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晋教版复习练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地理晋教版复习练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地理晋教版复习练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晋教版)

第一章疆域和人口——从世界看中国

1.1 辽阔的国土: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我国东部临海,海岸线较长,利于发展海洋事业。西部内陆可与欧洲往来。大部分处于温带,气候南北差异大,为多种农作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我国海陆兼备,对外交往优越。3.我国疆域“四至”: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南端——南沙群岛南缘北纬4°附近的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

4.邻国: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隔海相望:韩、日、菲、马、文、印。

5.我国从北向南依次分布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6.我国的专属经济区,为我国领海以外并邻接临海的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伸至200海里。

7.北回归线由东到西依次穿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8.省级行政区简称来历:取全称中的一个字,如京、津、黑;用著名山水名称,如皖、陇、闽、赣;

用本省历史名称,如晋、冀、鲁、豫。

1.2 众多的人口:

1.2005年1月6日,我国总人口已达13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南部人口稠密集中,西北部人口稀疏分散。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4.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是回族。

5.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

第二章自然环境——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地势的影响:使河流自西向东流,使河流水能资源丰富,使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自东向西深入,带来充沛降水,沟通我国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2.我国近海大陆架的范围广阔,包括渤海和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以及南海的一部分。

3.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4.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优势:为发展多种农业和经济提供有利条件。5.地形可以分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基本类型。

6.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雪山众多,冰川广布,宽谷和湖泊镶嵌其中)、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开阔,起伏和缓)、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梁峁众多)和云贵高原。

我国的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我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7.

8.山区的优势: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有着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是祖国建设不可缺少的财富。

山区的劣势:地表崎岖,交通不便,增加山区开发和利用的难度,地质灾害较多,使我国耕地资源不足。

2.2 复杂多样的气候:

1.冬季时,南方和北方温差大;夏季时,除青藏高原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总的来说,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2.我国可以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青藏高原区:寒温带(一年一熟)、中温带(一年一熟)、暖温带(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亚热带(一年两熟到三熟)、热带(一年三熟)。

3.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4.西北地区远离海洋,年降水量小,发展农业必须依靠灌溉。东北地区夏季多雨,冬季降水不足。华北地区夏秋两季多雨、春季干旱。

5.我国西南部山地迎着从印度洋吹来的湿润气流,是我国大陆上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东南部濒临海洋,从海洋上吹来的湿润气流带来丰沛降水,年降水量变率小,季节变化小,是我国的多雨地区。6.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沿海和南方的降水季节变化小于内陆和北方。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水分的收入量大于支出量,空气湿润,不然则相反。全国可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

7.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沿海多于内陆,南方多于北方。8.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1月0°C等温线)一致。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半干旱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9.我国气候的特征: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东部是季风气候,西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为高原和高山气候。

10.在季风区内,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西北地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是农作物高产的必要条件。

2.3 众多的河流

1.在东南部的外流区,河流多而长,汛期时流量大。西北内陆和藏北高原地区多内流河,河流少而短,多为时令性河流。

2.我国唯一进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3.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密度最大的平原湖泊聚集区。

4.外流河流量大,汛期由北向南变长,含沙量少,内流河则相反。

5.北方河流流量较小,开始晚,结束早,汛期短,有结冰期,南方河流则相反。

6.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道,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贯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7.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它流经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注入东海。长江北岸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南岸的主要支流有乌江、沅江、赣江、湘江。

源头河谷宽浅,水流较缓。

上游(源头—宜昌)落差大,峡谷多,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宜昌—湖口)地势低平,河道迂回曲折,水流平缓,湖泊星罗棋布

下游(湖口—入海口)地势低平,江阔水深

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通运输动脉;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工业和城市集中,运输需求量较大;长江干流水量大,和京杭运河的众多支流相通,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长江水量大,无结冰期。

8.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注入渤海。

上游(源头—河口镇)河水清澈,多峡谷

中游(河口镇—旧孟津)泥沙含量多

下游(旧孟津—入海口)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9.黄河的贡献:①上中游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②提供丰富水资源,供人们饮用、灌溉农田

③塑造肥沃的冲积平原

10.地上河的形成:中游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再加上地势低平,下游流速减慢,使泥沙淤积河床,形成地上河。

11.在黄河上游梯级开发的原因:流经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穿行于高山峡谷中,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水量占黄河总水量的70%,泥沙含量少。

中游地区保持水土原因:流经黄土高原,土质松软,一遇暴雨,泥沙随雨水汇入黄河,再加上黄土高原植被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泥沙大量流入下游,形成地上河。

第三章自然资源——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3.1 总量丰富的自然资源

1.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2. 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

3. 可再生资源:可以繁殖再生或反复利用(合理利用,并注意保护和培育,使其能够永续利用)

非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就没有了(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4.

