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知识点

毒理学知识点
毒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

1、食品毒理学(food toxicology):借用基础毒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质、来源以及对人体损害的作用与机制,评价其安全性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以及提出预防管理措施的一门学科,从而达到确保人类的健康目的。

2、目的:任何一种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是对机体有害的,毒理学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外源化学物质的毒性和产生毒性作用的条件,阐明剂量一效应(反应)关系,为制订卫生标准及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3、方法:a动物及其组织模型模拟实验,体内试验(整体动物),体外实验(游离器官细胞细胞器)b限定人体观察c群体流行病学调查

4、毒理学实验的局限性(课本)

5、食品毒理学是食品安全性的基础,毒理是因,安全是果。

第二章

1、在一定条件下,一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poison)。

2、一种化学物质能够造成机体损害的相对能力,称为该物质的毒性(toxicity)。

3、影响毒性的因素:剂量;接触途径(经静脉、经口、经皮等);接触期限、接触速率和接触频率;(经静脉吸收是最多的,系数为1)

4、毒物的毒性分级: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实际无毒,无毒

5、化学物质的毒作用(toxic effect)又称为毒性反应。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故又可称为不良效应、损伤作用或损害作用。是其本身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用的结果。

6、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7、剂量:即可知机体接触化学物的量或在实验中给予机体受试物的量

8、效应(量反应,effect) ,即生物学效应,指机体在接触一定剂量的化学物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通常表示化学物质在个体中引起的毒效应强度的变化。属于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以某种测量数值表示。这类效应也称为量反应。

9、反应(质反应,response):指接触一定剂量的化学物后,表现出某种生物学效应并达到一定强度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生物学效应常以阳性、阴性等表示,为质化效应或称计数资料。

10、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其在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11、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其在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12、致死剂量或浓度指外源化学物引起受试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通常按照引起动物不同死亡率所需的剂量来表示。

13、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14、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第三章

1、毒物动力学:外源化学物和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经过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即代谢,排泄的过程。

2、生物膜的功能(课本)

3、生物转运的方式

(1)被动转运:①简单扩散,影响因素:生物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外源化合物在脂质中的溶解度和外源化合物的电离和离解状态。其中的浓度梯度是最主要的决定扩散速度的因素。

脂水分布系数:外源化学物质在脂相中的浓度与在水相中的比值,一般来说此系数越大越容易进行扩散。

②滤过:指外源化学物质的水溶性的小分子随同水分子通过生物膜上的亲水性通道的过程。(2)主动转运

(3)膜动转运①胞吞作用②胞吐作用

4、吸收:外源化学物质从接触位置通过生物膜屏障进入机体及血液循环的过程。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

5、首过效应(first-pass effect):由于消化道血液循环的特点,除口腔和直肠外,从胃和肠吸收到局部血管的物质都要汇入肝门静脉到达肝脏之后再进入体循环。由于肝脏具有代谢外源化学物的功能,未被代谢的原型和代谢产物离开肝脏随体循环分布到全身。这种未到体循环就被肝脏代谢和排泄的现象称为首过效应(first-pass effect)。将在吸收部位发生代谢后再进入体循环的现象都理解为首过效应。

6、血气分布系数:是气体在呼吸膜两侧的分压达到动态平衡时,在血液中的浓度与在肺泡空气中的浓度之比。

7、外源化学物要经过皮肤的多层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才能到达体液循环系统。

8、外源化学物经皮肤吸收的过程

第一阶段,穿透阶段,外源化学物扩散进入皮肤角质层。

第二阶段,吸收阶段,外源化学物扩散通过表皮较深层及真皮,然后通过真皮内静脉和毛细淋巴管进入体循环。

9、分布(distribution)指外源化学物吸收进入血流或淋巴液后,随体循环分散到全身组织器官的过程。

10、贮存库:进入机体内的外源化学物常出现在特定器官蓄积的现象。靶器官常有蓄积现象,但靶器官以外的蓄积现象也不少见,这种靶器官以外的蓄积场所统称为贮存库

11、生物转化代谢机制按反应顺序分为I相反应和Ⅱ相反应

Ⅰ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等反应。Ⅱ相反应指具有一定极性的外源化学物与内源性辅因子(结合基团)进行化学结合的反应(conjugation)。

第四章

1、化学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给予时,可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质。

2、一般毒性作用(基础毒性):外来化学物在一定剂量,一定接触时间和接触方式下对试验动物产生的综合毒效应。根据接触毒物的时间长短又可分为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相应的试验称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

3、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人或试验动物)一次接触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化学物后在短期(最长到14天)内所发生的毒性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以及死亡效应。

4、最常用的染毒途径为经口、经呼吸道、经皮及注射途径。

(1)经口染毒主要方法:灌胃法,喂饲法、吞咽胶囊法

灌胃法的优缺点:优点:可以准确控制染毒剂量;缺点:工作量大,操作需谨慎。

喂饲法的优缺点:简单易行,符合人类接触的实际情况。

有异味,动物拒食,使摄入量达不到设计剂量;易挥发物,易挥发损失,摄入量就不够准确。吞咽胶囊法的优缺点:优点:剂量准确,尤其是适用于易挥发,易水解及有异味的受试物。缺点:动物有咬伤人的危险。

(2)经呼吸道染毒主要方法:静式吸入,动式吸入,气管注入。

(3)经皮肤染毒

(4)经注射途径染毒常用方法: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等

5、化学毒物进入机体后,经过生物转化以代谢产物或化学物原型排出体外。但是,当化学毒物反复多次给动物染毒,化学毒物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的速度和排泄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就有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毒物的蓄积作用

