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图形的运动(含答案)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图形的运动(含答案)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图形的运动(含答案)人教版

图形的运动(三)

1.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性质:①三角形的形状没有变;②点O的位置没有变;③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④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2. 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

变换旋转90°时,中心点的位置不变,其他部分都以相同的方向旋转90°旋转后的图形与旋转前的图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小不变,对应线段长度不变。

一、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例1.下面图形中经过平移可以重合的是()。

A. B. C.

练习1.将图形平移,只要知道()就能确定图形平移后的位置。

A. 平移的方向

B.平移的距离

C.平移的角度

D.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例2:

(1)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2”;

(2)指针从“1”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6”;

(3)指针从“3”绕点A顺时针旋转300到“()”;

(4)指针从“5”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

(5)指针从“7”绕点A()时针旋转900到“10”。

练习2:下面的现象中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1)电梯的运动。()(2)推拉窗的移动。()(3)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的运动。()(4)飞机的螺旋桨的运动。()(5)电风扇叶子的运动。()(6)拉动抽屉。()

练习3:把一个图形绕某点顺时针旋转30°,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

A.变大了。

B.大小不变。

C.变小了。

D.无法确定大小是否变化。

二、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

例3:画出三角形AOB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练习4:

(1)向()平移了()格。(2)向()平移了()格。(3)向()平移了()格。

练习5:绕O点逆时针旋转90°

1.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 )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 )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 )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 )现象。

2.先观察右图,再填空。

(1)图1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 )的位置; (2)图1绕点“O ”逆时针旋转1800到达图( )的位置; (3)图1绕点“O ”顺时针旋转( )到达图4的位置;

3.分别画出将

向上平移3格、向右平移8格后得到的图形。

O 4

3

2 1

4.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1.如图

(1)指针从“1”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后指向

(2)指针从“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指向2.你知道方格纸上图形的位置关系吗?

(1)图形B可以看作图形A绕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

(2)图形C可以看作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

(3)图形B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到图形所在位置。

(4)图形D可以看作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

3.判断题

(1)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4条对称轴。……………………………()(2)圆不是轴对称图形。…………………………………………………()(3)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可以设计许多美丽的镶嵌图案。………()(4)风吹动的小风车是旋转现象。………………………………………()

4.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填一填。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2.正方形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

二、

图形①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图形②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图形③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①②③

三、动手操作

画出将

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4格后,再向右平移3个格得到的图形。(6分)

参考答案

课程顾问签字: 教学主管签字:

例1:B

练1:D

例2:(1)60度(2)180度(3)4(4)7(5)顺

练2:(1)√(2)√(3)×(4)×(5)×(6)√练3:B

例3:略

练4:(1)下2 (2)左4 (3)右4

练5:略

1.(1)旋转(2)平移(3)平移(4)旋转

2.(1)2 (2)3 (3)90度

3.略

4.略

5.(1)3 (2)10

6.(1)0 (2)90度

7.(1)√(2)×(3)√(4)√

8.略

一、1. 轴对称对称轴

2. 4 3 无数二.B A D

三.略

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图形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生活实例,引出课题。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是旅游的最佳时节,你们喜欢春游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看一看。(出示图片)想看嘛?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风车是怎样运动的?(旋转)板书课题:旋转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抓住了孩子们爱玩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

