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创新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创新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创新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创新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31T09:57:43.2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作者:阙新枚

[导读] 摘要:园林景观作为居住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让现代代园林为人们提供更加自然、更加舒适的休闲空间,园林景观在设计手法方面加以创新应用,如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谐理念、创新理念等。

身份证号码:35082319900125xxxx

摘要:园林景观作为居住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让现代代园林为人们提供更加自然、更加舒适的休闲空间,园林景观在设计手法方面加以创新应用,如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谐理念、创新理念等。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创新;人性化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条件也得到进一步改善,原先的都照搬西方国家的景观设计理念,在不加以创新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建设。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在设计之前理解场所精神及综合因素进行创作,形成自身的特色,融入到城市景观当中,这就是创新。如我国的杭州西湖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有意识进行大尺度的景观改造,成就了今天闻名的水景。而在荷兰恰好相反,那里的人们15世纪就将水排干以获得土地,拥有的是低海拔地区景观。景观设计师很多都是采用“拿来主义”的理论,而不是借鉴,如不少城市盲目建设所谓欧式一条街,结果照搬了欧洲古典建筑形式,街道空无一树或绿化甚少,效果不佳。因此,在拿来主义上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考研,多点创新,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1.园林景观设计创新的基本方式

1.1时代精神的演变

1850年以后,美国掀起了“城市公园运动”,但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独特的园林设计风格。每一次运动都会对时代产生一定影响,“城市公园运动”也是如此,在技术得以进步的前提下,它成功定位了现代园林艺术的相关设计。这个定位使园林艺术不仅能够在贵族和皇族中得到应用,还致力于为普通百姓提供生活和精神上的便利,让这项技艺得到了彻底的开放和发展,为现代园林艺术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古典园林在向现代园林不断演化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创新和解放,首先是进行了空间的解放,然后景观也得以解放,最后对地形和地理环境的要求也进行了解放,不仅其内涵得到了深化,外延也得到了相应的扩展。园林艺术不仅体现在对中庭和道路的建设和绿化方面,还体现在对整个城市的设计、大型文化广场的设计领域之内,江河湖畔的景观建设也需要应用园林艺术和园林施工建设。现代园林施工技术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针对人民群众的大众化特性,并具有公共性的特性,这几种特性相互融合,构成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技术的基础。

1.2现代技术的促进

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让我们在一定的技术支撑下建设超自然的技术奇观成为可能。科学技术使我们的造景方法和造景素材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改善,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成就了另外一种美学观念(景观技术美学)。古典园林限制了园林艺术对基本景观的表现高度,高科技的应用使得园林景观在建设上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让园林建设有了新的素材,对园林建设的方向也有了新的定义。从一个更加积极的角度来看,现代景观虽然承袭于传统景观,有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之分,但是现代高科技的造景素材成功地把这两种景观进行了区分和进一步定义。传统园林把石景和柱廊归类于硬质景观的范围之内,将草坪的栽种和各种植物的栽培归类于软质景观。现代景观设计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之上,将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的定义进行了深化和进一步的扩展,使其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1.3因地制宜,保持原来地形地貌

因地制宜,设计自然景观。充分合理利用空间,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尽量做到少动土方,这样就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全部是利用原貌,这样就显得更加朴实无华,符合小区居住环境,真实自然。另外需要根据小区的气候、空间等合理选择园林的植物。居住小区的植物景观除了能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创造适合业主生活所要求的生态环境。选择园林植物时应以乡土植物为主,根据气候条件及空间合理选择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植物。根据原有地形地貌进行布置景观的话,这样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更加有动感、赏心悦目,更富有诗情画意。

2.创新设计理念

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时,不但需要考量园林经过的布局与结构,同时还需充分顾虑到人们的切身需求。要求不但要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并且还应当的真正方便人们生活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们带来良好的体验。这就必须创新和转变设计理念,采用与实施相应的人性化理念,将其有效地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比如,在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当充分符合当地居民的实际考虑,其日常生活习惯、对休闲、健身及环保方面的意识心态等。所以在设计当中,空间非常重要,必须注重空间设计,应保证设计效果与四周景色协调融洽,并由此突显住宅区园林景观的特色。此外,所秉持的设计理念不可一成不变,必须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来转变自身设计理念,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及诉求,确定最为科学、合理化的设计理念。

3.创新植物配置设计

植物配置对于园林景观设计而言极为重要,其在具体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发挥出极为重要的装饰点缀作用。因此,强化植物配置设计创新就显得极为重要。在整个过程中,就必须优先对植物的品种类型进行合理化选择。而为了能够切实实现植物配置设计的创新,就需要由此选择其中具备一定特色的品种类型。一般都是选择其中的新品种,这类新品种通常都是经过人工培育、野外开发等。通常人工培育的新品种,在多个方面都具备相应的特色,其外形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功能性,也更加方便人们进行养护工作。因此,这就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必须强化自身对植物品种的掌握度,这样才能将各种植物品种有效地运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并且在植物造景当中,可由此尝试全新的造景手法,一般划分为自然式种植、规则式种植以及混合式种植 3 种。而对于这 3 种植物配置方式的运用,需要详细了解植物品种方面的具体情况,结合多方面诉求来采用各种造景手法实施植物造景。

