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危害

谈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危害
谈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危害

谈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危害

现如今的孩子一般是独生子女,而家长又都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面对孩子总会问“今天写字了吗?学拼音了没有?”似乎这就是进入幼儿园的主题。很少有家长用心去感受孩子的认识能力,独立性,自尊心等方面的发展。甚至还有的家长会说“在这所幼儿园不如在那所学的东西多”。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仍处于发展阶段,在教学上也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保持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多活动少,被动多于主动,注重知识教育,忽视全面发展,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另一种是以活动为主,注重素质教育,让幼儿在操作,观察、游戏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

那么,哪一种更适合我国现阶段幼儿教育的需要呢?就以上问题,现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浅谈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从教学内容上看:传统的小学教育的教学内容注重的是知识教育,而德、体、美等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在知识教育中又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体现国家意志的、对公民素质要求的课程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而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促使其身心和谐发展。从教学方式上看:传统的小学教育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用硬灌—死记—升学代替科学的教学规律,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静静地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单向地接受信息。而幼儿园的教学形式则以游戏为主,寓教与乐,在玩中学,学中玩。幼儿园的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幼儿园可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安排和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基于以上的区别,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到幼儿园的教学同小学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应属不同的教育范畴,倘若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不考虑幼儿的可接受原则。抹杀或否认学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的一些主要区别,如: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以无意性和具体性为主,而学龄儿童则以抽象为主,对学前儿童进行小学化教育就会有很多危害,如:易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压抑幼儿活泼好动、好问的天性,阻碍幼儿正常的心理发展,不利于幼儿全面发展。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危害呢? 3—6岁的幼儿,刚刚接触外面的世界,世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是那样的新鲜,好奇心、求知欲是非常的强烈,他们是多么渴望知道自己心中的为什么。可是,如果我们没有给孩子这样一个环境,让孩子在接触世界之时起就接受近似小学生的每天读与写的教育,像个机器人似的接受着知识的灌输,失去主动性。教学不考虑幼儿的可接受原则,所给与所需恰恰相反,老师的所讲对幼儿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这又如何能唤起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幼儿去创造呢?单调的课堂教学又怎能适应幼儿爱玩、爱动的天性呢?缺乏与自然界地广泛接触也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容易形成做事机械,教条的习惯,甚至有些幼儿为此对学习产生了抵抗心理。那么,这又如何去谈发展呢?难道孩子墨守成规、循规蹈矩、无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家长的心愿吗?

在科学日益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若想跟上时代节拍,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具备相当素质,如:一定的独创性,较强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那么,孩子怎样才能否具有这些能力,适合社会需要,成为合格人才呢?过早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素质教育,幼儿潜在的特长得不到挖掘,很有可能未来的“美术家”、“音乐家”就被扼杀在知识的摇篮。这不仅仅是幼儿的悲哀,家长的悲哀,更是国家的悲哀。正如此,当我们这些幼教工作者们的耳边响起家长们那样的问话时,我们又怎能不受到心灵的震撼呢。除了上述危害,还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幼儿园“小学化”教育阻碍了幼儿智力的发展,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964年根据对近千名幼儿多年的观察研究,认为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是7岁前,如果把17岁时达到的普通智力水平看作100%,则4岁时已达到50%,4—8岁又获得30%,其余20%是在8—17岁期间获得的。现代神经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大脑是在使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早期教育可促进智力的发展。相反,缺乏早期教育,就会使幼儿智力发展受到阻碍。因为学习某种能力的关键期对幼儿智力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错过这一关键期,再去学习相应的知识、经验就

