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零件公差配合的多媒体教学动画设计研究

典型零件公差配合的多媒体教学动画设计研究
典型零件公差配合的多媒体教学动画设计研究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2010-01-27 09:04:53|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设计模具时,应根据模具零件的功能和固定方式及配合要求的不同,合理选用其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否则,将不仅直接影响模具的正常工作和冲压件的质量,而且也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制造成本。 一、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要求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分为过盈配合、过渡配合及间隙配合三种。过盈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其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且又不经常拆装的零件,如导柱、导套与模板的配合;过渡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其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但需要经常拆装的零件,如压入式凸模与固定板的配合;间隙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需要相对运动的零件,如导柱与导套之间的配合等。模具中常用零件的公差配合见下表。

二、模具零件的形公差 形位公差是形状和位置公差的简称,它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柱度、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对称度及圆跳动公差等多种。根据模具零件的技术要求,应合理选用其形位公差的种类及数值。模具零件中常用的形位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圆柱度及圆跳动公差等,现分述如下: 1、平行度公差模板、凹模板、垫板、固定板、导板、卸料板、压边圈等板类零件的两平面应有平行度要求,一般可按下表选取。

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表面的最大长度尺寸和最大宽度尺寸。 2.滚动式导柱模架的模座平行度公差采用公差等级4级。 2.垂直度公差矩形、圆形凹模板的直角面,凸、凹模(或凸凹模)固定板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模板上模柄(压入式模柄)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一般均应有垂直度要求,可按下表的垂直度公差选取。而上、下模板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应按如下规定:安装滑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1:100;安装滚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05:100。 >25~40 >40~63 >63~100 >100~160 >160~250 >250~400 公差等级 5 公差值 0.010 0.012 0.015 0.020 0.025 0.030 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零件的短边长度。 2.垂直度公差是指以长边为基准,短边对长边垂直度的最大允许值。

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3、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l)在装配图中的标注 国家标准规定,在装配图上标注公差与配合时,配合代号一般用相结合的孔与轴的公差带代号组合表示,即在基本尺寸的后面将代号写成分数的形式,分子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为轴的公差带代号。孔和轴的公差带代号分别由基本偏差代号与公差等级两部件组成。 也可以注写成Φ50H7/K6和Φ50F8/h7的形式。 当配合代号的分子中出现基孔制代号H,而分母中同时出现基轴制代号h 时,则称为基准件相互配合,如Φ50H7/K6,它既可以视为基孔制,也可视为基轴制,是一种最小间隙为零的间隙配合。如分子分母均无基准件代号,则属于某一孔公差带与某一轴公差带组成的配合.在装配图中公差号配合的标注见图8. (2)零件图中尺寸公差的标注 在零件图中尺寸公差的标注形式有三种:

l)在基本尺寸后面只标注公差带代号。公差带代号应注写在基本尺寸的右边,如图9 所示,这种标注形式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 2)在基本尺寸后面标注极限偏差、表示极限偏差的数字要比基本尺寸的数字小一号,如图9.b所示,偏差值一般要注写三位有效数字,上偏差注写在基本尺寸的右上力;下偏差应与基本尺寸注写在同一底线上。若其中有一个偏差值为零时,要以占位,并与上偏差或下偏差小数点前的个位数字对齐。如果上下偏差数值相同。符号相反,则应首先在基本尺寸的右边注上“士”号,再填写偏差数字,其高度与基本尺寸数字相同,如图10所示.这种标注形式适合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零件。 3)在基本尺寸的后面同时标注公差带代号和极限偏差数值,此时极限偏差数值应加括号,如图9c所示。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典型零件尺寸标注(附图详细说明)

机械设计中尺寸标注类知识,毕业前一定读懂它 1.轴套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 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

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机械设计中公差与配合经验交流给大家(特别好,一定要下)要点

