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旅鼠之谜同步训练2

13旅鼠之谜同步训练2
13旅鼠之谜同步训练2

旅鼠之谜?课后练习

基础题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选出既没有读音错误又没有书写错误的一项(

)

A. 啮齿(li e )

盗听途说 繁衍 B. 媲美(pi )

鼠目寸光 滑稽(j i ) C. 挑衅(xun )

笃信(d u ) 迁徒

2. 提取下列句子的主干。 (1) 这还只是旅鼠的第一大奥秘。

主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由此可见,它们似乎是按照某种严格的指令行事,明白无误地 都把大海

看作自己最终的归宿。 主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采用了 _

___________ 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了有关 _______ 作记叙

文,因为它具备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 人物 _______ 事情的起

因 ________ 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 。

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它 _______________ 半天,找不到一个洞口可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急 中生智, ________________ 帽子把它_________________ 住了。当我小心翼翼 地把它从帽子里 ________________ 来时,突然来了一个高个子的白人,他

饶有兴趣地 ________________ 我,笑眯眯地问道:“你 ____________________ 到 了什么好东西?”

5 .课文最后一句“不过,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 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他坐到草地上,抓起那只旅鼠,很内行地让它张开了口,露出了尖 利的牙齿:

“它们虽然是哺乳动物,但在所有动物之中,甚至也包括昆 虫在内,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和它们相媲美。 它们一年能生七八胎,每胎可生12个幼崽。更加有趣的是,只需 20多 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开始生育。你知道 这意味着什么吗?他直直地 望着我。

“意味着它们繁殖得很快呗。”我半开玩笑地回答。

“繁殖得有多快呢? ”他追问道。

“这……”我无言以对了。

“让我们算笔账你就知道了。”他把老鼠放进一个纸袋里,从背包 中取出了本

子和铅笔,“一对旅鼠从三月份开始生育,假使它们一年中 生了 7窝,每窝12只,一共84只,这是它们的第二代,也就是儿子和

女儿。再假设每胎都是6公6母,则为6对。20天后,第一胎的6对开 始生育,每胎12只,一下子就可生出72只,一共可以生6胎,则为43 2只。40天后,第二胎的6框架, ______ 的知识。把它看 ,地点— ,经过

对也投入了生育大军,它们一共可以生5 胎, 若每胎12只,则为360只。以此类推,那么,它们的孙子和孙女能有多少呢?一共可以有1512只。这是第三代。不要忘了。40天以后,第三代的第一胎共36对也开始繁殖了,它们的第一胎就可以生432只,一共可生5胎,为2160只。还有第三代的第二胎到第七胎呢,所以第四代一生可以生出6480只小旅鼠。照这样推算下去,第五代为25920只,第六代为93312只,第七代为279936只,第八代,也就是这一年的最后一批为559872只。,从三月份的2只,到八月底

九月初就会变成967118只的庞大队伍!就是由于气候、疾病和天敌的消耗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还有50万只!天哪,这简直像是一个天文数字!”他把推算.

的结果摆在我的面前,用手指着那些数字说。

我迟疑地接过他的本子,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数字,内心深表怀疑。

于是自己动手,重新推算了一遍,所得的结果竟然和他的完全一致。“是的,”我喃喃地说,“这实在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1.解释下列词语。

内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媲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更加有趣的是……”一句中“有趣的”指什.么?

3?“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中“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第5段中加粗的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5.第5段画横线处应填入的短语是

A.你想想 B .我们看

C.你看看 D .我猜想

6.第5段画线句“天哪,这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中“这”指代什么?全句用

了什么修辞方法?强调了什么?

7.第6段中画线句“这实在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中“可怕”的含义是什么?

能力题阅读《剑河上的桥》,回答问题。

①第一次听说剑桥、喜爱剑桥还是因了诗人徐志摩的那首《再别康桥》。不到

剑桥,剑桥在我始终是个幻影;既到剑桥,才知剑桥不仅入诗,更可入画。

②闲暇时,曾沿着剑河漫步。有意无意间,大致数了一下剑河上的桥,十八九

座,也是经意或不经意地散落在流水之上。晨曦初现或夕阳向晚,一日之间,剑河上的桥会给你不同的心境。

③一如许多的桥自然不会风格一致,强要分类,却也不易。好在大多数人并不想从建筑学上去研究,只要喜欢就行。我便是这其中的一个,因而我笔下的剑桥也就附着了我个人的情感和遐思……

④这是座极普通的桥,如果放在别处,我不会多看上一眼,但它却是剑河第一桥。锈迹斑驳的古老桥身横卧河面,桥下水蓝如染;两岸茂

林叠嶂,草坪间黄花点点;更有垂柳一络,牵风引浪,令人心神皆醉……

⑤建在乡野,与大自然相融相谐固然得造桥之妙诣,但桥址选在城内,凭借周遭景物,却又生成自己动静各殊画面的桥,也令人叹为观止。剑河上的女王桥、三一桥、叹息桥、数学家桥等皆属此类。