要花很大的精力和很多的时间,甚至仍达不到理想水平。印度狼孩卡玛拉8岁从狼窝回到人类社会,到17岁时智力发展才相当于4岁幼儿,就是由于错过关键期的缘故。由此可见,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学前教育对人智力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育的合理、正规且科学就会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目前,教育的“三个面向”要求,教育要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考卷加分数也不能说明是不是人才,人才这面旗帜上最鲜明的两个大字是能力,能力又是从幼儿时智力开发而培养起来的,由此可见,智力对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已知道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期,那么,怎样才能使幼儿智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呢?这就需要满足幼儿活泼、爱玩、爱动的天性。以活动为主,适合其需要,必然会在玩中获得发展。如:中班“认识高矮”的教学,其目的是:①目测高矮;②学会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排列;③学会多人比高矮。假如让幼儿坐在教室中学这些,肯定会有许多幼儿对你的问题不屑一顾,时间一长,还会厌烦。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效果就很好了。让幼儿动起来,大家围成一个圈,几个幼儿站在圈内,边唱边跳,圈外的幼儿拍手一起唱“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谁高谁矮比一比”,两个小朋友,站在一起比高矮后说:“谁高,谁矮,再见”。幼儿轮流进圈找朋友,游戏可玩数次,这样,幼儿在玩中获得感知,把感知具体化,在学会多人比高矮的同时,知道高矮是比较而来的。轻松、欢快的气氛活动中,伙伴的合作无形中促进幼儿交往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良好性格的形成,促进其身心正常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其智力发展。实践证明,也只有这样,教育提出的要求才适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才会被幼儿接受,使幼儿获得经验学习。现代心理学和研究学都已表明,幼儿从来都不是被动地,而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接受影响,幼儿是通过积极地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的相互作用来学习,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了解幼儿学习的特点与方式,教师组织任何教育活动必须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原则,可见,若想使幼儿获得发展,必须从幼儿实际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主,寓教于乐,使幼儿在活动和操作中获得经验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似乎学不到什么知识,因为它所注重的是智力的开发,能力、行为的培养,而这样的发展又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不象学到3+5=8那样明显。受“上学就为认字”传统思想的影响,这也许是家长不好接受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孩子这样是整天玩,什么都学不到。实际上以游戏为主,寓教于乐,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方法,算得上是合理且正规的幼教教学方法。关心孩子,应从关心孩子的需要、发展开始,不要操之过急,要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说到此,家长们在心动的同时,也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孩子在熟悉幼儿园生活、学习节奏的前提下入小学,学习生活突然要改变,学习要求变高,负担过重,孩子吃的消吗?是不是让他们在入园时就多学点知识,入小学后就能很快适应呢。

家长的担心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我们只要针对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采取如下措施,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一、及时了解研究小学教育的任务和一年级教育的特点,同一年级教师合作,在大班末期组织“认识小学”的专门教学,激发其入学兴趣,使其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在心理、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准备。二、有目的的培养幼儿初步的学习能力和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独立性。三、改变作息制度,有意识延长上课时间,同时减少睡眠时间。四、利用小学的环境、氛围进行“学做小学生”的教育,让儿童轮流当值勤员,培养自理能力。以上这些都是儿童一般性的入学变化,有了相应的措施,相信孩子一定会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孩子的校园生活一定会有个良好的开端。最后,我要说的是:未来的世界是属于重视幼儿教育的国家,为了孩子,为了国家,为了自己,请还给幼儿一片自由的天地吧!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近几年,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形式日趋严重,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小学化,言行过于规矩,往往使孩子生理和心理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学龄前儿重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生活应以游戏为主。过早给孩子学习任务,将不可避免地给孩子带来生理和心理压抑。家规太多,家长要求过高,不切实际地与别的孩子相比,会使孩子产生反感心理。造成孩子情绪不安与不合群,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受到摧残。由于成人灌输得太多,还会阻碍孩子主动探索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家长不要光看孩子学到多少知识,会几道加法题就对幼儿园评价得挺高。反之.不会作题不会写字则认为上幼儿园没用,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一、损害孩子的兴趣。 有研究表明: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孩子是不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否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引发了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是否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培养了孩子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否帮助孩子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否教孩子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孩子学会探索、学会合作等等.过度教育的内容大多超出了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如再采取强制的方式来进行,必然会激发孩子的 厌烦情绪和抵抗情绪,最终使孩子的学习兴趣受到损害。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

