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方案研究

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方案研究
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方案研究

智能建筑的楼宇自控系统方案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各类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以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组成的楼宇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使用越来越普及。

关键词: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现场总线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楼宇自控系统集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技术,它涉及到计算机、信息工程、自动控制、系统工程、通信工程、管理工程、价值工程以及与特定应用场合相关的众多学科。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必须协调这些学科的相互关系,才能进行有效系统集成。所谓的智能建筑一般定义为:智能建筑是通过对建筑物的4 个基本要素: 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最优化设计,从而提供一个投资合理的,具有高效、舒适、便利环境的建筑空间。其中结构指的是建筑环境结构,它涵盖了建筑物的结构、装饰、建材、空间划分等;系统指的是实现建筑物功能所安装运行的光机电设备系统,如空调、电梯、照明、给排水、通信、综合布线、物业管理、一卡通、业务办公等智能化系统;服务是指为建筑物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高效、优质的全方位服务,提供安全、舒适、高效、便利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环境,并降低建筑设备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管理指的是对人、财、物、信息及智能化系统的全面管理。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 设 计 方 案 工程公司 年月日

目录 一、概述 二、设计依据 三、设计原则 四、系统设计描述 五、楼宇自控系统产品介绍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说明 一、概述 当今,世界各地的大厦管理部门为了使其客户拥有更舒适的环境而正在寻找创建完美室内环境的方法,他们越来越注重于通过优化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环境质量的可调性。智能大厦向人们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快捷的综合服务功能,它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是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完美的结合。楼宇自控系统( ,简称)是智能大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监控范围通常包括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送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 高新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及管理最优化组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建筑物提供一个合理、高效、节能和舒适的工作环境。节能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建筑电气设计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楼宇自控系统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它的建立,对于大厦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状态,以及大厦的防火与保安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依靠强大软件支持下的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数据分析、逻辑判断和图形处理,对整个系统做出集中监测和控制;通过计算机系统及时启停各有关设备,避免设备不必要的运行,又可以节省系统运行能耗。 当前现代化大厦就空调系统而言,是一栋大楼耗能大户,也是节能潜力最大的设备。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央空调系统占整个大楼的耗能50%以上,而大楼装有楼宇自控系统以后,可节省能耗25%,节省人力约50%。出现故障,能够及时知道何时何地出现何种故障,使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当前随着建筑物的规模增大和标准提高,大厦的机电设备数量也急剧增加,这些设备分散在大厦的各个楼层和角落,若采用分散管理,就地监测和操作将占用大量人力资源,有时几乎难以实现。如采用楼宇自控系统,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实现对所有机电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自动监测,就能确保楼内所有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提高大楼内人员的舒适感和工作效率。 **大厦是采用西欧古典三段式的、国际化标准的智能型建筑,采用楼宇自动化系统将为大厦的管理者提供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先进运行手段,并为用户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二、设计依据 2.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6-92 2.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0254-50259-96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招标文件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招标 文件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招标文件一: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T 50339-200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GB/T 8566-1995) ?《计算机软件开发质量及配套管理计划规范》(GB0)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1988); ?《计算机软件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8567-1988);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8566—2001); ?《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 18726-2002); ?《建筑领域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规范》 JGJ/T90-9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 ?《工业控制用软件评定准则》GB/T13423-1992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公安部《公安计算机信息系统“九五”规划》 ?IEEE 网络标准 ?《信息技术与包过滤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GB/T 18019-199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详细]

