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组织培养综述

百合的组织培养综述
百合的组织培养综述

百合的组织培养

xxx

摘要:百合的离体培养是目前为止百合迅速繁殖的最有效方法,下文对百合的外植体选择和处理、离体培养的器官发生途径、和组织培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综述。并对百合组织培养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百合;外植体;组织培养;器官发生

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是著名的观赏花卉,可食用,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利用组织培养进行繁育是百合无毒化和商品化的必要途径。百合的传统繁殖方式主要有珠芽繁殖、小子球繁殖、鳞片繁殖3种方式。由于百合的常规繁殖率低,易感染病毒,所以对繁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工繁殖技术对百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1、百合组织培养的特点和优势

培养条件可人为控制,进行周年生产。植物组织培养中采用的植物材料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他们生长的培养基及小气候环境都是人为控制的对其生长最有利的,摆脱了大自然中四季、昼夜气温频繁变化甚至是灾害性气候等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并且条件均一,便于稳定地进行周年生产。

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成本较低。人为控制的条件可以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要,所以生长快,培养周期比其它繁殖方式短很多。虽然组织培养先期投资较大,需要一定的设备及能源消耗,但是在百合开始批量生产之后,相对于有性繁殖来说成本低廉的多。

管理方便,便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在工厂高密度培育,并可以通过机械进行培育,与传统的盆栽相比,省去了中间一系列繁杂劳动。

培养材料来源广泛。由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在生产实践中, 单个细胞、小块组织等经离体培养均可再生形成完整植株。由于取材少,培养效果好,对于新品种的推广和良种延续还有灭毒等都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另外,百合组织培养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百合可以进行远缘杂交,但由于生理代谢等方面的原因,常使杂种胚早期败育,而不能得到相应的杂种植物。而通过组织培养,可使其顺利生长,得到远缘杂交品种并讲品种延续下去,从而选育出园艺新品种。此外还可采用愈伤组织诱变、花粉培养等多种方法来进行花卉育种。在传统的人工培育的过程中,当百合靠有性繁殖法繁殖时,因受病毒感染,会造成病毒逐代传递积累,产量和质量不断下降。而选取新生的无毒组织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培养得到脱毒苗,这为后代保持优良性状提供了保证。

2、百合外植体的选择和处理

叶片、鳞片、茎段、根是目前百合组织培养中普遍使用的外植体。从理论上来讲,各种植物的体细胞都具有全能性,即每一个细胞都有分化形成完整的植株的能力,但是越是具有全能性的部位,组织培养的成功率越高。潘佑找等人的实验中,以兰州百合的鳞片、叶片、根等不同部位为外植体进行再生植株的培养,发现不同外植体的不同部位分化能力存在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鳞片的分化能力最强,所以鳞片是所用最多的外植体;同时,同一器官的不同部位分化能力也不同,鳞片中以下部分化能力最强,根以基部分化能力最强。所以,可以根据想要选择的器官发生途径来选择外植体的器官和部位。

外植体一定要经过灭菌处理,才可以进行再生培养。选择无病斑的鳞片或根等,清洗干净,然后进行灭菌处理,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的酒精溶液消

毒10~15秒,接着用无菌水冲洗两次,用无菌水冲洗后,再用1%的升汞处理,并再次用无菌水处理。用剪刀将所需部位剪为一厘米左右的小块,然后用镊子将材料小心接种到培养瓶上培养。全程注意灭菌。由于鳞片直接与泥土接触,带菌较多,灭菌较困难,所以鳞片较珠芽、叶片、花丝等灭菌步骤较为复杂。

3、器官发生途径

器官发生就是由愈伤组织的部分细胞在形态结构上发生特化,使之与正常

的愈伤细胞有所不同,或者由外植体的部分细胞不经愈伤阶段而直接转化形成原形成层细胞,再进行分化。形成初生芽和初生根等,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因为芽和根都是整个植物体的一种器官,所以这一过程叫做器官发生。

愈伤组织途径是外植体经过植物的生长调节剂后,线形成愈伤组织,再经器官分化形成许多芽体,达到大量繁殖的目的。这种途径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途径,6BA和2,4-D组合诱导愈伤组织的成功率较高,实验证明,最理想的诱导百合

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NAA。然后根据要诱导生根或是生芽,通过

调整植物激素配比进行控制。

不定芽途径是通过诱导形成大量腋芽,从而获得大量的幼小植株。这种途径产生变异的机会较小,所获得的苗的品质也较为均匀。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NAA。

胚状体途径是通过诱导植物体细胞或组织产生胚状体,再由胚状体发育成大量植株。这种途径较易产生变异。百合不同的外植体以及鳞片不同部位的材料分化成小植株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百合组织培养中,有4条途径形成胚状体。一是外植体表面形成大量愈伤组织,然后再遇上组织表面产生胚状体;二是在外植体已分化组织中,由少数薄壁细胞转变成分生组织,形成胚状体;三是由外植体表面已分化细胞形成胚状体;四是在愈伤组织内部产生分化中心,形成一个或者多个胚状体。将胚状体包装进胶质的“人工种皮”中,创造一个与种子结构相似的人工种子,这种技术已经在广泛的应用中了。

小鳞茎途径是百合的一种较为独特的器官发生途径。用激素诱导小鳞茎产生的合适部位为花的下端,改变激素的种类含量诱导外植体的生根或者继代。

还有一种是花粉胚发生,花粉胚是由小孢子或其分裂产物等单倍体细胞产生的体细胞胚,可以发育成单倍体植株。但是它起源于一个非合资细胞,经过胚胎发生或胚胎发育形成胚状结构。

4、组织培养中出现的问题

百合进行组织培养的时候,培养了一段时间之后很容易相继出现污染,比较常见的是在培养基中有可见的菌落,一些容易培养的菌类生长迅速,会很快蔓延整个组培瓶。这些污染基本是由百合自带的细菌和接种时掺杂的细菌造成的。特别是很容易出现污染的鳞片。另外,在组织培养中有些不易培养,或是在植物内部寄生或共生的菌类或病原菌,由于在继代培养时没有表现出来或只有很微弱的表现,将会对整批植株造成重大的威胁。为了减少百合组织培养中污染的发生,减少病原微生物对百合的影响,培养基要严格灭菌,操作过程中要进行严格消毒。如果发现污染,要及早进行处理。