⑥据说圣约翰学院这座空灵剔透的小桥之所以名曰“叹息”,是因为分属桥两端的男女学生只能相望兴叹。我不明白既然有桥,他们为何还要临流叹息?也许他们故意营造这种优雅、浪漫的情调也未可知。叹息桥的建筑风格与威尼斯的那座同名桥一般无二,但因坐落在典雅的书院之中,感觉上却又比威尼斯那座与监狱为邻的叹息桥温馨得多。

⑦在剑河上,数学家桥的历史可能算不上是最悠久的,但其造型却

绝对是最别致的。乍一看这座连接女王学院的小木桥非常简陋,但其中却包含了奇妙的数学构思。数学家桥初筑于1749年,周身虽无一根铁钉,却坚固无比。1867年,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个好奇又好动的英格兰人将整座桥拆开,探究其中奥妙,却无力复原,无奈只得求助铁螺钉。自1669年牛顿来此教授数学,剑桥的学术地位便得到大大提高,至今,其数学研究仍处领先地位。难怪酷爱数学的剑桥人在区区一座小桥上也要费一

番脑筋。

⑧剑河上的桥依据周围的环境以及造桥人的个人品味而呈现多彩的姿态,石桥的肃穆凝重,一如木桥的轻盈秀丽,同样让人开畅襟怀。我喜欢叹息桥的空灵多情,但我也不排斥造型上要呆板得多的国王桥和女王桥。单孔平跨的国王桥连接着庄严的国王学院和秀美的剑桥区后院,这里环境清幽,荫浓如盖。课余约上一二同窗在此荡舟戏水,足以怡神。徐志摩与剑河相依相伴数载之后,感叹“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诚哉此言!但我还认为,剑河的灵性至少有一半是属于那些桥的……

(《世界知识画报》)

1 ?文中第①段提到《再别康桥》的作用是

A.突出喜爱剑桥的情感。

B.交待了喜爱剑桥的真正原因。

C?为剑桥“可入诗”、“可入画”作铺垫。

D.开篇点题,引人说明对象。

2. 作者对剑河上的桥进行了非正式的分类介绍,其分类的标准,文 中有一句能够说明此点,请画出来。

3. 第④段中,作者写剑河第一桥是极普通的桥。请找出文中写它普 通的句子。既然是极普通,作者为什么感到“心神皆醉”呢?

4.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A.承上启下

C ?总说城内桥的特点

5. 第⑥段中,写威尼斯的叹息桥,

其作用是什么?

6. 解释加粗的字。

(1) 叹为观止:

(2) 荫浓如盖:

7. 作者详写了数学家桥,旨在突出其“别致”的特点。到底这座桥 别致在什么地方?选出正确答案

( )

A. —位英格兰人将这座桥拆开探究其中奥妙,竟无法复原。

B. 牛顿来此教授数学,剑桥的学术地位大大提高。剑桥人在区区一 座小桥上费了一番脑筋。

C ?桥身无一根铁钉?,却坚固无比。

D.表面非常简陋,却包含了奇妙的数学构思。桥身无一根铁钉,却 非常坚固。 8 .作者在第④段写了剑河第一桥,但真正属于写桥的句子仅一句, 此外还写了其他哪些景物?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9.结尾为什么再次提到徐志摩与康桥?

创新题

语言的创新与应用。

汪伦想结交李白,写信邀请李白到自己家乡游玩。信中说:“先生 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 前往。谁知到后一看,只有一二酒家,竟无一朵桃花。汪伦解释说:“酒 店老板姓万,故曰“万家酒店”。同时也对“十里桃花”作了解释。此 后,李白写了一首《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 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咏吟他俩的友情。

请问:汪伦是如何解释“十里桃花”的? 参考答案

基础题

B.领起下文 D.总提分说

看,

一、 1. B 2 . (1)这是奥秘。(2)它们把大海看作■归宿。3 ?记

叙对话旅鼠 有一天 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我”和丹 尼斯“我”捉到了一只旅鼠“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奥秘

丹尼斯发表 感想4 ?跑钻摘扣取看捉5 ?揭示了文章

主旨,给人以警示:人类不能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注意自我调节, 以求和谐发展。

二、 1.指对某项工作或技术有丰富的经验。比美。 2 .只需20多

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开始生育。 3 ?旅鼠的繁殖能力特强,且成熟

时间早、生殖周期短这种现象。4 ?运用拟人化手法,使介绍的内容更 加生动、直观。5 . C 6 .“这”指旅鼠即使死掉一半,还有 50万只这 个数量,比喻、夸张,意在突出旅鼠的数量之多,繁殖之快。

7 .旅鼠 数量之多,对草原构成的威胁将令人感到害怕。

能力题

1. C 2 .“因而我笔下的剑桥也就附着了我……”

3 .“锈迹斑驳 的古老桥身横卧河面。”因为这座桥建在乡野,与大自然相融相谐。

4 . A 5?通过比较突出座落在书院中的叹息桥给人以温馨的感觉。

6 . (1) 赞赏(2)伞

7 . D

8 ?此外还写了水、林、草、花、柳、风等七种景物, 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以环境描写烘托

