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工作流程-精简版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工作流程-精简版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工作流程-精简版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工作流程

1.风险评估背景与进展

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的工业产业如采掘业、冶炼、石油、化工、皮革、金属加工等都会造成污染问题。另外,化学品(如杀虫剂)的不当使用、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居民的生活垃圾等都带来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污染。污染场地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土地价值的降低,农业用地或城市用地的减少,污染场地引发的严重的责任纠纷问题,巨额的处理经费支出,等等。这些都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场地污染有很大隐蔽性、滞后性和持久性,污染通常存在于土壤并通过土壤转移,变化和移动非常缓慢(几年甚至几十年),污染只有触及受体时才可能会被发现。发达国家对污染场地管理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形成各自的污染场地的管理模式,模式的共同之处都是经过这样一个管理流程:疑似污染场地的发现,场地的初步调查、初步筛选确定优先管理名单,场地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管理措施—修复或其他措施。各国支持这样一个管理流程的法律体系、技术文件体系等有所不同,但风险评估方面的技术文件是必不可少的。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分为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生态风险评估。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是指针对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场地条件,评价场地上一种或多种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可能性的技术方法;污染场地生态风险评估是评价场地污染物对植物、动物和特定区域的生态系统影响的可能性及影响大小。场地受到污染后,通常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削减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人群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考虑到多种污染物可能同时存在于场地不同的介质之中,如土壤、空气、水、食物和尘埃等,通过分析与受体相关的多种暴露途径,实现对多介质的健康风险评估;以可接受健康风险水平为出发点,提出保护人体健康的土壤修复目标值。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结果是进行污染修复和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有助于分析和比较多种修复措施的有效性,为合理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污染治理计划提供依据,有效地规避场地污染风险。从当前研究现状看,健康风险评估比生态风险评估方法更完善、需求也更迫切。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污染场地的管理问题愈来愈重要,一些土壤污染调查研究的数据以及时有发生的土地污染纠纷事件也表明污染场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许多城市当前面临搬迁工业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土壤环境管理问题,保护人体健康,科学评估场地污染风险,规范污染场地的健康风险评估技术要求,制订《场地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十分迫切。

健康风险评价是美国国家工程学院和国家科学院于1972年首先提出的,以危害识别暴露评估毒性评估及风险表征个方面进行健康风险评价。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建设速度的加快,场地性质的变更越来越频繁,许多工业企业陆续搬出城区,原有的工业用地被逐步开发为住宅用地或公建用地,工业企业遗留的污染场地可对后续用地的土壤、地下水等造成一定影响,并可能危害到居民的健康,因此开展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是至关重要的。

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的很多危险废物简易填埋场,像定时炸弹一样威

胁着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在强大的社会舆论下,美国环保局(USEPA)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完成了风险评价指南、技术细则及其相关法律的制定,并对典型污染场地开始了健康风险评价和治理工作。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0年设立了化学物质安全国际项目(IPCS),为评价化学物质暴露造成的人体健康和环境危害提供了科学基础,并与USEPA和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共同建立了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的框架。欧盟于1996年完成了污染场地风险评价协商指南;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芬兰等国均采用美国提出的风险评价标准,同时构建了适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健康风险评价体系;英国政府于1992年开始土地风险管理与修复技术研究工作,并于2000年立法要求污染土地再开发利用时,必须进行风险评价,实行污染土地风险管理。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了以介绍和应用国外研究成果为主的环境风险评价,但大多集中在单一水体区域土壤和灰尘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风险评价,而针对污染场地的健康风险评价才刚刚起步,研究编制的《北京场地环境评价导则》(DB11/T656-2009)已经颁布实施,环境保护部颁布的《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已经颁布。

2.场地污染风险评估模型建立情况

开展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是一项错综复杂的工作,需要一些场地参数暴露参数和生态毒理参数等,为了简化评价程序,国外已经开发了一些模型,如英国的CLEA、模型丹麦的CETOX模型、荷兰的CSOIL模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CALTOX 模型、德国的UMS模型、欧盟的EUSES模型以及美国RBCA模型等。虽然以上模型均考虑了环境中污染物经食物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但在暴露途径上所采用的作物吸收模型却有所不同。

近年来,随着对土壤环境质量的日益重视,我国部分学者在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主要研究工作集中于:(1)综述介绍国外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风险评估技术方法;(2)采用国外不同技术方法,结合国内污染场地开展风险评估案例研究;(3)基于风险评估方法,计算基于健康风险的污染土壤的修复限值。

北京市环保局于2009年发布地方规范性文件《场地环境评价导则》

(DB11/T656-2009),以应对一大批陆续停产搬迁的重污染企业场地将用于房地产开发或其它用途的场地环境管理需要。该导则整个的框架程序是借鉴了美国的模式和方法。

在各级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科研院所、环境咨询公司等多方的联合推动下,对一批搬迁或停产企业遗留污染场地的调查、风险评估和治理修复项目正在进行或已初步完成,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国内在已有相关项目(环保公益行业专项课题: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分析了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对污染场地(土壤)健康风险评估的程序和方法,包括污染场地(土壤)调查、污染识别的程序和方法,污染物毒性参数的由来及查询方法,暴露情景和暴露途径的界定,暴露模型及其参数的获取方式,风险表征的方式及可接受风险水平的设定,不确定性分析,污染土壤修复方案的选择及修复目标的确定方法等内容;同时,调研了我国科研工作者的一些探索性研究,以及地方环保部门制订的相关指导性文件,制订了适合我国目前国情的《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草案,初稿),于2009年3月同时提交环保部标准处和标准司审阅。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方面采用技术框架基本一致,即危

害识别(即场地调查、数据的获取和整理、评估等)、暴露评估、毒性评估和风险表征。本导则规定的技术方法主要参照了美国环保局(USEPA,1996;2002 )测试和材料标准(ASTM,2002 )技术方法。主要原因包括:

(1)美国对污染场地关注的比较早,法规标准和技术导则文件较为完善,计算模型及参数的研究比较系统,信息开放程度大,方便查询与借鉴。许多其他欧美国家也有借鉴美国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2)根据国内污染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实践现状调研,目前我国业界普遍借鉴使用的是美国环保局和美国测试和材料标准方法,技术方法在我国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3)陈梦舫研究团队研发的国内首款污染场地健康与环境风险评估软件(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Software for Contaminated Sites,HERA)面向中国从事污染场地调查、评估和修复行业的相关人士,与我国《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配套使用,实现了完全本土化,具有界面设计合理,功能齐全、稳定性高和操作友好等特点。HERA软件是基于美国ASTM RBCA E2081、英国CLEA导则和中国《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的土壤与地下水风险评估软件,与RBCA和CLEA软件相比,HERA有界面设计更合理、功能更齐全、稳定性更高、操作更便利的特点。

3.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3.1适用范围

本技术导则适用于污染场地土壤对人体身体健康风险评估和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建议目标值的确定。不适用与铅和放射性物质的风险评估

3.2引用的文件

本风险评估工作流程的编制主要参照: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9)

《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3.3风险评估专业术语与定义

(1)场地

某一地块范围内一定深度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地块内所有构筑物、设施也生物的总和。风险评估仅限于某一区域内一定深度的土壤和地下水。

(2)关注污染物

根据场地环境调查结果和场地利益相关方意见,确定的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污染物。

