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86裁剪小型linux系统

基于X86裁剪小型linux系统
基于X86裁剪小型linux系统

基于Linux内核定制X86平台的微操作系统(2012-06-10 00:26:21)

转载▼

分类:linux学习笔记

标签:

杂谈

摘要:1

0 前言2

0.1 Linux系统简介2

0.2 Linux的基本思想2

0.3 Linux内核2

0.4 Linux内核版本命名3

0.5 Linux文件系统3

0.6Linux内核引导4

0.7Linux系统组成4

1 平台的搭建4

1.1 硬件平台4

1.2 软件平台4

1.2.1 Ubuntu系统的下载4

1.2.2 Ubuntu系统的安装4

1.2.3 Ubuntu系统的配置4

2 Linux内核的编译5

2.1 内核的下载5

2.2 内核的定制5

2.3 内核的编译5

2.4 内核的制作6

3 BusyBox的编译6

3.1 BusyBox的下载6

3.2 BusyBox的配置6

3.3 BusyBox的编译7

4 Linux文件系统的制作7

4.1 文件系统的制作7

4.2 文件系统的配置9

4.3 文件系统的压缩7

5 Linux引导程序配置10

5.1 ISOLINUX的下载10

5.2 ISOLINUX的配置10

6 LinuxCD-ROM的制作10

7 Linux定制系统的运行11

7.1 VirtualBox下的运行11

7.2 U盘引导在X86平台下的运行12

8定制系统过程中的问题12

8.1 平台搭建中的问题12

8.2 内核编译中的问题12

8.3 BusyBox编译中的问题12

8.4 文件系统制作中的问题12

8.5 引导程序制作中的问题12

8.6 CD-ROM制作中的问题13

8.7 定制系统运行的问题13

参考13

基于Linux内核定制X86平台的微操作系统

王林强

(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通信专业,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

Linux是一种自由和开放,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写成,并符合POSIX标准的类Unix操作系统。并且由于其可定制、可裁剪的特性,不仅在桌面操作系统中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和视频游戏控制台等嵌入式设备有其巨大的优势。

为了更好、更深入的了解及掌握Linux系统。本文详细的讲述并实践,如何从Linux内核源码,经过定制、裁剪、编译、制作文件系统、内核引导,iso光盘制作到最终完整的基于Linux内核定制的微操作系统。

通过基于Linux内核定制的微操作系统的制作,深入的理解Linux内核的工作原理、文件系统结构、内核引导等,从而精通嵌入式开发。

关键词:

Linux;定制;嵌入式;微系统

An implementation of micro-operating system based on the x86 platform Linux kernel customization

Wang Lin-qiang

(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s, Henan University, Henan Kaifeng 475004, China)

Abstract:

Linux is a free and open, and POSIX-compliant Unix-like operating system written in C and assembly language. And can be cut because of its customizable features, not only in the desktop o perating system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its huge advantage in the embedded devices, mobile phones, tablet PCs, routers, and video game consoles.

In order to better and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and master Linux system. This article tells in d etail and practice, from the Linux kernel source code has been customized, cutting, compiling, pro duction file system, kernel boot iso CD-ROM production to the final complete custom micro-oper ating system based on Linux kernel.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Linux kernel works through the production of custom micro-op erating system based on Linux kernel, file system structure, core guidance, so proficient in embed ded development.

Key words:

Linux; customizable;embedded development; micro-operating system

0 前言

Linux可安装在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中,从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和视频游戏控制台,到台式计算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Linux是一个领先的操作系统,世界上运算最快的10台超级计算机运行的都是Linux操作系统。由于其免费、开源、可定制、可裁剪等特性使其在嵌入式领域获得巨大的发展,并占据大部分市场,深入的了解、掌握Linux的裁剪、定制、移植,对嵌入式更好的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火热的嵌入式开发,未来市场中将需要更多精于Linux 移植开发的工程师。

0.1 Linux系统简介

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自由和开放源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的一种克隆系统。它诞生于1991 年的10 月5 日(这是第一次正式向外公布的时间)。以后借助于Internet 网络,并经过全世界各地计算机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现已成为今天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种UNIX 类操作系统,并且使用人数还在迅猛增长,目前存在着许多不同的Linux,但它们都使用了Linux内核。

Linux 操作系统的诞生、发展和成长过程始终依赖着以下五个重要支柱:UNIX 操作系统、MINIX操作系统、GNU 计划、POSIX 标准和Internet 网络。

目前,Linux的发行版有很多,如Ubuntu,RedHat,Debian,Fedora等等。0.2 Linux的基本思想

Linux的基本思想有两点:第一,一切都是文件;第二,每个软件都有确定的用途。其中第一条详细来讲就是系统中的所有都归结为一个文件,包括命令、硬件和软件设备、操作系统、进程等等对于操作系统内核而言,都被视为拥有各自特性或类型的文件。至于说Linux是基于Unix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两者的基本思想十分相近。

0.3Linux内核

Linux是最受欢迎的自由电脑操作系统内核。它是一个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写成,符合POSIX标准的类Unix操作系统。Linux最早是由芬兰黑客林纳斯.

托瓦兹(Linus B. Torvalds)为尝试在英特尔x86架构上提供自由免费的类Unix 操作系统而开发的。

该计划开始于1991年,在计划的早期有一些Minix黑客提供了协助,而今天全球无数程序员正在为该计划无偿提供帮助。

技术上说Linux是一个内核。“内核”指的是一个提供硬件抽象层、磁盘及文件系统控制、多任务等功能的系统软件。一个内核不是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一套基于Linux内核的完整操作系统叫作Linux操作系统,或是GNU/Linux。

0.4 Linux内核版本命名

版本的格式为A.B.C,其中A,B,C代表:

A大幅度转变的内核。这是很少发生变化,只有当发生重大变化的代码和核心发生才会发生。在历史上曾改变两次的内核:1994年的1.0及1996年的2.0。

B是指一些重大修改的内核。内核使用了传统的奇数次要版本号码的软件号码系统(用偶数的次要版本号码来表示稳定版本)。

C是指轻微修订的内核。这个数字当有安全补丁,bug修复,新的功能或驱动程序,内核便会有变化。

自2.6.0(2003年12月)发布后,人们认识到,更短的发布周期将是有益的。自那时起,版本的格式为A.B.C.D,其中A,B,C,D代表:

A和B是无关紧要的,C是内核的版本,D是安全补丁

0.5 Linux文件系统

Linux继承了Unix操作系统结构清晰的特点。在linux下的文件结构非常有条理。

/根目录

|————————/bin存放二进制文件。

|————————/boot存放Linux的内核及引导系统程序。

|————————/cdrom挂载光驱文件系统。

|————————/dev存放使用的外部设备。

|————————/etc存放各种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home存放用户的主目录。

|————————/lib存放系统动态连接共享库。

|————————/lost+found存放意外崩溃和意外信息。

|————————/mnt存放挂载储存设备的挂载目录。

|————————/media挂载usb接口的移动硬盘。

|————————/opt存放可选的程序。

|————————/proc存放系统信息。

|————————/root超级权限用户root的家目录。

|————————/sbin存放系统管理员的系统管理程序。

|————————/srv 服务启动后,所需访问的数据目录

|————————/sys一种虚拟的基于内存的文件系统。

|————————/tmp临时文件目录。

|————————/usr存放用户应用程序和文件。

|————————/var存放系统日志。

0.6Linux内核引导

LILO(LInux LOader),LILO代表Linux加载程序。LILO是一个在系统启动时运行的程序,它允许选择用于引导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GNU GRUB(简称“GRUB”)是一个来自GNU项目的多操作系统启动程序。GRUB是多启动规范的实现,它允许用户可以在计算机内同时拥有多个操作系统,并在计算机启动时选择希望运行的操作系统。GRUB可用于选择操作系统分区上的不同内核,也可用于向这些内核传递启动参数。