对于百合被菌体污染,利用抗生素这是目前较常用的方法。使用抗生紊时需对症下药,要决定最小抑制浓度。并确定使用的抗生索不会对植物造成病害或突变,确定抗生素在培养基上是否有作用需要多种混合或者交替使用以确定其会起

作用,并避免抗药性。一般分生组织生长较快,来不及被感染,所以用分生组织培养的再生植株可以有效的避免潜在性污染。另外,利用培养基中高盐或高糖的浓度在培养基可抑制部分微生物生长。

在植物的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化现象也极为常见,尤其是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中。引起褐变的原因是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体内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细胞里的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严重影响外植体的脱分化和器官分化,最后变褐而死亡。预防百合组培褐化的措施有三种:选择适宜的外植体及最佳培养基,继代培养时及时转移,暗箱培养。

5、展望

百合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其观赏性方面可以继续改进。组织培养不仅可以涉及更多的观赏性强的百合品种,同时,可以通过杂交、诱导、甚至是基因改造来获得新品种,然后用组织培养的方式将品种保留下去。

参考文献:

1、李莜帆百合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安徽农业科学报

2、周春华百合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北方园艺 2013(4):193~195

3、王建力花卉组织培养技术发展概述园林科技 2009(1):9~11

4、李莜帆几种百合组织培养及体细胞胚发生技术的研究

5、刘广军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现代花卉生产中的应用安徽农学通报

2011(17):92~93

百合项目概述

一、项目概述 1、项目提出背景、意义及必要性 百合(Lilium Spp.),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鳞茎草本植物,是世界五大鲜切花之一。全世界的本属植物约有94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和寒带地区,少数种类分布在热带高海拔地区。中国是百合属植物分布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百合属植物起源的中心,据调查约有47种18个变种,占世界百合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有36种15个变种为我国特有种。20世纪初,以荷兰为首的欧洲国家利用我国原产的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进行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适应性强的新品种,从而使百合在世界园林中大放光彩。二战以后,欧美各国相继掀起百合育种的新高潮,选育出许多新品种,为百合的产业化创造了条件。 百合类花卉,耐寒性较强,耐热性较差,适宜凉爽湿润环境、柔和充足的光照、排水良好的砂质土。目前人工栽培的百合主要由亚洲百合杂交系、铁炮百合杂交系、东方百合杂交系等。亚洲百合花朵直立、没有香味,市场价格相对较低;铁炮百合香味较浓,但对光照不足比较敏感,花色品种较少;东方百合品种多,花色丰富艳丽,花大,香味浓郁,市场价格相对较高,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品种类型。太原地区平均海拔810米,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栽培切花百合。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冬季进行设施栽培反季节百合切花,加温成本较低;夏季在露地进行遮荫栽培并繁育种球。山西省是一个资源大省,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建设的需要,特色农业、花卉产业也即将成为山西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花卉最终产品和价值的定位,50%取决于种苗质量的理念已成为行业共识,因此,种苗质量一直是生产者关注的焦点。但是我国花卉产业起步较晚,科研重视力度不够,目前尚未建立健全以百合脱毒球为原种的成套种球繁育体系。国内在繁育百合种球过程中,生

怎么写文献综述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下面分为概念、选题、文献的收集与整理、格式与写法、注意事项等5部分介绍。 1概念 1.1定义 文献综述(review )是作者在收集大量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与评价,整理概 括而成的专题性学术论文。 从字面理解,“综”即综合,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即评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即对文献的综合与评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还要有发展预测。 1.2特点 (1)研究对象是文献资料。这些资料是别人的,是拿别人的文章作自己的文章。 (2)信息量大。内容涉及面广,信息浓缩、陈旧。 (3)引文多。有很强的参考性。 1.3作用 (1)有利于更新专业知识。文献综述能够反映当前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演变规律、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发展趋势,主题新颖、资料全面、内容丰富、信息浓缩。因此不论是撰写或阅读文献综述,均可以了解有关领域的新动态、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2)有利于选择科研方向。综述通过对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观点的综合分析和评述,能够帮助科技人员发现和选取新的科研课题,避免重复。 (3)有利于查阅相关资料。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文献产生,要全部阅读这些文献,时间和经历都是不够的,通过阅读综述,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有关领域的发展情况、发展趋势,节省大量的时间。 2选题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或目的,如为科研立项,为某学术会议或期刊投稿,为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如:果树栽培技术的演进;小到一项技术、一个方法,如:夏剪技术、钙素营养等,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一般讲,综述的题目越具体、越明确,收集文献越容易,撰写时越易于归纳整理,也越能把问题写深写透。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不是大题小作就是文不对题。为此,选题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百合商业广场(城市综合体)项目工程施工组织方案设计

百合商业广场(城市综合体)项目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10) 一、工程概况 (10) 二、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11) (一)编制依据 (11) (二)编制原则 (12) (三)该工程主要采用的技术规(规程)和标准 (12) 第二章施工部署 (13) 一、工程目标 (13) 二、施工总体设想 (13) (一)总体施工设想 (13) (二)垂直运输 (15)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 (16) 三、主要施工方案的选择 (17) (一)模板体系 (17) (二)钢筋工程 (17) (三)混凝土工程 (18) (四)塔吊及货梯工程 (18) (五)脚手架工程 (18) 四、施工准备工作 (18) (一)技术准备 (18) (二)施工现场准备 (19) (三)材料的准备 (19) (四)机械设备的准备 (20) (五)劳动力的准备 (20)

