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脲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解脲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解脲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解脲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说明书

【产品名称】解脲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包装规格】24人份/盒 48人份/盒

【预期用途】用于检测试验血清中的解脲支原体抗体(IgM/IgG)

【检验原理】用解脲支原体抗原固相硝酸纤维素膜,应用渗滤式间接法原理,检测血清中解脲支原体抗体。【主要组成成份】

1、反应板 24份或48份

2、试剂Ⅰ 1瓶 0.02mol/L PH 7.4 PBS

3、试剂Ⅱ 1瓶胶体金标记物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产品应储存在2℃~8℃条件中,不能冷冻;有效期24个月。

【样本要求】

1、血清样品不能溶血,应为新鲜血清或2℃~8℃条件保存不超过一周。

2、高脂血症血清不能使用。

【检验方法】

1、滴入二滴试剂Ⅰ于反应板中央孔中,待完全渗入;

2、滴入100μl血清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3、滴加三滴试剂Ⅱ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4、渗入三滴试剂Ⅰ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结果解释】

阳性:反应板孔中C端出现红色圆斑,T端出现红色圆斑,为解脲支原体抗体阳性;

阴性:反应板孔中C端出现红色圆斑,T端不出现红色圆斑,为解脲支原体抗体阴性。

失效:反应板孔中C端不出现红色圆斑,或C端、T端均不出现红色圆斑,为试剂盒失效。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1、本试剂试验仅用于检测解脲支原体抗体而非直接检测解脲支原体抗原,因而阳性结果并不能确诊是解脲

支原体感染。对患者状况的诊断应结合患者临床体征与症状和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

2、抗体含量低的血清样品,不能被检测出来是可能的。部份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不产生抗体或产生少

量的抗体。此时,可能显示阴性结果。

3、试验结果可疑时,应用培养法确诊。

【产品性能指标】

1、批内精密度: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均应≥95%,反应斑点颜色深浅程度应接近。

2、批间精密度: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均应≥95%。

【注意事项】

1、本产品尚未获得产品注册证号,仅供研究,不用临床诊断。

2、试验一旦开始操作,应按操作步骤连续进行,直至结束。

3、试剂盒从冰箱取出时,应使试剂恢复至室温。

【生产企业】

妊娠相关蛋白A测定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产品技术要求普迈德

妊娠相关蛋白A测定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适用范围:本测定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或全血样本中妊娠相关蛋白A的含量。 1.1 包装规格 10人份/盒、20人份/盒、50人份/盒。 1.2 主要组成组分 每盒含10/20/50人份试纸条、样品缓冲液(0.1mol/L的Tris-HCl缓冲液,pH 值7.0)和标曲信息卡(二维码)。每人份试纸条配套1份检测卡、1套取样滴管(选配)和1包干燥剂。检测卡由样品垫、硝酸纤维素膜(T线包被鼠抗人妊娠相关蛋白A单克隆抗体;C线包被羊抗鼠多克隆抗体)、金标垫(包被胶体金标记的鼠抗人妊娠相关蛋白A单克隆抗体)、吸水纸、塑料载板组成。 2.1 物理性状 2.1.1 外观 测定试剂应整洁完整、无毛刺、无破损、无污染;材料附着牢固;标签字迹清晰,无破损。 2.1.2 膜条宽度 测定试剂的膜条宽度≥2.5mm。 2.1.3 液体移行速度 液体移行速度应不低于10mm/min。 2.2 空白限 空白限应不高于25mIU/L。 2.3 精密度

2.3.1 批内精密度 批内精密度CV(%)应不高于12.0%。 2.3.2 批间精密度 批间精密度R(%)应不高于15.0%。 2.4 线性 在[25,5000]mIU/L的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应不低于0.990。 2.5 准确度 回收率应在85%~115%之间。 2.6 分析特异性 含浓度不低于500mIU/mL HCG的零浓度妊娠相关蛋白A样本,检测结果不高于25mIU/L。 2.7 稳定性 将测定试剂在4℃~30℃的环境中放置18个月后,取样分别检测2.1、2.2、2.3.1、2.4、2.5、2.6项,结果应符合各项目的要求。 2.8 校准品溯源性 按照GB/T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及有关规定建立溯源性,提供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溯源至公司内部工作校准品,并与已上市产品比对赋值。

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试验(传染病实验课)

实验四 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试验 一、胶体金试纸条诊断技术的原理: 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利用了微孔膜的毛细管作用,滴加在膜条一端的液体慢慢向另一端渗移,通过抗原抗体结合,并利用胶体金呈现颜色(红色)反应,检测抗原/抗体。 二、层析法免疫胶体金检测方法的优点: ? 1.方便使用,体现在操作简单,不需经过特殊培训。 ? 2.短时间获得检测结果,一般10-15分钟即可得出结论。? 3.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好,不需冷藏。 ? 4.相比而言,其生产成本和检测成本均较低。 ? 5.检测标本种类多:可用于查血、尿液或粪便。 ?三、应用 ?猪伪狂犬病抗体快速金标检测卡 ?原理:猪伪狂犬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系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样本(全血、血清、血浆)中抗猪伪狂犬抗体的方法。整个试验只需20分钟,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结果直观、容易判定。 ? 1.操作方法: ?①在检测卡的加样孔内加入100μl待检血清或血液样品。

?②将检测卡平放于桌面上,在室温下静置5-20分钟内判定结果。 超过20分钟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 ? 2.结果判定: ??阳性:在观察孔内,检测线区(T)及对照线区(C)同时出现紫红色线。猪伪狂犬抗体滴度越高,检测线(T)颜色越深。??弱阳性:在观察孔内,检测线区(T)及对照线区(C)同时出现紫红色线,但检测线区(T)出现的颜色很浅。 ??阴性:在观察孔内,只有对照线区(C)出现一条紫红色线。??失效:在观察孔内,对照线区(C)和检测线区(T)都不出现色线;或仅检测线区(T)出现色线。 ?猪瘟病毒抗体、猪蓝耳病抗体快速金标检测卡原理、操作方法、结果判定与猪伪狂犬病抗体快速金标检测卡的基本相同 ? ? ? ?

