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

太阳能光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第一部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基本过程和依据

一、依据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鲁政发〔2012〕49号)、《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2011-2015年)》等文件精神,依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制定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结合我校省级特色名校建设方案,秉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德育为先导,以能力为本位,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为方向,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专业调研,依据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生教育对接”。

二、基本过程

(一)专业调研

2014年4月至2014年6月,太阳能光电应用技术专业教师先后到德州市科技局、新能源产业办公室、大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集团、山东禹城汉能光伏有限公司、山东旭光太阳能光电有限公司、东营职业技术学院等企事业单位和兄弟院校深入调研,了解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听取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意见及建议。

通过调研,确定了本专业学生的就业面向:

太阳电池、光伏组件生产企业、LED产品生产企业、光伏发电系统工程建设企业、大中小型光伏发电运营企业的设备操作、现场工艺和技术管理、系统软件电路SCH、PCB设计、单片机及PLC光伏发电系统软硬件应用、器件检测、系统调试、安装、使用等岗位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

初始工作岗位:

生产设备运行(太阳电池、组件生产设备操作;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电气元件检测;太阳电池及LED生产线质量检验等岗位)。

光伏发电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光伏发电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岗位)。

光伏发电系统设备检测与维修(太阳电池、蓄电池、LED、存储逆变控制器、电路、仪表等检修岗位)。

光伏发电系统组件安装,太阳能LED灯具制造、调试、安装。

发展工作岗位:

单片机、PLC及监控系统控制软件编程;存储、逆变系统电子电路SCH、PCB设计与应用;小型太阳能应用产品开发;光伏电池及LED生产工艺、技术管理(专业技术管理岗位)。

(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

在学院“课岗证融通,实境化历练”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以大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集团为校企共育核心型合作企业,与企业人员共同制定太阳能光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表1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流程

工作阶段工作步骤

社会调查

1.专业调研

2.调研结果汇总

专业研讨3.确定本专业的定位

4.职业能力分析

5.课程结构分析

6.设置课程

起草计划7.完成专业培养方案草案

8.征求意见

9.反馈修改

修改定稿

10.论证定稿

第二部分太阳能光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说明

一、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说明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光伏行业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必需的光伏发电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能运用电力存储、变流、逆变技术,熟练操作太阳电池、光伏组件和LED生产设备及其配套检测系统,具有产品生产、设备维护与保养、技术服务等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在光伏行业生产、服务一线,能从事太阳电池、组件生产等工作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具有电力电子技术和光伏发电系统的相关知识;

具有Protel 99、单片机、PLC编程的相关知识;

具有太阳电池、光伏组件生产、检测、应用的相关知识;

具有LED制造、检测的相关知识。

2.能力(技能)要求

(1)光伏发电系统软硬件设计能力

能使用Protel 99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电路设计,能进行SCH、PCB相关版图设计,并能够转化成工业应用文件;能对单片机和PLC进行编程,能对给定原理设计进行校验,能发现并判断常见故障,并能进行相应处理。

(2)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能力

能按照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安装太阳电池、跟踪系统、存储及控制系统、逆变系统、监控系统的各种硬件并接线;能通过调试单片机、PLC软硬件,使硬件实现软件功能并对系统进行维护保养。

(3)太阳电池、组件生产能力

能根据产品要求设置相关工艺参数、正确备料,能对工序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能处理简单的设备故障。

(4)LED产品生产和应用能力

能根据LED产品要求设计金线直径、衬底形式和相关工艺参数、正确备料,能对工序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能处理简单的设备故障。

3.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遵纪守法观念;

(2)具有良好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3)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4)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阅读、翻译和交流能力;

(5)具有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创新能力;

(6)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安全生产、服从上级管理的意识,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7)具备个人职业安全防护与环境保护的职业意识;

(8)具备灵活应对各种突发事故的能力。

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说明

(一)课程体系说明

1.岗位能力分析

与大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集团以及山东旭光太阳能光电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技术、生产管理人员共同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并确定相应课程。

表2 工作任务、岗位能力及课程对接表

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岗位职业能力

主干

课程

太阳电池、组件生产设备操作1.工艺文件准备;2.原

辅材料准备;3.组件库

房、车间准备;4.车间

区域划分;5.成品及打

包;6.太阳电池组件设

计;7.太阳电池块互联;

1.能正确识别工艺加工单,明确应承担的加工任

务;2.能判断单体电池质量是否符合要求;3.能判

断硅料是否符合要求;4.能正确划分玻璃清洗区、

层压区、装框区、组件测试区等,能对硅料进行

分类、称量、封装和标识;5.能对电池片进行分类;

6.能够正确使用划片机分选机;

7.能对电池片激光

光伏电池

制造工艺

及应用

光伏组件

课程

8.太阳电池组件叠层;

9.玻璃清洗;10.太阳电池组件层压;11.太阳电池组件组框;11.太阳电池组件测试;12.太阳电池组件成品完善;13.设备保养与维修;14.应急处理、故障处理、设备调试。划片,达到工艺要求;8.能使用串焊接台焊接电池

片串;9.能将玻璃、EVA、电池串、EVA、背板叠

层并固定;10.能使用清洗台进行组件清洗;11.