4.创新园林景观材料设计

这就需要从以下 3 个方面进行阐述:①园林建筑材料方面,通常园林建筑都是由亭台楼榭廊等组合而成,因此,就必须针对其实施科学合理化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符合人们对园林建筑的需求。比如在园林当中的亭建筑,这种类型的建筑与很多,以往材料都是选用石质,如今为符合现代住宅区园林的需求,可选择采用张拉膜、玻璃及钢结构的建筑材料,由此实现亭建筑的创新目的。②园林铺装材料方面,园林实施铺装的材料类型有很多,大致可划分为碎石、整体、块料、散料等材料类型。而其中所涉及的材料主要包含了沥青、混凝

园林景观模型设计与制作方法

园林景观模型设计与制作方法 2014-07-03 10:00:26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速度加快,老百姓越来越关心我们的周边环境,尤其是居住区的环境。以当前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致力改善和提高居民的户外生活质量。 关键词:设计导则,场所,景观,以人为本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是普遍绿化的重要方面,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居住区的绿化水平也应相应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因此,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提高设计水平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摈弃原有落后的环境,着重注重生态及景观设计,才能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因此制作园林景观模型对日后的园林实体发展和现场勘查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绿化设计制作前,首先要对建筑的风格、表现形式以及在科面上所占的比重有着明确的了解,因为绿化无论采用何种表现形式和色彩,它与建筑之间应该是和谐的。 在设计制作大比例单体或群体建筑模型绿化时,对于绿化的表现形式要尽量做得简洁些,做到示意明确、清楚有序。不要求新求异,切忌喧宾夺主。树的色彩选择要稳重,树种的形体塑造应随着建筑主体的体量、模型比例与制作深度进行刻画。 在设计制作大比例别墅模型绿化时,表现形式可以考虑做得新颖、活泼一些,要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塑造出家园的氛围。树的色彩则可以明快些,但一定要掌握尺度,如果色彩过于明快则会产生一种漂浮感。树种的形体塑造要有变化,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模型制作的设计构思包括比例和尺度的设计构思、形体的设计构思、材料的设计构思和色彩与表面处理的设计构思共四部分内容。构思包括建筑物与配景的做法、材料的选用、底台的设计、台面的布置、色彩的构成等。 色彩关系 在进行制作设计时,首先应特别注意色彩的整体效果,因为模型是在楹尺间反映个体或群体建筑的全貌,每一种色彩同时映射入观者眼中产生出综合的视觉感受,若处理不当,哪怕是再小的一块色彩也会影响整体的色彩效果。所以,在建筑模型的色彩设计与使用时,、应特别注意色彩的整体效果。 其次,建筑模型的色彩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就其本质而言,建筑模型是缩微后的建筑物。因而,色彩也应作相应的变化,若一味追求实体建筑与材料的色彩,那么呈现在观者眼中的建筑模型色彩会感觉很“脏”. 模型制作的工具应随其制作物的变化而进行选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具和设备的

(完整word版)园林景观设计说明案例赏析

清河公园设计说明 一、现状概述及分析 1、区域位置分析 基地为杭州市城北某处的公共开放空间。 2、场地现状分析 基地总面积3.3公顷,呈倒“L”型,基地总体地势平坦,标高基本在34.04-34.10米之间,月牙河常水位33.50米,汛期标高为34.00米,旱期标高为33.00米,西北侧有一处水杉林,东侧有一条5.5米宽的小区消防车道,月牙河为城市非主要泄洪支流。 3、周边环境 基地北临月牙河,东侧为居住区,西侧为艺术产业园区和写字楼,南侧为城市次干道路。 4、现状分析 根据基地的区域位置、场地现状和周边环境,在规划设计之前对基地的用地适宜性、使用者人群、公园对外交通和外部视觉景观等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以便使公园规划功能合理健全、景观优美并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 基地设计主要满足周边居民休憩需要以及与西边艺术产业园区的相协调,同时满足人们的亲水感,所以设计主要解决问题即是公园的交通组织,艺术展区位置设置。 二、规划社计依据 1.清河公园规划设计条件。 2.1:1000场地现状地形图。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三、规划目标(公园性质) 根据上述分析,本规划将清水公园定性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反映城市和满足游人休闲、锻炼、游览的城市开放空间。 四、规划原则 1、场地性原则:体现场地的原有的内涵和特色。 2、功能性原则:满足市民休闲、锻炼、游览的需求。 3、生态原则:强调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 4、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减少工程量,考虑公园的经济效益。 五、总体设计思想 1、核心设计思想 清水公园是开放的城市空间,它是线索也是游客的观赏心情,不同心情,观赏的区域,选择的区域,景点,道路不同,不同心情选择游览不同的景色。主要设计目的是缓解城市居民日常工作焦虑,各个年龄层人们休闲娱乐,亲水的放松场所,公园设计了一些相对比较幽静,环境优美,可游可歇的场所,可以弥补现代城市休闲所欠缺的功能。同时公园在核心区布置了一个较大的广场,广场中心设有2级抬升的圆坛,正中是一个大气古朴的的千手观音雕像,使广场可以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集散中心,平时可供大家参观游览,节假日可以举行一些大的集会演出祭祀活动等。总的来说清河公园定位是一个全开放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中穿行,可以看看路边的风景,周边居民茶余饭后可以到其中歇息,清晨可以在公园小路上晨跑锻炼,假时可以在其中喝茶观景。本设计考虑到东边艺术产业园区的条件,在设计区域东边建立了一幢3层的艺术展览馆,艺术展览馆南面是一个小型观鱼广场,人们可以在此享受观鱼喂鱼的乐趣,艺术展览馆滨水过桥,可到东面运动场,运动场设置为四楼,主要提供一些室内健身器材,当然也包括茶咖一体的简单服务设施。