(3)暴露途径

场地中污染物经过一定的方式迁移到到并进入人体的过程。暴露途径主要包括口摄入土壤、皮肤接触土壤、吸入土壤颗粒物、吸入室外空空中来自土壤(地下水)的污染物蒸汽。

(4)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

分析污染场地土壤和浅层地下水(中污染物)通过不同暴露途径,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概率,计算基于风险土壤修复限制以及保护地下水的土壤修复限制的过程。

(5)住宅及公共用地

用于生活居住的各类房屋建筑用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以及科教文卫、公共设施用地等。具体包括普通住宅、公寓、别墅、学校、医院、公园与绿地等。

(6)商服及工业用地

用于商业、服务业和工业的土地。包括商场、超市等各类批发(零售)用地及其附属用地,宾馆、酒店等住宿餐饮用地,办公场所、金融活动等商务用地,洗车场、加油站、展览场馆等其它商服用地,以及工业生产场所、工业生产附属设施用地、物资储备场所、物资中转场所等。

(7)危害商

污染物每天摄入量与参考量的比值,用来表征人体经过单一途径暴露于非致癌污染物而受到的危害水平。

(8)危害指数

多种暴露途径或多种关注污染物对应的危害商之和。用来表征人体经过多个途径暴露于单一污染物或暴露于多种污染物而受到危害的水平。

(9)可接受风险水平

包括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和非致癌效应可接受危害商。对于单一关注污染物《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规定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为(小于或等于)10-6,可接受危害商为(小于或等于)1。

(10)不确定性分析

包括风险贡献率分析和参数敏感性分析。风险贡献率分析是指分析单一关注污染物不同暴露途径引起致癌风险或危害商所占百分比,以及不同关注污染物致癌风险和危害指数所占的白分比。参数敏感性分析是指在其余参数值均固定,选定参数取值的增大或减小,对计算得到的风险值或土壤修复限值影响程度的分析。

4.风险评估工作程序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工作程序包括危害识别、暴露评估、毒性评估、风险表征和土壤修复建议修复目标值的确定。污染场地土壤健康风险评估程序如下图所示。

4.1 危害识别

根据场地环境调查获取的资料,结合场地土地的规划利用方式,确定污染场地的关注污染物、场地内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可能的敏感受体,如儿童、成人、地下水体等。

4.2 暴露评估

在危害识别的工作基础上,分析场地土壤中关注污染物进入并危害敏感受体的情景,确定场地土壤污染物对敏感人群的暴露途径,确定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模型和敏感人群的暴露模型,确定与场地污染状况、土壤性质、地下水特征、敏感人群和关注污染物性质等相关的模型参数值,计算敏感人群摄入来自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物所对应的土壤和地下水的暴露量。

4.3毒性评估

在危害识别的工作基础上,分析关注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效应,包括致癌效应和非致癌效应,确定与关注污染物相关的的毒性参数,包括参考剂量、参考浓度、致癌斜率因子和单位致癌因子等。

4.4风险表征

在暴露评估和毒性评估的工作基础上,采用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单一污染物经单一暴露途径的风险值、单一污染物经所有暴露途径的风险值、所有污染物经所有暴露途径的风险值;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包括对关注污染物经不同暴露途径产生健康风险的贡献率和关键参数取值的敏感性分析;根据需要进行风险的空间表征。风险表征计算的风险值包括单一污染物的致癌风险值、所有关注污染物的总致癌风险值、单一污染物的危害商(非致癌风险值)和多个关注污染物的危害指数(非致癌风险值)。

4.5 修复建议目标值的确定

在风险表征的工作基础上,判断计算得到的风险值是否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如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结果未超过可接受风险,则结束风险评估工作;如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结果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则计算关注污染物基于致癌风险的修复限值和/或基于非致癌风险的修复限值,并进行关键参数取值的敏感性分析;如暴露

情景分析表明,污染场地土壤中的关注污染物可淋溶进入地下水,影响地下水环境质量,则计算保护地下水的土壤修复限值。污染场地修复建议目标值,应根据上述基于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基于非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和保护地下水的土壤修复限值确定。

本导则工作内容包括“危害识别”、“暴露评估”、“毒性评估”、“风险表征”和“确定土壤修复目标值”五部分内容。

“危害识别”规定了需要获取的场地信息和数据的类型及内容(包括历史资料、调研报告、图件报表、采访记录等)。关于如何获取场地相关信息和数据,如人员走访、场地历史资料的调研、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测试等的具体技术要求,在《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中进行详细规定。这部分提供的信息数据决定了是否进行场地风险评估。启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工作的筛选值见《导则》文本的附录A,由于我国目前可作为筛选值参考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 》包括

的污染物种类较少,所以筛选值数据借鉴了美国环保局场地健康风险评估土壤污染物的筛选值。

“暴露评估”就以下技术内容进行了规定:

(1)典型用地方式下,土壤污染的暴露情景、主要暴露途径和敏感人群;

(2)室内和室外空气中来自土壤(地下水)的污染物的浓度预测模型;

(3)主要暴露途径的风险评估模型及模型参数的取值方法。

(4)人体暴露量的计算。“毒性评估”部分规定了污染物的毒理性质参数取值、确定污染物理化性质参数取值和确定污染物的地下水环境标准值。

“风险表征”部分规定了污染物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计算方法、进行风险的空间表征、基于致癌和非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的计算、不确定性分析等内容。

“确定土壤修复限值”部分则基于可接受的风险,计算关注污染物基于场地所有可能暴露途径致癌风险的修复目标值和非致癌风险的修复目标值,如污染场地

土壤中的关注污染物有可能淋溶进入地下水,影响地下水环境质量,则计算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土壤修复目标值。根据上述基于致癌风险计算的土壤修复目标值、基于非致癌风险计算的土壤修复目标值和保护地下水的土壤修复目标值,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土壤修复技术可行性、修复成本的可接受性等,确定土壤修复限值。

5危害识别

5.1危害识别工作内容

危害识别的工作内容:收集场地环境调查资料、确定土地利用方式和关注污染物。

5.2资料收集

按照《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对场地进行污染识别,获得以下数据:

(1)较为详尽的场地相关资料信息,如场地土地使用权及用途变更情况、与污染相关的人为活动、场地(及邻近地区)平面分布测绘图、地表及地下设备设施和构筑物的分布等信息;

(2)场地土壤等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浓度数据,尤其重要的是不同深度土壤污染物浓度等;

(3)具有代表性的场地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分析数据,如土壤pH值、容重、有机碳含量、含水量、质地等;

(4)场地(所在地)气候、水文、地质特征信息和数据,如地表年平均风速等;

(5)场地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方式、人群及建筑物等相关信息。

5.3确定土地利用方式

根据规划部门或评估委托方提供的信息,确定场地用地方式,并确定该用地方式下相应的敏感人群,如居住人群、从业人员等。场地及周边地区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或农业灌溉水时,应考虑土壤污染对地下水的影响,将地下水视为敏感受体之一。

5.4确定关注污染物

场地土壤等环境样品中浓度超过《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附录A)所列土壤筛选值的污染物,或污染场地责任人、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众等场地利益相关方一致认为应当进行评估的污染物为关注污染物。