2、学生举例。 旋转这个词,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就认识过,谁来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我们比一比谁知道得多,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师: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很多。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旋转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旋转还隐藏着什么知识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旋转三要素及性质。 2、会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三、学习探究新知 1、下面老师想要考考同学们的眼力,看谁是火眼金睛,仔细观察这些物体都是怎样旋转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引出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含义。)板书 师:这个点或轴,我们给他们起个名字叫“旋转中心”或“旋转点”。(板书:旋转中心)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作为研究旋转现象的素材,引出图形的旋转运动。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是学生第一次正式了解,教师以钟表和风车为例,通过让学生观察对比两种物体旋转的区别,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物体旋转是有方向的,认识顺时针和逆时方向。)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化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教学内容: 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和一节数学游戏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和一节数学游戏“设计镶嵌图案。内容安排是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也能砸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话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和化成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教材先设计了话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在学生拥有的纸上基础上探索新知识;再联系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钟表的指针好风车旋转的过程,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分析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吧简单图形旋转90°;教材不仅设计了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还设计了让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主题: 《图形的变换》活动主题二:《图案设计》活动主题三:《数学欣赏》 目标导向: 1知识和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过程与方法:在经历图案变换的认知和探究过程,感知图形变换的现象,体验过程、想象、推理和分析的想象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图案,感觉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进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人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动手操作、体验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活动张来,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空间观念得到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准备教具: 1、挂图; 2、方格纸; 3、七巧板; 4、作图工具 5、电脑课件 授课时数:四课时

2016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三》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三》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填空 1.图形旋转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旋转的(),二是旋转的(),三是旋转的()。 考查目的:图形的旋转。 答案:中心;方向;角度。 解析:考查了对图形旋转三个关键要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三个要素共同决定了图形的旋转,所以允许答案有先后顺序的改变。 2.图形(1)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2)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3)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考查目的:旋转的中心。 答案:B;A;D。 解析: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定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通过观察题目可知,图形(1)是以B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2)是以A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3)是以D点为中心旋转的。 3.如图,指针从A开始,顺时针旋转了90°到()点,逆时针旋转了90°到()点;要从A旋转到C,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也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 考查目的:依据图形旋转的知识看图填空。 答案:D;B;顺;180;逆;180。 解析:观察图形可知,A、B、C、D四个点与圆心的连线把这个360°的圆心角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所对应的角度是90°。指针从A点开始,顺时针旋转90°到D,逆时针旋转90°到B;而要从A点旋转到C点,既可以按顺时针方向,也可以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角度都是180°。 4.观察图形,填写空格。

①号图形是绕A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②号图形是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③号图形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90°; ④号图形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考查目的:图形的旋转。 答案:顺;90;B;90;C;逆;D;顺;90。 解析:根据图形旋转的特征,一个图形绕某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的度数,某个点的位置不动,其余各点(边)均绕某个点按相同的方向旋转了相同的度数。通过仔细观察,依据图形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这三个关键答题。 5.观察图形并填空。 (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2)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到达图()的位置; (3)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达图4的位置; (4)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达图4的位置; (5)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6)图4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考查目的:综合运用图形旋转的知识答题。 答案:(1)2 ;(2)3;(3)90;(4)180;(5)1;(6)1。 解析:在明确旋转意义的前提下,培养学生观察图形的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选择 1.将下面的图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图案是()。 考查目的:将简单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 答案:B

五年级图形的运动练习题

图形运动综合练习: 一、填空: 1、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 2、线段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 3、图形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旋转和翻折;经过这些运动后,它的形状大小都不会改变,只是有了改变。 4、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不相等,那么它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 5、旋转对称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填“一定”或“不一定”或“一定不”) 6、考察甲、乙、丙各图中的阴影部分的分布规律,按此规律在图丁中画出其中的阴影部分。 二、选择题: 1、下列各图中,即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2、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3、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少的是()

4、下列四幅图中可以由图甲平移得到的()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存在旋转600后与自身重合的旋转对称图形; B、存在旋转300后与自身重合的旋转对称图形; C、存在旋转900后与自身重合的旋转对称图形; D、存在旋转1000后与自身重合的旋转对称图形。 6、如图,小强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沿图甲中虚线对折一次得图乙,再对折一次得图丙,然后用剪刀沿图丙中的虚线剪去一个角,再打开后的形状是() 三、画图题: 1、如图,画出三角形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A1B1C1。

