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电力行政软交换网络建设方案

咸宁电力行政软交换网络建设方案
咸宁电力行政软交换网络建设方案

电力通信调度交换机组网建设的研究

电力通信调度交换机组网建设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09T15:25:26.943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作者:李亮 [导读] 摘要:电力通信系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电力输电与配电的质量,先进的电力通信系统可实现调度的智能化与自动化。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宿州供电公司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电力通信系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电力输电与配电的质量,先进的电力通信系统可实现调度的智能化与自动化。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化,这也导致我国不同地区的电网建设存在着一定差距,经济落后地区依然使用的传统点对点的调度通信,也有部分经济发展良好地区运用调度程控,但因为在组网方面问题的限制以导致调度网络并没有实现应有的功能,严重制约了电网调度传输可靠性。 关键词:电力通信;调度交换机;组网建设;分析 1导言 电力系统输电配电工作指令传递质量的高低受限于电力通信系统先进程度,从而使得电网调度的智能化、自动化必须要以高质量、高效率的电力通信系统为基础,电力通信调度技术具有方便快捷、简单高效的特点。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使得各地电网建设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部分经济落后地区还在使用点对点的电网调度通信方式,另外有些地区虽然部分使用调度程控,但由于组网规划和建设标准不一致,使得调度程控交换网络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2调度交换网建设的必要性 调度交换设备作为调度指挥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近几年来电网内很多局及变电站没有配备单独的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同时也没有在全网内形成一个统一的调度通信网络,因此为改变落后的调度通信状况,为生产管理和电网调度提供更为快捷、高效、可靠的通信方式,电网在2005年开始组建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新型电力调度交换通信网络,同时已基本建成的全省光通信环网,为电力通信调度交换机组网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通信通道。 3当前我国电力通信网的发展状况 3.1电力调度交换网 我国当前的电网调度系统中,一般是把地调调度交换机作为调度指令信息发送节点,在其周围部署各集控站和变电站,以此构成电力通信调度组网的基本脉络。在变电站话机、集控站调度交换机与地调调度交换机之间使用二线连接的模式,在地调调度交换机二线用户接口和变电站间进行连接,或者在地调调度交换机二线环路接口与变电站的调度交换机或光传输机间进行连接。另外,地调调度交换机与全部的变电站调度电话都保持连接。 3.2电力传输通信网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区域性SDH光传输系统的构建工作,在集控站与地调之间实现了双路由和双设备结构,两种通信方式成为配调和地调间的常用配置。常见的电力传输SDH光传输系统的结构单元由地调和复数的集控站组成。在它们之间存在两个SDH 光传输设备环。这两个SDH光传输设备环分别是存在于地调、集控站1和集控站2之间的622M华为SDH光传输设备环和存在于地调、集控站1和集控站2之间2.5C的ECI-SDH光传输设备环。此外,集控站1与集控站2和对应的变电站间由622M的华为SDH光传输设备环或链进行连接。 3.3地调和集控交换机的发展状况 3.3.1地调调度交换机 当前的地调调度交换机基本上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公共设备/接口模块部分、模块内辅助设备/电源部分、接口模块部分、辅助设备/电源部分和调度席台,具有896个端口的最大支持能力和无阻塞交换能力。具有ITU-TA律PCM标准和E1数字中继PRI(30B+D)接口的支持能力,可以支持包括中国一号、Q-SIC在内的多种信号连接。 3.3.2集控站调度交换机 我国多数地区以塔迪兰交换机作为集控站调度交换机。该设备作为无阻塞交换系统,以脉码调制交换技术为核心,设备结构包括群控制部分、公共控制部分和外围电路部分三大部分,端口最大支持数量达到4000,数字中继卡PRI30/I3提供2M的30B+D数字中继接口,能够实现中国1号信令、Q信令等多种信令的连接。 4电力调度交换机组网的特点 4.1调度交换网特点 相对于常见的普通交换网而言,电力调度交换网由于其功能的差异决定了其主要由电力生产调度而决定,从电力调出交换网的角度来看,其主要具备的特点在于:一是调度员是电力调度交换网的信息发送者,也是信息的发行者,虽然通常状态下交换网只能怪的话务量较小,但在特殊时间段或特殊区域内将会急剧增加。同样交换网中不同节点所需要的中继线与普通公共交换网而言较少,通常不超过50线。二是整个交换网中,通信业务主要集中于一级与二级调度,很少发生在用户之间。三是对交换网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不能因其他因素而导致出现阻塞。四是不同调度员有着明显的权级之分,但无论处于何权级的调度员,都需要第一时间接通被叫,在一定条件下,因调度需求可提升权级。五是交换网要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其中主要表现在可进行扩容,并且可与其他交换网技进行实时连接。六是交换网中中继线相对较为复杂,交换网的组网方式受制于电网结构。 4.2电力调度交换网结构特点 在电力调度交换网的结构中,中继线的结构需要建立在电网结构基础上,由中继线进行连接的程控交换网可形成格子状网络,结合相应的直达以及迁回中继线,最终形成了具有混合状态的星状网,在一定程度上此网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可随时进行扩充,并且成本相对较低,调度指令的传递次数较少。 5电力通信调度交换机组网建设的方案 5.1电力调度程控交换网与其他组网之间的联系 电力调度交换网的组网是将所有用于组网用户。电力线光缆全部接入到调度交换机中,这样的组网方式较为有利,并且也有助于电路迁回,但其劣势在于如果交换机出现问题,那么虽然光缆可正常通信,但将会对部分站的调度通信产生影响。目前,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包交换)的基本原理与区别

