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化成就》教案

《科技文化成就》名师教案

一、课标内容

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了解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已经了解了新中国所经历的历程,这对于理解新中国取得科技成就的背景有所帮助。学生对我国近几年来取得的科技文化成就通过电视等媒体的反复追踪播报有所了解,这为学习本课内容打下了基础。但是由于八年级学生所处的年代,他们对上世纪的“两弹一星”“神舟”系列飞船、籼型杂交水稻、青蒿素等重大科学技术往往只有模糊肤浅的认识,对老一辈科学家默默无闻、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也不够理解。

教师应以此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自主查阅和探究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历史知识,培养他们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在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了两大板块的内容:科技成就、文化事业的发展。面对中国“一穷二白”的艰难局面,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重视科技工作,在攀登现代化科技高峰的征途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先后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飞船、杂交水稻和青蒿素为代表的一系列科学技术成就。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新中国的科技事业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随着新中国诞生,文学艺术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四、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阅读史料、观看视频、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促进学生在历史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发展。

2.学习目标

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时间、组成部分,无人飞船和载人飞船的发射时间,袁隆平和屠呦呦及其贡献,“双百方针”内容,文化事业发展的成就等基础知识;

目标2:阅读教材,列表归纳我国在国防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探讨发展“两弹一星”的原因;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刻苦专研、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重点、难点)

目标3:搜集资料,说出袁隆平、屠呦呦作出的重大贡献;并归纳我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难点)

目标4:阅读教材,列表归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重点)

五、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播放视频: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

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行的首次自动交会对接,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货运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首次交会对接。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科技发展如何?是否取得重大突破呢?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时间、组成部分,无人飞船和载人飞船的发射时间,袁隆平和屠呦呦及其贡献,“双百方针”内容,文化事业发展的成就等基础知识。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科技文化成就》导学任务单,任务一,《科技文化成就》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2)合作探究

出示任务:任务二

【合作探究】

1.根据教材内容,列表归纳我国在国防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

2.结合教材91页人物扫描,材料,讲述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的故事,说出“两弹一星”精神指的是什么?

3.阅读教材92页材料研读并结合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的国际局势,归纳我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

教师先明确“两弹一星”的内容,并用表格呈现出来。

师:随着历史的演进,它的说法也发生了变化。最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原子弹和氢弹合起来称为一弹,即核弹,另一弹专指导弹。一星就是指人造地球卫星。

PPT出示问题:1.根据教材内容,列表归纳我国在国防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