同济大学风景园林考研快题真题分析

同济大学风景园林考研快题真题解析 ——城市滨水休闲广场规划设计 本文针对同济大学风景园林考研真题做了一题多解的具体分析讲解,为了给同学们提供多种解题思路,为大家列举了以下几个考研成功同学的真题案例。 一、用地现状与环境 1. 城市背景 基地位于海口市,该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日照时间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气温23.8℃,最高平均气温28℃左右,最低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4 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834 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5%。常年以东北风和东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4 米/ 秒。海口自北宋开埠以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2007 年入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录。2010 年底,该市常住人口204 万。 2. 基地情况 基地位于海口市中心滨河区域,总面积1.16 公顷。基地南临城市主干道宝隆路(红线宽度48 米,双向6车道),宝隆路南为骑楼老街区,是该市一处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观,现已开辟为标志性旅游景点。其

中最古老的建筑建于南宋,至今有600 多年历史。这些骑楼建筑具有浓郁的欧亚混文化特征,建筑风格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既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又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基地北临同舟河,该河宽度约为180 米,河北岸为高层住宅区。同舟河一般水位为3.0 米,枯水期水位为2.0 米。规划按照100 年一遇标准进行防汛,水位高程控制标准为4.5 米。(不需要考虑每日的潮汐变化)基地东侧为共济路,道路红线宽度22 米(双向4车道),为城市次干道。基地内西侧有20 世纪20 年代灯塔一处,高度约为30 米。东侧有几棵大树,其余均为一般性自然植被或空地。 二、规划设计内容与要求 基地要求规划设计为滨河休闲广场,满足居民日常游憩、聚会及游客散集所需,要求既考虑到城市防汛安全,又能保证一定的亲水性。 需满足的具体要求如下: 1. 需规划地下小汽车标准停车位不少于50 个,地面旅游巴士(45 座)临时停车位3 个,自行车停车位200 个。地下停车区域需在总平面图上用虚线注明,地上车位需明确标出。 2. 需布置一处满足节庆集会场地,能容纳不少于500 人集会所需,作为海口市一年一度的骑楼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所在地。 3. 本规划设计参考执行规范为《城市绿地设计规范》及《公园设计规范》,请根据上述规范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校核。 三、成果要求 1. 总平面图(彩色1∶500,需注明主要设计的内容及关键竖向控制); 2. 剖立面图(1∶200,要求必须垂直河岸,具体位置根据设计自选,表现形式自定); 3. 能表达设计意图的分析图或者透视图(比例不限,表现形式自定); 4. 规划设计说明(字数不限); 5. 将上述成果组织在一张A1 图纸上(须直接画在一张A1 图纸上,不允许剪裁拼贴)。

对园林景观设计策略的再分析

对园林景观设计策略的再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逐渐的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于城市的风景与美观,同时城市建设者也开始越来越钟情于园林景观的设计,我们都开始对城市的园林绿化设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同时,越来越人性化、自然化、生态化的设计理念也开始越来越受到关注,逐渐的成为了当今条件下作为园林景观绿化的设计准则,我们针对园林景观的设计提出一些建议以及观点,希望能够对于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以及对于我们的园林绿化建设起到更为积极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策略;探讨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our country economy,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es increasingly, gradually people start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ity landscape and beautiful, while city builder also became more and more interested in landscape design, we are beginning to city landscape design put forward higher and newer requirements, at the same time, more and more the humanization, nature, ecological design concept also begins to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gradually become the current conditions as the landscape greening design guidelines for landscape design, we propose some suggestions and views, hope to the city landscape design and landscape construction for us to a more

《景观模型设计(园林)》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二:《景观模型设计(园林)》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景观模型设计(园林)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适用专业:风景园林(本科) 开设学期:三(本科) 总学时:48 其中讲授学时:16 实践学时:32 计划学分:3 先修课程:无 讲授语言:普通话 考核方式:作业考查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该课程为景观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意义和作用在于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景观设计模型设计的制作过程有一定的认识,并能独立完成模型制作,为今后的设计表现打下一定的基础。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为今后的景观设计表现打下基础,使学生对景观模型设计的制作过程有一定的认识,景观模型设计制作,可以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完成景观设计创意,这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总体把握能力。 三、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园林模型设计与制作刘学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05 参考书:园林景观模型设计与制作朴永吉,周涛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内容: 第一章园林模型概述(1学时) 1 园林模型特点 2 园林模型用途 3 园林模型分类 4 学习方法和技巧 第二章园林模型材料(1学时) 1 主材类 2 辅材类 第三章模型制作工具和主要下料方式(2学时) 1 模型制作工具 2 主要下料方式 第四章园林模型总体设计(4学时) 1 项目分析 2 图样准备 3 模型设计 第五章园林模型制作流程(4学时)

1 园林模型制作流程(地形、建筑主体、园林绿化和配景) 2 电脑雕刻模型制作流程 第六章园林模型制作技法(4学时) 1 园林建筑制作技法 2 园林绿化和配景制作技法 实践内容: 课题一园林模型实例考察(4学时) 课题二园林模型方案设计(4学时) 课题三园林模型制作(24学时) 五、考核方法与要求 该课程的考核评定随堂进行,以任课教师的课题内容设计作业为主要对象。评定成绩以100分制记。成绩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任课教师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定(30%);第二部分由专业教师集体对学生作业进行评分(70%)。 六、编制与审核 编制人: 编制时间: 教研室审议: 系审核:

