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蓝的眼睛》的叙述声音和视角

《最蓝的眼睛》的叙述声音和视角
《最蓝的眼睛》的叙述声音和视角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从功能对等理论谈中国小吃名英译

2 理性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结合——从“灰姑娘情结”看简奥斯汀的作品

3 浅析拉尔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的象征艺术

4 他者形象:最逆来顺受与最狂野的—中国女性在西方电影中的形象

5 英汉互译中不可译现象的文化阐释

6 浅析眼神交流在非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7 负迁移在词汇层面上对中国学生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的影响

8 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

9 委婉语的跨文化交流及其语用功能

10 英语中的女性歧视

11 科技英语中被动句的语篇功能探析

12 永不凋落的玫瑰—从女性主义分析《红字》中的海斯特

13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4 Pragmatic Failures in the Practice of Interpretation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15 A Probe In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Hot Cyber Word—“Geili”

16 海明威“冰山理论”在《白象似的群山》中的运用

17 论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18 浅析尤金?奥尼尔三部剧作中的女性形象

19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与劣势

20 On Moral Characters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21 美国电影文学中种族歧视现象研究

22 文化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影响

23 公示语汉英翻译探讨

24 会话中性别差异的语用研究

25 奥巴马演讲辞的话语分析

26 功能对等视角下记者招待会古诗词翻译策略研究

27 A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Works by Byron and Shelley

28 从《去吧,摩西》中的“熊”看福克纳对人性的探讨

29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师提问策略对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

30 《紫色》女主人公性格分析

31 理想政体的历史超越性探因——《理想国》、《乌托邦》和《新亚特兰蒂斯》中哲学家的自我中心共性

32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33 托马斯哈代与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对比研究——以苔丝和顾曼桢为例

34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讽刺

35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vism to Task-based Reading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36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一代”的反叛与抗争

37 论“孔雀东南飞”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

38 To Obey or Rebel –A Study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

39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美学原则的运用

40 《七宗罪》的人性解剖

41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礼貌原则

42

43 论《呼啸山庄》中的象征主义运用

44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45 群体隐私和个体隐私——中美家庭中隐私观念的对比研究

46 《请买票》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47 浅谈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小公主》和《秘密花园》之比较

48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49 论福克纳《八月之光》中的耶稣形象

50 被忽略的人群--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女性角色分析

51 《理智与情感》的现实主义特征

52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隐喻研究

53 论中介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54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礼仪的文化差异

55 《榆树下的欲望》之农场意象--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分析

56 A Funeral of Red Roses:An Analysis of Du Shiniang's and Marguerite Gautier's Trage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Dignity

57 Cooperative Principle in Business Letters

58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托妮?莫里森《爱》中的黑人妇女形象

59 中英网络词汇语用特征对比

60 试比较《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主人公性格异同点

61 《喜福会》中的象征主义

62 诗歌《飞鸟集》的意象评析

63 从《所罗门之歌》看美国的黑人文化

64 Analysis on Paul Morel’s Life Pass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rence’s Unconscious

65 如何设计中学英语课堂中的提问

66 《嘉莉妹妹》之悲剧性——基于嘉莉与赫斯特伍德的比较

67 英语动结式V+PP的语义整合研究

68 《人性的枷锁》——菲利普的灰色人生

69 新闻英语标题的特点和翻译

70 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71 矛盾的思想者——《瓦尔登湖》中梭罗的二分性

72 隔离与异化: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人际关系研究

73 中西方身体语言的差异的研究

74 论杰里米·边沁的功利主义

75 中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76 《喜福会》中母爱主题的文化阐释

77 《雾都孤儿》中南希的人物性格分析

78 模因论指导下的英语习语汉译

79 从生态女性主义解析苔丝

80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法

81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英社交称谓

82 目的论视角下以市场为导向产品推广资料的英译

83 从翻译美学视角探析文学作品翻译——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

84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空间隐喻认知分析——以前后为例

85 论不可译到可译的历史性变化

86 Saussure’s Five Contributions to Linguistic Study and Its Modern Applications

87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分析

88 流行语的翻译

89 论《哈姆雷特》和《麦克白》中的超自然因素

90 商务谈判中的模糊语的使用

91 浅析爱伦坡《乌鸦》的语音象征

92 The Tran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93 中西广告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94 浅析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95 《希腊古瓮颂》中的艺术和永恒之美

96 英语中介语无标志被动语态的错误分析

97 欧?亨利作品中的人生的价值探索

98 从功能目的论视角分析公共标识翻译

99 论《猫城记》和《格列弗游记》的讽刺手法

100 从文本类型角度看企业外宣材料的翻译

101 从《红楼梦》和《飘》看中美恭维语比较

102 性格、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103 试论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异同——商务英语书面语的特点

104 《欢乐之家》中丽莉追求婚姻时的自我矛盾

105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ohesiveness

106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

107 Analysis on Paul Morel’s Life Pass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rence’s Unconscious 108 中英道歉策略对比研究

109 On Wordsworth’s and Emerson’s Conceptions of Nature

110 On Symbolism in The Wizard of Oz

111 An Analysis of the Symbols in Emily Bront’s Wuthering Heights

11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efusal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113 浅析美国电影对白中俚语的翻译技巧

114 从缓解语言石化角度分析背诵式语言输入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115 分析《雾都孤儿》中的讽刺手法

116 剖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复杂个性

117 西奥多?德莱塞《嘉莉妹妹》中的消费主义思想探索

118 散文英译的风格再现

119 女性形象下的女权主义思想——浅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

120 英语广告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121 《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中的劳资冲突比较分析

122 中英文化的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123 英语动结式V+PP的语义整合研究

124 《简爱》与《谢利》中女主人公的对比分析研究

125 浅析《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126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127 中美商务谈判的语用策略研究

128 《荒原》中的死亡与重生

129 电影《风月俏佳人》中的意识形态符码

130 顺应理论视角下公益广告英译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131 基于情境性教学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设计

132 网络委婉语中的模因现象研究

133 商标翻译及商标翻译中的文化禁忌

134 中国时政新词翻译探析

135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

136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司网页误译

137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研究

138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Approach in Reading Instruction

139 “超人文化”的起源和会视角下的分析

140 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主角赛丝的女性形象研究

141 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精灵鼠小弟》中的动物形象分析

142 广告英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

143 艾米莉狄金森死亡诗歌的解读

144 美国新闻报道中政治委婉语的语用解读

145 中学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146 欧内斯特?海明威《雨中猫》和田纳西?威廉斯《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的女主人公的对比分析

147 简爱和林黛玉不同命运的文化透析

148 论《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149 《紫颜色》中爱丽斯沃克妇女主义解读

150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奥兰多》

151 本我、自我、超我--斯佳丽人物性格分析

152 舍伍德?安德森《鸡蛋的胜利》中美国梦的解读

153 英国战争史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154 浅析《蝇王》的人物及其象征意义

155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现代性意识

156 英语词汇的记忆方法

157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杰克?伦敦《生火》

158 苔丝的悲剧命运分析

159 名转动词的中英对比研究

160 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161 从关联理论看《阿甘正传》的字幕翻译

162 文化交际视野下的语用失误分析

163 分析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悲剧意识

164 Lost Generation Writers and Chinese After-s Writers

165 浅析苔丝悲剧命运的形成原因

166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the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167 《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语用分析(开题报告+论)

