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基本知识要点集

初中物理力学基本知识要点集
初中物理力学基本知识要点集

初中物理力学基本知识要点集 引言
1、 物理研究的内容:力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 2、 怎样学好物理: (1)视观察和实验; (2)勤于思考,着重理解; (3)重视知识的应用。
第一章
§1.1 长度的测量 一、 长度 1、 长度测量最常用的工具:刻度尺。 误差
测量的初步知识
2、 长度的单位: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 m) 、 纳米(nm) 。 3、 米是长度国际单位的主单位。 4、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5、 单位换算的格式: 二、 刻度尺的使用 1、 刻度尺使用前要观察: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2、 刻度尺的使用: (1)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 读数——有效数字读法 (1)了解刻度尺的分度值; (3)多余部分自己估读; 4、 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三、 误差 1、 误差的定义: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也必然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叫误差。 2、 误差产生的原因: (1)人为原因; 3、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4、 误差和错误: 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1.2 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 1、 作业本长、宽的测量方法。 2、 细铜丝直径的测量方法。 3、 硬币直径的测量方法。 (2)测量的仪器之间的差异。 (2)读出长度末端前的刻线读数; (4)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例:83 千米=83× 3 米=8.3× 4 米 10 10

第二章
§2.1 机械运动 一、 机械运动
简单的运动
1、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所有的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 二、 参照物 1、 参照物的定义:说物体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另外的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 物体叫参照物。 三、 匀速直线运动 1、 定义: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2 速度和平均速度 一、 速度 1、 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 匀速直线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 3、 速度的公式: 速度=路程/时间 (1)单位:米/秒 千米/时 5、 速度值的物理意义: 例:7.2 米/秒: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 1 秒内通过的路程是 7.2 米。 二、 变速运动 1、 定义: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 2、 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平均速度,它等于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 的时间。 §2.4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1、 计算路程、时间、速度。 2、 计算路程、时间、速度的比值。 3、 多段路程、时间、速度的计算。 4、 过桥及往返问题。 v=s/t 读作米每秒 读作千米每时 4、 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2)单位换算:1 米/秒=3.6 千米/时
第七章
质量和密度

§7.1 质量 一、 质量 1、 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用 m 表示。 2、 质量的单位及单位间换算:主单位 4、 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二、 天平 1、 托盘天平的构造:分度盘、指针、横梁、平衡螺母、游码、标尺、托盘、砝码 2、 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 (1)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选择量程合适的天平; (2)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3)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4)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 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3、 托盘天平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7.2 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 液体质量的测量方法: (1) 测出干燥的空容器的质量; (2) 装入一定量的液体,测出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 (3) 计算出液体的质量。 §7.3 密度 一、 密度 1、 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用ρ 表示。 2、 公式:ρ =m/V 3、 单位:千克/米 3、克/厘米 3 1 克/厘米 3=1000 千克/米 3 4、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5、 水的密度为 1×103 千克/米 3,它表示体积为 1 米 3 的水的质量为 1×103 千克。 §7.4 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 量筒与量杯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2、 固体密度的测量: (1)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 (3)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3、 液体密度的测量: (1)用天平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 (2)用量筒或量杯测出固体的体积; 千克(kg) 吨(t) 克(g) 毫克(mg) 3、 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倒入一部分液体到量筒或量杯中,测出倒入液体的体积; (3)用天平测出容器和剩余液体的质量,并计算出倒入量筒或量杯中液体的质量; (4)计算出倒入量筒或量杯中液体的密度,也就是整个液体的密度。 §7.5 密度知识的应用 1、 计算质量、体积、密度的比值。 2、 计算金属空心部分的体积。 3、 计算合金的组成。 4、 配制盐水及计算含沙量等问题。
第八章
§8.1 什么是力 一、 力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用 F 表示。

2、 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力。发出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 受力物体。 3、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4、 相互作用的物体间的两个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F1=F2。 二、 力的作用效果 1、 产生形变。 2、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快慢或方向发生变化(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速度的大 小发生变化、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变化) 。 §8.2 力的测量 一、 力的单位 1、 力的单位是牛顿,用 N 表示。用手拿两个鸡蛋的力大约就是 1 牛。 二、 力的测量 1、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 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 (使物体产生形变) 3、 弹簧秤的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三、 弹簧秤的使用 1、 观察:观察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指针是否在零刻线处。 2、 使用: (1)先估计被测力的大小,再观察弹簧秤量程,选择合适的弹簧秤。 (2)轻轻来回拉动挂钩。 (3)测量力的大小。

