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尚德案例分析

无锡尚德案例分析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短短数年就快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商及太阳能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之一。尚德公司的产品技术和质量水平已完全达到国际光伏行业先进水平,是中国首家通过TUV、IEC、CE和UL等国际权威认证的光伏企业。尚德公司于2004年被PHOTON International评为全球前十位太阳电池制造商,并于2005年底挺进世界光伏企业前五强,150兆瓦太阳电池的制造能力,使尚德成为全球四大太阳电池生产基地之一。在公司成立三年后,尚德在国际市场也逐渐站稳脚跟,国内的发展形势也是大好,但因负债过多,为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尚德不得不在资本市场寻求支持,但因国内资本市场的初步发展尚处于不健全的体制,进入门槛过高,于是尚德将目光放在了海外市场。近年来,中国经济的不俗表现吸引了众多海外资本市场的注意,而尚德经过再三考虑,最终在纽约上市,成为第一个在纽约股票交易市场成功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商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公司倒闭十个中有九个是资金链断裂造成的,在2013年3月20日尚德就因无法归还到期债务而破产重组。

一、破产原因

(一)营销失败

自2008年受欧债危机影响,世界光伏市场随之萎缩,在企业蜂拥而至的倒闭潮中,欧美光伏企业不约而同的将责难抛向中国企业,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领域向来就有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偏好,中国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屡屡受到所谓的“反倾销”伤害,而美国和欧盟在经融危机席卷的同时相继对中国启动了双反调查,双反的背后实则是欧美针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各国政府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电池板成本快速的降低,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电池板的质量也越来愈好,这在无形中削弱许多国家的竞争力,也因此欧美国家在光伏市场针对中国进行反倾销。

无锡尚德本身就严重依赖于国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而且尚德几乎所有产品都用于出口贸易,欧美的对华倾销措施无异于雪上加霜,以前的过度扩张的产能也无法快速消化。外加上经融危机正好来源于尚德的上市所在地,融资困难也使尚德需要面对资金短缺的重要问题。

(二)政府帮扶失效

尚德公司前期的成功无疑离不开无锡市政府的支持,无锡政府独特的支持模式已经超越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的传统模式,把各种资源,包括政策、技术、人才与市场整合在一起,全方位、多层次支持企业。但是由于尚德的市场主要在国外,如果政府在这个时候进行补贴就相当于补贴到了国

外,而且事实上,中国的光伏产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由于技术上与欧美日的差距,中国的光伏也会产生出大量的污染物,因此它不属于国家鼓励行业,如果没有政府的用电补贴等扶持措施,光伏产业企业可能都是亏损的,在这个全球被席卷的情况下,政府暂时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来救助的。

综合以上两点,需从营销策略及政府帮扶的好坏两方面分析尚德公司破产的原因:

(一)营销策略的提示

首先是得匹配市场与产能的关系,尚德公司就是过高的估计的市场,造成大量产品滞销是主要原因之一;其次,错误的制定了营销策略,过渡依靠海外市场,未对国内市场进行开发,由于国际市场的经济危机和高额罚款,加重了尚德公司的营销危机,应该立足国内市场,使国内和国际市场达到一个有效的平衡,才能确保国内国际全部开花;最后,确定符合企业情况的营销计划,应充分了解本行业的发展趋势,不应用赌博性的营销方式来进行预测。

(二)政府不应参与市场行为

首先,政府主导应让位市场配置。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需要政府推动,但由于这种方式放大了投资预期,造成企业过于乐观、投资行为扭曲、忽视对核心技术的掌握。

政府扶持的重点应该是市场需求的拉动,而非生产环节的刺激。其次,政府应完善相关法规,引导规范市场竞争。光伏企业的相关标准还基本处于缺失状态,缺乏特定的市场准入标准,导致很多其他行业的投资者盲目涌入光伏产业,成为产能急剧扩张的重要推手。行业内部互相打压,恶性竞争。中国制造业虽然受到了接二连三的双反,却并没有很好地处理这一问题。因此,政府应指导行业标准的制定,将结构性政策与功能性政策相结合,进行长远规划,并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打开中国市场。

光伏发电是一种新能源产业,很切合政府所期望的结构转型的要求,因此,它迅速地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积极扶持的一个产业。光伏产业在中国引发的投资热潮,仍是由政府推动扩大投资的旧模式。这种投资只注重于它能给地方带来多少GDP,仍然是粗放型的,缺乏对核心技术的追求。以光伏产业来说,尽管我国的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堪称翘楚,但却未能掌握核心生产技术。这直接导致我国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其市场应用至今仍停留在小范围之内。光伏产业进入全面危机也就是一种难以改变的命运了。

无锡尚德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快速走向没落,留下的教训十分惨痛。在此过程中,尚德曾借助政府的力量,取得了众多银行的授信,规模迅速膨胀,但政府的力量再强大,

却无法战胜市场。无锡尚德的破产敲响了畸形发展的光伏产业的警钟,它告诉我们,政府刻意扶持一个产业,只能使这个产业的发展脱离市场的正常逻辑,出现扭曲。

李克强总理在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再一次

强调:“首先把不该管的放出去,放给市场,交给社会。否则的话,群众对政府不满,政府还管不好自己该管的事。”这是政府从以往经济管理的得失中得出的一个经验总结。

持续发展经济将是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的长

期目标,但是,政府管理经济不应该继续停留在对一个产业甚至一个企业的无限度扶持上,而是要切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打造服务型政府。经济结构转型,需要政府转变职能,而不是不顾市场规律,在政府的主导下放弃某种产业,扶持某个新兴产业,并且利用行政的力量在税收、信贷甚至市场销售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这种模式不仅会造成市场竞争不公,更重要的是容易导致产业发展脱离市场实际一哄而上,最终会留下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