胶体金检测试剂盒产品风险管理报告模板

XXX产品风险管理评估报告 文件编号:__________________ 文件版本: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人员: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员: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人员: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概述 1.1产品简介 血清淀粉样蛋白A(胶体金法),采用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双抗法。在本产品试剂盒的硝酸纤维素膜上有一条检测线(T线),一条质控线(C线),试纸条一端,即硝酸纤维素膜的底端的结合垫包被有单克隆抗体-胶体金复合物。检测时,如果受检血液中含有血清淀粉样蛋白A,则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结合垫中的单克隆抗体-胶体金复合物结合,形成“SAA -抗SAA单克隆抗体-胶体金复合物”,向上层析到T线时,会与预先包被在T线的抗原结合,在T线处形成一条紫红色线条。 1.2 产品组成 由PVC胶板、吸水垫、硝酸纤维素膜、样品垫和结合垫组成。 1.3风险管理计划及实施情况简述 血清淀粉样蛋白A(胶体金法)于2019年2月开始策划立项。立项同时,公司就针对产品进行了风险管理活动的策划,成立了风险管理小组,确定了该项目的风险管理负责人。 风险管理小组制定了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确定了试剂盒的风险可接受的准则,对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风险管理活动以及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获得方法进行了安排。 风险管理小组严格按照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的要求对试剂盒设计开发阶段进行了风险管理,并建立和保持了相关的风险管理文档。 1.4风险管理评审目的 风险管理评审的目的是通过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胶体金法)在上市前各个阶段风险管理活动进行的总体评价,确保风险管理计划已经完满地完成。并通过对该产品的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以及综合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评价,证实对产品的风险已进行了管理,并且控制在可接受性范围内。 1.5风险管理评审小组成员及其职责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 【临床意义】 定性测定人血清(浆)中的HCV抗体,用于无偿献血及临床术前的初筛查检测。 【实验原理】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胶体金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玻璃纤维素膜上预包被金标鼠抗人lgG抗体(anti-lgG Ab),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线和对照线处分别包被丙肝混合抗原(Core、NS3、NS4、NS5)和人lgG抗体。检测阳性样本时,血清样本中HCV-Ab 与胶体金标记鼠抗人lgG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由于层析作用复合物沿纸条向前移动,经过检测线时与预包被的抗原结合形成“Au-anti-lgG Ab-HCV Ab-HCV Ag”夹心物而凝聚显色,游离金标鼠抗人lgG抗体则在对照线处与人lgG抗体结合而富集显色。阴性标本则仅在对照线处显色,15分钟内观察结果即可。 【主要组成成分】 1、HCV胶体金试纸条/试卡 2、说明书 3、样本稀释液 4、塑料滴管 【样本要求】 1、采集静脉血样本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操作,并避免样品溶血。 2、如果血清和血浆样品收集后7天内检测,样品须放在0-4℃保存;大于7天必须-20℃一下 冷冻保存。 3、常规抗凝剂不影响实验结果。 4、溶血、粘稠及高指标本不适于本试剂。含特殊物质的标本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不稳定, 在检测前须清除。 5、在标本中加0.1%NaN3不影响实验结果。 【试验方法】 测试条: 1、将待测标本从储存条件下取出,平衡至室温并编号。 2、将胶体金试纸条从包装盒中取出,打开铝箔包装袋,平置于台面上。 3、用塑料滴管加1滴(10μl)样本血清或血浆,加到试纸条指示箭头下端的加样处。 4、随即滴加2滴样本稀释液(约100μl)。 5、加样后,阳性标本可在1~15分钟内检出,建议15分钟后在最终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测试卡: 1、将待测标本从储存条件下取出,平衡至室温并编号。 2、将胶体金测试卡从包装盒中取出,打开铝箔包装袋,平置于台面上。 3、用塑料滴管加1滴样本血清或血浆,加到测试卡上的S孔。 4、随即滴加2滴(约100μl)样本稀释液到测试卡上的D孔。 5、加样后,阳性标本可在1~15分钟内检出,建议15分钟后在最终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结果判断】 阳性:试纸条/试卡在检测区和对照区位置出现两条紫红色条带。 阴性:试纸条/试卡只在对照线位置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 失效:对照区(C)未出现紫红色条带,表明不正确的操作过程或试剂盒已变质损坏。在此情况下,应再次仔细阅读说明书,并用新的试纸条/试卡重新测试。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应立即停止使用此批号产品,并与当地供应商联系。

罗丹明B快速检测胶体金

附件3 食品中罗丹明B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201703) 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食品中罗丹明B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辣椒粉和辣椒酱中罗丹明B的快速测定。 2原理 本方法采用竞争抑制免疫层析原理。样品中罗丹明B经有机试剂提取,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浓缩复溶后,罗丹明B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结合,抑制了抗体和检测卡中检测线(T线)上抗原的结合,从而导致检测线颜色深浅的变化。通过检测线与控制线(C线)颜色深浅比较,对样品中罗丹明B进行定性判定。 3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试剂 ,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0.2mol/L溶液A;称取31.21g磷酸二氢钠(,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0.2mol/L溶液B。将溶液A与溶液B按照体积比67:33混匀,制成pH7.1磷酸盐缓冲液。 3.2参考物质 罗丹明B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见表1,纯度≥98.6% 表1 罗丹明B参考物质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 注:或等同可溯源物质。 3.3标准溶液配制 ,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摇匀,制成浓度为1mg/mL的罗丹明B标准储备液。冷藏,有效期6个月。 ,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摇匀,制成1μg/mL的罗丹明B标准中间液A。临用新制。,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摇匀,制成100ng/mL的罗丹明B标准中间液B。临用新制。 3.4材料 ,1000mg/6ml。 ,在产品有效期内使用)。 4仪器和设备