§8.3 力的图示 一、 力的三要素 1、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二、 力的图示 1、 力的图示的作法: (1)找到力的作用点,用 O 表示; (2)以作用点为起点或终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 (3)取力的单位长度; (4)根据力的单位长度和实际力的大小在直线上截取等份; (5)在直线上加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2、 力的示意图。 §8.3 重力 一、 重力 1、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 G 表示。 2、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3、 G=mg 4、 g=9.8 牛/千克,它表示质量为 1 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9.8 牛。 5、 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 6、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用 O 表示。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8.5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 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 合力。 2、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 方向相同。 3、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 力的方向相同。
第九章
§9.1 牛顿第一定律
力和运动
1、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但无法用实验 来直接证明。 3、 牛顿第一定律的推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或受到外力,但外力的合力为零

(平衡力的作用)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 静止的物体失去外力(受平衡力的作用)后仍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失去外力(受平衡力的 作用)后将做匀速成直线运动。 5、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9.2 惯性 惯性现象 一、 惯性 1、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 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2、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 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二、 惯性现象 §9.3 二力平衡 一、 力的平衡 1、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成直线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 衡。 二、二力平衡 1、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 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 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3、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见牛顿第一定律 3、4 小点。 §9.4 摩擦力 一、 摩擦力 1、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要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 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用 f 表示。 2、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 (3)两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 压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 如何增大摩擦力: (1)压力一定,使接触面更加粗糙; (3)同时增大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 如何减小摩擦力: (1)与增大摩擦力的方法相反; (2)用滚动代替滑动; (2)粗糙程度一定,增大压力; (2)接触面粗糙;

(3)使两个相互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开。
第十章
§10.1 压力和压强 一、 压力
压强
液体的压强
1、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用 F 表示。 2、 压力的方向为垂直于受力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3、 压力的大小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与重力无关。 二、 压强 1、 压强是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也叫做压力的作用效果。 3、 公式:P=F/S 4、 单位:帕斯卡、牛/米 2 5、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10.2 实验:研究液体的压强 1、 压强计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2、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具有重力、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 3、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0.3 液体压强的计算 一、 液体压强的特点 1、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 二、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1、 P=F/S 2、 P=ρ gh 可用于任何物体产生的压强。 只能用于液体产生的压强 1 帕斯卡=1 牛/米 2
3、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受力面积的大小无关。 4、 P=ρ gh 也可用于固体产生的压强,条件:形状规则、静止于水平面上,使用时需要推导。 §10.4 连通器 一、 连通器 1、 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 连通器里的同种均匀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二、船闸 1、 船闸的原理。 2、 船闸的使用步骤。

第十一章
§11.1 大气的压强 一、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
1、 奥托·格里克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二、 托里折利实验 1、 托里折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2、 托里折利实验管内水银高度为 76 厘米,水银上方是真空,水银产生的压强与外界大气 压相等。 3、 无论实验管是向上提一点、 向下压一点、 向各个方向倾斜一点, 只要管口不离开水银面, 水银柱的高度就不发生变化。 §11.2 大气压的变化 1、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2、 用来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做气压计。气压分为水银气压计和无液体气压计。气压计也可改造 成高度计。 3、 1 个标准大气压=1.01× 5 帕=76 厘米水银柱=760 毫米水银柱 10 4、 1 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 10 米高的水柱。 5、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1.3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 1、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都是利用大气压将水由低处压到高处的。 2、 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流程。 3、 离心泵在使用之前必须先将泵壳中灌满水。
第十二章
§12.1 浮力 一、 浮力
浮力
1、 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 2、 F 浮=G-F 拉 数) 二、 物体的重力与浮力 1、物体沉在液体底部 2、下沉 3、在液体中悬浮 4、上浮 F 浮G 浮力的计算公式① (G:物体的重力 F 拉:物体在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

5、在液体表面漂浮 三、 浮力产生的原因
F 浮=G 浮力的计算公式③
1、 浮力产生的条件:物体要浸入液体。 2、 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实际上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F 浮=F 下-F 上 F 浮=F 下 3、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12.2 阿基米德原理 一、 阿基米德原理 1、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及实验步骤。 2、 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F 浮=G 排=ρ

浮力的计算公式④
(物体完全浸入液体)
浮力的计算公式⑤
(物体部分浸入液体)
gV 排
浮力的计算公式⑥
3、 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气体受到的重力。 4、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则下沉;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 的密度,则上浮;如果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则悬浮。 §12.3 浮力的利用 1、 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 2、 排水量:轮船按设计要求装满货物时排开的水的质量。 3、 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的。 4、 气球内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热空气等。
第十三章
§13.1 杠杆 一、 杠杆
简单机械
1、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可以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 杠杆元素: (1)支点: (2)动力: (3)阻力: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 O 表示。 用 F1 表示。 用 F2 表示。 用 l1 表示。 用 l2 表示。
(4)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13.2 杠杆的应用 杠杆的分类