中国十大并购案例

2006中国十大并购案例(含评选标准)(ZT) 上海国资·亚商 2006中国十大并购事件 并购市场欣欣向荣 2006年,中国并购市场持续升温,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全面开花的局面。与去年相比,影响并购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改善。有关并购的两大法规的颁布及股市的股权分置改革。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第35号令,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根据新修订的《证券法》相关内容,在总结中国有关并购方面制度沿革的基础上,针对国内资本市场及并购趋势的新变化,在规范及完善上市公司收购方式、权益披露、聘请财务顾问及监督管理上向前迈出了关键一步。尤其是其中对要约收购的规定由强制性要约改为部分要约,使得要约收购更具操作性。 同时,由商务部等国家六部委颁布的第10号令,自2006年9月8日起施行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在加大反垄断审查及对特殊目的公司特别规定的同时,在支付方式方面也有重大创新,允许外国投资者以股权作为支付手段并购境内公司,为换股并购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并购交易中被广泛使用提供了法律的依据。 2005年5月份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具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给并购市场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通过支付对价的方式实现股票全流通,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纷纷降低,使得上市公司控制权之争更加激烈。通过二级市场举牌、部分要约实现增持目的的并购方式将更多地应用于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中。股票全流通也使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价值进一步提高,可以想见,未来借壳上市式的并购将越来越多。 从全年并购事件来看,2006年中国并购市场呈现出内资并购与外资并购齐升温,海外资源型并购热经营性并购冷的局面。并购市场整体呈现出逐渐活跃的态势。 内资并购异彩纷呈

最高法 企业破产重整及清算十大典型案例(20160616发布)

最高法企业破产重整及清算十大典型案例(20160616发 布) 来源| 人民法院报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法律讲堂”投稿邮箱:2635079073@https://www.360docs.net/doc/e319060138.html, 交流合作:微信号 zsm800418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十起破产审判典型案例,其中既有破产重整案件,也有破产清算案件,还包括关联企业合并破产、重整程序向清算程序转化、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等案件。这些案例分别在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政府与法院联动协调机制的作用、法院慎重行使强制批准权、注重运用市场化的方式推动企业重整、依法创新资产处置方式、探索采取综合模式挽救企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法律效果 目录1.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2.深圳中 华自行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3.浙江安吉同泰皮革有限公司执行转破产清算案4.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与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5.浙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合并破产案6. 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7.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8.北京利达海洋生物馆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9.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10.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一、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 (一)基本案情 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航凤凰)系上市公司,是长江及沿海干散货航运主要企业之一。自2008年全球金 融危机以来,受财务费用负担沉重、航运运价长期低迷等因素影响,长航凤凰经营逐步陷入困境。截至2013年6月30日,长航凤凰合并报表项下的负债总额合计达58.6亿元,净资产为-9.2亿元,已严重资不抵债。经债权人申请,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武汉中院)于2013年11月26日依法裁定受理长航凤凰重整一案,并指定破产管理人。因连续三年亏损,长航凤凰股票于2014 年5月16 日起暂停上市。 (二)审理情况 在武汉中院的监督指导下,管理人以市场化的重组方式为基础,制定了重整计划草案,获得了债权人会议及出资人会议表决通过。由于无外部重组方参与长航凤凰破产重整,如何通过长航凤凰自身筹集足够资产以提高普通债权清偿比例,以促使普通债权人支持重整是重整工作有序推进的重点。为解决偿债资金筹集的问题,经过武汉中院与管理人多番论证,最终制定了以公司账面的货币资金、处置剥离亏损资产的变现资金以及追收的应收款项、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以及股票