(六)现场施工组织结构 (20) 五、工程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21) 六、工程重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21) 第三章项目组织机构 (22) 一、项目组织结构构成 (22) 二、项目组织结构领导及管理人员职责 (23) 第四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31) 一、生产设施 (31) 二、施工用水、用电布置 (32) (一)施工用水布置 (32) (二)施工用电布置 (32) 三、施工道路布置 (33) 第五章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33) 一、配置原则: (33) 二、垂直运输设备的选择及技术性能 (33) 三、其它机械设备的选择 (34) 四、机械设备需用计划表 (34) 第六章主要劳动力需用计划 (36) 第七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7) 一、施工工艺流程 (38) (一)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38) (二)装饰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38) 二、工程测量方案 (39) (一)测量程序图 (40) (二)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40)

百合的组织培养

百合的组织培养 【摘要】将百合鳞片的不同部位接种于加油不同激素和不同浓度BA和NAA 的6种培养基上,一周后接种的百合鳞片开始变绿,2周后,鳞片的受伤部位出现绿色的愈伤组织,,再经2—3周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部位逐渐形成小鳞茎,并开始有叶片长出。其中2号培养基MS+6-BA1mg/L+NAA0.1mg/L的分化率最高。实验结果表明,鳞片的不同部位分化能力也有差异,其中下部分化效果最好;激素6-BA和NAA浓度的配比,与鳞片分化小鳞茎的速度、数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关系。 【关键词】百合;鳞茎;组织培养 1.百合的简介 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LiliumL.)各个种、杂交种、园艺品种的总称。它是著名的球根花卉,其地下部分为众多肥厚鳞片组成的鳞茎。百合花花姿优美,花大色艳,历来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为世界名贵切花之一,广泛用于盆栽、花坛、花境及专类园。从考古文物中发现百合花用作观赏已有三千六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此外,多种百合的鳞茎、茎、花、种子均可入药,百合的鳞茎及花营养丰富,可制作多种美味佳肴。芳香的百合可提取芳香油制成香料。全世界百合属植物约一百种,起源于我国的就有四十七种和十八个变种,占世界百合属植物的一半以上。 1.1实验目的和意义 传统的花卉繁殖是靠播种、扦插、分株、压条、嫁接这些措施来实现的,然而在花卉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育种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因而人们对花卉的繁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世界各国植物生理工作者的努力下,利用组织培养进行花卉繁殖的技术日趋成熟。目前已有很多花卉可以利用组织培养为花卉提供种苗。今天,我们所享用的花卉产品之所以能够如此之高的品质,与花卉组织培养的应用不无关联。 百合植物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花色多样,它不仅适用于庭院栽培,布置花境,也可盆栽观赏,并早已成为花卉研究领域的佼佼者。百合虽然观赏性很高,但大多抗性很弱,尤其抗寒性。一般在东北地区种植商品百合时,每年秋季必须起球,窖藏或者冷库存放,这大大增加了百合的生产成本,限制了东北地区花卉业的发展。随着百合在国内外鲜切花市场的走俏,百合花生产和消费逐年增加,但由于百合种球繁殖率底,病毒侵染造成退化,难于满足切花生产需要。目前主要采用组织培养进行百合脱毒和快繁,以促进百合商品种球的生产。但是百合试管苗小鳞茎较小,结鳞茎时间较长,移植成活率低,制约了工厂化商品生产。 目前国内繁殖百合主要通过进口鳞茎进行繁殖。但是市场售价较高,而且有时鳞茎质量难以保证、繁殖率低易造成鳞茎退化。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在很短时

植物组织培养在花卉生产上的应用

…………号… 座………………线………… 号… 学………………………封级 班…………………………别… 系…密………………名… 姓………植物组织培养在花卉生产上的应用 摘要: 植物栽培技术虽然发展比较晚,但是在经过20世纪后的几十年,经过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与奋斗,这项技术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成熟。尤其近40年以来,植物组培技术已渗透到植物生理学、病理学、遗传学、药学、育种以及生物化学等各个研究领域,为快速繁育优良品种,培育无毒苗木,进行突变筛选培育,药用植物工厂化生产,种质保存和基因库建立等方面开辟了新途径,成为生物学科中的重要研究技术和手段之一。现如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具有保持花卉优良性状、培育脱毒苗木、保存种质资源等优质,根据这些优势,植物栽培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花卉的种苗繁殖与生产之中。 关键字: 植物组织培养;快繁;花卉 1花卉产业介绍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提高,花卉消费这一时尚已逐步进入家庭,这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全国各地兴起许多花卉交易市场,对这种发展趋势又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组培苗具有无杂菌、优质、均匀、分蘖性强、繁殖率高、批量生产、周年供应、便于运输等优点。 2花卉领域中组织栽培优势

2.1脱毒及快繁 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下,十分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植物感染病毒后,虽然未必死忙,但却会引起产量下降,品质变劣,观赏价值下降。采用无性繁殖的植物,在繁殖过程中病毒可通过营养体进行传递,逐代积累,使病毒病的危害更为严重。 为保持植物体原有的优良晶质和经济价值,达到无病源菌化,其前提就是使无病无菌植物体再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植物组织培养法之一的茎尖生长点培养法。这种培养技术最先应用于花卉。宿根性茬卉有康乃馨、菊、大丁草、丝石竹、补血草;球根性花卉有百合、小苍兰、唐葛蒲、茸尾、柱顶红;还有花木类的蔷薇、杜鹃花等都已广泛应用。 作为无病无菌植物体再生的手段,主要有两方面: (1)培养茎尖生长点,获得一顶一芽一株植物体; (2)由茎尖长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大量植物体。 由于后者有出现植物体变异的可能性,不应考虑克隆。茎尖生长点就是芽顶端直径为 0.6一 0.1毫米的半球形组织。在这部分,病源体(病毒、病菌)含有的浓度比其他任何部位都低。无病毒植物体和无病无菌植物休再生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因病害造成的生产量和品质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 (1)花卉色泽鲜艳; (2)每一花茎的着花数增加; (3)植株生长的速度和能力增加; (4)栽培管理的劳动量减少;伍)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等等。这些优点在受到病害的植物体是不存在的,因此很有价值。 2.2大量快速繁殖

