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现代化目标选择

科学发展观与现代化目标选择
科学发展观与现代化目标选择

科学发展观与现代化目标

选择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目标选择

王忠武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济南市 250100)

摘要:现代化目标对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定向、规范、激励和评价等方面的决定性影响,要顺利实现现代化必须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对现代化目标进行优化选择和正确定位,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模式定型、价值目标定位、功能目标定性和目标系统定值的科学化。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现代化目标选择;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化是人类诀别传统、创建新型现代社会的革命性进步过程,它总是受特定的现代化目标所导向、规范和控制的,不同的现代化目标选择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因此要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选择现代化目标。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选择实行了一种以提高效率为中心的片面经济增长型的现代化目标模式,它有效地促进了社会活力和财富涌流,迅速提升了国家经济实力,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社会结构失调等现象,使得经济社会和生态难以持续发展,这深刻反映了现有现代化模式的不合理性及其革新的必要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国家适时提出了一种具有纲领性和里程碑意义的科学发展观,其基本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①。科学发展观正确总结概括了中国乃至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统领原则和行动规范。中

国要在本世纪内顺利地实现现代化,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全面创新发展模式,其中的一个关键内容就是对现代化目标进行优化选择和科学定位。

一、现代化目标的概念、结构与功能分析

关于现代化的概念历来众说纷纭,目前仍多有分歧,简单归纳起来,最主要的有西化论、工业化论和过程论诸种②。其中的西化论把现代化等同于全面西方化的过程,它包含着明显的文化歧视内涵,在实践上也已为当今世界多元化的现代化模式现状所证伪。工业化论认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是一种经典和狭义上的现代化定义,也是较被认同的一种现代化概念。过程论则认为现代化是指18世纪以来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所发生的总体深刻变化,它可以分为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和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两大阶段,这是一种对现代化的广义的理解③。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理解,现代化都是人自觉地追求某种先进发展目标与结果的社会运动。

所谓现代化目标可以理解为人在现代化实践中的预定任务、预设指标和预期效果的统一,通观历史与现实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现代化的基本和具体目标是综合多样且不断变化的。对于现代化目标的结构形式可以也需要从多个层面和角度进行具体认识和建构。如从宏观系统的层面分析,我国曾经先后选择过工业现代化目标模式、四个现代化目标模式、富强民主

文明的现代化目标模式和小康社会目标模式。从宏观历史变迁的角度我们可以分析现代化目

标的历时态结构。按照何传启先生的观点,在18---21世纪期间,世界现代化进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即第一次现代化,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其基本特征和目

标是工业化、城市化、专业化、福利化、民主化、世俗化等等;第二阶段即第二次现代化,指人类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主要目标和特征是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生态化等等④。上述两大阶段还可以也应该具体分解为战略目标与战术目标以及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从共时态角度考察现代化社会的既有静态结构,可以发现现代化包含着众多的具体项目,主要有经济增长、产业与就业、生活消费、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人文进步等具体内容和指标。从目标的性质和效能结构考察,现代化目标包括价值目标、功能目标、质量目标、数量目标诸种层次和形式。

现代化是人类共同的选择,它总是在特定的地域空间内发生发展和存续的,这也就意味着现代化必然存在着客观的空间结构形式。环顾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和速度可谓是差距巨大、存在多级分层的,正确认识现代化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正确选择现代化的空间目标结构,对于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从微观具体的构成要素的层面解析,由国家、地区或者单位组织正式制定的每项现代化目标都是内涵确定、相对独立的特定目标形态,一个完整形态的目标结构大体上都包含着目标方针、目标项目、目标定值诸构成部分,其中目标方针是关于目标的指导思想、宗旨方向、标准原则的概括说明,目标项目是目标方针的具体展开,而目标定值则规定了目标项目应达到的水平和程度,三者共同组成了具体现代化目标的微观具体结构。

现代化目标是现代化的观念模型和行动指南,对于现代化进程影响深远,迄今为止的人类现代化格局与处境在很大程度上就根源于人类对现代化目标模式的不同选择。现代化目标对现代化的作用最主要的首先是它对现代化活动具有定向和定性功能。现代化建设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体、创造价值的自觉活动,这种活动是受现代化目标内控和定向的,目标定位如何对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效果关系极大。现代化作为一种追求先进文明的生产与生活过程的具体途径与方式是多样的,而现代化作为一种既定社会形态其

具体结构、类型、特点等等也是多样化的。所有这些具体性质方面的差异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不同目标模式的选择。如按照传统工业化目标模式就会形成传统粗放和不可持续型的现代化道路与方式,按照知识化目标模式则需要走信息技术主导和知识创新带动型发展道路,选择循环经济型发展方式,而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模式,就应当走和谐发展道路和通过全面统筹方式来实现现代化。其次,现代化目标对现代化建设具有规范和控制功能。由国家、政府和组织确定的现代化目标包含着对发展的宗旨、理念、方向、原则的定位,它具体规定了发展的任务、方略、政策、标准和要求,因而对现代化发展必然具有重要的规范和控制作用。再次,现代化目标对现代化主体具有强大的励志和激发功能。现代化的主体是人,人的理想志向和奋斗精神是现代化最为深刻持久的动力源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崛起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的梦想和追求,现代化目标的确立反映了人民的理想和信念,也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需要和利益,它能够促使人们产生一种为理想信念和切身利益而奋斗的强烈情感和顽强意志,这种情感和意志能够有力地激发和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驱动力。第四,现代化目标对现代化成效具有评价与检测功能。现代化目标规定了发展的目的任务、具体指标和工作要求,它能否最终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是判断现代化建设之成败得失的基本标准,也是检验目标设定是否科学的客观尺度。显然,没有现代化目标的确立就不会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行动,离开了预定的现代化目标比照,我们也无法判断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与得失。最后,由于以上诸方面的共同影响,现代化目标对于现代化成败具有首要的决定作用。目标是行动的启端和指南,目标决策的错误必然招致行动的失败,即所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回顾历史与现实,那些过错、过高、过急的发展目标都必然会造成损失和代价,像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给国家造成的巨大损失可谓典型案例。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现现代化目标的科学化