力臂关系 l1>l2 l1力的关系 F1F2 F1=F2
杠杆的名称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省力、费距离 费力、省距离
杠杆的特点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1、 定滑轮: (1)定滑轮相当于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等臂杠杆。 (2)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F=G H=h
F:使用机械时手对机械施的力 G:物体的重力 H:手运动的距离 h: 物体运动的距离 2、 动滑轮: (1)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2)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要费一倍的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F=G/2 二、 滑轮组 1、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绳子自由端经过的距离就是物体经过距离的几倍。 2、 F=G/n H=nh (n 为绳子的段数) 3、 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H=2h
第十四章
§14.1 功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 功的计算: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3、 功的公式:W=Fs 4、 功的单位:焦耳 力做的功是1焦。 §14.2 功的原理 牛·米 1 焦=1 牛·米 5、 1焦的物理含义:1牛的力作用在物体上,如果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1米,则这个

1、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直接用手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 何机械都不省功。 2、 FH=Gh 或 Gh:不用机械时人直接用手做的功 FH:使用机械时人做的功 3、 斜面: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FL=Gh F=Gh/L (2)滑轮:不计质量、不计摩擦; (3)斜面:不计摩擦。 4、 理想机械: (1)杠杆:不计质量; §14.3 机械效率 1、 有用功:在做功的过程中愿意做且必须做的功。用 W 有用表示。 2、 额外功:在做功的过程中不愿意做但不得不做的功。用 W 额外表示。 3、 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用 W 总表示。 4、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η =W 有用/W 总 5、 机械效率总小于 1。 §14.5 功率 1、 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2、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 P=W/t。 4、 功率的单位:瓦特 5、 P=W/t=Fs/t=Fv 焦/秒 1 瓦=1 焦/秒 v:汽车的速度
F:汽车的牵引力
各简单机械机械效率计算一览表 阻力 阻 力 动 力 方向 上通 过的 距离 动力 方向 上通 过的 距离 功 功 用 有 总 总功与 有用功 的大小 关系 额外功产生 的主要原因 机械 效率
理 杠 想 非 理 杆 想 G F>G/n h H=nh W 有用=Gh W 总=FH Gh杠杆本身有 质量甚至质 量分布不均 匀 杠杆转动时 与支点间有 摩擦 <1 =1

理 动 滑 轮 想 非 理 想 理 滑 轮 组 想 非 理 想 理 斜 想 面 非 理 想 G F>Gh/ L h L W 有用=Gh W 总=FL GhG/n h H=nh W 有用=Gh W 总=FH GhG/2 h H=2h W 有用=Gh W 总=FH Gh动滑轮本身 有重力 动滑轮转动 时与绳子之 间有摩擦 <1 滑轮组本身 有重力 动滑轮转动 时与绳子之 间有摩擦 <1 拉动物体时 物体与斜面 间有摩擦 =1 =1 =1
<1
注:对于杠杆 n 为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 对于动滑轮 n=2; 对于滑轮组 n 为绳子的段数; 对于斜面 h 为斜面的高 L 为斜面的长。

附表 1:
初二下物理物理量及单位一览表 物理量 的名称 符号 主单位 l(S) 米(m) 1 千米(km)=103 米 1 分米(dm)=10 米 间 换算 1 厘米(cm)=10 米 1 毫米(mm)=10-3 米 1 微米(μ m)=10-6 米 1 纳米(nm)=10-9 米
-2 -1
长度(距离、路程)
速度
时间
摄氏温度
v 米/秒(m/s)
t 秒(s)
C 摄氏度 (℃)
单位
1 米/秒=3.6 千米/时 (km/h)
1 小时(h)=3600 秒 1 分(m)=60 秒
物理量 的名称 符号 主单位
质量
密度 ρ 千克/米 3(kg/m3) 1 克/厘米 3(g/cm3)=103 千克/米 3
体积
m 千克(kg) 1 吨(T)=103 千克 1 克(g)=10-3 千克 1 毫克 (mg) -6 千克 =10
V 米 3(m3) 1 米 3=103 分米 3 (dm3) 1 米 3=106 厘米 3(cm3) 1 分米 3=1 升(l) 1 厘米 3=1 毫升(ml)
单位 间 换算

