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倍角公式教案

二倍角公式教案
二倍角公式教案

(完整版)三角函数系列二倍角公式测试题含答案.doc

评卷人得分 二倍角公式一、选择题 1.已知 2sin θ +3cosθ =0,则 tan2 θ =() A . B . C . D . 2.已知= ,则 sin2 α +cos (α﹣)等于() A.﹣B.C.D.﹣ 3.若 0<α<,﹣<β< 0,cos (+α) = ,cos (﹣β),则 cos (α +β)=()A.B.﹣C.D.﹣ 5.已知 cos α=, cos (α +β)=﹣,且α、β∈(0,),则cos(α﹣β)=()A.B.C.D. 6.求值: tan42 ° +tan78 °﹣tan42 ° ?tan78 ° =() A.B.C.D. 7.已知 sinx= ﹣,且 x 在第三象限,则tan2x= () A.B.C.D. 8.已知 tan α =4,= ,则则 tan (α +β)=() A.B.﹣C.D.﹣ 9.计算 log 2sin +log 2cos 的值为() A.﹣ 4 B. 4 C. 2 D.﹣ 2 10.若均α,β为锐角,=() A.B.C.D. 11.已知 tan α=, tan β=,则 tan (α﹣β)等于()

12.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2x 上,则 cos2 θ =()A.﹣B.﹣C.D. 13.已知 sin θ +cos θ=,则tan2θ值为() A.B.C.D. 14.设 tan α, tan β是方程 x 2﹣3x+2=0 的两个根,则tan (α +β)的值为() A.﹣ 3 B.﹣ 1 C. 1 D. 3 15.sin α=,α∈(,π),则cos (﹣α)=() A.B.C.D. 16.已知 sin α +cos α =﹣,则 sin2 α =() A.B.C.D. 17.已知,那么cosα=() A.B.C.D. 18.设α﹑β为钝角,且 sin α=, cos β =﹣,则α +β的值为() A.B.C.D.或 19.若 tan (α﹣β) = , tan β=,则 tan α等于() A.﹣ 3 B.﹣C. 3 D. 20. =() A.B.C.D. 21.若角 A为三角形 ABC的一个内角,且 sinA+cosA= ,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为()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

二倍角公式的应用,推导万能公式

课题十:二倍角公式的应用,推导万能公式 教学第一环节:衔接阶段 回收上次课的教案,检查学生的作业,做判定。 了解家长的反馈意见 通过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 了解学生上次学习的情况,查漏补缺,为后面的备课方向提供依据 教学第二个环节:教学内容 一、解答本章开头的问题: 令AOB = , 则AB = a cos OA = a sin ∴S 矩形ABCD = a cos ×2a sin = a 2sin2 ≤a 2 当且仅当 sin2 = 1, 即2 = 90, = 45时, 等号成立。 此时,A,B 两点与O 点的距离都是a 2 2 二、半角公式:在倍角公式中,“倍角”与“半角”是相对的 例一、求证:α +α-=αα+=αα-=αcos 1cos 12tan ,2cos 12cos ,2cos 12sin 222 证:1在 α-=α2sin 212cos 中,以代2,2 α代 即得: 2sin 21cos 2α-=α ∴2 cos 12sin 2α-=α 2在 1cos 22cos 2-α=α 中,以代2,2 α代 即得: 12 cos 2cos 2-α=α ∴2cos 12cos 2α+=α 3以上结果相除得:α +α-=αcos 1cos 12tan 2 注意:1左边是平方形式,只要知道2 α角终边所在象限,就可以开平方。 2公式的“本质”是用角的余弦表示2 α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3上述公式称之谓半角公式(大纲规定这套公式不必记忆) α+α-±=αα+±=αα-±=αcos 1cos 12tan ,2cos 12cos ,2cos 12sin 4 还有一个有用的公式:α α-=α+α=αsin cos 1cos 1sin 2tan (课后自己证) 三、万能公式 B C a A O D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二倍角公式》说课稿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二倍角公式》说课稿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是一节高三复习课,教材是高中数学新课程人教A 版(必修4),教辅是《世纪金榜》。这一节的公式在三角函数里的比重很大,是进行三角恒等变换的重要公式,它们与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公式一起组成了三角函数的主要公式。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两角和与差、二倍角公式的正用、逆用和变用 (2) 难点:“辅助角公式”,即形如)sin(cos .sin .22βααα++=+b a b a 的化简; “角的变换”,即用“已知角”表示“所求角”,要注意角的变换技巧和 角的范围;当角的关系比较复杂时不仅要用“和、差、 倍”公式,还要先用到诱导公式。 学情分析: 这些学生大部分基础不够好,学习态度也不够积极,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较弱,知识遗忘率高,只有小部分学生基础较好,但是动手解题能力也很弱。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熟练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及二倍角公式的正用、逆用 和变形使用,会用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求值。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提问、引导,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归纳,明确解题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公式之间角与角的关系,认识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方法: 基于学情分析,应从细节入手,主要采用引导,提示,归纳,讲练结合的方法。 学法指导:从公式特征和题目特征选取适当的公式;有时要切化弦;注意观察所求角与已知角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通过提问)cos(βα-公式,开门见山的引入到公式的复习当中. 二.复习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二倍角公式及变形公式 和 “辅助角公式” 用小黑板展示所有公式,讲解公式时要体现公式之间的联系,比如,二倍角倍受公式可以在两角和的公式中令αβ=而得到. 一边讲解公式的特征,帮助记忆,一边通过6道简单示例帮助理解。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βα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C