现代化目标对现代化建设的影响至关重要,由此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要有效推进现代化进程,必须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和原则要求正确地选择和设定现代化目标,实现现代化目标的科学化。

实现现代化目标的科学化首先需要正确选择现代化的世界参照坐标。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开放的世界性发展过程,对于处于后发阶段的中国而言实现现代化必然是一个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要使追赶成功必须明确并锁定追赶对象,使现代化目标具有准确性,为此就要深入研究和把握世界现代化总体进展情况,并依此为基准选择参照坐标。有国内学者提出,要“根据世界过去发展速度估算未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并把这个发展水平作为未来50年中国现代化的参考目标”⑤,这一见解是很有针对性和必要性的。因为我们设想的现代化目标是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它当然是相对于世界上大多数中等发达国家而言的,离开了对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以及2050年时的情况分析,中国现代化目标就将失去客观参照系,也因而难以是科学的。

确定科学的现代化目标除了要以世界现代化进展为外部参照外,还必须严格从中国实际出发,正确把握国情国力,并依此作为现代化目标定位的内部根据与参照。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独特的传统文化和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口数量,加之中国现代化属于典型的外生后发类型,所实行的又是社会主义制度,这种特殊的国情条件决定了中国现代化模式的独特性,完全照搬任何外来模式和外部经验几乎都行不通。无论是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解决人口就业与三农问题,还是推进民主法治和社会保障建设,莫不如此。深刻理解中国历史文化与国民人格,全面掌握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状况,真正认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优势、劣势与潜力,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确定科学的现代化目标。

正确的现代化目标应当既符合发展与现代化的运动规律和客观条件,又应当符合人的需要和利益,也就是说它应当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整合统一。现代社会是一个客观复

杂的物质体系,其发生发展具有自身内在的客观规律性。选择现代化目标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条件才具有科学可行性,这是不言而喻的。但社会的主体是人,社会规律实质上是人的活动规律,符合人的需要和利益,反映人的理想和意愿,能够保障人的权益和促进人的幸福与发展,这是现代化目标之科学合理性所必不可缺少的主体性的根据与保证条件。

从认识和实践关系的角度分析,现代化目标是对未来发展状态的预先构想和理论设计,实际上是现代化实践过程的一种主观反映与思想条件。无论各种具体现代化目标的性质和水平有多大差异,但从其根本来源和动力上分析,都是由现代化发展实践的需求推动促成的,都可以说是对现代化发展实践的一种反映和应对形式。作为具体发展实践的具体反映形式,任何现代化目标都要在现实的现代化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和创新发展。就中国具体现代化目标而言,它的基本内涵和项目指标既是确定、成型的,又是开放和有待发展的,它要保持科学先进性就必须与时俱进,同动态鲜活的现代化实践保持具体历史的统一性。为了保证现代化目标的科学性,必须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路线并建立实践反馈和创新机制,坚持用发展条件来确定和夯实现代化目标基准,用发展需要来定义和规范现代化目标内容,用发展效果来评价和检验现代化目标正误,用发展的经验及教训来不断修正和优化现代化目标体系,实现现代化目标对现代化实践的持续统一、高度适应和有效促进。

科学的现代化目标应当既适合主体目的和客体规律、又适应外部环境条件变化,建立在系统内部根据同外部环境条件的最佳结合点上。现代化社会是一个全面变化、宽幅开放和与时俱进的社会形态,经济格局、科技文化、生态环境、社会问题等各种社会要素无不处于高度变动状态。处于这种社会背景条件下的现代化目标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多重影响,使现代化目标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相应适时适度调整。

三、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模式定型

进行现代化建设首先需要明确界定其宏观目标模式。现代化目标模式指现代化目标的总体模型与样式,它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整体框架和结构图式,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现代化的总体布局与发展成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无疑需要确立科学的现代化目标模式。

现代化是人类运用工具改造对象并创造和利用财富的社会活动,它在发展过程中通常表现为人与物的关系。总观近代以来的世界现代化目标模式,在发展的中心、主导与首位目标的选择和追求上,存在着以物为本和以人为本两种类型。其中以物为本的现代化目标模式把追求经济增长和物的发展作为中心与主导目标,一切活动都以财富增长和利益最大化作为根本价值取向与尺度。而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则要求把人作为主体、中心和根本目的,以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发展最大化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和尺度。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其所倡导和定义的现代化目标模式无疑应当是以人为本的目标模式。

现代化的最一般含义是指人类由传统向现代变迁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和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两个阶段,其中前者属于第一次现代化,后者属于第二次现代化。当代中国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工业化和建成工业社会,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目标。同时还必须抓住知识经济机遇、紧跟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浪潮,走以工业化支持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适时有效地推进知识社会建设。也就是说,中国现代化所要确立的应是工业化和知识化相交叉渗透与整合的现代化目标模式。