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有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样要求他们,这正如还没有长出牙齿的婴儿,非要他吃坚硬的食物一样,这种 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学前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生活应以游戏为主,他们的知识学习应以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为主.如果把孩子一天到晚关在屋子里学汉字算算术,孩子们会很扫兴.当他们进入了小学,拿到的课本却与父母教的一样,新鲜感烟消云散.会不堪再学,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糕的事情。 二、伤害孩子的自信 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孩子们在花费了时间和精力之后,如果依旧难以达到家长的要求,那便会体会到越来越多的挫败感,这样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而这些良好的养成,关键期在学前,这也是幼几园教育的重点所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从孩子的终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培养孩子学会认知、做事、做人、共同生活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才是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长基础,这些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更重要,这才是真正的使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

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4.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5.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

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宣威市中一幼儿园樊冬梅 幼儿教育是早期教育,是儿童开始接触社会,开阔眼界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儿童健康成长的乐园。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幼儿教育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脱离幼儿年龄特点的小学化教育成为了幼儿教育的主载,尤其是乡镇农村幼儿园特别突出,大有并愈演愈烈之势。 科学的幼儿教育应当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小学化的倾向,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但是在农村幼儿园中,有很多间接或者变相使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教学内容以学拼音、写字、做数学题为主,每天上4—6节课,上课时间为40分钟,并布置家庭作业;有的幼儿园虽然使用了幼儿园用书,但并不注重以游戏作为幼儿一日活动的最基本形式,还是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这实质就是把小学的教育内容提前到了幼儿园的教育中来,有的幼儿园所教内容甚至超过了小学一年级应掌握的水平,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 那么,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在当前很多幼儿园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广大不懂幼教规律的家长的错误要求。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可以理解,但他们普遍对幼儿教育知识知之甚少,不懂得幼儿教育规律。当孩子回到家时,多数家长最先关心的就是:今天认识了什么字?背了几首诗?算了几道题……当家长指导这些内容作为考察幼儿的主要发展时,它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推动幼儿教育趋向小学化。 其次,有些幼儿园办园目的不纯,在经济利益的趋使下搞小学化教学。幼儿园本应是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社会服务机构,服务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能,通过优质服务,获得孩子家长和社会的认同,进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才是正常之道。可有相当部分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他们不仅上课时间长,而且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班内人数较多。这些现象都表明他们是把盈利作为首要目的。怎么做能节省办园资金,他们就怎么做。 再次,有些教师不熟悉幼儿教育的特点,也是造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大多民办幼儿园所聘用的老师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的教学理论尽管先进,但实践经验比较欠缺,接受培训、教育的机会也比较少,因而便受社会的影响和家长的心理需求,采取简便的,家长也比较认可的小学化教学。还有些学校聘用的是年龄比较大,从小学退下来的老教师,小学

幼儿园防止小学化倾向措施

以园为本多种形式全面实施课程改革 官垱镇中心幼儿园防止“小学化”倾向措施官垱镇中心幼儿园自建园以来,始终坚持“为幼儿提供充满爱,尊重和快乐成长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有个性的发展,创孩子真心喜欢的乐园”的办园宗旨,在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幼儿园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贯彻落实《指南》、《纲要》杜绝“小学化”倾向方面形成了我园特色。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的严重危害 目前,新闻媒体不断的在报道我国一些幼儿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小学化”倾向问题,这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把小学教学内容搬到幼儿园,开展拼音、写字、算数、珠脑心算等内容的教学,片面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甚至布置家庭作业,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竞赛活动等等。这些“小学化”的做法超越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违背了幼儿的认知规律,极易使幼儿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产生厌学、畏惧等不良情绪,严重的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小学化”也影响了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由于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了内容不同、要求不一、参差不齐的小学知识,当其升入小学一年级后,小学教师难以按照教学要求施教,不仅扰乱了小学的教学进度安排,还会挫伤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幼儿园“小学化”也误导了社会教育风气,部分家长为使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拔苗助长”,要求幼儿园实施“小学化”教育;幼儿园为迎合家长的这种需求,违背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正确轨道,这样必将对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 因此,我园要进一步认清幼儿园“小学化”的弊端和危害,统一思想,明确要求,采取措施,加强管理,防止出现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 二、强化管理,切实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 (一)更新观念,端正办园思想。 重新确定自己的角色定位,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幼儿园教育

