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平凡的世界》中的陕北方言——正文

浅谈《平凡的世界》中的陕北方言——正文
浅谈《平凡的世界》中的陕北方言——正文

引言

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有许多的作家在自己的方言土语中汲取营养并且获得成功。方言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它的地域特色,它的鲜活和魅力的个性。[1]

我们所熟悉的电影《手机》,就是刘震云用四川方言和河南方言进行的创作,还有《疯狂的石头》中的重庆方言,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使用山东登州方言的代表作家莫言和张炜,分别写出了《红高粱家族》和《古船》,山西味浓郁的作家赵树理写出了《小二黑结婚》这部极大体现山西生活风貌和习俗的小说。这些都是一些成功运用作家所熟悉的方言写作的例子。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地区的方言都是这么的著名,尤其在文学、文化领域。因为有些地方的方言发音比较有特色,所以写出东西来受到很大的关注,像陕西方言、四川方言和北京方言等,就经常地以文学的形式出现,向人们传播着这个地域所具有的文化。

在当代文学作品中,最值得谈论和关注的方言莫过于描写晋陕乡村的作品和京味题材的小说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运用陕西方言进行创作的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用的是关中方言,而路遥、史铁生则是通过对陕北方言的运用写出了如《平凡的世界》、《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在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章。这些陕籍作家对于方言的运用已经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于是一部部展现于小说中的富有陕北文化气息的活生生的人物被读者们感知和记忆。本文在这里挑选了在陕北作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路遥的著名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来进行尝试性解读,对《平凡的世界》中陕北方言的提炼使用进行剖析,并且分析陕北方言在小说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在小说创作中较早运用陕北方言的是根据地作家那些陕北题材的作品。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柳青的《铜墙铁壁》、《种谷记》,欧阳山的《高干大》等小说,都有对陕北方言的采用。[2]但是在这些根据地的作家作品中,陕北方言仅仅是以大众化的、口语化的形式被采用,而描写乡村所具有的地域特性、农村生活的陕北趣味性,并将陕北方言提升为一种文化的作家作品并不多见。但是到了近二三十年在路遥等陕籍作家的倾力描绘之下,陕北方言作为一种文化的符号才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和兴趣。

早期的陕北方言小说的创作大多数只有在人物的语言中使用了少量的方言,在文本之中主要还是尽量向现代汉语的规范化来靠拢,。柳青的《铜墙铁壁》,杜鹏程的《保卫延安》都是在语言的运用中尽量使用方言以求表现出人物的地域特点。路遥曾将柳青视为陕北方言写作的前辈和学习的榜样,因为我们可以看出路遥的创作深深地受到了柳青的影响。“由柳青、王坟石到路遥等写陕西乡村的作者,笔调毋宁说是相当‘文’的,文字极雅驯,写人物话语使用方言尚且节制,叙描用的更是所谓‘知识分子调子’。” [3].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陕北方言的创作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在小说中,他不管是在词汇的应用上,还是在语法的特点和修辞上,都与陕北方言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将陕北方言的特点和陕北的地域文化特点充分地展现给了读者。

一《平凡的世界》中的方言词汇

在《平凡的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具有陕北特色,并能反映陕北地质风貌和人们生活习俗的词汇,这些词汇的大量应用使得小说的陕北味儿更加的浓郁。

在《晚清小说史》中,阿英曾说过:“方言的应用,更足以增加人物的生动性,而性格,由于语言的关系,也更突出。” [4]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写的陕北农民,通过农民的陕北口音,陕北土话语,使得一个个人物神情毕现,如上面所说的,因为陕北方言的自如、合理运用更好的表现出了陕北人的性格气质和心理世界。

1.1陕北方言名词

路遥在描写《平凡的世界》的陕北农村时用了很多陕北所专有的名词。

1.1.1反映陕北特有的地貌、事物的专有名词

反映出陕北的山川地貌特点的有“圪崂”、“山峁峁”、“崖洼洼”等;陕北的农村庭院又有一些专属词“脑畔”、“门楼”、“硷畔”等;骂某个人常用“龟子孙”、“爬熊”等;称那种如王满银一般不着家的人为“逛鬼”;还有描写陕北土窑洞的词汇“锅台”、“窑掌”、“脚地”、“灶火旮旯”等。

这些词汇非常富有陕北的地方特色和意味儿,向我们展示的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质地貌以及陕北人民的生活环境,很好地增强了小说的陕北文化的意味。同时这样的描写使读者能有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新奇感,倍感亲切和逼真。

1.1.2我们所熟知的一些人称或事物的专有名词

把正午时分称为“亮红晌午”;称妻子为“婆姨”;称年青人为“后生”;称不争气的人为“爬熊”;称爱说笑爱热闹的人为“红火人”;把不精明的人称为“半吊子”;称过于忠厚的人为“磁脑”。

在《平凡的世界》中称小孩儿为“娃”,碎脑娃娃,憨娃娃等等,无论是谁的娃娃,人们都以自己的娃娃视之,也不管娃娃多大了,即使是如孙少安这样的强人,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在困苦之中最需要的是孙玉厚的安抚,一声“娃”,叫出了陕北人的质朴,表明了父亲对孩子无限的爱。男孩子称为“小子”,女孩子则称为“女子”,即使是在责怪孩子时,如玉厚无奈于闺女兰花对王满银的傻傻的爱,只是一句“这傻女子”“死女子”,在责怪之中饱含着浓浓的爱意。

我们发现,也许是因为路遥的精心提炼,《平凡的世界》里出现的方言土语词汇,非常明显地体现的是陕北的纯真和质朴方面,这就是《平凡的世界》要向我们展示的陕北的特有的文化品格。读到这些方言词汇,其中农村(双水村)所透出的原汁原味的陕北方言描写,使我们仿佛置身双水河畔,纵横的梯田,连片的庄稼地,黄土地上清丽的农村世界,那带着天真的质朴,令人感到酸楚,也使我们遐想其中的美好。这些能打动我们的陕北魅力,来自于路遥的方言魅力,也来自于方言的文化内涵。

1.2陕北方言的形容词

表达意外、得意、吃惊、无奈、不满等情感称为“把他的”;乱七八糟、一塌糊涂谓之为“五麻六道”;形容捣蛋、扯皮、添乱、使坏等意思用“拧龇”;表达货真价实的意思用“硬正”;疲劳称为“熬”。

“烂包”,“糟了、坏了、倒塌、无法维持的意思” [5],描写少安家的光景时多次提到“烂包”。如“而眼前发生的又并不是一件小事。姐夫不仅使一家人蒙受耻辱,而且罐子村他家的生活越烂包,他这里的家庭也就要烂包的更快些”让我们感到一阵阵的心酸,一个这么勤劳的家庭,摊上这么一个“逛鬼”姐夫,生活更加受到拖累,饥饿感时时地冲击着少安一家的胃。这样又使我们联想到这块穷苦的土地上的一次次的灾难,一次次的不幸。仅仅一个方言词汇,竟然引起了我们的感同身受,不能不说是这个方言词汇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另外还有“挣命”一词,也多次出现,表示“拼命、努力”的意思。少平为了摆脱农村的生活,只身一人,走城里揽活,过着居无定所,在外还要承负家庭的责任,他想通过自己的“挣命”为父亲抠几眼窑洞,这是他的愿望。正是因为带着这样的信念,当他走进煤矿的时候,面对时时的生命危险和不堪的挖煤生活,他才能够勇敢的坚持下来。一个词汇,竟然如此的传神的表现出少安的艰辛和他坚强的意志,以及陕北人所具有的一切朴实。表现力如此之强,可见路遥对陕北方言“个性”的有意识的运用,在刻画人物性格,描写典型的细节上,表现情态意趣等方面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艺术化了的语言。

1.3陕北方言的动词:

参加红白事称为“赶事情”;支持不住叫“立不定”;互相说话叫“拉话”;将海阔天空,好似喷口水似的聊天叫做“谝”……

“泥窑”——这人手巧,杀猪、泥窑、垒锅灶,匠工活里都能来两下,他生养的两个儿子金富和金强,象土匪一样蛮横。

“泥”在这里是粉刷的意思。从这个用词我们不难想象到陕北的特色:陕北是一个相当落后的地区,人们的建造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基础之上,当窑洞建造之后,需要用和的泥在表层涂抹一遍,然后再更加细腻地涂一遍,为的是其表面上看起来更加的美观,所有的工序用到的最重要的材料就是泥。所以,不管是用工还是选料上来说,称为“泥窑”再贴切不过了,用“泥”字“泥窑”,实在是十分地贴切。

文学来源于生活。几十年的陕北生活成了路遥小说题材和地方语言的最为丰富的来源。这些来自《平凡的世界》中的方言土语词汇全部来源于他们生活的地域的日常生活和交际用语。而这部小说是以典型的陕北生活为背景的,大量使用陕北方言词汇,显得自然、和谐、顺畅。因此《平凡的世界》里的自然和谐之美就体现了出来。

1.4语气助词的运用

读了《平凡的世界》,感觉里面的感情特别浓,尤其是在读到出现语气词的句子之时,

这是路遥在运用陕北方言进行创作的一大特色。文中大量地出现了语气词“哩”和“呀”。

普通话写作中,表陈述、疑问、感叹的句子的助词,一般是使用“吧”、“吗”或“啊”等词,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却大量使用了“哩”和“呀”这两个可以使陕北味道更加浓郁的词。这是《平凡的世界》词汇运用的一大特色,路遥大量使用这种语气色彩浓郁的词汇,把我们也带入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之中,使得小说具有更加强烈的感染力。

1.4.1语气助词“哩”

⑴“你还没吃饭哩?”润叶问她二爸。

⑵兰香说:“姐姐让我在这里照门哩……”

⑶“你怎敢晚上一个人住在这?再说,这家里有什么金子银子要照哩?那几个破盆烂碗,白给贼娃子都不要!走,咱上去把门一锁,回家去。”

⑷“二哥,看!那不是姐夫?推车子的那个!看,还是爸爸给姐夫往车子上装土哩……”你成这个熊样子了,还能什么哩!

⑸“谁也没死!都活着哩!”少平大声说。

⑹“那你姐……你姐……哭谁哩?”

⑺“姐姐,你不要急躁,事情总有我哩!你看你眼睛都肿了。千万不敢伤身子,你还要拉扯猫蛋和狗蛋……那两个娃娃哩?”

比如第⑺句,少安从外地回来到了家里时得知姐夫被劳教后,姐姐为此事伤心不已,一下伏到了少安的肩膀上哭出来,⑺是少安劝慰姐姐说的话,连续出现两个“哩”,陕北方言土味儿浓烈,读来亲切、自然,而且感动,在陕北这样贫穷的农村里,一个家庭的重担,对一个贫困的农民来说只能是扛在自己二十三岁的肩膀上,就这样告诉家里的亲爱的人,就这样坚强地扛下去。

1.4.2语气助词“呀”

⑴隐隐地可以嗅到一种泥土和青草芽的新鲜味道,多么好呀,春夜。

⑵这口猪可是他们家的命根子呀!

⑶“姐,没什么事我就走呀……”

⑷“爸爸,我回来劳动呀。”

⑸可一旦长大了,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会有多大的差别呀,有的甚至是天壤之别!

⑹在这穷乡僻壤,没什么稀罕吃的,红枣就象玛瑙一样珍贵。那季节、可把多少人的胃口撑坏了呀!有些人往往枣子打完后,拉肚子十几天不能出山……

⑺他说他要在家乡找个媳妇,参加农业生产呀。

⑻正月里冻冰呀立春消,二月里鱼儿水儿水上漂,水呀上漂来想起我的哥!

在现代汉语中是需要用“啊”或“啦”的助词,路遥却用了一个“呀”。这是路遥对于他生活几十年的陕北农村的用心体验后写出的语言,这是原味儿的陕北话。“呀”的运用,给了我们一种不同的陕北式的阅读体验,仿佛我们置身在了陕北这片土地之上。

二《平凡的世界》中陕北方言写作的语法特点

2.1叠词的运用

《平凡的世界》大量使用了叠词,重叠的使用使得词汇、句子更加具有陕北韵味。小说中叠词的形式主要有ABB式,BAA式,AABB式,BBAA式等,另外有种特殊的叠词形式A 格BB式,在这里我将会对ABB式和A格BB式进行分析讨论。

2.1.1 ABB式:

小说中出现的ABB式的叠词主要有有名词性、形容词性和动词性。

名词性的有:黑口口、崖洼洼、小口口、俊蛋蛋、土窝窝、痰丝丝、烂碴碴、小篮篮。名词性的ABB式叠词,名词后一个字重叠,更加地专注于名词的特点,使得词语的特点更加的鲜明、生动和形象。

形容词性的较多,有:冷森森、热烫烫、红艳艳、皱巴巴、汗淋淋、毒辣辣、亮闪闪、汗津津、毛茸茸、黄漠漠、潮润润等。动词的后一个字重叠了,放在适合的语境里面使词语形象化了,这样就扩大了词语的作用,即扩大了在文章中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动词性的有:拉手手、亲口口、西瞅瞅。动词性的ABB式具有亲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现对几个叠词的表现效果进行分析:

⑴土窝窝——少安就在窑旁边戳了个小土窝窝安身。

⑵汗淋淋——他把旧制服棉袄的襟子敞开,露出一件汗淋淋的褪色桃红线衣

⑶亲口口——拉手手,亲口口,咱们到圪里走!

重叠表示的是程度的削弱。⑴句中ABB式词语为名词,从现代汉语语法来讲,名词本身并不能重叠,即使是重叠也只是语素的重叠,比如:爷爷,奶奶,弟弟,妹妹等。而“土窝”用了重叠“土窝窝”,使得词语本身的语气较和缓,这样就让我们感觉到了作者的感情成分的融入。⑵句中ABB式为形容词,使得表现更加地生动和贴切。⑶句中ABB式为动词,“口口”重叠作后缀,使其更具有感染力。

2.1.2 A格BB式

在小说中,还有一种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叠音词,这种重叠手法很具有陕北特色:A 格BB式,“格”本身无意义,在这里词嵌起到增强表现程度和调节音节、节奏的作用。

文中出现的A格BB式有:绿格铮铮、绿格茵茵、笑格嘻嘻、白格生生、苗格条条、蓝格莹莹、绒格墩墩、软格溜溜、黑格油油、白格生生、花格弯弯、苗格条条、红格艳艳、水格灵灵、白格生生、弯格溜溜、亮格哇哇,共计17个,其中有的A格BB式还多次使用。

⑴这人轻闲得三天两天就赶集上会,又喝的是蜂蜜水,光景日月绿格铮铮,他不能叫谁能哩?

在这里,日子过得好用了“绿格铮铮”,此时金光亮多少年来终于翻身了:地主的帽子摘了,儿子当了兵,弟弟又给他捎回来两箱子意大利蜂,日子开始红火了,腰杆也挺直

了,一个“绿格铮铮”把他此时的得意的神态刻画的是真真切切。

⑵这灵香头发黑格油油,脸白格生生,眼花格育育,身材苗格条条,就像那水漂莲花,风摆杨柳卜……我看见,灵香俊得像天上的七仙女下了凡!