能利用层压机进行玻璃、EVA、电池串、EVA、

背板层压并固定;12.能调整组框设备各个参数达

到工艺要求并利用组框机完成边框封装;13.能调

整组件测试设备各个参数达到工艺要求并能过按

照工艺要求测试相关数据,分析数据结果。

加工技术

LED产品封装、检测1.工艺文件准备;2.原

辅材料准备;3.正确选

择原料,制备合适的工

艺环境;4.静电防护、

处理支架、芯片烧结;

4.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及

应急处理能力。

1.能正确识别工艺加工单,明确应承担的加工任

务;2.能判断芯片质量是否符合要求;3.能指导并

确保原辅料在加工过程中的质量;4.能正确选择罩

杯、衬底材料、焊接金丝;5.能对各种原料进行预

处理,使其满足生产要求;6.能够正确把支架摆平、

摆齐,使支架端面成为一个方向,按等离子清洗

机操作规范对支架进行等离子清洗;7.能开启烘箱

电源,按工艺要求设定烘箱温度、定时器,开启

报警开关;8.能测试芯片粘接推力,判断参数是否

符合要求;9.能进行较复杂的工艺故障的处理。

LED制造

技术

LED工程

应用技术

光伏发电系统1.SCH、PCB设计;

2.单片PCB试制;

1.能按安全操作规范和设计原理文件要求进行

SCH设计并对设计原理进行校对;2.能根据设计

Protel设

计与仿真

课程

软硬件设计3.单片机软硬件编程调

试;

4.PLC软硬件编程调

试;

5.能发现并判断常见故

障,并进行相应处理。

原理选择相关元器件;3.能进行PCB的转换和设

计;4.能按工艺要求正确选择钻刀;5.能对双面或

单面板进行定位和标识;6.能判断雕刻焊盘的参数

是否符合要求;7.能根据产品频率设定分布电容配

比和过孔工艺;8.能指导并确保物理雕刻机正常运

行,达标;9.能按安全操作规范和作业文件要求进

行化学药品的准备;10.能选择与工作内容向适应

的单片机;11.能根据光伏发电系统要求编程或选

择控制参数;12.能按要求选择PLC控制器规格;

13.能采用梯形图或其他方式编程;14.能发现并判

断常见故障,并进行相应处理;15.能根据故障问

题修正原理和布线图。

技术

单片机系

统设计与

制作

电气控制

与PLC

应用技术

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1.太阳电池方阵组装;

2.PLC控制跟踪系统安

装调试;3.主控制系统

电路安装;4.蓄电池选

择与安装;5.储能系统

连线调试;6.逆变器系

统器件选择;7.逆变系

统接线调试;8.工控机

系统选择;9.监控软件、

1.能按安全操作规范和作业文件要求选择太阳电

池规格;2.能判断太阳电池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能按要求进行串、并联方案设计;

4.能按作业文

件规定进行旁路、接线盒连接;5.能按作业文件要

求选择机械结构部件;6.能按作业文件要求进行框

架、组件的组装;7.能按安全操作规范和作业文件

要求操作连接控制线路;8.能判断接线端子、线号

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9.能按作业文件要求进行

PLC编程;10. 能判断电源板零部件的质量是否

电力电子

技术

光伏发电

系统安装

与调试

光伏发电

监控系统

课程

控制界面编程;10.远程监控实现。符合要求;11.能按安全操作规范和作业文件要求安装电源板;12.能按作业文件规定进行触摸屏、主控系统板等的质量检验与安装;13.能分析选择智能仪表的规格;14.能按要求进行蓄电池规格选择;15.能判断蓄电池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16.能按要求进行蓄电池厂家充、放电曲线的绘制;

17.能按安全操作规范和作业文件要求选择接线端子、线径等;18.能按作业文件规定进行蓄电池的串并联;19.能按要求选择并安装逆变器H桥控制板、信号传输板;20.能配合进行设备易损件的更换;21.能按要求上电调试;22.能根据要求选择工控机型号并初始化系统、组态系统;23.能通过组态系统对跟踪系统、存储系统、逆变系统各个参数进行实时监控。

2.根据专业定位和岗位人才需求,按照“工学结合、校企互动”的原则,结合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资格要求和技能大赛需求,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3平台+3模块”课程体系。

表3 课程体系架构

课程体系

构架

学期主要课程功能

公共基础平台第一

至三

学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形势与政策

体育

计算机基础

应用文写作

安全教育

应用数学

英语

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

综合职业素质,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

魄、良好的文化修养等基本素质,具

备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职业能力,具

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工作方法和学

习方法等发展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

道德、团队协作等从事职业活动所必

需的社会能力。

专业通用平台第一

至四

学期

电气安装规划与实施

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

Protel设计与仿真技术

信号检测与处理

通过在校内电工电子实训中心进行电

工电子的操作实训,获得工程领域的

基本职业能力。

专业核心平台第二

至五

学期

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制作

光伏电池制造工艺及应用(新增)

光伏组件加工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新增)

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

在单片机、PLC技术一体化教室完成

其编程、应用的学习。在校外实习基

地开展太阳电池、组件加工及光伏系

统安装与调试能力训练,使学生能够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光伏发电系统的实

际问题,并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获得相

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选修模块第一

至四

学期

公共选修课

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开设的课程,学

生可根据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选择。

第五

学期

专业方向课

①LED应用技术方向

LED制造技术

LED工程应用技术(新增)

②光伏发电应用技术方向

光伏系统与建筑一体化

光伏发电监控系统

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培养针对性,增

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创新创业模块第三

至六

学期

不开设单独课程,以项目立项、

获取成果或专利、创业孵化和发

表论文等形式完成学分修习。

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与技术研发项

目,入驻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创业孵化,

独立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

创新创业能力。

拓展模块第一

至六

学期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团队合作

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充分发

挥和培养学生的其它兴趣与特长,使

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学生

的团结协作精神,增强沟通与表达能

力,磨炼抵御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信息处理

第二课堂课程

技能大赛

集中实践教学第一

至六

学期

电子基本技能实训

电工基本技能实训

金工实训(新增)