了剑河第一桥与大自然相融相

谐的特点。9 .照应开头, “十里桃花”是指方圆

解释,意思正确即可)。

强调了剑桥的入诗入画,结构完整。 创新题 (或源头)十里的桃花潭(能结合“桃花潭”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明德小学唐雪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抓住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朗读感悟,了解他们对天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从中受到启发。 3、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4、分角色朗读对话,通过表演读,读出它们各自的语气。 重点:通过第4—7自然段,围绕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品读课文,读出青蛙和小鸟各自的语气。 难点:了解动物们对天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理解寓意,懂得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老师出谜语,学生猜,并组词,同学们跟读。 (一个人说话“信”,两只小耳朵“际”,喝了几口水“沿”。) 2、出示课后词语,开火车读。 3、复习课文。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知道写了什么?(青蛙与小鸟争论天的大小),他们在什么地方争论呢?(请学生上台贴图)同样的天,他们看到的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一起去探个究竟。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板:青蛙井里 小鸟井沿 二、细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中领悟。 1、师:青蛙和小鸟都说天有多大呢?请把书翻到第60页,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找有关句子画下来。做到了就给自己打星,看谁最快找到。 2、交流:

师:小动物对天有什么看法,谁读懂了? 板书:天无边无际,天井口那么大 师:一起来说,小鸟说天(生:无边无际)青蛙说天(生:不过井口那么大) 3、学习第二次对话: 师:分男女生读第4、5自然段。 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谁知道“无边无际”的意思 (预设:形容一眼望不到边,看也看不到边,很大) 师:联系前文,那些句子写天很大,(“一百多里”,举例说明,如琼海到海口)小鸟还可能飞过哪些地方?(学生想象)我们学着小鸟飞一飞,张开你的翅膀。看着提示说:飞过雄伟的(),飞过宽阔的(),飞过美丽的(草原),飞过无垠的(沙漠)。小鸟飞过那么多地方,都没有飞到天的一边,天可真是(生说:无边无际) 师:谁学着小鸟来告诉青蛙,让它明白天是无边无际的。(读第5自然段) 要是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你用感叹的语气读出了天的大。 从你的朗读声中,我看到了一眼望不到边的天空。 天真的是大得望也望不到头啊! 师:让我们一起告诉青蛙吧。(齐读第5自然段) 师:可是青蛙却不相信小鸟说的话,认为它在说大话,知道“大话”什么意思吗?(吹牛,撒谎) 师: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为什么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呢?(预设:生:青蛙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可小鸟却说天很大。) 师:所以青蛙觉得有点——不相信,不可思议,疑惑 师:那么谁能读好青蛙说的话呢?请小朋友自己来试一试(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师: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读出了什么语气?) 评价:你的朗读声中,我听到青蛙的自信的同时,还带点骄傲的语气呢。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节次:第三节 授课地点: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年级:二年级A班(下册) 单位:

13、坐井观天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坐井观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 第三册第四组第十三课,讲的是一只飞过很远路程的小鸟和 只一直住在井底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是大还是小的故事。这 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它告诉我们思 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不要受自己已有经验的局 限,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反映问题。否则就会像青蛙 那样目光狭小,却自以为是。 学情分析: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够全面,这 过引导学生叙述模仿各种语气、 神态、动作进行朗读和表演, 并结合自己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来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 自己的感受,从而悟明寓意。 成语故事《坐井观天》 ,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 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我认为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 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 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 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则寓言的寓意对他们具有非常现实的教育意义。教学中 ,通

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 质疑、讨论、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大话、井 沿、无边 无际”的意思 3.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brl 、八 、d 、;一>"- 课前交流: 游戏(听到动物名字就抓住旁边同学的食指) 、导入 孩子们,刚才我们随着一个故事做了游戏,今天老师还 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师: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1. 会认 8 个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指导书写“信 沿”、 抬”字。 教学重点: 会认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导书写 信”、“沿”、 抬”字。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坐井观天》 板书

13.旅鼠之谜 位梦华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学习作者娓娓动听的对话中讲述故事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说明文知识性很强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旅鼠的特点。 2.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3.由学生自己讲述课文内容,解答旅鼠之谜。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媲(pi4)美挑衅(xin4)迷惘(wang3)笃(du3)信 啮(nie4)齿滑稽(ji1) 徘徊(huai2) 逃窜(cuan4) 2.解释下列词语。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逃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笃信:忠实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二、导人 你听说过北极旅鼠吗?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阅读这篇课文,相信你也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 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归纳旅鼠的几大奥秘: 1.哺乳动物却有和细菌相似的繁殖能力。 2.能够根据条件控制繁殖。 3.达到一定密度就自然吸引敌人来消灭自己。 4.周期性的进行“死亡大变迁”。 5.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四、探究活动 1.讨论旅鼠的几大奥秘的原因。 (提示: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旅鼠有这种本能。) 2.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讨论一下,这样说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求统一答案。) 3.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学生说自己所见的奇闻,课后写成书面文字。) 五、小结