现代化是社会系统的整体进步,是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等众多基本内容的目标集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围绕建设强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主题先后提出了“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农业、工业、国防、科技)、“富强民主文明”三个奋斗目标⑥,反映了我们对现代化建设认识的日益完整与深化。科学发展观倡导全面、协调与可持

续性的发展,它所追求的具体发展目标项目是一个包括众多项目的完整指标体系,对此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包容物质文明(主要以经济发展来表征)、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五位一体”的目标模型。其中的物质文明是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政治文明是现代化的组织框架和制度保障,精神文明是现代化的思想指导和智力支持,生态文明则是现代化的资源支撑和环境条件,而和谐社会则是现代化的必要依托和重要归宿,五者之间既相互差异和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和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基本框架。

综上所述,21世纪中国现代化所应当确立的目标模式是以人为本,工业化与知识化

相整合,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谐社会五位一体的目标模式。

这一目标模式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和要求,体现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规律要求和发展方向,应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合理选择。

四、中国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定位

现代化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目的需要而创造价值的活动,它是受人的价值观念与价值目标引导和支配的。所谓价值在哲学层面上是指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功用和意义,价值目标是人根据自身需要与价值判断所设定的理想追求和目的任务。而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则可以说是人在现代化过程所要达到的理想目的、所要实现的理想目标以及所要取得的理想效果,它关联人对于现代化的终极价值判断,属于关于现代化的根本性价值定位。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目标模式,这在理论和实践上必然要求相应地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与以物为本的价值目标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将人作为现代化的主体、中心和根本目的,也就是把满足人的需要、保障人的权益、增加人的幸福和促进人的发展作为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最高原则和最大效益,坚持用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来定义、规范、评价、控制及决定物的增长与物的分配。如果偏离乃至悖逆了

这一人本目的和人本原则,就会出现发展畸形、阶级对立、生态恶化、人被物所控制和压迫的异化现象,使得人的生活满意度、快乐总值、幸福指数和文化丰富性随着现代性的增长而趋于衰减,这种畸形异化的现代化属于不合理、无意义的现代化,因而是应当加以防止和纠正的。

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价值目标的基本内涵和要求简单说就是:创造真善美的产品、建设真善美的社会,满足人的真善美需要、促进人的真善美发展。与之相伴随的另一方面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大力防范和消除假恶丑现象,与各种假恶丑行为开展持续不妥协的斗争。具体说来,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价值目标所要求实现的发展首先是真的发展。所谓“真”是与假根本对立的认识和实践范畴,主要是指真实、真理和真知。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价值目标所要求实现的发展是一种真的发展,基本内涵是要求现代化过程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做到遵循发展规律、符合社会真理,防止错误蛮干、浮躁浮夸和急于求成现象;要求发展过程能够创造真实有用的产品和财富,真正满足人的需要,产生真正积极的效益和价值,防止各种形式的假冒伪劣与社会负面效应;要求现代化过程不但能够真正地创造财富和真正地满足人的需要,而且能够真正增加人的知识、技能和智慧,防止和纠正仅仅把人当成工具使用而忽略人的健康和智力投资,使人的体质受损、才干枯竭和价值贬值的现象。

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价值目标不仅要求真的发展,而且要求实现善的发展。真是善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但却不是善的本体和充分条件。所谓善是一个功利范畴,属于一种价值判断,主要是指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肯定和利益的满足,而与之相反的范畴则是恶,即客体属性背离人的需要、损害人的利益。就现代化实践而言,它一般会带来财富的真实增长,但即使如此也完全有可能损害人的健康和利益,产生“恶”的后果,诸如生产过程致人伤残、严重污染环境等等。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价值目标追求善的发展,从主体层面考

量,就是要促进人的善的发展,包括培养人的道德意识、优化人的道德人格、健全人的道德规范、增进人的道德行为,最终使广大国民普遍有善心、行善举、积善德、做善人,能够自觉拒斥恶的意念和抵制恶的行为,成为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现代公民。

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价值目标所要求实现的最高和最终的发展应当是美的发展。美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真与善的高度和谐统一,它是人类活动的最理想的目标和结果,也是现代化的最高境界和最佳目标。所谓美的发展是与假恶丑的发展根本对立的、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和目的理想的发展,“是以感性的方式呈现着的人的自由自觉发展本质的价值形态”⑦。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价值目标倡导和促进美的发展,基本要求是按照发展理想和审美规律为人们创造美的技术产品和美的社会环境,并同时对各种假恶丑现象进行不妥协的斗争和消除,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有效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实现人的审美理想和提高人的审美素质。如果说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理想状态的话,倡导和促进美的发展、追求和实现美的发展也应当成为现代化的最崇高目标和终极价值追求。

五、中国现代化的功能目标定性

真善美作为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是现代化过程所追求实现的终极性目的与效果,为了实现这种终极目的与效果需要社会系统达到一定的质量水平与功能状态。所谓现代化的功能目标是指现代化所要达到的质量水平及其客观的效能结果,属于对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特性与水平状态的理性定位。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整体变迁过程,其所追求实现的功能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系列集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与原则要求,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功能目标定性可以概括为以下诸方面。

(一)建设有效率的现代化。现代社会同传统社会的一个根本差异就是它是具有高度的效率。“效率”就其一般意义而言是指人的劳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这里所说的投