物理量 的名称 符号 主单位

重力
摩擦力
压力
浮力
压强
F
G
f
F
F浮
P 帕斯卡(Pa) 1 帕=1 牛/米 2 1 个标准大气压 =76 厘米汞柱 =760 毫米汞柱 =1.01×105 帕 1 厘米汞柱=133.3 帕
牛顿(N) 牛顿(N) 牛顿(N) 牛顿(N) 牛顿(N)
单位 间 换算
物理量 的名称 符号 主单位
面积
S 米 2(m2)
2 1 米 2=102 分米 (dm2) 2 1 米 2=104 厘米 (cm2)
单位 间 换算

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归纳 一、长度测量 1、长度测量最常用的工具: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米是长度国际单位的主单位。 4、刻度尺使用前要观察: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5、刻度尺的使用: (1)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2)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6、读数——有效数字读法 (1)了解刻度尺的分度值;(2)读出长度末端前的刻线读数; (3)多余部分自己估读;(4)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7、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8、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二、速度、路程和时间 1、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宏观运动),简称运动。(微观运动在热学部分复习) 2、参照物的定义:说物体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另外的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4、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5、匀速直线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6、速度的公式: 速度=路程/时间v=s/t 7、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1)单位:米/秒读作米每秒 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 (2)单位换算:1米/秒=3.6千米/时 8、速度值的物理意义: 例:7.2米/秒: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7.2米。 变速运动 定义: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平均速度,它等于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9、平均速度 10、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1)计算路程、时间、速度。(2)计算路程、时间、速度的比值。(3)多段路程、时间、速度的计算。(4)过桥及往返问题。 三、质量和密度 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常用单位:t、g、 mg 2、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3、质量测量:

初中物理力学 经典习题

初中物理力学难点巧突破 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要么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如果受力只能是受平衡力作用。画线部分是语句的关键部分,表达了基本意思,把它们连起来读就是:匀速静止不受力,受力只受平衡力。 ???只收脑白金。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 只受平衡力。匀速静止不受力,受力 “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要么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如果受力只能是受平衡力作用”这个分析过程必须要有。语句很长,我们只取其主干记忆,但浓缩后的语句所表达的物理原理是必须要记住的,否则就变成唱儿歌说笑话了,这一点必须牢记。 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也是有效果的。 例.用水平向右50N 的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木箱不动,则木箱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______N ;如果推力变为80N ,木箱仍然保持静止,则此时木箱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______N 。 解析:用50N 的水平力推,物体保持静止,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推力、摩擦力。用“匀速静止不受力,受力只受平衡力”来进行分析最好了。物体匀速(直线运动)还是静止?是静止,受不受力?受力,那么受力就受平衡力,而平衡力的大小是相等的,所以摩擦力与推力大小相等,等于50N 。那么,当推力变为80N 呢?学生很容易认为摩擦力是不变的,其实静摩擦力大小是会改变的。还是用刚才的模式进行分析:物体匀速(直线运动)还是静止?是静止;受不受力?受力,那么受力就受平衡力,而平衡力的大小是相等的,所以摩擦力与推力大小相等,等于80N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常见的例题:人游泳时,向后划水,为什么人能够前进?具体的解释是:人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所以人能够前进。回答的时候,必须要有关键的那句话“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没有这句话就是没有说到点子上,答案就不全面了。 力学练习 1.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 ) A.桨划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2.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 A 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 B 受到重力的作用 C 只受到脚的作有力 D 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3.一辆汽车分别以6米/秒和4米/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 ) A.一样大; B.速度为4米/秒时大; C.速度为6米/秒时大; D.无法比较

