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画家黄永玉作品欣赏

黄永玉画作欣赏

黄永玉,1924年出生在湖南凤凰,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土家族人,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中教育。12岁就外出谋生,14岁开始发表作品,十六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先后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黄永玉擅长版画,主攻国画,其画构思奇特,造诣精深。1978年,英国《泰晤士报》用六个版面,对黄永玉其人其画作了专题报道;1980年,香港美术家出

版社出版了《黄永玉画集》。他的作品在德、挪、法、日及东南亚各国巡回展出,曾荣获意大利最高荣誉奖“司令勋章”。

黄永玉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他

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其人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亦是诗、杂文、散文、小说、剧本的大家,出版多种画册,还有《永玉六记》、《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沿着塞纳河到

黄永玉对家乡更是一往情深。近些年他满世界地走了不少地方,却始终未曾忘怀自己的故乡——美丽的凤凰城。

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我的血是O型,谁拿去,它对谁都合适。我的心,只有我的心,亲爱的故乡,它是你的……”

黄永玉设计的庚申年猴票

为酒鬼酒设计包装,

使得酒鬼酒名声大震

黄永玉自画像

雅1950年

图—吹

弦1956年

曝书图

小屋三间

自叙帖

作一天和尚

寻酒图

把酒论世

人物1987年作

虎头兴来

画龙点睛

欢喜三昧

梵高作品赏析

梵高作品赏析 艺术是人类社会的最高追求,无数的画家和文人穷其一生致力于创作,他们在自由的艺术世界中寻求精神的借慰,在他们的作品中传达他们对社会的期望和未来的憧憬。艺术家是最纯洁最朴实的,他们能在最简陋的破房子中画上一整天,他们能在最单调的风景前思考许久,但他们拥有最宝贵的精神境界,最高尚的心灵。让我们走进梵高,走进他的绘画世界。 梵高的曲折人生 梵高的生平都充斥着一个词“孤独”,梵高小时并没有展现独特的绘画能力,在27岁时梵高正式成为职业画家,但梵高当时的作品并不被当时的买家所接受,梵高的粗犷的线条和颜色没有得到认同,他的一生只卖出过一幅画,还是他的弟弟提奥瞒着他买的。艺术总是伴随着精神的至高追求,而越是困苦越是孤独,精神冲击越大,艺术家所能淋漓精致表现地也越充分。 梵高的一生始终执着于着对亲情,友情,爱情的追求,梵高有过三次恋爱,他爱上了房东的女儿,求婚被拒;他爱上了自己守寡的表姐,没能被接受;他最后无奈地和作为自己绘画模特的妓女在了一起,后因为不和而分离。对于友情,梵高唯一的好友高更,也在与梵高相处了两个月之后,因为性格不和而离去。对于亲情,似乎是上天对梵高最后的眷顾,他的弟弟提奥是唯一真正对他好的人,由于他的作品不能卖出,日常的生活费用都是他的弟弟寄给他的,但这也不断刺激着梵高,他就像是个包袱一样一直挂在他弟弟家里,他悔恨自己的无能与弱小。梵高的一生都是自己一个人,他渴望别人的认可与接受,但是上天都拒绝了他,促成了他心里上的缺陷。但他有唯一的爱好,唯一支撑着他走下去的不会撒谎的追求——绘画,他把自己的一切都放在了自己的画里,他的愤恨他的悲伤与难过。 1890年7月的一天,37岁的梵高悄然走向奥维尔小镇外的一片麦田,从衣袋里掏出一把左轮手枪,笨拙地对准自己的腹部,扣动了扳机。梵高最后已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涯,他不想再给他的弟弟增加负担,也不想再一个人孤独地走下去,只留下了他的艺术他的灵魂,他充满梦想的创作。 梵高的作品风格 梵高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他的创作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接触印象派以后造就了梵高独特的画风,他唯一深爱的东

