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学会复述故事。

2.归类识字,并体会汉字形旁表意的特点。

3.学会写生动形象的句子,积累古诗。

4.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教学重点:写出生动形象的句子,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 直接导入:同学们,第八单元为我们提供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在与故事中人物嬉笑开怀的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讲故事,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吧!

2.学生交流:

(1)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2)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3)以后,我也要用这些方法复述故事。

学生在交流收获时不止于这三条,只要是他们的点滴收获,老师就要鼓励学生,并让学生说一说在课文那部分得到这样的收获。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两组词语,请学生自由读这两组词语,读准字音。

咳嗽呕吐唠叨嘀咕

谚语谣言告诫辩论

2.请学生读一遍,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咳嗽、唠叨、嘀咕这三个词语中的第二个字应读轻声。

3.再读这两组词语,读后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4.学生交流发现

预设点:

(1)第一行的字都是口字旁,第二行的字除了“言”其他都是讠字旁。

(2)第一行的词语都和嘴有关,第二行的词语都和语言有关。

5.总结:形声字的特点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同一个形旁和不同的声旁会构成的意义相关的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根据形旁判断形声字的意思,学会一种识字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三、日积月累

1.导入:四月,当平地上花儿都凋谢,很多人都为春的逝去而感到惋惜时,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盛开。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首白居

易的《大林寺桃花》,感受春的天真可爱。

2.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韵律。

3.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诗人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你能读出其中的韵味吗?

1.再读古诗,理解诗意,可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讨论交流。

5.朗读古诗,并试着背诵古诗。(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进行)

第二课时

一、运用象声词

1.对比句子,谈体会

出示两组句子

(1)顾客跳起来:“这么慢啊!”

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

(2)石头落在地上。

石头梆的一声落在地上。

对比读两组句子,你感觉每组句子的哪一句写得好,谈谈你的理由。预设点:

学生们会说每组句子中第二句比第一句写得好,但是在谈谈理由时可能就不知道怎么说了,这时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读第二句你看到一个怎样的画面?从而帮助学生体会加点词语表现的情景。

2.体会情景,做总结

大家交流一下你体会到的情景。(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是的,加上像“噌的一下子”“梆的一声”这样的词汇,句子就给人一种画面感,

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就叫做象声词,一个句子加上象声词就会让人觉得事物动了起来。

3.根据总结,写句子

(1)创设情境:一只猫跑出了屋子。

请学生们体会当时的情景,加上一个象声词让句子更形象。

(2)你能自己说一句带有象声词的句子来吗?

学生说出自己的句子,老师及时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学生们知道加上象声词的句子比没有象声词的句子更形象,通过想象画面,学生可以体会象声词所表现的情景。并学会自己写带有象声词的句子。】

二、编写有趣题目

1.对比题目,找不同

(1)裁缝和顾客

(2)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出示这样一组题目,请学生说说哪个好,为什么?

预设点:学生们会说第二个题目好,为主人公加上一个形容词,而且是一对相反的词,人们看到题目就会觉得很有趣,想继续去读文章。

2.小组合作,说规律

组内交流其他三个题目的有趣性,并思考写出这样有趣题目要怎么做,试着总结有趣题目的特点。(可以采用减字对比的方法)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总结题目要写得有趣要在主人公前面加上一对相反的形容词,让题目形成一对看上去就是充满矛盾的对立体。这样

人们才会被吸引到文本中去。

3.小试牛刀,编题目

试着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说几个这样的题目,比一比谁说得更有趣!

三、转述别人的话

1.引入: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一个人的话转述给另一个人听,如何转述呢?今天老师就教给大家转述别人话的技巧。出示例子:

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对比这两句,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点:

(1)这两句意思没变,都是说裁缝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2)这两句的标点不一样,第一句有冒号引号,而第二句把冒号改成了逗号。

(3)这两句中的人称代词不一样,第一句用的是“我”,第二句用的是“他”。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学生找到句式上的变化;在表演中,学生理顺人物之间的关系;在练习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2.表演:请三个学生上台表演着说一说这两句话。甲是裁缝,乙是“我”,丙是另外一个人。甲对乙直接说第一句话,丙没有听见,乙再把甲的话转述给丙,说的是第二句话。

3.练习:小组内练习改一改,下面这两句话,注意意思不变,标点和人称要变。

(1)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裁缝又补充一句,他指的是明年冬天。

(2)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老婆婆说,管他狼哩,管他虎哩,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最后全班交流展示,老师再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复述故事

