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氟氯甲烷物性数据

二氟氯甲烷物性数据
二氟氯甲烷物性数据

二氟氯甲烷(CHF2Cl)的液体性质(F22)

注:蒸汽压栏中第1~3项单位为mmHg。

氯氟氰虫酰胺简介

氯氟氰虫酰胺 ——河北艾林全球独家代理专利杀虫剂 一、产品概况: 1、创制开发:浙江省化工研究院自主创新 2、结构类型:邻苯二甲酰胺结构 3、作用机制:鱼尼丁受体抑制剂 4、主要物化参数: A .外观:白色固体粉末;有效成分含量:>95% B .熔点:215.6~218.8℃; C .密度(堆积度):松密度0.198 g/mL ,堆密度0.338g/mL ; D .溶解度:水中溶解度(20℃,pH6)2.7600E-04 g/L ; 溶剂中溶解度 溶 剂 乙酸乙酯 正己烷 三氯甲烷 乙醇 丙酮 甲醇 溶解度g/L 19.875 4.0902×10-3 2.3921 9.4141 39.644 34.987 二、杀虫谱: 三、田间药效试验: 1、氯氟氰虫酰胺5%EC 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1)、氯氟氰虫酰胺5% EC 对小菜蛾田间试验结果(宁波,2011.7) 单剂 剂型 登记作物靶标 氯氟氰虫酰胺 20%SC 水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棉花 棉铃虫 蔬菜斜纹夜蛾 甜菜夜蛾 小菜蛾 菜青虫果树卷叶蛾、食心虫茶叶, 烟草 茶尺蠖 药剂 浓度(mg/L)防效7d (%)防效14d (%)氯氟氰虫酰胺5%EC 1081.30abA 75.57bA 氯虫苯甲酰胺5%EC 1080.56bA 76.82bA 氟虫双酰胺5%EC 10 70.60bA 65.50cAB

(2)、氯氟氰虫酰胺5%EC 对稻纵卷叶螟田间试验结果(宁波,2011.7) 药剂 浓度(mg/L)防效10d (%)防效20d (%)氯氟氰虫酰胺 5%EC 2082.92aA 82.50aA 氯虫苯甲酰胺5%EC 2081.39aA 80.46aA 氟虫双酰胺5%EC 2082.15aA 80.11aA 氰氟虫腙24%SC 240 74.29bAB 58.36cC (3)、氯氟氰虫酰胺5%EC 对二化螟 田间试验结果(宁波,2011.7) 2、氯氟氰虫酰胺20%SC 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1)氯氟氰虫酰胺20%SC 对稻纵卷叶螟田间应用示范效果(药后15天) 药 剂 有效成分(g a.i./ha )制剂量(g a.i./ha )防效(%)氯氟氰虫酰胺 20%SC 30 150 89.9 45 22593.0氟虫双酰胺 20%WG 3015091.5氯虫苯甲酰胺 20%SC 3015093.0毒死蜱48%EC 720150068.3氯氟氰虫酰胺 :阿维 (2:1) 10%SC 60 600 92.0 (2)氯氟氰虫酰胺20%SC 防治二化螟田间试验(药后18天) 药剂 有效成分(g a.i./ha)制剂量(g a.i./ha)死虫率(%)种苗预防效果(%)氯氟氰虫酰胺 20%SC 30 150 78.8 78.0 60 30082.982.7氟虫双酰胺20%WDG 3015085.183.4氯虫苯甲酰胺20%SC 30 150 86.4 82.9 药剂 浓度(mg/L)防效10d (%)防效20d (%)氯氟氰虫酰胺5%EC 2074.00aA 81.41aA 氯虫苯甲酰胺5%EC 2070.09bA 76.53bA 氟虫双酰胺5%EC 2070.35bA 76.53bA 氰氟虫腙24%SC 240 60.35cB 59.27cB