168 译者的身份

169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妇女地位问题

170 论接受理论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影响——以《快乐王子》中译本为例

171 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172 接受美学视角下美剧《吸血鬼日记》的字幕翻译—以疑问句为例

173 《蝇王》中神话元素的象征意义

174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研究萧伯纳《华伦夫人的职业》中的女性形象

175 《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

176 《芒果街上的小屋》中窗户意象的分析

177 《贵妇画像》主题和写作艺术特征

178 从《绝望主妇》看美国人的婚姻观

179 艾丽丝?沃克《日用家当》中的人物解读

180 从伊登和盖茨比之死探析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

181 目的论下的修辞手法翻译: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汉语译本为例

182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183 《白噪音》的后现代特色

184 如何有效做好交替传译笔记

185 浅谈美国职场上的性别歧视及其原因

186 英语学习能力与风格的性别差异研究

187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of Inqui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188 汉英姓氏文化差异

189 A Study of Children Images in Huck Finn and Tom Sawyer

190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比较

191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

192 浅谈《到灯塔去》的女性意识

193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主流审美观对美国黑人的影响

194 《最蓝的眼睛》的叙述声音和视角

195 《紫色》中“家”的解读

196 从小飞侠彼得?潘浅析詹姆斯?巴里的悲剧人生

197 《洛丽塔》—时间的悲剧

198 从弗洛姆的社会过滤理论看中国诗词翻译中的文化传递

199 浅析中世纪欧洲基督教婚姻伦理观

200 论个人主义对美国英雄电影的影响

《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

一、小说叙述角度与人称(一)关于视角 (二)视角与人称的复杂关系 全知视角,通常采用"上帝俯瞰"的方式叙述故事。 现代小说的全知视角也有变通的形式,叙述者以超然的纯客观姿态叙述,对客观事件保留全知的权威,但不再加入自己的评论和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使故事蕴藉性、象征性增强,引发读者的思索,如海明威的《凶手》。 人称: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 好处:1,叙述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凌驾于整个故事之上,洞悉一切,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调度之中。 有限视角,即“凡人目光”。 即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这时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首先是第一人称方式,由小说中的人物“我”来讲故事,“我”可以是小说的主人公,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也可以是小说的次要人物,如《桥边的老人》。 其次是第三人称方式,这种方式是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第一人称方式的融合与发展,小说中的“我”仅是故事的叙述者,主要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如鲁迅的《孔乙己》。人称:常采用第一人称,有时用混合视角 运用有限视角的好处: 1,给人一种亲历的感觉,可增加真实性与亲切感, 2,能使读者的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去想象故事背后的故事,故事以后的故事。缺点:叙述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只能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二、《桥边的老人》叙述角度分析 采用有限视角第一人称方式,“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自己的所见所闻,对其他人物如老人的感受只能推测,这时叙述故事是一种局限,但对读者却是一种丰富,读者既可以从“我"的角度体验故事,也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充分发挥想像,挖掘每个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内涵。 小说中的“我”带有冷静的旁观者色彩,更多的是在“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没有过多的主观感受与心理描写,只有对眼前事物的再现和直接转述式的对话,一切景物象征意义,一切情节的全部内涵全都蕴藏在客观的叙述中。可以说是海明威的语言风格与第一人称有限视角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叙事艺术。

聆听叙事中的声音和叙述话语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411288742.html, 聆听叙事中的声音和叙述话语 作者:杜鹃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1年第08期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解析《关键时刻》①中的“声音”和叙述话语之间的关系,力图说明“声音”和叙述话语何以作为叙事的组成部分在叙事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探讨“声音”和叙述话语以特定谈话和叙述的方式在叙事进程中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和相关的价值意义,并关注文中的语言技巧。试图表明参与叙事进程是如何帮助读者理解故事叙事的独特性和语言中的深层意义。 关键词:叙事中的“声音” 叙述话语文体 一、引言 关键时刻可能会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错过了这一时刻将再难有此机会。关键时刻也能看出每个人不同的性格、态度、素质和应变能力:有些人遇事可能会表现勇敢;有些人可能会胆怯;有些人可采取明智的战略并做出非常明智的决定,而有些人遇事恐慌、不知所措。 《关键时刻》一文的作者让一名亲历了一次重大的天然气泄漏事件的消防队员出场,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当查出一座大楼内出现天然气泄漏时,他便意识到该大楼随时有可能爆炸,在这关键时刻他首先想到的是同事的四个孩子的生命安危,而不是他自己的生命安全。在经历了这次事件后,他认识到作为一个消防队员的价值就体现在这关键的时刻。 围绕着“关键时刻”这个主题,作者在让叙述者讲述故事中始终把“声音”和叙述的话语置在其中,并把“声音”和叙述的话语与人物、事件、过程等其他因素联系起来。虽然故事不以曲折有趣的情节吸引人,却具有一定的魅力。这种魅力是怎样形成的呢?本文将从叙事学与文体学相互补充、交互运用,从文中多种“声音”的功能、故事层与话语层交织的艺术和受述者三方面对文本进行解析。 二、《关键时刻》中多种“声音”的功能

包法利夫人解析

包法利夫人人物形象解读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的传世之作,它以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效果及艺术风格的突破创新,在法国甚至世界文坛上,获得了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它描述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女性包法利夫人因不满夫妻生活的平淡无奇而通奸,最后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的悲剧故事。看似司空见惯的桃色事件,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现实主义批判思想内涵。 作者着眼点不在写包法利夫人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她在追求爱情,追求幸福的路上从纯真到堕落,从堕落到毁灭的前因后果,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戕害人性,腐蚀人的灵魂,甚至吞噬人的罪恶本质。现今社会,物欲横流,很多人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迷失了方向。解读爱玛这一悲剧性的人物形象,对于我们追求爱情和幸福具有现实意义。下面我就从三个角度来解读这一人物悲剧性的产生: 从包法利夫人本身来解读:强烈的内心渴望和压抑的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造成她失去理智地偏执于虚幻的爱情幸福,这是她痛苦的根源。 前期的她热情美丽纯洁敏感,是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弱女子,农村姑娘,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幻想;后期的她虚荣,贪婪,充满欲望,为虚幻的爱情而偏执,变成腐化生活的追求者,最后走向毁灭。少女时代在修道院贵族式教养下的她单纯,富有才情的同时喜欢看各种浪漫小说,对爱情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这给自己敏感的性格上加了一层灰色的向往浪漫。但事实上,她对爱情的认识是肤浅的,她错误地把生活想象成了激情和陶醉,把爱情当成了生活的全部,对现实生活也讲求浪漫,这也就决定了她的不幸命运。当她嫁给平凡的包法利这个乡村医生后,平淡的生活粉碎了她的爱情理想。于是,内心孤寂的她开始盼望生活出现改变。直到,参加伯爵家的舞会,绅士的伯爵,奢华的上层贵族生活让她看到了自己在书中看到的现实,这进一步膨胀了她的虚荣和情欲,坚定了她的浪漫爱情梦。 现实的乏味单调和她激情的欲望间的矛盾使她心力交瘁,患上了神经官能症。搬到永维镇后,她相识了莱昂和罗多尔夫,自己被压抑的激情终于得到释放,为追求巴黎式浪漫情调,她在堕落中享受着飞蛾扑火的毁灭。当罗道耳弗一提起那“疯狂的欢乐”,她就甘愿为此牺牲一切;赖昂只说了句“巴黎就这样做”,她就乖乖地委身于他。这是多么可怜的人啊!她周围的那些人,如狼似虎,都在她身上榨取,掠夺,满足他们各自的可耻欲望,而她自己却浑然不觉,可见欲望的驱使往往是盲目的。临死前,她留下一句“什么人也不要怪罪”的忏悔语。这固然有其顿悟自己自作自受的反思意义,却也恰恰证明了当一个人身处其中的时候人的局限性无法洞悉悲剧根源并不在于个人原因,而在于社会原因。法国大文豪福楼拜以旁观者身份将对那个社会的深沉的愤怒寄托于包法利夫人这一人物形象的悲剧塑造中,包法利夫人这一当局者的无知形象留给后人的就绝不应该只是可悲可叹,必须反思,反思人性弱点,反思人的局限性,反思包法利夫人最后的反思的反思。 从家庭环境来解读:包法利夫人的悲剧也源于自己所处的家庭环境的经济基础和丈夫对她的不能理解。