目录 一、概述 二、设计依据 三、设计原则 四、系统设计描述 五、TAC楼宇自控系统产品介绍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说明 一、概述 当今,世界各地的大厦管理部门为了使其客户拥有更舒适的环境而正在寻找创建完美室内环境的方法,他们越来越注重于通过优化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环境质量的可调性.智能大厦向人们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快捷的综合服务功能,它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是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完美的结合.楼宇自控系统(Building Auto米ation Syste米,简称BAS )是智能大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监控范围通常包括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送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 高新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及管理最优化组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建筑物提供一个合理、高效、节能和舒适的工作环境.节能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建筑电气设计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楼宇自控系统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它的建立,对于大厦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状态,以及大厦的防火与保安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依靠强大软件支持下的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数据分析、逻辑判断和图形处理,对整个系统作出集中监测和控制;通过计算机系统及时启停各有关设备,避免设备不必要的运行,又可以节省系统运行能耗. 当前现代化大厦就空调系统而言,是一栋大楼耗能大户,也是节能潜力最大的设备.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央空调系统占整个大楼的耗能50%以上,而大楼装有楼宇自控系统以后,可节省能耗25%,节省人力约50%.出现故障,能够及时知道何时何地出现何种故障,使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当前随着建筑物的规模增大和标准提高,大厦的机电设备数量也急剧增加,这些设备分散在大厦的各个楼层和角落,若采用分散管理,就地监测和操作将占用大量人力资源,有时几乎难以实现.如采用楼宇自控系统,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实现对所有机电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自动监测,就能确保楼内所有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提高大楼内人员的舒适感和工作效率. **大厦是采用西欧古典三段式的、国际化标准的智能型建筑,采用楼宇自动化系统将为大厦的管理者提供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先进运行手段,并为用户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xx系统集成方案

XX系统集成方案

1前言 智能建筑是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工程之间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等特点的建筑物。智能建筑的基石是各个弱电智能子系统,但管理核心是楼宇管理系统(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BMS)与智能楼宇集成管理系统(IBMS),由这些系统进行最优化组合组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建筑系统。 有的将IBMS译为Intelligent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s的缩写,认为BMS与IBMS仅仅是集成程度的不同,但概念相同。BMS集成了BAS,CCTV,SAS,FAS,CARD等系统,IBMS是BMS与OAS,PMS组成的智能集成系统,有的索性把BMS看作IBMS。把IBMS理解为BMS,缺少了大楼有关非设备信息的处理;把IBMS看作是由BMS、OAS、PMS简单的组合,没有充分挖掘智能建筑的信息处理智能化潜力,达到实用、智能的效果。作为智能建筑有机体,将IBMS理解为Information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s更为合理。Information包含了智能建筑设备运行、联动以及相关建筑物其他信息的处理等内容,本身包含了集成(Integrated)内容,是BMS与楼宇相关的物业管理及其工作流有机结合的组合体,实现信息的自动处理与查询,改变了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IBMS,对建筑物进行的设备系统“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对物业信息自动处理与报警提示,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管理、节约能源,提高工作效率和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的管理,减少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供了一个高效、便利、可靠的管理手段,实现了整个建筑物的智能监控与信息自动处理及有效管理。 系统集成将建筑内各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和功能上连接在一起,将子系统有机结合以实现信息、资源和整体任务的共享,生成能够涵盖信息的收集与综合、信息的分析与处理、信息的交换与共享的能力,在提高各子系统水平的基础上,对涉及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各种子系统进行协调与优化,以增加少量的投资,求得总体的优化,从而得到更高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在《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T/T 50314-2006)和《智能建筑评估标准》(DG/TJ08-602-2001)中,智能化集成系统都是其有机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对各智能化系统进行综合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 节约投资:用户可以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子系统,不被局限于特定的产品和品牌。IBMS对不同厂商不同类型的产品都有良好的集成能力和广泛的兼容性。 全面及时:IBMS对各子系统进行了综合集成,各子系统设备运行状态、故障和报警一目了然,可以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跨系统联动:如当门禁发生非法闯入,立即联动相关摄像机,将实时画面切换到管理人员电视墙屏幕,同时进行录像,并进行报警提示。 节能环保:通过对各种能耗数据的实时监测,对不同类型耗能设备和能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节能诊断,为管理节能提供依据、为技术节能提供数据基础,及时发现各种节能潜力。

智能楼宇系统解决方案

一、前言 智能商务楼宇,是信息时代和计算机应用科学的必然产物,是现代高科技与建筑完美的结合。智能楼宇的含义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完善,一般被认为是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要求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它是多科学、高新技术的有机集成。大量高新技术竞相在此应用,可视电视、多媒体技术、智能保安与环境控制、信息高速公路、能量无管线传输等最尖端的高科技也在智能建筑中发挥其巨大的优势。 贝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商,在楼宇智能化业务领域主要开拓以下服务: 1、楼宇智能化系统集成 2、楼宇智能化规划设计、工程实施、顾问 3、楼宇智能化系统维护、售后服务、智能化系统集成外包服务 二、系统架构 在智能楼宇系统建设中将构建以下几个系统 1.综合布线系统 2.安全防范系统 闭路监控子系统