园林建筑设计快题任务书----201110

《园林建筑设计B》学生作业 授课班级:园林091-2班 授课教师:王胜永、徐艳芳 制定时间:2011年10月 某公园茶室设计 某城市开发区中心公园拟在图示范围中建小茶室一座。该场地呈长方形,南北长10m,东西宽25m。具体设计要求、设计内容及时间安排如下: 一、设计要求: 1、对原有地形允许进行合理的利用与改造(地形见附图); 2、方案中应充分利用水面,体现滨水型空间设计; 3、把握建筑尺度,符合园林建筑特点; 二、设计内容: 1、面积指标要求:总建筑面积100m2(±10%):其中,服务面积不少于 10 m2;茶厅面积不少于70 m2。 2、总平面图1个,比例要求1:400; 3、建筑平面图1个,比例要求1:100; 4、建筑立面图2个,比例要求1:100; 5、建筑剖面图1个,比例要求1:100; 6、透视效果图1-2个; 7、设计说明:字数不少于50个字。 三、图纸要求: 1、图纸尺寸为A2。 2、图纸用纸自定,张数不限。 3、表现手法不限,工具线条与徒手均可。 4、每张图面右下角署名区应包含课程名称、姓名、学号、班级、成绩、指导教师等信息。 四、时间安排: 第8周讲述园林快题设计基本要求、布置设计任务书; 第9周上课6小时进行快题设计与绘制,下课交图; 第11周进行开放式讲评。

五、参考书目: 《快题设计表现》薛加勇,同济大学出版社 《园林建筑设计》杜汝俭,中国建工出版社,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工出版社 《房屋建筑学》同济大学,中国建工出版社 《公共建筑设及原理》同济大学,中国建工出版社 《建筑快题设计与手绘表现》李国光郭惠君,中国电力出版社 《设计专业考研丛书只建筑设计快题与表现》孙科峰等,中国建工出版社《建筑设计资料集》 六、基地图纸

园林景观模型设计与制作教案分析

《园林景观模型设计与制作》教案分析 《园林景观模型设计与制作》教案分析 第一部分课程简介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以基础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主相的主干课程,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在园林建筑设计初步、园林制图与识图等相关基础课的基础上通过建筑模型将设计想法直观的表现出来,使学生在建筑模型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建筑及园林景观的空间感和尺度感,对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有一个全面直观的掌握。通过学习和模型制作,使学生能够将设计直观的表现出来,提高学生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和设计水平。二、职业知识内容模型的用途,模型制作的要求,材料选择,色彩搭配,形体组合知识,园林建筑单体模型,景观造型模型,规划模型和环境绿化模型的制作。三、职业行动能力掌握建筑及园林景观的空间感和尺度感,从材料选择,色彩搭配,形体组合等方面,使学生全面掌握建筑模型制作的技法,具有建筑单体模型,景观造型模型,规划模型和环境绿化模型制作的能力。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先修课程:造型基础素描色彩、园林制图与识图、园林建筑设计初步。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总体安排一、学时及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36学时,讲授:18学时,实践:18学时二、推荐教材及要求(一)教材《建筑模型制作》,郭红蕾、阳虹、师嘉、杨君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二)参考书《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郎世奇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展示设计》,蒋尚文、莫钧,中南大学出版社;《建筑模型制作》,沃尔夫冈?科诺、马丁?黑辛格尔,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三、开设本课程需要的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及学生基础条件的说明多媒体设施的教室和较宽敞的有制作工具桌的教室。基本工具:界刀,切圆器,45度切割刀,U胶,切割板,剪刀,尺子,乳胶,双面胶。接着介绍一下基本材料:各色卡纸,KT板,航模木板,塑料棒,透明胶片,磨砂胶片,人,草屑,色纸,树,粘土,丙烯颜料。 四、考核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是考核的唯一依据;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学生须完成平时作业;重点考核三维设计和图像处理技术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一)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分析与思考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分析与思考 发表时间:2019-10-31T13:40:10.3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作者:宋东鹏[导读] 摘要:现阶段,人们的经济水平提高,针对园林项目建设以及园林景观的美观度上要求越来越高,相关部门在园林景观建设上有所加强,给城市居民提供了舒适、环保的休闲场所。 哈尔滨市祥安消防设备安装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56 摘要:现阶段,人们的经济水平提高,针对园林项目建设以及园林景观的美观度上要求越来越高,相关部门在园林景观建设上有所加强,给城市居民提供了舒适、环保的休闲场所。进行城市规划过程中,要结合城市的环境特点以及气候等方面来设计园林景观,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得到促进。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分析引言 园林景观是城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仍处于发展阶段,仍存在很多不足,但伴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人民群众的环保观念也在不断加强,对于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简要介绍了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及其作用,并提出了完善园林景观设计的应对策略。 1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园林景观设计协调好周围环境与建筑物的关系,使两者相互关联,为公众打造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也是生活状态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园林景观设计满足了公众精神需求的同时还满足了物质需求。园林景观设计重视空间环境的设计,讲求丰富多样以及艺术美。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通常采取无方向性的形式向公众展现园林景观的立体,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将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紧扣服务观念,发现不同园林景观的差异,结合当地的人文特色,不断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 园林景观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众打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在改善公众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园林景观被赋予多种功能,为公众使用,为公众提供了不一样的环境体验,从而使人心神宁静。此外,园林景观内的绿植,通过自身产生的霉菌素从而达到抑菌的效果,为公众打造健康的园林环境。 2现阶段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在城市规划中,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 我国工业化程度较高,很多地区环境遭到破坏,环境保护已经被广泛关注。虽然现在许多地区已经开始对环境的治理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在城市建设中,运用园林景观设计可以改善环境,净化空气,但目前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缺乏统一完整的制度,这就造成许多地区对设计工作不重视,建设重点也不在绿化上。环境建设非常重要,如果环境被严重破坏,其经济水平发展再好也只是暂时的不是长期的。这就要求相关部门重视园林景观规划并制定统一健全的管理制度,在追求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环境建设,重视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城市发展长期可持续。 2.2在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未能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 由于很多城市缺少整体规划,造成园林设计的理念和方式与城市整体建设不一致,达不到预期效果。有的城市在进行建设时一味地追求现代化,造成景观和本地的人文环境差异较大。由于园林景观建设缺少了当地特色和人文内涵,呈现的园林景观毫无新意,也不能体现当地的特色。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应当统一设计理念,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当地特点的园林景观。 3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的设计应用 3.1城市设计过程中的统一性和整体性要重视 园林工程项目建设不但可以改善城市设计绿化需要以及环境方面,同时还有需要将城市的当地文化、历史特点和民族风俗等方面采取结合,将园林项目的设计和规划合理的推进。城市园林建设工程人员不仅要有长远的远见,同时还要有预见园林未来在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因为园林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长时间,为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和规划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将园林绿色植物生长后的景象能够预测,可以指导项目,确保园林景观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另外,还需要设计人员要结合当地的传统风俗以及历史文化,不能任意的创新,防止城市园林设计建设太单调,没有文化的气息存在,城市园林的美观性受到严重的影响。 3.2不断提高对园林建设的规划能力 发挥行政规划和园林设计规划的作用,切实提高对园林建设的布局和实施能力。我国的园林建设大多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因此,政府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很大。政府要减少并退出相关的行政干预,重点从宏观下做好对园林建设的布局,城市进行园林设计时,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将项目放置整个城市或者区域环境中进行定位,做好园林与周边环境、园林与整个城市园林系统的系统协调,使园林建设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充分发挥园林建设在城市建设中的功能。另外,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应通过健全园林法律法规的方式,对园林规划行为进行法律监督,并加强实施,以保证园林规划设计的质量。拓宽园林规划设计思路,结合具体园林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从园林满足社会精神需求等角度出发,按照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园林的理念,探索、开发新型设计作品,摒弃抄袭和模仿,走特色园林规划设计之路。 3.3加强人文精神的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文精神提倡满足公众的心理方面的需求和生理方面的需求。因此,园林景观设计者需要考察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挖掘当地的人文精神。其次,搜集当地人群的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等信息,分析不同受众人群的景观需求。最后,从整体上把握园林景观的设计,分析园林景观的空间环境以及园林景观的公共设施功能,从而更好地服务园林景观体验者。 3.4平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大都主张以小为主或者中小结合,把握好绿地建设和空间绿化的关系。因此,将生态学与城市规划学紧密结合,保障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此外,园林景观的设计者要以人为中心,园林的设计是为了提高公众的居住环境水平,陶冶公众的情操,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后,还要结合城市的发展状况,用长远的目标设计园林景观,考虑到目前的利益以及长远的社会效益,平衡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5地域特色要发挥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作者姓名: 专业名称: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现代大学及我所设计的校园实例进行阐述。 首先提出21世纪大学校园环境应是教学空间的延伸与拓展,应是便于信息交流、促进交往、激励学习的环境,也应是与当代大学生心理相协调及空间功能相呼应的环境;然后以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结论,最后使大家认识到校园环境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只有体现出学校的特色,文化底蕴以及时代感,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优美宜人,能够激励大学生奋发向上的工作、学习与休息的环境。 关键词:大学校园人文校园明晰结构构成要素

