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速写的用笔构图(试讲教案)

设计速写的用笔构图(试讲教案)
设计速写的用笔构图(试讲教案)

目录:

基本信息 (2)

一、课程/学生分析 (2)

二、教材分析 (3)

三、教学目标 (3)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3)

五、教学方法: (4)

六、教学过程: (4)

(一)导入新课 (4)

(二)内容讲授: (4)

1、速写线的表现功能与学习方法 (4)

2、线与明暗调子结合的速写 (5)

3、速写构图 (6)

七、写生与练习 (6)

八、课后分析、反思 (7)

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绘画基础(设计速写)

授课专业/班级:计算机系多媒体专业11级1班

总学时: 48学时学分: 3分

授课教师:黄菊新

联系电话:

工作院校/系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设计系

使用教材:《设计速写》主编:曹永智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5

参考书目:《速写讲稿》,刘庆元,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

《设计快速表现》胡锦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绘画造型基础》胡伯忠福建美术出版社 2010

课题:设计速写的基础技法——用笔与构图

一、课程/学生分析:

与中学时的美术课程内容最大不同之处是高校设计专业绘画基础课程内容设置的多是以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为目的训练课程。

美术基础是电脑艺术设计的根本,设计速写是一切设计艺术的基础。美术基础中的素描、色彩、速写、构成等钧是电脑美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学习涉及到电脑图形图像处理、平面设计、动画制作等这些电脑艺术设计方面的内容,所以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术绘画基本功,否则即使有较高的计算机专业技术,美术基础较薄弱,缺乏艺术的审美、表现能力和创造力,也不能很好的表达设计理念。只有将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才能使这一专业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速写是锻炼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的一种方法,掌握速写技法有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表达创作理念。根据专业特点,除了一般的速写训练内容外,还应鼓励学生多画草图,

高职高专艺术设计基础课教案设计速写第二章第3讲用笔与构图

并把它作为速写训练内容之一。由于设计速写言简意赅,快速表现,可塑性强,已经成为工业、建筑、环境和其他艺术专业设计师的最基本的表现手法之一。

在速写绘画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写实或写意的写生练习,能让学生们的心、脑、眼、手高度结合在一起,让速写成为自己有力的表达语言;能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体会创造的快乐。

与中学生不同的是大学生们多了一份成熟和稳重,他们对新新事物充满了好奇,所以刚开始课程讲授时尽可能找一些相关的设计速写经典案例图片进行讲解,如有条件结合使用多媒体幻灯片放映是最好的方式,这样便可以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材分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设计速写》2005,主编为曹永智。此书概要介绍了速写、设计速写的定义及速写的工具和材料,详细介绍了设计速写的具体表现,以大量的作品图列从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动漫设计角度来说明速写的具体应用。主要为高职高专的艺术设计、电脑多媒体体设计使用的绘画基础教材。

本次课题:设计速写的基础技法——用笔与构图,是教材中第二章第三讲的章节内容,主要讲述了线的表现功能与学习方法,明暗调子的速写,构图的方法和表现等。

三、教学目标

1、分析讲解东西方绘画速写、线描中对线的应用的成就。体会线在绘画作品中的魅力所在。

2、通过点、线、面、绘画示范,提高学生对设计速写中用笔用线的绘画造型能力。

3、通过临摹优秀的线描作品,理解用线表现事物的方法,原理。

通过对物体轮廓.结构的练习,来提高运用线条表现好对象的能力。

5、了解速写写生中的构图法则,有针对性地提高对各种物象的表现力。

体会构图的变化给画面不同的视觉冲击力,

6、通过户外写生训练,培养对物象的观察能力及体会身边物象的特征与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速写中各种线的表现方法,理解线的各种独特效果,及线的几种组织形式。

2、难点:线面结合的速写表现方法、物象的结构表现及质感表现;写生中对画面构图、

景物取舍、组合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讲述法、引导法、启发法、互动探讨法相结合,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范例作品,不断地采用欣赏—讨论—讲解—示范—训练—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在欣赏及动手训练中感受到绘画乐趣,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又使学生在手绘中获得快乐。

训练方法:课堂训练+作业训练

以临摹——写生——临摹为主要训练手段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写课题:用笔用线与构图

教师导入:展现几幅内容相近的学生(画面生涩、稚嫩)的速写作品和几幅(画面结构完整、饱满、线条熟练、生动)的作品。通过作品画面的对比分析,以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感受到用笔用线、构图表现在速写作品中的重要性,以此暗示学生绘制能力的改进和完善。

(二)内容讲授:

1、速写线的表现功能与学习方法

用线流畅生动、疏密得当,速写主要通过线条表达,线条是速写的经脉。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线条的特性,是画好速写的必备条件。即利用线条的或长短、或松紧、或延伸、或扩张,使画面产生诸多视觉的和谐和美感。线条的疏密,虚实要得当,要做到“密不透风,疏能跑马”。

a、介绍设计速写中用笔用线表现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导入大量的经典大师速写作品的图列,分析讲解东西方绘画速写、线描中对线的应用的成就。举例西方