化工人员必备化学数据库大全

化工人员必备化学数据库大全 1. 化合物毒性相关数据库 Toxnet 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 2毒性物质与健康和环境数据库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efdb/TSCATS.htm 3. 急性毒性数据库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data/acute/acute.html 4. SpectraOnline,Galact 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SpectraOnline/Default_ie.htm 5. 药物使用指南,USP DI 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medlineplus/druginformation.html 6。美国常用药物索引库RxList 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 7. 有机化合物光谱资料库系统http://www.aist.go.jp/RIODB/SDBS/menu-e.html 8. NIST的Chemistry WebBook 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chemistry/ 9. 化合物基本物性库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 10. 化学物质热力学数据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databases/key1.html 11. 溶剂数据库SOLV-DB 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solvdb.htm 12. 三维结构数据库NCI-3D 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nci3d/ 13. 有机合成手册数据库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 14. Beilstein Abstracts 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databases/belabs 15. 有机合成文献综述数据库 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 ... als/info/index.html 16. 预测LogP和LogW 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 17. 物性、质谱、晶体结构数据库http://factrio.jst.go.jp/ 18. 网上光谱资料库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SpectraOnline/Default_ie.htm 19. 中国科学院学位论文数据库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cgrs 全球实用化学化工期刊和数据库网址 资源名称: AIChE(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 资源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 获取途径:部分资源可免费查阅 资源名称: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学会网站) 资源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 获取途径:大部分资源可免费查阅,34种期刊(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about.html)全部免费阅览全文。 精选网络化学资源之一常用资源 A. 元素周期表 WebElements - 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 B. 化合物性质(MSDS) ChemFinder服务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 化学专家站点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ccd/power/index.shtml 化学快查站点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scripts/main.asp Vermont安全信息资源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msds/index.html Cornell大学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msdssrch.asp MSDS查找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 C. 光谱学数据和有机化合物的查找 NIMC站点http://www.aist.go.jp/RIODB/SDBS/menu-e.html 化学专家站点ChemExper Chem. Directory 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ccd/power/index.shtml NIST站点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chemistry/ 银河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spconline/

第一章第二章烷烃听写教学文案

第一章第二章烷烃听 写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烷烃听写 1、和无机物相比,有机化合物有哪些特点? 2、写出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3、写出下列官能团的结构 (1)碳碳双键 (2)羟基 (3)醛基 (4)羰基 (5)羧基 4、写出同系列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5、写出丁烷的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分别命名。 6、写出戊烷的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分别命名。 7、写出下列烷基的结构 (1)甲基(2)乙基 (3)正丙基(4)异丙基(5)叔丁基 8、写出烷烃熔沸点比较的两个原则。 9、写出甲烷与氯气反应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0、分别写出甲烷与氧气、乙烷与氧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1、写出下列通式 (1)烷烃 (2)烷基 (3) 烷烃燃烧的通式 12、实验室制备甲烷的原理是: 反应原料是: 收集方法是: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反应装备还可以制备的气体是:13、写出下列烷烃的结构 (1)2,3-二甲基丁烷 (2)新戊烷 (3)2-甲基-3-乙基戊烷 (4)四氯甲烷 (5)2,3,5-三甲基-4-乙基庚烷 第三章不饱和烃听写 1、写出下列通式。 (1)烯烃 (2)炔烃 (3)二烯烃 (4)烯烃燃烧 (5)任意烃燃烧 2、写出C4H8为烯烃的同分异构体,并分别命名。 3、写出C5H10为烯烃的同分异构体,并分别命名。 4、写出下列基团的结构 (1)乙烯基(2)丙烯基 (3)烯丙基(4)异丙烯基(5)乙炔基 5、分别写出甲烷、乙烯、乙炔的空间结构特点。 6、鉴别乙烷和乙烯。 7、写出下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1)3,3-二甲基-1-戊烯(2)3-甲基—4-乙基-3-己烯(3)异丁烯(4)1,3-丁二烯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新型有机氟材料