多肉植物组织培养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的某一部分,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的一类植物。常见的有仙人掌科的仙人掌、仙人球、昙花、蟹爪兰、金琥;番杏科的生石花、肉锥花;百合科的康平寿、玉露、卧牛;大戟科的虎刺梅、彩春锋;景天科的石莲花、长寿花、虹之玉;龙舌兰科的金边龙舌兰、虎尾兰;菊科的翡翠珠等。 肉植物耐干旱,净化空气,具有外观小巧玲珑,植株肥厚多汁,造型特异等特点,是近年来逐渐流行的一类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保存多肉植物优良的种质资源、繁殖名优珍稀品种、快速繁殖出口需要和园林绿化需要的优良品种。 传统多肉植物可依靠分株、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如芦荟、仙人球、虎尾兰;扦插繁殖如蟹爪兰、长寿花、落地生根,仙人掌则是分株和扦插繁殖都可以。值得一提的事,生石花在生长中有一个脱皮、分裂的过程。通常在冬末春初,植株中缝逐渐开裂,在开裂处有一个或两三个新的植株逐渐长大,而原有的植株逐渐枯萎,为新株所取代。这个由新植株替代老植株的过程,就是脱皮生长和分裂繁殖过程。 外植体的选择 取优良母株新萌发的幼嫩侧芽、幼嫩枝条;一些没有侧芽的珍稀名贵品种的母株则可等待植株开花期间取其较充实的花梗作为外植体。夏季休眠期,多肉植物外植体在培养基中对激素常反应迟钝,生长静止,不易培养成功。 1.????????? 消毒灭菌 2.1选择合适的培养基的,配置好、调节适当的激素浓度。 2.2制作好的培养基须立即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备用。, 2.3外植体材料的消毒:切取多肉植物幼嫩的侧芽或花梗→肥皂水或洗洁精洗涤→在自来水下冲洗→超净工作台中用 75%酒精浸泡数秒→ 0.1%升汞处理 10~30min,→无菌水冲洗 6 遍,→消毒滤纸吸干水分 3.接种 无菌条件下操作→手术刀切取所需的培养材料→无菌操作植入初代诱导培养基中培养。 3.培养

在百合杂交过程中

在百合杂交过程中,两性之间的传粉 是基础,传粉过程始于花药开裂和成熟花粉的散出,携 带着雄配子体或其前体的花粉粒被暴露在干燥条件下 必须在具有活力时到达适宜的接受柱头。因此, 选择恰 当的花粉活力测定方法对其花粉活力的变化规律进行 研究, 对提高其繁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采用萌发法和染色法对不同百合品种的花粉 活力进行测定,比较它们在不同测定方法下的差异,并 对产生此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百合杂交育种提 供基础资料。 1.2.1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采用陈家瑞的植物孢粉染色法,即用吸管吸1~2 滴孔雀绿- 酸性品红- 桔红G混合试剂放在载玻片上,用镊子取少许花粉埋入染料中,用解剖针拨散花粉,之后轻轻地盖好盖玻片,在室温下放1~2 h后在显微镜下镜检计数。每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观察3个视野,然后计算平均值。以花粉管长度超过花粉粒直径作为发芽标准,发芽率= 已发芽的花粉粒数目/花粉粒总数×100%,根据花粉发芽的情况,比较各品种群的花粉活力。 1.2.2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的方法是:分别将待测新鲜花粉置于培养液中,在25℃条件下光照培养4 h,每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观察3个视野,然后计算平均值。以花粉管长度超过花粉粒直径作为发芽标准,发芽率=已发芽的花粉粒数目/花粉粒总数×100 %,根据花粉的发芽情况,比较各品种群的花粉活力。 染色法的测定结果表明:野生种的花粉活力与东方 百合和麝香百合的花粉活力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与亚 洲百合间存在显著差异;东方百合、亚洲百合和麝香百 合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萌发法的测定结果是:野生种的 花粉活力与其它各品种群的花粉活力间有极显著差异; 麝香百合品种和亚洲百合品种的花粉活力间不存在显 著差异;东方百合品种的花粉活力极显著低于其它品种 群的花粉活力。对于试验中所涉及到的百合花粉活力 采用萌发法测定的结果均较染色法测定的结果低。 研究用2种方法对不同百合的花粉生活力进行测 定,结果表明:染色法是一种较为简单、快速的测定方 法,它仅能为育种工作提供最基础的花粉存活信息,并 不能反应花粉的全部信息,例如授粉后花粉的萌发状况 等。因此,在国内通常单独用它作为衡量授粉成功率的 指标是不全面的,将其单独作为选配杂交组合以及确定 父本的依据也是不可靠的。另外,授粉结果的试验也表 明,染色法不能完全反映百合花粉的授粉状况;而萌发 法不仅可以反应花粉的存活状况,而且能进一步反映出 花粉的萌发能力,但是操作过程较染色法复杂。由此可 见,将2种方法结合起来,首先通过染色法掌握花粉的 基本存活情况,之后进一步用萌发法研究其花粉的萌发

