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规园林绿地规划考研试题和答案

城规园林绿地规划考研试题和答案
城规园林绿地规划考研试题和答案

城规园林绿地规划考研试题和答案

一、填空(60分,每空1.5分,计40空)

1、城市绿地系统有块状绿地布局、带状绿地布局、楔状绿地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等四种布局类型。

2、一般城市绿地可分成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其它绿地等五大类型。

3、我国国家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对道路绿地率指标作如下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4、“田园城市”理论最早是由英国人霍华德于1898年发表的《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论著中首先提出的。

5、《雅典宪章》中提出城市的四大功能分别为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6、世界造园系统除西亚外,还有其它两大系统,即欧洲造园系统和亚洲造园系统。

7、传说公元前七世纪建于西亚的巴比伦空中花园是世界第一名园,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8、如果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中国古典园林可归纳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三种主要类型。

9、秦始皇在渭水之南作兰池宫,苑中建造许多离宫,还在苑中掘长池、引渭水,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池中筑土为蓬莱山,开创了我国人工堆山的记录。10、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求体积公式估算法、断面法、方格网法等。

11、冰冻地区,给水管道应埋设在冰冻线以下0.4m深度,不冻或轻冻地区,覆土深度也不小于0.7m.

12、公园用水大致可分为生活用水、养护用水、造景用水、消防用水等四种类型。

13、水池设计中,控制水池水位的管道称之为溢流管。

14、土方工程的设计应包括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两方面。

15、为安全起见,一般园路的纵坡应小于8%,横坡应不大于4%。

16、公园中排除地表径流基本上有三种形式,即:地面排水、沟渠排水和管道排水。

17、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将山之景观归纳为“三远”,即高远、深远和平远。

18、园林竖向设计的方法有:高程箭头法、纵横断面法和设计等高线法。

二:单项选择(20分,每题2分,共10题,多选不给分)

1、以下是暖季型草坪的是(A)。

A、假俭草

B、早熟禾

C、黑麦草

D、苔草

2、大树移植过程中,土球大小一般根据乔木的胸径来确定,一般来说,土球直径为树木胸径的(B)倍。

A、5——7

B、7——10

C、10——12

D、12——15

3、喷泉水下照明灯具的位置一般是在水下(B)公分处。

A、3——5

B、5——10

C、10——15

D、15——20

4、按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从建筑到道路的方向由浅至深布置,以下管线排布的顺序正确的是(C)。

A、雨水管道、煤气管道、给水管道、污水管道。

B、煤气管道、雨水管道、给水管道、污水管道。

C、煤气管道、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

D、煤气管道、给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管道。

5、给水管网设计中,经济流速是个重要的概念,当管径在100—400毫米范围内,以下属于经济流速范围的是(B)。

A、V=0.4—0.6米/秒

B、V=0.6—1.0米/秒

C、V=1.0—1.5米/秒

D、

V=1.5—2.0

6、通常我们根据土壤含水量区分干土、潮土和湿土,其中含水量大于(B),我们即称之为湿土。

A、20%

B、30%

C、40%

D、50%

7、在园林排水中,若采用梯形明渠排水,其渠底的最小宽度为(B)。

A、25厘米

B、30厘米

C、35厘米

D、40厘米

8、假山山石结体在江南被归纳为叠、竖、垫、拼、挑、压、钩、(D)、挂九字。

A、安

B、连

C、接

D、撑

9、园林中所说的大树一般是指干径不小于(A),高度不小于4米的乔木。

A、10厘米

B、12厘米

C、V=15厘米

D、18厘米

10、排水暗沟的布置形式大致有自然式;截流式;篦式及 (D)等几种。

A:栏栅式 B:礓礤式 C:消力式 D:耙式

三:简述题(50分,每题10分,共5题)

1: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原则是什么?有哪几种布局形式?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原则:1.城市绿地应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全市居民生活、游憩需要,促进城市旅游发展。2.指标先进。城市绿地规划制定近、中、远三期规划指标,并确定各类绿地的合理指标,有效指导规划建设。3.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

4.远近结合,合理引导城市绿化建设。

5.分割城市组团。

布局形式:块状绿地布置、带状绿地布置、楔形绿地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各自特点:块状——均匀分布城中,多用于旧城改造;带状——利用河湖水系,道路,城墙形成交织绿地网;楔形——有郊区伸入市中心,有宽到窄;混合——

组合成完整体系,使生活居住区获得最大绿地接触面。

2: 简述城市绿化的树种选择原则和树种规划的方法。

原则:1.尊重自然规律,以地带性植物树种为主。2.选择抗性强的树种。3.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效益。4.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5.注意城市绿化中的植物多样性。

方法:1.调查。2.骨干树种的选择3.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合理选择各类绿地绿化树种。4.制定主要的经济技术指标。

3: 简述园林中突出主景的主要手法。

1.主体升高。

2.轴线和风景视线焦点。

3.动势。

4.空间构图的重心。

4: 简述园路在园林中的作用。

1.组织交通。

2.引导浏览。

3.组织空间。

4.构成园景。

5.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

5: 简述美国国家公园体系所包括的范畴。

(该题可由中国知网上下载,在此不再详述)

四: 论述题 (20分,每题20分,共1题)