力学基础知识点

一.力的基本概念 (一)二力平衡 定义: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称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或叫作二力平衡。 1)两力平衡的条件:①作用在一个物体上;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两个平衡的力的合力为零。 3)二力平衡的结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注意: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惯性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②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的快慢、是否受外力等都没有关系。 ③注意:惯性不是“力”,叙述时,不要说成“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或“受到惯性的作用”等说法。 (三)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它包含两层含义①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②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定律。 3)物体不受力,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不一定不受力。 另: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四)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叫做力的合成。 1)当二力方向相同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和;方向与两力的方向相同; 数学表述:F合=F1+F2。 2)当二力方向相反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差,方向为较大力的方向; 数学表述:F合=F1-F2(其中:F1>F2)。 (五)合力 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理解:①合力的概念是建立在“等效”的基础上,也就是合力“取代了分力,因此合力不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另外一个力,它只不过是替了原来作用的两个力,不要误认为物体同时还受到合力的作用。②两个力合成的条件是这两个力须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否则求合力无意义。(六)摩擦力 1)摩擦力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的种类: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①与物体间的压力有关;②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③与物体的运行速度、接触面的大小等无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苏教版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整理及其练习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及练习题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及练习题 一、力 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英文字母“N”表示; ***3、力的特性:力有三大特性; (1)力的方向性:质量、密度是没方向的,力是有方向的; (2)力的瞬时性:物体间发生作用的瞬间力就产生,停止作用的瞬间力就消失; (3)力的相互性:力的相互性要从四个方面来理解:①一个独立的物体不能产生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②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力是个抽象的物理量和物体是相互依赖的; ③有受力者必有施力者,二者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且位置可以互换; ④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4、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②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③力可以使物体的物态发生改变。 5、力的三要素:我们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6、力的示意图和图示: 7、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二、重力: 1、重力的定义:地球表面上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的三要素: (1)重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G=mg 国际统一规定 g=9.8N/kg;g是常量但不是恒量,g值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实际值不同,离地心近的地方(南极、北极)g实际值大,离地心远的地方(赤道)g实际值小,在地球表面上从两极向赤道靠近g 实际值逐渐变小;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人们经常利用此来判断物体是否与水平面垂直。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①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几何形状规则(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正球体);二是,质量分布要均匀,否则不一定在。 ②物体的重心只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代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环状、管状、U型状、V型状等物体的重心都不在物体上。 3、质量和重力(重量)的区别:质量和重力(重量)有5个方面的区别: ①实质不同,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重力是物体受地球影响的大小; ②方向问题,质量没有方向,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③变化问题,质量不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改变,重力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④测量工具不同,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秤,重力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⑤单位不同,质量的单位是kg、g、mg、t等,重力的单位是N。 三、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一)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的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在接触面之间就产生了一个阻碍相对滑动的力这个力就叫做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三要素: (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间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材料。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一定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3)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画滑动摩擦力时我们就用接触面的中心线的交点来代替,在做力学综合题时我们还可以把它平移到重心上。 (二)滚动摩擦力:初中对滚动摩擦力不过多研究,大家一定牢记“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三)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的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静止,当它们之间产生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之间就产生了一个摩擦力,这个摩擦力就叫做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始终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外力的大小相等。 (四)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改变压力、改变粗糙程度、改变材料、改变摩擦方式。 (五)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应用: 1、增大摩擦力的应用实例: 2、减小摩擦力的应用实例: 四、同一条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初中的力学公式详解(超详细)

物理公式详解汇总 一、密度(ρ):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m 为物体质量,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 v 为物体体积,主单位cm 3 m 3 3、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 kg/m 3 常用单位g/cm 3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 =103 kg/m 3 1kg/m 3 =10-3 g/cm 3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 3 ,读作1.0×103 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 千克。 二、速度(v ): 1、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变形 , S 为物体所走的路程,常用单位为km m ;t 为物体所用的时间,常用单位为s h 3、单位:国际单位制: m/s 常用单位 km/h 换算:1m/s=3.6km/h 。 三、重力(G ): 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2、计算公式: G=mg m 为物理的质量;g 为重力系数, g=9.8N/kg ,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 3、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四、杠杆原理 1、定义: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公式:F 1l 1=F 2l 2 也可写成:F 1 / F 2=l 2 / l 1 其中F 1为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动力;l 1为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动力臂; F 2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阻力;l 2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阻力臂 五、压强(P ):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P=F/S ρ m V = V m ρ = V m ρ = v s t = t s v = v t s =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题目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将同一个小球放入三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小球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 A.甲容器的最大 B.乙容器的最大 C.丙容器的最大 D.一样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受到的动力越大,惯性也越大 B.骑自行车的人上坡前加紧蹬几下,这是为了增大惯性 C.足球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了球场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 D.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慢慢变小,最终停下来 3.你所在的考场里的空气质量大约是( ) A.几十克 B.几千克

C.几百千克 D.几十毫克 4.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D.重力和下滑力 5.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 A.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B.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C.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 6.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7.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运动员( ) A.失去了惯性

B.具有惯性 C.不受力的作用 D.惯性大于阻力 8.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中,下列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 A.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 B.往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C.用量筒测出烧杯中液体的体积V D.用天平测出倒掉盐水后空烧杯的质量 9.下列做法中,目的在于增大压强的事例是( ) A.载重卡车装有较多的轮子 B.房屋的墙基做的比墙宽 C.铁轨铺在枕木上 D.刀、斧的刃要磨得很薄 10.滑雪运动员从山坡上匀速滑下,则运动员的( ) A.机械能增加 B.动能和势能都减小 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机械能不变 11.小明沿水平方向用80牛的力,将重50牛的球沿水平方向推出,球在地面上滚过10米后停下,在球滚动的过程中,小明对球做的功是( )

