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破裂 手术记录

脾破裂 手术记录
脾破裂 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

住院号:xx 科室:普外科病房号:床位号:8

姓名:xx 性别:男年龄:69岁手术日期:2019年09月05日

术前诊断:腹部外伤:内脏破裂?失血性休克拟施手术:剖腹探查术

术后诊断:腹部外伤:脾破裂;肠系膜多处破裂。失血性休克

已施手术:剖腹探查+脾切除术+肠系膜修补术

手术名称:剖腹探查+脾切除术+肠系膜修补术

麻醉方式:全麻麻醉医师:xx

麻醉开始时间:21时00分麻醉结束时间: 22时35分共计:1时35分

手术开始时间:21时00分手术结束时间: 22时35分共计:1时35分

手术人员:主刀xx、助手xx

手术过程:术中所见:腹腔内积血约1300ml,脾门处一处长约3cm裂口,并活动性出血,肠系膜多处破裂出血,并腹膜后血肿,肝胆胰未见明显异常。

手术经过:

1.气插全麻,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取左上腹肋缘下斜切口长20cm,上至剑突下,下平脐 ,逐层切开进腹。探查腹腔,如术中所见。决定行脾切除术+肠系膜修补术。

3.托起脾脏,下端纱布填塞。充分显露脾蒂。切断、结扎胃短血管后小心分离脾蒂,显露脾动静脉。先后切断脾动脉和脾静脉,近端双重结扎。

4.切断脾蒂后,全齿血管钳钳夹切断脾膈韧带,完全游离脾脏,移走脾脏。

再行肠系膜修补:小圆针4号线缝合关闭肠系膜裂口,腹腔内反复冲洗,手术野彻底止血,

5. 再次检查腹腔内其他脏器未见损伤,留置脾窝引流管、盆腔引流管,分别

自左下腹部引出,逐层关闭腹腔。

6.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200ml,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安返病房。

住院医师:

主任医师:

脾破裂

脾破裂临床路径 一、脾破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脾破裂(ICD-10:D73.5/S36.0) 行脾破裂修补、部分脾切除及脾切除术(ICD-9-CM-3: 41.43/41.5/41.9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等。 1.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外伤史。 2.左上腹疼痛,可伴有内出血表现(脾被膜下或中央型破裂,内出血表现可不明显)。 3.腹部B超或CT扫描可有阳性发现。 4.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可能有阳性发现。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等。 经保守治疗无效行脾破裂修补、部分脾切除及脾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73.5/S36.0脾破裂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Ⅲ、Ⅳ级脾破裂即刻手术,术前准备最长2天 1.急诊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及交叉配合试验、备血(据出血量定备血量)、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腹部B超和/或腹部CT; (4)胸片、心电图(休克时可行床边心电图,必要时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行胸片检查)。 (5)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 2.根据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尿淀粉酶,头颅CT、胸部CT等。

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查房

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查房 护士长:今天我们查房的内容是讨论外伤性脾破裂的有关知识及护理。下面请责任护士作简要病例介绍。 责任护士:患者,男,31岁,农民,以左侧腹部外伤后疼痛2小时于XXXX年9月13日急诊入院。抬入病房。主诉:入院前2小时患者在劳动中不慎被木块击中左中上腹部,即感疼痛剧烈,直腰困难,经当地医生处理后送入我院。查体:全腹均有压痛,以左中上腹为重,反跳痛明显,肠鸣音活跃。诊断性腹穿抽出不凝血;B超提示:腹腔中量积液,碑破裂;血常规:WBC11.8*109/L,RBC4.43*1012/L。入院处理:积极作好术前准备,并于当日4pm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积血约800ml,脾脏面及膈面下极均有较多凝血块,脾膈面有一约6cm*1.5cm横行裂口,另有约2.5cm*1.0cm横行裂口,脾脏面下极可见两处约1.0cm*3.0cm,1.0cm*2.5cm裂口,均有活动性出血,吸尽积血,常规游离并切除脾脏,脾窝置管左上腹引流分层关腹。 护士长:请A护士谈该病发病情况及其临床症状。