<<坐井观天>>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我会读”的生字。 2、正确、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坐井观天、井沿、说大话、弄错、井口、无边无际”等词语。 3、能有表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深意。 二、学习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同时识字。 2、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从中明白“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的是什么。并从中受到启发。 知识链接: 寓言是一种用比喻性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的文学作品,寓言的主人公常常是人,也有的是动植物。以动植物为主人公的寓言,都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动植物当成人来写。寓言一般都有故事性,但情节不太曲折、复杂。它常运用夸张和想象,但不荒诞。寓言也多运用比喻,目的是通过比喻性的故事来说明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三、学习难点: 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从中明白“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的是什么。并从中受到启发。 四、自主、合作、探究: 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课题意思。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互相读文,大体了解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3、小组内自由认读生字并交流识字方法。 4、从句子中理解“坐井观天、井沿、说大话、弄错、井口、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5、重点读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6、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了争论,它们各自的看法是怎样的?它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在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 7、讨论:它们的看法谁对,为什么? 8、揭示寓意,理解成语。 9、你读了这篇寓言,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呢?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检测 A、我能给多音字组词。 dā( ) h uán( ) 答还 dá( ) hái( ) B、我能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 1、青蛙问小鸟()你从哪里来呀() 2、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3、青蛙每天坐在井里()只能看见井口那么大的天()就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3《旅鼠之谜》精 品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说明: 《旅鼠之谜》是人教版八下第三单元13课,是一篇自读课文。课堂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抓主干问题,在研读的基础上解决文本的重点和难点。 周一上午第一节我先在八(10)班上,首先聚焦题目,由题目引发课堂讨论的话题:1.旅鼠是怎样一种动物?2.旅鼠之谜是什么?接着在最后请同学们谈谈从旅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整堂课滚动的倒也顺利,但似乎缺少了那么一点灵动和活力,似乎在单纯地解剖文本而已。 课堂似乎有所缺憾,那到底是什么呢?我思索着—— 第二节马上要在八(9)班上,还是原来的内容。那么应该如何上呢?我苦苦思索,企图寻找到一个突破口。我一遍在黑板上写着旅鼠二字,一遍想着如何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突然灵光一闪,如果是介绍笼子里的旅鼠,不也要文字介绍吗?对了,就从给旅鼠制作一张小名片切入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写法上的不同。 (2)整体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活动设计串起全文。 (2)自主、合作、探究的理解文章给人类带来的启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习欲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 教学难点:多角度理解对人类的启示。 教学步骤: 活动一:制作小名片 目的:布置学生研读文本,试着为旅鼠设计一张图文并茂的名片。 师:请同学们结合文本内容给旅鼠制作一张小名片。大家知道名片要介绍哪几个方面呢? 生1:要介绍名字、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 生:还应该介绍旅鼠的属性?

师:大家寻找相应的句子,多角度介绍旅鼠。(出示空白表格,引导学生寻找文本内容填表格,并根据表格内容制作一张有关旅鼠的名片。) 自由活动:让学生根据表格内容试着替旅鼠制作一张图文并茂的名片。 活动二:探究鼠之谜 1.理解课文内容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北极旅鼠,去始终无法解开旅鼠之谜。那么它们到底有哪些奥秘呢?速读课文,圈画出介绍旅鼠奥秘的内容,试着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 明确:三大奥秘——繁殖能力惊人、奇怪的自杀行为、死亡大迁移。 2.体会说明方法 在讲解三大奥秘的过程中,穿插讲解说明方法及效果。 ①一对旅鼠从三月份开始生育,假使它们一年中生了7窝,每窝12只,一共84只,这是它们的第二代,也就是儿子和女儿。 (明确: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旅鼠繁殖能力惊人。) ②不知是谁一声令下,也不知道是由谁带头,它们忽然朝着同一个方向,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而且往往是白天休整进食,晚上摸黑前进。沿途不断有老鼠加入,队伍愈来愈大,常常达数百万只。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前赴后继,沿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前进,决不绕道,更不停止。一直奔到大海,仍然毫无惧色,纷纷跳将下去,被汹涌澎湃的波涛吞没,直到全军覆没为止。这就是所谓‘旅鼠死亡大迁移’。 (明确:作诠释,生动地描述并说明了旅鼠死亡大迁移的场景。) 活动三:讨论鼠警示 1.作者写作本文只是向人们介绍旅鼠的奥秘吗?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么? 警示人类,关注人口问题。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美国35年就增长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2.想一想,说一说在本文的学习中你还有哪些启示? A.自然界本身就有调节剂制,一旦被破坏,会向新的平衡转化。

