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

墨梅
墨梅

古诗《墨梅》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墨梅》。

2、学会“砚”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4、积累关于梅的诗句,感受古人对梅的情结。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词语,并说说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意境,体会作者贞节自守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会读诗

1、(幻灯出示课题,播放音乐《梅花三弄》)伴随着这首古朴典雅的古筝曲《梅花三弄》,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墨梅》。

2、作者王冕,简介作者。(幻灯)

3、一读:自由读诗,反复读,要做到字正腔圆,读通读顺。

指名读,讲解生字读音“砚”,“乾坤”

二读:光把诗的字音读准还远远不够,还要有板有眼,不破句,读出节奏来,读出味道来。再指名读,注意速度。

三读:师生合作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读。味道出来了。再换读。

老师读题目,作者,生读全诗。

二、读懂诗

1、要想读得更原汁原味,还要读懂诗的意思。同学们边读边琢磨,看看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都懂吗,遇到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别人交流。然后试着把每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质疑:有没有什么不懂的?

3、理解“墨梅”:(出示幻灯)梅花有红色、粉色、白色等颜色,墨梅指的是只用黑色

水墨画成的梅。王冕爱梅,且擅长画梅,素有“画梅圣手之称”,我们一起来欣赏他晚年的巅峰之作——《墨梅图》

(介绍题画诗。)这是一首题画诗,题画诗,就是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抒发作者的感情,咏叹画面的意境。从而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比较熟悉的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就是一首题画诗,只不过这是苏轼描绘的是惠崇和尚的画面上的意境。

4.看看王冕是怎么描述这株墨梅的?

读一二句。在哪儿?理解“洗砚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常常在池边练习书法,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而成“洗砚池”)

理解“淡墨痕”(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浓妆艳抹,没有鲜艳的色彩)“痕”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墨色淡雅到极点,简直若有若无,使人对其产生了轻灵飘逸的感受。

读三四句,说意思。“清气”“乾坤”

说全诗的意思。

5、把自己的理解送回诗里,再诗读,是不是诗味更浓了?

三、悟梅魂

1、墨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来写的?你能找到诗中的关键词句吗?

板书:墨痕——淡(清雅素淡)清气——满

2、(幻灯回《墨梅图》)《墨梅》中的梅花个个清雅素淡、冰清玉洁,可有人却说:“王冕,你不去画娇艳的荷花,只画这素淡的梅花,哪里还会有人喜欢你,还会喜欢你的画呀!”于是王冕就给这画题上了诗,也给了回答,你能找到吗?(为什么不画富贵的牡丹、艳丽的挑花和丰腴的海棠花?为什么不画粉色\白色\红色的梅花?)

3、为什么不画得鲜艳夺目一些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梅的颜色好不好看?我们来看一看。

(1)拓展写“色”的诗:苏轼诗《红梅》:梅花的内心是适应寒冷的,不愿随春天到来而展示自己的美态,但是那像酒后泛起的红晕无来由地表露在少女的面容上。美不美?

再看曹雪芹的。(有好颜色却刻意不画,墨梅与那些红梅、白梅相比,显得多么与众不同,她不靠鲜艳的颜色来取悦别人,她只想让——清新的香气充盈在天地之间)

(2)与墨痕的淡相对的,是清气的——(满)

拓展写“香”的诗:爱梅的诗人多,赞梅花之香的诗人也有不少。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现在有一首歌就是由此句而来——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

(只不过暗香一词也并非词作者原创)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和靖《山园小梅》(在靠山的花园里,百花由盛到衰,最后纷纷飘落,这时,园中的梅花却依次开放,由少到多,由疏到密,最后独占花园。青山脚下,小园一角,有清泉一潭,水清见底,潭边有梅一簇,梅枝横斜水上,清瘦的身影倒映水中,梅下清水,水上疏梅,相映生辉。每当夜幕降临,月洒青辉,晚风袭来,梅香四溢,满园芬芳。)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白梅》(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

(3)这么多人钟情于梅花的清香?在这里吸引文人墨客的仅仅是香气本身吗?香气还代表什么?(继续出示诗句:坚强品格、高贵气节、勤奋、刻苦、高洁、脱俗)

为什么不两全其美?