A护士:脾脏是一个很脆弱的实质性脏器,据其损伤的范围可分为:中央型破裂,被膜下破裂和真性破裂。前两种因被膜完整出血量受到限制,临床症状不明显最终形成血肿被吸收,但有些血肿(特别是被膜下血肿)在某些微弱外力的影响下,可转为真性破裂,因此,我们要认真观察病情。但临床上85%都是真性脾破裂,临床症状主要从以腹腔内出血为主。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数,血压下降,时有明显腹胀和移动性浊音,出血量大时可危及生命。 护士长:B护士谈谈相关检查情况。 B护士:1.临床化验:可见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等数值下降,白细胞计数可略有增高。2.B超:可探测脾的外形的大小,脾实质内血肿的存在和演变。3.诊断性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血。 护士长:责任护士提出手术前后存在的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责任护士:1.焦虑:紧张(与知识缺乏有关)。护理措施:⑴向病人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介绍疾病的愈合过程。⑵介绍我科的技术水平,举例说明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⑶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予以明确有效的答复。⑷多和患者交流,鼓励说出感受并给以理解。 2.液体量不足(与外伤失液,失血有关)。护理措施:⑴积极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按时完成补液量。⑵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生命

外科脾破裂

外一科脾破裂、失血性休克应急演练 亲爱的护士姐妹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前来参加我科的脾破裂、失血性休克的应急演练,请大家多多指教。 演练目的:通过本次的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和提高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 参加人员:张雪萌、责任护士兰潇、主班护士季丹、治疗护士周双双 演练场景:一个星期天的早上,主班护士季丹接到急诊科电话,将送上来一位脾破裂、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护士兰潇立即安排床位,季丹通知值班医生,与护士长。患者入科后,立即协助将患者已移至监护病房,给予保暖。 病史:患者.刘星.男,26岁,30分钟前外伤致脾破裂,来时神志尚清,表情淡漠,面色苍白,手足湿冷,气促,呼吸困难,呼吸25次/分,心率120次/分,血压80/50mmHg,由急诊科初诊为脾破裂、失血性休克,随即以平车送入我科进行治疗。现患者已移至监护病房,给予保暖。 医生护士到监护病房(抢救开始) 洗手、戴口罩 季丹:“先生先生您怎么了,能听见我说话吗?”患者无意识,不能回答护士提出的问题。面色苍白、表情淡漠、皮肤湿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左侧直径3.0mm,右侧直径3.0mm。 张医生:立即高流量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平衡盐500ml 静滴。 医生查体。 季丹:“吸氧、心电监护。” 周双双:填写腕带并与家属核对,并戴于患者手腕。 兰潇:将抢救车置于患者床旁,给予患者中凹卧位,建立静脉通路。复述医嘱,执行医嘱。“张医生平衡盐500毫升静滴”。 张医生:根据症状、体征,查体情况初诊为:脾破裂、失血性休克、告病危。给予术前准备,留置导尿。 周双双:复述医嘱:备皮、留置导尿。屏风遮挡松衣解裤,两腿屈曲略外展。备皮、留置导尿,注意保暖。 季丹:张医生,患者现在心率12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80/50,血氧饱和度85%。(记录) 医生:立即给于多巴胺20毫克升压,付肾1毫克,急查心电图、血常规、血型、肝肾功、血糖、血凝、电解质、输血四项,给予红细胞悬液1U静脉注射。 兰潇:复述医嘱,执行医嘱。张医生,多巴胺20毫克,付肾1毫克静推。 兰潇:复述医嘱,执行医嘱。抽血,并送检验科进行配血。