入包括物质、能量、信息、人力和时间等项资源投入,而产出则是指人们所创造的各项劳动成果。作为现代化功能目标的社会效率主要指经济效率、政治效率、文化效率以及人的活动效率等。社会效率之所以应成为现代化的功能目标,一方面是因为它既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基本条件、同时又具有体现人的目的的属性和意义,另一方面更在于它是现代化社会的产生前提、生存基础和生命力的源泉所在,如果没有高度的社会效率则意味着不可能有现代化社会本身。例如,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就对现代化社会的生成、存续和发展具有根本的决定作用,能否创造比传统农业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直接决定着现代化社会形态的建成与存废。特别是在现阶段中国生产力水平还相当落后、社会整体效率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更必须把提高效率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优先功能目标,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和力量来全力推动其逐步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二)建设富裕的现代化。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是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需要、共同利益和共同理想,它内在必然地构成了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功能目标和中心任务。自“五四运动”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现代化事业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当代中国人民所以热切地盼望和追求现代化,就是因为坚信现代化能够带来富裕。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⑧,实际上贫穷也不是现代化,人们选择现代化的基本动因就是要消除贫困实现富裕。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现代化所追求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多数人的共同富裕。但共同富裕目标是在经济发展和分配格局的不平衡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须采取的途径与手段。如果把先富和后富对立起来,其结果不但无法实现共同富裕,而只能是使大家陷入共同贫穷之中。值得注意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总体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迅速,但与之相伴随的却是出现了居民收入差距过度拉大的现象。许多统计数字表明目前社会的贫富悬殊状况已经达到危险的警戒线,社会各界的不公平感十分强烈。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必然会激化社会矛盾和吞噬改革开放成果,动摇人们的理想和信念,乃至于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命运,这是必须加以消除的。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超巨量人口规模和资源环境条件的限制,中国在本世纪所能普遍达到的富裕只能是一种的全面小康和中等程度的富裕。追求完全达到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这在物质条件上不可行,在伦理道德上也并不可取。

(三)、建设文明的现代化。现代化社会是文明社会,追求文明进步始终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功能目标。文明是一个同野蛮和愚昧相对立的社会学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各种相互关系的高级属性和积极特征的复合体系,它所表征的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作为现代化功能目标的文明建设,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四大系列。前已述及,物质文明是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政治文明是现代化的组织结构与制度保证,精神文明是现代化的思想指导和智力支持,生态文明则是现代化的资源支撑和环境条件。这四大文明子系统相互依存和支持,不可或缺与割裂,共同构成了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功能目标。

(四)、建设公平的现代化。公平即公正和平等,它是一个十分古老的道德范畴,也是人类一贯的理想追求和普遍的心理需要,它对于现代化建设而言既是基本目标、又是重要发展手段。没有公平则现代化不但失去了存在的道德合理性,而且也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性。回顾历史与现实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社会公平的丧失及贫富两极分化历来都是引发社会动乱乃至于改朝换代的真正根源。由此观止,社会公平应该也必须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功能目标。社会公平的内容和要求是多层次、全方位的,21世纪中国现代化所要确定和达到的社会公平目标最主要的有七项,即:权利平等、机会均等、等价交换、合理分配、适度差距、社会保障、普遍共享。上述公平目标实现的基本效果和标志是使社会利益关系得以妥善协调,社会矛盾冲突得以正确处理,社会公共资源得以平等享用,社会弱势群体得以切实保障,社会正义精神得以有效弘扬。

(五)、建设民主的现代化。民主是人的本质需要和人的政治权益的体现,也是现代

化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与基本内涵,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伟大而崇高的功能目标就是实现高度的社会民主。民主作为现代化的功能目标反映着人民的整体民主需要和民主理念,具有多方面质的规定性,它应当是一个主要由经济民主、政治民主和文化民主诸具体部分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其中的政治民主是现代社会民主系统的核心和关键,它的具体构成包括国体民主、政体民主、政党民主、政权民主、政府民主、政务民主和决策民主,其中最为实质和重要的是实现权力运行的社会化,建立起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实践保障体系,使人民真正成为权力的产生、转交、监控、更迭和归宿的主体。经济民主是现代社会民主系统的基础,它要求自由交易、平等竞争,公平赋税、等价交换,平等保护一切合法财产;要求在社会劳动的过程中使人的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利益和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价值和人格得到充分尊重;要求实行按劳动贡献和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人们的利益和生活水平保持适度差距,防止两极分化。文化民主是现代社会民主系统的软件部分,其具体内容是保证公民具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进行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的权利,具有言论、出版、信仰等方面的自由。上述的经济民主目标、政治民主目标、文化民主目标是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支持的完整系统,它们的实现程度与状况是判断中国现代化建设水平与成效的重要尺度。

(六)建设和谐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应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

明与和谐社会五位一体的目标模式,其中的和谐社会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和任务。和谐是蕴涵着深刻的真善美意义的人文范畴,也是一种寄托着人的美好社会期待的社会范畴,所谓和谐社会是同失调社会、无序社会、不公社会根本对立的一种良好社会形态,指社会系统处于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状态,其基本特征与标准可以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⑨。把实现社会和谐作为现代化的功能目标,需要系统调整和矫正造成当今严重社会失衡的那些不合理

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采取各种有效手段争取实现人的身心关系与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结构与阶层和谐、城乡与区域关系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七)建设可持续的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与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现代化必须选择的基本模式和基本功能目标。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其中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相适应,在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好地球生态环境;要求保护好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化,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与破坏,积极治理和恢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鼓励经济增长,但更关注经济发展质量,特别强调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增加效益;主张清洁生产、适度消费,选择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资源的持续循环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满足人的需要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健康、安全与和谐。它强调适度人口目标和合理调节分配,实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消除贫困与不平等现象;大力发展各项科教文化事业,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等。

