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卷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卷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卷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卷

一、基础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谥.号(shì)齑.粉(jī)戕.害(qiāng)户牖.(yǒu)

B.脖颈.(gěng)攻讦.(ji?)数.落(shǔ)湮.没(yān)

C.悖.逆(bài)蹙.缩(cù)纶.巾(lún)阴翳.(yì)

D.罡.风(gāng)愧怍.(zuò)瞋.目(chēn)鬈.发(qu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苍桑棘手痛心疾首仗义直言 B.伶仃休憩出其不意休戚与共

C.湮没草垛义气相投富丽堂皇 D.隐敝瘸腿悬梁刺股谈笑风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

B.有些人瞧不起民间剪纸,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

....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C.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

件举足轻重

....的事。

D.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已经明确地认识到,通讯的畅通与否,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

B.目前,每年大学生毕业虽然不少,但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中央政府强调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并重的方式解决经济运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它表明中国高层越来越善于吸收过去一段时期内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

D.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义务用合同、章程等方式加以明确,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无疑是一种基本保障。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一尊还酹江月 B.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山川相繆,郁乎苍苍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日.与其徒上高山

A.自远.而至 B.强虏灰.飞烟灭 C.故为之文.以志 D.泣.孤舟之嫠妇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輮以为

..之所学也..轮 B.白露

..不如师 D.不如须臾

..横江 C.弟子不必

8.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侣鱼虾而.友麋鹿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凌万顷之.茫然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也.终不解矣

D.悠悠乎.与颢气俱——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9.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A.渺渺兮予怀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何为其然也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二、根据《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下列问题。

10.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内容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领全词,为下文赞周郎埋下伏笔,创造出雄浑的气氛。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词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地描绘出了赤壁奇景。

C.“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等词句从正面多角度赞美周郎的年少得志、指挥若定的从容神态。

D.“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再为赞美周郎蓄势,自然过渡到下阕。

11.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一个“穿”字,表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拍”字不仅给人以大浪撞击巨石的视觉形象,而且还给人以听觉形象。

C.“卷起千堆雪”用拟人手法,展现了惊涛翻滚之貌,写出了浪花激溅之状。

D.“惊”字既写出了浪涛之气势,更写出了浪涛给人的心理感受。

12.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怀念廉颇,痛感今天再也找不到廉颇那样的名将了。

B.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了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了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C.作者怀念廉颇,用追述赵国不重用廉颇而加速灭亡的事实来影射南宋统治者。

D.作者以廉颇自比,指出朝廷若不重用主战的将领,必将重蹈历史上赵国灭亡的覆辙。

13.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鉴赏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寄寓了作者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

B.词人借用刘裕的典故,告诫南宋朝廷:要慎重啊!你看,元嘉北伐,由于草率从事,本想要建立“封狼居胥”的功绩,却只落得“仓皇北顾”的哀愁。

C.“可堪回首”一句一语千钧,不但使后两句的画面具有了深刻的政治内容,而且也表达出了作者忧时伤世的强烈感情。

D.本词典故运用得非常成功,巧借历史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一连串典故的暗示和启发作用,丰富了作品的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14.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评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词都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B.两首词都用典故,前者借以讥讽当时朝政,后者借以抒发情怀。

C.两首词都是豪放词人所写,前者雄奇、奔放,后者慷慨、沉郁。

D.两首词都以怀古为题,怀念古代英雄,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的情怀。

三、翻译

1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6.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四、默写

17. ,谈笑间,。

18.可堪回首,,。

19.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20.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21.想当年,,。

22.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参考答案

1.C(悖逆bai;纶巾guān)

2.B(A.沧桑,仗义执言;C.意气相投;D.隐蔽)

3.D(A.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漂亮或装饰美好漂亮;B.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C.举足轻重: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D.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

4.C

5.B

6.B

7.D

8.C

9.B

10.C(“小乔”属于侧面描写)

11.C(不是拟人,而是比喻)

12.B

13.B(是借用刘义隆的典故)