(色——外表,气——内在,不流于世俗,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的精神)王冕独爱梅花的清香,以至于放弃渲染梅花固有的色泽,而选择以“淡墨痕”来画梅,目的是为了突出——香气,清香。

4、感受“人”

同学们,王冕一生写了无数咏梅的诗,以这首《墨梅》最为有名。他笔下的墨梅有着它独特的淡雅和清香。

出示:“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这是后人对王冕的评价,你能说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吗?

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

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读到这里,现在你眼中的“清气”,还仅仅是梅花的香气吗?(流、留比较:后者留存、留下,前者流动、流溢)王冕仅仅是在写梅花吗?

(自喻,他不在乎“颜色好”,一指梅的颜色,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来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暗指名誉、钱财、地位,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溢在天地之间,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这种借助事物表达感情的手法就叫托物言志,你还知道这样的诗吗?(石灰吟、竹石)

5、小结:就是由于王冕这种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才有了这素净淡雅超凡脱俗的墨梅。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读出梅花的高洁,读出王冕的高洁。

四、拓展延伸,追溯“梅”文化

1、梅花,不畏严寒,冰肌玉骨,人们喜爱它的形态,更敬佩它的精神,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梅花的诗。现在我们来追溯一下梅文化。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很多的性格和含义,梅花的大红大紫是从宋朝开始的,当时有所谓的“咏梅两千卷”。当然,捧红梅花最不遗余力的就算林和靖了,梅妻鹤子。在古诗中,以梅为题的诗作很多,情感走向也是多方面的。

(一)借梅叹国恨

古往今来,国家兴亡,民族荣辱,百姓悲欢,最牵动文人墨客的情思,像梅花这种自然中最普通的植物,也成了抒发伤感之情的桥梁。南宋诗人刘因的《观梅有感》就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

前两句写东风把战场上的灰尘吹落了,意思是说南王朝已被元军消灭,战争已经停息,作者想到了曾隐居杭州西湖的北宋文人林逋。因南宋的都城在杭州,作者实际怀念的是南宋朝廷。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南宋灭亡后江南百姓的的不幸遭遇。江南水乡,自古闻名,苏杭更是封建时代的繁华都市,晚唐诗人杜牧曾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著名诗句。但现在国家已经灭亡,江南当年的繁华景象早已不在,江南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战争所带来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使作者在再也没有闲情逸致欣赏梅花了。

刘因是跨越宋元两代的文人,他目睹了南宋兴亡、江南兴衰的过程,他在《观梅有感》中,以梅为载体,抒发自己对江南的怀念和对南宋的悼念之情。

(二)以梅喻人如本诗,陆游

(三)以梅寄闲情

(四)借梅诉乡情

现代著名的的诗作有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陈毅的<红梅>,还有有关梅花的歌曲<红梅赞>

五、作业

1、课外自学《竹石》

2、自由组合,出一期“梅花赞”的手抄报。

墨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墨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注释 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池头:池边。头:边上。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 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天地间。https://www.360docs.net/doc/e310286114.html, 鉴赏 这是一首题画。墨梅就是颜色艳丽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看末句,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谭维维 《墨梅》 经典咏流传

谭维维《墨梅》经典咏流传 00:00:37 / 00:05:05 谭维维《墨梅》经典咏流传谭维维新作《墨梅》实力演绎“中国风骨” 实力唱将谭维维携元代王冕的《墨梅》登场,展现了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风骨。据悉,整首歌的打造耗时两个多月,不仅融入了流行唱法,也融入了琵琶,古筝,还有戏歌等中国元素,使得短短四句诗歌有了更丰富的意境。除《墨梅》之外,谭维维在现场更是完美演绎了藏族哭腔,苗族水腔,陕西的秦腔和老腔,大方呈现了自己的采风成果,借由自己的力量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呈现给更多的年轻群体。墨梅王冕古诗带拼音版1 墨梅王冕古诗带拼音版??mò méi ?墨梅? wáng miǎn ?王冕? wú jiā xǐ yàn chí tóu shù,gè gè huā kāi dàn mò hén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bù yào rén kuā hǎo yán sè,zhǐ liú qīng qì mǎn qián kūn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2 墨梅王冕古诗翻译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 3 墨梅王冕阅读答案 ? ?1、诗人借墨梅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志趣?? 2、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3、诗中后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 阅读参考答案: ? ?1、赞颂了墨梅的高洁品格,表现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2、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3、拟人。?4、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中国画赏析 梅

