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距离与投影尺寸的换算公式

投影距离与投影尺寸的换算公式
投影距离与投影尺寸的换算公式

投影距离与投影尺寸的换算公式

"在选购投影机时,我们首先注意到投影机的亮度、分辨率、对比度、均匀度等重要参数,另外,我们也要弄清楚投影机的焦距和液晶片尺寸等参数,以便在投影距离和画面尺寸上适合我们使用场合,投影距离和画面尺寸是与投影机的焦距和液晶片尺寸紧密相关的,其相互关系如下:

已知画面尺寸得到投射距离:

最小投射距离(米) = 最小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大投射距离(米) = 最大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液晶片尺寸(英寸)已知投射距离得到画面尺寸:

最大投射画面(米) =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小焦距(米)最小投射画面(米) =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大焦距(米)

依此公式:

60英寸的屏幕的宽度为60÷50=1.2(米)高度为60÷66=0.909(米)

150英寸的屏幕的宽度为150÷50=3(米)高度为150÷66=2.27(米)

200英寸的屏幕的宽度为200÷50=4(米)高度为200÷66=3(米)

例如:

(1)、已知:EPSON EMP-820的焦距是28.3mm~37.98mm, 液晶片尺寸是0.9英

寸LCD板,需要72英寸的画面。

求:最小的投射距离和最大的投射距离。

最小投射距离(米)=0.0283米x 72英寸÷0.9英寸= 2.264米

最大投射距离(米)=0.03798米x 72英寸÷0.9英寸= 3.0384米

(2)、已知:EPSON EMP-8300的焦距是53mm~72mm, 液晶片尺寸是1.4英寸LCD板,投射距离为5米,

求:最大的投射画面和最小的投射画面。

最大投射画面(英寸)=5米x 1.4英寸÷0.053米= 132英寸

最小投射画面(英寸)=5米x 1.4英寸÷0.072米= 97英寸

投影幕布尺寸表+投影机到幕布距离的计算公式

投影幕布尺寸表卷帘屏幕(4:3) 对角线(英寸)尺寸(m)100" 约2.0 * 1.5 120" 约2.4 * 1.8 150" 约3.0 * 2.4 180" 约3.6 * 2.6 200" 约4.2 * 3.2 卷帘屏幕(16:9) 对角线(英寸)尺寸(m)92" 2.03 * 1.44 106" 约2.34 * 1.32 133" 约2.94 * 1.65 159" 3.55 * 1.98 161" 3.55 * 2.03 背投硬幕(丹麦DNP) 规格(对角线)尺寸(m)67" 1.04 * 1.37 72" 1.10 * 1.46 84" 1.28 * 1.70 100" 1.52 * 2.03 120" 1.83 * 2.44 卷帘/支架(方幕)

规格(英寸)尺寸(m)50*50 1.27 * 1.27 60*60 1.52 * 1.52 70*70 1.78 * 1.78 84*84 2.13 * 2.13 96*96 2.44 * 2.44 108*108 2.74 * 2.74 120*120 3.05 * 3.05 144*144 3.66 * 3.66 150" 2.28 * 3.04 快装活动幕(4:3) 对角线(英寸)尺寸(m)100" 2.032 * 1.524 120" 2.438 * 1.830 150" 3.040 * 2.280 180" 3.660 * 2.740 200" 4.267 * 3.200 250" 3.675 * 4.876 300" 6.090 * 4.570

以下为幕布内实际画面内尺寸(宽屏) 单位:毫米: 投影机到幕布距离的计算公式 最小投射距离(米) = 最小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大投射距离(米) = 最大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液晶片尺寸(英寸) 已知投射距离得到画面尺寸 最大投射画面(米) =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小焦距(米) 最小投射画面(米) =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大焦距(米) 例如: 1、Toshiba TLP-S71的焦距是26.5mm~31.5mm, 液晶片尺寸是0.7英寸LCD板,需要85英寸的画面。 最小投射距离(米)=0.0265米x 85英寸÷0.7英寸= 3.217米 最大投射距离(米)=0.0315米x 85英寸÷0.7英寸= 3.825米 2、已知:EPSON EMP-6000的焦距是24.0 - 38.2 mm, 液晶片尺寸是0.8英寸LCD 板,投射距离为4米, 求:最大的投射画面和最小的投射画面。

地图投影的基本问题

3.地图投影的基本问题 3.1地图投影的概念 在数学中,投影(Project)的含义是指建立两个点集间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同样,在地图学中,地图投影就是指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地图投影的基本问题就是利用一定的数学法则把地球表面上的经纬线网表示到平面上。凡是地理信息系统就必然要考虑到地图投影,地图投影的使用保证了空间信息在地域上的联系和完整性,在各类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地图投影系统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由于地球椭球体表面是曲面,而地图通常是要绘制在平面图纸上,因此制图时首先要把曲面展为平面,然而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即把它直接展为平面时,不可能不发生破裂或褶皱。若用这种具有破裂或褶皱的平面绘制地图,显然是不实际的,所以必须采用特殊的方法将曲面展开,使其成为没有破裂或褶皱的平面。 3.2地图投影的变形 3.2.1变形的种类 地图投影的方法很多,用不同的投影方法得到的经纬线网形式不同。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将球面展为平面,虽然可以保持图形的完整和连续,但它们与球面上的经纬线网形状并不完全相似。这表明投影之后,地图上的经纬线网发生了变形,因而根据地理坐标展绘在地图上的各种地面事物,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形。这种变形使地面事物的几何特性(长度、方向、面积)受到破坏。把地图上的经纬线网与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网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变形表现在长度、面积和角度三个方面,分别用长度比、面积比的变化显示投影中长度变形和面积变形。如果长度变形或面积变形为零,则没有长度变形或没有面积变形。角度变形即某一角度投影后角值与它在地球表面上固有角值之差。 1)长度变形 即地图上的经纬线长度与地球仪上的经纬线长度特点并不完全相同,地图上的经纬线长度并非都是按照同一比例缩小的,这表明地图上具有长度变形。 在地球仪上经纬线的长度具有下列特点:第一,纬线长度不等,其中赤道最长,纬度越高,纬线越短,极地的纬线长度为零;第二,在同一条纬线上,经差相同的纬线弧长相等;第三,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长度变形的情况因投影而异。在同一投影上,长度变形不仅随地点而改变,在同一点上还因方向不同而不同。 2)面积变形 即由于地图上经纬线网格面积与地球仪经纬线网格面积的特点不同,在地图上经纬线网格面积不是按照同一比例缩小的,这表明地图上具有面积变形。 在地球仪上经纬线网格的面积具有下列特点:第一,在同一纬度带内,经差相同的网络面积相等。第二,在同一经度带内,纬线越高,网络面积越小。然而地图上却并非完全如此。如在图4-9-a上,同一纬度带内,纬差相等的网格面积相等,这些面积不是按照同一比例缩