防盗报警子系统 3.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 4.一卡通系统 门禁子系统 考勤子系统 消费子系统 巡更子系统 停车场管理子系统 5.公共广播系统 6.多媒体显示及信息发布系统 LED显示子系统 信息发布子系统 触摸屏查询子系统 排队叫号子系统 7.多功能会议系统

8.楼宇自动控制系统 9.整体机房工程 机房装修装饰 机房综合布线 供配电系统 UPS不间断电源 防雷接地系统 空调与新风系统 机房消防系统 机房环境与设备监测系统 KVM控制系统 三、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按工作区、水平区、垂直干线区、管理区、设备区等几个部分组成。采用高质量标准化线缆及相关连接硬件,在建筑物内组成标准、灵活、开放的信息传输通道,可以同时支持100M/1000M/10000Mbps网络传输速率。它是智能建筑必备的基础设施。它采用积木式结构,模块化设计,统一的技术标准,能够满足智能建筑的信息传输要求。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

第十五章系统集成 目录

1 系统概述 深圳地铁对本工程的整体信息服务水平有很高的要求,要求利用国际上现有的、领先的、成熟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及智能大厦系统集成的技术,在保证投资性能价格比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地铁的系统集成水平。使其系统集成真正实现国内领先水平的、真正意义上的国内智能建筑的典范工程。在系统投入运行后,应满足业主对管理的需求,使大楼的运行经济化,达到较好投资回报率。 本系统集成是充分利用了集成的方法,运用标准化、模块化以及系列化的开放性设计,以中央管理层、部门监控层和现场信息采集与控制层组成的结构模式,通过系统一体化的公共高速通信网络,同时采用同一的计算机平台,运行和操作在统一的人机界面环境下,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共享,完成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功能,从而使在提高大楼整体管理水平的同时节省能耗、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作效率,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高效、便利、灵活的环境空间,从而确保用户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系统集成设计总体目标 系统集成不是单一的网络关系的集成,是通过对本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车辆段的多学科、跨行业、多技术的系统的综合与优化,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与被集成对象有机结合,在全面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集各种优秀产品与技术之长,追求最合理的投资和最大的灵活性,以取得长期最大限度的满足经济、管理与环境效益的总目标。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智能系统的集成已成为发展的主流方向,通