Abstrac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hrough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to the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the campus example which the union modern university and I designs carries on the elaboration. First proposed that the 21st century university campus environment should be teaching space extending with develops, should be is advantageou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he promotion contact, the drive study environment, should also be is coordinated the environment which with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 psychology and the spatial function echoes; Then visits wit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draws the conclusion, finally makes everybody to realize only then manifests the school to the campus environment landscape design process the characteristic, the cultural inside story as well as the modernity, can create exquisitely in the hand down a tradition foundation pleasant, can drive the university student is uplifting work, study and rest environment. Keywords: University-campus, Humanities-campus, Defined structure, Integrant part

2016年园林景观设计行业分析报告(经典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8月

目录 一、园林景观设计的功能 5 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5 2、美化城市景观 5 二、行业发展阶段 6 1、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49-1990年) 6 2、第二阶段:全面发展时期(1990-1999年)7 3、第三阶段:蓬勃发展时期(2001年至今)7 三、行业发展现状8 四、行业发展趋势14 1、园林景观设计在市政与地产建设中重要性日益突出14 2、“美丽中国”战略带动园林景观设计需求增加14 3、城镇化建设推动园林景观设计行业发展15 4、休闲度假产业蓬勃兴起,园林景观设计同步跟进15 5、行业逐渐从成本竞争过渡到综合实力竞争15 6、行业内企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国化发展成为趋势16

7、园林景观设计理念逐步扩展,走向多元化路线16 五、行业规模与空间17 1、地产园林规模测算17 2、市政园林规模测算18 六、行业风险特征20 1、周期性20 2、区域性20 3、季节性21 七、行业监管情况及主要产业政策21 1、行业监管体系21 2、行业法律法规22 3、产业政策23 八、行业竞争情况24 1、东方园林25 2、棕榈园林25 3、普邦园林26