12.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 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掌握“井、观”等8个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3. 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难点: 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 学法指导: 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重点) 2.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难点) 3.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自读提示:思考青蛙和小鸟所处位置。 “井沿、井里” 1、自由朗读第2-7自然段,感知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要求:课文读正确,读不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找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画上“ ”。 2、师生合作,串读课文 (1)、教师读旁白,指名读青蛙和小鸟说的话。 (2)、同桌互读,进入情境。 二、分角色学习,读懂对话 1、学习第 2、3自然段,对比:青蛙和小鸟的生活环境 (1)、同桌读对话,体验小鸟的生活环境。 ①理解“一百多里”,感受天之大 ②想象青蛙和小鸟的生活状况 (2)、分角色朗读,指导读好长句子中标点的停顿 2、学习第4、5自然段,想一想: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1)、出示青蛙和小鸟的话。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话”。 ②认读“弄错”,感受争论。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生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2、学生能从文章中学会思考,并能给自己以启示。 3、让学生了解文章写法上的特点。 4、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重点] 1、学生自己探究课文解答旅鼠之谜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故事导入:危地马拉多基萨地区有一种特产蜘蛛,当地土著居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织窗纱的能手”,又有人叫它彩蛛,是因为它拉出的丝在阳光下闪出红、黄、蓝、青等多种色彩。彩蛛结网技术很高,先吐出粗粗的经纬线,然后,顺着经纬线吐出细细的丝,织成一张密密的连蚊虫也钻不进的彩色网,把整个窗框封得严严实实,一般三天就能完工。晚上有趋光虫扑到窗纱上,它就爬过去捕捉。你知道彩蛛吐丝的原因吗? 一对北极旅鼠,一年竟能繁殖967118只!奇不奇!还有更奇的,一旦旅鼠太多了,毛色竟会变化,灰黑色变成鲜艳的橘红色,好像是在招引天敌来吃掉自己。还有更奇的,要是死不成,数百万只旅鼠就汇集起来,直奔大海,跳将下去,这叫“旅鼠死亡大迁移”。所有这些行为究竟是为什么,科学家们研究好几个世纪了,至今还没有解开迷团。这篇《旅鼠之迷》就详详细细地讲述了旅鼠的一个个奥秘。 2、简介作者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地质学家。1991年他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1992年回国后撰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北极的各种情况。他的主要著作有《神奇的北级》、《南极之梦》等。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题目是《旅鼠之谜》,那么介绍了旅鼠的哪些谜呢?(找出关键句归纳概括) 明确:北极旅鼠有三大谜(超强繁殖,主动招杀,死亡迁移) (一)旅鼠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鼠,一年就有百万后代。 (二)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三)死亡大迁移,数百万只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2、这篇文章就给我们讲述了旅鼠的超强繁殖,主动招杀,死亡迁移这三个奥秘,那么这三个奥秘究竟神奇在哪里呢?我们再来仔细地研读课文,请你任选一个你感兴趣的奥秘,放声朗读相应的段落,并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这一奥秘“神奇”的语句。假如你是一只小旅鼠,请你用第一个称把这一奥秘的神奇之处讲给大家听。下面请大家根据你选定的内容开始自主学习。 (学生自由练习,然后请学生上台讲旅鼠的奥秘) 三、研读探究 1、正像猜谜语一样,有了谜面,接下来就该猜谜底了,三大奥秘中最神奇的当属旅鼠的集体大自杀之谜,它们为什么要集体大自杀呢?我们先来看看作者的猜测,请大家速读课文18—27段,看看作者作了几种猜测?

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学写“观、喝”等8个生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预习导学 小声读课文,完成练习。 1、读一读。 yán dá kě hē huà nòng cuò jì na tái 沿答渴喝话弄错际哪抬2、“哪”的一个读音是(),另一个读音是()。 guān 3、把课题补充完整:《坐井_____天》 观天的意思是:() 4、课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二、探究新知 (一)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指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学习字词。1、自学需要认读的生字。 (自学提示: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准确认读横线上的生字,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识记的方法。) 沿答渴喝话弄错际哪抬 展示一:小组展示 2、读一读课文中的词语。 (先自己读,然后同桌互指、互读。) 坐井观天井沿回答口渴喝水大话无边无际弄错3、教师指导会写的字。 (先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占田字格的位置,然后看教师范写,自己再描红、练写。) 展示二:师友展示 (二)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 1、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青蛙和小鸟为了()而争论,青蛙认为天(),小鸟认为天()。是因为小鸟整天在(),知道天(),大得很;青蛙整天坐在(),只能看见()的一片天。(学法指导:先读问题,理解题意,再读课文,自己思考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展示三:小组展示 2、课文写了青蛙和小鸟的几组对话?分别是哪些自然段?

(学法指导:①浏览课文,把对话标注出来。②自学完成后,同桌互助学习。) 三、总结收获: 【学法指导:对照学习目标总结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 四、达标测评。 1选词填空。 无边无际 相信 井沿 青蛙 小鸟 ( )落在( )上,告诉( )天( ),大得很。( )不( ),认为( )说错了。 2我是小小书法家。 渴 喝 沿 观 际 3给生字宝宝组上词吧。 井 ( )( ) 观 ( )( ) 沿 ( )( ) 话 ( )( ) 渴 ( )( ) 喝 ( )( )

1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材简说 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无异于“坐井观天”啊。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 站得要高,看得要全而,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二、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观天。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 2、指导学生自读故事,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3、指名说说自已读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4、让学生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 5、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6、同桌互相交流对生字的认识。 三、指导写字。 先让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再让同学们“说3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 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L”。再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最后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第二课时