投影机投影距离计算

投影机投影距离计算(转载) 2009-09-09 11:50 在选购投影机时,我们首先注意到投影机的亮度、分辨率、对比度、均匀度等重要参数,另外,我们也要弄清楚投影机的焦距和液晶片尺寸等参数,以便在投影距离和画面尺寸上适合我们使用场合,投影距离和画面尺寸是与投影机的焦距和液晶片尺寸紧密相关的,其相互关系如下: 已知画面尺寸得到投射距离: 最小投射距离(米) = 最小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 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大投射距离(米) = 最大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 液晶片尺寸(英寸) 已知投射距离得到画面尺寸: 最大投射画面(米) =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小焦距(米) 最小投射画面(米) =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大焦距(米) 例如: Toshiba TLP-S71的焦距是26.5mm~31.5mm, 液晶片尺寸是0.7英寸LCD板,需要85英寸的画面 最小投射距离(米)=0.0265米 x 85英寸÷0.7英寸 = 3.217米 最大投射距离(米)=0.0315米x 85英寸÷0.7英寸 = 3.825米 2、已知:EPSON EMP-6000的焦距是24.0 - 38.2 mm,液晶片尺寸是0.8 英寸LCD板,投射距离为4米,求:最大的投射画面和最小的投射画面。 最大投射画面(英寸) =4米x 0.8英寸÷0.024米 = 133.3英寸 最小投射画面(英寸) =4米x 0.8英寸÷0.0382米 = 83英寸 上面提到投影画面尺寸,我们需要根据投影画面尺寸来选择投影屏幕尺寸,我们现在所说的屏幕尺寸实际为屏幕对角线的长度,单位为英寸。一般我国的尺刻度为米,且量长和款比较方便,所以有必要知道根据屏幕尺寸(英寸)得到屏幕宽度(米)和屏幕高度(米) 长度单位换算公式:1英寸=2.54厘米=0.0254米

投影幕尺寸距离数对照表

投影幕尺寸距离数对照表

————————————————————————————————作者:————————————————————————————————日期:

投影幕尺寸参数对照表 投影幕参数对照表 卷帘屏幕(4:3) 对角线(英寸)尺寸(m)100" 约 2.0 * 1.5 120" 约 2.4 * 1.8 150" 约 3.0 * 2.4 180" 约 3.6 * 2.6 200" 约 4.2 * 3.2 卷帘屏幕(16:9) 对角线(英寸)尺寸(m) 92" 2.03 * 1.44 106" 约 2.34 * 1.32 133" 约 2.94 * 1.65 159" 3.55 * 1.98 161" 3.55 * 2.03 卷帘/支架(方幕) 规格(英寸)尺寸(m)50*50 1.27*1.27 60*60 1.52*1.52 60*60 1.52*1.52 70*70 1.78*1.78 84*84 2.13*2.13 84*84 2.13*2.13 96*96 2.44*2.44 108*108 2.74*2.74 120*120 3.05*3.05 144*144 3.66*3.66 快装活动幕(4:3) 对角线(英寸)尺寸(m)100" 2.032 * 1.524 120" 2.438 * 1.830 150" 3.040 * 2.280 180" 3.660 * 2.740 200" 4.267 * 3.200 250" 3.675 * 4.876 300" 6.090 * 4.570 背投硬幕(丹麦DNP) 规格(对角线) 尺寸(M) 67" 1.04 * 1.37 72" 1.10 * 1.46 84" 1.28 * 1.70 100" 1.52 * 2.03 120" 1.83 * 2.44 150" 2.28 * 3.04 另: 内尺寸 单位:毫米:

投影仪计算投影距离

选购投影仪 在选购投影机时,我们首先注意到投影机的亮度、分辨率、对比度、均匀度等重要参数,另外,我们也要弄清楚投影机的焦距和液晶片尺寸等参数,以便在投影距离和画面尺寸上适合我们使用场合,投影距离和画面尺寸是与投影机的焦距和液晶片尺寸紧密相关的,其相互关系如下: 已知画面尺寸得到投射距离: 最小投射距离(米)= 最小焦距(米)×画面尺寸(英寸)÷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大投射距离(米)= 最大焦距(米)×画面尺寸(英寸)÷液晶片尺寸(英寸) 已知投射距离得到画面尺寸: 最大投射画面(米)= 投射距离(米)×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小焦距(米) 最小投射画面(米)= 投射距离(米)×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大焦距(米) 例如: Toshiba TLP-S71的焦距是26.5mm~31.5mm, 液晶片尺寸是0.7英寸LCD板,需要85英寸的画面 最小投射距离(米)=0.0265米× 85英寸÷0.7英寸= 3.217米 最大投射距离(米)=0.0315米× 85英寸÷0.7英寸= 3.825米 2、已知:EPSON EMP-6000的焦距是24.0 - 38.2 mm,液晶片尺寸是0.8英寸LCD板,投射距离为4米,求:最大的投射画面和最小的投射画面。 最大投射画面(英寸)=4米× 0.8英寸÷0.024米= 133.3英寸 最小投射画面(英寸)=4米× 0.8英寸÷0.0382米= 83英寸 上面提到投影画面尺寸,我们需要根据投影画面尺寸来选择投影屏幕尺寸,我们现在所说的屏幕尺寸实际为屏幕对角线的长度,单位为英寸。一般我国的尺刻度为米,且量长和款比较方便,所以有必要知道根据屏幕尺寸(英寸)得到屏幕宽度(米)和屏幕高度(米) 长度单位换算公式:1英寸=2.54厘米=0.0254米 普通屏幕的宽度和高度的比为4:3 ,于是由勾股定理得到: 屏幕宽度(米)=屏幕尺寸(英寸)× 0.0254米/英寸× 0.8 =屏幕尺寸÷50 屏幕高度(米)=屏幕尺寸(英寸)× 0.0254米/英寸× 0.6 =屏幕尺寸÷66 得到的单位为米 依此公式: 60英寸的屏幕的宽度为60÷50=1.2(米)高度为60÷66=0.909(米) 150英寸的屏幕的宽度为150÷50=3(米)高度为150÷66=2.27(米) 200英寸的屏幕的宽度为200÷50=4(米)高度为200÷66=3(米) ★ProjectorCentral投影计算器中文版★ 【2008.5.22更新】 英文的Calculator Pro提供了投影机和屏幕相对高度的信息(lens offset)。更准确,更好用!https://www.360docs.net/doc/e515013284.html,/projection-calculator-pro.cfm HC1500为例: ProjectorCentral中文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投影计算器。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5013284.html,/projection-calculator.cfm?lang=chinese 它可以对于任何数据库内的投影机 1. 给定画面尺寸,计算投影距离的范围(例如,A×200投100寸,相知道投影机是否可以安装在3米远的地方); 2. 给定投影距离,计算画面尺寸(例如,投距为 3.8米,想知道VW60是否可以投120寸)。

投影机距离计算方法

投影机距离计算方法 在选购投影机时,我们首先注意到投影机的亮度、分辨率、对比度、均匀度等重要参数,另外,我们也要弄清楚投影机的焦距和液晶片尺寸等参数,以便在投影距离和画面尺寸上适合我们使用场合,投影距离和画面尺寸是与投影机的焦距和液晶片尺寸紧密相关的,其相互关系如下: 已知画面尺寸得到投射距离: 最小投射距离(米)= 最小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大投射距离(米)= 最大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液晶片尺寸(英寸) 已知投射距离得到画面尺寸: 最大投射画面(米)=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小焦距(米) 最小投射画面(米)=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大焦距(米) 例如: sony投影机VPL-EX130 4700*1.17*1.15=6300元 18.63-22.36 0.63 需要120英寸的画面 最小投射距离(米)=0.01863米x 120英寸÷0.7英寸= 3.194米 最大投射距离(米)=0.02236米x 120英寸÷0.7英寸= 3.833米 EIP-X350的焦距是23.6~28.5, 液晶片尺寸是0.7英寸LCD板,需要85英寸的画面 最小投射距离(米)=0.0236米x 85英寸÷0.7英寸= 2.865米 最大投射距离(米)=0.0285米x 85英寸÷0.7英寸= 3.460米 2、已知:EIKI LC-XT5E的焦距是76~98,液晶片尺寸是1.8英寸LCD板,投射距离为10米,求:最大的投射画面和最小的投射画面。 最大投射画面(英寸)=10米x 1.8英寸÷0.076米= 236.8英寸 最小投射画面(英寸)=10米x 1.8英寸÷0.098米= 183.6英寸 上面提到投影画面尺寸,我们需要根据投影画面尺寸来选择投影屏幕尺寸,我们现在所说的屏幕尺寸实际为屏幕对角线的长度,单位为英寸。一般我国的尺刻度为米,且量长和款比较方便,所以有必要知道根据屏幕尺寸(英寸)得到屏幕宽度(米)和屏幕高度(米) 长度单位换算公式:1英寸=2.54厘米=0.0254米 普通屏幕的宽度和高度的比为4:3 ,于是由勾股定理得到:

世界地图常用地图投影知识大全

世界地图常用地图投影知识大全 2009-09-30 13:20 在不同的场合和用途下使用不同的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方法及分类名目众多,象:墨卡托投影,空间斜轴墨卡托投影,桑逊投影,摩尔维特投影,古德投影,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横轴等积方位投影,横轴等角方位投影,正轴等距方位投影,斜轴等积方位投影,正轴等 角圆锥投影,彭纳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圆锥投影等等。 一、世界地图常用投影 1、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Polyconic Projection With Meridional Interval o nSame Parallel Decrease AwayFrom Central Meridian by E qual Difference) 普通多圆锥投影的经纬线网具有很强的球形感,但由于同一纬线上的经线间隔相等,在编制世界地图时,会导致图形边缘具有较大面积变形。1963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在普通多圆锥投影的基础上,设计出了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的赤道和中央经线是相互垂直的直线,中央经线长度比等于1;其它纬线为凸向对称于赤道的同轴圆弧,其圆心位于中央经线的延长线上,中央经线上的纬线间隔从赤道向高纬略有放大;其它经线为凹向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其经线间隔随离中央经线距离的增加而按等差级数递减;极点投影成圆弧(一般被图廓截掉),其长度等于赤道的一半(图2-30)。 通过对大陆的合理配置,该投影能完整地表现太平洋及其沿岸国家,突出显示我国与邻近国家的水陆关系。从变形性质上看,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属于面积变形不大的任意投影。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面积变形在10%以内。中央经线和±44o纬线的交点处没有角度变形,随远离该点变形愈大。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最大角度变形在10o以内。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是我国编制各种世界政区图和其它类型世界地图的最主要的投影之一。