第六篇新型化工材料 第13章新型有机氟材料 13.1 新型有机氟材料产业背景及其重要地位 新型有机氟材料是现代新型化工材料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化工材料子产业之一。 新型有机氟材料是指含有氟元素的碳氢化合物,具有卓越的耐化学性和热稳定性,还具有优良的介电性、不燃性和不粘性,摩擦系数极小等其它许多合成材料所不及的优点,可广泛用于军工、电子、电器、机械、化工、纺织等各个领域。 从其性能和用途来分,有机氟材料可分含氟烷烃、含氟聚合物及其加工产品和含氟精细化学品。 ①含氟烷烃以氟利昂为代表。氟利昂主要是氟化的甲烷和乙烷,也可以含氯或溴。这类化合物多数为气体或低沸点液体,不燃,化学稳定,耐热,低毒。主要用作制冷剂、喷雾剂等,最常用的是氟利昂-11(CFCl3)和氟利昂-12(CF2Cl2)。这类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含氟化工原料或溶剂。如二氟氯甲烷用于合成四氟乙烯;1,1,2-三氟三氯乙烷用于合成三氟氯乙烯,也是优良的溶剂。含氟碘代烷如三氟碘甲烷等为重要的合成中间体。一些低分子含氟烷烃和含氟醚具有麻醉作用,并有不燃、低毒的优点,可用作吸入麻醉剂,例如1,1,1-三氟-2-氯-2-溴乙烷(俗称氟烷)已广泛用于临床。 ②含氟聚合物及其加工产品主要有氟塑料、氟橡胶和氟涂料。 氟塑料主要产品包括包括: 聚四氟乙烯[PTFE,F4]是目前上耐腐蚀性能最佳材料之一,如耐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有"塑料王"之称。可制成管材、板材、棒材、薄膜及轴承、垫圈等另件,广泛地应用于电气/电子、化工、航空航天、机械、国防军工等方面。耐热性突出,使用温度为-200~+250℃、此外还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及具有不沾着、不吸水、不燃烧等特点。 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FEP,F46]的绝缘性能也相当优良。还具有阻燃性、低发烟性和易加工性,是局域网(LAN)电缆绝缘的理想材料。最高可以耐205℃,可作加热电缆,热电偶以及汽车高温电缆。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F40]是最强韧的氟塑料,具有极好的耐擦伤性和耐磨性。主要用于那些既要阻燃、低发烟、耐化学介质,又要耐擦伤性和耐磨性的电线电缆。如汽车,航空电缆和加热电缆。 聚偏氟乙烯[PVDF,F2]是一种结晶型的高聚物,熔点较低,约在160~170℃;机械强度高,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电性能良好。还具有优异的耐候性、抗紫外线、抗辐射性能和加工性能;可做成管、板、棒、薄膜和纤维。主要用于化工设备防腐材料、电子/电器电线、航空电线、光导纤维的外涂层、高介电常数的电容器薄膜和电热带等。

环境化学 戴树桂 第二章 课后习题答案

《大气环境化学》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1.大气中有哪些重要污染物?说明其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 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若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两大类;若按形成过程则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按照化学组成还可以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和含卤素化合物。主要按照化学组成讨论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如下: (1)含硫化合物 大气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包括:氧硫化碳(COS)、二硫化碳(CS 2 )、二甲基 硫(CH 3) 2 S、硫化氢(H 2 S)、二氧化硫(SO 2 )、三氧化硫(SO 3 )、硫酸(H 2 SO 4 )、 亚硫酸盐(MSO 3)和硫酸盐(MSO 4 )等。大气中的SO 2 (就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来 说)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SO 2约有50%会转化形成H 2 SO 4 或SO 4 2-, 另外50%可以通过干、湿沉降从大气中消除。H 2 S主要来自动植物机体的腐烂, 即主要由植物机体中的硫酸盐经微生物的厌氧活动还原产生。大气中H 2 S主要的 去除反应为:HO + H 2S → H 2 O + SH。 (2)含氮化合物 大气中存在的含量比较高的氮的氧化物主要包括氧化亚氮(N 2 O)、一氧化氮 (NO)和二氧化氮(NO 2)。主要讨论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 2 ),用通式 NO x 表示。NO和NO 2 是大气中主要的含氮污染物,它们的人为来源主要是燃料的 燃烧。大气中的NO x 最终将转化为硝酸和硝酸盐微粒经湿沉降和干沉降从大气中去除。其中湿沉降是最主要的消除方式。 (3)含碳化合物 大气中含碳化合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 2 )以及有机的碳氢化合物(HC)和含氧烃类,如醛、酮、酸等。 CO的天然来源主要包括甲烷的转化、海水中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以及森林火灾和农业废弃物焚烧,其中以甲烷的转化最为重要。CO的人为来源主要是在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大气中的CO可由以下两种途径去除:土壤吸收(土 壤中生活的细菌能将CO代为 CO 2和 CH 4 );与HO自由基反应被氧化为CO 2 。 CO 2 的人为来源主要是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天然来源主要包括海洋

