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选修3-5-3.5~6核裂变 核聚变

教案-选修3-5-3.5~6核裂变 核聚变
教案-选修3-5-3.5~6核裂变 核聚变

19.7高三物理核聚变教案

19.7 核聚变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聚变反应的特点及其条件. 2.了解可控热核反应及其研究和发展. 3.知道轻核的聚变能够释放出很多的能量,如果能加以控制将为人类提供广阔的能源前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培养他们归纳与概括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导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更加热爱科学、勇于献身科学。 2.认识核能的和平利用能为人类造福,但若用于战争目的将给人类带来灾难,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为人类早日和平利用核聚变能而作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重点 聚变核反应的特点。 聚变反应的条件。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我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美国用了7年。氢弹爆炸释放核能是通过轻核的聚变来实现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聚变的问题. 学生:学生认真仔细地听课 点评:通过介绍我国第一氢弹爆炸,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二)进行新课 1.聚变及其条件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段,回答什么叫轻核的聚变? 学生仔细阅读课文 学生回答: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这样的反应叫做聚变。 投影材料一:核聚变发展的历史进程[1] 提问:请同学们再看看比结合能曲线(图19.5-3),想一想为什么轻核的聚变反应能够比重核的裂变反

应释放更多的核能? 让学生了解聚变的发展历史进程。 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归纳总结。 学生回答:因为较轻的原子核比较重的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更大,聚变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能产生更多的质量亏损,所以平均每个核子释放的能量就更大 点评: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归纳补充: (1)氢的聚变反应: 2 H+21H→31He+11H+4 MeV、 1 2 H+31H→42He+10n+17.6 MeV 1 (2)释放能量:ΔE=Δmc2=17.6 MeV,平均每个核子释放能量3 MeV以上,约为裂变反应释放能量的3~4倍 提问:请同学们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说明核聚变发生的条件?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思考、归纳总结并分组讨论。 得出结论 微观上:参与反应的原子核必须接近到原子核大小的尺寸范围,即10-15 m,要使原子核接近到这种程度,必须使它们具有很大的动能以克服原子核之间巨大的库仑斥力。 宏观上:要使原子核具有如此大的动能,就要把它加热到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 点评: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考虑核聚变的条件,有助于加深理解。 教师说强调:聚变反应一旦发生,就不再需要外界给它能量,靠自身产生的热就可以维持反应持续进行下去,在短时间释放巨大的能量,这就是聚变引起的核爆炸。 教师补充说明: (1)热核反应在宇宙中时时刻刻地进行着,太阳和很多恒星的内部温度高达107 K以上,因而在那里进行着激烈的热核反应,不断向外界释放着巨大的能量。太阳每秒释放的能量约为3.8×1026 J,地球只接受了其中的二十亿分之一。太阳在“核燃烧”的过程中“体重”不断减轻。它每秒有7亿吨原子核参与碰撞,转化为能量的物质是400万吨。科学家估计,太阳的这种“核燃烧”还能维持90亿~100亿年。当然,与人类历史相比,这个时间很长很长! 教师:希望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太阳能有关方面的知识及其应用。 (2)上世纪四十年代,人们利用核聚变反应制成了用于战争的氢弹,氢弹是利用热核反应制造的一种在规模杀伤武器,在其中进行的是不可控热核反应,它的威力是原子弹的十几倍。 提问:氢弹爆炸原理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课本图19.7-1是氢弹原理图,它需要用原子炸药来引爆,以获得热核反应所需要的高温,而这些原子炸药又要用普通炸药来点燃。 [教师点拨] [录像]氢弹的构造简介及其爆炸情况。 根据你收集的资料,还能通过什么方法实现核聚变? 学生回答:日英开发出激光核聚变新方法、有人提出利用电解重水的方法实现低温核聚变。 点评:学生自学看书,自己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第19章原子核7核聚变8粒子和宇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8

7 核聚变8 粒子和宇宙 [学习目标] 1.了解核聚变及其特点和条件.2.会判断和书写核聚变反应方程,能计算核聚变释放的能量.3.知道粒子的分类及其作用,了解夸克模型.4.了解宇宙起源的大爆炸学说及恒星的演化. 一、核聚变 [导学探究] 1.为什么实现核聚变要使聚变的燃料加热到几百万开尔文的高温? 答案轻核的聚变反应,是较轻的核子聚合成较重的核子,要使得核子的强相互作用发挥作用,必须使核子间接近到发生相互作用的距离,约为10-15 m;同时由于原子核之间在此距离时的库仑斥力十分巨大,因而需要核子有很大的动能,表现在宏观上就是核燃料需要达到极高的温度. 2.目前人们实现的核聚变是什么?实现热核反应存在的困难是什么?如何实现对热核反应的控制? 答案(1)目前人们能实现的热核反应是氢弹的爆炸,是由普通炸药引爆原子弹,再由原子弹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引发热核反应,但这是不可控制的. (2)实现热核反应存在的困难是:地球上没有任何容器能够经受住热核反应所需要的高温. (3)可能实现对热核反应的控制方法: 磁约束:利用磁场来约束参与反应的物质.环流器是目前性能最好的一种磁约束装置. 惯性约束:利用强激光从各个方向照射参加反应的物质,使它们由于惯性还来不及扩散就完成了核反应. [知识梳理] 对核聚变的认识 1.聚变 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称为核聚变,聚变反应又称为热核反应.2.聚变方程 H+31H―→42He+10n+17.6 MeV. 2 1 3.聚变发生的条件 要使轻核聚变,必须使轻核接近核力发生作用的距离10-15 m,这要克服电荷间巨大的库仑斥