1:如何将生态的思想应用于现代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

所谓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就是将生态规划的思想方法应用于城市绿地规划,即在城市用地范围内,根据各种绿地的不同功能用途,合理布置,以获得更贴近自然的环境,进而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改善市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并创造出清洁卫生、美丽的城市环境。这是改善人类生存空间环境,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最佳理论和方法。运用绿地系统生态规划原理来指导和制定绿地系统规划,对于促进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社会文明、经济高效、科技先进、生态和谐、环境洁净、景观优美的生态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填空以及判断 霍华德规划每个城市居民的公共绿地面积要超过 35平米 2、最早见于史册的园林形式为周文王的“灵囿” (囿为四周有墙垣想围合的一块较大 的地方,供狩猎活动,开凿池沼做养殖灌溉之用,筑高台供祭祀之需,园林的雏形) 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①东方园林体系(以中国为主根)②欧洲园林体系(文艺复 兴意大利台 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英国风景园林)③西亚园林体系(以伊斯兰教为 主) 1、 3、 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园的主流 4、 计成 《园冶》 5、 中国园林的分类:皇家宫苑、私家园林、寺庙园林 6、 7、 凡尔赛宫苑设计师:勒诺特 8、 极简主义的代表:彼得?沃克 9、 结构主义的代表作:拉?维莱特公园(把公园解析成为点、线、面分离的体系) 1、 每人有10~15平米的树林地或者25?30 m2的草地面积就能够供给所需要的氧气并吸 收掉二氧化碳 2、 对二氧化硫的抗性越强的植物, 一般吸收二氧化硫的量也越多。 阔叶树对二氧化硫 的抗性一般比针叶树要强 1、1843年动用税收建造了伯肯海德公园, 标志着世界第一个城市公园的正式诞生 (奥 姆斯特德) 2、美国的第一个城市公园 纽约中央公园于1858年在曼哈顿诞生 1880年“公园 运动 3、1880 年美国园林设计师:奥姆斯特德 设计了波士顿公园体系 4、 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建造与人共享的人造生态系统思想 5、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多个专业规划之一, 总体规划的必

要组成部分,该层次的规划主要涉及城市绿地在总体规划层次上的统筹安排。 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单独编制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的深 入和细化。(是对城市各类绿地及物种在类型、规模、空间、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系 统化配置及相关安排) 6、2002年,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其他绿地G5 G1 :公园绿地、综合绿地、全市性公园、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居住区公园、 小区游园、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 公园、其他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城市绿地率:城市建成区内绿化面积之和一城市用地面积 城市绿地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一城市用地面积 10、带状公园的宽度一般不小于 8米 11、在历史保护区、旧城改建区,街旁绿地面积要求不小于 1000平米,绿地占地比例 不 小于65% 防护绿地的种类: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带、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带 13、道路绿地:包括道路绿带、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路侧绿带、交通岛绿地 14、红线宽度大于 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30%,红线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绿 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20% 15、古树:树龄在 100年以上 名木:有重大意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规 划基础资料 分为五类:公园绿地 G1生 7、 城市绿地三大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 城市绿地率 8、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人):城市公园绿地面积 G1 一城市人口数量 人均绿地面积: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之和一人口( G1、G2 G3 G4) 服务半径 居住区公园: 500~800 小区游园: 300~500 12、 16、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1·园林:是指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构成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园路 2·绿地: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是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 3·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量的的各种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4·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a生态效益:净化空气、水体和改良土壤;调节城市小气候;降低城市噪声;安全防护b社会效益:创造城市景观;提供休闲、保健场所;文化科教园地c 经济效益 5·城市绿地分类:公园绿地(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 6·城市绿地定额指标:a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B城市居民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公共绿地总面积除以城市非农业人口数c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D城市绿地率=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之和除城市用地总面积 指标作用:反映了一个城市绿化数量和质量,以及一个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环境质量以及城市居民生活保健水平,也是评估一个城市环境质量的标准和城市居民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 7·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a国民经济水平b城市性质c城市规模d城市自然条件e 城市绿地现状和绿化基础 8·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原则:a结合城市其他各项用地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b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c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市民休息游览的需要d 远景目标与近期安排相结合,创造特色e发挥其综合功能的前提下,结合生产,创造财富。9·城市园林布局的形式:块状绿地布局(大连、上海。。)、带状绿地布局(西安,南京,苏州)、环状绿地布局、楔形绿地布局(合肥)、片状绿地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北京)10·公园:是指可以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教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11·公园规划容量C=A除以Am(A为公园面积,Am为人均占面积) 12·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游览者多样化休闲预科要求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活动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观光形式。它以文化移植,文化复制文化陈列以及高科技等手段,13·居住区用地的组成:a居住区建筑用地b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用地c道路及广场用地d 居住区绿化用地 居住区的布置形式:行列式、周边式、混合式、自由式、庭院式、散点式布置、 居住区的规模:按人口规模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等。 居住区总体规划的原则:坚持社会性原则、坚持经济型原则、坚持生态性原则、坚持地域性原则、坚持历史性原则、 14·城市广场的类型: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文化休闲广场、宗教广场、附属广场 现代广场的基本特点:共性:场地开放、性质公开、功能综合、空间丰富、文化休闲个性:标志性、地方性、人文性 城市广场设计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生态型原则、特色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主题性原则、尺度适配性原则、步行性原则、文化性原则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与效益 1.城市公园运动,奥姆斯特德,纽约中央公园。 2.中国园林的分类:皇家宫苑、私家园林、寺庙园林。 3.世界园林三大体系:东方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西亚园林体系(伊斯兰体系)。 4.园林绿地的生态功能: ?改善小气候:调节气温、调节湿度、调节气流。 ?净化空气:增加氧气含量、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烟灰与粉尘、减少含菌量、健康作用。 ?防止公共灾害:降低噪声、净化水体与土壤、涵蓄水源及保护地下水、保护生物环境。 5.园林绿地的安全防护作用:避震防火;备战防空、防放射性污染。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田园城市,霍华德,《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 2.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公园绿地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其他绿地G5。 3.城市绿地系统三大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 4.树种选择原则: ?尊重自然规律,以地带性植物树种为主。 ?选择抗性强的树种。 ?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效益。 ?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 ?注意城市绿化中的植物多样性。 第三章园林中的自然要素 1.土壤的改良措施: ?黏土:可塑性强,呈酸性,用砂砾加以混合。 ?砂砾土:透水性强,加以黏土形成颗粒。 ?盐碱土:pH值低于4时,加少量生石灰,调整其酸碱性。排水,提高土层厚度改变土壤结构减少盐分。 2.园林植物的配置:P104 ?森林:密林、混交密林、密林种植。 ?树群:单纯树群、混交树群。 ?树丛:群体美与个体美。 ?对植:对称种植、非对称种植。 ?单植:个体美。 ?行植与绿篱:庄严整齐、组织空间······ ?地表种植:自然式草坪、规则式草坪 ?攀援种植:攀援植物。 ?水体绿化:水生植物。 ?花坛:独立花坛、组群花坛、附属花坛、活动花坛。 3.水体在造园中的运用: 历史造园中水的运用P114。 水的四种基本设计形象:静水、落水、流水、喷水。 水与其他因子的组合:水岸、堤、岛、水与桥、水与建筑、水生植物、中水道。