现代艺术-野兽主义

野兽主义 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风格特点: 野兽主义继续着后印象主义文森特·梵高﹑P.高更﹑P.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为主观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们吸收了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在绘画中注意创造一种有别于西方古典绘画的疏﹑简的意境,有明显的写意倾向。 有人把野兽主义看作是广义的表现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也有人认为,野兽派不是一个艺术运动,祗是马蒂斯等人艺术生涯中短暂的一个阶段,一个特别注意线和色彩表现力﹑不受任何程序束縳的阶段。马蒂斯后来回忆说:“对我来说,野兽时期是绘画工具的试验,我必须出一种富于表现力而意味深长的方式,将蓝﹑红﹑绿并列融汇”。 艺术原则:野兽主义的主要原则是通过颜色起到光的作用达到空间经营的效果,全部采用既无造型,也无幻觉明暗的平涂,手段要净化和简化,运用构图,在表达与装饰之间,即动人的暗示与内部秩序之间,达到绝对的一致。马蒂斯说过:“构图,就是以装饰方法对画家用以表达自己感情的各种不同素材进行安排的艺术。” 野兽主义画家们广泛利用粗犷的题材,强烈的设色,来颂扬气质上的激烈表情,依靠结构上的原则,不顾体积、对象和明暗,用纯单色来代替透视。马蒂斯的老师莫罗曾对他说过:“你必须使绘画单纯化。”所以作为野兽主义始终的代表马蒂斯顽强地使色彩恢复它本来具备的力量,单纯和表现的意义。 影响意义:野兽主义作为社团存在的时间祗有二三年。参加这一社团的艺术家后来朝着不同的目标,继续作新的探索。是20世纪在欧洲第一个现代主义流派,它摆脱了物体固有的色彩特征,运用简练的线条和夸张的颜色来实现色彩在画面中的完全释放和独立,野兽派的出现把欧洲从几百年的传统的自然色彩概念中释放了出来,野兽派的产生意义,就在于色彩不必依附于任何自然形态以及他们的真实性,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品格特征。 代表人物: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 他通过主观的色彩而不是光和影来描绘物象。他说:“我把色彩用作感情的表达,而不是对自然进行抄袭。我使用最单纯的色彩。”他作画,偏爱用平涂的画法。他把绘画视为平面的装饰,而有意减弱画面的深度感和物象的体积感。同时,他根据感情的需要,将高纯度的平面色块在画中组合,使其形成冲突对比或平衡和谐的关系,产生音乐般的节奏。他的画,造型极其简炼,线条弯曲起伏,笔法轻松流畅,散发着儿童般的天真稚趣,萌发着生命的朝气。他的画,往往传达着某种欢快的情感,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语文版2020年春季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语文版2020年春季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积累与运用(46分) (共7题;共46分) 1. (3分)所学内容填空作答。 (1)俗话说:“ ________”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不过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 (2)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强调习作的心灵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3)小学就要毕业了,你相处六年的同学分离在即,面对伤感不已的好朋友,我想对他说:“ ________。“ (4)鲁迅常用“________”来表达对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憎恨。 2. (10分)辨字组词。 踩________ 窄________ 亡________ 裹________ 训________ 省________ 彩________ 榨________ 芒________ 衰________ 驯________ 雀________ 3. (3分)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耙(bápá)________地咸(chénɡxián)________菜 蹚(tānɡtánɡ)________地抓痒(yánɡyǎnɡ)________ 4. (4分)比一比,再组词。 既________ 消________ 狠________ 违________

即________ 悄________ 狼________ 伟________ 5. (4分)辨形组词。 殊________ 珠________ 板________ 饭________ 6. (8分)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课外老师也推荐我们读了很多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现在请你选择一位你最喜欢、最崇敬的老一辈革命家介绍给同学们。 7. (14.0分)根据所学的内容填空。 (1)《将相和》讲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三个故事。 (2)《怀念母亲》一文中,作者对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3)《凡卡》一文插叙了凡卡的两次回忆,一次回忆了________和________,另一次回忆了________。这样写反衬了凡卡城里学徒生活的痛苦。 (4)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题目,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作者举出了________,________,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三个例子。 二、阅读与理解(20分) (共2题;共20分) 8. (8.0分)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走月亮”的意思是________,文段中写的是“我”和阿妈在________走月亮。

法国画家马蒂斯作品赏析(最新整理)

法国画家马蒂斯作品赏析 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年12月31日-1954年11月3日,摩羯座) 法国画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善于运用色彩的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及版画家。他与毕加索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两位画家,且是野兽派的领军人物。野兽派主张印象主义的理论,促成了20世纪第一次的艺术运动。使用大胆及平面的色彩、不拘的线条就是马蒂斯的风格。风趣的结构、鲜明的色彩及轻松的主题就是令他成名的特点。 21岁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是它主宰我。” 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莫罗,莫罗曾对马蒂斯说过“在艺术上,你的方法越简单,你的感觉越明显。”正是这句话引导了马蒂斯绘画风格,使他能够用简捷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他所构想的一切,对他终生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说:“野兽派是我把红、蓝、绿三种颜色并列、对比,

使之更具表现力的一种试验。它产生自我心中的某种需求,而不是诞生于任何主观或理性的态度。”马蒂斯毕生最求的艺术理想是宁静、愉悦、优雅的画风,“野兽主义”画风只是他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表现自我的装饰性简化,用最单纯却又最有表现力的色彩和造型组合,也就是平面装饰的构成性语言来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自然丰富而深刻的感受,最终营造一个和谐、宁静和愉悦的世界。总体上来说,马蒂斯的艺术理论体系可以概括为表现自我的装饰性简化,追求一种脱胎于传统的现代伊苏,以表现自我为创作的目的、以单纯的平面装饰语言为表现手段。 “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即用简单的方式抽象表现人或物的形态,并大胆地运用色彩构成视觉冲击,也正是这种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方式使得马蒂斯的作品有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马蒂斯为野兽派的发起人。他出生于法国北部的勒卡多镇的商人之家,曾入大学法律系学习,后改学绘画。1892年入美术学院莫罗画室学习,在五年学习中与鲁奥、德兰等建立起友谊。1905年他与朋友们创作的一批作品参加秋季沙龙,惊骇了观众从而渐渐出名。不久马蒂斯去意大利、西班牙、俄国旅行写生,对异国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画风变得明丽和单纯,作画追求平面造型,色彩薄而