0.7Linux系统组成

引导程序+Linux内核+文件系统=微Linux操作系统

1 平台的搭建

Linux定制平台的正确选择、配置、安装、调试将为下面的系统制作

提供有力的保证。并减少制作过程中问题发生的几率。

1.1 硬件平台

处理器:Intel? Atom?CPU N450 @ 1.66GHz × 2

内存:992.8M

硬盘:WDC WD1600BEVS--00RST0

1.2软件平台

本次平台采用采用XP+Ubuntu 12.04双系统。

系统1: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2002 Service Pack 3

系统2:Ubuntu 12.04

1.2.1Ubuntu系统的下载

请注意选择与自己硬件匹配的版本。

本次平台的Ubuntu下载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e37642494.html,/12.04/ubuntu-12.04-desktop-i386.is

o

1.2.2Ubuntu系统的安装

Ubuntu 12.04使用U盘安装双系统,并合理分区。

正确安装之后的系统信息:

版本12.04(precise)32位

内核Linux3.5.0-rc1

GNOME 2.4.1

内存:992.8M

处理器:Intel? Atom?CPU N450 @ 1.66GHz × 2

可用的磁盘空间:6.7GB

1.2.3Ubuntu系统的配置

装完双系统后,启动进入Ubuntu12.04,打开终端获得root权限:

sudo su

然后安装编译内核时需要的工具: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kernel-package libncurses

5-dev libqt3-headers

build-essential (基本的编程库(gcc, make等)

kernel-package ( 系统里生成kernel-image 的一些配置文件和工具) libncurses5-dev (meke menuconfig要调用的)

libqt3-headers (make xconfig要调用的)

注:其它工具在升级过程中可以按提示安装

2Linux内核的编译

Linux内核的编译是系统定制与裁剪的关键。要充分考虑系统所满足的硬件要求及限制,编译出最佳内核,充分发挥硬件和Linux内核的特性。

2.1内核的下载

本次定制使用当前最新的Linux 3.5.0内核,可根据实际情况合适选择内核版本。

Linux 3.5.0 内核的下载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e37642494.html,/pub/linux/kernel/v3.0/testing/linux-3.5-rc1 .tar.bz2

2.2内核的定制

1:首先在终端下获得root权限

sudo su

2:把下载的内核源文件拷贝到/usr/src目录下

cp /home/linux-3.5-rc1.tar.bz2 /usr/src

3:进入/usr/src目录

cd /usr/src

4:解压linux-3.5-rc1.tar.bz2 在当前的目录下

tar -jxvf linux-3.5-rc1.tar.bz2

5:解压后得到linux-3.5-rc1文件夹,文件夹内为内核的源代码,进入该文件夹

cd /usr/src/linux-3.5-rc1

6:使用make命令进行内核定制

make xconfig

运行完后,会出现一个配置的窗口,然后按自己的定制要求对选项进行配置,此次定制的是微内核,故可不支持声卡、NFC等,主要配置CPU为Intel? Atom?CPU。

配置完成后,选择file->saveas,默认保存为.config,选择save。2.3内核的编译

1:进入linux-3.5-rc1文件夹,使用make命令开始编译bzImage内核文件(注意'I'为大写)。

cd /usr/src/linux-3.5-rc1

make bzImage

根据电脑的配置情况,编译需要一段时间,编译成功后可在

/usr/src/linux-3.5-rc1/arch/x86/boot找到生成的内核文件bzImage。

2.4内核的制作

1:对内核进行压制

cp /usr/src/linux-3.5-rc1/arch/x86/boot/bzImage /root/vmlinuz

后面制作CD-ROM时要用到vmlinuz,即定制成功的内核文件。

3BusyBox的编译

BusyBox 是一个集成了一百多个最常用linux命令和工具的软件。BusyBox 包含了一些简单的工具,例如ls、cat和echo等等,还包含了一些更大、

更复杂的工具,例如grep、find、mount以及telnet。有些人将 BusyBox 称

为Linux 工具里的瑞士军刀。简单的说BusyBox就好像是个大工具箱,它集成压缩了 Linux 的许多工具和命令,也包含了Android 系统的自带的shell。其目标是在一张软盘上创建一个可引导的 GNU/Linux 系统,这可以用作安装盘和急救盘。

3.1BusyBox的下载

这里选择1.20.0版本

BusyBox的下载地址为:

https://www.360docs.net/doc/e37642494.html,/downloads/busybox-1.20.0.tar.bz2

3.2BusyBox的配置

B usy B ox的配置程序和linux内核菜单配置方式近似。

1:在终端下进入root权限

sudo su

2:将下载的BusyBox源文件拷贝到/usr/src/busybox文件夹下

mkdir /usr/src/busybox

3:解压busybox-1.20.0.tar.bz2

cd /usr/src/busybox

tar -jxvf busybox-1.20.0.tar.bz2

4:进入新生成的busybox-1.20.0文件夹,进行BusyBox的配置cd /usr/src/busybox/busybox-1.20.0

make menuconfig

弹出一配置对话框,并配置需要编译进busybox的功能选项。

下面为必选项:

Show verbose applet usage messages

Runtime SUID/SGID configuration via /etc/busybox.conf

Build BusyBox as a static binary (no shared libs)

Don't use /usr

配置好后,退出并保存。

3.3BusyBox的编译

1:开始编译BusyBox

make

make install

编译好后在busybox-1.20.0目录下生成子目录_install,里面的文件.

/busybox

|————————bin

|————————linuxrc -> bin/busybox

|————————sbin

其中可执行文件busybox在bin目录下,制作文件系统将用到_install下的文件。

(注:由于GCC与BusyBox不能很好的兼容,会出现很多问题,请参看后面的BusyBox编译中的问题。)

4Linux文件系统的制作

正如前面介绍的Linux文件系统一样,无论多小的Linux系统也许具有一个文件系统。

4.1文件系统的制作

1:在/usr下建一个目录tmp 用来装文件系统并建立文件目录

sudo su

mkdir /usr/tmp

cd /usr/tmp

mkdir etc usr var tmp proc home root dev

etc、proc、dev是一定要建的,bin和sbin拷贝_install下生成的。

2:拷贝busybox-1.20.0下的_install文件夹到rootfs下

cp -R /usr/src/busybox/busybox-1.20.0/_install/* /usr/ tmp

3:在dev文件夹下建立设备文件名:

cd /usr/tmp/dev

cp -R /dev/console ./

cp -R /dev/null ./

cp -R /dev/zero ./

4:建立etc目录下的配置文件

需要建立的文件:

busybox.conf group inittab motd passwd resolv.conf sh adow- fstab init.d issue mtab profile shadow

1)其中init.d是从busybox-1.20.0源代码目录下拷贝过来。

cp -R /busybox-1.20.0/examples/etc/init.d /usr/tmp /etc/

把init.d拷过来后要更改其中的文件rc s。

chmod u+x /usr/tmp/etc/init.d/rcs

用记事本打开rc s,并写入下面的内容:

#! /bin/sh

mount -o remount,rw /

/bin/mount -a

>/etc/mtab

echo

echo

echo

echo

echo -en "\t\tWelcom to Dead_Angel Linux\n"

hostname Dead_Angel

保存并退出。

2)busybox.conf是一个空文件.