(八)建设人文的现代化。现代化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现代化功能目标也应既包括物质目标、又包括人文目标。现代化的人文目标是一组反映和表征人的生存和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具体包括人的收入、生活质量、卫生条件、教育程度、预期寿命、满意感受度、发展指数等内容。同其他各种非人文目标相比,这种人文目标应处于核心与首要地位。明确界定现代化的人文目标,全力提高人类发展水平,建设具有人文特性、充溢人文关怀、彰显人文精神的现代化社会,这是中国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

六、中国现代化的目标系统定值

中国现代化目标是一个包括众多项目的完整系统,各个目标项目必须具有在质量、数量以及时间和空间诸方面的具体量的规定性,这样才能使人们的工作有明确的标准,目标实现效果与评价也才有明确的依据,从而才具有可操作与可实现性。所谓代化目标系统定值也就是现代化的各目标项目在数量、质量和时间、空间诸方面应达到的具体标准和要求,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界定现代化目标在质量、数量、时间和空间诸方面的具体规定性。

现代化的目标定值首先是指质量目标定值。质量目标定值指现代化建设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和水平,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类似于前面所说的功能目标,但比其更具体翔实和可操作,对之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现代化诸方面具体分析和界定。例如,中国经济现代化质量目标定值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集约化、共同富裕、生活小康;政治现代化的质量目标定值是实现高度的民主、法治、平等、自由和构建廉洁高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文化现代化的质量目标定值是使教科文卫等各项文化事业达到先进水平,能够有效地支持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和良好地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要;社会现代化的质量目标定值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文明进步、公平正义、结构和谐、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和安定有序;生态现代化的质量目标定值是实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共生共荣;人的现代化质量目标是提高人的身心素质、生活满意度与幸福快乐水平,实现人的智慧和文化人格的现代化,等等。

现代化建设需要界定其价值目标及其功能与质量目标,这样才能确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根本目的和基本要求。但如同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一样,现代化的功能与质量目标是需要一定的数量指标来支持和表征的,没有达到一定的发展数量标准则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及功能与价值目标。这就意味着要以现代化的质量与功能目标来具体确定相应的数量目标定值。其中比较重要的如,要根据生活小康和共同富裕的质量与功能目标来设

计经济增长、社会流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生活消费等方面的具体数量指标;根据建设民主政治和公共服务型政府这一质量与功能目标来确定政府的职能、机构、人员、经费、设施等方面的具体数量指标;根据社会公平这一质量功能目标来确定城乡之间在公共产品供给、社会保障资源分配、教育经费支出等方面的具体数量指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与功能目标来具体设置环境污染与治理、资源消耗与补偿等方面的数量指标;根据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质量与功能目标来具体设计确定课程体系、专业结构、评价标准、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具体数量指标;以建设社会和谐这一质量与功能目标来确定收入分配调节指标、社会冲突事件降解指标、环境质量控制指数,等等。

从计算方法的角度分析,现代化的数量目标定值可以分为绝对数目标定值、相对数目标定值和平均数目标定值。其中的绝对数目标定值表征对工业化、知识化等现代化的普遍、常规和必要目标的实现程度,相对数目标定值表征作为后国家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在具体发展指数方面的相对距离与差距数据,平均数目标定值表示的则是所有或者特类国家的现代化的平均发展水平数据。确定中国现代化的定量目标值首先要确定现代化的绝对数目标定值,主要是制定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信息化、知识化等现代化基本必要指标的发展目标与规划。其次是要确定现代化的相对数目标定值,就是要准确测量与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制定缩小差距的具体项目数据与时间表。再次是确定现代化的平均数定值,了解世界现代化大势,制定全面赶超的方略与指标。

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进步过程,当今世界各国现代化水平差距十分巨大,其发展的具体阶段、内容和目标任务都不近相同。就当代中国而言,现代化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如何根据本国情况和全球进展确定现代化的阶段目标与时间定值,这对于能否在本世纪全面实现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关于中国现代化时间目标定值,邓小平设计了“三步

走”战略,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为我们研究现代化目标定值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和原则。近年来不少学者和地区研究推出了中国或者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具体时间表,制定这种时间表可以明确发展阶段和具体工作任务与目标,能起到一定的激励斗志和促进发展作用。但鉴于现代化概念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现代化发展又具有很大的开放与变动特点,现代化的时间目标更多的应当作为一种研究、指导和参照性标准,而不应当过将其过分政治化和指令化。

现代化的发生发展在地域分布上是不均衡的,每个国家和地区在设置现代化目标时必须因地制宜,切合实际。鉴于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条件与水平差距巨大,各个地方现代化空间目标定值肯定要有重大差别。对中国现代化空间目标定值问题,国内有学者测定了中国34个行政地区在1970—2001年间现代化的实现水平,并提出,未来50年间,北京等6个比较发达地区的现代化目标是达到当时的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辽宁等11个初等发达地区现代化目标是接近当时世界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上线;甘肃等17个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目标是超过当年的世界平均值⑩。尽管这种对空间目标的定量分析在准确性方面难免会有偏差和争议,但其重要开拓性和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当今中国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生产力水平存在着全面的多级巨大分层,不仅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发展水平差距巨大,而且在每个省区内部各地区间也同样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国情现状要求特别强调,必须因地制宜地确定地区现代化目标,切忌齐步走和一刀切。若不顾客观条件一味地贪大求洋、向先进看齐,最后必然招致损失与失败