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所谓学前教育“小学化”,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正如还没有长出牙齿的婴儿,非要他吃坚硬的食物一样,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4.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学前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

小学化倾向的几个案例及危害(范文三篇)

小学化倾向的几个案例及危害 范文一 (一)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具体表现: 1、教学组织形式小学化 我国的学校教育以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很多幼儿园让小朋友小手背后,上课不许说话,认真听讲等统一要求多,自由活动少。单调的集体授课,使幼儿坐听多,活动少。教学组织形式趋向小学化。 2、教学内容小学化 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品德、艺术等教育活动。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如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不注重兴趣培养,只要求学习结果—学会了多少。走进了“幼小衔接”误区,提前教给小学知识,提前要求幼儿掌握小学必需的语言、运算知识与技能。 3、教学方法小学化 教学方法小学化。以老师示范、学生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忽视了幼儿自主探索,开发想象力,偏重知识灌输,不注意创设与教育内容相适应

的和产生求知欲望的的情境,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和“玩中学,学中玩”的天性,忽略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4、评价指标小学化 部分家长的需求,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教育需求,把幼儿学会多少拼音字母,多少数学计算,会背多少首儿歌和古诗,作为评价指标,学期末抽查幼儿,推进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进程。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记得看过一篇题为:《“中国第一天才少年”出家为僧神童教育留争议》的文章,讲的是天才少年宁铂的故事。省社会学学会会长王明美谈到“神童教育”在本质上违返教育规律和人的智力发展规律的。看完之后,有一种新时代的伤仲永的感觉,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幼儿园里可爱的孩子们,又有多少的孩子正在被拔苗助长。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体现以下种种: 1、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身体发育 上课时小手背后,像小学生一样,把幼儿封闭在教室里,限制了幼儿活动自由,使幼儿缺乏肌肉和骨骼运动,心肺功能缺少应有的锻炼,身体发育受到伤害。小学化倾向忽视了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如果长时间地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十大表现八大危害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十大表现八大危害 一、分学科学习小学内容,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教授奥数、珠脑心算、诵经等幼儿难以理解的,甚至提出“认读1000个汉字,背诵60首古诗,熟练进行100以内加减运算”等教学目标。 二、小学附设学前班或附设幼儿园,没有独立的符合幼儿园标准的园舍场地,按小学生班额甚至超班额人数编班,有的一个班人数多达六七人;按一般小学教室的方式编排座位,前后座椅拥挤不堪,幼儿完全没有活动空间。 三、统一使用教材和教辅材料,满篇文字,很少图画,毫无趣味,完全背离了幼儿认知规律。 四、以举办双语班、兴趣班、特长班、实验班、蒙特梭利班等为名进行小学化教学,提前学习文化知识和开展超越儿童发展阶段的强化训练活动。 五、无户外幼儿活动场地或场地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幼儿探究、游戏、运动的需要。 六、采用“粉笔+黑板”的小学教学模式,老师讲,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老师演示,幼儿看,进行填鸭式知识灌输。 七、玩具、游戏材料、操作材料缺乏,无法开展幼儿游戏活动。