浅析《影》中视听语言对叙事的作用

浅析《影》中视听语言对叙事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9-08-14T10:51:42.22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6期作者:崔文姝 [导读] 不仅使其作为视听语言元素加强了影片的表现力,也进一步增强了广大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喜爱感。 云南艺术学院 2018级戏剧影视编剧MFA 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电影作为一门广受观众喜爱的独特的艺术形式,重要的就在于其技术上的特性以及我们对其艺术特性的了解、熟悉。当影片放映到银幕上时,就产生了通过视听语言手段刺激出的来源于观众的视觉所导致的心理期待。九月份上映的《影》真相与结局扑朔迷离。讲述八岁便被秘密囚禁的一个小人物,不甘心被当成傀儡,努力寻回自由人性的故事。替身众所周知,人们替他们取的代号为“影子”。影子必须和真身互为一体,让他人真假难辨。有威胁生命之处,必定有影子,影子必须在危急关头为了替主人驳回一命而挺身而出。张艺谋导演如何运用视听语言技术,使这个充满悬念的故事得以叙述?文结合《影》中的片段,从声音、色彩、构图等方面分析视听语言的作用。 关键词:视听语言《影》色彩声音 视听语言是非语言性的交流,它通过连续的画面和声音组接在一起,达到叙事和审美的要求。电影将电影技术手段、画面、声音作为传播媒介,通过摄影机,在镜头里创造出运动的时空形象、反应生活日常的独特的音像与画面结合产生的视听艺术。张艺谋善于利用浓厚的色彩讲故事、说道理、表情达意。通过极为强烈的画面渲染,隐喻出多种复杂情感。影片《影》中运用了大量东方美学的艺术手法,在影子和主人之间将中国哲学中的人与人、生命与生命间的彼此“挪移”浑然一体发挥的淋漓尽致。山河大地之中虚无缥缈的气化,构成了深远空灵的意境,构成影片独特的艺术美感。 张艺谋导演是一个“可以用色彩讲故事的导演”。在这部电影中,大手笔的运用黑、白、灰这三种色彩将故事讲述出来。通过三种色彩的完美融合,画面上的景物与人人物,巧妙地变为山水画中的景与山水画中的人,渲染出一派不真实的模糊感。黑白灰三色的巧妙运用,在透露出的浓厚的古时江南风情中,彰显了本片唯美且庄重的风格,色彩可谓是《影》的灵魂。在《影》中,张艺谋在巧妙的运用水墨丹青色调的同时,极为融合的运用了琴、箫等我国的古典乐器。用传统文化彰显君王争斗。 影片中,虽然融入水墨画等诗意、优雅的表现方法,但是勾勒出却是一幅凄凉的画卷。“影子”八岁便被囚入牢笼,并被训练成了都督代替物影子,他拼命的通过伪装掩饰自己的真实内心,死心塌地只为辅佐都督的大业。经历了一番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失败争斗后,“影子”既感受了他所渴望的关怀,也经受了都督对他的背叛。他不过是被都督拿来当做马前卒和替死鬼。“影子”为了生存与尊严,终于开始了报复沛公和都督的反杀,由此表现人类追求生命价值、探索生存道路的故事。 色彩在表现人物形象时,刻画最为鲜明的就是服饰。文臣一概穿着柔软的白色衣服,武将则是全黑。沛公身穿黑白相间的服饰,暗示出他的文武兼得,给了他在巧设局中局的剧情中做了充足的铺垫。沛公和青萍的服装虽然都是黑与白相互搭配,但是黑色占沛公服饰主导,显示出他高深的城府。长公主的服饰则整体上呈现硬线条,黑白分明,表现她的直率。巧妙地运用了服饰色彩来表现人物性格,易于观众对影片中的人物有更加深刻、细致的认识。孙俪扮演的小艾,持伞在雨中打斗的场面也给观众留下深深的印象,摆动的衣角就像墨水在清水中游走,好一副江南水墨画。 色彩当然也具有烘托和内容相协调的气氛的作用。总观全篇,在黑白灰三者之间相互的交叠、融合中,彰显着被架空了的历史空间。其表面如水面、镜子般平静,实则暗涛汹涌、波澜起伏的混乱时局的氛围。最后一战,阴雨绵绵不绝,在兵刃铁器残忍无情的相互碰撞中,通过色调的渲染呈现出了冷血、肃杀的氛围,使青萍长公主的死,以及她作为一位抗争女性的形象已然凋零的这一事实,渲染的更加悲凉凄壮。 在影片后半部分中,场面大部分是战斗。黑白灰三色所轮廓出的墨迹般的背景,让血腥的战争场面竟不缺失唯美之感。战争场面流淌的鲜红和深红的血液,与黑色、白色、灰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感,产生的反差感冲击着观众的视觉感受。一个个中国符号在银幕上跳跃,鲜活且不失其内涵。 《影》中另外一个运用巧妙的视听语言的元素,是配合着剧情的深入发展的音效。正是因为影片整体上使用黑色、白色、灰色和水墨画的韵味,所以就产生出对于运用什么音乐、怎样运用的要求,必须属于中国的传统乐器范畴。影片通过琴与萧的相互融合,巧妙地描绘出人物在紧张氛围中的复杂心理。音乐也使得情节更为紧张,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一步步发展的至关作用,使观众融入到其氛围之中。巧妙、生动地把画面和声音融合在一起,让观众感受到美妙的沉浸感。 琴声贯穿整部影片。影片中的音乐巧妙地与画面相呼应,带给观众浑然天成之感,情感表达淋漓尽致、流畅自然。影片中,琴音与画面绝美相互映衬。“影子”和杨苍决战的画面中,琴声应和着战况不断变化。由缓慢到紧促,直到最后生死关头,琴声旋律随即突然加速,战斗到达了高潮部分。直至琴声戛然而止,此时正是杨苍死于“境州”刀下之时。 其实,在影片刚开始的时候,便伴随着拨弄琴弦的配乐,并与之黑色屏幕上的被白色水墨渐渐晕染的字幕一同奠定了影片的基调。画面中,人物奔跑的步伐在拨弄琴弦音效的配合之下,在观众眼前呈现出来,画面因为得到了音乐的辅助使故事情节更加具有张力。富有节奏感的拨弄琴弦之音,将原本宁静、淡雅的画面变得极具压迫和紧张感。绵绵不断的雨声,配合着境州的竹林,使得那个吹箫等待的画面唯美、清新,把观众引入到一个平淡、美好的氛围中去,使其紧张的情绪得到了及时的舒缓,更重要的是同时也为电影后半部分的大战即将到来的情节做了必要且充分的情绪铺垫。在太极八卦阵中雨滴敲落的嘀嗒声,这一音效将女子美好的身型所富有的阴柔之美和谐的融于一体,以柔克刚、以阴胜阳,因此影片所表现的阴阳五行之间的哲学,便通过音效的运用得以不同的展现。 影片中,张艺谋导演主要运用黑白两色描绘出一副副秀丽与柔美并得的水墨画,同时又不失展现出来了东方美学的极致。电影中灵活地使用黑白灰三色给观众们临摹出一幅传统水墨画,大为惊讶。再配合一曲曲淡雅脱俗又清新的琴瑟之音,营造出一派烟雨朦胧的诗情画意风格,给观众们渲染出一场听觉与视觉的盛宴。全片至始至终就是围着境州与“境州”来上演这场关乎生死与社稷的战争。然而在这场血淋淋的战争背后,展现的却是一个影子在出生入死的边缘中,毅然决然的努力寻找自己作为一个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所存在的意义、价值与尊严,“影子”在不停的用人格和生命所战斗的争斗中,在被利用与利用中所的拼命挤压出的间隙中,寻找并渴求获得生存的意义。 在影片《影》中,通过声音与色彩的统一和谐的结合,给观众们带来一种如痴如醉视听情感。悠扬、优美的古典琴音洗涤人们的心灵,色彩的清奇、秀丽冲击着人们的视觉享受。在我国古代文化之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古典水墨画和古典乐器,被张艺谋导演再一次搬上银幕,不仅使其作为视听语言元素加强了影片的表现力,也进一步增强了广大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喜爱感。