过对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车辆段大楼内设备的自动监测与优化控制,对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使大楼实现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的需要,并具有安全、舒适、高效和灵活特点的目标。具体可分解为如下子目标:◆集中管理:可对各子系统进行集中统一式监视和管理,将各集成子系统的信息统一存储、显示和管理在同一平台上,并为其他信息系统提供数据访问接口。重点是要准确、全面地反映各子系统运行状态。并能提供建筑物关键场所的各子系统综合运行报告。 ◆分散控制:各子系统进行分散式控制保持各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以分离故障、分散风险、便于管理。 ◆系统联动:与各子系统之间,实现监测信息的通信,以各集成子系统的状态参数为基础,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相关软件联动。 ◆优化运行:在各集成子系统的良好运行基础之上,提供设备节能控制、节假日设定等功能。 ◆信息共享:实现与通信管理系统及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车辆段办公自动化系统之间通信的能力,实现各系统数据库的共享,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功能。系统通过对各子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综合,了解各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设备故障和突发事件,大大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信息主要包括:管理信息和联动信息。 ◆跨子系统联动:实现跨子系统的联动,提高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车辆段的功能水平。弱电系统实现集成后,原本各自独立的子系统在集成平台上,就如同一个系统一样,无论信息点和控制点是否在一个子系统内都可以建立联动关系。 ◆易于升级:采用先进的组网结构,充分考虑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今后的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技术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技术方案 概述 本方案针对楼宇自控系统(BAS)而进行设计,采用施耐德楼宇自控系统。根据该项目的特点,我们将利用BAS系统对建筑物内的公共照明、空调系统、供暖通风、给水 排水系统等实行全时间的控制和管理,系统收集、记录、保存有关系统的重要信息及数据,作到一体化管理,达到提高运行效率、保证办公环境需要、节省能源、节省人力的效果,最大限度安全延长设备寿命的目的。 现代建筑几乎都是全封闭或半封闭式,楼内空气完全依靠空调系统进行输送新风或循环处理,长期处于空调间内的人员完全依赖空调系统获得良好的环境。可是由于种种原因空调系统的运行不尽人意,产生诸多问题,例如人们长期待在忽冷忽热空调间内容易患上空调病,还有可能加速病菌的传播等。从节约能源的角度考虑,空调系统又是“耗能大户”,建筑中几乎一半的能源是被空调系统消耗的,所以我们讲人们离不开空调,但又惧怕空调。如何解决这个矛盾,让空调系统根据人们的意愿为人服务呢?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楼宇自控系统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楼宇自控系统对建筑内包括空调系统在内的机电设备进行监控,指挥这些设备的运行。例如,空调系统根据季节变化调整供风温度,让室内气温随着室外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即节约了能源又让人感觉舒适。冬天气候干燥我们可以加湿空气,提高室内相对湿度;夏季高温高湿让人感到不适,我们可以在降低湿度的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不会让人感到阴冷。楼宇自控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美不胜数,是大厦管理者的好帮手、好管家。 1、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智能建筑防雷设计规范》DB32/T1198-2008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8A)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l1801—9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以及招标文件提供的相关资料及技术文件; 2、需求分析 楼宇自控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厦内的机电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要想管理好大厦内的机电设备,首先必须要知晓它们的运行情况、所处系统中担任的角色以及设备的特性等。

小区项目楼宇自控系统方案..

国际银座[第三城?映象欣城]项目楼宇自控系统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述 ........................................................................................................................... - 3 - 1.1 系统管理目的............................................................................................................... - 3 - 1.2 楼宇自控基本概念简述............................................................................................... - 3 - 二、系统设计 ........................................................................................................................... - 4 - 2.1 给排水系统................................................................................................................... - 4 - 2.1.1 排水系统................................................................................................................... - 4 - 2.1.2 给水系统................................................................................................................... - 4 - 2.2.3 消防水系统............................................................................................................... - 5 - 2.2 电梯系统....................................................................................................................... - 5 - 2.3 照明系统....................................................................................................................... - 6 - 2.4 送排风系统................................................................................................................... - 6 - 三、系统及产品概述 ............................................................................................................... - 7 - 3.1系统概述........................................................................................................................ - 7 - 3.2产品概述........................................................................................................................ - 8 - 3.2.1 工作站(上位计算机)........................................................................................... - 8 - 3.2.2 信号转换器(PSG-10)........................................................................................... - 8 - 3.2.3 通讯中继器(通讯节点)..................................................................................... - 8 - 3.2.4 现场DDC(直接数字控制器).............................................................................. - 9 - 四、系统平台功能: ............................................................................................................. - 10 - 4.1 操作应用功能............................................................................................................. - 11 - 4.1.1 用户管理................................................................................................................. - 11 - 4.1.2 登录管理................................................................................................................. - 12 - 4.1.3 实时监控管理......................................................................................................... - 13 - 4.1.4 记录管理................................................................................................................. - 14 - 4.1.5 计划编辑管理......................................................................................................... - 14 - 4.1.6 设备属性管理......................................................................................................... - 15 - 4.1.7 设备维修提醒管理................................................................................................. - 16 - 4.2 组态配置功能............................................................................................................. - 16 - 4.2.1 组态配置................................................................................................................. - 16 -