高中语文美文赏析大语文名家主题阅读沈从文(沈从文的幸与不幸—诸培弘)素材

沈从文的幸与不幸 诸培弘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当代文学,沈从文完全缺席。此前他曾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二十多年时间,写了四十几本小说和散文。因为他“美化落后”、“诗化麻木”、因为他的作品曾被人斥为“反动文艺”,所以沈从文不得不放下了笔。 一个作家正当创作的盛年,却不得不嘎然中断自己钟情的文学事业,个中的幸酸和失落感是可想而知的。沈从文为此曾选择过死亡。四十多年以后,当时的一切喧嚣都归于澹定,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曾有过这样平静的回忆: “一九四九年二月、三月,沈从文不开心,闹情绪,原因主要是郭沫若在香港发表的那篇《斥反动文艺》,北大学生重新抄在大字报上。当时他压力很大,受刺激,心里紧张,觉得没有大希望。他想用保险刀片自杀,割脖子上的血管…… 当时,我们觉得他落后,拖后腿,一家人乱糟糟的,现在想来不太理解他的痛苦心情……”(陈徒手:《午门城下的沈从文》 从此,沈从文不得不从他热爱的文学创作转向文物研究。起初的几年,沈从文感到孤独和无望,他在历史博物馆每天上班下班,做做讲解员之类的工作,有时还要去做冲女厕所等较苦累的活。沈从文当时曾十分感慨:“关门时,独自站在午门城头上,看着暮色四合的北京城风景……明白我生命实完全单独……因为明白生命的隔绝,理解之无可望……” 沈从文一生坎坷。他生于一九零二年,一九二二年来到北京。这之前,他在家乡当了五年小兵。那段时间,正是近代中国史上所说的最混乱、腐败的军阀时代。后来他受五四新生活的感召,从家乡来到了北京,这个当时连标点符号都不知道的青年,却立志要把文学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本,但他几乎在自己编织的文学之梦中冻饿而死。而正当他拼命地写出了一本又一本文学作品进入创作的盛年的时候,却被迫终止了创作,并受到强烈的批判。为了不虚度生命,他又艰难地在文物研究领域探幽索微,但他工作的情景、工作条件却令人唏嘘。已经是一九八零年了,他仍只有一张小桌,还要和夫人合用。巴金先生在《怀念从文》一文中,曾披露了这样一个细节:为赶校两份选集,上午沈从文夫人三点即起床,六点出门上街取牛奶,把桌子让给沈从文工作,下午沈从文小睡,桌子再让给夫人使用到下午六点,然后夫人做饭,再让沈从文使用书桌。就在这所他自嘲为“窄而霉斋”的陋室里,他完成了《龙凤艺术》、《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和《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填充研究空白的巨著。在沈从文倾注了后半生全部心血的庞大学术专题中,除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由于周

黄永玉曹禺演绎最真实的友情:我尊敬你,所以我对你要求要严

黄永玉曹禺演绎最真实的友情:我尊敬你,所以我对你要求 要严 两位大师之间的书信往来。黄永玉先生的信,开头没多久处就有一句:诗刊朋友问我要近作……小编表示作为诗刊编辑甚是自豪,只可惜这位当年向黄老先生索要近作的“诗刊编辑”,却不知是哪位前辈了。1983年,在年逾七旬的戏剧大师曹禺家中,突然挂起了一封装裱过的书信。这封信是小他14岁的著名画家黄永玉所写,他在信中犀利地批评了曹禺解放后的剧本创作。 黄永玉给曹禺的信 这封信,被认为在描述曹禺后半生的思想、性格时,不可不读的非常重要的一封信。曹禺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其早期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历任中国文联执行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等职务。后期作品有《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1996年12月13日,因长期疾病,曹禺在北京医院辞世,享年86岁。 黄永玉(1924-),祖籍湖南凤凰,由自学成为一代“鬼才”的著名画家、作家。“文革”期间,被指控为反动学术权威

受到批判。而后,又因为在北京饭店画了幅《猫头鹰》遭到迫害,被遣送回家乡凤凰。“四人帮”倒台后重返北京。他设计的猴年邮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 年轻时的黄永玉黄永玉与曹禺这两位同时代的忘年交艺书大师,生平不算过从甚密,若不是因为1983年的一次书信往来,他们的交谊仅以君子之交便可一笔带过,不会传为艺林文坛,关于艺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佳话美谈。 “你是我的极尊敬的前辈,所以我对你要严!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这是1983年3月20日,黄永玉和曹禺这两位大师,在历经劫难重逢后,前者致后者一封信里,赤诚相见的忠直之言。 原来,此前两人在黄永玉家中见面时,曹禺曾谈及他跟沈从文的交谊,而沈从文是黄永玉的表叔。 曹禺当时甚为感慨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人情和政治的冷暖。他还说自己曾是沈从文的好友,但他多年来一直不敢去看沈从文(并非完全没有看),直到沈从文逝世。他很自责,为这件事抱歉。创作中的曹禺后来黄永玉回忆说:“就是因为曹禺先生那次在我家说起他的心情。他说你看你多好,有这么多朋友来看你,你也能去看朋友,我就不行,我不敢看别人,别人也不来看我。因为这个原因我就写了一封长信给他。” 性格刚直、执着艺术、固守原则的黄永玉,显然是因为惋惜

