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实词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实词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实词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实词总结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贰:贰于楚也。(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

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眼泪。今:鼻涕)

6、币:持千金之资币(古:礼物。今:货币)

6、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7、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袒露一只臂膀。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8、郎中:诸郎中执兵。(古:宫廷的侍卫。今:称中医医生)

9、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投击。今:拿着)

10、股:断其左股。(古:大腿。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11、购:今闻将军之首。(古义:用重金收买。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

12、穷:图穷而匕首见。(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

13、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

14、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

《鸿门宴》

15、婚姻: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16、所以: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

17、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变故。今义:程度副词)

18、河:将军战河北。(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19、河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

20、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今义:略)

21、再: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22、山东:沛公居山东时(古义:肴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23、细说:而听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指详细地说)

必修二

《离骚》

24、衣、裳: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古义:上衣为“衣”,下衣为“裳”。今义:指衣服。)

25、浩荡: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指荒唐。今义:指水势大,泛指广阔或壮大。)

26、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指不得志。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7、流亡: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指随水流而消逝。今义:指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或祖国。)

28、固然:自前世而固然。(古义:指本来就是这样。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或表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孔雀东南飞》

29、自由: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自由自在。)

30、要:虽与府吏要。(古义:约。今义:需要。)

31、可怜: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同情人家。)

32、适:适得府君书。(古义:刚才。今义:适合。)

33、却:却与小姑别。(古义:回头。今义:转折连词。)

34、千万: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今义:再三叮嘱。)

35、扶将:好自相扶将。(古义:扶持今义:/)

36、何意:何意出此言。(古义:料想。今义:心意。)

37、劳劳:举手长劳劳。(古义:怅惘若失。今义:辛劳、忙碌)

38、奄奄:奄奄黄昏后。(古义:暗沉沉的。今义:气息将绝。)

39、逢迎:蹑履相逢迎。(古义:迎接。今义:奉承、拍马。)

40、交通:叶叶相交通。(古义:连接。今义: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工作

41、下床: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古义:从座位上起来。今义:离开床)(床:古指一种坐具)

42、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古义:多多劝告。今义:谢谢。)

43、白:便可白公姥。(古义:告诉。今义:一种颜色。)

44、谴:为仲卿母所谴。(古义:遣返,休,指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今义:派遣)

45、否泰:否泰如天地。(古义:坏运气和好运气。今义:否定;平安,安定。)

46、渠:渠会永无缘。(古义:他。今义:人工开凿的河道。)

《兰亭集序》

47、次:列坐其次。(古:旁边,水边;今:次序,等第)

48、向:向之所欣(古:过去,从前;今:有方向、对着、偏袒等意思)

《赤壁赋》

49、斗牛: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50、白露:白露横江。(古:白茫茫的水汽。今:二十四节气之一。)

51、茫然:凌万顷之茫然。(古:旷远的样子。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游褒禅山记》

52、十一: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

53、非常: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不一般;今义:很,十分。)

54、至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到;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55、于是:于是余有叹焉。(古:“于”,介词“由”;“是”,代词,代这种情况。今:合用为连词。)

56、学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泛指求学的人。今: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必修三《琵琶行(并序)》

57、左: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古义:贬官,降职。今义:方向,和右相对)

58、明年: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相对的)第二年,这元和十一年。今:今年后第二年)

59、因为:因为长句。(古义:因此创作。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长句:古指七言诗。)

60、颜色: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神态、脸色、姿容。今义:色彩。)

61、老大: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龄大。今义:排行第一的人。)

62、向前:凄凄不是向前声。(古义:从前,刚才。今义:往前。)

63、当心:曲终收拨当心画。(古义:在……中心。今义:小心,留神;胸部的正中,泛指正中间。)

64、突出: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冲出来。今义:鼓出来;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

65、整顿: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整理。今义:对混乱的局面进行治理。)

66、去来:去来江口守空船。(古义:去了以后。今义:去和来。)

《寡人之于国也》

67、凶:河内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今义: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

68、河内:移其粟于河内。(古义:黄河以内。今义:河道内。)

69、加: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副词,更。今义:动词,增加。)

70、走:弃甲曳兵而走。(古义:跑,逃跑;今义:行。)

71、养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72、然而:然而不王者。(古义:“然”这样,“而”却,但是。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73、填:填然鼓之。(古义:拟声词,模拟鼓声。今义:动词,增加。)

《劝学》

74、金:金就砺则利。(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今义:指黄金。)

75、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验,检查;今:探亲;)

76、博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博的学问。今义:指知识、学识的渊博。)

77、假:假舆马者。(古义:借助,利用。今义:与“真”相对。)

78、爪牙:蚓无爪牙之利(古:爪子和牙齿,或比喻帝王得力的助手。今:指坏人的党羽、帮凶。)

79、以为:輮以为轮。(古义:把……做成。今义:认为.)