14.B(应是“前者借以抒发情怀,后者借以讥讽当时朝政。”)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1、诵读词作,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鉴赏词作的能力。 2、学习词中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掌握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3、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他复杂矛盾的情感,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4、背诵这首词。 教学重点: 1、诵读词作,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鉴赏词作的能力。 2、学习词中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掌握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3、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他复杂矛盾的情感,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难点: 1、学习词中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掌握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2、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他复杂矛盾的情感,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实力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佛教徒,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二、词的知识 词是隋唐兴起的一种是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乐府、长短句、诗余、曲、曲子词等。 一个过程、两种风格、三种类型、四个特点。 三、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的词人、诗人和散文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宦海沉浮。 四、文题释义 1、念奴娇: 词牌名。念奴为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伎,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念奴娇》又名《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湘月》《壶中天》等。上、下阕100字,有平韵、仄韵两体。 2、赤壁怀古: 标题。赤壁,黄州(今湖北黄冈)赤壁(赤鼻矶),并非真正的三国赤壁古战场;怀古,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件。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往黄州作团练副史。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他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而他于元丰五年写下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则堪称其豪放词的代表作。 五、情读 1、古之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曹操观沧海而感起汹涌,写下了“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句;孟浩然登岳阳楼而感洞庭之澎湃,

念奴娇赤壁怀古_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瓜州一中宋显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酒泉市瓜州县第一中学的语文教师宋显立,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说课大赛。我今天要说课的题目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理念、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念奴娇赤壁怀古》出自新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五课,是著名词人苏轼的一首豪放派词。该单元是以鉴赏宋词为主题展开的,上一课编排了婉约派代表词人刘永的两首词,本课安排苏轼的两首词,后面编排了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和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我认为编者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来掌握婉约派词和豪放派的特点,掌握宋词的鉴赏技巧,品味宋词的语言。同时在这一部分,高考时直接题和间接题都很多,如:(1)作家作品、作家的姓名字号、并称及文坛地位等;(2)风格流派、文体;(3)名句填空;(4)对写作特点及艺术手法的鉴赏。 诗词教学从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谈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是诗词的国度,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学生要传承发扬,而这首词可以说是重中之重。苏轼是一个大家,就像讲诗经要讲到《氓》,讲楚词要讲到屈原,讲魏晋诗要讲到陶渊明,讲唐诗要讲到李白杜甫,讲宋词不能不讲到苏轼,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文词对后代文人影响极大。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科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掌握豪放词的基本特点; 2、技能目标:初步学习一些鉴赏古诗词的方法; 3、情感目标:学习作者从容旷达豪迈的胸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愫。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艺术境界和炼字用词的妙处,品味作品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人生如梦”的思想。其依据是,这首词的主题复杂而深刻,“人生如梦”是苏轼对自己事业无成的无可奈何的慨叹,并不是否定人生,不能只看到其消极的一面,而忽视了作者追求理想、渴望为国家建立功业的豪迈心情。 课时安排:1课时。 二、说学情 本课的学习对象为高一学生,学生的文学知识储备相对较少,对学习资源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与综合能力较低,但是他们富有朝气并且对本课学习有浓厚兴趣。学生的学习习惯停留在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在学习交往上多表现为个别化学习,课堂上群体性的小组交流与协同讨论学习机会很少。 三、说教学理念 叶圣陶先生主张:“教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可见,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教案 一等奖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品语言、赏意境,体会词人情感,认识豪放词风。 2、鉴赏本词,学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1、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用文字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 2、能够感词人所感,体味艺术美的感染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 【教学重点】品味词作豪放雄浑的气势、苍凉悲壮的情调,体会词人所抒发的壮志难酬的沉重感慨。 【教学难点】品味《念奴娇?赤壁怀古》以豪壮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的特点。 【教材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词作名篇,也是文学史上豪放词的扛鼎之作,地位非常重要。苏轼在人生劫难中登临赤壁矶,奔腾而去的长江水引发了他无限情思,他追忆古人之功成名就,慨叹自己之老来无成,笔墨间尽显苍凉悲壮之气。 【学情分析】学生以前学过苏轼词作,但多为婉约风格,鉴赏这一首豪放词,可带领学生体会苏轼多变的风格,同时也可学会怀古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一直有“诗庄词媚”之说,词,这种从它诞生起就被人们称为“诗余”的文学形式,虽然以吟咏风花雪月,缠绵悱恻见长,但这种不高的格调,却大大限制了它的发展,在这个时候,中国文坛的巨匠苏东坡走来了,他以其豪迈之气,为中国词坛注入了新鲜活力,并为词的发展“指出了向上一路”,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苏轼,走进他的诗词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师板书) 婉约派。)其代表人物是谁?(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学生讨论解决) “我词何如柳七(柳永)?”这个人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 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豪放派与婉约派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呢?(学 生讨论,教师总结归纳) 豪放派——纵横捭阖,气魄宏大,豪放不羁。 婉约派——缠绵悱恻,婉丽多姿,音调谐婉。 苏轼是文学高手,其词作豪放处胸胆开张,婉约处凄切迷离,正如他在一首诗中所写,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大手笔正是如此,苏轼总会给我们无限期待) (师生齐背苏轼婉约代表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体会其风格。)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又云“山令人古,水令人远”,多情的诗人登山临水,探幽访胜之时,美妙的自然往往能触动诗人的情怀,此时,浩淼的时空,纷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质课教学设计