13.什么称为基本偏差? 答: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位于零线下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见图1 图1 14.什么称为标准公差? 答:国标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15.什么称为配合? 答: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互相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16.什么称为基孔制? 答: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 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17.什么称为基轴制? 答: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18.什么称为配合公差? 答:是允许间隙的变动量,它等于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互相配合的孔公差带与轴公差带之和。 19.什么称为间隙配合? 答: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即具有间隙的配合(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20.什么称为过盈配合? 答: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即具有过盈的配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21.什么称为过渡配合? 答: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与轴的公差带互相交迭,任取其中一对孔和轴相配,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 22.基孔制配合为H11/c11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C11/h11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很大,用于很松的、转动很慢的动配合;要求大公差与大间隙的外露组件;要求装配方便的很松的配合。相当于旧国标的D6/dd6。 23.基孔制配合为H9/d9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D9/h9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很大的自由转动配合,用于精度非主要要求时,或有大的温度变动、高转速或大的轴颈压力时。相当于旧国标D4/de4。 24.基孔制配合为H8/f7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F8/h7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不大的转动配合,用于中等转速与中等轴颈压力的精确转动;也用于装配较易的中等定位配合。相当于旧国标D/dc。 25.基孔制配合为H7/g6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G7/h6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很小的滑动配合,用于不希望自由转动、但可自由移动和滑动并要求精密定位时,也可用于要求明确的定位配合。相当于旧国标D/db。 26.基孔制配合为H7/h6; H8/h7; H9/h9; H11/h11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H7/h6; H8/h7; H9/h9;

公差典型零件的精度设计习题修改

第三章典型件结合和传动的精度设计 目的: 1、了解圆柱结合的公差与配合及其配合精度的选用。 2、了解滚动轴承公差与配合的特点,为选用滚动轴承精度等级,轴承与轴及轴承与外壳孔的配合打下基础; 3、了解单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标准及其应用; 重点: 圆柱结合的公差与配合及其配合的选用;滚动轴承公差与配合特点;单键的公差带图; 习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l.单件小批生产的配合零件,可以实行”配作”,虽没有互换性,但仍是允许的。() mm的孔,可以判断该孔为基孔制的基准孔。()2.图样标注φ30 +0.033 3.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4.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高。() 5.孔、轴配合为φ40H9/n9,可以判断是过渡配合。() 6.配合H7/g6比H7/s6要紧。() 7.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加工的难易程度。() 8.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与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二者实质相同。() 9.基轴制过渡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 10.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11.工作时孔温高于轴温,设计时配合的过盈量应加大。() 12.基本偏差a~h与基准孔构成间隙配合,其中h配合最松。() 13.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14.配合公差的大小,等于相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16.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 17.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间隙配合。() 18.滚动轴承配合,在图样上只须标注轴颈和外壳孔的公差带代号。()19.0级轴承应用于转速较高和旋转精度也要求较高的机械中。() 20.滚动轴承国家标准将内圈内径的公差带规定在零线的下方。() 22.平键联接中,键宽与轴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配合公差表

配合公差表 基础知识很重要,但是大家在工作中可能会逐渐遗忘,小伙伴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一、公差与配合的概念 (一)零件的互换性 在成批生产进行机器装配时,要求一批相配合的零件只要按零件图要求加工出来,不经任何选择或修配,任取一对装配起来,就能达到设计的工作性能要求,零件间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零件具有互换性,可给机器装配、修理带来方便,也为机器的现代化大生产提供了可性。 (二)公差的有关术语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足球机床精度、刀具磨损、测量误差等的影响,不可能把零件的尺寸加工得绝对准确。为了保证互换性,必须将零件尺寸的加工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例,说明公差的有关术语(轴,类同)。1、基本尺寸 根据零件的强度和结构要求,设计时确定的尺寸。其数值应优先用标

准直径或标准长度。 2、实际尺寸 通过测量所得到的尺寸。 3、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界限值。它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4、尺寸偏差(简称偏差) 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尺寸偏差有: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上、下偏差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

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偏差代号为ES ,孔的下偏差代号为EI ;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 轴的下偏差代号为ei.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 因为最大极限尺寸总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亦即上偏差总是大于下偏差,所以尺寸公差一定为正值。 如图1a所示的孔径: 基本尺寸=?30 最大极限尺寸=?30.010 最小极限尺寸= ?29.990 上偏差ES=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我国尺寸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发展历史