6.暴露评估

6.1暴露评估工作内容

暴露评估的工作内容包括确定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人群对污染场地内关注污染物的暴露情景、主要暴露途径、关注污染物迁移模型和暴露评估模型、模型参数取值,以及计算敏感人群的暴露量。

6.2暴露情景

根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人群的活动模式,本标准规定了住宅及公共用地、商服及工业两类暴露情景,两类暴露情景对应的用地方式描述和敏感人群见表6.1。

表6.1 暴露情景分类

6.3确定暴露途径

(1)本标准主要考虑经口摄入土壤、皮肤接触土壤、吸入土壤颗粒物、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物蒸气、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物蒸气途径的暴露量。

(2)非挥发性污染物不考虑吸入空气中污染物蒸气途径。

(3)规划土地利用方式下无建筑物时(如露天游乐场、公园和绿地等),不考虑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土壤的污染物蒸气途径。

6.3.1宅及公共用地土壤暴露量的计算

6.3.1.1经口摄入土壤途径

经口摄入土壤途径住宅及公共用地方式下,人体可经口摄入土壤,如食用粘附有土壤的食物等。

对于致癌污染物,经口摄入土壤暴露量考虑终身健康危害效应,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1)。获得:OISERca-经口摄入土壤暴露量(致癌效应),kg 土壤·kg-1体重·d-1。

对于非致癌污染物,考虑儿童的暴露危害效应,经口摄入土壤暴露量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2)。获得:OISERnc-经口摄入土壤暴露量(非致癌效应),kg 土壤·kg-1体重·d-1。

6.3.1.2皮肤接触土壤途径

皮肤接触土壤途径住宅及公共用地方式下,人皮肤接触土壤途径住宅及公共用地方式下,人体可经皮肤直接接触、土壤尘附着于皮肤等途径暴露于土壤污染物。

对于致癌污染物,皮肤接触土壤途径的土壤暴露量考虑终身健康危害效应,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3)。获得:DCSERca-皮肤接触途径的土壤暴露量(致癌效应),kg 土壤·kg-1体重·d-1。

对于非致癌污染物,皮肤接触土壤途径的土壤暴露量考虑儿童的暴露危害效应,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4)。获得:DCSERnc -皮肤接触的土壤暴露量(非致癌效应),kg 土壤·kg-1体重·d-1。

6.3.1.3吸入土壤颗粒物途径

住宅及公共用地方式下,人体可经呼吸吸入室内和室外空气中来自土壤的颗粒物而暴露于土壤污染物。

对于致癌污染物,吸入土壤颗粒物途径的土壤暴露量考虑终身危害效应,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5)。获得:PISERca-吸入土壤颗粒物的土壤暴露量(致癌效应),kg 土壤·kg-1体重·d-1。

对于非致癌污染物,考虑儿童的暴露危害效应,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6)。获得:PISERnc-吸入土壤颗粒物的土壤暴露量(非致癌效应),kg 土壤·kg-1体重·d-1。

6.3.1.4吸入室外空气中污染物蒸气途径

住宅及公共用地方式下,人体呼吸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蒸气而暴露于土壤污染物。

对于单一致癌污染物,考虑终身危害效应,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场地表层土

壤、下层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蒸气对应的土壤暴露量,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7)、公式(8)和公式(9)。获得:(1)IoVERca1-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的污染物蒸气对应的土壤暴露量(致癌效应),kg 土壤·kg-1体重·d-1;

(2)IoVERca2-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污染物蒸气对应的土壤暴露量(致癌效应),kg 土壤·kg-1体重·d-1;

(3)IoVERca3-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污染物蒸气对应的地下水暴露量(致癌效应),L 地下水·kg-1体重·d-1;

对于非致癌污染物,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场地表层土壤、下层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蒸气对应的土壤暴露量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公式(10)、公式(11)和公式(12)。获得:

(1)IoVERnc1-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的污染物蒸气对应的土壤暴露量(非致癌效应),kg 土壤·kg-1体重·d-1;

(2)IoVERnc2-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污染物蒸气对应的土壤暴露量(非致癌效应),kg 土壤·kg-1体重·d-1;

(3)IoVERnc3-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污染物蒸气对应的地下水暴露量(非致癌效应),L 地下水kg -1体重·d-1。

6.3.1.5吸入室内空气中污染物蒸气途径

住宅及公共用地方式下,人体呼吸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蒸气,暴露于土壤污染物。

对于致癌污染物,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蒸气对应的土壤暴露量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13)、公式(14)。获得:

(1)IiVERca1-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污染物蒸气对应的土壤暴露量(致癌效应),kg 土壤·kg-1体重·d-1;

(2)IiVERca2-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污染物蒸气对应的地下水暴露量(致癌效应),L 地下水kg -1体重·d-1。

对于非致癌污染物,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蒸气对应的土壤暴露量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15)、公式(16)。获得:

(1)IiVERnc1-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污染物蒸气对应的土壤暴露量(非致癌效应),kg 土壤·kg-1体重·d-1;

(2)IiVERnc2-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污染物蒸气对应的地下水暴露量(非致癌效应),L 地下水kg -1体重·d-1。

6.3.2商服及工业用地土壤暴露量的计算

6.3.2.1经口摄入土壤途径

商服及工业用地方式下,人体可经口摄入土壤,如食用粘附有土壤的食物等。

对于致癌污染物,经口摄入土壤暴露量考虑成人的暴露危害效应,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17)。

对于非致癌污染物,经口摄入土壤暴露量考虑成人的暴露危害效应,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18)。

6.3.2.2皮肤接触土壤途径

商服及工业用地方式下,成人可因体表皮肤直接接触、土尘附着等暴露于污染物。

对于致癌污染物,考虑成人的暴露危害效应,皮肤接触土壤途径的土壤暴露量,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19)。

对于非致癌污染物,皮肤接触土壤途径的土壤暴露量考虑成人的暴露危害效应,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20)。

6.3.2.3吸入土壤颗粒物

商服及工业用地方式下,成人呼吸吸入室内和室外空气中来自土壤的颗粒物暴露于土壤污染物。

对于致癌污染物,吸入土壤颗粒物途径的土壤暴露量考虑成人的暴露危害效应,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21)。

对于非致癌污染物,考虑成人的暴露危害效应,吸入土壤颗粒物途径的土壤暴露量,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22)。

6.3.2.4吸入室外空气中污染物蒸气途径

商服及工业用地方式下,成人呼吸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蒸气暴露于土壤污染物。

对于致癌污染物,考虑成人的暴露危害效应,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下层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蒸气对应的土壤暴露量,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23)、公式(24)和公式(25)。

对于非致癌污染物,考虑成人的暴露危害效应,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下层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蒸气对应的土壤暴露量,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26)、公式(27)和公式(28)。

6.3.2.5吸入室内空气中污染物蒸气

商业用地方式下,成人呼吸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蒸气,暴露于土壤污染物。

对于致癌污染物,考虑成人的暴露危害效应,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蒸气对应的土壤暴露量,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29)和公式(30)。

对于非致癌污染物,考虑成人的暴露危害效应,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蒸气对应的土壤暴露量,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31)和公式(32)。

7.毒性评估

7.1毒性评估工作内容

毒性评估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分析关注污染物的健康效应(致癌和非致癌效应),确定污染物的毒性参数值。