二倍角公式练习题含答案

1.若sin 2α ,则cos α=( ) A .-2 3 B .-13 C.13 D.2 3 2. 47 17 30 17sin sin cos cos ??? ?-的值是( ). A .-2 B .-1 2 C. 12 D. 2 3.若sin cos sin cos αα αα+-=1 2,则tan2α=( ). A .-3 4 B.3 4 C .-4 3 D.4 3 4.已知()1 cos 03??π=-<<,则sin 2?=( ) A.9 B.9- C.9 D.9- 5 .已知cos 2θ=44sin cos θθ-的值为( ) A . 1811 D. 2 9- 6.已知3 cos 5α=,则2cos 2sin αα+的值为( ) A. 925 B. 18 25 C. 2325 D. 34 25 7.已知(,0)2πα∈-,3 cos 5α=,则tan 2α=( ) A.247 B.247- C.-724 D.24 7 8.4sin 2,(,)544ππ αα=-∈-,则sin 4α的值为( ) A. 24 25 B. -2425 C. 4 5 D. 725 9. 已知2 sin 3α=,则cos(2)πα-=

A . B .19- C .19 D 10.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3sin 5 α= ,则sin 2α= . 11.已知tan 2α=,则sin cos 3sin 2cos αααα +=-________; 12.已知α是第二象限的角,且53sin =α,则α2tan 的值是 ;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1页,总1页 参考答案 1.C 2.C 3.B 4.D 5.B 6.A 7.D 8.B 9.B 10.2524 - 11.3 4 12.24 7-

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及应用

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及应用 一. 考点要求 1、 熟记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并能灵活应用; 2、 领会从一般化归为特殊的数学思想,体会公式所蕴涵的和谐美 3、 公式应用的方法与技巧。 二、公式再现; 1、二倍角公式; sin2a= 2sinacosa 。 cos2a =22cos sin αα- = 22cos 1α-= 21sin α- tan2a= 22tan 1tan αα - 2、降幂公式;2 2cos 1sin ,2 2cos 1cos 22α αα α-= += 三;闯关训练 A 、类型一 公式逆用 逆用公式,换个角度豁然开朗,逆过来看茅塞顿开,这种在原有基础上的变通是创新意识的体现; 1、求下列各式的值 ();??cos15sin151 ()8 s i n 8 c o s 22 2 π π - () ? -?5.22tan 15.22tan 32 ; ()15.22cos 242 -? B 、、类型二----公式正用 从题设条件出发,顺着问题的线索,正用三角公式,通过对信息的感