6、蓄积系数(accumulation coefficient)是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效应(或死亡)的累积剂量[ED50(n)]与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相同效应(或死亡)的剂量[ED50(1)]的比值,即:K=ED50(n)/ED50(1) K=LD50(n)/LD50(1)

蓄积系数<1为高度蓄积,1~为明显蓄积,3~为中等蓄积,大于等于5为轻度蓄积。

第五章(大题)

化学物质毒作用的影响因素

一、化学毒物因素1、化学结构对毒性的影响

⑴功能团:毒性一般按照氟氯溴碘的顺序而增强,且取代基越多毒性越强。例如芳香族化合物引入羟基会发生麻醉作用;引入氨基会使之具有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作用;烷烃类的氢若为卤族元素取代时其毒性增强,对肝的毒作用增加;且取代愈多,毒性愈大,CH3Cl < CH2Cl2 < CHCl3 < CCl4;在化合物中引入羧基和磺酸基后,可使化合物水溶性和电离度增高,而脂溶性降低,毒性也随之减弱。

(2)、异构体和立体构型:

异构体的生物活性有差异,典型的例子是六六六

带两个基团的苯环化合物的毒性是:对位>邻位>间位,分子对称的>不对称的。

(3)、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的影响:

烷、醇、酮等碳氢化合物,碳原子愈多?毒性愈大(甲醇与甲醛除外)。但碳原子数超过一定限度时(一般为7~9个碳原子),毒性反而下降(如戊烷毒性作用<己烷<庚烷,但辛烷毒性迅速减低) 。

(4)、分子饱和度

碳原子数相同时,不饱和键增加其毒性增加,如乙烷的毒性<乙烯的毒性<乙炔的毒性。(5)、与营养物和内源性物质的相似性

某些外源化学物结构与主动转运载体的底物类似,可借助这些特异的载体系统吸收。

2、理化性质

(1)溶解度

①毒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直接影响毒性的大小,水中溶解度越大,毒性愈大。

②影响毒性作用部位:如刺激性气体中在水中易溶解的氟化氢(HF)、氨等主要作用于上呼吸道,而不易溶解的二氧化氮(NO2)则可深入至肺泡,引起肺水肿。

③脂水分配系数:脂水分配系数大小与化学物质的毒性密切相关,一般来讲,脂溶性物质

易在脂肪蓄积,易侵犯神经系统。

(2)、分散度

粉尘、烟、雾等状态物质,其毒性与分散度有关。颗粒越小分散度越大,比表面积越大,生物活性也越强。分散度还与颗粒在呼吸道的阻留有关。

(3)、挥发度

有些有机溶剂的LD50值相似,即其绝对毒性相当,但由于其各自的挥发度不同,所以实际毒性可以相差较大。

(4)、稳定性:

(5)、电离度和荷电性

3、纯度

4、接触途径

在相同化合物剂量下,接触途径不同,其吸收速度、吸收率也不尽相同。一般认为,接触化合物吸收速度和毒性大小的顺序是: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3经口>经皮。

5、接触频率与期限

二、机体因素的影响

1、种属、品系以及个体差异:

不同物种、种属、品系的动物的解剖、生理、遗传学和代谢过程均有差异。

包括量和质的差异,是影响化学物毒性的主要因素

2、遗传因素:

最主要的是遗传因素决定的酶的多态性会导致代谢的多态性,而代谢的多态性是导致机体致癌易感性和某些疾病的内在因素。

三、环境因素的影响

气象条件:温度,气湿,气压,季节或昼夜节律

四、化学物的联合毒物作用

1、相加作用:指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为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2、独立作用:由于不同性质的毒物有不同的作用部位、不同的靶子,而这些部位与靶子之间在功能关系上不密切,因而出现各自不同的毒效应。

3、协同作用: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超过各单个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物效应的总和。

4、加强作用:指一种化学物对某器官或系统并无毒性,但与另一种化学物同时或先后暴露时使其毒性效应增强,称为加强作用。

5、拮抗作用: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低于各化合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第六章

1、生殖毒性:

生殖毒性指对雄性和雌性生殖功能或能力的损害和对后代的有害影响。

2、发育毒性:指出生前经父体和(或)母体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的在子代到达成体之前出现的有害作用。

第七章

1、突变: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及其引起的变异称为突变,突变实际上是遗传物质的一种可遗传的变异。依其发生的方式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2、致突变作用或诱变作用(mutagenesis)

广义概念是外来因素,特别是化学因子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此种改变可随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简单地说,突变的发生及其过程即为致突变作用。

3、致突变作用的类型: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基因突变类型包括:碱基置换,移码突变,整码突变,片段突变。

染色体畸变类型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第八章

化学致癌过程包括引发阶段,促长阶段和进展阶段。

引发阶段:化学致癌物对靶细胞DNA产生损伤作用经细胞分裂增殖固定下成为突变细胞的阶段。

促长阶段:促进引发形成肿瘤细胞分裂生长。

进展阶段: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在促进之中或之后,细胞表现出不可逆的遗传学改变的阶段。第九章

1、黄曲霉素它不仅可引起剧烈的急性中毒,而且还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强的化学物质。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相似的二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黄曲霉毒素微溶于水,易溶于油脂和一些有机溶剂,耐高温(280℃下裂解),故在通常的烹调条件下不易被破坏。黄曲霉毒素在碱性条件下或在紫外线辐射时容易降解。

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控制仓储粮食的含水量,防止其发霉,紫外光照射,湿热处理和干热处理,有机溶剂萃取,氨水去毒。

2、限量元素:

铅:

