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角三角形函数重点难点突破

锐角三角形函数重点难点突破
锐角三角形函数重点难点突破

《锐角三角形函数》重点难点突破

本章是在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判定以及作图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几何图形,前后在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三边关系有勾股定理,那么边与角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通过锐角三角形函数的学习,从而实现这部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

锐角三角函数不仅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高中数学后继学习内容的基础.

一、准确理解概念,掌握本章知识的重点

1.明确锐角是在什么样三角形中,在哪个直角三角形中;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2.三角函数值是比值,与三边大小无关.

3.必须熟记所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并做到准确运算(既能知角求值,又能知值求角).

4.掌握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以及余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式,

例:22sin cos 1+=S αα;sin tan cos =S ααα

sin(90)cos ?-=αα,cos(90)sin ?-=αα

5.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

6.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类型(已知一边一角,已知两边).

7.弄清仰角、俯角、坡度、坡角、垂直距离、水平距离等常用的概念的意义.

8.能把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元素归结到某个直角三角形中(这是两年中考命题常见的一类题型).

二、本章重点是以上几个方面,也是学好本章知识的关键.那么难点是什么呢?

本章难点是把几何图形和实际生活,生产中的计算问题添辅助线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

三、例1,如图ABC △中,⊥AD BC 于D ,74=BD DC ∶∶,2tan 3

=B ,求:tan C . “遇此可设辅助未知数”,这是解数学问题的重要

方法之一:

分析:∵74=BD DC ∶∶,

设7=BD x ,4=DC x

在Rt ABC △中,2tan 3==AD B BD D C

A

设2=AD y ,3=BD y 由7=BD x ,3=BD y ,得37

=y x ∴

312477=?=y DC y ∴

27tan 1267===AD y C DC y

例2,如图在ABC △中,5=AC ,3=AB ,7=BC ,求:∠A .

解:过

C 作⊥C

D AB 垂足为D ,设=AD x , 则有22227(3)5-+=-x x 22496925---=-x x x 52=x 512cos 52∠===AD DAC AC ∴60∠=?DAC 则120∠=?BAC C B A 73D A B C

锐角三角形函数中考真题一

锐角三角形函数中考真题一 一、选择题 1. (2011甘肃兰州,4,4分)如图,A 、B 、C 三点在正方形网格线的交点处,若将△ACB 绕着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AC ’B ’,则tanB ’的值为 A .12 B .13 C .14 D .24 【答案】B 2. (2011江苏苏州,9,3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若EF=2,BC=5,CD=3,则tanC 等于 A.43 B.34 C.53 D. 5 4 【答案】B 3. (2011四川内江,11,3分)如图,在等边△ABC 中,D 为BC 边上一点,E 为AC 边上一点,且∠ADE=60°,BD=4,CE=43 ,则△ABC 的面积为 A .83 B .15 C .93 D .123 A B C C ’ B ’

【答案】C 4. (2011山东临沂,13,3分)如图,△ABC 中,cosB = 22,sinC =5 3,则△ABC 的面积是( ) A .2 21 B .12 C .14 D .21 【答案】A 5. (2011安徽芜湖,8,4分)如图,直径为10的⊙A 经过点C (0,5)和点O (0,0),B 是y 轴右侧⊙A 优弧上一点,则∠OBC 的余弦值为( ). A .12 B . 34 C . 32 D .45 【答案】C B A C D E

6. (2011山东日照,10,4分)在Rt △ABC 中,∠C =90°,把∠A 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 的余切,记作cot A =a b .则下列关系式中不成立...的是( ) (A )tan A ·cot A =1 (B )sin A =tan A ·cos A (C )cos A =cot A ·sin A (D )tan 2A +cot 2A =1 【答案】D 7. (2011山东烟台,9,4分)如果△ABC 中,sin A =cos B = 22,则下列最确切的结论是( ) A. △ABC 是直角三角形 B. △ABC 是等腰三角形 C.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 △ABC 是锐角三角形 【答案】C 8. (2011 浙江湖州,4,3)如图,已知在Rt △ABC 中,∠ C =90°,BC =1,AC =2,则 tan A 的值为 A .2 B .12 C .55 D .255 【答案】B 9. (2011浙江温州,5,4分)如图,在△ABC 中,∠C =90°,AB =13,BC =5,则sin A 的值是( ) A .513 B .1213 C .512 D .135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重点难点创新突破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重点难点创新 一、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为: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通过特殊点,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及自身特点结合课标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会求和对数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定义域; 3、会利用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1、通过对底数的讨论,使学生对分类讨论的思想有进一步的认识,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2、通过例题、习题的解决,使学生领悟化归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数学,探索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 教学难点:底数a对函数值变化的影响及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发现对数函数的图象的特点 四、课堂结构设计: 本节课是概念、图象及性质的新授课,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达成学习目标我设计了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课堂结构。这是我的课堂结构设计:

五、教学媒体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我设计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引例、例题、习题和练习……,增大教学的容量,也使学生易于接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利用几何画板演示作图,展示图象的动态变化过程,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增强直观性和准确性。这是我的教学媒体设计: 钟 15 分 钟 钟 钟 6 分 钟

六、教学过程设计 在对教材及学生全面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锐角三角函数的图文解析

锐角三角函数的图文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菱形ABCD 中,AC 交BD 于点O ,DE ⊥BC 于点E ,连接OE ,∠DOE =120°,DE =1,则BD =( ) A .3 B .23 C .63 D .33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证明△OBE 是等边三角形,然后解直角三角形即可. 【详解】 ∵四边形ABCD 是菱形,∴OD =OB ,CD =BC . ∵DE ⊥BC ,∴∠DEB =90°,∴OE =OD =OB . ∵∠DOE =120°,∴∠BOE =60°,∴△OBE 是等边三角形,∴∠DBC =60°. ∵∠DEB =90°,∴BD = 23sin603 DE =?.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如图,为了加快开凿隧道的施工进度,要在小山的两端同时施工.在AC 上找一点B ,取145ABD ∠=o ,500BD m =,55D ∠=o ,要使A ,C ,E 成一直线,那么开挖点E 离点D 的距离是( ) A .500sin55m o B .500cos55m o C .500tan55m o D .500cos55m o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利用∠D 的余弦函数表示即可. 【详解】

在Rt△BDE中,cosD=DE BD , ∴DE=BD?cosD=500cos55°.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确记忆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DE⊥AB,垂足为E,sinA=3 5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①DE=3cm; ②BE=1cm; ③菱形的面积为15cm2; ④BD=210cm. 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菱形的性质及已知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 【详解】 ∵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 ∴AD=5cm ∵sinA=3 5 ∴DE=3cm(①正确) ∴AE=4cm ∵AB=5cm ∴BE=5﹣4=1cm(②正确) ∴菱形的面积=AB×DE=5×3=15cm2(③正确) ∵DE=3cm,BE=1cm ∴10(④不正确) 所以正确的有三个.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主视图和左视图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俯视图是圆,根据图中所示数据,可求这个物体的表面积为()

锐角三角形函数练习题及答案二

锐角三角形函数精选练习题及答案二 基础达标验收卷 一、选择题: 1. (03宁夏)在Rt △ABC 中,如果各边长度都扩大2倍,那么锐角A 的正切值( ) A. 没有变化 B. 扩大2倍 C.缩小2倍 D. 不能确定 2. (04海淀区)在△ABC 中,∠C =90°,BC =5,AB =13,sin A 的值是( ) A. 135 B. 1312 C. 125 D. 512 3. (03海南)在△ABC 中,∠C =90°,AC =BC ,则sin A 的值等于( ) A. 2 1 B. 2 2 C. 2 3 D. 1 4. (03兰州)已知α为锐角,下列结论 ①1cos sin =+αα ②如果?>45α,那么ααcos sin > ③如果2 1 cos >α,那么?<60α ④ααsin 1)1(sin 2-=- 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 (04南昌)已知α为锐角,3tan =α,则αcos 等于( ) A. 2 1 B. 2 2 C. 2 3 D. 3 3 6. (03苏州)△ABC 中,∠C =90°,5 3 sin = A ,则BC ∶AC 等于( ) A. 3∶4 B. 4∶3 C. 3∶5 D. 4∶5 7. (03南昌)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160cos 60sin 22=?+? B. 130cos 30sin =?+? C. ?=?55cos 35sin D. ?>?45sin 45tan 8. (05广东)在△ABC 中,∠C =90°,若∠A =2∠B ,则B cos 等于( ) A. 3 B. 3 3 C. 2 3 D. 2 1 9. (05甘肃)如果α是锐角,且5 4 sin = α,那么)90cos(α-?=( )