(1)(2)(3) 2、如图,画出三角形ABC关于点O中心对称的三角形A2B2C2。 3、如图,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先以顶点B为旋转中心,朝逆时针方向旋转900,得三角形A1BC1;再以直线BC1为对称轴,作出三角形A1BC1的对称三角形A2BC1。 四、简答题: 1、如图是不是旋转对称图形?如果是,指出最小旋转角的大小。 (1)(2) 2、如图,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分别以AB、BC为边在同侧作两个等边三角形,联结AE和CD,试问怎样旋转三角形ABE,才能使它与三角形BDC 重合?通过这样的图形运动,你能判断三角形ABE与三角形DBC中哪些线段和角是相等的?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

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复习图形与几何 教材第116--117页第2题、第3(1)题,第119--120页,练习二十八第11--1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观察物体,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与逆向思维能力。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3、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会应用公式解答有关问题。 4、掌握图形的旋转变换规律。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经历摆正方体观察物体的过程,回顾并整理相关知识。 2、使学生经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的整理与复习过程。 3、通过复习与讨论,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会计算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掌握图形的旋转变换。 突破方法引导复习,练习巩固。 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深刻理解,独立运用。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整理,指导练习。 学法分组整理,练习反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 复习过程: 一、复习观察物体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第2题的三个立体图形。 教师:这三个图形都是由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摆成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三个立体图形,看看从上面、正面、。侧面你能看到什么形状?

学生观察图形,独立思考。 组织学生自主完成第(1)小题,集体订正。 教师:你能分别求出它们的体积吗? 学生做第(2)小题订正时问你是怎样想的? 做第(3)题时,让学生讨论怎样补成一个大的正方体,还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教师指导学生共同完成。 2、根据图,学生用实物摆出立体图形。 二、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 教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比较?(面、棱、顶点) 先由学生说,然后师生一起总结,共同完成表格。 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 教师: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棱长与每个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正方体的展开图有哪几种? 3、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师提问: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可以怎样计算?还可以怎样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正方体的体积可以怎样计算?还可以怎样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怎样计算?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让学生完成课本119 页第11题,集体进行订正。 4、体积与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教师:体积与容积有哪些区别?从哪些方面来区分? 它们又有什么联系? 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三、复习图形的运动 (1)课件出示图例,学生填空。 订正时教师提问:怎样来准确描述物体的旋转现象? (2)学生练习,画一画,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图例,学生填空。 订正时让学生思考:物体旋转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最新五年级图形的运动练习题

五年级图形的运动练习题 一、填空: 1、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 2、线段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 3、图形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旋转和翻折;经过这些运动后,它的形状大小都不会改变,只是有了改变。 4、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不相等,那么它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 5、旋转对称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填“一定”或“不一定”或“一定不”) 6、考察甲、乙、丙各图中的阴影部分的分布规律,按此规律在图丁中画出其中的阴影部分。 二、选择题: 1、下列各图中,即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2、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3、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少的是()

4、下列四幅图中可以由图甲平移得到的()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存在旋转600后与自身重合的旋转对称图形; B、存在旋转300后与自身重合的旋转对称图形; C、存在旋转900后与自身重合的旋转对称图形; D、存在旋转1000后与自身重合的旋转对称图形。 6、如图,小强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沿图甲中虚线对折一次得图乙,再对折一次得图丙,然后用剪刀沿图丙中的虚线剪去一个角,再打开后的形状是() 三、画图题: 1、如图,画出三角形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A1B1C1。

(1)(2)(3) 2、如图,画出三角形ABC关于点O中心对称的三角形A2B2C2。 3、如图,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先以顶点B为旋转中心,朝逆时针方向旋转900,得三角形A1BC1;再以直线BC1为对称轴,作出三角形A1BC1的对称三角形A2BC1。 四、简答题: 1、如图是不是旋转对称图形?如果是,指出最小旋转角的大小。 (1)(2) 2、如图,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分别以AB、BC为边在同侧作两个等边三角形,联结AE和CD,试问怎样旋转三角形ABE,才能使它与三角形BDC重合?通过这样的图形运动,你能判断三角形ABE与三角形DBC中哪些线段和角是相等的?