脾破裂护理查房

脾破裂护理查房 一.病例汇报 患者,女,56岁因腹胀痛2月加重头部外伤后腹痛加重1天于2015.11.25平车入院,入院体温36.5 脉搏86次/分血压114/77mmHg,神情,皮肤巩膜不黄,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一),腹平坦啊,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外疝,下腹部可见纵行手术疤痕2条,愈合良好。腹肌软,全腹压痛、无反跳痛,以左侧腹部为甚。肝脾肋下未及,未扪及肿块,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正常。既往史:有子宫肌瘤手术切除及阑尾切除手术病史。辅助检查:2015.11.25,本院腹部立位片:不完全性肠梗阻可能。外院CT:腹腔积液。腹穿(一).全腹部CT示:1、盆腹腔内积液、积血;脾脏上部密度改变,考虑脾脏挫裂伤。2、双侧胸膜增厚。3、考虑左输尿管上段小结石并右肾盂稍扩张。4、L5椎弓崩裂,椎体向前Ⅰ度滑脱。于2015年11月26日15时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后诊断:外伤性脾破裂。 二.护理诊断及措施 1. 生命体征改变的可能(与手术、麻醉有关) 护理措施:术前: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发现患者烦躁、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数等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观察病人的腹部体征,如腹痛、腹胀急剧加重及时通知医生。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和血氧饱和度(尤其在术后24h内),同时观察面色、四肢末梢颜色、温度的变化、切口渗血及腹部情况,判断有无继续出血征兆。 2. 疼痛(与疾病及手术创伤有关)。 护理措施:术前:密切观察病人疼痛性质、部位、程度,在未明确诊断时,禁止使用止痛药,以免掩盖伤情。在无休克时,病人取舒适卧位。不要随意搬动伤者,以免加重伤情。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疼痛性质、部位、程度,必要时给予止痛药。术后去枕平卧小时,抬高床头30°左右,以利于呼吸、减轻腹部张力、减轻伤口疼痛,利于伤口愈合。 3.液体不足(与外伤失夜,失血有关)。 护理措施:积极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按时完成补液量。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生命体征、皮肤的温湿度及尿量。给予氧气吸入,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暖。积极作好术前准备:备皮、备血、药敏、禁饮、置管。 4.焦虑:紧张(与知识缺乏有关) 护理措施:向病人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介绍疾病的愈合过程。介绍我科的技术水平,举例说明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予以明确有效的答复。多和患者交流,鼓励说出感受并给以理解。讲解饮食知识,讲解禁食的原因、目的,讲解疾病的康复知识、治疗方案及预后。术后知道正确进食,及活动,引流管的保护。 5.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损伤有关 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给予低流量持吸氧,严密观察呼吸情况,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当患者咳嗽时可帮助按压伤口,鼓励患者排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祛痰和止痛药物。 6.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管道有关 护理措施:做好管道的护理,加强口腔及尿管护理,保持口腔及会阴的清洁。 更换引流袋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指导病人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同时患者有肺部损伤,指导吹气球,以增加肺活量。半卧位休息利于引流,防止逆行感染。 7.潜在引流无效 护理措施:各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和记录引流夜的量和颜色、性质,发现异

脾破裂患者手术修补分析及讨论

脾破裂患者手术修补分析及讨论 【摘要】目的探讨脾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实施脾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 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合理掌握手术指征, 采用脾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行之有效的, 值得推广。 【关键词】脾修补术;外伤性脾破裂 脾破裂可致严重的大出血,是能够致死的腹部急症之一。因脾脏具有抗感染和抗肿瘤的免疫功能, 故目前多主张尽可能保脾。2008年1月~2011年12月, 我科对2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实施了脾修补术, 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6例,男21例, 女5例;年龄5~24岁, 平均12岁;受伤到就诊时间为0.5~36 h。交通事故伤14例, 撞伤6例, 坠落伤4例, 挤压伤、斗殴伤各1例。以上患者脾破裂均为外伤导致, 不伴有腹内外其他重要脏器严重合并伤。26例腹腔穿刺均有不凝固血液抽出, 其中20例出现休克征象。腹腔出血量600~2000mL, 平均1100mL。破裂度按照Gall和Scheele分级:1级10例,2级12例,3级4例。 1.2方法开腹后用手握住脾脏控制出血, 吸净脾周围积血, 尽可能的充分游离脾脏, 手捏脾蒂修剪脾裂口失活部分的组织, 结扎裂口内显示较大的出血点, 用一号络制肠线形“U”字缝合, 在肠线与脾包膜间垫以明胶海绵, 以避免脾脏包膜过度受压, 缝线必须穿过裂伤的基底部位, 两针之间需重叠交错。缝合完毕吸尽积血并冲洗腹腔, 观察不得少于10min, 脾脏无血运障碍及出血情况后方可关腹。 2 结果 手术后患者无继发性出血。26例患者术后行B超检查显示脾脏形态结构无异常。1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 经更换抗生素后治愈。此后无一例有并发症发生, 且无一例死亡。随访指标(血小板、免疫球蛋白、脾脏B超、CT及MRI等)均在正常范围内, 且脾脏形态无异常改变,无远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 3讨论 脾修补术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措施使脾脏功能得以恢复、脾脏得以保留的重要途径。适合脾脏修补术的患者特征为脾脏无星芒样粉碎损伤;脾蒂血管无损害;脾脏本身并无其他病理改变;无其他腹内严重合并伤。医护人员在手术时必须遵循“抢救生命第一, 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脾修补术要求技术含量颇高, 应结合各医院具体情况开展。