5.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自然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对自然资源

的开发利用不当和管理不善,很多自然资源遭到了破坏和浪费。

6. 为了确保有限的自然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必须执行“保护资源,节约和合理

利用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的方针。

7.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资源供应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3.2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总量丰富,人均量少,类型多种多样,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多,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

2.我国土地资源的有利条件:国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利于农业因地制宜多种经营。

我国土地资源的不利条件: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土地利用类型构成不合理,分布不均匀且破坏严重。

3.耕地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区(南方是湿润地区,降水量多,气温高,水田集中分布在这里)。

草地分布在西北季风区、半干旱干旱区。(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准格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林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区。

4.保护土地资源: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改进土地利用方式,最大限度合理利用,加大保护的宣传力度,严格执法,打击各种土地违法行为,加强教育。

5.我国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3.3 紧缺的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的形势:总量多,人均少,水资源短缺。水资源面临的问题: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

2.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随季节更替有明显变化(夏秋多,春冬少)。3.水资源短缺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用水量增大,水资源短缺,再加上人类生产活动导致水污染,使可用水资源减少。

4.南方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

西北内陆远离海洋,降水极少,气候干燥,水资源最为紧张。

北方人口多、耕地多、水资源贫乏、水土配合极不合理。

南方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丰富。

5.塔里木河夏季水量大的原因:河水来源主要来自高山积雪、冰川融冰,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

华北地区严重缺水原因:人口密集、耕地面积大,水资源占有量少,人均占有量极少,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加剧缺水状况。

6.跨流域调水能部分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如引黄入晋(通过万家寨水利枢纽)、引滦入津、

引滦入唐、引黄济青、南水北调(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7.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

8.节约用水、减少浪费、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做好对污染企业的管理、禁止向江河湖泊中排放垃圾和未经处理的废水,做好宣传,使人们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增强节水意识,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护。

第四章经济发展——强国富民之路

4.1 稳步发展的农业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2.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有著名的四大牧区(新疆牧区:伊犁马、新疆细毛羊、哈萨克羊;内蒙古牧区:载畜量最大,三河马、三河牛、乌珠穆沁马、阿拉善骆驼、沙毛山羊;青海牧区:青海牦牛;西藏牧区:西藏牦牛、藏南绵羊)

东部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区,种植业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地区;林业分布在东北、西南,(天然林)和东南地区(人工林);渔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发达的淡水渔业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海洋捕捞、养殖基地)。

3.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宜农则农,宜牧则牧(降水较少,牧草茂盛,发展畜牧业),宜渔则渔(水源丰富,适宜发展渔业),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

4.建设商品粮基地原因: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

东北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水热资源配合较好,是具有全国意义的粮食、大豆、甜菜等作物的生产基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国稻谷的重要生产基地。

5. 9个优势产业带: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兴安岭沿山麓地带、(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

东北、黄淮海平原、(专用玉米产业带)

东北地区、长江流域一季稻区、长江流域双季稻区、(优质水稻产业带)

东北、(高油大豆优势产业带)

6.我国农业发展原因——东部沿海:临海进出口方便,地势平坦,多平原、丘陵

东部(出口创汇农业):自然条件优越,科技水平高,便于发展沿海、对外联系

西部(退耕还林换草):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塑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

发展

中部(高产高效农产品基地):保证、稳定国内需求

4.2 迅速发展的工业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对工业分布不合理的状况的做法:充分利用、加强和发展沿海原有的工业基地;在广大内地大力建设新的工业基地。

3.中国工业布局:沿海、沿江、沿河、沿铁路线布局的大势。

4.沿海集中了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利用外资提供了有利条件,形成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5.工业基地形成原因:辽中南——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沪宁杭——有丰富的资源、雄厚的技术力量、统一的电网和发达的水陆空交通

珠江三角洲——靠近香港和东南亚、便于利用外资

京津唐——有丰富的铁、石油、海盐资源,离煤炭、电力丰富的山西能源基地

近,能源和原料充足,有石油管道连接华北和东北,有统一的电网,

有便利的铁路、公路、近海运输,北京、天津高等院校众多,技术

力量雄厚,人口城镇集中、劳动力丰富、工业产品的市场广阔。6.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特点: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职工中科技人员所占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高。

7.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集中在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

8.北京、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京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在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知名度最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3 日趋完善的立体交通网

1.汽车:运量小,运费较高,但机动灵活,速度较快,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火车:投资多、建设周期长、短途运输成本高,但运量大、速度较快、运费较低、受天气影响小海轮:速度慢、受自然条件限制大,但运量大、投资少,长途运费低

飞机:运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影响大,但速度快,机动灵活

2.我国陆路运输网络的分布特点:东密西疏。

3.北京是我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

4.新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向西直抵荷兰的鹿特丹港,是横贯亚欧大陆,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

陆联运通道。

5.