小型光伏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

(新增)

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制作实训

生产实习

技能鉴定与毕业设计

顶岗实习

结合实际的产品或简单的工程项目的

进行集中实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积累实践经验,强化专业技能。通过

顶岗实习,使学生体验职业岗位工作,

建立职业工作意识,培养学生服务面

向典型企业各种专业岗位的综合实践

技能,实现与就业零对接。

课程调整情况:

1.经过调研,大约30%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电池生产、检测工作,需要掌握电池生产工艺及应用的相关知识及技能。因此将“光伏产品开发与生产工艺”去掉,新增“光伏电池制造工艺及应用”课程。

2.本着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为提高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第

五学期开设2个方向的专业课程供学生选择:LED 应用技术方向、光伏发电技术方向。

3.为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服务面向典型企业各种专业岗位的综合实践技能

在集中实践教学中新增金工实训、小型光伏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将原有的信号检测与处理实训、光伏发电技术实训去掉,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完成。 表4 可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实践教学体系说明

构建以“四层四训”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包括:

1.基本技能训练:课堂训练、电子基本技能实训、电工基本技能实训、金工实训,使学生获得工程领域的基本职业能力。

2.综合项目训练: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制作实训、小型光伏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完成从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变,掌握岗位综合职业能力,达到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有机衔接。

3.技能大赛训练: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集中训练,参加“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比赛和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等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技能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应用性课题训练:毕业设计、项目研发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

序号

职业资格证书名称 颁证单位 等级 备注

1

太阳能利用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高级

必考其一

2 维修电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高级 3

单片机程序设计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高级

鼓励考取

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实践教学体系

职业岗位能力提

升基本技能训练

第三层第二层

第一层第四层综合项目训练

技能大赛训练应用型课题训练就业和创业能力提升创新和质量意识强化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 河海大学商学院 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

目录 一、调研及调整原则 (3) 二、调研背景及内容 (3) 三、现有课程设置分析 (3) 四、调研成果 (4) (1)构建科学培养模式 (4) (2)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 (4) (3)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4) (4)师资培养与引进 (4) (5)建设实践基地 (5) 五、培养方案调整建议 (5) 附件: (6) 1、西安交通大学 (6) 2、华南师范大学 (7) 3、东南大学 (14) 4、浙江大学 (14)

为配合我院即将进行的按大类招生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推进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深入了解专业发展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专业建设设想等一系列问题,经过初步分析调查,编制本报告。 报告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调研及调整原则 河海大学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下设专业,从2002年首届本科招生至今。按大类招生后,现有的按专业招生下的培养方案必然发生改变,本学科中课程结构的设置将要发生重大变化,本系经讨论制定如下调整原则: 按大类招生后,现有的按专业招生下的培养方案必然发生改变,本学科中课程结构的设置将要发生重大变化,本系经讨论制定如下调整原则: 1、课程结构的设置要符合学校、学院发展的总体战略,具有前瞻性。在设置时要充分考虑我院的品牌建设。由于本学科下设各专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前沿性,而培养方案有其相对的固定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保持前瞻性。 2、课程结构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分流情况。作为商学院各专业中偏理工类的专业,本专业对学科基础要求比较高,因此要求学生入学后一年半后进行专业分流。与其它各专业中一些共有的平台性核心课程可以进行整合,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分流后专业的专业方向课比重较大。 3、统筹兼顾原则。按大类招生后,必然会对原有的教学工作以及相关管理工作带来重大影响,我们在高效完成教改工作的同时,应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合理设计新的招生培养方案,从而使今后的教学工作与学校整体的目标相符。 二、调研背景及内容 为深入了解国内外相关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弥补不足,我专业先后通过网上调研和实地调研,对西安交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的本科培养模式在教育规模、管理制度、培养质量、学校政策、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三、现有课程设置分析

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

太阳能光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第一部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基本过程和依据 一、依据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鲁政发〔2012〕49号)、《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2011-2015年)》等文件精神,依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制定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结合我校省级特色名校建设方案,秉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德育为先导,以能力为本位,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为方向,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专业调研,依据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生教育对接”。 二、基本过程 (一)专业调研 2014年4月至2014年6月,太阳能光电应用技术专业教师先后到德州市科技局、新能源产业办公室、大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集团、山东禹城汉能光伏有限公司、山东旭光太阳能光电有限公司、东营职业技术学院等企事业单位和兄弟院校深入调研,了解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听取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意见及建议。 通过调研,确定了本专业学生的就业面向: 太阳电池、光伏组件生产企业、LED产品生产企业、光伏发电系统工程建设企业、大中小型光伏发电运营企业的设备操作、现场工艺和技术管理、系统软件电路SCH、PCB 设计、单片机及PLC光伏发电系统软硬件应用、器件检测、系统调试、安装、使用等岗位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 初始工作岗位: 生产设备运行(太阳电池、组件生产设备操作;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电气元件检测;太阳电池及LED生产线质量检验等岗位)。 光伏发电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光伏发电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岗位)。 光伏发电系统设备检测与维修(太阳电池、蓄电池、LED、存储逆变控制器、电路、

员工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员工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合肥师范学院制(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2011年) 为落实学院“师范性、应用型、教学类”办学定位,构建具有学院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就制(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壹、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关于进壹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等为依据,适应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以及合肥经济圈等重大发展战略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立足安徽,面向基层,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培育新型师资,培养应用人才”为目标,以专业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整体推进“壹二三”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落实“三新三会”和“三强”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二、基本原则 (壹)应用性原则。紧贴区域产业升级、行业发展情况,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遵循教育规律,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全面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建设。 —2 —