3)fstab的内容如下:

/dev/fd0 / ext2 defaults 0 0

none /proc proc defaults 0 0

/dev/cdrom /mnt/cdrom udf,iso9660 noauto,owner ,kudzu,ro 0 0

/dev/fd0 /mnt/floppy auto noauto,owner,kudzu 0 0

4)group的内容如下:

root:0:root

5)inittab的内容如下:

::sysinit:/etc/init.d/rcs

::askfirst:/bin/sh

tty2::respawn:/bin/getty 38400 tty2

tty3::respawn:/bin/getty 38400 tty3

tty4::respawn:/bin/getty 38400 tty4

# Stuff to do when restarting the init pr ocess

::restart:/bin/init

# Stuff to do before rebooting

::ctrlaltdel:/bin/reboot

::shutdown:/bin/umount -a -r

::shutdown:/bin/swapoff -a

issue

Dead_Angel Linux release 0.1

6)motd的内容为空

7)mtab的内容为空

8)passwd的内容如下:

root::0:0:root:/root:/bin/ash

9)profile的内容如下:

# /etc/profile: system-wide .profile file for the Bourne shells

echo

echo

export PS1="[\u@\h \w]\$"

echo "Done"

alias ll='ls -l'

alias du='du -h'

alias df='df -h'

alias rm='rm -i'

echo

10)resolv.conf的内容如下

nameserver 192.168.1.12

11)shadow的内容如下:

root1$$adltAB9Sr/MSKqylIvSJT/:12705:0:99999:7::: 12)shadow-的内容如下:

root1$DWU.tenP$B7ANiXoGoiZMwJR6Ih8810:12705:0:99999 :7:::

4.2文件系统的压缩

Linux初始RAM磁盘(initrd)是在系统引导过程中挂载的一个临时根文件系统,用来支持两阶段的引导过程。initrd文件中包含了各种可执行程序和驱动程序,它们可以用来挂载实际的根文件系统,然后再将这个initrd RAM 磁盘卸载,并释放内存。在很多嵌入式Linux 系统中,initrd 就是最终的根文件系统。

制作img映象文件:

1:先返回我们的主目录

cd

2:建立一个8M的空间用来放我们的跟文件系统

dd if=/dev/zero of=initrd.img bs=1k count=8129 3:将它格式化为ext2的文件系统,然后挂载

mke2fs -F -v -m0 initrd.img

sudo mkdir /mnt/initrd

sudo mount -o loop initrd.img /mnt/initrd 4:接着把我们做好的文件系统复制进去:

sudo cp -av /usr/tmp/* /mnt/initrd

5:复制完后,卸载initrd

sudo umount /mnt/initrd

6:压缩根文件系统镜像:

gzip -fv9 initrd.img

mv initrd.img.gz /usr/initrd.gz

到此,我们的就完成了根文件系统的制作,/usr/initrd.gz将在制作CD-ROM时用到。

5Linux引导程序配置

ISOLINUX 是专门用来引导可移动介质的轻量级引导程序,因为这样的介质通常不会固定只针对一种硬件。ISOLINUX其实是一个简单的Linux系统。

5.1ISOLINUX的下载

ISOLINUX的下载地址:

ftp://https://www.360docs.net/doc/e37642494.html,/pub/linux/utils/boot/syslinux/syslinux-4.05. tar.gz

5.2 ISOLINUX的配置

制作bootloader,因为我们用的是LiveCD,所以我们就选用isolinux作为我们的bootloader。

1:下载好后,解压到/usr/isolinux目录下

mkdir /usr/isolinux

tar -jxvf syslinux-4.05.tar.gz /usr/isolinux 2:建立一个临时文件夹,并把isolinux.bin拷进去

mkdir -p /usr/tmp

cp /usr/isolinux/syslinux-4.05/core/isolinux.bin /usr/tmp 3:创建isolinux的配置文件

gedit /usr/tmp/isolinux.cfg

isolinux.cfg的内容是:

DEFAULT vmlinuz initrd=initrd.gz

kernel vmlinuz

append initrd=/initrd.gz load_ramdisk=1 prompt_ramdisk=0 ramdisk_size=60000 rw root=/dev/ram

编辑好后保存退出。

6LinuxCD-ROM的制作

整合并制作LiveCD

1:在root目录下创建以个透明片文件夹

mkdir /root/tmp

2:将我们定制的内核vmlinuz拷贝到该目录下

cp /root/vmlinuz /root/tmp

3:将我们制作的文件系统initrd.img拷贝到改目录下

cp /usr/initrd.gz /root/tmp

4:将我编写的引导文件isolinux.bin、isolinux.cfg拷贝到改目录下

cp /usr/tmp/* /root/tmp

5:生成iso文件

mkisofs -o Dead_Angel_linux_V1.10.iso -b /root/tmp/isolinux.b in -c /root/tmp/boot.cat -no-emul-boot -boot-load-size 4 -boot-info-table /home

最后,在我们的home底下就生成了一个Dead_Angel_linux_V1.10.iso的光盘镜像,

至此,一个基于Linux内核定制的x86平台微操作系统就制作好了。

7Linux定制系统的运行

用UNetbootin可以轻松的把Linux操作系统装进U盘,可将U盘

插到USB接口。注意:一定要先插U盘再运行UNetbootin!然后从菜单“应用程序——系统工具”里运行UNetbootin软件。然后把你下好的iso文件放到U盘里,重启电脑,并设置U盘为第一启动设备,即可启动U盘里的操作系统。7.1VirtualBox下的运行

安装虚拟机,并虚拟一个Linux系统,把生成的iso作为CD-ROM,即可正常启动,如下图所示:

启动界面:

片一

当引导成功以后,我们就进入了自己定制的Linux操作系统,虽然只有6M大小,但已经具备一个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可进入根目录,查看有完整的文件系统,我们可通过定制制作启动盘,维护盘等小型的操作系

统。

下面就开始我们的操作,使用echo命令,输入几行信息,我们可以使用busybox提供的完整的shell命令。

如下图:

图片二7.2U盘引导在X86平台下的运行

我们需要unetbootin将我们生成的iso文件,写入U盘,并设置电脑从USB启动,即可实现正常的引导,我们就可以体验自己的微系统了。

8定制系统过程中的问题

8.1平台搭建中的问题

Q1:当我们下载Ubuntu 12.04 不能正常的从硬盘安装?

A1:由于Ubuntu 12.04 为最新版,硬盘安装出现问题,需使用U盘安装。

8.2内核编译中的问题

Q1:编译不能进行,为什么?

A1:必备的工具和库是否安装及是否为最新的。

Q2:编译总是失败,为什么?

A2:检查你的内核配置是否正确。

Q3:怎么看不见配置文件.config

A3:该文件问隐藏属性,从终端进入目录,输入命令ll即可看见。

8.3BusyBox编译中的问题

Q1:编译失败?

A1:你的配置是否正确,注意查看提示信息。

A2:需要的工具和库是否安装及是否为最新

8.4文件系统制作中的问题

Q1:找不到某文件?