4.1移液器:200μL、1mL和10mL。 4.2涡旋混合器。 4.3离心机:转速≥4000r/min。 4.4电子天平:感量为0.01g。 4.5振荡器。 4.6样品浓缩仪:如有需要。 4.7环境条件:温度:15℃—25℃,相对湿度≤60%。 5分析步骤 5.1试样制备 取具有代表性样品约500g,充分粉碎混匀,均分成两份,分别装入洁净容器作为试样和留样,密封,标记,于常温保存。 5.2试样提取和净化 准确称取试样2g(精确至0.01g)置于50mL具塞离心管中,依次加入20mL提取剂(,振荡提取3min,以5000r/min离心5min。上清液待净化。 吸取5mL提取剂(,流出液弃去。将上清液全部转移至固相萃取小柱中,流出液弃去。再加入20mL提取剂(,流出液弃去。用5mL甲醇洗脱小柱,收集洗脱液吹干。精密加入500μL复溶液(,涡旋混合1min,作为待测液。 5.3测定步骤 吸取200μL样品待测液于金标微孔(,抽吸5—10次使混合均匀,室温温育5min;温育结束后,将试纸条(,室温温育5—8min,从微孔中取出试纸条,去掉试纸条下端的吸水海绵,进行结果判定。 吸取全部样品待测液于金标微孔(,抽吸5—10次使混合均匀,室温温育5min;温育结束后,将金标微孔中溶液滴加到检测卡(,室温温育5—8min,进行结果判定。 5.4质控试验 每批样品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和加标质控试验。 称取空白试样,按照5.2和5.3步骤与样品同法操作。 准确称取空白样品2g或适量(精确至0.01g)置于50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100μL或适量罗丹明B标准中间液B(100ng/mL)(,使罗丹明B浓度为5μg/kg,按照5.2和5.3步骤与样品同法操作。 6结果判定要求 通过对比控制线和检测线的颜色深浅进行结果判定。由于长时间放置会引起检测线颜色的变化,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结果判定。目视结果判读依据如图1所示。 6.1无效 控制线(C线)不显色,表明不正确操作或试纸条/检测卡无效。

食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附件2 食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食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 本方法的适用范围为谷物加工品及谷物碾磨加工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 2 原理 试样中呕吐毒素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发生结合后,抑制了层析过程中抗体与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上呕吐毒素-BSA偶联物的免疫反应,使检测线颜色发生变化,根据检测线颜色变化进行结果判定。 3试剂及耗材 除非另有规定,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室用水应符合GB/T 6682中三级水。 3.1 试剂 3.1.1 提取液:水或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装置专用提取液。 3.1.2 甲醇:分析纯 3.2 参考物质 呕吐毒素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见表1,纯度≥99%。 表1 呕吐毒素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 注:或等同可溯源物质。 3.3 标准溶液配制 准确称取适量的呕吐毒素参考物质(精确至0.0001g),用甲醇溶解,配成0.1mg/mL 的标准储备液,-20 ℃保存,有效期3个月。 3.4 材料 3.4.1 呕吐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装置。 3.4.2 中速定性滤纸。 3.4.3 离心管。

3.4.4 滤膜:0.45 μm 水相滤膜。 4 仪器及设备 4.1 天平:感量0.01~0.0001 g。 4.2 粉碎机。 4.3 样品筛:0.9 mm。 4.4 漩涡混合器:1500 rpm/min。 4.5 移液器:100 μL,200 μL,1.0 mL。 4.6 恒温装置:(37.0±2.0)℃。 4.7 设备或方法使用环境条件:温度15 ℃~30 ℃,湿度≤80%。 5 分析步骤 5.1 扦样和分样,按GB 5491 执行。 5.2 试样制备 5.2.1 样品粉碎:将被测样品(5.1)粉碎,过0.9 mm样品筛,充分混合均匀,备用。 5.2.2 质控样品制备:选取经标准方法确认不含呕吐毒素的样品,称取2份平行样,其中一份作为阴性质控样品,另一份添加标准溶液使其样品中呕吐毒素含量为1.0 mg/kg,作为阳性质控样品。 5.2.3 样品溶液制备 准确称取粉碎混匀样品 5.0 g于离心管中,加入25.0 mL 水或专用提取液(3.1.1),漩涡混合器(4.4)提取5 min,静置1 min,中速定性滤纸(3.4.2)过滤,滤液用0.45 μm水相滤膜(3.4.4)过滤,备用; 5.3 测定 5.3.1 将滤液(5.2.3)稀释至呕吐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装置(3.4.1)检测范围内,漩涡混合器(4.4)混匀,备用。 5.3.2 取150 μL待测溶液加入呕吐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装置内,恒温装置内反应6 min,结果判定。 6 结果判定 根据检测线(T 线)和控制线(C 线)颜色变化进行结果判定,采用目测法对结果进行判定,比色法和消线法判定原则如下: 6.1 比色法 6.1.1 无效 控制线(C 线)不显色,无论检测卡(T 线)是否显色,表示操作不正确或检测装置已失效。 6.1.2 阳性结果 控制线(C 线)显色,检测线(T 线)显色明显浅于控制线(C 线),判为阳性。 —2—