知、加工、转换,运用已知条件和推算手段逐步达到目的。 2、已知(),5 3 sin -=-απ求α2cos 的值。 3、已知?? ? ??∈-=ππ ααα,2 ,sin 2sin ,求αtan 的值。 C 、、类型三----化简 ()()()2 4441sin cos ;2cos sin a a θθ +-、 四.能力提升; 1, 已知,128,5 4 8 cos παπα <<-=求4 tan ,4 cos ,4 sin α αα的值 2、已知,2 4,1352sin π απα<<=求ααα4tan ,4cos ,4sin 的值。 3、化简 ()() 11 1sin cos cos 2;2; 1tan 1tan x x x θθ--+ 4.x x - 5. 求值:(1)0000sin13cos17cos13sin17+ (2)0 1tan 751tan 75+- (3)2 2 cos sin 8 8 π π - 6.已知a ,β都是锐角,cosa=17 ,cos ()αβ+=11 14 -,求cos β的值。 7、 已知tan()3,tan()5αβαβ+=-=求tan2a 及tan 2β的值。 8、求值0000tan 70tan1070tan10- 9、.已知函数 2cos cos x x x +,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 五;高考链接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教案(1)(1)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由和角公式而导出倍角公式; (2)能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化简、求值、证明,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3)能推导和理解半角公式; 4)揭示知识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自己由和角公式而导出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领会从一般化归为特殊的数学思想,体会公式所蕴涵的和谐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通过例题讲解,总结方法.通过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三角函数各个公式之间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理解掌握三角函数各个公式的各种变形,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逆用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倍角公式的应用. 难点:公式的推导. 三.学法与教法 教法与学法:(1)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由和角公式导出倍角公式,领会从一般化归为特殊的数学思想,体会公式所蕴涵的和谐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反馈练习法:以练习来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存在的差距. 四.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复习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提出问题:公式中如果β=α,公式会变得如何? 3、让学生板演得下述二倍角公式:

α-=-α=α-α=ααα=α2222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cos sin 22sin ααα2tan 1tan 22tan -= [展示投影]这组公式有何特点?应注意些什么? 注意:1.每个公式的特点,嘱记:尤其是“倍角”的意义是相对的,如:4α是8α的倍角. 2.熟悉“倍角”与“二次”的关系(升角——降次,降角——升次) 3.特别注意公式的三角表达形式,且要善于变形: 22cos 1sin ,22cos 1cos 22α-=αα+=α 这两个形式今后常用. (二)[展示投影]例题讲评(学生先做,学生讲,教师提示或适当补充) 例1.(公式巩固性练习)求值: ①.sin22?30’cos22?30’=4 245sin 21=ο ②.=-π18 cos 22224cos =π ③.=π-π8cos 8sin 22 224cos -=π- ④.=ππππ12cos 24cos 48cos 48sin 8216sin 12cos 12sin 212cos 24cos 24sin 4=π=ππ=πππ 例2.化简 ①.=π-ππ+π)12 5cos 125)(sin 125cos 125(sin 2365cos 125cos 125sin 22 =π-=π-π ②.=α-α2sin 2cos 44α=α-αα+αcos )2 sin 2)(cos 2sin 2(cos 2222 ③.=α+-α-tan 11tan 11α=α -α2tan tan 1tan 22 ④.=θ-θ+2cos cos 21221cos 2cos 2122=+θ-θ+ 例3、已知),2 (,135sin ππ∈α= α,求sin2α,cos2α,tan2α的值。 解:∵),2(,135sin ππ∈α=α ∴1312sin 1cos 2-=α--=α