6.重要交通枢纽:北京——京沪线、京哈线、京广线、京九线、京包线

郑州——京广线、陇海线

兰州——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

成都——宝成线、成昆线

7. 1988年,上海到嘉定的高速公路通车,实现祖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8.高速公路特点:汽车专用,其他车辆、行人不准进入;来向与去向之间有隔离带;与道路交叉处有立交桥跨越;路面平整,坚固,坡度缓和,没有急弯和红绿灯。

9. 2004年10月8日,江苏连云港至新疆霍尔果斯国道主干线全线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横贯东西的大

通道,也是我国建成的最长的快速通道。

10.我国高速公路多集中在东部、中部地区,这里人口和城市集中,经济发达,建设高速公路的资金雄厚。这里多平原地形,建设高速公路的地形条件优越。

我国西部地区的高速公路少,这里多山川阻隔,地形不平坦,而且人口、城市分布稀疏。

11.我国河流众多,东部海岸线曲折漫长,多优良港口,具有发展内河航运与海洋运输的良好前景。12.海洋运输分北方航区(以上海、大连为中心)和南方航区(以广州、香港为中心)。

13.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港,我国民航运输量、周转量居世界第五位。

14.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到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是我国最长的输油气管道。

15.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分布不平衡,东部密集(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湿润,人口城市分布集中,经济发

达),西部稀疏(人口城市分布稀疏,经济发展落后,几乎没有发展水运的条件)。

第五章认识我国的地理差异

1.我国可以划分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划分依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

2. 青藏、西北地区概况

3.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有“中华水塔”之称。这里是我国面积最

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柴达木盆地位于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脉的环抱之中,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盐矿资源品种多,储量丰富,有“聚宝盆”之称。昆仑山脉是亚洲最长的东西走向山脉,公格尔是最高峰,北坡峻巍,南坡平缓。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纳木错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大湖,是世界最高的咸水湖。雅鲁藏布江流量丰富、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是全国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4. 秦岭山脉自西向东横贯我国中部地区,主体位于陕西省境内,最高峰为太白山。秦岭北坡冬季阻挡

西北风南下,使秦岭南部少受寒冷和冻害影响;夏季拦截东南风带来的雨水,加大了秦岭南北降水

量的差异。淮河位于长江与黄河两条大河之间。

5. 秦岭—淮河的重要地理意义: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是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是亚热带湿润地区

和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1月0℃等温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河流是否有结冰期的界线。

6. 北方、南方地区概况

7. 云贵高原以东、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地区为东南丘陵,适宜发展多种多样的亚热带经济林木和果木。

长江中下游平原呈串珠状,地势低平,水网稠密。

8. 住宅朝南,在盛夏太阳高度角大,太阳从门、窗射入的光线相对较少,起到遮阳避暑的作用,在隆

冬避开西北寒风,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同时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使更多斜射的太阳光线进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

2017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2017八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本章重点图幅:图1.3、图1.7、图1.13 第一节疆域 1、我国的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纬度位置: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数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 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5、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我国的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读中国疆域图,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我国邻国、岛屿、濒临海洋的名称。

临海: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④南海;海峡:⑤台湾海峡,⑥琼州海峡;岛屿:⑦台湾岛,⑧ 海南岛;陆上邻国: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印度,F缅甸,G老挝,H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a韩国,b日本,c菲律宾,d印度尼西亚,e马来西亚。 6、我国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7、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8、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9、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 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编号行政单 位 简 称 行政 中心 编 号 行政单位 简 称 行政 中心

2019-2019学年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2.2使用地 图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________ 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坡度________ 。 2.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2)图中A、D两地哪处坡陡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 ? 3.通常把山地、________,连同比较崎岖的________统称为山区。 4.收集地理信息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地理图书、访问________、日常生活等。 5.请将下列地形类型与其特征进行配对组合。 A.山地①海拔较低,坡度比较和缓 B.高原②周围高,中间低 C.平原③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 D.盆地④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E.丘陵⑤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 A配________ B配________ C配________ D配________ E配________。 二、单选题 6.某校地理小组的同学进行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图是他们考察区域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图回答下题。