————————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13 页。②刘瑞、武少俊、王玉清:《社会发展中的宏观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现代化理论、进程与展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④何传启:《人类文明与现代化的关系》,《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6期,第4—9页。

⑤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现代化理论、进程与展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⑥唐洲雁:《新中国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提出与实施》,《理论与现代化》2002年第6期,第14—18页。

⑦邱耕田:《审美地把握社会发展》,《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2期,第1—6 页。

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⑨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5年6月27日。

⑩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现代化理论、进程与展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3—108页。

原载《中州学刊》2006年第1期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1500字)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通过对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书,更重要的在于培养人的能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动我们的教育工作迈向新台阶具有重大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同毛泽东和邓小平和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内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科学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树立科学人才观,对于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开创新时期的用人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我们要随时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应对可能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一定要把握好科学发展观这条正确的理念。不能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一些问题。对于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无论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还是后进生我们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颇,只有让每一个同学都融入到班级的这个大集体中,才能发挥班级乃至学校的整体力量,才能有长期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二、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教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现在社会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而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在教学过程中实践,争做教学改革的领导者和示范者。 三、教育发展,德育先行。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反映了学生的心里特征。教书育人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他们最终要走向社会,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思想是最主要的因素。我们要加强知识中渗透德育,要努力成为教学与德育并举的多功能型教师。德育需要教师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地探索,还要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成功的教师。才能成为创新型教师。 四、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很大的位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良好的师德在学生和家长心中都是受到十分的钦佩和尊敬的。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接受教育,我们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教师还要有奉献精神,要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教师这一职业只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把科学发展观和奉献精神结合在一起,那么就是一个成功的、高尚的、受人尊敬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在教育局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把我教育工作推向前进。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丰泽区环清小学曾焕然 在学区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启动的动员大会以后,我按照局党委的安排部署,认真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则,紧紧抓住学习提高、解放思想、联系实际、完善体制机制、作风建设学习实践活动。下面我谈谈第一阶段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提高认识,增强搞好科学发展观学习的责任感、紧迫感。 科学发展观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能否开展好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首先取决于思想认识的深度。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国际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民本发展,就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民为本,这是发展的根本要求。 2、全面发展,就是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必须涵盖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是发展的多元内容。一方面,全面发展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也就是包括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本身也应该是全面的。仅就经济发展而言,就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收入分配的改善、经济福利的增进、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完善。 3、协调发展,就是新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保持发展的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不同要素、不同要求的相互适应、有机配合、优势互补与彼此促进,这是发展的基本原则。 4、可持续发展,就是新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生态、环境与资源相互适应,这是发展的重要体现。 5、统筹发展,就是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必须遵循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是发展的战略指导。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内涵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信息安全管理新局面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信息安全管理新局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信息安全管理新局面截至今年6月,我省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452万户,宽带接入用户达到269.4万户,备案网站达到6.2万个。信息化发展在造福于经济社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必须高度重视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如何把握网络信息的健康发展方向,在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维护互联网各方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已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监管能力建设,保证通信行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深刻领会内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同样通信行业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建立在改革发展基础上的。发展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才能真正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因此需要切实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其次,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通信监管工作要始终坚持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信息安全管理是为保障网络的持续、健康发展,以不断满足和丰富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求,通信网络发展的丰硕成果要让人民共享。再次,要牢牢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布局。要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发展、管理的关系。坚持“两手抓”,发展与管理并重,在加快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展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形成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

工作格局,切实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实现有序发展和有效管理的协调统一。 二、突出实践特色,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当前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整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互联网由窄带向有线宽带、无线宽带、除尘滤布电视宽带升级,网络终端由pc向手机、掌上电脑等产品推进以及固定网与移动网的加速融合,网络应用对传统产业的渗透日益加深,各种新业务新技术层出不穷。在内容层面上,网络社区、网络救助等蕴含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应运而生,呈现出鲜明的网络时代特征,也影响着网络信息的构成结构、传播方式及民众价值观念。与此同时,网络诈骗与盗窃、网络病毒、黑客攻击、淫秽色情、凶杀暴力、赌博等有害信息和违法犯罪行为,以及攻击我国政府和政治制度、损害党和国家荣誉与利益、危及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等违法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网络信息安全形势愈加严峻。当前我们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通信技术,缺少适应新情况的科学发展的政策和管理的新思路,对新业务的管理方式仍沿用老办法;分类管理和针对性指导的机制尚未形成,长效管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们亟需通过学习实践,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三、着力推动工作,结合监管实际创新信息安全管理思路实践学习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富有活力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净化网络环境,推进我省互联网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可以在几下几个方面努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做好贵州民族语言文字工作 贵州省民委副主任刘晖 有机会参加教育部召开到2009年度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感到十分高兴。这里,我就贵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方面的情况作简单汇报和交流,以求教于各位领导和同志。 一、贵州民族语文工作的基本省情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省份,堪称少数民族语言“富矿”省。语言的多样性决定了贵州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贵州宝贵的人文资源。全省总人口近4000万,其中世居少数民族17个,人口15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9%。在全省17个世居少数民族中,除土家族和回族转用汉语外,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在全省15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中,有900多万人以母语为主要交际工具,其中有500多万以妇女和儿童为主的人不懂汉语,有200多万人只是半懂汉语。在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地区,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通晓当地主体少数民族语言的现象较为普遍。 从上世纪50年代新创民族文字诞生后的1957-1958年,贵州陆续开展了苗文(4种)、布依文、侗文和彝文(本民族传统文字)的实验推行工作(期间还在壮族地区推行过壮文)。1959年以后,由于受到极左思潮的干扰曾一度中断。自1981年秋开始,我省民族语文工作得到恢复实验推行。推行工作由最初的几个县逐步发展到高峰时的57个县(市、区、特区)。到目前,共开办农村扫盲点6000