(二)协调性原则。进壹步控制理论教学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以“能用、适用、应用”为目标,整体优化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融通,第壹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融通,课内育人和课外育人相互融通,突出体现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三)开放性原则。加快校地、校企、校际和国际合作办学,把行业准入课程、合作培养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积极引进、利用优质办学资源,探索学院和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 三、培养目标和规格 (壹)培养目标。根据高等学历教育学业标准和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需求,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特色为要,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感强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入岗竞争力强、到岗适应力强、于岗发展力强”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落实“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人才培养规格,面向基础教育和生产、管理壹线,培养具有“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会备课、会上课、会当班主任”的新型师资和“会设计、会操作、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基本要求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个方面: 1.知识结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 河海大学商学院 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

目录 一、调研及调整原则 (3) 二、调研背景及内容 (3) 三、现有课程设置分析 (4) 四、调研成果 (4) (1)构建科学培养模式 (4) (2)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 (4) (3)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4) (4)师资培养与引进 (5) (5)建设实践基地 (5) 五、培养方案调整建议 (5) 附件: (6) 1、西安交通大学 (6) 2、华南师范大学 (7) 3、东南大学 (14) 4、浙江大学 (15)

为配合我院即将进行的按大类招生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推进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深入了解专业发展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专业建设设想等一系列问题,经过初步分析调查,编制本报告。 报告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调研及调整原则 河海大学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下设专业,从2002年首届本科招生至今。按大类招生后,现有的按专业招生下的培养方案必然发生改变,本学科中课程结构的设置将要发生重大变化,本系经讨论制定如下调整原则: 按大类招生后,现有的按专业招生下的培养方案必然发生改变,本学科中课程结构的设置将要发生重大变化,本系经讨论制定如下调整原则: 1、课程结构的设置要符合学校、学院发展的总体战略,具有前瞻性。在设置时要充分考虑我院的品牌建设。由于本学科下设各专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前沿性,而培养方案有其相对的固定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保持前瞻性。 2、课程结构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分流情况。作为商学院各专业中偏理工类的专业,本专业对学科基础要求比较高,因此要求学生入学后一年半后进行专业分流。与其它各专业中一些共有的平台性核心课程可以进行整合,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分流后专业的专业方向课比重较大。 3、统筹兼顾原则。按大类招生后,必然会对原有的教学工作以及相关管理工作带来重大影响,我们在高效完成教改工作的同时,应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合理设计新的招生培养方案,从而使今后的教学工作与学校整体的目标相符。二、调研背景及内容 为深入了解国内外相关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弥补不足,我专业先后通过网上调研和实地调研,对西安交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的本科培养模式在教育规模、管理制度、培养质量、学校政策、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1)

人才培养模式调研报告 第一部分前言 一、调研背景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增长。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关系到技能型人才的质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及其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相关政策,引导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都需要会计人员,所以总体上来看,整个社会每年对会计类人才的需求总量是非常大的。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职业类学校开设非常普遍的专业之一,近些年我国各类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逐步提高,整个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和提供的会计岗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中职学生的生源情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职学生对原有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要求越来越不适应,原有学科体系下的教学内容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会计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目前的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和社会需要之间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 二、调研目的意义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枣庄市及周边辐射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明确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定位和内涵,为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能力为本位、实践为主线、典型工作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新型课程体系奠定基础。通过调研,进一步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统一思想认识,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第二部分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组织方法 枣庄经济学校财经系全体专业教师共同开展了本次调研活动,本次调研对全市中小企业进行了分类,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分别采用了文献检索、问卷调查、会议研讨、走访座谈、现场交流、参观考察、电话访问等方法,获得了大量的调研资料。

技术方案论证报告

四川托普集团技术文档 卷号: 卷内编号: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方案论证报告 项目承担部门: 撰写人(签名): 完成日期: 本文档使用部门:□主管领导□项目组□客户(市场) □维护人员□用户 文档验交组(签名): 验交日期: 评审负责人(签名): 评审日期:

目录1.引言 1.1.编写目得 1.2.背景 1.3.定义 1.4.参考资料 2.技术方案得前提 2.1.要求 2.2.目标 2.3.假定与限制 2.4.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得方法 2.5.评价准则 3.对现有系统得分析 3.1.现状分析 3.2.局限性 4.建议得系统技术方案 4.1.技术方案概述 4.2.系统工作流程 4.3.改进之处 4.4.影响 4.5.局限性 4.6.技术方案得可行性分析 4.6.1.总体分析 4.6.2.技术方案中采用得成熟技术 4.6.3.技术方案中采用得新技术 4.6.4.技术方案中需要进行预研得子项 5.其她可选择得系统技术方案 5.1.可选择得系统技术方案1 5.2.可选择得系统技术方案2 …… 5、n、可选择得系统技术方案n 6.系统技术方案评价

7.已选系统方案得技术风险分析7.1.技术风险识别 7.2.技术风险估计 7.3.技术风险评价 7.4.技术风险管理与监控 7.5.预研子项得研究结果分析 8.结论