全球著名私人股权基金及投资案例

第六章全球著名私人股权基金及投资案例第一节国际著名私人股权基金及投资案例 当前国际上的私人股权投资机构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著名投资银行或国际机构下属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如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 & Co.)、花旗集团(Citigroup)、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的下属私人股权投资机构等;另一类则是专业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如凯雷集团(The Carlyle Group)、淡马锡(Temasek)、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等。以下将选取几个知名机构进行扼要介绍。 一、隶属于投资银行和国际机构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 CCMP亚洲投资基金(CCMP Capital Asia)创建于1999年,公司前身是摩根大通亚洲投资基金(J.P. Morgan Partners Asia),即摩根大通集团的私人股权投资部门。2005年,该基金从摩根大通集团中独立出来,并更名为CCMP亚洲投资基金。CCMP 亚洲投资基金主要在五大区域进行投资:大中华地区、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新加坡,投资对象多为大中型消费行业、工业品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中的扩张型企业,同时也投资于并购市场。该基金的投资战略是选择能产生良好现金流的业务模式、具有较高进入门槛或能够提供差异化技术或产品的领先企业,通过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来创造企业价值并获得投资回报。目前,其管理的基金规模已达27亿美元,主要投资人包括摩根大通集团旗下的全球基金、美欧著名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亚洲富有家族的资金等。CCMP已完成的投资涉及汽车、科技、环保、消费品、零售和服务业等多个行业,投资的企业包括:海太糖果公司(韩国)、空调国际(澳大利亚)、新西兰黄页公司、Vertaine控股有限公司(印度尼西亚)、Sensatan科技、武汉凯迪电力环保公司(中国)等。 摩根士丹利私人股权亚洲基金(Morgan Stanley Private Equity Asia L.P. Fund)成立于2007年5月,是由世界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募集的专门针对亚太地区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隶属于摩根士丹利机构证券业务的直接投资部。其投资者包括全球各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包括摩根士丹利本身)以及拥有卓越财富的个人投资者,基金总额达5.15亿美元。自1993 年起,摩根士丹利的直接投资部门就在亚洲地区积极从事私募股权的投资业务,是业内成功的直接投资机构之一,其投资的企业有:eAccess(日本)、HTL International(新加坡)、Landmark ITMC(韩国)、蒙牛乳业(中国)、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中国)等。其中,Morgan Stanley Private Equity Asia对蒙牛乳业和安徽海螺的投资是摩根士丹利在大中华地区进行的两宗大型投资案,一度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对蒙牛乳业的投资将在下一节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在此只对安徽海螺投资案略加介绍。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内地大型水泥生产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也排名前列。2005年12月28日,由摩根士丹利直接投资部牵头的,包括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IFC)在内的投资团体,购买了海螺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14.3%的股权。摩根士丹利和国际金融公司两家财团共投资近2亿美元,受让安徽海螺18000万股非流通股份,分别获得10.51%和3.82%的股权。其中摩根士丹利付出转让价款总额为8.976亿元人民币,是摩根士丹利迄今为止在中国最大的一笔投资,也是摩根士丹利继2005年10月联合鼎晖投资(CDH Investment)共同投资中国第二大水泥企业——山东山水集团后第二次进军中国水泥行业。

尚德案例分析

尚德案例分析 光伏行业绝对是过去十年的明星产业.其光环可以与互联网相媲美,受政府追逐的热情也可同地产比肩。行业浪潮涌起,施正荣被裹拥至潮头,成为财富英雄,尚德也被公认为行业老大。大潮退去,光环消散,尚德又因财务危机深陷入破产重组的漩涡。通过此次案例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一、曾经的风光 时间段: 战略: 无锡尚德从创立之初,就赶上了欧盟特别是德国、西班牙大力推动太阳能发电这一政策快车。源源不断的海外订单,推动无锡尚德飞速发展。2005年12月14日,无锡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个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持有6800万股的施正荣,身价超过149亿元人民币,登上中国首富的宝座。2006、2007年,全球光伏市场高歌猛进,无锡尚德日进斗金。2008年初,光伏泡沫达到顶峰,无锡尚德的股票价格也攀到了峰值的90美元。那段时间,无锡尚德要名有名,要利有利,风光无限.

使尚德在光伏产业领域不断地保持着自己的竞争优势:他们将技术研发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战略,建立了国际一流水平的光伏技术研发中心,把每年销售收入的5%用于研发,以保证自己始终站在世界光伏技术的最前沿。这几年,他们先后研发出包含着多项专利的栅线技术、冥王星技术,使尚德出产的多晶硅和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率已经达到18%.靠自主创新,尚德在世界光伏产业领域取得了成功。 上层路线,品牌渠道 二、末日的崩盘 时间段: 战略: 一位当地出租车司机说道:“以前到无锡尚德的人,各个踌躇满志;现在到无锡尚德的人,基本上都愁容满面。以前都是来这里找钱的,现在都是来要钱的。”如果无锡尚德不是因为一系列的战略失误,而是能做到晴带雨伞饱备饥粮,即使遭遇当前的困境,也能勉力应对,不会沦落如此窘迫的局面。 第一项失误,就是施正荣与美国多晶硅生产巨头MEMC公司的一单亏本的大生意。2006年,多晶硅价格暴涨,施正荣不顾很多高管的反对,与MEMC签下了长达10年60亿美元的采购大单。日后证明错得一塌糊涂。后来,多晶硅价格暴跌,尚德不得不以2。12亿美元的代价,终止与MEMC的合约。 另一大失误,施正荣预计日本将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市场,也是国外厂商最难进入的市场之一.2006年,无锡尚德以现