外伤性脾破裂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411119199.html, 外伤性脾破裂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 作者:孙惠 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第10期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14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配合中应注意的问题。结果:经过精心准备和护理,14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40~124 min,平均(67.9±24.2)min;术中输血400~3500 ml,平均(1450±240)ml。结论:完善的手术配合能有效地保障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治疗效果。 【关键词】外伤;脾破裂;手术配合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0.031 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器官。它被与其包膜相连的诸韧带固定在左上腹的后方。受到暴力冲击后极易引起破裂引发严重的内出血,如果救治不及时,患者可因失血性休克而致死。因此,及时救治是保证脾破裂出血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2009年10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14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45例患者均为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其中男89例,女56例,年龄7~69岁,平均年龄(41.7±6.5)岁。其中交通事故伤65例,高处坠落伤40例,暴力打击伤29例,其他11例。 1.2治疗方法145例患者均采取急诊手术治疗,其中采用脾切除治疗84例,保脾手术治疗61例。 1.3手术护理配合 1.3.1一般准备接到手术通知单后,立即进行手术准备。备齐抢救药品和器械,并根据手 术站位和患者体位将电刀和吸引器放到合适的位置,便于术者术中操作,检查电源连接情况,排查管道和电源线路,避免意外情况发生。重点检查手术和监护仪器状态,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备齐手术用物,将术中可能用到的手术器械和敷料备齐:例如准备适量的止血纱布、明胶海绵、术后引流管等全部准备到手术间,检查恒温箱内生理盐水是否足够。根据保温需求,调节室内温度,一般控制在22 ℃~25 ℃为宜,确保患者在相对舒适环境中接受手术治疗[1]。