从传输技术来说,电话网是采用电路交换方式,即电话通信的电路一旦接通后,电话用户就占用了一个信道,无论用户是否在讲话,只要用户不挂断,信道就一直被占用着。一般情况下,通话双方总是一方在讲话、另一方在听,听的一方没有讲话也占用着信道,而且讲话过程中也总会有停顿的时间。因此用电路交换方式时线路利用率很低,至少有50%以上的时间被浪费掉。而因特网的信息传送是采用分组交换方式,所谓分组交换,是把数字化的信息,按一定的长度“分组”、打“包”,每个“包”加上地址标识和控制信息,在网络中以“存储—转发“的方式传送,即遇到电路有空就传送,并不占用固定的电路或信道,因此被称为是“无连接”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在一个信道上提供多条信息通路;此外在因特网上传送信息通常还采用数据压缩技术,被压缩的语音信息分组在到达目的地后再复原、合成为原来的语音信号送到接收端用户。因此,利用因特网传送语音信息要比电话网传送语音的线路利用率提高许多倍,这也是电话费用大大降低的重要原因。 请简述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包交换)的基本原理与区别 电路交换 每部电话都连接到交换机上,而交换机使用交换的方法,让电话用户之间可以很方便地通信。一百多年来,电话交换机虽然经过了多次更新换代,但交换的方式一直都是电路交换。当电话机数量增多,就使用彼此连接起来的交换机来完成全网的交换工作。注意,是这种交换机采用了电路交换的方式,后来的分组交换也是采用了一样的电信网,只是不一样类型的交换机(当然协议也不同)。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在使用电路交换打电话之前,先拨号建立连接:当拨号的信令通过许多交换机到达被叫用户所连接的交换机时,该交换机就向用户的电话机振铃;在被叫用户摘机且摘机信号传送回到主叫用户所连接的交换机后,呼叫即完成,这时从主叫端到被叫端就建立了一条连接。通话过程。通话结束挂机后,挂机信令告诉这些交换机,使交换机释放刚才这条物理通路。这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三个步骤的连网方式称为面向连接的。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用户到交换机之间的叫用户线,归电话用户专用。交换机之间、许多用户共享的叫中继线,拥有大量的话路,正在通话的用户只占用其中的一个话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里,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固定传输带宽。 以电路联接为目的的交换方式是电路交换方式。电话网中就是采用电路交换方式。我们可以打一次电话来体验这种交换方式。打电话时,首先是摘下话机拨号。拨号完毕,交换机就知道了要和谁通话,并为双方建立连接,等一方挂机后,交换机就把双方的线路断开,为双方各自开始一次新的通话做好准备。因此,我们可以体会到,电路交换的动作,就是

IMS技术在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中的应用研究

IMS技术在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中的应用研究IMS技术作为新一代电话交换技术应用在电力企业,可以实现一个“架构稳 固、运维便利、资源合理、业务丰富”的通信业务网,可以有效地为电力系统行政运维管理提供安全稳定的服务。本文将IMS技术与软交换技术进行对比分析,阐述IMS技术在电力通信行政网中的应用趋势,并结合技术的结构特点,与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的具体运行要求,阐述IMS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发展策略与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标签:IMS技术;电力系统;行政交换网;应用研究 现阶段,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基本采用了电路交换技术,因受到了专网覆盖水平的限制,电力行政交换网还没有实现县乡镇地区供电营业厅、供电企业以及外部办公点的全面覆盖应用策略,而远程控制电力通信行政交换设备也不能支持视频通话、集中化通信等多媒体业务,同样也不能和各个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同步发展与进步。结合现阶段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重点存在的问题,要求在应用技术上实现创新,创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开发新业务,减少成本,并实现集中化管理与维护,给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文针对IMS技术在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中的应用,并将其与软交换技术进行互相对比,深入地分析了IMS技术的应用发展及其策略,有助于加强IMS技术的应用能力,提升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的运行效率,促进电力行业的整体性发展。 一、IMS技术在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中的应用研究 1.IMS技术概述。IMS技术(IP Multimedia Subsystem, 简称(IMS)是IP多媒体子系统,是下一代电信网的核心控制系统,基于R5版本采用3GPP标准组织进而提出的,是以IP网络作为基础为多媒体业务提供相应的通用网络结构,R5版本是对IMS核心结构、网络功能、应用流程等多个内容进行了定义,而R6版本则是对其的进一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IMS 技术的应用的特定性,并规范了IMS技术与网络接口。R7版本是针对固定业务与移动业务的融合实现进一步加强,并完成规范化的制定,对IMS技术的应用提出了相关的要求,比如是要求IMS技术要支持cable的固定式接入方式。 在当前的通信运营大环境下,对IMS网络部署的研究及应用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能解决现网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能拓展现网的业务,提升企业竞争力。IMS进一步发扬了软交换结构中业务与控制分离、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思想,比软交换进行了更充分的网络解聚,网络结构更加清晰合理。IMS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与接入无关性。不论用户使用什么设备、在何地接入IMS网络,都可使用归属地的业务。(2)统一的业务触发机制。所有的业务包括传统概念上的补充业务都由业务平台来实现。(3)统一的路由机制。用户和用户相关的业务都必须经过业务归属地认证。(4)统一的用户数据库。