小米手机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小米手机 小米手机是小米公司(全称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一款高性能发烧级智能手机。手机2011年8月发布,售价1999元,主要针对手机发烧友,采用线上销售模式,是世界上首款双核1.5GHz的智能手机。并宣称其搭载的Scorpion双核引擎比其它单核1GHz处理器手机的性能提升了200%,和双核智能手机相比也提升了25%。经过系统优化后还能提高30%的性能。小米拼音是mi,首先是Mobile Internet,小米要做移动互联网公司;其次是mission impossible,小米要完成不能完成的任务;另外,小米全新的LOGO倒过来是一个心字,少一个点,意味着让用户省一点心。 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是在给定业务系统中各价值链所有权和价值链结构已确定的前提下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分配格局中企业利益的表现;盈利模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特有的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及其对应的业务结构。 企业的商务结构主要指企业外部所选择的交易对象、交易内容、交易规模、交易方式、交易渠道、交易环境、交易对手等商务内容及其时空结构,企业的业务结构主要指满足商务结构需要的企业内部从事的包括科研、采购、生产、储运、营销等业务内容及其时空结构,业务结构反映的是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情况,商务结构反映的是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的对象及其目的。业务结构直接反映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商务结构直接反映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益。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商务结构及其相应的业务结构,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盈利,因而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赢利模式。 盈利模式分为自发的盈利模式和自觉的盈利模式两种,前者的盈利模式是自发形成的,企业对如何赢利,未来能否赢利缺乏清醒的认识,企业虽然盈利,但赢利模式不明确不清晰,其赢利模式具有隐蔽性、模糊性、缺乏灵活性的特点;后者,也就是自觉的赢利模式,是企业通过对赢利实践的总结,对赢利模式加以自觉调整和设计而成的,它具有清晰性、针对性、相对稳定性、环境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特征。 在市场竞争的初期和企业成长的不成熟阶段,企业的赢利模式大多是自发的,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的不断成熟,企业开始重视对市场竞争和自身赢利模式的研究,即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找到赢利模式的幸运。 人类营销发展史上,盈利模式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产品推销阶段:卖产品特点(USP理论:让顾客买有特点的) 品牌营销阶段:卖心理附加值(定位理论:让顾客多掏钱购买) 商业模式阶段:羊毛出在牛身上(错位理论:让顾客少掏钱购买) 错位理论 “错位理论”是相对于“定位理论”而言的,是对定位理论的提升和补充。所谓“错位理论”,就是用超越消费者心理期待的方式错开消费者对品牌原有的心理标杆(位),从而以以外的惊喜实现消费者满意的理论。近来,错位理论在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方面也显示出它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互联网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 大广告:特指品牌广告,如新浪、搜狐首页面、频道页面的旗帜、文字广告,包括栏目冠名等。主要分布在门户、论坛类网站。

多肉植物组织培养那点事

偶尔就能听到关于多肉植物组培的各种传言,组培苗是什么一回事?组培苗到底好不好?为什么有那么多组培苗?如何鉴别组培苗?等等关于多肉植物组培苗的那点事,你都可以在面这篇文章里看到(文字较多,耐心观看),lansemeiyan 什么是组培苗? 组织培养技术,指代的是利用植物体的某个部分,通过无性营养繁殖来获得新苗(克隆苗)的过程,又叫植物克隆。从广义上来说,利用多肉植物的侧芽、叶插、根插、砍头进行繁殖,都属于组织培养范畴。组培这个概念,很多人一开始可能都误解了。 那么导致市场动荡的“组织培养”到底是指代什么呢?确切的说应该是“离体快速繁殖”,即组织培养技术的一个分支——离体快速繁殖,简称“快繁”。这门技术是从叶插、根插技术演变来的,我们用土壤做叶插和根插,“快繁”则是用人工合成的基质来做,这种人工基质看上去很像果冻,而容器也由花盆变更为玻璃瓶。这就是后来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植物组织培养工厂。 为什么在玻璃瓶里的培养基可以实现快速繁殖呢?原因在于优越的外环境和植物激素的作用。快繁实验室的温度、光照和湿度都是恒定的,“培养基”里含有足够的营养和强大的植物激素。这些激素可以按照人为意愿调整植物的生长状态,让它出根还是让它出芽(但这也取决与操作者的学术水平和经验,能够从容操作激素的人在国内是有限的)。 我们平时做叶插和砍头的时候,也会取巧的使用一些激素,其实往叶插和砍头株上滴加激素的行为和“快速繁殖”的性质和道理是一样的,所获得苗也是完全一样的。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点,而觉得不同繁殖方式获得的苗性状会不同,其实差异只在于营养富集度,就是苗的饱满度而已,叶插的总是比砍头的弱一些,

性状呈现晚一些,这是所在部位的内源激素和营养导致的,但是基因组完全一致,不会出现性状漂移。只有嵌合性性状,比如斑锦,才可能在叶插和砍头之间存在“概率学”上的差异。 回头再说大众眼中的“组织培养”(实际上是离体快速繁殖),由于人为操控植物激素的动态变化,使得离体的植物组织可以按照人的意愿出芽,一个两个无数个,因为植物的无性繁殖被认为是无限的,所以在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模式中可以无限的扩增该品种种苗,这也是“危害”市场最致命的地方。不过,必须指出的是,组培苗的无限繁殖也是有成本的,不是像刘谦的魔术一样天上掉下来的,很多人认为组培无成本或低成本,一文不值等等言论,其实都是不了解组培。 如果想获得上万株的种苗,必须有专门的组织培养实验室或工厂,这个运行成本相当巨大,可以说一般的生产商是做不到的。迄今为止,大型的组培工厂都是ZF出资建立的,换句话说大多数搞组培苗生产的人,成本是国家掏腰包的。真正自己掏钱搞组培工厂,是玩不起的。 组培技术早在70年代就出现在欧美,广泛用于种苗繁育和小体型植物的生产。温度、光照、湿度、水、肥等的人工合成、调控技术的成熟,特别是高效植物补光灯的出现推动了组培快速发展。原来只能单层平面日光棚内养植的植物,现在可以在室内人造光环境中,使用多层立体组合栽培方式进行植物的繁育和生产。 “组织培养”(离体快速繁殖)到底好不好呢? 快繁苗,由于几乎完全是激素调控获得的,这就导致一个问题,操控激素的人是否理解植物的特性、是否熟悉激素的理论和植物生理、是否有足够的经验来

