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中的电子习题解答

原子中的电子习题解答
原子中的电子习题解答

第二十四章原子中的电子

一选择题

1. 关于电子轨道角动量量子化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B )

A.电子轨道角动量L的方向在空间是量子化的;

B.电子轨道平面的位置在空间是量子化的;

C.电子轨道角动量在空间任意方向的分量是量子化的;

D.电子轨道角动量在z轴上的投影是量子化的。

2. 设氢原子处于基态,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C )

A.电子以玻尔半径为半径做圆周运动;

B.电子只可能在以玻尔半径为半径的球体内出现;

C.电子在以玻尔半径为半径的球面附近出现的概率最大;

D.电子在以玻尔半径为半径的球体内各点出现的概率密度相同。

3. 在施特恩和盖拉赫实验中,如果银原子的角动量不是量子化的,在照相底板上会出现什么样的银迹:( B )

A. 一片银迹

B. 一条细纹

C. 二条细纹

D. 不能确定

4. 氩(Ar,Z =18)原子基态的电子排布是:( C )

A. 1s22s83p8

B. 1s22s22p63d8

C. 1s22s22p63s23p6

D. 1s22s22p63s23p43d2

5. 在激光器中利用光学谐振腔 ( C )

A. 可提高激光束的方向性,而不能提高激光束的单色性

B. 可提高激光束的单色性,而不能提高激光束的方向性

C. 可同时提高激光束的方向性和单色性

D. 既不能提高激光束的方向性也不能提高其单色性

6. 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是 ( D )

A. 氦—氖激光器

B. 二氧化碳激光器

C. 钕玻璃激光器

D. 红宝石激光器

E. 砷化镓结型激光器

二 填空题

1. l =3时轨道角动量有 7 个可能取向。

2. 在解氢原子的定态薛定谔方程时,通常在球坐标系中将方程的解表示为径向波函数R (r )、极角波函数 ()、方位角波函数 ()的乘积。

3. 1921年施特恩和盖拉赫在实验中发现:一束处于基态的原子射线在非均匀磁场中分裂为两束。对于这种分裂无法用电子轨道运动的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来解释,只能用 电子自旋角动量的空间取向量子化 来解释。

4. 电子的轨道磁矩与轨道角动量的关系为 2e

L m e L -=μ;电子的自旋磁矩与自旋角动量的关系为S e

m e S -=μ。 5. 氢原子核外电子的状态,可由四个量子数来确定,其中主量子数n 可取

的值为 1, 2, 3…(正整数) ,它可决定 原子系统的能量 。 6. 原子内电子的量子态由n ,l ,m l 及m s 四个量子数表征。当n ,l ,m l 一定时,不同的量子态数目为 2 ;当n ,l 一定时,不同的量子态数目为2(2 l +1)_;当n 一定时,不同的量子态数目为___2 n 2____。

7. n =3的主壳层内有 3 个子壳层;分别是 s 子壳层、 p 子壳层、 d 子壳层。

8. 原子中l 相同而m l 、m s 不同的电子处于同一子壳层中,l =3的子壳层可容纳 14___个电子。

9. 产生激光的必要条件是 粒子数反转分布 ,激光的四个主要特性是 方向性好,单色性好,相干性好,光强大。

10. 激光器中光学谐振腔的作用是(1) 产生与维持光的振荡,使光得到加强,(2)使激光有极好的方向性,(3)使激光的单色性好。

三 计算题

1. 假设氢原子处于n =3,l =1的激发态,则原子的轨道角动量在空间有那些可能取向计算各可能取向的角动量与z 轴之间的夹角。

解:l =1时,m l =0, 1,故原子的轨道角动量在空间有

3种可能取向。

轨道角动量的大小 2)1(=+=l l L ,L z 的数值为 ,0, -。设角动量与z 轴之间的夹角为 ,则cos = L z /L 。将L 及L z 的三种取z 0