五年级图形综合练习题

五年级图形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90平方厘米=()平方米 875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5平方米8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公顷=()平方米 2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三角形的面积是42平方分米,底是12分米,高是().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4厘米,高是9厘米,它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 4.一个梯形的上底是3米,下底2米,高2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米;与它等上、下底之和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8分) 1.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一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把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挤压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减少了.()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等边三角形一定是 _______ 三角形.[ ] A.锐角; B.直角;C.钝角 2.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________[ ] A.长方形;B.正方形;C.平行四边形; D.梯形 3.把一个平行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中 ________总是相等的.[ ] ?A.高; B.面积;C.上下两底的和 4.在右图中,平行线间的三个图形,它们的面积相比 ________ ? [ ]

? 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B.三角形的面积大 ?C.梯形的面积大?D.面积都相等 四、填表(每格3分,共24分) ? 五、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每题5分,共10分) ? ? 六、应用题(每题5分,共35分) 1.三角形的底边长26米,比高长16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 2.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瓜地,底长米,高18米,如果平均每平方米栽瓜苗45棵,共栽多少棵 ? 3.有一堆水泥,上层放24包,最下层放30包,共有7层,这堆水泥共多少包 ? 4.人民医院制作底和高都是米的救护包扎用的三角巾.用长米,宽米的白布可以做多少块这样的三角巾 5.小军的平均步长是米,他从家到小林家,去时走了168步,回来走了170步,小军家离小林家大约有多少米 6.一块梯形的地面积为45平方米,下底是10米;上底是5米,求它的高是多少米 ? 7.某茶园有一块长方形地,共栽种96000棵茶树,平均每棵茶树占地平方米,这块地合多少公顷已知长方形的宽是100米,长是多少米

五年级奥数图形问题练习及答案

五年级奥数图形问题练习及答案 1、如图,在三角形ABC中,D是AB的中点,E是DB的中点,F是BC的中点,如果三角形ABC的面积是96cm2,那么三角形AEF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C F A D E B 解:三角形ABF与三角形ABC有公用的顶点A并且它们的底BC和BF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它们的高相等,而三角形ABF的底BF只有三角形ABC的底BC 的一半,所以三角形ABF的面积等于三角形ABC的一半,是96- 2 = 48(cm2)。同理,三角形AFD的面积是48十2 = 24(cm2),三角形DEF的面积是24-2= 12(cm2), 因此,三角形AEF的面积是24 + 12= 36(cm2)。 答:三角形AEF的面积是36 cm2。 2、如图所示,大正方形的边长为12 cm,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0 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阴影三角形的面积无法直接求出,可以用两个正方形面积的和,减去阴影部分周围三个三角形的面积。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122+ 102- 12 X (12+ 10)-2- 102- 2- 12X (12- 10)-2 =144+100-132-50-12 = 50(cm2)。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0 cm2。 3、把三角形ABC的边AB三等分,AC四等分,如图。已知三角形ADE的面积是1 cm2,求三角形ABC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A E D B C 解:三角形AEC的面积是三角形AED的4倍,三角形ABC的面积是三角形AEC的3倍,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是三角形AED的4 X 3= 12倍,是12(cm2)。 答:三角形ABC的面积是12 cm2。