A1:注意目录的切换,路径是否正确。

8.5引导程序制作中的问题

Q1:看不明白配置的原理?

A1:请百度isolinux,查看编写方法。

8.6CD-ROM制作中的问题

Q1:不能正确生成iso文件?

A1:文件是否齐全。

A2:文件路径是否正确。

A3:文件名字是否正确。

Q2:制作iso的命令是为什么?

Q3:请百度linux下iso的制作。

8.7定制系统运行的问题

Q1:虚拟机不能运行?

A1:虚拟机是否配置正确。

Q2:U盘不能正常引导?

A2:写入之前尽量格式化。

参考:

【1】https://www.360docs.net/doc/e37642494.html,/bbs/

【2】https://www.360docs.net/doc/e37642494.html,/

【3】https://www.360docs.net/doc/e37642494.html,/

【4】https://www.360docs.net/doc/e37642494.html,/

【5】https://www.360docs.net/doc/e37642494.html,/

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详解(顶嵌)

内核移植阶段 内核是操作系统最基本的部分。它是为众多应用程序提供对计算机硬件的安全访问的一部分软件,这种访问是有限的,并且内核决定一个程序在什么时候对某部分硬件操作多长时间。直接对硬件操作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内核通常提供一种硬件抽象的方法来完成这些操作。硬件抽象隐藏了复杂性,为应用软件和硬件提供了一套简洁,统一的接口,使程序设计更为简单。 内核和用户界面共同为用户提供了操作计算机的方便方式。也就是我们在windows下看到的操作系统了。由于内核的源码提供了非常广泛的硬件支持,通用性很好,所以移植起来就方便了许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针对我们要移植的对象,对内核源码进行相应的配置,如果出现内核源码中不支持的硬件这时就需要我们自己添加相应的驱动程序了。 一.移植准备 1. 目标板 我们还是选用之前bootloader移植选用的开发板参数请参考上文的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e37642494.html,/thread-80832-5-1.html。bootloader移植准备。 2. 内核源码 这里我们选用比较新的内核源码版本linux-2.6.25.8,他的下载地址是 ftp://https://www.360docs.net/doc/e37642494.html,/pub/linux/kernel/v2.6/linux-2.6.25.8.tar.bz2。 3. 烧写工具 我们选用网口进行烧写这就需要内核在才裁剪的时候要对网卡进行支持 4. 知识储备 要进行内核裁剪不可缺少的是要对内核源码的目录结构有一定的了解这里进 行简单介绍。 (1)arch/: arch子目录包括了所有和体系结构相关的核心代码。它的每一个子 目录都代表一种支持的体系结构,例如i386就是关于intel cpu及与之相兼容体 系结构的子目录。PC机一般都基于此目录。 (2)block/:部分块设备驱动程序。 (3)crypto:常用加密和散列算法(如AES、SHA等),还有一些压缩和CRC校验 算法。 (4) documentation/:文档目录,没有内核代码,只是一套有用的文档。 (5) drivers/:放置系统所有的设备驱动程序;每种驱动程序又各占用一个子目 录:如,/block 下为块设备驱动程序,比如ide(ide.c)。 (6)fs/:所有的文件系统代码和各种类型的文件操作代码,它的每一个子目录支持 一个文件系统, 例如fat和ext2。

实验四Linux内核移植实验

合肥学院 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2013- 2014第二学期) 专业: 实验项目:实验四 Linux内核移植实验 实验时间: 2014 年 5 月 12 实验成员: _____ 指导老师:干开峰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2014年4月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嵌入式Linux的内核相关代码分布情况。 2、掌握Linux内核移植过程。 3、学会编译和测试Linux内核。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了解Linux2.6.32代码结构,基于S3C2440处理器,完成Linux2.6.32内核移植,并完成编译和在目标开发板上测试通过。 三、实验步骤 1、使用光盘自带源码默认配置Linux内核 ⑴在光盘linux文件夹中找到linux-2.6.32.2-mini2440.tar.gz源码文件。 输入命令:#tar –jxvf linux-2.6.32.2-mini2440-20110413.tar对其进行解压。 ⑵执行以下命令来使用缺省配置文件config_x35 输入命令#cp config_mini2440_x35 .config;(注意:x35后面有个空格,然后有个“.”开头的 config ) 然后执行“make menuconfig”命令,但是会出现出现缺少ncurses libraries的错误,如下图所示: 解决办法:输入sudo apt-get install libncurses5-dev 命令进行在线安装ncurses libraries服务。

安装好之后在make menuconfig一下就会出现如下图所示。 ⑶配置内核界面,不用做任何更改,在主菜单里选择退出,并选“Yes”保存设置返回到刚命令行界面,生成相应配置的头文件。 编译内核: #make clean #make zImage 在执行#make zImage命令时会出现如下错误: 错误:arch/arm/mach-s3c2440/mach-mini2440.c:156: error: unknown field 'sets' specified in initializer 通过网上查找资料 于是在自己的mach-mini2440.c中加入 #include

Linux内核裁剪实例

Linux内核裁剪实例 从零开始配置内核是不明智的,建议在某一个默认配置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以达到自己产品的实际需求。 裁剪和配置内核的基本原则: ?基于某一个最接近的主板配置来修改; ?必须的、能确定的选项选中; ?不能确定的则不要改变原来配置; ?可选可不选的,建议根据help信息决定或者不选; ?一次改动不要太多,渐进式修改和验证; ?注意及时备份配置文件,出现意外可以回退恢复。 下面给出一些常见功能的配置裁剪实例,很多功能与所采用的主板硬件相关,与其它不同主板的内核配置上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还是有一些参考意义。 1.1.1 GPIO子系统配置 Linux 2.6以上内核引入了子系统,GPIO子系统将全部GPIO的操作接口都通过 “/sys/class/gpio/”目录导出,非常方便用户使用。 输入下列命令,进入内核配置菜单: $ make ARCH=arm menuconfig 在主菜单界面中选择“Device Drivers”: [*] Networking support ---> Device Drivers ---> File systems ---> Kernel hacking ---> 进入“Device Drivers”界面,选择并进入“GPIO Support”: [*] SPI support ---> PPS support ---> PTP clock support -*- GPIO Support ---> <*> PWM Support ---> 在“GPIO Support”中选中“/sys/cla ss/gpio…”: --- GPIO Support [*] /sys/class/gpio/... (sysfs interface) *** Memory mapped GPIO drivers: *** … 配置后重新编译内核,使用新内核的系统即可通过“/sys/class/gpio/”访问系统的GPIO 了。

内核配置与裁剪

内核配置与裁剪 1. Linux内核配置 内核配置的方法很多,make config、make xconfig、make menuconfig、make oldconfig 等等,它们的功能都是一样的。这里用的是make menuconfig。 过去基于2.x的内核为用户提供了四种基本的内核设置编辑器: ?. config 服务于内核设置的一个冗长的命令行界面; ?. oldconfig 一个文本模式的界面,主要包含一个已有设置文件,对用户所发现的内核资 源中的设置变量进行排序; ?. menuconfig 一个基于光标控制库的终端导向编辑器,可提供文本模式的图形用户界 面; ?. xconfig 一个图形内核设置编辑器,需要安装X-Window系统。 前三种编辑器在设置2.6内核时仍可使用,在运行“make xconfig”后,原有的界面被两个新的图形设置编辑器所代替。这需要具体的图形库和X-Window系统的支持。另外,用户还可以通过“make defconfig”命令,利用所有内核设置变量的缺省值自动建立一个内核设置文件。 下面具体介绍Linux内核配置选项: . 代码成熟度选项 Code maturity level options ---> [*] Prompt for development and/or incomplete code/drivers [*] Select only drivers expected to compile cleanly 在内核中包含了一些不成熟的代码和功能,如果我们想使用这些功能,想打开相关的配置选项,就必需打开这一选项。 . 通用设置选项 General setup ---> () Local version - append to kernel release [*] Automatically append version information to the version string [*] Support for paging of anonymous memory (swap)

