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表面现象练习题

第七章表面现象练习题
第七章表面现象练习题

第十章界面现象练习题

一、是非题(对的画√错的画×)

1、液体的表面张力总是力图缩小液体的表面积。()

2、液体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与液面垂直。()

3、分子间力越大的物体其表面张力也越大。()

4、垂直插入水槽中一支干净的玻璃毛细管,当在管中上升平衡液面外加热时,水柱会上升。()

5、在相同温度下,纯汞在玻璃毛细管中呈凸液面,所以与之平衡的饱和蒸气压必大于其平液面的蒸汽压。()

6、溶液表面张力总是随溶液的浓度增大而减小。()

7、某水溶液发生负吸附后,在干净的毛细管中的上升高度比纯水在该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低。()

8、通常物理吸附的速率较小,而化学吸附的速率较大。()

9、兰格缪尔等温吸附理论只适用于单分子层吸附。()

10、临界胶束浓度(CMC)越小的表面活性剂,其活性越高。()

11、物理吸附无选择性。()

12、纯水、盐水、皂液相比,其表面张力的排列顺序是:γ(盐水)<γ(纯水)<γ(皂液)。()

13、在相同温度与外压力下,水在干净的玻璃毛细管中呈凹液面,故管中饱和蒸气压应小于水平液面的蒸气压力。()

14、朗缪尔吸附的理论假设之一是吸附剂固体的表面是均匀的。()

15、同一纯物质,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大于大液滴的饱和蒸气压。()

16、弯曲液面的饱和蒸气压总大于同温度下平液面的蒸气压。()

17、表面张力在数值上等于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增加单位表面积时环境对系统所做的可逆非体积功。()

18、某水溶液发生正吸附后,在干净的毛细管中的上升高度比在纯水的毛细管中的水上升高度低。()

19、弯曲液面处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与液面相切。()

20、吉布斯所定义的“表面过剩物质的量”

n只能是正值,不可能是负值。

i

( )

21、封闭在容器内的大、小液滴若干个,在等温下达平衡时,其个数不变,大小趋于一致。()

22、凡能引起表面张力降低的物质均称之为表面活性剂。()

23、表面过剩物质的量为负值,所以吸附达平衡后,必然引起液体表面张力降低。()

24、在吉布斯模型中,选择表面相的位置使溶剂的表面过剩物质的量n1(γ),则溶质的表面过剩物质的量ni(γ)可以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

25、过饱和蒸气之所以可能存在,是因新生成的微小液滴具有很大的

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二、选择题

1、液体表面分子所受合力的方向总是(),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

(1)沿液体表面的法线方向,指向液体内部。

(2)沿液体表面的法线方向,指向气体内部。

(3)沿液体表面的切线方向,

(4)无确定的方向。

2、在定温定压下影响物质的表面吉布斯函数的因素是()

(1)仅有表面积As (2)仅有表面张力g

(3)表面积As和表面张力g (4)没有确定的函数关系

3、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是()

(1)由于存在表面(2)由于在表面上存在表面张力

(3)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在弯曲表面两边压力不同

(4)难于确定

4、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毛细管中注入少许水(水润湿玻璃)在毛细管中水平水柱

的两端呈凹液面,当在右端水凹面处加热,毛细管中的水向何端移动。( )

(1)向左移动 (2)向右移动

(3)不动 (4)难以确定

5、今有一球形肥皂泡,半径为r ,肥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g ,则肥皂泡内附加压力是( )

(1)2p r

γ?= (2) r p 2γ=? (3) r p γ4=? 6、在定温下,同成分的两个大小不同的液球的饱和蒸气压()大*1,r p 和()小*2

,r p 存在( )的关系。

(1)**>21,,r r p p (2)**=2

1,,r r p p (3) **<2

1,,r r p p (4)不能确定 7、今有反应()()()g CO s CaO s CaCO 23+=在一定温度下过平衡,现在不改变温度

和()g CO 2的分压下,也不改变()s CaO 的颗粒大小 ,只降低的()s CaCO 3颗

粒直径,增加分散度,则平衡将( )

(1)向左移动 (2) 向右移动 (3)不移动

8、某物质B 在溶液表面的吸附达平衡时,则B 物质在表面的化学势()表B μ与溶

液内部B 物质的化学势()内B μ的关系是( )

(1)()()内表B B μμ> (2)()()内表B B μμ<

(3) ()()内表B B μμ= (4)不能确定

9、接触角是指( )

(1)g/l 界面经过液体至l/s 界面间的夹角

(2)l/g 界面经过气相至g/s 界面间的夹角

(3)g/s 界面经过固相至s/l 界面间的夹角

(4) l/g 界面经过气相至s/l 界面间的夹角

10、高分散度固体表面吸附气体后,可使固体表面的吉布斯函数( )

(1) 降低 (2)增加 (3)不改变

11、若某液体能在某固体表面铺展,则铺展系数S 一定:( )。

(1)≤ 0; (2)≥0; (3)= 0。

12、在等温等压下,同一种物质的粗颗粒的溶解度c 1 和微细颗粒的溶解度c 2间的关系为:( )。

(1)c 1 > c 2;(2)c 1 = c 2 ;(3)c 1 < c 2 ;(4)不能确定。

13、由两种不互溶的纯液体A 和B 相互接触形成两液相时,下面说法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1)界面是一个界限分明的几何平面;

(2 )界面层有几个分子层的厚度,在界面层内,A 和B 两种物质的浓度沿垂直于界面方向连续递变;

(3)界面层的厚度可达几个分子层,在界面层中,A 和B 两种物质的浓度处处都是均匀的。

14、下面属于水包油型乳状液(O/W 型)基本性质之一的是:( )。

(1)易于分散在油中; (2)有导电性 ; (3)无导电性。

15、下列各式中,不属于纯液体表面张力的定义式的是: ( );

(1)p T A G ,??? ????; (2) p T A H ,??? ???? ; (3) V

T A F ,??? ???? 。 16、朗缪尔公式可描述为:( )。

(1)五类吸附等温线; (2)三类吸附等温线;

(3)两类吸附等温线; (4)化学吸附等温线。

17、在一般情况下不考虑表面的存在对系统性质的影响是因为:( )

(1)表面状态复杂;

(2)表面不重要;

(3)表面分子数比内部分子少的多,表面效应不明显;

(4)表面分子与内部分子状态一样。

18、一定体积的水,在同温度下分散为大水滴与分散为小水滴时的两种状态相比较,性质保持不变的是()

(1)饱和蒸气压(2)表面能(3)表面张力

19、有机液体与水形成W/O型还是O/W型乳状液与乳化剂的HLB值有关,一般是:()

(1) HLB值大,易形成W/O型;

(2) HLB值小,易形成O/W型;

(3) HLB值大,易形成O/W型;

(4) HLB值小,不易形成W/O型。

20、矿石浮选法的原理是根据表面活性剂的:()

(1) 乳化作用;(2) 增溶作用;(3) 去污作用;(4) 润湿作用。

21、胶束的出现标志着表面活性剂的:()

(1) 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降;

(2) 溶解已达到饱和;

(3) 分子间作用超过它与溶剂的作用;

(4) 分子远未排满溶液表面。

22、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5℃和75℃的水中,则毛细管中的水在两不同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

(1) 相同;

(2) 无法确定;

(3) 25℃水中高于75℃水中;