名家:梵高、马蒂斯、

毕加索及历代中国绘画名家:吴道子、陈洪绶、任伯年

等名家作品中用笔用线的表现特点。

分析东西方绘画中用线的不同之处:西画中的线是

以光的明暗为基础表现对象,而东方绘画中的线不受光

的影响。

风景速写

绘画速写女模特\席勒

高职高专艺术设计基础课教案 设计速写 第二章 第3讲 用笔与构图

b 、速写中线的形式表现及画面组啊、合方式。

中国画传统十八描、在设计速写中点、线、面三种要素组合的表现内容。 线的组织形式:⑴疏密对比, ⑵粗细、轻重、方向, (3) 曲直、刚柔。

2、线与明暗调子结合的速写

a 、线面结合速写的特点,表现方法。明暗调子的速写就是通过黑白块面描绘来表现光照下的物象形态、质地、空间关系等,具有对比强烈、简练厚重的特点。

b 、设计速写中线的表现。

线在图案表现

线在室内设计表现

线在工业设计表现

线在动漫设计表现

设计速写中线的练习

3、速写构图

a、速写构图的目的:最求画面效果优美自然。

构图指绘画的布局安排、章法布局。要遵循“多样而统一”得艺术规律原则。

b、构图法则:

(1)构图要讲究宾主、虚实、疏密关系

(2)稳定和钧衡关系

(3)各种构图风格

1. S形构图:这构图形式,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是将需要画的内容分布在

画面上,形成似S形的弯曲变化。二是指描绘空间中有曲折变化的景象,

如山川之迂回。

2. C形构图:构图形式以C形的形状排列在画面上,画面中间及某一边留空。

画面要表现的精彩内容,排布在C形的内侧边缘,这是一种平面化的构

图形式,注重整个C形轮廓边缘的变化。

3. 满构图:这是从量的角度来理解构图。满构图的画面,内容丰富,常用来

表现充满生气的内容。

4. 梯形构图:梯形构图是一种较稳定的构图形式,采用这种构图形式,易使

内容表现得典雅、庄重,许多静物画常用此构图。

5. 疏构图:画面内容疏空,以少取胜,耐人寻味。疏构图的画面选题要精致

讲究,这样才能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

6. 三角形构图:三角形构图的倾斜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稳定感。作画时可

根据不同需要,将描绘对象布局成不同倾斜角度的三角形,造成不同三

角形构图的艺术感受。

七、写生与练习:

1、临摹中外名家速写作品若干张。

2、以铅笔描绘为主:课堂静物写生训练 4课时,校园内户外风景写生训练 8课时。

3、作业:8开速写本,临摹相关的绘画速写和设计速写作品30幅。

(要求:构图完整,对象准确生动,比例透视关系得当,线条、明暗表现生动富有趣味。)

高职高专艺术设计基础课教案设计速写第二章第3讲用笔与构图八、课后分析、反思

本课程已经上了一个月了,由于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们都是非艺术生考上来的,一点美术基础都没有,更谈不上动手作画了的能力了。所以他们对此门课程的学习认识比较陌生,我在前期的授课内容方式多以速写的认知、概念及学习方法方面讲授,理论的讲解较多,学生似乎处在半理解的状态,但是让他们动手绘画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起初安排他们外出写生每个学生都极兴奋,而当我布置他们写生前要先大量临摹相关作品,学生们一个个都像泄了气的皮球,底下有嗯哼的小声埋怨。我告诉他们要想画好速写最初就是靠大量的临摹来学习,我们还没学会走怎么可以急于跑呢?因为速写可以提高我们的记忆力和我们的耐性还有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在最初临摹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们都用水笔或钢笔来画速写,之所以不叫他们用铅笔是为了不叫他们养成依赖橡皮的习惯,叫他们大胆放开了去画。可是还是问题不断,在最初临摹的时候,总会出现用线不肯定,老是出现短线,断线,重复描线或者是反复涂改的现象。这个时候我就鼓励同学们大胆了放开了去画,别怕画不好,大师们也是开始从不会然后一点点的积累才成为了大师。在临摹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用线要整笔画下去,运笔慢而认真,全笔到头,不能乱画,乱画的线没有力量。在学生画错线时,我告诉他们要坚持画下去,不要修改,不要因为一条错误的线打乱了自己绘画的情绪,不要觉得这因为这一条线就把我们这一副好好的画给破坏了,我们要重新调整情绪,接着画,能完成全幅作品的就是—幅好画,我们看的是整体效果,而不是那画错的一条线。

就这样学生在反复的临摹、写生中,从最初的乱七八糟已经开始有了雏形,不过或许内容还是有些过于单一,有些同学已经出现了觉得枯燥的感觉,我决定后面的几周课程让同学们根据自己感觉去画一些设计方面的草图,构思一些有趣味性、富有创意的速写作品。感受一下真正的设计速写和普通绘画之间不同之处,在从优秀作品临摹学习中出到差距认清自己的不足。

在教学实践中,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殊性,我认为首先在学生作业的批改上下更多的功夫,要进行面批、面评、帮助修改等环节,其次是重视教师速写示范性(有时候教师的示范,能帮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所以我觉得在整堂课中示范性的东西还是要的。在完成好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凡事贵在坚持,鼓励学生自己准备好写生本训练自己的观察力,表现力),最后着重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注意审美能力的培养;合理的利用好课堂的训练时间。