八、不按规定年龄编大、中、小班,不根据幼儿年龄阶段组织相应活动,让幼儿提前进入学前班学习。 九、不遵守幼儿园一日活动规范,执行小学作息时间,按小学课表上课,上午3~4节课,下午2~3节课,按每节课40分钟上课。 、给幼儿布置写、读、算、背等家庭作业,进行文化知识考试,一些小学对入学儿童进行面试,按文化成绩高低录取入学。 学前教育“小学化”八大危害 1、违背幼儿天赋天性。把幼儿当作小学孩子教,过早开发幼儿智力,会损害幼儿的学习兴趣。 2、影响幼儿身体健康。把幼儿封闭在教室里,束缚在座位上,限制了幼儿活动自由,使幼儿缺乏肌肉和骨骼运动,心肺功能缺少应有的锻炼,身体发育受到伤害。 3、过早地介入理性教育,会好心办坏事,给幼儿精神压力,让孩子形成苦闷的心理背景,失去本应该有的童真童趣和快乐,不利于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人格的形成。 4、抹杀幼儿创造可能。相对于幼儿来说艰深的内容和死板苛严的教育方式,使幼儿生命发展过早定型、个体生命发展的自由被极大缩减。 5、剥夺幼儿幸福生活。不但剥夺了当下的幸福感受,而且会影响今后人生对幸福的感受。

浅谈幼儿园保教小学化的弊端

浅谈幼儿园保教小学化的弊端 承德县下板城学区中心校刘占源 主题词:幼儿园小学化弊端 摘要:由于幼儿园市场的竞争,个体幼儿园打着课程开发的幌子,增加容量,提高难度,加上家长缺乏一般常识,光以孩子学习知识多少来衡量幼儿园的办园质量,造成幼儿园保教严重小学化。使孩子身心受到影响,入学后学习倦怠,为未来埋下隐患。只有开办家长学校,转变家长观念,严格执行《纲要》精神,杜绝小学化现象,才能使幼儿健康成长。 正文: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学前教育也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倾力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使学前教育也迎来了百花争艳的春天。然而,学前教育却出现了一种怪异的现象,学前教育从广义上来讲包括范围很广,这里主要谈狭义上的幼儿园保教工作。幼儿园保教小学化这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普遍存在,倾向且日趋严重,它像一颗毒瘤,深深地植根于初始教育这块沃土之中,要想剔除却是件不容易的事。尤其是个体幼儿园,打着课程开发的幌子,增加知识容量,提高难度,并且越演愈烈。不仅使孩子身心受到影响,还为未来埋下隐患,造成入学后学习倦怠。通过2011年国培,使我对这个问题得到了更清晰的认识,下面就幼儿园保教小学化的成因、弊端、解决策略谈一下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幼儿园保教小学化的起因 1、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基本常识 农村的主要劳力出门务工,家里留守的只有老人和孩子,而这些老人对于新知识、新方法、新观念的接受力较弱,幼儿园面对着那些先进的理念和成熟的经验却难以运用。还记有次校本教研活动,一位老师讲述了这样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幼儿园本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教育活动应该是游戏为主的,可家长们每天放学都会不厌其烦的问教师“我的孩子在幼儿园为什么没写字?”“你们什么时候教写字?”“我们送他是来读书的,不是来玩的!”还有这样一则例子:某幼儿园杨老师为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就请幼儿把折好青蛙拿回家给家长看,并让家长模仿亲自折一只拿回来给老师看。本想是让父母为自己的孩子能折出这样精美的作品而感到高兴,夸奖一番。岂不知,第二天早上,请每个小朋友说说昨天把作品拿给家长看后家长的反映及自己听到家长评价后的感受,有个孩子很委屈地跟老师说:“老师,我妈妈当时就把它扔在垃圾桶里了,说我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危害 随着现在教育水平以及家长理念的提升,家长们开始对自己的孩子用了极大的关注,从上好的幼儿园、到大学都花费了很多心思。从教幼儿园五年以来,我发现关于幼儿小学化教育一直都是每年家长们都极其重视的问题,因为对专业知识的匮乏,以及陈旧的理念,在他们看来孩子会读,会写、会算数就算是学没有白上,说明在幼儿学到了知识。而真正忽略了教育的本意。幼儿在思考问题以及回答问题上,习惯性的背诵书本的内容,却不喜欢动脑思考为什么?以及如何去解决简单的常规问题。学习成了刻板的文本条框,教育的本质意义发挥不了实质作用。 一、幼儿教育的含义 幼儿教育指的是针对3-6岁的学前儿童制定的适合其身心发展规律,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犹如盖房子,幼儿教育相当于房子的地基,如果地基打不好,那么后期就会不稳固。