(4) 75℃水中高于25℃水中。

23、人工降雨是将微细晶粒喷撒在积雨云层中,目的是为了降雨提供()

(1)冷量;(2)湿度;(3)晶核;(4)温度。

24、在农药中通常都要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物质, 如烷基苯磺酸盐, 其主要目的是:()

(1)增加农药的杀虫药性;

(2)提高农药对植物表面的润湿能力;

(3)防止农药挥发;

25、对于一理想的平液面,下列物理量,何者为零()

(1)表面张力;(2)比表面;

(3)比表面吉布斯函数;(4)附加压力。

26、硅胶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气,使空气干燥,是由于()

(1)硅胶孔太小,吸附的水蒸气难以离开;

(2)硅胶与水形成氢键;

(3)硅胶孔中水的饱和蒸气压大于正常情况水的饱和蒸气压;

(4)硅胶孔中水的饱和蒸气压小于正常情况水的饱和蒸气压;

27、若在固体表面发生某气体的单分子层吸附,则随着气体压力的不断增大,吸附量是()

(1)成比例增大;(2)逐渐减少;(3)恒定不变;(4)逐渐趋向饱和。

28、对于亲水性固体表面,其固、液间的接触角θ应()

(1)θ>90°;(2)θ=90°;(3)θ<90°;(4)θ=180°。29、弗伦德利希吸附等温公式适用于()

(1)低压;(2)中压;(3)高压;(4)任何压力。

30、在干净、粗细均匀的U型玻璃毛细管中注入纯水,两侧液柱的高度相同,然后用微量注射器从右侧注入少量正丁醇水溶液,两侧液柱的高度将()(1)相同;(2)左侧高于右侧;(3)左侧低于右侧;(4)无法确定。

31、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3根粗细不等的毛细管,其半径大小顺序为r1>r2>r3,则毛细管内水蒸气易于凝结的顺序是()

(1)1,2,3;(2)2,3,1;(3)3,2,1;(4)无法确定。

32、多孔固体表面易于吸附水蒸气,而不易吸附氧气、氮气,其主要原因是()

(1)水蒸气相对分子量比氧气、氮气小;

(2)水蒸气分子极性比氧气、氮气大;

(3)水蒸气的凝聚温度比氧气、氮气高;

(4)水蒸气在空气中含量比氧气、氮气少。

33、水在某毛细管内上升的高度为h,若将此管垂直的向水深处插下,露在水面以上的高度为h/2,则()

(1)水会不断冒出;

(2)水不流出,管内液面凸起;

(3)水不流出,管内凹液面的曲率半径增大为原先的2倍;

(4)水不流出,管内凹液面的曲率半径减小为原先的一半。

3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1)农药中加入润湿剂可使γl/g和γl/s减少,药液在植物表面易于铺展;

(2)防水布上涂表面活性剂使γg/s减少,水珠在其上不易铺展;

(3)泡沫浮选法中捕集剂极性基吸附在矿石表面,非极性基向外易被吸附在泡沫上;

(4)起泡剂的主要作用是增大液体表面张力。

35、下列对于物理吸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1)吸附力基于范德华力,吸附一般没有选择性;

(2)吸附层可以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

(3)吸附速率较快,吸附热较小;

(4)吸附较稳定,不易解吸。

三、填空题

1、通常液体的表面张力是指某液体与其 相接触,或者

与 相接触时的界面张力。

2、临界状态下,由于 ,所以液体的表面张力为 。

3、一个球形液滴在定温下与其蒸汽成平衡时,液相压力P 1 气相压力P 2(选填>,=,<号)。若液体表面张力为g,球形液滴半径为r,则P 1-P 2= 。

4、表面活性剂按亲水基团的种类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定温下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浓度增大而减小,则单位表面吸附量

为 0。(选填>,=,<号)

6、铺展系数S 与ls s l γγγ,,的关系是,S= ,若液体在固体表面上发生铺展,则S 0。

7、物理吸附的吸附力是 ,吸附分子层是 。

8、气体被固体吸附过程其熵变,△S= 0。焓变△H= 0。

9、由于新相难以形成而出现的四种常见的亚稳态是 ; ; ; 。

10、微小颗粒物质的化学势比大块物质的化学势要__________。

11、泡沫是以___________为分散相的分散系统。

12、乳状液的类型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3、过饱和蒸气的存在可用___________公式解释,毛细管凝结现象可用_______________公式解释。(选填拉普拉斯、开尔文、朗缪尔)

14、朗缪尔等温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表面张力的作用方向是与界面__________,与边界___________。

16、朗缪尔吸附等温式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该式的适用条件是_____________。

17、由于表面效应的存在,所以新相____________生成。

18、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减小),当液体到临界温度时,表面张力等于___________。

19、通常以接触角θ值的大小来衡量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程度,若θ小于90°,称为_______________ 。

20、过热液体的存在可用_____ _____公式解释。

四、计算题

1、已知293 K时,乙醚/水,汞/乙醚,汞/水的界面张力分别为10.7 ×10 -3 N·m -1,379 ×10 -3N·m -1,375 ×10 -3 N·m -1。用滴管在乙醚与汞的界面上滴一滴水,试求其接触角q 。

2、200 ℃时测定O2 在某催化剂上的吸附作用,当平衡压力为0.1 MPa及1 MPa 时,1 g催化剂吸附O2的量分别为2.5 cm 3及4.2 cm 3 (STP) 设吸附作用服从朗缪尔公式,计算当O2的吸附量为饱和吸附量的一半时,平衡压力为多少。

3、一个半径为r=2 cm的小玻璃杯,里面盛有水银,将一小滴水滴在水银表面上,试问水能否在水银表面铺展?假定水能在水银表面铺展,求铺展过程Gibbs函数

改变。已知,γ

汞—空=0.483 N·m-1,γ

水—空

=0.0728 N·m-1, γ

汞—水

=0.375 N·m-1

4、水在293 K 时的表面张力为7.27×10-2 N·m-1,密度为998 kg·m-3,计算水在

293 K,半径为1×10-3 m 及1×10-5 m 的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g =9.81 m·s-2),假定接触角θ = 0°。

5、水的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为:γ/ 10 -3N·m -1 = 75.64-0.14(t / ℃)今将10 kg 纯水在303 K及101 325 Pa条件下等温等压可逆分散成半径r= 1′10-8 m的球形雾滴,计算

(1)环境所消耗的非体积功;

(2)小雾滴的饱和蒸气压;

(3)该雾滴所受的附加压力。

(已知303 K,101 325 Pa 时,水的密度为995 kg·m-3,不考虑分散度对水的表面张力的影响。H2O的摩尔质量为18.0 g·mol-1。)

6、已知在-33.6℃时,CO(g)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符合朗缪尔直线方程。经测定知,该(p/V)~p直线的斜率为23.78 kg·m-3,截距为131 kPa·kg·m-3,试求朗缪尔方程中的常数V m及b。

7、泡压法测定丁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20℃实测最大泡压力为0.4217 kPa,若用同一个毛细管,20℃时测的水的最大泡压力为0.5472 kPa,已知20℃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2.75 mN·m-1,请计算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

8、283K时,可逆地使纯水表面积增加1.0,吸热0.04J。已知283K时纯水的表面张力为0.074N. m-1,求该过程的W,△U,△H,△S,△G。

9、在298K时,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服从γ/mN·m-1= 72-5×10-4c+2×10-7c2,试计算c =500 mol .m-3 时的表面过剩。

10、已知27℃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529 kPa,已知水在298K时的表面张力为0.0718N. m-1,密度为997㎏. m-3。试求:

(1)该温度下,水在半径为5×10-4m的某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是2.8×10-2 m,求接触角为多少?