她梳了两根麻花辫子,穿着红绷子衫;那红绸子呀,红格艳艳,水格灵灵,把人眼都照花了……

这两句连用A格BB式,引人注目。在这里揽工汉说出这种话来,可以表现出他对于姑娘的喜爱和向往。这两句话是在少平在城里揽活的时候从一个揽工汉嘴里所描绘的姑娘,对于这些整天充斥着劳累和痛苦的人来说,这种对于姑娘的向往,真真实实地体现出了当时揽工汉的情态和心情,历历在目。

三《平凡的世界》中修辞的运用

3.1陕北方言味儿浓郁的信天游

谈到《平凡的世界》中对陕北方言的应用,就不得不注意一下小说中的陕北所特有的信天游。信天游的使用大大增强了小说的表现效果。

3.1.1信天游定义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山曲儿”。顾名思义,顺天而游,信马由组,海阔天空。陕北信天游歌曲是陕北人民群众天才的创造成果。陕北人民在生活中有感而发的产物。[6]唱信天游的人通过切身的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把发生在自身周围的人和事,尤其是要把自身的感受,或是悲伤或是欢喜,贴切、生动地通过歌唱表现出来。在歌唱之中或是触景生情,或直抒胸臆,抑或是托物言志,但总是会把一切感受真真实实地表现出来。“这些在《平凡的世界》中大量应用,路遥在写人物语言时运用的陕北信天游,表现了善被人的思维习惯和文化心理,大大强化了小说的地域文化意味,读来本色自然,天然无雕饰,又与人物的性格相吻合,能极大地牵动人心,为小说增色不少。” [7]

3.1.2《平凡的世界》中信天游的特点

1.叠词的使用。在《平凡的世界》中的信天游大量使用了陕北方言中的叠词,叠词的使用可以加强节奏感和音乐感,具有更加生动和直观的表现力,这样就使得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陕北方言中单音节名词、动词以及量词大都可以重叠,这些重叠词在民歌中大量出现,有些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语法意义,但在民歌中所起的作用却远远超出了词语本身的内涵。[8]

⑴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莹莹彩,

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爱死个人!

五谷里(那个)田苗子,惟有高粱高,

一十三省的女儿呦,数上(那个)兰花花好……

在⑴中“青线线”、“蓝线线”、“兰花花”“实实”这几个叠词的使用,把此时的王满银对兰花的喜爱表达的淋漓尽致,如他所说“真是爱死个人!”同时也表现了“逛鬼”王满银不计前嫌,开朗、乐观的性格。兰花听了这个段子,心里自然乐滋滋,“兰花脸涨得通红,跑过去用他那老茧手在王满银的后脑勺上拍了一巴掌”,心中充满着幸福的喜悦。爱的表达自然且真挚,信天游功不可没。

⑵说下个日子呀你不来,

硷畔上跑烂我的十眼鞋。

墙头上骑马呀还嫌低,

面对面坐下还想你。

山丹丹花儿背洼洼开,

有什么心事慢慢价来……

⑶你要拉我的手,

我要亲你的口;

拉手手,亲口口,

咱们到圪崂里走!

在⑵、⑶中,也都用了ABB式词汇重叠,“山丹丹”、“背洼洼”、“拉手手”、“亲口口”。在《平凡的世界》中,每次信天游的出现都是极为合乎当时情境的自然运用,而且ABB式在民歌中的直接使用,它们或摹声,或摹动作,表现直接且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2.比兴手法的运用。在信天游中,一般是在上句来起兴、作比,而在下句点题。比如,⑴中“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莹莹彩”起兴,而“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爱死个人!”作比。

这些不管是陕北方言的话语还是陕北的信天游的灵活运用都源于路遥自身丰富的生活经历,《平凡的世界》中作者对于方言的把握可谓是得心应手,自然贴切,生动形象地呈现了生活的美丽、苦难与真实,展示了陕北所具有的深刻文化内涵。

3.2文本中修辞的运用

在《平凡的世界》的文本中路遥还使用了不少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大多以陕北农村的事物作比,以陕北人的思维方法和心理活动作真真实实的陕北式的思考,这样更增加了小说的陕北地域文化特色。在这里仅对小说中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格进行分析。

3.2.1比喻

⑴洗澡时正好下井的工人还没上来,一大池水就他们两个人,少平直把他哥的脊背搓得象水萝卜一样红。

⑵这些日子以来,这家的主事人金俊武元气大伤,两只火耿耿的铜铃大眼,已经失去了一些挑战的意味。

“水萝卜”、“铜铃”都是陕北特色的一些事物,在这里作比,因为是陕北方言式的文章,所以更加地增添了句子的陕北方言味儿,这就是《平凡的世界》中路遥的陕北方言写作特色,处处体现的都是陕北的地域特色、陕北的文化意味。

3.2.2夸张

⑴父亲借下一河滩帐债娶过了二妈,并且连住的地方也让给二爸家了。

⑵润叶很快明白,向前的确对她和惠良敏感了。于是哭着对他说了惠良和丽丽的事,惊得这个要寻无常的人嘴巴张得象窑口一样大。

⑶现在她为了他,亲自跑回来,找到他门上,他却象一个贼娃子一样躲在这山里,不见人家。

“河滩”、“窑口”、“贼娃子”都是陕北耳熟能详的事物,这就是陕北人的思维方式。鲁迅先生曾说:“方言土语里,很有些意味深长的话,我们那里叫‘炼话’,用起来是很有意思的,恰如文言的用典,听者也觉得趣味津津。” [9]路遥根据自己对陕北生活的细致入

微的观察和体验,将这些陕北事物经过提炼,用到了修辞之中,使我们感觉到“趣味津津”。

3.2.3比拟

⑴第一批成砖呱呱叫出窑后,三天内就销售一空。

⑵铁匠铺的一扇门闭着,另一扇门开了一条缝,看见里面红光闪耀,大锤小锤响得如同炒爆豆一般。

这两句用的都是比拟的修辞手法,比拟手法的使用使得作者对事物的描写和表达更加的形象和生动,使读者有了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可以捕捉到事物的意境,体会其深意。

另外,这两句话还能真切表现出陕北人的说话的习惯性思维,所以路遥的描写能让我们联想到这就是一副完完全全的陕北生活画面。

3.2.4通感

⑴爸爸心里象猫爪子抓一样,死不能死,活不能活啊!

⑵金家湾那面有个什么“响动”,玉亭的耳朵都能逮得住,回来马上就给他汇报了。

这两个例子用的是通感。通感可以引起感官的共鸣,也具有使得读者具有更加丰富的想象的余地,使描写更加形象。

路遥就是在陕北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所以陕北的方言,不管是信天游还是陕北人朴实的思维方式,都对路遥的写作思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平凡的世界》中每当他写到陕北时,他好像都在用同一种的所谓的方言式的思维模式,从而使得他的平凡的世界中的所有的描写,不管是人,是花草,是言语都异常的生动、形象,朴实且真实。

四《平凡的世界》中陕北方言创作的意义“方言土语的成分也不是绝对不用,只是限定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譬如作品里某个人物的对话,要是用了某地区的方言土语,确实可以增加描写和表现的效果,这就是个特定的情况,这时候就不放使用。又如作家觉得方言土语的某一个成分的表现力特别强,普通话里没有跟它相当的,因此愿意推荐它,让它转成普通话的成分,这就是个特定的情况,这时候不妨使用。” [10]路遥对陕北方言的恰如其分的运用,就是在自己生活的二十几年的陕北农村中得到的方言素材,并且经过筛选,为了表达效果的需要,在特定的情况下,他将陕北的方言土语经过精心加工和提炼,这样在体现陕北文化意味的同时又能准确的传情达意,还使我们产生了丰富的想象。

方言土语往往具有传神、富有张力等当代官话无法比拟的特色与韵味,使用得好,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路遥在写人物语言时运用陕北方言,烧制出了陕北方言的一些“原味儿”,表现了陕北人思维习惯和文化心理,大大强化了小说的地域文化意味,读来本色自然,天然无雕饰,又与人物的性格契合,具有牵动人心的力量,为小说增色不少。[11]《平凡的世界》在对陕北方言的运用上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所以看罢小说,孙少平、孙少安、田润叶、田晓霞等人物都是一个个的血肉饱满,我们随着他们的快乐而高兴,为他们的不幸而伤心不已,为他们的成功而欢欣鼓舞。我们好像也真正的投身到了那个年代,好像也经历了陕北农村生活的艰辛,经历了那个不幸的年代的痛苦与苦闷,又好像也获得了能够果腹后的快乐,读到了陕北人的坚韧与努力……