无锡尚德破产原因分析

无锡尚德破产原因分析 由施正荣创办于2001年的无锡尚德是尚德电力资产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至2012年的产能已达到2.4吉瓦,是全球四大光伏企业之一。然而,3月20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破产法》规定,正式裁定对中国光伏巨头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实施破产重整。 据我了解,原因如下: 1.战略决策失误 尚德电力对光伏主要原材料的多晶硅价格走势两度判断失误,高价与美国、韩国的多晶硅企业签订长期订单。这导致公司背上了沉重的原材料负担。另一方面,作为新兴产业的光伏在“未来技术路线上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尚德电力一度认为,薄膜电池可能是未来技术方向之一,追加数千万美元的投资,但却成了“竹篮打水”。 2.行业性亏损 “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光伏产业的全球性产能过剩,光伏组件出现的恶性价格战拖垮了尚德。”破产清算组介绍,“光伏平均利润率从2009年下半年的30%一路下跌到全面亏损。” 欧美“双反”之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国失去了主要的海外市场,去年以来,中国大幅提高了国内市场的容量。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的光伏装机量仅为0.45吉瓦,而2012年已达到4.5吉瓦,今年预期将达到6吉瓦以上。中国在短短三年内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之一。恶性价格战最终将尚德拖垮! 3.政府的不恰当干预 在尚德还处于成长阶段的时候,需要充足的流动资金来维持企业的正常的运行和技术提升,当时政府出面使得上的能够向银行顺利贷款。正是有了这层关系,所以后来当政府要求尚德扩建的时候领导层方面顺从了。而这恰恰是一个错误的决策,也成为了后来破产的伏笔。 4.施正荣无心挽救尚德 无锡市政府并不愿意无锡尚德被破产。且不说破产之后政府、银行的债权会收不回来,当地政府的就业、税收都会受影响,还会波及为无锡尚德配套的一百多家企业。所以施正荣期盼着市政府可以像以前那样继续扶持自己一把。 两者各怀心思,施正荣想套牢当地政府,可是当地政府并不愿意注入大量的资金,所以两者的算盘决裂了。 无锡尚德是施正荣一切所得的起点,他为何执意要将其破产?其实也很简单,如果无锡尚德破产,它所承担的尚德电力所有债务一笔勾销。而且目前,施正荣个人及家族信托D&M科技分别持有尚德电力30.2%及29.4%的股份。尚德电力间接持有无锡尚德100%的股权,此外,尚德电力还拥有洛阳尚德硅片公司、国外工厂及分公司资产。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分析说“如果无锡尚德破产,尚德电力

典型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

典型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 私募股权投资(简称“PE”)就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 进行的权益性投资,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广义上讲,私募股权投资涵盖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前各阶段的权益投资,即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等各个时期企业所进行的投资。因此私募股权投资也包括创业投资。 中国也已成为亚洲最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中国大陆地区共投资129个案例,参与投资的机构数量达77家,整体投资规模达129、73亿美元。 进入模式增资扩股:企业向引入的海外战略投资者增发新股,融资所得资金 全部进入企业,此种方式比较有利于公司的进一步快速的发展。如华平与中信资本参与哈药集团的改制过程中,以20、35亿元作价增资哈药取得其45、0%股权。 股权转让:由老股东向引入的投资者转让所持有的股权(通常就是高溢价),满足部分老股东变现的要求,融资所得的资金归老股东所有。如PAG接下了“中国童车之王”好孩子集团的67、4%的股权,出让方AIG、SB与第一上海各自获得2-5倍回报。 一般来说,增资与转让这两种方式被混合使用。如无锡尚德在上市前多次采用老股东转让股权与增资扩股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在国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安排,即私募股权基金以优先股(或可转债)入股,通过事先约定的固定分红来保障最低的投资回报,并且在企业清算时有优先于普通股的分配权。 鉴于国内投资市场的一些政策限制,国外PE进入时,一般不选择直接投资中国企业的本土实体,而要对企业进行改制,通过成立海外离岸公司或购买壳公司,将境内资产或权益注入壳公司,使国内的实体企业成为其子公司,以壳公司名义在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筹资。这种方式俗称“红筹上市”。这样,就可将境内资产的收入与利润合法地导入境外控股母公司。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对中国的投资与退出,都将发生在管制宽松的离岸。比如盛大网络,由于监管部门规定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的经营牌照必须掌握在中国公司手里,那么构造上述通道 来引渡资产,就成了不可或缺的安排。 在“尚德太阳能”案例中,就就是在英属维京群岛成立由施正荣控制的Power Solar System Co、, Ltd、,再通过该BVI公司收购了中外合资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原有股东的全部股权,从而使其成为实际持有“无锡尚德”100%权益的股东。此后在上市过程中,又在开曼群岛成立了“尚德控股”,通过以“尚德控股”的股票与该BVI公司股东的股票进行换股,实现了“尚德

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中国企业的悲哀之处,不在于挫折与失败,而在于迷失自我,最后使自己成了自己的囚徒。 其一,成功依恋症。那些备受关注的失败者,都曾经有一个成功的过去。UT斯达康的小灵通,开心网的“偷菜”与“买卖好友”,2005年的博客网,2000年TOM在线的无线增值……但他们似乎忽略了,一时的成功可能是缘于创业者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激情,可能是源于偶然时机与特定文化特定需求的嫁接,可能是源于投机和误打误撞中上帝的恩赐。 其二,做大做强综合症。一是疯狂地收购,陈天桥执掌的盛大一心打造“娱乐帝国”,2006年至今,直接或间接收购了180多家公司,但华影盛世、华友世纪、盛世骄阳……似乎都打了水漂,没了“后续答案”。二是疯狂地多元,太子奶在奶业基本成功的基础上,童装、商业、化妆品、食品、传媒等,快步踏入,结果拉长了战线,分散了资源和精力,资金链断裂便轰然坍塌。三是美尼尔病,企业一心向世界500强冲刺的过程中,盲目求大求快,不重视企业自身资源能力的培养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其三,主体迷失症。每一个创业者都立志做“美国的Google”、“美国的Yahoo”、“美国的Amazon”、“美国的Facebook”、“美国的Twitter”、“美国的Groupon”……结果PPG没有成为Land’s End,FM365没有成为AOL,港湾没有成为华为,8848没有成为Amazon,盛大盒子没有成为Sony……在全球竞争时代,学习借鉴非常重要,但过于强调模仿学习,不仅丧失了创新,丧失了引领国际化与趋势的可能。更重要的是,企业丧失主体性的过程中,国际热钱资本的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