1.引言 1.1.编写目得 在对《项目委托开发合同》或《立项任务下达书》系统现状及用户需求研究得基础上,提出系统技术方案。如果必要,还应对技术难点或某些子项进行预研。针对所选定得系统技术方案与预研结果,分别对系统得总体、所采用得成熟技术与新技术、预研结果进行分析,以论证所选择得系统技术方案得可行性与正确性。 1.1.背景 说明该开发项目得: a.提出者与交办单位; b.提出经过; c.承办单位; d.项目名称; e.产品得用户(前期用户、最终用户) 1.2.定义 列出本文档中用到得专门术语、定义与缩略词。 1.3.参考资料 列出本文档中引用到得参考资料,包括作者、来源、编号、标题、出版日期与保密级别。可能得参考资料如: a.立项申请报告、市场需求报告; b.属于本项目得其她已发表得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得文件、资料,包括所需用到得技术标准。 2.技术方案得前提 说明对所提出得系统技术方案得前提,如要求、目标、假定、限制、进行方法与评价准则。 2.1.要求 说明对建议开发得项目得基本要求,如: a.功能与性能; b.输入与输出; c.在安全与保密方面得要求; d.同本系统相连接得其她系统; e.完成期限。 2.2.目标 说明所建议开发项目得主要开发目标,如: a.提高功能与性能; b.提高生产与开发水平 c.提高经济效益; d.改进管理与决策。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官方)

自动化专业 Automation 080801 一、专业教育特色 面向各自动化应用领域,在专业培养中注重强电与弱电相结合,测量与控制相结合,生产设备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相结合,节能环保与新能源开发相结合。在专业竞赛中培育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自动化工程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自动化领域某一方向具有专长,在自动化生产、制造领域,从事自动化工程设计、编程、调试和自动化改造与创新,在自动化装置、装备研究开发领域,从事自动检测、控制装置与装备以及自动化生产管理技术的高级应用型自动化专业人才。 三、专业培养规格 1、知识 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自动化指导性专业规范”,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加强专业基础教学,强化课程之间的知识联系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培养。 2、能力 从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依据相关课程的相互关系,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与能力培养体系。主要体现在基础课程统一规划,专业方向灵活设置,大量增加了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通过学生电子、电气实训,以及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和“湖北省电子设计大赛”等比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3、品格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政治思想与业务、基础与专业、学习与健康、知识与能力和素质等关系。遵纪守法,尊敬师长,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思想品德。 四、专业教学 1、专业的知识体系 (1)通识课程

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课”实践-思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两课”实践-马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英语、体育、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等五门政治理论课和军事理论,法律基础,管理基础等。 (2)学科基础课程 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 (3)专业课程 包括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运动控制系统、电气与可编程序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化概论、现代控制理论、DSP技术、过程控制、供配电技术等等方面的课程。 (4)实践教学 包括暑期社会实践、模拟电子课程设计、数字电子课程设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器件与仪器认知、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创新等。 2、知识体系的课程教学 3、知识体系的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 会议记录

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会议记录 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会议记录 时间:2011年9月24日地点:雨花校区四楼会议室主题: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参会人员:王小红(湖南塑料研究所副所长、科天公司总经理)、戴文利(湘潭大学教授)、曾宪章(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教学副院长)、谭乐平(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长)、雷明智、王利民、杨中文、陈枝晴、谢圣英、刘西文等会议纪要:陈枝晴: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能抽出周末的时间来参加本专业关于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此次我代表我们学校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就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做一简单汇报,恳请大家提出批评和指正。2011级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是经过本教研室全体教师的讨论、再由我执笔撰写,希望通过此次论证,还请各位、尤其是2位行业专家能就初稿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宝贵的意见。本次论证主要想讨论如下几个方面:①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方面的本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②初稿中本专业人才就业的岗位定位是否准确?培养目标是否合理?③课程的开设是否合理?有没有需要删减或增加的课程?课程教学中有何特别要求?④配套的实验实训设备是否合理?⑤教师的培训有何建议?由于时间关系,下面我主要就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即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职业岗位面向和要求、以及课程体系做一简单汇报和说明……(略)。需要一提的时,刚才增院长提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应该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而是技术应用性人才,我认为这种说法更符合我们专业的目标,因此此后我会把它改过来。我的汇报完毕,接下来敬请各位提出批评和指正!戴文利:仔细看了方案,并就其中的一些地方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参考。首先,人才培养方案像一个法律,制定好后要执行一段时间才作修订,因此修订工作一定要认真、严谨。①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和宗旨还是很明确,即培养的不是一般的操作人员,而是班组长以上的一线技术人才,所以定位要注重的是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此外,高职应该是连接本科与中专的一个纽带,中专强调操作,本科强调理论研究,高职则是技术应用,事实上,现在的本科、甚至是研究生也开始向技术应用型调整。②人才培养规格中的专业核心能力要

产品设计方案论证报告(模板)

型号名称 产品设计方案论证报告 拟制: 审核: 批准: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年月日