智能化集成系统方案

智能化集成系统方案

集成管理系统 1.1.1 系统概述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是指将各智能化子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使它们相互间可以进行通信和协作,即实现子系统间资源的高度共享和任务全局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从而提高对建筑物的综合管理能力。 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的最终目标是要对辖区内所有建筑设备和建筑物内的应用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大厦内所有设备处于高效、节能、最佳运行状态。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快捷的工作环境。 系统能够通过屏幕实时动态地显示整个系统的网络运行状况及各个子系统的工作状况,综合各个控制系统的状态信息,提供相关报告。 在控制台能对各子系统流程进行监视,能及时对系统内的故障进行预警和报警,预警和报警的阀值可自行设定。在控制台能迅速准确地诊断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故障并排除;对于控制系统的故障,能及时发现并准确定位。 系统能够全面的综合节能管理(比如空调风机系统、电梯系统等的节能管理)、系统配置管

理、系统安全运行管理。 1.1.2 系统功能要求 通过设备的自动监测与优化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实现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的需要,并具有安全、舒适、高效和灵活的特点。 1. 集中监视和综合管理:可对各子系统进行集中监视和管理,将各集成子系统的信息统一存储、显示和管理在同一平台上,并为其他信息系统提供数据访问接口。准确、全面地反映各子系统运行状态。并能提供建筑物关键场所的各子系统综合运行报告。 2. 分散控制:在保持各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对各子系统进行分散式管理,以分离故障、分散风险、便于管理。 3. 优化运行:在各集成子系统的良好运行基础之上,应提供设备节能控制、节假日设定等功能。 4. 信息共享:实现与通信管理系统之间通信的能力,预留接口与物业管理系统实现各系统数据库的共享,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功能。系统通过对各子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综合,了解各子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设备故障和突发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 本工程楼宇自控采用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由现场传感器及执行器、直接数字控制器(DDC)、网络控制器中央操作站等四大部分组成。控制范围:空调机组、新风机组、洁净空调、风机、供电、照明、温度传感、给排水、远传抄表。施工流程如下: 1)线缆敷设 `在本工程中,线缆比较集中的地方采用电缆桥架敷设,出桥架和比较分散的地方采用穿镀锌钢管敷设,竖井内的线缆敷设在线槽内。 输入输出设备至接线盒部分采用金属软管,管长尽量控制在1米以内。 楼宇自控系统布线和照明系统穿线同期进行。 2)输入输出设备检测接线 输入设备主要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压差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电量变送器、空气质量传感器、温控器、风速传感器。 输出设备主要有:电磁电动调节阀、电动风阀驱动器等。 (1)温湿度传感器不应安装在阳光直射的位置,远离有强烈震动、电磁干扰的区域,不破坏建筑物外观与完整性,室外温湿度传感器设防风雨

防护罩。尽可能远离门窗和出风口的位置,若无法避开则至少相距2米,并列安装的传感器距地高度一致,高度差不大于1毫米,同区域内高度差不大于5毫米,传感器和DDC之间的连线的电阻要求小于1Ω。 (2)压力、压差传感器、压差开关的安装 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 传感器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 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 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和蒸汽放空的位置。 水管型、蒸汽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应在工艺管道预制和安装的同时进行,其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实验前进行。 水管型、蒸汽型压力、压差传感器不宜安装在管道焊接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处。 水管型、蒸汽型压力、压差传感器的直压段大于管道口径的三分之二时可安装在管道顶部,小于管道口径的三分之二时可安装在侧面火底部和水流流束稳定的位置,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水流流束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 安装压差开关时,宜将薄膜处于垂直与平面的位置。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

1.1 楼宇自控系统 1.1.1 设备定位、安装 1.中央控制及网络通讯设备应在中央控制室的土建和装饰工程完工 后安装; 2.设备及设备各构件间应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坚固件应有防锈 层; 3.设备在安装前应做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备外形完整,内外表面漆层完好; 设备外形尺寸、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 4.有底座设备的底座尺寸应与设备相符,其直线允许偏差为每米1mm, 当底座的总长超过5m时,全长允许偏差为5mm。 5.设备底座安装时,其上表面应保持水平,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 差为每米1mm,当底座的总长超过5m时,全长允许偏差为5mm。 6.中央控制及网络通讯设备的安装要符合下列规定: 应垂直、平正、牢固; 垂直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5mm; 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mm; 相邻设备顶部高度允许偏差为2mm; 相邻设备接缝处平面度允许偏差为1mm; 相邻设备接缝的间隙,不大于2mm; 相邻设备连接超过5处时,平面度的最大允许偏差为5mm。 7.室内、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避免阳光直射的位置,远离有 较强振动、电磁干扰的区域;尽可能远离门窗和出风口;并列安装的传感器,距地高度应一致; 8.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风速平稳的风管直管段,应在风 管保温层完成之后安装;