天大六村居住绿地调研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调研报告

天大六村居住绿地调研 一调研的背景与方法 1 调研背景 居住绿地(G41)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是居民日常休憩娱乐的理想选择。它方便了人们的日常户外活动,丰富了人们居住生活的空间,提供了优美的生态环境。 同时,居住绿地也是居住区用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居住绿地包括居住小区游园,宅旁绿地,居住区内公建庭院,居住区道路绿化用等。 居住绿地与居民日常的户外游憩,社区交流,健身体育,儿童游戏休憩密切相关,同时也对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环境美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调研对象 天大六村位于南开区天津大学西面,是一个建设年代比较久远的居住小区。其中有一处公共庭院,为人们日常户外健身休闲活动和居民交流的场所。我们选取该公共庭院为调研对象,从空间绿地功能、空间形态、服务对象、利用效率、公众评价等方面,对选定对象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具体策略。 3 调研方法与思路 通过对实地考察和与居民进行访谈,我们了解了天大六村公共庭院的使用情况,综合各方面观点,进行编辑梳理,分析天大六村公共庭院的现存问题,并通过查找文献,谈论分析,征求居民意见等途径寻找措施,加以解决。 图1—1天大六村及绿地

二基地概况 天大六村位于天津市南开区,西邻天津大学,东邻天津大学化工实验厂,南邻南开大学,北至湖滨道。该居住小区占地5.7公顷,其中的公共庭院面积为0.33公顷,位于居住小区的东北角,是小区内的核心开敞空间,也是居住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 该小区绿化覆盖率为10%,容积率为2.07,虽然建设年代久远,但是其中的建筑组合方式以及小区的生态绿化环境都比较好:建筑排布有秩序同时又富于变化,宅前绿地也种植了草坪和高大树木。以我们主要调研的公共庭院为例,庭院四周有建筑围合,其中南,北,东三面是檐墙面对庭院,西面则为建筑山墙面对,由于庭院在小区的东北角,因此小区中的居民可以从庭院西面进入庭院。同时庭院北面正对小区的主要出入口之一,为小区提供了一个从开敞向半私密再向私密的过渡空间。 该公共庭院的地面主要为硬质铺地为主,四周边缘种植有一圈低矮的灌木,内部的绿化以高大的树木为主,种植较为密集。同时在部分树木周围设置了木质座椅,供人们休憩乘凉。还有部分石质的座椅,供人们日常的娱乐活动和交流。总体来看,该庭院的各种设施比较宜人,是人们在居住小区内活动的理想场所。 三调研内容及主要问题 1 绿地的功能与主要服务对象 绿地为居住小区内居民活动的重要户外活动场所,也为小区提供了宜人的自然环境。该公共庭院中种植的树木较多,对调节居住小区内的小气候有很好的作用,在炎热干燥的夏季,浓密的树木为居民带来了凉爽和湿润的舒适环境,与外部燥热的气候形成鲜明的对比;密集种植的树木也起到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的作用,阻隔居住小区外部对内部产生的干扰和不良影响。因此这个庭院受到了居民们欢迎和好评。 该公共庭院主要为居住区的居民使用,同时由于该小区靠近天津大学学生生活的区域,因此有时也为学校内的学生使用。但与校园内热闹的景象不同,这片庭院提供了一个静谧的空间,保证了小区内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到打扰同时又不至于过于凄凉偏僻。 2 植被的分布情况 庭院内的绿化植物以高大乔木为主,其余只在四周种植了约半米宽的绿带,其中以草地为主,间或种植了一些低矮的灌木。而树木的种是很密集的,从谷歌卫星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几乎已经全部被绿色所覆盖。沿东西向走在庭院中,每隔几步就可以看到成行排列的树木。树木分布比较均匀,南北基本成行,但是每一列没有对齐。密集的树木形成了很好的光影效果,和舒适的环境。在现在的大多数居住小区中这是很少见的。然而,尽管庭院内的树木较多,但是草地和其他植物过少显得庭院中的绿化比较单调,空间层次也比较单一。 同时在庭院的东南角还有一处以假山石的堆叠为主的圆形花坛, 图2—1天大六村绿地鸟瞰图 图2—2 天大六村绿地卫星地图 图3—1公共庭院是居民日 常活动的重要场所 图3—2 庭院周围的低矮灌木

