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中国地理《青藏地区》专项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中国地理《青藏地区》专项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中国地理《青藏地区》专项检测(含答案)

《青藏地区》检测题

一、单选题。

2011年11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从根本上遏制三江源地区生态功能退化趋势,决定建立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回答下列各题1.在格尔木附近,人们所见到的湖泊类型最可能是()

A. A

B. B

C. C

D. D

2.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势高亢,气候寒凉

B. 冰川众多,湿地广大

C.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 深居陆,远离海洋

3.读我国局部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河注入太平洋

B. ②湖为冰川侵蚀而成

C. ③河下游两岸是世界重要茶叶产区

D. ④山脉位于亚欧板块

下图为我国某一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下列河流中,发源于该区域的是( )

A. 塔里木河

B. 雅鲁藏布江

C. 长江

D. 淮河

5.图中甲湖泊水的主要来源是( )

A. 冰川融水

B. 雨水

C. 地下水

D. 土壤水

6.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该省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 A. 种植柑橘、荔枝等为主的林业 B. 种植水稻为主的耕作业

C. 放养羊、马、牛为主的畜牧业

D. 饲养猪、鸡、鸭为的畜牧业

下图示意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7.这段纬线主要穿过我国的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青藏高原

8.如果在该地形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A. 沙漠和戈壁广布问题

B. 沼泽和河湖多的问题

C. 冻土和缺氧问题

D. 占用耕地问题

9.该地形区粮食作物品质好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B.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 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D.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读“我国锋面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0.关于图中A地描述正确的是

A. 位于冈底斯山以北,属于非季风气候区

B. 可以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

C. 深居陆,水汽难以到达,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冬夏季风受山脉阻挡难以到达,属于高山高原气候

11.CDE表示锋面雨带推移的多年平均位置,下列说确的是

A. 当雨带位于E位置时,东北平原地区出现春旱现象

B. 当雨带位于C位置时,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期

C. 当雨带位于D位置时,盆地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D. 我国东部地区的锋面雨多属准静止锋降雨

日照时数是指每天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上的实际时间。读“我国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单位:小时),回答下面小题

12.和的日照时数分别约为

A. 1100 2300

B. 1200 2400

C. 1600 2400

D. 1400 2600

13.比日照时间长的原因是

A. 地势较高,大气稀薄云量少

B. 较纬度低,白昼时间长

C. 离东部海洋近,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阴雨天多

D. 冬半年处于准静止锋冷空气一侧,阴雨天多

读区域图,完成以下两题。

14.地区( )

A. 河湖稀少

B. 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C. 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

D.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15.青稞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

A. 热量更充足

B. 降水量更大

C. 光照更充足

D. 土壤更肥沃

16.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上,大都是干旱的沙漠或荒漠,而我国在这一纬度却是鱼米之乡,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

A. 我国海域面积大

B. 我国这一纬度上地形是平原

C. 副热带高压的作用

D.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扎日南木错位于藏北高原南部高寒草原地带,湖水蔚蓝,透明度好,但水生生物少,只在湖体局部浅水区有茂密的水草和藻类生长。下图为扎日南木错等深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该湖

A. 为淡水湖

B. 东西最长距离可达80km

C. 最可能为构造断陷湖

D. 甲河在入湖河流中输沙量最大

18.有水禽觅食的水域最可能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9.1999年以后,该湖水位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

A. 引湖水灌溉量减少

B. 大气降水补给减少

C. 冰川融水补给增加

D. 流域蒸发量增大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为解决多年冻土层不稳定对路基的影响,采用了自动温控通风管技术(如图所示),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时关闭,低于0℃时打开。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围为-14℃~8℃,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0℃的时期)约6.5个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通风管挡板( )

A. 正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B. 负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C. 夜晚多打开,储冷、降温

D. 夏季多打开,通风、散热

21.与江汉平原相比,该地( )

A. 负温期短

B. 气温年较差大

C. 气温日较差大

D. 太阳辐射弱

二、综合题

22.自治区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进出主要依靠公路和航空运输,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典礼隆重举行,一条世界拨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将开启自治区历史的新篇章。2005年10月青藏铁路全线贯通。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铁路要穿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图中①②③④⑤中的----()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⑤

(2)图中加入“世界自然遗产”的“三江并流”保护区指的三江是----()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⑤

(3)修建青藏铁路最主要的技术难题是:-------------------- ( )[多选] A.高寒缺氧 B.多年冻土 C.山高谷深 D.脆弱的生态环境(4)青藏高原丰富的新能源有:、 (至少2种)。③④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23.读图,回答问题。

(1)左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位于哪一个省级行政区?(填省级行政区的简称)。A、B、C中表示长江的是:;该区域成为众多大河发源地的主要原因是。

(2)D河流的名称:,该河流谷地处于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带,与地壳活动相关的清洁能源是____。左图所示区域清洁能源资源丰富,除了上述能源外,该区域还有哪些清洁能源?、。

(3)左图所示区域居民日常衣着最显著的特征是袖子宽长,白天多脱掉一袖或双袖,盘扎于腰间。这样穿着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当地(选择填空)。

A. 气候寒冷的特点

B. 气候干旱的特点

C. 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D. 日照强烈的特点

(4)左图中的铁路线为线,该线路采取了热棒技术克服路基变形问题。右图为热棒的工作原理,通过上下端吸热散热,实现“主动降温,冷却路基”。该路段路基容易变形的原因是。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C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

材料二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干物质(干物质是指有机质在60°C~90°C的恒温下,充分干燥,余下的有机物,是衡量植物有机物积累、营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累积量曲线图。