它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 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这个阶段的幼儿对于生活中出现的任何事物有极具探索性,乐于学习跟模仿,会对任何未知的事物保持好奇心。因此幼儿园教育在这一块专注于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生活的乐趣。教育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就是科学家”。这句话的意思是,儿童天生对这个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渴望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幼儿教育就是尊重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幼儿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进而加深幼儿对于事物的理解。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危害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危害 作者:谢咏利时间:2013-08-31 22:01:51 (一)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具体表现: 1、教学组织形式小学化 我国的学校教育以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很多幼儿园让小朋友小手背后,上课不许说话,认真听讲等统一要求多,自由活动少。单调的集体授课,使幼儿坐听多,活动少。教学组织形式趋向小学化。 2、教学内容小学化 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品德、艺术等教育活动。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如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不注重兴趣培养,只要求学习结果—学会了多少。走进了“幼小衔接”误区,提前教给小学知识,提前要求幼儿掌握小学必需的语言、运算知识与技能。 3、教学方法小学化 教学方法小学化。以老师示范、学生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忽视了幼儿自主探索,开发想象力,偏重知识灌输,不注意创设与教育内容相适应的和产生求知欲望的的情境,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和“玩中学,学中玩”的天性,忽略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4、评价指标小学化 部分家长的需求,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教育需求,把幼儿学会多少拼音字母,多少数学计算,会背多少首儿歌和古诗,作为评价指标,学期末抽查幼儿,推进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进程。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记得看过一篇题为:《“中国第一天才少年”出家为僧神童教育留争议》的文章,讲的是天才少年宁铂的故事。省社会学学会会长王明美谈到“神童教育”在本质上违返教育规律和人的智力发展规律的。看完之后,有一种新时代的伤仲永的感觉,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幼儿园里可爱的孩子们,又有多少的孩子正在被拔苗助长。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体现以下种种: 1、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身体发育 上课时小手背后,像小学生一样,把幼儿封闭在教室里,限制了幼儿活动自由,使幼儿缺乏肌肉和骨骼运动,心肺功能缺少应有的锻炼,身体发育受到伤害。小学化倾向忽视了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将会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 2、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他们在游戏玩耍中得到乐趣,在游戏玩耍中得到知识,如果此时强迫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功课,会剥夺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扼杀幼儿的天