摘要: “四君子”是指中国画中的梅、兰、竹、菊,中国古代绘画,特别是花鸟画中,有相当多的作品是以它们为题村的,它们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因此,素有“君子”之称。中国人对于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的称赞由来已久,自是达成共识。其幽芳逸致,风骨清高,不做媚世之态;涤人之秽肠而澄滢其神骨,致人胸襟风度品格趣味于高尚之品性,深博世人爱意。现在我们就重点来说一下梅。关键字:梅花不畏严寒经霜傲雪 正文: 小小的花瓣,细而有劲的枝,淡淡的粉白,缠绕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种在冬天才傲然开放的花,那是一种在雪中才显得更加纯白的花,那是一种雪花压不到的花。是的,那就是梅花。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花。古有很多文人墨客都对梅花赞赏有加,其中最有名的有宋代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其中“树枝”与“墙角”搭配极为自然,显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树枝梅”的姿态。诗人用零星的笔墨层层展开意境,几笔实写提起无限虚景,梅之精神也被表达得淋漓尽致,此诗人之神往,亦令读者神往。 梅花较耐寒,花开特别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它与松、竹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人们画梅,主要是表现它那种不畏严寒、经霜傲雪的独特个性。那么,梅花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入画的呢? 据画史记载,南北朝已经有人画梅花,到了北宋,画梅就成了一种风气,最有名的是仲仁和尚,他创墨梅,画梅全不用颜色,只用水墨深浅来加以表现。据说他有一次,看到月光把梅花映照在窗纸上的影子,从中得到了启发,便创作出用浓谈相间的水墨晕染而成的墨梅。此后,另一画家杨补之在这种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画法。创造出一种双勾法来画梅花,使梅花纯洁高雅,野趣盎然。元明以来,用梅花作画更多。元代最大的画梅大师应该首推王冕,他自号梅花屋主,他的水墨梅画一变宋人稀疏冷倚之习,而为繁花密蕊,给人以热烈蓬勃向上之感。王冕的存世名作,是他的一幅《墨梅图》他用单纯的水墨和清淡野逸的笔致,生动地传达出了梅花的清肌傲骨,寄托了文人雅士孤高傲岸的情怀。 但是,要画好梅花,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画梅人还必须有画梅人的品格,有人称之为“梅气骨”,一种高尚的情操和洁身自好的品格,正所谓:“画梅须有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画家陈立斌创作的一副国画花鸟《敢在红梅头上开》,在作品中用写意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意趣盎然的花鸟画。据博宝艺术网的专家介绍,自幼酷爱绘画艺术的陈立斌尤其喜欢传统花鸟创作,梅、兰、竹、菊无一不精。在这幅作品中画家通过巧妙的花鸟布局将写意的花鸟场景呈现出来,而且通过色彩的巧妙使用,画中的黄腊梅花以及红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梅花是坚毅、高雅的象征,而在当代人们对于梅花十分喜爱,而且赋予了梅花以时代的精神,凌寒而开的梅花所拥有的强悍生命力让人赞叹。著名画家徐墨然创作的《红梅迎来万花荣》,他笔下的梅花枝干劲健,繁而不乱,疏密有序;而对傲然开放的梅花形象的描绘则是变化多端。此外,在梅枝中穿插着疏松的几支墨竹,与梅花的形象相映衬,给人以极好的艺术享受。这样充满喜气的画面更是寓意着美好幸福的生活和未来。 傲雪临霜的梅花,真真切切的象征了那种顽强不屈,勇于拼搏,渴望着暴风雪的来临的精神和品质。人们赞美牡丹,是因为它的富贵,赞美荷花,是因为它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我