音乐叙述式叙事

音乐叙述式叙事 ——论余华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叙事艺术 作者:厍科先 摘要:新时期以来的先锋小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经历了一个。丰富和灿烂的极致之后,到了九十年代乃至进入新世纪以来,却走向了丰富之极的单纯或灿烂之极的平淡,其中余华的音乐叙述式叙事在这方面尤为突出,成就了余华后期小说的这种“精美绝伦”的形式,这种音乐般的叙事艺术在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体现得最为充分,即从音乐与叙事结构;音乐与叙事节奏;音乐与重复叙事;音乐与叙事声音四个方面将《许三观卖血记》的外表朴实和内蕴深远完美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余华;许三观卖血记;音乐叙述;叙事艺术

Music narration type narrates ——Discusses the narrative art of Yu hua’s novel "Chronicle of a Blood Merchant " Undergraduate:She kexian Supervisor: Cheng mingbin Abstract:Has been a pioneer in the new period in the previous novels in The mid-eighties century, experienced a rich and brilliant and extreme , after the nineties and even into the new century, but towards the rich in the very simple or brilliant in the very flat , which describes the type of music in Yu Hua's narrative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n this respect,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late Yu Hua's novel the" absolutely fine "form, such as the narrative art music In the novel " Chronicle of a Blood Merchant " was particularly reflected in the full: that is, music and narrative structure; the rhythm of music and narrative; music and narrative repeat; music and the voices of the four aspects of narrative, it looks simple and perfect combination of intrinsic far-reaching together. Key words: Yuhua; Chronicle of a Blood Merchant; Music narration; Narrative art

小说的叙述视角

小说的叙述视角 小说的叙述视角安徽阜阳李卫全 很高兴,在写作过程中,在先前毫无写作理论基础下,我发现了'叙述视角'这一重要叙事因素(另外也发现了场景及场景变换),并且一直它. 以下把别人关于叙述视角的文章摘录下来,作为学习之用. 大家也许还记得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故事内容大体是这样的: 一天,一只乌鸦偷来一块肉,它停在树上,正要饱餐一顿,这时,树下走来一只狐狸。这只狐狸也正好肚子里饿得难受。当它看见树上乌鸦嘴上的那块肉时,已经垂涎三尺了。它想,怎样才能将肉骗过来呢?它想了想,灵机一动,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乌鸦一听,知道狐狸在打自己的主意,便闭口不理。狐狸看见此计不成,拔脚就走,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乌鸦一听急了,赶紧张开嘴唱歌,这样一来,肉就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 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改编成另外两种版本。版本一: 一天,我偷来一块肉,停在一棵树上正要美餐一顿,这时,树下走过来一只狐狸。我马上警惕起来。因为我知道狐狸向来很狡猾,他老是骗人。看样子他今天又没安好心。我不理他,开始吃肉了。狐狸看见我在吃肉,馋得直流口水,急得在树底下直打。看我把你馋死!我故意把吃肉的声音弄得很响。忽然,狐狸在树下说话了: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我一听就知道狐狸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是要引诱我张嘴,骗走我嘴边的肉。于是我沉默不语,仍然吃得津津有味。过了一会儿,狐狸看见我没理他,拔腿就走,边走边叹气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我一听这话急了,我想,我平生最怕的就是被人看扁,我今天可不能让一只狐狸给小看了。于是,我不顾一切地张开嘴巴,这样一来,肉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我气得哇哇大叫,真后悔自己太爱慕虚荣,一顿到嘴的美味就这样没了。 版本二: 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一顿饱饭了,这年头,弄点吃的可真不容易。我饥肠辘辘地在一棵树下走来走去,饿得头发晕。这时,我听到头顶上有响声,我抬头一看,原来飞来了一只乌鸦,嘴里还衔着一大块肉呢!她停在树上。一大块肉,足足有三两重。好,美味来了!我心里一喜。可是我心里又一急,怎么样才能把肉从树上骗下来呢?我脑子飞快地动,好,想起来了,不是听说乌鸦爱慕虚荣吗?我就从这里下手。我清了清嗓子,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说完这话,半天没有听到树上的回答,我想,这只乌鸦,可能识破了我的计谋。听得树上吃肉的声音,我心急如火,心想还不快想办法,肉就被她吃光了。我又生一计,假装要走的样子,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就不会唱歌。我偷眼瞧瞧乌鸦,看见她终于急了,只听哇的一声,那块肉掉了下来。我赶紧跑过去,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同样的一个故事,用了三种讲法。这三种讲法有什么不同呢?三个故事用了三种人称进行叙述,第一个故事都是第三人称,第二个故事乌鸦变成了我,以乌鸦的口吻来讲这个故事,第三个故事中狐狸变成了我,以狐狸的口吻来讲这个故事。内容一样,角度不同,效果也不同。 这涉及小说叙述视角问题。 小说,主要是叙述,讲故事,既然要讲,就有一个选择和确定讲述角度问题。所以,所谓叙述角度,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一般说,小说的叙述视角有两层含义,一是叙述者的叙述视角,也就是的叙述视角;一是人物的