胶体金法各种方法法原理

双抗体夹心法原理 以FABP 为例(检测抗原) 阳性反应 Y1=F14A (标记了胶体金) Y2=F104B (固定在NC 膜上即T 线) Y3=羊抗鼠IgG (固定在NC 膜上即C 线) 此方法较常用,主要用于较大分子量的蛋白(抗原)的检测。要求两株抗体针对一个抗原的不同位点才可以。也有个别的检测项目是双抗原夹心检测抗体的,原理类似。 样品(血清)含FABP 蛋白 金标记F14A 抗体 金-F14A-FABP 金-F14A-FABP-F14A 金-F14A-羊抗鼠IgG 金-F14A-FABP 羊抗鼠IgG 显示红色 显示红色 金标记F14A 抗体 不显色 显示红色 金-F14A-羊抗鼠IgG 阴性反应 阳性反应

竞争法原理 以吗啡为例(检测抗原) 阳性反应 Y1=胶体金标记的吗啡单抗 Y2=吗啡-BSA 偶联物 Y3=羊抗鼠 此方法主要用于小分子抗原(毒品、农药、肽链等)的检测。由于抗原分子量小不能直接固定于NC 膜上,常常用化学方法把小分子偶联到BSA 等大分子物质上再固定于NC 膜上。此结果与双抗原夹心法相反,阴性CT 两条都是红线,阳性只有C 线一条红线。 金-吗啡抗体-吗啡 吗啡-BSA 金标记吗啡抗体 显示红色 不显色 金-吗啡抗体-吗啡 羊抗鼠 样品(尿液)含吗啡 显示红色 显示红色 金标记吗啡抗体 金-吗啡抗体-羊抗鼠 阴性尿液抗体-吗 阴性反应 阳性反应

间接法原理 以HIV 为例(检测抗体) 显示红色显示红色 显示红色 不显色 此方法主要用于血清中抗体检测,纯化或者重组的抗原固定于NC膜上,标记多为蛋 白A(ProteinA或叫SPA,抗体Fc端结合而与其它蛋白质不结合)。此方法要求胶体金 过量,一般来说样品再加入前需要稀释或者加极少量后再加缓冲液。 斑点免疫渗滤法使用就是间接法。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盒 使用说明书 (仅供专业人员体外诊断使用) 用途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试剂盒是应用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建立的快速、特异、操作简便的一步法定性检测方法,用于定性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可用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辅助诊断。 简介 用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的指标主要有肌酸激酶异构酶(CK-MB)、肌钙蛋白I(Troponin I)、肌钙蛋白T(Troponin T)和肌红蛋白(Myoglobin)等,但它们对于早期诊断AMI却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是:CK-MB、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缺乏敏感性,它们在胸痛后6-8小时才浓度上升;而肌红蛋白则缺乏特异性,它虽然在胸痛后2-3小时浓度上升,但不能区分骨骼肌和心肌损伤。 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则克服了以上两缺点,对于早期诊断AMI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它是15KD的小分子,动力学特征类似于肌红蛋白,即在胸痛后2-3小时后浓度开始上升,在12-24小时内恢复到正常水平,在4-8小时内达到最高值;而且h-FABP的免疫性不同于其它类型的FABP(如小肠型FABP 和肝脏型FABP),具有特异性,不会发生交叉反应。基于h-FABP以上特点使得其成为理想的AMI早期诊断生化指标。

检测原理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试剂盒是采用固相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利用双抗体夹心法定性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h-FABP。 人血清或血浆扩散通过附着红色颗粒包被的抗体的滤膜,与滤膜中的包被抗体结合,在检测线(T)区域内,h-FABP-抗体复合物开始与包被在检测线区内的抗体接触,如果血清h-FABP浓度大于10ng/ml,在检测线区h-FABP-抗体复合物被抗-h-FABP的抗体捕获,并出现一条可见的红色条带。h-FABP浓度越高,检测线区出现色带的速度越快,色带越深。彩色颗粒包被的抗体扩散到质控线(C)区域被第二抗体捕获形成质控区红色带。 保存条件和有效期 铝箔袋包装, 4-25℃储存,切勿冷冻, 有效期1年。 试剂盒组成 每盒包装中含:单人份检测卡25包,使用说明书1份。 注意事项

鼠疫快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鼠疫快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鼠疫概述: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引起一种自然疫源性的烈性传染病。因其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社会危害性大,被我国法定为甲类传染病。鼠疫主要通过鼠蚤类传播,曾在历史上有过三次大暴发流行。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随着现代社会交通的发展,对鼠疫快速诊断,尽早发现控制其传播的速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产品简介: 鼠疫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采用胶体金标记技术,应用膜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原理检测组织样本中的鼠疫菌抗原。用于疑似鼠疫病例的辅助诊断及现场筛查。 性能特点: 1、特异性:本品与假结核杆菌、布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土拉菌、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的108/ml悬液及正常人血清、褐家鼠血清样品,无交叉反应。 2、最低检出量:用生理盐水配制鼠疫菌F1抗原,最低检出量为1ng/ml。 检测原理: 本试剂盒以鼠疫菌特异性抗体致敏硝酸纤维素膜和制备免疫胶体金探针,应用层析式双抗体夹心法原理,用于临床标本、污染物和环境中鼠疫菌抗原的检出,也可用于纯培养鼠疫菌的鉴定。临床标本中,淋巴液的检出率高于血清和尿液。 试剂盒组成: 1、鼠疫抗原快速检测板 2、样本稀释液 3、说明书 4、干燥剂 包装规格:10人份/盒,单人份独立包装。 储存条件:4-25℃避光保存,不得冻存。 有效日期:2年 生产企业:广州市标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样本要求: 制备样品检测液 1、纯培养细菌:挑取疑似鼠疫菌单个菌落,于小试管中制成0.3ml生理盐水菌悬液作为样品检测液。 2、临床标本:取疑似鼠疫患者或病畜腹股沟淋巴结针刺吸出物、脑脊液、血、痰和尿液标本,或死亡动物肝脾研磨标本,加少量生理盐水(约0.3ml)充分振荡混均,自然沉降后取上清作为样品检测液。 3、环境中污染物:取疑似鼠疫菌污染的土壤、灰尘,或物体表面、动物皮毛的擦拭子,浸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试剂盒标准编制说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试剂盒》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归口单位为全国医用临床检验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6)。 2、工作过程:至少包括起草阶段、验证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等重点时间节点。 2018年4月10日在北京召开了标准制修订启动会,成立了起草小组。本标准的起草单位有北京市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2018年5月29日在北京了召开了行业标准第一次讨论会。国家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等多家单位以及多位行业专家参加了此会,对标准草案中的关键内容及技术指标进行了研讨。会议后对讨论及建议内容进行汇总并对草案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2018年7月初完成行业标准的验证工作,有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重庆医疗器械质量检验中心、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北京乐普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贝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库尔科技有限公司、万华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蓝十字生物药业(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易斯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普菲特益斯生物科