二倍角公式说课稿Word版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说课稿 张彩霞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下)第四章三角函数第七节《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第一课时。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两角和、差的正、余弦和正切的公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是三角函数的重要公式,应用这组公式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能够熟练地正用,逆用以及变形。 (2)能力目标:通过对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引入、理解,以及研究二倍角的正切公式的存在条件和师生之间的互相活动来提高学生化归、分析、概括、猜想等数学能力。 (3)情感目标:在平等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实现共同探究、教学相长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3.教学重点: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推导以及二倍角的余弦公式的两种变形及应用。 4.教学难点:是倍角公式与以前学过的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和(差)角公式的综合运用。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以及所面临的教学对象.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从一般到特殊的化归思想方法. 2.练习巩固法 3.分析法 三、说学法 1.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方法 2.观察分析法 3.练习巩固法 四、说教学设计: 一堂课成败的关键,主要是看教学设计的条理性与清晰性和逻辑性,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设计。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复习上节课的和角公式后,通过具体的求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值,引导学生二倍角公式的推导,同时也说明了学习二倍角公式的必要性。 2.引出课题:这就是本节课要学的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3.给出二倍角公式及两个推论。再回到之前的问题,说明何时用那种形式的二倍角公式。 4.记忆,默写 5.二倍角的理解。如α角可以看成半角α的二倍,4α角可以看成2α角的二倍。 6.规范书写 先说学生存在的问题,再教师板演。 7.学生独立完成自主检测 8.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能力检测 9.课堂小结 10.布置课外作业:P138:第14--19题 五.说板书设计

倍角公式练习题

1.若[]0,θπ∈, ) A .7 D 2.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5 4sin = α,则=-)2sin(απ A .2425- B .2425 C .1225 D .1225- 3.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 =2x 上则cos 2θ等于( ) A 4) A 5,则α2cos 的值为( ) A 6.【原创】在△ABC 中,若sin (A+B-C )=sin (A-B+C ),则△ABC 必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7.【原创】x y 2sin 2=的值域是( ) A .[-2,2] B .[0,2] C .[-2,0] D .R ) (A ))()2(x f x f =-π (B ))()2(x f x f =+π (C ))()(x f x f -=- (D ))()(x f x f =- 9,则sin2=α( ) 10( ) A 2- D .2 11则sin 2θ=( )

A.1 B.3 C 12则x4 cos的值等于() 13.若(0,) απ ∈,且,则cos2α=() (A (B (C (D 14.已知α 是第二象限角,且,则tan2α的值为() A 15 ,则x 2 sin的值为() A 16 17的值为. 18上的最大值是. 19 20___________ 21 22 23.若tanα=2,则sinα·cosα的值为. 24的最大值是. 25的最大值是. 26.已知函数log(1)3 a y x =-+,(0 a>且1) a≠的图象恒过点P,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则2 sin sin2 αα -的值等于_______.

二倍角公式教案

二倍角公式教案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二 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S (α+β) C (α+β) T (α+β)推导出sin2α,cos2α,tan2α. 知道各公式 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整个公式体系的生成过程,从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2、记住并能正确运用二倍角公式进行求值、化简、证明;通过综合运用 公式,掌握基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二倍角的公式的推导及灵活应用,倍角的相对性 三、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练习 五、教学过程 1 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和(差)角公式,现在请一位同学们回答一下和角公式的内容: sin (α+β)= cos (α+β)= tan (α+β)= 计算三角函数值时,有些情况中,只用加或减不能满足要求,比如,角α,我们要求它的二倍,三倍,即2α,3α,等等,该如何求呢?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二倍角的相关公式。 2 公式推导 在上面的和角公式中,若令β=α,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32页——133页,并填写课本中的空白框。(让学生做5分钟) (1)提问: sin2α=sin (α+α)= sin αcos α+cos αsin α= 2sin αcos α cos2α=cos (α+α)= cos αcos α-sin αsin α= cos 2α-sin 2α tan2α= tan (α+α)= tanα+ tanα1-tanαtanα =2tanα1-tan 2α 整理得: sin2α=2sin αcos α cos2α= cos 2α-sin 2α tan2α= 2tanα1-tan 2α (2)提问:对于cos2α= cos 2α- sin 2α,还有没有其他的形式? 利用公式sin 2α + cos 2α=1变形可得: cos2α = cos 2α-sin 2α=cos 2α-(1-cos 2α)=2cos 2α-1 cos2α = cos 2α-sin 2α=(1-sin 2α )-sin 2α =1-2sin 2α 因此:cos2α = cos 2α-sin 2α

二倍角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案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王业奇

α 1tan tan 二、提出问题:若β = α 让学生板演得下述二倍角公式:

一、例题: 例一、(公式巩固性练习)求值: 1.sin22 30’cos22 30’=4 2 45sin 21= 2.=-π 18 cos 22 224cos = π 3.=π -π8 cos 8sin 22 224cos - =π- 4.=ππππ12 cos 24cos 48 cos 48 sin 8 2 16sin 12cos 12sin 212cos 24cos 24sin 4=π=ππ=πππ 例二、 1.5555(sin cos )(sin cos )12121212ππππ +- 2 25553 sin cos cos 121262 πππ=-=-=

2.=α-α2sin 2cos 44 α=α -αα+αcos )2 sin 2)(cos 2sin 2(cos 2222 3. =α+-α-tan 11tan 11α=α -α 2tan tan 1tan 22 4.=θ-θ+2cos cos 21221cos 2cos 2122=+θ-θ+ 例三、若tan = 3,求sin2 cos2 的值。 解:sin2 cos2 = 57 tan 11tan tan 2cos sin cos sin cos sin 22 22222=θ +-θ+θ=θ+θθ-θ+θ 例四、 条件甲:a =θ+sin 1,条件乙:a =θ +θ2 cos 2sin , 那么甲是乙的什么条件? 解:= θ+sin 1a =θ +θ2)2 cos 2(sin 即a =θ +θ|2 cos 2sin | 当 在第三象限时,甲 乙;当a > 0时,乙 甲 ∴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例五、(P43 例一) 已知),2 (,135sin ππ ∈α= α,求sin2,cos2,tan2的值。 解:∵),2 (,135sin ππ ∈α=α ∴1312 sin 1cos 2-=α--=α ∴sin2 = 2sin cos = 169 120 -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正切公式说课稿

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正切公式说课稿 授课教师:肇庆高新区大旺中学 XXX 教材:人教A版必修4第三章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A版必修4第三章第一节的第3.1.2节,是继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之后的另外四个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的学习,又是即将要学习的二倍角公式的基础,是三角恒等变换的基石,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高考中,由于三角函数所占分值比重较重,而且三角恒等变换为常考题型,因此作为三角恒等变换的基础,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正切公式又显得尤为重要。 3.1节(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共分4课时,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切公式为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对正弦、正切公式的探究,加强对和差角公式的认识。 ②、熟悉推导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切公式的过程,体会三角变换的规律与技巧及代换法的作用。 ③、学会公式的简单应用:正用与逆用。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正切公式的探究和推导,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②、通过公式的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方程思想和变换能力。 ③、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表述的条理性。 3、德育目标: ①、公式的推导过程,体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②、培养学生利用联系、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 ③、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和解决问题的优化意识。 4、美育目标: 通过对公式的观察与对比,发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值与单角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和谐、轮换结构,让学生感受数学公式的匀称美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①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正切公式的推导过程与公式的运用。 ②培养学生用已有知识构建新知的能力,并且能掌握新知及应用新知的能力。 教学难点: 公式的探索,包括过程的组织和引导。 教法学法: 1、教师进行启发引导式教学,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公式的发现、推导和应用,对学生探究的结果、及公式应用的成果展示做合理的评价。 2、学生采取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学手段: 教师利用多媒体平台,展示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学生用小黑板展示小组的探究成果。教学流程: 温故知新,创设情境明确探索目标及途径组织学生自主探索通 过例题、练习加强对公式的理解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高一数学二倍角公式讲解

在高中数学中同学们感到吃力的一部分是三角函数的学习,在这一部分有大量的公式需要同学们熟练记忆,并且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够混淆。为了方便同学们能够清楚掌握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能够取得好成绩,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书序中二倍角公式推导讲解。 正弦二倍角公式: sin2α = 2cosαsinα 推导:sin2A=sin(A+A)=sinAcosA+cosAsinA=2sinAcosA 拓展公式:sin2A=2sinAcosA=2tanAcosA^2=2tanA/[1+tanA^2] 1+sin2A=(sinA+cosA)^2 余弦二倍角公式: 余弦二倍角公式有三组表示形式,三组形式等价: 1.Cos2a=Cosa^2-Sina^2=[1-tana^2]/[1+tana^2] 2.Cos2a=1-2Sina^2 3.Cos2a=2Cosa^2-1 推导:cos2A=cos(A+A)=cosAcosA-sinAsinA=cosA^2-sinA^2=2cosA^2-1 =1-2sinA^2