1.人与自然的关系: ( 1) 人不能离开自然; ( 2) 人能动地改变自然界; ( 3) 人的存在有意义是在于基因的独特性。 2.城市: 是具有一定非农业人口规模为主的居民点。 3.城市化: 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成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4.田园城市布局: ( 1) 呈圆形, 中央为公园, 六条主干道由中心向外辐射; ( 2) 核心部位为公共建筑; ( 3) 在城市直径以外三分之一处设环形林荫大道。 ( 4) 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广场、仓库。 5.田园城市实践: 莱彻沃斯, 是由恩温·帕克设计完成的第一座田园城市。 6.城市规模: ( 1) 人口1,000,000以上为特大城市; ( 2) 人口500,000—1,000,000为大城市; ( 3) 人口200,000—500,000为中等城市; ( 4) 人口小于200,000为小城市。 7.1898年, 由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发表著作《明天, 通往真正的和平之路》。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模式。 8.霍华德与柯布西耶思想的比较 ( 1) 共同点: 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的状况; ( 2) 不同点:

霍华德: 城市分散; 发散—新建城市—空想社会主义社会改革。 柯布西耶: 集中发散—全面改建城市地区—建筑师角度, 以物质空间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9.1993年在雅典帕提农神庙下签署《雅典宪章》, 核心内容: 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的问题。 10.马丘比丘宪章( 1977年) , ( 1)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将视之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2) 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 3) 强调公众的参与。 11.英国园林与中国园林的区别? 相同点: 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法则, 两种艺术都强调感情的表示; 不同点: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内向的自然, 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是一种外向的自然; 中国的传统园林的场所实质是”内部的”和”私用的”, 英国的自然风致式园林更接近于”外部”和”公有”。 ▲由于中产阶级的兴起, 18世纪中叶后的( 英国) 部分皇家园林开始对公众开放, 随后是法国、德国和其它国家相效仿。 ▲以霍华德”田园城市”为标志的现代城市规划, 出现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12.园林绿地改进小气候功能: ( 1) 调节气温( 2) 调节温度( 3) 调节气流。 13.人居环境最舒适的相对湿度40%-60%( 或是30%-60%) 。 14.城市带状绿化包括城市道路和滨水绿地, 它们都是城市的通风渠道, 特别是带状绿地的方向与该地的夏季风主导风向一致的情况下, 能够将城市郊区的气流随着风势引入城市中心, 为炎夏的城市通风创造良好条件。 15.带状开敞绿地, 若与夏季主导风向平行, 则具有良好的通风效应, 若绿化带

一:识记题 1、在城市用地实用性的评定过程中,通常办法是将用地按优劣条件分成的种类为3种。 2、油松不具有防火性。 3、乔木与有窗建筑物外墙的最小间距为3.0 m。 4、树带式种植带的宽度一般不小于1.5 m。 5、在城市用地中按照土地的使用性质进行分类,农业生产用地不属于城市用地。 6、适合于在儿童公园栽植的植物是南天竺、樟树、桂花等等。 7、“田园城市”的提出者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 8、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 9、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道路广场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8-15m2。 10、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保护环境的途径不包括充分进行宣传保护。 11、分车带在高速干道上的分车带不应该种植乔木,分车带以种植草皮为优。 12、城市劳动人口不是风景区中的人口构成。 13、农、林、牧、渔、水利业属于城市产业类型中的第一产业。 14、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0-25m2。 15、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特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100万以上。 16、选择耐旱植物不是工厂企业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的基本原则。 17、城市园林绿地布局,要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经济发达不是其基本要求。 18、城市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原则不包括名贵树种。 19、有利于创造人文环境-社会价值不是工厂绿化意义主要表现。 20、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21、城市绿地类型中,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是居住区绿地。 22、在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中,当苗木刚出圃时,一般合适胸径为12-15cm。 23、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绿地一般控制在每人不得小于9m2。 24、风景游览绿地不参与建成区的用地平衡的绿地。 25、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在形式上不包括点状绿地布局。 26、桃树不是抗SO2的树种。 27、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50万~100万。 28、在公路绿化中,交叉处应留出足够的视距,在遇到桥梁、涵洞等构筑物时,不得种树的距离是5m。 29、在居住区组成中,居住区建筑用地一般占居住区总用地的50%。 30、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8-28m2。 31、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32、在人的心理感受方面,对城市印象影响最大的因素,大致包括以下5个部分。即:道路、边界、中心、区域和标志物。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作业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园林绿地面积 2.人均绿地面积 3.绿地率 4.绿化覆盖面积 5.绿化覆盖率 6.公共绿地面积 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8.公园服务半径 9.城市绿线 10.道路红线 二、城市园林绿地指标计算方法 1.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 2.城市绿化覆盖率 3.市区绿地率