厦门大学西部梦想甘肃百合支教队项目书

目录

一、活动背景及意义 每一双渴望爱与知识的眼睛都不应该受到冷落。 在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恶劣的自然条件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使当地教育事业相对落后。师资力量的匮乏与社会关注的不足阻碍了当地孩子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他们不应该因为生长在那片土地就失去他们本应享有的学习机会。针对这种情况,由厦门大学西部梦想社团组织了这次名为“百合行动”的支教活动,一支志愿者服务队将于2014年7月底到达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直滩乡关爷庙完全小学进行为期20天的短期支教。这也是厦门大学西部梦想社团连续第五年前往甘肃进行支教活动。 百合是甘肃的特色花卉,有“兰州百合甲天下”的美誉,而孩子们就是我们心里的百合。“百合行动”既蕴含着我们对当地学生的爱心,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甘肃百合人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追求卓越,尽己所能,为当地孩子带去所能带去的一切。我们不敢奢求在这短短的20天改变他们的一生,只希望将我们的爱倾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为他们带去外面的世界,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外界对他们的爱与希冀,我们坚信每一张孩子的笑脸都是最绚丽的风景。 同时,此次支教活动对于大学生支教队员而言也是一种锻炼,能在艰苦的环境中品尝到另一种生活的酸甜苦辣是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本次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学识能力以及社会宣传、感召作用,将我们的微薄之力最大化,从而将西部地区学生生活学习情况反映给社会,让社会更加关注西部教育的发展,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来改善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 愿每一朵百合在她最美丽的年华绽放。

二、活动简介 <一> 项目主体流程 .活动时间: 2014年7月30日—2014年8月22日(正式教学持续三周) 2.活动地点: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直滩乡关爷庙完全小学 3.主办单位:厦门大学西部梦想社团甘肃百合支教队 <二> 支教定位 1.以传统的支教项目为主打,注重教学本身,将团队的精力主要放在教学上,以培养 学生学习主动性为根基,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保证支教活动的质量。 2.除教学外,还开展七到八个课外活动,如趣味运动会、辩论赛、文艺汇演等,借以 培养孩子们不同的兴趣爱好,丰富文化生活,鼓励孩子大胆追逐自己的梦想。 3.深入到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中去,组织并参与孩子们的各种活动,更多地以大哥哥 大姐姐的身份去与学生们交流,用我们的一举一动去引导他们,给他们带去快乐,陪伴他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4.开展家访活动,深入西部家庭,并以此为契机,和西部孩子搭建沟通桥梁,互通信 件,互道心声。

百合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百合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原理 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核心理论。立体细胞具有生命的特征属性,在全能性的基础上,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立体细胞经历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和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过程,可形成再生植物。 二、实验用品 实验材料:百合种球 实验仪器:高压消毒锅、超净工作台、镊子、剪刀、手术刀柄、手术刀片、酒精灯、定 时器、人工气候箱、分析天平、酸度计、电炉、蒸馏水机、培养皿、烧杯、 量筒、移液管、吸球、药匙、玻璃棒、锥形瓶、称量纸、滤纸、枪、枪头、 试剂瓶、打火机、塑料膜、绳子 实验试剂:琼脂、蔗糖、75%,95%乙醇、α-萘乙酸(NAA)、6-苄氨基嘌呤(6-BA)、 0.1%升汞、盐酸、大量元素(磷酸二氢钾、硝酸钾、硝酸铵、七水硫酸镁、 二水合氯化钙)、微量元素(四水合硫酸猛、七水合硫酸锌、五水合硫酸铜、 二水合钼酸钠、碘化钾、六水合氯化钴、硼酸)、铁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七水合硫酸亚铁)、有机物(甘氨酸、盐酸吡哆辛、盐酸硫胺素、烟酸、肌 醇) 三、实验操作步骤 1、用分析天平去8.8g琼脂,30g蔗糖,放入烧杯中,加蒸馏水至900ml,把烧杯放 在电炉上煮琼脂,并用玻璃棒搅拌,时间为50-60分钟。 2、将煮好的琼脂加蒸馏水至900ml,按顺序用移液管加50ml大量元素,5ml微量元 素,10ml铁盐,10ml有机物,再用枪加1ml6-BA,0.5mlNAA,并用玻璃棒搅拌。 调ph至5.6-6.0之间。 3、将配好的培养基倒入锥形瓶中(50-60ml),用绳子将塑料膜绑好。准备蒸馏水, 并将培养皿、手术刀柄、镊子用报纸包好,同培养基一起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 温度为121℃,时间为23min。 4、灭完菌后将培养基放至室内,冷却。准备好洗净的百合种球,75%的酒精,0.1% 升汞(注:升汞有剧毒,注意操作),定时器,手术刀片,烧杯等,准备进行无 菌操作。 5、开启紫外灯30min,关闭10min后进入,用酒精擦拭无菌操作台,在手上喷洒酒 精,将酒精灯点燃放入无菌操作台中,把酒精倒满烧杯,将镊子与手术刀放入烧