工程力学基础知识

工程力学基础知识 第1篇 静力学 1、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该力系的合力等于零。即: ∑∑==0,0y x F F 2、平面汇交力系简化的依据是平行四边形法则。 3、平面汇交力系可列2个独立方程,求解2个未知量。 4、在平面问题中力对点之矩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矩心位置有关。(方向:绕矩心逆正顺负) 5、合力矩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于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所有分力对于该点之矩的代数和。 6、力和力偶是静力学的两个基本要素。 7、平面力偶系的合成结果是一个力偶,汇交力系的合成结果是一个力。(注:力只能与力平衡;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 8、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力偶系中各力偶矩的代数和为零。即 :∑=0i M 9、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的依据是力线平移定理。 10、力线平移定理揭示了力与力偶的关系。 11、平面任意力系可列3个独立方程,求解3个未知量。 第2篇 材料力学 1、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轴向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2、为使杆件能正常工作应满足(三个考虑因素):强度要求、刚度要求、稳定性要求。

3、材料力学对变形固体所做的四个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小变形假设。 4、求内力的方法为截面法。 轴向拉压部分 5、轴向拉压的受力特点:外力合力的作用线与杆的轴线重合。 轴向拉压的变形特点:杆件产生沿轴线方向的拉伸或压缩。 6、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为轴力(符号N F ),该力产生正应 力σ,公式为:A F N =σ,其中A 为横截面面积。 7、圣维南原理:应力分布只在力系作用区域附近有明显差别,在离开力系作用区域较远处,应力分布几乎均匀。 8、低碳钢拉伸的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颈缩)阶段。 9、衡量材料塑性的指标: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10、拉压杆强度计算的三类问题: (1)校核: []σσ≤??? ??=max max A F N (2)设计截面尺寸:A F A N ≥ (3)确定许可荷载:[]A F ?≤σ 11、拉压杆变形:EA Fl l =? 扭转部分 12、扭转时外力偶矩的计算公式:n P M k e 9549 =,其中k P 单位为kw ,n 单位为min r 。 13、扭矩正负号判断:右手定则(具体见教材145页)。

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知识 点归纳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归纳 一、长度测量 1、长度测量最常用的工具: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米是长度国际单位的主单位。 4、刻度尺使用前要观察: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5、刻度尺的使用: (1)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2)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6、读数——有效数字读法 (1)了解刻度尺的分度值;(2)读出长度末端前的刻线读数; (3)多余部分自己估读;(4)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7、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8、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二、速度、路程和时间 1、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宏观运动),简称运动。(微观运动在热学部分复习) 2、参照物的定义:说物体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另外的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4、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5、匀速直线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6、速度的公式: 速度=路程/时间v=s/t

7、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1)单位:米/秒读作米每秒 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 (2)单位换算:1米/秒=3.6千米/时 8、速度值的物理意义: 例:7.2米/秒: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7.2米。 变速运动 定义: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平均速度,它等于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9、平均速度 10、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1)计算路程、时间、速度。(2)计算路程、时间、速度的比值。(3)多段路程、时间、速度的计算。(4)过桥及往返问题。 三、质量和密度 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常用单位:t、g、 mg 2、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3、质量测量: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4、密度

初中物理所有力学公式、电学公式

初中物理所有力学公式、电学公式 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G=mg m:质量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ρ=m/V m:质量V:体积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 F2L2 F1:动力L1:动力臂 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轮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η= ×100% 功率P (w)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Q=cm△t 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I=I1=I2=…… 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 电压U(V)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欧姆定律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W=UIt=Pt U:电压I:电流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与经典习题

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与经典习题复习 一:物体的运动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 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s=vt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13.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4.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15. 根据可求路程和时间: 16.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二.物质的物理属性:略 三:力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力学基础知识总结