【论文】-包法利夫人形象分析-(word)可编辑

【论文】-包法利夫人形象分析-(word)可编辑做一个聪明的“读者” ——包法利夫人形象简析 爱玛是一个可爱、可恨又可怜的人,这是我读完《包法利夫人》后的结论。如此一个充满了浪漫诗意的美好女子,却在结婚后几次与人偷情,最后被逼债服毒自杀,怎么想都是令人扼腕叹息的。 少女时代的爱玛在修道院的寄宿学校里接受文化和艺术的熏陶,她率真果决,“脸颊红嫣嫣的”,是一个很有才情的女子。在她的心里,也有着少女的青涩寂寞和对美好爱情的期待。事实上,她的心灵是贫瘠而浅薄的,修道院里的各种小说、画册和浪漫曲氛围助长了她的伤感性格,她把生活想象成了激情与陶醉,而她对着现实生活讲求热情浪漫,已经注定了她不会是一个循规蹈矩寂寂终老的女人,性格决定她的命运。 如果按照荣格的“情结理论”,爱玛其实是有一种艺术情结,执意沉溺于自己的想象而无法自拔。有人说《包法利夫人》是对浪漫主义和浪漫派小说的一种清算,我是十分赞同的。19世纪中叶的法国外省是狭隘封闭、单调沉闷的,爱玛的文化风尚是畸形的,她不顾自己的丈夫与女儿,却把婚外情当成自己成就壮烈爱情的方式。所以不可避免地,如此可爱的一个女子变得可恨和可怜。 爱玛嫁给夏尔?包法利,算是“彩凤随鸦”了。夏尔是一个平凡的乡镇医生,白天骑着马去出诊,晚上回来后吃过晚饭便要睡觉了。爱玛把自己的爱情理想寄托在他的身上,然而婚后却发现丈夫是一个迟钝平庸的人,可她理想中的应该是气宇轩昂风度翩翩的,夏尔是在让她那么失望。她为他朗诵热情洋溢的诗句,吟咏忧郁缠绵的曲子,可是夏尔毫不感动,爱玛只觉得“百无聊赖像无声无息的蜘蛛,在暗处织网,布满心灵的旮旮旯旯”。

爱玛和丈夫前去侯爵府上参加舞会以后开始向往巴黎,向往高贵繁华的生活,她厌倦了落寞沉闷的田野,愚蠢无聊的小布尔乔亚和平庸乏味的生活。她希望丈夫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然而现实是在令她失望透顶。有一种自私在膨胀,人格开始扭曲,她患了神经官能症。 夏尔无疑是很爱自己的妻子的,他放弃自己原先有的社会资源搬迁到永镇寺小镇,无非是想要给爱玛换一个生活环境使她尽快康复。爱玛到了永镇之后认识了书记员莱昂,两人谈论旅行音乐和阅读,如遇知音。爱玛仿佛看到了希望,莱昂也是如痴如醉地被这位美丽的少妇所吸引,此时爱玛已经背叛自己的婚姻了。她不只一次想要跟莱昂私奔,到远方去尝试新生活,可是很快地,莱昂“厌倦没有结果的爱”,丢下爱玛独自前往巴黎。 在失意之中,爱玛又结识了阅人无数征逐情场多年的地主罗多尔夫,两人在永镇的展评会上互表心迹。有了情人的爱玛欣喜异常,每天清晨穿过草地奔向情人的庄园去幽会,仿佛回到了情窦初开的年岁。她沉浸在爱的喜悦和报复的快感之中,偶尔地她也会有些自责和伤感,对钟爱自己的可怜的夏尔也会生出些许柔情,可是她对他的反感却是怎样也无法消弭的。 在罗多尔夫看来,爱玛无非是他的一个单纯的情妇,他是“稳操胜券的”,当两人约定好要私奔的前一天,他嘴里答应着,一回家却写了一封信说明他不可以让她后悔,事实上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人。爱玛受到了严重打击,几近崩溃。这时她求助于宗教,倒也虔诚,能够包容他人,似乎回到最初那个纯情美好的少女时代。 重逢莱昂的时候,爱玛还是忍不住和他继续苟且之事。这一次她的心里有一些怯生生的驯顺,但是她的理智早已被患得患失的偷情的特别欢愉所侵蚀了。当夏尔沉浸在丧父之痛的时候她正在跟情人“度蜜月”。为了维持奢华的生活,她甚至去

《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语段,回答下列小题。 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 ①作者,尤其是虚构叙事的作者,对其作品中的人和事,往往拥有全知的权利和资格。在运用叙事谋略的时候,他们放出了叙述者这个幽灵,把全知的圆切割成文本中限知的扇面,这就是视角。视角有全知、限知之别,实际上是作者感觉世界的角度、程度、层面和方式,从中可以领会到作品蕴涵的某种哲学意蕴和审美趣味。 ②中国古代的历史叙事,在总体上是采取全知视角的。因为它不仅要全面地实录史实,而且要探其因果原委,来龙去脉,以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开头就这样落笔: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尝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③以“高祖”称刘邦,这是史臣的视角。这一视角是全知的,不仅知其家世,而且知其性情、异行:见蛟龙盘在刘媪身上,似乎是刘太公的视角;见刘邦醉卧时有龙出现,却又似乎变为酒店主人的视角。正是在这半真半幻的全知视角中,历史叙事展示了开国之君的异生、异相、异行、异志,从而把本王朝的兴起加以神化或天意化了。 ④历史叙事在总体上采取全知的视角,并不排除其局部描写上采取限知的视角。在某种意义上,限知视角是对全知视角的有限性认可、突破和发挥。一些精彩的历史叙事片段由于采取限知视角,使叙述委婉曲折,耐人寻味。由全知到限知,意味着人们感知世界时能够把表象和实质相分离。因而限知视角的出现,反映人们审美地感知世界的层面变得深邃和丰富了。 ⑤我国志怪小说中的佳作较多地采用限知视角。因为志怪小说不能在开始落笔的时候就让人一眼看出妖怪来,它需要用常态掩盖异态,用假象冒充真情,使人物(以及读者)遇怪不知怪,然后渐生疑窦,突然翻转出一个出人意表的结果。比如“白水素女”的故事,描写农家孤儿谢瑞在野外捡到一只大螺,养在水缸里。不久就出现奇怪的事情了:每