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危害

学前教育,是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是人一生中成长最快的时期,对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和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孩子的想象力、记忆力的培养,语言的发展、创造力培养,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孩子的天赋和将来的才华,都与学前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3周岁至6周岁的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喜欢玩耍、偏爱游戏,因此,学龄前教育不仅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还要关注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遵循其发展规律。寓教于乐,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中培养素质和能力。但是,在世俗观念下,大多孩子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学就是为了认字和算数”,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很多的幼儿家长很不理解幼儿园游戏为主的这种教学方法。在他们看来,游戏类似于玩,认为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玩玩耍耍,什么知识都学不会。幼儿家长关注的依旧是认识了多少字,学会了多少拼音,会不会计算加减法。为此,有必要在此就目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危害进行探讨。 一、目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前教育教师素质亟待提高 学前教育教师,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教师有的是临时招聘受过教育的农村妇女做代理学前教育教师,虽然大多都是高中毕业,但大多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专业培训,有的学前教师普通话都说不好,常常带有浓浓的方言,有的运用陈旧的教学方式方法只会教给孩子们一些零碎的字符和数字,不考虑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甚至经常对“不听话”和“不老实”的孩子责怪、体罚,或用其他消极方式来虐待幼儿等。尽管有很多幼儿教师是近几年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专业毕业生,虽然绝大多数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但幼儿教育观念的陈旧,更缺乏学前教学的经验。因此,学前教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师素质亟待提高。 2.学前教育观念陈旧落后 一是幼儿家长世俗观念偏见,受舆论报道中“神童”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极为迫切,导致很多孩子的家长对幼儿教育期望值很高,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希望孩子上学学会认识很多的字和拼音,会速算多位数的加减乘除,并以此作为评价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的主要标准。二是在这种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下,很多的学前教师顺应家长的要求和愿望,把学前教育课堂像小学低年级一样组织教学;也有的幼儿园为了迎合幼儿家长的需要,也为了在幼儿园办园水平评估中获得较好的名次和上档升类中进入高一类幼儿园行列,而在考核教师和幼儿时进行识字、拼音拼读、计算加减乘除为测试内容的考试,并以此评价学前教育教师和幼儿的优劣。 3.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3周至6周岁的孩子,刚刚走到小伙伴们中间,也开始接触社会和人,人世间的事物对这些孩子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好奇,对什么都特别感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极为强烈,遇到什么都想知道个究竟,都想问问为什么。每一天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都是新鲜的,每件事都是好奇的。学前教师如果按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安排,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就会把孩子们像个机器人似的进行灌输,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失去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虑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突出活动的新颖性,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激发学龄前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 二、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 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是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前者是非义务教育,后者属义务教育。两者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1.教学内容的不同 传统的小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以书本知识教育为主,兼对德育、体育、美育教育等各方面的发展教育。课程一般为数学、语文、英语、自然、品德、体育与健身、美术等学科。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幼儿教育工作规程》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的幼儿园保育

【幼儿园去小学化是什么意思】去小学化的含义

【幼儿园去小学化是什么意思】去小学化的 含义 1 幼儿园去小学化是什么意思 幼儿园去小学化是什么意思:改变幼儿园“小学化”的教育模式,摒弃小学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产生对语言文字符号的兴趣,产生对数学和科学常识的探究欲望。 幼儿园小学化: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在一些幼儿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些幼儿园开展拼音、写字、珠算等内容的教学,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布置家庭作业,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竞赛活动等等。

2 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 ,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与克服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与克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与克服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弊端,克服,龙源期刊,htt,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幼小课堂中查看更多范文。 龙源期刊网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与克服 作者:邹明华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XX年第11期 【摘;;要】幼儿教育应坚持快乐、宽松、自由原则,让孩子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行为习惯。小学教育则完全不同,它以学科为线,制定一个一个的目标,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获得的是间接经验。将这种教育方式强加给幼儿,会使他们丧失感知事物的兴趣和主动性。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弊端;克服;理念;环境 儿童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教育儿童意味着要尽其所能和用各种可能的方法来赋予每一个儿童以力量。因此,教育不是要改造儿童,而是要赋予儿童力量。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当遵循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幼儿教育应坚持快乐、宽松、自由原则,让孩子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行为习惯。 我国幼儿园教育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进行主题教育,那么,幼儿园主题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有哪些弊端?一、教学理念的比较1.旧观念将知识看作是静态的,结论性的;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绝对性.;把儿童的学习视为信息的接受;把知识仅仅看作是对世界的描述与解释,“是什么”和“为什么”;将领域分解为各学科分别加以研究。2.新观念 把知识看作是动态的、过程性的;同时强调它的主观性、个人性和相对性;把儿童的学习理解为意义的建构;认为实践本身——做的能力知道怎样做也是知识;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认识的“辐合性”。 幼儿教育应坚持快乐、宽松、自由原则,让孩子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行为习惯。小学教育则完全不同,它以学科为线制定一个一个的目标,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获得的是间接经验。将这种教育方式强加给幼儿,会使他们丧失感知事物的兴趣和主动性。在教师拥有一个旧的教学理念,忽视幼儿的年龄特