王善忠--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的设计

现代交换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的设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本) 学生姓名王善忠 学号 201210315104 年级 2012级指导教师宋刚职称副教授 二〇一五年六月二日

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络 摘要:数字交换机的诞生不但使电话交换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且对开通非电话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数字交换机上既能进行电路交换,又能进行分组交换,而且能实现话音和非话业务等多种业务通信,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目前高速通讯网络性能的瓶颈集中在高速交换系统,研究、设计和制造高速交换系统对目前高速通讯网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交换算法的研究与实现虽然是研究多年的老课题,但由于现在的交换机在不停的更新换代,所以对新的交换算法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使我们更应对这些基础的东西增加更多的注意力。而且随着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高速大容量的交叉连接或交换设备和芯片的性能也在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T接线器;S接线器;数字交换网络;TSST网络设计;网络阻塞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背景和意义 (1) 1.1.1 背景 (1) 1.1.2 意义 (1) 1.2主要内容 (2) 1.2.1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2 课程设计的要求 (2) 第2章 T接线器、S接线器 (3) 2.1 T接线器的工作原理 (3) 2.2 S接线器的工作原理 (4) 第3章数字交换网络 (6) 3.1复用和分路、串→并和并→串变换 (6) 3.2 TST数字交换网络 (6) 第4章 TSST时分交换网络 (8) 4.1 TSST交换网络的基本结构框图 (8) 4.2 TSST交换网络工作原理 (9) 4.3 时隙交换 (11) 4.3.1 时隙交换单片机控制部分程序 (12) 4.3.2 程序工作流程示意图 (14) 第5章网络阻塞分析 (16) 5.1 话务量基础知识 (16) 5.1.1 话务量 (16) 5.1.2 占用概率分布 (16) 5.2 数字交换网络的空分等效 (16) 5.3 无阻塞网络 (17) 5.3.1 单级无阻塞网络 (17) 5.3.2 多级无阻塞网络 (17) 第6章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基于分组交换网络——ATM

交换原理作业 姓名:唐昊 班级:通信131班 学号:

基于分组交换网络——ATM 唐昊1 (1.青岛理工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033) 摘要:介绍了分组交换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描述了分组交换技术的最新发展,即快速分组交换技术,重点讨论了异步传输模式ATM技术。最后,本文简单展望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分组交换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帧中继异步传输模式 1分组交换技术和X.25协议的产生和发展 分组交换技术和X.25协议的产生和发展分组交换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发展的,另一方面,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组交换的概念最初是在1964年8月由Baran在美国Rand 公司的“论分布式通信”的研究报告中提出来的。但直到1969年12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lan Agency)资助的4结点分组交换网ARPANET投入运行,分组交换技术才真正第一次被应用到计算机网络中。 分组交换也称为包交换,本质是将数据流分割成一系列具有固定大小的数据单位(即分组),然后这些数据分组就在通信子网中进行存储—转发,直到最后将数据分组递交到目的主机,并将数据分组重新组装ACCESS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完全体现在对象和事件的概念上,在ACCESS中Table、Query、Form、Report、Macro、Module都是对象,而用户维护的每一个信息又都可以用Form上的图形控件实现,因此每一个图形控件都有其属性和允许该图形控件发生的事件列表,这些事件ACCESS预先已经定义,每个图形控件都有不同的事件,例如:窗体Form有28种可能发生的事件,它们是:On Current、Before Insert、After In-sert、Before Update、After Update……等等;而TextBox则有16种可能发生的事件。一个事件是能被一个对象识别的动作,例如刷新记录,关闭数据库等等;另外,系统也可以产生事件,例如一个定时事件。无论什么时候,当一个事件被当前对象识别后,ACCESS就执行与该事件对应的函数,或者说,使某一个事件发生的办法就是编写函数或者是编写宏,在函数或者宏中实现对象功能,使应用程序中的对象对事件作出反应。在事件过程结束后,应用程序返回一个空状态。ACCESS以缺省方式处理任何事件。如果对某一缺省设置满意的话,不用编写代码。 ARPANET网的成功向人们展示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实用性,自70年代初以来,各大公司纷纷投入人力物力研制各自的网络体系结构。由于当时各大公司网络体系结构很不一致,给不同网络的互连造成了极大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根据美国Telenet、Tymnet和加拿大的Data-pac分组交换网的经验和它们使用的协议,于1974年颁布了X.25的初稿,并经1976、1978、1980、1984、1988年多次修改形成了如今的X.25协议。X.25协议定义了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规程即分组交换数据网PSDN(Packet Switching Data Network)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接口协议。X.25