(1)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

(2)据图判断该地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及其自然原因。

(3)由材料二可知,4~6月平原地区(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而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分别分析其原因。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部和西北地区是最重要的食盐产地,这里的食盐广泛的分布于湖边,根本就无须晒盐。古代,的壮民以十几户牧民为一个团队组织上百头牦牛和上千头绵羊,在冰雪消融的季节到西部和西北地区运输食盐,在每年的秋季(青裸收获的季节)赶到藏东南的等地用食盐去交换粮食。有的运输食盐的团队甚至走得更远。这条古代食盐的商贸通道被称为“食盐之路”。

(1)指出西部和西北部盛产食盐的原因。

(2)简析牧民在夏半年运输食盐的优点。

(3)简述牧民在食盐运输路线上遇到的主要困难。

参考答案

1.B

2.A

【解析】

1.格尔木附近湖泊的湖为咸水湖,湖水的排泄方式为蒸发,只有河水流入而没有河水流出。水流方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故B正确。

【点睛】①咸水湖的特点—没有河水流出;②水流方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2.三江源所在的省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高寒,且降水少,主要植被为草原、荒漠,因此生态环境脆弱。故A正确。

3.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区域特征。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为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①地河流为怒江,属于印度洋水系,A错误;③湖泊所在地为雪山,冰川作用活跃,因此该湖泊为冰川作用形成的,B正确;③河流为雅鲁藏布江,在下游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河流两侧地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主要的茶叶产区,C正确;该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受板块的而挤压作用导致地壳隆起,从而形成山脉,D正确。故答案选A。

4.C

5.A

6.C

【解析】

4.结合经纬度和我国某一省级行政区轮廓图看出是省。省位于青藏高原上,地高天寒,冰川广布,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河流的发源地.而塔里木河发源于新疆,雅鲁藏布江发源于,淮河发源于省。故选C项。

5.读图分析可知,该湖属于湖,为我国最大的流湖,水源主要来自冰川融水。故答案选A。6.中国是世界畜牧业大国之一。中国的畜牧业可以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草场资源丰富,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西部、北部草原辽阔,牧场宽广。、新疆、(图甲)、是我国的四大放牧区,这里的许多地方水草肥美,气候适宜,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因此该省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为放养羊、马、牛为主的畜牧业。故选C 。

7.D

8.C

9.B

【解析】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7.结合图示的经纬网判断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故选D。

8.结合图示的经纬网判断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故修筑铁路主要的技术难题是高寒缺氧、生态脆弱、冻土广布等。故选C。

9.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故空气稀薄,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则利于糖分的积累,故小麦等粮食作物能获得高产且品质好。故选B。

10.B

11.B

【解析】

10.图中A地位于青藏高原的冈底斯山以南,A错;可以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

B对;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属于高原气候;该地深受高原季风影响,选B。

11.当雨带位于E位置时,大约为5月份,此时华北平原地区出现春旱现象;当雨带位于C 位置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进入伏旱期;云贵高原地区没有梅雨现象;我国东部地区的锋面雨多属冷锋降雨,选B。

【名师点睛】

12.B

13.D

【解析】

12.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外围等值线数值增大,故年日照时数为1200小时,向方向数值增大,故年日照时数为2400小时。故答案选B项。

13.比日照时数长得多的原因可以从降水多少或天气状况来解释。和都位于云贵高原上,但冬季有准静止锋,降水在一侧,所以云量大,年日照时数少。故答案选D项。

点睛:影响一个地区日照时数的因素:

1、昼夜长短,白昼越长,日照时数越长。

2、天气阴晴(降水特征),降水越多,晴天越少,日照时数越少。

3、海拔高低,海拔越高,白昼越长,日照时数越长。

14.C

15.A

16.D

【解析】

14.位于青藏高原,河湖众多,A项错误;受地形东南低西北高的影响,东南部地区迎受西南季风影响,故年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B、D项错误。该地区最大的自然环境特征:高寒,故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较温暖。故C正确。故答案选C。15.青藏高原农业最大的限制条件是高寒,热量不足,故河谷地带地势较低,热量较

充足,适宜种植业的发展,故答案选A。

16.北纬15°一30°的纬度带上多数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所以大都是干旱的沙漠或荒漠,而我国在这一纬度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夏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所以形成鱼米之乡。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纬度位置,并能结合海陆分布和大气环流形式的差异进而判断气候类型的差异即可判断。

(总结)河谷农业的分布以及区位因素:

河谷农业分布在我国和新疆地区。河谷地带平坦,土壤肥沃,有机物丰富,热量不易散失,适宜种植。

区位优势有:海拔相对较低,气温高;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河谷地区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而肥沃;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不利条件:主要是青藏高原气候高寒。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地区差异大,很难提供给植物所必需的热量。

17.C

18.A

19.C

【解析】

17.由材料可知,该湖位于藏北高原南部的高寒草原地带,该地降水少,河流的补给较少,河流的补给较少,多为流湖,属于咸水湖,A错误;由图示可知,该湖东西长度大约相差0.5个经度,根据同一纬度上,经度每相差一度距离为110*cosa(a为所在的纬度数),因此该湖东西距离为0.5*110*cos30°,通过大致计算可知,东西最长距离小于80km,B 错误;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壳运动活跃,因此该湖最可能为地壳运动导致,地壳断裂下陷而成的构造断陷湖,C正确;读图分析可知,甲河的河口地区等深线密集,说明该处坡度较大,水较深,因此在该处泥沙沉积较少,所以也能说明甲河的输沙量较小,D错误。故选C。