第二章 质点运动学 基础知识总结 ⒈基本概念 2 2)(dt r d dt v d a dt r d v t r r === = )()()(t a t v t r ?? (向右箭头表示求导运算,向左箭头表示积分运算,积分运算需初始条件: 000,,v v r r t t ===) ⒉直角坐标系 ,,???222z y x r k z j y i x r ++=++= r 与x,y,z 轴夹角的余弦分别为 r z r y r x /,/, /. v v v v v k v j v i v v z y x z y x ,,???222++=++=与x,y,z 轴夹角的余弦分别为 v v v v v v z y x /,/,/. a a a a a k a j a i a a z y x z y x ,,???222++=++=与x,y,z 轴夹角的余弦分别为 ./,/,/a a a a a a z y x 2 22222,,,,dt z d dt dv a dt y d dt dv a dt x d dt dv a dt dz v dt dy v dt dx v z z y y x x z y x ========= ),,(),,(),,(z y x z y x a a a v v v z y x ?? ⒊自然坐标系 ||,,?);(ττττ v v dt ds v v v s r r == == ρτττττ2222 2,,,??v a dt s d dt dv a a a a n a a a n n n = ==+=+= )()()(t a t v t s ττ?? ⒋极坐标系 22,??,?θ θθv v v v r v v r r r r r +=+== dt d r v dt dr v r θ θ== , ⒌相对运动 对于两个相对平动的参考系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1:力的概念 1.力的作用效果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说成“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单独存在。 (力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3.力的物理量符号:F 。 4.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F。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1N,托起一个苹果的力大约是1N——2N。 5.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识点2:弹力 1.弹性和塑性 ①弹性:受力时物体会发生弹性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如:弹簧、气球、钢尺、橡皮筋、球类等。 ②塑性:受力时物体会发生塑性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如:橡皮泥、面团等。 2.弹力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3.常见弹力: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等。 4.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 (1)构造:主要由弹簧、指针、提环、挂钩和刻度板组成。 (2)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大小成正比。 (3)正确使用: ①观察:测量前应该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②调试:用手拉动几次挂钩,避免摩擦或被卡壳;并确认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若有偏差,必须校零;

③测量:测量过程中,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轴线方向(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④读数:保持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读数,视线应于刻度线相平。 知识点3:重力 1.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用符号G表示。 2.重力的大小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即所受重力。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成正比,即G=mg,式中g= 9.8N/kg。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应用: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常用铅垂线来确定竖直的方向,以此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 4.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知识点4:牛顿第一定律 1.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 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注意】(1)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得出的,不能直接用实验验证。 (2)“不受外力”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它也包含物体在某 一方向上不受外力的情况。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 理得出的。 (3)“或”是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 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注意】(1)惯性是指物体总有保持自己原来状态(速度)的本性,不能克服和避免。惯 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惯性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无关,对任何物体,无论它是运动还是静止,无 论是运动状态改变还是不变,物体都有惯性。 (3)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外界因素无关, 物体惯性大小就是指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4)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 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要说“受到惯性”“惯性作用”。 3.惯性现象解释步骤 (1)明确研究的是哪个物体,它原来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 (2)当外力作用在该物体的某一部分(或外力作用在与该物体有关联的其他物体上)时,这一部分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 (3)该物体另一部分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4)最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知识点5:摩擦力 1.定义:

初三物理力学公式

初三物理力学公式 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 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经典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力学 1.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手对弹簧的拉力B.墙对弹簧的拉力 C.弹簧对手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解析】 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是手拉弹簧,受力物体是手,故ABD错、C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弹力的概念,明确弹力产生的原因、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关键。 2.2018年5月21日,遵义市教育系统第二届教职工羽毛球比赛在遵义师范学院体育馆开幕。关于羽毛球运动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 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羽毛球的运动状态 B. 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大于羽毛球给球拍的作用力 C. 击球后,羽毛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时受重力、推力和阻力的作用 D. 击球后,羽毛球离开球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答案】 A 【解析】【解答】A.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羽毛球的运动状态,A符合题意。 B.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和羽毛球给球拍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B不符合题意。 C.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击球后,羽毛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时受重力和阻力的作用,不再受推力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不是力,只能说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因此,羽毛球离开球拍由于具有惯性能继续向前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不是力,只能说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力学基础知识测试题

力学基础知识测试 姓名班级 一、选择题 1、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物体静止时,它受到的力才是平衡力 B.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2、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B.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 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改变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一定不会保持静止状态 3、图3所示的情景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A B C D 图3

4、一列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列车,车厢内顶上的一颗小螺丝钉松动后掉在地板上,则小螺丝钉落在地板上的位置是() A.正下方B.正下方的前侧C.正下方的后侧D.不能确定 5、在北京奥运会中,龙清泉获得了男子举重52kg级冠军,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当龙清泉将125kg的杠铃稳稳地举过头顶静止不动时,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运动员受到的压力和运动员的重力B.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和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 C.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和杠铃受到的重力D.杠铃受到的重力和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 6、北京奥运,举世瞩目,下列有关奥运项目比赛的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 A.射到球门框架上的足球被反弹 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一段距离 C.射击比赛中子弹离开枪膛后继续向前运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 7、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四种现象有弊的是 () A.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B.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C.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D.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8、当猴子倒挂树枝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枝对猴子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猴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猴子所受的重力和树枝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9、在抗震救灾时,用飞机空投物品,物品下落过程中,如果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那么它将做() A.匀速运动B.减速运动C.加速运动D.曲线运动