7.2分析健康效应

关注污染物健康效应分析主要包括关注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质(致癌效应和/或非致癌效应),以及关注污染物经不同暴露途径对人体健康的毒性危害机理及剂量—效应关系。

7.3确定污染物毒性参数

(1)污染物的毒性参数值根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附录C确定。

(2)呼吸吸入致癌斜率因子(SFi),优先根据呼吸吸入单位致癌因子(URF)

外推计算得到;呼吸吸入参考剂量(RfDi),优先根据呼吸吸入参考浓度(RfC )外推计算得到。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33)和公式(34)。如附录C中未给出呼吸吸入单位致癌因子(URF)和呼吸吸入参考浓度(RfC),呼吸吸入致癌效率因子(SFi)和呼吸吸入参考剂量(RfDi),采用附录C 中的SFi 和RfDi 参数值。

(3)皮肤接触致癌斜率系数(SFd)优先根据经口摄入致癌斜率系数计算得到;皮肤接触参考剂量(RfDd),优先根据经口摄入参考剂量计算得到。皮肤接触致癌斜率系数和参考剂量分别采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公式(35)和公式(36)计算。

8风险表征

8.1风险表征工作内容

风险表征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单一污染物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的计算、所有关注污染物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计算、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的空间表征。

8.2风险表征技术要求

关注污染物健康风险值的计算应按照所有采样点污染物浓度数据95%置信

区间的上限值进行。根据实际情况,也可按照每个采样点关注污染物的浓度数据计算风险值。

8.3计算污染物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

8.3.1单一污染物致癌风险

(1)经口摄入土壤中单一污染物的致癌风险,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37)。

(2)皮肤接触土壤中单一污染物的致癌风险,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38)。

(3)吸入受污染土壤颗粒物中单一污染物的致癌露风险,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39)。

(4)吸入室外空气中单一污染物蒸气的致癌风险,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40)。

(5)吸入室内空气中单一污染物蒸气的致癌风险,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41)。

(6)单一土壤污染物经所有暴露途径的致癌风险,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42)。

8.3.2单一污染物非致癌危害商

(1)经口摄入污染土壤中单一污染物的非致癌危害商,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43)。

(2)皮肤接触污染土壤中单一污染物的非致癌危害商,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44)。

(3)吸入受污染土壤颗粒物中单一污染物的非致癌危害商,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45)。

(4)吸入室外空气中单一污染物蒸气的非致癌危害商,采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46)。

(5)吸入室内空气中单一污染物蒸气的非致癌危害商,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47)。

(6)单一土壤污染物经所有途径的非致癌危害商,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48)。

8.3.3所有污染物致癌和非致癌风险计算

(1)所有关注污染物经所有途径的致癌风险,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49)。

(2)所有关注污染物经所有暴露途径的非致癌危害指数,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50)。

8.4不确定性分析

8.4.1污染物和暴露途径风险贡献率分析

(1)单一污染物经不同暴露途径的风险贡献率

单一污染物经不同暴露途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贡献率,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51)和公式(52)。

(2)不同污染物经所有暴露途径的风险贡献率不同关注污染物经所有暴露途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贡献率,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53)和公式(54)。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获得的百分比越大,表示特定暴露途径或特定污染物对于总风险值的影响越大,在制定场地污染风险管理和修复方案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8.4.2分析模型参数敏感性

8.4.2.1敏感参数确定原则

选定需要进行敏感性分析的参数(P)应是对风险计算结果影响较大的参数,包括人群相关参数(体重、暴露周期、暴露频率等)、与暴露途径相关的参数(每日摄入土壤量、暴露皮肤表面积、皮肤表面土壤粘附系数、每日吸入空气体积、总悬浮颗粒物含量、室内地基厚度、室内空间体积与蒸气入渗面积比等)。单一暴露途径风险贡献率超过20%时,应进行人群相关参数和与该途径相关的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8.4.2.2敏感性分析方法

采用敏感性比例表征模型参数敏感性,即参数取值变动对模型计算风险值的影响程度。参数的敏感性比例越大,表示风险变化程度越大,该参数对风险计算的影响也越大。制定污染土壤风险管理对策时,应该关注对风险影响较大的敏感性参数。

模型参数值变化(从P1变化到P2)对致癌风险、危害商、基于致癌和非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X1 到X2)的敏感性比例,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55)。

9确定土壤修复建议目标值

9.1确定土壤修复建议目标值工作内容

确定土壤修复建议目标值的工作内容包括:计算单一关注污染物经单一和所有暴露途径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计算单一关注污染物经单一和所有暴露途径非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计算保护地下水的土壤修复限值,确定土壤修复建议目标值。

关注污染物的致癌风险大于10-6或危害商大于1时,应根据场地具体情况,按照9.2 和/ 或9.3 计算关注污染物的土壤修复限值,进而确定土壤修复建议目标值。

9.2计算单一关注污染物基于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

(1)基于经口摄入土壤途径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56)。

(2)基于皮肤接触土壤途径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57)。

(3)基于吸入土壤颗粒物途径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58)。

(4)基于吸入室外空气中污染物蒸气途径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59)。

(5)基于吸入室内空气中污染物蒸气途径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60)。

(6)基于所有暴露途径综合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61)。

9.3计算单一关注污染物基于非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

(1)基于经口摄入土壤途径非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62)。

(2)基于皮肤接触土壤途径非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63)。

(3)基于吸入土壤颗粒物途径非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64)。

(4)基于吸入室外空气中污染物蒸气途径非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65)。

(5)基于吸入室内空气中污染物蒸气途径非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66)。

(6)基于所有暴露途径综合非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67)。

9.4 计算保护地下水的土壤修复限值

土壤中污染物可随淋溶水发生垂直迁移而进入地下水,影响地下水环境质量。污染场地所在地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或农业灌溉水源时,应计算保护地下水的土壤修复限值。保护地下水的土壤修复限值以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最大浓度限值(附

录F)为基准,计算方法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计算公式(68)。

9.5确定土壤修复建议目标值

比较经过上述计算得到的各关注污染物经单一和所有暴露途径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经单一和所有暴露途径非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和保护地下水的土壤修复限值,选择最小值作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建议目标值。

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db11t811-)

---------------------------------------------------------------最新资料推荐------------------------------------------------------ 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DB11T811-2011) ICS 13.080 Z 50 备案号:31296-2011DB11市地方标准DB11/T 811—2011北京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Screening Levels for Soil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of Sites2011 - 08 - 09 发布2011 - 12 - 01 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1/ 15

DB11/T 811—2011目次前言......................................................... ........................ II 1 2 3 4 5 范围......................................................... ......................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术语和定义 ........................................................ ................. 2 筛选值及使用规则 ........................................................ ........... 2 监测......................................................... ...................... 5参考文献......................................................... .................... 10I

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流程说课讲解

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工作流程 1. 技术路线 通过对焦化厂特定的行业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污染识别,现场布点、采样分析,确定焦化场地土壤是否受到污染,污染程度及范围,是否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等,工作顺序为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1.1 场地环境调查 根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与《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二阶段为定性评估阶段,第三阶段为定量评估阶段。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是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场地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是否污染确认阶段是以采样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或者由于资料缺失等原因造成无法排除场地内外存在污染源时,作为潜在污染场地进行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确定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和空间分布。该阶段通常可以分为初步采样分析和详细采样分析,每一步均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现场采样、数据评估和结果分析等步骤。根据初步采样分析结果,如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国家和地方等相关标准及背景点浓度,并且经过不确定分析确认不需要进一步调查后,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可以结束;否则认为可能存在环境风险,需要进行详细调查,在初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样和分析,确认场地污染程度和范围。 若场地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或土壤修复时,则需要进行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本阶段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获得满足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参数,提出详细的污染程度评估及污染范围界定,并提出治理目标与推荐治理方案。本阶段