18.读图分析可知,乙处等深线稀疏,说明该处水深较浅,坡度较缓,适合水禽觅食,同时沿岸河流注入,除了带来丰富的泥沙外,也能够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从使得该处浮游生物较多,鱼类资源等水生生物较多,水禽的食物较多,故A正确;图中②、③、④的位置,没有河流注入,缺少营养物质的来源,并且等深线较为密集,说明水深较深,不适合水禽觅食。故选A。

19.该题主要考查气候变化的影响。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该湖泊位于青藏高原南部,该湖为咸水湖,,当地不会因湖水进行灌溉;大气降水补给减少会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水增加了湖水的补给量;该流域蒸发量增大导致湖水减少。故答案选C。

点睛:该题以青藏高原的湖泊为背景,对湖泊的形成、等值线的判读、湖泊水位上升的原因等进行考察,结合该地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活动,可知该地的河流为流胡,主要为断层湖,湖底地形主要适合水禽觅食的原因,该地的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的融化量增多,湖泊水位上升。

20.C

21.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青藏高原的地理知识,学生要掌握有关青藏高原区域地理知识。20.根据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时关闭,低于0℃时打开的原理,结合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夜间气温经常低于0℃,可知通风管挡板夜间多打开。夏季气温高,多关闭。负温期气温有高于0℃的时段,正温期气温也有低于0℃的时段,不会是一直开或关的,选择C。21.青藏高原大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差,气温低,日较差大于平原地区。

22.(1)B (2)C

(3)ABD (4)太阳能地热地势一、二级阶梯,落差大;气候湿润,径流丰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区域特征。

(1)三江源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分别对应图中的④③⑤ ,故答案选 B项。

(2)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对应图中的②③④,故答案选C项。

(3)高原冻土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是青藏铁路面临的三大难题。故答案选ABD。

(4) 青藏高原地处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太阳能丰富。③④两地位于我国的横断山区,位于地势一、二级阶梯,落差大;夏季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气候湿润,降水较多,径流丰富,水能资源丰富。23.(1)青 B 地势高

(2)雅鲁藏布江地热能风能太阳能

(3)C

(4)青藏冻土广布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青藏高原区为材料,考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能源资源,天气和交通建设等知识。

(1)左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位于省,A为黄河,B为长江,C为澜沧江,该区域海拔高,成为众多大河发源地。

(2)D河流为雅鲁藏布江,该河流谷地处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带,因而形成丰富的地热资源,左图所示区域是青藏高原,清洁能源资源丰富,除了上述能源外,还有丰富清洁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

(3)左图所示区域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云层稀少,昼夜温差大,居民日常衣着最显著的特征是袖子宽长,白天多脱掉一袖或双袖,盘扎于腰间。

(4)左图中的铁路线为青藏铁路,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动土广布,路基气温变化不同步,就会导致路基铁轨变形。

24.(1)A为雅鲁藏布江谷地,纬度低,热量充足,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繁殖;且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垂直自然带带谱丰富,植被种类复杂。

(2)沿河谷分布。自然原因: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水源充足。

(3)华北平原地势低,春季气温回升快(气温高)。青藏高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势高,温度低,作物生长周期长,积累有机质多。

【解析】(1)主要从地形、气候、相对高度和纬度位置分析两地的垂直自然带带谱丰富植被种类复杂。

(2)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C以下,寒冷不利于人类生活和作物种植。沿河谷分布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水源充足。

(3)主要从热量条件、光照条件和昼夜温差分析作物生长。华北平原地势低,春季气温回升快(气温高);青藏高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势高,温度低,作物生长周期长,积累有机质多。

25.(1)该地区多流湖,湖水盐度高,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多大风天气。水分蒸发强烈,因而多盐. (2)该季节气候温暖,利于人类活动;夏半年沿途地区草料茂盛,满足牲畜饲料;积写融水和降水多,水资源补给充足。 (3)气候多变,路途艰险;运输牲畜队伍庞大。食物补给困难;海拔高,缺氧且紫外线强烈;地质灾害多;食盐装卸过于耗时

【解析】本题以的食盐运输为背景,考查盛产食盐的原因、和食盐的运输季节和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盛产食盐的原因。位于青藏高原,降水少,因此该地区多流湖,湖水盐度高;由于该地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温差大,多大风天气,因此水分蒸发强烈,因而多盐.

(2)本题主要考查季节对食盐运输的影响。属于高寒气候,海拔高,气候寒冷,夏季气候

温暖,利于人类活动;古代,运输主要靠牲畜运输,夏半年植被较为茂密,在运输途中草料茂盛,满足牲畜饲料;同时,积雪融水和降水多,水资源补给充足。

(3)该题主要考查影响运输的因素。根据材料可知,食盐运输过程中,要从西部和西北地区运输到藏东南的地区,沿途气候多变,路途艰险;运输牲畜队伍庞大;食物补给困难;海拔高,缺氧且紫外线强烈;地质灾害多;食盐装卸过于耗时。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部分二