值代入计算得到 = /4、/2、3/4。如图所示。

2. 氢原子在n =2,l =1状态的径向波函数为

)2exp()(241

)(0

03021a r a r a r R -= 试计算在此状态下,距核多远处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最大。

解 电子出现在半径为r →r +d r 的球壳内的径向概率密度为

22

)()(r r R r w =

把量子数n =2,l =1时的径向波函数代入上式,可得此状态下电子的径向概率密度w (r ) 05042224)()(a r

e a r r r R r w -== 电子距核的概率密度最大处满足条件

0)4(241d )(d 0004350=-=--a r a r e a r e r a r r w

由上式解得r =4a 0。即在n =2,l =1的状态时,氢原子中的电子处于r = 4a 0处的概率密度最大,a 0为玻尔半径。

3. 试证明:对于氢原子的基态来说,电子的径向概率密度对r 从0到的积分等于1。这一结果具有什么物理意义

解:电子的基态径向波函数为)exp(2

)(0

3010a r a r R -=,根据电子径向分布概

率密度()式22)()(r r R r w =,对r 从0到

的积分

1)]221(1[ d 4d )(020********

000=++-==∞-∞-∞??a r a r e r r e a r r w a r

a r

此积分结果等于1,表示处于基态的电子总会在全空间的某一点出现,或者说在全空间找到此电子的概率为1。

4. 试描绘原子中l =3时电子角动量在磁场中空间量子化示意图,并求出L 在磁场方向上分量L z 的可能值。

解:当l =3时,角动量大小为

() 321=+=l l L

因3,2,1,0±±±=l m ,故角动量在外磁场方向的投影

3,2,,0±±±==l Z m L

其空间取向如下图所示。

5.CO 2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波长为10.6m 。试求:(1)与此波长相应的CO 2z

2 3

4

2

4

3

的能级差是多少(2)温度为300K 时,处于热平衡的CO 2气体中在相应的高能级上的分子数是低能级上的分子数的百分之几

解:(1)eV 118.0J 1088.1106.1010310626.62068

34=?=????===?---λνhc

h E (2)设处于能级能级差为E 的高、低能级上的分子数分别为n 2和n 1,其比值为

%07.1)]3001038.1/(1088.1exp[ :232012=???-==--?-kT E e n n

原子物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 量子力学初步 3.1 波长为ο A 1的X 光光子的动量和能量各为多少? 解:根据德布罗意关系式,得: 动量为:12410 341063.6101063.6----???=?==秒米千克λh p 能量为:λ/hc hv E == 焦耳151083410986.110/1031063.6---?=???=。 3.2 经过10000伏特电势差加速的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长?=λ 用上述电压加速的质 子束的德布罗意波长是多少? 解:德布罗意波长与加速电压之间有如下关系: meV h 2/=λ 对于电子:库仑公斤,19311060.11011.9--?=?=e m 把上述二量及h 的值代入波长的表示式,可得: οο ολA A A V 1225.010000 25.1225.12=== 对于质子,库仑公斤,1927 1060.110 67.1--?=?=e m ,代入波长的表示式,得: ο λA 3 19 27 34 10862.210000 10 60.110 67.1210626.6----?=??????= 3.3 电子被加速后的速度很大,必须考虑相对论修正。因而原来ο λA V 25.12=的电子德布罗意波长与加速电压的关系式应改为: ο λA V V )10489.01(25.126 -?-= 其中V 是以伏特为单位的电子加速电压。试证明之。 证明:德布罗意波长:p h /=λ 对高速粒子在考虑相对论效应时,其动能K 与其动量p 之间有如下关系: 222022c p c Km K =+ 而被电压V 加速的电子的动能为:eV K = 2 2002 2 2 /)(22)(c eV eV m p eV m c eV p +=+=∴