投影幕布尺寸表及到幕布距离对应表

投影幕布尺寸表 卷帘屏幕(4:3)卷帘屏幕(16:9) 对角线(英寸)尺寸(m)对角线(英寸)尺寸(m)100" 约2.0 * 1.5 92" 2.03 * 1.44 120" 约 2.4 * 1.8 106" 约 2.34 * 1.32 150" 约 3.0 * 2.4 133" 约 2.94 * 1.65 180" 约 3.6 * 2.6 159" 3.55 * 1.98 200" 约 4.2 * 3.2 161" 3.55 * 2.03 背投硬幕(丹麦DNP)卷帘/支架(方幕) 规格(对角线)尺寸(m) 50*50 1.27 * 1.27 67" 1.04 * 1.37 60*60 1.52 * 1.52 72" 1.10 * 1.46 70*70 1.78 * 1.78 84" 1.28 * 1.70 84*84 2.13 * 2.13 100" 1.52 * 2.03 96*96 2.44 * 2.44 120" 1.83 * 2.44 108*108 2.74 * 2.74 120*120 3.05 * 3.05 144*144 3.66 * 3.66 150" 2.28 * 3.04 快装活动幕(4:3) 对角线(英寸)尺寸(m) 100" 2.032 * 1.524 120" 2.438 * 1.830 150" 3.040 * 2.280 180" 3.660 * 2.740 200" 4.267 * 3.200 250" 3.675 * 4.876 300" 6.090 * 4.570 以下为幕布内实际画面内尺寸 单位:毫米: 80寸4:3 1626×1219 100寸4:3 2032×1524 120寸4:3 2438×1829 150寸4:3 3048×2286 170寸4:3 3454×2591 200寸4:3 4064×3048 250寸4:3 5080×3810 300寸4:3 6096×4572 350寸4:3 7112×5334 400寸4:3 8128×6096 450寸4:3 9144×6858 80寸16:9 1771×996 100寸16:9 2214×1245 120寸16:9 2657×1494 150寸16:9 3321×1868 170寸16:9 3764×2117 200寸16:9 4428×2491 250寸16:9 5535×3113 300寸16:9 6642×3736 350寸16:9 7749×4359 400寸16:9 8855×4981 450寸16:9 9962×5604

投影机计算公式

1:直投背投距离=屏幕的底边长度x投影机镜头的倍数 120寸屏幕底边为2489(mm) x 现在普通投影机的镜头倍数2.0=直投背投距离4972(mm) 2:次反射背投距离=屏幕的底边长度x投影机镜头的倍数x 0.6 120寸屏幕底边为2489(mm) x 现在普通投影机的镜头倍数2.0 x 0.6=直投背投距离2983.2(mm) 以上公式只做为参照,实际距离视环境及设备等因素决定 2: 实际屏幕亮度=投影机输出光强x屏幕增益平均亮度(英尺-朗伯):平均亮度(英尺-朗伯) = 实际屏幕总亮度/ 屏幕面积(英尺2) 因为我们通常使用屏幕对角线尺寸(英寸)来表示画面大小,因此: 16:9画面:平均亮度= 337x投影机输出光强x屏幕增益/屏幕对角线的平方(英寸) 4:3画面:平均亮度= 300x投影机输出光强x屏幕增益/屏幕对角线的平方(英寸) 实例:已知:VW11HT的输出光强为1000流明,投射100″ 16:9的画面,屏幕增益为1。求:此时的屏幕亮度? 屏幕亮度:337×1000x1/10000=33.7 (英尺-朗伯) 实例:已知:VW11HT的输出光强为1000流明,屏幕增益为1。求:要达到16 footlamberts以上的亮度,最大的屏幕尺寸是多少? 屏幕对角线的平方 = 337 x 1000 / 16= 21062.5平方英寸最大屏幕尺寸:145英寸实际意义:VW11HT在全遮光的环境下,要达到理想的亮度,最大的画面尺寸是145英寸。如果你想要投得更大,你需要使用高增益的银幕。虽然规格书上讲VW11HT可以最大投影到400英寸,实际上由于亮度太低,400英寸对于观看画面来讲没什么意义。 背投暗房空间如何计算 公式如下: 1:直投背投距离=屏幕的底边长度x投影机镜头的倍数

投影距离计算方式方法

投影距离计算方式 投影距离是指投影机镜头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一般用米来作为单位。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在狭小的空间要获取大画面,需要选用配有广角镜头的投影机,这样就可以在很短的投影距离获得较大的投影画面尺寸;在影院和礼堂的环境投影距离很远的情况下,要想获得合适大小的画面,就需要选择配有远焦镜头的投影机,这样就可以在较远的投影距离也可以获得合适的画面尺寸,不至于画面太大而超出幕布大小。普通的投影机为标准镜头,适合大多数用户使用。 如何估算投影距离? 投影距离很好算,若以英寸计量画面的对角线长度,那么此数字的1/10正好是英尺计量的投影距离数。也即,100英寸对角线画面(满屏800×600)的投影距离为10英尺,3米略多。 如何算出投N"时需要的最短及最长距离 用液晶片尺寸及镜头焦距算出投N"时需要的最短及最长距离 参考一下公式: 最短m=最小焦距mm/25.4*银幕尺寸in/液晶片尺寸in*2.54/N 最长m=最大焦距mm/25.4*银幕尺寸in/液晶片尺寸in*2.54/N 最小=屏幕尺寸/液晶片尺寸*最小焦距。 备注:其他尺寸计算方法类似。(mm/25.4)转换成为英寸in 投影方式 吊顶功能:将投影机倒置吊在屋顶上进行投影,要求投影机投射的图像能实现上下翻转功能。 背投功能:将投影机放在背透幕的后面进行投影,要求投影机投射的图像能实现左右翻转的功能。