区域地理之中国区域地理之自然资源,农业工业发展问题 1、基本特征 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②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③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由于 2、 (1)水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已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不足,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 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若将“水资源”与人口、耕地面积结合起来看,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这里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河流径流量小,更重要的是人口稠密,耕地广大,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从时间变化看,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②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如规模宏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完成后,都将在防洪、灌溉及水资源调配方面发挥重大作用;③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污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今后我们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 (2)水能资源:水电与火电相比,具有清洁、廉价的特点;而且水力发电是可再生资源,可循环使用。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许多河流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蕴藏巨大。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黄河中上游和珠江水系尤其丰富,已开发的水电站,大多分布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目前,发电量居前的电站有二滩、葛洲坝、龙羊峡等。正在建设的三峡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3.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比例不当) ①我国主要利用的土地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②特点: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b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少;c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d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③从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看,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④问题: 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因乱建设滥占耕地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等等。 ⑤对策: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其他对策:依照政策法令管理;做好开源与节流两项工作;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 4.矿产资源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1)矿产资源总量大,种类多;(2)分布广泛,相对集中。例如:煤、铁、石油产区以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则南方居多。相对集中有利于大规模开发,形成重要矿产地,但也造成不同地区间资源流通交换,加重运输负担。(3)伴生矿多、某些重要矿种(例如铁矿)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和分选冶炼的难度。(三大伴生矿:四川攀枝花钒钛铁矿、甘肃金昌的镍铜矿、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铁矿)(4)矿产资源形势严峻,一方面人均占有量少;另一方面,采富弃贫,滥采滥挖,破坏环境、破坏矿山,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高中地理交通布局及影响

交通布局及影响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记忆]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见课本P80图)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亚欧大陆桥、四条世界主要航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三、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四、重要的交通运输网[记忆] 1、铁路网 五横: 京包—包兰(北京-包头-兰州) 陇海—兰新线—北疆(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上海-杭州-鹰潭-株洲-怀化—贵阳-昆明) 滨洲—滨 南昆 七纵 京沪(北京-上海)京九(北京-九龙)京哈(北京—哈尔滨)京广(北京—广州) 焦枝—枝柳(焦作—枝城—柳州)宝成—成昆 (宝鸡—成都—昆明) 兰青—青藏(兰州—西宁—格尔木—拉萨) 2、公路网 1XX—以首都为中心的放射线;2XX—由北向南的纵线;3XX—由东向西的横线 3、港口:广州厦门福州杭州上海连云港(江苏) 青岛(山东) 塘沽港(天津) 秦皇岛(河北) 大连(辽宁)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练习题

中国地理 、选择题 (2014 ·安徽)2013 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完成1~2 题。 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A.Ⅰ、Ⅱ、ⅢB.Ⅰ、Ⅲ、Ⅱ C.Ⅱ、Ⅲ、ⅠD.Ⅲ、Ⅰ、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突出,主要分布山地等区域,因此图中Ⅲ为生态功能区;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用地比重较小,农业用地比重较大,故图中Ⅰ为城市化地区,Ⅱ为农产品主产区,选项D 正确。

2.三类区域中()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区域发展状况。安徽城市化速度较快,人口主要由农村迁入城市,即由Ⅱ区迁往Ⅰ区,选项A 正确。铁路建设在山区成本较高,平原地区成本较低,故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小于Ⅲ区,选项B 错误;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小于平原,农村小于城市,因此Ⅲ区商业网点一般小于Ⅰ区,选项C 错误;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是城市地区,即Ⅰ区,选项D 错误。 (2014 ·安徽)1958 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3~4 题。 3.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地形 C.季风D.海陆外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气候分布及影响因素。我国34°N 以南、104°E以西大部分为青藏高原,受青藏高原地势影响,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因此导致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小,选项 B 正确。 4.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高考地理:中国农业 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教学素材)讲解学习

高考地理:中国农业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教学 素材)

中国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教学素材) 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 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 棉花:4——9月 油菜:12——次年5月 花生:4——10月 甜菜:5——9月 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 南方:4——7月, 7——10、11月(双季) 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 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4、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二、种植业类型主要有: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油料作物(油菜、花生、芝麻)、糖料作物(甜菜、甘蔗)等; 一、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 1、小麦: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按播种季节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在春季播种,夏、秋季收获,生长期为80天——120天。春小麦多分布在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热量较差的地区。主要分布与中温带的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生长期较长,南方为120天左右,北方为270天,西南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练习题

中国地理 一、选择题 (2014·安徽)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 A.Ⅰ、Ⅱ、ⅢB.Ⅰ、Ⅲ、Ⅱ C.Ⅱ、Ⅲ、ⅠD.Ⅲ、Ⅰ、Ⅱ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了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突出,主要分布山地等区域,因此图中Ⅲ为生态功能区;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用地比重较小,农业用地比重较大,故图中Ⅰ为城市化地区,Ⅱ为农产品主产区,选项D正确。 2.三类区域中( )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了区域发展状况。安徽城市化速度较快,人口主要由农村迁入城市,即由Ⅱ区迁往Ⅰ区,选项A正确。铁路建设在山区成本较高,平原地区成本较低,故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小于Ⅲ区,选项B错误;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小于平原,农村小于城市,因此Ⅲ区商业网点一般小于Ⅰ区,选项C错误;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是城市地区,即Ⅰ区,选项D错误。 (2014·安徽)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3~4题。 3.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地形 C.季风D.海陆外置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了气候分布及影响因素。我国34°N以南、104°E以西大部分为青藏高原,受青藏高原地势影响,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因此导致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小,选项B正确。 4.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专题09中国基本概况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区域地理专题09 中国基本概况(练) 1.阅读下面的“中国疆域与邻国图”: (1)在图上填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 (2)在图上找出下列岛屿、半岛和海峡,并把它们名称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适当的位置: 岛屿名称:A台湾岛、B海南岛、C南海诸岛、D舟山群岛; 半岛名称:E辽东半岛、F山东半岛、G雷州半岛; 海峡名称:H台湾海峡、I琼州海峡。 (3)找出与我国陆地相邻的15个国家,按方位及图中所标出的序号,依次说出它们的名称。 (4)找出与我国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并按图中所标的数字依次说出它们的名称。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根据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生产、生活情况,回答2-3题。 2.下列我国少数民族中,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是() A.哈萨克族 B.鄂伦春族 C.蒙古族 D.朝鲜族