优质课教学设计:《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1.在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词人的情感,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史、情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教学方法】以读带赏,以赏促读,讨论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评价过一个古人,请大家猜猜他是谁? 【幻片1】 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民百姓的好朋友。他是一个大文豪,新派的画家,伟大的书法家。他是一个酿酒实验家,水利工程师。 他是一个假道学的反对派,瑜伽术的修炼者,佛教徒。他是一个士大夫,皇帝的秘书,饮酒成瘾者。 他是一个心肠慈悲的法官,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月下的漫步者。 请问,他是谁? ——苏轼。诗文词赋、绘画书法,皆臻化境。工程建筑、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这是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一书中的描述,苏轼可谓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板书课题】 我们看一下课题,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谁和内容有关?(赤壁怀古)从题材上来说属于怀古诗。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幻灯片2】 1.在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词人的情感,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史、情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习诗词,重在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参照注释,弄懂大意。1. 在读前,谁给大家说说读诗有哪些要求呢?①读准字音②读出节奏(句读、停顿、诗与诗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停顿)③读出感情(初步传情达意,把自己的理解通过声音传达出来) 2.师播放一段配乐朗诵的视频。 请大家看时结合词的内容想象。你看完之后,有何感受?结合你刚刚读诗的初步理解(豪放)。宋词在风格上有豪放和婉约之分,可谓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这首词是豪放派的发轫之作,整首词如挟天风海雨,横溢斜出,犹如贝多芬的洋溢着英雄气概的交响乐。因此我们读时要铿锵有力。 3.生个别读。 谁来读一读?将这种气势从声音中表现出来。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价?评价: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教案 授课教师:张志伟 授课时间: 12月21日上午第二节 授课班级:高一1班 授课地点:高一1班教室 授课内容:《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1、了解宋词豪放派的风格特点,提高古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2、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和烘托映衬、虚实相济的写作特点。 3、感受苏轼的旷达洒脱、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的态度。 教学重点: 1、诵读词作,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鉴赏词作的能力。 2、学习词中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掌握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3、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他复杂矛盾的情感,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难点: 1、学习词中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掌握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2、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他复杂矛盾的情感,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俞文豹在《历代诗余引吹剑录》谈到一个故事,提到苏东坡有一次在玉堂中,有一幕士善歌,东坡因问曰:“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拍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写作背景 苏轼 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此职位实为虚职,因此为排遣政治上的失意,他游历访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首词写于1082年,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时所写的一首怀古词。作者以古怀今,不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和仰慕,还有对自己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感叹,是宋词中的经典,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内容。 二、说重点和难点 全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艺术境界和炼字用词的妙处,品味作品的语言;而难点在于:理解作者“人生如梦”的思想。说学生情况 三、说学生 学生已经在前面接触了唐诗,对鉴赏诗歌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对词的鉴赏还有些隔膜。针对这样的学情,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唐诗鉴赏知识为基础,积累基本的宋词鉴赏知识,提高宋词鉴赏的能力。 四、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用文字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能够感词人所感,让学生体味艺术美 的感染力。 2、掌握常用的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 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作者的人生态度使学生能够以旷达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 五、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课文特点和高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堂课的教法和学法 1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诵读感悟法。诗词教学贵在多读。我会认真引导学生诵读文章,感悟意蕴,特别是抒情部分更要细心玩味。 (2)情景教学法。根据文中所描绘的情景,模拟实景,创设情境,使学生如见其景,如闻其声,直观地感受情境和意象。 (3)合作探究教学法。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六个步骤。 (一)课前预习 1、要求学生分组查找有关苏轼的资料,了解苏轼的生平、思想 和赤壁之战及周瑜的一些基本情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疏通词义,用问题卡片的形式针对本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二)导入新课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元丰五年,漫步长江岸边的苏东坡,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看着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情难自已,于是把酒临风,挥毫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震烁千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词,观赏苏轼笔下的赤壁,聆听苏轼心灵的独白…… 以此导语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古文名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提问作者生平、思想、写作背景等内容,检查预习情况,最后进行总结、归纳。 (三)朗读课文。 2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及翻译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及翻译 本文是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及翻译,感谢您的阅读! 一、《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二、《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翻译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三、《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