脾破裂护理查房

护理业务查房 科室:普外主持人:郝艳红2017年08月20日 参加人员: 郝艳红:今天进行这个月的护理查房,今天的内容是肝脏破裂修补术后护理,今天大家共同学习一下 韩蕊蕊:患者于于8月5日13:00时前从4米高空坠落,上腹部疼痛,由120送入我院急诊,查胸腹部CT、血常规等相关检查,考虑腹腔积血,肝破裂可能,在急诊予抗 休克治疗,输血200ml治疗,急诊收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初步诊断为: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肝破裂、右侧肋骨多发骨折。经王主任查房后,定于入院当日 行急诊全麻下腹腔镜探查+肝破裂修补术,术后安全返回病房,给予特级护理,禁 饮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引流管,患者术终回房时带有时带有胃管、尿管、两根 腹管,术后病情平稳,遵医嘱给予补液抗感染治疗。 郝艳红:大隐静脉曲张的病因有哪些?. 张美玲:1、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静脉壁相对薄弱,在静脉压力作用下可以扩张瓣窦处的扩张导致原有的静脉瓣膜无法紧密闭合,发生瓣膜功能相对不全,血液倒流。瓣膜发育不良或缺失,亦不能发挥有效的防止倒流的作用导致发病。 2、静脉压持续升高静脉血本身由于重力的作用,对瓣膜产生一定的压力,正常的情况下 不会对其造成损害,当静脉压持续升高时,瓣膜会承受过重的压力,逐渐松弛、脱垂,使之关闭不全。这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患者。 韩蕊蕊:大隐静脉要做的检查是那些目的是什么? 1、下肢深静脉通常试验在患者的大腿导航1/3处扎止血带,此时下肢静脉曲张曲张可能会比以前更明显,在让病人用力伸屈患侧下肢的膝关节10-20次。如果活动后,病变的静脉所发生的曲张明显减轻说明经过小腿活动,小腿肌泵收缩,迫使瘀滞大隐静脉中的静脉血通过深浅静脉交通支,向深静脉回流,由于深静脉通畅,功能良好,静脉血可以经一步回流入髂静脉。深静脉通畅试验对下肢静脉曲张是否选择手术,起到十分重要的决定。 2、下肢静脉造影能够观察到深静脉是否通畅、静脉的形态改变、瓣膜的位置和形态。 3、超声超声能确定静脉反流的部位和程度,超声可以观察瓣膜的关闭活动及其有无逆向血流。 沈慧婷:早期的表现1、长时间站立之后腿酸胀不适,易疲劳、乏力双小腿右类似蚯蚓状蓝色曲张静脉团块2、双腿长时间站立后酸胀很重,甚至影响工作,双小腿布满曲张静脉团,出现足踝的湿疹,溃疡, 李一惠: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有三种 1、传统抽除术:在腹股沟做切口,切断结扎或抽出大隐静脉,需要半身或全身麻醉,若静 脉曲张厉害时可能需要数个小口,一段一段的抽除静脉。 2、硬化剂治疗将高张性溶液注射到曲张的静脉,破坏血管内膜使其封愈消失,但仅能 治疗小的曲张血管、且治疗中可能会剧痛,色素沉着,甚至发炎、红肿、溃烂等后遗症,且容易复发, 3、微创静脉曲张旋切内视镜系统使用视镜及抽吸旋切方式将蚯蚓般的静脉绞碎吸出, 伤口比传统手术小,较美观。 付璐璐:

脾破裂护理查房(课件)

脾破裂护理查房 一.?病例汇报 患者,女,56岁因腹胀痛2月加重头部外伤后腹痛加重1天于2015.11。25平车入院,入院体温36。5 脉搏86次/分血压114/77mmHg,神情,皮肤巩膜不黄,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一),腹平坦啊,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外疝,下腹部可见纵行手术疤痕2条,愈合良好。腹肌软,全腹压痛、无反跳痛,以左侧腹部为甚.肝脾肋下未及,未扪及肿块,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正常。既往史:有子宫肌瘤手术切除及阑尾切除手术病史。辅助检查:2015。11.25,本院腹部立位片:不完全性肠梗阻可能。外院CT:腹腔积液。腹穿(一).全腹部CT示:1、盆腹腔内积液、积血;脾脏上部密度改变,考虑脾脏挫裂伤。2、双侧胸膜增厚。3、考虑左输尿管上段小结石并右肾盂稍扩张.4、L5椎弓崩裂,椎体向前Ⅰ度滑脱。于2015年11月26日15时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后诊断:外伤性脾破裂.......感谢聆听 二。?护理诊断及措施 1。生命体征改变的可能(与手术、麻醉有关)

护理措施:术前: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发现患者烦躁、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数等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观察病人的腹部体征,如腹痛、腹胀急剧加重及时通知医生。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和血氧饱和度(尤其在术后24h内),同时观察面色、四肢末梢颜色、温度的变化、切口渗血及腹部情况,判断有无继续出血征兆。......感谢聆听 2. 疼痛(与疾病及手术创伤有关). 护理措施:术前:密切观察病人疼痛性质、部位、程度,在未明确诊断时,禁止使用止痛药,以免掩盖伤情.在无休克时,病人取舒适卧位。不要随意搬动伤者,以免加重伤情。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疼痛性质、部位、程度,必要时给予止痛药.术后去枕平卧小时,抬高床头30°左右,以利于呼吸、减轻腹部张力、减轻伤口疼痛,利于伤口愈合。......感谢聆听 3.液体不足(与外伤失夜,失血有关)。 护理措施:积极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按时完成补液量.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生命体征、皮肤的温湿度及尿量。给予氧气吸入,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暖.积极作好术前准备:备皮、备血、药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