《平凡的世界》获得了矛盾文学奖,并得到了大批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它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路遥生动地展示给我们的陕北的山川河流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丰富的文化色彩,还是因为他将陕北方言转化成了自己所独具的特色的文学语言,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语言表达方式,给了我们一种亲切的阅读感受。所以说《平凡的世界》中的陕北方言对表达出陕北地域文化和鲜亮的民间气息,都起到了非常有益的作用。为以后的一切方言作品的写作,尤其是陕北方言的写作提供了极其优秀的素材和极好的启示。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陕北方言小说的代表作,为了能够很好地增加作品的黄土高原地域色彩,并发掘其中丰富的陕北文化特色,展现陕北的地域文化特点,作者从多方面着手,给我们以原汁原味的陕北语言感觉。一方面在小说中大量地使用了陕北所特有的陕北方言词汇。如:“山峁峁”、“怎”、“毕了”等。另一方面从小说的语法特点中加入大量的陕北方言元素。比如:具有浓浓陕北味儿的A格BB式的大量应用。路遥还在修辞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信天游总是能够适时地出现,更增加陕北风味。另外在文本中还应用了大量的修辞,这些修辞也是带有明显的陕北方言韵味。

读罢作品,感觉就像是一个陕北农村老汉以自己的方言土语在向我们讲述陕北的故事,我们也仿佛置身其中了。能达到如此的表达效果,我们不得不说路遥在对陕北方言的使用上已经炉火纯青了。他以自己的一腔热情倾注在作品中,并以自己对陕北方言的精心提炼,写出了这部原汁原味的陕北方言作品。

只因个人水平有限,所以对《平凡的世界》中陕北方言的分析实在过于浅显,希望以后能够将此文章更加完善,也期待有更多关注陕北方言,研究路遥小说方言的文章能够见诸报端,使得对路遥的小说语言研究能够经久不息。

论文终于完成了,此时此刻我依旧无法平复心情,写作的过程对我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给了我煎熬,给了我耐心,给了我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升华。使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多,相信会给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莫大的帮助。

在此我首先要向我的导师刘晓颖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每次我去找刘老师,她总是会在刚下课后就开始一刻不停地对我的论文各个细小的环节给以指导,带着讲课后口干的沙哑,看着老师的辛辛苦苦,想到自己的“磨洋工”,真是自惭形秽。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做学问,什么叫认真。还好我及时纠正了态度,虽然我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还太显稚嫩,但我还是尽自己的力去把论文改到更好。另外郭伏良老师在我开题遇到困难时给我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在这里一并感谢。

其次,要感谢我的母校河北大学,感谢母校为我提供的一切一切,特别是学校的期刊网,使得我在资料搜集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最后,感谢我的同学朋友们,在我的论文写作和修改过程中他们亦多次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参考文献

[1] 路遥.平凡的世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五月北京第1版

[2] 马永军:艰难的文化突围—论新时期小说的方言.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第2期

[3] 贺智利.试论路遥小说与陕北方言.安康师专学报,1999年12月第11卷第4期

[4] 叶圣陶.关于适用语言.北京:作家出版社1964年版

[5] 党红岩.陕北信天游的艺术特点.研究与探索,2008年9月

[6] 张俐.论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作用.西北大学学报,2006年9月第36卷第5期

[7] 贺智利,王抒.陕北方言与路遥小说的艺术韵味.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3期

[8]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 李杰.浅析《平凡的世界》的语言特色.文学教育(上),2008.12

[10] 刘育林等.陕北方言词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11] Landsberg,Marge E.Syntactic Iconicity and Lingtlistic Freezes.[M]:1995年

注释

[1] 马永军.艰难的文化突围—论新时期小说的方言.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第2期

[2] 贺智利.试论路遥小说与陕北方言.安康师专学报,1999年12月第11卷第4期

[3] 赵园.地之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 192页

[4] 阿英.晚清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08月新1版,第171页

[5] 路遥.平凡的世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6] 党红岩.陕北信天游的艺术特点.研究与探索,2008年9月

[7] 党红岩.陕北信天游的艺术特点.研究与探索,2008年9月

[8] 张俐.论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作用.西北大学学报,2006年9月,第36卷第5期

[9] 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7页。

[10] 叶圣陶.关于适用语言.北京:作家出版社1964年版,第73页

[11] 李杰.浅析《平凡的世界》的语言特色.文学教育(上),2008.12

浅析《平凡的世界》语言特色

浅析《平凡的世界》语言特色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前言 (2) 正文 (3) 一、朴素平淡的语言色 (3) 二、幽默俏皮的语言风格 (4) 三、富于哲理的语体韵味 (5) 四、富有陕北风情的乡土语言 (5) 结语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摘要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着鲜明独特的语言特色:一方面在小说创作中巧妙融入大量陕北方言,形成浓厚的地方色彩。其二,凭借路遥本身深厚的基础文化和知识,对陕北语言的深入研究及实地考察,经过全力的锻造与筛选,使小说既摒弃了方言土语低俗落后的元素,又保留了原始经典的风格,呈现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阅读享受。路遥以《平凡的世界》为代表的小说既促进了陕北方言的宣传和传承,又展现了陕北的人文风情,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语言特色;陕北方言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Abstract Lu Yao's ordinary world with distinct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n the one hand in the novels cleverly integrated into a large number of Northern Shaanxi dialect, forming a

strong sense of local color. Secondly, by virtue of Lu Yao's own rich cultural and knowledge-based, language-intensive research and fieldwork in northern Shaanxi, after fully forged and screening, the novel is both abandoned the backwardness of vulgar dialect in a dialect element, preserving the original classic style, presented to the reader a new reading experience. Lu Yao's novels, as represented in the ordinary world, both contributed to advocacy and heritage of Northern Shaanxi dialect, humanistic style demonstrated in northern Shaanxi, has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of the ordinary world; language features; In northern Shaanxi dialect

浅谈小说《平凡的世界》

浅谈小说《平凡的世界》 这是我第一次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仔细地品读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前后耗用将近三个月的业余时间,《平凡的世界》里的每一章节,甚至每个字句,都未曾舍得疏漏。我生于北方农村,我喜欢北方人的耿直和农村人的淳朴,更怀念农村在春耕秋收中散发出的乡野味。我不擅长评头论足,而写下此篇也并非此意。只是读完这部长篇至今数日,仍心潮起伏,聊以记录这番复杂感受。 当我读到故事的结局,伟大的路遥作家将带着伤疤的孙少平送回大牙湾煤矿,最终选择了一种普通劳动者的平凡生活时,我内心有种想大哭一场的冲动。感动于少平选择了这个朴实的归宿,感动于这平凡与不平凡错综交织的世界。当然,在这部作品中,有太多值得大哭大笑的场景。但我总是强忍着,并默默地期盼那些在平凡的世界里历经艰辛的人们,最后都能有个圆满的收获。然而,几多欢喜几多愁?平凡的生活,又能让谁真正心满意足,了无遗憾呢?而我们的少平同志,末了不也是婉然谢绝了调回省城工作的机会,以及深爱他的金秀姑娘,坚定地选择了回到大牙湾煤矿,继续负重前行么?本以为他吃尽了生活的苦头,应当最有资本得到不平凡的未来。不料,少平在身体上经历了百般熬煎之后,精

神上却是如此豁达而令人敬畏。 回首整部作品,洋洋洒洒百余万字,所述内容纵横十年之间。其背景,人物,语言,故事情节及心理情感描写都十分巧妙,既有宏伟磅礡之势,又有细致入微之笔。以平淡而朴素的语言,潺潺流水般叙述平凡世界里的平凡事,平凡事件中的平凡人,却体现出平凡人所具有的不平凡精神。纵观全篇,两代人当中,人人都抱有实实在在的遗憾,而这遗憾中又有各自的可敬可爱之处。 《平凡的世界》一书,以中国七八十年代动荡不安的历史时空作为大背景,将镜头聚焦陕北黄土高原上一座普通的小村庄。围绕双水村三个家族的命运变化,生动地反映了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和情感意识的转变。通过各种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出社会各个层次的普通劳动者的形象。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社会变革,交错渗透在普通人的亲情,友情,爱情,事业与家庭中。深刻地体现了广阔世界里的每一个人,在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是那么渺小而微不足道。然而,这种平凡的生活,却又足够唤起人们对不平凡的精神追求。就像孙少平在大牙湾煤矿与晓霞说的,“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在极度艰苦的矿工生活面前,少平对待人生却有如此超然的精神境界。而我们各方面条件都十分优越的晓霞,在对待爱