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苏轼及其豪放词风,体会《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研习文本,鉴赏品味词作雄浑豪放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作者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以旷达的态度面对坎坷。 教学重点: 领悟苏轼“人生如梦”的感慨和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的旷达洒脱情怀。教学难点:感悟苏词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的特色。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法、赏析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明星,他就是苏轼。苏轼才华绝代,却以亲切之怀待人;一生坎坷,仍以乐观旷达之心处事。如果没有苏轼,北宋乃至中国文坛不知要失色多少。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苏轼的世界,聆听他超越千年的感概。 二、了解生平及写作背景 (一)介绍三苏祠及苏轼生平 (二)介绍写作背景 三、解题 带领学生回顾词的知识 念奴娇:词牌名。规定一首词的调子、字数、句数等,与词的内容无关。 赤壁怀古:词的题目。交代一首词的写作时间、地点、写作动机等,与词的内容紧密相关。 四、朗读 (一)名家范读 (二)学生自读 (三)生读,师指导 五、理清文章脉络 观眼前之景————思历史人事————抒一己之情 六、感受景 1.提问:上阕描写了赤壁古战场怎样的景色?它的特点是怎样的? 讨论明确: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等等。2.提问:哪些词让你感受到雄浑壮阔的意境?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明确:三个词——淘、穿、卷。 淘——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气势,创造了一个旷远、深邃的意境,将景与人融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极为广阔邈远的时空背景。 穿——写出了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以及山崖的陡峭。 卷——写出了浪花的汹涌,而用“千堆雪”形象真切。 七、感悟人 (一)体会周瑜形象 1.问:这样的背景下,写出了怎样的周瑜?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09号选手王广恒。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五课,是苏轼的代表作品。该单元是以宋词鉴赏为主题,将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的词作以及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辛弃疾的代表作品编入其中,让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来体会婉约词和豪放词的艺术风格,掌握宋词的鉴赏技巧,品味宋词文学艺术。 同时这一部分也涉及高考的文学常识、诗歌鉴赏、名言名句默写以及写作的内容。作为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学习并掌握宋词的鉴赏方法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三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观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朗诵并背诵本词; 2.引导学生掌握豪放词的基本特点;学习并掌握鉴赏宋词的方法; 3.了解并学习作者的从容与旷达,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作品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人生如梦”的思想的深刻性与复杂性。 “人生如梦”是苏轼对自己事业无成的无可奈何的慨叹,并不是否定人生,不能只看到其消极的一面,而忽视了作者追求理想、渴望为国家建立功业的豪迈心情。 课时安排:1课时。 二、说学情 本课的学习对象为高一学生,学生的文学知识储备相对较少,对学习资源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与综合能力不成熟。学生的学习习惯停留在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独立发现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在学习交往上多表现为个别化学习,课堂群体性交流与协解决问题的机会很少。但是他们富有朝气并且对本课学习有浓厚兴趣并且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对于咏史怀古诗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说教学方法 1.比较诵读法