小学古诗:《墨梅》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墨梅》原文译文赏析《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版本一)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二)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注释】 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池头:池边。头:边上。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 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天地间。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

元 王冕 墨梅图 5712万元成交

[转载]元王冕墨梅图5712万元成交 王冕墨梅图5712万元成交" href="https://www.360docs.net/doc/e310286114.html,/s/blog_a5fd464f0101ezx0.ht ml" target="_blank">元王冕墨梅图5712万元成交作者:博古斋 王冕墨梅图5712万元成交" name="image_operate_82121378869150566" alt="[转载] 元王冕墨梅图5712万元成交"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e310286114.html,/DownloadImg/2013/09/1 113/35128446_1" real_src="https://www.360docs.net/doc/e310286114.html,/DownloadImg/2013/ 09/1113/35128446_1" action-data="http%3A%2F%https://www.360docs.net/doc/e310286114.html,%2Fmw690 %2Fa5fd464fgx6CyZ0gXMo04%26690" action-type="show-slide">作者 王冕 尺寸 107?33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暂无 估价 RMB 18,000,000-28,000,000 成交价 RMB 57,120,000 HKD 65,056,948 USD 8,568,000 EUR 6,283,200 专场 中国古代书画夜场 拍卖时间 2010-06-03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5周年春季拍卖会 著录:1.《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第三十八册(干隍四十年)第630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人民出版社出版。2.《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第六册第66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3.《乾隆御制文物鉴赏诗》第56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出版。4.《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一)》,第90-91页,保利艺术博物馆编,2010年。 题识:会稽王冕为慧泉先生写。钤印:江南春色题跋:野弗嫌狂丰弗肥,至哉艺也入精微。世间赝作会稽者,貌已不然神更非。乙未新正御题。钤印:乾隆诗塘:格胜神全。钤印:乾隆御笔题签:王元章梅花真迹,清宫旧藏。己丑得于香港。钤印: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宝笈、大风堂印、敌国之富、己丑以后所得、不负古人告后人、真鉴、别时容易、球图宝骨肉情、畸园珍藏、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清勤堂梁氏书法记、法匠

古诗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翻译赏析

古诗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翻译赏析 《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作者为元代文学家王冕。其古诗全文如下: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前言】 《墨梅》是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的一首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全诗以画作真,诗情画意融合无间,意蕴深邃,耐人寻思,洵为题画诗中的上乘之作。 【注释】 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也有作“淡墨色的梅,是梅花中的珍品”。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一说三国时期是钟瑶年轻的时候练字,经常用家旁边的池子洗毛笔,以致整个池子最后都是

墨色了。一说东晋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里是化用典故自诩热爱书画艺术、热爱文化。 头:边上。 个个:朵朵的意思。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留下的印记。 流:有流传、流布之意。有很多版本皆作“留”。 清气:所谓的清气,于梅花来说自然是清香之气,但此处也暗喻人之清高自爱的精神,所谓清气就是雅意,就是正见,就是和合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指人间天地间。 【翻译】 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是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只间。 【赏析】 这是一首作者王冕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画作为《墨梅图》,纸本,墨笔,纵319cm,横509cm。自题:“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元章为良佐作。”钤“元章”、“文王子孙”。另有清乾隆皇帝御题诗及鉴藏印。画面中一枝梅花横出,枝干秀挺,花朵疏朗。以淡墨点染花瓣,再以浓墨勾点萼蕊,墨色清润,高情逸趣溢于笔端。

古诗三首 墨梅 说课稿

21 古诗三首墨梅说课稿 一、说教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 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 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 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读课题。

二、读诗 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检查读。 2、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 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A、①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淡墨、痕、清气、乾坤 ②交流每句诗的意思。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④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读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 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 ②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 ③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 师小结:这些问题提得好,可见同学们读诗时动了脑筋,有“大疑”必有“大进”,这就是会读书。当然,同学们不用着急,通过下面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品诗 1、品“淡墨” ①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课件: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 ②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 生说: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