浅谈电力通信调度交换机组网建设

浅谈电力通信调度交换机组网建设 发表时间:2019-04-02T15:15:12.6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作者:张梅艳[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电力通信角度的组网方式也在不断完善。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山西阳泉 045000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电力通信角度的组网方式也在不断完善。但从实际来看,电力通信调度交换机的组网还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电力通信网的现状,阐述了电力调度交换机组网的要素,并提出了通信调度交换机组网的案例。 关键词:电力通信;通信调度;交换机;组网引言 电力系统输电配电工作指令传递质量的高低受限于电力通信系统先进程度,从而使得电网调度的智能化、自动化必须要以高质量、高效率的电力通信系统为基础,电力通信调度技术具有方便快捷、简单高效的特点。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使得各地电网建设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部分经济落后地区还在使用点对点的电网调度通信方式,另外有些地区虽然部分使用调度程控,但由于组网规划和建设标准不一致,使得调度程控交换网络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在没有采用调度程控技术的地区,存在光缆通道重复设置、光传输频率过高的现象,还有部分大口枢纽站出线方向多,转接关系复杂,使得转接用的光传输自动盘负荷超标,接续工作完成质量较低。上述问题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电网调度通信的质量、速度和可靠性。 1电力通信网的现状 分析目前我国电力通信网的现状,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即电力调度交换网以及电力传输通信网。一方面,在电力调度交换网方面,通常情况下,是将地调调度交换机作为核心,进行调度信息的发送,并且以交换机为中心,建设相应的变电站以及集控站网络,从而构建基本的电力通信调度组网。组网的连接方式也以两线直连的方式为主,也可将地调调度交换机同其他二线进行连接。但无论何总连接方式,交换机必须要与该区域内所有的变电站调度电话进行连接。一方面,电力传输通信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如今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了SDH光传输系统的网络构建,交换机与集控站之间的也形成了由双路由以及双设备的构建,这两种电力通信传输方式也是目前配调与地调的基本配置。 2电力调度交换机组网规划要素电力调度专用程控的根本目的是为电力生产调度服务。和一般的电信公用长途交换网相比,电力调度专用程控具有如下特点:(1)网络信息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本体都是调度员。电力调度交换网具有总体话务量小,局部话务量不均衡的特点,根据电网调度情况的要求,局部地区间的话务量存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多的可能,但从全局角度而言,话务量不多。因此,网络中各个节点的中继线路数量一般控制在50以内。 (2)网络通信主要发生在调度与用户之间或不同级别的调度之间,发生在用户之间的概率极低。 (3)网络通信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必须保障通信顺畅,杜绝发生阻塞现象。 (4)具有较好的外延性和扩容性,可以与别的通信网络实现可靠连接。 (5)调度员在电力调度程控网中依据自身工作权限具有相应的有权级别,不同级别的调度员通信范围也不一样。 (6)一般情况下,被叫希望能够在通话发生前确定主叫级别。 (7)调度网络结构和组网方式由电网结构决定。 (8)调度交换网特点相对于常见的普通交换网而言,电力调度交换网由于其功能的差异决定了其主要由电力生产调度而决定,从电力调出交换网的角度来看,其主要具备的特点在于:一是调度员是电力调度交换网的信息发送者,也是信息的发行者,虽然通常状态下交换网只能怪的话务量较小,但在特殊时间段或特殊区域内将会急剧增加。同样交换网中不同节点所需要的中继线与普通公共交换网而言较少,通常不超过50线。二是整个交换网中,通信业务主要集中于一级与二级调度,很少发生在用户之间。三是对交换网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不能因其他因素而导致出现阻塞。四是不同调度员有着明显的权级之分,但无论处于何权级的调度员,都需要第一时间接通被叫,在一定条件下,因调度需求可提升权级。五是交换网要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其中主要表现在可进行扩容,并且可与其他交换网技进行实时连接。六是交换网中中继线相对较为复杂,交换网的组网方式受制于电网结构。 3电力地通信调度交换机组网建设的方案 3.1电力调度程控交换网与其他组网之间的联系 电力调度交换网的组网是将所有用于组网用户。电力线光缆全部接入到调度交换机中,这样的组网方式较为有利,并且也有助于电路迁回,但其劣势在于如果交换机出现问题,那么虽然光缆可正常通信,但将会对部分站的调度通信产生影响。目前,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方式便是利用行政程控交换网进行调度通信,但由于二者是独立存在的,就需要将两类交换网进行连接,从而避免出现交换机问题导致调度信息的中断。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现如今调度交换机并非仅仅承担语音通话,更承担了诸如多媒体以及ISDN等,这同样需要将电力调度交换网与行政交换网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各类信息的即时发送与接收。 3.2电力调度程控网的桥梁纽带作用 调度程控交换网作为调度程控交换机和全部光传输与电力线光缆通道的连接媒介,大大方便了组网和电路迁回,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个问题,即站点之间的调度指令传递质量受交换设备自身运行情况的限制。如果交换设备发生故障,与之联系的若干站点间的通信也会受到干扰。为妥善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调度程控与行政程控两个交换网分别独立存在,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因交换设备故障导致的通信受阻,在调度程控网出现问题时还可以使用行政程控网进行不全,从而大幅提高了电力调度的可靠性。除上述原因之外,调度程控与行政程控两个网络不同的工作要求也决定了两个网络同时存在的必要性。 3.3地调与集控站的连接方式 地调同集控站之间的连接可采用现如今广泛应用的SDH通讯网进行连接,从而完成地调与集控站之间的交换机组网。具体方式为,在地调、集控站的调度交换机中被配置相应的中继接口板,并且利用光传输设备进行连接(可采用华为SDH设备),并且在各交换机中所使用的信息质量可运用Q信令。