中考数学 函数重点难点突破解题技巧传播十五

2019-2020年中考数学函数重点难点突破解题技巧传播十五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为x轴上两点,C、D为y轴上的两点,经 过点A、C、B的抛物线的一部分C 1与经过点A、D、B的抛物线的一部分C 2 组合 成一条封闭曲线,我们把这条封 闭曲线称为“蛋线”.已知点C的坐标为(0,),点M是抛物线C 2 :(<0)的顶点. (1)求A、B两点的坐标; (2)“蛋线”在第四象限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BC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PBC面积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BDM为直角三角形时,求的值. 【答案】解:(1)令y=0,则, ∵m<0,∴,解得:,。 ∴A(,0)、B(3,0)。 (2)存在。理由如下: ∵设抛物线C1的表达式为(), 把C(0,)代入可得,。 ∴C1的表达式为:,即。 设P(p,), ∴ S△PBC = S△POC + S△BOP–S△BOC =。 ∵<0,∴当时,S△PBC最大值为。 (3)由C2可知: B(3,0),D(0,),M(1,), ∴BD2=,BM2=,DM2=。 ∵∠MBD<90°, ∴讨论∠BMD=90°和∠BDM=90°两种情况: 当∠BMD=90°时,BM2+ DM2= BD2,即+=, 解得:, (舍去)。

当∠BDM=90°时,BD 2+ DM 2= BM 2 ,即+=, 解得:, (舍去) 。 综上所述, 或时,△BDM 为直角三角形。 【解析】(1)在中令y=0,即可得到A 、B 两点的坐标。 (2)先用待定系数法得到抛物线C 1的解析式,由S △PBC = S △POC + S △BOP –S △BOC 得到△PBC 面积的表达式,根据二次函数最值原理求出最大值。 (3)先表示出DM 2,BD 2,MB 2,再分两种情况:①∠BMD=90°时;②∠BDM=90°时,讨论即 可求得m 的值。 2、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图象如图,A 点为(-2,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D 。 【解析】将A (-2,0)代入,得。 ∴二次函数()2 22y ax bx ax 2ax a x 1a =+=+=+-。∴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1,-a )。 当x=-1时,反比例函数。 由图象可知,当x=-1时,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二次函数图象的上方,且都在x 下方, ∴,即。故选D 。 (实际上应用排它法,由,也可得ABC 三选项错误) 3.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a≠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 ①b <0;②4a+2b+c <0;③a ﹣b+c >0;④(a+c )2<b 2.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在y 轴右侧,能得到:a >0,>0,则b <0。正确。 ②∵对称轴为直线x=1,∴x=2与x=0时的函数值相等,∴当x=2时,y=4a+2b+c >0。错误。 ③当x=﹣1时,y=a ﹣b+c >0。正确。

锐角三角函数练习题及答案

锐角三角函数 1.把Rt △ABC 各边的长度都扩大3倍得Rt △A ′B ′C ′,那么锐角A ,A ′的余弦值的关系为( ) A .cosA=cosA ′ B .cosA=3cosA ′ C .3cosA=cosA ′ D .不能确定 2.如图1,已知P 是射线OB 上的任意一点,PM ⊥OA 于M ,且PM :OM=3:4,则cos α的值等于( ) A .34 B .43 C .45 D .35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3.在△ABC 中,∠C=90°,∠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则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 .a=c ·sin B B .a=c ·cosB C .a=c ·tanB D .以上均不正确 4.在Rt △ABC 中,∠C=90°,cosA=23 ,则tanB 等于( ) A .35 B .3 C .25 D .2 5.在Rt △ABC 中,∠C=90°,AC=5,AB=13,则sinA=______,cosA=______,?tanA=_______. 6.如图2,在△ABC 中,∠C=90°,BC :AC=1:2,则sinA=_______,cosA=______,tanB=______. 7.如图3,在Rt △ABC 中,∠C=90°,b=20,,则∠B 的度数为_______. 8.如图4,在△CDE 中,∠E=90°,DE=6,CD=10,求∠D 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9.已知:α是锐角,tan α=724 ,则sin α=_____,cos α=_______. 10.在Rt △ABC 中,两边的长分别为3和4,求最小角的正弦值为 10.如图5,角α的顶点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一边在x 轴上,?另一边经过点P (2,,求角α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12.如图,在△ABC 中,∠ABC=90°,BD ⊥AC 于D ,∠CBD=α,AB=3,?BC=4,?求sin α,cos α,tan α的值. 解直角三角形 一、填空题 1. 已知cosA=2 3,且∠B=900-∠A ,则sinB=__________.

