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色光纤测温传感器设计

比色光纤测温传感器设计
比色光纤测温传感器设计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比色光纤测温传感器设计

作者:崔婷, 郝晓剑, 周汉昌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刊名:

计量与测试技术

英文刊名:METROLOGY & MEASUREMENT TECHNIQUE

年,卷(期):2010,37(4)

参考文献(4条)

1.Dewitt Inferring temperature from optical radiatioumeasurement 1986(04)

2.朱达荣.孙兵.张丽光纤比色测温传感器的原理及设计[期刊论文]-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6(7)

3.王玉田新型比色式光纤温度测量仪的研究[期刊论文]-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1993(04)

4.张振远.徐明泉.陆小健比色光纤高温计的结构设计综述 1999(02)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朱达荣.孙兵.张丽.ZHU Da-rong.SUN Bing.ZHANG Li光纤比色测温传感器的原理及设计[期刊论文]-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7)

2.王玉田.蔡璐璐.徐宇馨.WANG Yu-tian.CAI Lu-lu.XU Yu-xin基于小波阈值滤波的光纤比色测温仪的信号处理[期刊论文]-传感技术学报2005,18(1)

3.席四川.蔡璐璐.吴飞.XI Si-chuan.CAI Lu-lu.WU Fei比色式光纤温度测量仪的研究[期刊论文]-工业计量2005,15(2)

4.曹海燕.田悦新.CAO HAIYAN.TIAN YUEXIN消耗型光纤高温测量仪的研究[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2007,23(7)

5.孙晓燕.张建国.席守谋.Sun Xiaoyan.Zhang Jianguo.Xi Shoumo光纤快速测温系统及其应用[期刊论文]-测控技术1999,18(3)

6.尹光热释电探测红外比色测温仪的研制[期刊论文]-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3(2)

7.ZHAO Yu-gang.杨帆.ZHOU Wei-fang.ZHAO Yu-gang.YANG Fan.ZHOU Wei-fang基于比色测温的温度场测量技术研究[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2008,24(22)

8.郝晓剑.潘保青.郝丽娜.周汉昌.Hao Xiaojian.Pan Baoqing.Hao Lina.Zhou Hanchang激光光幕原向反射触发信号源技术[期刊论文]-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4(1)

9.唐若愚.黄启俊.何民才.于国萍自适应内调制光纤比色测温仪的算法构造和软件实现[期刊论文]-测控技术2005,24(1)

10.朱剑华.郝晓剑.周汉昌.ZHU Jian-hua.HAO Xiao-jian.ZHOU Han-chang基于比色测温的瞬态高温测试方法及系统实现[期刊论文]-自动化与仪表2010,25(9)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e317481266.html,/Periodical_jlycsjs201004017.aspx

光纤传感器基础实验

光纤传感器基础实验 王帅 (哈尔滨工程大学13-3班75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1) 摘要:光纤传感实验仪开发研制的目的是将光纤传感这一现代技术进行广泛的普及和渗透。了解光纤传感仪试验仪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学习和掌握其正确使用方法;了解光纤端光场的径向分布和轴向分布的特点;定量了解一种光纤的纤端光场的径向分布和轴向分布;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通过对光纤接受端电压的测量,可以间接测量光纤端轴向和径向的光场强度的分布。 关键词:光纤传感器;轴向;径向;光强分布 Optical Fiber Sensor Based Experiment Wang shuai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150001,Chnia)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fiber optic sensing experimental kits is to make this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Understanding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fiber optic sensing experimental kits,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correct using method; Understand the radial and ax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fiber end; Learning to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 of optical fiber displacement sensor. By measuring the voltage of the optical fiber acceptting, optical fiber end light field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the axial and radial can be measured indirectly. Key words:fiber optic sensing experimental kits;axial; radial; light intensity distribution 0 引言 光纤传感实验仪是由多种形式的光纤传感器组成,是集教学和实验于一体的传感测量系统。它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切换方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用光纤传感实验仪构成反射式光纤微位移传感器,可用于测量多种可转换成位移的物理量。 1 实验原理 1.1光在光纤中传输的原理 光在光纤中的传输依据是光学中的全反射定律。普通石英光纤的结构包括纤芯、包层和

光纤传感器的设计1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光纤传感器的设计 姓名: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实 验 报 告 一、实验题目:光纤传感器的设计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光纤传感器设计实验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及应用; 2.了解光纤传感器设计实验系统的补偿机理,验证补偿效果; 3.设计光纤位移传感器,给出定标曲线。 三、实验仪器: 光纤传感设计实验系统主机、三光纤补偿式传感探头、精密机械调节架。 四、实验原理(原理图、公式推导和文字说明): 图1 在纤端出射光场的远场区,为简便计,可用接收光纤端面中心点处的光强来作为整个纤芯面上的平均光强。在这种近似下,得到在接收光纤终端所探测到的光强公式为 2 022(,)exp[](2)(2) SI d I x d x x πωω=?- (1) 考虑到光纤的本征损耗,光纤所接收到的反射光强可进一步表示为 00(,)(,)I x d I K KRf x d = 式中 I 0——注入光源光纤的光强; K 0,K ——光源光纤和反射接收光纤的本征损耗系数; R ——反射器的反射系数;