第三章 原子结构练习题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练习题 一、选择题 ( 共12题 ) 1. 第二电离能最大的原子,应该具有的电子构型是……………………………………( ) (A) 1s 22s 22p 5 (B) 1s 22s 22p 6 (C) 1s 22s 22p 63s 1 (D) 1s 22s 22p 63s 2 2. 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中: ①所有原子核均由中子和质子构成;②原子处于基态时,次外层电子不一定是8个;③稀有气体元素,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8电子;④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其中正确叙述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只有② (D) 只有④ 3. 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IA ,IIA ,IIIA 族金属的M 3+ 阳离子的价电子都是8电子构型 (B) ds 区元素形成M + 和M 2+ 阳离子的价电子是18+2电子构型 (C) IV A 族元素形成的M 2+ 阳离子是18电子构型 (D) d 区过渡金属低价阳离子(+1,+2,+3)是 9 ~ 17 电子构型 4. 在各种不同的原子中3d 和4s 电子的能量相比时……………………………………( ) (A) 3d 一定大于4s (B) 4s 一定大于3d (C) 3d 与4s 几乎相等 (D) 不同原子中情况可能不同 5. 下列电子构型的原子中, 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 (A) ns 2np 3 (B) ns 2np 4 (C) ns 2np 5 (D) ns 2np 6 6. 下列各组元素中,电负性依次减小的是………………………………………………( ) (A) K > Na > Li (B) O > Cl > H (C) As > P > H (D) 三组都对 7. 核外某电子的主量子数n = 4,它的角量子数l 可能的取值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 以下第二周期各对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次序不正确的是……………………… ( ) (A) Li < Be (B) B < C (C) N < O (D) F < Ne 9. 下列离子半径变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 F - > Na + > Mg 2+ > Al 3+ (B) Na + > Mg 2+ > Al 3+ > F - (C) Al 3+ > Mg 2+ > Na + > F - (D) F - > Al 3+ > Mg 2+ > Na + 10. 按鲍林(Pauling)的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下列各能级中,能量由低到高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 (A) 3d , 4s , 5p (B) 5s , 4d , 5p (C) 4f , 5d , 6s , 6p (D) 7s , 7p , 5f , 6d 11. 量子力学中所说的原子轨道是指…………………………………………………… ( ) (A) 波函数s ,,,m m l n ψ (B) 电子云 (C) 波函数m l n ,,ψ (D) 概率密度 12. 在一个多电子原子中,具有下列各套量子数(n ,l ,m ,m s )的电子,能量最大的电子具有的量子数是……………………………………………………………………………… ( ) (A) 3,2,+1,+1 (B) 2,1,+1,-1 (C) 3,1,0,-1 (D) 3,1,-1,+1 二、填空题 ( 共 7题 ) 13. Na 原子核最外层电子的四个量子数n , l , m , m s 依次为 ;Sc 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四个量子数依次为 ;P 原子核外最高能级上的三个电子的量子数分别为 , ,和 。