正切二倍角公式: tan2α=2tanα/[1-tanα^2] 推导:tan2A=tan(A+A)=(tanA+tanA)/(1-tanAtanA)=2tanA/[1-tanA^2] 降幂公式: cosA^2=[1+cos2A]/2 sinA^2=[1-cos2A]/2 tanA^2=[1-cos2A]/[1+cos2A] 变式: sin2α=sin^2(α+π/4)-cos^2(α+π/4)=2sin^2(a+π/4)-1=1-2cos^2(α+π/4); cos2α=2sin(α+π/4)cos(α+π/4) 以上就是关于高中数学二倍角公式的分享,对于这些公式同学们要掌握他们的推到过程,认真对应三角图形,参考推导过程进行熟练记忆。最后要强调同学们还是要进行适当的习题训练,加强公式记忆。

二倍角公式专项练习

二倍角公式专项练习 一、选择题 1.(2011福建厦门模拟)已知tan α=-43,则tan ????π4-α的值为( ). A .-7 B .7 C .-17 D .17 2.(2011北京东城模拟)已知sin θ=45 ,sin θ-cos θ>1,则sin 2θ=( ). A .-2425 B .-1225 C .-45 D .2425 3.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3 3cos sin =+αα,则=α2cos ( ) A .35 B .95- C .95 D .35- 4.若sin θ-cos θ=-51,且π<θ<2π,则cos2θ等于( ) A. 257 B.-257 C.±257 D.-25 12 5.已知向量a =????sin ????α+π6,1,b =(4,4cos α-3),若a ⊥b ,则sin ? ???α+4π3=( ). A .-34 B .-14 C .34 D .14 6.函数f (x )=3cos(3x -θ)-sin(3x -θ)是奇函数,则θ为( ). A .k π,(k ∈Z ) B .k π+π6,(k ∈Z ) C .k π+π3,(k ∈Z ) D .-k π-π3 ,(k ∈Z ) 7.cos 275°+cos 215°+cos75°cos15°的值等于( ) A.26 B.23 C.4 5 D.1+43 8.(2010年大同模拟)函数f (x )=sin 2(x +π4)-sin 2(x -π4 )是( ) A .周期为2π的奇函数 B .周期为2π的偶函数 C .周期为π的奇函数 D .周期为π的偶函数 9.若1sin( )34πα-=,则cos(2)3πα+=( ) A .78- B .14- C .14 D .78 10.已知2 10cos 2sin ,=+∈αααR ,则=α2tan ( ) A .34 B .43 C .43- D .3 4- 二、填空题 1. 已知cos ????π2+θ=45 ,则cos2θ=________.-725 2. 设sin ????π4+θ=13 ,则sin2θ=________.-79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设计理念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智力发展可以分为具有不同的质的四个主要阶段激活原有认知结构、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尝试新的认知结构、发展新的认知结构。发展的各个阶段顺序是一致的,前一阶段总是达到后一阶段的前提。阶段的发展不是间断性的跳跃,而是逐渐、持续的变化。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为发展性辅导中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评估和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是在研究了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基础上研究具有“二倍角”关系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它既是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特殊化,又为以后求三角函数值、化简和证明提供了非常有用的理论工具,通过对二倍角公式的推导知道二倍角公式的内涵是“揭示具有倍数关系的两个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规律”,通过推导还让学生了解高中数学中由“一般”到“特殊”的化归数学思想,因此这节课也是培养学生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对三角函数的认知特点,我们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从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出发推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从中体会数学的化归思想和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 2、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通过对二倍角公式的正用、逆用、变形使用,提高三角变形的能力,以及应用转化、化归、换元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意识和数学情感,提高数学素养。 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从认知角度上看,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了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基础上。从学习情感方面看,大部分学生愿意主动学习。从能力上看,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探究的能力、较弱。 教材分析对公式的引入改变了教材中直接填结果的做法,而是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情景对和角公式中的角、的关系特殊情形时的简化,让学生探讨发现、推证得出二倍角公式,这样学生会感到自然,好接受,并可清晰知道和角的三角函数与二倍角公式的