《坐井观天》导学案 导学目标: 1、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所见有限。 2、学会本课三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说大话、井口、无边无际”等词语的 意思。 3、能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导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导学难点: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导学教具:多媒体课件、剪贴画(青蛙、小鸟)。纸盒。 导学过程: 学案: 一、揭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请一起读课题――《坐井观天》; 2、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个故事,好吗? 请小朋友看一段视频朗读。 3、看视频朗读,了解寓言故事内容。 (1)、看视频前,老师有个要求,边看边思考: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事?它们在干什么? (2)、播放视频。 (3)、反馈。生答思考题,师板书。 小朋友真聪明,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要靠小朋友自己来读懂。请大家把书翻到60页,自己找个朋友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能加字减字。等会我们比赛,谁读得最好。开始读书吧! 二、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 1、找自己旁边的一个朋友读课文。 2、指名接读课文。 3、学生评议。 (二)小小辩论会。 第一次争论。 1、课文中的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那到底谁对谁错呢? 指名讲。 2、既然青蛙和小鸟意见不一致,那我们就来开展一次小小辩论赛,同意吗?帮青蛙说话的我们称为青蛙方,(反方)坐在左面的同学,帮小鸟说话的我们称为小鸟方,坐在右面的同学。(正方)。 学生按组分正反两方。 (三)再读课文,找出有力的证据。 为了证明自己方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对吗?请你们再读课文,找找书上哪一段、哪一句、甚至哪个词可以作为你的证据,同时也拿出你从课外搜集的资料。 开始你们组去研究讨论吧! 第二次争论。(交换角色) 三、朗读课文,体会寓意。(课件出示) 1、刚才小朋友争论得相当精彩,看来准备都很充分,现在我们进行读课文比赛。青蛙

1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六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用“一……就……”造句。 2、懂得故事内容。 3、学习全面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难点:弄懂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幻灯或多媒体、小黑板 2、青蛙与小鸟的头饰若干。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一、学生瞬息万变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课文大意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读书都知道了这个故事,谁能说说“坐井观天”的“观”是什么意思。谁坐井观天。 2、再读读这个故事,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是否正确。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1)从学生中选出一个“小老师”,负责正音。 (2)开火车读生字卡,谁的读音不准,由“小老师”纠正。(注意“弄”的声母是“n”,“错”的声母是平舌音)学生没准的字音教师指导。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 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 2、和同桌讨论一下,把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那两个词语(无边无际、井口那么大)找出来作上记号,再读一读。 3、教师在黑板上简笔画小鸟和青蛙。 4、请同学把课文中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词语告诉大家。 5、教师板书。

6、教师指黑板引读。 (1)小鸟说:“天无边无际。” (2)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三、再读课文,理解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有不同的看法 1、提问:小鸟怎么知道天无边无际,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读课文,找出答案。 2、谁愿意告诉大家,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小鸟在天上飞,青蛙坐在井里) 3、教师板书:“天上”、“井里” 4、指板书小结: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是因为它在天上飞,青蛙只有井那么大是因为它坐在井底。 5、同学们讨论一下,能不能给这只坐在井底看天的青蛙取个名字?(井底之蛙) 四、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 1、放幻灯及教学录音。(有条件可用多媒体)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在读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时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节次:第三节 授课地点: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年级:二年级A班(下册) 单位:

13、坐井观天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组第十三课,讲的是一只飞过很远路程的小鸟和一只一直住在井底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是大还是小的故事。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它告诉我们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不要受自己已有经验的局限,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反映问题。否则就会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却自以为是。 学情分析: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够全面,这则寓言的寓意对他们具有非常现实的教育意义。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叙述模仿各种语气、神态、动作进行朗读和表演,并结合自己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来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悟明寓意。 设计理念: 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我认为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

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导书写“信”、“沿”、“抬”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大话、井沿、无边无际”的意思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会认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导书写“信”、“沿”、“抬”字。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游戏(听到动物名字就抓住旁边同学的食指) 一、导入 孩子们,刚才我们随着一个故事做了游戏,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坐井观天》(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故事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欣赏动画故事《坐井观天》。 2、交流感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了解故事内容。 3、板书课题,读题,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遵循低年级儿童的心理规律,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动画故事中,感知故事内容,初步建立语言和形象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语言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 2、分小组或同桌之间,开展学习竞赛,采取轮读、领读等多形式学习生字、词语和句子。 3、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读生字和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理解词语含义。 (2)指名读课文,教师注意正音和范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 (3)交流初读感受,解决次要问题。 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些什么? 通读归纳、整理,形成如下认识: A、弄清故事的人物形象──青蛙和小鸟。