二氟甲烷MSDS

二氟甲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1部分产品概述 产品名称:二氟甲烷 英文名称:Difluoromethane 化学名称:二氟甲烷 分子式:CH 2F 2 代名称:Halocarbon-32,亚甲基氟化物 第2部分主要组成与性状 CAS号码:75-10-5 暴露极限: OSHA:未建立 ACGIH:简单的窒息剂 NIOSH:未建立 第3部分危害概述 紧急情况综述: 二氟甲烷是一种易燃、无色、无嗅的液化压缩气体。它储存在钢瓶中,其存储压力为其蒸汽压--206.3psig(70°F)。当它与空气混合且浓度大于>14%时,立即就会有火灾及爆炸的危险。高浓度的二氟甲烷会导致快速窒息同时也在其燃烧范围内。不要进入这样的区域。接触它可能会造成冻伤。 急性潜在健康影响: 暴露途径 眼睛接触:接触其液体(或快速扩散的气体)会引起刺激和冻伤。 摄入:摄入不可能成为接触二氟甲烷的途径。 吸入:它能置换出空气中的氧气从而引起窒息。暴露在氧气含量<19.5%的大气中会导致头晕、昏昏欲睡、恶心、呕吐、口水增多、反应迟钝、失去意识和死亡。暴露在氧气含量<12%的大气中会无任何先兆的失去知觉,并失去自我救护的能力。吸入高浓度的二氟甲烷会引起轻度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及心率不齐(心率失常)。 皮肤接触:接触其液体(或快速扩散的气体)会引起刺激和冻伤。 多次暴露潜在健康影响: 侵入路径:皮肤接触 症状:长时间多次接触可能引起皮炎。 损害器官: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皮肤过份暴露造成的病情恶化:以前患有心脏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人会对过份暴露的影响更加敏感。会使以有的皮炎加重。 致癌性:未被NTP、OSHA及IARC列为致癌物或潜在致癌物。

常用液化气体的充装系数

常用液化气体的充装系数 一、低压液化气体的充装系数 1.常用低压液化气体的充装系数不得大于下表的规定: 表???低压液化气体的饱和蒸气压力和充装系数

29 氯乙烯(乙烯基氯) C 2H 3Cl 0.91 0.82 30 溴甲烷(甲基溴) CH 3Br 0.52 1.5 31 溴乙烯(乙烯基溴) C 2H 3Br 0.35 1.28 32 甲胺 CH 3NH 2 0.94 0.6 33 二甲胺 (CH 3)NH 0.51 0.58 34 三甲胺 (CH 3)3N 0.49 0.56 35 乙胺 C 2H 5NH 2 0.34 0.62 36 二甲醚(甲醚) C 2H 6O 1.35 0.58 37 乙烯基甲醚(甲基乙烯基醚) C 3H 6O 0.4 0.67 38 环氧乙烷(氧化乙烯) C 2H 4O 0..44 0.79 39 顺2-丁烯 C 4H 8 0.48 0.55 40 反2-丁烯 C 4H 8 0.52 0.54 41 五氟氯乙烷(R-115) C 2F 5Cl 1.97 1.03 42 八氟环丁烷(RC-318) C 4F 8 0.76 1.31 43 三氯化硼 BCl 3 0.32 1.2 44 甲硫醇(硫氢甲烷) CH3SH 0.47 0.78 45 三氟氯乙烷(R-133a) C 2H 2F 3Cl 0.52 1.18 46 47 48 49 50 式中: ——低压液化气体的充装系数,单位为千克每升(kg/L ); ——低压液化气体在最高液相介质温度下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升(kg/L ); C ——液体密度的最大负偏差,一般情况,C 取0~3。

四氯乙烷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中文名:1,1,2,2-四氯乙烷; 四氯化乙炔;对称四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1,1,2,2-tetrachloroethane; acetylene tetrachloride 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1,1,2,2-四氯乙烷79-34-5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和抑制作用,可引起肝、肾和心肌损害。短期吸入主要为粘膜刺激症状。急性及亚急性中毒主要为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症 状。可有食欲减退、呕吐、腹痛、黄疸、肝大、腹水。长期吸入可引起无力、 头痛、失眠、便秘或腹泻、肝功损害和多发性神经炎。 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洗胃。就医。避免饮牛奶、油类,避免饮酒精。

危险特性:不燃。遇金属钠及钾有爆炸危险。在接触固体氢氧化钾时加热能逸出易燃气体。遇水促进分解。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 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穿上 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 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 其它不燃材料吸收或覆盖,收集于容器中。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 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接触限值: MAC(mg/m3): 未制定标准PC-TWA(mg/m3): 未制定标准 PC-STEL(mg/m3): 未制定标准TLV-C(mg/m3): - TLV-TWA(mg/m3): 1ppm[皮]TLV-STEL(mg/m3):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二溴二氟甲烷

1、物质的理化常数 CA 国标编号: 61577 75-61-6 S: 中文名称: 二氟二溴甲烷 英文名称: Difluorodibromomethane;Kibromodifluoromethane 别名: 二溴二氟甲烷 分子 分子式: CBr2F2 209.83 量: 熔点: -141℃ 沸点:24.5℃ 密度: 相对密度(水=1)2.31; 蒸汽压: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醚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 无色液体 状: 危险标记: 15(有害品,远离食品) 用途: 合成染料、药物、灭火剂、第四胺化合物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后引起肺刺激、胸痛,可因肺水肿而死亡。 慢性影响:肝损害。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大鼠吸入2.8%×10分钟,致死;大鼠吸入5.5%×15分钟,近似最小致死浓度;大鼠吸入15000ppm×10分钟,四肢痉挛,轻度震颤。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3000mg/m3×6小时/日,未见异常。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与碱金属能民生剧烈反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引起分解。 燃烧(分解)产物:溴化氢、氟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5.环境标准: 美国车间卫生标准 360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氯甲烷的合成