三、填空题 1.城市景观的五大要素为( )、( )、( )、( )( )。 2.城市园林绿地可分为( )绿地、( )绿地、( )绿地、( )绿地及( )绿地。 3.我国城市绿地的布局形式有( )布局、( )布局、( )布局和( )布局。 4.综合性公园除具有绿地的一般作用外,在( )方面、( )方面、( )方面对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为突出。 5.综合性公园按照在城市中的服务范围可分为( )、( )两种。 6. 综合性公园根据公园的活动内容,进行分区布置,一般可分为( )、( )、( )、( )、( )、( )、( )及( )。 7.市级综合性公园服务半径约为( )km。区级综合性公园服务半径约为( )km。城市小游园服务半径约为( )m。 8.公园景色分区的形式可按景区环境的感受效果划为( )、( )、( )和( )等。9.综合性公园的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应设在( ),但不要受外界过境交通的干扰。 10.小游园在城市中的作用是( )、( )、( )、( )。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利于城市通风、有利于城市艺术面貌的体现绿地布局形式是()。 A 块状绿地布局 B 带状绿地布局 C 楔形绿地布局 D 混合式绿地布局 2.下列用于政治、文化集会、庆典、游行、检阅、礼仪、传统民间节日活动的广场是()。 A 集会游行广场 B 纪念广场 C 交通广场 D 商业广场 3. 综合性公园中起辅助性作用的,是为附近局部地区居民服务的出入口为()。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 教学单位:美术学院 任课教师:

该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总课时36学时, 2学分。 绪言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就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在城市用地围,根据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合理地来布置,使园林绿地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并创造出清洁、卫生、美丽的城市。) 园林绿地还具有容丰富的设施、高度的思想性及艺术性,并与城市各组成部分,组成完美的有机整体。在另一方面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又是指导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1、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2、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围、面积; 3、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生产和生活水平及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4、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地; 5、编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图纸和文件; 6、对于重点的大型的公园绿地,还需提出示意图和规划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应提出重点园林绿地的设计任务书,容包括绿地的性质,位置、周围环境、服务对象、估计游人量布局形式、艺术风格、主要设施的项目与规模、完成建设年限、建设的投资估算等。作为园林绿地详细规划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主要由城市规划部门和园林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完成。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及其用地选择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

一、名词解释 1、尺度:是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见的某些特定标准的尺寸感觉。 2、节奏:是景物简单的反复连续出现,通过时间的运动而产生美感。 3、韵律:是有规律但又自由地抑扬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有感情色彩的律动感,产生更深的情趣和抒情意味。 4、规则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5、比例:是事物的整体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体现。 5、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 6、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7、写意山水园:根据造园者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的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的园,称为写意山水园。 8、园林布局:由园林设计者把各个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的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园林布局。 9、静态风景:游人在相对固定的空间内所感受到的景观。 10、闭锁风景:当游人的视线被四周的树木、建筑或山体等遮挡住时,所看到的风景。 11、开朗风景:在视域范围内的一切景物都在视平线高度以下,视线可以无限延伸到无限远的地方,视线平行向前,不会产生疲劳的感觉。 12、花镜: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花卉,也有花径之意。

组成的规则绿带,是属于密植行列栽植的类型之一。 14、孤植: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时,称为孤植。 15、列植:乔、灌木按一定的直线或缓弯线成排成行的栽植。 16、色相:指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相貌特征,即颜色的名称。 17、明度:指色彩深浅和明暗的程度。 18、纯度:指颜色本身的明净程度。 19、借景:把园外的风景组织到园内,成为园内风景的一部分,称为借景。 20、对景: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线端点的景物叫对景。 21、框景:就是把真实的自然风景用类似画框的门、窗洞、框架、或有乔木的冠环抱而成的空隙,把远景范围起来,形成类似于“画”的风景图画,这种造景方法称为框景。 22、夹景:当远景的水平方向视界很宽时,将两侧并非动人的景物用树木、土山或建筑物屏障起来,让人从配景的夹道中观赏风景,称为夹景。 23、障景:利用遮挡的方法将劣景屏障起来。 24、点景:利用其它形式如对联、石刻等增加诗情画意,点出景的主体,给人以联想,还具有宣传和装饰等作用,这种方法称点景。 25、平地:园林中坡度比较平缓的用地统称平地。 26、花坛:在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种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观花、观叶与观景的园林植物,从而构成一幅富有鲜艳色彩或华丽纹样的装饰图案以供观赏,就称之为花坛。 27、花境:也叫境界花坛,即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花卉,称为花境。