浅论叙述中的声音

浅论叙述中的声音 关键词:叙述声音隐含作者叙述者分类作用 叙述声音是指那种能体现叙述者的叙述动作的口气或情感态度。叙述声音的功用是为了传达内容意义,声音的表情特点是为了准确生动的表达内容的情感意蕴。因此,叙述声音就跟叙述者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叙述声音的载体就是叙述者。 但是人们又常常把叙述者和隐含作者、真实的作者混为一谈。所以,想要弄清叙述中的声音就必须先理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叙述者是讲述出作品中语言的人,而隐含的作者则是叙述者背后使叙述者和他的讲述行为得以存在的一种意识。通常情况,我们说叙述者所说的语言就体现隐含作者的态度和认识。但是这二者并不能等同。例如,在《阿Q正传》中,叙述者是一种冷静而潜含揶揄的性格,但这种性格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隐含作者的态度。这种冷静而潜含揶揄的性格显然是作者有意让叙述者使用的叙事声音。实际上,作者有意的选择和突出的表现那些荒唐和繁琐的事情是出于更为深刻的文化批判。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叙述者只是隐含的作者所安排和操纵的一个文本代言人。 我们再来看看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的区别。真实的作者当然就是创作作品的本人。这是作者并没有进入作品。当作者进入作品中的叙述活动时,作者在作品整体中起支配作用的意识,这就是隐含作者。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在生活中所有的思想、性格可能是一样的。例如,鲁迅《一件小事》中的“我”似乎就是鲁迅本人。当然真实作者与叙述者之间的区别就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知道在文本作品中实际存在的是叙述者,而能够表明叙述者存在的根据就是叙述声音。叙述者介入的程度越深,叙述声音就越强;叙述者介入的程度越浅,叙述声音就越弱越客观。然而叙述者又往往被分为“公开的叙述者”、“隐蔽的叙述者”、“缺席的叙述者”三类。 公开的叙述者又称之为显在的叙述者,是我们读者能在文本中清晰地听见的叙述者声音的情形。在这种叙事中,通常会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最为典型的就是用“我”这一主体来讲述故事的经过。“我”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故事就如同自传。例如在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和鲁迅的《狂人日记》中都有这样的例子。在《简爱》中,作者也是用第一人称来叙述,同时又饱含强烈的感情,因此对孤

小说叙事视角公开课

文学类文本复习(拓展2) 赏析小说的叙事技巧(课时2) 教学目标: 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通常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种。 2. 3.阅读同一个故事,体会人称和视角: (1)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小和尚。小和尚刚出生就被遗弃在庙门口,老和尚虽然日子清贫,身有顽疾,仍然收留了他,给他取名弥生。两人粗茶淡饭,相依为命。老和尚每次都会从功德箱中拿出一枚铜钱收起来,老和尚心想:“自己身体越来越差了,要为弥生存一点钱,将来让他下山历练历练,顺便寻访他的的父母”。弥生也会趁师傅不注意,偷摸一枚铜钱存

起来。他有他的打算,师傅终日咳嗽,但又舍不得买药,自己一定要存一点钱,给师傅抓几副好药。十岁那年,庙里来了一个落魄书生,老和尚把弥生的身世告诉你书生,便让弥生跟着书生一起下山,临行夜里,弥生拿着积攒的铜钱,摸黑走出了庙门。 书生和弥生走后,老和尚在禅房发现了几包治咳嗽的药,老泪纵横。 (2) 小和尚版:我是师傅在门口捡来的,刚出生就被父母遗弃,这是我对自己身世的全部所知。师傅身体不好,总是咳嗽,却不舍得买药,我想,我要为师傅做点什么才好啊,于是我每次从功德箱里拿出一枚铜钱,存够了就给师傅买药,但我不敢让师傅知道。终于存够了钱,给师傅买了药师傅应该会开心的,想去和在庙里寄宿的书生分 拓展:鉴赏第一人称时要注意两个问题: (1)小说中的“我”不是作者本人。

(2)“我”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 3、获奖微型小说,体会第二人称和视角: 拷问(作者:冷清秋) 这照片是被你随手抓拍到的。 先前你都没有意识到会是这样。那只是多年来身为记者的一种本能。收集能触动人心的美好,就“咔嗒”一下快门声,如呼吸一般自如无觉。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3. 4.黛玉的视角看宝玉

浅析《包法利夫人》中“艾玛”的形象

迷失于超现实理想的女人 ——浅析《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形象 福楼拜的著名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主人公爱玛因不满于婚姻的平淡而去追寻理想的爱情生活,她先是与人私通,被无情抛弃后,又与人偷情,后来也被遗弃,而她在追求所谓理想爱情的过程中,不仅耗尽了包法利的全部家财,也使自己债台高筑,在爱情的幻灭和债务的催逼下,只得服毒自杀。 本文拟从爱玛对爱情的一生追求来探讨她这种超现实理想爱情追求背后的悲哀,从一步步迷失的悲剧成因中分析爱玛的形象。 一、在脱离现实的教育中建立完美的理想 爱玛是法国外省乡下的一个富裕佃农的女儿,她的少女年华正是在一个浪漫主义余波未平的时代度过的。 作为一个花季少女,爱玛本身就喜好幻想。她十三岁时,其父卢欧老爹自命不凡,自己无法涉足上流社会生活,却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把她送到附近一个修道院接受贵族教育,他没想到,这反而毁了女儿一生。 这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神秘的、虚幻的教会教育,往往向人灌输一些消极、颓废的知识,教室里温暖的气氛、戴铜十字架念珠,而且面色苍白的修女、圣坛的芳香、圣水的凛冽和蜡烛的光耀散发出一种神秘的魅力,更是刺激了这位天性不安分的少女的心:“她不听弥撒,只死看书上天蓝框子的圣画;她爱害病的绵羊、利箭穿过的圣心或者边走边倒在十字架上的可怜的耶酥。”“布道中间,往往说起的比喻,类如未婚夫、丈夫、天上的情人和永久的婚姻,在灵魂深处,兜起意想不到的喜悦。”还有时常来修道院做女红的一个老命妇、一个没落贵族世家的老姑娘,一边捻针走线,一边低吟前世纪一些情歌兜里常带有一部传奇小说,“书上无非是恋爱、情男、情女、在清冷的亭里晕倒的落难命妇、站站遇害的驿夫、页页倒毙的马匹、阴暗的森林、心乱、立誓、呜咽、眼泪与吻、月下小艇、林中夜鹰。”她读司各特的作品,也往往醉心于白羽骑士与女庄园主的恋情。在修道院中耳闻目睹的这些,她深受感染与熏陶,她想入非非,对现实一无所知。 从此以后,爱情成了她惟一的追求,而修道院的这一段生活极大地影响了她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她对爱情、婚姻都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定势,她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构筑了自己关于爱情、婚姻、情人、家庭生活完美的理想,即使在爱玛结婚以后,还是喜欢读那些浪漫主义作品,由此可以发现,她对爱的理解是通过书本来实现的她对激情欢愉和陶醉的理解,希望能够在现实生活之中寻找到答案。这一完美理想就像镣铐一样伴随着她走完人生的旅程。