墨梅

墨梅教案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咏物诗,于谦的《石灰吟》,我们一起背一背。师:大家知道,于谦赞颂石灰的精神,是为了表达自己坚决不同流合污,誓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心志,这就是咏物言志。(板书:咏物言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组美丽的照片。 课件出示梅花图片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师:喜欢梅花吗? 师:哦,那你们喜欢梅花的什么呢? 生1:我喜欢梅花的精神。 生2:我喜欢梅花的颜色。 生3:我喜欢梅花的香味。 师:是啊,梅花,岁寒三友之一,它有疏影横斜的风韵,清雅宜人的幽香,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都要来赞美它呀!今天我这堂课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吟诗咏梅。 师:梅花的香是一种怎样的香? 生:暗香。 师:梅花的香还是一种怎样的香? 生:清香 师:宋代的另外一位诗人王安石在他的诗中,也写到了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课件出示)

生1读生2读 师:让王安石念念不忘的还是什么?生:梅花散发的暗香。 师:更可爱的是王安石把梅花比作了什么?生:雪 师:雪是什么颜色的啊。生:白色 师:白色是一种纯洁、淡雅的颜色,梅花之淡雅、梅花之清香着实让人喜爱,所以王安石吟道。 王安石、陆游、姜育恒他们仅仅是在赞美梅花的淡雅、梅花的清香吗? 生思考 交流 生:不是,是在赞美梅花的品格、精神。 师;是啊,他们更是在借梅之淡雅、梅之清香来赞美梅之情操、梅之气节、梅之精神啊,从而来表达自己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啊。他们咏的是梅,言的也是志啊。 师:王安石要咏梅,咏的是梅之高洁。 生齐读。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师:这就是他们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啊,他们是想做梅花一样的真君子啊。师:说到爱梅的君子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想了解他吗? 师:他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画家,尤善画梅,人称“画梅圣手”。一生当中最爱画的就是墨梅,至今他的真迹还珍藏在故宫的博物馆里。他性情孤傲,鄙视权贵。后人曾这样评价他: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课件出示)生齐读。

墨梅的诗意_墨梅的意思

墨梅的诗意_墨梅的意思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墨梅的诗意_墨梅的意思 《墨梅》 作者:王冕 原文: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注释: 1、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也有作“淡墨色的梅,是梅花中的珍品”。 2、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3、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一说三国时期是钟瑶年轻的时候练字,经常用家旁边的池子洗毛笔,以致整个池子最后都是墨色了。一说东晋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里是化用典故自诩热爱书画艺术、热爱文化。 4、头:边上。 5、个个:朵朵的意思。 6、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