F是镜头的透光度。F越小,镜头的透光性越好。f是镜头的放大比率。如,f=1.4时,就是说,在一固定的位置上,画面可放大1.4倍。镜头的光圈是用数值来表示的,一般从1.6-2.0,为使用方便,一个镜头设置多档光圈,光圈的数值越大,光圈就越小,光通量也越少,每一个镜头的最大光圈都用数值标在镜头的前方。 焦距也是用数值来表示的,通常从50-210,分为短焦、标准和长焦,还有超短和超长焦的。数值越小焦距越短,数值越大焦距越长,投影机对镜头焦距的要求正投一般在50-140,背投一般在35左右,焦距决定了打满预定尺寸时投影机与影幕的距离,焦距越短,投影机与影幕的距离就越近,反之就越远。如果要在短距离投射大画面就需要选择短焦镜头的投影机,反之则需要选择长焦镜头。一般的投影机都为标准镜头。 在投影机的日常使用中,投影机的位置尽可能要与投影屏幕成直角才能保证投影效果(如下图) 如果无法保证二者的垂直,画面就会产生梯形。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需要使用“梯形校正功能”来校正梯形,保证画面成标准的矩形。 梯形校正通常有二种方法:光学梯形校正和数码梯形校正,光学梯形校正是指通过调整镜头的物理位置来达到调整梯形的目的,另一种数码梯形校正是通过软件的方法来实现梯形校正。

世界地图常用地图投影知识大全

世界地图常用地图投影知识大全 2009-09-30 13:20 在不同的场合和用途下使用不同的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方法及分类名目众多,象:墨卡托投影,空间斜轴墨卡托投影,桑逊投影,摩尔维特投影,古德投影,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横轴等积方位投影,横轴等角方位投影,正轴等距方位投影,斜轴等积方位投影,正轴等 角圆锥投影,彭纳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圆锥投影等等。 一、世界地图常用投影 1、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Polyconic Projection With Meridional Interval on Same Parallel Decrease Away From Central Meridian by Equal Difference) 普通多圆锥投影的经纬线网具有很强的球形感,但由于同一纬线上的经线间隔相等,在编制世界地图时,会导致图形边缘具有较大面积变形。1963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在普通多圆锥投影的基础上,设计出了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的赤道和中央经线是相互垂直的直线,中央经线长度比等于1;其它纬线为凸向对称于赤道的同轴圆弧,其圆心位于中央经线的延长线上,中央经线上的纬线间隔从赤道向高纬略有放大;其它经线为凹向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其经线间隔随离中央经线距离的增加而按等差级数递减;极点投影成圆弧(一般被图廓截掉),其长度等于赤道的一半(图2-30)。 通过对大陆的合理配置,该投影能完整地表现太平洋及其沿岸国家,突出显示我国与邻近国家的水陆关系。从变形性质上看,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属于面积变形不大的任意投影。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面积变形在10%以内。中央经线和±44o纬线的交点处没有角度变形,随远离该点变形愈大。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最大角度变形在10o以内。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是我国编制各种世界政区图和其它类型世界地图的最主要的投影之一。 类似投影还有正切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Polyconic Projection with Meridional Intervals on Decrease Away From Central Meridian by Tangent),该投影是1976

投影距离和投影画面尺寸的计算公式

投影距离和投影画面尺寸的计算公式 最小投射距离(米) = 最小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 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大投射距离(米) = 最大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 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大投射画面(英寸) =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小焦距(米)最小投射画面(英寸) =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大焦距(米)长度单位换算公式: 1英寸=2.54厘米=0.0254米 1 英尺=1 2 英寸=0.3048 米 1 毫米=0.03937 英寸 1 厘米=10 毫米=0.3937 英寸 1 分米=10厘米=3.937英寸 1 米=10分米=1.0936码=3.2808英尺 普通屏幕的宽度和高度的比为4:3 ,于是由勾股定理得到: 屏幕宽度(米)=屏幕尺寸(英寸)x 0.0254x 0.8 =屏幕尺寸(英寸)÷50 屏幕高度(米)=屏幕尺寸(英寸)x 0.0254x 0.6 =屏幕尺寸(英寸)÷66 得到的单位为米 例如: (1)、已知:EPSON EMP-820的焦距是28.3mm~37.98mm, 液晶片尺寸是0.9英寸LCD板,需要72英寸的画面。 求:最小的投射距离和最大的投射距离。 最小投射距离(米)=0.0283米 x 72英寸÷0.9英寸 = 2.264米 最大投射距离(米)=0.03798米x 72英寸÷0.9英寸 = 3.0384米 (2)、已知:EPSON EMP-8300的焦距是53mm~72mm, 液晶片尺寸是1.4英寸LCD 板,投射距离为5米, 求:最大的投射画面和最小的投射画面。 最大投射画面(英寸) =5米x 1.4英寸÷0.053米 = 132英寸 屏幕尺寸计算: 长度单位换算公式:1英寸=2.54厘米=0.0254米 普通屏幕的宽度和高度的比为4:3 ,于是由勾股定理得到: 屏幕宽度(米)=屏幕尺寸(英寸)x 0.0254米/英寸x 0.8 大约=屏幕尺寸(英寸)÷50 屏幕高度(米)=屏幕尺寸(英寸)x 0.0254米/英寸x 0.6 大约=屏幕尺寸(英寸)÷66 得到的单位为米