我国尺寸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发展历史 1944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但实际使用的是日本、德国、美国标准. 1955年:参照苏联标准,第一机械工业部颁布“公差与配合”的部颁标准,此标准只是将苏联标准(OCT标准)付与了中文名词. 1959年:颁布了“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GB159~174 (简称“旧国标”)(精度等级偏低、配合种类偏少). 1979年: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GB1800~1804 —1979(简称“新国标”)取代GB159~174—1959. 1992~1996年上述新国标进行了部分修订,将《公差与配合》改为《极限与配合》, 用《极限与配合基础第一部分:词汇》(GB/T1800.1—1996)替代GB1800-1979中的《公差与配合的术语及定义》;用《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T1804—1992)替代《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GB1804—1979) 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公差与配合部分的标准主要包括: GB/T1800.1—1997《极限与配合基础第1部分:词汇》 GB/T1800.2—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2部分:公差、 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 GB/T1800.3—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 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1800.4—1999《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 轴的极限偏差表》 GB/T1801—1999《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T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 寸的公差》 2009年11月1日实施: GB/T1800.1—2009《极限与配合第1部分:公差、偏差 和配合的基础》 GB/T1800.2—2009《极限与配合第2部分:标准公差等 级和孔、轴极限偏差表》 GB/T1801—2009 《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T4249-2009 《公差原则》 GB/T16671-2009 《几何公差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 要求和可逆要求》 GB/T1182-2008 《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 公差标准》 GB/T 1031-2009 《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 数及其数值》 GB/T 3177-2009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GB/T 3505-2009 《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 及表面结构参数》

40622《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笫4版习题与练习答案t

附录习题与练习答案 第一章 1-1 不经选择不需修配和调整可满足预定的使用 1-3 完全互换法不完全互换法修配法要求 1-2 R5( q5) =1.6调整法 1-4 国家推荐性标准国家指导性标准 1-5 完全互换:同一规格的一批零部件装配前不经选择,装配时也不需修配和调整,装配后即可满足使用要求。一般大量生产和成批生产,如汽车、拖拉机厂大都采用完全互换法生产, 不完全互换:当装配精度要求很高时,仅是组内零件可以互换,组与组之间不可互换,因此叫不完全互换。 当采用完全互换将使零件的尺寸公差很小,加工困难,成本很高,甚至无法加工。因此,可将其制造公差适当放大,以便加工,完工后再用量仪将零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组,如轴承工业常采用按组进行装配的办法,既能保证装配精度与使用要求,又可降低成本。 此外,不完全互换还适用于小批和单件生产,如矿山、冶金等重型机器行业常采用修配法或调整法生产。 1-6 优先数系是国际上统一的数值分级制度,是一种无量纲的分级数系,适用于各种 量值的分级。优先数系由一些十进制的等比数列构成,其代号为Rr,如R5、RlO、R20、 R40。 1-7加工误差:一批完工工件的尺寸误差是各不相同的,通常可以减小尺寸误差,但 永远不可能消除尺寸误差(即为零值)。加工误差是工艺系统(机床、夹具、刀具等)误差及其他因素(操作者技术水平、设备、环境条件等)的影响所致。 公差:允许的加工误差(零件尺寸、几何形状、相互位置、表面粗糙度误差的最大变 动量),用于限制加工误差。 公差是由设计人员根据产品使用性能要求给定的,反映了一批工件对制造精度的要求及经济性要求,并体现加工难易程度。公差越小,加工越困难,生产成本就越高。公差值不能为零。 总之应该做到:合理地选择公差,控制加工误差,正确地采用完全互换或不完全互换的产品生产方式。 第二章 2-1 基本偏差不同基本偏差 2-2 公差数值基本偏差 2-3 精度极限尺寸 2-4 基孔与基轴均可。间隙 2-5 –0.025mm - 0.05mm 49.95mm 2-6 B 2-7 C 2-8 D 2-9

尺寸公差与配合标准表

公差与配合1.基本偏差系列及配合种类 .2.标准公差值及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值 标准公差值(基本尺寸大于6至500mm) 基本尺寸mm 公差等级 IT5IT6IT7IT8IT9IT10IT11IT12 >6~10 >10~18 >18~30 >30~50 >50~80 >80~120 >120~180 >180~250 >250~315 >315~400 >400~5006 8 9 11 13 15 18 20 23 25 27 9 11 13 16 19 22 25 29 32 36 40 15 18 21 25 30 35 40 46 52 57 63 22 27 33 39 46 54 63 72 81 89 97 36 43 52 62 74 87 100 115 130 140 155 58 70 84 100 120 140 160 185 210 230 250 90 110 130 160 190 220 250 290 320 360 400 150 180 210 250 300 350 400 460 520 570 630

孔的极限差值(基本尺寸由大于10至315mm)μm

轴的极限偏差(基本尺寸由于大于10至315mm)