人称转述

语文园地八 1.能正确读4组表示职业和工作地方的词语,认识“工、厂”等5个生字,会写“工、厂”2个生字, 并能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职业。 2.拓展积累6组熟字构成的新词,掌握祝福语的写法。 3.了解汉字书写“先中间后两边”和“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按照规则书写汉字。 4.朗读和背诵古诗《风》。 5.和大人一起读《春节童谣》,了解春节习俗,体会童谣中的淳朴情趣。 重点 1.了解汉字书写“先中间后两边”和“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培养学生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汉字的习 惯。 2.朗读和背诵古诗《风》,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诗文。 难点 1.掌握祝福语的写法,并尝试写一句新年祝福的话。 2.和大人一起读《春节童谣》,了解春节习俗,体会童谣中的淳朴情趣。 1.识字加油站。 本板块呈现的4组词语,是生活中常见的职业和工作的地方。通过读读说说,让学生感受职业和工作地方的从属关系。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结合词语识记“工、厂、医、院、生”5个生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正确书写“工、厂”,注意利用横中线、竖中线在定位中的平分作用,把字写端正。 2.字词句运用。 “读一读”中的6组新词,每组词语都有一个相同的字。创设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读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一字开花”帮助他们更好地积累和巩固词语。 “写新年祝福语”,引导学生先想想自己要祝福的人是谁,再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注意写祝福语的格式。 3.书写提示。

“书写提示”一是提示写字时的书写姿势,二是提示“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旨在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练习书写之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所写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留意关键笔画所在位置后教师范写,学生临摹。 4.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中古诗《风》是一首谜语诗,由唐代诗人李峤所作。鼓励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给古诗加上动作,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5.和大人一起读。 《春节童谣》讲述的是过年的习俗。通过拍手读、对读、问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童谣,在读熟练的基础上读给大人听。课后和父母讨论过年的习俗,并与父母一起读一读这些习俗的来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字词卡片,亲子阅读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在哪里工作,是什么职业吗? 预设: 1.读4组词语,认识“工、厂”等5个生字,会写“工、厂”两个生字,并能说说自己知道的 其他职业。 2.拓展积累6组熟字构成的新词,掌握祝福语的写法。 3.了解汉字书写“先中间后两边”和“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按照笔顺规则书写汉字。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讲解 知识点 一、交流平台 我发现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交流了复述的知识。 第一个小朋友概括了复述的概念。 第二个小朋友总结了复述的几种常用方法:1.借助表格复述。2.借助画示意图复述。3.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来复述。 我还知道几种复述课文的方法: 1.可以先概括段意,再根据段意来复述。 2.也可以借助课文插图来复述,还可以先绘制简笔画,然后给每幅图配上文字,这也是一种复述方法。 3.篇幅短小的课文也可以先背诵后复述。 二、识字加油站 咳嗽呕吐唠叨嘀咕 谚语谣言告诫辩论 我发现这些字的部首都是口字旁,它们的意思都和口部动作有关。我发现这些字的部首都是言字旁,它们的意思都和说话有关。 3、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1)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2)老婆婆说:“哎!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a.