80、疾:声非加疾也。(古义:快。今义:病。)

81、跪:蟹六跪而二螯。(古义:蟹腿。今义:指跪下。)

82、用心:用心一也。(古义:因为心思。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8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安置,安身;今义:某人某事物上。)

84、江河: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古义:先秦时专指“长江”“黄河”。今义:泛指江河。)

《过秦论》

8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86、赢:赢粮而景从。(古义:担负,背负。今义:胜或获得。)

87、以为:以为桂林、象郡。(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88、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古义:吝惜。今义:喜欢,爱护。)

89、以致: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古义:用来招致。今义: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后果。)

90、于是:于是六国之士,(古义:在这时。今:表承接,用在后面分句前。)

《师说》

91、学者: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92、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93、不必: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94、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否定副词。)

95、从:吾从而师之。(古:跟随、而且今: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96、众人: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97、小学: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

必修四

《廉颇蔺相如列传》

98、拜:拜为上卿(古义:授予官职。今义:表示致意的礼节,行礼祝贺。)

99、寿: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古义:向人敬酒或献礼。今义:寿命,岁数等。)

100、亲戚: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近亲及姻亲,内亲外戚。今义:与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成员。)

101、指示:请指示王(古:指给……看。今: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102、前进:于是相如前进缶(古义: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行走。)

103、宣言: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义:扬言,到处说。今义:国家宣传的事。)

104、布衣:布衣之交。(古义:平民。今义:布衣服。)

105、左右:左右欲刃相如。(古义:左右的侍从。今义:方位名词。)

106、鄙贱: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古义:目光短浅。今义:卑微。)

107、约束:未尝有坚明约束者。(古义:名词,约定、契约。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108、不肖:臣等不肖,请辞去。(古义:不才。今义:品行不好。)

109、宾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古义:门客。今义:客人。)

《苏武传》

110、当: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111、成就: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112、丈人: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113、因此: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114、女弟: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115、春秋: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116、实在: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117、操持:卧起操持。(古义:同义复词,拿着。今义:料理,办理;筹划,筹办。)

118、货物:以货物与常。(古义:财物,礼品。今义:出售的物品。)

119、实在: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120、从容: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121、因此:欲因此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因果关系连词,结果。)

122、女弟: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和妹妹。)

《张衡传》

123、俗人:不好交接俗人。(古义:追求功名和富贵的人。今义:庸俗的人。)

124、周密: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125、激扬:振声激扬。(古义:清脆响亮。今义:激浊扬清;激动昂扬;激励使振作起来。)

126、因此:伺者因此觉知。(古义:凭借这个。今义:因果关系连词,结果。)

127、下车:衡下车。(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走下车。)

128、学者: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古义:有学问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

129、征夫:问征夫以前路(古:行人;今:指出征的人)

130、人事:尝从人事,(古:做官。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事理人情。)

131、幼稚:幼稚盈室。(古义:小孩。今义:年纪小或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

132、情话:悦亲戚之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之间表示爱情的话。)

133、追:知来者之可追。(古义:挽救,补救。今义:追赶,追求。)

《滕王阁序》

134、宰:家君作宰,路出名区。(古义:县令今义:动词,宰杀)

135维: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古义:在今义:维护,维持)

136悲:谁悲失路之人(古义:同情今义:悲伤)

137、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古义:困厄,处境艰难今义:贫穷,少钱)

138、赊: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古义:远今义:赊欠等)

139、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古义:这今义:常作判断词)

140、再: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141、逢迎:千里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145、上路:俨骖騑于上路。(古义:高高的路。今义:动身。)

146、介:一介书生(古:个。今:介绍,介于)

147、学士:孟学士之词宗(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常用来指学位)

148、数:识盈虚之有数(古:定数今:数量)

149、彩:彩彻区明(古:日光今:彩色)

150、秋:序属三秋(古:秋季的第三个月。今:三个秋季)

151、猖狂:阮籍猖狂(古:狂放,不拘礼法;今:肆无忌惮)

152、见机:君子见机(古:看见细微的征兆。今:看机会看形势)

《逍遥游》

153、果然:腹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154、众人:众人匹之(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155、虽然: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156、发:穷发之北(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157、年:小年不及大年(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

158、海运: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动。今义:海洋运输。)

159、虽然: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连词,用于上句开头,承认甲为事实,但乙并不因甲事而成立。)

160、生物: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古:天空飘浮的生物或云气、尘埃等。今:动、植物、微生物等。)161.虫:之二虫又何知(古:泛指动物。今:虫子。)

162.野马:野马也,尘埃也(古:流动的雾气。今:野生之马。)

163.春秋:蟪蛄不知春秋(古:四季。今:春季和秋季,岁月;人的年岁)

164.决:我决起而飞(古:快速的样子今:决定)

165.抢:抢榆枋而止(古:触,碰今:夺,硬拿;赶快、赶紧、争先)