二次函数重难点突破超级讲义

二次函数考点分析培优 核心知识点: ★★★二次函数的图像抛物线的时候应抓住以下五点: 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与x 轴的交点,与y 轴的交点. ★★二次函数y=ax 2 +bx+c (a ,b ,c 是常数,a ≠0) 一般式:y=ax 2 +bx+c ,三点:顶点坐标(-2b a ,244ac b a -),对称轴x=-2b a ,最值 顶点式:y=a (x -h )2 +k ,顶点坐标对称轴:顶点坐标(h ,k ),对称轴x=h 交点式:y=a(x- x 1)(x- x 2),(有交点的情况)与x 轴的两个交点坐标x 1,x 2 ,对称轴为2 2 1x x h += ★★★a b c 作用分析 │a │的大小决定了开口的宽窄,│a │越大,开口越小,│a │越小,开口越大, a , b 的符号共同决定了对称轴的位置,当b=0时,对称轴x=0,即对称轴为y 轴,当a ,b 同号时,对称轴x=-2b a <0,即对称轴在y 轴左侧,当a ,b?异号时,对称轴x=- 2b a >0,即对称轴在y c?的符号决定了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c=0时,抛物线经过原点,c>0c<0时,与y?轴交于负半轴,以上a ,b ,c 的符号与图像的位置是共同作用的,也可以互相推出. 中考分考点分析 1.把二次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图象对应的二次函数关系式是2)1(2 -+=x y 则原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2.二次函数的图象顶点坐标为(2,1),形状开品与抛物线y= - 2x 2 相同,这个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 3.如果函数1)3(2 32 ++-=+-kx x k y k k 是二次函数,则k 的值是______ 4.(08绍兴)已知点11()x y ,,22()x y ,均在抛物线2 1y x =-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12y y =,则12x x = B .若12x x =-,则12y y =- C .若120x x <<,则12y y > D .若120x x <<,则12y y > 5.(兰州10) 抛物线c bx x y ++=2 图像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图像的解析式为 322 --=x x y ,则b 、c 的值为( ) A . b=2, c=2 B. b=2,c=0 C . b= -2,c=-1 D. b= -3, c=2 ★6.抛物线5)43()1(2 2 +--++=x m m x m y 以Y 轴为对称轴则。M = 7.二次函数52 -+=a ax y 的图象顶点在Y 轴负半轴上。且函数值有最小值,则m 的取值范围是 8.函数 245 (5)21a a y a x x ++=-+-, 当a =_______时, 它是一次函数; 当a =_______时, 它是二次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超经典讲义

锐角三角函数 知识点一:锐角三角函数 1、锐角A 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A 的锐角三角函数。 2、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A ,即斜边的对边 A A ∠= sin 。 3、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A ,即斜边的邻边 A A ∠=cos 。 4、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tanA ,即的邻边 的对边 A A A ∠∠=tan 。 sin α,cos α,tan α都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单独的 “sin”没有意义,其中α前面的“∠”一般省略不写;但当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一个角时,“∠”的符号就不能省略。 考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1、在Rt△ABC 中,∠C=90°,cosB=5 4 ,则AC :BC :AB=( ) A 、3:4:5 B 、5:3:4 C 、4:3:5 D 、3:5:4 2、已知锐角α,cosα= 3 5 ,sinα=_______,tanα=_______。 3、在△ABC 中,∠C=90°,若4a=3c ,则cosB= = ______。 4、在△ABC 中,∠C=90°,AB=15,sinA= 1 3 ,则BC 等于_______。 5、在△ABC 中,∠C=90°,若把AB 、BC 都扩大n 倍,则cosB 的值为( ) A 、ncosB B 、1 n cosB C 、cos n B D 、不变 考点二:求某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关键在构造以此锐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 例1、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是BC 边上的点,AE BC =,DF AE ⊥,垂足为F ,连接DE 。 (1)求证:ABE △DFA ≌△; (2)如果10AD AB =,=6,求sin EDF ∠的值。 6、如图,在△ABC 中,∠A=60°,∠B=45°,AB=8,求△ABC 面积(结果可保留根号)。 注意:正弦、余弦、正切是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引入的,实际上是两条边的比,它们是正实数,没单位,其大小只与角的大小有关,而与所在直角三