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7、痕:痕迹,留下的印记。 8、流:有流传、流布之意。有很多版本皆作“留”。 9、清气:所谓的清气,于梅花来说自然是清香之气,但此处也暗喻人之清高自爱的精神,所谓清气就是雅意,就是正见,就是和合之气。 10、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指人间天地间。 诗意: 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是一棵梅花, 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 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 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只间。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这幅画卷不仅仅是一幅描写私人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情。由于作者的细微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韩熙载生活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在这幅巨作中,画有四十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蒙太奇一样地重复出现,各个性格突出,神情描绘自然。《韩熙载夜宴图》从一个生活的侧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场面。画家用惊人的观察力,和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的深刻理解,创作出的这幅精彩作品值得我们永久回味。 泼墨仙人图 梁楷,南宋人,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 今杭州) 。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 《泼墨仙人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可以说是梁楷与画院画风决绝后,自辟蹊径,独树一帜,在绘画创作中所创“减笔”画之杰作。画面上的仙人除面目、胸部用细笔勾出神态外,其他部位皆用阔笔横涂竖扫,笔笔酣畅,墨色淋漓,豪放不羁,如入无人之境。 作者在构造人物形象时,有意夸张其头额部分,几乎占去面部的多半,而把五官挤在下部很小的面积上,垂眉细眼,扁鼻撇嘴,既显得醉态可掬,却又诙谐滑稽,令人发笑,以生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生命态度,极尽嬉笑怒骂之态。据画史记载:梁楷为人不拘小节,好酒,自得其乐,狂放不羁,且任性高傲,在艺术上有自己的创见,不肯随波逐流,因而有“梁疯子”之称。应该说梁楷所画的不是“仙人”,而是他自己的写照。梁楷在他艺术生涯的前期,曾受画院“格律”的严格训练,人物画继承李公麟之画风,后因作者本人的素质和历史因素,梁楷凭着这股“疯”劲,反对因循守旧,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造发展,因而他在中国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秋江渔隐图 轴,绢本,墨笔,纵:37厘米,横:29厘米 此图画面单纯,一老渔翁怀抱木桨,蜷伏在船头酣睡。小舟停泊在芦苇丛中。这幅作品体现了马远人物画创作的造诣,画处于静态的人物,已达到妙化入境的地步。老渔翁头部处理很见功底,眉、发、胡须的画法用的是传统的线描法,但对脸颊、鼻尖、眉宇、下唇、眼窝的晕染,却富有体积感,这在古代传统绘画里是一个突出而少见的表现手法,即使在马远其它人物画作品里也没这幅画运用得这么成功。另外,他能娴熟地用线条表现物象的质感,如水的轻盈、布衣的皱褶和船板的木质等。几枝将枯未枯的芦苇轻轻摇摆,秋风萧索,细波粼粼,渲染出一片静谧的秋意,画面气氛烘托较为成功。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墨梅》优质教案_

《墨梅》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砚乾坤”3个字,会写“砚乾坤”3个字,了解古诗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墨梅这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诗人分别是王冕、郑燮和于谦。。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墨痕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四、学习古诗 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 (突出了它淡淡的彩。)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中国美术鉴赏作品及作者汇总

中国美术鉴赏作品及作者 1、《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 2、《宾客图》唐 3、《执扇宫女图》唐 4、《藦坷萨埵舍身饲虎图》敦煌壁画北魏 5、《东王公》敦煌壁画西魏 6、《西方净土变》敦煌壁画唐 7、《双飞天》敦煌壁画唐 8、《朝元图》永乐宫壁画元 9、《钟离权度吕洞宾》元 10、《洛神赋》顾恺之东晋 11、《女史箴图》顾恺之 12、《步辇图》阎立本唐 13、《捣练图》张萱唐 14、《虢国夫人游春图》张萱唐 15、《簪花仕女图》周昉唐16、《牧马图》韩干唐 17、《照夜白》韩干唐 18、《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五代 19、《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北宋20、《维摩诘》李公麟宋 21、《听琴图》赵佶宋 22、《采薇图》李唐宋 23、《秋庭婴戏图》苏汉臣宋24、《货郎图》李嵩宋 25《六祖劈竹》梁楷宋、 26、《秋风纨扇图》唐寅明 27、《孟蜀宫伎图》唐寅明 28、《屈子行吟图》陈洪绶明 29、《钟馗图》高其佩清 30、《游春图》展子虔隋 31、《匡庐图》荆浩五代 32、《秋山问道图》巨然五代 33、《雪景寒林图》范宽宋 34、《早春图》郭熙宋 35、《万壑松风图》李唐宋 36、《踏歌图》马远宋 37、《风雨归牧图》李迪宋 38、《鹊华秋色图》赵孟頫元 39、《富春山居图》黄公望元40、《浴马图》赵孟頫元 41、《渔庄秋霁图》倪瓒元 42、《渔父图》吴镇元 43、《青卞隐居图》王蒙元 44、《庐山高图》沈周明 45、《《华山图》王履明 46、秋江待渡图》仇英明 47、《平林散牧图》王翚清 48、《落木寒泉图轴〉王时敏清 49、《仿古山水》王翚清 50、《杏花春雨江南》王翚清 51、《夏山过雨图》龚贤清 52、《五牛图》韩滉唐 53、《山鹧棘雀图》黄居寀五代54、《禽兔图》崔白宋 55、《寒雀图》崔白 56、《芙蓉锦鸡图》赵佶宋 57、《墨竹图》文同宋 58、《墨梅图》王冕元 59、《墨葡萄》徐渭明