浅析《平凡的世界》语言特色

浅析《平凡的世界》语言特色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前言 (2) 正文 (3) 一、朴素平淡的语言色 (3) 二、幽默俏皮的语言风格 (4) 三、富于哲理的语体韵味 (5) 四、富有陕北风情的乡土语言 (5) 结语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摘要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着鲜明独特的语言特色:一方面在小说创作中巧妙融入大量 陕北方言,形成浓厚的地方色彩。其二,凭借路遥本身深厚的基础文化和知识,对陕北语

言的深入研究及实地考察,经过全力的锻造与筛选,使小说既摒弃了方言土语低俗落后的元素,又保留了原始经典的风格,呈现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阅读享受。路遥以《平凡的世界》为代表的小说既促进了陕北方言的宣传和传承,又展现了陕北的人文风情,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语言特色;陕北方言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Abstract Lu Yao's ordinary world with distinct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n the one hand in the novels cleverly integrated into a large number of Northern Shaanxi dialect, forming a strong sense of local color. Secondly, by virtue of Lu Yao's own rich cultural and knowledge-based, language-intensive research and fieldwork in northern Shaanxi, after fully forged and screening, the novel is both abandoned the backwardness of vulgar dialect in a dialect element, preserving the original classic style, presented to the reader a new reading experience. Lu Yao's novels, as represented in the ordinary world, both contributed to advocacy and heritage of Northern Shaanxi dialect, humanistic style demonstrated in northern Shaanxi, has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of the ordinary world; language features; In northern Shaanxi dialect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前言

浅谈小说《平凡的世界》

浅谈小说《平凡的世界》 浅谈小说《平凡的世界》这是我第一次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仔细地品读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前后耗用将近三个月的业余时间,《平凡的世界》里的每一章节,甚至每个字句,都未曾舍得疏漏。我生于北方农村,我喜欢 北方人的耿直和农村人的淳朴,更怀念农村在春耕秋收中散发出的乡野味。 我不擅长评头论足,而写下此篇也并非此意。只是读完这部长篇至今数日, 仍心潮起伏,聊以记录这番复杂感受。当我读到故事的结局,伟大的路遥作家将带着伤疤的孙少平送回大牙湾煤矿,最终选择了一种普通劳动者的平凡 生活时,我内心有种想大哭一场的冲动。感动于少平选择了这个朴实的归宿,感动于这平凡与不平凡错综交织的世界。当然,在这部作品中,有太多值得 大哭大笑的场景。但我总是强忍着,并默默地期盼那些在平凡的世界里历经 艰辛的人们,最后都能有个圆满的收获。然而,几多欢喜几多愁?平凡的生活,又能让谁真正心满意足,了无遗憾呢?而我们的少平同志,末了不也是 婉然谢绝了调回省城工作的机会,以及深爱他的金秀姑娘,坚定地选择了回 到大牙湾煤矿,继续负重前行幺?本以为他吃尽了生活的苦头,应当最有资 本得到不平凡的未来。不料,少平在身体上经历了百般熬煎之后,精神上却 是如此豁达而令人敬畏。回首整部作品,洋洋洒洒百余万字,所述内容纵横十年之间。其背景,人物,语言,故事情节及心理情感描写都十分巧妙,既 有宏伟磅礡之势,又有细致入微之笔。以平淡而朴素的语言,潺潺流水般叙 述平凡世界里的平凡事,平凡事件中的平凡人,却体现出平凡人所具有的不 平凡精神。纵观全篇,两代人当中,人人都抱有实实在在的遗憾,而这遗憾 中又有各自的可敬可爱之处。《平凡的世界》一书,以中国七八十年代动荡不安的历史时空作为大背景,将镜头聚焦陕北黄土高原上一座普通的小村庄。

《平凡的世界》孙少平形象分析

浅谈《平凡的世界》孙少平人物形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09语教五班赖水东 【摘要】:孙少平是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最为深入人心的人物,他因自身的不懈奋斗赢得读者的赞赏与青睐。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一个时代青年身上所体现出的精神风貌。人物塑造也是审美。路遥笔下的孙少平形象鲜活、生动,不尽完美。现实主义的笔法赋予这个人物形象强大的吸引力。作者在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无形中也在塑造着自己。。 【关键词】:孙少平、人物形象、奋斗、现实意义 说到青年总给人以热情、奋进、精力旺盛的印象,在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就是很典型的青年。他的奋斗激励着千千万万的读者,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下面我将从穷且益坚,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超越自我;梦的追求者、热情满怀;真情的实践者;孙少平与孙少安的比较以及他精神的现实意义方面来分析。 一·孙少平的人物形象及其光辉人格 1·穷且益坚,坚持不懈的奋斗者 【3】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路遥,总是希望把生活的真实变为艺术的真实,在作品中力求真实地描写生活,塑造更趋完美的人物形象。出生农民家庭的孙少平从小就要面对贫困、忍受饥饿,无时无刻不在与之奋斗着。初中,为了省粮省钱孙少平早晚都是在家吃饭,只带一顿作为午饭。好友金波用他的自行车每天载着他来回这二十里路。好不容易上了高中,饥饿却依然紧紧跟随着。孙少平每天那两个黑高粱面馍,只是不至于把他饿死罢了。坐在教室里听课还行,可一劳动起来孙少平就觉得“两眼冒花,天旋地转,思维完全不存在了。只能吃力而机械地蠕动着他那两条打颤的腿,依靠着强的精神力量坚持走好每一步。肉体上的煎熬对孙少平来说没有什么,他总是会咬着牙挺住。让他痛苦的是,贫苦给他那刚开始成长充满敏感的自尊心,带来了看不见的伤害。他因为没有一身体面的衣裳,而不敢站在女同学面前,更不会和她们说话。因为没有好的吃食,他会不自觉得避开众人的目光,悄悄取走不体面的黑家伙。但对于这些他没有就此屈服,放弃生活,而是以更加乐观积极地心态投身在生活中。 【1】他对生活有了更为深沉的看法:“生活总是美好的,生命在其间又是如此短促,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地活……即便是痛苦,也应该看做是人的正常情感,甚至它是组成我们人生幸福的一个不可欠缺的部分。孙少平对生活充满进取和挑战,是个渴望自立自强的大好青年。高中毕业后虽然回到双水村参加农务,当起临时教师。但他骨子里那一颗不安分的心,促使他不会一辈子静悄悄地生活在双水村。凭着庄稼汉的勇气,他独自来到黄原城自立。可想这对于他来说是多么得艰难!面对现实所处的环境,他并没有畏惧苦难。在给妹妹兰香的信中有这样的话“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孙少平做了一名以出卖劳力为生的揽工汉,接受这苦难的一切考验,当然揽工也没有孙少平想的那么容易,他也以一天一块五的低价“贱卖”过自己,揽到了背石头的力气活。“背着一百多斤的大石头,从那道陡坡爬上去,人简直连腰也直不起来,劳动强度如同使苦役的牛马一般。”初尝到要自立自强,必须经受苦难的孙少平只是咬着牙坚持着,汗水模糊了他的眼睛。好友金波留他一起在邮局扛邮包,图个工作稳定,他没答应。他要在生活中独立,只有战胜眼前的孤单,创出他个人的生活之路。孙少安来黄原城看他,劝他回去两人一起经营转场,被他拒绝了。这时的孙少平