中国著名书画作品欣赏

中国著名书画作品欣赏 1、清华嵒《墨竹》立轴【赏析】华嵒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成就最高的画家之一。画中有“山人写竹不加思,大叶长竿信笔为。但恐吟堂霜月夜,老鸦来踏受风枝。”简短四句诗,表现出画家豪放不羁的情怀。画面可谓精当简洁,湖石瘦而透,出于随意变化的湿而整的笔致,修竹新篁,笔意隽逸。3、慈禧书法【赏析】“望隆梅鼎资调燮,宠渥芝纶介寿康”。这件作品用笔粗壮厚重,装裱华丽大气,较为恰当地显示了慈禧太后的特殊地位与作品内容的喜庆色彩。 5、李可染《迎春图》镜心【赏析】李可染除以山水画名震中外画坛外,还非常喜欢画牛。他画的牧牛图形神兼备,意境清新美妙,充满生趣和诗意。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寥寥数笔,他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6、米芾《淡墨秋山诗帖》【赏析】此帖运笔如刷,笔力雄健,结态造势宽展肥美,当为米芾中年书法之精品。此帖流传有绪,历代著录于《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刻入《三希堂法帖》。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释文: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7、傅抱石《屈原》【赏析】画中的屈原昂首独行,瑟瑟的秋风,吹拂着他的头发和衣衫。身后是芦苇丛生的江潭泽畔,前方是苍茫浩瀚的汨罗江水,他“宁赴湘流”,也决不“蒙世俗

之尘埃”。画家以精细的线描用心勾画了屈原的形象,而将大片画面让与江水,使得观者在聚焦屈原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孤独无助的悲凉。8、赵佶《欲借风霜二诗帖》【赏析】徽宗在艺术上有多方面的成就,能书善画,书法称“瘦金体”。此《欲借风霜二诗帖》是纸本,楷书,33.2 x 63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由两首七言与五言律诗合并而成,也名为“欲借、风霜二诗”帖。9、吴冠中《乡村》【赏析】这幅《乡村》是是一幅极具吴冠中个人特色的墨彩画。乡村的题材,景物的轻描,和谐的氛围,厚重的墨汁点化出层层的户落。作者似乎在以鸟瞰和俯视的姿态,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乡村生活,风筝线不断,乡情更不会断。10、丰子恺《买粽子》【赏析】朱自清先生在看了丰子恺这幅题为“买粽子”的画后曾说过:“上海也不曾委曲你,瞧你那买粽子的劲儿。”是两个小孩子将篮子从楼上的窗下垂下街口买粽子,这些画,和丰先生的文字一样,性灵自在其中,充满生活情味。 11、张大千《荷花》【赏析】此幅作于1944年,那时的大千已经是名满天下,笔下的荷花更具物理、物情、物态。这幅《荷花》是张大千的代表作品,落落大方,雅俗共赏,娇艳而不俗,沉着而不浮,生动而不匠。徐悲鸿曾说:"张大千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绝非过誉之辞。12、怀素《自叙帖》局部【赏析】《自叙帖》是怀素晚年草书的代表作。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