注:标注▼者为优先公差等级,应优先选用。

形状和位置公差(摘自GB1182~1184-80)形位公差符号 分类形状公差位置公差 项目 直线 度 平面 度 圆度 圆柱 度 平行 度 垂直 度 倾斜 度 同轴 度 对称 度 位置 度 圆跳 动 全跳动符号 圆度和圆柱度公差μm 主参数d(D)图例 公 差 等 级 主参数d(D) mm 应用举例>6 ~ 10 >10 ~18 >18~ 30 >30 ~50 >50~ 80 >80~ 120 >120 ~180 >180 ~250 >250 ~315 >315 ~400 >400 ~500 5234578910 安装E、C级滚 动轴承的配合 面,通用减速器 的轴颈,一般机 床的主轴。634456********* 745678101214161820 千斤顶或压力 油缸的活塞,水 泵及减速器的 轴颈,液压传动 系统的分配机 构86891113151820232527 9911131619222529323640起重机、卷扬机 用滑动轴承等101518212530354046525763 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μm

[全]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一、公差与配合的概念 (一)零件的互换性 在成批生产进行机器装配时,要求一批相配合的零件只要按零件图要求加工出来,不经任何选择或修配,任取一对装配起来,就能达到设计的工作性能要求,零件间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零件具有互换性,可给机器装配、修理带来方便,也为机器的现代化大生产提供了可性。 (二)公差的有关术语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足球机床精度、刀具磨损、测量误差等的影响,不可能把零件的尺寸加工得绝对准确。为了保证互换性,必须将零件尺寸的加工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例,说明公差的有关术语(轴,类同)。 1、基本尺寸

根据零件的强度和结构要求,设计时确定的尺寸。其数值应优先用标准直径或标准长度。 2、实际尺寸 通过测量所得到的尺寸。 3、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界限值。它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4、尺寸偏差(简称偏差) 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尺寸偏差有: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上、下偏差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 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偏差代号为ES,孔的下偏差代号为EI;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轴的下偏差代号为ei.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

因为最大极限尺寸总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亦即上偏差总是大于下偏差,所以尺寸公差一定为正值。 如图1a所示的孔径: 基本尺寸=?30 最大极限尺寸=?30.010 最小极限尺寸= ?29.990 上偏差ES=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30.010-30=+0。010 下偏差EI=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29.990-30=-0.010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3。010-29.990=0.020 =ES-EI=+0.010-(-0.010)=0.020 如果实际尺寸在?30.010与?29.990这间,即为合格。 6、零线、公关带和公差带图 如图1b所示,零线是在公差带图中用以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线,即零偏差线。通常零线表示基本尺寸。在零线左端标上“0”“+”、“—”号,零线上方偏

第三章 公差与配合基础知识(DOC)

公差与配合基础知识 第一章极限与配合 概述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包括: GB/T 1800.1—1997 《极限与配合基础第1部分:词汇》 GB/T 1800.2—1998 《极限与配合基础第2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GB/T 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 1800.4—1999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T 1801—1999 《极限与配合公差带的配合和选择》 GB/T 1803—1979 《极限与配合尺寸至18mm 孔轴公差带》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未注公差》 现行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的基本结构包括公差与配合、测量和检验两部分。 公差与配合部分包括公差制和配合制,是对工件极限偏差的规定;测量与检验部分包括检验制与量规制,是作为公差与配合的技术保证。两部分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公差制体系。 第一节基本术语以及定义 一、术语与定义: GB/T 1800.1-1997《极限与配合基础第1部分:词汇》确定了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 1、孔和轴 1)孔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由两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包容面)。 2)轴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外表面(由两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被包容面)。 2、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 1)基本尺寸:是设计给定的尺寸。(基本尺寸是设计零件时根据使用要求,通过刚度、强度计算或结构等方面的考虑,并按标准直径或标准长度圆整后所给定 的尺寸。它是计算极限尺寸和极限偏差的起始尺寸。)

2)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由于存在测量误差,实际尺寸也并非被测尺寸的真实值) 3)极限尺寸:极限尺寸是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 较大的称为最大极限尺寸。 较小的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3、偏差与公差 偏差:是指某一个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简称偏差。 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代数差称为下偏差。 上偏差和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 偏差可以为正值、负值或零值。 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简称公差。 公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的绝对值。 例题: 4、配合 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国标对配合规定有两种基准制、即基孔制与基轴制。 配合的类别有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

机械公差与配合 常见问题(100问)