166.适:适莽苍者(古:往今:刚好)

167.羊角:抟扶羊角而上九万里(古:旋风今:羊的角)

168.比:行比一乡(古:合今:比较)

《陈情表》

169、不行: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

170、成立:丁孤苦,至于成立(古:成人自立。今:(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

171、上报: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古:报答今: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172、秀才: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古义:优秀人才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

173、告诉: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申诉,诉说今: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174、辛苦: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辛酸苦楚,苦衷。今义:身心劳苦)175、奔驰:臣欲奉诏奔驰(古义:赶快往前今义:很快地跑)

176、郎中:拜臣郎中(古义:尚书部的属官今义:中医医生)

177、星火:急于星火。(古:流星的光,比喻急迫。今:指微小的光。)

178、告诉: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今义:受害人向法院告发。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179、寻:寻蒙国恩。(古义:不久。今义:寻找。)

180、除:除宦洗马。(古义:授予官职。今义:去掉,不计算在内。

181、婴:刘夙婴疾病。(古义:绕。今义:婴儿。)

182.息:晚有儿息(古:子今:气息;停止)

183.区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拳拳。今:少;不重要)

184.浅:人命危浅(古:不长。今:和深相对)

185.薄:日薄西山(古:迫近今:轻微,少)

186.废: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停止今:没有用的)

文言文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一 一.烛之武退秦师 1.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 请客的主人。 2. 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 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3.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古义: 那人。 今义:妻子。 二荆轲刺秦王 1.秦王购之金千斤 ..古义:泛指金属货币。 今义:特指黄金。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到。 3.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4.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古义:处境艰难,不得志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 ..之意古义: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6.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7.将军岂有意 ..乎古义:有这种想法。 今义:有“故意”之意。

8.樊於期偏袒 ..扼腕而进古义:裸露出一条肩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9.于是 ..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种情况下。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10.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11.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物。 今义:货币。 12.愿大王少假借 ..之古义:宽容。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13.诸郎中 ..执兵古义:宫廷侍卫。 今义:中医医生。 14.左右 ..乃曰古义:左右大臣。 今义:①表两种方向。②表大体范围。③控制。 15.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掷击。 今义:拿着。 三鸿门宴 1.沛公居山东 ..时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2.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①指结婚的事。②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①异乎寻常的;特殊的。②程度副词,十分,极 4.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臣战河南 今义:河北省,河南省. 5.所以 ..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高中1—160)汇编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高中1— 160) (电子文稿恳请各位同学不外传) 1、哀 ①伤心,悲痛,哀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前赤壁赋》 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 ②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③伤悼(为……哀叹)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晋崤之战》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 2、爱 ①喜欢,喜爱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种树郭橐驼传》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②爱护,爱惜,顾惜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③吝惜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④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⑤爱戴 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书博鸡者事》 ○6吝啬 百姓甚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 3、安 ①安定,安逸,安适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 ②使……安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种树郭橐驼传》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谏太宗十思疏》 ③哪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前赤壁赋》 ④怎么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梦游天姥吟留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 庶人安得共之 《黄州快哉亭记》 ⑤安慰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容 京中安不得身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4、按 ①用手压或摁 项王按剑而跽曰(按剑:以手抚剑,预示 击剑之势)《鸿门宴》 按剑坐于席上 《群英会蒋干中计》 ②压抑,止住 偃然按兵不动 《荀子·王制》 ③巡行,巡视 按榆溪旧塞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④追究,查究 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 5、案 ①几案,短长桌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项脊轩志》 ②通“按”审察,察看 召有司案图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古代一种短腿的托盘 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 《长亭送别》 6、拔 ①超越,超过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攻下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拔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 《鸿门宴》 因拔刀斫前奏案 《鸿门宴》 ③提拔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陈情表》 是以先帝间拔以遗陛下

【吐血整理】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吐血整理】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随着语文考试的改革,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多。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也被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文言文学习一直是困扰很多学生学习语文的难题,别慌,料姐有招!料姐为大家整理了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必备的【古今异义词大全】,赶快给孩子收藏吧~A1. 安古义:怎么。今义:安静;安全。①尔安敢轻吾射。②安得广厦千万间。③安求其能千里也。B1.把古义:握住,拿着,端着。今义:握住;把吃;介词将;量词①手把文书口称敕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2.病古义:困苦不堪;侮辱;大病今义:生病;疾病。①向吾不为斯役,则早已病矣②寡人反取病焉。 3. 鄙古义:边境;目光短浅今义:品质恶劣;轻蔑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③蜀之鄙有二僧。 4. 比古义:等到;挨着。今义:比较,比方,对比。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②其两膝相比者。 5. 被古义:影响。今义:介词,表被动①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6.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品质恶劣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7. 布衣古义:平民百姓。今义:布做的衣服。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②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8. 不用古义:不愿做今义:没有必要。①木兰不用尚书郎。 9.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