4、岭南园林26 九、行业壁垒26 1、资质壁垒26 2、品牌壁垒27 3、客户资源壁垒27 4、设计能力壁垒27 5、人才壁垒27 十、行业上下游情况28 1、上游情况28 2、下游情况28 十一、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28 1、有利因素29 (1)国家政策支持29 (2)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求是行业持续发展的保证29 (3)经济持续稳定发展29 2、不利因素30

《园林景观模型设计与制作》教案分析

第一部分课程简介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以基础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主相的主干课程,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在园林建筑设计初步、园林制图与识图等相关基础课的基础上通过建筑模型将设计想法直观的表现出来,使学生在建筑模型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建筑及园林景观的空间感和尺度感,对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有一个全面直观的掌握。通过学习和模型制作,使学生能够将设计直观的表现出来,提高学生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和设计水平。 二、职业知识内容 模型的用途,模型制作的要求,材料选择,色彩搭配,形体组合知识,园林建筑单体模型,景观造型模型,规划模型和环境绿化模型的制作。 三、职业行动能力 掌握建筑及园林景观的空间感和尺度感,从材料选择,色彩搭配,形体组合等方面,使学生全面掌握建筑模型制作的技法,具有建筑单体模型,景观造型模型,规划模型和环境绿化模型制作的能力。 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造型基础素描色彩、园林制图与识图、园林建筑设计初步。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及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36学时,讲授:18学时,实践:18学时 二、推荐教材及要求 (一)教材 《建筑模型制作》,郭红蕾、阳虹、师嘉、杨君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二)参考书 《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郎世奇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展示设计》,蒋尚文、莫钧,中南大学出版社; 《建筑模型制作》,沃尔夫冈•科诺、马丁•黑辛格尔,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三、开设本课程需要的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及学生基础条件的说明 多媒体设施的教室和较宽敞的有制作工具桌的教室。 基本工具:界刀,切圆器,45度切割刀,u胶,切割板,剪刀,尺子,乳胶,双面胶。接着介绍一下基本材料:各色卡纸,kt板,航模木板,塑料棒,透明胶片,磨砂胶片,人,草屑,色纸,树,粘土,丙烯颜料。 四、考核 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是考核的唯一依据;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学生须完成平时作业;重点考核三维设计和图像处理技术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 (一)考核成绩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测验、学习态度、考勤、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20% ,考勤10%。

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拥翠山庄 苏州是一座水城,又以园林而著称。水是苏州的灵魂,水是园林的血液,苏州因水而闻名。园林中的山大多是假山,而水却是真水。如果园内没有小河流过,那一定要挖一个人工的池塘,以至无水不成园。然而苏州也有一座园林,园内虽有真山却没有水。这就是拥翠山庄,是苏州唯一一座园内没有水的园林。虽然没有水,却又能让人感觉到水意的存在。 拥翠山庄位于虎丘二山门内蹬道西侧,呈纵长方形,面积不大,只一亩有余。但拥翠山庄利用虎丘高低的天然山坡,因地制宜,依山筑屋,层造而上,其山地小园的风貌既区别于市园、郊园,也不同于寺庙园林,在众多的苏州园林中独树一帜。 拥翠山庄依山势上升分四个层次。走近山庄首先看到的是大门左右两壁白墙上镶嵌的“龙、虎、豹、熊”四个行草大字石刻。登上层层台阶,走过门楣上写有“拥翠山庄”的园门,就是园林的第一层抱瓮轩。抱瓮轩三间朝南,是全园的主要建筑。轩后有边门,出边门可至“憨憨泉”。“憨憨泉”为一口古井,为梁代高僧憨憨尊者所凿,相传此井泉脉恰好在海眼上,所以又叫“海涌泉”。井泉犹如一个盛水的瓮,抱瓮轩因此得名。轩虽得名于泉,但意却出自于《庄子·天地》篇。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甕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后遂以“抱瓮灌园”比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亦作“抱瓮”。拥翠山庄的兴建也和这“憨憨泉”有关。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春,苏州观察朱修庭和僧云闲在虎丘荒烟漫草中找到了古憨憨泉,同游的还有苏州状元洪钧等一些文人雅士。感于泉水水质优良,在洪钧倡议下,募集到钱款数万,在泉旁月驾轩故址上建拥翠山庄,目的是为泉扬名。 “憨憨泉”之上是拥翠阁“不波艇”,也与这边门相通。这种旱船画舫在苏州园林中是一种常用的建筑艺术手法,往往临水而建,形如舟楫。但这坐北朝南歇山顶式的“不波艇”四周却没有水,一侧为拥翠山庄院墙,所以画舫一侧的窗也省了,只单在东侧设窗,将一般旱舫中堂内置的扇和头舱一侧的跳板也省略了,直接与内园相通,使画舫与拥翠山庄浑然一体。这里现在虽然没有水,但在远古时代虎丘却是海中的一座岛屿,舫题额“海不扬波”,就是暗寓虎丘原名海涌山。于“不波艇”俯瞰憨憨泉、环山溪,是否也有一些海上浮仙岛的意境呢。 穿过抱瓮轩向上是第二层园景问泉亭。问泉亭为四角形,三面开敞,因邻憨憨泉而建。亭内设石桌石凳,可供小憩。亭前古柏,亭后为蕉竹,西北侧因山势陡峭,随势堆叠太湖石假山,形似龙、虎、豹、熊,和外墙题字相呼应。 第三层是灵澜精舍,灵澜即美泉之意,还是指憨憨泉,赞美憨憨泉之意益于言表。舍内有洪钧撰书的对联: 问狮峰底事回头?想顽石能灵,不独甘泉通法力 为虎丘别开生面,看远山如画,翻凭劫火洗尘嚣 舍外廊柱上是一幅写景抒情的对联: 水绕一湾幽居是适;花围四壁小住为佳。