机械公差与配合常见问题 1.什么称为公差? 答: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就称为公差。 2.什么称为尺寸? 答: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值的数字。 3.什么称为基本尺寸? 答:使设计给定的尺寸。 4.什么称为实际尺寸? 答: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5.什么称为极限尺寸? 答:是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 6.什么称为最大实体状态(简称MMC)和最大实体尺寸? 答:最大实体状态系指孔或轴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多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它是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统称。 7.什么称为最小实体状态(简称LMC)和最小实体尺寸? 答:最小实体状态系指孔或轴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最少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小实体尺寸,它是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的统称。 8.什么称为作用尺寸? 答:在配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尺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作用尺寸。 9.什么称为尺寸偏差? 答:是指某一个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10.什么称为尺寸公差? 答: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11.什么称为零线? 答:在公差与配合图解(简称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即零偏差线。 12.什么称为公差带? 答: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13.什么称为基本偏差? 答: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位于零线下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见图1 图1 14.什么称为标准公差? 答:国标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15.什么称为配合? 答: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互相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16.什么称为基孔制? 答: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 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17.什么称为基轴制? 答: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18.什么称为配合公差? 答:是允许间隙的变动量,它等于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互相配合的孔公差带与轴公差带之和。 19.什么称为间隙配合?

典型零件公差配合的多媒体教学动画设计研究

第1期(总第131期)机械管理开发 2013年2月No.1(SUM No.131)MECHANICAL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Feb.2013 0引言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简称公差与配合)是高等院校机械类、仪器仪表类和机电相结合专业类必修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是与机械工业发展紧密相联系的基础学科[1]。目前公差课程的教学仍然是以书本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本课程不多,即使用多媒体,也只是主要的文字类多媒体居多,教学重点难点没有演示,运用形象直观的动画软件教学缺乏,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将计算机技术用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它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值计算、存储能力、多媒体展示及动画功能,将各种数值、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有机结合,产生一种和谐的环境。其表现形式灵活、多样、突出重点、形象生动、趣味性好,用于课程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开展了此课程多媒体教学动画的设计研究。 1典型零件公差配合教学动画研究的主要内容 典型零件的公差配合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针对典型零件公差配合主要内容,按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及体会,确定出教学重点并首先进行了动画的脚本设计。如在这些内容中要求学生掌握了解生产公差、保证公差、验收极限的定义以及测量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光滑极限量规形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用量规测量工件的合格性和量规的公差;滚动轴承的内、外径的公差带配合特点、滚动轴承的游隙和滚动轴承负荷类型分析;平面尺寸链、并联、串联、混联尺寸链和工艺尺寸链、尺寸链的建立以及用完全互换法计算尺寸链和用调整法解尺寸链;圆锥结合的特点、种类及主要参数、圆锥配合误差分析以及相配合的圆锥公差标注;螺纹的基本牙型和几何参数、螺纹中径合格性判断、梯形螺纹的几何参数、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互换性的影响和螺纹的公差带;普通平键和半圆键联结结构、单键对称度误差检测、矩形花键的形位公差、单键联结的公差配合、矩形花键的定心方式;齿轮齿距累积总偏差、齿廓总偏差测量、径向综合总偏差测量、齿轮副的传动侧隙和齿轮径向圆跳动及检测等。 2多媒体教学动画的设计开发 为弥补传统教学在立体感和动态感方面的不足, 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中,利用二维和三维动画效果再现课程的重点内容,这样既可以将教师从繁重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又能进行形象生动的教学,使学生易学易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运用flash 软件,创新设计出公差课程中典型零件公差配合的系列动画,使学生更容易地的了解光滑工件尺寸检验及量规设计、滚动轴承的公差和配合、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检测、螺纹公差及检测、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圆柱齿轮传动公差及检测等内容。比较确切地理解基本术语与定义,了解选用公差与配合的原则和方法及几何测量的原理与应用等。通过交互式的动画操作演示实验,可以把具体测量操作过程展示给学生,如可以用于交互式演示实验的齿距径向综合偏差测量动画,就能极大地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对测量过程、方法、步骤的认识。以动态代替静态,学生易于理解、接受。教与学双方的参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但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提高了效率,为加大信息量提供了条件。 对于以上的主要内容,我们开发了多媒体动画演示软件,现在以圆锥直径误差影响配合的分析为例介绍脚本设计。首先制作一个按钮去控制动画,当第一次按按钮,出现图和图上的文字;当第二次按按钮,外圆锥直径变大,b 也变大;当第三次按按钮,直径变小,b 也变小。然后我们制作了一个返回按钮,当演示完动画,点击返回按钮,回到初始画面,见图1。 b b (a)(b) 图1圆锥直径误差影响配合 再以量规测量工件合格性演示为例,光滑极限量 收稿日期:2012-09-26 作者简介:张复旺(1989-),男,山西孝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E-mail :531211347@https://www.360docs.net/doc/e26220860.html,. 典型零件公差配合的多媒体教学动画设计研究 张复旺,王伯平,刘娜,韩 威 (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要:介绍了典型零件公差配合的多媒体教学动画的设计构思与研发,运用Flash 软件创新课程教学重点的动画演示,并对设计过程以及相关制作技术进行了论述,为机械类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关键词:典型零件;公差配合;多媒体;动画设计中图分类号:TB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73X (2013)01-0165-02 · ·165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