五年级几何图形问题二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几何图形问题——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1.回答下列各图面积地计算公式和字母公式。 长方形长×宽ab 正方形边长×边长a2 平行四边形底×高ah 三角形底×高÷2 ah÷2 梯形(上底+下底)×高÷2 (a+b)h÷2 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 ),所以()。 (方法:重合、平移、旋转) 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底 是2.8米,高是1.5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6米,高是3米,求它的面积()平方米。 3、判断。 (1)平行四边形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4、填空。 (1)27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1.4公顷=( )平方米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9分米,高是底的2倍,它的面积()平方分米。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2厘米,面积是156平方厘米,高是()厘米。 (4)一个三角形的底是4分米,高是30厘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5)一个三角形的高是7分米,底是8分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6)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8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7)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少12.5平方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8)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10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米;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0米,三角形的高是()米。(9)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形。(10)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是15厘米,高是8.8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11)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分米5厘米,高是底的1.2倍,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2)梯形的上底增加3厘米,下底减少3厘米,高不变,面积()。 二、判断题。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面积。()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分米,高是20厘米,面积是100平方分米。() (3)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2平方米,高是6米,底是7米。() (4)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5)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6)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7)三角形的底越长,面积就越大。() (8)三角形的底扩大2倍,高扩大3倍,面积就扩大6倍。()(9)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于梯形面积。() (10)梯形的上底下底越长,面积越大。() (11)任何一个梯形都可以分成两个等高的三角形。()(12)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选择题。 (1)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①等底等高②完全一样③完全一样的直角 (2)下面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a.相等b.不相等 (3)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高和面积()a.都比原来大b.都比原来小c.都与原来相等(4)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3倍,高缩小3倍,面积()a.扩大3倍b.缩小3倍c.不变d.不好判断 (5)等腰梯形周长是48厘米,面积是96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则腰长()a.24厘米b.12厘米c.18厘米d.36厘米五.应用题。 1、人民医院用一块长60米,宽0.8米的白布做成底和高都是0.4米的包扎三角巾,一共可做多少块? 2、一个三角形的底长5米,如果底延长1米,那么面积就增加3平方米。那么原来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两个同样的梯形,上底长23厘米,下底长27厘米,高20厘米。如果把这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转换习题

一,填空。 1.如图. ①指针从“1”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后指向( ). ②指针从“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指向( ). 2.图形按( )方向旋转( )度可以得到图形. 3.图形按( )方向旋转( )度可以得到图形. 4.)①图形1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到图形( )所在的位置. ②图形2绕点O顺时针旋转( )度到图形( )所在的位置. ③图形2绕点O顺时针旋转( )度到图形4所在的位置. 5.整数A除以整数B(B不等于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也可以说B能﹙﹚。 6.一个数的最大倍数和最小因数都是40,这个数是﹙﹚。 7.一个数既有因数3又有因数4,这个数最小是﹙﹚。 8.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的全部因数有﹙﹚。 9.在3,2,8,7,12,15,16这些数中,是4的倍数的有﹙﹚,是56的因数的有﹙﹚。 10.一个数既是6的倍数,又是72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 11.指针从A开始,()旋转()°会 转到B;指针从C开始,()旋转()°, 会转到D。指针从B开始,逆时针旋转90°会转到()。 指针从D开始,逆时针旋转90°,会转到()。 12.从10:00到10:15,分针旋转了()°;从1:30到1:50,分针旋转了() 二,选择题。

(1)将顺时针旋转270度得到的图形是( ). A. B. C. D. (2)把下面的图A绕中心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再向下平移四个格得到图形是( ). (3)下面的图形中,( )不能由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 A. B. C. D. (4)将图形A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图形B的是( ). A. B. C. 三,动手操作。 1.画出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画出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小学五年级数学空间图形解决问题

1.在长4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周长和面 积各是多少? 2.要用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一个面积是24平方分米的长方形,可以怎样拼?如果要给长方形四周镶上花边,花边最短长多少分米?(先列表再解答) 3.一个报告厅的座位呈梯形状排列,后一排比前一排依次多一个座位,第一排有24个座位,最后一排有36个座位。这个报告厅能坐得下400人吗? 4.一台压路机的前轮宽1.6米,直径是0.8米,每分钟转15周。这辆压路机每分钟前进多少米?每分钟压过的路面有多大?

5.一种液体饮料采用长方体塑封纸盒密封包装。从外面量盒子长6厘米,宽4厘米,高10厘米。盒面注明“净含量:240毫升”。请分析该项说明是否存在虚假。 6.用一个底面是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高为17厘米的长方体容器,测量一个球形铁块的体积,容器中装的水距杯口还有2厘米。当铁块放入容器中,有部分水溢出,当把铁块取出后,水面下降5厘米,求铁球的体积。 7.一块梯形钢板,上底是2.3米,下底是3.4米,高是1.8米。如果每平方米钢板重37.5千克,这块钢板共重多少千克? 8.一块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麦田,底为24.6米,高为15米,如果这麦田共收小麦239.85千克,平均每平方米的麦田收小麦多少千克?