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

ICS13.080 Z 50 备案号:31296-2011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811—2011 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 Screening Levels for Soil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of Sites 2011-08-09发布2011-12-01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筛选值及使用规则 (2) 5 监测 (5) 参考文献 (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友亚、李发生、李立新、黄海林、曹云者、颜增光、张超艳。 II

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住宅用地、公园与绿地、工业/商服用地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及使用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潜在污染场地开发利用时是否开展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的判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本。 GB 7486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一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 GB/T 14550 土壤质量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7134 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5 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6 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8 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9 土壤质量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0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 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1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HJ 491 土壤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605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77.4 土壤和沉积物二噁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DB11/T 656 场地环境评价导则 EPA Method 200.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水和废物中的金属和痕量元素(Determination of Metals and Trace Elements in Water and Wastes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ic) EPA Method 200.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水和废物中的痕量元素(Determination of Trace Elements in Waters and Wastes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 Mass Spectrometry)EPA Method 1613 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测定四至八氯代二恶英和呋喃(Tetra- through Octa-Chlorinated Dioxins and Furans by Isotope Dilution HRGC/HRMS)EPA Method 7196 比色法测定六价铬(Chromium, Hexavalent (Colorimetric)) EPA Method 7473 热解齐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固液态介质中汞的含量(Mercury in Solids and Solutions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Amalgamation, and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EPA Method 8015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非卤代有机物(Nonhalogenated Organics using GC/FID)

工作场所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

企业标准 CPI ××—20×× 代替CPI ××—20×× 工作场所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 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Workplace Hazard Identific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2012—12—发布2013—××—××实施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发布

前言 为了全面开展工作场所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系统地识别和控制工作场所、环境及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确保安全作业,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由集团公司安全与环境保护监察部起草。 本标准由集团公司安全与环境保护监察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本版变更情况: 变更时间:2014年5月14日 参与修编人员:赵先起袁岭 变更内容: 细化了风险评估各环节技术要求 优化了可能性取值参照表 增加了《安健环危害因素参考表》 增加了《区域内部风险评估填写说明》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环境及活动过程中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环境及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评估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第四十五条 3.术语与定义 3.1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 件或行为。 3.2风险: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 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3.3风险评估: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暴露和结果的严重度,并将现 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3.4危害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5风险评估:风险分析和风险值判断的整个过程。 3.6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的一部分,为消除或降低风险实施管理或技术措施,使 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

工作岗位风险评估工作规程

1.目的和范围 1.1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确保在工厂发生的所有作业活动得到风险预 评预控,每位员工认识本岗位存在的风险及预控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和疾病的 发生。 1.2适用于本厂员工、以及所有进入工厂的承包商施工人员、访客、货车司机 的业务活动开展的风险评估。包括:现有的无SOP/WI管理、控制的作业;新增的作业;改变现有的作业;可能偏离程序的非常规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 的变化;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变化;事故或未遂事件发生后。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 2.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规范》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 3.定义 3.1工作安全分析(英文缩写JSA):对岗位任务活动过程中已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运用一种或几种评价方法,定性、定量或半定量地评价其风险程度,并确 定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2危害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 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3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4隐患:危险源是隐患的母体,一般隐患来自于危险源之中,隐患的风险程 度明显高于一般意义上的危险源。隐患一是客观上已经存在的、违反有关法规 标准的实际危险源,而不仅仅是潜在或未来可能的东西;二是将隐患应当看做 是较高风险值的危险源,是不可容许的临界状态,是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 控制的危险源。 3.5风险:是衡量某一种危险引发事故、造成伤害或疾病的概率和后果的尺度,是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风险=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后果。 3.6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又称LEC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人员在 具有潜在风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法。 3.7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 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行为。 3.8隐患A类级别:当出现下列任意一项时,可直接确定为不可容许”A级”风 险: 1)现状严重不符合法律、法规、国家安全标准、集团安全标准及公司安全 管理制度; 2)相关工作岗位员工有合理抱怨和强烈要求; 3)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改进控制措施的工作岗位;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工作岗位; 3.9风险等级:C级风险D≤20;B级风险21≥D≤159;D≥160A级风险; 4.职责 4.1安全部:

污染场地风险调查与风险评估

污染场地风险调查与风险评估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卿工--189-3394-6343 一、场地环境评价的内容、程序 场地环境评价包含三个不同但又逐级递进的阶段。场地环境评价是否需要从一个阶段进入到下一个阶段,主要取决于场地污染状况和以及相关方的要求。场地环境评价的三个阶段为: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的污染识别;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是否污染的确认--采样与分析; -第三阶段——场地环境污染风险评估与治理措施。 场地环境评价第一阶段的目的主要是识别场地环境污染的潜在可能。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评价主要通过会谈、场地访问,对过去和现在场地使用情况、特别是污染活动的有关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来识别和判断场地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如果第一阶段评价结果显示该场地可能已受污染,那么在第二阶段评价中将在疑似污染的地块进行采样分析,以确认场地是否存在污染。一旦确定场地已经受到污染,则将在第三阶段全面、详细评价污染程度及污染范围,并提出治理目标和推荐治理方案,场地环境评价编制程序见图1-1。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图1-1场地环境评价编制流程 二、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 《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9年) 《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号)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2005〕27号) 《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 《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1.1 2.2相关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5618-2009)(修订)(征求意见稿第四版) 《场地污染源调查与评价别标准》(GB5085-2007)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 《场地污染源调查与评价别标准》(GB5085-2007) 1.2 2.3相关技术导则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4) 《污染场地术语》(HJ682-2014) 《场地环境评价导则》(京环发〔2007〕8号) 1.3 2.4相关技术规范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DD2008-01) 挥发性与有机物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0148-1994)

工作岗位风险评估工作规程

1.目的和围 1.1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确保在工厂发生的所有作业活动得到风险预评预控,每位员工认识本岗位存在的风险及预控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和疾病的发生。 1.2适用于本厂员工、以及所有进入工厂的承包商施工人员、访客、货车司机的业务活动开展的风险评估。包括:现有的无SOP/WI管理、控制的作业;新增的作业;改变现有的作业;可能偏离程序的非常规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的变化;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变化;事故或未遂事件发生后。 2.规性引用文件 下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2.1.《中华人民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 2.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规》安全生产委员会 3.定义 3.1工作安全分析(英文缩写JSA):对岗位任务活动过程中已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运用一种或几种评价方法,定性、定量或半定量地评价其风险程度,并确定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2危害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3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4隐患:危险源是隐患的母体,一般隐患来自于危险源之中,隐患的风险程度明显高于一般意义上的危险源。隐患一是客观上已经存在的、违反有关法规标准