一、公差与配合的概念 (一)零件的互换性 在成批生产进行机器装配时,要求一批相配合的零件只要按零件图要求加工出来,不经任何选择或修配,任取一对装配起来,就能达到设计的工作性能要求,零件间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零件具有互换性,可给机器装配、修理带来方便,也为机器的现代化大生产提供了可性。 (二)公差的有关术语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足球机床精度、刀具磨损、测量误差等的影响,不可能把零件的尺寸加工得绝对准确。为了保证互换性,必须将零件尺寸的加工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例,说明公差的有关术语(轴,类同)。 1、基本尺寸 根据零件的强度和结构要求,设计时确定的尺寸。其数值应优先用标准直径或标准长度。 2、实际尺寸 通过测量所得到的尺寸。 3、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界限值。它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4、尺寸偏差(简称偏差) 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尺寸偏差有: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上、下偏差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 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偏差代号为ES,孔的下偏差代号为EI;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轴的下偏差代号为ei.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 因为最大极限尺寸总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亦即上偏差总是大于下偏差,所以尺寸公差一定为正值。 如图1a所示的孔径: 基本尺寸=?30 最大极限尺寸=?30.010 最小极限尺寸= ?29.990 上偏差ES=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30.010-30=+0。010 下偏差EI=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29.990-30=-0.010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典型零件的互换性习题

典型零件的互换性习题 一、判断题。 1、滚动轴承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 2、滚动轴承圈与轴的配合,采用间隙配合。() 3、滚动轴承配合,在图样上只须标注轴颈和外壳孔的公差带代号。() 4、0级轴承应用于转速较高和旋转精度也要求较高的机械中。() 5、滚动轴承国家标准将圈径的公差带规定在零线的下方。() 6、滚动轴承圈与基本偏差为g的轴形成间隙配合。() 7、轴承圈与轴的配合是基孔制配合,所以圈为基准孔,其下偏差为零。() 8、平键联接中,键宽与轴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9、键槽侧面表面粗糙度值应高于键槽底面。() 10、平键联接中,键宽与轴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11、矩形花键的定心尺寸应按较高精度等级制造,非定心尺寸则可按粗糙精度级制造。() 12、矩形花键定心方式,按国家标准只规定大径定心一种方式。() 13、矩形花键需要控制的形位误差有位置度和对称度公差。() 14、螺纹中径是影响螺纹互换性的主要参数。() 15、普通螺纹的配合精度与公差等级和旋合长度有关。() 16、为保证可旋入性和螺纹件本身的强度及连接强度,实际螺纹的作用中径应不超越最大实体中径,实际 螺纹的单一中径不超越最小实体中径。() 17、螺纹旋合长度越长公差等级越高。() 18、普通螺纹中径公差综合限制了螺纹中径误差、螺距累积误差和大径误差。() 19、国标对普通螺纹除规定中径公差外,还规定了螺距公差和牙型半角公差。() 20、当螺距无误差时,螺纹的单一中径等于实际中径。() 21、作用中径反映了实际螺纹的中径偏差、螺距偏差和牙型半角偏差的综合作用。() 22、普通螺纹精度标准对直径、螺距、半角规定了公差。() 23、螺纹的单一中径和作用中径都是指位于牙型沟槽宽度等于二分之一螺距处的圆柱直径。() 24、齿轮传动的平稳性是要求齿轮一转最大转角误差限制在一定的围。() 25、高速动力齿轮对传动平稳性和载荷分布均匀性都要求很高。() 26、齿轮传动的振动和噪声是由于齿轮传递运动的不准确性引起的。() 27、齿向误差主要反映齿宽方向的接触质量,它是齿轮传动载荷分布均匀性的主要控制指标之一。() 28、精密仪器中的齿轮对传递运动的准确性要求很高,而对传动的平稳性要求不高。() 29、齿轮的一齿切向综合公差是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的项目。() 30、齿形误差是用作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的综合指标。() 31、圆柱齿轮根据不同的传动要求,对三个公差组可以选用不同的精度等级。() 32、齿轮副的接触斑点是评定齿轮副载荷分布均匀性的综合指标。() 33、在齿轮的加工误差中,影响齿轮副侧隙的误差主要是齿厚偏差和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 二、选择题。