义:不充足,不满。①不足为外人道也。10.博士古义: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老师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②有司业、博士为之师。11.八百里古义:牛今义:指路程①八百里分麾下炙。C12. 从古义:跟随;随着。今义:介词;跟从。①战则请从。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③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④从流飘荡,任意东西。13. 曾古义:并;尚且;竟;连……都…… 今义:曾经。①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②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③曾不事农桑。14. 诚古义:果真;确实;实在;的确。今义:真心;诚恳;诚信。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④此诚不可与争锋。15. 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16. 次古义:编次;行军途中停留。今义:量词;次数。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 策古义:马鞭子;成编的竹简。今义:政策;策略。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②策之不以其道。18. 出古义:在国外。今义:出来;出产。 ①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9. 蹉跎古义:过时。今义:光阴白白地过去。①并云自修改而年已蹉跎。20. 才能古义:刚刚能。今义:连词,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名词:才干;能力。①浅草才能没马蹄。D21. 但古义:只;仅;不过;知识。今义:转折连词,但是。①但

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词专项训练 (答案)

常见古今异义词答案: 1、凶(古: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凶恶、凶残) 2、加(古:更;今:增加) 3、僭:(古: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 4、橹(古:盾牌;今:划船的工具) 5、赢(古:背负;今:胜或获得) 6、走(古:跑;今:走路或离开) 7、穷(古:困厄、不得志;今:贫困、穷) 8、率(古:一概、全部;今:率领、轻率) 9、再(古:第二次;今:又一次)

10、原(古:推究;今:原来、原则) 11、床(古:坐具;今:卧具) 12、归(古:女子出嫁;今:回来) 13、比(古:等到,紧挨、并排;今:比较) 14、去(古:离开、距离;今:往)15、略(古:夺取;今:简略) 16、或(古:有人、或许;今:或者) 17、固(古:本来;今:坚固) 18、稍(古:逐渐;今:稍微) 19、诚(古:果真、如果;今:真诚) 20、拜(古:授官;今:一种礼节)

21、鄙(古:边境;今:轻视或粗俗) 22、池(古:护城河;今:水塘) 23、汤(古:热水、开水;今:较浓汁液) 24、按(古:查究;今:压住或按照) 25、病(古:困苦至极;今:疾病) 26、必(古:果真、如果;今:一定、必然) 27、齿(古:年龄、岁数;今:牙齿) 28、顾(古:拜访;今:回顾或照顾) 29、会(古:恰逢;今:聚会或会议)

30、害(古:嫉妒;今:祸害或害处) 31、遣(古:休、被夫家赶回娘家;今:消除或派遣)32、坐:(古:因……而犯罪;今:坐下来) 33、寻(古:不久;今:寻找) 34、章(古:花纹;今:文章或图章)35、速(古:招致;今:速度快) 36、寝(古:丑陋;今:睡觉) 37、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38、夫人:古,那个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人的妻子。

高中语文选修1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总结

高中语文选修1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总结.txt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幸福;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场心伤;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段荒唐;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声叹息。 1、通假字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 邹忌修八尺有余(有,) 徐公来,孰视之(孰,) 故患有所不辟也(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 曾益其所不能(曾,) 衡与虑(衡,) 法家拂士(拂,) 指通豫南(指,)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 甚矣,汝之不惠(惠,)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 一厝朔东(厝,) 无陇断焉(陇,) 裨补阙漏(阙,)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 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 为天下唱(唱,) 固以怪之矣(以,) 身被坚执锐(被,) 2、古今异义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 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狱,) 忠之属也(忠,) 可以一战(可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 窥镜而自视(窥,) 暮寝而思之(寝,) 今齐地方千里(地方,) 能谤讥市朝者(谤讥,)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钟,)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 征于色(征,) 发于声(发,)

而后喻(喻,) 河阳之北(阳,) 达于汉阴(阴,)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 荷担者三夫(荷,) 北山愚公长息(息,) 虽我之死(虽,) 惧其不已也(已,)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由是感激(感激,) 未尝不痛恨于桓、灵也(痛恨,) 临表涕零(涕,)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 诚宜开张圣听(开张,) 臣本布衣(布衣,) 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 3、词类活用 用法归纳: (1)使动用法:分为A、动词的使动用法;B、名词的使动用法;C、形容词的使动用法(2)意动用法:分为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名词的意动用法;C、为动用法 (3)名词活用为动词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5)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6)名词活用为状语:分为:A、表示方位、处所的名词作状语;B、表示工具或依据的名词作状语;C、表示对人的态度的名词作状语;D、表示比喻的名词作状语;E、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的名词作状语。 技巧提示:结合具体语境去理解、记忆。 特别警示:在复习与解答此部分试题是一定不要鼓励地去死记硬背,要学会用练习的观点,将字词以及其他基础知识放到句子中,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放到具体的篇章中,放到具体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与记忆,这样才不至于偏离具体的轨道。 例句: 肉食者鄙,又何间焉(名词活用作动词,参与)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鼓,名词做动词,击鼓) 朝服衣冠(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戴果丰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 梗、鲠、耿、耿介、刚耿、骨鲠、梗直、正直、刚毅、 (仁)厚、(仁)矜、恺悌、宽厚、静悫、慎微、雅正、雅度 剀切、周密、谨厚、谨肃、恭恪、聪、慧、敏、木讷、

奸、佞、诈、谲、狡猾、狡(佼)黠、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 9.表人物品行的:行、行检、行业、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 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精选.)