(1)同学们测得A地12时的气温是19℃,则B地此时的气温约为() A. 19℃ B. 16℃ C. 13℃ D. 10℃(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D地海拔小于C地 B. E地位于山脊 C. 若A,C两地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为400千米 D. 站在D地不可能看到C地 7.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A. 山脊 B. 山顶 C. 山谷 D. 陡崖(2)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 A. 从西向东流 B. 从东南向西北流 C. 从北向南流 D. 从东北向西南流(3)山峰甲与河流乙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200米 B. 300米 C. 400米 D. 600米(4)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A. 山地 B. 高原 C. 平原 D. 盆地 8.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图表示盆地地形 B. 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忻州六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初二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填在答案栏里。每小题1分,共20分。)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C.大部分领土位于热带 D.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2.下列少数民族与其独特的民族风情,组合正确的是: A.蒙古族——芦笙节 B.彝族——那达慕大会 C.朝鲜族——火把节 D.傣族——泼水节 3.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A.漠河—腾冲一线 B.黑河—腾冲一线 C.秦岭—淮河一线 D.大兴安岭—太行山一线 4.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美国 B.加拿大 C.中国 D.印度5.我国自然资源最基本的特征是: A.总量丰富,所以人均占有量多 B.总量不多,所以人均占有量少C.自然资源大国,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 D.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6.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风能 B.太阳能 C.波浪能 D.煤炭 7.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耕地、林地比重小 B.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C.难以利用的土地多 D.土地资源类型多种多样 8.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和粮食作物是: A.水田、水稻 B.旱地、水稻 C.旱地、小麦 D.水田、小麦 9.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分布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筑用地 10.人类能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 A.江河水、湖泊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大气水、沼泽水 D.地下水、冰川水 11.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 B.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C.修建水库 D.植树造林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章知识点归纳 1认识地球面貌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直觉到推测、证明和亲眼目睹的漫长的探索过程。 地球的形状:球体。 描述地球大小的三个数据: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圆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球仪上的点主要是南北两极点;地球仪上的线主要是经线和纬线。 经线与纬线的特点: 经线 纬线 形状 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圆,每一条纬线都自成纬线圈 长度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纬线长度不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越向两极越短,到了两极就缩为一点 指示 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纬度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用符号“N”来表示; 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 经度的划分: 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来表示; 以西为西经,用符号“”来表示。 注意:东经180°与西经180°是同一条经线。 特殊的纬线: ●赤道:赤道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特殊的经线: ●本初子午线:是计算经度的起始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经线:东经180°线与西经180°线重合。 ●20°、160°E:是东西半球的界线:20°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0、纬度是以赤道为0°,分别向南北两极方向递增;经度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分别向两侧的东西方向递增。 1、人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为了避免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割在两个半球,国际上统一使用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3、经纬网广泛应用于军事、交通、气象等部门,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 2感受地球运动 列表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异同。 项目 自转运动 公转运动 概念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旋转中心 地轴

2017八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本章重点图幅:图、图、图 第一节疆域 1、我国的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纬度位置: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数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5、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我国的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读中国疆域图,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我国邻国、岛屿、濒临海洋的名称。

临海: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④南海;海峡:⑤台湾海峡,⑥琼州海峡;岛屿:⑦台湾岛,⑧海南岛;陆上邻国: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印度,F缅甸,G老挝,H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a韩国,b日本,c菲律宾,d印度尼西亚,e马来西亚。 6、我国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7、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8、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9、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 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编号行政单位简称行政中心编号行政单位简称行政中心1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2山东省鲁济南17青海省青西宁 3安徽省皖合肥18云南省云或滇昆明 4陕西省陕或秦西安19西藏自治区藏拉萨 5江苏省苏南京20湖北省鄂武汉 6山西省晋太原21江西省赣南昌