B、知道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C、明了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原因及主题。 学生在谈到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关系时,教师顺势切入,学习文章第一自然段次要内容。 (1)教师简笔画水井的形状。 (2)学生在水井上贴出青蛙和小鸟图片的位置,并口述贴图的理由。估计理由有: A、我从文章的插图中知道应该这样贴。 B、我从文章第一自然段中读出来的。 (3)学生自读文章第一自然段。 (4)指导朗读。 4、质疑、释疑。 三、熟读精思,领悟旨趣。 (一)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1、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2、点名读,师生评读,体会青蛙打招呼的文明礼貌行为和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的情形。 3、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 4、教师引读,男女生分组加上动作表演读。 师:一只小鸟飞呀,飞。飞过山川,飞过河流,飞过田野。它口渴了,落在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见了问:____________? 男生:“朋友,你从哪儿来呀?” 女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水喝。” (二)尝试朗读第二次对话。 1、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第二次对话。 2、理解“大话”的具体含义。深入探究:青蛙为什么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课题:12坐井观天 【教学要求】 1. 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对话。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对话,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 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 师随机介绍什么是(课件出示2)寓言故事:有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中国历来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 2.你都读过什么寓言故事呢?同学说一说。 同学们读过的故事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再来读一则寓言故事【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什么是寓言故事入手,过渡到课文《坐井观天》。】

《坐井观天》。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坐井观天》)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3)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4) jǐnɡɡuān yán dá hē kě huà jì na 井观沿答喝渴话际哪 ①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观、沿”,后鼻音“井”以及三拼音节“观、话”。“哪”是多音字,两种读音都出现了,当放在句末时读轻声。 ②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5) 弄错回答抬头井沿口渴喝水大话无边无际坐井观天 ①开展读词游戏。 ②开火车读,再读。 ③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 (3)识记生字 ①编顺口溜识记:口渴想要水,喝水要用嘴。 ②猜谜语:“再次见面”就是“观”;“出口千言”就是 “话”。 ③用“加一加”方法学习:“?+合”是“答”“讠+舌”是“话”,“口+那”是“哪”,“扌+台”是“抬”“阝”加“二”加“小”是“际”。 ④换一换:“铅”减“钅”换“氵”就是“沿”。

12.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口”、“井沿”、“说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4.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学本领都要开扩眼界,不能自以为是。 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写话小纸条、纸筒等。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寓言故事——(出示课题)坐井观天。一起读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观”是“看”的意思。 “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3.读了课题,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设: 谁坐在井里看天呢? 为什么要坐在井里看天呢? 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带着这几个问题,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这篇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在不明白的地方用“?”标出。现在大家抓紧时间练习读书吧。(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 (1)出示开片,指名领读。 (2)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几个生字的。 (3)齐读。 (4)去掉拼音读。 3.分段读课文:让我们合作来读课文,比比哪个小朋友最会读书,能提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预设: 什么是“井沿”?(板书:井沿) 什么叫“无边无际”?(板书:无边无际)

什么是“大话”?(板书:大话) 我不知道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板书:争论) 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板书:谁对) 我不知道什么叫“一百多里”、“不信”?(立即解决)师小结:小朋友有这么多的问题啊!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吧! 三、感悟课文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读读第1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重点感悟: 青蛙坐在什么地方?(教师板书:青蛙、井里。) 小鸟从哪儿飞来?落在什么地方?(教师板书:小鸟、天上。) 理解什么叫“井沿”?(借助图片理解: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沿,就是边。) (二)感悟对话次数 1.读第2~7自然段,找找课文中的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3次) 2、读一读这三次对话。 (三)学习第2~5自然段。(第一、二次对话) 1.学习第一次对话。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材概述: 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无异于“坐井观天”啊。《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理解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个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对文中的故事感兴趣,但是对寓言故事这种文章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这就要求老师引导他们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表演中理解寓意。这篇课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只有3个,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读课文。 学习目标: (一)理解3个生字。会写8个字。 (二)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三)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目标1和2. 难点:学习目标3. 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策略、朗读法、表演法、 教学资源的准备: 教学环境:非网络教学环境 教学资源:课件、拓展资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理解3个生字。 (二)会写8个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3个生字。 难点:会写8个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出示“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长大有脚没尾巴”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故事,讲的就是青蛙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观天。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理解“沿”,在田字格中范写“沿”。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6分钟) (一)范读课文。 (二)指导学生自读故事,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三)指名说说自已读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了解课文内容,初识生字。】 三、理解生字,准确书写(11分钟) (一)课件出示文中的词语:“井沿、无边无际、不信、抬头、青蛙、弄错、回答、还用”指名认读,读完“井沿”后,老师指一些实物,让学生说出带“沿”的词语。让学生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理解“际”。通过度析“信”的字形结构,理解“信”。 (二)范写“答、还”两个字,老师写,学生观察、书空,老师讲清这两个字的笔顺及写字时的要领。 (三)独立描红、临写。 (四)出示生字,齐读生字。 【设计意图:在认读词语中理解生字,有重点地指导写字。】 四、拓展阅读,巩固生字(10分钟) (一)读读“识字通”中的三篇短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把自己喜欢的短文读给同桌听。 【设计意图:增大阅读量,增强阅读兴趣。】 五、练习写作,实际使用(10分钟) (一)出示一些含有生字的词语,要求学生在这些词语中挑自己喜欢的词语,用它们在写话本上写几句话或一个小故事。 (二)写好后读给同桌听。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语言使用水平,激发写作兴趣,照顾学困生。】