搜狐的张朝阳说:“一直在紧跟着华尔街的指挥来做事,太看重短期盈利产品,每个季度都在为应付财报数字而发愁。” 开心网:开心不起来 Alexa数据显示,自2010年2月开心网推出一款“开心餐厅”的游戏带来了一次流量高峰之后,便一路下滑,一年半时间,开心网的每日用户量跌去约70%。而最近3个月,开心网的页面访问量下跌高达38.74%。曾经盛极一时的互联网黑马,如今慢慢被漂白,并正在被抛弃。 2008年2月,开心网悄然上线,不久即获得北极光500万美元投资,次年又再次吸入包括启明创投、北极光创投和新浪网总投资金额为2000万美元的资金,估值一度达到1亿美元。然而今天,其不但跌落神坛,难以比肩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朋友等SNS社区网站,而且陨落之快让人惊讶。 此外,开心网还调整了团购模式,将旗下的团购产品与客户服务将全部移交给团购网站F团,未来只提供第三方平台服务,业界对此不仅难以认同,反而更多了几分唱衰之声。 教训:SNS的精髓是社会关系,互联网的精神是开放,违背了这两点,开心网收获的只有落寞。 比亚迪:陷入梦魇 从2010年开始,比亚迪一直在销量持续下降和糟糕的财报中苦苦挣扎,期间经销商退网风波更是暴露了比亚迪深层次的问题。2011年9月26日,比亚迪H股盘中跌破11港元,从2008年入股算来年化收益率仅有11%。2011年中报披露,比亚迪前6个月实现收入约2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4%;净利润 2.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63%;净 资产收益率亦从13.82%巨降至1.43%。

无锡尚德案例分析

无锡尚德案例分析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短短数年就快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商及太阳能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之一。尚德公司的产品技术和质量水平已完全达到国际光伏行业先进水平,是中国首家通过TUV、IEC、CE和UL等国际权威认证的光伏企业。尚德公司于2004年被PHOTON International评为全球前十位太阳电池制造商,并于2005年底挺进世界光伏企业前五强,150兆瓦太阳电池的制造能力,使尚德成为全球四大太阳电池生产基地之一。在公司成立三年后,尚德在国际市场也逐渐站稳脚跟,国内的发展形势也是大好,但因负债过多,为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尚德不得不在资本市场寻求支持,但因国内资本市场的初步发展尚处于不健全的体制,进入门槛过高,于是尚德将目光放在了海外市场。近年来,中国经济的不俗表现吸引了众多海外资本市场的注意,而尚德经过再三考虑,最终在纽约上市,成为第一个在纽约股票交易市场成功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商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公司倒闭十个中有九个是资金链断裂造成的,在2013年3月20日尚德就因无法归还到期债务而破产重组。 一、破产原因 (一)营销失败

自2008年受欧债危机影响,世界光伏市场随之萎缩,在企业蜂拥而至的倒闭潮中,欧美光伏企业不约而同的将责难抛向中国企业,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领域向来就有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偏好,中国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屡屡受到所谓的“反倾销”伤害,而美国和欧盟在经融危机席卷的同时相继对中国启动了双反调查,双反的背后实则是欧美针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各国政府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电池板成本快速的降低,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电池板的质量也越来愈好,这在无形中削弱许多国家的竞争力,也因此欧美国家在光伏市场针对中国进行反倾销。 无锡尚德本身就严重依赖于国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而且尚德几乎所有产品都用于出口贸易,欧美的对华倾销措施无异于雪上加霜,以前的过度扩张的产能也无法快速消化。外加上经融危机正好来源于尚德的上市所在地,融资困难也使尚德需要面对资金短缺的重要问题。 (二)政府帮扶失效 尚德公司前期的成功无疑离不开无锡市政府的支持,无锡政府独特的支持模式已经超越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的传统模式,把各种资源,包括政策、技术、人才与市场整合在一起,全方位、多层次支持企业。但是由于尚德的市场主要在国外,如果政府在这个时候进行补贴就相当于补贴到了国

股权投资成功案例分析

股权投资成功案例分析 股权投资成功案例1: 私募股权融资缔造了太多的企业发展神话,其中,比较典型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有蒙牛股份、无锡尚德、永乐电器、雨润食品、中星微、千橡互动、国人通信、盛大、百度、携程、阿里巴巴、掌上灵通、前程无忧、易趣、卓越网、空中网、分众传媒、太平洋人寿、联想、卡森实业、平安保险、民润、李宁公司、金蝶软件等。 案例1——无锡尚德 尚德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以及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制造和销售。尚德公司于2004年被PHOTON International评为全球前十位太阳电池制造商,并在2005年进入前6位。2005年5月,尚德在全球资本市场进行了最后一轮私募,英联、高盛、龙科、法国Natexis、西班牙普凯等投资基金加盟,这些公司用8000万美元现金换得尚德公司7716万股权。2005年12月,在纽约交易所挂牌,开盘20.35美元。筹资4亿美元,市值达21.75亿美元,成为第一家登陆纽交所的中国民企。施正荣持6800万股,以13.838亿美元身价排名百富榜前五名。无锡尚德成功上市中,私募基金发挥了重要作用。 案例2——盛大网络2003年3月盛大网络获得软银亚洲4000万美元注资,成为当时中国互联网业最大规模的私募融资,2004年5月13日,盛大网络成功登陆纳斯达克,2005年7月软银亚洲撤出盛大,兑现5.6亿美元,从4000万到5.6个亿,不到3年,投资收益高达1400%。