力作用,要求使轻核具有足够大的动能.要使原子核具有足够大的动能,有一种方法就是给它们加热,使物质达到几百万开尔文的高温.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核聚变时吸收能量.( × ) (2)核聚变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比裂变反应中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大.( √ ) (3)轻核聚变比裂变更完全、清洁.( √ ) (4)实现核聚变的难点是地球上没有任何容器能够经受如此高的温度.( √ ) 二、粒子和宇宙 [导学探究] 强子和夸克的关系是怎样的?夸克分多少种?它的带电性是怎样的?什么是夸克的“禁闭”? 答案 夸克是强子的基本组成成分;夸克有6种:上夸克、下夸克、奇异夸克、粲夸克、底夸克、顶夸克;它们带的电荷分别为元电荷的+23或-1 3,每种夸克都有对应的反夸克;夸克 不能以自由的状态单个出现的性质,叫夸克的“禁闭”. [知识梳理] 对粒子和宇宙的理解 1.“基本粒子”不基本 (1)直到19世纪末,人们都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后来人们发现了光子、电子、质子、中子,并把它们叫做“基本粒子”. (2)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们发现了很多的新粒子并不是由以上基本粒子组成的,并发现质子、中子等本身也有复杂结构. 2.发现新粒子 (1)新粒子: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37年发现了μ子,1947年发现了K 介子和π介子及以后的超子等. (2)粒子的分类:按照粒子与各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将粒子分为三大类:强子、轻子和媒介子. 3.夸克模型的提出 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提出了强子的夸克模型,认为强子是由夸克构成的.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质子、中子不能再分.( × ) (2)夸克的带电荷量是电子电荷的整数倍.( × )

高中物理 核聚变精品教案

核聚变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聚变反应的特点及其条件. 2.了解可控热核反应及其研究和发展. 3.知道轻核的聚变能够释放出很多的能量,如果能加以控制将为人类提供广阔的能源前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培养他们归纳与概括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导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更加热爱科学、勇于献身科学。 2.认识核能的和平利用能为人类造福,但若用于战争目的将给人类带来灾难,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为人类早日和平利用核聚变能而作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重点 聚变核反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 聚变反应的条件。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我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美国用了7年。氢弹爆炸释放核能是通过轻核的聚变来实现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聚变的问题. 学生:学生认真仔细地听课 点评:通过介绍我国第一氢弹爆炸,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二)进行新课 1.聚变及其条件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段,回答什么叫轻核的聚变?

学生仔细阅读课文 学生回答: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这样的反应叫做聚变。 投影材料一:核聚变发展的历史进程[1] 提问:请同学们再看看比结合能曲线(图19.5-3),想一想为什么轻核的聚变反应能够比重核的裂变反应释放更多的核能? 让学生了解聚变的发展历史进程。 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归纳总结。 学生回答:因为较轻的原子核比较重的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更大,聚变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能产生更多的质量亏损,所以平均每个核子释放的能量就更大点评: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归纳补充: (1)氢的聚变反应: 2 1H+2 1 H→3 1 He+1 1 H+4 MeV、 2 1H+3 1 H→4 2 He+1 n+17.6 MeV (2)释放能量:ΔE=Δmc2=17.6 MeV,平均每个核子释放能量3 MeV以上,约为裂变反应释放能量的3~4倍 提问:请同学们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说明核聚变发生的条件?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思考、归纳总结并分组讨论。 得出结论 微观上:参与反应的原子核必须接近到原子核大小的尺寸范围,即10-15 m,要使原子核接近到这种程度,必须使它们具有很大的动能以克服原子核之间巨大的库仑斥力。 宏观上:要使原子核具有如此大的动能,就要把它加热到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 点评: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考虑核聚变的条件,有助于加深理解。 教师说强调:聚变反应一旦发生,就不再需要外界给它能量,靠自身产生的热就可以维持反应持续进行下去,在短时间释放巨大的能量,这就是聚变引起的核爆炸。 教师补充说明: (1)热核反应在宇宙中时时刻刻地进行着,太阳和很多恒星的内部温度高达107K以上,因而在那里进行着激烈的热核反应,不断向外界释放着巨大的能量。太阳每秒释放的能量约为3.8×1026 J,地球只接受了其中的二十亿分之一。太阳在“核燃烧”的过程中“体重”不断减轻。它每秒有7亿吨原子核参与碰撞,转化为能量的物质是400万吨。科学家估计,太阳的这种“核燃烧”还能维持90亿~100亿年。当然,与人类历史相比,这个时间很长很长! 教师:希望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太阳能有关方面的知识及其应用。 (2)上世纪四十年代,人们利用核聚变反应制成了用于战争的氢弹,氢弹