(型号名称 3号黑体) 产品设计方案论证报告 1 线路设计(5号黑体) 1.1 引言(5号黑体) 瞬时中频频率(IIFM)测量组件是频率探测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该组件完成对前端混频后的中频信号的频率的测量,直接决定了频率探测系统理论上的测频速度,精度和测量噪声指标。 1.2 项目来源及开发的意义(5号黑体) (含用途和使用范围。示例如下。格式要求,5号宋体,1.25倍行距) ××××××××××××××××××××××××××××××××××××××××××××××××。 1.3 国内外同类产品大发展动向及技术水平(5号黑体) (示例如下。格式要求,5号宋体,1.25倍行距) 考察瞬时中频测频(IIFM)组件技术在最近二十年间发展动向,传统的模拟电路鉴频器和各种比较、积分式测频电路由于受线性度较差,响应较慢,受温度漂移、噪声干扰等外部影响较难消除等固有问题的困扰,已经被逐渐淘汰,同时,随着高速数字技术的发展,多种基于现代数字系统的频率测量方法速度已经大大提高,远超过了模拟方式提供的响应速度,而且线性度高,温漂、噪声干扰小,已成为当今IIFM技术的主流。 国外IIFM的报道具体指标多数比较模糊,代表性的有美国《Journal of Electronic Defense》2002年报道的使用IIFM技术的IFM接收机,中频DC~30MHz,分辨率1KHz,测频时间约100nS。《Microwave Division》杂志2007年的报道,中频工作频段2~18GHz,测频时间最大400nS。国内相关研究近年较多,如2002年航天科工25所的报道,中频24~25MHz,测频时间1us,精度0.1Hz。2006年《电子测量技术》的报道,中频50~950MHz,测频时间最小400nS,误差约0.3MHz。 1.4 项目合同的技术指标要求(5号黑体) 1.工作频率70MHz±4MHz ,10.2M±1MHz 2.测频精度2KHz,1KHz 3.测频速度200nS 4.工作温度范围-40o C~85o C 1.5 样品解剖情况(5号黑体) (使用于仿制产品,正向设计产品略。示例如下。格式要求,5号宋体,1.25倍行距)a)样品电路原理图、基本工作原理及关键元器件的主要参数指标; b)样品主要技术指标(规范值,实测数据); c)芯片照片、面积、版图极限尺寸(最小线宽、最小间距)及封装特点; d)样品电路工艺设计、线路设计、版图设计特点及其分析。 1.6 产品电路设计和版图设计方案(5号黑体) a)功能框图和详细单元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1.功能框图:电路功能框图如下图所示。

人才培养方案质量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质量保障体系 关于我校修订2001级本科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十五”发展规划》所提出的要“把学校建设成水平高、特色鲜明的财经大学”的发展目标,特提出2001级本科教学计划修订的原则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教学计划的修订要以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各项决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为依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教学计划的修订要将我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的成果,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固化在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模式中。 2.教学计划的修订要遵循高等财经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全面发展。要处理好政治思想与业务、理论与实际、学习与健康等方面的关系,要培养学生既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又有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扎实的基本本领,还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要突出拓宽专业口径、夯实基础、注重素质和适应学科综合化发展趋势要求的教学内涵,加强各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及基本素质的培养,强化第一课堂的文化素质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构建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与基本素质。 3.教学计划的修订要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努力保证在人才培养基本质量的同时,办出本专业的特色和高水平。教学计划的统一性体现在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上,反映的是国家对本科人才的基本要求;多样性体现在各专业制订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上,反映的是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各专业要在深入研究社会经济学科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及本专业的适应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努力将本专业的优势

《创新思训练课程》论证报告 2

设立《创新思维训练》课程的论证报告一、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未来十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是“质量提高”,其着力点和突破口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出了“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推进思路,能力培养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目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应用专业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我国地方财经类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创新能力是指个人提出新理论、新概念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孕育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宝贵契机。因此,做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新时期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显得尤其重要。 然而,目前在我校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还没有一门课程是专门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思维养成的。因此计划开设《创新思维训练》课程,供全校本科生作为公共限选课选修,替代目前培养方案中占比过重和有一定重复的经济学类限选课,以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掘,旨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不断增强自身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二、课程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训练课程的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分为五个

层次:树立意识--培养习惯--理解原理--掌握方法--完成实践。如下图所示: 1.实践性原则 创新思维训练课程重在“训练”二字,学生选这门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思维方法的学习与训练。课程的主要目标不是让同学们记住多少创新思维的定义和理论,知道多少创新天才们的发明创造故事,而是通过有效的练习,开发他们的思维,转变心智模式,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和领悟到创新思维的无穷魅力。在内容的选择方面,我们既重视通识性的创新思维方法掌握,也强调将创新与学生专业结合起来通过实践(实验)的方式活化,尤其是商科创新思维的训练与活化。 2.创新性原则 既然是创新思维课程,那么课程的设计首先就应该体现出创新,这样才对学生有说服力。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连自己都表现得墨守成规、缺乏创意,如何能让学生信服?学生如果不信服老师,教学效果如何会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刻意求新求异,每堂课都有所变化、运用各类软件及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不觉得重复厌倦,常常有意外的惊喜,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灵活性原则 如果我们一味按照事前的设计进行教学,必定会出现预期与实际脱节的情况,教学效果会大受影响。所以,我们在事前只做一个大体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结

艺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艺术学院积极开展2017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修订的情况总结如下: 1、指导思想:全面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全面深刻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体现我校的办学定位。 2、指导原则 ①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建设需要。 ②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的有机结合。 ③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④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角度出发,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3、前期调研 根据学院的安排,各专业负责人组织本专业专家组,前往相关高校、企业进行调研,共走访河北师范大学、河北传媒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传媒学院等院校考察调研,充分听取各高校专家意见,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参考意见,并且各专业还组织专家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如河北演艺集团、河北画报社等企业了解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情况,另外各专业对已有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工作之后觉得哪些地方欠缺等,作为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 4、完成初稿 各专业在学校统一要求以及指导原则和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完成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初稿,并在专业内部广泛征求意见进行调整。 5、专家论证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调整完成后,学院组织校内为专家进行新版培养方案论证,通过专家论证进一步完善新版人才培养方案,邀请专家包括,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本专业相关行业人员、校内教务管理人员、以及学生代表等,最后