锐角三角函数的题型及解题技巧

锐角三角函数的题型及解题技巧 锐角三角函数是三角函数的基础,它应用广泛,解题技巧性强,下面归纳 出 锐角三角函数的常见题型,并结合例题介绍一些解题技巧。 、 化简或求值 例1 (1) 已知tan 2cot 1,且 是锐角,求乙tan 2 cot 2 2的值。 (2) 化简 a sin bcos ? acos bsin ?。 分析 (1)由已知可以求出tan 的值,化简?、tan 2 cot 2 2可用 1 tan cot ; (2)先把平方展开,再利用sin 2 cos 2 1化简 解(1)由tan 2cot 1得tan 2 2 tan ,解关于tan 的方程得 tan 2或 tan 1。又是锐角,二 tan 2。二、tan 2 cot 2 2 = 1 2 2 2,「 tan cot 2 = tan cot (2) a sin bcos ? acos bsin 2 -2 ? 2 2 cos b sin cos = a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求C 的度数。 分析 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几个数均为0。由此可得cosA 和sin B 的 值,进而求出 代B 的值,然后就可求出 C 的值。 \ tan 2 2tan cot cot 2 = : (tan cot )2 tan cot 由tan 得cot a 2 sin 2 2ab sin cos b 2 cos 2 + a 2 cos 2 2ab cos sin b 2s in 2 2 2 a sin 2 b 2 tan 说明 在化简或求值问题中,经常用到 cot 1 等。 “ 1” 的代换, 即 sin 2 2 cos J 2 例2在厶ABC 中,若cosA — 2 .3 2 sin B 0 A, B 均为锐角,

高一函数重难点突破

高一函数重难点突破 一、 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的四种题型 1. 已知f[x]的定义域,求f(g(x))的定义域 例1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0,1),求函数f(lnx)的定义域 2. 已知f[g(x)]的定义域,求f(x)的定义域 例2已知f(3-2x)的定义域为x € [-1,2], 求函数f(x)的定义域 3. 已知f[g(x)]的定义域,求f(h(x))的定义域 例3若函数f(2 x )的定义城为[-1,1], 求f(log 2X )的定义域 4. 已知f x 的定义域,求四则运算型函数的定义域 例4已知函数f x 定义域为是[a,b],且a b 0 求函数h x = fx ,m 「fx -m ]〔m - 0的定义域 b - m : b m ,又 a - m : b m 要使函数h x 的定义域为非空集合,必须且只需 a ? m 空b - m ,即0 ::: m 乞b 「a 2 此时函数h x 的定义域为{x|a+m]l :二:…iT (} 求函数解析式的六种题型 1?待定系数法:在已知函数解析式的构造时,可用待定系数法 例1设f(x)是一次函数,且f[f (x)] =4x ?3,求f(x) a —m^x^ b —m .a+m^x^b+m m 0, a - m :: a m

2. 配凑法或换元法:已知复合函数f[g(x)]的表达式,求f (x)的解析式。 f[g(x)]的表达式容易配成g(x)的运算形式时,常用配凑法。但要注意所求函数f(x)的定义域不是原复合函数的定义域,而是g(x)的值域。 1 1 例 2 ( 1)已知f(x + _)=x2+p (x>0),求f (x)的解析式 x x (2)已知f(x 1) =x 2 x,求 f (x 1) 3?构造方程组法:若已知的函数关系较为抽象简约,则可以对变量进行置换,设法构造方程组, 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函数解析式。 例3 设 f (x)满足 f (x) -2f (1Hx,求f(x) x

锐角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Trigonometric)是数学中属于初等函数中的超越函数的一类函数。它们的本质是任意角的集合与一个比值的集合的变量之间的映射。通常的三角函数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定义的,其定义域为整个实数域。另一种定义是在直角三角形中,但并不完全。现代数学把它们描述成无穷数列的极限和微分方程的解,将其定义扩展到复数系。它包含六种基本函数: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由于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它并不具有单值函数意义上的反函数。三角函数在复数中有较为重要的应用。在物理学中,三角函数也是常用的工具。 目录 锐角三角函数公式 sin α=∠α的对边 / 斜边 cos α=∠α的邻边 / 斜边 tan α=∠α的对边/ ∠α的邻边 cot α=∠α的邻边/ ∠α的对边 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A^2-SinA^2=1-2SinA^2=2CosA^2-1 tan2A=(2tanA)/(1-tanA^2) (注:SinA^2 是sinA的平方 sin2(A)) 三倍角公式 sin3α=4sinα2sin(π/3+α)sin(π/3-α) cos3α=4cosα2cos(π/3+α)cos(π/3-α) tan3a = tan a 2 tan(π/3+a)2 tan(π/3-a) 三倍角公式推导 sin3a