d ——两光纤的间距; f (x ,d )——反射式特性调制函数。结合式(1),f (x ,d )由下式给出,即 22 022(,)exp[](2)(2) a d f x d x x πωω=?- 其中 3/2 00 ()[1()] x x a a ωξ =+ 为了避免光源起伏和光纤损耗变化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采用了双路接收的主动补偿方式可有效地补偿光源强度的变化、反射体反射率的变化以及光纤损耗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补偿式光纤传感器的结构由图1给出。由(1)式可知 1002 00(,)(,) (,2)(,2)I x d I K KRf x d I x d I K KRf x d =?? =? 则两路接收光纤接收光强之比为 ]) 2()2(exp[22 221x d d I I ω--= 通过实验建立两路接收光强的比值与位移的关系(标定)后,即可实现补 偿式位移测量。

光纤温度传感器的设计

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医用传感器设计实验学生姓名:程胜雄 学号: 080921037 专业班级:08医工医疗器械方向 2010年12月8日

光纤温度传感器的设计 摘要:介绍了金属热膨胀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设计,利用金属件的热膨胀的原理,通过绕制在金属件上的光纤损耗产生变化,当光源输出光功率稳定的情况下,探测器接收光功率受温度调制,通过光电转换,信号处理,完成温度的换算。传感器以光纤为传输手段,以光作为信号载体,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结果稳定、可靠, 灵敏度咼。 关键词: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 在光通信系统中,光纤是用作远距离传输光波信号的媒质。在实际光传输过程中,光纤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力和机械扰动等环境条件的变化引起光波量,如发光强度、相位、频率、偏振态等变化。因此,人们发现如果 能测出光波量的变化,就可以知道导致这些光波量变化的物理量的大小,于是出

现了光纤传感技术。 一: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在光纤中传输的单色光波可用如下形式的方程表示 E=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式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光波的振幅:w是角频率;■为初相角。 该式包含五个参数,即强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频率w、波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相位(wt+ J和偏振态。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就是用被测量的变化调制传输光光波的某一参数,使其随之变化,然后对已知调制的光信号进行检测,从而得到被测量。当被测物理量作用于光纤传感头内传输的光波时,使的强度发生变化,就称为强度调制光纤传感器;当作用的结果使传输光的波长、相位或偏振态发生变化时,就相应的称为波长、相位或偏振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一)强度调制 1.发光强度 调制传感 器的调制 原理光 纤传感器 中发光强度的调制的基本原理可简述为,以被测量所引起的发光强度变化,来 实现对被测对象的检测和控制。其基本原理如图 5-39所示。光源S发出的发 光强度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光柱入传感头,在传感头内,光在被测物理 量的作用下强度发生变化,即受到了外场的调制,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 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型光纤,半园分布即双D型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X,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而光电转换器转换的电量大小与间距X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数显单元、测微头、直流源、反射面。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图1-6安装光纤位移传感器,二束光纤插入实验板上的座孔上。其内部已和发光管D及光电转换管T 相接。 图1-6光纤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将光纤实验模板输出端V O1与数显单元相连,见图1-7。 图1-7光纤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2、调节测微头,使探头与反射面圆平板接触。 3、实验模板接入±15V电源,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R W、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4、旋转测微头,被测体离开探头,每隔0.1mm读出数显表值,将其填入表1-4。 表1-4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位移数据 5、根据表9-1数据,作光纤位移传感器的位移特性,计算在量程1mm时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五、实验数据处理 1、实验数据:

2、光纤传感器位移与输出电压特性曲线: 3、1mm时的灵敏度与非线性误差:

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直线为: 灵敏度为0.1458V/mm 在0.45mm处取最大相对误差为:0.07V 非线性误差为: 六、思考题 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时对被测体的表面有些什么要求? 答:表面要干净没有污点,而且光洁度要好;再因为一定要可以反射光,因此一定不能出现黑色表面的情况。

光纤式传感器

光纤式传感器 传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被称为信息产业三大支柱技术, 是组成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世界各大强国均将传感器技术视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光纤传感器主要有传感型和传光型两大类, 两类传感器在传感原理上均可分为光强调制、相位调制、偏振态调制及波长调制不同形式, 由此构成不同的传感器。迄今业已证实, 被光纤传感器敏感的物理量有 70多种, 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 光纤传感器有灵敏度高、重量轻和体积小、多用途、对介质影响小、抗电磁干扰和耐腐蚀且本质安全、易于组网等特点, 使其近年来在航天航空、国防、能源电力、医疗和环保、石油化工、食品加工、土木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表 1 为光纤传感器对参数测定的原理及主要方式。 一、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组成 光纤传感器由光源、敏感元件、光探测器、信号处理器系统以及光纤等组成。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将来自光源的光经过光纤送入调制器,使待测量参数与进入调制区的光相互作用后,导致光的光学性质(如光的强度、波长频率、相位偏振态等)发生变化,成为被调制的信号光,再经过光纤送入光探测器,经解调器解调后,获得被测参数。 1.1强度调制光纤传感器 强度调制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待测物理量引起光纤中传输光的光强变化,通过检测光强的变化实现对待测量的测量。待测量作用于光纤敏感元件,使通过光纤的光强发生变化。设输入光强为恒量Iin,输出光强为Iout,即待测量对光纤中的光强度产生调制。可