(2)当毛细管半径为2×10-9m时,求27℃下水蒸气能在该毛细管内凝聚所具有的最低蒸气压是多少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第七章 表面现象习题答案.

第七章 表面现象习题答案 1.在293.15K 时,把半径为1 mm 的球形水滴分散成半径为1 μm 的球形小水滴,比表面为原来的多少倍?表面Gibbs 自由能增加了多少?此过程环境至少需做功多少?已知293K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88 N ?m -1。 解: (1)小液滴比表面r a = r r r V A 3 3 4432=ππ=球体积球面积 r 1 = 10-3 m , r 2 = 10-6 m 36321121010 10/3/312 ===--r r r r a a r r = 倍 (2)分散前液滴表面积62111044-?==ππr A m 2 分散后小液滴数 9321323 121103 434=??? ? ??===r r r r V V n ππ 个 分散后液滴总表面积 () 32 6 9222104104104--?=?=?=πππr n A m 2 ?A = A 2 -A 1 ≈ A 2 ?G = σ??A = 0.07288?4π?10-3 = 9.158?10-4 J (3)环境至少做的功 W r '=?G =9.158?10-4 J 2. 将10-3 m 3 油状药物分散水中,制成油滴半径为10-6 m 的乳状液。已知油水界面张力为65?10-3 N ?m -1,求分散过程需作多少功?增加的表面Gibbs 能为多少?如果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后,油水界面张力下降至30?10-3 N ?m -1,则此分散过程所需的功比原来过程减少了多少? 解:(1)分散后总表面积 小油滴面积小油滴体积 总体积 ?= A 36 332331031010310343 410?=?=?=?=----r r r ππ m 2 分散前表面积与分散后相比可忽略,?A =A 分散过程环境作的功及所增加的表面自由能: W r '=?G =σ??A =65?10-3?3?103=195 J (2) 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分散过程环境作的功 W r '=?G =σ ??A =30?10-3?3=90 J 比原来过程少做功=195-90=105 J 3. 常压下,水的表面张力σ(N ?m -1)与温度T (K )的关系可表示为: σ=(75.64-0.00495 T )?10-3 。

界面现象练习题

界面现象练习题 1.下面关于表面张力的方向叙述不正确的是:(中科大2004年) (a) 平液面的表面张力沿着液面且与液面平行 (b) 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指向曲率中心 (c) 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垂直于周界限,且与液滴的表面相切 (d) 表面张力是沿着液体表面,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上的紧缩力答b; 2.水平放置的粗细均匀的毛细玻璃管中有一段汞柱,当在玻璃管右端稍稍加热时,管中汞柱将:(大连化物所2002年)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不移动 (d) 无法确定答b; 3. 造成液体过热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3年) (a)气泡内压力下降 (b)小气泡受弯曲界面压力差 P (c)液柱静压力使气泡难以形成(d)过热时热力学上更稳定一些答b 4. 在一密闭恒温容器内,有大小不同的两个微小汞滴,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容器内仍有液体汞存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a)有大小不等的两个液滴 (b)有两个大小相等的液滴 (c)大液滴消失; (d)小液滴消失答d 5. 现有一个由水形成的液珠和一个气泡,附加压力的方向分别是:(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a) 液珠:向外,气泡:向内 (b) 液珠:向内,气泡:向外 (c) 液珠:向外,气泡:向外 (d) 液珠:向内,气泡:向内答d 9. 对于同一种物质,微小晶体与普通晶体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浙工大2006年) (a)蒸气压较大 (b)熔点较低 (c)熔点相同 (d) 溶解度较大 答c 11.对弯曲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b ) a.一定等于零 b. 一定不等于零 c. 不确定 14液体在能被它完全润湿的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反比于(b ) a.空气的压力 b.毛细管半径 c.液体的表面张力 d.液体的粘度 15. 两亲分子作为表面活性剂是因为(c ) a.在界面上产生负吸附 b.能形成胶束 c.在界面上定向排列降低了表面能 d.使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大

液体表面张力与液体表面现象

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液体的表面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观察到许多与液体表面张力有关的现象。如草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荷叶上滚动着的小水滴,玻璃板上的小水银滴等,它们为什么都是球形或近似球形?这就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结果。当用细管吹出一个个五彩缤纷的肥皂泡时,在泡膜的表面上就布满了液体表面张力。用数学可以证明,在体积相同的各种形状的几何体中,球体的表面积最小。正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才会出现露珠、小水银滴等都收缩为球形的现象。 你若有机会观察护士给病人输液,你会看到在输液之前,护士总是要把输液管中的空气泡排除干净。不然的话,若让那些气泡混入人体血管中,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气泡将会阻碍血液的正常流动。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液体的表面张力,以及液体表面现象发生的原因。 1 表面张力的成因、大小和方向 表面张力就是促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液体与气体的交界面(属于液体薄层),称为表面层。在表面层中,液体分子因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引力,而有一部分会被拉入液体内,致使表面层液体分子密度小于液内分子密度。表面层中液体分子的这种布局,使得液体表面层就像一张“绷紧”的橡皮膜,而具有收缩趋势。表面层一直处在具有收缩趋势的表面张力作用之下。 这里应指出,液体表面张力与橡皮膜张力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橡皮膜的分子间距会随着膜面积的增大而增大。而液体表面张力却不受面积变化的影响,当液体表面层面积增大时,液内分子会自动进入液面来补充,从而维持液面内分子间距不变。 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来可说明表面张力的存在。取一段铜丝制成一个直径约 cm ~85的圆环,在环上跨系一根细红线(用红线易于观察) 。将环浸入洗洁精溶液再取出,环上蒙了一层液膜,这时用粉笔头轻触线一侧的液膜,原来自由弯曲的红线则立即被液膜拉向另一侧,成为一段张紧的弧线。实验表明,液体表面具有收缩到最小面积的趋势。同时它还表明,表面张力的方向垂直于任一周界线且与液面相切。 理论和实验表明,表面张力的大小,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2)(双表面层单表面层L F L F αα 上式中,α称为表面张力系数。α与液体的种类、温度等因素有关。不同的液体,α不同;同一种液体,α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另外,α也与液体中的杂质有关。因此,当人体使用了某些药物后,血液或尿液的表面张力系数则会发生变化。 在生活中有许多与表面张力有关的现象。例如,对人来说,重力有时会造成很大的麻烦。人若不慎从高处落下,可能会被摔得不轻。而小昆虫一点也不害怕重力,它在落下时一点危险也没有。但表面张力对某些昆虫来说则有可能造成很大威胁,小昆虫有时最怕表面张力。当一个成人从浴池中站起时,他身上会带起厚约mm 2.0的一层水,这些水大约kg 5.0,不到人体重的%1,这对人来说不会感到有什么负担。即使是人的全身涂满了肥皂泡沫,其表面张力对人也不会产生任何威胁。而一只蚊子一旦被肥皂泡沫弄湿,它将很危险。这时蚊子将难逃表面张力“法网”。