使用含铅的铅锡金属管道和劣质陶瓷器皿运输、盛装和烧煮食品,可造成铅对食品的直接污染。

大部分以不溶性磷酸铅的形式沉积在骨骼中,少部分贮留于肝、肾、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动物的新鲜骨髓中的含铅量是外周血液中的50倍。动物摄入的铅有90%沉积在骨骼中铅对实验动物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由于血铅含量较高而使老年人出现严重的肾病和泌尿问题。

吸收: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也可通过胎盘转移给胎儿,乳汁传给婴儿。

毒性:无机汞中毒主要影响肾脏,饮食中汞盐的含量超过175mg/kg体重时可引起急性肾反应,造成尿毒症。

毒性:镉为有毒金属,其化合物毒性更大,尤其是氧化镉的毒性非常大。急性中毒症大多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继而引发中枢神经中毒。镉的慢性毒性主要表现在使肾中毒和骨中毒方面,并对生殖系统造成损害。

毒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poison, 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称为毒物。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毒效应)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靶器官(target organ):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6、生物学标志(biomarker):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通常把生物学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7、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指毒物在低剂量时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有抑制作用。其基本形式是U型,双相剂量- 反应曲线。 8、半数致死剂量/浓度(median lethal dose or concentration, LD50/LC50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所需的剂量。通过统计处理计算得到,常用以表示急性毒性的大小,最敏感。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LD50的数值越小。 9、阈值(threshold):一种物质使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10、急性毒作用带(acute toxic effect zone,Zac):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ac=LD50/Limac。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 11、慢性毒作用带(chronic toxic effect zone,Zch):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ch= Limac /Limch。Zch值大,说明Limac 与Limch 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 12、毒效应(toxic effect):又称为毒作用,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毒效应是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用的结果。当改变暴露条件时,毒效应会相应改变。毒性是一种能力,中毒是一种状态,而毒效应是一种表现。 13、毒效应谱(spectrum of toxic effect):是指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由于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不同,可引起机体多种变化。 13、量反应(graded response):属于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用某种测量数值表示。14、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的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来表示。 15、不确定系数(LIF):根据所得的有害作用阈值量或最大无有作用剂量提出的安全限值时,为解决由动物资料外推至人的不确定因素及人群毒性资料本身所包含的不确定因素而设置的转换系数。1、生物转运(biotransport):外源化学物穿越生物膜的过程,且其本身的结构和性质不发生变化。 2、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又称代谢转化,是指外源化学物转化为新的衍生物的过程,形成的产物结构与性质均发生了改变。特点:反应的连续性、反应类型的多样性、解毒与致毒的双重性。 3、蓄积(accumulation):外源化学物以相对较高的浓度富集于某些组织器官的现象,包括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 4、肠肝循环(enterohepati circulation):一部分如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可为肠道菌群水解,脂溶性增强,被肠道重吸收,返回肝脏,形成肠肝循环。毒理学意义:排泄速度减慢、延长生物半减期、毒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5、代谢活化(metabolic activation):又称生物活化(bioactivation),一些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这种现象称为代谢活化。 6、脂水分配系数:脂水分配系数=脂相中溶解度/水相中溶解度,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8:血气分配系数:气态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与在肺泡气中的浓度之比为 7、首过消除:经胃肠道吸收的外源化学物通过门 静脉系统首先到达肝脏,进行生物转化后,再进入 体循环,这种现象称---- 1、终毒物(ultimate toxicant):指与直接内源 靶分子反应或引起机体生物学微环境的改变、导 致机体结构和功能紊乱并表现毒物毒性的物质。 2、自由基(free radicals):是在其外层轨道中 含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分子片段。特 点:①化学性质十分活泼②反应性极高,半减期 极短,作用半径短。 3、增毒(toxication)或代谢活化:外源化学物 在体内经生物转化为终毒物的过程称为增毒。 4、解毒(detoxication):消除终毒物或阻止终毒 物生成的生物转化过程;在某些情况下,解毒可能 与中毒竞争同一外源化学物。 1、毒物的联合作用: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 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 2、相加作用(addition joint action):剂量相 加作用指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等于各个 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所产生效应的算术总和。