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有时第一人称改为说话者。 b.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 c.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但有的时候,适当的改写或删减词语也是有必要的。 答案: (1)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他指的是明年冬天。 (2)老婆婆说,管他狼哩,管他虎哩,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四、日积月累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交流阅读童话故事的感受;在具体的语境中感悟近义词表达的不同的感情色彩。 2.学习描写季节的句子,练习仿写。 3.学做有趣的书签,写上自己喜欢的格言。 4.积累名言。 ?教学重难点 1.在具体的语境中感悟近义词表达的不同的感情色彩。 2.学习描写季节的句子,练习仿写。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要结合本单元课文和课外阅读,感受童话的魅力,感受人物的真善美。 2.对于“词句段运用”第一题安排的两组句子,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读句子,体会口头语与书面语的不同,并尝试运用。对于第二题,先让学生读熟句子,体会句子是怎样描写冬天的,再照样子写一写其他季节。 3.“书写提示”教学时,先让学生看清提示要求,再按要求认真书写。 4.“日积月累”教学时,先让学生读熟名言,再通过查资料或与同学交流,大致了解名言的意思,引导学生背诵积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阅读童话故事的感受。 2.在具体的语境中感悟近义词表达的不同的感情色彩。 3.学习描写季节的句子,并仿写。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交流平台 1.回顾本单元课文的内容,感知童话的特点。 (1)师:同学们,本单元选编的课文都是童话故事,通过对这几篇课文的学习,你们感受到童话的特点了吗?读读教材中的文字,我们再来讨论。(课件出示本单元童话相关的内容) (2)生分组讨论,简单记录讨论结果。 (3)师指名汇报,师生共同探讨“童话中的神奇想象”。 2.拓展延伸。 (1)师引导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同学们,我们读了不少童话故事,除了本单元学的这几篇童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些童话故事呢?我们现在就来说一说,进一步感知童话、了解童话。 (2)师指名回答对童话的认识。 示例1:《白雪公主》讲的是美丽的白雪公主受继母的嫉妒而多次被迫害,最后在七个小矮人和王子的帮助下获得新生的故事。爱慕虚荣、贪恋美貌的王后总是爱问镜子:“魔镜魔镜,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当魔镜说是白雪公主时,王后就伪装成巫婆,骗白雪公主吃下毒苹果。吃下毒苹果的白雪公主被随后出现的王子救了,最终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王后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示例2:《丑小鸭》写了一只天鹅蛋在鸭群中破壳后,因相貌怪异,受到鸭群的鄙弃,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长成了白天鹅的故事。 3.师小结:经过“交流平台”栏目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童话故事的特点。 课件出示: ●富于幻想。幻想是童话最主要的特征,它的人物是虚构的,环境是假设的,情节 是离奇的,这一切都来源于作者丰富的想象。 ●故事奇妙,情节曲折,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多采用拟人、夸张、对比等表现手法,使作品更生动形象,使读者感到真实、亲 切、有趣。 ●语言浅显简洁,叙述生动活泼,读起来流畅易懂。 师:读童话不但有趣,还能激发我们的幻想,希望课余时间,同学们能多多阅读童话故事,阅读时可以大胆地去想象。 【设计意图】本板块的设计紧扣教材内容,先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了解童话的特点,再联系自己的实际阅读情况回顾交流,进一步感知童话,了解童话的特点。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交流默读的知识,学会默读的方法。 2.认识带有目字旁的字及这些字组成的词语。 3.词句段运用,学会区分近义词,并会运用;学会给词语分类。 4.通过体验、诵读,体会名句,帮助小学生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名言的大意。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教学难点】 感情朗读句子,理解名言的大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学生自由读课本上的字词,做到发音准确。注意读准翘舌音“眨瞅”,后鼻音“瞪眶”。