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广东省高等学校创新强校工程,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现就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坚持本科教学是学校生命线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大学的中心工作,本科教学是大学的生命线、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大学文化标签和品牌特征的主要载体。要牢牢把握教学的中心地位、质量的核心地位,强化本科教学是生命线的意识,强化内涵发展的意识,强化特色发展的意识,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强化以教师为主体的意识。始终坚持政策向本科教学倾斜、经费向本科教学倾斜、人力向本科教学倾斜、服务向本科教学倾斜,确保各项教学工作的有效落实。定期召开本科教学工作形势分析会议和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对教学改革趋势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教学工作早谋划、早布局、早实施。 二、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统筹 加强本科教学的顶层设计和政策统筹,保证教学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政策措施得以贯彻实施。建立协同全校有关职能部门的教学联

席会议制度。提高校院两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履行教学决策、咨询、评议、监督的能力,加强对校院两级落实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强化校院两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教学决策上的责任、权力和作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切实履行委员职责,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学校、学院和附属医院党政领导班子要对本科教学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校长、院长是本科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落实校院两级党政领导班子定期研究本科教学、深入课堂一线听课的基本制度。本科教学工作的绩效要作为各个教学单位业绩的重要评价标准,本科教学的管理服务质量要作为各级管理职能部门的重要考评指标。 三、推动科研与教学结合服务本科教学 建立教育与科研互动的长效机制,建立科技创新资源教学转化支持中心,及时将优质的科技创新和学术资源转化为服务本科教学的教学资源,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及时引入教学内容,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建好现有的33个本科生创新教育基地,继续在科研学术平台中遴选建设一批新的创新教育基地。面向本科生开放科研实验室,鼓励优秀学者面向本科生开设学术报告和讲座,为大二学生开设研讨课(seminar),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落实客座教授、名誉教授为学生讲学的相关制度,设立专项经费持续开展面向本科生的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名师学术讲坛。各学院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和管理办法,加强科研实验室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的统筹和管理,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四、推进学院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方案计划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方案 1.8 项目设计计划 1.8.1 项目建议书编制方案 项目建议书(又称项目立项申请书或立项申请报告)由项目筹建单位或项目法人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地方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国内外市场、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就某一具体新建、扩建项目提出的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对拟建项目提出的框架性的总体设想。它要从宏观上论述项目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把项目投资的设想变为概略的投资建议。 项目建议书是由项目投资方向其主管部门上报的文件,目前广泛应用于项目的国家立项审批工作中。它要从宏观上论述项目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把项目投资的设想变为概略的投资建议。项目建议书的呈报可以供项目审批机关作出初步决策。它可以减少项目选择的盲目性,为下一步可行性研究打下基础。 (1)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流程 1)签订委托协议 如我公司中标,招标人与我公司就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的范围、重点、深度要求、完成时间、费用预算和质量要求交换意见,并签订委托协议,据以开展项目建议书各阶段的工作。 2)组建工作小组 根据委托项目建议书的工作量、内容、范围、技术难度、时间要

求等我公司组建项目建议书工作组。为使各专业组协调工作,保证《报告》总体质量,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统筹协调。项目组进行行业相关信息与市场、文本编制、技术方案、融资与财务、政策与法律等的研究。 3)制定工作计划 内容包括工作的范围、重点、深度、进度安排、人员配置、费用预算及《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并与委托单位交换意见。 4)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各专业组根据《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包括向市场和社会调查,向行业主管部门调查,向项目所在地区调查,向项目涉及的有关企业、单位调查,收集项目建设、生产运营等各方面所必需的相关背景资料和项目最新进展信息资料、数据。 5)方案编制与优化 在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场址方案、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公用工程与辅助工程方案、环境保护方案、组织机构设置方案、实施进度方案以及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方案等,研究编制备选方案。 6)项目评价 对方案进行环境评价、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及风险分析,以判别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和抗风险能力。当有关评价指标结论不足以支持项目方案成立时,应对原设

电子产品设计方案论证报告模板

XXXXXX产品 设计方案论证报告 拟制: 审核: 批准: XX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年月日

(型号名称 3号黑体) 设计方案论证报告 1 线路设计(5号黑体) 1.1 引言(5号黑体) 瞬时中频频率(IIFM)测量组件是频率探测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该组件完成对前端混频后的中频信号的频率的测量,直接决定了频率探测系统理论上的测频速度,精度和测量噪声指标。 1.2 项目来源及开发的意义(5号黑体) (含用途和使用范围。示例如下。格式要求,5号宋体,1.25倍行距) ××××××××××××××××××××××××××××××××××××××××××××××××。 1.3 国内外同类产品大发展动向及技术水平(5号黑体) (示例如下。格式要求,5号宋体,1.25倍行距) 考察瞬时中频测频(IIFM)组件技术在最近二十年间发展动向,传统的模拟电路鉴频器和各种比较、积分式测频电路由于受线性度较差,响应较慢,受温度漂移、噪声干扰等外部影响较难消除等固有问题的困扰,已经被逐渐淘汰,同时,随着高速数字技术的发展,多种基于现代数字系统的频率测量方法速度已经大大提高,远超过了模拟方式提供的响应速度,而且线性度高,温漂、噪声干扰小,已成为当今IIFM技术的主流。 国外IIFM的报道具体指标多数比较模糊,代表性的有美国《Journal of Electronic Defense》 2002年报道的使用IIFM技术的IFM接收机,中频DC~30MHz,分辨率1KHz,测频时间约100nS。《Microwave Division》杂志2007年的报道,中频工作频段2~18GHz,测频时间最大400nS。国内相关研究近年较多,如2002年航天科工25所的报道,中频24~25MHz,测频时间1us,精度0.1Hz。2006年《电子测量技术》的报道,中频50~950MHz,测频时间最小400nS,误差约 0.3MHz。 1.4 项目合同的技术指标要求(5号黑体) 1.工作频率70MHz±4MHz ,10.2M±1MHz 2.测频精度 2KHz,1KHz 3.测频速度 200nS 4.工作温度范围-40o C~85o C 1.5 样品解剖情况(5号黑体) (使用于仿制产品,正向设计产品略。示例如下。格式要求,5号宋体,1.25倍行距)a)样品电路原理图、基本工作原理及关键元器件的主要参数指标; b)样品主要技术指标(规范值,实测数据);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结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 结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艺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结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艺术学院积极开展2017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修订的情况总结如下: 1、指导思想:全面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全面深刻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体现我校的办学定位。 2、指导原则 ①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建设需要。 ②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的有机结合。 ③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④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角度出发,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3、前期调研 根据学院的安排,各专业负责人组织本专业专家组,前往相关高校、企业进行调研,共走访河北师范大学、河北传媒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传媒学院等院校考察调研,充分听取各高校专家意见,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参考意见,并且各专业还组织专家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如河北演艺集团、河北画报社等企业了解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情况,另外各专业对已有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工作之后觉得哪些地方欠缺等,作为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 4、完成初稿 各专业在学校统一要求以及指导原则和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完成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初稿,并在专业内部广泛征求意见进行调整。 5、专家论证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调整完成后,学院组织校内为专家进行新版培养方案论证,通过专家论证进一步完善新版人才培养方案,邀请专家包括,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本专业相关行业人员、校内教务管理人员、以及学生代表等,最后专业负责人根据专家论证意见,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形成最终版本上交学校。