Q/GDW 11437.2-2015 IMS行政交换网业务第2部分:IP Centrex及一号通业务

IMS行政交换网业务 第2部分:IP Centrex及一号通业务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IMS行政交换网IP Centrex业务和一号通业务的业务描述和特征、业务实现方式、用户终端要求、业务对网元和信令的需求、业务管理等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公司IMS行政交换网IP Centrex业务和一号通业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GDW 11395.1—2015 IMS行政交换网系统规范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Q/GDW 11437.1—2015 IMS行政交换网业务规范第1部分:多媒体电话基本业务及补充业务 3术语和定义 Q/GDW 1139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集中交换业务centralized exchange service 为不同交换机的用户集中提供一个交换机的业务。 3.2 IP centrex业务IP centralized exchange service 利用IMS网络资源组成虚拟用户交换机,为特定的用户提供基于IP承载的集中交换业务。 3.3 一号通业务one number service 用户多种通信终端的号码(如手机号码、办公电话号码等)绑定为统一的一个用户号码,当该用户作为被叫用户时,该用户绑定的所有通信终端可同振或顺振。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S: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 BGCF:中断出口网关控制功能(Breakout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CSCF: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 HSS: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ver) iFC:初始过滤规则(Initial Filter Criteria) IP: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IMS: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 MGCF:媒体网关控制功能(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 P-CSCF: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roxy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

报文交换与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的区别

报文交换 这种方式不要求在两个通信结点之间建立专用通路。结点把要发送的信息组织成一个数据包——报文,该报文中含有目标结点的地址,完整的报文在网络中一站一站地向前传送。每一个结点接收整个报文,检查目标结点地址,然后根据网络中的交通情况在适当的时候转发到下一个结点。经过多次的存储——转发,最后到达目标,因而这样的网络叫存储——转发网络。其中的交换结点要有足够大的存储空间(一般是磁盘),用以缓冲收到的长报文。 交换结点对各个方向上收到的报文排队,对找下一个转结点,然后再转发出去,这些都带来了排队等待延迟。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不建立专用链路,线路利用率较高,这是由通信中的等待时延换来的。 电子邮件系统(E-mail)适合采用报文交换方式。 路、报文、分组交换的区别(1)电路交换:由于电路交换在通信之前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被双方独占的物理通路(由通信双方之间的交换设备和链路逐段连接而成),因而有以下优缺点。 优点: ①由于通信线路为通信双方用户专用,数据直达,所以传输数据的时延非常小。 ②通信双方之间的物理通路一旦建立,双方可以随时通信,实时性强。 ③双方通信时按发送顺序传送数据,不存在失序问题。 ④电路交换既适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适用于传输数字信号。 ⑤电路交换的交换的交换设备(交换机等)及控制均较简单。 缺点: ①电路交换的平均连接建立时间对计算机通信来说嫌长。 ②电路交换连接建立后,物理通路被通信双方独占,即使通信线路空闲,也不能供其他用户使用,因而信道利用低。 ③电路交换时,数据直达,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速率的终端很难相互进行通信,也难以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差错控制。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是以报文为数据交换的单位,报文携带有目标地址、源地址等信息,在交换结点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因而有以下优缺点:优点: ①报文交换不需要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不存在连接建立时延,用户可随时发送报文。 ②由于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使之具有下列优点:a.在报文交换中便于设置代码检验和数据重发设施,加之交换结点还具有路径选择,就可以做到某条传输路径发生故障时,重新选择另一条路径传输数据,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b.在存储转发中容易实现代码转换和速率匹配,甚至收发双方可以不同时处于可用状态。这样就便于类型、规格和速度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c.提供多目标服务,即一个报文可以