9.一块三角形广告牌,底为8m,高为3.8m,如果要用油漆刷这块广告牌,两面都刷,每平方米用油漆0.82kg,刷这块广告牌至少要用油漆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10.动手操作: (1)下图中每个方格的面积代表1c㎡,请分别画出面积是6c㎡的 (2 11.有一块梯形荒地,上底为6米,下底为10米,高为5米,在这块荒地里挖一个最大的长方形养鱼塘,剩下的种草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2.一个梯形广告牌,它的上底是8米,下底是12米,高是6米。如果要给这个广告牌涂上油漆,按每平方米花费15元来计算,共要花多少元?

五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练习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 1.图形旋转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旋转的(),二是旋转的(),三是旋转的()。 2.图形(1)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2)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3)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3.如图,指针从A开始,顺时针旋转了90°到()点,逆时针旋转了90°到()点;要从A旋转到C,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也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 4.观察图形,填写空格。 ①号图形是绕A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②号图形是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③号图形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90°;

④号图形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5.观察图形并填空。 (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2)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到达图()的位置; (3)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达图4的位置; (4)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达图4的位置; (5)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6)图4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二、选择 1.将下面的图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图案是()。 2.将下列图形绕着各自的中心点旋转120°后,不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的是()。 3.由图形(1)不能变为图形(2)的方法是()。 A.图形(1)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2) B.图形(1)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2) C.图形(1)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270°得到图形(2) D.以线段OP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画图形(1)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

图形的运动(三) 教学内容: 1.图形旋转 2.教材第83、第84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图形的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种现象。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由简单图形通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重点难点: 重难点:能正确认识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具学具: 投影仪、方格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去过游乐场吗?游乐场里可好玩了,有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等,你们都玩过吗? 生:去过,也玩过上面的游乐项目。 师: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小结:像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运动的现象,叫做旋 转。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旋转出发,提炼出图形的旋转。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去发现这些图形的共同规律,培养他们积极动脑的习惯】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 投影出示例1。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探究讨论,解决上面的这个问题。 小组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首先要分清楚,旋转的方向和时针转动的方向相同,我们称为顺时针方向,与时针的转动方向相反,我们称之为逆时针方向。其次要判断出转动的角度,我们可以根据钟面上时针转动一周为周角,每转动1小时所转过的角度为30°进行判断。 生:从“1”到“3”,指针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60°。 生:从“3”到“6”,指针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生:从“6”到“12”,指针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180°。 师:很好,我们在说明图形的旋转时,要说明三个要素:绕哪个点旋转;按什么方向(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了多少度。 师:请学生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旋转现象,让学生自己表述,发现旋转的三要素,且在观察思考中自己归纳得出旋转的定义。这样既注重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又培养了学生数学概括归纳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探求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 投影出示例2。 师:请同学们观察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变化,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学生观察图形,分小组进行探究,讨论。

(完整版)五年级组合图形的面积练习题

组合图形的面积 一、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cm ) 二、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 ) 三、解决问题 1、新风小学有一块菜地,形状如图,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张指示牌的形状是一个组合图形,求它的面积。 1050m 60 40 5 3 6 4 5 6 8 3 20 60 80 30 10