3.与该少数民族聚居区接壤的邻国是() A.俄罗斯 B.朝鲜 C.哈萨克斯坦 D.蒙古 【答案】2.D 3.B 4.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B.我国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 C.东部临海,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 D.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东五区,最东端在东九区,跨四个时区 【解析】我国国土辽阔,南北跨度大,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北极圈不穿过我国,我国的最北端在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我国东西跨5个时区。 【答案】 C 6.我国的内海是指( ) ①.台湾海峡②.渤海③.琼州海峡④.北部湾 A.①② B.②③ C.③ ④ D.①④ 【解析】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答案】B 读下图,回答7~8题。 7.青岛所临的海区为( ) A.东海 B.黄海 C.渤海 D.南海 8.有关该海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底全为大陆架 B.海底锰结核资源丰富 C.季风洋流盛行 D.为我国内海之一 【解析】渤海与黄海以辽东半岛老铁山角至山东半岛蓬莱角为界,青岛属黄海沿岸城市;黄海海底全部为大陆架,油气资源丰富,为我国边缘海区之一。 【答案】7.B 8.A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中国人口和民族 一、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大杂居中,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3、中国地形 一、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27中国的交通运输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二十七) 中国的交通运输 一、单项选择题 1.读图(纵坐标a~e代表各种运输方式,Ⅰ~Ⅴ代表由优到劣的大体次序),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下列物流流向及其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 ①小麦:从中国运到美国选用c ②鲜花:从昆明到东京选用a ③石油:从伊朗到日本选用b ④铁矿: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e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分析图可知,a从运载量和运价方面看最差,而从速度上比较最好,可推断是航空运输,鲜花不易保鲜且附加值高,从中国运到日本应用航空运输。b从运载量和运价方面看仅好于航空,但灵活性和速度都较好,应是公路运输,一般进行短距离运输,不能用来长距离运输石油。c速度最慢,灵活性差,但运价较低,应是河运,不能把小麦从中国运到美国。d在运价、灵活性、速度方面都居中,运量大,应是铁路运输。e在运载量和运价方面最好,但在灵活性和速度方面较差,应是海运,一般用来运送大吨位、长距离的商品,如铁矿石、石油、小麦等国际跨海贸易等。 答案:D 读图,回答2~3题。 2.在南京主城区的投币公交车,在城区内均为1元(空调车2元);地铁一号线则是多个站点,票价2~4元不等。公交和地铁运输的定价方式分别是( ) A.a、b B.c、d

C.a、c D.d、b 解析:公交是一个价格,均一定价;地铁一号线,票价随距离分段定价,属区段定价。 答案:D 3.如果图中a、c代表公路与水路运价与运输距离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a代表公路运输,c代表水路运输②c代表公路运输,a代表水路运输③a 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④c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水路运输短途运费高;公路运输灵活方便,发展迅速,短途费用低。 答案:B 读下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图示线路的运输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压输电线路 B.水路交通线路 C.铁路运输线路 D.管道运输线路 解析:图示为我国川气东送线路,天然气主要通过管道运输。 答案:D 5.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运输方式特点的是( ) A.机动灵活 B.损耗小、连续性强 C.运量大、投资少 D.速度快、效率高 解析:管道运输的特点是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好,连续性强和管理方便。 答案:B 下图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读图,回答6~7题。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结构图

中国地理知识纲要 (结合地图册及教材配套使用) 一中国地理概况 1-位置范围和行政区划 位置:半球、温度带、纬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范围:四至(东南西北),陆地面积、海洋面积。 相邻地理单位:陆上邻国(14),海上邻国(6),邻海(4个),岛屿。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制度(省县乡),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省会、轮廓。省区之最。2-人口分布和民族特征 人口: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人口分布特征(人口分布不均衡,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人口问题(详见必修二)。 民族: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风俗习惯。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二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中国地形地势总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主演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概况和特征。 主要山脉:走向,位置,意义。 地形特征对我国的影响:对气候、对河流、、、 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分布地区及成因。 地形地势答题模板:地形:以**为主;地势:**高**低;地貌特点。 2-气候 中国气候总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气温特点:夏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夏季风) 冬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冬季风) 中国降水特点: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南北方差异、中国降水量图解读。 中国温度带:主要温度带——分布地区、农业生产特色。 中国干湿区:划分依据、分布地区。 中国雨带:移动规律、移动原因。 主要气象灾害:分类、多发季节、成因、分布特点。 气候特征答题模板: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气温降水的季节差异大小。 3-河流湖泊 基本概念:内外流河、区,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内外流区分界线。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概况测试题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概况 组 一、选择题 迹多, 在一个热门帖吧中,点击率和跟帖数非常高的一个帖子是这样的:“湖南人说他名 胜古 北京人就笑了;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内蒙人说他面积大,“甲人”就笑了;“甲人”说他民族多,“乙人”就笑了;“乙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 笑 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台湾人说陈水扁想独立,全国人民都 : 了。”读下图回答下列各 题 1.“甲人”笑了,甲指的省级行政单 位是( ) A. a B.b C. c D. d 2.“乙人”笑了,乙指的省级行政单 位是( ) A. a B.b C. c D. d “黑河一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 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 。 题 密度的对比线。据此完成下列各 3.从1953 年到2010 年期间() A. 东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 B. 西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 C. 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 D. 西北半壁人口增长速度慢于东南半壁 4.历经80 多年,胡焕庸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有( ) ①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没变②城市主要位于东南半壁的格局没变③人口分布重心逐渐 由东南向西北移动④西北半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低于东南半壁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5.下列措施有助于破解胡焕庸线的是( ) A. 西部地区大力扶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推进城市化进程 B. 西部地区加大自然保护区面积,区域发展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 C. 将污染严重的工业逐步由西部地区迁入到东部地区 D. 鼓励西部地区通过提高自然增长率来实现人口增加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四省中,地处内陆且不与邻国接壤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四省中,春分日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高二地理下期 《中国的交通》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高二地理中国的交通综合检测题 右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 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A.700~900km B.600~800km C.500~700km D.400~600km 2.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A.高速公路 B.普通铁路 C.航空 D.水路 近代,我国滇、藏、川之间的贸易是通过 “茶马古道”进行的,它是以马帮(骡马)运输 为基础,实现川、滇的茶叶和西藏马匹、药材 的交易,故称“茶马古道”。读图完成3-4题。 3.马帮运输是滇、藏、川间一种重要的交通 运输方式,采用马帮运输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畜牧业发达,骡马数量多 B.当地经济落后,发展马帮运输可增加 就业机会和运输收入 C.可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推动旅游业的 发展 D.骡马适应性强,可满足当地复杂的地形 地质条件对交通运输的需要 4.在建设云南、四川通往西藏的交通线时,国家坚持了先公路后铁路的原则,其原因 ①公路运输灵活性强,对地势起伏的适应性远比铁路强 ②沿线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运输量不大 ③公路运输的连续性比铁路强,运输效率更高④公路建设的工程造价远比铁路低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为我国两省会城市位置和铁路线图。据此完成5-6题。 5.如果从济南沿最近路线坐火车去武汉,经过的铁路干线依次为 A.陇海一京九~浙赣 B.京广一浙赣一湘黔 C.湘黔一京沪一陇海 D.京沪一陇海一京广 6.下列日期中,武汉日出的地方时早于济南的是 A.1月2日 B.4月2日 C.6月2日 D.9月2日 右图为我国30。N纬线经过的六省区的公路网密度和公路货运占该省区总货运量比重图。据此回答7-8题。