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总结 1.爱人: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古义;爱百姓。今义:丈夫或妻子。) 2.把握:其为物身轻宜藏,在于把握(古义:手掌内。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3.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地位低,见识浅。今义:言行不道德。) 4.暴露: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古义:在野外征战。今义:显露出来。) 5.便宜:数上书言便宜事(古义:对国家有利的。今义:略。) 6.不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7.不避: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今义:不亚于、不次于。今义:不躲开)8.不起: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古义:不出来做官。今义:略。) 9.不可: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鲁宗道不可(古义:不同意,不认可。 今义:不可以。) 10.不过:不过数仞而下(古义:不超过。今义:转折连词) 11.北面:何不按兵柬甲,北面下事之(古义:面向北,投降。今义:方位名词之一。) 12.城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古义:城市里做买卖。今义:略。) 13 成立:至于成立(古义:成家立业。今义:略) 14.处分:处分适兄意,进止敢自专(古义:安排处理。今义:处罚。) / 15.初一: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古义:刚一。今义:衣历每月的第一天。) 16.从容: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言语、行动得体。今义:不慌不忙。) 17.从事: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下属官职之一。今义:略。) 18.从而: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他)并且……。今义:表因果的连词。)19.聪明: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古义:听力好、视力好。今义:略。) 20.操持: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古义:拿着。今义:料理筹划) 21.动摇:而齿牙动摇(古义:松动。今义:态度不坚定) 22.独立: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古义:与众不同。今义:不依赖他人。) 23.地方: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略。) 24.怠慢:怠慢忘身,灾祸乃作(古义:松懈、轻忽。今义:冷淡不热情)25.反复: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古义:恢复。今义:略。) 26.放心: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古义:放纵散漫的心。今义:略。) 27.逢迎: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言行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28.分布:(陆)逊乃益施牙幢,分布角鼓(古义:到处布置。今义:散布在一定区域内。)29.夫人: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个人。今义:男子的配偶。) 30.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情况。今义:很,极。) 31.放心: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古义:放纵散漫的心。今义:略。) 32.扶老:策父老以流憩(古义:拐杖。今义:扶着老人)33.风流:千古风流人物(古义:杰出的人才。今义:生活放荡)34.感激:三顾至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古义:感动奋发。今义:略。) 35.港口: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古义:河的支流相交汇的地方。今义:供大船停泊的地方)36.告诉: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今义:让别人知道。) 37.故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例。今义:真实或虚构的事情。) 38.更衣: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古义:上厕所。今义:换衣服。) 39.诡辩: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谎言。今义:略。) 40.豪杰: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义:有声望有地位的人。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高考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总结

高考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总结 1.爱人: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古义;爱百姓。今义:丈夫或妻子。) 2.把握:其为物身轻宜藏,在于把握(古义:手掌内。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 3.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地位低,见识浅。今义:言行不道德。) 4.暴露: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古义:在野外征战。今义:显露出来。) 5.便宜:数上书言便宜事(古义:对国家有利的。今义:略。) 6.不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7.不避: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今义:不亚于、不次于。今义:不躲开) 8.不起: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古义:不出来做官。今义:略。) 9.不可: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鲁宗道不可(古义:不同意,不认可。 今义:不可以。) 10.不过:不过数仞而下(古义:不超过。今义:转折连词) 11.北面:何不按兵柬甲,北面下事之(古义:面向北,投降。今义:方位名词之一。) 12.城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古义:城市里做买卖。今义:略。) 13 成立:至于成立(古义:成家立业。今义:略) 14.处分:处分适兄意,进止敢自专(古义:安排处理。今义:处罚。) / 15.初一: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古义:刚一。今义:衣历每月的第一天。) 16.从容: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言语、行动得体。今义:不慌不忙。) 17.从事: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下属官职之一。今义:略。) 18.从而: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他)并且……。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19.聪明: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古义:听力好、视力好。今义:略。) 20.操持: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古义:拿着。今义:料理筹划) 21.动摇:而齿牙动摇(古义:松动。今义:态度不坚定) 22.独立: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古义:与众不同。今义:不依赖他人。) 23.地方: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略。) 24.怠慢:怠慢忘身,灾祸乃作(古义:松懈、轻忽。今义:冷淡不热情) 25.反复: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古义:恢复。今义:略。) 26.放心: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古义:放纵散漫的心。今义:略。) 27.逢迎: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言行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28.分布:(陆)逊乃益施牙幢,分布角鼓(古义:到处布置。今义:散布在一定区域内。) 29.夫人: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个人。今义:男子的配偶。) 30.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情况。今义:很,极。) 31.放心: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古义:放纵散漫的心。今义:略。) 32.扶老:策父老以流憩(古义:拐杖。今义:扶着老人) 33.风流:千古风流人物(古义:杰出的人才。今义:生活放荡) 34.感激:三顾至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古义:感动奋发。今义:略。) 35.港口: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古义:河的支流相交汇的地方。今义:供大船停泊的地方)36.告诉: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今义:让别人知道。) 37.故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例。今义:真实或虚构的事情。) 38.更衣: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古义:上厕所。今义:换衣服。) 39.诡辩: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谎言。今义:略。) 40.豪杰: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义:有声望有地位的人。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41.何苦: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古义:担心什么。今义:用反司语气表示不信得。)