第三章 原子结构

第三章 原子结构(习题) 一、选择题: 1. 3985下列各组表示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中合理的是………………………( ) (A) n = 3,l = 3 ,m = 2,m s = 21 - (B) n = 2,l = 0 ,m = 1,m s =2 1 (C) n = 1,l = 0 ,m = 0,m s =21 (D) n =0,l = 0 ,m = 0,m s =21 - 2. 3984径向概率分布图中,节面的个数等于…………………………………………( ) (A) n - l (B) l - m (C) n -l - 1 (D) n - l + 1 3. 3983核外量子数n = 4,l = 1的电子的个数最多是…………………………………( ) (A) 3 (B) 4 (C) 5 (D) 6 4.3980 s , p , d , f 各轨道的简并轨道数依次为……………………………………………( ) (A) 1, 2, 3, 4 (B) 1, 3, 5, 7 (C) 1, 2, 4, 6 (D) 2, 4, 6, 8 5. 3978 径向概率分布图中,概率峰的个数等于………………………………………( ) (A) n - l (B) l - m (C) n - l + 1 (D) l - m + 1 6. 3968 下列原子或离子中,电子从2p 轨道跃迁到1s 轨道放出光的波长最短的是( ) (A) Li (B) Cl (C) Fe (D) Fe 2+ 7. 0911 ψ (3, 2, 1)代表简并轨道中的一个轨道是……………………………………( ) (A) 2p 轨道 (B) 3d 轨道 (C) 3p 轨道 (D) 4f 轨道 8. 0906 电子云是 ……………………………………………………………………( ) (A) 波函数ψ 在空间分布的图形 (B) 波函数|ψ | 2在空间分布的图形 (C) 波函数径向部分R n , l (r )的图形 (D) 波函数角度部分平方Y 2l , m (θ , ?)的图形 9. 0905 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一组是…………………………………………( ) (A) n = 3, l = 1, m l = +1, m s = +21 (B) n = 4, l = 5, m l = -1, m s = +2 1 (C) n = 3, l = 3, m l = +1, m s = -21 (D) n = 4, l = 2, m l = +3, m s = -2 1 10. 0903 在H 原子中,对r = 0.53 A (10-8cm) 处的正确描述是……………………( ) (A) 该处1s 电子云最大 (B) r 是1s 径向分布函数的平均值 (C) 该处为H 原子Bohr 半径 (D) 该处是1s 电子云界面 11. 4371 在周期表中,氡(Rn, 86号)下面一个未发现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应该是………( ) (A) 140 (B) 126 (C) 118 (D) 109 12. 7005 18电子构型的阳离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 s 和p 区 (B) p 和d 区 (C) p 和ds 区 (D) p ,d 和ds 区 13. 3982 按鲍林(Pauling)的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下列各能级中,能量由低到高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 (A) 3d , 4s , 5p (B) 5s , 4d , 5p (C) 4f , 5d , 6s , 6p (D) 7s , 7p , 5f , 6d 14. 3970下列阳离子基态的电子组态中属于 [Kr]4d 6的是…………………………… ( ) (A) Tc + (B) Rh 3+ (C) Rh 2+ (D) Cd 2+ 15. 3944 原子序数为1 ~ 18的18种元素中,原子最外层不成对电子数与它的电子层数相等的元素共有……………………………………………………………………………… ( ) (A) 6种 (B) 5种 (C) 4种 (D) 3种

第三章原子结构

第三章原子结构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一组是( ) (A) (B) (C) (D) 2.若把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写成ns2np7,它违背了( ) (A) 保利不相容原理(B) 能量最低原理 (C) 洪特规则(D) 洪特规则特例 3.下列元素的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 (A) B (B) C (C) Al (D) Si 4.下列原子中,第一电子亲合能最大的是( ) (A) N (B) O (C) P (D) S 5.第二电离能最大的原子,应该具有的电子构型是( ) (A) 1s22s22p5 (B) 1s22s22p6(C) 1s22s22p63s1 (D) 1s22s22p63s2 6.轨道运动状态为,可用来描述的量子数为( ) (A) n =1, l = 0, m = 0; (B) n =2, l = 1, m = 0 (C) n =2, l = 2, m = 0; (D) n =1, l = 2, m = 1 答案:1. A; 2. A; 3. C; 4. D; 5. C;6, B 二、填空题 1.根据现代结构理论,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可用———————来描述,它在习惯上被称为;|ψ|2表示————————————,它的形象化表示是————————。 ———————————— 2.4p亚层中轨道的主量子数为——————————,角量子数为——————————,该亚层的轨道最多可以有———————种空间取向,最多可容纳——————————个电子。 3.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金属为——————————,最活泼的非金属是——————————;原子序数最小的放射性元素为第————周期元素,其元素符号为—————。 三、简答题 1. 电子亲合能与原子半径之间有说明规律性关系?为什么有些非金属元素(如氟,氧)却显得反常:电子亲合能Cl>F,S>O,而不是F>Cl,O>S? 解: 电子亲合能是指一个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阴离子所放出的能量。显然,自左而右,随着核电核依次增高,半径依次减小,电子云密度很大,电子之间排斥力很强,以致当加合一个外来电子形成负离子时,因克服排斥力使放出的能量减少,导致还不如其下一周期的元素如氯、硫加合一个电子形成负离子时放出的能量多。从而造成氟并不是电子亲合能最大这一反常现象。