谈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谈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山东省东明县教育局董秀玲 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所谓学前教育“小学化”,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正如还没有长出牙齿的婴儿,非要他吃坚硬的食物一样,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4.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学前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5.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学前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而正规的幼儿教育,教师每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往往使幼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 ──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

幼儿园防止小学化整改方案

土基镇中心幼儿园如何防止“小学化”倾向 土基镇中心幼儿园自建园以来,始终坚持以“树现代教育理念,建科学管理机制,保优质办园条件,创一流幼儿乐园”。遵循幼儿发展的教育规律,开发幼儿潜能,发展幼儿个性,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的办园宗旨。在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幼儿园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贯彻落实《指南》、《纲要》杜绝“小学化”倾向方面形成了我园特色。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的严重危害。 目前,新闻媒体不断的在报道我国一些幼儿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小学化”倾向问题,这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把小学教学内容搬到幼儿园,开展拼音、写字、算数、珠脑心算等内容的教学,片面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布置家庭作业,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竞赛活动等等。这些“小学化”的做法超越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违背了幼儿的认知规律,极易使幼儿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产生厌学、畏惧等不良情绪,严重的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小学化"也影响了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由于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了内容不同、要求不一、参差不齐的小学知识,当其升入小学一年级后,小学教师难以按照教学要求施教,不仅扰乱了小学的教学进度安排,还会挫伤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幼儿园。“小学化”也误导了社会教育风气,部分家长为使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拔苗助长,要求幼儿园实施“小学化”教育幼儿园为迎合家长的这种需求,违背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正确轨道,这样必将对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 因此,我园要进一步认清幼儿园。“小学化”的弊端和危害,统一思想,明确要求,采取措施,加强管理,防止出现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 二、组织与领导 组长李晓霞 副组长雷娟、张莹英 组员:王润平、张文静、李玲玲、王维康、王小强及全体教师 三、幼儿园教育防止“小学化”倾向的七大策略 (一)转变办园理念,提升办园质量。 (二)转变教师观念,提高专业素质。 (三)转变家长观念,家园密切一致。 (四)转变社会观念,以便达成共识。 (五)强化管理,切实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 (六)创设与幼儿教育相适宜的教育环境。 (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开展多种教育活动。 四、针对幼儿园教育防止“小学化”倾向策略的具体办法 (一)、转变办园理念,提升办园质量。 我园坚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南,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扎实推进幼儿园素质教育。 1、合理安排一日活动。根据幼儿发展特点,我园的活动安排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给幼儿以充分活动的自由,将一日活动的各环节有机结合,注意动、静交替,室内、室外活动的交替,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的交替。 2、科学开展幼儿游戏活动。保证每天有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活动尽力为幼儿开辟游戏场所,扩大游戏空间;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游戏主题,广泛开展区域活动。 3、开齐五大领域课程,依据《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注重对幼儿培养各种能力。 (二)、转变教师观念,提高专业素质。新《纲要》、《指南》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贯彻实施,关键在教师。保教质量是幼教工作的生命线,而提高保教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师。我园结合本园实际,坚持外学习、内研究(培训),吸收其它幼儿园的先进教学经验,结合本园实际,加强研究,从转变观念入手,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1、弘扬师德,树立教师职业精神。 师德是教师之魂,我们认为新时期教师的师德更应该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一是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来保障。二是不定期开展《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园规章制度》、优秀教师事迹的学习。三是以教育局组织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争做人民满意的好教师"等主题活动为契机,以演讲比赛、师德大讨论、听师德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 2、苦练内功,夯实教师专业素质。 我园有的放矢通过多种途径来夯实教师专业素质o一是重引导、多支持,鼓励教师参加职后学历培训。二是多练兵、常比武,提高教学技能。围绕课程改革,我们组织教师开展说课、上观摩课活动,研究教育策略定期组织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