毕业设计方案论证报告

机电工程学院毕业设计方案论证报告 题目:JFD-1型挂面封头机改进设计 学生姓名:黄永恒 学号:201115210109 专业班级:包装1101 指导教师:徐雪萌 2015年3 月14日

目次 1.任务内容和要求 (3) 2.任务书分析 (3) 3.封头机现状分析 (3) 4.总体设计方案与选择 (4) 4.1 现存问题分析 (4) 4.2改进方案论证 (5) 4.3方案确定 (7) 4.4主要技术参数拟定 (7) 5.论证结果 (7) 参考资料 (8)

1.任务内容和要求 JFD-1型挂面封头机是利用气缸、PLC控制、连杆机构、轮齿链条机构以及V型槽等组成的自动封尾系统。主要设计内容为研究挂面自动裹包机整机的工作原理及JFD-1型挂面封头机改进设计。设计要求为全自动,高效,安全,出错率低并能适应不同挂面规格。 2.任务书分析 此次设计为JFD-1型挂面封头机改进形设计,在原有基础上对传输系统和夹紧装置进行改进,以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率,降低出错率,实现快速高效生产。 挂面封头机是与挂面捆扎机和挂面裹包机相连的,实现挂面全自动包装。散装的挂面经过称重分堆,由捆扎机捆成圆柱状,再由裹包机包装,最后由封头机封合,完成挂面的自动包装。 现有的封头机采用的是V型槽固定挂面,上面有一条细长的金属压紧片共同完成对挂面的固定。但是现有装置并不能很好的完成自动封尾任务,出错率较高,很难适应高速生产。改进型设计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让可靠性大大提高 3.封头机现状分析 挂面是我国的传统食品,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挂面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多年来,行业内的人大多认为其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因而在面制品行业一直不受关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挂面行业的发展日益迅速,挂面产品的种类日益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且挂面生产投资小,产量大,利润高,因此越来越受到面制品行业的重视。 目前挂面的包装有两种形式,一是塑料包装,二是纸包装。随着国家倡导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包装也就成为挂面包装的一项标准,随之纸包装逐渐成为主流包装。 相对与挂面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挂面包装封尾技术缺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步,根据市场调查,目前国内的大部分挂面生产厂家采用的依然是手工包装封尾,自动化程度很低,已经很难适应高速高效的挂面生产设备。问题的存在与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调研报告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调研报告 ——(工业制造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 面对如何建设特色专业,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充实专业方向内涵,我们对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的进行了走访与调研,并结合我院学科发展方向和本着学校对我校特色专业发展和建设的要求,即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建立厚基础、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做出如下总结。 一、背景分析 新世纪,什么是社会前进不可或缺的动力,是科技,而科技的主导者和倡导者就是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需要呢?如何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呢?这些都是新世纪高等教育所必须思索和解答的问题。 其实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伴随着高等教育步入社会的中心,社会需求其实已经与高等教育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是说,高校培养人才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但其实高校在进行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更多地思考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真正符合社会需求呢? 其实,先期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行列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就开始探索和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他们的共

同点主要集中在:面向市场需求,实施专业教育;重视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紧密;以本科教育为主,形成包括研究生教育在内的实用性教育体系等。围绕这种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建设,必须优先发展和壮大学科的特色专业,利用特色专业的建设,加强人才培养的力度和培养方式的改革,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当然必须围绕特色专业建设展开,是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要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根据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背景和趋势,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要遵循基础理论教学和专业能力培养并重的理念,体现先进科学的专业教育教学思想,通过吸引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参与研究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出与学校定位、专业特色、生产实践、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而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一些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在发展定位上走得均是以本科教育为主,重基础,宽方向,加强实验实训,积极和重在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办学路线,如四川大学,是一所理论研究型的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其机械制造工程学院主要培养的人才是在制造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制造、科技产品开发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重视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强调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工作重在研究生教育;西南交通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其机械工程学院主要培养在企事业、设计研究院所、三资企业等单位从事有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企业管理及经营等方面工作的人才,在人才培养上重视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也是重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