=sin(2a+a) =sin2acosa+cos2asina 辅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tant=B/A Asinα+Bcosα=(A^2+B^2)^(1/2)cos(α-t),tant=A/B 降幂公式 sin^2(α)=(1-cos(2α))/2=versin(2α)/2 cos^2(α)=(1+cos(2α))/2=covers(2α)/2 tan^2(α)=(1-cos(2α))/(1+cos(2α)) 推导公式 tanα+cotα=2/sin2α tanα-cotα=-2cot2α 1+cos2α=2cos^2α 1-cos2α=2sin^2α 1+sinα=(sinα/2+cosα/2)^2 =2sina(1-sin²a)+(1-2sin²a)sina =3sina-4sin³a cos3a =cos(2a+a)

锐角三角函数

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 1. 回顾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2. 理解锐角三角形函数的概念,并掌握sinA, cosA,tanA,表示直角三角形 (其中有一个锐角是A)中的两边的比; 3. 会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来计算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问题. 1.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3)边角之间的关系: 2.其它: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在同一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小角对小边,等角对等边.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两锐角互余; 2、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此三角形三边比是1:3:2 ) 4、如果∠C=90°,则a2+b2=c2 1、两锐角互余的三角形; 2、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该边的一半的三 角形; 3、如果a2+b2=c2,则∠C=90°,此三角形 为直角三角形 【例1】如图,在△ABC中,∠ACB=90°,BC=3,AC=4,CD⊥AB,垂足为D,求sin∠ACD和tan∠BCD. 【例2】已知α为一锐角,sinα= 5 4 ,cosα= ,tanα= .

1.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A=30°,斜边上的高h=1,则三边的长分别是 ( ) A .7,2,3=== c b a B . 3 3 4,332,2== =c b a C .3 3 4,2,332=== c b a D . 4,2,32===c b a 2.如图:△ABC 中,∠C=90°,AB=310,cosB=2 1 ,D 为AC 上一点, 且∠DBC=30°,AD 的长为( ) A .8 B .9 C .10 D .11 3.在△ABC 中,BC=7,AC=8,∠A=60°,则AB=( ) A .3 B .4 C .5 D .3或5 4.奚洋同学遇到了这样一道题:3tan(α+20°)=1,你猜想锐角α的度数应是( ) A.40° B.30° C.20° D.10° 5. 在△ABC 中,∠C=90°,∠B=30°,则cosA= ( ) A . 23 B .22 C .23 D .2 1 6.在ABC ?中,,,A B C ∠∠∠对边分别为,,a b c ,5,12,13a b c ===,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12sin 5A = B .5cos 13A = C .5tan 12A = D .12 cos 13 B = 7.菱形中较长的对角线与边长的比为3:1,则菱形的四个角为( ) A.30°,30°,150°,150° B.45°,45°,135°,135° C.60°,60°,120°,120° D. 90°,90°,90°,90° 8.已知三角形三边的比是25∶24∶7,则最小角的余弦值和正切值分别为 . 9.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直角边的比为13∶5,设较大锐角为α, sin α= ,cos α= , tan α= . 1. 无图无真相,因此在解锐角三角函数问题时,要画出直角三角形(或者是作高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来); 2. 谨记勾股定理以及常见的勾股数(3、4、5;6、8、10;5、12、13;7、24、25;8、15、17;9、40、41等) 三角函数仅仅是计算边与边之间的比值,是没有单位的,三角形中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对应得三角函数值仍然是不变的. 3.解直角三角时一定不要仅仅局限于三角函数,要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快速计算出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来.

对数与对数函数重难点突破

专题 对数与对数函数(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一 对数的概念 如果a x =N (a >0,且a ≠1),那么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x =log a N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重难点二 对数的性质、换底公式与运算性质 (1)对数的性质:①a log a N =N ;②log a a b =b (a >0,且a ≠1). (2)对数的运算法则;如果a >0且a ≠1,M >0,N >0,那么 ①log a (MN )=log a M +log a N ; ②log a M N =log a M -log a N ; ③log a M n =n log a M (n ∈R); ④log a m M n =n m log a M (m ,n ∈R ,且m ≠0). (3)换底公式:log b N =log a N log a b (a ,b 均大于零且不等于1). 重难点三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1)概念:y =log a x (a >0,且a ≠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定义域是(0,+∞). (2) 一、重难点题型突破 重难点1 对数与对数式的化简求值 如果a >0,且a ≠1,M >0,N >0,那么: (1)log a (MN )=log a M +log a N ;(2)log a M N =log a M -log a N ;(3)log a M n =n log a M (n ∈R ). 例1.(1)(2017·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已知lg 9=a,10b =5,则用a ,b 表示log 3645