嵌入式Linux之Kernel(裁减移植)启动调试、打印技术 printascii(补充)、内核调试

嵌入式系统搭建过程中,对于系统平台搭建工程师在完成Bootloader 的调试之后就进入Kernel 裁减移植的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Kernel 启动的调试,在调试Kernel 过程中通常遇到最常见的问题是启动异常: Uncompressing Linux............................................................ ........................... done, booting the kernel.( 挂死在此处) 注意:这里是arch/arm/boot/compressed/head.S的解压过程,调用了decompress_kernel()(同目录下的misc.c)->include/asm-arm/arch-xxx/uncompress.h的putc()实现。这是在uboot中初始化的,用的是物理地址,因为此时内核还没有起来。 而printascii则是调用了汇编。printascii()位于arch/arm/kernel/debug.S,他需要调用虚拟地址,此虚拟地址通过machine_start提供,而相关的宏在include/asm/arch-xxx/debug-macro.S实现,这下明白了。 10-05-14添加:debug.s里面需要判断一下当前是否打开了mmu,然后指定uart的基址。在解压阶段的head.s,mmu是1:1映射,目的是加快速度。到了内核的head.s,就是真正的mmu了,此时就是虚拟地址了。 导致驱动异常(启动挂死)的原因有很多,如基于EVM 板的硬件做了修改(如更改了FLASH 空间大小、地址和型号,更改了SDRAM 、DDR SDRAM 空间大小、地址和型号,更改了晶振频率等),板卡ID号不支持等。那么如何进行调试那,其实有两种调试技术比较有效。 Kernel 启动调试技术- 使用printascii() 函数跟踪start_kernel() 有没运行,在booting the kernel 之后Kernel 最先执行的是start_kernel() 函数,确认start_kernel() 有否执行就是在其开始代码段添加printascii("start_kernel …") ,如果串口没有打印出start_kernel …,说明start_kernel() 没有运行,那么可能的原因有Bootloader 配置的启动参数错误、 Kernel 加载到(DDR) SDRAM 的地址不正确, Kernel 编译时指定的(DDR) SDRAM 运行地址不正确等。这样就需要一项一项排查错误,当错误被排查完毕,通常打印出start_kernel …是种必然,如果打印出这仪信息说明 Kernel已进入到start_kernel() 执行,如果此时有串口启动打印就比较成功了,如果仍然没有打印启动信息,就需要另外一种调试技术。 附代码修改:init/main.c <<- … extern void printascii(const char*); // Modify asmlinkage void __init start_kernel(void)

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内核的裁剪与移植.

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内核的裁剪与 移植 0引言微处理器的产生为价格低廉、结构小巧的CPU和外设的连接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硬件架构,这样,限制嵌入式系统发展的瓶颈就突出表现在了软件方面。尽管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已经陆续出现了一些嵌入式操作系统(比较著名的有Vxwork、pSOS、Neculeus和WindowsCE)。但这些专用操作系统都是商业化产品,其高昂的价格使许多低端产品的小公司望而却步;而且,源代码封闭性也大大限制了开发者的积极性。而Linux的开放性,使得许多人都认为Linu 0 引言 微处理器的产生为价格低廉、结构小巧的CPU和外设的连接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硬件架构,这样,限制嵌入式系统发展的瓶颈就突出表现在了软件方面。尽管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已经陆续出现了一些嵌入式操作系统(比较著名的有Vxwork、pSOS、Nec uleus和Windows CE)。但这些专用操作系统都是商业化产品,其高昂的价格使许多低端产品的小公司望而却步;而且,源代码封闭性也大大限制了开发者的积极性。而Linux的开放性,使得许多人都认为Linux 非常适合多数Intemet设备。Linux操作系统可以支持不同的设备和不同的配置。Linux对厂商不偏不倚,而且成本极低,因而很快成为用于各种设备的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是大势所趋,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与酝酿的无限商机必然会吸引众多的厂商进入这一领域。 1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Linux为嵌入操作系统提供了一个极有吸引力的选择,它是个和Unix 相似、以核心为基础、全内存保护、多任务、多进程的操作系统。可以支持广泛的计算机硬件,包括X86、Alpha、Sparc、MIPS、PPC、ARM、NEC、MOTOROLA 等现有的大部分芯片。Linux的程序源码全部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裁剪内核,以适应自己的系统。文章以将linux移植到ARM920T内核的 s3c2410处理器芯片为例,介绍了嵌入式linux内核的裁剪以及移植过程,文中介绍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技巧也可用于其它芯片。 2 内核移植过程 2.1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交叉编译的任务主要是在一个平台上生成可以在另一个平台上执行的程序代码。不同的CPU需要有不同的编译器,交叉编译如同翻译一样,它可以把相同的程序代码翻译成不同的CPU对应语言。 交叉编译器完整的安装涉及到多个软件安装,最重要的有binutils、gcc、glibc三个。其中,binutils主要用于生成一些辅助工具;gcc则用来生成交叉编译器,主要生成arm—linux—gcc交叉编译工具;glibc主要是提供用户程序所使用的一些基本的函数库。 自行搭建交叉编译环境通常比较复杂,而且很容易出错。本文使用的是

实验5 linux内核的裁剪移植

实验5 linux内核的裁剪移植 一、实验目的: 学习利用menuconfig配置文件进行裁减内核,编译内核并移植到开发板上。 二、实验内容 一、开发环境 宿主机:ubuntu10.04 开发板:tiny6410 编译器:4.3.2 二、内核移植 1.下载源码 ftp://https://www.360docs.net/doc/e37642494.html,/pub/linux/kernel/v2.6/linux-2.6.38.tar.bz2 此实验所需的文件放到/home/embedded/11目录下: linux-2.6.38.tar.bz2, yaffs2.tar.bz2 s3c_nand.c , s3c_nand_mlc.fo ,nand_base.c ,Kconfig ,regs-nand.h 2.解压 (进入根目录下的/home/poplar/expr4/kernel目录,解压源码)# cd /home # mkdir poplar/expr4/kernel –p # cd /home/poplar/expr4/kernel # cp /home/embedded/11/linux-2.6.38.tar.bz2 ./ tar xvfj /home/poplar/expr4/kernel/linux-2.6.38.tar.bz2

3.修改架构,编译器(需要在arm上运行,所以用交叉编译器)解压完进入解压出来的linux-2.6.38目录 #cd linux-2.6.38 #vi Makefile (或者用gedit)

191行改为 ARCH ?= arm //191行CROSS_COMPILE ?= /usr/local/arm/4.3.2/bin/arm-linux- (找到其交叉编译环境,把路径加全) //192行