《园林规划设计模拟试题1答案 一、填空题(0.5分×20,共10分) 1. 园林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是“适用、经济、美观”。 2.园林的自然美的共性有变化性、多面性、综合性。 3.园路按功能可分为主要园路(主干道)、次要园路(次干道)和游螅小路(游步道)。 4.雕塑在园林中有表达园林主题、组织园景、点缀、装饰、丰富游览内容、充当适用的小设施的功能。 5.城市的主干道是城市的大动脉、可分为高速交通干道、快速交通干道、普通交通干道及区镇干道。 6. 根据不同的种植目的,道路绿地可分为景观种植与功能种植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2分×10,共20分) 1.园林艺术:是研究关于园林规划﹑创作的艺术体系,是美学﹑艺术﹑绘画 ﹑文学等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尤其是美学的运用。 2. 对称:是以一条线为中轴,形成左右或上下在量上的均等。 3.人行道绿化带:又称步行道绿化带,是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绿化带。 4.覆盖率:用地上栽植的全部乔灌木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及花卉、草皮等地 被植物的覆盖面积占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5.借景:根据园林周围环境特点和造景需要,把园外的风景组织到园内,成 为园内风景的一部分,称为借景。 6.居住小区公共绿地:指居住小区内供居民使用的公共绿地。 7.对植:指两株或两丛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左右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法。 8.公园: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是室外休息﹑观赏、游戏、运动、娱乐,由政府 或公共团体经营,为保证城育素质、并自由享受的市政设施。 9.花园林荫道:与道路平行而且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也可称为带状街 头休息绿地。 10. 步行街:城市中专供人行而禁止车辆通行的道路。 三、判断改错(2分×5,共10分) 1.漏景就是框景。(╳) 漏景是有框景发展来的 2.潍坊职业学院主甬路两边的大叶黄杨是矮绿篱(╳)。 中绿篱 3. .潍坊市东风东街的绿化形式是一板二带式。(√) 4、潍坊九龙山树木园是一个以植物为主的公共绿地。(√)

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第二版) 当当价 ¥41.70(8.5折) 作者 同济大学,李铮生主编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明日之城——一部关于20世纪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思想史当当价 ¥86.40(8.0折) 作者 [英]霍尔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1 ISBN 9787560840390 所属分类 图书 > 建筑 >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 城乡规划与发展研究 3、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当当价 ¥61.90(7.9折) 作者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1 ISBN 9787112124152 4、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当当价 ¥27.60(8.0折)钻石VIP专享折上9.5折 作者

(加)雅各布斯(Jacobs,J.)著,金衡山译 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8-1 ISBN 9787544701211 5、城市的精神: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耶路撒冷、蒙特利尔、新加坡、香港、北京、牛津、柏林、巴黎、纽约,寻找这些城市中人的“归宿感”和“身份认同”) 当当价 ¥25.20(7.2折)钻石VIP专享折上9.5折 定价 ¥ 35.00 作者 (加)贝淡宁,(以)艾维纳著,吴万伟译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1 ISBN 9787229055196 所属分类 图书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社会调查与社会分析 6、美好城市:沉思与遐想(城规大师以近60年的专业经验为依托,与读者分享他作为城市规划师和城市热爱者的心得体会。) 当当价 ¥40.80(8.5折)钻石VIP专享折上9.5折 定价 ¥ 48.00 作者 (美)雅各布斯著,高杨译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1-1

绪论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依附于自然(原始氏族社会及聚落时代)、 人类依赖于自然(渔猎时代由聚群而定居) 人类开始离开自然(农耕时代及城邑的建立) 人类破坏自然(工业化时代及大规模的建设)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后工业化及信息化时代) 二、城市与园林的关系 ※(The City Park Movement) 奥姆斯特德主持建造了纽约中央公园既开了现代景观设计之先河,更为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普通人生活景观的到来,美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从中央公园起就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身心愉悦的空间。(图) ※(The Garden City) ?农田环抱城市,面积比城市大5倍; ?人口控制在3.2万人左右; ?城市直径不超过2公里; ?中心公共绿地面积多达60公顷; ?宽阔的林荫道、放射状的林间小径、住宅、庭院、菜园等。 (图) ※(1933年) ?现代城市要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 ?明确提出要在城市中建造公园、运动场和儿童游戏场;

?要求把城市附近的河流、海滩、森林和湖泊等自然景观优美地段开辟为公共绿地。 ※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世界环境宣言(1992年) 三、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发展和特色 1、历史轨迹 饲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活动 开凿池沼作养殖灌溉之用 筑高台供祭祀之需 建简单建筑为休息观赏之备 (图) 自然山水园的兴起——魏晋南北朝的园林 自然山水园的发展——唐宋园林 (多图) 2、中国园林的分类 皇家宫苑——壮丽精巧 3、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 效法自然的布局 诗情画意的构思 园中有园的手法 建筑为主的主景 因地制宜的处理 世界园林体系:东方园林体系 欧洲园林体系 西亚园林体系 ?(图:枯山水)