. .

2.整理购物清单。 (1)学生识字读词,练习分类。 (2)小组交流,组长整理答案。 (3)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交流。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照样子写几个和“目”字有关的字。 盯瞪 二、选词填空。 继续连续陆续持续 1.九点钟,参加会议的代表( )进了会场。 2.那哀痛的日子( )了很久,他们不知如何安慰我。 3.他常常在实验室里( )工作几十个小时。 4.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 )顽强地做实验。 三、找出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1. 苹果橘子香蕉青菜梨 2. 黄瓜菊花荷花梅花梨花 3. 蝴蝶蜻蜓狮子蜜蜂萤火虫 4. 东海南海上海黄海渤海 5. 时光月光阳光星光灯光 6. 茶壶茶杯茶叶茶盘茶盅 7. 白菜萝卜西瓜黄瓜西红柿 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 爱人若爱。 2. 不迁怒,。 3. 仁者爱人,。 4. ,暖于布帛;,深于矛戟。

参考答案 一、盯盲相盹盼眉眨眠眩眶眼睁 二、 1.陆续 2.持续 3.连续 4.继续 三、 1.青菜 2.黄瓜 3.狮子 4.上海 5.时光 6.茶叶 7.西瓜 四、1. 其身 2. 不贰过 3. 有礼者敬人 4. 与人善言伤人之言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默读:不发声不指读注意速度 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继续连续陆续 海鲜类果类洗化类日常生活类电器类食品类 仁爱与交往的名言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本堂课的设计内容较为丰富,既关注了默读的训练,也关注了阅读积累,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在区别近义词,认识日常生活用品,学会分类,学习语文,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关注了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范围,学生在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之后能够举一反三,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 不足之处:由于是练习,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今后还应该设计有趣的情境或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学起来就轻松、自如了。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交流平台版块是通过交流如何默读的问题;识字加油站出示了5个目字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三年级下册的习作是写想象内容,围绕“假如我会变”,展示学生的童心、童趣和梦想。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幻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X在此整理了三年级下册教案,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三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课前准备 收集歇后语、成语故事、神话传说故事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阅读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我想同学们课外也读了不少这类故事,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讲故事 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把故事内容讲清楚、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讲完后评一评。各小组选出本组“故事大王”1~2名。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大家掌声祝贺。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给全班同学讲?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内容是否讲清楚、情节是否完整、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四、学生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想请同学们来总结。在总结时,你可以表扬表现最出色的,也可以夸奖进步最大的;可以谈谈你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心得,也可以发表一下你的希望、设想和创意……每组请一名同学做总结。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交流童话的特点:充满奇思妙想、有趣,并学会运用。 2.学习辨析近义词,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 3.学习描写季节的句子,了解季节的特点,并学会抓住季节特点的方法写话。 4.学习正确书写书签的方法,美观、大方训练抄写语段的能力。 5.理解警句的大意有助于学生积累句子,增强学生理解和积累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词句段运用(辨析近义词,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学会抓住季节特点的方法写话。) 教学难点: 理解并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童话的特点:充满奇思妙想、有趣,并学会运用。 2.学习辨析近义词,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 3.学习描写季节的句子,了解季节的特点,并学会抓住季节特点的方法写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八”。 二、交流平台 读童话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童话充满着奇妙的想象,里面的人物大都拥有非凡的能力,还能感受到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如《巨人的花园》中,“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住他,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们也飞来歌唱”。从这两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到故事的神奇,也可以感受到原本凶狠的巨人变成了一个和善的人。《海的女儿》里的小人鱼,为了心爱的王子,身体化作了泡沫。这既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又让人为她的善良感动。 除了本单元学习的几篇童话,其他童话也都充满了奇思妙想。并有着丰富多样的人物想象,阅读时,要注意体会。 1.读读上面的句子,你体会到童话的特点是什么? 预设: (1)童话充满了奇思妙想。 (2)童话里的故事让人意料不到。 (3)童话有趣、充满幻想。 (板书:童话充满了奇思妙想、有趣、充满幻想)

语文园地八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重点) 2.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难点) 3.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意思,会用它们说话、写话。 4.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哪只白鹤找到了鱼,懂得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启发学生凡事要善于动脑筋,注意事物的变化,这样做才能符合实际,把事情做好,达到预期目的。 5.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教师) 2.字卡。(学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课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 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 (1)读准字音:刷shuā、皂zào、梳shū。 “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 (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 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课件出示。)

6.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并一一课件出示: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 7.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 8. 指导学生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们喜欢的情景动画导入,引领学生在趣味中认识词语。在此基础上的认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识字实效,更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反犬旁”。) (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 (3)导言:这支队伍想扩充,哪些动物还可以参加呢?(预设:狗、狼、猪、狐狸等。) 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 (1)导言: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鸟字旁”。) (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 (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看看都有谁。(生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虫字旁”。) (3)“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螳螂、蟑螂等。) 设计意图:借助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自主发现中了解汉字造字规律,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教学 要求 1.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口字旁和言字旁的生字及其词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功能。 3.认识拟声词在句中的作用;学习和了解带有反义词的题目;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大林寺桃花》,积累古诗。 重点难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教学 课时 一课时。 1.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口字旁和言字旁的生字及其词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功能。 3.认识拟声词在句中的作用;学习和了解带有反义词的题目,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大林寺桃花》,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多媒体。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本单元我们训练了复述课文,复述需要注意些什么?复述的方法有哪些? 1. 多媒体出示。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 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 出来。 (1) (2)小组派代表汇报发言。 (读这句话,我体会到复述课文不能背诵课文,要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2. 多媒体出示。 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 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 会遗漏。 (1)从这句话中你学会了哪些复述的方法?