余个,学员45万余人,开展双语教学的学校(点)1350多个,学生37万余人。加上其他渠道的学习,全省掌握民族文字的人数达100余万人;民族语文课本、读物及报刊杂志近100种,出版发行300余万册(份)。 5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我省推行民族语文是成功的,是符合贵州实际的,深受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欢迎,对促进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发展民族经济、繁荣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届省委省政府对民族语文工作十分重视。在2008年10月的全省第六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省委书记石宗源同志明确指出:要因地制宜在不通晓汉语的民族地区开展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双语”教育,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林树森省长在2008年5月12日省政府第一次民族工作联席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支持力度,使少数民族不但能够更好地融 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而且使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省民委认真组织学习省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既要站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高度认真思考,也要切实遵循教育规律特别是母语教育与民族教育的规律,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协同配合我省教育主管部门,探讨新思路,采取新措施,及时把省领导关于大力支持“双语”教学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2008年12月初,根据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石宗源同志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主要任务分解表》的通知精神,按照我委的具体分工,语文办提出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同志们: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当前,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可实现“双赢”,处理不好则两败俱伤。这一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富民强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悖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反过来会制约经济的增长,甚至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第三,发展经济要有可持续性。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给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我们必须负起的历史责任。 综上所述,保护和改善环境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解决今天的环境问题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及如何发展的问题。 二、当前我县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增加了投入,加大了重点地区的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初步控制,一些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进展。但是,当前环境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形势严峻。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要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推动环保事业最强大的力量。要发动群众为环保献计献策,鼓励群众对违法排污企业检举报告。要支持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支持和引导环保社团和环保志愿者开展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环境保护跨越发展 严重的环境污染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我们不能再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初期严重污染环境、后来再治理恢复的路子。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子,实现环保跨越式发展?一靠机制、体制创新,二靠科学技术进步。今后技术进步应更加重视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这既有利于缓解资源不足,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国际上有学者提出四倍跃进的观念,即通过采用新技术,可以做到消耗一份能源或资源,创造目前四倍的经济增长。 企业的行为对环境质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要健全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其配套的制度和标准,严格查处违法排污企业,提高处罚标准,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要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收费制度,从机制上促进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要有各种引导措施,激发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努力实现双赢。要逐步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即生产某些耐用消费品和对环境有影响产品的企业,要负责这些产品使用后回收和处理,能再利用的再利用,能作为资源回收的,处理后作为资源再用,无法回收利用的做到无害化处理。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实质上是要处理好眼前和长远利益、局部和全局利益的关系,我国党和政府已经做出了正确选择,各级政府和部门要通过各项具体工作认真加以落实。

区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完整版)

区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区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理论观点。如果要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做一个简明概括,那就是*报告所概括的: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我们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既要从整体上把握其内容,又要具体认识这四个方面的各自内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就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以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同时要关

心每一个人的利益要求,关心人的价值、尊严和权益,满足人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在发展实践中得出的重要认识。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兼顾各方,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兼顾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就是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准确认识中国特设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政策》试题及答案85.71分

考试标 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理论与政策》试卷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5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 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政策》 倒计时48:6 一、判断题(10 道) 1. 贫富差距太大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 正确 错误 2. 解决“三农问题”必然要伤害到城市和工业的利益,伤害到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 正确 错误 3. 教育投资是形成人力资本最基础的条件。() 正确 错误 4. 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正确 错误 5. 农村社会保障就是农民生活最低保障。 正确 错误 6.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治国理政,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只有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科学发展观才能落到实处。() 正确 错误 7.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 正确 错误

8. 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是“看城市像欧洲,看农村像非洲”。因此,城市不需要再发展了,只需要全力发展农村。() 正确 错误 9. 农民数量多,素质比较低,收入水平低是理所应当的。() 正确 错误 10. 由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政策,近几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渐缩小。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5 道) 1.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 A. 农民 B. 领导 C. 政府 D. 党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理论是() A. 马列主义 B. 以人为本思想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3. 2008年中央1号文件的基本精神是() A. 发展现代农业 B.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C. 多予少取放活

科学发展观测试题答案

乐山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测试题 (答案) 一、填空题(24分) 1、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体体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础的范畴之一。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2、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握四个方面的要求: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的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 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深刻总结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4、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5、“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6、实现科学发展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7、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是: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科学发展。 8、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二、单项选择题(20分) 1、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D)。 A.发展战略 B.发展道路 C.发展模式 D.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C )。 A.改革 B.环保 C.发展 D.节能 3、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是(C ) A. 农民 B. 税费改革制度 C.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 D. 农产品市场体系 4、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B )。 A.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B.坚持以人为本 C.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D.实现可持续发展 5、下列决策理念中,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合的是(C )。 A.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统筹兼顾的理念。 B.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主动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善于集中群众的聪明才智。 C.严格决策责任追究,在解决人们生产生活困难的决策上不能允许失误。 D.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当原有的信念、信仰、价值体系失灵的时候,建立起新的信念、信仰和价值体系。 6、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A )。 A.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B.坚持以人为本 C.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坚持五个统筹