(答案已整理)园林植物病虫害习题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习题集 名词解释 1、病原物: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称为生物性病原,通常这类病原被称为病原 物或寄生物;(p8) 2、病原菌:病原物中属于菌类的又称为病原菌; 3、症状:病植物在外部形态上表现出的不正常特征称为病害的症状;(p9) 4、病症、病状:对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来说,症状分为两方面,寄主植物的病变特征称为 病状,病原物在寄主植物发病部位上所产生的营养体和繁殖体称为病症; 5、真菌的子实体:任何产生孢子的组织或结构统称为子实体;(p17) 6、真菌的生活史:真菌丛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阶段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 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p18) 7、寄生现象:在生物共生的关系中,营寄生生活的生物获益,而被寄生的生物则受害的现象; 8、病毒: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靠寄生生活的 生命体; 9、分生孢子:产生于菌丝分化而形成的分生孢子梗上,成熟后从孢子梗上脱落;(p17) 10、寄生性: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从后者获得营养的情况称为寄生; (p235) 11、致病性: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而后引起病害的能力;(p45) 12、致病力: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 13、抗病性:植物的抗病性就是植物对病原物所表现的不易亲和或不易感染的特性,也就是寄 主植物抑制或延缓病原物活动的能力,或者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p46,三种解释随便一种都可以);(p48) 14、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的有机体吸收营养的病原物,又被称为严格寄生物或绝对寄生物, 或者活体寄生物(p43) 15、死养寄生物:主要从无生命的有机体上吸取营养的寄生物,包括兼性寄生物和专性腐生物; (p44) 16、浸染循环:侵染循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植物侵染性病害连续发生的过程 (p49)(或:一种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再度发病的过程) 17、初侵染:病原物从越冬(或越夏)场所出来,所进行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侵染;(p50)

表面现象与分散体系答案

第八章 表面现象与分散体系答案 一、填空题 1、r p /4θ=? 2、大;越小 3、大于 4、 凹平凸〉〉p p p 5、降低;大于 6、反比;正比 < 7、减小 8、红;10 -9 -10 -7 ;正;负极 9、散射作用;4;反 10、+-+-?-??xK K x n nI AgI x m ])()[(1 33])()[(-+-+?-??xNO NO x n nAg AgI x m 11、单分子 12、亲水;亲油 : 13、负(阴)极;K3Fe(CN)6 二、单选题

三、多选题 % 四、简答题 1、油与水是互不相溶的,当两者互相剧烈振荡时,可以相互分散成小液滴,这样一来,表面能增大,这时又没有能降低表面能的第三种物质存在,因此这时为不稳定体系,便自动分层。 2、若无碎磁片或沸石,则液体内部不易形成新相(气相)。因在形成新相的刹那间,该新气泡相的凹形表面的曲率很大,根据开尔文公式,P r>>P*,这样该微小的气泡便自发消失,因此体系便不能在正常情况沸腾,升高温度成为局部过热的介稳状态,而导致暴沸。如果在液体内加上沸石,则在沸石表面的尖端有较大的凸端,此处P r>>P*,因此便容易沸腾,又因在沸石内部吸附的空气,也因受热而脱附,成为形成气泡的气核,又因沸石与瓶底紧密相接,而成为局部过热处,两者相接处的液膜在瞬间成为过热,P r>>P*;便成为微泡使沸石跳动,结果便成为一新气泡上升。 3、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其中存在着不同大小以及甚微小的被溶解物质的平衡晶态物质,实际上这些不同大小的同种晶态物质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其溶解度C r大于大块晶体的溶解度C*,因此,将这饱和溶液长期放置后,微晶、小晶便逐渐消失,而大块晶体却逐渐增大。 4、因水与玻璃的接触角小于90°,又水的表面为负的附加压力,这样就使水在玻璃管中成为凹面,而水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姓名: xx学号:17班级: 园艺1092 第一章绪论 1、园艺植物保护与环境保护有何联系? 植物是自然界生物的食物链中最基本的营养来源,是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生态环境中动物生活不可缺少的环境基础。绿色植物,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氧气和有机物的制造厂,维系着生态平衡,使万物充满生机。从化学角度看,它还微妙而准确地反映着我们周围环境的特征和变化,供给人类许多有用的信息和物质。所以,植物保护是环境保护最重要最必须的环节。 2、园艺植物病害有何重要性?其与其他作物病害有何不同特点? 园艺植物病害的重要性体现在: 1、影响园艺作物的产量 2、降低园艺作物的质量 3、有时影响国际贸易和出口换汇 4、防治不当会引起作物药害、人畜中毒和生态环境污染 与其他作物病害的差异: 1、园艺植物品种繁多、生物学特性差异大、耕作栽培措施要求高、生态环境复杂等特点,病害的发生规律难以把握,治理难度大。 2、园艺作物大多需要精耕细作,加大了人与作物的接触机会,也就增加了病害传播的可能性;这就要求生产者具备一定的植物病理学知识,避免不自觉地认为传播病害。

3、园艺作物保护地栽培面积的扩大、复杂指数的提高,为病害的越冬提供了良好的寄主和生态环境,为病害的传播介体提供了栖息、繁殖的场所,增大了切断病害传播途径的难度。 4、果菜类作物的产品大多是新鲜食品,防治病虫害时,不仅不能使用粮棉作物上常用的毒性农药,而且农药残留也有严格的限制。 5、花卉全球化销售使其成为病害的帮凶,由于是认为传播、途径广泛 3、植物病理学研究哪些方面的内容?其与哪些学科有何联系? 研究内容: 1、病害病原体的本质及其活动 2、受害植物的本质及其活动 3、植物与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4、病害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5、根据这些基础研究的结果,阐明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并设计经济有效地防治措施 与植物病理学有联系的学科包括: 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等等;植物病理学应该属于医学的分支,可以称为植物医学,研究对象涉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间的互作,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第二章园艺植物病害的概论 1、你认为如何描述植物病害的定义更合适?为什么? 植物病害: 指植物的正常生理机制受到干扰所造成的后果。 原因:

(完整版)物理化学界面现象知识点

279 界面现象 1. 表面张力、表面功及表面吉布斯函数 表面张力γ:引起液体或固体表面收缩的单位长度上的力,单位为N·m -1。 表面功:'δ/d r s W A ,使系统增加单位表面所需的可逆功,单位为J·m -2。 表面吉布斯函数:B ,,()(/)s T p n G A α??,恒温恒压下系统增加单位表面时所增加的吉布斯 函数,单位为J·m -2。 表面吉布斯函数的广义定义: B()B()B()B(),,,,,,,,( )()()()S V n S p n T V n T p n s s s s U H A G A A A A ααααγ????====???? ',r s T p s W dA dG dA γδ== 表面张力是从力的角度描述系统表面的某强度性质,而表面功及表面吉布斯函数则是从能量角度和热力学角度描述系统表面的某一性质。三者虽为不同的物理量,但它们的数值及量纲等同的,均可化为N·m -1。 在一定温度、压力下,若系统有多个界面,其总界面吉布斯函数: s i i s i G A γ=∑ 2.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拉普拉斯方程 附加压力:Δp =p 内-p 外 拉普拉斯方程:2p r γ?= 规定弯曲液面凹面一侧压力位p 内,凸面一侧压力位p 外;γ为表面张力;r 为弯曲液面的曲率半径,△p 一律取正值;附加压力方向总指向凹面曲率半径中心。 3. 毛细现象 毛细管内液体上升或下降的高度 2cos h r g γθρ= 式中:γ为表面张力;ρ为液体密度;g 为重力加速度;θ为接触角;r 为毛细管半径。当液体不能润湿管壁,θ>90°即0cos θ<时,h 为负值,表示管内凸液体下降的深度。 4. 微小液滴的饱和蒸汽压——开尔文公式