高中地理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计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 考纲点击 1.我国的疆域范围、地理位置的优缺点。2.我国主要的邻国、临海及主要的半岛、岛屿及其自然地理特征。3.我国的行政区划分布、全称、简称及其地理特征。1.位置优越 (1)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国土辽阔 (1)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2)四至点:最北端(530N);最南端(40N);最东端(1350N);最西端(730N) (2)邻国众多: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3)海域广袤: ①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②临海多: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自北而南濒临的海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渤海和琼州海峡为内海。 ③岛屿众多: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其次是台湾岛。自北向南主要半岛依次为台湾岛半岛、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 3、34个省级行政区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乡(民族乡、镇)。2.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位置和范围 纬度最高的省:黑龙江省;纬度最低的省:海南省;跨经度最广的省区:内蒙古自治区 面积最大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邻国最多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高中地理-中国的农业(教案)

中国的农业 [考纲要求] 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 [知识讲解] 南方的水稻栽培、黄河流域的谷子栽培世界最早。大豆的原产地、栽桑养蚕和栽培茶树的故乡。我国是生产粮食、棉花、油菜籽、猪牛羊肉最多的国家。耕地占世界7%,人口占世界22%。 1.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1)大部分在中低纬度,热量条件优越。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2)水资源总量丰富,地区分布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多旱涝灾害。 (3)山地多,耕地、林地面积小。 (4)历史悠久,耕地质量好,后备资源不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新疆等地区) (5)生物资源品种丰富。 2.种植业 (1)种植业与自然条件 影响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活、水源丰富、足够的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 分布: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 南一年两熟、海南岛一年三熟 (2)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 重要性:需要量大;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均增长慢,人均量不多;自然灾害频繁 提高粮食产量途径:一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二是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 和质量 建立条件: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水平较高、便于统筹管理的地区 好处:粮食生产专业化,可以大规模使用优良种子、先进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主要基地:三江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鄱阳湖、洞 庭湖、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松嫩平原(四江三湖一成松) 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南疆等5大片。 油料基地:山东、河北——花生,长江流域——油菜(播种面积最大) 商品粮 基 地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补充知识点

补充知识点 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与不足 ●与俄罗斯和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及不足? ①大部分地区位于中低纬,气候温暖 ②南北跨度近50个纬度,气候南北差异大,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不足:最北部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容易造成低温冻害 ●与蒙古和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何优越性及不足之处? ?优势: 东部濒临太平洋: ①季风气候广布,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 ②海岸线长,海域面广,多优良港口,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海洋运输、海洋化工、油气资源开发、海洋旅游等)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③有利于陆上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发展对外贸易(亚欧大陆桥,一带一路陆上通道、西气东输、边境贸易等) 不足: ①、季风气候显著,旱涝灾害频繁 ②、地处西北太平洋海域,易受台风影响 ③、板块交界处,多地质灾害 ④、内地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 中国的地形特征及其影响 (对我国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影响)(气候、河流、植被,发展历史、经济发达程度、交通) 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对气候的影响:(1)西高东低的地势利于海上湿润气流 的深入,使季风气候区分布广;暖湿空气的迎风坡也易