浅谈五大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

浅谈五大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 十八届五中全会最突出的贡献和亮点是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思想理论,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新突破、新发展,是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概括和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讲到,“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五大发展理念既是以往发展经验的总结,又是新的历史时期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发展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多年来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中,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凝练和升华。另一方面,我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和面临的问题和科学发展观产生时已经大不一样了,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要求变化了。因此我们的发展理念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这是时代的呼唤和必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与科学发展观产生时的历史条件相比,有几个没有变,即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 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大国的定位没有变; 我们现在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变。 五大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之间有五点是共同的。一是“历史使命”是共同的;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脉络看,邓小平理论要回答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回答的是“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而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要回答的问题仍然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理论的历史使命没有变。二是“第一要务”是共同的;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点也没有变。三是“核心立场”是共同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立场就是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可见二者的核心场是一样的。但是,相对于科学发展观,五大发展理念又有新突破新发展。首先,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的位置。十六大以后,我们党提出“要始终把改革创新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但是,创新发展并没有成为科学发展观中的主要内容。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创新发展”。而到十八届五中全会,则把创新看作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的位置,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的重要调整。讲创新并不单纯是指科技创新,而是包含“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创新中第一位的是理论创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理论创新,“五大发展理念”是理论创新,理论是先导,是灵魂,是总开关,有了新理论的引领,发展方向就明了,路径就清晰;其次是制度创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是最大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为其他创

科学发展观考试

1.提出科学发展观的背景是怎样的?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人21世纪后,我国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就要把中国的发展放在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发挥比较优势,把握有利条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努力取得发展的主动权。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 (六)坚持改革开放。 思想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重大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怎样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形成并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总体上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深刻的实践基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素是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四个基本要素。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

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胡锦涛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

当代大学生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自身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是我党“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观。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认为科学发展观之于我们的意义有二点:一是科学发展观是作为我党在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总结过去20多年的教训和经验提出来的,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事关国家兴衰,我们理应掌握这一理念,把自身的和谐健康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的结合起来;二是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同样是指导我们学习成长的有力武器,可以使我们全面的审视自己,弥补缺陷,克服弱点,发扬优点,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能够提高我们大学生的觉悟,指导我们大学生进行自身建设,完善自己。科学发展观对我们的指导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科学发展关可以指导我们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以本,我们重视每个公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强调每一个人的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前提,因此要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 其次,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我们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我们取得学业的成功,而且要求其人格健全,做一个身心都健康的人。人格健全就是指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我们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感、敬业奉献和诚实信用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摈弃自我中心、功利主义等不良人格品质;并且用自己优良的人格品质感染他人,教育他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 最近,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体现了人类社会关于发展问题认识的最新成果,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新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新的判断和解决思路。 一、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发展观演变的必然结论 科学发展观的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过程。发展现是人们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旨在回答社会为什么会发展,社会发展有没有规律,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或前景是什么等问题。由于发展观不同,人们观察思考和解决发展问题的原则、方法和价值取向等也会不同,从而会影响人们对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选择,为人们从事发展活动提供的总体思维框架和行动指南。发展观的基本问题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因而客观上就存在着以人为中心和以物为中心两种不同的发展现。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是传统的或旧的发展观,包括极端的环境保护和单一的经济增长两种倾向。前者是一种复古倒退的发展观,后者则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把发展过程片面归结为物质财富的增加过程。以人为中心即以人为本的发展现是科学的新的发展观,强调通过“物”的发展来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国际上关于发展问题的研究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观的演变也同样肇始于此。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把发展理解为走向工业化社会或技术社会的过程,强调经济增长,并几乎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第二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工业化进程,人们将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统一,即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第三阶段始于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认识上更加注重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协调,提出并逐步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将发展看作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广义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全球取得共识。 二、全面发展是以入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在科学发展观看来,经济增长不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应是社会的全面发展,但社会的全面发展又必须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加以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指少数人的发展,而是指所有人民都应得到公平的发展;也不仅是指当代人的发展,还包括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也不仅仅指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还包括满足人们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生态生活等方面的各种价值需求,使人体力和智力上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强调人是发展的出发点,通过人的发展来协调和沟通发展诸要素,最终使人自身获得更高层次、更全面的发展。 为了促进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文发展的主题,通过发展扩大人民选择的选择性。发展的选择是无止境的,并随时间而变化。发展的选择性要求反映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个人能力的形成,如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改善;另一方面是人们对其所获得的才能的使用,即人的个性。创造性的发展。 我国现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十六大提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要求思想的丰富。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三者相互交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之中,构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格局,反映了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现阶段加强三大文明建设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完全一致的。我们要大力发展物质文明,推动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要积极推动政治文明建设和发展民主法制,通过政治思想、结构和制度的创新,不断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参政议政的要求,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要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人类文明最新成果,推动文化创新和提高民族凝聚力,为物质文明和政

必须在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必须在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速度,并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这样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第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努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第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第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第五,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第六,坚持改革开放。统筹推进各方面改革,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统筹国内发展和

对外开放,处理好内需与外需、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的关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第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贵在落实。要使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成为党领导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人民群众不断得到更多实惠、享受更多发展成果的过程。 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确保实现科学发展。要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指导实践的本领,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合力。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环节,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坚持以长远眼光谋划发展,以全局意识统筹发展,以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