大百合花切片

收稿日期:2006-02-27;修回日期:2006-09-1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004DKA30430);中国科学院创新方向性项目(KSCX2-SW-321);国家科技部 星火计划项目(2005EA700043)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shilei67@ 263·net) 大百合与百合属间授粉后花粉管生长发育的观察 李守丽1, 2石雷1*张金政1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摘要:对大百合×百合属间杂交授粉后花粉管的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百合的花粉能在大百合 的柱头上萌发,伸入中央花柱道,到达花柱基部,进入子房。杂交后,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的伸长速度相对 于自交滞后,个别花粉管出现末端分叉、膨大或变细或中间部分折叠,花粉管内胼胝质不规则的大量沉积 等现象。 关键词:百合;大百合;花粉管行为;荧光 中图分类号:S 6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3-353X (2006) 06-1259-04 Pollen Tube Behavior Following Pollination betweenCardiocrinum giganteum andLilium Li Shouli1, 2, ShiLei1*, and Zhang Jinzheng1 (1Institute ofBotany, the Chinese Academy ofSciences, Beijng100093, China;2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100039, China) Abstract:The pollen tube behavior in the style following the hybridization betweenCardiocrinum gigan- teumandLiliumwere observed bymeans of fluorescencemicroscop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ollen of Liliumcan germinated on the stigma ofC. gaganteumand pollen tubes can reach the basal part of the style and finally arrive at the ovule in ovary, meanwhile, the resultalso showed that the speed of the pollen germi- nation and pollen tube elongation following hybridization were much slower than that following intraspecific pollination, several abnormalities of pollen tubes were observed including pollen tubes with branching of,f swollen or pointed tips, or superposition in themiddle parts lots of callose depositiing at irregular distances, parts ofpollen tubes became wave-liked at the middle or basal part of the style, which finally lead to the failure to arrive at the ovary. Key words:Lilium;Cardiocrinum giganteum; Pollen tube behavior; Fluorescence 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为百合科大百合属多年生球根花卉,在分类上与百合属(Lili- um)近缘〔1, 2〕。大百合花朵洁白,花序硕大,植株挺拔,具极高的观赏价值,但这一宝贵的种质资源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修订稿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及 发展前景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及进展 摘要:本文综述了植物组织培养理论的发展,重点论述其再脱毒、快繁、育种与有机化合物工业生产以及种质资源的保存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应用的前景作简单的展望。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应用;进展 中图分类号: 1.理论起源 19世纪30年代,德国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创立了细胞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如果给细胞提供和生物体内一样的条件,每个细胞都应该能够独立生活。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特在的理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1958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传向世界各地,美国植物学家斯等人,用韧皮部的细胞进行培养,终于得到了完整,并且这一植株能够开花结果,证实了哈伯兰特在五十多年前关于细胞全能的预言。 植物组织培养的简单过程如下:剪接植物器官或组织——经过(也叫去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经过形成组织或器官——经过培养发育成一颗完整的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是: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器官或组织(如芽、茎尖、根尖或花药)的一部分切下来,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处理用以去掉细胞壁,使之露出原生质体,然后放在适当的人工上进行培养,这些器官或组织就会进行,形成新的组织。不过这种组织没有发生分化,只是一团薄壁细胞,叫做。在适合的光照、温度和一定的营养物质与激素等条件下,愈伤组织便开始分化,产生出植物的各种器官和组织,进而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即植物无菌培养技术,又称离体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植物体离体的器官如根、茎、叶、茎尖、花、果实等)组织(如形成层、表皮、皮层、髓部细胞、胚乳等)或细胞(如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等)以及,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光照、温度等人工条件下,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的学科 2.植物组织培养发展简史 植物组织培养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它是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于无菌状态下培养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等材料的方法。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20世纪初,曾有人提出能否将植物的薄壁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研究者从胡萝卜根的韧皮部取下一块组织,并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使其分化出了愈伤组织,从愈伤组织又得到胚状体,胚状体转移到固体培养基上继续培养后,获得了完整的胡萝卜试管植株。经过栽培,此植株能够正常生长并开花结果,其种子繁衍出来的后代与正常植株的种子所繁衍出的后代别无二致。根据此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不经过有性生殖过程也能将植物的薄壁细胞培养出与母体一样的完整植株。由于植物的每个有核细胞都携带着母体的全部基因,故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均能发育成完整植株,这就是所谓的植物细胞全能性。

农业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外源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学院农学院 专业园艺 毕业届别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外源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映霞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园艺专业,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甜瓜根系较浅,具有喜肥不耐肥的特点,容易发生盐害。土壤次生盐渍化成为甜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此外在淡水资源不足,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下,甜瓜正常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盐胁迫对植物的生理特性及盐适应机理的影响有重大意义。本文综合概述了关于盐对甜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及外源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及研究状况。内容包括盐胁迫对甜瓜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外源硅对盐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吸水率、淀粉酶等的影响及甜瓜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等。 关键词:发芽率、发芽势、吸水率、淀粉酶 前言 甜瓜葫芦科,一年蔓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热带沙漠地区,大约在北魏时期随着西瓜一同传到中国,明朝开始广泛种植。现在甜瓜已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产物之一,为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属但西部地区淡水资源紧缺,存在大量盐碱地、苦碱水资源,这种不良的环境不仅降低了种子的萌发,而且影响了作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如何缓解盐渍化对甜瓜种子萌发的抑制是盐渍土地地区作物栽培的重要技术环节。

在植物的生命周期中,种子萌发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幼苗的建成和作物生产的关键时期,种子发芽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业作物的生长加工和效益。硅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9.50% ,仅次于氧而位居第二位,也是地球上绝大多数植物生活的根基。硅是大多数高等植物生长的有益元素,大量研究表明,硅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2]提高作物对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3]。同时也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有益作用的元素。研究表明,硅能明显提高大麦[4]、玉米[5]和烟草[6]的幼苗的耐盐性,由于绝大多数硅是以硅酸盐结晶或沉淀的形式存在,所以土壤中硅的浓度都比较低。但硅对甜瓜种子的萌发的研究甚少,因此,以甜瓜种子为材料,研究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有很重大的实际意义。外源硅( K2 SiO3 ·nH2O)在园艺作物抗盐性、抗重金属胁迫、抗病虫、抗旱等逆境中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研究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索外源硅在缓解盐害中的作用,以期为甜瓜的栽培、耐盐抗盐性品种的筛选和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 1 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在盐渍环境下,种子萌发作为种子植物生活史的第一阶段,最先受到盐分的胁迫。种子在盐胁迫下,由于渗透胁迫以及 Na+、Cl-等离子毒害作用影响种子萌发[1],表现为种子萌发速度及萌发百分率随盐分胁迫而降低[7] 。通常甜土植物不能在高于 1.5%的氯化钠浴液中萌发,而盐角草等盐生植物却可以在高达4%的盐分浓度下萌发。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吸水引起种子内部糖、有机酸、氨基酸外渗,重新建立生理生化反应,在高盐胁迫下,上述过程受到抑制,膜的再造功能受到影响,膜受伤透性增加,溶液由细胞内向外渗出.,造成细胞内营养不平衡从而影响种子萌发指标。在低盐条件下可促进种子的萌发,对于这种现象的主要的解释有:可能存在耐胁迫基因( 或特异生理机制)可能