技(北京)有限公司、德康润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参与验证。 2018年7月初,根据验证情况及建议对标准草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形成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试剂盒》征求意见稿,并上网进行广泛的征求意见。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1、标准制定的意义、原则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新型免疫标记技术,在传染病、心血管病、风湿病、自身免疫病的免疫学检测中广泛应用。传统胶体金试剂条/卡定性或半定量检测被测物质,随着胶体金结合物的灵敏度逐步提高,胶体金免疫层析定量测定试剂(盒)与胶体金免疫层析阅读仪配套使用,对胶体金定量试剂卡检测结果进行判读。结合标准曲线,仪器可实现将判读结果转换为半定量,甚至定量的检测结果。 此类产品目前很多供非专业人士使用,所以其检测结果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 如此多种的产品,不可能短时间内逐一制定行业标准。因此,制定胶体金检测试剂(盒)通用技术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它的制定有助于为今后制定具体的产品标准打下基础。 2、本标准性能指标制定依据,对于有争议指标的处理及验证情况。

××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产品技术要求模板定性产品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XXXX检测试剂盒(xxx法) 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1产品规格 卡型:1人份/盒、5人份/盒、25人份/盒、50人份/盒。 1.2主要组成成分 1.3划分说明 本产品用于体外定性检测人全血/血清/血浆样本中×××,临床上主要用于××××的辅助诊断。本产品采用单人份铝箔袋密封包装,以不同的单人份装盒量来划分产品规格。2性能指标 2.1物理检查 2.1.1外观检查 外观应平整,标识应清晰,各组份应牢固附着,内容应齐全,液体无渗漏。 2.1.2液体移行速度 液体移行速度应不低于10mm/min。 2.1.3膜条宽度 膜条宽度应不小于2.5mm。 2.2阴性参考品符合率 采用国家阴性参考品或经标化的企业阴性参考品进行检测。阴性参考品符合率应为10/10。 2.3阳性参考品符合率

采用国家阳性参考品或经标化的企业阳性参考品进行检测。阳性参考品符合率应为10/10。 2.4最低检测限 采用国家最低检测限参考品或经标化的企业最低检测限参考品进行检测。DL1、DL2应均为阳性,DL3为阴性。 2.5重复性 采用国家重复性参考品或经标化的企业重复性参考品进行检测,平行检测10次,C1结果应均为阳性,且显色度均一,C2结果应均为阳性,且显色度均一。 2.6批间差 采用不同生产批号试剂对同一重复性参考品各重复检测10次,C1结果应均为阳性,且显色度均一,C2结果应均为阳性,且显色度均一。 2.7稳定性 将检测试剂在37℃的条件下放置7天,取出平衡至室温后,分别检测2.2~2.5项,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应要求。 3检验方法 3.1物理检查 3.1.1外观检查: 取本产品1人份,在自然光下目视检查,结果应符合2.1.1要求。 3.1.2液体移行速度: 取本产品2人份,按说明书操作,加2滴稀释液至加样孔,以秒表计时,计算液体移行速度,结果应符合2.1.2的要求。 计算公式:v=l/t 式中: v—液体移行速度; l—加样孔中间位置至观察窗口上沿之间的距离; t—以滴加稀释液于加样孔时开始计时,沿反应膜移行至观察窗口上沿所需的时间。 3.1.3膜条宽度 取本产品3人份,使用游标卡尺检测,取检测结果的平均值,结果应符合2.1.3的要求。 3.2阴性参考品符合率

(KJ201709)液体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附件3 液体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201709) 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牛奶、羊奶、牦牛奶等液体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生鲜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快速测定。 2原理 本方法采用竞争抑制免疫层析原理。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结合,抑制抗体和试纸条或检测卡中检测线(T线)上抗原的结合,从而导致检测线颜色深浅的变化。通过检测线与控制线(C线)颜色深浅比较,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M1进行定性判定。 3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试剂 甲醇。 3.2参考物质 黄曲霉毒素M1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见表1,纯度≥90%。 表1 黄曲霉毒素M1参考物质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 注:或等同可溯源物质。 3.3标准溶液的配制 3.3.1黄曲霉毒素M1标准储备液(100 μg/mL):精密称取适量黄曲霉毒素M1标准品(3.2),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3.1)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为100 μg/mL的黄曲霉毒素M1标准储备液;或可直接购买黄曲霉毒素M1标准储备液。-20℃避光保存备用,有效期3个月。 —1—