国内外著名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国内外著名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华夏园林网2010-02-25 浏览量5588 化腐朽为神奇: 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与材料再生于再用 中山岐江公园在粤中造船厂旧址上建设,占地11公顷,从1953年到1999年,走过了由发展壮大到消亡的简短却可歌可泣的历程。本案例以产业旧址历史地段的再利用为主旨,对产业旧址及构筑物和机器的采用了多种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了新的设计形式,并由此引 发对生态设计概念的理解(俞孔坚,2001; 俞孔坚庞伟,2002,2003; Pudua,2003)。 (1) 保留:尊重没有设计师的设计 良好的景观不是职业设计师的凭空创造,它们经历时间而发展,创造良好而富有含意的环境的上策是保留过去的遗留。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场地上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以及与之互相适应的生境和土壤条件。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甚至水边的护岸,厂房墙壁上的“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正是这些“东西”渲染了场所的氛围。 公园设计组对所有这些“东西”,以及整个场地,都逐一进行测量,编号和拍摄,研究其保留的可能性:包括自然系统和元素的保留,水体和部分驳岸都基本保留原来形式,全部古树都保留在场地中,为了保留江边十多株古榕,同时要满足水利防洪对过水断面的要求,而开设支渠,形成榕树岛;构筑物的保留和再利用:两个分别反映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和水泥框架船坞被原地保留,一个红砖烟囱和两个水塔,也就地保留,并结合中在场地设计之中。机器的保留和再利用:大型的龙门吊和变压器,许多机器被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成为丰富场所体验的重要景观元素。 (2) 改变:再利用 原有场地的“设计”必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将,还需加以提炼,与现代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有一定距离。所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其目的是能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戏剧化地讲述场地的故事,和更诗化地揭示场所的精神。同时,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欲望。岐江公园中几个典型的加法和减法设计包括:旧水塔的利用和改造;烟囱与龙门吊的再利用,船坞的再利用,机器肢体的再利用。 除了大量机器经艺术和工艺修饰而被完整地保留外,大部分机器都选取部分机体保留,并结合在一定的场景之中。一方面是为了儿童的安全考虑,另一方面则试图使其更具有经提炼和抽象后的艺术效果。 (3) 再生设计 原场地内的材料,包括钢材、乡土物种等,都可以通过加工和在设计,而体现为一种新的景观、满足新的功能。经过再生设计后的钢被用做铺地材料,乡土野草成为美丽的景观元素。甚至场地的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也通过诸如“红盒子”的设计,而再现。 岐江公园注释了一个完整的生态设计概念: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阅读场地,保留“没有设计师的设计”,因为那是时间的作品,是自然过程和历史的积淀。 中山岐江公园 3.2 雨洪利用与野草之美:浙江台州永宁公园的生态化设计 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案例。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硬化河道,用最经济的途径,恢复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游憩地(俞孔坚等,2005)。永宁江公

园林建筑设计快题任务书----茶室(咖啡厅)设计考试用

茶室(咖啡厅)设计 某城市开发区中心公园拟在图示范围中建小茶室一座。该场地呈长方形,南北长28m,东西宽20m。具体设计要求、设计内容及时间安排如下: 一、设计要求: 1、对原有地形允许进行合理的利用与改造(地形见附图); 2、方案中应充分利用水面,体现滨水型空间设计; 3、把握建筑尺度,符合园林建筑特点; 二、设计内容: 1、总建筑面积控制在300㎡内(按轴线计算,上下浮动不超过5﹪)。 (2)面积分配(以下指标均为使用面积)。 营业厅:150㎡(75-90座) 收银台:15㎡ 门厅:10㎡ 卫生间:12×2㎡ 操作间:15㎡ 库房:8㎡ 更衣室:10×2㎡ 办公室:15×2㎡ 三、图纸内容和要求: (一)、图纸内容 1、总平面图,比例要求1:400。 2、各层平面图,比例要求1:200 3、主要立面图2~3个,比例要求1:200 4、剖面图1~2个,比例要求1:200 5、透视图1—2 (二)、图纸要求 1、图纸尺寸为A2。表现手法不限,工具线条与徒手均可,可用色彩。 2、线条图须按比例用墨线绘制 3、底层平面图沿两个方向标注轴线尺寸及总尺寸 4、剖面图标注层高,立面图标注主要控制点高度 5、透视图表现技法不限 6、每张图面右下角署名区应包含课程名称、姓名、学号、班级、成绩、指

导教师等信息。 四、时间安排: 第8周讲述园林快题设计基本要求、布置设计任务书; 第9周上课6小时进行快题设计与绘制,下课交图; 五、参考书目: 《快题设计表现》薛加勇,同济大学出版社 《园林建筑设计》杜汝俭,中国建工出版社,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工出版社 《房屋建筑学》同济大学,中国建工出版社 《公共建筑设及原理》同济大学,中国建工出版社 《建筑快题设计与手绘表现》李国光郭惠君,中国电力出版社 《设计专业考研丛书只建筑设计快题与表现》孙科峰等,中国建工出版社《建筑设计资料集》 六、基地图纸

景观快题手绘设计计巧(学习类别)