学构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4.学构图 教学目标: 1.感受绘画构图之美,懂得构图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2.初步了解和学习绘画构图知识。 3.发展探究美术知识、进行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绘画的构图知识,并感受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绘画的构图知识,并感受形式美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什么是构图? 构图是指画面结构各种关系的总体。一般是指形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形式,同时也包括线条、明暗,色彩等在画面结构中的组织形式。 一幅画如何安排好所表现物象的位置以及多种物象的组合关系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演示说明 中间太小中间太大偏上偏下偏左偏右 适中 偏左上角偏右上角偏左下角偏右下角太分散太紧凑 师:任何一幅画面的构图都存在着这13种基本变化,只有大小

适当,位置适中,聚散合理的才是比较完美的构图。 3.静物构图与风景构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它们都有一个表现主题,而且都要把主题物象安排在画面的重要位置上,使之突出、明确、大小、位置、比例适度。不同点:(1)静物是人为的在一定环境下摆放的物象组合,空间是有限的。风景属大自然的造化,无边无界,空间是无限的。 (2)静物构图所考虑的是如何将有限空间中的物象合理的安排在画面之中,而风景则要在自然中选取所要表现对象,即取景。 (3)静物的大小、位置、聚散关系比较容易判断,因为它相对集中、独立,而风景是连绵不断的无限空间形态,且形态变化万千,层层叠叠,透视变化也比较大。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静物写生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西平宋集张湾小学 张华美

(完整版)登高教案

《登高》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和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特色。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感受诗人 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 1. 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包含的情感。 2.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准确、规范、生动地解读诗歌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突破】抓住意象,通过知人论世、品字、对比、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突破。 【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4分钟) 同学们,我们知道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所以叫重阳,又叫“重九”。由于“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常在此日进行祭祖和敬老活动,所以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与三月初三“踏春”相对应,重阳还被称“踏秋”,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 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公元76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长江边上,一位衣衫褴褛、疾病缠身、年过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地朝山上登高而来。在这个满目衰败的残秋里,面对水急风大的万里江天,面对疲倦而孤独的飞鸟,面对了无生气的枯树,这位一生坎坷、穷愁潦倒的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首七言律 诗——《登高》。 二、《登高》的写作背景(2分钟) 《登高》向来被誉传为名作,被明代的胡应麟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不断。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各种苦闷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为了排遣苦闷,诗人抱病登高,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整体感知(3分钟) 1.播放录音朗读,找出本诗的主体情绪是什么?(诗眼:悲) 2.听老师示读,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及停顿。 3. 大家自由朗读,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翻译不懂的字句。

(完整)《登高》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更加透彻地品味诗人的写作目的。 (2)学会运用缘景明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由找意象入手,把握诗歌营造的意境,进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致。 (3)借助诵读,在讨论赏析中品味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4)能够在品读完诗歌之后,写一篇品读感悟,进行总结交流,进而加深对诗人及诗文内容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板书回顾诗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找到鉴赏古诗的钥匙。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歌,品味诗境。 (3)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示的诗中情景,表达自己对杜甫诗歌的体验和感受,形成自己的见解。 (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通过讨论、评点等方法把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形成鉴赏文字,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培养爱国情怀。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汲取古代文化深厚的养料,提升审美能力,涵养情趣。 【教学重点】 1.掌握从意象、意境入手进而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2.结合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理解诗人沉郁苦痛的情感。 【教学难点】领会诗人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到悲国家、社会之秋的深沉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温故知新 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几个问题: 诗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诗言志。 读者读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明志。 如何才能品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上节课我们在上《秋兴八首》时已经学习了鉴赏诗歌的两种方法?知人论世,由景入情。 如何赏析景色?找意象、明意境,从而由景入情,深入品味诗歌的思想情感。 二.学以致用 今天,我们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品读杜甫的另外一首诗《登高》。 (一)知人论世

《登高》杜甫的教案

杜甫《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吟诵诗歌的基本方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就是诗歌星空中最灿烂的银河!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思亲怀乡的诗歌。九月九日是中国的重阳节,那是一家人登高祈求长寿的欢快节日。可是有这样一位老人,衣衫褴褛,满身疾病,年过半百,却只能漂泊异乡。他步履蹒跚地登上长江之滨的夔州,面对处于战乱的国家,面对万里之外的故乡,面对漫天的落叶,面对滚滚长江水,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老人。共同来欣赏一千两百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二、品读诗歌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一分钟) 1、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对他的朗读作一点评。

(一位学生朗读,几位同学点评,教师补充做朗读指导) 2、听录音示范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3、“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刚才我们读了这首诗,它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怎样的? 明确:凄凉、悲伤、孤独。 4请大家融入这种感受有感情地齐声朗读《登高》。 (学生齐读《登高》) 三、赏析诗歌 1、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 明确:流浪他乡、疾病缠身、壮志未酬。 除了这些还有吗?结合背景来了解作者。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杜甫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却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2、在诗歌中有哪些字眼可以体现作者悲伤的感情的?并且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万、常、多、独、恨、停 万:写出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写出了流浪他乡时间之久。 多:写出了疾病缠身,当时杜甫身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等多种疾病,“右臂偏枯耳半聋”一只手已经无法动弹了。 独:感叹独自登台,无亲无友,孤苦伶仃。 恨:时世艰难,而自己命途多舛,两鬓苍苍,功业无成。 停:穷困潦倒,没酒可喝,郁积在胸中的愁闷无法得到宣泄。