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

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诗人分别是王

冕、郑燮和于谦。。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千锤万凿焚烧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四、学习《墨梅》 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

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

古诗《墨梅》说课稿(精选3篇)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古诗《墨梅》说课稿(精选3篇),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古诗《墨梅》说课稿(精选3篇) 古诗《墨梅》说课稿(精选3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古诗《墨梅》说课稿(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墨梅》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墨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这首诗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作者善画梅,也喜咏梅,这是他的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胸襟。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好,只

是要让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精读课文的要求以及学生学习古诗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墨梅》。 ★学会诗中“砚”这个生字,理解“墨梅、洗砚池、淡墨痕、好颜色、清气、满乾坤”等词。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三、说重点、难点 根据诗文的内容及本单元对学生的要求,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古诗,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胸襟。本课的难点是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抓住一个“淡”字,一个“满”字来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我主要运用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相机引导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学习,动用多种感官,进入到诗人描绘的情境中,体会诗句的意境美。在传授知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墨梅》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墨梅 体裁:诗 题文: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者: 名字:王冕 年代:元代 描述: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翻译: 原文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原文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赏析: 赏析一: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元顺帝至正九年至十年(1349—1350)期间。王冕在长途漫游以后回到了绍兴,在会稽九里山买地造屋,名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此诗就作于梅花屋内。此时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作者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矛盾,感慨之下作此诗。 赏析二: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这首诗题为

“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赏析三:艺术特色 《墨梅》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诗人也借物抒怀、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有意见认为,该题画诗,点出创作意图,强调操守志趣,在艺术史上甚至比《墨梅图》本身还要出名。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此诗开头两句直接描写墨梅,最后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考点: 一、必背名句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解释: 关键词:吾家 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关键词:洗砚池 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关键词:池头 池边。头:边上。 关键词:淡墨 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关键词:痕 痕迹。

王冕《白梅》 《墨梅》赏析

王冕《白梅》与《墨梅》赏析 王冕(1187-1359),字元章,号老村、煮石山农、会稽外史,浙江诸暨人,元末明初人,出生农家,幼年穷困,白日为人牧牛,晚上即就寺中长明灯下读书,终为当时有名的诗人。他擅画墨梅、竹石。墨梅师法宋扬无咎,传世作品有《南枝早春图》、《墨梅图》等,被称为“画梅圣手”。 《白梅》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歌咏了白梅的高洁品格。她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诗人既是咏物,也是歌咏人的精神品格。 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 [注释〕①着:放进,置入。②混:混杂。芳尘:香尘。③乾坤:天地。 [赏析]:从诗歌大的构思技巧来看,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在具体表现手法中,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通过阅读与分析,我们便知这首的主要的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对比衬托。

[解说]:这首诗歌咏了白梅的高洁品格。她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诗人既是咏物,也是歌咏人的精神品格。 [点评]:诗中景物梅的特点: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①耐寒、坚韧。首句中“冰雪”可见梅的生长环境极其恶劣,衬托出梅的耐寒品格和坚韧风骨;②自甘寂寞,高洁脱俗。首句中“林中”及第二句可见梅自甘寂寞,不同流俗,性情高洁;③报春。三四句写梅的报春,梅是有奉献精神,公而无私的。诗人以梅自况,表现了自己自甘寂寞、不慕荣华、高洁脱俗的志趣及公而无私的精神,反映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儒道一体的思想体系以及出世和入世的生活艺术。 梅的创始,和文学有密切关系,先是北宋林和靖、苏东坡等诗人热情地歌颂梅花的丰神和风骨,使人们对梅花产生了无限珍爱的感情,“无声之诗”的画继之而起,侮花也就成为画坛上盛极一时的题材了。 当时对画梅最有创造和贡献的当推释仲仁和扬补之。仲仁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 王冕正是接受了华光、扬、汤一派的传统,孜孜不倦地学习梅花谱和梅花篇,在这基础上,发挥了他的艺术才能。 《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中国名画赏析