高中文言文160个常见文言实词

高中文言文160个常见文言实词用法示例 序号例 词 词义例句出处 1 哀①悲伤,悲痛 ②声音凄清尖锐 ③伤悼,为...哀伤 ④同情,怜悯 ⑤哀叹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 戍轮台。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君将哀而生之乎。 杜鹃啼血猿哀鸣。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阿房宫赋 秦晋殽之战 捕蛇者说 琵琶行 2 爱①喜欢,喜爱 ②爱护 ③爱惜,顾惜 ④吝惜 ⑤吝啬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不爱珍器重宝肥绕之地。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阿房宫赋 师说 指南录后序 过秦论 梁惠王上 3 安①安定,安全 ②安适,安逸 ③使...安 ④养身,安身 ⑤安慰 ⑥习惯,满足于 ⑦哪里(代词) 哪里(副词) ⑥怎么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意 予出宫二年,恬然自安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衣食父所安,弗敢专也,必 以分人。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安贫乐道;安于现状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 哉?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吧十而 非邦者 君安与项伯有故 谏太宗十思疏 琵琶行 谏太宗十思疏 为焦仲卿妻作 前赤壁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坐 鸿门宴 4 按①用手压或摁 ②控制,止住 ③考察 ④按照,依照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项王按剑而跽曰 若街亭有兵把守,即当按兵 不行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 诛五人 缘法而治按功而赏 活板 鸿门宴 失街亭 五人墓碑记 商君书·君臣 5 案①木制盛食物的矮脚 托盘 ②几案,短长桌 ③案件 ④文书,案卷 ⑤通“按”,考察 有心待于他举案齐眉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这么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 召有司案图 长亭送别 项脊轩志 红楼梦 陋室铭 廉颇蔺相如列传

2016中考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

2016中考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本文是关于2016中考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感谢您的阅读! 美人:今义:美貌女子;古义:歌伎、宫妃。例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左右:今义:①大致范围(方位词)。②控制(动词)。古义:侍卫人员。例如: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 结束: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古义:整装。例如: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大风:今义:大的风;古义:麻疯病。例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前进: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古义:前,走上前去;走,奉献。例如: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弟兄:今义:①同辈之间。②旧时军队称士兵。古义:有时单指兄。例如: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孔雀东南飞》) 感激:今义:深深的感谢;古义:感,感动;激,奋激。例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古义:刚刚开始。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壁之战》) 即使:今义:表假设性让步连词;古义:即,就,让,叫。例如: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 至于: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古义:终于达到某种程度。

例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行为:今义:举动;古义:行,品行;为,做。例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地方: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古义:①当地的事。例如:在外监司牧宇,亦皆含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方腊起义》)②土地方圆。例如:江东虽小,地方千里。(《项羽本纪》)③大地的形状是方的。例如:天圆地方。(《淮南子·天文训》) 致意:今义:表示问候;古义:抒发心情。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屈原列传》) 有意:今义:故意,居心;古义:①愿意。例如: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②有某种打算。例如: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故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古义:先例、旧事。例如: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文言文古今异义(各学期汇总)

文言文古今义(各学期汇总) 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概括起来,古今异义词主要有这样几种: 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 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 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 这类词不是太多, 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 F面择要列出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古今异义词。 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 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顾:(古义:反而,难道。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 3、卷卷有爷名(《木二诗》)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5、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等) 6、如是再二(《宋定伯促鬼》) 再:(古义:专指第二次。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7、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9、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1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1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1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居:(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

高中常见120个文言实词详细解释

高中常见120个文言实词详细解释[河北省柴沟堡第一中学官方网站] 作者:周向阳收集来源:河北省柴沟堡第一中学官方网站录入:Admin 更新时间:2008-10-7 23:21:00 点击数:1040 【字体:】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最新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