构图的作用教案讲课讲稿

构图的作用教案

第3课构图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中构图的基本形式,感受构图的形式美,领悟构图在不 同类型、不同风格美术作品中所起到的组织画面、辅助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思考探究、交流评述等学习活动,分析鉴赏古今 中外美术作品的构图形式,了解构图的基本方法,领悟其重要作用,提高鉴赏能力和美术创 作能力,逐步提高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不 同形式的美术手段带来的美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主动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作品构图形式的分析;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构图形式及创作意图。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 《自由引导人民》 (油画德拉克洛瓦 法国)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画面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她在干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还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讲解:此画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 谁能发现画面中这个重要的三角形,并把它画在黑板上的方框内。自由引导人民》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画中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引导人民的自由女神处在横向黄金分割线处,巷战人群的头部位于纵向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如果人物众多、 宏伟而动荡的战斗场面,被画家组织在了一个井然有序的画面构图之中(二)新课讲授 1、构图的感念: 构图: 在美术创作中,一般指在平面的物质空间上,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织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形象与审美效果。构图是艺术传达的第一步,也是对构思的检验和修正。一般来说,构图涉及多种形式法则,是绘画艺术的基础。 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之为“章法”或“布局”,被认为是“画之总要”,极受重视。 2、构图的形式: 分析作品: 看看艺术家们在绘画中是如何进行布局的。小组分析作品的主题是什么,怎么通过构图表现的,用了哪些方法?你能不能试着归纳出来? 教师归纳总结:

(完整版)学构图五年级美术教案

学构图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构图的形式美,领略不同构图形式为图画带来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形成初步的审美意识。 认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发现和体会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初步认识及掌握多种构图的方法。 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感知构图的形式美的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分析了解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的不同构图方法,掌握不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多种构图方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作品。 教学准备:课件、范画、练习本、水彩笔。 作业要求:跟同桌同学交流:自己想画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构图?画一幅创作画,题材不限,选择一种构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直接引入正题,学生讨论,什么是构图?构图研究的是什么? 构图研究的是把你需要画的东西如何放在纸上,以达到

最好的效果。讲究构图的图画,画面美观、有序,不讲究构图的图画,就会给人凌乱、歪斜的感觉。 2.欣赏教材中画,思考不同的构图方法,作品会怎样?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学构图二、创作与表现 1.欣赏、分析构图有很多方法,画不同素材的图画,就要选择不同的构图方式,下面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有哪些构图方式,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它们?下面我们一边看幻灯片,一边了解各种构图方法及其运用。 井字形构图:适合什么样的作品?给人什么感觉?(在构图中,画面主体在井字形线上,显得主体突出、画面稳当。)S形构图:适合表现动态效果和向远延伸的效果。 等讨论,小结: 1.三角形构图稳定 2.井字形构图严谨 3.S形构图流动 4.斜线构图爽利 学生作品分析讨论(不同的构图表现在绘画时的体现) 1. 跟同桌同学交流:自己想画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构图? 2. 学生练习,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已的想法表现出来。进行巡视指导,对巧妙运用构图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对构图方法运用不恰当的学生给予相关的建议反思与评价

《登高》优质公开课教案(详细)

《登高》教案 ——杜甫 南充一中高二语文组谢国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及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知人论世法和意象分析法解读诗歌。 2、诵读诗歌,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 1、朗读和背诵。 2、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吟诵法。 2、讲析法和点拨法。 3、讨论法。 4、情景展示法。 [教学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加强背诵指导。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正音解字(1分钟)] --------[指导诵读(2分钟)] -------[作者简介(4 分钟)] -------[赏析文本(26 分钟)] -------- [本诗小结(1分钟)] ------- [作业布置(2分钟)]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一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湿病。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正音解字(1分钟) 三、指导诵读(2分钟) 1、放音乐《二泉映月》。 2、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4、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板书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

新人教版五年级美术:《学构图》教案.doc

《学构图》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意: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构图的形式美,领略不同构图形式为图画带来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形成初步的审美意识。 认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发现和体会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初步认识及掌握多种构图的方法。 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感知构图的形式美的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分析了解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的不同构图方法,掌握不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多种构图方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作品。 教学准备: 课件、范画、练习本、水彩笔。 作业要求: 跟同桌同学交流:自己想画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构图? 画一幅创作画,题材不限,选择一种构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直接引入正题,学生讨论,什么是构图?构图研究的是什么? 构图研究的是把你需要画的东西如何放在纸上,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讲究构图的图画,画面美观、有序,不讲究构图的图画,就会给人凌乱、歪斜的感觉。 2. 欣赏教材中画,思考不同的构图方法,作品会怎样?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学构图 二、创作与表现 1.欣赏、分析 构图有很多方法,画不同素材的图画,就要选择不同的构图方式,下面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有哪些构图方式,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它们?