电影声音对叙事情节的建构功能

158 电影声音对叙事情节的建构功能 文 朱星辰/Text/Zhu Xingchen 提要:作为一门综合性视听艺术样式,电影艺术的叙事策略一直与声音和画面关联密切。画面作为叙事推动的主要力量,体现在剪辑节奏和动作匹配以及一些与事件接点相关的镜头组接上,这是一种具象化的叙事呈现。声音则由于自身的抽象属性显得比画面在叙事空间中发展得更为自由,让事件本身在时空中较为灵活地向前推动。本文将集中探讨声音要素对电影叙事情节的建构功能,同时阐述影视声音对叙事情节充分展开的意义所在。关键词:声画关系 声音元素 叙述文本 声音聚焦 与好莱坞的叙事风格相对应,在很多欧洲近现代电影中则更希望突出叙述者的痕迹,它们会间歇性地用旁白的方式体现自己的全知视角,进行纯客观的描述,一旦需要对话出现,再通过画面过渡、通过具有指向性的音乐转场等方式让位给台词。这种叙事形式则会间歇性地将观众从既定的叙事氛围中打断或抽离出来,站在影视叙事之外,与叙事者视角合一。(二)用语言描写的方式转换电影叙事视点 描写通常以插入的形式出现在电影叙事片断中。插入之前需要声音和画面同时出现提示。 画面的提示即看。看,需要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光线、角度以及看的原因,这一切由摄影师及剧作提供。其中,看的原因包括视觉和听觉两大元素。当具有指示性质的台词或突兀的音响、音乐出现时,人物则将目光聚焦于被看物体,此后可以直接插入描写镜头。 声音的提示即解说。说,包括独白和旁白,两者可直接对被观测对象进行语言描述,在描述详尽、精细的情况下,叙事内容就是既定了的情节,依照这种既定情节,不论画面以什么样的方式或风格出现,都不会影响观众对叙事事件的知晓程度,这样一来,画面的自由度反而会大大加强。 二、电影叙事中的声音特性 (一)声音在电影叙事中存在主、客体地位 声音在电影叙事过程中的功能呈现,具有一定的主观成分,伴随着不同的电影叙事接受者。同样的声音元素,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意义,这是声音自身的主观性,而声音具体能体现多大的叙事功能,则取决于叙事通道的容量,即单位时间或空间内叙事情节所传递的最大信息容量。该信息容量又取决于角色和观众的反映速度、反映能力以及对该事件曾经了解和信任的程度。声音只有传达比较适中的信息量,才能最大限度地传播叙事内容。 根据影片内容、题材及类型的不同,声音同画面 一、电影叙事情节及其主要的声音呈现方式 同传统叙事相比,对电影叙事的研究角度因其视听媒介的特有属性,更偏重于形式,即叙事所呈现于受众的方法,而不是文学作品中被讲述的故事本身。从“讲什么”到“怎么讲”,是传统文本叙事到视听叙事过渡的一个重要分界标志之一。 电影在诞生之时,就产生了将影片画面率先用来讲故事的想法。起初,电影影像并没有声音要素参与,也没有剪辑手法,只是一个个单视点的镜头。从叙事本身来看,效果和现场观看戏剧并无两异,只不过存在一个中间的载体。 真正的影视叙事在于对叙述者自身的发现,一旦观众发现了这个叙述者,就证明此刻这个叙述者已经存在于影视叙事之外了。基于这个发现,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接受时间就出现了错位,刚好符合传统叙事理论中对叙事两种时间的划分:一是影视叙事所建构的虚拟时间,二是叙事者之于叙事之外的叙事时间。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达到上述目的最原始的途径是摄影机的介入,这在电影发明之初就已经固定存在了:从一个单独的长镜头到一个个经过剪切的镜头使本来连续的时间被间断开来,通过画面完成了对虚拟时间的拼贴;但是,一旦故事变得复杂,画面的剪切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以语言为主的声音要素就不得不成为建构影视叙事时空的主要力量。这进一步说明,声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能够较为完整地替代传统书面上的文本叙事,方法便是把想要表达的复杂逻辑直接转换为影像叙事中的语言要素。 (一)通过台词直接提供电影叙事动力 台词作为推动电影叙事情节发展的动力,功能由叙述者(1)来承担,叙述者的不同性质决定了叙事功能的差异及多样化的叙事效果:例如传统经典好莱乌电影一直力图隐藏其叙述痕迹,宏观叙述者并没有直接行使自己的叙述功能,而直接将叙述功能转换给银幕角色,用对话来推动事件进展,这种叙事形式使观众能够较为轻松地寻找到叙事线索,并融入到整个叙事氛围中去。 (1)叙述者或叙述人:本文指语言的主体,一种建构叙事空间的语言功能,而不是在构成本文的语言中表达其自身的个人,也不是作者。 The Music Fun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rrative Plot

分析包法利夫人形象

分析包法利夫人形象--理想转嫁和现实超越 摘要:“爱玛”和“包法利夫人”是一个女人的两个称谓,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意义:个性、激情与贤妻良母。这两个角色都由她一人扮演。在她内心及外在表现上都发生了强烈的冲突。但也正是这种冲突表现出了她丰富而复杂的性格特征,即“二重组合型”性格。她有着女性的一切特质,她追寻着理想的爱情和生活,正属于女性主义中“女性理想”范畴。为此,她只能采用第三种理想实现方式:理想转嫁。不满现实生活的平淡和无爱情的婚姻,她试图超越现实去寻找理想的生活和爱情,对于一个有激情和活力的女性而言,有其内在合理性 一、“包法利夫人"与“爱玛"的角色之争 在这部著作中,福楼拜讲了一个女人的故事,她有两个称呼:“包法利夫人”和“爱玛”。在西方,女子出嫁后随夫改姓是几千年来的习俗,爱玛也不例外。当她嫁给包法利医生后,人们就称她为“包法利夫人”。但这两个称谓对这个女人来说代表着不同的意义。“爱玛”和“包法利夫人”是两个不同的角色。由同一个女人在同时扮演两个不同的角色时就必然会造成角色的冲突,也正是这种冲突导致爱玛矛盾复杂的性格,这种性格正如刘再复先生说的“二重组合型”性格,也称对立型性格,就是性格内部具有深刻矛盾性。 [2](P288) 1.作为“女儿”的爱玛和作为“母亲”的包法利夫人爱玛出生在19世纪中期的法国,少女时代的爱玛被送进了修道院,那里有超尘脱俗的圣歌、圣画,还有浪漫的种子。“修女们在训戒时,反复拿未婚夫、丈夫、天国的情人和永恒的婚姻这些概念作比较,在她的灵魂深处唤起意想不到的柔情”,[1](P438) 还有一肚子浪漫故事的老姑娘在修道院出入。这些种子在她心中发芽生根,她展开丰富联想,去勾勒她的梦。“她的气质是多愁善感型的,而非艺术鉴赏型的,她寻求的是感情,而非景物。”[1](P440)幻想终究是幻想,渐渐地她对修道院的生活感到腻烦,院规与她的性情格格不入,父亲只好把她接回家。人都是要成长的,因为结婚,爱玛成了“包法利夫人”。作为“包法利夫人”,她不得不面对现实,作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包法利夫人要做母亲了,这时书中是这样写的:“爱玛起初惊异万分,接着巴不得快快分娩,好尝一尝做母亲的滋味。”…(P496)可以看出,这时依旧是爱玛的角色占上风,她又在幻想了;做母亲的滋味如何呢?她盼望生个儿子,希望他替自己出口气,而“女人呢,则经常受到束缚,缺乏活力,任人摆布……”[1](P496)所以,她在想像中对孩子有母爱的成份。但是现实是需要物质的,不光是感情,由于家境窘迫,不能按她的意思买一个吊式摇篮、一顶粉红色小绸帐和绣花的婴JLOI~,因此,她索性什么也不做了,因为她所想的不能实现!这时,她宁愿做爱玛。由此看出,爱玛是有母爱的,但在她心中总有想像在作怪,一旦这个想像不能实现,角色之争肯定是“爱玛”得胜。 2.作为“妻子”的包法利夫人与作为“情人”的爱玛。 情感是最能体现“爱玛”与“包法利夫人”角色之争的。走出修道院的爱玛指望是体验一下浪漫迷情的真实。结婚仅仅出于对新生活的热望,或者也许是由于这个男人的存在而起的刺激,她深信自己得到了那种不可思议的爱情,后来才怀疑自己是不是弄错了。可是走出教堂的爱玛已无法改变作为包法利夫人的命运了,因为神圣的仪式冠以另一个称谓便给这个人今后的命运定了位,爱玛成了包法利夫人。 爱玛的角色虽然换成了包法利夫人,但爱玛仍然是爱玛,“包法利”只是别人的姓。然而,尽管这只是别人的姓,爱玛毕竟已不再纯粹为爱玛了。她开始试图作一个“包法利夫人”。“她每天趴在窗口,目送包法利外出行医,然后飞去一吻。”[](P465)在这里,她是一个完美的妻子的形象。可是丈夫的贫乏无知,没有浪漫情调的缺点,使她越来越难真正做包法利夫人了。爱玛的影子又追上来进入了她的脑子,她依然相信离开现实,浩渺无