(完整word版)园林植物考试题及答案

2018年春期2017级农学班《园林植物》期末考试试题 试题班级: 2017级农学班命题范围: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 1、植物分类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人为分类法,另一种是__________分类法。 2、分类学家根据植物的亲缘关系,对植物进行分类,并划分为七个层次,它们从上到 下是界、门、纲、_____、科、属、种 3、植物的命名一般采用双名法,第一个字是______名,第二个字是种名。 4、植物的分类检索表有两种形式,一是定距检索表,另一种是_________检索表。 5、常见的园林植物主要分布于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中,尤以种子植物门的 ____________亚门为最多。 6、针叶树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落叶针叶树,另一类是__________针叶树。 7、公园五大树种是指__________、雪松、日本金松、南洋杉、巨杉。 8、被喻为活化石植物,俗名公孙树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 9、水松是落叶针叶树,_________科,水松属。 10、被喻为“雪中四友”的是迎春、山茶、腊梅和_______。 11、被喻为“岁寒三友”的是松、竹、__________。 12、多浆及仙人掌类植物的茎或叶肥厚多汁,具有发达的_________组织。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哪些科的植物属于裸子植物门 A、腊梅科 B、杨柳科 C、银杏科 D、棕榈科 2、下列哪些科的植物属于双子叶植物 A、木兰科 B、松科 C、石蒜科 D、禾本科 3、下列哪些科的植物属于单子叶植物 A、山茶科 B、柏科 C、十字花科 D、竹亚科 4、下列植物是落叶针叶树的是() A、罗汉松 B、银杏 C、樟树 D、垂柳 5、下列植物是常绿针叶树的是() A、柳杉 B、金钱松 C、水松 D、水杉 6、下列植物是落叶乔木的是() A、桂花 B、荷花玉兰 C、女贞 D、紫薇

第十章 界面现象概念题及解答

§10.2 概念题 10.2.1填空题 1. 液体表面层中的分子总受到一个指向()力,而表面张力则是()方向上的力。 2. 在恒T,P下,纯液体是通过()来降低其表面吉布斯函数的,例如荷叶上的水滴呈球状是因为()。 3. 在25℃下,于100KPa的大气中,当某溶液形成半径为r之液滴时,液滴内液体的压力为150KPa.若在同温、同压下的空气中,将该溶液吹成一半径为r的气泡时,则该气泡内气体的压力为()(填入具体数值)。不考虑重力的影响。 4. 分散在大气中的小液滴和小气泡,或者毛细血管中的凸液面和凹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的方向均指向于( )。 图10-1 5. 如图10-1所示,设管中液体对毛细血管完全润湿,当加热管中水柱的右端时,则水柱将向()移动。 6. 将同样量的两小水滴中之一灌在玻璃毛细血管中该水滴能很好地润湿管壁,而另一小水滴则放在荷叶上,若两者均放在温度的大气中,则最先蒸发掉的是()。 7. 产生过冷、过热和过饱和等亚稳态现象之原因是()。 8. 固体对气体的吸附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之分,原因是() 9. 朗缪尔的吸附理论只适用于()吸附,根据朗缪尔理论导出的吸附等温式所描绘的吸附等温线的形状为()(画出图形)。 10. 如图10-2所示,在固体表面上附着一气泡,气泡被液体所包围,请在图中画出接触角 的位置。 图10一2 图10一3

11. 如图10-3所示,将一半径为r 的固体球体并恰有一般浸没在液体中,设固体和液体的表面张力分别为,s l γγ与固液界面张力为sl γ,则在恒T,P 下,球在浸没前后的表面吉布斯函数变化s G ?=( )(写出式子)。 10.2.2 单项选择题 1. 如图所示,该U 型管的粗、细两管的半径分别为0.05cm 和0.01cm 。若将密度30.80.g cm U ρ-=?的液体注入型管中,测得细管液面比粗管的液面高h= 2.2cm , (γ=l 利用上述数据便可求得该液体的表面张力 ) 。设该液体与管壁能很好润湿,即0θ=?。 选择填入:(a)5.20×31313110.;()10.7910.;()12.8210.;N m b N m c N m ------??(d)因数据不足,无法计算。 2. 在100℃,大气压力为101.325kPa 下的纯水中,如有一个半径为r 的蒸汽泡,则该蒸汽泡内的水的饱和蒸汽压r p ( )大气压力0p 0p ;若不考重力的作用,则蒸汽泡受到的压力为( )。 选择填入:(a )大于;0p (大气压力)-p ?(附加压力);(b)大于;0p +p ?;(c)小于; o p p -?;(d)小于;o p p +?。 3. 在T ,p 一定的条件下,将一体积为V 的大水滴分散为若干小水滴后,在下列性质中,认为基本不发生变化的性质为( )。 选择填入:(a)表面能; (b)表面张力;(c )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d )饱和蒸汽压。 4. 在室温、大气压力下,用同一支滴管分别滴下同体积的纯水和稀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其密度可视为与纯水相同)则水的滴数1n 与稀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滴数2n 之比,即12 /n n

第十二章界面现象 复习题解答

第十二章 界面现象复习题解答 1、 为什么气泡、液滴、肥皂泡等等都呈圆形?玻璃管口加热后会变的光滑并缩小(俗称圆口),这些现象的本质就是什么? 答:这些现象的本质就是:表面层分子总就是受到本体内部分子的拉力,有进入本体内部的趋势,即总就 是使表面积缩小到最小的趋势,因为相同体积的球形表面积最小,所以都成球形,而玻璃管口加热后变为 圆口也就是减小曲率半径((缩小表面积)。 2、 用学到的关于界面现象的知识解释以下几种做法或现象的基本原理:(1)人工降雨,(2)有机蒸馏中加沸石,(3)毛细凝聚,(4)过饱与溶液、过饱与蒸汽、过冷液体等过饱与现象,(5)重量分析中的“陈化”过程,(6)喷洒农药时为何常常要在药液中加少量表面活性剂。 答:都用开尔文公式RTlnP/P 0=2 r m/ρR’或RTlnP 1/P 2=(2 r m/ρ)*(1/R 1′-1/ R 2′)或RTlnS/S 0=2 r m/ρR’或 RTlnS 1/S 2=(2 r m/ρ)*(1/R 1′-1/ R 2′)来解释。 3、如图所示,在三通活塞的两端涂上肥皂液,关断右端通路,在左端吹一个大泡;然后关闭左端,在右端吹一个小泡,最后让左右两端相通,试问接通后两泡的大小有何变化?到何时达到平衡?讲出 变化的原因及平衡时两泡的曲率半径的比值。 答:接通后小泡变小,大泡变大,即小气泡的附加压力Ps 大于大气泡的附加压力,当达平衡时两气泡的曲 率半径相等。 4、因吉布斯自由能越低,体系越稳定,所以物体总有降低本身表面吉布斯自由能的趋势。请说说纯液体、溶液、固体就是如何降低自己的表面吉布斯自由能的。 答:纯液体通过缩小表面积来降低表面吉布斯自由能。溶液通过减小表面积与表面吸附两种途径来降低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对表面活性剂产生正吸附(Pi= -a i /RT(dr/da i ),对非表面活性剂产生负吸附。固体通过 吸附气体分子或液体分子来降低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5、为什么小晶粒的熔点比大块的固体的熔点略低而溶解度却比大晶粒大? 答:根据开尔文公式RTlnS 1/S 2=2 r m/ρR’说明小晶粒的溶解度大于大块固体的溶解度(因为相同质量的 小晶粒的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大于大晶体的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因为熔点就是三相平衡点 , ∵RTlnP 小/P 大=(2 r m/ρ)*(1/R 小-1/ R 大),小晶体的蒸汽压大于大晶体的蒸汽压,所以小晶体的熔点比大晶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习题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习题