的实际危险源,而不仅仅是潜在或未来可能的东西;二是将隐患应当看做是较高风险值的危险源,是不可容许的临界状态,是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控制的危险源。 3.5风险:是衡量某一种危险引发事故、造成伤害或疾病的概率和后果的尺度,是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后果。 3.6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又称LEC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风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法。 3.7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行为。 3.8隐患A类级别:当出现下列任意一项时,可直接确定为不可容许”A级”风 险: 1)现状严重不符合法律、法规、安全标准、集团安全标准及公司安全管理 制度; 2)相关工作岗位员工有合理抱怨和强烈要求; 3)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改进控制措施的工作岗位;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工作岗位; 3.9风险等级:C级风险D≤20;B级风险21≥D≤159;D≥160A级风险; 4.职责 4.1安全部: 负责更新和维护本程序,负责制定全厂的JSA活动计划;

站场环境风险评估

站场环境风险评估 7.5.1 适用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中国石化油气田联合站、接转站、计量站、集气站、净化厂(站)及各类油品、高浓度污水集中储存设施及其他风险物质储存设施的环境风险识别与等级评估。 7.5.2 环境风险源识别 站场内长期或临时生产、使用、储存、转输等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的相对独立的一个(套)装置或设施,如原油处理单元、原油罐区、高浓度有机废液处理储存设施、高矿化度污水罐区、天然气(伴生气)处理单元、轻烃处理单元、采油气污水处理单元等。 7.5.3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 1、设施(单元) 计算该风险源所涉及的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如存在总量呈动态变化,则按公历年度内某一天最大存在总量计算)与其临界量的比值R: (1)当风险源只涉及一种环境风险物质时,该物质的总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R; (2)风险源存在多种环境风险物质时,则按下式计算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R: R=q1/Q1+q2/Q2 +……+q n/Q n 式中:q1, q2,...,q n——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存在量,t; Q1, Q2,...,Q n——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临界量,t。 根据R值计算结果划分为:①R<1;②1≤R<10;③10≤R<100;④R≥100四种情况,分别以R0、R1、R2和R3表示。 2、罐组 (1)当罐组内只涉及一种环境风险物质时,罐组内最大储罐环

境风险物质存在量与其临界量比值为R; (2)当罐组内涉及多种环境风险物质时,分别计算每种物质最大储罐存在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取最大R计算; 根据R值计算结果划分为:①R<0.4;②0.4≤R<2;③2≤R<4;④R≥4四种情况,分别以R0、R1、R2和R3表示。 7.5.4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采用评分法对风险源生产工艺危险性、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风险源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及分值分别见表7-5-1与表7-5-2。 表7-5-1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 指标分值 生产工艺(10分)生产工艺危险性10 安全生产及设备质 量管理 (40分)安全生产许可8 安全评价及专项检查情况8 设备质量管理8 消防验收情况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情况8 环境风险控制(50分)环境风险防控措施30 建设项目环保要求落实情况10 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情况10 表7-5-2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M)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15 M1类水平 15≤M<30 M2类水平 30≤M<50 M3类水平 M≥50 M4类水平 (1)生产工艺危险性 按照表7-5-3评估风险源生产工艺危险性情况。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报告

Word版本下载可编辑

前言 某某市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在某某三峡库移民、成立直辖市的大好机遇下,工业、城市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某某主城区内原有企业已严重影响城市发展。 根据某某市总体发展规划,主城区工业实行“退二进三”的发展战略要求,在“十五”期间已有许多企业通过关闭、破产、异地迁建等途径陆续迁出主城区。“十一五”期间在“十五”基础上搬迁某某主城区剩余数十家工业企业。根据城市发展规划,搬迁企业原址拟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按土地所在区位置,分别规划为居住区、商业区、城市公共建设区等 某某主城区原有企业建成时间早,因历史原因,各企业虽通过环境保护技术改造等,但“跑、冒、滴、漏”等造成生产场地土壤不同程度的污染。对企业搬迁后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可能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企业原有污染使土地的利用途径受到影响,做好搬迁企业原有场址是否受到污染,受污染后场址的修复显得极为重要。某某市环境保护局抽出专项目资金,拟对某某市搬迁企业原厂址进行风险评估,对搬迁企业场地的作用提出科学化的建议与意见,为政府有关部门对场地开发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某某某某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某某厂”)是机械部大型重点骨干企业,专业从事各类透平压缩机、离心制冷机和

各类风机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了振兴某某机械制造业,使之成为某某的支柱产业,也为了加速推进某某主城区城市建设发展,遵循“退二进三”和“退城进园”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优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某某厂决定整体搬迁至南岸区茶园新区。 由于某某厂在现厂址进行了四十多年的生产活动,产生的污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可能对场地造成污染。而某某厂搬迁后场址将作为城市建设用地,为保障人群健康,作好场区污染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十分必要。 我院受某某市环境保护局委托,在对某某厂历史发展状况、各个历史时期厂区布置、主要产品、原辅材料使用和存储情况、生产工艺、污染物排放及处理等情况调查基础上,识别和判断场地土壤污染的可能性,初步分析公司生产环节上可能存在的排污点、污染因子、污染途径、污染范围及程度,于2007年5月编制了《某某某某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大纲》,某某市环境保护局于2007年5月组织专家对评价大纲进行了评估。我院按照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大纲及评审专家组意见,委托某某市环境监测站对场地土壤进行了现场监测。 根据《某某某某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大纲》,在对某某厂现有场地土壤监测,进一步对某某厂原有、现在生产情况、污染排放、治理情况调查基础上,完成了企业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

五金厂岗位风险评估报告.doc

五金厂岗位风险评估报告 序号过程活动危害源可能造成的危害评价管理方式备注维修电源时先不验电触电重大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维修设备 1 电器及更 换电源 更换电源线及闸刀不开停电通知单触电重大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维修设备不挂警示牌触电重大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设备、工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人员伤害一般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 器具的使 用 保护装置失效人员伤害一般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割炬点火时同时开乙炔和氧气阀烧伤一般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将氧气瓶、乙炔瓶与易燃、易爆品混放爆炸一般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气瓶靠近热源、与明火距离不足10M 爆炸重大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氧气瓶、乙炔瓶距离不足5M 爆炸重大执行《粉尘污染控制程序》 3 切割 气瓶没有回火防止器回火爆炸一般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不戴防护眼镜人身伤害一般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皮管破损爆炸一般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切割产生的飞溅及高温铁水炸伤、燃烧一般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切割后的高温工件烧伤一般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角磨机产生的磨销飞溅烧伤一般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五金厂岗位风险评估报告 序号过程活动危害源可能造成的危害评价管理方式备注 设备缺陷人员伤害、设备损坏一般按《物资、设备管理程序》规定执 行 违章操作设备人员伤害重大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操作现场未穿戴防护用品人员伤害重大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下料冲床的缺陷、模具松动机械伤害一般执行《设备管理程序》 下料冲床缺乏维护设备损坏一般执行《设备管理程序》下料模具的扶持、移位物体打击一般执行《物体打击控制程序》4 机械加工 缝纫机操作不当扎手机械伤害一般执行《安全操作规范》 冲孔、上扣操作不当人员伤害一般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车间无安全通道人员伤害一般按安全文明生产管理规定执行 照明不足人员伤害一般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班时间过长工作人员疲劳人员伤害一般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养殖场环境风险评估资料