高中物理 裂变、聚变教案

高中物理裂变、聚变教案 课题引入 1、核反应有些释放能量,有些吸收能量,人们想利用核能,当然必须选那些释放核能的核反应。什么样的核反应能释放核能呢?利用天然放射性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行吗?例如 U 238在α衰变时放出的α粒子具有4.18MeV的能量,但它的半衰期很长,达4.49亿年,衰变非常缓慢,功率太小。利用人工转变行吗?例如 ①可放出能量5.6MeV; ②可放出能量4.8MeV; 但粒子击中原子核的概率太低,只有百万分之一、二。实在得不偿失!有哪些核反应才真正具有实用价值呢? 2、说明有些重核分裂成中等质量的核,有些轻核结合成中等质量的核都能发生质量亏损放出巨大能量。物理学中,把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叫裂变,把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叫聚变。本节(包括课本第六节、第七节)介绍裂变和聚变。 重难点分析 1、裂变和聚变 精确的研究表明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质量跟原子序数的关系,如人教社教材中图24-11所示,这个图线是解释那些核反应释放能量的根据。这个图线表达了原子核组成的重要规律。按图线分析可知,怎样的反应有质量亏损是释放能量的,从而明确:裂变是重核分裂为质量较小的核,释放核能的反应;聚变是轻核结合为质量较大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 2、铀核的裂变 铀核的裂变,一般分裂为两个中等质量的核,叫二分裂,产物是多种多样的,一种典型的反应如下述核反应方程所示: (也有三分裂、四分裂现象,但出现的概率极低,约为二分裂的千分之三和万分之三。) 这个核反应的结果中,又释放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又会引起其他原子核的裂变,形成链式反应,使裂变继续下去。当然维持链式反应是要有一定条件的,这个条件是,每次裂变产生的中子,至少平均有一个能再度引起裂变反应。这些中子,有的可能被杂质吸收,有可能穿出裂变物质体外,因而不能引起新的裂变发生。为维持链式反应要减少裂变物质

新教材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学案:4.核裂变与核聚变 5.“基本”粒子

4.核裂变与核聚变 5.“基本”粒子 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知道核裂变与核聚变、链式反应及粒子的基本概念,了解原子弹、核反应堆、聚变反应条件、新粒子的内容。 2.[科学思维]掌握链式反应及核聚变释放能量的计算,理解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掌握轻核聚变的条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对链式反应的探究,理解原子弹、核反应堆的原理,体会热核反应的条件及科学发现新粒子的进步。 4.[科学态度与责任]学习科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其工作的艰辛,激发探索未来科学的热情。 阅读教材,回答第119页和第126页的“问题”并梳理必要的知识点。 教材P119页“问题”提示:重核是裂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主要应用有原子弹和核电站;轻核聚变释放出巨大能量,现在仅有氢弹应用。 教材P126页“问题”提示:这些新发现的粒子大体可分为强子、轻子、规范玻色子和希格斯玻色子几种类别,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核裂变 1.核裂变的发现 (1)核裂变 重核被中子轰击后分裂成两个质量差不多的新原子核,并放出核能的过程。 (2)铀核裂变 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其产物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种典型的反应是235 92U+10n→14 56Ba+8936Kr+310n。 (3)链式反应 当一个中子引起一个重核裂变后,裂变释放的中子再引起其他重核裂变,且能不断继续下去,这种由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使核裂变反应一代一代继续下去的过程,叫作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4)链式反应的条件 发生裂变物质的体积大于临界体积或裂变物质的质量大于临界质量。 2.反应堆与核电站 (1)核能释放的控制 通过可控制的链式反应实现核能释放的装置称为核反应堆。 (2)慢化剂 反应堆中,为了使裂变产生的快中子减速,在铀棒周围要放“慢化剂”,常用的慢化剂有石墨、重水和普通水(也叫轻水)。 (3)控制棒 为了控制反应速度,还需要在铀棒之间插进一些镉棒,它吸收中子的能