(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课文) (2)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课文,有什么好处? (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3.教师小结:复述课文要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说出来,最好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这样就很有条理,复述不会遗漏重要内容。(板书:复述用自己的话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 三识字加油站 1. 2.指名拼读生字, 注意读准平舌音“嗽”,前鼻音“谚、辩”。其中,多音字“吐”,在这里读tù,它还有一个读音tǔ,可以组词为“吞吐”。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4.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1)复习形声字: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其中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2)分析本题的形声字。 本题展现的生字都是形声字,强调了形旁表义的功能。如“咳、嗽、呕、吐、唠、叨、嘀”偏旁都是“口”,表示与嘴巴或嘴巴的动作有关。“谚、谣、诫、辩”偏旁都是“讠”,表示与语言有关。(板书:形声字形旁表义口字旁言字旁) 5.小组交流,再找一些这样的汉字进行识字练习。 6.全班交流, 1.学习运用拟声词。 (1) (2)读一读,指名读 (3)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说说加点的短语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加点的短语含有拟声词。(板书:拟声词组的修饰作用) (4)小组代表发言。 “噌的一下子”“扑通一声”都是修饰后边相应的动词的。“噌的一下子”表现出顾客内心的着急;“扑通一声”说明椰子落水声很响,椰子很重。 (5)类似的句子,你会写吗? 学生1:听到老师的批评,小红的脸刷地一下子红了。 学生2:他嗖的一下跑到了最前面。 2.带有反义词的题目。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 计 一、学习目标: 1把自己读过的译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读好书的兴趣。 2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读的意思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联系修改自己的作文。 3 读“我的发现”,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4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 5熟读趣味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任务的才思敏捷。 二、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读一本好书。 2实物投影仪。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名言导入: 对于书,我们都不陌生。书,好书,到底会给人带来什么呢?在我们以前,有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说过读书的作用。 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没译本

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伏尔泰说:“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依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歌德说:‘读译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别林斯基说:“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读过什么好书,向大家介绍一本你喜欢的好书。 二、自由交谈:自己读过哪些好书。 三、介绍一本好书: 1指名介绍一本好书 a请一名同学介绍一本好书。 b征求大家的意见,想了解哪个同学的哪本书,请那位同学介绍。 2小组开始互相介绍。 3各小组评出都感兴趣的一本书,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4教师也参与介绍一本好书,在语言上给学生一种规范、引导和点拨。 5根据学生介绍,把好书名字写在黑板“好书看台”里,