第一章疆域和人口——从世界看中国 1.1 辽阔的国土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我国东部临海,海岸线较长,利于发展海洋事业。西部内陆可与欧洲往来。大部分处于温带,气候南北差异大,为多种农作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我国海陆兼备,对外交往优越。 3.我国疆域“四至”: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南端——南沙群岛南缘北纬4°附近的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 4.邻国: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隔海相望:韩、日、菲、马、文、印。5.我国从北向南依次分布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6.我国的专属经济区,为我国领海以外并邻接临海的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伸至200海里。 7.北回归线由东到西依次穿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8.省级行政区简称来历:取全称中的一个字,如京、津、黑;用著名山水名称,如皖、陇、闽、赣;用本省历史名称,如晋、冀、鲁、豫。 1.2 众多的人口 1.20XX年1月6日,我国总人口已达13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南部人口稠密集中,西北部人口稀疏分散。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4.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是回族。 5.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 第二章自然环境——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地势的影响:使河流自西向东流,使河流水能资源丰富,使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自东向西深入,带来充沛降水,沟通我国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2.我国近海大陆架的范围广阔,包括渤海和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以及南海的一部分。 3.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4.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优势:为发展多种农业和经济提供有利条件。 5.地形可以分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基本类型。 6.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雪山众多,冰川广布,宽谷和湖泊镶嵌其中)、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开阔,起伏和缓)、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梁峁众多)和云贵高原。 我国的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我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7 8.山区的优势: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有着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是祖国建设不可缺少的财富。 山区的劣势:地表崎岖,交通不便,增加山区开发和利用的难度,地质灾害较多,使我国耕地资源不足。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知识点Ⅰ 第一章地球——我们的家园 ------------------------------------------------------------------------------------------ 1.1认识地球面貌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直觉到推测、证明和亲眼目睹的漫长的探索过程。 2、地球的形状:球体。 3、描述地球大小的三个数据: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圆周长约4万千米。 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球仪上的点主要是南北两极点;地球仪上的线主要是经线和纬线。 5、经线与纬线的特点: 6、纬度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用符号“N”来表示; 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相邻度数向北增大,则为北纬) 7、经度的划分:

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来表示; 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来表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相邻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 注意:东经180°与西经180°是同一条经线。 8、特殊的纬线:(在地球仪上一般用虚线表示) ●赤道(0°):赤道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北回归线(23.5°N) ●南回归线(23.5°S) ●北极圈(66.5°N) ●南极圈(66.5°S) 9、特殊的经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计算经度的起始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经线:东经180°线与西经180°线重合。 ●20°W、160°E:是东西半球的界线: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东到160°E之间或160°E向西到20°W之间;西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西到160°E之间或160°E向东到20°W之间。) 10、纬度是以赤道为0°,分别向南北两极方向递增;经度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分别向两侧的东西方向递增。 11、人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12、为了避免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割在两个半球(划分原因),国际上统一使用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方法和界线),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13、经纬网广泛应用于军事、交通、气象等部门,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第一章 知识点总结 1.中国的的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3.中国的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国界线20000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西边是巴基,还有阿富汗,印、尼和不丹,三国在西南,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 4.中国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最南端:南海的男少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5.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台湾海峡属东海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有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韩、日、菲、文、马、印尼) 7.东西部晨昏差异:两地经度不同,我国东西跨经度广,约60度,经度没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南北方季节差异:两地纬度不同,我国南北跨纬度广,约50度,气温变化幅度大 8.我国行政区域划分 9.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记忆口诀: 两湖两广两河山 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西、山东 五江(疆)二宁青陕甘, 江西、江苏、黑龙江、浙江、新疆、宁夏、辽宁、青海、陕西、甘肃 重蒙台海福吉安 云南、贵州、西藏、四川、北京、上海、天津 云贵西四北上天 重庆、内蒙古、台湾、海南、福建、吉林、安徽 香港澳门喜回归, 祖国一片好河山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10.“三字经”法记忆省级行政区的简称:黑吉辽,内蒙古,京津冀,晋豫鲁,赣皖浙,苏浙沪,滇黔蜀,鄂湘渝,陕甘 宁,青新藏,桂粤琼,港澳台 11.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12.我国人口的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13.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4.人口增长过多产生的负面影响:人均粮食、布匹减少,医院就医困难,给国家、学校、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居世界后列,全国每年新增财富大部分北新增人口消耗掉,用来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财富就减少了 1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1)自然原因,东部耕地多,气候好,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2)社会经济方面,东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西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落后,城镇少;(3)开发历史原因:东部开发较早,西部开发较晚 1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的92%,其余55个民族占8%,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500万的有9个,(记忆口诀:西北蒙、回、维,东北满族乡,西南苗、彝、壮,土家、藏族广)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大的东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临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的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1.省、自治区、直辖市 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晋教版) 第一章疆域和人口——从世界看中国 1.1 辽阔的国土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我国东部临海,海岸线较长,利于发展海洋事业。西部内陆可与欧洲 往来。大部分处于温带,气候南北差异大,为多种农作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我国海陆兼备,对外交往优越。 3.我国疆域“四至”: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南端——南沙群岛南 缘北纬4°附近的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 4.邻国: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隔海相望:韩、日、 菲、马、文、印。 5.我国从北向南依次分布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舟山群岛是我 国最大的群岛。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6.我国的专属经济区,为我国领海以外并邻接临海的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伸 至200 海里。 7.北回归线由东到西依次穿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8.省级行政区简称来历:取全称中的一个字,如京、津、黑;用著名山水名称,如皖、陇、 闽、赣;用本省历史名称,如晋、冀、鲁、豫。 1.2 众多的人口 1.2005 年1 月6 日,我国总人口已达13 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 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 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3.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南部人口稠密集中,西北部人口稀疏分散。黑河——腾冲一线是我 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4. 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是回族。 5. 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6.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 第二章自然环境——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1. 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地势的影响:使河流自西向东 流,使河流水能资源丰富,使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自东向西深入,带来充沛降水,沟通我国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2. 我国近海大陆架的范围广阔,包括渤海和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以及南海的一部分。 3. 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 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4. 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优势:为发展多种农业和经济提供有利条 件。 5. 地形可以分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基本类型。 6. 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雪山众多,冰川广布,宽谷和湖泊镶嵌其中)、内蒙古高原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归 纳 第二章 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 2.1认识地图 、地图是按一定的法则,将地表的自然或社会现象缩小、概括,用地图符号表示的平面图。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2、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三种情况: ●一是无特殊标志的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是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 ●三是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线和纬线来确定方向。 3、问题:如果没有地图,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辨别方向? ●利用北极星判别方向。在晴朗的夜晚,生活在北半球的人们,面向北极星,前方为北,后方为南,左方为西,右方为东。 ●利用指南针判别方向。将指南针水平放置,当磁针静止,磁针上有“北”字的一端指的就是当地的北方。这种方法不能在磁力异常的地区使用,要避开钢铁、高压线等带电、带磁的物体。