在menuconfig中配置Linux内核裁剪的具体步骤

在menuconfig中配置Linux内核裁剪的具体步骤 在men UC onfig中配置,可以对进行Linux内核配置选项及删改。本文介绍详细配置方法。第一部分:全部删除 Code maturity level options ---> 代码成熟等级选项 [ ]Prompt for development and/or incomplete code/drivers 默认情况下是选择的,这将会在设置界面中显示还在开发或者还没有完成的代码与驱动.不选。 第二部分:除以下选项,其它全部删除 General setup—〉 System V IPC (IPC:Inter Process Communication)是组系统调用及函数库,它能让程序彼此间同步进行交换信息。某些程序以及DOS模拟环境都需要它。为进程提供通信机制,这将使系统中各进程间有交换信息与保持同步的能力。有些程序只有在选Y的情况下才能运行,所以不用考虑,这里一定要选。 第三部分:除以下选项,其它全部删除 Loadable module support ---> 可引导模块支持建议作为模块加入内核 [ ] Enable loadable module support 这个选项可以让你的内核支持模块,模块是什么呢?模块是一小段代码,编译后可在系统内核运行时动态的加入内核,从而为内核增加一些特性或是对某种硬件进行支持。一般一些不常用到的驱动或特性可以编译为模块以减少内核的体积。在运行时可以使用modprobe命令来加载它到内核中去(在不需要时还可以移除它)。一些特性是否编译为模块的原则是,不常使用的,特别是在系统启动时不需要的驱动可以将其编译为模块,如果是一些在系统启动时就要用到的驱动比如说文件系统,系统总线的支持就不要编为模块了,否在无法启动系统。 [ ]Automatic kernel module loading 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内核在某些任务中要使用一些被编译为模块的驱动或特性时,我们要先使用modprobe命令来加载它,内核才能使用。不过,如果你选择了这个选项,在内核需要一些模块时它可以自动调用modprobe命令来加载需要的模块,这是个很棒的特性,当然要选Y喽。 第四部分:全部删除 Block layer-----〉块设备 第五部分:除以下选项,其它全部删除 Processor type and features ---> 处理器类型 Subarchitecture Type (PC-compatible) ---> 这选项的主要的目的,是使Linux可以支持多种PC标准,一般我们使用的PC机是遵循所谓IBM兼容结构(pc/at)。这个选项可以让你选择一些其它架构。我们一般选择PC-compatible就可以了。 Processor family(386): 它会对每种CPU做最佳化,让它跑的好又快,一般来说,你是什么型号的就选什么型号的就好。我选的是386,这样内核会省下不少空间 第六部分:除以下选项,其它全部删除 Power management options (ACPI, APM) ---> 电源管理选项 [ ] Power Management Debug Support 电源管理的调试信息支持,如果不是要调试内核有关电源管理部份,请不要选择这项。 ACPI Support ---〉高级电源接口配置支持,如果BIOS支持,建议选上这项 [ ]Button 这个选项用于注册基于电源按钮的事件,比如power, sleep等,当你按下按钮时事件将发生,一个守护程序将读取/proc/acpi/event,并执行用户在这些事件上定义的动作比如让系统关机。可以不选择,根据自己的需求。 第七部分:除以下选项,其它全部删除

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 内核的裁剪与移植.

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 内核的裁剪 与移植 摘要:实现了一种全集成可变带宽中频宽带低通滤波器,讨论分析了跨导放大器-电容(OTA—C)连续时间型滤波器的结构、设计和具体实现,使用外部可编程电路对所设计滤波器带宽进行控制,并利用ADS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带宽的可调范围为1~26 MHz,阻带抑制率大于35 dB,带内波纹小于0.5 dB,采用1.8 V电源,TSMC 0.18μm CMOS工艺库仿真,功耗小于21 mW,频响曲线接近理想状态。关键词:Butte 0 引言 微处理器的产生为价格低廉、结构小巧的CPU和外设的连接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硬件架构,这样,限制嵌入式系统发展的瓶颈就突出表现在了软件方面。尽管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已经陆续出现了一些嵌入式操作系统(比较著名的有Vxwork、pSOS、Neculeus和Windows CE)。但这些专用操作系统都是商业化产品,其高昂的价格使许多低端产品的小公司望而却步;而且,源代码封闭性也大大限制了开发者的积极性。而Linux的开放性,使得许多人都认为Linux 非常适合多数Intemet设备。Linux操作系统可以支持不同的设备和不同的配置。Linux对厂商不偏不倚,而且成本极低,因而很快成为用于各种设备的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是大势所趋,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与酝酿的无限商机必然会吸引众多的厂商进入这一领域。 1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Linux为嵌入操作系统提供了一个极有吸引力的选择,它是个和Unix 相似、以核心为基础、全内存保护、多任务、多进程的操作系统。可以支持广泛的计算机硬件,包括X86、Alpha、Sparc、MIPS、PPC、ARM、NEC、MOTOROLA 等现有的大部分芯片。Linux的程序源码全部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裁剪内核,以适应自己的系统。文章以将linux移植到ARM920T内核的 s3c2410处理器芯片为例,介绍了嵌入式linux内核的裁剪以及移植过程,文中介绍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技巧也可用于其它芯片。 2 内核移植过程 2.1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交叉编译的任务主要是在一个平台上生成可以在另一个平台上执行的程序代码。不同的CPU需要有不同的编译器,交叉编译如同翻译一样,它可以把相同的程序代码翻译成不同的CPU对应语言。 交叉编译器完整的安装涉及到多个软件安装,最重要的有binutils、gcc、glibc三个。其中,binutils主要用于生成一些辅助工具;gcc则用来生成交叉编译器,主要生成arm—linux—gcc交叉编译工具;glibc主要是提供用户程序所使用的一些基本的函数库。 自行搭建交叉编译环境通常比较复杂,而且很容易出错。本文使用的是

基于Linux内核定制X86平台的微操作系统(很完整详尽文章)

基于Linux内核定制X86平台的微操作系统摘要:1 0 前言2 0.1 Linux系统简介2 0.2 Linux的基本思想2 0.3 Linux内核2 0.4 Linux内核版本命名3 0.5 Linux文件系统3 0.6Linux内核引导4 0.7Linux系统组成4 1 平台的搭建4 1.1 硬件平台4 1.2 软件平台4 1.2.1 Ubuntu系统的下载4 1.2.2 Ubuntu系统的安装4 1.2.3 Ubuntu系统的配置4 2 Linux内核的编译5 2.1 内核的下载5 2.2 内核的定制5 2.3 内核的编译5 2.4 内核的制作6 3 BusyBox的编译6 3.1 BusyBox的下载6 3.2 BusyBox的配置6 3.3 BusyBox的编译7 4 Linux文件系统的制作7 4.1 文件系统的制作7 4.2 文件系统的配置9 4.3 文件系统的压缩7 5 Linux引导程序配置10 5.1 ISOLINUX的下载10 5.2 ISOLINUX的配置10 6 LinuxCD-ROM的制作10 7 Linux定制系统的运行11 7.1 VirtualBox下的运行11 7.2 U盘引导在X86平台下的运行12 8定制系统过程中的问题12 8.1 平台搭建中的问题12 8.2 内核编译中的问题12