百合的无土栽培技术

百合的无土栽培技术 百合繁殖方法 生产高质量的百合切花,首要条件是有健壮无病的种球。百合的繁殖(或称“种球生产”)通常可分为花后养球、小鳞茎繁殖、鳞片扦插、珠芽繁殖、播种和组织培养等。现介绍几种主要的繁殖方法。 (1)花后养球也叫大球繁殖法。当百合开始开花时,地下的新鳞茎已经形成,但尚未跃成成熟的“大球”。因此,在采收切花时,在保证花枝长度的前提下,尽量多留叶片,以利于新球的培养。花后6-8周,新的鳞茎便成熟并可收获。以后的促成栽培是否成功,完全取决于新鳞茎的成熟程度。 (2)小鳞茎繁殖在百合苇秆地面以下的几节,会形成若干小鳞茎,这些小鳞茎具有健全的根系,可以单独栽种,培养成商品用切花种球。开始,可将小鳞茎种在塑料箱内,以泥炭、蛭石和细沙按2:2:1比例配成的混合基质进行培养。一年以后,再将已长大的小鳞茎种植在栽培床或畦中。小鳞茎的培养需要较多的肥料,施肥的原则是少而勤,同时养分要全。在栽培基质中拌入长效有机肥料,是较理想的施肥方法。在鳞茎第二年的培养中(俗称种球栽培),有些会出现花蕾,应及时摘除这些花蕾,以利于地下鳞茎的培养。小鳞茎经2年培养后,即可用作开花种球。在收获以后,应按规格分级,去除感病球并装箱。

(3)鳞茎扦插采用健壮的鳞片扦插,是繁殖百合种球的方法之一。扦插基质可选用泥炭:细沙=4:1,也可使用纯泥炭。将鳞片的1/3(或3厘米)插人事先准备好的基质中,插后保持基质湿润,忌水湿和高温,防止鳞片腐烂。温度维持在22~25℃,空气相对温度保持在90%左右,对日照无特殊要求,但长日照更利于小鳞茎的形成、生长与发育。2周后,鳞片基部就有可见的小鳞状物突起;3周后,小鳞茎基部逐渐长出1条或数条肉质根;1个月后,可抽生出细小叶片,即可成为一个可独立生活的小鳞茎。 (4)组织培养繁殖百合组织培养比较容易成活。可用于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有鳞片、叶片、珠芽、花器官、幼嫩茎段、根段等,以鳞片最为方便。从健康无病的鳞茎上剥下中间部位的鳞片,经消毒处理后,接种到事先准备好的培养基上,对于不同种或品种的百合,激素含量与种类均不相同,如先用MS培养基+BA0.3毫克/升+NAA0.1毫克/升,使材料分化出芽。然后再转入生根培养基MS+NAA0.8~1.0毫克/升+BA0.2毫克/升继续培养,即可产生大量的子鳞茎。百合培养条件:温度22℃-26℃,光照1000--1200勒克斯,每天10-14小时照明,培养基pH值5.6~5.8。

百合花期调控93分

《园艺专题》课程论文 题目:百合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学院:农学院 菊花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先对球根花卉的花期调控技术进行初步介绍,然后简单的从组织器 官、生理机制、分子水平三方面阐述球根花卉花期调控机理研究的现状,最后从生产实践上对球根花卉中典型的百合提出花期调控的主要技术。 关键词;球根花卉.花期调控百合调控技术

一.球根花卉花期调控技术研究 1918 年,荷兰的Blaauw 等先后对百合,郁金香等23 种球根类花卉的花期调控进行了详细研究,初步确立了球根花卉开花调节的基本方法。此后,又研究球根类花卉的生理、生态学,阐明了开花调节的基本理论,确立了球根花卉能够周年开花的生产方式,成为包括百合等球根花卉开花研究的基础。我国近年主要对一些技术要素进行了研究。 1. 1 光照 光是影响植物成花的主要环境因子,可为其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并且触发光 形态建成。参加光形态建成的光受体至少有3 种,其中以对光敏色素的研究最为深入。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很广,如控制植物的生长与运动、光周期和花诱导等。光通过光强、光质、光周期(包括昼夜周期、太阳月周期、季节周期) 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光是植物花器官发育的诱导因素,目前主要集中在根据不同花卉品种、感光部位和临界期进行光质、光照时数等方面的研究,并已取得良好效果。如菊花在自然条件下秋季开花,为了观赏的目的,可人为创造短日照条件使它在6~7 月甚至更早开花;也可通过延长日照时数或用光进行暗期间断、施肥和摘心等措施,使菊花延迟到次年1 月或春节期间开花。但对于光敏素的生理机制还缺乏深入的研究。 1. 2 温度 史益敏等研究了低温和低温加赤霉素处理以及应用乙烯利处理后再结合低温加赤霉素处理等措施对香雪兰花芽分化和提前开花的效应。结果表明,香雪兰种球在自然条件下于8 月下旬开始部分解除休眠,在此后进行低温处理或低温加赤霉素处理,可使其在低温处理阶段完成花芽分化,分别提前60 和70 d 开花;在低温和赤霉素处理前45 d ,以50 mg/ kg 乙烯利处理种球,可使花期提前75 d 。张克中等研究了采用9 ℃低温湿藏,5 种不同冷藏时间处理后对郁金香促成开花的影响。发现处理之间的差异极显著,从目前实验结果看,以“GA3浸泡+ 6 周低温湿藏”对郁金香花茎伸长效果最好。 1. 3 化学调控 植物生长物质主要包括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两大类。植物激素指的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含量很少的一些有机化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 能够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植物在感受各种环境信号后产生许多与植物成花有关的物质,这些物质过去被称为成花刺激物,现在又称它们为成花生理信号。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哪一种物质可以称为真正的开花激素。章骏德筛选出的一种多效唑复合剂,能使室内水栽条件下的水仙根系变得粗短而健壮,叶 片短厚绿、挺拔,花枝矮壮、粗大,花期延长7~10 d。沈惠娟等实验发现复合生长调节剂(BA、GA、NAA、亚精胺) 处理可以促进麝香百合的花芽分化。 实验表明激素与光照或温度结合起来处理比单独用某一因素处理调控成花效果更加显著,说明上述光照,温度和化学等3 种因素相互协调发挥调控作用, 但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球根花卉花期调控机理研究 2. 1 开花基因表达 高等植物经过一段时期的营养生长后,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其中重要的有 光照长度、光强、光质及温度) ,即转向生殖发育(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