9.水管温度传感器:应与工艺管道预制安装同时进行,应在水流温度 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安装,不宜在阀门等阻力件附近和水流流速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安装; 10.压力、压差传感器、压差开关:应安装在温度传感器的上游侧;风 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风管的直管段安装;安装压差开关时,宜将薄膜处于垂直于平面的位置; 11.水流开关:应与工艺管道预制安装同时进行;应安装在水平管段上, 不应安装在垂直管段上; 12.电磁流量计:应安装在避免有较强交直流磁场或有剧烈振动的场所; 应设置在流量调节阀的上游,上游应有一定的直管段,长度为L=10D(D—直径),下游段应有L=4~5D的直管段; 13.水阀与执行机构: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阀门的口 径与管道通径不一致时,应采用渐缩管件,同时阀口径一般不应低于管道口径二个等级;执行机构应固定牢固,操作手轮应处于便于操作的位置;有阀位指示装置的阀门,阀位指示装置应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一般安装在回水管口,如条件允许,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和试压试验; 14.风阀与执行机构:风阀控制器上开闭箭头的指向应与风门开闭方向 一致;风阀控制器应与风阀门轴连接牢固;风阀控制器应与风阀门轴垂直安装,垂直角度不小于85度;风阀控制器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 1.1.2 系统调测 调试应具备的条件: 1.BA系统的全部设备包括现场的各种阀门、执行器、传感器等全部安 装完毕,线路敷设和接线全部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2.BA系统的受控设备及其自身的系统不仅安装完毕,而且单体或自 身系统的调试结束;同时其设备或系统的测试数据必须满足自身系统的安装要求;

(完整版)楼宇自控技术方案-江森自控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1.1系统概述 在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本项目作为酒店项目,能源与设施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无论对自身运营还是社会效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这样规模的建筑中,需要大量的机电设施协同运转才能为建筑物内的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空间环境,这也是我们楼宇自控系统的建设目标。另外,为实现整个建筑设施管理的现代化,和最佳的节能需求,我方在设计楼宇自控系统时,充分考虑了全年不间断地运行需求、电磁环境的影响、山东地区气候等特点,以及系统兼容性等问题。系统工程的设计和实施,以长期的经营需求为主,充分满足遵循国内国外的相关规范与标准。 1.1.1BA系统的必要性 1)智能建筑能耗分析 2)系统功能 ■ 实现楼宇内各机电设备的自动控制-由于负载的变化,是随人员多少、设备开关、室外冷热程度及时段特性而异,人工管理无法适应如此及时、繁琐的调整,而自动控制系统可自动完成; ■ 降低大厦的运营成本、能源成本-降低大厦的运行费用,可节约电费30%左右; ■ 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大楼安全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20%; ■ 控制大楼内空气温湿度,达到需要的、适宜的办公、餐饮、休闲环境; ■ 减少设备维护、维修费用及管理人员的开支。

1.1.2产品选择 我们本着确保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认真的研读了各类图纸与文件的需求,并对该项目的建筑布局及形态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最终选用了江森自控的系统架构。 1)江森自控 ■ 是一线产品,80~90%的项目都会选择一线品牌; ■ 产品稳定,调试风险小; ■ 产品寿命长; ■ 产品体系全,可以提供全套产品,没有兼容性风险; ■ 江森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同时生产暖通空调设备和楼宇自控设备的生产厂家,因此江森自控对新风机组及空调机组的控制原理和方法具有针对性,对于空调设备与楼宇自控设备的融合控制优于其他厂家,其控制理念和逻辑算法代表了世界最前沿的技术。 2)系统特点 ■ 先进性:全新的概念、全新的技术、全新的系统; ■ 开放性:开放式网络、开放式协议、开放式用户界面; ■ 兼容性:兼容多种通信标准及机电厂商设备; ■ 经济性:易于施工、安装、操作和维护; ■ 灵活性:易于扩展、升级、改造; ■ 可靠性:安全、稳定,并已在全球范围成功应用。 1.2设计原则 我们认为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面应该考虑以下原则: ■ 先进性 大楼内必须选用一流设备,在技术上适度超前,符合今后发展趋势,同时又要注意其针对性、实用性,充分发挥每一设备的功能和作用。因此,考虑系统设计方案时,我们建议重要的系统应采用当前国际上先进的主流技术产品。 系统采用分布式集散控制方式的两层网络结构,管理层建立在以太网络上,控制层则采用BACnet或LonWorks的总线技术,点对点通讯,并允许在线增减