8.3 BusyBox编译中的问题12 8.4 文件系统制作中的问题12 8.5 引导程序制作中的问题12 8.6 CD-ROM制作中的问题13 8.7 定制系统运行的问题13 参考13 基于Linux内核定制X86平台的微操作系统 王林强 (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通信专业,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 Linux是一种自由和开放,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写成,并符合POSIX标准的类Unix操作系统。并且由于其可定制、可裁剪的特性,不仅在桌面操作系统中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和视频游戏控制台等嵌入式设备有其巨大的优势。 为了更好、更深入的了解及掌握Linux系统。本文详细的讲述并实践,如何从Linux内核源码,经过定制、裁剪、编译、制作文件系统、内核引导,iso光盘制作到最终完整的基于Linux内核定制的微操作系统。 通过基于Linux内核定制的微操作系统的制作,深入的理解Linux内核的工作原理、文件系统结构、内核引导等,从而精通嵌入式开发。 关键词: Linux;定制;嵌入式;微系统 An implementation of micro-operating system based on the x86 platform Linux kernel customization Wang Lin-qiang (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s, Henan University, Henan Kaifeng 475004, China) Abstract: Linux is a free and open, and POSIX-compliant Unix-like operating system written in C and assembly language. And can be cut because of its customizable features, not only in the desktop o perating system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its huge advantage in the embedded devices, mobile phones, tablet PCs, routers, and video game consoles. In order to better and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and master Linux system. This article tells in d etail and practice, from the Linux kernel source code has been customized, cutting, compiling, pro

嵌入式Linux的体系结构及其内核分析

嵌入式Linux的体系结构及其内核分析 1 嵌入式Linux系统的体系结构 1.1 嵌入式硬件 1.2 嵌入式软件 2 Linux操作系统内核 2.1 Linux内核的组成 2.2 Linux内核进程状态分析 2.3 嵌入式Linux系统内核的裁减和移植 1 嵌入式Linux系统的体系结构 由于Linux的独特优势,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把目光转向嵌入式Linux的开发和研究上。嵌入式Linux(Embeded Linux)是指对Linux经过小型化裁剪后,能够固化在容量只有几十万字节或几十亿字节的存储器芯片或单片机中,应用于特定嵌入式场合的专用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嵌入式硬件和嵌入式软件。嵌入式硬件部分主要由嵌入式处理器、储存器、I/O端口和外围设备构成,嵌入式软件部分主要由嵌入式操作系统、设备驱动和嵌入式应用软件构成。嵌入式Linux系统有两层含义,狭义的嵌入式Linux系统指的是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广义的嵌入式Linux系统指的是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构建的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 1 1.1 嵌入式硬件 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是各种类型的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与通用处理器相比,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可靠性,嵌入式系统趋于小型化。嵌入式处理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嵌入式微处理器(Embedded Microprocessor Unit, EMU)。嵌入式微处理器目前主要有ARM, Power PC, MIPS,Am 186/88,386EX, 68000等系列,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基础是通用计算机中的CPU。将微处理器装配在专门设计的电路板上,只保留和嵌入式应用有关的母板功能,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小系统体积和功耗。 ●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 MCU)。嵌入式微控制器目前主要有8051, P51XA, MCS-96/196/296, C166/167,MC68HC05/11/12/16等系列。嵌入式微控制器一般以某一种微处理器内核为核心,芯片内部集成ROM/EPROM、RAM、I/O、串口、脉宽调制输出、A/D、D/A,、Flash RAM等各种必要功能和外设。 ●DSP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 。嵌入式DSP处理器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是TI的TMS320系列和Motorola的DSP56000系列。DSP处理器对系统结构和指令进行了特殊设计,使其适合十执行DSP算法,编译效率较高,指令执 行速度也较高,在数字滤波、FFT、频谱分析等方面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嵌入式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通用的SOC系列包括Infineon的

Linux内核裁剪课程设计

Linux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linux内核裁剪的设计与实现 姓名:xx 学号:123 专业: 院系: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目录 ⒈引言 (1) ⒉需求分析 (1) 2.1前期准备 (1) 2.2 开发工具 (2) 3.详细设计 (2) 3.1 内核和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2) 1.内核版本的选择 (2) 2.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2) 3.2导入内核并解包 (3) 3.3建立符号链接并进入工作目录 (5) 3.4启动内核编辑图形界面 (5) 3.5 配置系统内核 (5) 3.6编译内核 (13) 3.7建立文件目录 (15) 3.8编译动态载入内存的模块 (15) 3.9拷贝到/lib/modules/2.6.10中 (16) 3.10安装新内核 (17) 3.11解决BusLogic错误 (17) 3.12生成initrd.img文件 (17) 3.13升级内核 (18) 4. 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 (19) 参考文献 (19)

⒈引言 Linux是一类Unix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统称,也是自由软件和开放源代码发展中最著名的例子。Linux作为一个免费、自由软件,内核版本不断升级。新的内核修订了旧内核的bug,并增加了许多新的特性。同时也使得Linux系统更加稳定、更加安全,进一步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 Linux内核裁剪是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删除和保留相关的模块。Linux内核裁剪完成后在进行编译,使之后的Linux系统为用户所需要的操作系统。Linux 内核升级是为了弥补较低版本的漏洞,使得Linux系统安全系数更高;另外使Linux系统的性能更稳定;最后是增加新功能,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相关操作来实现将Linux内核进行裁剪和编译,并Linux2.4内核升级到2.6内核。如果用户想要使用这些新特性,或想根据自己的系统度身定制一个更高效,更稳定的内核,就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重新裁剪、编译内核以及内核升级。 ⒉需求分析 2.1前期准备 本次实验所需使用的系统是Red Hat Linux,而Red Hat Linux是安装在威睿工作站中的。如图1.1所示:

Linux内核裁剪的具体过程和方法

Linux内核裁剪的具体过程和方法 根据部分网摘资料和实际烧录结果进行整理: 内核功能: 在能够实现AT91SAM9260开发板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串口连接上读卡器后能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和控制功能等,将读卡器的相应数据进行存储或者通过网络传输到远程的PC 机上。远程PC机能够通过网络方式在开发板上对所连接的读卡器参数进行更新配置,如设置天线接口、设置读卡方式等。(待与读卡器配套使用后再对内核的功能描述进行补充和完善。) 编译环境: 源代码解压完成后,进入linux 2.6.19目录下,使用VI命令编辑Makefile。确定编译环境为arm交叉编译工具与本机的安装路径一致ARCH = arm CROSS_COMPILE = /opt/timesys/toolchains/armv5l-linux/bin/armv5l-linux- 内核版本是linux 2.6.19 ,开发板的版本是AT91SAM9260 BOARD V1.01 ,主机系统是ubuntu11.10 内核配置: 内核配置的方法很多,make config、make xconfig、make menuconfig、make oldconfig 等等,它们的功能都是一样的,区别应该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只有make oldconfig是指用系统当前的设置(./.config)作为缺省值。这里用的是make menuconfig。需要牢记:不必要的驱动越多,内核就越大,不仅运行速度慢、占用内存多,在少数情况下、还会引发其他问题。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确定shell是bash。然后$make menuconfig。有一些默认的符号其含义如下:"[ ]"表示该选项有两种选择方式;[*] 直接编译进内核;[] 不编译;"<>"表示该选项有三种选择方式; <*>直接编译进内核; 编译成模块形式,但不编译进内核;<> 不编译。 在menuconfig中配置:(详细介绍内核配置选项及删改情况) 第一部分: Code maturity level options ---> 代码成熟等级选项 []Prompt for development and/or incomplete code/drivers 默认情况下是选择的,这将会在设置界面中显示还在开发或者还没有完成的代码与驱动。当内核中含有不成熟的代码或驱动,需要选上,主要用在测试阶段。(产品成熟后,再去掉此选项)这里选上 第二部分: General setup ---> 通用的一些选项 2.1 () Local version - append to kernel release 在内核版本后追加的字符串,字符串不得超过64字节 2.2 [ ] Automatically append version information to the version string 自动在内核版本后追加的字符串,这个选项是与git库相关的,通常可以不选这里不选 2.3 [ ] Support for paging of anonymous memory (swap) 支持交换内存,没有特殊要求请选择这里不选 2.4 [*] System V IPC 进程间通信(IPC)支持,许多程序需要这个功能.必选,