园林规划设计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园林绿地规划是指对未来园林绿地发展方向的设想安排:即按照国民经济的需要,提出园林绿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规模﹑速度和投资等。园林绿地设计是指对某一园林绿地(包括已建和拟建的园林绿地)所占用的土地进行安排和对园林要素即山水﹑植物﹑建筑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组合。 2.、夹景:当远景的水平方向视界很宽时,将两侧并非动人的景物用树木、土山或建筑物屏障起来,让人从配景的夹道中观赏风景,称为夹景。 3.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常常是公共建筑集中的地方。 4.园林布局:由园林设计者把各个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的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园林布局。 5.闭锁风景:当游人的视线被四周的树木、建筑或山体等遮挡住时,所看到的风景。 6.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7.城市绿化:栽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 8.绿色城市设计: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设计思想。 9.借景有远、邻、仰、俯借四种方式。 10.造景的手法:常用的造景方法有借景、对景、分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障景、点景。(二)填空题 1.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六大原则包括(可达性、功能性、亲和性、系统性、全面性、艺术性)。 2.城市绿地布局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块状均匀布局、散点状均匀布局、块状和散点状相结合、 网状布局、环状布局、放射状布局。) 3.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基本组成要素(园林植物,园林建筑,道路场地,铺地,园桥,山石和水体.) 4.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4种)(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比拟联想、空 间组织。 ) 5.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基本流派有哪些。(英式园林,法式园林,意式园林,日式园林,中式园林,美式园林,德式园林等) (三)判断题 1、园林的范围比绿地更广泛。(错误) 2、中国古典园林以规则式为主。(错误) 3、我国最早的园林雏型是商周的“囿”。(正确)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教学单位:美术学院任课教师: 该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总课时36学时,2 学分。 绪言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就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在城市用地范围内,根据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合理地来布置,使园林绿地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并创造出清洁、卫生、美丽的城市。) 园林绿地还具有内容丰富的设施、高度的思想性及艺术性,并与城市各组成部分,组成完美的有机整体。在另一方面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又是指导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1、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2、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范围、面积; 3、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生产和生活水平及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4、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 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地;5、编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图纸和文件; 6、对于重点的大型的公园绿地,还需提出示意图和规划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应提出重点园林绿地的设计任务书,内容包括绿地的性质,位置、周围环境、服务对象、估计游人量布局形式、艺术风格、主要设施的项目与规模、完成建设年限、建设的投资估算等。作为园林绿地详细规划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主要由城市规划部门和园林部门以及其他有关 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完成。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及其用地选择

一、名词解释: 1、园林学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 2、东方园林东方园林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形式,景观特色表现为不对称均衡,以曲线作为引导的自然式山水园,成为着称于世界的独特风格。 3、地被植物地被植物,是指某些有一定观赏价值,铺设于大面积裸露平地或坡地,或适于阴湿林下和林间隙地等各种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枝叶密集或偃伏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本。 4、基础栽植指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部附近种植植物的方式。 5、岭南岭南是中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 二、填空题 1、园林:(landscape garden)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经,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 2、“艺术本不是割离存在的。”是由美国着名风景园林设计师哈普林提出的。 3、欧洲园林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式和自然式园林构图为造园流派,分别追求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情趣,艺术造诣精湛独到,为西方世界喜闻乐见的园林。 4、法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人物勒洛特尔,其风格主要体现在园林设计形成平地上中轴线对称整齐的规则式布局。 5、波斯庭园的布局多以位于十字形道路交叉点上的水池为中心,这一手法后来被阿拉伯人继承下来,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传统,流传于北非、西班牙、印度。在它传入意大利后,则进一步演变成各种水法,成为欧洲园林的重要内容。 6、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中,垒土作台的园林建筑形式,既体现了先民对高山的仰慕与模仿,也体现了奴隶制至封建时期皇权的至高无上。 7、北方园林的起源与发展中,在齐国园林中,善于借鉴江南园林的成就,学习江南园林以水为中心的布局形式,形成了一池三山的基本格局;鲁国园林则保持儒家正统,以轴线、后花园、对称为特点,形成了前殿后寝的基本格局。 8、乔木是园林中的骨干植物,在功能上或艺术处理上都能起主导作用:界定空间,提供绿荫,防止眩光,调节气候。 9、在《园林-长城内是花园》纪录片中,盆景大师巧妙使用白蚁啃食为技术手段,在短期内制造出植物千百年风化的效果,令人拍案叫绝。

