiè dài tiāo ti fùɡài dǎo méi ()()()() 2.根据语境写词语。 (1)luò mò()的我听到这样qī měi()的乐曲后,禁不住泪流满面。 (2)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严禁横穿马路,翻越zhà lán()。 (3)我们要学会kònɡ zhì(控制)自己的情绪,防止不良情绪的qīn xí()。 3.写同音字。 [jù] 恐()家() [mò] 寂()沙() [jí] 书()狼() [yàn] ()会河清海()

四、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荒.无人烟() A.不合情理。 B.荒地。 C.荒凉。 2.天涯海角.() A.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 B.形状像角的东西。 C.古时军中吹的乐器。 3.无济.于事() A.过河,渡。 B.救,救济。 C.帮助,使获得益处。 4.聚精会.神() A.聚合,合在一起。 B.理解,懂得。 C.有一定目的的集会。 五、与其他三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你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吗? B.难道你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吗? C.你不会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吧! D.你一定不会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 六、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 一个人。”(心理描写) B.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动作描写) C.波莉阿姨已经陷入了无言的深愁,她那灰色的头发几乎都变白了。(细 节描写)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每课小练

第二单元我爱我家 识字2 一、看拼音写词语 xǐ shǒu sǎo dìrèn zhēn fù mǔ ()()()() 二、选词填空。 做讲扫洗爱听 ()院子()故事()衣服 ()父母()家务()电话 三、你洗碗筷没你扫庭院没 5 看电视 一、看拼音写词语 bà bα quán jiāɡuān xīn wán quán ()()()() 二、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1、舞蹈音乐足球京剧关心他人 爸爸明明爱看_______,却换成了________,是为了给奶奶看。奶奶_______听得入迷,为了让爸爸明明看,却换成了_______。妈妈从书房里出来,我们都提议让妈妈听听_______,看看_______。我们每个人心里装着的秘密是______________。 2、看听写换拍唱 ()音乐()双手()京戏 ()文章()电视()频道 3、从课文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 开——()哭——()暖——()进去——() 三、词语搭配 (? ?? ?)的球赛? ? (? ?? ?)的音乐(? ?? ?)的秘密 四、实践题。 1、你让过别人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你家里,有这样做过吗______________ 6 胖乎乎的小手 一、看拼音写词语 kàn zhe xiào huàhuàjiāɡāo xìnɡ kāi huì ()()()()() 二、连一连,组成词语。 事拖变挠高贴说

鞋化画话兴情痒 三、按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1、洗过挠过拿过 兰兰那胖乎乎的小手替爸爸________拖鞋,给妈妈________手绢,帮姥姥________痒痒。 四、?词语搭配 (? ?? ???)的小手? ???(? ?? ?? ?)地说 五、实践题。 1、你照顾生病的奶奶吗_______你帮妈妈买过什么东西吗______________你还帮过家人做了哪些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帮过同学什么事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棉鞋里的阳光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à mα nǎi nαi zhōnɡ wǔ hé yǎn fànɡ huí shōu q ǐ lαi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妈妈给奶奶晒______,奶奶睡得很______。小峰为奶奶晒______,奶奶穿着很______。 2、选反义词填空。 湿收脱难受出少 穿——()舒服——()多——() 干——()放——()进——() 3、想一想,填一填。 暖和温暖什么怎么 (1)这是()东西 (2)棉被()这么暖和 (3)冬天过去了,()的春天来了。 (4)棉被晒过了,奶奶盖上更()了。 4、连一连。 盖晒合脱睡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5?苏州)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2、(2015?贵港模拟)“人造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 C.可以利用反应2Cu+O2 △ 2CuO,测定“人造空气”中O2的含量 D.“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3、(2015?山西)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C.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D.露天焚烧垃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4、(2015?黔西南州)近年来,严重的雾霾天气使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城市遭受了严重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CO2B. SO2C. PM2.5 D. NO2 5、(2015?宜宾)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A.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B.改进汽车尾气的净化技术 C.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D.控制PM2.5的排法以减少雾霾天气 6、(2015?衡阳)为了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淸,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 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以减少PM2.5的排放 B.大力开发和使用风能、太阳能,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D.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和利用 7、下列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氦气 8、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 B.空气是混合物 C.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D.氮气可以供给呼吸 9、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通过治理,株洲市的空气质量近年来有所好转。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活泼的是氮气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概括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概括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空气 一、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2Hg+O22HgO和2HgO2Hg+O2↑。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实验原理】4P+5O22P2O5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弹簧夹关闭。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 上记号。 【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③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放热;③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实验结论】①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②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注意事项】 1.红磷必须过量。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 量结果会偏小。 2.装置气密性要好。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 测量结果会偏小。 3.导管中要注满水。否则当红磷燃烧并冷却后,进入的水会有一部分残留在 试管中,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4.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5.如果弹簧夹未夹紧,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测量结果会偏大。 6.在集气瓶底加水的目的: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7.不要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原因:木炭和硫燃烧尽管消耗气体,但是产生 了新的气体,气体体积不变,容器内压强几乎不变,水面不会有变化。8.如果预先在集气瓶内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进行 实验。 9.不要用镁代替红磷!原因: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反 应,这样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了氮气和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三、空气的成分 1.氮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小。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用途】①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这一点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氮气);②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灯泡充氮延长使用寿命、食物充氮防腐);③医疗上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④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条件下显示超导性能。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时练习题