直接连接光探测器变成电信号(即调制的强度包括电信号)。 1.2相位调制光纤传感器 相位调制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被测能量场的作用,使光纤内传输的光波相位发生变化,再用干涉测量技术把相位变化转换为光强变化,从而检测出待测的物理量。所有能够影响光纤长度、折射率和内部应力的被测量都会引起相位变化,如应力应变温度和磁场等外界物理量。但是,目前的各类光探测器都不能探测敏感光的相位变化,必须采用干涉测量技术,才能实现对外界物理量的检测。与其他调制方式相比,相位调制技术由于采用干涉技术而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常用的干涉仪有四种:迈克尔逊、马赫-琴特、法布里-珀罗和萨格耐克。它们的共同点是:光源发出的光都要分成两束或更多束的光,沿不同的路径传播后,分离的光束又重新汇合,产生干涉现象。

开题报告-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研制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研制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导师 ****年** 月*** 日

一、毕业设计(论文)综述(课题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本毕业设计研制的光纤温度传感器是指在光纤温度传感系统中,光纤作为光波的传输通路,设计一种光纤传感系统,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并与标准温度计的测量值、比较、定标以实现实用化的光纤温度测量系统。 光纤和光纤通信的问世和发展,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他们试图将这一新技术成果用到各自的领域。光纤传感器的出现正是这样。 目前,从大量文献资料中可看到光纤传感器的研究有如下动向: 1.继续深入研究传感器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实用化问题,发展新原理的光纤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基本原理的研究日益深入,强度、相位调制的传感器更加完善,而对波长调制和时间分辨信息的传感器亦有深入的研究。传感器用于实际测量的主要问题是长时间的漂移效应,漂移效应主要来自光纤传输线的衰减、祸合器和分束器特性不完整、光源输出不稳定及探测器的响应等。人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在传感头上使用“比较”技术,使光纤传感器获得长时间的稳定,这样就可以使光纤传感器实用化。 2.从单一传感器进入到传感器系统的研究,并与微处理机相结合形成光纤遥测系统。 单一光纤传感器的研究一进入到实用化阶段,但它无法适用于多参数,多变量的测量。光纤传感器系统的一种形式是采用多路传输的光无源传感器系统,其核心问题是如何节省光路,寻求更有效利用的信息通道,使其能不畸变的更多的传输由各个光纤传感器取得的信号。利用光纤之间、几个无源传感器之间、数据遥测通道之间的多路传输达到此目的。 7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意识到光纤不仅具有传光特性,且其本身就可以构成一种新的直接交换信息的基础,无需任何中间级就能把待测的量与光纤内的导光联系起来。 1977年,美国海军研究所开始执行光纤传感器系统计划,这被认为是光纤传感器问世的日子。从这以后,光纤传感器在全世界的许多实验室里出现。 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的时间,光纤传感器己达近百种,它

光纤传感器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光纤传感器 实验目的: 掌握干涉原理,自行制作光线干涉仪,使用它对某些物理量进行测量, 加深对光纤传感理论的理解,以受到光纤技术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实验仪器: 激光器及电源,光纤夹具,光纤剥线钳,宝石刀,激光功率计,五位调 整架,显微镜,光纤传感实验仪,CCD及显示器,等等 实验原理:(见预习报告) 实验数据: 1.光纤传感实验(室温:24.1℃) (1)升温过程 (2)降温过程

2.测量光纤的耦合效率 在光波长为633nm条件下,测得光功率计最大读数为712.3nw。数据处理: 一.测量光纤的耦合效率 在λ=633nW,光的输出功率P1=2mW情况下。在调节过程中测得最大 输出功率P2=712.3nW 代入耦合效率η的计算公式: 3.56×10-4 二.光纤传感实验 1.升温时 利用Origin作出拟合图像如下: B 温度/℃由上图可看出k=5.49±0.06

根据光纤温度灵敏度的计算公式,由于每移动一个条纹相位改变 2π,则 Δφ=2π×m (m 为移动的条纹数) 故灵敏度即为 因l=29.0cm 故其灵敏度为±1.30)rad/℃ 2.降温时 利用Origin 作出拟合图像如下: -40 -20 A B 由上图可看出k=7.45±0.11 同上: 条纹数 温度/℃

灵敏度为 因l=29.0cm 故其灵敏度为±2.38)rad/℃ 由上述数据可看出,升温时与降温时灵敏度数据相差较大,这是因为在升温时温度变化较快,且仪表读数有滞后,所以测出数据较不准确,在降温时测出的数据是比较准确的。 思考题: 1.能否不用分束器做实验?替代方案是什么? 答:可以,只要用两个相同的相干波波源分别照射光纤即可,这样也可造成光的干涉。 2.温度改变1℃时,条纹的移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1)与光纤的温度灵敏度有关 (2)与光纤置于温度场的长度有关 3.实验中不可用ccd是否能有办法看到干涉条纹?替代方案是什么? 答:可以。可以用透镜将干涉条纹成像在光电探测器上进行测量。 实验小结: 1.光纤的功能层非常脆弱,光纤剥离过程中要使力均匀,不可用力过猛, 否则易造成光纤的断裂,必要时可分段进行剥离。 2.使用宝石刀进行切割时,要轻轻划一下,再将光纤弹断,直接切断会 造成光纤断面不平滑,导致测出的光纤耦合系数较低。 3.光纤传感实验时记录移动的条纹数时可自行在显示器上寻找参照点, 保证记录的准确即可。