从后印象派到野兽派_解析马蒂斯绘画的形式结构_刘健

罗杰?弗莱指出,审美感情是一种关于形式的感情,即有形式的某种关系可引起特定的情感。我们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就是对这种形式的反应,而不是对人物或事件形象再现效果的反应。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就是体现在能构造出自然表面以下的永恒的、真正的形式结构。而所谓的形式结构则是指由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体积、线条、色彩等所组成的综合情感表达的意味。 后印象派在形式结构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张真实地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他们认为艺术所表现的不是客观的自然界,而是艺术家的主观心灵,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后印象派的艺术是超越表象和感觉的,他们关注的不是对象外在的形色,而是力图揭示不同对象普遍的内在结构。 野兽派马蒂斯的绘画作品中也体现着对这种形式结构的追求。马蒂斯从塞尚绘画中领悟到内在结构的价值,从梵高绘画中领会了线条和色彩是表达感情的手段,高更使他明白平面性才能使他在绘画中倾注更多的感情因素,才能使他得以超越传统绘画带给他的束缚。可以说后印象派画家塑造了马蒂斯,改变了他的绘画风格,对他终生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内在的结构 塞尚在形式结构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注重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的表现,认为艺术不是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的形貌色彩,而是真实地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在他看来,绘画毫无社会功利可言,只是形、色、节奏、空间在画面上如何构成,是“为构成而构成”的。塞尚绘画形式结构的产生是来源于客观物象,是画家根据自己的感觉对客观物象作了形式上的提炼的结果。从《花房中塞尚夫人》《苹果与桔子》等作品我们能看出他对画面结构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马蒂斯对塞尚十分崇拜。他说,在他大胆从事探索的紧要关头,塞尚的《三浴女》如同黑暗中的一颗明星,给了他信念和毅力。马蒂斯从塞尚的画中领悟到,艺术是超越表象和感觉的,艺术不应关注对象外在的形色,而是力图揭示不同对象普遍的内在结构。从其作品《钢琴课》可以看出马蒂斯对画面内在结构的探索。画中表现的是在拥有大窗户面对着庭院的室内,马蒂斯的儿子正在弹钢琴。作品几何形态的分割较为严谨,画面通过纵、横、斜轴组成严密内在结构,钢琴上的节拍器与窗外草坪的三角形,窗框的矩形与右上角的油画,形成几何对比,窗上的曲线扶手和乐谱台上的花纹,与画中的孩子、上方油画及左下角的青铜小品,遥相呼应,一切都融合得恰到好处。毫无疑问,内在结构形式是这幅画的的实质。 二、单纯的线条、强烈的色彩 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绘画具有鲜明的特色,他用单纯的线条、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狂热的感情。但他不同于印象派,印象派捕捉对象外表的美,梵高爱的是对象的本质。梵高的线条和色彩既是造型手段也是表达感情的手段。形式美和意境美在梵高作品里得到了高度的结合,在人像中如此,在风景、静物绘画中也如此。梵高的作品几乎都表现出作者的心脏在跳动。正如苏珊?朗格所说:“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件表现性的形式,这种创造出来的形式是供我们的感官去知觉或供我们想象的,而它所表现的东西就是人类的情感。” 梵高那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线条表达狂热感情的画面深深地吸引着马蒂斯,使他在画面上大胆地追求更多的感情因素,开始强调线的造型功能,追求线条的表现性,尤其是采用强烈自由奔放的纯色作画。正如他所言:“我把色彩用作感情的表达,而不是对自然进行抄袭。我使用最单纯的色彩。”线条和色彩在马蒂斯艺术中有着难以言喻的作用,《舞蹈》中人物的舞姿动感十足,激情满怀。色彩极其简约,天是蓝色的,地是绿色的,人是橘红色的。整个画面是由这三种和谐的色彩与构成人物的富有节奏韵律的线条组成,画面形色简约,线色浑然一体。画中的线条和色彩并不是对自然和生活的简单摹仿,而是对大自然高度和谐的赞美,是他内心情感的直接体现。 三、平面化的视觉画面 平面性是绘画艺术最本质的特征,是绘画艺术特有的条件,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野兽派实现了通过色彩平面来构成作品。1905年夏天,马蒂斯在参观高更南海绘画的藏品时醒悟:在他一切的探索中,平涂法才能使他在绘画中倾注更多的感情因素,才能使他得以越过凹凸、透视、明暗等光线作用下的物体固有色扩散等一些老问题。从那时起,他意识到绘画的本质在于它的非自然性,并因此走上色彩的单纯化、平面化道路。 《红色的和谐》是马蒂斯平面性绘画的代表作。画中一个女子将一盘水果放在桌子上。这个情节似乎可有可无,画家只是把这室内的景物作为构图的一种依据,使平涂的色彩纳入秩序的构图中,从而传达出某种特定的情感内容,正如他所说,“我用色彩进行创作,我要像作曲家组合他们的和音那样来组合那些平涂色彩。”这幅作品说明,马蒂斯有意减弱画面的深度感和物象的体积感,而根据感情的需要,将高纯度的平面色块在画中组合,形成冲突对比或平衡和谐的关系,产生音乐般的节奏。 四、结语 马蒂斯吸收了后印象派画家塞尚、凡高和高更所长,借鉴黑人雕塑和东方装饰艺术,与传统艺术彻底决裂。他追求鲜艳的色彩、简练的造型、和谐一致的构图以及强烈的装饰性,开创了具有独特形式与强烈色彩的野兽派时期,对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从后印象派到野兽派——解析马蒂斯绘画的形式结构 刘 健 西安财经学院 摘 要:后印象派主张真实地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这一观念引导了马蒂斯绘画风格,使他能够用简洁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他所构想的情感世界,对他终生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后印象派画家对马蒂斯绘画影响的分析,介绍了形色简约的马蒂斯艺术的形式结构。 关键词:后印象派 马蒂斯 线条 色彩 形式结构 参考文献: [1]鲍诗度.西方现代派美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欧阳英译.马蒂斯论艺术[M].河南美术出版社,1996. [3]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王端廷.塞尚的隐居与中国文人的出世[J].荣宝斋,2010年第2期.北方文学https://www.360docs.net/doc/e511614801.html,

世界十大绘画大师

米开朗基罗 (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蘭基羅」、「米高安哲羅」,1475年生于佛羅倫斯加柏里斯鎮,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他與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並稱「文艺复兴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他的雕刻作品“大卫像”举世闻名,梅第奇墓前的“昼”、“夜”、“晨”、“昏”四座雕像构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还有“摩西像”、“大奴隶”等。他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创世纪》天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他还设计和初步建造了罗马聖伯多祿大殿,设计建造了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列昂纳多·达·芬奇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是人类智慧的象征,他逝世之后的500年间,人类对他的研究与探索依然不断,在欧美各国和日韩、以色列等亚洲国家都有专门的达·芬奇研究机构。而对于他的祖国意大利来说,他更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在这个国家,红酒、家具、餐厅、酒店、机场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事物数不尽数。意大利著名品牌Leonardo Di Gasun(中译老人头)也是以他的自画像做为Logo