刘海霞-浅谈路遥《平凡的世界》的主题思想

浅谈《平凡的世界》的主题思想 刘海霞 (河西学院文学院甘肃张掖 734000) 摘要:《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的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从作者的主体性去看,作者承载着深厚的乡土意识、忧愤深广的苦难意识、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这与作者的人生体验有着深广的联系,也表达出作品反映受苦生活的“史诗”意味,同时在“励志”的层面上启迪着青年读者。 关键词:路遥;平凡的世界;乡土意识;苦难意识;奋斗精神 《平凡的世界》创作于1975年—1985年。这十年间,正是中国当代一个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期,人们刚刚从“文革”的荒芜中走出,长期以来的精神控制,文化的缺乏和对人性的压抑等带来巨大的心理情感能量,迫切的需要有一个宣泄和释放的通道。而《平凡的世界》正是作者路遥在解除对思想等方面的禁锢后所抒发的个人真实的情怀,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体现出了丰富的个性情感色彩。是作家徘徊于城市和乡村的交叉地带,深入地诠释了生活在这一特殊地域的人们矛盾且复杂的一部代表作品,他深刻地表现出了普通人所具有的人性美,表现出了富有当时社会特色的人性情感和人类真情。 80年代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时期,各种社会形态,生活形态,思想形态千姿百态且交叉又渗透,形成一个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复杂的局面,这就是开放初期的社会现状,而路遥先生笔下的孙少平等人的城市情结正是在这种改革的时代下召唤他们为之努力。孙少平因为村里学生少,学校办不起学因而失去教师职业做回农民时,他思量:“即使是外面的世界充满了风险,也愿意出去闯荡一番”。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作为一部描写“城乡交叉”生活的代表作,路遥《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展现了1975年至1985年这十年之间中国城乡社会的生活,而这十年之间中国社会正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型过程之中,当时的社会面貌是:以前原有的二元社会结构仍然存在,但却出现了一些新特征,而这些新特征同时对原有的二元结构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是这种新旧交替的处于转型期的社会结构构成了《平凡的世界》的社会背景。 一、乡土意识 (一)乡村生活 《平凡的世界》的乡村生活是以原西县双水村为代表,通过对传统的伦理道德的

浅谈《平凡的世界》的不平凡

浅谈《平凡的世界》的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 》 是中国著名当代作家路遥的长篇巨著, 是一部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 的长篇小说 , 小说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主线, 对当时社会普通人的劳动”爱情” 友情”困苦”追求进行叙述, 以此来展现在艰难曲折的道路上普通人敢于面对苦 难”敢于承担并战胜苦难的执着精神。 本文以孙氏父子三人为代表, 对当时平凡 人的不平凡人生进行如下分析。 一、孙玉厚的知足常乐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父亲孙玉厚是典型的农民代表,他勤劳”憨厚” 质朴”踏实肯干, 是个种庄稼的能手, 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吃 饱穿暖,家庭和和睦睦,从没有过多的奢望。孙玉厚的人生比较坎坷,他幼年丧 父,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他的肩膀上:他一边要供养母亲;另一边要抚养弟弟。弟 弟到适婚年龄后,张罗给弟弟娶亲安家,借了一河滩的外债。弟媳要分家时二话 不说,带着全家老小搬到租借的房子里去居住。孙玉厚在这般困窘的生活中,没 有怨言,也没有被困难压倒,仍像平常一样去黄土地里辛勤地劳作。一波未平一 波又起,孙玉厚又遇到了新的困难。首先是小儿子和小女儿上学需要钱,让他操 心不已。其次是大女儿的丈夫一天不务正业,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全靠他大女儿 支撑,这让他操碎了心。再次是他的大儿子孙少安也到了适婚年龄,他得为儿子 张罗一门婚事, 又将他挣了大半辈子的房子给了大儿子做婚房。 后来大儿子因为 猪饲料的事情挨批斗, 善良朴实的农家老汉只能默默地尾随着批斗的人群, 以免 儿子有什么事没有照应。 孙玉厚逐渐进入老年,面对生活的重负,即便用他那瘦弱的身躯拼尽力气, 一年到头也不能让全家人吃上一顿白面馍, 但是孙玉厚仍忍受着生活所有的不幸 和苦难,仍相信自己最初的希望。 《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对孙玉厚隐忍的方式没 有丝毫的批评,而是将这种隐忍转化为一种宽容。如包产到户后,孙玉厚帮助曾 经带头批斗过自己儿子的田福堂, 这不是以德报怨, 而是孙玉厚自身潜在的善良” 淳朴的精神品质在发挥作用, 他对自己的命运选择了顺从, 而对他人选择了宽容。 从路遥塑造孙玉厚这个角色来看, 他想表达的不仅是孙玉厚高贵的品质, 而且想 最大限度地突出面对苦难的生活不屈不挠且有着极强承受能力, 对未来充满希望 的人群。 路遥在塑造孙玉厚一家人的苦难人生, 让读者感受孙玉厚悲惨命运的同

谈《平凡的世界》主题思想.

谈《平凡的世界》主题思想.

浅谈《平凡的世界》的主题思想 刘海霞 (河西学院文学院甘肃张掖 734000 摘要:《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的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 , 从作者的主体性去看,作者承载着深厚的乡土意识、忧愤深广的苦难意识、 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这与作者的人生体验有着深广的联系, 也表达出作品反映受苦生活的 “史诗” 意味, 同时在 “励 志”的层面上启迪着青年读者。 关键词:路遥;平凡的世界;乡土意识;苦难意识;奋斗精神 《平凡的世界》创作于 1975年— 1985年。这十年间,正是中国当代一个最具有历史意 义的时期,人们刚刚从“文革”的荒芜中走出,长期以来的精神控制,文化的缺乏和对人性的压抑等带来巨大的心理情感能量, 迫切的需要有一个宣泄和释放的通道。而《平凡的世界》 正是作者路遥在解除对思想等方面的禁锢后所抒发的个人真实的情怀, 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 体现出了丰富的个性情感色彩。 是作家徘徊于城市和乡村的交叉地带, 深入地诠释了生 活在这一特殊地域的人们矛盾且复杂的一部代表作品, 他深刻地表现出了普通人所具有的人 性美,表现出了富有当时社会特色的人性情感和人类真情。 80年代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时期,各种社会形态,生活形态,思想形态千姿百态且交叉又渗透, 形成一个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复杂的局面, 这就是开放初期的社会现状, 而路遥先生笔下的孙少平等人的城市情结正是在这种改革的时代下召唤他们为之努力。孙少

平因为村里学生少,学校办不起学因而失去教师职业做回农民时,他思量:“即使是外面的 世界充满了风险,也愿意出去闯荡一番”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作为一部描写“城乡交叉” 生活的代表作, 路遥《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展现了 1975年至 1985年这十年之间中国城乡社会的生活, 而这十年之间中国社会正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型过程之中, 当时的社会面貌 是:以前原有的二元社会结构仍然存在, 但却出现了一些新特征, 而这些新特征同时对原有的二元结构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是这种新旧交替的处于转型期的社会结构构成了《平凡的世界》的社会背景。 一、乡土意识 (一乡村生活 《平凡的世界》的乡村生活是以原西县双水村为代表, 通过对传统的伦理道德的继承和 发扬,基层政权阶层的影响和劳动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创业的精神这三方面来影响和发展的, 正是这三股力量的文化发展体现了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农村当时的社会状况。传统的伦理道 德的继承是通过中国的家族和家庭的尊卑秩序来体现的。这一秩序体现出了人们之间的尊 卑,长幼、亲疏,让每个人都在这一秩序中各守其位、各尽其职。如拿孙少平来说,在双水 村时他严格地把自己放在孙立厚的二小子的位置上,在家里时,他敬老尊大爱小;在村中, 他主要按照世俗的观点来有分寸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始终记着自己的身份,自己应该做的。基层政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改革开放以前, 双水村村党支部以及上级领导在“左” 倾政策的指导下, 对农村农业发展的桎梏和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人身自由等方面的限制。 如双水村党支部书记田福堂为了在农业学大寨中做出新的成绩,