时分交换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程控交换原理时分交换(mt8980)实验网络工程网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教学中心 2014年 5 月 5 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程控时分交换网络的基本原理; 2.了解mt8980芯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理解时分交换原理,利用时分交换网络进行两部电话单机通话,记录工作过程。 三、实验步骤 1.在关电的情况下,确认发送增益跳线k301、k401等均设置为1-2相连左侧;交换网络接口插上“时分mt8980”交换模块,保管好其它模块; 2.打开实验箱右侧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系统开始工作; 3.通过薄膜开关将交换工作方式设置在“时分mt8980”进行实验; 4.以电话a、电话b为例,分别接上电话单机; 5.四路数字电话用户的pcm编码输出测试点,即时分网络输入信号; tp304:电话a的pcm编码输出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2; tp404:电话b的pcm编码输出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3; tp504:电话c的pcm编码输出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4; tp604:电话d的pcm编码输出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5; 四路数字电话用户的pcm译码输入测试点,即时分网络输出信号。 tp305:电话a的pcm译码输入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2; tp405:电话b的pcm译码输入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3; tp505:电话c的pcm译码输入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4; tp605:电话d的pcm译码输入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5。 注意:现每个pcm收发测试点测得的波形已是时分复用后波形,测量时注意对比各路pcm 数据输出的同步时隙脉冲。 6.双踪示波器同时测试tp304、tp405两点或tp305、tp404两点,是否有波形,按键说话时是否有变化; 7.示波器两探头放在tp304、tp405两点上。电话a摘机,拨号49,同时观察示波器,哪个探头能测到波形; 8.两路电话用户间的正常呼叫,两路电话正常通话。此时,按键或说话,同时观察示波器,哪个探头测到的波形,波形是否一样; 9.更换其它电话呼叫组合,根据步骤5中列出的测量点说明,验证时分交换网络mt8980的工作情况; 10.测试波形时,注意时隙脉冲与数据的时隙位置对比,时隙脉冲与时隙脉冲的位置对比,数据与数据的对比。 四、实验结果

分组交换网详述

分组交换网 分组交换的概念 分组交换也称为包交换。分组交换机将用户要传送的数据按一定长度分割成若干个数据段,这些数据段叫做“分组”(或称包)。传输过程中,需在每个分组前加上控制信息和地址标识(即分组头),然后在网络中以“存储一转发”的方式进行传送。到了目的地,交换机将分组头去掉,将分割的数据段按顺序装好,还原成发端的文件交给收端用户,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进行分组交换的通信网称为分组交换网。这一过程类似于我们平常的邮寄信件,如图1所示。 人们把写好的信用信封包装起来,然后在信封上写上接收人的地址和姓名,就相当于分组头中的路由控制信息;信封好后投入邮筒,由邮局进行分拣,发往不同的地点,最后送到接收人的手中;接收人打开信件阅读,如同分组中的拆包。这整个过程如同分组交换过程,只不过分组交换为了把信息准确地、可靠地、高速地传到对方,技术上要复杂得多。 图1 分组交换过程示意 分组交换的特点 信息传输质量高 分组交换方式具有很强的差错控制功能,它不仅在节点交换机之间传输分组时采取差错校验与重发功能,而且对于某些具有装拆分组功能的终端,在用户线上也同样可以进行差错控制,因而使分组在网内传送中出错率大大降低。在传输电路的误码率在1x10-5的情况下,分组网内全程的误码率在1x10-10以下,由此可见分组交换可使传输质量大大提高。 网络可靠性高 在分组交换网中,“分组”在网络中传送时的路由选择是采取动态路由算法,即每个分组可以自由选择传送途径,由交换机计算出一个最佳路径。由于分组交换机至少与另外两个交换机相连接,因此,当网内某一交换机或中继线发生故障时,分组能自动避开故障地点,选择另一条迂回路由传输,不会造成通信中断。 方便于不同类型终端间的相互通信 分组交换网对传送的数据能够进行存储转发,使不同速率的终端可以互相通信。由于分组网以X.25协议向用户提供标准接口,因此凡是不符合此协议的设备进网,网络都提供协议转换功能,使不同码型、不同协议的终端能互相通信。 信息传输时延小