第七章 表面现象习题 1. 在293K 时,把半径为10-3 m 的水滴分散成半 径为10-6 m 小水滴,问比表面增加了多少倍?表面吉布斯能增加了多少?完成该变化时,环境至少需做功多少?已知293K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88 N/m. 解: 2363 ,2,13 ,1 3 336391296232322134443 (1)433310********* (2)[(10)]/[(10)]1033104(10)4(10)4100.072884109.15810(3)9.15810s s s s A r a V r r a a a V n V A A A m G A J W G J πππππππσπ-----------== --=====?-=?-≈??=?=??=?=-?=-?球 球 =分散后液滴数个 = 2. 将10-6 m 3油分散到盛有水的烧杯内,形成半 径为10-6 m 的粒子的乳状液。设油水间界面张力为62×10-3 N/m ,求分散过程所需的功为多少?所增加的表面自由能为多少?如果加入微量的表面活性剂之后,再进行分散,这是油水界面张力下降到42

×10-3 N/m 。问此分散过程所需的功比原来过程减少多少? 解: 62 1223310(1)4343 621030.186(2)0.186(3)21030.1260.1860.1260.06V A A m V W A J G W J W A J J ππσσσσ---=??≈=???=-???-62 单个乳状油滴-63212’=(10)=(10)=-=-(A -A )-A ==-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所需的功:=-=4=比原来减少的功为:-= 3. 常压下,水的表面张力σ(N/m)与温度t (℃) 的关系可表示为 σ= 7.564×10-2 - 1.4×10-4 t 若在10℃时,保持水的总体积不变,试求可逆 地扩大1cm 2表面积时,体系的W 、Q 、ΔS 、ΔG 和ΔH 。 解: 242244 246644887.56410 1.410107.42410/7.56410 1.410(273) ( )( ) 1.410 7.42410107.424107.42410( ) 1.41010 1.410/283 1.410T A T N m T S A T W A J G W J S S A J K A Q T S σσσσ--------------????=??-??=-=???=-?=-??=-??=-=???=?=??=??=?=??=-=-66653.965107.42410 3.96510 1.1410J H G T S J ----=??=?+?=?+?=?

第十章界面现象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界面现象练习题 一、是非题(对的画√错的画×) 1、液体的表面张力总是力图缩小液体的表面积。() 2、液体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与液面垂直。() 3、分子间力越大的物体其表面张力也越大。() 4、垂直插入水槽中一支干净的玻璃毛细管,当在管中上升平衡液面外加热时,水柱会上升。() 5、在相同温度下,纯汞在玻璃毛细管中呈凸液面,所以与之平衡的饱和蒸气压必大于其平液面的蒸汽压。() 6、溶液表面张力总是随溶液的浓度增大而减小。() 7、某水溶液发生负吸附后,在干净的毛细管中的上升高度比纯水在该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低。() 8、通常物理吸附的速率较小,而化学吸附的速率较大。() 9、兰格缪尔等温吸附理论只适用于单分子层吸附。() 10、临界胶束浓度(CMC)越小的表面活性剂,其活性越高。() 11、物理吸附无选择性。() 12、纯水、盐水、皂液相比,其表面张力的排列顺序是:γ(盐水)<γ(纯水)<γ(皂液)。() 13、在相同温度与外压力下,水在干净的玻璃毛细管中呈凹液面,故管中饱和蒸气压应小于水平液面的蒸气压力。() 14、朗缪尔吸附的理论假设之一是吸附剂固体的表面是均匀的。() 15、同一纯物质,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大于大液滴的饱和蒸气压。() 16、弯曲液面的饱和蒸气压总大于同温度下平液面的蒸气压。() 17、表面张力在数值上等于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增加单位表面积时环境对系统所做的可逆非体积功。() 18、某水溶液发生正吸附后,在干净的毛细管中的上升高度比在纯水的毛细管中的水上升高度低。() 19、弯曲液面处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与液面相切。()

20、吉布斯所定义的“表面过剩物质的量”只能是正值,不可能是负值。( ) 21、封闭在容器内的大、小液滴若干个,在等温下达平衡时,其个数不变,大小趋于一致。() 22、凡能引起表面张力降低的物质均称之为表面活性剂。() 23、表面过剩物质的量为负值,所以吸附达平衡后,必然引起液体表面张力降低。() 24、在吉布斯模型中,选择表面相的位置使溶剂的表面过剩物质的量n1(γ),则溶质的表面过剩物质的量ni(γ)可以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 25、过饱和蒸气之所以可能存在,是因新生成的微小液滴具有很大的 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二、选择题 1、液体表面分子所受合力的方向总是(),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 (1)沿液体表面的法线方向,指向液体内部。 (2)沿液体表面的法线方向,指向气体内部。 (3)沿液体表面的切线方向, (4)无确定的方向。 2、在定温定压下影响物质的表面吉布斯函数的因素是() (1)仅有表面积As (2)仅有表面张力γ (3)表面积As和表面张力γ(4)没有确定的函数关系 3、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是() (1)由于存在表面(2)由于在表面上存在表面张力 (3)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在弯曲表面两边压力不同 (4)难于确定 4、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毛细管中注入少许水(水润湿玻璃)在毛细管中水平水柱 的两端呈凹液面,当在右端水凹面处加热,毛细管中的水向何端移动。()(1)向左移动(2)向右移动 (3)不动(4)难以确定 5、今有一球形肥皂泡,半径为r,肥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γ,则肥皂泡内附加压力是()

第八章-表面现象与胶体化学汇总

表面化学 一、选择题 1. 在下图的毛细管内装入普通不润湿性液体,当将毛细管右端用冰块冷却时,管内液体将:( ) (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不移动(D) 左右来回移动 2. 如图在毛细管内装入润湿性液体, 当在毛细管内左端加热时,则管内液体将:( ) (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不移动(D) 因失去平衡而左右来回移动 3. 对大多数纯液体其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变化率是:( ) (A) (?γ/?T)p> 0 (B) (?γ/?T)p< 0 (C) (?γ/?T)p= 0 (D) 无一定变化规律 4. 在相同温度下,固体冰和液体水的表面张力哪个大? ( ) (A) 冰的大(B) 水的大(C) 一样大(D) 无法比较 5. 弯曲表面上附加压力的计算公式:?p = p' - p0= 2γ/R' 中,R' 的符号:( ) (A) 液面为凸面时为正,凹面为负(B) 液面为凸面时为负,凹面为正 (C) 总为正(D) 总为负 6. 微小晶体与普通晶体相比较,哪一种性质不正确?( ) (A) 微小晶体的饱和蒸气压大(B) 微小晶体的溶解度大 (C) 微小晶体的熔点较低(D) 微小晶体的溶解度较小 7. 在相同温度下,同一液体被分散成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物系时,将具有不同饱和蒸气压。以p平、p凹、p 凸分别表示平面、凹面和凸面液体上的饱和蒸气压,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p平> p凹> p凸(B) p凹> p平> p(C) p凸> p平> p凹(D) p凸> p凹> p平 8. 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宇宙飞船中,漂浮着一个足够大的水滴,当用一根内壁干净、外壁油污的玻璃毛细管接触水滴时,将会出现:( ) (A) 水并不进入毛细管(B) 水进入毛细管并达到管内一定高度