下面我们一边看幻灯片,一边了解各种构图方法及其运用。 井字形构图:适合什么样的作品?给人什么感觉?(在构图中,画面主体在井字形线上,显得主体突出、画面稳当。)S形构图:适合表现动态效果和向远延伸的效果。等讨论,小结: 1.三角形构图稳定 2.井字形构图严谨 3.S形构图流动 4.斜线构图爽利 2.学生作品分析讨论 (不同的构图表现在绘画时的体现) 3. 跟同桌同学交流:自己想画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构图? 4. 学生练习,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进行巡视指导,对巧妙运用构图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对构图方法运用不恰当的学生给予相关的建议 反思与评价 1.作业展示,师生共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对本次活动的感受 2.小结学生的意见后,补充书中介绍以外的构图方法,同时表扬鼓励学生 课后拓展: ●对构图方法的多样性你有何理解? ●在绘画同样物体时可以用不同的构图方法,表现效果会有没不同? ●不好的构图会使画面出现哪些情况?

学构图教案

学构图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学构图》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意: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构图的形式美,领略不同构图形式为图画带来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形成初步的审美意识。 认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发现和体会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初步认识及掌握多种构图的方法。 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感知构图的形式美的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分析了解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的不同构图方法,掌握不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多种构图方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作品。 教学准备: 课件、范画、练习本、水彩笔。 作业要求: 跟同桌同学交流:自己想画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构图? 画一幅创作画,题材不限,选择一种构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直接引入正题,学生讨论,什么是构图?构图研究的是什么? 构图研究的是把你需要画的东西如何放在纸上,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讲究构图的图画,画面美观、有序,不讲究构图的图画,就会给人凌乱、歪斜的感觉。 2.?欣赏教材中画,思考不同的构图方法,作品会怎样?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学构图 二、创作与表现 1.欣赏、分析

构图有很多方法,画不同素材的图画,就要选择不同的构图方式,下面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有哪些构图方式,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它们? 下面我们一边看幻灯片,一边了解各种构图方法及其运用。 井字形构图:适合什么样的作品?给人什么感觉?(在构图中,画面主体在井字形线上,显得主体突出、画面稳当。)S形构图:适合表现动态效果和向远延伸的效果。等 讨论,小结: 1.三角形构图稳定 2.井字形构图严谨 3.S形构图流动 4.斜线构图爽利 2.学生作品分析讨论 (不同的构图表现在绘画时的体现) 3.跟同桌同学交流:自己想画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构图? 4.学生练习,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进行巡视指导,对巧妙运用构图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对构图方法运用不恰当的学生给予相关的建议 反思与评价 1.作业展示,师生共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对本次活动的感受 2.小结学生的意见后,补充书中介绍以外的构图方法,同时表扬鼓励学生 课后拓展: ●对构图方法的多样性你有何理解? ●在绘画同样物体时可以用不同的构图方法,表现效果会有没不同? ●不好的构图会使画面出现哪些情况?

《学学构图》教学设计

《学学构图》教学设计 靖江市城东小学何莉丽 【课题】:《向画家学构图》 【教材版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9册第16课 【教学年级】:五年级 【教材分析】: 【学生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可以运用简单线条表现物体,并且对均衡、统一变化、和谐以及三角形的稳定性直接或间接的理解。让学生从古今中外着名画家的画中发现构图方法、原理,领会构图所需的创新意识,并以尝试实践操作,以体验成功的乐趣是可行的。 【设计理念】:1、遵循“美术、人文、科技”交融的综合理念,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拓展知识内涵与外延,沟通与生活实践的联系。2、以“情景设置——激发兴趣——自主发现——引导探索——分析总结——联系实践——知识内化——渗透外延”为主线。 3、课堂节奏设计“轻松引入——激烈抢答——轻松一刻——综合练习——轻松结束”。 【教学目标】:认知:能了解构图的概念、目的;能理解三角形构图稳定均衡之美;了解其它的构图形式。 技能:能运用线条表现具有形式美感的构图;能按所学构图知识摆纸样静物。情感:体会画家探索构图的创新精神;体验团队合作精神;构图的形式美感熏陶。【教学重点】:探索与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三角形构图法的种类、优点、运用。方法:引导观察、启发思考、发现分析、思考总结、综合练习、巩固内化、检验评价。 【教学难点】:三角形构图稳定均衡之美感的理解;构图法则中科学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教学方法】:运用卡通动画和摆纸样静物,把静物拟人化,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制、纸样静物四组、铅笔线条构图设计示范、搜集古今中外静物名画一批、错误构图引导分析图);学生(八开画纸一张、铅笔、橡皮、课本)。 【教学策略】:分组抢答,联系生活实践分析法,配音游戏,错误引导比较法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观看《抢位置》动画,动画由几个拟人静物争夺位置构成。(屏幕显示) 师问:他们在干什么?