力学结构基础知识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 第十一章 静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力的概念及基本规律 一、力的概念 1、力的概念 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是物体改变形状和运动状态的原因。 2、力的三要素 大小(单位N kN )、方向、作用点。力是矢量。 二、基本规律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2、二力平衡条件(必要与充分条件) 作用在同一刚体(形状及尺寸不变的物体)上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必定平衡。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非刚体不一定成立。 3、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力可以依据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合成与分解,也可以根据三角形法则进行合成与分解 4、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组力称为力系。如果某力与一力系等效,则此力称为力系的合力。 在刚体的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5、力的可传性原理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沿其作用线移动,不会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同一刚体。 第二节 平面汇交力系 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这样的力系称为平面 汇交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在图上进行合成也可以进行解析求解。 一、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F x 和F y 分别称为力F 在坐标轴X 和Y 上的投影,当投影指向与坐标轴方向相反时,投影为负。注意: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F x 和F y 是代数量,力F 的分力F x / 和F y /是矢量,二者绝对值相同。 显然 二、合力投影定理 121121 ......n Rx x x ix nx ix i n Ry y y iy ny iy i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 或者 于是,得到合力投影定理如下: 力系的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F Rx 或F Ry ,等于力系中分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 三、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初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力学)

初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 一、机械运动部分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路程、时间公式: 1、求速度:v=s/t 2、求路程:s=vt 3、求时间:t=s/v 【注:v ——速度——m/s (km/h );s ——路程——m (km );t ——时间——s (h )】 【各量关系:在t 一定时,s 与v 成正比;在s 一定时,t 与v 成反比;在v 一定时,s 与v 成正比。注意:绝对不能说v 与s 正比或与t 成反比】 (二)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 t t ... s s t s v 2121 ++++== 总总【注意:“平均速度”绝对不能错误的理解为“速度的平均值”】 (三)几种特殊题型中的各量关系: 1、“回声测距”问题:s= 往返往返vt 21s 21=;或往返t 2 1 v vt s ?== 2.“火车过桥(洞)问题”: (1)火车通过桥时所经过的距离:s=s 桥+s 车;(2)火车完全在桥上所经过的距离:s=s 桥;-s 车 3.利用相对速度求解的问题:【相对速度——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相对于它的运 动速度。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线或相互平行的两条线上运动时: A 、同向相对速度:21v v v += 同向 B 、异向相对速度:小大异向v v v -=】 (1)追击问题:在研究追击问题时,为了简化问题,通常以被追击者为参照物,追击所用时间就是追击者以“同向相对速度”运动完他们的“间距”所用时间。即:小 大间 同向间追v v s v s t -= = (2)相遇问题:相向而行或背向而行的物体,他们的相对速度是:21v v v +=异向,s 相对=s 1+s 2 (3)错车问题:○1同向错车:s 相对=s 1+s 2 , v 同向=v 大-v 小 , 同向相对错v s t = ○2相向错车:s 相对=s 1+s 2 ; v 异向=v 1+v 2 , 同向 相对错v s t = 【注意:在研究水中物体运动的相遇、追击问题时,一般以水为参照物,则物体都以相对于水的速度运动,可使问 题简化。如:在一河水中漂浮有一百宝箱,在距百宝箱等距离的上下游各有一艘小船,它们同时以相同的静水速度向百宝箱驶去,则哪艘小船先到达百宝箱处? 】 二、密度部分 (一)、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1.求重力:G=mg ; 2.求质量:m=G/g 【注:G ——重力——N ;m ——质量——kg ;g ——9.8N/k g (通常可取10N/kg )——N/kg 】 (二)、密度及其变形公式: 1、求物质的密度:ρ=m/V ; 2、求物质的质量:m=ρV 3、求物质的体积:V=m/ρ 【注:m ——质量——kg (g );V ——体积——m 3(cm 3);ρ——密度——kg/m 3(g/cm 3 )】 【各量关系:在V 一定时,m 与ρ成正比;在m 一定时,V 与ρ成反比;在ρ一定时,m 与V 成正比。注意:绝对不能说ρ与m 正比或与V 成反比】 (三)、空心问题:一物体体积为V 物,质量为m 物,组成物体的物质密度为ρ物质,判断物体是否是空心。 1、比较密度:计算物体的平均密度ρ物(ρ物=m 物/V 物),与组成物体的物质密度ρ物质比较,不等则是空心的,相等则是实心的。 2、比较质量:计算有V 物体积的该种物质的质量m '(m '=ρ物质V 物),与物体质量m 物比较,不等则是空心的,相等则是实心的。且空心体积V 空=(m '-m 物)/ρ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