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教程答案_已

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嵌入式系统主要融合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它是将计算机直接嵌入到应用系统中,利用计算机的高速处理能力以实现某些特定的功能。 2、目前国内对嵌入式系统普遍认同的定义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3、嵌入式系统一般由嵌入式计算机和执行部件组成,其中嵌入式计算机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硬件层、中间层、系统软件层以及应用软件层。 4、嵌入式处理器目前主要有ARM、MIPS、Power PC、68K等,其中arm处理器有三大特点:体积小、低功耗、的成本和高性能,16/32位双指令集,全球合作伙伴众多。 5、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有:Linux、Vxworks、WinCE、Palm、uc/OS-II和eCOS。 6、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一般流程主要包括系统需求分析、体系结构设计、软硬件及机械系统设计、系统集成、系统测试,最后得到最终产品。 二、选择题 1、嵌入式系统中硬件层主要包含了嵌入式系统重要的硬件设备:、存储器(SDRAM、ROM等)、设备I/O接口等。(A) A、嵌入式处理器 B、嵌入式控制器 C、单片机 D、集成芯片 2、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系统应用对实时性要求的提高,系统软件规模不断上升,实时核逐渐发展为,并作为一种软件平台逐步成为目前国际嵌入式系统的主流(D)A、分时多任务操作系统B、多任务操作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 D、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3、由于其高可靠性,在美国的火星表面登陆的火星探测器上也使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是。(B) A、Palm B、VxWorks C、Linux D、WinCE 4、嵌入式系统设计过程中一般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D) A、性能 B、功耗 C、价格 D、大小 5、在嵌入式系统中比较流行的主流程序有:(A) A、Angel B、Blob C、Red Boot D、U-Boot

Linux内核裁剪步骤详述(主要是里面有模块裁剪说明)

Linux内核裁剪步骤详述 内核功能: 能够完成系统的基本功能,上网,收发邮件等,支持xwindows图形界面。 在menuconfig中配置: 详细介绍内核配置选项及删改情况 第一部分:全部删除 Code maturity level options ---> 代码成熟等级选项 []Prompt for development and/or incomplete code/drivers 默认情况下是选择的,这将会在设置界面中显示还在开发或者还没有完成 的代码与驱动.不选。 第二部分:除以下选项,其它全部删除 General setup—〉 System V IPC (IPC:Inter Process Communication)是组系统调用及函数库,它能让程序彼此间同步进行交换信息。某些程序以及DOS模拟 环境都需要它。为进程提供通信机制,这将使系统中各进程间有交换信息与保持同步的能力。有些程序只有在选Y的情况下才能运行,所以不用 考虑,这里一定要选。 第三部分:除以下选项,其它全部删除 Loadable module support ---> 可引导模块支持建议作为模块加入内核 [] Enable loadable module support 这个选项可以让你的内核支持模块,模块是什么呢?模块是一小段代码,编译后可在系统内核运行 时动态的加入内核,从而为内核增加一些特性或是对某种硬件进行支持。一般一些不常用到的驱动或特性可以编译为模块以减少内核的体积。 在运行时可以使用modprobe命令来加载它到内核中去(在不需要时还可以移除它)。一些特性是否编译为模块的原则是,不常使用的,特别是在 系统启动时不需要的驱动可以将其编译为模块,如果是一些在系统启动时就要用到的驱动比如说文件系统,系统总线的支持就不要编为模块了 ,否在无法启动系统。 []Automatic kernel module loading 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内核在某些任务中要使用一些被编译为模块的驱动或特性时,我们要先使 用modprobe命令来加载它,内核才能使用。不过,如果你选择了这个选项,在内核需要一些模块时它可以自动调用modprobe命令来加载需要的 模块,这是个很棒的特性,当然要选Y喽。 第四部分:全部删除 Block layer-----〉块设备 第五部分:除以下选项,其它全部删除 Processor type and features ---> 处理器类型 Subarchitecture Type (PC-compatible) ---> 这选项的主要的目的,是使Linux可以支持多种PC标准,一般我们使用的PC机是遵循所谓 IBM兼容结构(pc/at)。这个选项可以让你选择一些其它架构。我们一般选择PC-compatible 就可以了。 Processor family(386): 它会对每种CPU做最佳化,让它跑的好又快,一般来说,你是什么型号的就选什么型号的就好。我选的是386 ,这样内核会省下不少空间

linux内核裁剪

Linux内核的裁剪和移植的过程就是:根据硬件平台资源等需求来修改一套完整linux源码,添加与硬件资源等相关的功能模块,除去与硬件资源等不相关的功能模块,然后经过交叉编译生成简化的功能齐全的linux内核zImage。 Linux内核裁剪的必备工具: 1、make menuconfig,基于图形界面的内核配置工具,可使配置linux内核更加便捷,为此需要安装libncurses5-dev软件包,这个软件包可在root用户下利用apt-get install libncurses5-dev命令来下载并安装。 2、arm-linux-gcc,交叉编译工具,将配置好的linux内核经过交叉编译生成zImage,使其可以在arm平台上运行。为此需下载arm-linux-gcc-4.3.2.tgz 软件包,使用tar zxvf arm-linux-gcc-4.3.2.tgz -C /命令解压安装,安装完整后为相gcc命令一样使用arm-linux-gcc,则需要在系统环境变量中添加arm-linux-gcc的路径。方法在.bashrc文件中添加export PATH=$PATH: /usr/local/arm/4.3.2/bin。 准备好以上两个工具之后即可完成对linux内核的裁剪,移植就是一个download 的过程。 Linux内核配置选项: 1、下载linux-2.6.39源码,首先修改内核源码根目录的Makefile文件,将第195行修改为ARCH ?= arm ,此处修改说明linux内核将运行在arm平台上,将第196行修改为 CROSS_COMPILE ?= /usr/local/arm/4.3.2/bin/arm-none-linux-gnueabi-, 此处指出使用arm-none-linux-gnueabi-对内核进行交叉编译,也可直接使用arm-linux-,但是在实际编译时提示无法找到arm-linux-编译不通过,原因暂时不明,因此将整个的编译器执行文件的路径给出。 2、修改系统晶振频率,根据硬件平台上连接的晶振频率修改/arch/arm/mach-at91/Board-sam9x5cm.c中的第50行:/* Initialize processor: 12.000 MHz crystal */ at91sam9x5_initialize(12000000); 3、使用root用户登录终端进入源码根目录下,运行make menuconfig命令,即可看到配置linux内核的图形界面。 4、主要是配置一下选项,其中部分默认选项功能不明,选择默认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