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根据要求,做游戏“纸筒看黑板”。 师ppt:游戏规则:(1)左手把纸筒放在左眼处(2)右手捂住右眼。(3)头不能移动,直视前方。 师:通过纸筒,你看到的黑板是什么样子的?拿下纸筒,再看看你刚才看过的地方。你看出了什么? 过渡语:同学们,通过纸筒,我们发现,视角不同,看到的范围也就不同了。今天,有一只小青蛙,坐在了一口井中,仰望天空,它眼中的蓝天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3.坐井观天》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脉络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找课文有几个段落。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两个小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2、学生反馈。(板书:争论天的大小) 过渡:这位同学概括简单明了,以后我们也要学习他这种概括课文的方法。3、师:小鸟和青蛙在争论天的大小,那小鸟和青蛙在井的什么位置进行争论的?你从文中的那句话知道的呢?

5、青蛙在哪里?谁来给老师摆一摆?小鸟又在哪里呢? 三、学习课文、深入体会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小鸟和青蛙在井沿上发生了争论,那他们是怎样争论的?文中出现了几次对话?请你们再次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他们的对话。 2、小朋友们认真读书的样子特别可爱,老师愿意分享你们丰收的喜悦,谁来说一说,小鸟和青蛙之间发生了几次对话?。 学习第一次对话: ①师:他们的对话可有趣啦!请小朋友自由朗读第1次对话,(课件 出示)谁想读一读? ②指导朗读。理解:小鸟飞了多远啊?一百多里有多远呢? 学习第二次对话: 3、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小鸟和青蛙的对话真精彩,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次对话。看看小鸟和青蛙又说了什么?(谁来读?) (1)、大话是什么话?你说过大话吗?你看青蛙多么自信,它说小鸟在吹牛呢?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文中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了大话呢? (2)、小鸟是怎么来反驳青蛙的呢?天有多大?让我们来学习第二个生字?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出示图片练说:小鸟飞呀飞,飞过,飞过,还没有看到天的边。教师引读:天真是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这些都是无边无际的,大得很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及反思大全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与反思一 今天我执教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3课《坐井观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 首先是对“无边无际”这个词语的理解。首先让学生想象天有多大,在让学生说说无边无际的()拓展思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天很大,无边无际。在此基础上回到文本,”我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想下来找点水喝“让学生说话,说说小鸟也许飞过哪里。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回答的十分精彩,小鸟也许飞过高高的山,大大的城市等等。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 然后是对寓意的理解。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实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还是老师给学生的。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完成这一目标时,我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抓青蛙说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借助青蛙在井底的软件,让学生边读边思:青蛙为什么会错?得出结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他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导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错了。 2、抓青蛙的神态和表情。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听不进小鸟的劝告,自以为正确。通过对“笑”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也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 3、通过对小鸟和青蛙正确错误原因的分析,学生自己悟出了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让学生各抒己见,用学到的道理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 4、角色体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感情朗读,以致达到表演读的程度。 在课堂实际操作时,对学生的引导方式上有待改进,由

二年级语文13《坐井观天》导学案 编写人: 温馨提示:只有正视自己的无知,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 学习目标: 1、认识“沿、际、信”3个生字,会写“信、错”等8个生字。 2、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 3、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学习重点: 会写8个字;从三次对话中明白“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寓意。知识链接: 寓言是一种用比喻性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的文学作品,寓言的主人公常常是人,也有的是动植物。以动植物为主人公的寓言,都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动植物当成人来写。寓言也多运用比喻,目的是通过比喻性的故事来说明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一、自主学习 1.我能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 ()()()()() 沿()信()际()蛙()错()2.我会读。 小鸟青蛙朋友弄错坐井观天 看见井沿抬头回答无边无际 二、合作探究 1、小组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完成习题。 (1)加一加:()+()→抬()+()→答(2)换一换:洼-()+()→蛙借-()+()→错2、、我能给多音字组词。 dā( ) huán( ) 答还 dá ( ) hái( ) 3、读课文,想一想,填一填。 (1)青蛙说:“天不过()那么大。” (2)小鸟说:“天(),打得很呢!”

(3)有些人看到的、知道的很少,还以为是正确的,我们就说他是()。 (4)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 A.青蛙对。因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是青蛙天天坐在井里看到的,不会错。 B.小鸟说的对。因为天无边无际,小鸟整天在空中飞来飞去,它没有说大话。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读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四、拓展延伸。 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 五、课堂检测。 1、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zuò jǐng guān tiān jǐng yán tái tóu ( ) ( ) ( ) kǒu kě hē shuǐ bié shuō nòng cuò ( ) ( ) ( ) ( ) 2、我会组词。 井()观()沿()百()错()开()现()没()白()借()3、我给词语排排队。 飞来地方一只从小鸟很远的 看法认为自己的没有青蛙错 -------———————————————————————————4、我能把词语送回家。 保护爱护四周四处 (1)我们要()自己的眼睛。 (2)我们要()小青蛙。 (3)广场(),灯火辉煌,美极了。 (4)他()张望,找不到妈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