LCD典型结构的配合公差

LCD典型结构的配合公差  作者:黄登汉 2004-02-28  相关名词中英文对照:  LCD: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Backlight:背光模块 Light Guide:导光板 Metal Frame:金属框  Panel:LCD玻璃盒 Polarizer:偏光片 LED:发光二级管 (light-emitting diode) EL:发光面板 手机的LCD是一个精密的电子显示部件,它包含了多种材料,如玻璃(Panel)、塑料(Light Guide)、橡胶海绵(垫片)、粘贴胶带、金属部件(框架)等等,因各种材料的物理性能(刚度、硬度、弹塑性能等)有很大的差异,故此对于装配工艺及配合公差有较高的要求。  常见的LCD模块的结构,按背光结构形式来分有两种:通过发光面板(EL)发光和利用LED通过Light guide发光,后一种方式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一体式Backlight和组合式Backlight。在这里我主要介绍利用LED通过Light guide发光的结构模式的配合公差。 一体式Backlight是把Backlight的框架、导光板作为一个整体注塑成形,在Backlight 的导光板部分的背面利用精密注塑做出扩散点或反射网点并贴上反射膜,这种方式的Backlight整体都是用同一种材料(高透光度材料)制成,对高透光度材料的耗费较大,对注塑模具及工艺的要求也较高。现有的黑白显示的手机大都使用这类Backlight结构。 组合式Backlight是把框架和导光板分开制作,然后再组装成完整模块,因框架和导光板 分开制作,框架可以使用非透光性材料,只在导光板上使用高透光度材料,对材料的合理利用率较高,对于扩散点的制作可以用精密注塑或网点印刷的形式,在材料利用和注塑模具、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

一、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分为过盈配合、过渡配合及间隙配合三种。过盈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其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且又不经常拆装的零件,如导柱、导套与模板的配合;过渡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其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但需要经常拆装的零件,如压入式凸模与固定板的配合;间隙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需要相对运动的零件,如导柱与导套之间的配合等。模具中 二、模具零件的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是形状和位置公差的简称,它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柱度、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对称度及圆跳动公差等多种。根据模具零件的技术要求,应合理选用其形位公差的种类及数值。模具零件中常用的形位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圆柱度及圆跳动公差等,现分述如下: 1、平行度公差模板、凹模板、垫板、固定板、导板、卸料板、压边圈等板类零件的

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表面的最大长度尺寸和最大宽度尺寸。 2.滚动式导柱模架的模座平行度公差采用公差等级4级。 2.垂直度公差矩形、圆形凹模板的直角面,凸、凹模(或凸凹模)固定板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模板上模柄(压入式模柄)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一般均应有垂直度要求,可按下表的垂直度公差选取。而上、下模板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应按如下规定:安装滑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1:100;安装滚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05:100。 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零件的短边长度。 2.垂直度公差是指以长边为基准,短边对长边垂直度的最大允许值。 3.圆跳动公差各种模柄的圆跳动公差可按下表选取。与模板固定的导套圆柱面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可根据模具精度要求选取4级或5级,在冷冲模国家标准中,其圆跳动公差

机械设计常用的典型零件

1.轴套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 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注塑模具装配图公差规范