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二、实验仪器: 光纤位移传感器模块、Y型光纤传感器、测微头、反射面、直流电源、数显电压表。三、实验原理: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传输型光纤传感器。其原理如图36-1所示:光纤采用Y型结构,两束光纤一端合并在一起组成光纤探头,另一端分为两支,分别作为光源光纤和接收光纤。光从光源耦合到光源光纤,通过光纤传输,射向反射面,再被反射到接收光纤,最后由光电转换器接收,转换器接收到的光源与反射体表面的性质及反射体到光纤探头距离有关。当反射表面位置确定后,接收到的反射光光强随光纤探头到反射体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显然,当光纤探头紧贴反射面时,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强为零。随着光纤探头离反射面距离的增加,接收到的光强逐渐增加,到达最大值点后又随两者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具有探头小,响应速度快,测量线性化(在小位移范围内)等优点,可在小位移范围内进行高速位移检测。 图36-1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原理图36-2 光纤位移传感器安装示意图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光纤传感器的安装如图36-2所示,将Y型光纤安装在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模块上。探头对准镀铬反射板,调节光纤探头端面与反射面平行,距离适中;固定测微头。接通电源预热数分钟。 2.将测微头起始位置调到14cm处,手动使反射面与光纤探头端面紧密接触,固定测微头。 3.实验模块从主控台接入±15V电源,打开实验台电源。 4.将模块输出“Uo”接到直流电压表(20V档),仔细调节电位器Rw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5.旋动测微器,使反射面与光纤探头端面距离增大,每隔0.1mm读出一次输出电压U值,并记录。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 1、数据记录表格 X(mm)0.10.20.30.40.50.60.70.80.9 1.0 Uo(V)0.080.180.280.400.520.640.750.870.97 1.06

光纤温度传感器

光纤温度传感器 电子092班 张洪亮 2009131041

光纤温度传感器 摘要 本文从光纤和光纤传感器以及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开始详细分析国内外 主要光纤温度测温方法的原理及特点,比较了不同方法的温度测量范围和性能指标以及各自的优缺点。通过研究发现了当前的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和特点,详细介绍了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原理,种类和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可以根据这些传感器各自特点将各种传感器应用到不同的领域,本文也简要分析了各种光纤温度传感器的运用范围和领域。本文还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比较详细地分析了介绍了空调器的基本结构,工作电气原理和基本的热力学过程。本文对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也做出了详细地介绍分析。 关键词:光纤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运用领域,空调器,空调器原理 1 引言: 光纤温度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温度传感器.它具有抗电磁干扰、耐高压、耐腐蚀、防爆防燃、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其中几种主要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干涉型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荧光温度传感器和基于弯曲损耗的光纤温度传感器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点。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具有一下优点:灵敏度高;是无源器件,对被测对象不产生影响;光纤耐高压,耐腐蚀,在易燃、易爆环境下安全可靠;频带宽,动态范围大;几何形状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可以与光纤遥测技术相配合,实现远距离测量和控制;体积小,重量轻等。它将在航空航天、远程控制、化学、生物化学、医疗、安全保险、电力工业等特殊环境下测温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本论文中将详细分析当前光纤温度传感器的主要种类和各自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70 年代中期,人们开始意识到光纤不仅具有传光特性,且其本身就可以构成一种新的直接交换信息的基础,无需任何中间级就能把待测的量与光纤内的导光联系起来。1977 年,美国海军研究所开始执行光纤传感器系统计划,这被认为是光纤传感器问世的日子。从这以后,光纤传感器在全世界的许多实验室里出现。从7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中期近十年的时间,光纤传感器己达近百种,它在国防军事部门、科研部门以及制造工业、能源工业、医学、化学和日常消费部门都得到实际应用。从目前的情况看,己有一些形成产品投入市场,但大量的是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光纤传感器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具有一下优点:灵敏度高; 是无源器件,对被测对象不产生影响;光纤耐高压,耐腐蚀,在易燃、易爆环境下安全可靠;频带宽,动态范围大;几何形状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可以与光纤遥测技术相配合,实现远距离测量和控制;体积小,重量轻等。目前,世界各国都对光纤传感器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几个研究工作开展早的国家情况如下:美国对光纤传感器研究共有六个方面:这些项目分别是: 光纤传感系统;现代数字光 纤控制系统;光纤陀螺;核辐射监控;飞机发动机监控; 民用研究计划。以上计划仅在 1983 年就投资 12-14 亿美元。美国从事光纤传感器研究的有美国海军研究所、美国宇航局、西屋电器公司、斯坦福大学等 28 个主要单位。美国光纤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实验二十五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内容 用传光型光纤测位移。 三、实验仪器 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数显单元、测微头、直流源、反射面(用电涡流传感器的铁测片做反射面)。 四、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型光纤,半园分布即双D 型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X,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而光电转换器转换的电量大小与间距X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时注意光纤探头与反射面保持平行,调整光纤探头使其位于反射面的圆心上。 2、实验前应用纸巾擦拭反射面,以保证反射效果。 六、实验步骤 1、根据图9-1安装光纤位移传感器,二束光纤插入实验板上的座孔上。其内部已和发光管D及光电转换管T 相接。 图9-1 光纤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将光纤实验模板输出端VO1与数显单元相连,见图9-2。