《核聚变和受控热核反应》教案3.docx

核聚变和受控热核反应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2、了解裂变、链式反应、聚变的大致情况和原子弹、氢弹的制造原理,以及核反应堆的作用。 3、了解研究可控核聚变的重大意义。启发学生想象人类开发利用核能的美好前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教学重点 了解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教学难点 了解裂变、链式反应、聚变的大致情况和原子弹、氢弹的制造原理,以及核反应堆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具准备 原子和原子核的挂图,链式反应的挂图(能用幻灯显示原子、原子核的结构和链式反应的情况更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致新 板书:核能 指出核能是一种先进的、可以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目前世界上利用核能发电的核电站已有400多个。其年发电量约占全球年发电总量的17%,到下世纪,核能有时能成为一些国家的主耍能源。 要了解核能是怎么回事,就需要从物质结构一一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说起。 二、分组自学 1、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2、什么叫裂变? 3、裂变和链式反应是怎么回事? 4、核反应堆的作用是什么?

5、什么叫聚变? 三、重点突破 板书: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提问:请根据化学课屮讲过的内容,说说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情况? 教师展示原子和原子核的挂图,归纳小结学生的回答,要求学生明确:任何物质的原子都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区域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组成的。 板书: 讲述:木世纪初,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对原子和有子核的组成有了止确的认识, 发现原子核是可以改变的,而且在改变过程中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一一原子核能,简称核能,通常也叫原子能(确切地说,原子能应是原子核能的缩写代名词)。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获得蕴藏在原子核里的大量核能呢? 旁注:在原子中,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之间有广阔的空间,而在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则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此注供教师参考。 板书:裂变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讲裂变那一段课文。提出其注意: (1)裂变指的是什么现象; (观察教材上铀核裂变的示意图,结合阅读课文屮的讲述,了解铀核裂变释放出核能, 转化为周]韦I物体的内能是怎么回事; 了解裂变释放出的核能十分巨大。 提问:什么叫裂变? 1千克铀中的铀核如果全部发生裂变,释放出的能量大约是1千克标准煤完全燃烧所放出能量的多少倍? 旁注:检查学生阅读教材的效果。 教师小结并强调:用中子轰击铀235,铀核(质量大的核)会分裂成两部分(两个中等质量的核),这种现象叫做核裂变,简称裂变。根据书上提供的数据很容易算出,1千克铀中的铀核如果全部发生裂变,释放出的能量大约是1千克标進煤完全燃烧所放出能量的2. 5 X 106(250万)倍。由此可知,裂变是获得大量核能的重要途径。 板书:链式反应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核聚变》教案-新版

3.6《核聚变》教案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聚变反应的特点及其条件; (2)了解可控热核反应及其研究和发展; (3)知道轻核的聚变能够释放出很多的能量,如果能加以控制将为人类提供广漠的能源前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培养他们归纳与概括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导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更加心爱科学、勇于献身科学; (2)认识核能的和平利用能为人类造福,但若用于战争目的将给人类带来灾难,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为人类早日和平利用核聚变能而作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重点:聚变核反应的特点。聚变反应的条件。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一)引入新课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胜利。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胜利到第一颗氢弹爆炸胜利,我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美国用了7年。氢弹爆炸释放核能是通过轻核的聚变来实现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聚变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1、聚变及其条件 提问:什么叫轻核的聚变?(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这样的反应叫做聚变) 提问:为什么轻核的聚变反应能够比重核的裂变反应释放更多的核能?(因为较轻的原子核比较重的原子核核子的平衡质量更大,聚变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能产生更多的质量亏损,所以平衡每个核子释放的能量就更大) 归纳补充: (1)氢的聚变反应: 22312341 1H+ 1H→ 1He+ 1H+4 MeV、 1H+ 1H→ 2He+ 0n+17.6 MeV (2)释放能量: ΔE=Δmc2 =17.6 MeV,平衡每个核子释放能量3 MeV以上,约为裂变反应释放能量的3~4倍