软交换系统在盐城电力行政交换网中应用论文

软交换系统在盐城电力行政交换网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在分析盐城供电公司行政交换网现状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软交换系统如何接入原先的电力行政交换网以及其基本 功能的具体实现,最后谈了一些在使用软交换系统过程中的感想体会。 关键词软交换;行政交换网;电力企业;通信 softswitch system in yancheng power in the use of administrative exchange network, shen yusheng (yancheng power supply companyjiangsu yancheng224000) abstract :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softswitch system how to access the power companies administrative exchange network and its basic function of the realization ,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ing yancheng power companies administrative exchange network, talk about of softswitch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 at last. key words : softswitch administrative exchange networkpower utilitiescommunication 中图分类号:d5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电力企业呈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电力行业随着电网的不断扩大,公司系统内部各

电话交换与接入网系统

电话交换与接入网系统(本站原创) 作者:韩林 2007年10月30日 一.通讯网络系统的组成 程控用户交换机系统IS-PBX VSAT卫星通讯系统 RSU远端哟高呼用户模块局 光纤接入系统 铜缆接入系统 微蜂窝无线通讯系统 会议电视系统 HFC有线电视系统(CATV,宽带接入) 广播 大屏幕显示 二. 与公用网接口采用的手段 1.接口手段 (1)RSTN 公用普通电话网 (2)N-ISDN 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3)B-ISDN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暂未开放?) (4)DDN (5)分组交换 (6)帧中继 (7)以太网 2.采用光纤传输系统为主 3.接口的选用方式应与需求、资金等一致 三.通讯网络系统设计原则 1.通讯网的地位(位于小区、大厦中) 2.与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局域网、小区信息网络系统的有机结合3.丛政策法规、技术方案、满足需求、经济效益、工程投资考虑 4.选择成熟产品 5.加强维护管理 6.开拓业务产生新的起点 四.通讯业务的组成 1.电路交换(信息的实时交换,用户间建立了通路的交换) (1)固定电话:长话,市话,特服,智能(16种普通业务和18种ISDN业务)

(2)移动电话:800MHz 模拟(已经退出) 900MHz 数字GSM 1800MHz CDMA 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如CDMA2000, TD-SCDMA)(3)N-ISDN (4)拨号上网 2.数据交换(数据包的交换) (1)DDN:专线,电路复用(根据用户需求可提供不同带宽nK-nM (2)分组交换PSPDN X.25 (符合X。25协议)。需进行纠错与流控(对数据包进行判断), 为存储转发网络 (3)帧中继无纠错无流控――基于光纤 3.信元交换 B-ISDN(ATM交换机)异步传输模式,支持宽带图像业务 4.IP业务 Ip电话,网关,可以把电话、传真通过打包的方式传送,在用户端通过交换设备,在局和局端通过数据网络 五.电话交换系统的实现方式(地位) 1.中继方式 即我们所建立的电话交换西年个与公用电话交换系统的连接方式(反映一种接口方式) (1)全自动DOD1+DID 中继方式(不需要话务员转接)(支局入网),呼出听一次拨号音 (2)DOD2+DID 中继方式,用户呼出听2次拨号音,第一次拨号音由PABX送至用户,第二次拨号音由电话局送出(如播“0”,播“9”,占有了电话局中继线),呼入直接呼入 (3)单向中继DOD2+BID 呼入通过话务员转接,出入中继线路分开 (4)双。。。。。。。。。。。。。。。。。表示出入占有同一条中继线路 (1),(3)在工程中比较常用 六.基本话务数据(电路数量) 1.非ISDN用户线(普通用户话务量) 0.05-0.10Er/每用户(双向话务量)一般选取0.06~0.08教合适 0.10~0.15 Er/每用户接通率不太高的网络 中继线一般取0.6~0.7 Er(时溪)/每线