试讲登高

《登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⒉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二、过程与方法 ⒈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⒉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 《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唐诗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最后一首诗。《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登高》是一首达到了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 统一的一首七言律诗。他把自己的感情集中在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中,诗歌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辛酸。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语言,感知意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对诗的了解还比较肤浅,往往只满足于背诵、记忆,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让他们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其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教法设计主要采取如下方法: ⒈吟诵法。根据诗歌讲究韵律节奏,通过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 美、音韵美。同时通过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 ⒉讲析法和点拨法。具体到诗歌《登高》的鉴赏中,由于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有限,知识积淀和 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课件补充诗人杜甫生平的有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就很必要了。 ⒊讨论法。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针对文本这个平台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过程。苏霍姆

人教版必修三 登高 教案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色。 2.结合课文注释,掌握重点字词并能够理解诗句基本意义。 3.能够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以及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4.把握诗歌情感基调,运用诵读技巧,朗诵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等完成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诗中表现的多重情怀。 2.逐渐培养诗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感知抑扬顿挫的律诗中所沉淀的深沉情感。 三、课型 新授课。 四、课时 1课时。 五、文本简析 《登高》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本单元是诗歌单元。《登高》的讲解要紧扣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第五课节选的是杜甫在夔州所写的三首诗,而《登高》处于尾篇,可将三首诗做纵向比较阅读。《登高》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之作,学习这首诗要善于把握景情交融的关系及诗人悲欢愤激之情,并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深入感知诗中意境。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图景和抒情主人公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主要遵循读诗、品诗、悟诗这一基本框架。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以初中学过的杜诗为导入。 【设计意图】教师需树立历史观,建立初中旧知和高中新识的关联,唤醒学生对杜诗过去的认知。 (二)背景材料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其诗反映了唐朝的历史,被称为“诗史”,后人推崇他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杜甫身逢战乱,从四十八岁开始,一直到五十八岁去世,十一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三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政局依然动荡不安,吐蕃不断入侵,兵机此起彼伏,再加上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相继去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设计思路】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背景意识”:诗人不能脱离他的时代,诗篇不能脱离诗人的情感。懂得知人论世,理解诗歌才会通透。

绘画的构图教案

《绘画的构图》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八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学习本课首先要弄明白“构 图”的含义,构图就是布局、章法、的意思,是在平面美术创作中安排和处理审美物体的位置和关系。构图是绘画中的艺术语言,是检验画面效果的具体依据。 构图是一种专业性很强、较复杂,而且掌握起来难度较大的知识和技巧。作为一个美术基本知识,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构图知识为出发点,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浅显易懂的构图知识。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构图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构图知识评价或欣赏美术作品。 3、让学生能够用构图法则进行绘画。 三、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 本课的重点我认为是“构图法则”,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我要采用对比法、展示法和 小组讨论法等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等参与进来,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学到技能。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同学们,以前我们都曾画过好多画,有时我们觉得画画不是太大就是 太小,有时感觉所体现的景物整体情况不是太好,这是怎么回事呢?本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以上种种情况就是你们还没学过构图的原因,在画画时不懂得如何布局画面,画面上众多物体不懂得经营位置,所以就画不出很好的作品。 下面,我们来学习新课——绘画的构图。 2、板书:绘画的构图 3、教师:同学们,先来了解一下教材中有关对构图的定义,请先大体浏览教材中图 片内容,一会儿我抽问大家感知情况。 4、同学们们讨论后,教师提问小结……

下面总结一下构图中的形与线,形在构图中主要是指关系形,人们把作品的构图框架 归纳为三角形、圆形、S、V、X等类型,并指出各有不同的特征。 三角形:这是一种具有稳定性的构图形式,代表作品有《自由引导人民》等。 圆形:有一种旋转滚动的感觉,又感觉饱满充实。代表作有《枫丹白露的黄昏》。 S形:具有运动、优美、纵深的感觉,是我们中国画传统的、常用的的构图形式。 代 表作品有《清明上河图》 V形:具有活泼、富有动感的、还给人以晃动感觉的构图形式。代表作有《希阿岛的 屠杀》。 X形:这是一种既有稳定感,又有放射感的构图形式。代表作有《林间小路》。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了以上构图的种种形式后,在平时的绘画中要活学活用,在实际 绘画中,恰当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法则为我们的绘画服务。 5、教师:通过刚才大家对构图的认知,同学们也说出自己的看法。下面我们观看多 媒体,加深构图的理解…… 6、教师课堂总结并板书 (1)构图中的“形”与“线”:圆形、三角形、S、V、X等类型。 (2)构图法则:对比——点线、明暗、心理差异 均衡——对称均衡、非对称均衡 节奏——大小、长短、方圆、曲直…… 7、课堂练习:请同学们运用刚才的知识创作一幅绘画,要求快速、简洁、具有明显 构图意识。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认为成功之处是让同学们明白了构图的真正含义,同学们在讨论和讲授以及课件展示中,学到了构图的知识,并能开始运用所学创作作品,不足之处是

《绘画的构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绘画的构图》教学设 计及反思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绘画的构图》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八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学习本课首先要弄明白“构图”的含义,构图就是布局、章法的意思,是在平面美术创作中安排和处理审美物体的位置和关系。构图是一种专业性很强、较复杂,而且掌握起来难度较大的知识和技巧。作为一个美术基本知识,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构图知识为出发点,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浅显易懂的构图知识。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构图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构图知识评价或欣赏美术作品。 3、让学生能够用构图法则进行绘画。 三、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 本课的重点我认为是“构图法则”,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我要采用对比法、展示法和小组讨论等方法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等参与进来,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学到技能。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同学们,以前我们都曾画过好多画,有时我们觉得画面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有时感觉所体现的景物整体情况不是太好,这是怎么回事呢?本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以上种种情况就是你们还没学过构图的原因,在画画时不懂得如何布局画面,