编号:No.40 课题: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 授课内容: ●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反应原理 ●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工艺流程 知识目标: ●了解氯甲烷物理及化学性质、生产方法及用途 ●了解甲醇为原料生产产品新技术 ●掌握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反应原理 ●掌握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工艺流程 能力目标: ●对比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特点 ●分析和判断主副反应程度对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 思考与练习: ●影响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主要因素有哪些? ●绘出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工艺流程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年月日

第二节氯甲烷的生产 一、概述 1.氯甲烷的性质和用途 氯甲烷是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产物,包括四种化合物: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它们的物理性质见表10-1。 表 10-1 氯甲烷物理性质 氯甲烷应用较广的是氯仿和四氯化碳,氯仿是一种不燃的优良溶剂,还广泛用于有机化工生产的原料。氯仿曾作过手术麻醉剂,但它对肝脏有毒,且有其它副作用,现已不在使用。四氯化碳受热蒸发时,其蒸汽可把燃烧物覆盖,隔绝空气而灭火,是常用的灭火剂。四氯化碳主要用作溶剂、有机物氯化剂,纤维脱脂剂、谷物熏蒸消毒剂、药物萃取剂等,并用于制造氟里

昂和织物干洗剂,医药上用作杀钩虫剂。 2.氯甲烷的生产方法 氯甲烷的生产方法有甲烷氯化法和甲醇氢氯化法。四氯化碳则还可以由二硫化碳氯化制取。本节主要介绍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 二、甲醇氢氯化法生产氯甲烷 1、生产原理 甲醇氢氯化制一氯甲烷有液相法和气相法。 (1)液相法 液相法是甲醇与盐酸反应,反应式如下: CH3OH + HCl??→CH3Cl + H2O 反应过程中有少量二甲醚生成: CH3OH??→(CH3)2O + H2O 一氯甲烷可制得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即: CH3Cl + Cl2??→CH2Cl2 + HCl CH2Cl2 + Cl2??→CHCl3 + HCl CHCl3 + Cl2??→CCl4 + HCl (2)气相法 气相法是气化后的甲醇与氢气在氯化器中反应,反应式为: CH3OH + Cl2 + H2??→CH3Cl + H2O + HCl 一氯甲烷再与氯气反应制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及四氯化碳。 采用液相法,其操作温度约为130~150℃;而气相法的操作温度大约300~350℃。气相法比液相法具有较高的设备生产能力。液相法通常是HCl和甲醇气态鼓泡通过液体催化剂,由于接触时间短,生产能力受到限制。工业生产中,液相法和气相法都被采用。这两种方法,除了反应器外,其它过程非常相似。 液相法催化剂是以氯化铁、氧化锌一类的金属氯化物的水溶液。气相法的催化剂通常是氯化锌、氯化铜和铝,沉积在硅胶等载体上。 2.工艺流程

一氯二氟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一氯二氟乙烷;1,1 -二氟-1-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1,1-difluoro-1-chloroethane;Chlorodifluoroethane;Freon142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制冷剂、溶剂、聚合物发泡剂以及中间体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极易燃气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2015)危险性类别判定,该产品属于易燃气体,类别1;加压气体-液化气体;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B;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3;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3;危害臭氧层,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极易燃气体。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引起眼睛刺激。破坏高层大气的臭氧,危害公共健康和环境。对水生生物有害。对水生生物有害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禁止吸烟。作业后彻底清洗。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漏气着火:切勿灭火,除非漏气能够安全地制止。一旦发生泄漏,除去所有点火源。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安全贮存:防日晒。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参考制造商或供应商提供的回收或循环再用的信息。 物理化学危险:极易燃压力下气体。气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有造成火灾或爆炸的危险。在高温下会分解形成氟化氢、氯化氢等有毒气体。与氧化剂接触发生猛烈反应。 健康危害:吸入高浓度的一氯二氟乙烷,有可能引起心律不齐、昏迷甚至死亡。接触液体可致冻伤。环境危害:破坏臭氧层(ODP值为0.065)。在低层大气中比较稳定,而在上层大气中可被能量更强的紫外线分解。 第三部分成份/组成信息 急救: 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用水漱口,立即送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特别危险性:气体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且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互联网上的物性参数查询