知识点 一、交流平台 主要方法有:①默读时,不出声,不指读。 ②默读时,画出不认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再想办法弄清楚。 ③默读时,标记不懂的地方,联系上文思考。 二、识字加油站 你认识这些和“目”有关的字吗? 读了这些字,我们发现它们都带有目字旁,都有用眼睛看的意思。 三、词句段运用 读读想想,下面几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可以互相调换吗?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陆续:先先后后,一个一个地,时断时续。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连续:一次性完成,一个接一个,不间断的,没有停歇。 ◎他低下头,继续帮我把扣子定好。 继续:它表示“接连下去”,总是在开始一段时间后有个短暂的停顿, 然后又接着完成这件事。 读了这些句子,我们知道加点词语都有“接着”的意思,但有细微差别。 这三句话中的带点词语不可以调换,我们要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准确运用这些词语。 快过节了,妈妈准备去超市买下面的东西,请你帮他整理一份购物清单。 (1)水产:鲫鱼 (2)面点:速冻饺子、馒头、饼干 (3)水果:橙子 (4)洗漱用品:牙刷、沐浴液 (5)床上用品:毛毯、枕头; (6)厨房用品:菜板 (7)居家用品:衣架、垃圾桶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姿(zī) 述(shù) 渣(zhā) 撤(chè) 眨(zhǎ) 势(shì) 况(kuàng) 烈(liè) 镇(zhèn) 联(lián) 者(zhě) 帘(lián) 胸(xiōng) 仰(yǎng) 诚(chéng) 血(xuè) 速(sù) 瞅(chǒu) 眶(kuàng) (2) 难写的字 登:上下结构,右上部分书写顺序为撇、撇、捺。 跌: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最后两笔是竖、提,“失”最后两笔两笔撇、捺要舒展。腿: 左右结构,“月”写时要竖长些,走之要舒展,托住上面部分。 勇:上下结构,“甬”和“力”写时扁平一些,使整体字形更美观些。 默:左右结构,左边要写得紧凑一些,“犬”写得大些。 养:上下结构,一撇一捺要盖住下面。 (3) 多音字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掌声 文静 默默 轮流 讲台 一齐 角落 慢吞吞 刚刚 热烈 持久 泪水 平息 动听 单元知识点 (8) 鞋帽:棉拖鞋 (9) 日用电器:充电器 四、日积月累 1.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关心别人就像关心自己一样。 2.爱人若爱其身。——《墨子》 不把自己的怒气转移到别人的身上,不重复犯同样的过错。 3.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仁爱的人爱人,礼让的人尊敬人。 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 和别人说善意的话,会使他感觉比穿件衣服还温暖;用恶语伤人,就比矛戟刺得还深。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交流平台 版块一:交流平台 本单元我们训练了复述课文,复述需要注意些 什么,复述的方法有哪些? 1.(课件出示2)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 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讲出来。”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 究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读这句话我体会到复述课文不能背诵 课文,要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2.(课件出示3) “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 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 漏。” 从这句话你又学会了复述的那些方法? (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课文。) 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课文,有什么好处? (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3.教师小结:复述课文要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 容说出来,最好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这样就很 有条理,复述不会遗漏重要内容。(板书:复述: 用自己的话;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 (二)识字加油站 版块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4) 【设计意图:交 流复述的方法,分析 复述的方法,总结了 本单元所用的复述 的知识。】 【设计意图:把 相同偏旁的生字放 到具体的语言环境 中去学习,并且在学 习生字词的过程中, 学习了形声字形旁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加点的短语含有拟声词。(板书:拟声词组的修 饰作用)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说说加点的 短语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3.小组代表发言: “噌的一下子”“扑通一声”都是修饰后边的 动词“跳起来、掉进水里”的。“噌的一下子”说 明顾客非常生气,火气很大的样子,“梆的一声” 说明石头落地声很响,石头很重。 4.类似的句子,我还会写: 听到老师的批评,小红的脸“唰”一下子红了。 他“嗖”地一下跑到了最前面。 (二)带有反义词的题目。 (课件出示8)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说一说这些题目有趣吗,都有什么共同之 处?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预设:这些题目中的修饰语,都是一对反义词。 【设计意图:理 解分析直接引用和 间接引用的区别,学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优秀教学设计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把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读好书的兴趣。 2.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读的意思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3.读“我的发现”,学习概括课文主要 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4.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 解歇后语的作用。 5.熟读趣味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人 物的才思敏捷。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读一本好书。 2.实物投 影仪。第一课时口语交际名言导入对于书,我们都不陌生。书,好书,到底会给人带来什么呢在我们以前,有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说过读书的作用。(多媒体打出,师生齐读)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每一本书都在 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伏尔泰 说:“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莎士比亚说: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 的人谈话。” 别林斯基说:“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读过什么好书,向大家介绍一本你喜欢的好书。 自由交谈:自己读过哪些好书(说说书名,可不提及内容)介绍一本好 书 1.指名介绍一本好书。 a.请1名同学介绍一本好书。 b.征 求大家的意见,想了解哪个同学读的哪本书,请那位同学介绍。师生评价,概括出介绍、推荐一本好书的方法:一是要把书名、内容说清楚明白;二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学会复述故事。 2.归类识字,并体会汉字形旁表意的特点。 3.学会写生动形象的句子,积累古诗。 4.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教学重点:写出生动形象的句子,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 直接导入:同学们,第八单元为我们提供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在与故事中人物嬉笑开怀的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讲故事,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吧! 2.学生交流: (1)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2)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3)以后,我也要用这些方法复述故事。

学生在交流收获时不止于这三条,只要是他们的点滴收获,老师就要鼓励学生,并让学生说一说在课文那部分得到这样的收获。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两组词语,请学生自由读这两组词语,读准字音。 咳嗽呕吐唠叨嘀咕 谚语谣言告诫辩论 2.请学生读一遍,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咳嗽、唠叨、嘀咕这三个词语中的第二个字应读轻声。 3.再读这两组词语,读后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4.学生交流发现 预设点: (1)第一行的字都是口字旁,第二行的字除了“言”其他都是讠字旁。 (2)第一行的词语都和嘴有关,第二行的词语都和语言有关。 5.总结:形声字的特点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同一个形旁和不同的声旁会构成的意义相关的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根据形旁判断形声字的意思,学会一种识字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三、日积月累 1.导入:四月,当平地上花儿都凋谢,很多人都为春的逝去而感到惋惜时,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盛开。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首白居