它 们每一化学物以同样的方式、相同的机制,作用于 相同的靶,仅仅效力不同。 3、独立作用(independent action):各外源化 学物不相互影响彼此的毒性效应,作用的模式和作 用的部位可能(但不是必然)不同,各化学物表现 出各自的毒性效应。 4、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外源化学 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总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外源化学 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即毒性增强。 5、拮抗作用(antagonistic joint action):外 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联合毒性效应低于各个 外源化学物单独毒性效应的总和,即为拮抗作用。 6、加强作用(potentiation joint action):一 种化学物对某器官或系统并无毒性,但与另一种化 学物同时或先后暴露时使其毒性效应增强。 1、蓄积作用(accumulation):外源化学物连续 地、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 谢转化排出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就有可能在 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质的蓄 积作用。 2、物质蓄积(material accumulation):当实验 动物反复多次接触化学毒物后可以用分析方法在 体内测出物质的原型或其代谢产物时,称为物质蓄 积。 3、损伤蓄积(damage accumulation):如果在机 体内不能测出其原型或代谢产物,却出现了慢性毒 性作用,称之为损伤蓄积(功能蓄积)。 4、一般毒性:指外源化学物在一定的接触剂量, 一定的接触时间和一定的接触方式下对动物产生 综合效应的能力。 5、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机体一次或24 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 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 1、突变(mutation):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及引起 的变异称为突变,是一种可遗传的变异,可分为自 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和诱发突变 (induced mutation)。 2、致突变作用或诱变作用(mutagenesis):外来 因素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 且此种改变可随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 4、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基因中DNA序列 的变化,因基因突变限制在一特定的部位,也称为 点突变(point mutation )。 DNA中发生碱基 对的缺失、增添或改变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5、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指染 色体的结构改变,是遗传物质大的改变,一般 可用光学显微镜检查细胞有 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来发现。 6、S9混合液:经多氯联苯处理后制备的肝匀浆, 再经9000g离心分离所得上清液,加上适当的缓冲 液和辅助因子。主要含有 混合功能氧化酶(MFO),是国内常规应用于体外致 突变试验的代谢活化系统。 7、遗传负荷(genetic load):指一种物种的群体 中每个个体所携带的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 的平均水平。 1、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是指具 有化学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大多数是亲电子活性 产物。 2、化学致癌作用(chemical carcinogenesis): 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或诱导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并发展成为肿瘤的过程。 3、直接致癌物(direct carcinogens):本身直 接具有致癌作用,在体内不需要经过代谢活化即可 致癌。 4、间接致癌物(indirect carcinogens):本身 并不直接致癌,必须在体内经代谢转化,其所形成 的代谢产物才具致癌作用。 5、终致癌物(ultimate carcinogen):指不需代 谢活化的直接致癌物和间接致癌物经代谢活化所 形成的具有致癌作用的代谢物的统称。 1、畸形(malformation):指出生前因素引起发育 生物体的严重的解剖学上形态结构的缺陷(异常)。 2、畸胎(terate):具有畸形的胚胎或胎仔。 3、致畸性(teratogenicity)和致畸作用 (teratogenic effect):均指在妊娠期(出生前) 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后代结构畸形的特性或 作用。(致畸作用所表现的形态结构异常,在出生 后立即可被发现) 4、致畸物或致畸原(t eratogen):凡在一定剂量 下,能通过母体对胚胎或胎儿正常发育过程造成干 扰,使子代出生后具有畸 形的化学物。 5、胚胎毒性(embryotoxicity):通常是指外源 性因素造成的孕体着床前后直到器官形成期结束 的所有的毒性。表现为:胚胎 期染毒而出现畸胎、生长迟缓、着床数减少和吸收 胎,也偶有晚死胎。 6、发育毒理学(deve1opmenta1 toxico1ogy): 研究出生前暴露于环境有害因子导致的异常发育 结局及有关的作用机制、发病 原理、影响因素和毒物动力学等。 7、发育毒性(developmental toxicity):出生 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 的任何有害影响。 8、致畸作用敏感期:器官形成期的胚胎对致畸物 最为敏感,一般称为危险期(critical period) 或致畸敏感期。 9、致畸指数:致畸指数=母体LD50/胎体最小致畸 作用剂量。 10、出生缺陷:婴儿出生前已形成的发育障碍。 1、安全性(safety):即在规定条件下化学物暴露 对人体和人群不引起健康有害作用的实际确定性。 (化学物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条件下,对人体 健康不产生损害)。 2、安全性评价(safety evaluation):利用规定 的毒理学程序和方法评价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 效应(损伤、疾病或死亡),并 外推和评价在规定条件下化学物暴露对人体和人 群的健康是否安全。 4、可接受的危险度:是指公众和社会在精神、心 理等各方面均能承受的危险度。 3、危险度:指在具体条件下,某一种因素对机体、 系统或(亚)人群产生有害作用的概率,可分为绝 对危险度和相对危险度。 5、危险度评定(risk assessment):以损害作用 评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和接触评定的各种参数 为依据,对外源化学物对人 群健康的危害程度作出估计。 