3.3.2黄曲霉毒素M1标准中间液(100 ng/mL):精密量取黄曲霉毒素M1标准储备液(100 μg/mL)(3.3.1)0.1 mL,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3.1)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为100 ng/mL 的黄曲霉毒素M1标准中间液。临用新制。 3.4材料 黄曲霉毒素M1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盒,适用基质为液体乳。 3.4.1金标微孔(含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 3.4.2试纸条或检测卡。 4仪器和设备 4.1移液器:100 μL、200 μL和500 μL。 4.2涡旋混合器。 4.3电子天平:感量为0.01 g。 4.4环境条件:温度15—35℃,湿度≤80%。 5分析步骤 5.1试样制备 取适量有代表性样品充分混匀。 5.2试样提取和净化 以液体乳为基质的样品可直接上样检测或根据产品说明书稀释后检测。 5.3测定步骤 5.3.1试纸条与金标微孔测定步骤 吸取100—200 μL样品待测液于金标微孔(3.4.1)中,抽吸5—10次使混合均匀,不要有气泡,室温温育3—5min(根据配套说明书进行避光操作),将检测试纸条(3.4.2)样品端垂直向下插入金标微孔中,温育5—10min,从微孔中取出试纸条,进行结果判定。 5.3.2检测卡与金标微孔测定步骤 吸取100—200 μL样品待测液于金标微孔(3.4.1)中,抽吸5—10次使混合均匀,不要有气泡,室温温育3—5 min(根据配套说明书进行避光操作),将金标微孔中全部溶液滴加到检测卡(3.4.2)上的加样孔中,温育5—10 min,进行结果判定。 5.4质控试验 每批样品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和加标质控试验。 5.4.1空白试验 称取空白试样,按照5.2和5.3步骤与样品同法操作。 5.4.2加标质控试验 —2—

衣原体检测试剂盒_(胶体金法)

衣原体检测(胶体金法) 【使用目的】木品用于定性检测女性宫颈和男性尿道中衣原体的存在,临床辅助诊断衣原体感染,试验结果还需要临床医生结合患 者症状体征及其它检查结果进一步确定。 【检测原理】衣原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系用抗衣原体脂多糖单克隆抗体和羊抗鼠多克隆抗体分别固定于固相硝酸纤维素膜,并和胶体金标记的另一抗衣原体脂多糖单克隆抗体及其他试剂和原料制成,应用胶体温金免疫层析技术,采用双抗体夹心的形式建立的衣原体检测方法,用于女性宫颈和男性尿道中衣原体的检测。 【样木的收集和储存】取样的质量对衣原体的检测极为重要。衣原体的检测质量有赖于准确的样品收集技术,应使样品中含有大量 的细胞成分而不只是体液。 宫颈样品: 1.使用试剂盒提供的配套拭子,或消毒的亚麻、涤纶拭子。 在取样前用另外的拭子或棉球将宫颈口外区域的黏液抹去, 将取样拭子插入宫颈管通过鳞柱状上皮交界处,直到几乎拭 子头看不到。旋转拭子15-20 秒种取出,不要碰到宫颈外及

阴道壁。这样能保证得到更多的柱状上皮细胞,而衣原体主 要寄生在柱状上皮细胞中。 2.宫颈样品也可用细胞刷(未提供)收集(注意:孕妇不可用 此方法)。清洁宫颈口后,将细胞刷插入宫颈管,通过鳞柱 状上皮细胞交界处,停留2—3秒,旋转细胞刷两圈后取 出,注意不要碰到阴道壁。 3.如果检测可以即刻进行,将取样后的拭子放入样品处理管 中。 男性尿道样品: 尿道用拭子或细胞刷(未提供)可用于尿道取样。病人在取样前至少1小时不要小便。将拭子或细胞刷插入尿道2T 厘 米,旋转3—5秒钟后取出。如果检测可以即刻进行,将取样后 的拭子放入样品处理管中。 【试验步骤】Ao处理样品和对照: 宫颈拭子尿道拭子的处理: 1.将样品处理管放在工作台上,加入6滴溶液Ao 2.将采样拭子放入含有溶液A的样品处理管中,室温放置,在 处理过程中不断旋转并在管壁挤压拭子,使液体不断被挤 出,重复多次,处理2分钟。 3.然后加入6滴溶液B,旋转并挤压拭子,尽量使液体流出,然

(胶体金法)生产工艺处理制度标准规定模板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生产工艺规程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2. 职责 研发部:制定本规程。 生产管理部:执行本规程 质量管理部:按本规程执行,监督本规程的执行情况。 3. 内容 3.1.依据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产品标准 3.2.产品名称、剂型、规格 3.2.1名称: (1) 商品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 (2)英文名:Diagnostic Kit for Antibody to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agraphic Assay) (3)汉语拼音名:Yixing Ganyan Bingdu Biaomian Kangti Jiance Shiji(jiaotijin Fa)3.2.2.类型:三类6840体外诊断试剂。 3.2.3.规格:100T/盒(25T/筒*4筒)(无卡);25袋/盒(1支/袋)、50袋/盒(1支/袋)3.3.产品概述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原理、双抗原夹心法,在玻璃纤维纸上预包埋金标记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线(T)和质控线(C)分别包被重组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羊抗兔IgG。当检测样本为阳性时,样本中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与胶体金标记的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由于层析作用复合物沿纸条向前移动,经过检测线(T)时与预包被的重组乙肝表面抗原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而显现红色条带,游离金标记的兔IgG则在质控线(C)与羊抗兔IgG结合显现红色条带。阴性样本则仅在质控线(C)显色。 3.4.试剂盒组成、储存、有效期

衣原体检测试剂盒 (胶体金法)