2.一块长20米,宽18米的空地中间建一个边长为8米的正方形花圃,其余铺草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分) 3.如图,这个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宽是8厘米,A和B是宽的中点,求长方形内阴影部分的面积。(7分) A B 4.梯形面积是48平方厘米,阴影部分比空白部分12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 5.阴影部分比空白部分大6cm2,求S阴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0cm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组合图形的面积综合测试A 一、填空。(18分) 1.一个梯形,它的下底是8厘米,如果将他的上底增加3厘米,正好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面积增加15平方厘米,原来的梯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2.如图,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0厘米,高是6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是()平方厘 米。 3. 1d㎡=()c㎡ 5公顷=()㎡ 200d㎡=()㎡ 12k㎡=()公顷 1000公顷=()k㎡ 1400c㎡=()d㎡ 1k㎡=()㎡=()公顷 2㎡=()c㎡ 4.在○里填上“>”“小于”“等于”。 5公顷○5平方米 800平方厘米○8平方分米 9平方米○90平方分米588平方分米○6平方米 400公顷○4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平方米5.如图,两个两个大三角形等底等高,有部分重叠在一起,甲、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比,甲()乙。(填“大于”“小于”“=”) 甲乙 二、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厘米)(9分) 面积约为()面积约为()面积约为() 三、求下面组合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20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专项练习及答案

五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专项练习(一) 一、填空 1. 钟面上3时30分,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是()角;9时30分,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是()角。 2.把一个长、宽分别是15厘米和10厘米的长方形,拉成一个一条高为1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 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长是45厘米,宽是20厘米,里面的水面高度为12厘米,把一块石头放入水中,水面高度上升了2厘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4.用72cm长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接口处不计),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cm,体积是()cm3,表面积是()cm2。 5.用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少16平方厘米,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6.如图,已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a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b厘米。用字母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7.右图是由()个棱长为1厘 米的正方体搭成的。将这个立体 图形的表面涂上蓝色,其中只有三 个面涂上蓝色的正方体有()个,只有四个面涂上蓝色正方体有()个。 8. 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模型,如果它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这个模型的体积是()cm3。 9. 如左图,在一个棱长是3 锭上,挖去一个棱长是1 剩下的部分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10.一个长方体的高如果增加2cm,就成为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就比原来增加了48cm2。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 二、选择 1. 用一根木条给一个长方形加固,若只考虑加固效果的话,采用()最好。 ①② ③④ 2. 下图中,甲和乙两部分面积的关系是()。

小学五年级图形问题综合

精心整理 五年级组合图形的面积 1、已知右面的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为6分米和4分米,求图中阴影 部分的面积。 2、右图是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 位:厘米) 3、如图,这个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宽是8厘米,A 和B是宽的 中点,求长方形内阴影部分的面积。 4、在右图中,三角形EDF的面积比三角形ABE的面积 大6平方厘米,已知长方形ABDC的长和宽分别为6厘米、4厘米,DF的长是多少厘米? 5、右图是一块长方形公园绿地,绿地长24米,宽16米, 中间有一条宽为2米的道路,求草地(阴影部分)的面积。 6、如图,三角形ABC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且DC=2AD,E、 F分别是AF、BC的中点,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7、如图,三角形ABC的面积是90平方厘米,EF平行于 BC,AB=3AE,那么三角形甲、乙、丙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8、如图长方形,长18厘米,宽12厘米,AE、AF两条线段把长 方形面积三等分,求三角形AEF的面积。 9、在等腰梯形ABCD中,AD=12厘米,高DF=10厘米。三角形CDE 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求梯形面积。 10、ABCD是正方形,BE=EC,AB=12厘米,阴影面积是多少? 11、右图正方形边长为12厘米,四边形EFGH面积是6平方厘米,那么阴 影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2厘米,CE=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作业 1、右图中,三角形EDF的面积比三角形ABE的面积大 75平方厘米,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5厘米,DF的长是多少厘米?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2、如图,ABCD 是一个长12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求阴影部分 三角形ACE 的面积。 3、已知正方形甲的边长是8厘米,正方形乙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4、如图,A 、B 两点是长方形长和宽的中点,那么阴影部分占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C 、BC 的三等分 点,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54平方厘米,求S △BEF 。 6、计算右边图形的面积。(至少用3种方法)(单位:米) 7、把一个任意的三角形分成甲、乙、丙3个三角形,使甲的面积是乙的2倍,丙的面积是乙的3倍,用画线表示方 法。