浅谈《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描写

浅谈《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描写 浅谈《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描写 内容摘要:路遥笔下《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描写是从一个侧面来突出作品中一部分人物的性格,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这些爱情描写手法有一定的创新性和传统性。孙少平与郝红梅之间的爱情,孙少平与田小霞之间的爱情,兰花和王满银之间的爱情,田润叶与孙少安之间的爱情描写手法,与《人生》中的爱情描写手法相比,都是传统性与创新性的结合体。传统性与创新性统一起来为作者塑造人物服务,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服务。 内容摘要:路遥笔下《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描写从一个侧面来突出作品中一部分人物的性格,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这些爱情描写手法既有一定的创新性又有一定的传统性。孙少平与郝红梅之间的爱情,孙少平与田小霞之间的爱情,兰花和王满银之间的爱情,田润叶与孙少安之间的爱情描写手法,与《人生》中的爱情描写手法相比,都是传统性与创新性的结合体。传统与创新统一起来为作者塑造人物服务,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服务。 关键词:路遥;平凡的世界;爱情描写手法;创新性;传统性在《平凡的世界》中,爱情,这一美丽的词儿,充满了瑰丽的芬芳。孙少安与田润叶的爱情,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甚至孙兰花与

二流子王满银的爱情无一不充满了人性的张力。路遥曾经感叹:“雪夜之中,依偎在街角的恋人是最幸福的,也是最让我羡慕的!”路遥笔下的爱情描写手法有一定的创新性,但某些方面仍然拘泥于传统形式,具有一定的传统性。 一、《平凡的世界》中经典爱情描写 孙少安是作家充满了怜悯与同情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很早在岁月的煎熬中成熟倔强的农村青年。与父亲一起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孙少安知识不多,他不保守、有创新精神。但是他秉承了太多传统道德,当青梅竹马的田润叶向他发出爱的信号的时候,他退缩了。不是他不向往浪漫的爱情,也不是他内心没有激情,而是两人之间的差距以及贫困的家庭带给他的自卑心理,还有他的现实主义思想,他最终选择了郝秀莲。面对孙少安的退却,润叶表现出强烈感性的母性之爱。她宁愿从繁华的都市寻觅这个从土里刨食的汉子。润叶是带有传统意味的女性,又具有强烈的自我牺牲的精神。后来她嫁给了李向前,他们只有夫妻之名的生活,让李向前爆发出可怕的举动,作者不禁为之惊呼:李向前要抢他的妻子了。在润叶和孙少安的恋情中,出现了三次信天游,那醉人的信天游也伴随着他们的情感世界。“正月里冰冻呀立春消,二月里鱼儿水上漂,水呀上漂来想起我的哥!想起我的哥哥,想起我的哥哥,想起我的哥哥呀你等一等我……”。 [ 此处引自《平凡的世界》第112页] “少安赶快低头看润叶交到他手里的那封信,才发现这不是田福军给公社领导写的那封!

从流派角度浅谈《平凡的世界》

从流派角度浅谈《平凡的世界》 在现代文学史小说创作中拥有很多的流派,也正是由于这些流派的存在所以使得现代小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景,同样使得现代人能够读到不同流派的不同小说,并且从中可以感受到不同流派小说的不同特色。 今天我就从流派角度来浅谈一下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想必大家对这本书都很熟悉吧,因为前一段时间有一部热播剧平凡的世界就是改编于路遥先生的这本书。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十分的大。这本书的主线是以人民公社化时期开始描写的,描写了当时农村的在这一时期的变化,并且描写了那个时期国家和一些农民为了致富摆脱困难都做了那些探索和努力,以及描写了在施行责任生产制之后农村人民思想和生活的变化。 从流派角度来说路遥先生的这本书属于乡土文学流派的代表作,乡土文学又称乡土小说,据考证乡土文学最早来源于鲁迅,尽管鲁迅对“乡土文学”未做出正面的定义,但他勾画了当时的乡土小说的创作面貌。当时的乡土文学的作家群体多寄寓在都市,之后茅盾更进一步指出“乡土文学”最主要特征并不在于对乡土风情的单纯描绘,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运命的挣扎。 乡土文学的主要特点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描写农村的真实生活。而《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完全符合这一要求,他描述的就是陕北农村的生活,以农村生活为主要背景,书中以双水村孙玉厚一家为主要描述对象,描写了他家的贫苦生活,在集体生活

的时候穷的连饭都吃不饱,那个时候吃饱饭竟然成为了农民心中的一种奢望。由此描述了当时生活在农村的穷苦大众的贫疾生活。但是书中通过对孙少安人物的塑造,以及他努力帮助乡亲们发家致富的想法,体现出了当时农民那种吃苦耐劳,淳朴的民风,从中还可以看出当时光大人民渴望发家致富的愿望。 并且这本书还把乡土文学的波澜壮阔的阶级斗争以及愚昧和文明的冲突体现的淋漓尽致,从开始施行责任生产制后明显可以看出这些,广大的农民们欢呼雀跃,而公社的领导却怨天尤人,说这是所谓的“资本主义复辟”,从中可以明显的看到阶级斗争。而对于干部之间对责任生产制的争论可以看出有些干部的思想是多么禁锢,多么的愚昧,从这又可以明显看出愚昧和文明的冲突。 通过从流派的角度对《平凡的世界》的分析不难看出现在流派对小说创作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一个流派的特点也就决定了一部小说的特点,同样也就决定了这部小说价值。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文学流派所以才会是现在的小说拥有“百花齐放”的盛景,也正是因为现在的文学流派才能是我们读到这么多的不同风格的传世名作。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一条流派对现代文学小说的创作具有不可估量 的作用,正是因为不同流派的存在所以才会创作出不同特色的小说。让我们一起迎接这“百花齐放”的小说时代吧!

浅谈《平凡的世界》中的陕北方言——正文

引言 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有许多的作家在自己的方言土语中汲取营养并且获得成功。方言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它的地域特色,它的鲜活和魅力的个性。[1] 我们所熟悉的电影《手机》,就是刘震云用四川方言和河南方言进行的创作,还有《疯狂的石头》中的重庆方言,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使用山东登州方言的代表作家莫言和张炜,分别写出了《红高粱家族》和《古船》,山西味浓郁的作家赵树理写出了《小二黑结婚》这部极大体现山西生活风貌和习俗的小说。这些都是一些成功运用作家所熟悉的方言写作的例子。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地区的方言都是这么的著名,尤其在文学、文化领域。因为有些地方的方言发音比较有特色,所以写出东西来受到很大的关注,像陕西方言、四川方言和北京方言等,就经常地以文学的形式出现,向人们传播着这个地域所具有的文化。 在当代文学作品中,最值得谈论和关注的方言莫过于描写晋陕乡村的作品和京味题材的小说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运用陕西方言进行创作的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用的是关中方言,而路遥、史铁生则是通过对陕北方言的运用写出了如《平凡的世界》、《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在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章。这些陕籍作家对于方言的运用已经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于是一部部展现于小说中的富有陕北文化气息的活生生的人物被读者们感知和记忆。本文在这里挑选了在陕北作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路遥的著名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来进行尝试性解读,对《平凡的世界》中陕北方言的提炼使用进行剖析,并且分析陕北方言在小说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在小说创作中较早运用陕北方言的是根据地作家那些陕北题材的作品。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柳青的《铜墙铁壁》、《种谷记》,欧阳山的《高干大》等小说,都有对陕北方言的采用。[2]但是在这些根据地的作家作品中,陕北方言仅仅是以大众化的、口语化的形式被采用,而描写乡村所具有的地域特性、农村生活的陕北趣味性,并将陕北方言提升为一种文化的作家作品并不多见。但是到了近二三十年在路遥等陕籍作家的倾力描绘之下,陕北方言作为一种文化的符号才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和兴趣。 早期的陕北方言小说的创作大多数只有在人物的语言中使用了少量的方言,在文本之中主要还是尽量向现代汉语的规范化来靠拢,。柳青的《铜墙铁壁》,杜鹏程的《保卫延安》都是在语言的运用中尽量使用方言以求表现出人物的地域特点。路遥曾将柳青视为陕北方言写作的前辈和学习的榜样,因为我们可以看出路遥的创作深深地受到了柳青的影响。“由柳青、王坟石到路遥等写陕西乡村的作者,笔调毋宁说是相当‘文’的,文字极雅驯,写人物话语使用方言尚且节制,叙描用的更是所谓‘知识分子调子’。” [3].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陕北方言的创作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在小说中,他不管是在词汇的应用上,还是在语法的特点和修辞上,都与陕北方言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将陕北方言的特点和陕北的地域文化特点充分地展现给了读者。