念奴娇赤壁怀古鉴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如果把破除传统作为"伟大"的一项基本素质的话,苏轼之于伟大是当之无愧的。与《花间》词中"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的幽约词境相比,苏轼词的逸怀浩气、举首高歌,无疑是为我们开拓了一个新的世界。他的那些"似诗"的小词、"句读不葺之诗",尽管在当世备受争议,但如此高远的气象、如此开阔的境界、如此旷达的风格,毕竟是此前罕以见到的。即此我们也可估量到苏轼这一类词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此词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非凡气概,体味到作者兀立长江岸边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极大。“风流人物”,指出色的英雄人物。接着“故垒”两句,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代赤壁战场。“人道是”意谓“据人们讲”。周瑜大败曹兵的赤壁战场究竟在哪儿,向来众说纷纭,现一般认为是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也有说是在蒲圻县西北的,苏轼在此不过是姑且借景怀古以抒感而已。“周郎”,即周瑜。以下“乱石”三句,集中写赤壁景物: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

雪浪。这种从不同的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振奋!歇拍二句,总结上文,带起下片。“江山如画”,是作者和读者从以上艺术地提供的大自然的雄伟画卷中自然得出的结论。锦绣山河,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出色的英雄,三国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真是“一时多少豪杰”! 上片将重点放在了写景方面,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短集中到三国时代的豪杰人物身上。但苏轼在如此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尤其向往那智破强敌的周瑜,所以下片“遥想公瑾当年”六句就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公瑾”,周瑜的字。“小乔”,乔公的幼女,嫁给了周瑜。作者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刻划,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据史载,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时,而后十年他才指挥了有名的赤壁之战。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写赤壁之战前,忽插入“小乔初嫁了”一句,既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同时也是在向人们暗示;赢得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方能使东吴保有江东,发展胜利形势,否则难免出现如诗人杜牧《赤壁》诗中所写的“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严重后果。这就强调了这次战争的重要意义。“雄姿荚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反映出了他对这次战争成竹在胸,稳操胜券。纶巾,青丝带的头巾。《三国志·蜀志》说诸葛亮同司马懿交战时“葛巾毛扇,指麾三军”,因此有人认为这里是写的诸葛亮。但是,这种装束也是三国六朝时期儒将常有的打扮,苏轼移用来刻画周瑜,以麦现他临战的从容镇定,这样理解不会割裂周瑜的形象,且符合上下文意。“谈笑间,樯橹灰飞姻灭’,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集中概括了这次战争的胜利过程。当时周瑜指挥吴军用轻便战舰,装满燥荻枯柴,诈称请降,驶向曹军,一时间火烈风猛,飞埃绝烂,烧尽北船。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试看,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一位

《念奴娇赤壁怀古》获奖优秀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获奖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2、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索,掌握并学习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3、多角色、多种形式的朗诵这首词,以达到熟读成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豪放派宋词的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2、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代许多文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柳宗元游西山而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