图9-2光纤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3、调节测微头,使探头与反射面圆平板接触。 4、实验模板接入±15V电源,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调RW使数显表显示值最小,然后微调测微头使数显表显示为0.000(电压选择置2V档)。 5、旋转测微头,被测体离开探头,每隔0.05mm读出数显表值,将其填入下表:(实验结论:1、本实验每隔0.05mm是相对位置,起始值看做0.05mm即可,无需从测微头上读绝对位置值。每旋转0.05mm,输出的电压的增量应该大致相等。2、由于学生做实验可能不能正确的找到起始点,导致采集的数据不在线性范围内,从而影响数据采集的线性度,可以让学生从选取的起始点开始计数,多计几组数据,然后选取线性度较好的十组数据,填入下表。3、如果只看本实验的线性情况,可选取十组较好的数据填入下表,若要看到光纤传 感器的整个变化趋势,则至少应该记录25组数据,其V—X曲线见思考题答案) 6、根据上表数据,作光纤位移传感器的位移——输出曲线图。计算在量程1mm时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七、实验报告 在实验报告中填写《实验报告二十五》,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数据、图表、 波形等)并结合原始记录进一步理解实验原理。 八、实验思考题 根据实验步骤(6)中的光纤位移传感器的位移——输出曲线图,分析其原理。 答:由光源发出的光经发射光纤传输后入射到被测物表面,经反射体反射后再经接收光 纤接收并传输至光敏元件。由于光纤有一定的数值孔径,当光纤探头紧贴反射体时,发射光 纤中的光不能发射到接收光纤中,因此接收光纤中无光信号;当光纤探头逐渐远离被测体时, 接收光纤中的光强越来越大,当整个接收光纤被全部照亮时,接收光强达到峰值;当反射体 继续远离时,将有部分反射光没有反射进Y型光纤束,接收到的光强逐渐减小。位移特性 如下图所示。

光纤传感器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光纤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电绝缘性能好、抗电磁干扰、光路可弯曲、便于使用线遥测、耐腐蚀、耐高温、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可广泛用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压力、漏寓、液位、流量、水声、电流、磁场、放射性射线等物理量的测量,在制造业、军事、航天、航空、航海和其他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将被测对象那个的状态转变为可测的光信号的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将光源入射的光束经由光纤送入调制器,在调制器内与外界参数的相互作用,使光的光学性质,如光的强度、波长、频率、相位、偏振态等发生变化,成为被调制的光信号,再经过光纤送入光器件、经解调器后获得被测参数。在整个过程中光束经由光纤导入,经过调制器后再射出。其中光纤的作用首先是传输光束,其次是起到光调制器的作用。 二、光纤传感器的应用 激光多普勒光纤流速测量系统 设激光光源频率为0f 经分束器分成两束光,其中被声光调制器调制成频率为01f f -的一束光射入探测器中,另一束频率为0f 的光经 光纤射到被测物体流中。例如当血液里的红血球以速度v 运动时,根据多普勒效应,其反射光的光谱产生频率为0f f ±?的光,他与01f f -的光在光电探测器中混频后,形成1f f ±?的振荡信号,通过测量f ?便可

以换算出血流速度v 。声光调制频率一般取40z MH 。在频率分析仪上 除有40z MH 的调整频率的一个峰外还有移动的f ?次峰,根据次峰可以确定血流等流体的速度。 光纤传感器涡轮流量计 涡轮流量计通过内磁式传感器检测涡轮的转速而实现流量测量,是一种广泛的流量测量仪表。随着光纤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可以将反射型光纤传感器与传统的涡轮流量测量原理相结合,制造出具有双光纤传感器的涡轮流量计。与传统的内磁式涡轮流量计相比,光纤传感器涡轮流量计具备正反流量测量的性能。在检测原理上,光纤传感器克服了由内磁式传感器的磁性引力带来的影响,有效地扩大了涡轮流量计的量程比。光纤传感器涡轮流量计就是对涡轮流量进行改进,使其叶片端面适宜反射光线,利用反射型光纤传感器及光电转换电路检测涡轮叶片的旋转,从而测量出流量的。反射型光纤传感器一般采用多模玻璃光纤,单根芯纤的直径为200m μ,孔径为0.3m 。反射型光纤传感