投影幕尺寸计算

投影幕尺寸计算 16:9: 长=对角线X 0.8716 宽=对角线X 0.4903 例: 100寸幕,长=100 X 0.8716 = 87.16英寸= 87.16 X 2.54 = 221.39 (cm) 宽=100 X 0.4903 = 49.03英寸= 49.03 X 2.54 = 124.54 (cm) 4:3: 长=对角线X 0.8 宽=对角线X 0.6 另一种: 4:3屏幕尺寸(英寸)=〔屏幕宽度(米)×5/4〕×100/2.54 16:9屏幕尺寸(英寸)=〔屏幕宽度(米)×18.257/16〕×100/2.54 1、投射比例和变焦 严格来说:投射比例= 投射距离/ 图像宽度 但是我们通常习惯说图像的对角线尺寸,而不是图像宽度。因此本文中我们做了小小的修改: 投射比例= 投射距离/ 图像尺寸,图像尺寸就是指图像的对角线尺寸。 如果投影机不具有变焦功能,那么投射比例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图像的尺寸完全有投射距离决定。如果投影机具有变焦功能,则投射比例是可变的。也就是说,你在同一距离上,可以投射出不同大小的图像。或者说,相同的图像大小,可以是不同的投射距离。

变焦范围= 最大焦距/ 最小焦距= 最大投射比例/ 最小投射比例 实例:已知:VW11HT的焦距是44.6mm~53.6mm 求:变焦范围 变焦范围= 53.6 / 44.6 = 1.2 2、投射比例与焦距 投射比例可以通过投影机的焦距和显示面板(LCD/LCoS/DLP)的尺寸来计算。 如果投射画面和显示板是相同的形状,比如都是16:9或者4:3的话,计算公式:投射比例= 焦距/ 显示面板对角线长度(焦距和显示面板对角线长度必须使用同一单位。) 如果是16:9的显示板投射4:3的画面或者4:3的显示板投射16:9的画面,计算公式稍为复杂。 实例:已知:VW11HT的焦距是44.6mm~53.6mm, 显示面板是1.35"LCD板求:投射比例44.6mm = 1.76"53.6mm = 2.11"最小投射比例= 1.76/1.35 = 1.30最大投射比例= 2.11/1.35 = 1.56 3、最大/最小投射距离 投影机镜头组的最小聚焦范围决定最小投射距离。 而最大的投射距离通常则由屏幕亮度决定,如果投射距离过大,投射的图像很大,而图像的亮度下降,整体的视觉效果变差。下面我们还会专门介绍如何计算亮度。 投射距离= 投射比例x 屏幕对角线尺寸(英寸) = 焦距x 屏幕对角线/ 显示面板对角线 实例1:已知:VW11HT的焦距是44.6mm~53.6mm, 显示面板是1.35"LCD板,需要100”的画面。求:最小的投射距离和最大的投射距离。44.6mm = 1.76"53.6mm = 2.11"最小投射距离= 1.76 x 100 / 1.35 = 130" = 3.3米最大投射距离= 2.11 x 100 / 1.35 = 156" = 4.0米 实例2:已知:VW11HT的焦距是44.6mm~53.6mm, 显示面板是1.35"LCD板,需要150”的画面。求:最小的投射距离和最大的投射距离。最小投射距离= 1.76 x 150 / 1.35 = 195" = 5.0米最大投射距离 = 2.11 x 150 / 1.35 = 234" = 6.0米实际意义:在没有其他手段辅助下,VW11HT投射150"画面的最小距离是5米,3米不可能投出150"画面。 已知画面尺寸得到投射距离: 最小投射距离(米)= 最小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 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大投射距离(米)= 最大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 液晶片尺寸(英寸) 已知投射距离得到画面尺寸: 最大投射画面(米)=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小焦距(米) 最小投射画面(米)=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大焦距(米) 例如: 1、T oshiba TLP-S71的焦距是26.5mm~31.5mm, 液晶片尺寸是0.7英寸LCD板,需要85英寸的画面。 最小投射距离(米)=0.0265米x 85英寸÷0.7英寸= 3.217米 最大投射距离(米)=0.0315米x 85英寸÷0.7英寸= 3.825米 2、已知:EPSON EMP-6000的焦距是24.0 - 38.2 mm,液晶片尺寸是0.8英寸LCD板,投射距离为4米,求:最大的投射画面和最小的投射画面。

投影幕尺寸及投影距离计算

投影幕长宽计算 一、16:9比例幕布计算方法: 长 = 对角线 X 0.8716 宽 = 对角线 X 0.4903 例:100寸幕(1 英寸=2.54厘米) 长 = 100 X 0.8716 = 87.16英寸 = 87.16 X 2.54 = 221.39 (cm) 宽 = 100 X 0.4903 = 49.03英寸 = 49.03 X 2.54 = 124.54 (cm) 二、4:3比例幕布计算方法: 长 = 对角线 X 0.8 宽 = 对角线 X 0.6 (注意:各品牌厂家,出厂标法不同。请按实际为准) 另一种换法: 4:3 屏幕尺寸(英寸)=〔屏幕宽度(米)×5/4〕×100/2.54 16:9 屏幕尺寸(英寸)=〔屏幕宽度(米)×18.257/16〕×100/2.54 ================================================================== 在您确定了投影环境后,所需的银幕大小的公式就应该是:所需银幕大小(对角线尺寸)=你和投影银幕之间的距离除以0.8再乘以1.87。家用投影机的亮度一般都要比普通商用投影机的亮度偏低,大约都在500流明~1000流明,在小的环境中使用投影机,需要购买低亮度的投影机,一般来说,800ANSI流明左右的机型就足够了;稍大投影机环境(25m2左右的场所,可选择1000ANSI流明亮度的机型;超过25m2的投影场所则建议用1500ANSI 流明左右的机型。 市场上高亮度的投影机越来越多了起来,这并不是说,这些高亮度的投影机都适合您,亮度的增大,不仅使投影机的功耗随之增大,而且,高亮度投影机对重现电视、DVD等视频类信号还具有相反的负作用,随着亮度的增大,由于透射型芯片的光阀闭合不能达到100%的闭合,所以造成了视频信号在显示纯黑信号的的极大缺陷,使视频信号本来纯黑信号变成了灰蒙蒙的灰色调。影响了这些节目源的观看效果。