传记练习题学生版

灵性鬼才黄永玉 ①美丽的凤凰古城除了作家沈从文,还出了另一位奇人,就是画家黄永玉。他少年自学美术、文学,皆造诣高深。他博学多识,才情非凡。历经世事风雨,却依然不改天真、顽皮、倔强、幽默的天性,被称为一代“鬼才”。 ②少年辍学的黄永玉到过上海、台湾、香港,干过苦力,搞过舞美,做过编剧,历尽了沧桑。在严酷的时代里,漂泊让黄永玉把世界看了个透,颠沛流离的经历让他对人生善恶有了更深的了解。 ③和爱憎分明的性格一样,黄永玉的画也常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画纯水墨,淋漓尽致,不染丝毫丹青;需要用色彩了,又大红大绿大紫等“俗”色一股脑上来。国画讲求飞白,此中最显功力,黄永玉却丝毫不理会这些规则:“我的画没空飞白,你要飞到自己大脑子里飞去!”但他的另一类写意画,却异常地空,偌大的画面上只有一个极小然而特征极明显的人或物。兴致来了,皮纸、高丽纸,水粉、丙烯、国画色无所不用。反面泼墨,正面点染;巧拙互补,工写结合,一切出于表达内心情感的需要。 ④黄永玉木刻版画出身,很早就被誉为“中国三神童”之一。1956年,他在木刻艺术最炉火纯青的阶段,创作了中国版画史上的经典之作《阿诗玛》。这幅版画以美丽的彝族姑娘为原型,用十幅木刻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与传统木刻画崇尚黑白两色不同,他的版画大胆添加了丰富的色彩,成为中国版画史上创新的一页。那一年,黄永玉才32岁。 ⑤受这一次创作的启发,黄永玉的中国画也慢慢形成了水彩与水墨结合而相得益彰的新风格,而两次“丰盛”的欧洲之行也令其得益不少。从塞纳河到佛罗伦萨,黄永玉大量写生观摩,归来后又在万荷塘边苦练近万张白描荷花。借助西方绘画的冷暖色对比,黄永玉终于在造型、色彩与风韵上打通了中西方的经脉。他画的荷花就有着别样的美感:浑然红黄蓝绿,挥洒浓淡枯焦,最终呈现出的不再是寻常荷花高标独立的清雅之美,而是浓墨重彩的绚丽与灿烂。 ⑥除了美的事物之外,黄永玉也和他所钦佩的大师林风眠一样,从不忌讳任何“丑”的事物。有一年,黄永玉和吴冠中等人到重庆旅行写生,听人说“北京不得了,北京现在批黑画了,有个人画了个猫头鹰,结果出大事了”。他不以为意:“画个猫头鹰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也画过。”回到北京后,黄永玉好奇地跑去看展览,一看才知道,他画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猫头鹰挂在中间,是被批得最严重的一个。“文革”开始后,黄永玉因“猫头鹰事件”被打成“黑帮”,一家人被赶进一间狭小的屋子,屋子光线很差,体弱多病的妻子经受不住