6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与减缓措施及应急预案,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本项目所用原辅材料部分为具有一定毒性或可燃性的物料,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性。在突发性的事故状态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一旦释放出来,将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为全面落实《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 号)的要求,查找建设项目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使得企业在生产正常运转的基础上,确保厂界外的环境质量,确保职工及周边影响区内人群生物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次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是风险事故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通过分析本项目中主要物料的危险性和毒性,识别其潜在危险源并提出防治措施,达到降低风险性、危害程度,保护环境之目的。 6.1 危险因素识别 6.1.1 重大污染源识别 根据初步设计,待本项目沼气工程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后,全年沼气产生量为104339.85m3,沼气中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约占总体积的50~80%,沼气的体积密度为0.717kg/m3。本项目设有容积为200m3沼气贮存柜,因此其CH4的最大贮存量为93.21kg。项目采

XXX县蓉园养殖基地生态猪场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用液氨作为冷库制冷剂。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液氨最大贮存量为0.5t/a。 根据表6.1-1可知,建设项目有毒、易燃物质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表6.1-1 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表6.1-2 评价工作级别 大危险源,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 6.2 主要危险化学品性质 (1)、甲烷 甲烷(methane,CH4)为无色、无臭、易燃气体。分子量16.04,沸点-161.49℃,蒸气密度0.55g/L,饱和空气浓度100%,爆炸极限4.9%~16%,水中溶解度0.0024g%(20℃)。甲烷由于C-H键比较牢固,具有极大的化学稳定性,不与酸、碱、氧化剂、还原剂起作用。但甲烷中的氢原子可被卤素取代而生成卤代烷烃。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重庆市汇凯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目录

前言 重庆市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在重庆三峡库移民、成立直辖市的大好机遇下,工业、城市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重庆主城区内原有企业已严重影响城市发展。 根据重庆市总体发展规划,主城区工业实行“退二进三”的发展战略要求,在“十五”期间已有许多企业通过关闭、破产、异地迁建等途径陆续迁出主城区。“十一五”期间在“十五”基础上搬迁重庆主城区剩余数十家工业企业。根据城市发展规划,搬迁企业原址拟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按土地所在区位置,分别规划为居住区、商业区、城市公共建设区等 重庆主城区原有企业建成时间早,因历史原因,各企业虽通过环境保护技术改造等,但“跑、冒、滴、漏”等造成生产场地土壤不同程度的污染。对企业搬迁后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可能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企业原有污染使土地的利用途径受到影响,做好搬迁企业原有场址是否受到污染,受污染后场址的修复显得极为重要。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抽出专项目资金,拟对重庆市搬迁企业原厂址进行风险评估,对搬迁企业场地的作用提出科学化的建议与意见,为政府有关部门对场地开发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重庆汇凯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凯厂”)是机械部大型重点骨干企业,专业从事各类透平压缩机、离心制冷机和

各类风机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了振兴重庆机械制造业,使之成为重庆的支柱产业,也为了加速推进重庆主城区城市建设发展,遵循“退二进三”和“退城进园”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优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汇凯厂决定整体搬迁至南岸区茶园新区。 由于汇凯厂在现厂址进行了四十多年的生产活动,产生的污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可能对场地造成污染。而汇凯厂搬迁后场址将作为城市建设用地,为保障人群健康,作好场区污染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十分必要。 我院受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委托,在对汇凯厂历史发展状况、各个历史时期厂区布置、主要产品、原辅材料使用和存储情况、生产工艺、污染物排放及处理等情况调查基础上,识别和判断场地土壤污染的可能性,初步分析公司生产环节上可能存在的排污点、污染因子、污染途径、污染范围及程度,于2007年5月编制了《重庆汇凯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大纲》,重庆市环境保护局于2007年5月组织专家对评价大纲进行了评估。我院按照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大纲及评审专家组意见,委托重庆市环境监测站对场地土壤进行了现场监测。 根据《重庆汇凯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大纲》,在对汇凯厂现有场地土壤监测,进一步对汇凯厂原有、现在生产情况、污染排放、治理情况调查基础上,完成了企业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

工作岗位风险评估工作规程

1.目的和X围 1.1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确保在工厂发生的所有作业活动得到风险预评预控,每位员工认识本岗位存在的风险及预控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和疾病的发生。 1.2适用于本厂员工、以及所有进入工厂的承包商施工人员、访客、货车司机的业务活动开展的风险评估。包括:现有的无SOP/WI管理、控制的作业;新增的作业;改变现有的作业;可能偏离程序的非常规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的变化;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变化;事故或未遂事件发生后。 2.规X性引用文件 下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2.1.《中华人民XX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 2.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规X》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 3.定义 3.1工作安全分析(英文缩写JSA):对岗位任务活动过程中已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运用一种或几种评价方法,定性、定量或半定量地评价其风险程度,并确定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2危害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3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4隐患:危险源是隐患的母体,一般隐患来自于危险源之中,隐患的风险程度明显高于一般意义上的危险源。隐患一是客观上已经存在的、违反有关法规标准

的实际危险源,而不仅仅是潜在或未来可能的东西;二是将隐患应当看做是较高风险值的危险源,是不可容许的临界状态,是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控制的危险源。 3.5风险:是衡量某一种危险引发事故、造成伤害或疾病的概率和后果的尺度,是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后果。 3.6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又称LEC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风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法。 3.7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行为。 3.8隐患A类级别:当出现下列任意一项时,可直接确定为不可容许”A级”风 险: 1)现状严重不符合法律、法规、国家安全标准、集团安全标准及公司安全 管理制度; 2)相关工作岗位员工有合理抱怨和强烈要求; 3)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X、改进控制措施的工作岗位;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工作岗位; 3.9风险等级:C级风险D≤20;B级风险21≥D≤159;D≥160A级风险; 4.职责 4.1安全部: 负责更新和维护本程序,负责制定全厂的JSA活动计划; 负责编辑相关的培训资料,并为车间部门的培训提供技术支援和现场指导;

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流程

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工作流程 1. 技术路线 通过对焦化厂特定的行业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污染识别,现场布点、采样分析,确定焦化场地土壤是否受到污染,污染程度及范围,是否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等,工作顺序为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1.1 场地环境调查 根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与《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二阶段为定性评估阶段,第三阶段为定量评估阶段。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是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场地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是否污染确认阶段是以采样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或者由于资料缺失等原因造成无法排除场地内外存在污染源时,作为潜在污染场地进行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确定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和空间分布。该阶段通常可以分为初步采样分析和详细采样分析,每一步均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现场采样、数据评估和结果分析等步骤。根据初步采样分析结果,如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国家和地方等相关标准及背景点浓度,并且经过不确定分析确认不需要进一步调查后,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可以结束;否则认为可能存在环境风

险,需要进行详细调查,在初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样和分析,确认场地污染程度和范围。 若场地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或土壤修复时,则需要进行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本阶段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获得满足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参数,提出详细的污染程度评估及污染范围界定,并提出治理目标与推荐治理方案。本阶段调查工作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在第二阶段调查过程中同时展开。