第十一章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123

第五章 核裂变与核聚变 5.1核裂变反应 1.自发裂变与诱发裂变 1).自发裂变-原子核没有外来粒子轰击自行发生裂变 一般表达式 212211Y Y X A Z A Z A Z +→ 21A A A +=;21Z Z Z +=。 (1)裂变能s f Q , 由能量守恒可以导出自发裂变的裂变能s f Q , ()()222111,,,A Z Y A Z Y s f T T Q += ()()()[]222112,,,c A Z M A Z M c A Z M ?+-= ()()()A Z B A Z B A Z B ,,,2211-+= ()[()()]2211,,A Z A Z A Z -?+?-?= 自发裂变发生的条件:0,>s f Q 。 从比结合能曲线看,90>A 即可满足此条件。 (2)裂变势垒与穿透势垒概率 从上面讨论可见,90>A 原子核就可能发生自发裂变。但实验发现很重的核才能发生,有能量放出只是原子核自发裂变的必要条件,具有一定大小的裂变概率,才能在实验上观察到裂变事件。 和α衰变的势垒穿透类似,原子核自发裂变也要穿透一个势垒,这种裂变穿透的势垒称为裂变势垒。势垒穿透概率的大小和自发裂变半衰期密切相关,穿透概率大,半衰期就短,穿透概率小,半衰期就长。而且,自发裂变半衰期对于裂变势垒的高度非常敏感,例如,垒高相差MeV 1,自发裂变半衰期可以差到5 10倍。根据核的液滴模型可得裂变势垒的近似公式 sp s b E A Z E ,3 2 219 .0183.0??? ? ? ?-= 式中sp s E ,球形核的表面能。 随着A Z 2的加大,裂变势垒高度降低。因而自发裂变的概率增加。A Z 2较小的核,尽管满足0 ,>s f Q , 但因裂变势垒太高,很难穿透势垒,所以,这些核对自发裂变是稳定的。。 (3)裂变份额f R 重核大多数具有α放射性,自发裂变与α衰变是相互竞争的过程,它们是重核蜕变的两种形式。发生自发裂变过程的衰变常数记为f λ,发生α衰变过程的衰变常数记为αλ。 对 U 23592 : a 101039.9-α?=λ,a f 181085.3-?=λ; 故裂变份额 0≈λ+λ λ= α f f f R 对Cf 25298 :a 725.0=λα,a f 3 10 10.8-?=λ; 故裂变份额 %8.2=λ+λ λ= α f f f R 对 Cf 254 98 :则裂变份额:%7.99=f R 。 裂变碎片是很不稳定的原子核,一方面碎片处于较高的激发态,另一方面它们是远离β稳定线的丰中子核而发射中子,所以自发裂变核又是一种很强的中源。 2)诱发裂变-在外来粒子的轰击下,靶核与入射粒子形成复合核,复合核一般处于激发态,会进而发生裂变。入射粒子可以是带电粒子或中子,主要研究是中子,它是链式核反应的主要过程。 其一般表达式为 Y Y X X n A Z A Z A Z A Z 2211*1+→→ ++

物理选修3-5教学案核聚变教案

第十九章《原子核》 课题七轻核的聚变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聚变反应的特点及其条件. 2.了解可控热核反应及其研究和发展. 3.知道轻核的聚变能够释放出很多的能量,如果能加以控制将为人类提供广阔的能源前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培养他们归纳与概括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导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更加热爱科学、勇于献身科学。 2.认识核能的和平利用能为人类造福,但若用于战争目的将给人类带来灾难,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为人类早日和平利用核聚变能而作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重点 聚变核反应的特点。 聚变反应的条件。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1:利用核能的两大途径分别是什么? ☆学生:轻核的聚变核重核的裂变。 复习提问2:利用重核裂变获取核能时,有哪些不利因素? ☆学生:燃料利用率低,废料处理存在隐患。 复习提问3:什么是核子平均质量?从核子平均质量曲线可以看出,最大效能利用核能的途径是什么? ☆学生: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总数;轻核聚变。

教师: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我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美国用了7年。氢弹爆炸释放核能是通过轻核的聚变来实现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聚变的问题. 学生:学生认真仔细地听课 点评:通过介绍我国第一氢弹爆炸,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二)进行新课 1.聚变及其条件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段,回答什么叫轻核的聚变? 学生仔细阅读课文 学生回答: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这样的反应叫做聚变。 投影材料一:核聚变发展的历史进程 提问:请同学们再看看比结合能曲线(图19.5-3),想一想为什么轻核的聚变反应能够比重核的裂变反应释放更多的核能? 让学生了解聚变的发展历史进程。 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归纳总结。 学生回答:因为较轻的原子核比较重的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更大,聚变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能产生更多的质量亏损,所以平均每个核子释放的能量就更大 点评: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归纳补充: (1)氢的聚变反应: 2 1H+2 1H→ 3 1He+ 1 1H+4 MeV、 2 1H+3 1H→ 4 2He+ 1 0n+17.6 MeV (2)释放能量:ΔE=Δmc2=17.6 MeV,平均每个核子释放能量3 MeV以上,约为裂变反应释放能量的3~4倍 提问:请同学们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说明核聚变发生的条件?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思考、归纳总结并分组讨论。 得出结论 微观上:参与反应的原子核必须接近到原子核大小的尺寸范围,即10-15m,要使原子核接近到这种程度,必须使它们具有很大的动能以克服原子核之间巨大的库仑斥力。 宏观上:要使原子核具有如此大的动能,就要把它加热到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 点评: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考虑核聚变的条件,有助于加深理解。 教师说强调:聚变反应一旦发生,就不再需要外界给它能量,靠自身产生的热就可以维持反应持续进行下去,在短时间释放巨大的能量,这就是聚变引起的核爆炸。 教师补充说明: (1)热核反应在宇宙中时时刻刻地进行着,太阳和很多恒星的内部温度高达107 K以上,因而在那里进行着激烈的热核反应,不断向外界释放着巨大的能量。太阳每秒释放的能量约为3.8×1026 J,地球只接受了其中的二十亿分之一。太阳在“核燃烧”的过程中“体重”不断减轻。它每秒有7亿吨原子核参与碰撞,转化为能量的物质是400万吨。科学家估