语文园地八 1.复述课文时注意熟悉课文内容,按照一定顺序,抓住重点、详略得当地复述课文。 2.学会利用一个熟字加部首的方法识记汉字。 3.认真、正确地抄写词语,注意易错字;认真读句子,学会用简短的话来概括长句子。 4.认真、正确地抄写一段话,在抄写中掌握提高书写速度的方法。 5.读准词语的读音,积累描写人物外貌的四字词语。 重点 1.正确复述课文,注意按照一定顺序,抓住重点、详略得当地复述课文。 2.积累描写人物外貌的四字词语,学会正确表达。 难点 学会按照一定顺序,抓住重点、详略得当地复述课文。 1.字词积累 “识字加油站”中形声字的积累,采用小组竞赛的方法,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些生字和它们一样。 “词句段运用”中,对于易错字,可以开展“我是小医生”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这些错别字,采用温馨提示的方法,让学生注意这些生字。 2.语言运用 “交流平台”,以课文为例子,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时,注意熟悉课文内容,重点部分要讲得详细一些,次要部分要简略一些,复述时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 “日积月累”中都是描写人物外貌的四字词语,学生积累这些词语,并尝试在说话、习作中加以运用。 1.预习提纲 (1)复述课文,说说自己复述课文时要注意什么。

(2)从自己的作文本、抄写本上,搜集自己平时写错的生字,尝试找出自己的易错点。 (3)搜集描写人物外貌的四字词语。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复述课文时注意熟悉课文内容,按照一定顺序,抓住重点、详略得当地复述课文。 2.了解“识字加油站”中的生字都是由一个熟字加部首组成的。 3.认真、正确地抄写词语,注意易错字;认真读句子,学会用简短的话来概括长句子。 一、交流平台 1.教师谈话:平时上课时,老师会让大家复述课文,有的同学复述课文有详有略,很有条理,很多同学对此羡慕不已。其实做到这些也不难,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其中的方法。 2.所谓复述课文,就是对所学课文的内容进行完整而连贯的叙述,它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口语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复述课文时要注意什么呢? 预设:复述课文不能丢掉主要情节;复述课文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课件出示: 复述课文 1.复述课文要熟悉课文内容。 2.重点复述主要情节,次要情节可以适当省略。 3.按照一定顺序。 3.实战演练。同学们都知道复述课文时要注意的事项,那么大家能不能在实际中去运用呢?下面我们进行小组竞赛,看看哪一组复述得最好。 课件出示: 说说下面的课文在复述时要注意什么。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交流默读的知识,学会默读的方法。 2.认识带有目字旁的字及这些字组成的词语。 3.词句段运用,学会区分近义词,并会运用;学会给词语分类。 4.通过体验、诵读,体会名句,帮助小学生积累语言。【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名言的大意。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教学难点】 感情朗读句子,理解名言的大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学生自由读课本上的字词,做到发音准确。注意读准翘舌音“眨瞅”,后鼻音“瞪眶”。

. .

2.整理购物清单。 (1)学生识字读词,练习分类。(2)小组交流,组长整理答案。(3)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交流。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照样子写几个和“目”字有关的字。 盯瞪 二、选词填空。 继续连续陆续持续 1.九点钟,参加会议的代表( )进了会场。 2.那哀痛的日子( )了很久,他们不知如何安慰我。 3.他常常在实验室里( )工作几十个小时。 4.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 )顽强地做实验。 三、找出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1. 苹果橘子香蕉青菜梨 2. 黄瓜菊花荷花梅花梨花 3. 蝴蝶蜻蜓狮子蜜蜂萤火虫 4. 东海南海上海黄海渤海 5. 时光月光阳光星光灯光 6. 茶壶茶杯茶叶茶盘茶盅 7. 白菜萝卜西瓜黄瓜西红柿 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 爱人若爱。 2. 不迁怒,。 3. 仁者爱人,。 4. ,暖于布帛;,深于矛戟。

参考答案 一、盯盲相盹盼眉眨眠眩眶眼睁 二、1.陆续2.持续3.连续4.继续 三、1.青菜 2.黄瓜 3.狮子 4.上海 5.时光 6.茶叶7.西瓜 四、1. 其身 2. 不贰过 3. 有礼者敬人 4. 与人善言伤人之言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默读:不发声不指读注意速度 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继续连续陆续 海鲜类果类洗化类日常生活类电器类食品类 仁爱与交往的名言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本堂课的设计内容较为丰富,既关注了默读的训练,也关注了阅读积累,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在区别近义词,认识日常生活用品,学会分类,学习语文,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关注了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范围,学生在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之后能够举一反三,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 不足之处:由于是练习,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今后还应该设计有趣的情境或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学起来就轻松、自如了。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