原子物理学第三章习题解答复习过程

第三章习题解答 3-1 电子的能量分别为10eV 、100eV 和1 000eV 时,试计算其相应的德布罗意波 长。 解: 根据公式h p λ==10eV 、100eV 、1 000eV 得1240eV λ=?因此有:(1 )当110,0.39K E eV nm λ===时 (2 )当1100,0.123K E eV nm λ===时 (3 )当11000,0.039K E eV nm λ===时 3-2 设光子和电子的波长均为0.4nm ,试问(1)光子的动量与电子的动量之比是多少?(2)光子的动能与电子的动能之比是多少? 解:由题意知 Q 光子的动量h p λ = , 光子的能量c E h h νλ == 电子的动量 h p λ = , 电子的能量2e E m c = ∴(1) 1 2 1p p = (2) 126212400.0610.40.40.40.51110e e E h hc eV nm E m c m c eV nm ?====??? 3-3 若一个电子的动能等于它的静止能量,试求:(1)该电子的速度为多大?(2)其相应的德布罗意波长是多少? 解:(1)相对论给出运动物体的动能为: 20()k E m m c =-,而现在题设条件给出20k E m c =故有 2200()m c m m c ∴=- 由此推得02m m == =

223 0.8664 v v c c ∴=?== (2) 0h p c λ = =Q 0.0014nm λ∴= == 3-4 把热中子窄束射到晶体上,由布喇格衍射图样可以求得热中子的能量。若晶体的两相邻布喇格面间距为0.18,一级布喇格掠射角(入射束与布喇格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试求这些热中子的能量。 解:根据布喇格晶体散射公式: 2sin 20.18sin300.18d nm λθ==??=o 而热中子的能量较低, 其德布罗意波长可用下式表示:h p λ= = ()2 2 222 0.02522k hc h E eV m mc λλ== = 3-5 电子显微镜中所用加速电压一般都很高,电子被加速后的速度很大,因而必须考虑相对论修正。试证明:电子的的德布罗意波长与加速电压的关系应为: λ= 式中 6(10.97810)r V V v -=+?,称为相对论修正电压,其中电子加速电压 V 的单位是伏特。 证明: 2 22 24 0E p c m c p =+?==Q )p ?== h p λ= ===证毕

大学无机化学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 (1)原子中电子的运动有何特点?几率与几率密度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 (2)什么是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怎样解释同一主层中的能级分裂及不同主层中的能级交错现象? 答 (3)写出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并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 答 (4)已知M2+离子3d轨道中有5个电子,试推出:(1)M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2)M 原子的最外层和最高能级组中电子数;(3)M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答 (5)按斯莱脱规则计算K,Cu,I的最外层电子感受到的有效核电荷及相应能级的能量。答

(6)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写出第17号、23号、80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答 (7)画出s,p,d各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和径向分布图,并说明这些图形的含意。 答见课本65页 s电子云它是球形对称的。 p电子云它是呈无柄的桠铃形。 d电子云形状似花瓣。 (8)描述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各是什么?它们的可能取值是什么? 答 (9)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1)n=2,l=1,m=0 (2)n=2,l=2,m=-1 (3)n=3,l=0,m=0 (4)n=3,l=1,m=1 (5)n=2,l=0,m=-1 (6)n=2,l=3,m=2 答