衣原体检测(胶体金法) 【使用目的】本品用于定性检测女性宫颈和男性尿道中衣原体的存在,临床辅助诊断衣原体感染,试验结果还需要临床 医生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其它检查结果进一步确定。【检测原理】衣原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系用抗衣原体脂多糖单克隆抗体和羊抗鼠多克隆抗体分别固定于固相硝 酸纤维素膜,并和胶体金标记的另一抗衣原体脂多糖 单克隆抗体及其他试剂和原料制成,应用胶体温金免疫层析技术,采用双抗体夹心的形式建立的衣原体检 测方法,用于女性宫颈和男性尿道中衣原体的检测。【样本的收集和储存】取样的质量对衣原体的检测极为重要。衣原体的检测质量有赖于准确的样品收集技术,应使样品中 含有大量的细胞成分而不只是体液。 宫颈样品: 1.使用试剂盒提供的配套拭子,或消毒的亚麻、涤纶拭子。在取样前用另外的拭子或棉球将宫颈口外区域 的黏液抹去,将取样拭子插入宫颈管内通过鳞柱状上

皮交界处,直到几乎拭子头看不到。旋转拭子15—20 秒种取出,不要碰到宫颈外及阴道壁。这样能保证得 到更多的柱状上皮细胞,而衣原体主要寄生在柱状上 皮细胞中。 2.宫颈样品也可用细胞刷(未提供)收集(注意:孕妇不可用此方法)。清洁宫颈口后,将细胞刷插入宫颈 管,通过鳞柱状上皮细胞交界处,停留2—3秒,旋转 细胞刷两圈后取出,注意不要碰到阴道壁。 3.如果检测可以即刻进行,将取样后的拭子放入样品处理管中。 男性尿道样品: 尿道用拭子或细胞刷(未提供)可用于尿道取样。病人在取样前至少1小时内不要小便。将拭子或细胞刷插 入尿道2—4厘米,旋转3—5秒钟后取出。如果检测可 以即刻进行,将取样后的拭子放入样品处理管中。 【试验步骤】A。处理样品和对照: 宫颈拭子尿道拭子的处理: 1.将样品处理管放在工作台上,加入6滴溶液A。 2.将采样拭子放入含有溶液A的样品处理管中,室温放置,在处理过程中不断旋转并在管壁挤压拭子,使 液体不断被挤出,重复多次,处理2分钟。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B19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说明书 【产品名称】B19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包装规格】24人份/盒 48人份/盒 【预期用途】用于检测试验血清中的B19病毒抗体(IgM/IgG) 【检验原理】用B19病毒抗原固相硝酸纤维素膜,应用渗滤式间接法原理,检测血清中B19病毒抗体。 【主要组成成份】 1、反应板 24份或48份 2、试剂Ⅰ 1瓶 0.02mol/L PH 7.4 PBS 3、试剂Ⅱ 1瓶胶体金标记物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产品应储存在2℃~8℃条件中,不能冷冻;有效期24个月。 【样本要求】 1、血清样品不能溶血,应为新鲜血清或2℃~8℃条件保存不超过一周。 2、高脂血症血清不能使用。 【检验方法】 1、滴入二滴试剂Ⅰ于反应板中央孔中,待完全渗入; 2、滴入100μl血清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3、滴加三滴试剂Ⅱ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4、渗入三滴试剂Ⅰ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结果解释】 阳性:反应板孔中C端出现红色圆斑,T端出现红色圆斑,为B19病毒抗体阳性; 阴性:反应板孔中C端出现红色圆斑,T端不出现红色圆斑,为B19病毒抗体阴性。 失效:反应板孔中C端不出现红色圆斑,或C端、T端均不出现红色圆斑,为试剂盒失效。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1、本试剂试验仅用于检测B19病毒抗体而非直接检测B19病毒抗原,因而阳性结果并不能确诊是B19病毒感 染。对患者状况的诊断应结合患者临床体征与症状和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 2、抗体含量低的血清样品,不能被检测出来是可能的。部份B19病毒感染的患者,不产生抗体或产生少量 的抗体。此时,可能显示阴性结果。 3、试验结果可疑时,应用PCR法确诊。 【产品性能指标】 1、批内精密度: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均应≥95%,反应斑点颜色深浅程度应接近。 2、批间精密度: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均应≥95%。 【注意事项】 1、本产品尚未获得产品注册证号,仅供研究,不用临床诊断。 2、试验一旦开始操作,应按操作步骤连续进行,直至结束。 3、试剂盒从冰箱取出时,应使试剂恢复至室温。

基于胶体金技术快速检测试纸条错误信号处理

基于胶体金技术快速检测试纸条的错误信号的处理 2008-08-22 00:00 来源: 对错误信号的处理和检测操作的优化的系统化处理方法的导言。 在近些年来,体外诊断产业()增加了巨大的投入来开发基于膜技术的快速检测试纸条。类似的的检测已经应用在临床和非临床领域。在早期的论文中已有一篇是关于这些方法得到广泛应用的综述。 虽然基于膜技术的快速检测试纸条是相当简单的,但是此方法的实行的效果依赖于大量的关键参数,在《体外诊断技术》的早期论文中已经探讨了金标液()的质量和与膜结合的蛋白捕捉的方式的重要性。此篇论文探讨了导致产生假阳性和假阴性信号的错误的检测操作的可能原因,并且提供了一套解决此类问题和优化检测效能的系统方法。虽然此文章是有针对性地说明了胶体金检测技术中的相关问题,但是在胶乳检测技术中也能发现类似的问题。为了避免重复,我们假定读者熟悉快速检测技术的机理和快速检测试剂的基本特性——尤其是抗体、金标粒子、硝酸纤维素膜、结合垫、样品垫和吸收垫——并且熟悉检测中用于处理不同试纸条和硝酸纤维素膜的各种化学试剂。对于不熟悉这些概念的读者,在其他文章里已经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假阳性结果和假阴性结果的特征 假阳性结果是样品中没有待检测物时在检测带上出现了一条彩线(对于金标而言是红线)。这条线可能在检测的初期或在一段明显的时间延迟之后出现。假阴性结果是有可检的阳性样品时在抗体捕捉点上没有出现一条可见的线。 假信号可能在许多种样品中发生,也可能仅仅发生在一种特定类型或来源的样品中。这个问题可能出现于一个单独检测批次的每个样品,也可能仅仅发生于一个样品检测中随机数量的检测带。后一种情况说明了对于整个操作而言在进行下一步前进行每个步骤时对大量检测带的处理的重要性。甚至在整个操作水平时从标准阴性样品中也可能发现假阳性结果,同样对于标准阳性样品亦是如此。由于批次检测失败后的巨大的成本损失,因此在进行达到大量产生前对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准确判断和产生原因的了解是必要的。 假阳性和假阴性信号的产生有许多不同的原因。这些信号可能由样品或由检测技术本身的设计缺陷和操作不当引起。我们可以通过在研制时的每个步骤进行彻底的、反复的大量的检测装置的试验可以消除产生假信号的潜在因素。