语文园地八 1.认识“狼、猩、鹤、鸽、羚、蚯、蚓、螃、蟹、蚕”10个生字,正确认读“狼、猩猩、海龟、白鹤、鸽子、羚羊、蚯蚓、螃蟹、蝴蝶、蚕”10个词语,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读拟声词的读音,并能结合语境,准确运用拟声词。 3.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好习惯。 4.正确认读9个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通过师生合作等方式,引导发现成语的特点并熟读积累。 5.阅读《称赞》,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重点 1.认识动物名称的词语,并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 2.学习拟声词并能结合语境准确地运用拟声词。 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难点 1.了解9个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并熟读积累。 2.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1.字词教学 教学“识字加油站”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归类识字、学词,将识字和认识的事物结合起来。“字词句运用”中呈现的拟声词字数不同、形式不同、描绘的对象不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运用。“书写提示”中的生字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养成先看后写的书写习惯。 2.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9个含有动物名称的四字成语。每一列的成语特点都不同,分别为:含有两个动物名称、带有“之”的偏正结构、带有比喻的修辞手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特点,便于认读积累。 3.阅读表达

“我爱阅读”安排的是一篇童话故事《称赞》,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1.预习提纲 (1)借助拼音读词语,并尝试分类。 (2)认读拟声词并能加以运用。 (3)阅读《称赞》,初步了解短文的内容。 2.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狼、猩、鹤、鸽、羚、蚯、蚓、螃、蟹、蚕”10个生字,正确认读“狼、猩猩、海龟、白鹤、鸽子、羚羊、蚯蚓、螃蟹、蝴蝶、蚕”10个词语,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 2.猜读拟声词的读音,并能结合语境,准确运用拟声词。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狐狸图、小熊图、松鼠图。(配运动员入场音乐) 2.同学们,动物王国要开运动会啦!瞧,狡猾的狐狸、憨厚的小熊、可爱的小松鼠都来了。你们想知道还有哪些动物来了吗?那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它们吧! 创设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为后文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动物的名称。随机出示这些表示动物名称的词语。

语文园地教案,(7)|三上语文园地八教案 课题语文园地八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 1课时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交流复述的方法。 2.识字加油站,归类识字,认识口字旁和言字旁的生字及其词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功能。 3.词句段运用,认识拟声词,在句中的作用; 学习和了解带有反义词的题目; 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大林寺桃花》,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古诗意思。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教学难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新课教学()分钟二、交流平台版块一:交流平台本单元我

们训练了复述课文,复述需要注意些什么,复述的方法有哪些? 1.(课件出示2)“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讲出来。”(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设计意图:交流复述的方法,分析复述的方法,总结了本单元所用的复述的知识。】预设:读这句话我体会到复述课文不能背诵课文,要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2.(课件出示3)“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从这句话你又学会了复述的那些方法?(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课文。)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课文,有什么好处?(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3.教师小结:复述课文要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说出来,最好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这样就很有条理,复述不会遗漏重要内容。(板书:复述:用自己的话; 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二)识字加油站版块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4) 2. 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注意读准平舌音“嗽”,边音“唠”,前鼻音“谚、辩”。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4.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学会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2.学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一种情景。 3.学会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4.欣赏颜真卿的“颜筋”,掌握楷书的书写要点,并多加练习,产生对书法的兴趣。 5.积累有关做人的名人名言。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2.学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一种情景。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引导学生联系本单元的课文,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体会其在表达上的效果。 2.词句段运用 通过品读,体会句子表达的特点,再仿照例句,学会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进行表达运用。 3.书写提示 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局部)是颜真卿代表作之一,对其书法的欣赏有利于学生掌握书写楷书的方法,并产生对书法的兴趣。 4.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选了古书中有关做人的名人名言,通过朗读练习和讨论交流,体会名人名言的深刻含义,在名句积累中进一步了解做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2.学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一种情景。 3.学会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板块一自主交流,总结方法 1.谈话导入。 本单元课文的语言很有特点,有的对话很巧妙,有的叙述很风趣。 2.回顾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 (1)请大家回到课文中,找出语言很有特点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一下每篇课文的语言特点。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中语言很有特点的句子。 课件出示: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 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 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 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 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 谢的是其他四指。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 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 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 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3)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4)同桌讨论交流:三篇课文的语言分别有什么特点? 3.全班交流汇报。(《杨氏之子》对话很巧妙、《手指》叙述很风趣、《童年的发现》自嘲的语言很幽默) 4.小组讨论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