核聚变教案1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聚变反应的特点及其条件. 2、了解可控热核反应及其研究和发展. 3、知道轻核的聚变能够释放出很多的能量,如果能加以控制将为人类提供广阔的能源前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培养他们归纳与概括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导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更加热爱科学、勇于献身科学。 2、认识核能的和平利用能为人类造福,但若用于战争目的将给人类带来灾难,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为人类早日和平利用核聚变能而作出自己的努力。 学习重点: 聚变核反应的特点。 学习难点: 聚变反应的条件。 知识链接: 1、写出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 2、写出核力的特点: 3、什么是结合能? 4、什么是比结合能? 5、什么是质量亏损?

6、什么是裂变? 7、什么是链式反应? 8、写出一种典型的链式反应的方程。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我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美国用了7年。氢弹爆炸释放核能是通过轻核的聚变来实现的。 学习过程: 1、什么叫轻核的聚变? 2、从微观角度说说轻核聚变的产生条件。 3、从宏观角度说说轻核聚变的产生条件。 4、写出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结合成氦核是的核反应方程。 注:(1)热核反应在宇宙中时时刻刻地进行着,太阳和很多恒星的内部温度高达107 K以上,因而在那里进行着激烈的热核反应,不断向外界释放着巨大的能量。太阳每秒释放的能量约为3.8×1026 J,地球只接受了其中的二十亿分之一。太阳在“核燃烧”的过程中“体重”不断减轻。它每秒有7亿吨原子核参与碰撞,转化为能量的物质是400万吨。科学家估计,太阳的这种“核燃烧”还能维持

高三物理裂变和聚变

裂变和聚变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核裂变的概念,知道重核裂变中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2.知道什么是链式反应。 3.会计算重核裂变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 4.知道什么是核反应堆。了解常用裂变反应堆的类型,了解核电站及核能发电的优缺点。 5.了解聚变反应的特点及其条件. 6.了解可控热核反应及其研究和发展. 7.知道轻核的聚变能够释放出很多的能量,如果能加以控制将为人类提供广阔的能源前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应用 教学图像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查阅资料,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真理的激情,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通过核能的利用,思考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2.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和平利用核能及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 3.确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而变化过程必然遵循能量守恒的观点。 ★教学重点 1.链式反应及其释放核能的计算。 2.重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3. 聚变核反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 1、通过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的关系,推理得出由质量数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质量数较小的原子核释放能量这一结论。 2、聚变反应的条件。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重核裂变 (一)引入新课 教师:大家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美国于1945年8月6日、9日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上空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刹那间,这两座曾经十分美丽的城市变成一片废墟.大家还知道目前世界上有少数国家建成了许多核电站,我国也相继建成了浙江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等。我想,现在大家一定想知道原子弹爆炸及核发电的原理,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裂变,通过学习,大家就会对上述问题有初步的了解。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高中物理 第十九章 核聚变学案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高中物理 第十九章 核聚变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 学习目标 1.知道轻核的聚变反应,关注受控聚变反应研究的进展。 2.初步了解例子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恒星的演化。 3.通过核能的利用,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核聚变反应的特点及其条件; 一、核聚变 1.核聚变: (1)定义: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_____的核的反应。轻核聚变必须在高温下进行,因此又叫_________。 (2)核反应举例: 2.受控热核反应: (1)定义:为了使巨大的热核反应能量不以爆炸的形式释放,而是在_____控制下逐渐释放出来并加以_____的热核反应。 (2)条件:热核燃料加热到非常高的_____;热核反应释放的能量足以补偿形成聚变过程中所损失的能量。 (3)聚变与裂变的对比优点: ①轻核聚变_____效率高; ②地球上聚变燃料的储量_____; ③轻核聚变更___________。 (4)约束核聚变材料的方法:_______和惯性约束 二、粒子和宇宙 1.发现新粒子: (1)新粒子的发现:1932年发现了_______,1937年发现了_____,1947年发现了K 介子和π介子,迄今发现的粒子已达到400多种。 (2)反粒子:实验中发现,许多粒子都存在着质量与它们_____,而电荷及其他一些物理性质_____的粒子。 (3)分类:强子、_____和_______。 (4)夸克模型的提出: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提出了强子的夸克模型,认为强子是由_____构成的。 2.宇宙及恒星的演化: (1)宇宙的演化从___________开始。 (2)恒星的演化经历了宇宙尘埃,星云团,恒星诞生,最后恒星的热核反应停止后恒星演变为_______、_______或_____。 问题一 为什么实现核聚变要使聚变的燃料加热到几百万开尔文的高温? 问题二 与重核的裂变相比聚变有哪些特点? 231 110 H H _____n 17.6 MeV +?+。