6、VSD:实际安全剂量,相应于可接受危险度的外 源化学物暴露剂量称为实际安全剂量。 7、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收集, 处理和评价流行病学和实验毒理学数据,以及基 于毒理学针对化学物有害效应保护健康和环境的 决策。 8、基准剂量BMD:依据动物试验剂量-反应关系的 结果,用一定得统计学模型求得的受试物引起一定 比例动物出现阳性反应剂量的95%可信限区间下 限值。 9危险性管理:依据危险性评价的结果,权衡出管 理决策的过程,必要时,选择并实施适当的控制措 施。 简答题 1、简述毒理学的基本功能以及三大领域。 答:⑴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①检测理化因素产生 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 度评价功能); ⑵三大研究领域:①描述毒理学②机制毒理学③管 理毒理学 1、生物学标志有哪几类? 答:暴露生物学标志: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 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 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 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效应生物学标志:机 体中可测出的生理、生化、行为或其它改变的指标。 反映与不同靶剂量的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有关 的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易感生物学标志:反映 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物质产 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2毒作用分类: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局部或全身 作用,可逆或不可逆作用,超敏反应,特异质反应 1、简述经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的主要特点 及影响因素。答:⑴经胃肠道吸收:吸收方式主 要通过简单扩散,还可以通过主动转运、滤过、胞 饮或吞噬;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影响胃肠道吸 收的因素:①化学物的脂溶性和水溶性;②胃肠道 的酸碱度;③消化道内容物的数量和性质、胃肠的 蠕动和排空速度以及肠道菌丛等也可对吸收产生 一定的影响。⑵经呼吸道吸收:吸收对象气态物 质(气体、蒸汽)气溶胶(烟、雾、粉尘);吸 收的方式——简单扩散;主要的吸收器官—— 肺;经肺吸收的特点经肺吸收十分迅速,仅次于静 脉注射;不经过肝脏的生物转化,直接进入体循环 而分布全身。影响因素:①主要取决于脂溶性和 浓度;外源化学物在肺泡气中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中 的浓度差;③血气分配系数;④肺通气量和经肺血 流量;⑤气溶胶颗粒的直径大小⑶经皮肤吸收:外 源化学物经表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穿透阶 段,第二阶段为吸收阶段。主要的影响因素:① 化学物溶解性:既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脂/水 分配系数接近于 1,易被吸收进入血液。光有水溶 性或光有脂溶性吸收困难;②皮肤条件表皮损伤 可促进外源化学物吸收。皮肤潮湿,促进吸收充 血和炎症。 2、简述体内主要的贮存库及分布的毒理学意义。 答:⑴毒物在组织中的贮存:①血浆蛋白作为贮存 库(清蛋白);②肝和肾作为贮存库;③脂肪组织 作为贮存库;④骨骼组织作为贮存库。⑵意义: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贮存具有两重意义,一方面对 急性中毒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靶器官中外源化学 物的量,毒效应强度降低;另一方面贮存库是不断 释放毒物的源头,使毒物在机体作用的时间延长, 并可能引起毒性反应,故认为贮存库中蓄积的毒物 是慢性毒性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 4、简述生物转化的意义、主要类型以及影响生物 转化的因素。 答:⑴毒物经过生物转化可以:①多数化学物经 生物转化后毒性降低,毒效应减弱,水溶性增加, 易于排泄; ②一些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明显增强,甚 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生物转化是机体 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的环节,是机体维持稳态 的主要机制。⑵生物转化反应类型:I相反应和 II相反应;①I相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和水 解反应。②II相反应主要——结合反应。⑶影 响生物转化因素:①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②代 谢酶的种属差异和个体差异;③遗传与代谢酶的多 态性;④代谢饱和状态;⑤其他。 1、简述终毒物的四种类型。答:⑴亲电子剂:指 含有一个缺电子原子(带部分或全部正电荷)的分 子。⑵自由基:在其外层轨道中含有一个或多个 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分子片段。⑶亲核物;⑷活 性氧化还原反应物:一种特殊的产生氧化还原活性 还原剂的机制。 2、简述靶分子反应的几种类型。答:⑴非共价结 合:通过非极性交互作用或氢键与离子键的形成, 具有代表性的是毒物与膜受体、细胞内受体、离子 通道以及某些酶等靶分子的交互作用。⑵共价结 合:亲电子剂以共价结合方式与靶分子结合。⑶ 去氢反应:自由基可迅速从内源化合物去除氢原 子,将这些化合物转变为自由基。⑷电子转移。⑸ 酶促反应。 3、多数毒物发挥毒性作用经历的4个过程:1、 经吸收进入机体的毒物通过多种屏障转运至一个 或多个靶部位;2、进入靶部位的终毒物与内源靶 分子发生交互作用(反应);3、毒物引起机体分子、 细胞和组织水平功能和结构的紊乱; 4、机体启动不同水平的修复机制应对毒作用,当 机体修复功能低下或毒物引起的功能和结构紊乱 超过机体修复能力时,机体即出现组织坏死、癌症 和纤维化等毒性损害。(无法修复) 1、简述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答:影响毒作用 的主要四类因素:⑴化学物因素:①化学结构(取 代基不同毒性不同;异构体和立体构型的影响;同 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的影响);②理化性质(脂 /水分配系数;大小;挥发性;气态物质的血/气分 配系数;比重;电离度和荷电性);③不纯物和外 源化学物的稳定性。⑵机体因素:①物种、品系 及个体的遗传学差异;②宿主其他因素对于毒性作 用敏感性的影响⑶环境因素:①气象条件;②季 节或昼夜节律;③动物宠养形式;④外源化学物的 接触特征和赋形剂。⑷联合作用:①非交互作用; ②交互作用 2、试述联合作用的类型。答:⑴非交互作用:① 相加作用:剂量相加作用指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 性效应等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所产生效 应的算术总和。每一化学物以同样的方式,相同的 机制,作用于相同的靶,仅仅它们的效力不同;② 独立作用:各外源化学物不相互影响彼此的毒性效 应,作用的模式和作用的部位可能(但不是必然) 不同,各化学物表现出各自的毒性效应