中国名画赏析 有梅之记,始见于《西京杂记》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迄今2000年矣。至晋,有咏梅诗现,相陆凯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句。南北朝时,关梅诗文、韵事益盛。《金陵志》载“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此梅花图案用于美化之始。唐相宋?Z、杜甫、白居易、柳宗元、张九龄、李白、韩愈、李商隐、杜枚等皆有诗作传世。宋林逋(和靖)、苏轼、秦观、王安石、陆游、范成大等,亦有甚多咏梅诗词名世。 梅入画,有史载始于南北朝,至宋僧仲仁方盛,称“墨梅始祖”,宋哲宗时,僧住衡山华光寺,酷爱梅,唯所居方丈室屋边亦植数本。每逢花发时,辄床据于其下,吟咏终日,人莫能知其意。月夜未寝,见疏影横于其纸窗,萧然可爱,遂以笔戏摹其影。凌晨视之,殊有月夜之思,因此学画而得其无诤三昧,名播于世。山谷道人叹之曰:“如嫩寒清晓,行孤山篱落间,但只欠香耳。”士大夫有请数年而未得之者,有不求而自自者。重浓淡而不著色,有《华光梅谱》留世,后补之、元

章皆源此。 【腊梅山禽图】 赵佶立轴绢本设色纵34厘米横223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画一枝蜡梅,弯曲有致,枝梢有数朵梅花已然开放。两只山禽似被画面外的什么所吸引,正顾盼观。画中彩墨工细,运用自如,细笔勾花、枝,设色清雅。山禽刻画细致,神情真。构图疏朗明快大方。 【梅花诗意图】 岩叟长卷绢本水墨纵19.2厘米横112.8厘米(美)弗利尔美术馆藏 岩叟,生卒年不详,即北宋王岩叟。字彦霖《宋史》有传,未称其擅画,或为画家之号。南宋宋伯仁,号雪岩,擅画梅叟或即宋伯仁自号,待考。图中画盛开的梅花,树干上墨书有岩叟”二字,应是作者的名或号。从画风上看,不似北宋,或为南末后期至元初之作。以北宋王岩叟为作者,不足为信。此图运笔道劲有力,构图疏密有致,枝条穿插,富有韵味,具扬补之遗法,为补之传派中上乘之作。 【雪中梅竹图】

墨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墨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墨梅 作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洗砚池】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频洗笔砚,池水竟为之黝黑.浙江会稽山下与江西临川均有洗砚池遗迹,传说均曾为王羲之洗砚处.作者是著名画家,以淡墨清雅写梅,因与王羲之同姓,故称“我家”,并暗喻其功底. 注释: [墨梅]单用墨画的梅花.[池头]池边.[洗砚(y4n)池]洗毛笔、砚台的池塘.[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迹,指花的颜色.[清气]清香的气味.[乾(qi2n)坤(k&n)]指天地. 诗意: 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一“淡”一“满”尽显个性 ——《墨梅》赏析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

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这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正是作为诗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这种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精神的表现方法正是作为画家的王冕的巧夺天工之处.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

墨梅的诗意

墨梅的诗意 墨梅的诗意_墨梅的意思 《墨梅》 作者:王冕 原文: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注释: 1、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也有作“淡墨色的梅,是梅花中的珍品”。 2、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3、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一说三国时期是钟瑶年轻的时候练字,经常用家旁边的池子洗毛笔,以致整个池子最后都是墨色了。一说东晋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里是化用典故自诩热爱书画艺术、热爱文化。 4、头:边上。 5、个个:朵朵的意思。 6、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7、痕:痕迹,留下的印记。8、流:有流传、流布之意。有很多版本皆作“留”。9、清气:所谓的清气,于梅花来说自然是清香之气,但此处也暗喻人之清高自爱的精神,所谓清气就是雅意,就是正见,就是和合之气。10、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指

人间天地间。 诗意: 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是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只间。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