19.6重核的裂变 教案

19.6 重核的裂变 徐力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核裂变的概念,知道重核裂变中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2.知道什么是链式反应。 3.会计算重核裂变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 4.知道什么是核反应堆。了解常用裂变反应堆的类型,了解核电站及核能发电的优缺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应用 教学图像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查阅资料,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真理的激情,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通过核能的利用,思考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2.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和平利用核能及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 3.确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而变化过程必然遵循能量守恒的观点。 ★教学重点 1.链式反应及其释放核能的计算。 2.重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通过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的关系,推理得出由质量数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质量数较小的原子核释放能量这一结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大家都知道在国际上有“核威慑”,并且我国在1964年研制出了原子弹并且成功投放。大家还知道目前世界上有少数国家建成了许多核电站,我国也相继建成了浙江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等。我想,现在大家一定想知道原子弹爆炸及核发电的原理,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裂变,通过学习,大家就会对上述问题有初步的了解。 播放视频,展示我国原子弹爆炸的过程及研制的艰辛。激发起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从而为下一步进行教学活动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高中物理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第七节 核聚变 第八节 核裂变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

第七节核聚变 第八节粒子和宇宙 学习目标 ※知道聚变反应的特点 ※能写出聚变方程并计算聚变能量 ※了解可控热核反应 ※知道粒子的分类及其作用 ※了解宇宙起源的大爆炸说及恒星的演化 知识导图 知识点1 核聚变 1.定义 轻核结合成__质量较大__的原子核的反应叫聚变。 例如21H+31H―→42He+10n 2.聚变发生的条件 要使轻核发生聚变,必须使它们的距离达到__10-15__m以内,核力才能起作用。由于原子核都带正电,要使它们接近到这种程度,必须克服巨大的__库仑斥力__,这就要求原子核具有足够的动能,有一种方法就是把它们加热到很高的温度,温度高达__几百万__开尔文,因此聚变又叫__热核反应__。 3.应用 目前,热核反应主要用在核武器上,那就是__氢弹__,需要用__原子弹__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引发核爆炸。 4.太阳能 太阳的主要成分是__氢__,太阳中心温度可达1.5×107K,在此高温下,氢核聚变成氦核的反应不停地进行着,太阳能就来自于太阳内部__聚变__释放的核能。 知识点2 受控热核反应

1.聚变与裂变相比有很多优点 (1)轻核聚变产能__效率高__; (2)地球上聚变燃料的储量__丰富__; (3)轻核聚变更为__安全、清洁__。 2.聚变的难点 地球上没有任何容器能够经受热核反应的高温。 3.控制方法 (1)磁约束:利用磁场约束参加反应的物质,目前最好的一种磁约束装置是__环流器__。 (2)惯性约束:聚变物质因自身的惯性,在极短时间内来不及扩散就完成了核反应,在惯性约束下,用__激光__从各个方向照射反应物,使它们“挤”在一起发生反应。 知识点3 “基本粒子”不基本 1.“基本”粒子 19世纪末,许多人认为光子、电子、__质子__和__中子__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粒子。 2.发现新粒子 (1)从20世纪起科学家陆续发现了400多种同种类的新粒子,它们不是由__质子__、__中子__、__电子__组成。 (2)科学家进一步发现质子、中子等本身也是复合粒子,且还有着__复杂__的结构。 3.探测工具 粒子__加速器__和粒子__探测器__是研究粒子物理的主要工具。 知识点4 发现新粒子 1.新粒子 1932年发现了__正电子__,1937年发现了__μ子__,1947年发现了K 介子和π介子及以后的超子等。 2.粒子的分类 按照粒子与各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将粒子分为三大类:__强子__、__轻子__和__媒介子__。 知识点5 夸克模型 组成强子的粒子有六种夸克,分为上夸克和下夸克、奇夸克、粲夸克、底夸克、顶夸克,所带电荷分别为元电荷的__±23__或__±1 3__,每种夸克都有对应的反夸克,夸克不能以自由 的状态单个出现。 知识点6 宇宙与恒量的演化 1.宇宙的演化