光纤传感器的主要应用领域

关于传感系统中光纤的应用有基本其实本站早就有探讨过。对于光纤的传输特性,在传感器技术中的要求与其在工业中应用中是不同的:邮政,电报等方面的应用中不希望的(如损耗),在传感技术中恰恰是可以利用的。在光纤传感技术中,为了获得所期望的灵敏度,可以将光纤“增敏”或者“去敏”,就是比如果只是采用通讯用普通光纤,那么光纤传感器性能将受到限制。根据传感技术的需虽选用新的材料、设计特殊结构的专用光纤是光纤传感技术发展的一个基础课题。 传感器的概念并不陌生,可以类似人的眼睛就是一种传感器。人步行时,要用眼睛观察道路状况,由大脑作出判断并控制着步行的方向和行动,这样才能保证安全行走。在人类有目的指向的行为中,关于目标的识别和判断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工程技术中控制和测量的关系也是如此:要实现准确的自动控制,必须从工程对象那里得到信息,在其基础上作出准确的判断。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不仅带来了计测技术本身的高度发民同时也促进了高可靠快自动控制机器的发展与普及。无论是计测还是控制,其最重要的部分都是作为来自待测目标的信息入口的传感器。随着对于计测和控制方面的要求越来越民相应的实现各种目的传感器的研制开发都迅速展开。 至于光纤传感器,可以这样定义:一种用来检测光在光纤中传播时,因光纤的全部或部分环节所在环境(物理量或化学置或生物虽等)的变化带来的光传榆特性改变的装置。光纤传感器与传统的各类传感器相比,有独特的优点。光纤本身用作基本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抗电磁干扰,耐腐蚀、防爆及不干扰被测场等特点;光纤作为传感信号的传送系统,与传统的金属线路相比,具有抗电磁场相地球环流的干扰、可靠住高、安全及可长距离传送等优点;并且便于与计算机连接、与光纤传输系统组成遥测网络;加之光纤传感器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因此光纤传感器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传感器产品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等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360docs.net/doc/e317481266.html,/

光纤传感器 实验数据范例

实验数据范例 一、光纤测量重力 表一 砝码(g)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显示值(mv) 77 134 180 226 280 346 397 454 500 砝码(g)50 55 显示值(mv) 552 594 表一中的数据曲线图 表二 砝码(g)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显示值(mv) 73 126 163 223 273 338 397 458 520 砝码(g)50 55 显示值(mv) 575 630 表二中的数据曲线图

表三 砝码(g)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显示值(mv) 76 129 173 230 280 342 396 460 520 砝码(g)50 显示值(mv) 560 表三中的数据曲线图 二、温度测量 表四(升温) 温度(℃)20 25 30 35.6 40 45.7 50 56 60 显示值(mv) 2290 2150 1970 1665 1520 1263 1190 1000 940 温度(℃)64.7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显示值(mv) 850 760 720 600 583 475 406 294 150 表四中的数据曲线图

表五(升温) 温度(℃)20.9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显示值(mv) 2220 2155 1954 1720 1490 1300 1190 1040 960 温度(℃)65 70.5 75 78 85 90 95 100.3 105 显示值(mv) 826 740 713 640 580 475 390 304 217 表五中的数据曲线图

液位检测光纤传感器系统设计

液位检测光纤传感器系 统设计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北京化工大学 检测技术及仪器 题目:液位检测光纤传感器系统设计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测控1303 姓名:孙应贵 学号: 1检测系统构成 光纤液位传感器的结构如图所示传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双膜盒光纤位移探头和防水支撑结构。双膜盒是水压变化的敏感组件膜盒中央为光滑平面近似反射平面,为提高反射光强度可以在膜盒中央粘贴一个小反射镜水压变化时双膜盒的1个膜片均发生形变 : 状态。在实验装置中,光纤采用多光束光纤。光纤分布呈半圆状、投射光纤输出端和接受光纤接收端纤芯直径为1mm膜盒内部为低真空状态。测量时调整探头位置,将探头

位置设置在输出特性曲线中较为灵敏的位置上。当水面升高引起压力增加时,膜盒压缩、间隔增大,若压力减小时,膜盒膨胀,间隔减小。 光纤液位传感器的系统框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光纤位移探头、双膜盒检测器、 LED的光功率进行控制. 由脉冲发生模块产生较为稳定的脉冲信号通过比较放大模块和激光管驱动电路驱动 LD背向光检测器接收的光功率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此信号通过调理电路处理后送到比较放大模块,与脉冲信号进行比较放大,并再次送入激光管驱动电路,完成对LD 光功率的稳定控制,使LD的光功率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波动。 激光器的驱动电路采用射极偏置电路。它是交流放大电路中最常见的一种基本电路。电路设计如图5所示。 信号调理电路 信号调理电路包括光电流的IV及前置放大电路(图7).带通滤波电路真值转换电路和后置放大电路.从出射光纤接受的信号中含有背景光噪声.经过前置放大后,需要从其中得到可用信号.所以在前置放大后需要带通滤波电路将其中有用信号提取出来.考虑到前置放大器工作的稳定性,放大器的电流电压转换系数不宜太大.在光信号较弱的情况下,前置输出的信号较小.因此,调理电路中的带通滤波器采用带增益的有源滤波器.如图8所示.