今天,我们就通过品味苏轼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来领略东坡居士的人生境界。 二、词 复习有关“词”的文体常识,说说你对古代“词”这一文体的了解。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衍生于诗,独立于“词” 2、词,于我国宋代形成颠峰 3、词有“词牌”,就是词调,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句数和长短 4、词常常分前后两部分,称“前片”“后片”,或者“上阕”“下阕”。 词是隋唐兴起的是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乐府、长短句、诗余、曲、曲子词等。 三、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1、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四川眉山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2、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 四、朗读 1、听朗读录音,学生注意读音和语气的缓急。 2、教师正音,作诵读指导。字词正音: ⑴故垒(lěi)⑵纶巾(guān)⑶樯橹(qiáng lǔ) ⑷早生华发(fà)⑸还酹(huán lèi)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词作鉴赏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 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此词对于一度盛行缠绵悱恻之风的北宋词坛,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开篇即景抒情,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并将读者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唤起人们对人生的思索,气势恢宏,笔大如橼。接着“故垒”两句,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赤壁战场,借怀古以抒感。“人道是”,下笔极有分寸。“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词题,又是为下阕缅怀公瑾预伏一笔。以下“乱石”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这种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煞拍二句,总束上文,带起下片。“江山如画”,这明白精切、脱口而出的赞美,是和读者从以上艺术地提供的大自然的雄伟画卷中自然得出的结论。以上写周郎活动的场所赤壁四周的景色,形声兼备,富于动感,以惊心动魄的奇伟景观,隐喻周瑜的非凡气概,并为众多英雄人物的出场渲染气氛,为下文的写人、抒情作好铺垫。 上片重写景,下片则由“遥想”领起五句,集中笔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足以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经过艺术集中、提炼和加工,从几个方面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据史载,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皖城战役胜利之时,其后十年他才指挥了有名的赤壁之战。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写赤壁之战前,忽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见出周瑜的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足以令人艳羡;同时也使人联想到赢得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乃是使东吴据有江东、发展胜利形势的保证,否则难免出现如杜牧《赤壁》诗中所写的“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严重后果。这可使人意识到这次战争的重要意义。“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纶巾,青丝带头巾,“葛巾毛扇”,是三国以来儒将常有的打份,着力刻画其仪容装束,正反映出作为指挥官的周瑜临战潇洒从容,说明他对这次战争早已成竹胸、稳操胜券。“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精切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以下三句,由凭吊周郎而联想到自身,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为倒装句,实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素养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了解咏史抒怀诗歌的特点,积累文化常识。 2.了解诗词大意,品味诗歌意境,理清词人的思路脉络。 3.把握“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了解豪放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4.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心态,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教学方法】 朗诵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大山大河往往给人一种苍凉之感。立于江水之边,看着滚滚东逝的长江之水,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思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苏轼的意境空间,一起品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知人论世 1.了解诗人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佛家思想也很浓厚。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因“乌台诗案”(1079年)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 成就:“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书法四大家”。 2.了解创作背景 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本首词就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3.解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是词牌名,“念奴”为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伎,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赤壁怀古”是标题。赤壁,即黄州,今湖北黄冈。怀古: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件。 4.了解“怀古诗”

高二语文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

高二语文说课稿《念奴娇赤壁怀古》 高二语文说课稿:《念奴娇赤壁怀古》 本文是为大家的高二语文说课稿:《念奴娇赤壁怀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学生我们的学生阅历浅,学生几乎没有登山观海的经历,如不引导,很难体会苏轼面对滚滚大江,想起历史上无数的英雄,看到赤壁形胜,想起潇洒多谋的周瑜,感叹自己壮志难酬的心情。但苏轼又不同于杜甫李商隐,他的性格更倾向于陶渊明李白,又不甘于消沉,所以以酒祭月,非常豪迈。所以要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把握全词意境问题不大,讨论更能深入领会到诸如烘托借代等艺术手法,更能领悟到苏轼用词的精妙。 依此学情,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①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的创作风格及豪放词的特点 ②能力目标: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提高鉴赏宋词的能力