2019-2020年高二物理《核聚变》教学设计教案

2019-2020年高二物理《核聚变》教学设计教案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聚变反应的特点及其条件. 2.了解可控热核反应及其研究和发展. 3.知道轻核的聚变能够释放出很多的能量,如果能加以控制将为人类提供广阔的能源前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培养他们归纳与概括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导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更加热爱科学、勇于献身科学。 2.认识核能的和平利用能为人类造福,但若用于战争目的将给人类带来灾难,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为人类早日和平利用核聚变能而作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重点 聚变核反应的特点。 聚变反应的条件。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我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美国用了7年。氢弹爆炸释放核能是通过轻核的聚变来实现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聚变的问题. 学生:学生认真仔细地听课 点评:通过介绍我国第一氢弹爆炸,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二)进行新课 1.聚变及其条件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段,回答什么叫轻核的聚变? 学生仔细阅读课文 学生回答: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这样的反应叫做聚变。 投影材料一:核聚变发展的历史进程[1] 提问:请同学们再看看比结合能曲线(图19.5-3),想一想为什么轻核的聚变反应能够比重核的裂变反应释放更多的核能? 让学生了解聚变的发展历史进程。 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归纳总结。 学生回答:因为较轻的原子核比较重的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更大,聚变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能产生更多的质量亏损,所以平均每个核子释放的能量就更大点评: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归纳补充: (1)氢的聚变反应: 2 H+21H→31He+11H+4 MeV、 1 2 H+31H→42He+10n+17.6 MeV 1 (2)释放能量:ΔE=Δmc2=17.6 MeV,平均每个核子释放能量3 MeV以上,约为裂变反应释放能量的3~4倍 提问:请同学们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说明核聚变发生的条件?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思考、归纳总结并分组讨论。 得出结论 微观上:参与反应的原子核必须接近到原子核大小的尺寸范围,即10-15m,要使原子核接近到这种程度,必须使它们具有很大的动能以克服原子核之间巨大的库仑斥力。 宏观上:要使原子核具有如此大的动能,就要把它加热到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 点评: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考虑核聚变的条件,有助于加深理解。 教师说强调:聚变反应一旦发生,就不再需要外界给它能量,靠自身产生的热就可以维持反应持续进行下去,在短时间释放巨大的能量,这就是聚变引起的核爆炸。 教师补充说明: (1)热核反应在宇宙中时时刻刻地进行着,太阳和很多恒星的内部温度高达107K 以上,因而在那里进行着激烈的热核反应,不断向外界释放着巨大的能量。太阳每秒释放的能量约为3.8×1026 J,地球只接受了其中的二十亿分之一。太阳在“核燃烧”的过程中“体重”不断减轻。它每秒有7亿吨原子核参与碰撞,转化为能量的物质是400万吨。科学家估计,太阳的这种“核燃烧”还能维持90亿~100亿年。当然,与人类历史相

高中19-7核聚变学案教案

【知识要点】 1.核聚变 (1)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叫做________________,如23 41112 H H He n +? . (2)聚变发生的条件:使轻核间的距离接近______________m. (3)在消耗相同核燃料的情况下,聚变比裂变释放更多的能量. (4)热核反应(聚变)在宇宙中是很普遍的,太阳内部时刻进行着剧烈的热核反应. 2.受控热核反应裂变反应的优点多、难度大、前景好. (1)热核反应释放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 (2)热核反应所用的燃料储量非常丰富. (3)热核反应更为安全、清洁.. 【典型例题】 例1.热核反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原因是 A .就每一个核子平均来说,比重核裂变时释放的能量多 B .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较裂变小,且较容易处理 C .热核反应的原料在地球上储量丰富 D .热核反应的速度容易控制 例2.太阳每秒辐射出来的能量约为×1026 J ,这些能量是 A .重核的裂变反应中产生的 B .轻核的聚变反应中产生的 C .原子核的衰变反应中产生的 D .热核反应中产生的 例3.两个氘核聚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氦核(氦的同位素),已知氘核质量 2.0136D m u =, 氦核质量 3.0150He m u =,中子质量 1.0087n m u =,写出聚变方程并求出释放的核能。(已知2 1931.5uc MeV =) 【课堂检测】第一课件网 1.氘核(21H )和氘核(31H )聚合成氦核(42He )的核反应方程为:234 1112 H H He n +? , 设氘核质量为1m ,氚核质量为2m ,氦核质量为3m ,中子质量为4m ,则反应过程释放的能量为 A .2 122()m m m c ++ B .2 124()m m m c +- C .2 1234()m m m m c +-- D .2 3412()m m m m c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3 41112 H H He n +? 是聚变 B . 235114094192054 3802U n Xe Sr n +? +是裂变 C . 226222498 96 2 Ra Rn He ? 是a 衰变 D .24 2401112 1 Na Mg e -? 是裂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