详细剖析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详细剖析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温度是度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许多物理现象和化学过程都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和温度密切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温度的测量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以电信号为工作基础的传统的光纤温度传感器特点光纤测温传感器测量温度的方法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几种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基于布里渊光频域分析(BOFDA)技术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光纤温度传感自问世以来, 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建筑、化工、航空航天、医疗以至海洋开发等领域,并已取得了大量可靠的应用实绩。 1、光纤温度传感器在电力系统有着重要的应用,电力电缆的表面温度及电缆密集区域的温度监测监控; 高压配电装置内易发热部位的监测; 发电厂、变电站的环境温度检测及火灾报警系统; 各种大、中型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的温度分布测量、热动保护以及故障诊断; 火力发电厂的加热系统、蒸汽管道、输油管道的温度和故障点检测; 地热电站和户内封闭式变电站的设备温度监测等等。 2、光纤温度传感特别是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很容易埋入材料中对其内部的温度进行高分辨率和大范围地测量, 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桥梁上。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和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开展了桥梁安全监测的研究, 并在主要大桥上都安装了桥梁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用来监测桥梁的应变、温度加速度、位移等关键安全指标。1999 年夏, 美国新墨西哥Las Cruces 10 号州际高速公路的一座钢结构桥梁上安装了120 个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创造了单座桥梁上使用该类传感器最多的记录。 3、航空航天业是一个使用传感器密集的地方,一架飞行器为了监测压力、温度、振动、燃料液位、起落架状态、机翼和方向舵的位置等, 所需要使用的传感器超过100 个, 因此传感器的尺寸和重量变得非常重要。光纤传感器从尺寸小和重量轻的优点来讲, 几乎没有其他传感器可以与之相比。 4、传感器的小尺寸在医学应用中是非常有意义的, 光纤光栅传感器是现今能够做到最小的

光纤式温度传感器的设计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2011 年 6 月

光纤式温度传感器的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利用水银的遮光性,以及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能,当水银达到一定的液位时,从而遮住光纤的传输路线。这达到光纤传输跳跃,通过信号的终断输出到到外输接口的,以达到预期目的。 二、光纤导光的原理 光是一种电磁波,一般采用波动理论来分析导光的基本原理。然而根据光学理论中指出的:在尺寸远大于波长而折射率变化缓慢的空间,可以用“光线”即几何光学的方法来分析光波的传播现象,这对于光纤中的多模光纤是完全适用的。为此,我们采用几何光学的方法来分析。 由图2-1可以看出:入射光线AB 与纤维轴线OO 相交为θi 入射后折射(折射角为θj ) 至纤芯与包层界面C 点,与C 点界面法线DE 成θk 角,并由界面折射至包层,CK 与DE 夹角为θr 。 图2-1 光纤导光示意图 由图2-1可得出 j i n n θθsin sin 10= (2-1) r k n n θθs i n s i n 21= (2-2) 由(2-1)式可推出 j i n n θθs i n )(s i n 01= 因k j θθ-=090 所以

k k k i n n n n n n θθθθ2 1010 01sin 1cos )90sin()(sin -==-= (2-3) 由(2-2)式可推出 r k n n θθs i n )(s i n 12=并代入(2-3)式得 21 201)s i n (1s i n r i n n n n θθ-= k n n n θ2 22210 s i n 1-= (2-4) (2-4)式中n 0为入射光线AB 所在空间的折射率,一般皆为空气,故10≈n ;n 1为纤芯折射率,n 2为包层折射率。当叫n 0=1,由(2-4)式得 = i θs i n r n n θ2 2221s i n - (2-5) 当090=r θ的临界状态时,0i i θθ= 2 2210s i n n n i -=θ (2-6) 纤维光学中把(2-6)式中0sin i θ定义为“数值孔径”NA(Numerical Aperture )。由于n 1与n 2相差较小,即n 1+n 2≈2n 1,故(2-6)式又可因式分解为 ?≈2s i n 10n i θ (2-7) 式中121)(n n n -=?称为相对折射率差。 由(2-5)式及图2-1可以看出: 090=r θ时, NA i =0sin θ或NA i arcsin 0=θ,聚光能力的容量。 090>r θ时,光线发生全反射,由图2-1夹角关系可以看出NA i i arcsin 0 =<θθ。 090θsin ,NA i arcsin >θ,光线消失。 这说明NA arcsin 是一个临界角,凡入射角i θ>NA arcsin 的那些光线进人光纤后都不能传播而在包层消失;相反,只有入射角i θ<NA arcsin 的那些线才可以进入光纤被全反射传播。