bas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BAS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1、楼宇自控系统设计综述 1. 1系统设计概述 楼宇山控系统(Build in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 )是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纟II 成部分。BAS是基丁?现代分布控制理论而设计的集故系统,通过网络系统将分布在各监控现场的系统控制器连接起来.共同完成集中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综合自动化系统。RAS 的11标就是对建筑内部的机电设备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全血仃效的监控,以确保建筑物内舒适和安全的办公环境,同时实现高效节能的要求,并对特定事物作出适当反应.通过BAS対大原内机电设备的门动化监控和冇效的管理,可以便大厦内的温湿度控制达到最舒适的程度,同时以最低的能源和电力消耗来维持系统和设备的iE常工作,以求取得最低的大厦运作成本利最高的经济效益。这极大的方便了设备的操作与维修,减少管理和维护人员。取得H?约能源和人力资源的点好效益。 为了真正实现设备的良好运转、大大地节省电能、保持良好的环境控制粘度、降低设备管理及维护的成本,根据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本方案采用中美合资企业怕斯顿公司(BESTON)的最新一代楼宇自控系统 IBS-5000楼宇自控系统。 本项目设计的楼宇自控系统是对建筑内的公用机电设备.包括对建筑群内的空调系统、冷水系统,新风系统,排水系统、送排风系统.照明系统等进行集中监測和遥控管理,以提高整个建筑的数字化管理程度,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护及营运成本。 1. 2系统设计原则 1.先进性;采用国际或国内通行的先进技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2.成熟性:以实用为原则采用成熟的经过工程验证的先进技术: 3.开放性:采用开放的技术标准,避免系统联或扩展的障碍: 4.按需集成:根据本项目特点,按照需要分层次实现集成: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楼宇自控系统 (2) 1.1总述 (2) 1.1.1 系统设计标准 (2) 1.1.2 系统设计依据 (3) 1.2系统功能及技术要求 (4) 1.2.1 BAS监控方案 (4) 1.2.2 能量管理系统EMS的节能功能 (9) 1.3系统设备选型 (11) 1.4系统概述 (13) 1.4.1 系统特点 (13) 1.4.2 系统结构 (15) 1.4.3 系统硬件功能 (17) 1.4.4 系统软件EBI说明 (19) 1.5设备监控点数总表(见附表一) (20) 1.6系统设备清单及报价 (20)