基于胶体金技术快速检测试纸条的错误信号的处理

基于胶体金技术快速检测试纸条的错误信号的处 理 2015-10-15 00:00 来源:点击次数:关键词:基于胶体金技术快 速检测试纸条错误信号处理 对错误信号的处理和检测操作的优化的系统化处理方法的导 言。 在近些年来,体外诊断产业(IVD)增加了巨大的投入来开发基 于膜技术的快速检测试纸条。类似的的检测已经应用在临床和非临 床领域。在早期的论文中已有一篇是关于这些方法得到广泛应用的 综述。 虽然基于膜技术的快速检测试纸条是相当简单的,但是此方法 的实行的效果依赖于大量的关键参数,在《体外诊断技术》的早期 论文中已经探讨了金标液(gold conjugate)的质量和与膜结合的 蛋白捕捉的方式的重要性。此篇论文探讨了导致产生假阳性和假阴 性信号的错误的检测操作的可能原因,并且提供了一套解决此类问 题和优化检测效能的系统方法。虽然此文章是有针对性地说明了胶 体金检测技术中的相关问题,但是在胶乳检测技术中也能发现类似 的问题。为了避免重复,我们假定读者熟悉快速检测技术的机理和 快速检测试剂的基本特性——尤其是抗体、金标粒子、硝酸纤维素 膜、结合垫、样品垫和吸收垫——并且熟悉检测中用于处理不同试 纸条和硝酸纤维素膜的各种化学试剂。对于不熟悉这些概念的读 者,在其他文章里已经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假阳性结果和假阴性结果的特征 假阳性结果是样品中没有待检测物时在检测带上出现了一条彩线(对于金标而言是红线)。这条线可能在检测的初期或在一段明显的时间延迟之后出现。假阴性结果是有可检的阳性样品时在抗体捕捉点上没有出现一条可见的线。 假信号可能在许多种样品中发生,也可能仅仅发生在一种特定类型或来源的样品中。这个问题可能出现于一个单独检测批次的每个样品,也可能仅仅发生于一个样品检测中随机数量的检测带。后一种情况说明了对于整个操作而言在进行下一步前进行每个步骤时对大量检测带的处理的重要性。甚至在整个操作水平时从标准阴性样品中也可能发现假阳性结果,同样对于标准阳性样品亦是如此。由于批次检测失败后的巨大的成本损失,因此在进行达到大量产生前对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准确判断和产生原因的了解是必要的。 假阳性和假阴性信号的产生有许多不同的原因。这些信号可能由样品或由检测技术本身的设计缺陷和操作不当引起。我们可以通过在研制时的每个步骤进行彻底的、反复的大量的检测装置的试验可以消除产生假信号的潜在因素。 图 1 在抗体和一个胶体金颗粒之间的结合力 当进行检测时,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产生的原因有时是由信号的观测产生,也可能由于流动相的特征导致假信号的产生。然而,

降钙素原(PCT)测定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产品技术要求meikang

降钙素原(PCT)测定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中的降钙素原,与南京美宁康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Mokosensor-A300型胶体金免疫分析仪配套使用。 1.1 包装规格 20人份/盒、100人份/盒。 1.2 主要组成成分 由相应人份的检测卡组成,其中,检测卡:检测线包被来源于小鼠的降钙素原单克隆抗体A、质控线包被羊抗鼠IgG多克隆抗体、金标垫上固定胶体金标记来源于小鼠的降钙素原单克隆抗体B。 2.1外观 2.1.1外观平整,材料附着牢固,内容齐全,包装标签应清晰; 2.1.2膜条宽度为4mm±0.2mm; 2.1.3液体移行速度应不低于10mm/min。 2.2 空白限 不高于0.10μg/L。 2.3 线性 2.3.1试剂盒线性范围为[0.10,100.00]μg/L,线性相关系数r不低于0.9900; 2.3.2 [0.10,0.25]μg/L绝对偏差不超过±0.02μg/L,(0.25,100.00]μg/L 线性偏差在±10%范围内。 2.4重复性 检测高、低两个浓度的样本,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0% 。 2.5准确度 回收率在85%~115%。 2.6分析特异性 检测浓度为100.00μg/L超敏C反应蛋白中降钙素原的浓度,计算交叉反应率,应小于10%。 2.7批间差 检测一个高浓度的样本,相对极差应在±10%范围内。 2.8稳定性:

常温(10℃~30℃)保存,有效期12个月,有效期末分别检测2.2~2.5项,其结果应符合各项要求。 2.9 校准品溯源性 试剂盒校准信息所用校准品按照GB/T 21415-2008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的要求,溯源到本公司工作校准品,工作校准品通过已上市产品试剂盒比对赋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