(10)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应如何改正? a)s电子绕核运动,其轨道为一圆周,而电子是走S形的; b)主量子数n为1时,有自旋相反的两条轨道; c)主量子数n为4时,其轨道总数为16,电子层电子最大容量为32; d)主量子数n为3时,有3s,3p,3d三条轨道。 答 (11)将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基态激发到2s或2p,所需能量是否相等?若是氦原子情况又会怎样? 答 (12)通过近似计算说明,12号、16号、25号元素的原子中,4s和3d哪一能级的能量高?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三章 课后习题答案

1.原子中电子的运动有何特点?几率与几率密度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 2.什么是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怎样解释同一主层中的能级分裂及不同主层中的能级交 错现象? 答 3.写出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并用四个量子数 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 答 4.已知M2+离子3d轨道中有5个电子,试推出:(1)M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2)M原 子的最外层和最高能级组中电子数;(3)M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答 5.按斯莱脱规则计算K,Cu,I的最外层电子感受到的有效核电荷及相应能级的能量。答

6.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写出第17号、23号、80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 答 7.画出s,p,d各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和径向分布图,并说明这些图形的含意。 答见课本65页 s电子云它是球形对称的。 p电子云它是呈无柄的桠铃形。 d电子云形状似花瓣。 8.描述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各是什么?它们的可能取值是什 么? 答 9.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1)n=2,l=1,m=0 (2)n=2,l=2,m=-1 (3)n=3,l=0,m=0 (4)n=3,l=1,m=1 (5)n=2,l=0,m=-1 (6)n=2,l=3,m=2

答 10.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应如何改正? (1)s电子绕核运动,其轨道为一圆周,而电子是走S形的; (2)主量子数n为1时,有自旋相反的两条轨道; (3)主量子数n为4时,其轨道总数为16,电子层电子最大容量为32; (4)主量子数n为3时,有3s,3p,3d三条轨道。 答 11.将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基态激发到2s或2p,所需能量是否相等?若是氦原子情况又会怎 样? 答 12.通过近似计算说明,12号、16号、25号元素的原子中,4s和3d哪一能级的能量高?

原子核物理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原子核物理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3-3. 60Co 是重要的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5.26年,试问1g 60Co 的放射性强度?100mCi 的钴源中有多少质量60Co ? 解:放射性强度公式为: 000.693,==t t A dN m A N e N N N e N N dt T M λλλλλ--=- ===其中,,,T 为半衰期,0A 231330.6930.6931 6.022*******.2636524360059.93384.1977810/1.13510t dN m A N e N N dt T M Ci λλλ-∴=- ===?=?????≈?≈?次秒 其中103.710/i C =?次核衰变秒, 1039100 3.71010/i mC -=????10010=3.7次核衰变秒,利用公式 00.693t A dN m A N e N N dt T M λλλ-=- ===,可知2390.6930.693 6.022*********.2636524360059.9338 A m m A N T M ==??=???? 3.7 解可得,-58.8141088.14m g g μ=?= 3-5用氘轰击55Mn 可生成β-放射性核素56Mn ,56Mn 的产生率为 8510/s ?,已知56Mn 的半衰期2.579h,试计算轰击10小时后,所生成 的56Mn 的放射性强度。 解:利用放射性强度公式 /(1)(12),P t t T A N P e P λλ--==-=-其中为核素的产生率。 可知生成的56 Mn 的放射性强度为: /810/2.57988(12)510(12) 4.6610 4.6610t T A P Bq --=-=??-≈??次核衰变/秒=。 3-6已知镭的半衰期为1620a ,从沥青油矿和其他矿物中的放射性核