案例3——携程网1999年10月,携程网吸引IDG第一笔投资,2000年3月吸引软银集团第二轮融资,2000年11月引来美国卡莱尔集团的第三笔投资,前后三次募资共计吸纳海外风险投资近1800万美元。2003年12月10日,成立仅仅4年多的创业型公司携程网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携程网也随即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二轮海外上市的一个成功典范。 股权投资成功案例2: 1、阿里巴巴当年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61422元!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集团的B2B子公司正式在港交所挂牌。总市值超过200亿美元。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独特的内部财富分配格局,阿里巴巴4900名员工持有B2B子公司4.435亿股。2014年9月21日,阿里巴巴上市不仅造就了马云这个华人首富,还造就了几十位亿万富翁、上千位千万富翁、上万名百万富翁,这是一场真正的天下财富盛宴。阿里巴巴上市前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阿里巴巴集团于美国时间9月19日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确定发行价为每股68美元,首日大幅上涨38.07%收于93.89美元,现股价102.94美元,股本仅为25.13亿美元,市值达到2586.90亿美元,收益率达百倍以上。相当于当年上市前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61422元。 2、腾讯当年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4400元!2004年6月16日,腾讯上市,造就了5位亿万富翁、7位千万富翁和几百位百万富翁。腾讯上市前公司注册资本6500万元人民币,2004年6月腾讯在香港挂牌上市,股票上市票面价值3.7港元发行;第二年,腾讯控股开始发力飙升,当年底,其股价便收于8.30港元附近,年涨幅达

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问题探析

编号:8013007406 评审意见表

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问题探析 —基于无锡尚德破产的案例分析 摘要:2013年3月20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破产法》裁定,对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实施破产重整。这家曾经的光伏巨头终因盲目扩张导致严重的资不抵债,最终宣告破产。作为全球四大光伏企业之一的尚德破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企业盲目扩张的后果如何?扩张战略是否对企业财务困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尚德公司在经历高速扩张后很快陷入困境的现象入手,研究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的关系问题,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无锡尚德风险管理企业扩张财务困境 一、引言 企业扩张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很多企业都是通过强势扩张发掘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了企业价值最大化。但是有些知名公司却因为盲目扩张而走向衰亡,如格兰特、巨人集团等,这其中也包括一度跻身于世界光伏前三强的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在经历多年高速全产业链的扩张后,近年也陷入可转债违约、关联交易等接连不断的丑闻中,并于今年3月正式宣告破产。 鉴于上述背景资料,本文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分析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盲目扩张导致破产的原因,并试图说明企业应如何进行理性的扩张行为,希望能为更多企业在财务战略选择决策时提供借鉴和启示:在内部财务资源不足、经营状况不利的情况下,盲目扩张最终只能加速企业的破产;企业应理性地进行扩张行为,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及时对财务战略进行相应的评估和调整。 二、案例回顾 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由施正荣博士于2001年1月建立,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外商独资高新技术光伏企业,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光伏系统工程、光伏应用产品的研究、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经过5年的飞速发展,2005年12月,其产能就已位居全球第六位,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成为在纽交所成功上市的第一家中国民营企业。 自2001年公司成立,到2010年近10年的光伏产业黄金期,尚德电力从无锡小厂一跃而至全国第一、全球第四大龙头企业。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壮大主业,增强实力,在企业保持效率的前提上有效扩张,也许不至于进入困境,即使在发展中遭遇环境巨变,也有可能通过强化自我调整度过难关。但是,从2008年开始,尚德公司却走向了急剧扩张,经营失控的险途,几乎对光伏产业链进行了全面尝试,从表一看出:用于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支出和总资产从2008年急剧上涨,说明该公司扩张的规模不断增大,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不断增加。 截止2012年,无锡尚德公司的负债总额已达到35.82亿美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1.8%,尚德市值已从上市之初的49.22亿美元跌到如今的1.49亿美元,股价更是下跌到了1美元之下,资不抵债最终宣告破产。表二列示了该公司近几年主要的扩张过程:

创业企业的失败案例

创业企业的失败案例 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比喻虽老,但却贴切,战场之上,胜败乃兵家常事。每个创业者在创业之初都会经历几次失败,但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二次创业积累经验,即使失败也是虽败犹荣。今天小编整理了创业企业的失败案例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 创业企业的失败案例: 1.Solyndra 投资方:Redpoint Ventures, US Venture Partners 失败原因: 太阳能电力行业不是一般人能玩转的,包括中国无锡尚德和美国 First Solar 在内的大公司都还在摸索盈利的商业模式,Solyndra 这类小公司就更加难以生存了,“无法与获得国有银行大额低息贷款、财大气粗、而且有完善的产品供应链的中国公司打价格战”,就算奥巴马参观过、得到过美国能源部批准的 5 亿 28 万美元联邦贷款担保也无济于事。 Solyndra 表示,公司正在对期权进行估值,准备把公司和铜铟镓硒化合物(CIGS)技术打包出售。 2.Webvan Group 投资方:Sequoia Capital, Softbank Capital 失败原因: Webvan 曾是美国一时风光无两的网上杂货零售商,初期就吸引包括红杉、Benchmark、软银、高盛、雅虎在内高达 1.2 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在短短 18 个月的时间里,Webvan 成功上市融资 3.75 亿美元,市场范围从旧金山海岸地区扩张到美国 8 个城市,并从零开始建立起了一套巨大的配套基础设施(其中包括耗资 10 亿美元购入一片高科技园区的仓库)。 1999 年 11 月上市后,公司最高市值一度达到 76 亿美元,然而疯狂的烧钱策略让它未能扛过 2000 年网络泡沫破灭的灾难,短短两年就宣布破产。两年时间内总计亏损超过 12 亿美元,平均每单亏损 130 美元。2001 年 7 月,Webvan 倒闭,2000 多名员工失业。“他们为基础设施建设花了太多钱,尽管这是他们商业模式中的一环,但这计划中的优势最终却带来了最坏的结果。”证券分析师大卫•卡瑟曼(David Kathman)说,“公司扩张的很快,然而市场需求跟不上,大规模反而成了累赘。其实吧,这和‘杂货铺子’Webvan 也有关,网站并不像宣传得那样易于使用。”