那声音,让我永久难忘_初三叙事作文

那声音,让我永久难忘 本文是关于初三叙事作文的那声音,让我永久难忘,感谢您的阅读! 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好声音”,如父母的一声叮咛,校园里的下课铃,老师的悉心教导。 八年前的一个夏季,姐姐高三的学习苦涯即将结束。回来的那天晚上,报志愿,她和爸妈商量说:“要去北京上大学”,那时爸妈觉得让她在我们城市上学就很满足了,但姐姐不听,偏要选择那一路向北的城市“北京”去上学,听了她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目标之后,再加上她那颗执着的心,爸妈没有再去劝她,而是从容了她,我至今依稀记得那一幕场景,全家人的无奈和姐姐那双渴望的眼睛。那天,我的心情就像雨水打击着一样,不敢再去多问,我大概也就明白什么意思了。阴雨天气,我和爸妈送姐姐去车站,我们脸上似乎没有一丝笑容,我知道爸妈舍不得她,车厢缓缓开动,我抬头望了一下天空,又看了一下姐姐的脸,姐姐很开心的向我们挥着手,车尾渐渐远去,站在一旁的我,看到了爸妈那沧桑的背影以及眼里噙着的那一滴泪水。那一刻,我似懂非懂的明白了什么。 每一次姐姐想干什么爸妈都会满足她,所以她现在总是心安理得的去向爸妈索要她想得到的东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三年后,她结婚了,姐夫家境不是很富裕,但起码算是小康生活,买车、买房都是爸妈给她们付了一部分钱,不知道是我自私还是心疼爸妈的钱?我认为姐姐长大了,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我想,将来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爸妈。 即将毕业,面对道路的坎坷和选择,使我十分迷茫、不知所措,姐姐送我一句话;“播下你的梦想,无路也有希望;播下你的梦想,踏出一路风光”。那一刻,那优美的声音仿佛让我感受到了前途的光明,更让我走了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 那优美的声音,无时不刻的在我耳畔回响,激励着我,促使我前进。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包法利夫人》叙事视角分析

李靖一 内容摘要对《包法利夫人》的叙事视角进行了分析,阐明了作品是通过三个视角展开的:一是上帝式俯视的视角,笑看芸芸众生;二是客观冷静的叙事视角,采用人物视角和画面展现;三是“我们”的叙事视角,若即若离又从未离开。这样的视角选择与福楼拜的人生虚无观相呼应,同时也阐释了:每个人都是看者又是被看者。 关键词: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叙事视角看与被看 叙事视角是“把叙述者对故事的感知经验局限于某一个局部主体意识,从而把整个叙述置于这个局部主体意识的能力范围之内。”从宏观意义上,叙述视角可以分为两大类:全知视角和有限叙述视角。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创造性地将两者相结合,用多种叙述手法,在不动声色中阐释人生内蕴。 一、俯视的视角 福楼拜说过“艺术家在他作品里,应像上帝在他所创造的世界里,无形无影却全知全能,处处不见处处在”。他像造物主一样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选择要表现的人物,用悲悯的眼光俯视创造出来的群生。 《包法利夫人》的副标题“外省风俗”,不仅限定了描述的地点和空间,而且隐含了描写的对象。文中通篇没有作者肯定的人物,唯一可以勉强称为正面人物的医生拉里维耶尔,也只是为了再现文中人物的丑态。作者也厌恶这个社会现实,他在论及这部作品的信中说道“这鄙俗的现实,加以艺术再现,你看了反感;难道我不同样憎恶?”(特罗亚190)。他要“好好写写平庸的人”,那么作者必定是高于所写人物的,视角也一定是俯视式的。这就拉大了作者和笔下人物之间的距离,并可以对人物进行嘲讽,其文体风格也必是反讽式的。反讽是现代小说的一个标志,福楼拜也恰恰被认为是现代小说的开端者。 福楼拜选择的俯视视角,使作者跳出喧哗骚动的现实,从一个抽象的高度观看、描绘人间所发生的一切,并从中探视人生和人性。 二、冷眼旁观的视角 《包法利夫人》是让读者去“看”的小说,而不是去“听”的小说。 第三人称叙事的方法,使叙述者能够冷眼旁观故事的进行。通过文中人物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采用“画面”的形式来展示人物和事件。如对周围环境的描写和对人物的认识是通过爱玛的眼睛看到的“一进门道,就觉得冰冷的石灰,好像湿布一样,落在她的肩头”。“他的便帽低低盖住眉;上下嘴唇微微颤抖,脸格外显得蠢。”人物视角的使用,极大的增强了客观度。同时,作品以“戏剧性场面”代替“叙述”。最为典型的是农业展览会的交叉画面,大会发言者的声音和罗道尔弗与爱玛的声音交叉出现,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多声部现象。这一细微的描写,把外省男女的特性展现在读者面前,暗示在外省,像查理那样的庸俗之人是普遍存在的。 1852年7月福楼拜在信中分析自己“从外表看,人们会以为我应当是一个史诗、戏剧、传奇故事作家,然而实际上,我喜欢从事的只是分析或解剖,假如我可以这样说的话”。这也恰恰说明了作者以冷眼旁观、客观实录的方式组织故事。 三、“我们”的视角 《包法利夫人》的篇首,叙述者“我们”从第二句开始就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事视角之间不断转化,最终在六页之后消失不见,完全转化为第三人称叙事。但是,在中卷第八节处“我们”一闪而过。 是谁在用这个“我们”叙事?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个人物加叙事者,其空间等同于叙事内容的空间,是讲述内容的现场目击者。第一人称叙事,产生的效果是强烈的真实感,我们似乎置身于所讲述故事之中,目睹着人物的行为和事件的进程,仿佛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不是虚构的故事造成的幻象。群体性的叙述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所述内容的可信度,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