互联网上的物性参数查询 1 化学工程师资源主页 该站点由西弗吉尼亚大学校友Christopher M.A.Haslego维护。该主页有非常丰富的化学工程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一些查找物性数据比较好的站点:(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physinternetzz.shtml) 1.1 物性数据((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data.xls) 该数据库是浏览型数据库,含有470多种纯组分的物性数据,如分子量、冰点、沸点、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临界体积、临界压缩、无中心参数、液体密度、偶极矩、气相热容、液相热容、液体粘度、反应标准热、蒸气压、蒸发热等。 1.2 聚合物和大分子的物理性质数据库(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athas/databank/intro.html) 该数据库是浏览型数据库。含有200多种线性大分子的物性数据,如熔融温度、玻璃转换温度、热容等。该站点不仅提供物理性质,还提供一些供估计物质物理性质的软件,如PhysProps from G&P Engineering、Prode's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Generator(PPP)等。 1.3 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jrm/thermot.html 该站点可查294种组分的热力学性质,还可以根据Peng Robinson状态方程计算纯组分或混合物的性质:包括气液相图、液体与气体密度、焓、热容、临界值、分子量等数据。 1.4 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 G&P Engineering是一个软件,提供物质的28种物理性质并估算其它18种物理性质。 2 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开发的数据库 2.1 标准参考数据库化学网上工具书(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chemistry/) 该数据库是一种检索型数据库,检索方法非常简单,可通过化学物质名称、分子式、部分分子式、CAS登记号、结构或部分结构、离子能性质、振动与电子能、分子量和作用进行检索,可检索到的数据包括分子式、分子量、化学结构、别名、CAS登记号、气相热化学数据、凝聚相热化学数据、液态常压热容、固态常压热容、相变数据、汽化焓、升华焓、燃烧焓、燃烧熵、各种反应的热化学数据、溶解数据、气相离子能数据、气相红外光谱、质谱、紫外/可见光谱、振动/电子能及其参考文献。 2.2 美国标准技术研究所物理网上工具书(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21513.html,/) 该站点包括物性常数、原子光谱数据、分子光谱数据、离子化数据、χ-射线、γ-射线数据、放射性计量数据、核物理数据及其它数据库。 3 化学搜索器

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资料,物性数据

(1)。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现藏中外文化学化工类工具书 印刷版:508种,526册: 电子版:5478种。 (2)。物质物性数据: 英文名称:methane(别名:天然气,沼气,甲基氢化物) 技术说明书编码:51 CAS号:74-82-8 EINECS号: 200-812-7 国标编号:21007 分子式:CH4,分子直径0.414nm 分子量:16.04 C—H 键能:413kJ/mol H—C—H 键角:109°28′ 分子结构:正四面体形非极性分子,一个C以sp3杂化位于正四面体 中心,4个H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上 晶体类型:分子晶体 熔点:-182.45℃ 沸点:-162.15℃ 蒸汽压(kPa):53.32:(-168.8℃) 饱和蒸气压(kPa):53.32(-168.8℃) 相对密度(水=1)0.42(-16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55 标准燃烧热(298K):-880.69KJ/mol 标准生成热(298K):-74.48 KJ/mol 标准生成Gibbs自由能(298K):-50.5KJ/mol 标准墒(298K):186.38 J/(mol*K) 标准热容(298K):35.69J/(mol*K) 总发热量:55900kJ/kg(40020kJ/m3) 净热值:50200kJ/kg(35900kJ/m3)

临界温度(K):190.56 临界压力(MPa):4.599 临界密度(g/cm-3):0.1627 临界体积(cm-3*mol-1):98.60 压缩因子:0.286 偏心因子:0.011 爆炸上限%(V/V):15 爆炸下限%(V/V):5.3 闪点(℃):-188 引燃温度(℃):538 参考图书:《有机化合物实验物性数据手册—含碳、氢、氧、卤部分》,化学工业出版社,马沛生主编。 查阅步骤:1,确定物质名称、分子式--甲烷; 2,定性为有机物,网页图书馆查找主题词“有机物物性数据”,检索到《有机化合物实验物性数据手册》; 3,借阅图书; 4,根据化合物分子式在附录中查找相应的编号(有时候相同分子式的化合物有许多种),根据编号查找物性。