最新中职数学授课教案:二倍角公式数学

15.2 二倍角公式 教学案 【学习目标】 1.会推导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公式 2.熟记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公式及变形公式 3.能够正确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化简,求值等。 【学习重点】:熟记公式并灵活应用 【学习难点】:抓住公式的结构特点,凑配公式形式 【学习过程】: (一)课前检测 化简下列各式(做题前请写出本题可能用到的公式)(5分钟) 1、cos440 cos760-sin440cos140 2、2cos200-2sin200 (二)新知探究 二倍角公式: ____;__________2sin =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os ===α; 由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公式可得变形公式: .______________cos ____;__________sin 22==ααsin cos αα= 1cos2α+= ;1cos2α-= ;1sin2α+= ;1sin2α-= ; 1.若3sin ,(,)52 πααπ=∈,则sin2α= ;cos2α= ;tan2α= ; 2.sin22?30/cos22?30/=__________________; 3.22 cos 112π-=_________________; 4.8cos 2π 8sin 2π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1.倍角公式的正用与逆用;2.理解“二倍角”的广义含义即两个角之间二

倍关系如24364824284 αααααααααααα与;与;与;与;与;与分别都是二倍角的关系 (三)能力提升 1、=-2sin 2cos 44 αα32,则cos α=( ) A. 32 B.-3 2 C.35 D.-35 2、已知180°<2α<270°,化简αα2sin 2cos 2-+=( ) A 、-3cosα B 、3cos α C 、-3cos α D 、3sin α-3cos α 3、已知4sin(2),cos45απα-==则 4、已知4sin ,(8,12)85ααππ=-∈,求 sin ,cos ,tan 444ααα的值。 5、已知13cos()cos sin()sin ,( ,2)32παββαββαπ+++=∈,求cos(2)4πα+的值 6.已知5cos 13α=-,4cos 5β=,且(,)2παπ∈,(0,)2 πβ∈,求sin(2)αβ-的值。 小结:1.准确理解二倍角的广义含义;2.灵活与用公式;3.掌握统一角的思想。 (四) 学后反思与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困惑?你掌握了哪些题型及解决的方法?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 测试题

必修4 第三章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 制卷:王小凤 学生姓名 (1—7题,每小题5分,共70分;8—10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计算下列各式的值:(写出变换过程) (1)1515sin cos o o = (2)22 12 12 cos sin π π -= (3)=-π 18 cos 22 (4)115sin 22 -?= (5)=ππππ12 cos 24cos 48cos 48sin 8 (6)=π -ππ+π)12 5cos 125)(sin 125cos 125(sin (7)=α -α2 sin 2cos 44 (8)215115tan tan -o o = 2 ) A .cos10? B .cos10sin10?-? C .sin10cos10?-? D . (cos10sin10)±?-? 3 .已知sin 5 α=,则44 sin cos αα-的值为( ) A .15 - B .35 - C . 15 D . 35 4.4cos 2sin 22+-的值等于( ) A.sin2 B.-cos2 C.3 cos2 D.-3cos2 5.2 (sin cos )1y x x =--是( ) A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偶函数 B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奇函数 C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 D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 6.若1 sin cos 5 θθ+= ,则sin 2θ的值是 . 7.函数2 ()2cos sin 2f x x x =+的最小值是 . 8.已知α为第二象限的角,3sin 5α=,β为第一象限的角,5 cos 13 β=. 求tan(2)αβ-的值. 9.3sin cos 4sin sin 1044x x x x ππ???? =-+ ? ????? 已知,求的值 10.已知5 1cos sin ,02 = +<<- x x x π . (I )求sin x -cos x 的值; (Ⅱ)求2 23sin 2sin cos cos 2222 x x x x -+的值.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二倍角教案