③德育目标:了解 ___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 ④方法目标:诵读法;讲授法,不断启发学生从而把握全词意境;讨论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从而针对性的确立学习的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了解苏轼的豪放词风和情与景的自然结合,难点是体会 ___深刻含蓄的情感。 如何突破重难点是本课的关键。(1)上片以讲授为主,用语言再现当时场面,引导学生去想象苏轼登赤壁怀念英雄的情景,尽可能使其有如临其境之感。 原因是:我们的学生阅历浅,学生几乎没有登山观海的经历,如不引导,很难体会苏轼面对滚滚大江,想起历史上无数的英雄,看到赤壁形胜,想起潇洒多谋的周瑜,感叹自己壮志难酬的心情。但苏轼又不同于杜甫李商隐,他的性格更倾向于陶渊明李白,又不甘于消沉,所以以酒祭月,非常豪迈。(2)下片以讨论为主,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因为有了上片学习的基础,把握全词意境问题不大,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翻译赏析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翻译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苏轼所作,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念奴娇?赤壁怀古①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释] ①赤壁:指黄州西赤鼻矶。三国时周瑜败曹的“火烧赤壁”之赤壁传说有五处。但以黄州赤鼻矶为古战场。 ②故垒:古时的军营四周所筑的墙壁。人道是:人们传说是。周郎:周瑜,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州)人。建安三年,自居巢还吴,孙策授其建威中郎将,逾时年二十四岁,吴中皆呼为周郎。穿空:形容峭壁耸立,好像要刺破了天空似的。千堆雪:形容很多白色的浪花。 ③当年:当时,或解作盛壮之年。 ④小乔:周瑜之妻。时在建安三年或四年,周瑜二十四五岁,赤壁之

战在建安十三年,周瑜三十四岁,结婚已十年。言“初嫁”是突出其风流倜傥,少年得志。雄姿英发:周瑜有姿貌。英发:指谈吐不凡,卓有见识。 ⑤羽扇纶巾:魏、晋时儒雅之士的装束。羽扇:白羽做成,可用作督战指挥的标帜。纶(guān)巾:用丝带做的便巾。灰飞烟灭:形容火烧赤壁时曹军的惨败及周瑜的事功。 ⑥故国神游:神游故国。此“故国”指旧地、古战场。 ⑦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的倒装。 ⑧尊:酒器。酹(lèi):把酒浇在地上祭奠。 (8)英发:英俊勃发。 (9)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诸葛亮从容娴雅。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10)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11)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 (12)华发:花白的头发。华:《现代汉语词典》这个字读huā(一声),花白义 (13)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 (14)尊:同“樽”,酒杯。 (15)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译文

《念奴娇_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杭州优质课一等奖)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杭州优质课一等奖 浙江省富阳中学骆文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豪放词,体会豪放词的风格。 能力目标:体会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情感目标:在字斟句酌中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 “还原”——通过对字词运用的探讨和想象,还原写景之状。 “体悟”——通过对诗歌内容的挖掘和诵读,体悟苏轼之情。 【教学过程】 一、交流热身 二、在朗读中初步感知豪放的特点抽读一生,初步体会豪放词的特点师:这首词历来被认为是豪放词的代表,你觉得“豪放”体现在哪里?学生1 学生2 学生3 三、在字斟句酌中深入领会豪放特色 1.写景气势磅礴 朗读另一版本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说说你想象中“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这一句所描绘的图景。与课文比较后,你觉得哪一种版本更能体现豪放的特点?学生回答 2.战争场面和英雄形象通过词语的本义和上下文的揣摩,领会相关评点,体会英雄豪情。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周公瑾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外有明主知遇,内有娇妻相伴。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参照上述评点,试着描述自己品味下列诗句的过程: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3.诵读指导: 从两个不同版本的比较中,给我们一点诵读启示,有一些动词,在诵读时需要我们放慢节奏,加重语气来重读强调。比如“淘”、“乱”、“ 穿”、“ 拍”、“ 卷” 等。学生齐读