浅谈平凡的世界

浅谈平凡的世界—孙少平篇 生活总是美好的 生命在其间又是如此短促 既然活着 就应该好好的活着 思念早逝的亲人 应该更珍惜自己生命的每一个时刻 精神上的消沉无异于自杀 生活总是不如人意 但往往是无数痛苦中在重重矛盾和艰难中 才能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 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快乐 --------路遥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1988年5月25日完成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为背景,以孙少平孙少安为主线,刻画了当时各阶层众多人物的形象。向我们展现那个时代人们劳动.爱情.追求.挫折.痛苦.欢乐。平凡的生活与巨大的社会冲突纷繁的交织着,用众多普通人的遭遇向我们展现当时生活的不易。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正因如此应珍惜。可以说本书是用生命来书写的,在宽阔的黄土高原与苍凉的宇宙间,回荡着平凡的声音。本书荡气回肠,意味深长{只可意会兮不可言传也} 开头向我们展现了县立高中中午打饭的场景,甲-乙-丙三菜,甲菜以土豆.白菜.粉条,里面有令人嘴馋的大肉片,每份三分钱。乙菜也是土豆.白菜.粉条,但是没有肉,每份一点五分钱。丙菜是清水煮萝卜,没有油,每份五分钱。主食是白.黄.黑面膜,学生们戏称为欧洲.亚洲.非洲。 孙少平总是最后一个打饭,家庭贫穷和内心自卑的他没有勇气和同学们一起打饭。他快速的来到打饭的地方快速的拿起俩个非洲,看到丙菜锅里还有些许菜,快速的拿起瓢捞起仅剩的菜,屋檐的水滴到锅中溅到他的脸上,眼泪从眼眶里奔涌而出。生活啊! 天上飘着雪花,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开头的场景对我的感触非常大,都是同样的人,为什么别人可以光明正大的打饭,而自己只能像个小偷一样,此种感受只有生活在农村的人才深有体会。还有可以回想一下当你和身份地位比你高的人站在一起时的那种感觉。 虽然物质生活很贫穷,但精神生活却很富有。孙少平第一次的看的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的主人公遭遇与坚韧无疑对他影响深远,拓展知识的同时也树立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阅读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他在从高中毕业后。有没有放弃阅读,即使后来到黄原揽工也是如此,【牛虻】【红与黑】将他带入另一个世界,所以田晓霞曾经对他说,你相信你和别人不同,的确,他确实与众不同,这些不仅表现在他的处世态度上,也表现在他的语言表达上。 孙少平有着庄稼人的朴实勤劳的一面,又有着知识分子肯学上进的一面。从高中生变为庄稼汉. 庄稼汉变为人民教师{虽然是临时的}.到揽工汉.又到煤矿工人.再到作家。虽然身份

浅谈《平凡的世界》中路遥的现实主义创作情结

浅谈《平凡的世界》中路遥的现实主义创作情结 【摘要】:通过对孙少平和孙兰香兄妹各自爱情的比较分析,指出在爱情的背后寄寓着作家对“城乡交叉地带”爱情悲剧的个性解决,凸显了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情结和对现实的独特理解。 【关键词】:爱情个性解决现实主义创作情结 爱情,是人类最青春、浪漫、圣洁的情感,本应该是轻松愉悦的,然而在路遥的作品中爱情所承受的似乎太多太重。“路遥致力开掘的‘城乡交叉地带’的小说中,爱情描写是最成功的,其原因就是在爱情中渗透着多种文化因素,积淀了丰富、深厚的文化意蕴。”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巧妙地构建了孙少平与孙兰香两兄妹不同结局的爱情故事,通过对比表露出自己对现实的深入思考。 一 路遥在《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问》中回答《在困难的日子里》、《人生》等作品构思的情况时指出:“我在构思时有这样的习惯:把对比强烈的放在一起,形成一种反差就是拿主题来说也要形成反差,这也是辨证的。如《人生》,从社会角度看,社会如何正确对待苦闷和失落的青年人,反过来说,当社会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时,青年人自己又应如何正确对待人生。”孙少平与孙兰香兄妹两人不同的爱情境况——一喜一悲,这同样强烈的反差体现了作家的什么意图呢?笔者借助对孙少平兄妹爱情结果的决定性因素的挖掘来洞察作家的意图。为了便于分析比较,笔者在影响爱情的众多因素中选择:出身、身份、职业、性格特征、接受的文化影响五个点来观察分析。首先看看田晓霞和孙少平的基本情况。 两人出身、身份、职业、文化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这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障碍。作品中孙少平和田晓霞虽然爱得很执着,彼此也有坚实的情感基础,但是孙少平和晓霞总是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些横亘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很明显,“他们的爱情还仅停留在精神的层面,他们很清楚,要想达到最后的结合,他们要注定超越现实的很多东西:

浅析《平凡的世界》中的人性美

浅析《平凡的世界》中的人性美 专业:语文教育姓名:张龙学号:20090131129 [摘要]:人性美是人类永恒的美,也是文学作亘古不变的主题,描写人性美是《平凡的世界》的主要审美特点。本文从平凡生活、苦难、爱情、人际关系四个层面分析了路遥先生在《平凡的世界》中向人们所展示出的人性美,剖析作者如何从不同层面一步一步地揭示人性美的要义,进而突出作品所映显出的“平凡即美”的审美主旨。 关键词:人性美平凡苦难爱情人际关系 文学是人学,文学离不开人性。别林斯基曾郑重写出:“艺术性就是创作,而创作必须描写具有善与恶的冲动、欢乐和痛苦的人。①”文学作为人类精神长河里一叶引渡的舟筏,应该充分表现作为文学艺术范畴的人性美,即应描写顺应、符合以至促进社会发展的人的基本属性,如人的交往、理解、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中表现出的善良、同情、正义等善性的心理和情感。一种人性美的真情再现,可以在重峦叠嶂的阻塞中把“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希望带给困顿人生,可以在樯倾楫摧的覆没中把“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信念注入破碎的心田,同样可以在体味幸福之时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之乐融入平凡生活。《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于八十年代的作品,当时人们刚刚从荒谬的政治理性阴影和荒芜中走出,长期的精神窒息、文化饥渴和人性压抑所抑郁的巨大的心理情感能量迫切需要有一个宣泄、释放的通道。《平凡的世界》正是这样的一叶引渡的舟筏,歌颂了不尽的人性美,灌溉了一个干渴的时代。在作品中表现出普通人的人性美,表现出富有个性的人性情感和人类真情,显示了对人的个性、尊严和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自由、理想的追求,显示了二十世纪文学界提倡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将文学的聚焦点定位在“人”这个核心上,使文学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等价值全面凸现出来。 一.描写普通劳动者的人性美 《平凡的世界》共三卷,洋洋百余万言,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

浅析《平凡的世界》孙少平

目录 内容摘要 (1) Abstract (2) 一、遇事不屈服,积极乐观 (3) 二、对书痴迷,求知欲强烈 (5) 三、博爱无私,有勇有为 (6) 四、忘我地付出,关爱亲人 (6) 五、用情专一,但内心情感懦弱 (7) 参考文献 (10)

浅析《平凡的世界》孙少平人物形象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平凡的世界》孙少平人物形象地阐述,突出孙少平这个既平凡又普通的青年。他是意志坚强,生活积极乐观;对书痴迷,求知欲强;忘我地付出,关爱家人;有勇有为,博爱无私;他用情专一,但内心懦弱的而并非平庸的人。 关键词:浅析; 《平凡的世界》;孙少平;人物形象

Analysis of "Ordinary World" Sun Shaoping characters Abstract Based on the "ordinary world" Sun Shaoping elaborated characters, highlights both the extraordinary and ordinary Sun Shaoping the young. He is a strong-willed, positive and optimistic life; obsessed with the book, curious; selflessly giving, caring family; a brave and promising, and selfless love; his soul to specific, but not cowardly heart mediocrity. Key words: Analysis; "Ordinary World"; Sun Shaoping; characters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