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设计

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从而欣赏图形所创造出的美。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探索图形成轴对称或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用演示: 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提问:观察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3( 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新讲授】 出示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变换

第一讲图形的变换 一、图形变换 (1)全等变换 轴对称 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垂直且被对称轴平分。平移A B C A? A? C?

a.形状、大小不变。 b.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或垂直的。 物体在直线方向上移动,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 旋转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 ?形状、大小不变。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2)相似变换 形状不变,大小改变(图形的放大、缩小)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1、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现象。 二、移一移,说一说。 (1)向()平移了()格。 (2)向()平移了()格。 (3)向()平移了()格。 三、请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四、请按照给出的对称轴画出第一个图形的对称图形,第二个图形请向上移动3格。 五、 (1)图形1绕A点()旋转90。到图形2。 (2)图形2绕A点()旋转90。到图形3。 (3)图形4绕A点顺时针旋转()到图形2。 (4)图形3绕A点顺时针旋转()到图形1。 1 4 3 2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图形的运动(三) 解决问题》研讨课教案_8

《图形的运动(三)---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7页例4。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二学段的图形运动(三)的内容,图形运动(三)内容是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运动(一)(二),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平移的特征和性质,会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后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第二学段重点是介绍旋转的特征和性质,会在方格纸上画旋转后图形,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和解决简单的问题。图形运动(三)内容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要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是解决简单的问题,是以前学习的对称、平移、旋转知识的综合应用,从以前一个图形的运动,变成七个图形的运动,既需要学生利用图形的运动动手操作,不断尝试,发现问题,再次巩固变换的知识,也需要根据图形的特点进行判断和推理,在积累活动经验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在方格子里运用学过的平移、旋转等图形的运动变化知识解决问题,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体验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空间想象力和增强空间观念。 2、以七巧板为载体,动手操作,经历分割图案活动的探索,积累活动经验,进一步掌握图形变换的方法和对基本特征的理解,发展逻

辑推理能力。 3、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与欣赏,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平移、旋转等知识拼组鱼图,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 教学策略: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进行探究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巧板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回忆平移旋转的各要素 师:近期我们一直学习图形的变换,你们还记得平移旋转的各要素是什么吗? 生答师板书 平移:要确定方向、距离(二要素) 旋转:要确定旋转点、方向、角度(三要素) 2、引入课题“解决问题” 今天我们也运用平移旋转这些知识来解决我们生活中多个图形运动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同学们还记得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吗?(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设计意图:回忆平移、旋转的各要素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唤醒学生旧知,为后面学习做铺垫】

小学五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

.1图形的运动 1.图形旋转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旋转的(),二是旋转的(),三是旋转的()。 2、图形(1)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2)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3)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3.如图,指针从A开始,顺时针旋转了90°到()点,逆时针旋转了90°到()点;要从A旋转到C,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也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 4.观察图形,填写空格。 ①号图形是绕A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②号图形是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③号图形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90°; ④号图形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5、观察图形并填空。

(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2)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到达图()的位置; (3)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达图4的位置; (4)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达图4的位置; (5)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6)图4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2图形的运动 一、选择。 1.将下面的图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图案是()。 2.将下列图形绕着各自的中心点旋转120°后,不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的是()。 3.由图形(1)不能变为图形(2)的方法是()。 A.图形(1)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2) B.图形(1)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2) C.图形(1)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270°得到图形(2)

D.以线段OP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画图形(1)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2) 4.观察下图,是怎样从图形A得到图形B的()。 A.先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10格 B.先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10格 C.先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8格 D.先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8格 5.中心对称图形是指把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下面这些美丽的轴对称图案中,中心对称的图形有()个。 A.1 B.2 C.3 D.4 二、将图A绕“O”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图形B;再将图形B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C。在图中画出图形B与图形C。 三、请你用图(1)的四块拼板,在图(2)中评出图(3),并说一说你的操作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