界面现象 复习题解答

第十二章界面现象复习题解答 1、为什么气泡、液滴、肥皂泡等等都呈圆形玻璃管口加热后会变的光滑并缩小(俗称圆口),这些现象 的本质是什么 答:这些现象的本质是:表面层分子总是受到本体内部分子的拉力,有进入本体内部的趋势,即总是使表面积缩小到最小的趋势,因为相同体积的球形表面积最小,所以都成球形,而玻璃管口加热后变为圆口也是减小曲率半径((缩小表面积)。 2、用学到的关于界面现象的知识解释以下几种做法或现象的基本原理:(1)人工降雨,(2)有机蒸馏中加沸石,(3)毛细凝聚,(4)过饱和溶液、过饱和蒸汽、过冷液体等过饱和现象,(5)重量分析中的“陈化”过程,(6)喷洒农药时为何常常要在药液中加少量表面活性剂。 答:都用开尔文公式RTlnP/P0=2 r m/ρR’或RTlnP1/P2=(2 r m/ρ)*(1/R1′-1/ R2′)或RTlnS/S0=2 r m/ρR’或RTlnS1/S2=(2 r m/ρ)*(1/R1′-1/ R2′)来解释。 3、如图所示,在三通活塞的两端涂上肥皂液,关断右端通路,在左端吹一个大泡;然后关闭左端,在右端吹一个小泡,最后让左右两端相通,试问接通后两泡的大小有何变化到何时达到平 衡讲出变化的原因及平衡时两泡的曲率半径的比值。 答:接通后小泡变小,大泡变大,即小气泡的附加压力Ps大于大气泡的附加压力,当达平衡时两气泡的曲率半径相等。 4、因吉布斯自由能越低,体系越稳定,所以物体总有降低本身表面吉布斯自由能的趋势。请说说纯液体、溶液、固体是如何降低自己的表面吉布斯自由能的。 答:纯液体通过缩小表面积来降低表面吉布斯自由能。溶液通过减小表面积和表面吸附两种途径来降低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对表面活性剂产生正吸附(Pi= -a i/RT(dr/da i),对非表面活性剂产生负吸附。 固体通过吸附气体分子或液体分子来降低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5、为什么小晶粒的熔点比大块的固体的熔点略低而溶解度却比大晶粒大 答:根据开尔文公式RTlnS1/S2=2 r m/ρR’说明小晶粒的溶解度大于大块固体的溶解度(因为相同质量的小晶粒的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大于大晶体的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因为熔点是三相平衡点, ∵RTlnP小/P大=(2 r m/ρ)*(1/R小-1/ R大),小晶体的蒸汽压大于大晶体的蒸汽压,所以小晶体的熔点

表面现象和分散系统

第八章表面现象和分散系统 一、填空题 1、半径为r的球形肥皂泡内的附加压力是。 2、液滴的半径越小,饱和蒸气压越,液体中的气泡半径越小,气泡内液体的饱和蒸 压越。 3、憎液固体,其表面不能被液体所润湿,其相应的接触角θ 90°。 4、相同温度下,同一液体,随表面曲率半径不同具有不同的饱和蒸气压,若以P 平、P 凹 、P 凸 分别表示 平面、曲面、凸面液体上的饱和蒸气压,则三者的关系是。 5、加入表面活性剂,使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的浓度一定 它在体相的浓度。 6、润湿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毛细管内径成关系,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成 关系。 7、温度升高时,纯液体的表面张力。 8、氢氧化铁溶胶显色,胶粒直径的大小在 m之间。由于氢氧化铁溶胶胶粒带 电荷,所以通过直流电时,在附近颜色逐渐变深。 9、丁达尔效应是光所引起的,其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次方成比例。 10、乳状液的类型可以分为和两类,亲水性固体粉末和憎水性固体粉末可以分别作为 型和型乳状液的乳化剂。 11、在讨论固体对气体等温吸附的兰格谬尔理论中,最重要的基本假设为:吸附是层的。 12、表面活性物质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同时具有基和基。 13、KI与过量的AgNO 3形成溶胶,该溶胶电泳时胶粒向移动;在KCl、K 2 C 2 O 4 、 K 3Fe(CN) 6 三种电解质中,对该溶胶聚沉能力最大的是。 二、单选题 1、氧气在某固体表面的吸附,温度在400K时进行的速度较慢,在305K时更慢,该吸附过 程主要是() A.物理吸附 B.化学吸附 C.不能确定 D.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同时发生 2、在三通活塞两端涂上肥皂液,关闭右端,在左端吹一大泡,关闭左端,在右端吹一小泡, 然后打开活塞使左右端相通,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A.大泡变小,小泡变大 B.小泡变小,大泡变大 C.两泡大小保持不变 D.不能确定 3、晶体物质的溶解度和熔点与其颗粒半径的关系是() A.半径越小,溶解度越小,熔点越低 B.半径越小,溶解度越大,熔点越低 C.半径越小,溶解度越大,熔点越高 D.半径越小,溶解度越小,熔点越高

第七章表面现象

第七章 表面现象 (一)主要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1、表面张力的定义 A W A G N p T d /d )/('r ,,=??=σ 式中:N p T A G ,,)/(??为在温度、压力及相组成恒定的条件下,系统的吉布斯函数随表面积A 的变化率,称为比表面吉布斯函数;A W d /d 'r 为在恒温、恒压及相组成恒定的可逆条件下,系统每增加单位表面积所得到的最大非体积功,称为比表面功。二者的单位皆为J ·m -2 = N ·m -1。 2、润湿角与杨氏方程 l -g l -s g s /)(cos σσσθ-=- 式中:σs -g 、σs -l 及σg -l 分别在一定温度下,固-气、固-液及气-液之间的表面(或界面)张力;θ为气、液、固三相交界处,在同一个垂直剖面上,气-液界面与固-液界面之间含有液体的夹角,称为润湿角或接触角。此式适用的条件为铺展系数?≤0。 3、铺展系数的定义 ? = σs -g -σs -l -σg -l 4、拉普拉斯方程 ?p = 2σ / r 此式适用于在一定温度下,曲率半径为r 的圆球形液滴或在液体中半径为r 的小气泡附加压力?p 的计算。 对于悬浮在气体中半径为r 的小气泡,因为它有内外两个表面,所以泡内气体所承受的附加压力。 ?p = 4σ / r 式中σ为液膜的表面张力。 5、开尔文公式 r M p p RT r ρσ/2)/ln( 式中:σ、ρ、p 和p r 分别为在温度T 时液体的表面张力、密度、饱和蒸气压和半径为r 圆球形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M 为液体的摩尔质量。适用条件为圆球形液滴和不考虑分散度对σ的影响。 6、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 ),1/(bp bp +=θ 或 )1/(bp bp +Γ=Γ∞ 在一定温度下指定吸附系统,式中θ为覆盖度,b 为吸附系数,p 为吸附平衡压力,Γ及Γ∞分别为平衡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此式适用于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单分子层吸附。 若将上式中的p 换成c ,也可适用于溶液中溶质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7、吉布斯吸附公式 Γ = -(c /RT )T c )/(??σ 式中:T c )/(??σ为在温度T 、浓度c 时σ随c 的变 化率,Γ为溶质的表面吸附量。此式适用于稀溶液 中的溶质在溶液表面层中吸附量的计算。 (二)概念题 7·2·1 填空题 1、液体表面层中的分子恒受到指向( )力,表面张力是在( )的方向上,这两种力的方向是相互( )的。 2、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其表面张力( )。 图7·2·1-8