第一章楼宇自控系统 1.1 总述 楼宇自控系统(BAS)是建筑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使大楼具有智能建筑的特性。现代建筑内部有大量机电设备,这些设备多而分散。多,即数量多,被控、监视、测量的对象多,多达上千个点以上;散,即这些设备分布在各楼层和各个角落。如果采用分散管理,就地控制、监视和测量是难以想象的。采用楼宇自控系统,就可以合理利用设备,节约能源,节省人力,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加强楼内机电设备的现代化管理, 并创造安全、舒适与便利的工作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罗湖边检站办公大楼是一座以边检办公为主体的、对现场以及信息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综合型现代化大厦。大楼由主楼和副楼两部分组成,其中主楼高20层,副楼高7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左右,属一类建筑物。 本工程的楼宇自控系统主要考虑对该大楼的机电设备,如中央空调系统、通风系统、公共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梯系统和变配电系统等进行监控和管理。BA系统中央站设在地下二层,上述各系统由中央控制站统一管理,协调运作。 1.1.1 系统设计标准 楼宇自控系统是通过中央计算机系统的网络将分布在各监控现场的区域智能分站连接起来,共同完成集中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综合监控系统。 一、系统目标 楼宇自控系统的目标就是对大厦内所有机电设备采用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 摘要:本工程系统集成(BMS)采用JOHNSON公司的METASYS系统在物理上将机电设备监控、综合安防报警、消防系统以及智能卡的应用管理进行集成、整合。它建立在企业内部网Intranet信息集成与网络平台上,依托最新的互联网技术,采用基于B/S结构的智能化BMS综合信息集成网站平台,可以实现在全球范围对集成的智能化各应用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以及相关信息与数据查询。同时建立集成系统综合信息管理数据仓库与各智能化应用系统数据库的连接,实现各智能化应用系统历史数据的查询,综合和信息优化处理、防灾数据备份和恢复、跨平台应用系统间的信息交互。实现信息与数据资源的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楼宇设施管理系统的投资效益,提高北京电视中心一体化的综合管理水平。 关键词:智能建筑,系统集成,BMS,B/S 1.前言 现阶段的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为了适应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需要。智能建筑的实现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它完美地体现了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智能建筑的智能化主要是在一座建筑物内进行信息治理和对信息综合利用的能力。这个能力涵盖了信息的采集和综合,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以及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因此智能建筑就是将各专业子系统进行一体化智能化系统集成并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现代建筑物。

所谓系统集成(SI,SystemIntegration),就是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系统集成应采用系统集成,功能集成,网络集成和软件应用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系统集成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连和互操作性问题,它是一个多厂商、多协议和面向各种应用的体系结构。这需要解决各类设备、子系统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与子系统、建筑环境、施工配合、组织管理和人员配备相关的一切面向集成的问题。 系统集成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方式,是近年来国际信息服务业中发展势头最猛的一个行业。系统集成的本质就是最优化的综合统筹设计,一个大型的综合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集成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的集成,以及不同厂家产品选型,搭配的集成,系统集成所要达到的目标-整体性能最优,即所有部件和成分合在一起后不但能工作,而且全系统是低成本的、高效率的、性能匀称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的系统。 系统集成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系统集成要以满足用户对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系统集成不是选择最好的产品的简单行为,而是要选择最适合用户的需求和投资规模的产品和技术。 系统集成不是简单的设备供货,它体现更多的是设计,调试与开发,是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为。

楼宇自控系统方案

目录 第1卷系统概述 (2) 第2卷设计依据 (3) 第3卷设计原则 (3) 第4卷设计方案 (4)

第1卷系统概述 本系统是为昆山科技文化博览中心实现智能化楼宇管理而设计的一个集散控制系统,该系统能使管理者在中央控制室内就可实现对整座建筑内机电设备的监控和相应的各种现代化管理。 我公司推荐采用瑞典TAC VISTA楼宇自控系统。 作为清华同方所倡导的“数字化人居环境”新概念的应用,TAC VISTA自控系统具备诸多全新的、超前和开放特点。 TAC VISTA建筑物自动化系统,是一个由高效能PC机和微处理器组成的开放性网络系统-LonWorks。它为整个大楼的管理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手段。该系统遵守LonWorks网络协议,是一套集散型网络系统。本系统使用的控制器包括有T AC VISTA 300、400控制器以及TAC VISTA 411、421、451、471、491等扩展模块,并配置适当的现场设备,满足BAS设计的需要。 TAC VISTA系统的产品为瑞典TAC公司生产。瑞典TAC公司全名为TOUR & AN DERSSON,是欧洲最早的楼宇自控公司,具有近百年历史。其总部设在瑞典,在全世界设有14家分公司,负责在世界各地的销售业务。亚太地区分公司设在新加坡。 TAC公司是由瑞典第一家族威伦伯格控股的SEP属下的一家独立的子公司,S EP还拥有ERICSSON、VOLVO、ABB、SAAB、Electrolux、SKF、Atlas、Copco等瑞典其他一流的大公司。由Percy Briarnevik(现任ABB总裁)组成的高级董事会对其进行管理。 TAC公司生产从DDC子站到阀门、执行器机构、传感器、变频器等全部产品,系统成套性高,为用户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加上清华同方获得ISO9001认证的设计、生产和工程体系,TAC VISTA系统在售后服务和今后系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