岗位风险评估表

岗位风险评估表 序号岗位名称危险因素 危 险 等 级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估 控制/预防措施 D=L*E*C L E C D 1 木桨开片 投料 机械伤害 到手 1 级 0.5 0.5 1 0.25 1、木桨开片投料规程、岗位培 训、指导 2、戴手套 3、作业前戴好防护用具 2 碱化液碱灼伤、 氯乙酸中 毒、酒精燃 烧 1 1 1 1 1 1、碱化操作规程、、岗位培训、 指导 2、戴防酸手套 3、巡视机器运行状态 3 醚化液碱灼伤、 氯乙酸中 毒、酒精燃 烧、高温灼 伤 1 1 1 1 1 1、醚化操作规程、、岗位培训、 指导 2、戴防酸手套 3、巡视机器运行状态 4 中和洗涤酒精燃烧、 职业病 2 5 4 1 20 1、中和操作规程、、岗位培训、 指导 2、戴防酸手套 3、巡视机器运行状态 4、定期职业病体检 5 压榨酒精燃烧、 机械伤人、 职业病 2 5 4 1 20 1、压榨操作规程、、岗位培训、 指导 2、巡视机器运行状态 3、定期职业病体检 6 汽提干燥机械伤人、 职业病、高 温灼伤、噪 音 1 1 1 1 1 1、汽提干燥操作规程、、岗位 培训、指导 2、巡视机器运行状态 3、戴好耳塞 4、定期职业病体检 7 粉碎机械伤人、 职业病、高 温灼伤、噪 音 1 1 1 1 1 1、粉碎操作规程、、岗位培训、 指导 2、巡视机器运行状态 3、戴好耳塞 4、定期职业病体检 备注:危险等级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五类,1级:D<20; 2级:D=20至50; 3级:D=50至100;4级:D=100至300;5级:D>300。

岗位风险评估表 序号岗位名称危险因素 危 险 等 级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估 控制/预防措施 D=L*E*C L E C D 8 筛粉粉尘、职业 病 1 1 1 1 1 1、粉碎操作规程、、岗位培训、 指导 2、戴好口罩 3、定期职业病体检 9 混粉包装粉尘、职业 病 1 1 1 1 1 1、混粉包装操作规程、、岗位培 训、指导 2、戴好口罩 3、定期职业病体检 10 冷冻作业冷气冻人、 氨气中毒 1 1 3 1 3 11、冷冻作业操作规程、、岗位 培训、指导 2、戴好防护手套 11 设备维修电力伤害、 高压伤害、 火花伤害、 机械伤害 1 1 3 1 3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岗位培 训指导 2、戴好防护用具 12 溶酸 氯乙酸中 毒、酒精燃 烧 2 2 5 5 50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岗位培 训指导 2、戴好防护用具 13 理化分析化学品中 毒 1 1 1 1 1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岗位培 训指导 2、戴好防护用具 14 酒精回收酒精燃烧、 高温灼伤 1 1 1 1 1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岗位培 训指导 2、戴好防护用具 15 污水处理高温灼伤、 化学品中 毒 1 1 1 1 1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岗位培 训指导 2、戴好防护用具 16 DCS中控职业病 1 1 1 1 0.5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岗位培训指导 2、定期职业病体检

场地环境调查与评估报告

场地环境调查与评估报告 篇一: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重庆市汇凯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 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目录 前言 重庆市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在重庆三峡库移民、成立直辖市的大好机遇下,工业、城市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重庆主城区内原有企业已严重影响城市发展。 根据重庆市总体发展规划,主城区工业实行“退二进三”的发展战略要求,在“十五”期间已有许多企业通过关闭、破产、异地迁建等途径陆续迁出主城区。“十一五”期间在“十五”基础上搬迁重庆主城区剩余数十家工业企业。根据城市发展规划,搬迁企业原址拟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按土地所在区位置,分别规划为居住区、商业区、城市公共建设区等

重庆主城区原有企业建成时间早,因历史原因,各企业虽通过环境保护技术改造等,但“跑、冒、滴、漏”等造成生产场地土壤不同程度的污染。对企业搬迁后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可能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企业原有污染使土地的利用途径受到影响,做好搬迁企业原有场址是否受到污染,受污染后场址的修复显得极为重要。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抽出专项目资金,拟对重庆市搬迁企业原厂址进行风险评估,对搬迁企业场地的作用提出科学化的建议与意见,为政府有关部门对场地开发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重庆汇凯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凯厂”)是机械部大型重点骨干企业,专业从事各类透平压缩机、离心制冷机和 篇二: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附件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 HJ □□□—20□□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Site

车间厂房设施风险评估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一、风险评估小组组成 报告起草部门责任人签名报告日期 质量保证部QA 审核部门责任人签名报告日期 冻干车间 设备工程部 质量保证部主任 批准人责任人签名报告日期质量部经理 二.风险评估小组的职责 1.起草部门 1.1负责风险评估工作安排 1.2负责风险评估报告的实施 2.审核部门 2.1负责收集设备评估参数 2.2负责设备评估参数的审核 2.3负责生产工艺参数评估审核 3.批准人 负责风险评估总计划 三.概述 新建车间包括:冻干车间、粉针车间、头孢粉针车间、抗肿瘤冻干车间、水针车间和抗肿瘤水针车间。 新建车间位于生产区中部,位于现有车间的后面。车间北部为物流通道通道为混凝土硬路面。

新建生产厂房为四层(局部)框架结构,冻干生产车间位于一层,粉针车间位于二层左,头孢粉针车间位于二层右,水针车间位于三层左,抗肿瘤水针车间位于三层中,抗肿瘤冻干车间位于三层右,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冻干车间总建筑面积为1668m2,空气净化总面积为513 m2,其中D级洁净区面积为120m2,C级洁净区面积为162 m2,无菌B级洁净区面积为231m2,洁净区气流组织为紊流。 头孢车间总建筑面积为 m2,空气净化总面积为465m2,其中D级洁净区面积为20m2,C级洁净区面积为280 m2,无菌B级洁净区面积为165m2,洁净区气流组织为紊流。 抗肿瘤头孢车间总建筑面积为1668m2,空气净化总面积为513 m2,其中D 级洁净区面积为120m2,C级洁净区面积为162 m2,无菌B级洁净区面积为231m2,局部A级洁净区面积为18m2,洁净区气流组织为紊流。 水针车间总建筑面积为1668m2,空气净化总面积为323 m2,其中D级洁净区面积为175m2,C级洁净区面积为148 m2,洁净区气流组织为紊流。 抗肿瘤水针车间总建筑面积为1668m2,空气净化总面积为250 m2,其中D 级洁净区面积为95m2,C级洁净区面积为145 m2,洁净区气流组织为紊流。 抗肿瘤冻干车间总建筑面积为1668m2,空气净化总面积为355 m2,其中D 级洁净区面积为10m2,C级洁净区面积为205 m2,无菌B级洁净区面积为 140m2,洁净区气流组织为紊流。 空调系统由B级、C级和D级三个空调系统组成,是按照GMP要求设计、制造、安装的。三个系统机组集中安装在空调机房,机组设有蒸汽加热、加湿,冷冻水表冷及除湿,能够调节洁净房间的温湿度,B万级空调区设计风量25000m3/小时,该系统覆盖11个房间,C级空调区设计风量15000m3/小时,该系统覆盖16房间,D级空调区设计风量15000 m3/小时,该系统覆盖11个房间。 送风口类型 S1—500m3/h设计风量风口面积320×320mm2 S2—1000m3/h设计风量风口面积484×484mm2 S3—1500m3/h设计风量风口面积630×630mm2 S4—1500m3/h设计风量风口面积1175×580m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