初中阶段常见的古今异义词汇总 A 1. 安古义:怎么。今义:安静;安全。①尔安敢轻吾射。②安得广厦千万间。③安求其能千里也。 B 1.把古义:握住,拿着,端着。今义:握住;把吃;介词将;量词①手把文书口称敕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病古义:困苦不堪;侮辱;大病今义:生病;疾病。①向吾不为斯役,则早已病矣②寡人反取病焉。 3. 鄙古义:边境;目光短浅今义:品质恶劣;轻蔑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③蜀之鄙有二僧。 4. 比古义:等到;挨着。今义:比较,比方,对比。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②其两膝相比者。 5. 被古义:影响。今义:介词,表被动①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6.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品质恶劣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7. 布衣古义:平民百姓。今义:布做的衣服。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②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8. 不用古义:不愿做今义:没有必要。①木兰不用尚书郎。 9.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①不足为外人道也。10.博士古义: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老师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②有司业、博士为之师。11.八百里古义:牛今义:指路程①八百里分麾下炙。 C 12. 从古义:跟随;随着。今义:介词;跟从。①战则请从。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③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④从流飘荡,任意东西。13. 曾古义:并;尚且;竟;连……都……今义:曾经。①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③曾不事农桑。14. 诚古义:果真;确实;实在;的确。今义:真心;诚恳;诚信。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诚如是,则霸业可成。④此诚不可与争锋。15. 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16. 次古义:编次;行军途中停留。今义:量词;次数。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 策古义:马鞭子;成编的竹简。今义:政策;策略。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②策之不以其道。18. 出古义:在国外。今义:出来;出产。①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9. 蹉跎古义:过时。今义:光阴白白地过去。①并云自修改而年已蹉跎。20. 才能古义:刚刚能。今义:连词,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名词:才干;能力。①浅草才能没马蹄。 D 21. 但古义:只;仅;不过;知识。今义:转折连词,但是。①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③我亦无他,但手熟耳。22. 豆古义:装食物的器皿。今义:一农作物“豆子”。①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23.逮古义:及;达到;赶得上;趁;趁着。今义:抓住;捉住;捕。①吾资之昏,不逮人也。24.第古义:仅;仅仅。今义:表序数。①藉第令毋斩。25. 等古义:同样;们。今义:相等;等待。①等死,死国可乎?②公等遇雨,皆已失期。26.堕古义:坏;耽误;摔落。今义:落;掉;往坏里变。①夫不能以游堕事。 ②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27.殆古义:大概。今义:危险;几乎;差不多。①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E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微专题之文言文虚词: (一)专项积累: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1.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出身低微,学识浅陋(《出师表》) 2.不行:“九岁不行”:不能走路(《陈情表》) 3.猖狂:“阮籍猖狂”:狂放,不拘礼法(《滕王阁序》) 4.操持:“卧起操持”:拿着(《苏武传》) 5.成立:“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成人自立(《陈情表》) 6.从容:“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言语举止适度得体(《屈原列传》) 7.初一:“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刚刚开始(《赤壁之战》) 8.东面:“东面而视”:脸朝东(《秋水》) 9.反复:①“其存君兴国欲反复之”:扭转形势(《屈原列传》) ②“于反复不宜鲁莽”:书信往来(《答司马谏议书》) 10.非常:①“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非同寻常,不同一般(《报任安书》) ②“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意外的或突如其来的(《鸿门宴》) 11.风流:①“千古风流人物”:杰出、英俊(《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京口北固亭怀古》) 12.逢迎:“蹑履相逢迎”:迎接(《孔雀东南飞》) 13.感激:“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感动奋发(《出师表》) 14.故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先例、旧事(《六国论》) 15.果然:“腹犹果然”:饱的样子(《逍遥游》) 16.交通:①“交通王侯”:勾结(《论贵粟疏》) ②“阡陌交通”:空间上彼此通达(《桃花源记》) 17.结束:“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整装(《冯婉贞》) 18.方丈:“室仅方丈”:一丈见方(《项脊轩志》) 19.从事:“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官名(《伶官传序》) 20.具体:“亦雁荡具体而微者”:具备形体(《雁荡山》) 21.开张:“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出师表》) 22.慷慨:“抗辞慷慨”:意气激昂(《<指南录>后序》 23.可怜:①“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②“可怜焦土”:可惜(《六国论》) 24.口舌:“意北亦可以口舌动也”:言语言辞(《<指南录>后序》 25.上报:“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报答皇恩(《陈情表》) 26.山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殽山、函谷关以东(《过秦论》) 27.肉食:“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居高位、享厚禄(《曹刿论战》 28.人情:“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人之常情(《报任安书》) 29.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困厄,处境艰难(《荆轲刺秦王》) 30.亲戚:“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内外亲属(《廉颇蔺相如列传》) 31.其实:“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它的果实(《晏子使楚》) 32.美人:“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歌妓,宫妃(《廉颇蔺相如》) 33.烈士:“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志于功业的人(《龟虽寿》) 34.老大:“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年龄大(《琵琶行》) 35.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会商议(《陈涉世家》) 36.口语:“仆以口语遇遭此祸。”:言论(《报任安书》) 【专项强化】 一、理解文言虚词 (一)方法指导 (1)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2012年高考全国卷第12题的A项: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以”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考生要能分清虚实。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百骑仓皇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中的“以”为介词“把”。显然,两者词性有别,一虚一实,题目要求选择用法不同的一项,那么该项即为正确答案无疑。 1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释义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释义整理 1、文言实词:竟(jìng) <动词>①完毕、结束例: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从头到尾例: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滑稽列传》 专以射为戏,竟死。《李将军列传》P54 <形容词>整、终例: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副词>①终于、最终例: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屈原列传》P73 ②竟然、居然例: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屈原列传》P73 及索,儿竟无声。(《赵世家》)P120 <连词>假如例: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指南录后序》 2、文言实词“卒”