投影机最佳投影距离计算公式

投影机最佳投影距离计算公式 已知画面尺寸得到投射距离: 最小投射距离(米)= 最小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 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大投射距离(米)= 最大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 液晶片尺寸(英寸) 已知投射距离得到画面尺寸: 最大投射画面(米)=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小焦距(米) 最小投射画面(米)=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大焦距(米) 例如: 1、Toshiba TLP-S71的焦距是26.5mm~31.5mm, 液晶片尺寸是0.7英寸LCD板,需要85英寸的画面。 最小投射距离(米)=0.0265米x 85英寸÷0.7英寸= 3.217米 最大投射距离(米)=0.0315米x 85英寸÷0.7英寸= 3.825米 2、已知:EPSON EMP-6000的焦距是24.0 - 38.2 mm,液晶片尺寸是0.8英寸LCD板,投射距离为4米,求:最大的投射画面和最小的投射画面。 最大投射画面(英寸)=4米x 0.8英寸÷0.024米= 133.3英寸 最小投射画面(英寸)=4米x 0.8英寸÷0.0382米= 83英寸 上面提到投影画面尺寸,我们需要根据投影画面尺寸来选择投影屏幕尺寸,我们现在所说的屏幕尺寸实际为屏幕对角线的长度,单位为英寸。一般我国的尺刻度为米,且量长和宽比较方便,所以有必要知道根据屏幕尺寸(英寸)得到屏幕宽度(米)和屏幕高度(米) 长度单位换算公式:1英寸=2.54厘米=0.0254米 普通屏幕的宽度和高度的比为4:3 ,于是由勾股定理得到: 屏幕宽度(米)=屏幕尺寸(英寸)x 0.0254米/英寸x 0.8 =屏幕尺寸÷50 屏幕高度(米)=屏幕尺寸(英寸)x 0.0254米/英寸x 0.6 =屏幕尺寸÷66 得到的单位为米 依此公式: 60英寸的屏幕的宽度为60÷50=1.2(米)高度为60÷66=0.909(米) 150英寸的屏幕的宽度为150÷50=3(米)高度为150÷66=2.27(米) 200英寸的屏幕的宽度为200÷50=4(米)高度为200÷66=3(米)

投影距离与投影尺寸的换算公式以及常用的投影幕尺寸

投影距离与投影尺寸的换算公式简单的方法: 已知画面尺寸得到投射距离: 最小投射距离(米)=最小焦距(米)x画面尺寸(英寸)÷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大投射距离(米)=最大焦距(米)x画面尺寸(英寸)÷液晶片尺寸(英寸) 已知投射距离得到画面尺寸 最大投射画面(米)=投射距离(米)x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小焦距(米) 最小投射画面(米)=投射距离(米)x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大焦距(米) 例如: 1、Toshiba TLP-S71的焦距是26.5mm~31.5mm,液晶片尺寸是0.7英寸LCD 板,需要85英寸的画面。 最小投射距离(米)=0.0265米x85英寸÷0.7英寸=3.217米 最大投射距离(米)=0.0315米x85英寸÷0.7英寸=3.825米 2、已知:EPSON EMP-6000的焦距是24.0-38.2mm,液晶片尺寸是0.8英寸LCD板,投射距离为4米, 求:最大的投射画面和最小的投射画面。 最大投射画面(英寸)=4米x0.8英寸÷0.024米=133.3英寸 最小投射画面(英寸)=4米x0.8英寸÷0.0382米=83英寸 上面提到投影画面尺寸,我们需要根据投影画面尺寸来选择投影屏幕尺寸,我们现在所说的屏幕尺寸实际为屏幕对角线的长度,单位为英寸。一般我国的尺刻度为米,且量长和款比较方便,所以有必要知道根据屏幕尺寸(英寸)得到屏幕宽度(米)和屏幕高度(米) 长度单位换算公式:1英寸=2.54厘米=0.0254米 普通屏幕的宽度和高度的比为4:3,于是由勾股定理得到: 屏幕宽度(米)=屏幕尺寸(英寸)x0.0254米/英寸x0.8=屏幕尺寸÷50 屏幕高度(米)=屏幕尺寸(英寸)x0.0254米/英寸x0.6=屏幕尺寸÷66

2009-2010-1地图投影试卷A+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地图投影中大圆指的是经线和赤道。 2、地图投影变形可以通过两种表现形式来表达,分别是变形椭圆和等变形线。 3、透视方位投影中,球面投影是等角切方位投影。 4、我国曾经使用过的坐标系有54坐标系和80坐标系。高程系有56黄海高程和85 国家高程基准。 5、按照变形性质,圆锥投影可以分为等角圆锥投影、等面积圆锥投影和任意圆锥投影。 6、等距离圆柱投影的经纬网格呈现的形状是方格网。 7、高斯投影的三个条件是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后为互相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 轴;投影据有等角性质、中央经线投影后保持长度不变。 8、在众多的参考椭球中,有一个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椭球体叫游存义椭球。 9、地图投影变换的方法有解析变换法、数值变换法和数值解析变换法。 二、判断题(判断对错,并将错误的进行改正,每题2分,共20分) 1、等面积斜方位投影的等变形线的形状为同心圆弧(√) 2、高斯投影系数中,H=(EG-F*F)1/2。(√) 3、地图投影变形分为长度变形、角度变形(删除)和面积变形,这些变形既可以是正 数,也可以是负数和零,。(×) 4、在墨卡托投影图上两点的等角航线和经线的交角就是(不是)这两点的方位角。(×)