景观设计快题手绘训练技巧—海上艺号西安分校设计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缓慢递进的过程,而考研前的集中式主题快题训练则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应试能力。因而针对园林专业学生,可以将快题训练的培训分解为以下6个部分。 1、手绘快题基础部分:扎实的基本功对于做好快题设计十分重要,绘 图的基础素质要从线条、形体、光影、用色等方面入手,这些素质的提高建立在低年级基础课学习的基础上,现在很多园林学生对快题接触较少,虽然上过手绘课,但马克笔等快速表达工具并不熟练。 因而,在快题设计时应加强马克笔的色彩运用训练。在色彩培训时,应该以前、中、景3个层次给学生指定好配色方案,特别要练好植物的表达方式。下图为植物造景为主的马克笔配色说明,主要运用直线平铺的方式,并标明了画面中各层次的色号。

2、方案设计部分:平面图方案的选择与活用训练快题设计中,平面图 占有近一半的分值,它直接反映出绘图者方案设计的能力。在应试准备时,应准备好自己擅长的平面组合方式,然后将其运用于各类场地中,学会改图活用。 (1)功能空间平面组合方式的选择。功能空间的平面组合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网状平面组合(棋盘式)、轴线式平面组合(线状 平面布局)、放射式平面组合(中心辐射平面布局)、自由式平面 组合。在快题考试中中以自由式平面组合为宜,即综合型的平 面布置形式。它没有固定的构图方法,是以设计师的独特创意 和构思为主导,更加注重人在空间中的体验。适用在场地面积 较小,形态不规则、功能要求比较多的情况。它能有效地避免 网状和轴线式平面组合的呆板和冷漠感,又能较好地解决放射 式平面组合在场地功能要求方面的局限。因此,在功能空间平 面的选择上应从给定场地的环境入手,选用适宜的平面布局模 式。由于快题设计的场地一般较小,同时又要能体现出设计师 的创意思维,所以自由式布局形式是备战快题考试的重点选用 模式。 (2)平面图的活用练习。在反复确定应试平面方案后,应练习将基本的构图母题运用于各类形状和地形中去。以下图示为例,先 设定了多个布局形式,在反复修改调试后确定为:以圆为核心 景观,具有放射形布置和轴线形布置于一体的自由式平面布局 形式。基本平面图为长方形,周边为道路的布局构思。

景观建筑模型制作知识讲解

《景观建筑模型制作》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总学时数:48学时学分:3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学生了解建筑模型设计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建筑模型的设计及制作方法。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模型制作,并能通过模型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对模型概念进行阐述,使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了解模型的类型及功能作用,掌握模型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把握课程中模型设计的范畴,定位在设计、表现类模型上;深入理解地形学模型的基本知识。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模型(0.5)课时 1、模型概念 2、模型简史 第二节模型的类型(1)课时 1、设计类模型 2、表现类模型 3、特殊类模型 第三节地形学模型(0.5)课时 1、地形学模型 2、建筑主体模型 第二章模型设计的构成要素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模型设计的构成要素,理解功能、技术、美学三大构成要素的基本知识。(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功能、技术、美学三大构成要素在模型设计中的地位作用,深入理解其影响元素。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功能构成要素(0.5)课时 一、方案设计 二、实施与展示 第二节技术构成要素(1)课时 一、比例 二、精度 三、工艺 第三节美学构成要素(0.5)课时 一、形态 二、空间 三、色彩 第三章模型制作材料与设备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模型制作材料的种类及属性,熟练掌握模型制作设备的操作。(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理解各种材料的属性及应用,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课时安排 4课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材料(1)课时 一、纸材 二、塑料 三、金属 四、木材 五、粘结剂 第二节设备(1)课时 一、基本设备 二、扩展设备 第三节材料与设备的熟悉(2)课时 一、搜集材料 二、了解设备 第四章模型设计制作

园林设计及园林建筑设计考研快题-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既是对设计的概括,也是对自己的提醒,每种场地和建筑的特点是什么要有所把握。建议灵活、谨慎使用本说明,否则后果自负。 I.园林设计 1.本设计定位于(),在充分地分析场地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尊重场地现状,主要使用()手法解决场地的()问题。 2.设计着意营造(轻松的)氛围,力求将形式美融入功能需求,为()创造优美,自然,舒适的室外休憩空间,并满足(居民、老人、儿童、师生、游客)的健身、交流、休闲、娱乐的功能需求。 3.手法 公园手法: 沿入口轴线布置(),作为景观序列的开端;合理布置游线,创造步移景异的空间序列; 因地制宜,改造地形和水系(山水构架);于高处建亭(设计景观构架),可尽观全园佳景;自然的驳岸或滨水台阶满足人们亲水天性,植配注重疏密变化和营造层次感;小品简洁大气具有时代气息。()场地满足(老人,儿童的)的使用需求。 校园手法: 交通流线组织满足可达性;设置(树池坐凳,廊架,条石,草坪),为师生提供开放的交流、休憩的空间;简洁的线条符合现代的审美,精致的水景和微地形营造优美的景观效果。 居住区手法: 交通组织满足消防与便捷性,室外场地满足居民休闲、健身、娱乐需求,精致的小品和水池(水系)以及错落的植物配置营造轻松的空间意境。 CBD手法: 大面积的铺装满足人流的穿梭,简洁的线条,通透的空间感受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大气的小品(水景和景观架)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完备的休闲设施为人们提供歇脚之处。喧嚣的都市中的一抹绿色给忙碌的人群带来一丝轻松和惬意。 滨水手法: 充分利用水景,创造宜人的滨水线性空间;水面方向视线通透,缓坡自然驳岸和台阶型驳岸满足人们的亲水性,码头型驳岸方便游船停靠。开阔的滨水广场和草坪、蜿蜒的滨水步道让人们尽情与自然亲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