二氟甲烷技术说明书

二氟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氟甲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Difluoromethane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地址: 联系: 传真: 应急服务: 产品代码: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二氟甲烷是一种拥有零臭氧损耗潜势的冷却剂。二 氟甲烷与五氟乙烷可生成一种恒沸混合物(称为R-410A),用作新冷却剂 系统中氯氟碳化合物(亦称为Freon)的代替物,主要是替代 HCFC-22 , 作复配中低温混合制冷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氧化 剂接触猛烈反应。遇火花或高热能引起爆炸。 健康危害:高浓度接触时可能引起窒息。接触其液化气体时可能引起冻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 及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系列标准(GB 30000),该产品属于易燃气体,类 别1;压力下气体,低压液化气体;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单次接触,类别 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极易燃气体; 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 激,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 防说明: 预防措施: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按要求 使用个体防护装备。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 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在传送过程 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 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 事故响应:如发生火灾,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皮 肤接触:如发生冻伤,将患部浸入温水中复温,使用清洁、 干燥的敷料包扎。就医。眼睛接触:如发生冻伤,立即翻开

甲烷氯化物

甲烷氯化物 一、产品性质: 甲烷氯化物包括一氯甲烷(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也称氯仿)、四氯化碳四种产品的总称,简称CMS,是有机产品中仅次于氯乙烯的大宗氯系产品,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 氯气和甲烷的不同比例决定一氯到四氯的生产比例,当氯气和甲烷的克分子比为0.8:1时,一氯甲烷生成最多;当氯气和甲烷的克分子比为2.6:1时,主要生成三氯甲烷;当氯气和甲烷的克分子比为3.6-3.8:1时,主要生成四氯化碳。 二、应用领域与用途: 一氯甲烷作为甲基氯硅烷的原料,85%以上用于有机硅生产(基本上是自产自用),也用于甲基纤维素等产品的生产;二氯甲烷主要用作医药、农药、替代CFC11用作聚氨酯发泡剂、替代苯和二甲苯用作粘结剂溶剂,也可用于金属清洗和电子清洗行业,近年来开始作为生产致冷剂HFC32的原料;三氯甲烷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大部分用作生产HCFC-22和聚四氟乙烯的原料,三氯甲烷也是优良的有机氯溶剂;四氯化碳主要用于生产HCFC-11/12和有机氯溶剂。所有氯甲烷都广泛用作溶剂,它们的溶解性强,且具有不燃(除CH3Cl外)的优点;其缺点是均有毒,使用时须采取特殊措施。一氯甲烷可用作低温聚合生产丁基橡胶的低温溶剂。二氯甲烷常用作涂料、电影胶片、醋酸纤维、碳酸酯等生产中的溶剂,也用于金属脱脂。三氯甲烷则是青霉素、维生素、油脂及生物碱等的萃取剂。此外,它们还作为中间体或反应组分应用于各个领域,其重要性正在日益增大。例如:一氯甲烷是生产甲基纤维素、甲基氯硅烷、甲基铅的原料和某些农药的甲基化试剂,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主要用于制造氟利昂。纯净的氯仿,过去作为麻醉剂使用,但因有毒现已不用。 三、生产方法:

常用化合物物性数据表

常用化合物物性数据表 序号名称化学式分子量比重溶点沸点 溶解度(在100毫升溶液中) 冷水热水其它溶剂 1 水H2O 18.02 液1.004 固0.91680 0.00 100.0 溶(乙醇,丙酮) 2 草酸钠Na2C2O4134.00 2.34 分解250~270 3.720° 6.33100°不(乙醇、乙醚) 3 钨酸H2WO4249.87 5.5 -H2O,100 1473 不微溶(碱,HF,NH3) 4 柠檬酸铵(NH4)3C6H5O7243.22 分解易不(乙醇,乙醚,丙酮) 5 氟化钙CaF278.08 3.180 1423 约2500 0.001618°0.001726°溶(铵盐)微(酸)不(丙酮) 6 氟化钠NaF 41.99 2.55841993 1695 4.2218°溶(FH),难(乙醇) 7 氟化钾KF 58.1 2.48 858 1505 92.318°易溶(FH ,NH3),不(乙醇) 8 氟化铵NH4F 37.04 1.00925升华1000°分解溶(乙醇)不(NH3) 9 氢气H2 2.02 气0.0899克/升, 液0.070 -259.14 -252.87 2.140°cm3 1.9125°cm3 1.8950°cm3 6.9250 cm3(乙醇) 10 氢氧化钙Ca(OH)274.10 2.24 -H2O,580 分解0.1850°0.077100°溶(铵盐,酸)不(醇) 11 氢氧化钠NaOH 40 2.130 318.4 1390 420°347100°易(乙醇,甘油)不(丙酮,乙醚) 12 氢氧化钾KOH 56.11 2.044 360.4±0.7 1320~1324 10715°178100°易(乙醇)不(乙醚,NH3) 13 氢氧化铁FeO(OH) 88.85 4.28 -H2O,136 不不不(乙醇,乙醚)溶(HCl) 14 氢氧化亚铁Fe(OH)289.86 3.4 分解0.0001518°溶(酸,NH4Cl)不(碱) 15 氢氧化铝A1(OH)378.00 2.42 -H2O,300 不不溶(酸,碱)不(乙醇) 16 氢氧化铜Cu(OH)297.56 3.368 -H2O, 分解不分解溶(酸,NH4OH,KCN) 17 氢氧化铵NH4(OH) 35.05 -77 溶 18 氢氧化锌Zn(OH)299.4 3.053 分解125 极微溶溶(酸,碱) 19 氢氧化镁Mg(OH)258.32 2.36 -H2O,350 0.000918°0.004100°溶(酸,铵盐) 20 氯化氢HC1 36.46 1.187-84.9气 1.00045克/升 -114.8 -84.9 82.30°56.160°327cm3(乙醇)溶(乙醚,苯) 21 氟化氢HF 20.01 22 钼酸铵(NH4)2MoO4196.01 2.27625分解溶,分解分解溶(酸),不(乙醇NH3,丙酮)