毒理-人卫版第五版毒理学名解和知识点

毒理学基础 名词解释: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 蓄积:化学毒物的吸收速度超过代谢与排泄的速度,以相对较高的浓度富集于某些组织器官的现象。 致突变性(mutagenicity):指引起遗传物质发生突变的能力,在一个试验群体中突变率可以定量检测。 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广义概念是外来因素,特别是化学物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此种改变可随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突变是致突变作用的后果,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突变(mutation):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即引起的变异称为突变。突变实际上是遗传物质的一种可遗传的变异,可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自发突变是在未知因素作用下、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突变,发生率低、发生过程长,与物种进化有关;诱发突变是指认为的造成突变。 遗传毒性(genetic toxicity):指对基因组的损害能力,包括对基因组的毒作用引起的致突变性及其他各种不同效应。 遗传毒理学(genetic toxicology)研究化学性和放射性物质的致突变作用以及人类接触致突变物可能引起的健康效应。 基因库(gene pool):指某一物种在特定时期中能够将遗传信息传至下一代的处于生育年龄的群体所含有的基因总和。 遗传负荷(genetic load):指一种物种的群体中每一个携带的可以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水平。 化学致癌作用(chemical carcinogensis):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或诱导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肿瘤的过程,具有这类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致癌物。 发育毒理学(developmental toxicology):研究出生前暴露于环境有害因子导致的异常发育结局及有关的作用机制、发病原理、影响因素和毒物动力学等。 胚胎毒性:分为胚体毒性和胎体毒性或胎儿毒性。?胚体毒性(embryotoxicity):外源性理化因子对孕体着床前后直到器官形成期结束时的有害影响叫~。?胎体毒性或胎儿毒性(fetoxicity):对孕体器官形成期结束以后的有害影响叫~。 发育毒性(developmental toxicity):指出生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的任何有害影响。 母体毒性(maternal toxicity):是指化学毒物对妊娠母体的有害效应,表现为增重减慢、功能异常、临床症状甚至死亡。在发育毒性试验中常用母体增重减缓和死亡率来表示。 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是现代毒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毒理学包括收集,处理和评价流行病学和实验毒理学数据,以及基于毒理学针对化学物有害效应保护健康和环境的决策。 参考剂量(RfD)和参考浓度(RfC):为日平均暴露剂量或浓度的估计值,人群终生暴露于该水平,预期发生非致癌或非致突变的有害效应的危险度可以忽略。 基准剂量(BMD):是依据动物试验剂量-反应关系的结果,用统一的统计学模式求得的引起一定比例(通常定量资料为10%,定性资料为5%)动物出现阳性反应剂量的95%可信限区间的下限值。 第五章毒作用影响因素 ★毒作用影响因素有:1)毒物因素,包括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不纯物和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 2)机体因素,包括物种间遗传学的差异,个体间遗传学的差异,机体其 他因素对毒性作用敏感性的影响。 3)暴露因素,包括暴露剂量与内剂量,暴露途径,暴露持续时间,暴露频率等。 4)环境因素,包括气象条件,季节或昼夜节律,动物笼养。 5)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如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等。 ★4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被称为联合作

药物毒理学重点复习知识总结

药物毒理学简答总结 第三章 一、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及主要代表药 1.肝细胞死亡:对乙酰氨基酚、烷化剂 2.脂肪肝:丙戊酸、四环素 3.小管胆汁淤积:第一代头孢菌素、环孢素 4.胆道损害:亚甲基二本胺 5.肝纤维化:甲氨蝶呤、维生素A 6.血管损伤:达卡巴嗪 7.过敏性肝炎:氯丙嗪、氟烷 8.肝肿瘤:雄激素类、亚硝酸盐 二、肝脏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供丰富(1.5L/min) 2双重血供(门静脉2/3) 3.肝脏是重要代谢器官 4.肝血窦结构特殊 5.胆汁形成排泄 三、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和主要代表药 第四章 一、.药物引起肾脏损伤的类型有哪些 ①性肾小管坏死 药物:氨基糖苷类、一、二代头孢、多粘菌素、过量阿司匹林、过量对乙酰氨基酚、金属离子、两性霉素B、麻醉药 ②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锂盐、含巯基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C、金属、汞制剂、吲哚美素、保泰松、利福平、磺胺类、海洛因 ③质性肾炎 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利福平、非甾体抗炎药、磺胺类、普萘洛尔、干扰素等 ④阻性肾脏衰竭(原因:结晶在肾小管沉积)药物:呋塞米、抗癌药、磺胺类 ⑤疮样综合征圈6其它:锂盐 药物:异烟肼、普鲁卡因胺、甲基多巴、苯妥英钠、氯丙嗪、利血平、奎尼丁、金制剂

二、肾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流丰富 2.肾小管浓缩 3.尿液PH变化 4.也可进行生物转化 5.免疫复合物易沉着 第五章 一、请例举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毒性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 奎尼丁,利多卡因等,是心脏传导速率减慢,早期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 洋地黄毒苷,地高辛等影响动作电位延续时间,AV传导减慢; 儿茶酚胺类药物如多巴酚丁酚,扎莫特罗等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细胞死亡; 支气管扩张药: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导致心动过速; 抗肿瘤药:如多柔比星等导致心肌病,心力衰竭; 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等导致心肌病。 二、药物对心血管损伤类型 1.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 3.心肌炎与心肌病 4.心包炎 5.心脏瓣膜病 6.高血压 7.低血压 8.血管炎 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的机制有哪些 ①干扰离子通道和离子稳定:干扰Na离子通道、K离子通道、Ca离子通道、影响细胞内Ca 离子稳定 ②改变冠脉流量和心肌能量代谢 ③细胞凋亡与坏死,可诱导心肌凋亡药物:可卡因、罗红霉素、异丙肾上腺 第六章 一、试述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 1、呼吸抑制 (1)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2)巴比妥类:抑制呼吸中枢 (3)筒箭毒碱:阻断呼吸及神经肌肉接头的N2受体,引起呼吸麻痹。 2、哮喘 (1)解热镇痛抗炎药:某些哮喘患者服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后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2)β-受体阻断药: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β2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3)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乙酰胆碱等可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4)麻醉性药物:氯胺酮、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引发哮喘 (5)其他:青霉素、头孢、磺胺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B、新霉素、四环素等抗菌药,疫苗、抗毒素、血清等生物制品(机制:1型变态反应)

第七版 毒理学基础总结

毒理学基础总结归纳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毒物性质与机体或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包括毒性、入侵途径、中毒机理和病理过程)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和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adverse/harmful effects)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简述毒理学的基本功能以及三大领域: 答:⑴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 ①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⑵三大研究领域: ①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 ②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 ③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2、毒理学方法: 答:体内试验(整体动物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 3、3R原则: 答:替代,减少,优化和改良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toxic substance , poison ,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生物题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生物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6、速发型毒作用(immediate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毒作用。 7、迟发型毒作用(delayed toxic effect):在一次或多次暴露某种外源性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作用。 8、局部毒性作用(local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9、全身毒作用(systemic toxic effect):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后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10、剂量(dose):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 11、暴露剂量:表示个人或人群暴露的物质的量;动物的暴露剂量被称为给予剂量。 12、内剂量:为经吸收到机体血液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13、靶器官剂量:为发生损害作用部位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可更好地反映剂量-效应关系,也称到达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 14、靶器官: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15、生物标志(biomarker):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通常把生物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16、暴露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产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包括内剂量标志和生物效应标志。 17、效应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和其他改变