黄永玉的文学创作与人生

黄永玉的文学创作与人生 鬼斧神工的奇梁洞,扁舟轻漫的沱江水,弥漫硝烟的南长城,青山碧水,雄墙古阁,奇洞宝塔,苗风土俗,这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凤凰。黄永玉凭着勇气和意志,12岁就背着行囊走出了湘西这片神奇的土地。黄永玉先生的文学创作,如他的艺术创作一样,是有感而发,语言受感情的驱使, 往往不拘一格,别出新裁。比如《密泪》、《这些忧郁的碎屑》、《江上》等名作,深沉修远,催人泪下。而他的散文集中的另外一些作品,又宏论博发,读之不禁令人领首击节,慨叹再三。他的讽刺杂文,如《吴世茫论坛》等,正话反说,鞭答人骨,使你忍俊不禁。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黄永玉是享誉海内外的画家,但是1999年11月他在湖南岳麓书院讲学时,却说自己爱好不是绘画而是文学,文学第一,雕塑第二,木刻第三,绘画第四。他之所以把大部分精力都耗费在绘画上,是因为绘画可以养活其他三个爱好,而其他三个爱好不能养活自己。这幽默的言语却道出了黄永玉的人生实情,可以说,文学是黄永玉人生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他不仅在画坛上成就非凡,而且在文坛土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受自身及时代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和影响,黄永玉的文学创作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学习教育和培训,所以,他的文学作品没有追求严格的创作格式,不追求语言的细雕浮华,谴词造句也很随意。在文学创作中,黄永玉留给人们的是自然的真实:自由自在、行云流水、不拘一格,而且,叙事幽默轻松、抒情委婉多思、感概议论率真坦诚·一在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中,黄永玉向人们展现出了自己另一种人生超越:亦画亦作,不仅要在绘画上追求艺术的真实,而且要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留下艺术美的痕迹。 (一)人生如歌:构建着文学创作之源泉 文学创作的源泉,在很大程度上与创作主体有着密切的关系。zo世纪x0年代以来,黄永玉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多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如:1985年,即黄永玉以诗集《曾经有过那种时候》获全国第一届优秀新诗(诗集)奖之后的两年,三联书店推出了他的三本散文集《罐斋杂记》、《力求严肃认真思考的札记》、《芥末居杂记》。1993年后,黄永玉接着出版了新三记《往日,故乡的情话》、《汗珠里的沙漠》、《斗室的散步》。此时的黄永玉已近70高龄,而老骥伏沥,志在千里,他却凭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克服重重困难,用生命的余热探求着文学艺术的美丽。 在历史的进程和人生的艰苦跋涉中,黄永玉以一种独立的人生姿态在思考着、创造着、超越着……他在创造着中国文学界的奇迹和神话:1956年,黄永玉在撰写自传体长篇小说《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的同时,另外四本散文集《吴世茫论坛》、《太阳下的风景》、《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又由三联书店以“黄永玉作品系列”的方式隆重推出。最难能可贵的是,2002年,在黄永玉80高龄时,《黄永玉大画水浒》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03年作家出版社又推出黄水玉的新作《比我老的老头》,这引起中国文坛的轰动,也让世人为之感动。这不禁会有人纳闷:黄永玉在那么高龄的情况下,怎么还会有那么旺盛的精力和那么丰富的创作题材?在这里,我想通过黄永玉的生命历程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黄永玉,1924年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土家族人,受过小学和不完整的初级中学教育,十六岁开始以绘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2岁离开家乡,他走了不少地方,厦门、德化、仙游、泉州、赣州、信丰、北京、上海、香港、台湾,以及意大利、德国、美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日本、法国……世界的许多地方留下了他的足迹。黄永玉,一个没念完中学,没有经过系统的美术训练的人,却凭着其天生才J清和后天非凡的努力,成为出色的木刻家、国画家、雕塑家、作家和诗人。在生机葱郁的艺术原野上,他的足迹遍及木刻、雕塑、绘画、文学等领域,信马由组,纵情驰骋,采撷的一朵朵奇葩令世人神往羡叹不己。正是这几十年的走南闯北,黄水玉在艰辛的人生跋涉中发现着生活的美,珍惜着生活的美,记录着生活的美;正是这几十年的历史尘积,黄永玉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中经历着生命的苦,思考着生命的魂,创造着生命的路;也正是这n.十年的坚强铸就,才使黄永玉的生命有了重量,才使黄永五的生命如歌一样弹奏出永恒的乐章,才使黄永玉的文学作品如陈年美酒一样香飘四海。 (二)纪实故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生履历 黄永玉在《这些忧郁的碎屑·序》中谈到: 文章是为纪念一些山水和人物写的。山水长在,车敬人物已经消逝。 我存心不评论作品的原因是—这些人要不是我的亲戚、朋友,便是我尊敬的师长。只由于接近的方便,我提供一些他们生活、思想的片断,也许对今人或后世有些用处。 所以我写“人”。 写我自己的经历时,也以那些教育我、帮助我、收留我、爱我、难忘的恩情的人与山水为主。 这是《这些忧郁的碎屑》一书的写法,也是《太阳下的风景》、《我少年、青年、中年、暮年心中的伏乐平》、《刘焕章这个人》等散文的写法。书中通过一个个生活故事、日常交往的细节等,以史为据,回忆和塑造着人物性格、形象,语言幽默风趣,凝结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生活画卷。而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却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和人生的信条。生活的片断和个人的思想在文字的书写中闪射出f时代的脉搏。在纪实故事的叙述中,黄永玉留下的文字,勾勒出了名家人生的真实履历,可以说是珍贵的文学史料,对后人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在《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与我》中,黄永玉介绍了自己的家庭出身和自己父母的简况: 我爸爸在县里的男小学做校长,妈妈在女小学做校长。妈妈和爸爸都是在师范学校学音乐美术的,不知道什么时候,爸爸用他在当地颇为有名气的拿手杰作通草刻花作品去参加了一次“巴拿马赛会”(天晓得是一次什么博览会),得了个铜牌奖,很使他生了一次大气(他原冀得到一决大金牌的),虽然口味太高,这块铜牌奖毕竟使他增长了怀才不遇的骄傲和快感。这个人一直是自得其乐的。他按得一手极复杂的大和弦风琴,常常闭着眼睛品尝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I)卷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I)卷 一、基础运用 (共10题;共18分) 1. (1分)读拼音,写字词。 (1)蚂蚁的巢xué________一般xuǎn zé________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2)我有一个温馨的家,客tīng________和wò________室宽敞明亮,wèi________生间干净整洁,尤其是lín________时设置的小书房环境liáng________好,能让我zhuān________心读书。 2. (1分)给下面的字换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沿________ ________ 苹________ ________ 低________ ________ 竿________ ________ 3. (1分)选择恰当的字词填空。 ①这是一棵多么挺(拨拔)________的大树呀! ②客人们高兴地在纪念册上(题提)________词留念。 ③校门口张贴着一张寻物(启事启示)________。 ④放眼望去,到处是一派(兴兴欣欣)________向荣的景象。 4. (1分) (2019四下·商丘期末)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词语。 亭亭________立 ________血来潮一________正经 ________竽充数 不________自主杳无________信其________融融地动山________ 仿画线词语再写两个ABCC式词语________ ________ 5. (1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改成反问句) ②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很多。(改为比喻句) ③周瑜派来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缩句) ④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改为感叹句) 6. (4分) (2019二上·商丘月考) 日积月累。 (1)补充古诗《梅花》。