●利用太阳判别方向。太阳是大自然中最可靠的“指南针”,对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来说,正午时的太阳永远位于正南方。春分、秋分时,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 ●利用手表和太阳判别方向。将手表放平,使时针对着太阳光(阳光射来的方向和人影的方向相反),时针和表上12时之间的角平分线所指示的方向即是南北方向。 ●利用树木判别方向。在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独立的大树,一般来说南面的树枝较为茂盛,树皮比较光滑,北面的树枝较稀少,树皮粗糙,有时还有青苔。树木砍伐后,树桩上的年轮间隔大的一面为南面,间隔小的一面为北面。 ●利用建筑物判别方向。考虑到采光、挡风等因素,建筑物往往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如北半球居民的住房大多坐北朝南,阳台设置在正南方。 4、地图上的比例尺。 ■概念: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缩小的程度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公式:比例尺的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表示形式:比例尺有线段、数字和文字三种表示形式。 ■一幅地图选用多大的比例尺,是根据地图的用途、所绘地区的大小和内容的详略等情况来决定的。 ■利用比例尺,我们可以量算出地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

4.1 气温和气温分布 一.选择题 1.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 A. 8时左右 B. 正午12时 C. 午后1时左右 D. 午后2时左右 2.夏天的一个下午,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跑进教室,地理老师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A. 10点 B. 12点 C. 14点 D. 16点 3.北京七月平均气温是26℃,一月是﹣ 4.7℃.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是() A. 21.3℃ B. 30.7℃ C. 26℃ D. ﹣4.7℃ 4.有关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等温线密集,温差小 B. 等温线稀疏,温差大 C. 北半球等温线较南半球平直 D. 等温线稀疏,温差小 5.有关下图等温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反映的是七月份的气温分布 B. 该图反映的是一月份的气温分布 C. 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的气温分布 D. 图中大致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6.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天中气温l2点最高 B. 一年中大陆气温l2月份最低 C.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D. 气温的年较差热带最大 7.下列关于等温线的认识,正确的是() A. 等温线就是海拔相等点的连线 B.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都相等 C. 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 D. 北半球7月份的等温线比南半球的等温线稀疏 8.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上等温线数据有两个地方不正确,分别是()

A. 28℃、10℃ B. 10℃、20℃ C. 10℃、21℃ D. 16℃、8℃ (2)在改正后的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是高温中心 B. 乙地是高温中心 C. 丙地是低温中心 D. 丁地是低温中心 9.如图是小华画的等温线图,读图,完成:老师说图上标注的温度数据有一个地方不正确,请你找出不正确的数据() A. 28℃ B. 20℃ C. 10℃ D. 8℃ 10.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青岛3月17日气温为2~8℃,气温2℃出现在一天中() A. 午夜 B. 日出前后 C. 日落之后 D. 早晨8时 11.在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 一月的陆地 B. 七月的陆地 C. 一月的海洋 D. 七月的海洋 12.根据如图所示“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图中该地气温的年较差大约是() A. 35℃ B. 25℃ C. 15℃ D. 5℃ 13.我们藁城区夏季高温多雨,其主要降水类型是() A. 地形雨 B. 对流雨 C. 锋面雨 D. 台风雨 14.读下图,北京此日最高温出现在