zú <名词> 士兵例: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 <动词> 死,终例:初,鲁肃闻刘表卒 <副词> 终于,最终例: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P84 Cù通“猝”,突然例: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刺客列传》P104 3、文言实词“数” <名词> shù命运、定数 例: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腾王阁序》 <动词>shǔ责备、列举罪状 例:(文天祥)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 <副词> shuò多次、屡次例: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4、文言实词:诚 <副词> ①实在,确实 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蔺列传》 ②果真,如果确实 例: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三国志·赤壁之战》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 5、文言实词:属 shǔ <动词>隶属、归属例: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名词>类、辈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zhǔ <动词> ①连接、连续例: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②写作、撰著例: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 ③跟随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羽本纪》 ④通“嘱”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6、文言实词“坐”

“重点古今异义词”归纳(答案版)

“重点古今异义词”归纳(答案版) 一、古今异义的概念: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古今异义的种类: 1、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2、词义的缩小 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3、词义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4、词义弱化 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5、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 6、名称说法的演变 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如:“目”现已换成“眼睛”,“寡”现已换用“少”了,“足”现已换用“脚”了。 三、请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汉语意思。 ai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今义】丈夫或妻子。【古义】爱护百姓。 bei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今义】品质恶劣。【古义】出身低微,见识短浅。 bei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今义】方位名词,北边。【古义】面向北,投降。 bian①数上书言便宜事 【今义】方便合适、便利。【古义】对国家有利的。 ②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汲黯列传》)

初级中学古文古今异义汇总

初中古今异义汇总 七年级上古今异义 唯危楼一座危古义高今义危险; 必将有盗盗古义盗贼今义强盗 与友期行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居十日居古义经过今义居住 相委而去委古义舍弃今义委托; 去后乃至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死者十九十九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数词; 与儿女讲儿女古义子侄辈今义儿和女儿 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的意思 七年级下古今异义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为“文采和道理” 今义“文科和理科”。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为“渐渐”; 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为“常人”; 今义“多数人”。 王子曰:古义为“王安石自称” 今义为“国王的长子” 从先人还家:古义“死去的父亲”; 今义“古人” 不闻机杼声今义:用鼻子闻 古义:听到 旦辞爷娘去今义:从一地到另一地 八年级上古今异义

八年级下古今异义 与朱元思书 ①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 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②戾:至,到达,鸢飞戾天者;今表罪过,乖张。 ③经纶:筹画,治理,经纶世务者; 今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五柳先生传 ①造:往、到,造饮辄尽;今常用于“创造”“制造”等义。 ②赞:传记结尾处评论性文字。今常用于“赞美”、“夸赞”等义。 送东阳马生序 ①走:跑,录毕,走送了;今表行走。 ②汤:热水,媵人持汤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③假: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今表虚伪的,不真实的。 趋:奔,快走,尝趋白里外从乡之迭达;表趋向,执经叩问。 小石潭记 ①小生: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②去:离开,乃记之而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今常用义为“往”。 岳阳楼记 ①微:没有,微斯人;今义细小。 ②气象:景象,气象万千;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满井游记 披风:古为偏正短语,“在风中开散”的意思,柔梢披风;今作为名词,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九年级上古今异义 陈涉世家 1.旦日,卒中往往 ..语,皆指目陈胜 古义:到处今义: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 2.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 ..事 古义:聚会商议今义: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3. 今亡.亦死 古义:逃亡今义:死 4. 会.天大雨 古义:适逢今义:会面 5. 比.至陈 古义:等到今义:比较 6.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义:亲身,亲自今义:身体 唐雎不辱使命 虽然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2.以君为长者 ..,故不错意也 古义:德行高尚的人今义: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 3.非若是.也 古义:这样,如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