为 . 【解析】由已知得lg5b =,则36lg 45lg 5lg 9log 45lg 36lg 4lg 92lg 2b a a ++= ==++, 因为10 lg 2lg 1lg515b ==-=-,所以2lg 22(1)22b a a b a b a b a a b +++==+-+-+, 即36log 4522 a b a b += -+. (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f (x )=lg(x -2)+1 x -3 ;(2)f (x )=log (x +1)(16-4x ). 【解析】 (1)要使函数有意义,需满足? ???? x -2>0, x -3≠0,解得x >2且x ≠3, 所以函数定义域为(2,3)∪(3,+∞). (2)要使函数有意义,需满足???? ? 16-4x >0,x +1>0, x +1≠1,解得-1

锐角三角函数经典汇总

锐角三角函数经典汇总

————————————————————————————————作者:————————————————————————————————日期:

锐角三角函数与特殊角专题训练 【基础知识精讲】 一、 正弦与余弦: 1、 在ABC ?中,C ∠为直角,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 作A sin , 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A cos . 斜边 的邻边斜边 的对边 A A A A ∠= ? ∠= cos sin . 若把A ∠的对边BC 记作a ,邻边AC 记作b ,斜边AB 记作c , 则c a A = sin ,c b A =cos 。 2、当A ∠为锐角时, 1sin 0<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的重难点突破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的重难点突破 一、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的说明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应本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我将以此为基础对教学设计加以说明。 数学本质:探究对数函数的性质从“数”的角度用解析式不易解决,转而由“形”——图象突破,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分类讨论,通过研究两个具体的对数函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象发现对数函数的图象规律,从而归纳对数函数的一般性质,经历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探究出对数函数的一般性质,从而对对数函数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课书《数学必修1》第二章的内容,研究对数函数的定义,图像及性质。是在学生已经较系统地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将对数扩充到实数范围之后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它既是对函数的概念进一步深化,又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与幂函数的基础。因此,在教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此外,《对数函数》的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还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对抽象的对数函数及其图象缺乏感性认识的实际情况,确定在理解对数函数定义的基础上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由图象得出的性质为本节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难点是对数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发现过程。为此,特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直接性目标):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其简单应用、能根据单调性解决基本的比较大小的问题. 2)能力目标(发展性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体会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增强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可持续性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之间的关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体会研究函数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研究学习过程;体验研究函数的一般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对称美、简洁美。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知识储备:通过初中学段的学习和高中对集合、函数等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对函数和图象的关系已经构建了一定的认知结构。

锐角三角函数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锐角三角函数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南洞庭大桥是南益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桥梁,小芳同学在校外实践活动中对此开展测量活动.如图,在桥外一点A 测得大桥主架与水面的交汇点C 的俯角为α,大桥主架的顶端D 的仰角为β,已知测量点与大桥主架的水平距离AB =a ,则此时大桥主架顶端离水面的高CD 为( ) A .asinα+asinβ B .acosα+acosβ C .atanα+atanβ D .tan tan a a αβ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Rt △ABD 和Rt △ABC 中,由三角函数得出BC =atanα,BD =atanβ,得出CD =BC+BD =atanα+atanβ即可. 【详解】 在Rt △ABD 和Rt △ABC 中,AB =a ,tanα= BC AB ,tanβ=BD AB , ∴BC =atanα,BD =atanβ, ∴CD =BC+BD =atanα+atanβ,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仰角俯角问题;由三角函数得出BC 和BD 是解题的关键. 2.在课外实践中,小明为了测量江中信号塔A 离河边的距离AB ,采取了如下措施:如图在江边D 处,测得信号塔A 的俯角为40?,若55DE =米,DE CE ⊥,36CE =米,CE 平行于AB ,BC 的坡度为1:0.75i =,坡长140BC =米,则AB 的长为( )(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 400.64?≈,cos400.77?≈,tan 400.84?≈) A .78.6米 B .78.7米 C .78.8米 D .78.9米 【答案】C