形成地形雨;(2)东西走向的山脉,冬季阻挡南下的冷气流,夏季阻挡北上的暖湿气流,使山脉两侧气候产生差异。(3)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对河流的影响:(1)影响河流流向:西高东低使大河东流入海;山脉是河流的分水岭,影响河流的流域范围; (2)影响河流的流速和落差:在阶梯交界处,巨大落差,蕴含丰富的水能资源。 ?对植被的影响:植被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形成有规律的垂直变化。 山脉的阳坡与阴坡植被产生明显差异。 ?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平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聚落、城镇出现早,交通便利,生产条件优越,经济发达。 (2)山区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开发历史短,经济基础薄弱; (3)丘陵、盆地地区经济较发达; (4)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比较滞后。 秦岭和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 秦岭: ①1月0°C等温线; ②亚热带和暖温带; ③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 ④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⑤800mm等降水量线; ⑥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⑦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 ⑧水田和旱地 大兴安岭: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概况测试题.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概况 一、选择题组 在一个热门帖吧中,点击率和跟帖数非常高的一个帖子是这样的:“湖南人说他名胜古迹多,北京人就笑了;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内蒙人说他面积大,“甲人”就笑了;“甲人”说他民族多,“乙人”就笑了;“乙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台湾人说陈水扁想独立,全国人民都笑了。”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人”笑了,甲指的省级行政单 位是 ( ) A. a B. b C. c D. d 2.“乙人”笑了,乙指的省级行政单 位是 ( ) A. a B. b C. c D. d “黑河一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从1953年到2010年期间( ) A. 东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 B. 西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 C. 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 D. 西北半壁人口增长速度慢于东南半壁 4.历经80多年,胡焕庸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有( ) ①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没变②城市主要位于东南半壁的格局没变③人口分布重心逐渐由东南向西北移动④西北半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低于东南半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下列措施有助于破解胡焕庸线的是( ) A. 西部地区大力扶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推进城市化进程 B. 西部地区加大自然保护区面积,区域发展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 C. 将污染严重的工业逐步由西部地区迁入到东部地区 D. 鼓励西部地区通过提高自然增长率来实现人口增加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四省中,地处内陆且不与邻国接壤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四省中,春分日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2020高中地理中国地理概况知识点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概况知识点 1、河谷农业、坝子农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和基塘农业的差异 (1)河谷农业: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最为典型。 在青藏高原,只有这些地区海拔低,气温较高,土壤比较肥沃,适宜耕作,成为农业比 较发达的地区。 (2)坝子农业: 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当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渗漏严重,土层薄,不利于耕作。 只有被称为“坝子”的山间盆地条件较好,成为农业区。 (3)绿洲农业: 分布在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等干旱地区。 有地下水出漏的地区和河流、湖泊沿岸因为有灌溉水源而成为发展农业的理想地区。 绿洲农业多呈带状、串珠状分布于荒漠的边缘地区。 (4)灌溉农业: 在降水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依靠水利工程发展的农业。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5)基塘农业: 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方式。 在三角洲低洼地带开挖为塘养鱼;较高地带培土为基,种桑和甘蔗等。 基塘农业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典型形式,是一种生态农业和混合农业。 2、青藏高原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的原因 (1)年温差小的原因: 夏季,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不太高; 冬季,由于所处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并且日照时间较长,气温不太低,所以年 温差较小。 (2)日温差大的原因: 白天,由于地势高,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等原因,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地面获得的热量较多,气温较高; 夜晚,由于空气稀薄,大气的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因此日温差较 大。 3、夏季风的强弱与东部地区降水的关系 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从成因上讲属于锋面雨,是来自海洋的夏季风(温度较高)与南下冷空气之间交汇形成的。 在春季和夏季,夏季风逐渐加强、冷空气逐渐减弱,此时雨带向北移动,在长江流域停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试题及答案

中国地理专题2009年4月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1-5题。 1.元旦这一天,甲、乙两地相比 A.甲乙两地昼夜相等 B.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乙地更大 C.甲地比乙地的昼更短 D.甲地的自转线速度比乙地更快 2.甲、乙两地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季风气候 B.广泛分布红壤 C.河流结冰期长 D.耕地多为旱地 3.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 素是 A.海拔B .热量 C.水分 D.土壤 4.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河流流向B.纬度位置 C.盛行风向 D.海陆位置 5.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C.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读图“我国东部某地区局部示意图”,回答6—8题。 6.若图示地区位于东北平原中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以种植冬小麦为主B.②地利于发展蔬菜种植 C.③地最适宜种植苹果树D.④地应大力发展乳畜业 7.若图示地区位于南部沿海地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原地区夏季光热充足,利用棉花生长 B.洪涝、盐碱、伏旱是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 C.城镇适宜发展油菜加工工业 D.内河航运是该地区主要的运输方式 8.若图示地区位于南部沿海地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20° 40° ° 110° 乙 甲