第三章 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

第三章 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 半导体的许多物理性质与其内部电子的运动状态密切相关。本章扼要介绍一些有关的基本概念。 §3-1 电子的运动状态和能带 为了便于理解半导体中的电子运动状态和能带的概念,先复习一下孤立原子中的电子态和自由空间中的电子态概念。 一.原子中的电子状态和能级。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远大于电子的质量。因此,可认为电子是在原子核的库仑引力作用下绕着原子核运动。电子绕原子核运动遵从量子力学规律,处于一系列特定的运动状态,这些特定状态称量子态或电子态。在每个量子态中,电子的能量(能级)是确定的。处于确定状态的电子在空间有一定的几率分布。在讨论电子运动时,也常采用经典力学的“轨道”概念,不过其实际含义是指电子在空间运动的一个量子态和几率分布。对于原子中的电子,能级由低到高可分为E 1﹑E 2﹑E 3 ﹑E 4..等,分别对应于1s ﹑2s ﹑2p ﹑3s …等一系列量子态。如图3-1所示,内层轨道上的电子离原子核近,受到的束缚作用强,能级低。越往外层,电子受到的束缚越弱,能级越高。总之,在单个原子中,电子运动的特点是其运动状态为一些局限在原子核周围的局域化量子态,其能级取一系列分立值。 二.自由空间中的电子态和能级。在势场不随位置变化的自由空间中,电子的运动状态满足下面的定态薛定格方程 )()(222 r E r m ψψ=?- (3-1) 该方程的解为平面波: r k i k e V r ?=1)(ψ )(22)(2222 22z y x k k k m m k k E ++== (3-2) 其中,)(r k ψ称波函数,)(k E 称能量谱值或本征值,V 为空间体积,k 为平面波

大学无机化学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 (1)原子中电子的运动有何特点几率与几率密度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 (2)什么是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怎样解释同一主层中的能级分裂及不同主层中的能级交错现象 答 (3)写出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并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 答 (4)已知M2+离子3d轨道中有5个电子,试推出:(1)M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2)M 原子的最外层和最高能级组中电子数;(3)M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答 (5)按斯莱脱规则计算K,Cu,I的最外层电子感受到的有效核电荷及相应能级的能量。答

(6)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写出第17号、23号、80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答 (7)画出s,p,d各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和径向分布图,并说明这些图形的含意。答见课本65页 s电子云它是球形对称的。 p电子云它是呈无柄的桠铃形。 d电子云形状似花瓣。 (8)描述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各是什么它们的可能取值是什么答 (9)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1)n=2,l=1,m=0 (2)n=2,l=2,m=-1 (3)n=3,l=0,m=0 (4)n=3,l=1,m=1 (5)n=2,l=0,m=-1 (6)n=2,l=3,m=2 答

(10)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应如何改正 a)s电子绕核运动,其轨道为一圆周,而电子是走S形的; b)主量子数n为1时,有自旋相反的两条轨道; c)主量子数n为4时,其轨道总数为16,电子层电子最大容量为32; d)主量子数n为3时,有3s,3p,3d三条轨道。 答 (11)将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基态激发到2s或2p,所需能量是否相等若是氦原子情况又会怎样 答 (12)通过近似计算说明,12号、16号、25号元素的原子中,4s和3d哪一能级的能量高

原子核物理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3-3. 60Co 是重要的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5.26年,试问1g 60Co 的放射性强度?100mCi 的钴源中有多少质量60Co ? 解:放射性强度公式为: 000.693,==t t A dN m A N e N N N e N N dt T M λλλλλ--=- ===其中,,,T 为半衰期,0A 231330.6930.6931 6.022*******.2636524360059.93384.1977810/1.13510t dN m A N e N N dt T M Ci λλλ-∴=- ===?=?????≈?≈?次秒 其中103.710/i C =?次核衰变秒, 1039100 3.71010/i mC -=????10010=3.7次核衰变秒,利用公式 00.693t A dN m A N e N N dt T M λλλ-=- ===,可知2390.6930.693 6.022*********.2636524360059.9338 A m m A N T M ==??=???? 3.7 解可得,-58.8141088.14m g g μ=?= 3-5用氘轰击55Mn 可生成β-放射性核素56Mn ,56Mn 的产生率为8510/s ?, 已知56Mn 的半衰期2.579h,试计算轰击10小时后,所生成的56 Mn 的放射性强度。 解:利用放射性强度公式 /(1)(12),P t t T A N P e P λλ--==-=-其中为核素的产生率。 可知生成的56 Mn 的放射性强度为: /810/2.57988(12)510(12) 4.6610 4.6610t T A P Bq --=-=??-≈??次核衰变/秒=。 3-6已知镭的半衰期为1620a ,从沥青油矿和其他矿物中的放射性核素数目226()N Ra 与238()N U 的比值为73.5110-?,试求238U 的半衰期。