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

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广义上讲,私募股权投资涵盖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前各阶段的权益投资,即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等各个时期企业所进行的投资。因此私募股权投资也包括创业投资1[1]。 中国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加上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和人民币升值的长期趋势,使得投资中国的资产得到的回报较高,引起私募股权基金对“中国战略”日益重视。中国也已成为亚洲最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中国大陆地区共投资129个案例,参与投资的机构数量达77家,整体投资规模达129.73亿美元。 进入模式 增资扩股:企业向引入的海外战略投资者增发新股,融资所得资金全部进入企业,此种方式比较有利于公司的进一步快速的发展。如华平和中信资本参与哈药集团的改制过程中,以20.35亿元作价增资哈药取得其45.0%股权。 股权转让:由老股东向引入的投资者转让所持有的股权(通常是高溢价),满足部分老股东变现的要求,融资所得的资金归老股东所有。如PAG接下了“中国童车之王”好孩子集团的67.4%的股权,出让方AIG、SB和第一上海各自获得2-5倍回报。 一般来说,增资和转让这两种方式被混合使用。如无锡尚德在上市前多次采用老股东转让股权和增资扩股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在国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安排,即私募股权基金以优先股(或可转债)入股,通过事先约定的固定分红来保障最低的投资回报,并且在企业清算时有优先于普通股的分配权。2[2]

鉴于国内投资市场的一些政策限制,国外PE进入时,一般不选择直接投资中国企业的本土实体,而要对企业进行改制,通过成立海外离岸公司或购买壳公司,将境内资产或权益注入壳公司,使国内的实体企业成为其子公司,以壳公司名义在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筹资。这种方式俗称“红筹上市”。这样,就可将境内资产的收入和利润合法地导入境外控股母公司。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对中国的投资和退出,都将发生在管制宽松的离岸。比如盛大网络,由于监管部门规定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的经营牌照必须掌握在中国公司手里,那么构造上述通道来引渡资产,就成了不可或缺的安排。 在“尚德太阳能”案例中,就是在英属维京群岛成立由施正荣控制的Power Solar System Co., Ltd.,再通过该BVI公司收购了中外合资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原有股东的全部股权,从而使其成为实际持有“无锡尚德”100%权益的股东。此后在上市过程中,又在开曼群岛成立了“尚德控股”,通过以“尚德控股”的股票与该BVI公司股东的股票进行换股,实现了“尚德控股”间接持有“无锡尚德”100%的权益,从而完成了境内企业的权益进入海外上市主体的目标。 股权设计方式 PE投资国内企业,在股权设计上是比较灵活的,而且,随着私募投资基金目的的不同3[3],其对于股权的要求具有不同的特点。 广义的私募股权投资可按投资对象和目的分为创业投资4[4]、成长型投资、并购基金5[5]、上市后私募投资(即PIPE)6[6]、夹层投资7[7]、重组/重振资本、Pre-IPO资本、不良债权投资、不动产投资以及专注于某具体行业或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资金等。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破产的原因—基于财务报表的分析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破产的原因—基于财务报表的 分析 摘要 2013年3月18日,无锡尚德的债权银行联合向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无锡尚德破产重整申请。经法院审查,于20日正式裁定对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整。这一消息在业界和海内外引起了较大的轰动,人们不禁想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无锡尚德神话的破灭? 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本文在无锡尚德的财务报表的基础之上,分别对其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进行了财务比率的对比分析,并且运用杜邦分析法对其进行了综合财务分析。得出结论: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破产的原因主要是公司过度扩张,严重负债经营。在长、在短期偿债能力急剧下降的情况下,其营业费用大幅度的上升,超过了收入的增长速度,使得营业收入变成了负值。公司没有钱偿还短期债务,最终导致破产重组。 关键字:无锡尚德破产重组财务报表分析

Abstract On March 18, 2013, suntech's creditor banks joint to wuxi city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to submit an application for suntech’s bankruptcy.The court officially agree this application on March 20, 2013. The news caused a great sens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people can not help asking: what break up suntech’s myth?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also known as financial analysis, it is by collecting, sor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process of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reports, and combined with other relevant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to the enterprise's financial position, operating results and cash flow situation carries on the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and evaluation, to provide users of financial reports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and control on the basis of a management job.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the suntech, respectively, the short-term solvency, long-term solvency, operation ability and profitability has carried on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ratios, and using the du pont analysis method for the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analysis. Conclusion: tin suntech power co., LTD. Main reason for the bankruptcy is overextended, serious indebtedness. At length, in the case of a sharp decline in short-term debt paying ability, its operating expenses rise, substantially more than the income growth rate, makes the operating income turned negative. No money to repay the short-term debt of the company, and eventually led to the bankruptcy reorganization. Key words:Wuxi suntech Bankruptcy and reorganization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无锡尚德破产案例剖析