EPTC氯乙烷生产工艺概况

江苏中润氟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EPTC 氯乙烷法生产工艺概况
EPTC 为除草剂,化学名为 S-E 基硫代氨基甲酸酯,分子式:C9H19NOS, 分子量为 189.3 结构式如下: O CH3CH2CH2 ‖ > N C SCH2CH3 CH3CH2CH2 纯品为清凉.无色液体、带有芳香气味,佛点 127C°/20mmHg(约 2 30 30 0.272Kg/cm )。蒸汽压 4.5pa(25°C),D4 0.9546.n D1.475。容能度(24°C): 水中溶能度。375mg/l;溶于丙酮、乙醇、煤油,4-甲基戊-2-酮、二甲苯中。 ﹤200℃下稳定。在 21-32℃下土壌中 DT50 约一周。 EPTC 制备方法有多种, 主要有光气法。 目前我们是对氯乙烷法进行改进。 即由 COS 与二正丙胺于长压下反应变生成硫基甲酸的二正丙胺盐,该盐再与 氯乙烷于一定压力下反应生成硫代氨基甲酸酯与二正胺的盐酸盐。 反应结束后 经分离、提纯得到 EDT C EFTC 氯乙烷法生产工艺可分为 EPTC 的合成,EPTC 的分离提纯和二正 膑的回收提纯三大部分。 现根据我工司工艺研发情况结合本人的理解, 分别对 以上三大部分作简单的概述和实验总结。
Ⅰ、EPTC 的和成。 EPTC 的合成主要由 COS 的制取和 COSh 和二正丙胺反应先生产硫代氨基甲 酸的二正丙胺盐 (以下简称成盐反应) 及硫代氨基酸与氯乙烷于一定压力下生 成 硫代氨基酸酯与二正丙盐酸盐。 (以下简称烷基化反应) A. COS 的制取。 1 反应概述 COS 是利用 NH4SCN 和 60%的 H2SO4 反应生成 cos↑+2NH4HSO4 该反应根据上海研究所多次试验情况,反应温度应控制在 75℃~85℃左右。 以 80℃时 COS 的收得率最高。 为了保证 COS 制取过程中 H2O 不至于温度过高而 汽车带入 COS 气体中,反应温度应注意不超过 100℃.由于浓硫酸的强酸性和 强氧化性, 容易使得该反应在主反应发生的同时会发生一些副反应, 产生一些 酸气。根据小试情况,在 COS 制取过程中,关察法现浓硫酸滴加速度过快,反 应温度过快‘搅拌不力等因素都会造成明显的硫化现象,产生硫析,在生产中 一方面会给管道带来堵塞现象, 另一方面会降低 COS 的收率, 目前我工司生产 中采取 50%ATC 熔液与 60%的 H2SO4 反应。COS 的收率較高。是比较成熟的工艺, 反应中由于参于反应而使得反应器中 H2SO4 浓度不断降低, 我公司目前采取以 98%浓度 H2SO4 滴加来维持反应中所需的 H2SO4 液体的浓度控制在 60%左右。 小试 中, 可通过观察硫化现象。 结合成盐釡中 COS 尾气鼓包情况来判断和控制浓及 50%ATC 的滴加速率,目前我公司工艺上采取先滴加部分 50%ATC 溶液待 60% 最后用残余的 10%左右的 50%ATC 溶液来 H2SO4 浓度降低后再滴加 H2SO4 的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