填空以及判断 1、霍华德规划每个城市居民的公共绿地面积要超过35平米 2、最早见于史册的园林形式为周文王的“灵囿”(囿为四周有墙垣想围合的一块较大的地方,供狩猎活动,开凿池沼做养殖灌溉之用,筑高台供祭祀之需,园林的雏形) 3、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园的主流 4、计成《园冶》 5、中国园林的分类:皇家宫苑、私家园林、寺庙园林 6、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①东方园林体系(以中国为主根)②欧洲园林体系(文艺复兴意大利台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英国风景园林)③西亚园林体系(以伊斯兰教为主) 7、凡尔赛宫苑设计师:勒诺特 8、极简主义的代表:彼得·沃克 9、结构主义的代表作:拉·维莱特公园(把公园解析成为点、线、面分离的体系) 1、每人有10~15平米的树林地或者25~30㎡的草地面积就能够供给所需要的氧气并吸收掉二氧化碳 2、对二氧化硫的抗性越强的植物,一般吸收二氧化硫的量也越多。阔叶树对二氧化硫的抗性一般比针叶树要强 1、1843年动用税收建造了伯肯海德公园,标志着世界第一个城市公园的正式诞生(奥姆斯特德) 2、美国的第一个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于1858年在曼哈顿诞生 1880年“公园运动” 3、1880年美国园林设计师:奥姆斯特德设计了波士顿公园体系 4、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建造与人共享的人造生态系统思想 5、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多个专业规划之一,总体规划的必要组成部分,该层次的规划主要涉及城市绿地在总体规划层次上的统筹安排。 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单独编制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的深入和细化。(是对城市各类绿地及物种在类型、规模、空间、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系统化配置及相关安排) 6、2002年,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分为五类:公园绿地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其他绿地G5 G1:公园绿地、综合绿地、全市性公园、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其他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7、城市绿地三大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城市绿地率 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城市公园绿地面积G1÷城市人口数量 人均绿地面积: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之和÷人口(G1、G2、G3、G4) 城市绿地率:城市建成区内绿化面积之和÷城市用地面积 城市绿地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用地面积 9、服务半径居住区公园:500~800 小区游园:300~500 10、带状公园的宽度一般不小于8米 11、在历史保护区、旧城改建区,街旁绿地面积要求不小于1000平米,绿地占地比例不小于65% 12、防护绿地的种类: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带、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带 13、道路绿地:包括道路绿带、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路侧绿带、交通岛绿地 14、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15、古树:树龄在100年以上名木:有重大意义 1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规划基础资料 1、乔木:具有体形高大、主干明显、分支点高、寿命长的特点灌木:没有明显的主干,多成丛生状态或基部分枝 2、植物生长的最佳温度:0~29℃ 3、对植包括:对称种植、非对称种植 4、孤植:最适距离(最佳观察)为树高的四倍左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函授试卷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不属于一般公路绿化的是 (D ) A.边坡两侧绿化 B.边坡绿化 C.中央分隔带 D. 小区绿化 2.在公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 B ) A.出入口区 B.观赏游览区 C.服务设施 D.文 化娱乐区 3.通常情况下,绿地系统布局有(A )种基本模式 A.8 B.5 C.6 D.9 4.以下为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基本原则是 (D ) A.以人为本原则 B.均衡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5.下列哪项是城市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A) A.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B.绿地维护 C.地区森林公园的保护 D.以上都不对 6.行道树的分支点应选择(A)m以上、根系发达的树种。 A.3.5 B.2 C.2.5 D.4 7.停车场的绿地种植分为树木式和(C )两种 A.树带式 B.居中式 C .周边式 D.零星式 8.下列属于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的是(D) A.核心保护区 B.游览区 C.野营区 9.以下不属于冷季型草坪草种的是(B) A.黑麦草 B.结缕草 C.高羊茅 D.早熟禾 10.花境指绿地中树坛、草坪、道路、建筑等边缘花卉带状布置

形式,其中采用的花卉主要是(C) A.多肉植物 B.一、二年生花卉 C.宿根花卉 D.木本花卉 11.植物配置时,如环境是纯红色的,可选用(B)的植物 A.调和色 B.对比色 C.中和色 D.鲜艳 12.吊盆植物以(C)的花卉为主,吊盆中央可以用少量直立性的花卉增强立体生长的景色。 A总状花序 B.花色鲜艳 C.枝条蔓性 D.密集花朵 13.属于防护绿地的类型有(D) A.卫生隔离带 B.防风林 C.道路防护绿地 D.滨水防护绿地 14.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生长缓慢、叶小而薄、下部叶子变黄,表示可能缺少(B)。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在(C)颁布实施。 A.2008年1月3日 B.2007年1月1日 C.2008年1月1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 第二节园林绿地的构图原理 一、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特点和基本要求 二、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景与造景 第四节地形地貌的利用和改造 一、园林地形地貌及其作用 二、园林地形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三、园林地形地貌的设计 第五节园林建筑及设施在园林中的设计原则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 园第一节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林绿地的形式,可以分为三大类: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一、规则式园林 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西方园林,从埃及、希腊、罗马起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以前,基本上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建筑式园林和17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图案式园林为代表。这一类园林,以建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做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 北京天安门广场园林、大连斯大林广场、南京中山陵园林以及北京天坛公园都属于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在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 2、水体设计:外形轮廊均为几何形;多采用整齐式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及整形水池、壁泉、整形瀑布及运河等为主,其中常以喷泉作为水景的主题。 3、建筑布局:园林不仅个体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均衡的设计,以至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的布局,也采取中轴对称均衡的手法,以主要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式的主轴和副轴控制全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封闭性的草坪、广场空间,以对称建筑群或规则式林带、树墙包围。道路均为直线、圻线或几何曲线组成,构成方格形或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 5、种植设计:园内花卉布置用以图案为主题的模纹花坛和花境为主,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树木配置以行列式和对称式为主,并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以区划和组织空间。树木整形修剪以模拟建筑体形和动物形态为主,如绿柱、绿塔、绿门、绿亭和用常绿树修剪而成的鸟兽等。 6、园林其它景物:除建筑、花坛群、规则式水景和大量喷泉为主景以外,其余常采用盆树、盆花、瓶饰、雕像为主要景物。雕像的基座为规则式,雕像位置多配置于轴线的起点、终点或交点上。 规则式园林给人的感觉是雄伟、整齐、庄严。下面三幅图片的构图就是规则式。 二、自然式园林 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我国园林,从有历史记载的周秦时代开始,无论大型的帝皇苑囿和小型的私家园林,多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古典园林中以北京颐和园、“三海”园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为代表。我国自然式山水园林,从唐代开始影响日本的园林,从18世纪后半期传入英国,从而引起了欧洲园林对古典形式主义的革新运动。广州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兰圃、西苑等属自然式园林。 自然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平原地带,地形为自然起伏的和缓地形与人工锥置的若干自然起伏的土丘相结合,其断面为和缓的曲线。在山地和丘陵地,则利用自然地形地貌,除建筑和广场基地以外不作人工阶梯形的地形改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