原子物理 杨福家 第三章 答案

3-1 电子的能量分别为10eV ,100 eV ,1000 eV 时,试计算相应的德布罗意波长。 解:依计算电子能量和电子波长对应的公式 nm E 226 1.= λ nm nm 388010 1.== λ 1.226 nm nm 0.12261001.2262==λ nm nm 0.03881000 1.2263==λ 3-2 设光子和电子的波长均为0.4nm ,试问:(1)光子的动量与电子的动量之比是多少? (2)光子的动能与电子的动能之比是多少? 解:(1)由p h =λ 可知 光子的动量等于电子的动量,即p 光子:p 电子=1:1 (2)由 光子动能与波长的对应的关系 nm KeV E ) (光子光子 1.24 = λ 电子动能与波长的关系 nm E 电子 电子 1.226 = λ nm E 2 )( 电子 电子λ= 1.226 则知 962940..31.226 101.242 3=??=电子 光子 E E 第三章3题解 3-3 若一个电子的动能等于它的静止能量,试求:(1)该电子的速度为多大?(2)其相应的德布罗意波长是多少? 解: (1)依题意,相对论给出的运动物体的动能表达式是: )111( c m c v c m E k =--= 所以 1 =--1)11( 2 2 c v 0.866c c 4 3 v ≈= (2) 根据电子波长的计算公式:

0.001715nm eV 105111.226nm ) (1.226nm 3 =?= =eV E k λ 3-4 把热中子窄束射到晶体上,由布喇格衍射图样可以求得热中子的能量.若晶体的两相邻布喇格面间距为0.18nm ,一级布喇格掠射角(入射束与布喇格面之间的夹角)为30°,s 试求这些热中子的能量. 第三章 练习5,6 3-5 电子显微镜中所用加速电压一般都很高,电子被加速后的速度很大,因而必须考虑相对论修正.试证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加速电压的关系应为: nm 226 .1r V = λ 式中Vr =V (1+0.978×10-6),称为相对论修正电压,其中电子加速电压V 的单位是伏特. 3-6 (1)试证明:一个粒子的康普顿波长与其德布罗意波长之比等于 1-??? ? ??E E 式中E o 和E 分别是粒子的静止能量和运动粒子的总能量.(康普顿波长λc =h /mc ,m 为粒子静止质量,其意义在第六章中讨论) (2)当电子的动能为何值时,它的德布罗意波长等于它的康普顿波长? 第三章7,8题参考答案 3-7 3-7 一原子的激发态发射波长为600nm 的光谱 线,测得波长的精度为 710-=λ λ ?,试问该原子态的寿命为多长? 解: λ=ν=c h h E 2λλ ?=?hc E 2 ≥??E t s c hc E t 9 8 79106110314341010600422--?=?????=λ?λπλ=λ?λ?λ=?≥?.. 3-8 一个电子被禁闭在线度为10fm 的区域中,这正是原子核线度的数量级,试计算它的最小动能. 解: 2 ≥ ??x p x 粒子被束缚在线度为r 的范围内,即Δx = r 那么粒子的动量必定有一个不确定度,它至少为:x 2?≥? x p ∵ ])[(2x x x p p p -=? 0=x p ∴ 平均平均 )() (2 23 1p p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