毒理学名词解释

Toxicology modern Toxicology Xenobiotics “ ” toxicity poison toxic substance toxicant adverse effect target organ biomarker Hormesis U -

dose mg/kg·BW -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effect graded response response quantal response / median lethal dose or concentration LD50/LC50 LD50 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LOAEL 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

threshold safety limit value acute toxic effect zone Zac Zac=LD50/Limac Zac chronic toxic effect zone Zch Zch=Limac/Limch Zch Limac Limch spectrum of toxic effects

adaptation tolerance resistance therapeutic index TI LD50/ED50TI 5 margin of exposure MOE NOAEL NOAEL/ MOE margin of hazard MOH / margin of safety MOH= / MOH LIF ADME disposition biotransportation

考研《环境毒理学》简答题知识点总结手写版-环境工程考研适用

第一章 1简述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方法p241-08j1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以及一些环境物理因素如噪声、射频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等。 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1、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对集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吸收、分布、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2、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定方法,即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一般毒性试验(急性、亚急性、慢性实验)、繁殖实验、代谢实验、蓄积实验等3、各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和有害物理因素对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动物实验为主,包括体外实验和整体实验俩种基本类型。但动物学实验须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哪些?p270-10j2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动物实验为主,包括体外实验和整体实验俩种基本类型。但动物学实验须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体外实验包括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实验,整体实验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实验。但动物学实验研究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往往不尽一致,假阳性、假阴性、过低或者过高估计毒物潜在危害程度等情况常存在。因此单纯依靠动物实验或者流行病学调查都是不可靠的,完整的方法是将实验室研究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有机结合起来,用微观研究进行毒性筛选、机理探讨,并为宏观研究提供所学的观察指标,而宏观则为微观提供选题方向,并进行验证对一项具体的研究来讲,如果某种毒性已经被广泛生产或应用,应首先分析对人群的影响,发现对健康损害的迹象,然后用微观实验手段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将这些实验研究结过进一步在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中加以验证,再确定病损的因果关系。3什么叫环境毒理学?它是怎样产生的?p259-09w1 环境毒理学是利用毒理学的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已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生活居住环境日益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特别是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的教训,促使人们进行深入的毒理学研究,以阐明环境中某种污染物或几种污染物对生物体得作用及其机理,以致环境毒理学迅速发展为一门毒理的分支学科,成为环境科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4环境毒理学的产生对环境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p271-10w1 环境科学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使之有利于人类现在和未来的正常生存,环境毒理学是环境科学的前沿领域,同时也是环境医学评价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基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生活居住环境日益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特别是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的教训,促使人们进行深入的毒理学研究,以阐明环境中某种污染物或几种污染物对生物体得作用及其机理,以致环境毒理学迅速发展为一门毒理的分支学科,成为环境科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5环境毒理学主要任务是什么?p284-11w3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有三点:1、判明环境污染物和其他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不断不要对现有物质进行研究,而且还必须对所有新的化学物质,在普遍应用之前,予以检测。2、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即用最灵敏的探测手段,找出环境污染物与机体作用后最初出现的生物学变化3、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6环境毒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p298-12.1 第二章 1简述环境中污染物的转化规律p241-08j2 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者转变成另一物质的过程叫污染物的转化。根据其转化形式可以分为:物理转化、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三种类型,物理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蒸发、凝聚、吸附以及放射性元素蜕变等一种或几种物理过程实现的转化;化学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化学反应过程发生的转化,如: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络合反应、光化学反应等;生物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生物相应酶系统的催化作用所发生的变化过程 2什么是生物性迁移?如何定量研究生物性迁移?p271-10w2