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疆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 ,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三、中国的疆域: (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 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 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 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4°N) 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 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 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 线的交汇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 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 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 还是满天星斗。)(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内海:渤海、E琼州海峡; 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尔、P不丹、Q缅甸、R老挝、S越南。 (5)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T韩国、M日本、L菲律宾、W马来西亚、Y文莱、Z印度尼西亚。 四、中国的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2)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特殊省:(部分省区简称,行政中心表) ①北回归线穿过的省(4个): F台湾、G广东、H广西、A云南 ②邻国最多的省、面积最大的省:J新疆 ③邻省最多的省、跨经度最大的省:I内蒙 古自治区 ④跨纬度最大的省:M海南省 ⑤最东、最北的省是:黑龙江 ⑥与湖北相邻的省:北-河南(豫)、东-安徽 (皖)、东南-江西(赣)、南-湖南(湘)、 西-重庆(渝)、西北-陕西(陕或秦)。 全称 简称行政中心全称简称行政中心两 简 称 的 省 A云南省云或滇昆明五 个 自 治 区 I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B贵州省贵或黔贵阳J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C四川省川或蜀成都K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 D陕西省陕或秦西安H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 E甘肃省甘或陇兰州L西藏自治区藏拉萨 简 称 难 写 省 上海沪上海简 称 难 写 省 江西省赣南昌重庆渝重庆福建省闽福州 河北冀石家庄广东省粤广州 河南豫郑州海南省琼海口 湖北鄂武汉安徽省皖合肥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六章知识点归纳 1聚落与环境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一般可将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种类型。 乡村人口少,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城市人口多,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业活动。 城市往往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聚落大多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其一是聚落的区位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例如我国南方的许多聚落位于河湖两岸,山区的聚落位于山间盆地或谷地。 其二是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例如温带的平原地区聚落密集,热带丛林、荒漠地区、高山地区聚落稀疏。 其三是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例如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的村落多呈团块状,而南方村落多沿河呈条带状。 其四是聚落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例如屋顶坡度与降水的关系、墙壁的厚度和窗户的大小与气温的关系、建筑材料与当地资源的关系等。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汾河沿岸聚落相对集中。我们的家乡在汾河谷地西侧的吕梁山区,城市和乡村比较少的原因

是:山区海拨高,交通不便,河流少,自然条件差。 分析房屋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聚落名称 房屋特点 环境特点 西双版纳的 傣族竹楼 以竹子为建筑材料,上层住人,风大凉爽,还可避免 潮湿。下层放东西或饲养牲畜。 炎热多雨, 比较潮湿。 北欧的房屋 尖顶高耸,屋顶坡度很大,易于雨水流泻,防止积雪压塌屋顶。 雨雪天气较多。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冰块砌房,墙体很厚,拱形圆顶,深入地下,背风面开小门,防风保暖。 气候严寒,冰天 雪地,人烟稀少。 西亚的房屋厚墙、小窗,厚墙可以尽量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地球——我们的家园 1.1认识地球面貌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直觉到推测、证明和亲眼目睹的漫长的探索过程。 2、地球的形状:球体。 3、描述地球大小的三个数据: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圆周长约4万千米。 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球仪上的点主要是南北两极点;地球仪上的线主要是经线和纬线。 5、经线与纬线的特点: 6、纬度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用符号“N”来表示; 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相邻度数向北增大,则为北纬) 7、经度的划分: 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来表示; 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来表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相邻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 注意:东经180°与西经180°是同一条经线。 8、特殊的纬线:(在地球仪上一般用虚线表示) ●赤道(0°):赤道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北回归线(23.5°N) ●南回归线(23.5°S) ●北极圈(66.5°N) ●南极圈(66.5°S) 9、特殊的经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计算经度的起始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经线:东经180°线与西经180°线重合。 ●20°W、160°E:是东西半球的界线: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东到160°E之间或160°E向西到20°W之间;西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西到160°E之间或160°E向东到20°W之间。) 10、纬度是以赤道为0°,分别向南北两极方向递增;经度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分别向两侧的东西方向递增。 11、人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12、为了避免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割在两个半球(划分原因),国际上统一使用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方法和界线),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13、经纬网广泛应用于军事、交通、气象等部门,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2感受地球运动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知识点 第一章地球——我们的家园 1.1认识地球面貌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直觉到推测、证明和亲眼目睹的漫长的探索过程。 2、地球的形状:球体。 3、地球大小的三个数据: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圆周长约4万千米。 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球仪上的点主要是南北两极点;地球仪上的线主要是经线和纬线。 5、经线与纬线的特点: 6、纬度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用符号“N”来表示; 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相邻度数向北增大,则为北纬) 7、经度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来表示; 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来表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相邻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 注意:东经180°与西经180°是同一条经线。 8、特殊的纬线:(在地球仪上一般用虚线表示) ●赤道(0°):赤道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圈(66.5°N)●南极圈(66.5°S) 9、特殊的经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计算经度的起始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经线:东经180°线与西经180°线重合。 ●20°W、160°E:是东西半球的界线: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东半球的经度围:20°W向东到160°E之间或160°E向西到20°W之间;西半球的经度围:20°W向西到160°E之间或160°E向东到20°W之间。) 10、纬度是以赤道为0°,分别向南北两极方向递增;经度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分别向两侧的东西方向递增。 11、人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12、为了避免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割在两个半球(划分原因),国际上统一使用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方法和界线),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 1.2感受地球运动 1、列表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异同。 2、地球公转运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倾角;二是地轴倾斜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4、同一时间,地球上不同地区得到太阳的热量是不一样的,低纬度地区得到的热量多,高纬度地区得到的热量少。这是由于地球的球体形状和太阳直射位置在地球表面的变化造成的。 5、根据各地区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6、五带的特征:

1.1辽阔的国土 1 我国的位置: 纬度位置:中低纬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只有南部一小部分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相关位置: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2 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 我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4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 5 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镇)。 6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7 描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与位于高纬度的国家相比,动物、植物和农作物品种丰富;与位于低纬度的国家相比,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温带动植物。(2)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遇岛国相比,我们有面积广大的陆地;与内陆国家相比,我们有漫长的海岸线,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可通过海洋与世界各国联系。 8 在下图认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以及我国的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2 众多的人口 1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 我国为什么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答:庞大的人口数量,给我国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4 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5 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6 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7 我国民族的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8 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9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满族,分布最广泛的是回族。 10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壮族的歌墟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哈萨克族的叼羊比赛、朝鲜族的农家乐活动。 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1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这种地势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给东部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我国的河流大多数都是自西向东奔流入海。 2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在下图填写我国的地形区名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

地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1、中国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没有寒带,光热充足。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 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4、课本p3第二段四至点,p5图:A、我 国领土东西端晨昏差异的原因:我国 东西经度跨度大。B、我国领土南北部 季节差异的原因:我国南北纬度跨度 大。 5、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 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两个特 别行政区。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 省级行政单位,在我国的西北部,简 称市新,黑龙江是我国最北的省级行 政单位,简称黑,广东省简称粤,南 回归线穿过,首都北京,简称京,我 们所在河北省,简称冀。 7、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14个见图。和隔海相 望的6个见图。 8、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云桂粤台,黄河 依次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长江依 次流经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9、陆上国界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1.8万 多千米,四大海域自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南 海,近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 诸岛,领海范围从海岸基线算起向海上延伸 12海里,渤海和琼州海峡是内海。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1、20XX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3.40亿,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 多。 3、为了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和腾冲为界,东多西少。 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占92%,其它55个少数民族共占8%,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集中分布在广西壮 族自治区,人口数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壮满回苗藏维彝土家蒙。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2、民族文化课本16、17、18页全是 3、民族分布:汉族遍及各地,少数民族东北西北西南。“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 知识树使用说明:1、从整体把握知识结构 2、帮助查漏补缺

第一章地球——我们的家园 1.1认识地球面貌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直觉到推测、证明和亲眼目睹的漫长的探索过程。 2、地球的形状:球体。 3、描述地球大小的三个数据: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圆周长约4万千米。 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球仪上的点主要是南北两极点;地球仪上的线主要是经线和纬线。 5、经线与纬线的特点: 6、纬度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用符号“N”来表示;

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相邻度数向北增大,则为北纬) 7、经度的划分: 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来表示; 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来表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相邻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注意:东经180°与西经180°是同一条经线。 8、特殊的纬线:(在地球仪上一般用虚线表示) ●赤道(0°):赤道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北回归线(23.5°N) ●南回归线(23.5°S) ●北极圈(66.5°N) ●南极圈(66.5°S) 9、特殊的经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计算经度的起始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经线:东经180°线与西经180°线重合。 ●20°W、160°E:是东西半球的界线: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东半球的经度围:20°W向东到160°E之间或160°E向西到20°W之间;西半球的经度围:20°W向西到160°E之间或160°E向东到20°W之间。) 10、纬度是以赤道为0°,分别向南北两极方向递增;经度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分别向两侧的东西方向递增。 11、人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12、为了避免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割在两个半球(划分原因),国际上统一使用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方法和界线),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13、经纬网广泛应用于军事、交通、气象等部门,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2感受地球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