画面上众多物体不懂得经营位置,所以就画不出很好的作品。下面,我们来学习新课——绘画的构图。 2、板书:绘画的构图 3、利用微课展示讲解构图常用的几种方式: 下面总结一下构图中的形与线,形在构图中主要是指关系形,人们把作品的构图框架归纳为S形、圆形、三角形等类型,并指出各有不同的特征。 S形:具有运动、优美、纵深的感觉,是我们中国画传统的、常用的的构图形式。代表作品有《睡莲》。 圆形:有一种旋转滚动的感觉,又感觉饱满充实。代表作有《椅中圣母》。 三角形:这是一种具有稳定性的构图形式,代表作品有《舞女》《自由引导人民》等。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了以上构图的种种形式后,在平时的绘画中要活学活用,在实际绘画中,恰当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法则为我们的绘画服务。 设计意图:通过对名画的构图讲解,加深学生对构图的理解。 4、教师课堂总结并板书 (1)构图中的“形”与“线”:S形、圆形、三角形等类型。 (2)构图法则:对比——点线、明暗、心理差异 均衡——对称均衡、非对称均衡 节奏——大小、长短、方圆、曲直

《登高》教案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和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特色。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 1. 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包含的情感。 2.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准确、规范、生动地解读诗歌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突破】抓住意象,通过知人论世、品字、对比、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突破。 【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4分钟) 同学们,我们知道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所以叫重阳,又叫“重九”。由于“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常在此日进行祭祖和敬老活动,所以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与三月初三“踏春”相对应,重阳还被称“踏秋”,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公元76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长江边上,一位衣衫褴褛、疾病缠身、年过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地朝山上登高而来。在这个满目衰败的残秋里,面对水急风大的万里江天,面对疲倦而孤独的飞鸟,面对了无生气的枯树,这位一生坎坷、穷愁潦倒的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首七言律诗——《登高》。 二、《登高》的写作背景(2分钟) 《登高》向来被誉传为名作,被明代的胡应麟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不断。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各种苦闷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为了排遣苦闷,诗人抱病登高,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整体感知(3分钟) 1.播放录音朗读,找出本诗的主体情绪是什么?(诗眼:悲) 2.听老师示读,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及停顿。 3. 大家自由朗读,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翻译不懂的字句。 四、品读诗歌(30分钟)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微课《构图的作用》教学设计

《构图的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和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 过程与方法:正确地运用形式美法则评析绘画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绘画作品交流语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 教学重点:绘画作品中形式美的规律认识与运用。 教学难点:了解三角形构图、S型构图、圆形构图、水平式构图、垂直构图、黄金分割构图等构图的表现效果. 。 教具:多媒体课件。 概念: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简单的来说就是“怎样在画纸上摆放位置。”构图目的:构图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经营位置”,通过对画面造型因素的组织与安排,构成一幅美术作品. 常见构图形式 1.、三角形(正三角较空,锐角刺激) 2、圆形(饱和有张力) 3、”井”字形(灵活活力) 4、S形(优雅有变化) 5.水平式(安定有力感) 6、垂直式(严肃端庄)) 7、斜对角构图(张力延伸) 说课稿 1:接下来,我们了解下什么是构图,构图是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思想,并使画面达到美感的效果,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2:另一方面,构图也是合理的“经营位置”,并使画面的若干元素构成一副美术作品。 3:下面,我们来看下图中的物品,如何在画面中合理安排它的位置,又使之达到平衡与美观。首先:我们把一张画面想象成一个天平,如果把全部的物品都放在图二右边,那么,天平就会重心全部往右边倾斜,我们再来看看图三,图三的物品摆放,使用三角形的构图,疏密有致,主次分明,它把大的物品视觉中心放在画面的右边,次要的物品放在左边,使画面达到平衡又凸显主题。 4:接下来,我们来解释几种常见的构图方法以及该构图所呈现的画面效果 在画画中最常见的就是三角构图,我们来看看《蒙拉丽莎》这副画,可以很容易看出它是一个三角形的构图,那么这样的构图有什么效果呢?我们数学有学到三角形具有崇高,坚实,稳定的效果。那么不难理解《蒙娜丽莎》采用三角构图,凸显人物的端庄典雅,我想这幅作品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达芬奇采用了优秀的构图方式。那么构图不仅仅在画面中应用,我们生活的建筑也是广泛应用三角形的构图。5:接着,我们来看下这副画面是什么构图,是三角形构图,还是直角三角形,或者是等边三角型,还是不规则三角形呢?答案是直角三角形。 6:讲完几何构图中的三角形构图,接着我们还有圆形构图,那么圆形构图有什么效果呢?我们来看看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作品《舞蹈》,可以看出画面中几个人物围成一个圆形翩翩起舞,这里,圆形让我们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学构图》教案2