. 注塑模具工程图“公差”规范第一部分:配合公差部分0.001备注:重复配合部分,不重复说明(精度到千分位)H9/f9 一、定位圈::与浇口套配合(实际按三维是否需要)H9/f9 上固定板配合(小径):与T /m6(过渡)二、浇口套:与T上固定板配合:H7 R脱料板配合:锥度配合,采用基本尺寸与H7/f6 T上固定板:与部分拉料针配合:三、/m6 ,其中导套与导柱配合:与导柱配合:H7导柱固定端与模座之间一般 /f7的间隙配合。/f7或H8H7采用H7/m6或/k6的过度配合,导柱的导向部分通常采用H7 H7/g6 脱料板:与部分拉料针配合:四、R /h6(略紧)五、侧面限位拉板:与侧圆柱定位销配合:N7 (略松)/h6母模板:与侧圆柱定位销配合:H7六、A/m6 H7 与模仁配合:+0.1mm ,其中槽深公差:与零度定位块:K7 H7 与导套配合: /m6 H7S活动板:与模仁配合:七:+0.1mm ,其中槽深公差:与零度定位块:K7 H7 与导套配合: /m6 H7母模板:与模仁配合:八、BH7 与导套配合: H7 板的中托司导套配合:与EF 间隙配合(标准)H7 ,其中导套与导柱配合:上顶针板九、E:与导套(中托司)配合:与回针配合: /p6 :与垃圾钉配合:H7十、F下顶针板 顶针孔深度公差: K7 与中托司孔位配合: ;与导滑槽配合:H8/f8 十一、斜导柱、侧滑块:;/g7或与成型部分接触,防止溢料,采用H8/f7H8 /f7/f8与模架(或模仁)配合:十二、顶针:H8(直径大、材料流动性差);反之H8.. . /g6H5与型芯配合(八连管盖)配合: 十三、尼龙拉钉:与之相配合的孔位,均给配合:H7

公差与配合总结

机械精度设计 学习了<<互换性及技术基础测量>>这门课程之后,我了解到了机械精度是评价精密仪器和精密机械设备的性能和质量上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精密机械和仪器设计是以精度为核心来考虑的,精度设计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机器的精度,还将影响工艺和检测方法,经济成本等。因此精度设计是精密设备机械系统与结构设计的中心环节,是保证精密机械设备精良最重要的技术基础。 目前,设备仪器精度不断提高是科学研究和现代生产技术应用追求的永恒目标。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对精度要求的水平有所不同,近20年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对机器设备和仪器精度要求出现了数量级的变化。从精密测量三个阶段发展到极高的纳米精度测量。中等精度:直线位置误差1~10μm,主轴回转误差1~10μm圆分度度误差1”~10”。高精度:直线位置误差,0.1~1μm主轴回转误差0.1~1μm,圆分度误差0.2”~1”以内。超高精度:直线位置误差,0.1μm以内,主轴回转误差0.01~0.1μm圆度误差0.2”以内(有的还高至0.5~0.005μm) 。 最近又提出有纳米精度测量(5~0.05nm)。精密机械设备的精度无论多高总是存在误差,因此:精度的高低用误差的数值来表示,在设备机械系统与结构设计制造中,必须使误差限制在技术条件规定的精度范围内。进行精度分析的目的是要找出产生误差的根源和规律,分析误差对设备精度的影响以及合理地选择方案,结构设计确定技术参

数和设置必须的补偿环节,在保证经济性的基础上达到高的精度。 误差大致分为三类:1.系统误差:在同一条件下,多次重复测试同一量时,误差的数值和正负号有较明显规律(如线性规律,周期规律等)该误差是在测量之前就存在。有规律可以补偿。2.随机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试同一量时,测出的数值没有明显的规律它是由很多难以控制微小因素造成的,如要材料特性正常波动,试验条件的微小变化等、测试数值变化发生出于偶然很难消除。3.过失误差:过失误差明显地歪曲试验结果,如错测、读错、记错或算错,过失误差数据是不能被采用的,在进行误差分析只时考虑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精度设计要根据使用要求确定设备或仪器的总误差,再将总误差分配到各个误差源中去,形成对各组成部件,零件的技术要求,这个过程称为精度设计。机器精度设计的原则:1、功能保证原则:它是机器精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2、互换性原则:机械零件几何参数互换性,是指同种零件在几何参数方面能够相互替换的性能,机械零件的形体千差万别,从一些典型零件来看就有圆柱形、圆锥形、单键、花键、螺纹、齿轮等。虽然形体各异但它们都是一些点、线、面等几何组成。如实际零件在制造中由于“机床、刀具、夹具、工件”工艺系统有误差存在,致使其尺寸几何要素之间的相互位置,线与面的宏观几何形状,表面微观几何形状出现误差,这些误差被称尺寸误差、位置误差、形位误差和表面粗糙度。为了实现零件互换按一定要求,把这些几何要素误差限制在相应的尺寸公差、位置公差、形状公差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