教师小结:第一次反思—— ①回想一下,初读本词,你注意到了自己在诵读时所涌起的豪放之感是怎样产生的吗? ②你能否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呈现出那气势磅礴的写景画面和指挥若定的周瑜形象? 四、在比较中体会词的豪放内涵 咏赤壁(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 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朗读李白的《咏赤壁》)1.通过比较,体会诗人的情感。 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写周瑜的时候突然把笔锋一,引出词人自己。这也正是咏史和怀古的区别。题是赤壁,心实为己而发。赞美周瑜,实际是为了和诗人自己进行对比。无论是写景,还是英雄形象的塑造,都是为了能更充分地抒发自己的情怀。 2.通过互文性阅读,进一步体会诗人旷达的豪放之情。 资料链接:资料一:对于“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断句和理解,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意见。 ①断句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故国神游”的主语是苏轼,“多情应笑我”是“应笑我多情”的倒装。整句话是指诗人自笑在青春不复的时候,还怀想“风流人物”,太多情了。这体现了苏轼在人生失意时的自我嘲解。 ②断句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故国神游”的主语是周瑜,“多情” 实际是“多情人”,“多情人”指的是“周瑜” 。周瑜之笑,饱含着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深沉感慨。 资料二: 1.建安三年(公元198 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同年,周瑜迎娶天姿国色的小乔。建安十三年(公元208 年)周瑜在赤壁大败曹操。 2?《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湖北黄州游赤壁时的怀古之作,这时四十七岁。 3.(在黄州期间他开垦“东坡” ,建造“雪堂”,参禅悟道、研习书法、广交朋友)苏东坡这种解脱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遂表现在他的写作上。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他现在所过的流浪汉式的生活,我们很难看做是一种惩处,或是官方的监禁。他享受这种生活时,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调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说课稿 一、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内容,定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大纲要求: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审美趣味,丰富个人感情世界,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本文是作者中年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所作。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四篇有名的文章: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及本文赤壁怀古。 本词上片描绘眼前壮丽的长江景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短短的13个字,使人的视听受到强烈的震撼,仿佛使人回到三国时期的战乱纷争的年代。 面对此景,在词的下片中,作者很自然的发怀古之幽思,赤壁之战的英雄们出现在作者的脑海里。作者没有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少了;作者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况且诸葛亮没有英雄美人的故事。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的雄壮的景物描写的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只看好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寥寥13个字,写出了一个风流潇洒、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明显,它可以很自然的使读者联想到作者自己,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

生如梦”的感慨。 这是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是悲壮苍凉的无奈。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之所以能够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除了这种情感本身的'普遍性之外,还与这种情感在本词中得以充分表达有关。 这种情感依靠什么得以充分传达出来的呢? 一是借长江之景抒情,借壮阔之景抒悲壮之怀;二是借英雄周瑜反衬,形成强烈反差,情感得以自然而然地流露。 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学些什么呢? 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内容,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1.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2.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确立重点为: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用典的贴切自然 确定难点为: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有人说“人生如梦”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其实不然。 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这首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中最杰出的代表。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旧址时所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笔就非常有气势,从长江着笔,奔腾汹涌;千古风流人物,广阔的历史时空,无数的英雄豪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浪淘尽,历史长河的冲刷。是悲哀,也是一种超凡脱俗,超越古今的气度。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如果说前边是一个气势非凡的大场景,那么,此时出现的则是一个细致精确的小场景,作为三国古战场的赤壁究竟在哪里,从古至今说法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这首诗所写之赤壁与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赤壁绝非一处,对此,苏轼自有妙招,他在此处点出“周郎赤壁”在西。这句话在文中作用极大,既与词题相符合,又为下半段缅怀周公瑾埋下了伏笔。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集中写出赤壁广阔壮丽的景色: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从不同角度而又展现于不同感觉的浓墨重彩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顿

时把读者带进一个胆战心惊、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一下子心胸开阔,精神振奋。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作者从神游中又回到现实。英雄人物已经随着长江水而流去了,只剩下如画的江山和无所成就的“我”。此两句,一承上,一启下,由描景过渡到写人,十分自然。“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也为下半段写周瑜作了铺垫。上半段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古战场,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 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欣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小乔初嫁”看似闲笔,而且小乔嫁周瑜在建安三年,远在赤壁之战前十年。特意插入这一句,是为了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春风得意。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刚中有柔,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呼应。“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也很特别。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穿戴兵戎,而是羽扇便服,谈笔风生。苏轼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却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自己深感羞愧。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豪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故从怀古转到悲伤,自叹“人间如梦”,举杯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销愁了。 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