高中数学重点、难点突破(3)函数的基本性质-副本

高中数学重点、难点突破(3) 函数的基本性质 知识体系梳理 1 ?增函数、减函数定义 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 ,区间D? I ,如果对于任意X i ,X 2€ D ,且x i v X 2,则 都有:(1)_______________ ? f(x)在区间D 上是增函数;(2) _____________ ? f(x)在区间D 上是减函数. 2.单调性、单调区间的定义 若函数f(x)在区间D 上是 _________ 或 ______ ,则称函数f(x)在这一区间上具有(严格的)单 调性,区间D 叫做f(x)的 __________ 前提 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 实数M 满足 条件 ①对于任意的x € I ,都有 ; ②存在x o € I ,使得 . 「①对于任意的x € I ,都有 ; ②存在x o € I ,使得 . 结论 M 是y = f(x)的最大值 M 是y = f(x)的最小值 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 x. (1) ____________ ? f(x)为偶函数; (2) ________ ? f(x)为奇函数. 5.奇、偶函数的性质 (1)图象特征:奇函数的图象关于 _______ 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 _对称. ⑵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 奇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区间上有 ______ 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区 间上有 _____ 的单调性. ⑶奇函数图象与原点的关系: 如果奇函数f(x)在原点有意义,则 1.如果二次函数f(x) = 3/ + 2(a — 1)x + b 在区间(一a, 1)上是减函数, B . a = 2 C . a W — 2 D . a 》2 (0,1)上是增函数的是( ) 1 2 B . y = x C . y =— x 2 + 4 D . y = |x| 7. 设函数f(x)和g(x)分别是R 上的偶函数和奇函数,则下列结论恒成立的是 A . f(x) + |g(x)| 是偶函数 B . f(x)— |g(x)| 是奇函数 C . |f(x)| + g(x)是偶函数 D . |f(x)| — g(x)是奇函数 8. 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为 ( ) 3 1 A . y = x + 1 B . y =— x 3 C . y = - D . y = x|x| x f(0)= A . a =— 2 2?下列函数中,在区间 A . y = 3 — x 3. 函数y = (2k + 1)x + b 在x € R 上是减函数,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1 1 1 A . k > B . k v 2 C . k >— 2 4. 已知 f(x)= ax 2 + bx 1 A .- 3 5. 已知定义在 A . — 1 ) 1 D . k v — 是定义在[a — 1,2a ]上的偶函数,那么 a + b 的值是( B.1 3 R 上的奇函数 B . 0 6. 已知y = f(x)是偶函数,则函数 A . x = 1 B . x =— 1 1 C." D .—- 2 2 f(x),满足 f(x + 4) = f(x),则 f(8)的值为( C . 1 D . 2 y = f(x + 1)的图象的对称轴是( ) 1 1 C . x^ 2 D . x^ 2

锐角三角函数

第2课时 锐角三角函数 1.掌握余弦、正切的定义. 2.了解锐角∠A 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3.能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三角函数值. 阅读教材P64-65,自学“探究”与“例2”. 自学反馈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①在Rt △ABC 中,∠C=90°,∠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 ,即cosA= ;∠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 ,即tanA= . ②锐角A 的正弦、余弦、正切叫做∠A 的 . ③在Rt △ABC 中,∠C=90°,∠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3、b=4,则cosB= ,tanB= . ④在Rt △ABC 中,∠C=90°,∠A=30°,则sinA= ()()= , cosA= ()()= ,tanA= ()()= . ⑤在Rt △ABC 中,∠C=90°,∠A=60°,则sinA= ()()= ,cosA= ()()= ,tanA= ()()= . ⑥在Rt △ABC 中,∠C=90°,∠A=45°,则sinA= ()()= ,cosA= ()()= ,tanA= ()()= . 锐角三角函数是在直角三角形的前提下. 活动1 小组讨论 例1 分别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

解:在Rt △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C=22AB AC -=221312-=5, ∴sinA=cosB=BC AB =513,cosA=sinB=AC AB =1213,tanA=BC AC =512,tanB=AC BC =12 5 .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再直接运用三角函数定义即可. 活动2 跟踪训练(独立完成后小组内展示学习成果) 1.在Rt △ABC 中,∠C=90°,D 是AB 的中点,若CD=BC ,则tanA= . 2.在Rt △ABC 中,∠C=90°,c=13,a=12,那么sinA= ,cosA= ,tanA= . 3.在Rt △ABC 中,∠C=90°,c=2,sinB=1 2 ,则a= ,b= ,S △ABC= . 均可先求出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再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关系来做. 活动1 小组讨论 例2 如图,在Rt △ABC 中,∠C=90°,AC=8,tanA= 3 4 ,求sinA 和cosB 的值. 解:∵tanA= BC AC , ∴BC=AC ×tanA=8× 34 =6. ∵AB=22BC AC +=2268+=10, ∴sinA=BC AB =610=35,cosB=BC AB =610=3 5 . 先求Rt △ABC 的边长,再求sinA 、cosB 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