A.①地以种植水稻为主B.②③两地发展城效农业条件优越 C.④地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D.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读某海岛示意图,回答9~10题: 9.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B.热量充足,农作物一年两熟 C.地处热带区域,不受寒潮影响 D.河流有明显汛期 10.关于该岛经济发展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以发展电力 工业 B.热带季风气候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 C.著名的莺歌海盐场位于该岛东海岸 D.主要工业区位于该岛的丘陵台地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 时间6月~9月9月~次年6月6月~9月农作物种植玉米小麦玉米 11.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松嫩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12.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A.低温、冻害 B.地形、水源C.旱涝、盐碱 D.光照、风沙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读“三个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图2—1),完成13—15题。 13.规划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B.发展新的经济部门,缓解城市就业问题 C.寻求洁净优美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高中生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重点知识点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重点知识点: 一、中国的疆域 (1)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疆域 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跨纬度近50度; 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5500千米; 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处跨经度60多度; 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相差5个时区相距5000千米;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五带位置: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省区; 优越性:纬度位置和南北气候差异,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条件; (3)濒临的海洋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 领海:海岸基线至12海里的海域,领土的一部分——约300万Km2 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从鸭绿江口(中朝界河)到北仑河口(中越界河); 台湾岛、海地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6000多个; 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东部深受季风影响,有利农业生产,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陆上交通可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 (4)陆界和邻国 陆界:长2万千米; 东:朝鲜; 北:俄罗期、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 东:韩国、日本; 东南:菲律宾; 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二、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 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附1:我国邻国记忆 十五邻国陆上环,朝鲜俄国和蒙古,哈吉塔阿富汗, 印度尼不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 附2: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略) 附3:中国省级行政区歌诀 东北三省黑吉辽,最东最北纬度高;华北山西内蒙古,京津之外河北包; 华东六省上海市,三江鲁皖闽台岛;中南五省加一区,两湖两广南到; 西南三省一区市,川云贵藏添重庆;西北三省加二区,陕甘宁青新疆好. 三、我国的人口分布和民族 (1)基数大;增长快;总量大,人口超过13亿 (2)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东南多,西北少 东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较大; 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2021-2022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专题09中国基本概况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2021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专题09中国基本概况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课标细化】 1.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2.我国的人口增长和分布,以及我国的人口政策。 3.我国的民族分布特征。 【核心突破】 一、中国的经纬度位置与省级行政区 各省区的经纬度位置是复习的重要内容,图中区域划分的形式,大体确定各省份的经纬度位置特点,如下(简称) ①新;②新、甘、内蒙古;③新、藏;④甘、青、藏;⑤青、甘、内蒙古、宁、陕、川、渝;⑥晋、津、冀、豫、鲁、鄂、皖、苏;⑦川、渝、云、贵、桂;⑧湘、赣、浙、闽、桂、粤、港、澳;⑨内蒙古;⑩内蒙古、冀、京;?内蒙古、黑、吉、辽。 【方法技巧】感知中国行政疆域空间跨越范围,建立粗略心理地图 (1)观察中国行政疆域的“四极”、包含疆域主体部分的四条经纬线(分别为80°E、130°E、20°N、50°N)和90°E、100°E、110°E、120°E、30°N、40°N这些经纬线在中国疆域中的大致空间穿越位置。 (2)进一步确定各条主要经纬线穿越中国疆域的具体位置,以达到明确化。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定点法,点可以是主要经纬线的交点,也可以是经纬线与疆域边界的交点。这里需要借助地理要素的相对位置定位,包含自然和人文要素相对位置的分布,如点——山峰、城市、矿产相对位置的分布;线——山脉、河流、地理界线、交通线、人口迁移方向等分布走向;面——地形区、气候类型区、自然

带、农业区、工业区等区位分布。二是经纬线穿越法。观察和识记主要经纬线穿越了哪些行政区和地形区,也包括前面提到的点、线、面等各种地理要素。 【典例分析】【例1】读台风“韦帕”的中心移动路径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台风中心依次经过大陆的省区是( ) A.台湾省、福建省、浙江省、安徽省 B.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台湾省 C.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 D.浙江省、江西省、江苏省、山东省 【解析】读图可知,台风中心依次经过大陆的省区是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和山东省。 【答案】C (2)有关图示地区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河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B.B河流域是我国受咸潮影响最大的地区 C.C河是我国径流量最大的河流D.D河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答案】C

高中地理中国的农业练习题

中国的农业作业一 1.图7-1-1是我国的小麦、油莱、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 A.①油菜②水稻③冬小麦④甜菜B.①水稻②甜菜③油菜④冬小麦 C.①甜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D.①冬小麦②水稻③甜菜④油菜 2.图7-1-2中阴影部分表示某种气候 条件下分布的某种农作物。其序号与下列 农作物排序一致的是 ( ) A.春小麦、玉米、水稻、冬小麦 B.水稻、春小麦、玉米、冬小麦 C.甘蔗、甜菜、咖啡、亚麻 D.咖啡、橡胶、甘蔗、甜菜 1.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反映了我国降 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规律的是() A.水田为主农业——旱地为主农业——灌溉农业 B.农区畜牧业——草原牧业——高山牧业 C.草原牧业——灌溉农业——旱地为主农业 D.水田为主农业——灌溉农业——旱地为主农业。 3.以下农业区①东北三省②长江中下游区③南部沿海区④黄河中下游区与图7-1-3所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结构 图,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一)①,(二)②,(三)③,(四)④ B.(一)②,(二)④,(三)③,(四)① C.(一)③,(二)④,(三)①,(四)② D.(一)②,(二)④,(三)①,(四)③ 读图7-1-10,完成9-11题: 9.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地区河流以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为主 B.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本地区的典型植被 C.该地属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 D.该地属红壤丘陵地区 10.判断该地可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 ) A.天然橡胶B.棉花 C.茶叶 D.甜菜

11.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 ) A.退耕还牧,大力发展畜牧业 B.大力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 C.以林牧为主,农林牧结合,防止风沙危害 D.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努力增产粮食 读图7-1-11。回答12-14题: 12.下列农业在ab线以西以北没有分布的是( ) A.高原农牧业B.绿洲农业 C.桑基农业D.灌溉农业 13、7-1-11中字母Q分布区表示的最主要经济作物(非纺织原 料)名称,该区域和下图中C区域相同的粮食作物分别是()A.甜菜、冬小麦 B.甜菜、春小麦 C.棉花、春小麦 D.玉米、冬小麦 读图7-1-12,回答15---16题。 15.我国粮食总产量有大幅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加、增加了劳动投入 B.耕地面积大幅度扩大 C.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缩小林牧等面积 D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显著改善,提高单位面积产 量 16.我国人均粮食不足400千克,低于世界平均水 平,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途径是() A.开垦荒地、搞好国土开发和整治工作 B.加强生物技术科学研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D.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粮食生产比重 读下表和图7-1-7中有关内容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