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特性实验重点

实验二十六 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光纤传感器是利用光纤的特性研制而成的传感器。光纤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例如:抗电磁干扰和原子辐射的性能,径细、质软、重量轻的机械性能,绝缘、无感应的电气性能,耐水、耐高温、耐腐蚀的化学性能等,它能够在人达不到的地方(如高温区),或者对人有害的地区(如核辐射区),起到人的耳目的作用,而且还能超越人的生理界限,接收人的感官所感受不到的外界信息。 光纤传感器主要分为两类:功能型光纤传感器及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也称为物性型和结构型)。功能型光纤传感器利用对外界信息具有敏感能力和检测功能的光纤,构成“传”和“感”合为一体的传感器。这里光纤不仅起传光的作用,而且还起敏感作用。工作时利用检测量去改变描述光束的一些基本参数,如光的强度、相位、偏振、频率等,它们的改变反映了被测量的变化。由于对光信号的检测通常使用光电二极管等光电元件,所以光的那些参数的变化,最终都要被光接收器接收并被转换成光强度及相位的变化。这些变化经信号处理后,就可得到被测的物理量。应用光纤传感器的这种特性可以实现力,压力、温度等物理参数的测量。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主要是利用光纤对光的传输作用,由其他敏感元件与光纤信息传输回路组成测试系统,光纤在此仅起传输作用。 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位移传感器,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 形光纤,半园分布即双D 分布,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d ,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如图26—1所示。 发射光 接收光 (a)光纤测位移工作原理 (b)Y 形光纤 图26—1 Y 形光纤测位移工作原理图 传光型光纤传感器位移量测是根据传送光纤之光场与受讯光纤交叉地方视景做决定。当

实验07(光纤传感器的位移测量及数值误差分析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07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测量及数值误差分析实验) 实验一: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测量其静态特性实验数据。学会 对实验测量数据进行误差分析。 二、基本原理: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 型光纤,半园 分布即双D 分布,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X,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而光电转换器转换的电量大小与间距X 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 三、器件与单元:主机箱、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反射面。 四、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所示: 表1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位移数据 实验二:随机误差的概率分布与数据处理 1.利用Matlab语句(或C语言),计算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用贝塞尔公式) clc; clear; l=[20.42 20.43 20.40 20.43 20.42 20.43 20.39 20.30 20.40 20.43 20.42 20.41 20.39 20.39 20.40];%例2-22数据 v0=l-mean(l)%残差列 M1=mean(l)%算术平均值 M2=std(l)%标准差 计算结果

数据分布 2.利用Matlab语句(或C语言),用残余误差校核法判断测量列是否存在线性和周期性 系统误差 %残余误差校核法校核线性系统误差 N=length(l)%原数组长度 if(mod(N,2))%求数组半长 K=(N+1)/2 else K=(N)/2 end A1=0; delta=0;%delta=A1-A2 for i=1:K;%计算前半部分残差和 A1=A1+v0(i); end A2=0; for j=K+1:N;%计算后半部分残差和 A2=A2+v0(j); end A1; A2; fprintf('Delta校核结果\n'); delta=A1-A2%校核结果 %阿贝-赫梅特准则校核周期性系统误差 u=0 for i=1:N-1; u=u+v0(i)*v0(i+1); end u=abs(u) if((u-sqrt(N-1)*M30)>0)

光纤温度传感器简介

光纤温度传感器 摘要:本文分析了光纤温度传感器在温度探测中的优势,分别介绍了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干涉型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荧光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最后综述了光纤温度感器在现代工业及生活的应用。 关键字:光纤传感温度应用 1引言 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很多温度测量问题,传统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等等。光纤温度传感器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感器。与传统的温度传感器相比,它具有灵敏度高,体积小,质量轻,易弯曲,不产生电磁干扰,不受电磁干扰,抗腐蚀性好等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易燃,易爆,空间狭窄和具有腐蚀性强的气体,液体以及射线污染等苛刻环境下的温度检测。 2光纤温度传感器分类 光纤温度传感器按照调制机理可分为相位调制,振幅调制,偏振态调制;按工作原理分,光纤温度传感器可分为功能性和传输型两种。功能型温度传感器中光纤作为传感器的同时也是光信号的载体,而传输型温度传感器中光纤则只传输光信号。传光型与传感型相比,虽然灵敏度稍差,但可靠性高,实用的传感器大多是这种类型。 目前主要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包括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光纤荧光温度传感器、干涉型光纤温度传感器等。 2.1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是利用光纤材料的光敏性在光纤纤芯形成的空间相位光栅来进行测温的。光纤光栅以波长为编码,具有传统传感器不可比拟的优势,近年来光纤光栅成为发展最为迅速,最具代表性的光纤无源器件之一,已广泛用于建筑、航天、石油化工、电力行业等。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主要有Bragg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和长周期光纤光栅传感器。Bragg光纤光栅是指单模掺锗光纤经紫外光照射成栅技术而形成的全新光纤型Bragg光栅,成栅后的光纤纤芯折射率呈现周期性分布条纹并产生Bragg 光栅效应,其基本光学特性就是以共振波长为中心的窄带光学滤波器,满足如下光学方程: =2nA 式中:为Bragg波长,A为光栅周期,n为光纤模式的有效折射率。 长周期光纤光栅是一种特殊的光纤光栅,其传光原理是将前向传输的基模耦合到前向传输的包层模中。由于其宽带滤波、极低的背景发射等特点引起人们的重视,是一种新型的宽带带阻滤波器。 光纤温度监测系统主要由光纤光栅传感器、传输信号用的光纤和光纤光栅解调器组成。光纤光栅解调器用于对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信号检测和数据处理,以获得测量结果,传输光纤用于传输光信号,光纤光栅传感器则主要用于反射随温度变化中心波长的窄带光,如图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