软交换在陕西电力行政交换网中的应用前景探讨

3C ommun icatio ns World Weekly 在考虑业务需求以及自身的网络资源条件下,电力公司可以利用软交换相对成熟的技术,逐步应用于实际的业务服务中,为日后过渡做技术和管理上的准备。 软交换在陕西电力行政交换网中的应用前景探讨 陕西电力信通有限公司|王晓明 近几年国内外关于“下一代网络”的讨论此起彼伏,对软交换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然而清晰的定位对通信规划起着重要作用。 “下一代网络(N ext G ener at i on N et w or k)”或 “新一代网络(N ew G ener at i on N et w or k)”N G N 是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话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综合业务,并采用开放、标准体系结构,提供丰富业务的下一代网络。 目前通信行业中NG N 特指以软交换为控制层,兼容三网的开放体系架构,很多专家一直将软交换技术视为软交换的发展前提和基础,因为软交换网络最有可能取代现有的PSTN 网络,并能承载更多PSTN 所难以达到的新业务。因此就目前国内软交换发展的状况来看,国内各大电信运营商开始建设的网络都是基于软交换上的应用。 软交换位于网络控制层,通过与媒体层网关的交互,接收处理中的呼叫相关信息,指示网关完成呼叫,主要任务是在各点之间建立连接。软交换技术主要用于处理实时业务,如话音业务、视频业务、多媒体业务等,此外还提供一些基本补充业务,与传统交换呼叫控制和基本业务的提供非常类似。 软交换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并向第三方提供可编程能力。 四大难题困扰行政交换网 陕西电力通信网作为专用通信网,有很强的行业性、必要性。它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为电网的调度、电网自动化控制、商业化运营以及实现电力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服务。 电力系统交换网由行政交换网和调度交换网构成。行政交换网是电力交换网的主体,它是调度交换网的支撑和备用电路。 目前,陕西电力行政交换网是以省公司行政交换机为汇接核心,以星型拓扑结构的组网方式,其网络覆盖陕西电网中11个供电单位、14个电厂、12个省公司直属单位,除石泉电厂都以数字中继方式接入系统。 陕西电网交换机总容量已达十万线,其独立于公用通信网又与公用通信网互连互通,并通过西北电网公司以及国电通信中心的汇接与全国电力行政电话网互通,在陕西电力通信网中越来越占据显要的地位。 随着陕西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和电力职工生活 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管理和职工生活对通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向用户提供更广泛业务的同时,现有的行政交换网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⑴交换组网方式不合理 目前陕西电力行政交换网是以星型结构组网,通道路由单一,缺少备用路由,已不能满足“十二五”期间电力通信业务对通信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因此必须对整个网络结构和汇接点进行重新规划, 并合理设置备用路由,以提高行政交换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⑵网络容灾机制不健全 省公司作为省一级汇接交换中心,目前只有一台行政交换机承担所有的汇接任务,不堪负重,一旦发生故障,不仅省公司机关通信无法保证,陕西电力交换网全网之间及与省外电力系统的电话联系亦将全部中断。 ⑶提供业务单一 目前基于电路交换方式的交换网仅能提供单一的电话业务,无法满足电力用户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⑷行政交换网中区域的差异性 由于陕西电力行政交换网内设备繁多、机型复 杂、接口丰富、新旧设备共存,导致行政交换网在设备型号、网络结构、接口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造成目前在全网统一建设规划上的被动局面。 随着“十二五”期间陕西电网的建设,新建变电站和电厂的数量将大大增加。全省将新建发电厂十五座,330K V 变电站二十三座,截止到“十二五”末期全电网将共有11个地区局、37座发电厂和47座330KV 变电站;同时全省骨干光纤网络将在过去建设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为组建全省行政交换网的拓扑结构优化提供了一个坚实的传输平台。在这种急剧增加的需求面前,不仅要满足电网安全生产的需要,而且对行政交换网的可靠性和接续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以数字程控交换机为核心的行政交换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运营商纷纷试水软交换 在全球汹涌的软交换建设热潮带动下,软交换 在我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的各大电信运营商都开始进行相关的试验或组网。 ◆中国网通(并入中国联通) 早在2000年就开始了软交换实验,并在宁波地区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软交换实验局;2001年底在北京、杭州、广州、宁波等地开始建设小规模的软交换系统工程;2003年7月开始加大了软交换网络建设和业务拓展的力度,打造出可以呼叫所有的固话、手机和小灵通的宽带电话系统;2007年8月又启动了广东、陕西和山东3地的软交换商用实验网,为将来大范围部署和推广软交换做准备。 ◆中国电信 步伐稍晚于中国网通,但规模却很大,2002年3月下旬确定在杭州、上海、广州、深圳四地开展软交换实验网建设;2003年,中国电信软交换建设初步进入商用阶段,在北方,已经通过软交换来开辟本地的综合通信接入业务;在南方,则以进行PSTN 替换研究和增值业务的尝试为软交换建设的重点。 ◆中国联通 2000年开始关注软交换的开发;2002年底完成了《中国联通软交换实验网络测试规范》;2003年5月在我国率先建成统一网络平台(U N I NET ),真正实现了多种电信业务的综合。不过由于联通的软交换布局,出于整体发展战略的考虑,它在软交换的投入和发展在未来1至2年内都将非常有限,而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到其最重要的业务移动通信市场中。 ◆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 2001年在北京、上海、广州3地建设软交换实验网,侧重于话音业务,主要测试分组中长途话音业务的技术性能;2002年7月,铁通进行了以软交换为核心的第2次软交换网络现场测试;2003年7月,铁通首先在重庆开展了软交换本地话音商用实验网的测试和部署。 不可否认,2004年国内运营商对软交换的商用实验确实掀起了一个小高潮。事实上,新建设的软交换试验与国内众多网络扩容项目相比,无论从规模还是金额上都远远不如。软交换仅仅在几个试验点内完成战略布局,离真正大规模商用投资阶段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意料之外的转变”和“不情愿的转变”,必须吸取过去通信发展的经验,不要“就 专网通信 2 lil u cww https://www.360docs.net/doc/e46263606.html, 20111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