美术鉴赏梵高作品赏析

美术鉴赏梵高作品赏析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梵高出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早年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他充满幻想、爱走极端,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和失败,最后他投身于绘画,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3年底,梵高回到父亲供职的教堂所在地纽南。在纽南的两年时间里,梵高苦练素描技巧。在画了大量素描写生和习作后,他完成了第一幅著名作品-《吃土豆的人》。这幅作品和他这一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受荷兰现实主义画风的影响,画面深沉,有极强的乡土气息。这也表现出梵高很强的农民情结,他似乎很想成为一位农民画家。一方面,他受到“精神导师”米勒的影响,更重要的可能是内心深处对乡间生活的向往,对淳朴农民的尊敬和对诚实劳动的赞美。 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在阿尔,凡高想要组织一个画家社团。1888年,高更应邀前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此后,凡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 这位易于激动而富于神经质的艺术家,在其短暂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杰作。他的艺术,是心灵的表现。他曾说:“作画我并不谋求准确,我要更有力地表现我自己”,他并不关注于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注重表现对事物的感受。亨利·福西隆在论述凡高时说道:“他是他时代中最热情和最抒情的画家。……对他来说,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种惊人的诗意”,“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种神秘的升华,他希望将它捕捉。这一切对他意味着是一个充满狂热和甜蜜的谜,他希望他的艺术能将其吞没一切的热情传达给人类”。 为了能更充分地表现内在的情感,凡高探索出一种所谓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他认为:“颜色不是要达到局部的真实,而是要启示某种激情。”在他画中,浓重响亮的色彩对比往往达到极限。而他那富于激情的旋转、跃动的笔触,则使他的麦田、柏树、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腾、颤动,震撼观者的心灵。在他的画上,强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与笔触的交响乐中。 采用点彩画法。 他的大部分作品如《奥维尔教堂》等,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后来受到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的探索、自由地抒发内心感情的风格,追求线条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追求画面的平面感、装饰性和寓意性。梵高的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 梵高最早的油画——包括埃顿时期,海牙时期和德伦特时期。当梵高画它们时已经是快30岁的人了。这些作品大约完成于1881年—1883年间。此前,梵高在博里那日矿区受到巨大打击,对上帝几乎绝望,却终在迷茫与困惑中找到了一生的归宿--绘画。他开始大量临摹名画,并画了大量素描习作。可以说,凡高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天才画家。他从小受到艺术熏陶,又有极高的文学素养,这使他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力。梵高喜欢伦勃朗,喜欢米勒,他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农民,工人,社会底层人。深沉厚实的风格虽与其以后的画风有极大的反

黄永玉

黄永玉 人物简介 黄永玉,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城沱江镇。土家族人。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土家族人,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饮誉国内外。十六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黄永玉1952年偕同夫人张梅溪由香港回北京,被安排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56年就出版过《黄永玉木刻集》,其代表作“春潮”、“阿诗玛”,曾轰动了中国画坛。“文革”期间,被“四人帮”指控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判。而后,又因为在“北京大饭店”画了一幅《猫头鹰》遭到残酷迫害,被遣送回家乡凤凰。“四人帮”倒台后回北京。黄永玉擅长版画,主攻国画,其画构思奇特,造诣精深。1978年,英国《泰晤士报》用六个版面,对黄永玉其人其画作了专题报道;1980年,香港美术家出版社出版了《黄永玉画集》。国内多家出版社相继出版了黄永玉的《湘西写生》、《永不回来的风景》、《黄永玉》等多本画册。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对他专题介绍,国内多家媒体也频频播放他的专题。他的作品在德国、挪威、法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巡回展出,曾荣获意大利最高荣誉奖“司令勋章”。 黄永玉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其人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亦是诗、杂文、散文、小说、剧本的大家,,写过、出版老祖宗多种画册,还有《永玉六记》、《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书。画过《阿诗玛》、生肖邮票《猴》和毛主席纪念堂山水画等。在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和中国内地、香港开过画展,其美术成就曾获意大利总司令奖。在海内外享誉甚高。 黄永玉对家乡更是一往情深。近些年他满世界地走了不少地方,却始终未曾有一刻忘怀自己的故乡——美丽的凤凰城。他认为故乡是一个人感情的摇篮,它的影响将贯穿人的整个一生;故乡是自己的被窝,或许它的气味并不好闻,但却是自己最熟悉而又无可替代的气息。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我的血是O型,谁拿去,它对谁都合适。我的心,只有我的心,亲爱的故乡,它是你的……” [编辑本段]全才鬼才 黄永玉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湖南省吉首大学终身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 黄永玉本名黄永裕,为了写起来省事而改“裕”为“玉”,是湘西凤凰县的土家族人。他初中刚读了两年就在抗战的烽火中打破了求学梦,不得不辍学到社会上四处闯荡,不但走遍了半个福建省,还到过江西、广州、上海、台湾、香港。这期间,他当过瓷场的小工,在码头上干过苦力,在中小学任过教员,在剧团搞过舞美,在报社当过编辑,还干过电影编剧。正是在此期间,17岁的他在泉州的开元寺巧遇弘一法师。这段奇缘后来被人们演绎成他对法师持弟子礼、得真传。而他自己的说法则是:上树摘玉兰花时被一老和尚发现,极不情愿地下来后随之来到禅房,开始时并不知道这位貌不惊人的和尚竟是赫赫有名的弘一法师。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