界面现象问答题【自己整理

1液滴会自动成球形,固体表面有吸附作用,溶液的表面也会有吸附现象,请给予热力学解释。 答:在一定的T、p下,系统的吉布斯函数越低越稳定。G =σ A 液滴自动呈球形是因为相同体积时,液滴的表面积最小。固体表面和液体表面有吸附作用是因为可通过吸附作用来降低表面的不对称性,降低表面张力,使吉布斯函数降低。 2工业上常用喷雾干燥法处理物料。 答:根据开尔文公式可知,微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比普通平液面的饱和蒸气压的大,因此在同样温度下更易挥发,使物料达到干燥的目的。 3用同一滴管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滴下同体积的三种液体,水、硫酸水溶液、丁醇水溶液,则它们的滴数最多的是哪一个,最少的是哪一个? 答:把水的表面张力看为定值,加入硫酸后硫酸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大,加入丁醇后丁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减小,表面张力越大越易形成球状。所以硫酸的滴数最少,丁醇滴数最多。 4、解释下列各种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1)均匀混合的油水系统经静止后会自动分层; (2)自由液滴或气泡通常呈球型; (3)粉尘大的工厂或矿山容易发生爆炸事故。 答:(1)均匀混合的油水系统静止后分层是液体自动缩小界面积的现象。均匀混合的油水系统是多相分散体系,相与相之间的界面积很大,界面能很高,处于不稳定状态,因而会自动缩小界面积而使系统趋于稳定。 2)自由液滴或气泡也是液体自动缩小界面积的现象。一方面由于体积一定时,球型液滴表面积最小,另一方面若形成凸凹不平的不规则表面,在凸凹处分别受到相反方向附加压力的作用,在这些不平衡力的作用下,必然会形成球型表面,各处压力均衡,系统才处于稳定状态。 3)粉尘是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统,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表面能越高,因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当遇到明火、撞击等不安全因素时,就会导致系统的燃烧甚至爆炸。 5、纯水和矿泉水注满玻璃杯时,哪一个的液面会更高于杯口? 答:矿泉水中含有无机盐离子,可使水的表面张力增大,进而增大了水于玻璃杯壁的接触角,所以矿泉水的液面会更高于杯口 6、气、固相反应CaCO3(s)——CaO(s)+ CO2(g)已达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CaCO3(s)的颗粒度变的极小,则平衡如何移动? 答:正向移动。微小晶体的蒸汽压比普通晶体的大,其化学势也高 7、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为什么物理吸附都是放热过程? 答:因为物理吸附基本上相当于气体的凝聚过程,而这个过程是要放出液化热的。另外,从吸附热力学上看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动进行的过程,因此在恒温、恒压下随着吸附的进行,系统的吉布斯函数是减小的,即ΔT,pG<0。再者气体分子吸附在固体表面上是气体分子由在三维空间运动转移到二维空间上运动,分子的平动受到了制约,从宏观上看表现为熵减的过程,即吸附过程为ΔS<0的过程。在恒温、恒压下,存在 ΔT,pG=ΔH-TΔS 因为ΔG<0,ΔS<0,所以吸附焓必然小于零。严格讲这一结论只对物理吸附才成立 1、晴朗的白天看天空为什么呈蔚蓝色,而晚霞却呈红色? 白天看到的是太阳光在空气中的散射光,晚霞是看到的透射光。 2、在两块光滑的玻璃之间放些水后叠合在一起,若使之上下分开为什么要很费力?

固体和液体液体的表面现象教案

固体和液体·液体的表面现象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知道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意义和方向;了解表面张力系数。 (2)知道液体对固体有浸润和不浸润的特点。 (3)了解毛细现象及其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注意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要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和这部分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来培养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看到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液体对固体有浸润和不浸润,细管中液面上升和下降等现象。 2.液体表面收缩现象、浸润与不浸润现象和毛细现象的分子动理论解释是这节课的难点。表面张力的含义也是让学生不易接受的概念,只能作初级的介绍。 三、教具 1.油滴在水和酒精混合液里呈球形:长方形玻璃缸、酒精和水适当的比例兑成混合液、车用机油,滴入水中呈圆球形悬浮其中。 2.带有绵线的铁丝环、有木把的钢针、烧杯、肥皂液、酒精灯。 3.演示浸润和不浸润:水银、水、玻璃板、锌片、烧杯、实物投影幻灯。 4.演示毛细现象:一组毛细管(内径大小不同)、两臂直径不等的U形玻璃管(两臂的直径比例差别大些)、水、水槽、水银、水银槽、支架、实物投影幻灯。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液体与固体、液体相比较,它在宏观上突出的特性是没有一定形状,具有流动性。但它具有一定的体积,而且不易压缩,这方面特点比较接近固体。从微观上看,液体内部分子也是密集在一起的,分子间距较小,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大。

液体分子运动主要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在很小区域内,液体分子是有规则排列的。但是液体分子区别于固体分子,液体分子没有长期固定的平衡位置,不断移动,造成液体具有流动性。 液体有很多区别于固体和气体的性质,今天只研究液体与气体接触的表面层的性质和液体与固体的接触层的一些性质。 (二)新课教学过程 1.液体的表面现象 (1)演示实验:长方形玻璃缸内,润滑机油在水和酒精混合液内,呈圆球形悬浮。 我们知道相同体积的各种形状中,只有球形物体的表面积最小。润滑油在混合液内呈球形,说明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演示实验:用肥皂水做实验来证明液面有收缩趋势。 ①把一根棉线拴在铁丝上(棉线不要拉紧),铁丝环在肥皂水里浸过后,环上出现肥皂水的薄膜,用热针刺破铁丝环上、棉线两侧肥皂水薄膜的任意一部分,造成棉线被另一侧薄膜拉成弧形,棉线被拉紧。 ②把一个棉线圈拴在铁丝环上,让环上布满肥皂水的薄膜。如果用热针刺破棉线圈内的那部分薄膜,外边的薄膜会把棉线拉紧呈圆形。 以上实验说明液体表面好像紧张的橡皮膜一样,具有收缩的趋势。 (2)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的微观解释 液体与气体接触的表面形成一薄层,叫表面层。由于表面层上方是气体,所以表面层内的液体分子受到周围分子作用力小于液体内部分子,表面层里的分子要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一些,这样表面层分子间引力比液体内部更大一些。在液体内部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处于平衡状态,而表面层内由于分子引力较大,因此表面层有收缩的趋势。 (3)表面张力和表面张力系数 液体表面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叫表面张力。如同一根弹簧被拉伸后,其中的一圈与另一圈之间有收缩作用一样。 说明表面张力的方向垂直液面分界线,又与液面相切。 表面张力系数是液体表面上单位长度分界线上的表面张力。同一种液体温度升高,表面张力系数减小。不同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不同,如水银的表面张力系数较大,而水又比酒精的表面张力系数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