无锡尚德破产案例剖析 吴嘉文摘要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为尚德电力有限公司的核心子公司,由施正荣于2001年1月建立,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光伏系统工程、光伏应用产品的研究、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2005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2001年到2010年,无锡尚德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厂一跃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四龙头企业,但是从2008开头,由于急剧扩张而忽视了对扩张中不断积累的企业风险加以管控,以及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光伏产业的产业环境发生了猛烈的变化,导致无锡尚德积累的企业风险不断爆发,使其陷入了巨大的危机当中。截至2013年初,无锡尚德的资产负债总额已经达到了35.82亿美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1.8%,公司市值急剧下跌,最终资不抵债,被其债务银行告上法庭。2013年3月,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企业破产法》作出正式裁定:对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实施破产重组。于是,一代光伏产业龙头企业——无锡尚德,就这样走下了历史的舞台。本文将对无锡尚德是如何一步步从辉煌走向破产重组的缘由进行深度分析,并得出结论和反思,吸取教训,警示其他企业。关键词无锡尚德;资不抵债;破产重组一、“无锡尚德”案例剖析:“内部问题”和“外部压力”(一)内部问题 1.快速扩

张导致内部风险不断积累无锡尚德从成立占据了世界的最前沿只用了六年的时间,在无锡尚德出现之前还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做到这一点,它的扩张速度是恐怖的。而无锡尚德的扩张速度主要体现在它的产能的快速增长,产能的快速扩张离不开背后足够资金的支持,单一的融资渠道明显无法支撑如此快速的扩张速度,于是无锡尚德选择了多渠道融资的扩张方式。多渠道的融资方式支撑了无锡尚德的快速扩张,但是与此同时也为公司埋下了巨大的财务风险[1]。在经营的决策上:产能的快速增长需要建设大量的生产线,动用了大量的资金且回报周期长,这也导致了企业偿债力量的降低。2006年,无锡尚德与美国MEMC 公司签订了为期长达十年的选购合同以保证产能扩张中原材料的稳定供给,但由于合同履行时间过长,而原材料价格会随着市场的變化不断变化,因此这也增加了企业的将来负担。于是无锡尚德通过实施向自己的关联企业销售产品这种自己制造市场的模式,来消耗其巨大的产能,在短期内,无锡尚德虽然获得了巨额利润和出口退税,但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一旦被发觉将会受到严峻的法律制裁,这为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埋下了巨大的隐患[2]。 2.内部风险管控缺失导致企业失控在内部环境上,无锡尚德的最大缺陷是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治理机构和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制衡机制,董事会没有建立并实施一套健全的内部掌握,导致了无锡尚德几年来出现了频繁的决策失误[3]。在风险评估上,无锡尚德没有充分熟悉到金融危机为其带来的风险。

公司投资决策成功案例及启示

公司投资决策成功案例及启示 一、公司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是指运用一定的科学理论,对经济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如投资的必要性、投 资目标、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成本和收益等进行分析、判断和方案选择,实现预期投资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投资决策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过程。它是企业所有决策中 最关键、最重要的决策。因此,我们常说投资决策失误是企业最大的错误。一个重要的投 资决策失误往往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因此,财务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为 企业提供良好的咨询,并控制投资决策。简而言之,是指企业在投资项目(包括类型、无 形资产、技术、经营权等)之前进行的分析、研究和方案选择。 二、公司投资决策的特点 1.投资决策是有针对性的,投资决策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投资目标, 就没有投资决策,而未能实现投资目标的决策就是错误的。 2.投资决策具有现实性.投资决策是投资行动的基础,投资决策是现代化投资经营管 理的核心。因此可以说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是在投资决策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正确的投 资决策,也就没有合理的投资行动。 3.投资决策是选择性的投资决策与优化的概念并存。投资决策过程是对各种投资方案 进行判断和选择的过程,因此在投资决策中必须提供几种实现投资目标的可行方案。一个 合理的选择是优化。最优方案不一定是最优方案,但它应该是许多可行投资方案中最令人 满意的投资方案。 4.投资决策具有风险性.风险就是未来可能发生的危险,投资决策应顾及到实践中将 出现的各种可预测或不可预测的变化。因为投资环境是瞬息万变的,风险的发生具有偶然 性和客观性,是无法避免的,但人们可没法去认识风险的规性,依据以往的历史资料并通 过概率统计的方法,对风险做出估计,从而控制并降低风险。 三、公司投资决策成功案例——无锡尚德电力 无锡尚德电力是拥有领先光伏技术的国际化高科技企业,专业从事太阳能光伏产品的 研发、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提供全世界最可靠和经济高效的太阳能系统解决方案。自2001年9月由施正荣博士创立至今,短短数年尚德已快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晶硅组件制造商。尚德产品已经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尚德太阳能。尚德电力于2021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目前全球分支机构遍及13个国家。 无锡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无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它 是无锡最大的以政府基金为主的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主要负责科技企业的风险投资和管 理咨询,促进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2022年3月,重组为风险资本集团,注册资本5亿3000万元,控股子公司五家。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投资200多个项目,涉及IC设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