5、高斯投影中变形最大的点是分带中赤道上最边缘的点。(√) 6、UTM投影的变形性质为等面积(等角)。(×) 7、事实上,正轴等面积割圆锥投影是不存在的。(√) 8、地图投影的主要矛盾,是如何解决地球和椭球体的选择(曲面和平面的转换)。(×) 9、地图投影中,长度变形是其它变形的基础。(√) 10、球面投影中只有大圆(和小圆)被投影为圆。(×)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基本地形图的投影基础是(D) A高斯投影B 等角割圆锥投影C 等角方位投影D 高斯投影和等角割圆锥投影 2、正轴等角圆锥投影地图上某点的长度变形为0.0036,则该点最大角度变形为(B) A0.0036 B 0 C 0.0072 D不确定 3、UTM中央经线的长度比为(A) A 0.9996 B 0.9994 C 1 D 0.9998 4、在等角方位投影地图中,经纬线夹角为(C) A 45o B 0o C 90o D 60o 5、南极洲地图一般采用的投影方式为(A) A 等角方位投影 B 等角圆锥投影 C 等角圆柱投影 D UTM 6、航海图一般采用的地图投影方式为(D)

投影幕及距离尺寸对照

卷帘屏幕(4:3) 对角线(英寸)尺寸(m) 100" 约2.0 * 1.5 120" 约 2.4 * 1.8 150" 约 3.0 * 2.4 180" 约 3.6 * 2.6 200" 约 4.2 * 3.2 卷帘屏幕(16:9) 对角线(英寸)尺寸(m) 92" 2.03 * 1.44 106" 约 2.34 * 1.32 133" 约 2.94 * 1.65 159" 3.55 * 1.98 161" 3.55 * 2.03 背投硬幕(丹麦DNP) 规格(对角线)尺寸(m) 67" 1.04 * 1.37 72" 1.10 * 1.46 84" 1.28 * 1.70 100" 1.52 * 2.03 120" 1.83 * 2.44 卷帘/支架(方幕) 规格(英寸)尺寸(m) 50*50 1.27 * 1.27

60*60 1.52 * 1.52 60*60 1.52 * 1.52 70*70 1.78 * 1.78 84*84 2.13 * 2.13 96*96 2.44 * 2.44 108*108 2.74 * 2.74 120*120 3.05 * 3.05 144*144 3.66 * 3.66 150" 2.28 * 3.04 快装活动幕(4:3) 对角线(英寸)尺寸(m) 100" 2.032 * 1.524 120" 2.438 * 1.830 150" 3.040 * 2.280 180" 3.660 * 2.740 200" 4.267 * 3.200 250" 3.675 * 4.876 300" 6.090 * 4.570 以下为幕布内实际画面内尺寸 单位:毫米: 80寸4:3 1626×1219 100寸4:3 2032×1524 120寸4:3 2438×1829 150寸4:3 3048×2286 170寸4:3 3454×2591 200寸4:3 4064×3048 250寸4:3 5080×3810

地图投影复习题(补充修改版)

一、名词解释 地图投影:是利用一定数学方法则把地球表面的经、纬线转换到平面上的理论和方法。 投影变换:是将一种地图投影点的坐标变换为另一种地图投影点的坐标的过程。 极值长度比:通常指沿变形椭圆的长半径a与短半径b的长度比之总称。 曲率半径:曲率的倒数,即某点的弯曲程度。 垂直圈:垂直圈又称地平经圈,指天球上经过天顶的任何大圆。 主法截面:通过A点的法线AL可作出无穷多个法截面,为说明椭球体在某点上的曲率起见,通常研究两个相互垂直的法截面的曲率,这种相互垂直的法截面为主法截面。 长度变形:长度变形又称“长度误差”、“长度变异”、“长度相对变形”,是衡量地图投影变形大小的一种数量指标。(公式见课本21页2.3式) 等角航线:是地球表面上与经线相交成相同角度的曲线。 变形椭圆:地球面上一微分圆投影到平面上一般成为微分椭圆,微分椭圆的任意两相互垂直的直径,投影后为微分椭圆的两共轭直径,且该微分椭圆可以表现投影变形的性质和大小。 面积变形:地球面上无限小面积投影到平面上的大小与它原有面积大小的相对变形。 二、简答题 地图投影的目的与意义 地图投影是将立体地球上的种种标线及位置,转换到平面方格坐标的一种方式,在投影出来的地图上,无论是长度和面机,都必须与实际长度面积等比例,位子也必须正确,这是地图投影最基本的原则。 地图投影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地图投影同许多学科和应用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1. 与数学:从地图投影的发展来看,它是伴随着数学的发展而前进的; 2. 与测量学:天文-大地测量为测制地图提供地球参考椭球体的大小形状及有关参数,并建立 大地原点;大地测量学在大地原点的基础上所建立的各级三角点,则需要应用地图投影计算出它们的平面直角坐标; 3. 与地图编制:地图编制与地图投影同属于地图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与航海、航天、宇宙飞行:等角投影无角度变形适用于航海和航天图;宇宙飞行可以服务于 地图投影,并可促使地图投影向新的方向发展。 每种投影的性质,要满足的条件及原因 1. 等角投影:要满足的条件是ω=0,m=n,a=b和β=β’; 2. 等面积投影:要满足的条件是vp=P-1=0或P=1; 3. 等距离投影:要满足的条件是正轴经线长度比m=1,斜轴或横轴垂直圈长度比μ1=1。 地图投影学科发展趋势 1. 外星地图投影:随着宇航技术的发展,到时还会增加更多星体的地图投影; 2. 空间地图投影:空间墨卡托(SOM)投影,是一种最适合于陆地卫星扫描影像制图的投影; 卫星轨迹地图投影,包括卫星轨迹圆柱投影和卫星轨迹圆锥投影,其特点是非常简化并能在地图上显示出卫星轨迹和摄影地区,但变形较大,不能代替SOM投影用于大、中比例尺的卫星影像制图; 3. 多焦投影和变化比例尺投影:多焦投影,在同一种投影的地图上,运用不同的投影中心或视 点位置,增大或者缩小局部范围的比例尺,是制图现象的强度或密度与统计面的大小成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