3.1.3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教学分析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是在研究了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具有“二倍角”关系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它既是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特殊化,又为以后求三角函数值、化简、证明提供了非常有用的理论工具、通过对二倍角的推导知道,二倍角的内涵是:揭示具有倍数关系的两个三角函数的运算规律、通过推导还让学生加深理解了高中数学由一般到特殊的化归思想、因此本节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通过教师提出问题、设置情境及对和角公式中α、β关系的特殊情形α=β时的简化,让学生在探究中既感到自然、易于接受,还可清晰知道和角的三角函数与倍角公式的联系,同时也让学生学会怎样发现规律及体会由一般到特殊的化归思想.这一切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因为,《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要过多地补充一些高技巧、高难度的练习,更不要再补充一些较为复杂的积化和差或和差化积的恒等变换,否则就违背了新课标在这一章的编写意图和新课改精神. 三维目标 1.通过让学生探索、发现并推导二倍角公式,了解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和角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强化题目的训练,加深对二倍角公式的理解,培养运算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运用,会进行简单的求值、化简、恒等证明.体会化归这一基本数学思想在发现中和求值、化简、恒等证明中所起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联系变化的观点,自觉地利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节学习,引导学生领悟寻找数学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善于发现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二倍角公式推导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应用和、差、倍角公式进行三角式化简、求值、证明恒等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出示问题,让学生计算,若sinα=53,α∈(2 ,π),求sin2α,cos2α的值.学生会很容易看出:sin2α=sin(α+α)=sinαcosα+cosαsinα=2sinαcosα的,以此展开新课,并由此展开联想推出其他公式.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①还记得和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吗?(请学生默写出来,并由一名学生到黑板默写) ②你写的这三个公式中角α、β会有特殊关系α=β吗?此时公式变成什么形式?

二倍角公式说课稿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中职数学第二册第五章第8节第一课时的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现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五个方面进行说明,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1、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二倍角公式的推导及应用,主要是运用这节知识进行三角的求值、化简,同时能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数学思想方法。 2、地位作用: 这是三角函数这一章中的第8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和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之后的又一重要公式,它为今后研究三角函数图象及性质等问题提供了又一必备的要素,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化归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记住二倍角公式,会运用二倍角公式进行求值、化简,同时使学生懂得这一公式在运用当中所起到的用途。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寻找数学规律的能力,同时注意渗透由一般到特殊到化归的数学思想及问题转化的数学思想。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参与、积极交流的主体意识,锻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规律和及时解决问题的态度。 4、重点与难点: 重点:记住二倍角公式,运用二倍角公式进行求值、化简。 难点:在运用当中如何正确恰当运用二倍角公式。 二、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引导发现法。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从一般到特殊”的化归方法。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发现数学规律。 (3)练习巩固法。这样更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4)分析法。研究较难的问题,可以从结论出发分析化简,然后轩化到研究简单问题上来。 三、说学法指导: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法指导:

二倍角公式练习题--有答案

二倍角正弦、余弦与正切公式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已知34sin ,cos 2525 αα==-则α终边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已知sin tan 0x x < =( ) A x B x x D x 3.若1tan 2α=则sin 22cos 24cos 24sin 2αααα +=-( ) A 114 B 114- C 52 D 52- : 4.0022log sin15log cos15+的值是( ) A 1 B -1 C 2 D -2 5.若53( ,)42 ππθ∈ 的结果是( ) A 2sin θ B 2cos θ C 2sin θ- D 2cos θ- 6.已知3sin(),sin 245 x x π-=的值为( ) A 725 B 1425 C 1625 D 1925 二 填空题 001tan 22.5tan 22.5- = 00 1tan 22.5tan 22.5+=__________ 【 8. 已知1sin 2x =则sin 2()4 x π-=____________ 9.计算0000sin 6sin 42sin 66sin 78=__________ 10.已知(cos )3cos 22x f x =+则(sin )8f π=__________ 三 解答题 11. 化简 (1sin cos )(sin cos )αα αα++-(2)παπ<< >

12. 已知(0,)4x π∈且5sin()413x π-=求cos 2cos()4 x x π+的值 < $ 13. 已知tan 2x =- 22x ππ<< 求2 2cos sin 12)4 x x x π --+的值 . 14. 已知223sin 2sin 1,3sin 22sin 20αβαβ+=-=且,αβ都是锐角,求证22παβ+=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