《学构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观察、评析,让学生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并让学生初步掌握多种构图方法。 2、学习和掌握多种构图方法,并进行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3、通过学习体验,感受构图的形式美,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想像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发现和体验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初步掌握多种构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多种构图方法,大胆创作一幅有主题的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大师作品的图片、学生作品等有关构图的图片资料。 学生:多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赏析作品感知构图 1. 展示三幅图画,观察其不同之处。 师:美丽的风景总是让我们流连忘返,而别致的图画也总是让我们心旷神怡。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幅画,一起来赏一赏、品一品。(PPT分别出示三位同学的作品) 2. 交流三幅画的观后感,喜欢哪一张?理由是什么? 师:这三幅画都是小朋友的纸版画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生:…… 小结:三位同学画的都是瓶花,但由于每个人的审美倾向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见到有的图画中物象比较饱满,而有的画面却比较空旷。 3. 猜一猜学习的内容。 师:能猜到今天我们将要学些什么吗?生:画面的大小和位置。 4. 揭示课题:学学构图。 设计意图:通过三位同学作品的展示和比较,使学生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印象,感知相同类型的图画运用了不同的构图方法,可以产生不一般的视觉审美效果。直白式导入新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构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凸显美术课程的特点,关注到教学的实效性。

二、分析理解掌握构图 1. 什么是构图?(PPT) 师:在绘画时,根据自己的创作思想,对画面内容的大小、位置、疏密、虚实等,作一定的布局和安排,使作品更好表达出创作意图,称为构图。 2. 学习几种常见的图画外观构图形式。 (1)以同一图画不同构图为例。 师:在美术课上,当我们翻开作业本,总是会思考一下是横着画呢还是竖着画?专业画家们在作画时同样也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冷冰川叔叔画了一幅风景画,横向的构图,我们感到视野很开阔。如果再把画纸变得更狭长些呢?感觉有没有变化? 生:景物离我们更近了。 师:如果变成竖构图呢?同样的风景,感觉是否又有不同了? 生:有纵深感,视线更集中。 师:如果把画纸变得再瘦长些呢?或是把画纸变成其他形状的,感觉肯定又会产生变化。 小结:同样的景色,由于不同的构图,可以表达出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画面意境。 设计意图:把同一幅图画,通过画面的不同裁切,观察比较不同形态的构图能使画面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在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使学生对构图的重要作用有一更为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2)巩固欣赏,内化知识。 ①山水画 这幅《千里江山图》是宋代画家所作。猜猜原作有多长?近12米,有5-6张大画桌这么长呢!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当长长的画卷舒展开来,山峰绵亘、江河旷远,真可谓是千里江山。《溪山行旅图》是另一位宋代画家之作。同样也是山水画,但竖构图的形式让画面产生了怎样的一种气势?生:山峰巍然屹立,给人“高山仰止”之感。 小结:同是山水画,但不同的构图形式,竟然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视觉差异。 ②人物画 人物画的构图处理,也同样如此。由于构图形式的不同,两幅儿童人物画传递了作者不同的思想和审美。通常横向的构图会选择左右两边不对称的构图形式,这样处理的画面比较活泼。这幅竖构图的人像画,主体安排在画纸的中间偏上,形式感是对称的还是不对称的? 生:表现了稳定的视觉效果,画面静谧而典雅。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式的观察分析,学习风景画和人物画中运用横构图、竖构图的不同处理方式,感受其画面的不同气势和意境。 3. 学习几种常见的画面构图类型。 师:如何使纷繁复杂的画面内容组成统一完整的作品呢?不同类型的构图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些。

五年级美术上册《学学构图》教学设计教案

五年级美术上册 第二课学学构图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美术第9册第16课《学学构图》。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掌握三角形构图、井字型构图、S型构图等多种构图方法,并尝试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创作。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构图的形式美,领略不同构图形式为图画带来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形成初步的审美意识。 2、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发现和体会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初步认识及掌握多种构图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感知构图的形式美的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分析了解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的不同构图方法,掌握不同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创作。 五、教学准备: 课件、范画、练习本、水彩笔。 六、教学过程: 一、作品对比,直观感受构图重要性。今天的美术课,老师先要给大 家看两幅作品 1、教师出示一副画,学生评价画得如何。 (细节出色,颜色搭配合理) 2、展示另一幅作品,再让学生说说现在再看这幅画有没有什么遗憾? (画得太小了,画面偏向画纸一边) 3、小结: 大家刚刚说的这些,我们把它们称作构图问题。

二、揭示课题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构图》。请问,通过刚才我们分析两幅画,你觉得什么是构图?对于构图应该每个人的理解一样 构图的好坏对一张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讲究的构图可以让画面美观、有序,主题突出,而不讲究构图的图画,则会给人凌乱、倾斜、局促等不和谐的感受。 二、新授 1、什么叫构图呢? 构图也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这是一门的很深的学问,在大学课程中还有专门研究构图的构图学。而简单的说,就是把你需要画的东西如何放在纸上,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2、举例说明 (1)课件: (通过观察苹果的大小及位置,最终找出视觉上最舒适的画面)小结: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构图,主体的景物在画面中过大过小都不好,大部分情况下会被安排在画面中间偏上的位置。总结起来就三个词:有大有小,有前有后,有疏有密 3、名画欣赏:齐白石桃 课件:如果画面上少了这只蝴蝶,效果会怎样呢?(画面失去平衡感)小结:画面的平衡感也是构图时的重要考量。 刚刚的欣赏的几幅画,都是一种均衡式的构图,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构图形式 (2)不同形式的构图 根据画面的形式,我们又形象的将构图分成了几个大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