毒理学常用名词解释

毒理学常用名词解释 危险度评价(risk assessment):即基于毒理学试验资料,化学物接触资料和人群流行病学资料等科学数据的分析,确定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对公众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发生损害效应的性质、强度、概率,确定可接受危险度水平和相应的实际安全剂量,为管理部门制定和修正卫生标准,制定相应法规,确定污染治理的先后次序,评价治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称为危险度评价。 危险度(risk):又称风险,是指按一定条件在一定时期内接触有害因素和从事某种活动所引起的有害作用的发生概率。例如疾病发生率、损伤发生率、死亡率等。 危害鉴定(hazard identification):是危险度评价的定性阶段,目的是确定接触外源化学物是否可能产生损害作用,作用性质、强度。 剂量-反应关系评定(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assessment):是危险度评定的定量阶段。通过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外源化学物接触水平与有害效应发生概率之间的关系。可用于危险度评价的人类资料往往很有限,常要用到动物试验的资料,而危险度评价最为关心的是处于低剂量接触的人群,这一接触水平往往低于动物试验观察的范围。这样需要有从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及从动物毒性资料向人的危险性外推的方法,这也构成了剂量—反应关系评定的主要方面。由于将动物实验的毒理学资料外推到人存在着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从短时间向长时间外推,从小样本向大样本外推,特别是存在着种属差异这些不肯定因素,因此将动物实验毒理学资料外推时必须非常慎重,因此在剂量—反应关系评定中,人群流行病学资料就成为更重要、更关键的资料,因此在剂量—反应关系评定中必须重视人群流行病学资料。根据外源化学物毒作用类型不同,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可分为有阈值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和无阈值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定。 接触评定(exposure assessment):接触评定要确定人体通过不同的途径接触外源化学物的量及接触条件,是危险度评价中很重要部分。接触评定也是危险度评价中最不确定部分,人体可通过不同途径接触外源化学物,如经口、经皮肤、经呼吸道等,在不同阶段,接触化学物的种类及量也不同,且接触往往是长期的,有许多接触需要靠历史资料来评估。 接触评定首先要确定化学物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浓度及人群的可能接触途径,然后估算出每种途径的接触量,再得出总的接触量。对于接触量的估算既要有一般人群,也要有特殊人群(高危险人群)的评价,对于不同接触情况的人群经常需要分别进行评定。接触评定主要靠对化学物的监测资料,在缺少足够的监测资料时,需要通过有效的数学模型进行估计。人体生物材料中化学物及其代谢物的监测资料(接触生物学标志),可用于人群过去及现在接触情况的评定。 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危害主要取决于吸收进入体内或到靶器官的剂量,在危险度评价中基于生理学的毒代动力学模型可描述接触剂量之间的关系。 危险度特征分析(risk characterization):亦称危险度裁决(risk judgement),是危险度评价的最后一步。将危害鉴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接触评定中进行的分析和所得结论综合在一起,对人体危险度的性质和大小做出估计,说明并讨论各阶段评价中的不肯定因素及各种证据的优缺点等为管理部门进行外源化学物的危险度管理提供依据。 危险度管理(risk management):指管理部门根据危险度评价结果,为控制对人体及环境

毒理学基础知识点

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基本类型是S形曲线。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替代法又称“3R”法:优化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取代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 毒效应谱: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③亚临床改变;④临床中毒;⑤甚至死亡。毒作用的类型:①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 ②局部或全身作用;③可逆或不可逆作用;④超敏反应⑤特异质反应。 急性毒作用带: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ac=LD50/Limac。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 慢性毒作用带: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ch= Limac /Limch。Zch值大,说明Limac 与Limch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 选择性毒性:水平:可发生在物种之间、个体内(易感器官为靶器官)和群体内(易感人群为高危人群三个水平。原因:①物种和细胞学差异;②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③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亲和力的差异;④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 毒性和毒效应的区别:毒性是化学物固有的生物学性质,我们不能改变化学物的毒性。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改变条件就可能影响毒效应。 ADME过程:吸收:是外源化学物从机体的接触部位透过生物膜屏障进入血液的过程。分布:是指外源化学物吸收后随血液或淋巴液分散到全身组织器官的过程。代谢。排泄:外源性化学物及代谢产物由机体向外转运的过程,是机体中物质代谢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 毒理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①流行病学研究:优:真实的暴露条件;在各化学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测定在人群的作用;表示全部的人敏感性。缺:耗资、耗时多;无健康保护;难以确定暴露,有混杂暴露问题;可检测的危险性增加必需达到2倍以上;测定指标较粗。②受控的临床研究:优:规定的限定暴露条件;在人群中测定反应;对某组人群(如哮喘)的研究是有力的;能测定效应的强度。缺:耗资多;较低浓度和较短时间的暴露;限于较少量的人群(一般<50);限于暂时、微小、可逆的效应;一般不适于研究最敏感的人群。③体内试验:优:易于控制暴露条件;能测定多种效应;能评价宿主持征的作用;能评价机制。缺:动物暴露与人暴露相关的不确定性;受控的饲养条件与人的实际情况不一致;暴露的浓度和时间的模式显著地不同于人群的暴露。④体外试验:优:影响因素少,易于控制;可进行某些深入的研究;人力物力花费较少。缺:不能全面反映毒作用,不能作为毒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的最后依据;难以观察慢性毒作用。 药物引起呼吸系统毒性的机制并举例:吗啡:引起呼吸中枢抑制;箭毒生物碱:引起呼吸肌麻痹;呋喃妥因:介导的氧化损伤;多柔比星:细胞毒药物对肺泡的直接损害;胺碘酮:细胞内磷脂的沉积;紫杉醇:介导P物质的释放;环磷酰胺:致癌变作用。 常用的致突变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分析、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SCE、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显性致死试验、程序外DNA合成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

环境毒理学期末重点总结--复习

第一章绪论 1、环境毒理学定义: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己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2、外来化学物质:是存在于人类生活环境和外界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 3、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 ①研究对象:环境污染物 ②主要任务:Ⅰ、判明环境污染物和其他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 Ⅱ、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Ⅲ、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4、环境毒理学的特点 根据人体接触环境化学物的方式、条件及其后果,环境毒理学具有下列特点: (1)研究的对象比较广泛,是整个居民人群,特别重视老幼、病弱等敏感人群; (2)它不仅研究环境毒物对居民偶然的急性危害,而且更注意研究其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下对居民健康可能产生的慢性危害,包括致突变、致癌、致畸等对肌体本身及其后代的潜在影响; (3)研究有毒化学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产物的毒性及通过不同途径对人体产生的综合影响。 5、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体外实验: 1)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的研究); 2)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毒性的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和中毒机理的探讨); 3)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 4)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效应。 体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指一次染毒或24h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 2)亚性毒性试验(称为亚慢性毒性毒性试验—一般认为1~3各月为宜,但具体试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 人群调查: 3)慢性毒性试验(一般指6各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试验) 6、环境毒理学的实际应用? 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毒作用性质和机理、对机体发生这些毒作用的严重程度和频率进行定量评价的科学。 应用:制定环境卫生标准、评价环境质量、采取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⑴环境毒理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