吃水不忘打井人 基础过关 一、把b ǎ下x i à列l i è字z ì的d e 音y īn 节j i é补b ǔ充ch ōng 完w án 整zh ěng 。 ____àng _____áo _____i āng ____i àn ____àn 二、写x i ě出c h ū带d ài 有y ǒu 下x i à面mian 偏pi ān 旁p áng 的d e 字z ì ,再z ài 组z ǔ词c í。 ( ) ( ) ( ) ( ) 三、选xu ǎn 字z ì填ti án 空k òng 。 主 住 1.我和奶奶一起( )在乡村。 2.你有什么好( )意? 3.我们永远怀念毛( )席。 能力提升 四、仿fǎng 照zhào 例l ì子z i 用yòng 加jiā点diǎn 的d e 词c í语y ǔ写句子。 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 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k è文wén 内nèi 容róng 我w ǒ知zhī道dào 。 人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订正栏 忘 毛 乡 面 战 口 氵

参考答案:一、w m x m zh 二、吃吃水叫叫人江长江没没有 三、1.住2.主3.主 四、我要好好学习。 五、吃水不忘打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完整word)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单元练习题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练习题 1(娄底市2015).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其中肯定有误 ..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点燃一氧化碳时,火焰呈蓝色,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在空气中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白烟 2.潜水员长时间潜水,应携带的物质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必需的仪器是( ) 4.关于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锰做该反应的催化剂 B.二氧化锰的质量随着反应减少 C.二氧化锰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D.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5.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A.SO2浓度 B.O2浓度 C.N2浓度 D. H2O浓度 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铁丝 C.镁条 D.红磷 7.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D.水蒸气 8.保护空气,使天空更蓝。下列做法不合理 ...的是 A.随意大量燃放鞭炮 B.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 C.开发和利用各种清洁能源D.将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9.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A.CO2 B.CO C.NO2 D.可吸入颗粒物 10.下列不利于兰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做法是 A.道路洒水,空中喷雾B.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C.焚烧垃圾,扬尘作业D.加快地铁建设,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11.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1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垃圾就地焚烧 C.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D.提倡多开汽车 24. 空气成分中主要含有的两种物质是 A.氮气和氧气 B.氮气和氢气 C.二氧化碳和氧气 D.氧气和稀有气体 2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红磷 B. 大理石 C. 洁净的空气 D. 海水 26.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B.氧气可以燃烧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整理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 课题1 空 气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考点一)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 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原理:表达式:磷+ 氧气 五氧化二磷) 5.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 红磷量不足;B 装置气密性差;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 开止水夹;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考点二) (按体积分数):氮气(N 2)78%,氧气(O 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 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考点三) 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考点四)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考点五) 1.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 2)、二氧化硫(SO 2))和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3.被污染的空气带来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5.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七、未来化学将朝着“绿色化学”——“绿色消毁”和“绿色生产”的方向发展。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特点: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原料无毒无害②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③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被消纳,实现零排放(在化合反应中体现)④生产出环境友好产品。见教材P32。 点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